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4,60,A E ∠=是边AD 的中点,F 是边AB 上的一个动点,将线段EF 绕着E 逆时针旋转60,得到EG ,连接EG CG 、,则BG CG +的最小值为( )

A .33

B .27

C .43

D .223+

2.如图, ABCD 为正方形, O 为 AC 、 BD 的交点,在RT DCE 中,DEC ∠= 90?,

DCE ∠= 30?,若OE =

62

2

+,则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5

B .4

C .3

D .2

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 ,点E 从点A 出发沿着线段AD 向点D 运动(不与点A 、D 重合),同时点F 从点D 出发沿着线段DC 向点C 运动(不与点D 、C 重合),点E 与点F 的运动速度相同.BE 与AF 相交于点G ,H 为BF 中点,则有下列结论:①∠BGF 是定值;②BF 平分∠CBE ;③当E 运动到AD 中点时,GH=

5

2

a ;④当C △AGB = (2)6a +时,S 四边形GEDF =

16

a 2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4.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DB=20°,∠ACB=50°,过点O 的直线交AD 于点E ,交BC 于点F 当点E 从点A 向点D 移动过程中(点E 与点A 、点D 不重合),四边形AFCE 的形状变化依次是( )

A .平行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B .平行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C .平行四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

D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5.如图,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折叠正方形纸片,使AD 落在BC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展开后折痕DE 分别交AB ,AC 于点E 、G ,连结GF ,给出下列结论①∠AGD =110.5°;②S △AGD =S △OGD ;③四边形AEFG 是菱形;④BF =2OF ;⑤如果S △OGF =1,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12+82,其中正确的有( )个.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如图的△ABC 中,AB>AC>BC,且D 为BC 上一点.现打算在AB 上找一点P ,在AC 上找一点Q,使得△APQ 与以P 、D 、Q 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以下是甲、乙两人的作法: 甲:连接AD,作AD 的中垂线分别交AB 、AC 于P 点、Q 点,则P 、Q 两点即为所求; 乙:过D 作与AC 平行的直线交AB 于P 点,过D 作与AB 平行的直线交AC 于Q 点,则P 、Q 两点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 )

A .两人皆正确

B .两人皆错误

C .甲正确,乙错误

D .甲错误乙正确

7.矩形纸片ABCD 中,AB =5,AD =4,将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边CD 上的点B '处,折痕为AE .延长B E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M ,折痕AE 上有点P ,下列结论中:①M DAB '∠∠=;②PB PB '=;③AE =

55

2

;④MB CD '=;⑤若B P CD '⊥,则EB B P ''=.正确的有( )个

A .2

B .3

C .4

D .5

8.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DE 平分ADC ∠交BC 于点

,60,E BCD ∠=?2,AD AB =连接OE .下列结论:ABCD

S

AB BD =?①;DB ②平分

ADE ∠;AB DE =③;CDE

BOC

S

S

=④,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PE ⊥BC 于点E ,PF ⊥CD 于点F ,连接EF 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AP=EF ;②△APD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③AP ⊥EF ;④

2

2

PD=EF .其中正确结论的番号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④

10.如图,正方形ABCD 中,延长CB 至E 使2CB EB =,以EB 为边作正方形

EFGB ,延长FG 交DC 于M ,连接AM ,AF ,H 为AD 的中点,连接FH 分别与AB ,AM 交于点,N K .则下列说法:①ANH GNF △≌△;②DAM NFG ∠=∠;

③2FN NK =;④:2:7AFN DMKH S S =△四边形.其中正确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 的边CO 、OA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E 在边BC 上,将该矩形沿A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边OC 上的F 处.若OA =8,CF =4,则点E 的

坐标是_____.

12.如图,某景区湖中有一段“九曲桥”连接湖岸A ,B 两点,“九曲桥”的每一段与AC 平行或BD 平行,若AB =100m ,∠A =∠B =60°,则此“九曲桥”的总长度为_____.

13.如图,正方形ABCD 中,DAC ∠的平分线交DC 于点E ,若P ,Q 分别是AD 和AE 上的动点,则DQ+PQ 能取得最小值4时,此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

14.如图,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取BC 边中点E ,作//ED AB ,

//EF AC ,得到四边形EDAF ,它的周长记作1C ;取BE 中点1E ,作11//E D FB ,

11//E F EF ,得到四边形111E D FF ,它的周长记作2C .照此规律作下去,则

2020C =______.

15.如图所示,菱形ABCD ,在边AB 上有一动点E ,过菱形对角线交点O 作射线EO 与CD 边交于点F ,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D 边于点G 、H ,得到四边形EGFH ,点E 在运动过程中,有如下结论: ①可以得到无数个平行四边形EGFH ; ②可以得到无数个矩形EGFH ; ③可以得到无数个菱形EGFH ; ④至少得到一个正方形EGFH .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

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B =OB ,点E ,F 分别是OA ,OD 的中点,连接EF ,EM ⊥BC 于点M ,EM 交BD 于点N ,若∠CEF =45°,FN =5,则线段BC 的长为_____.

17.如图,四边形纸片ABCD 中,AB BC =, 90ABC ADC ∠=∠=?.若该纸片的面积为10 cm 2,则对角线BD =______cm .

18.菱形O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B (23,0),∠DOB =60°,点P 是对角线OC 上一个动点,E (0,-1),则EP 十B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2,点E 在AC 上,以AD 为对角线的所有平行四边形AEDF 中,EF 最小的值是_________.

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5

3AB AD ==,,BAD ∠的平分线AE 交CD 于点E ,连接BE ,若BAD BEC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Rt ABC ?中,090BAC ∠=,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的中点,过点A 作//BC AF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四边形ADCF 是菱形

(2)若4,5AC AB ==,求菱形ADCF 的面积

22.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是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不与点D 重合),AB =AE ,过点B 作DE 的垂线交DE 所在直线于F ,连接CF .

提出问题:当点E 运动时,线段CF 与线段D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改变? 探究问题:

(1)首先考察点E 的一个特殊位置:当点E 与点B 重合(如图①)时,点F 与点B 也重合.用等式表示线段CF 与线段DE 之间的数量关系: ; (2)然后考察点E 的一般位置,分两种情况:

情况1:当点E 是正方形ABCD 内部一点(如图②)时; 情况2:当点E 是正方形ABCD 外部一点(如图③)时.

在情况1或情况2下,线段CF 与线段D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与(1)中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都相同,请选择一种情况证明;如果只在一种情况下相同或在两种情况下都不相同,请说明理由; 拓展问题:

(3)连接AF ,用等式表示线段AF 、CF 、DF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 23.在四边形ABCD 中,90A B C D ∠∠∠∠====,10AB CD ==,

8BC AD ==.

()1P 为边BC 上一点,将

ABP 沿直线AP 翻折至AEP 的位置(点B 落在点E 处)

①如图1,当点E 落在CD 边上时,利用尺规作图,在图1中作出满足条件的图形(不写

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用2B 铅笔加粗加黑).并直接写出此时DE =______;

②如图2,若点P 为BC 边的中点,连接CE ,则CE 与AP 有何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点Q 为射线DC 上的一个动点,将

ADQ 沿AQ 翻折,点D 恰好落在直线BQ 上的点

'D 处,则DQ =______;

24.在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中,小明对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进行了探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如图1,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C BD ⊥,则

2222AB CD AD BC +=+.

(1)请帮助小明证明这一结论;

(2)根据小明的探究,老师又给出了如下的问题:如图2,分别以Rt ACB 的直角边

AC 和斜边AB 为边向外作正ACFG 和正方形ABDE ,连结CE 、BG 、GE .已知4AC =,5AB =,求GE 的长,请你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

25.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将线段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α(090α?<

线段CE ,联结BE 、CE 、DE . 过点B 作BF ⊥DE 交线段DE 的延长线于F . (1)如图,当BE =CE 时,求旋转角α的度数;

(2)当旋转角α的大小发生变化时,BEF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请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如果不变,请求出BEF ∠的度数; (3)联结AF ,求证:2DE AF =

26.猜想与证明:如图①摆放矩形纸片ABCD 与矩形纸片ECGF ,使B ,C ,G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 在边CD 上.连结AF ,若M 为AF 的中点,连结DM ,ME ,试猜想DM 与M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与延伸:

(1)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其他条件不变,则DM 和ME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使点F 在边CD 上,点M 仍为AF 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① ②

27.已知:如下图,ABC 和BCD 中,90BAC BDC ∠=∠=,E 为BC 的中点,连接DE AE 、.若DC

AE ,在DC 上取一点F ,使得DF DE =,连接EF 交AD 于O .

(1)求证:EF DA ⊥.

(2)若4,23BC AD ==,求EF 的长.

28.已知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点C 、E 、F 、G 按顺时针排列),是的中点,连接,.

(1)如图1,点E 在上,点在的延长线上, 求证:DM =ME ,DM ⊥.ME

简析: 由是的中点,AD ∥EF ,不妨延长EM 交AD 于点N ,从而构造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即 ≌ .由全等三角形性质,易证△DNE 是 三角形,进而得出结论. (2)如图2, 在DC 的延长线上,点在上,(1)中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当AB=5,CE=3时,正方形的顶点C 、E 、F 、G 按顺时针排列.若点E 在直线CD 上,则DM= ;若点E 在直线BC 上,则DM= .

29.如图,ABCD 中,60ABC ∠=?,连结BD ,E 是BC 边上一点,连结AE 交BD 于点F .

(1)如图1,连结AC ,若6AB AE ==,:5:2BC CE =,求ACE △的面积; (2)如图2,延长AE 至点G ,连结AG 、DG ,点H 在BD 上,且BF DH =,

AF AH =,过A 作AM DG ⊥于点M .若180ABG ADG ∠+∠=?,求证:3BG GD AG +=.

3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交DC 的延长线于F ,以EC CF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ECFG 。 (1)证明平行四边形ECFG 是菱形;

(2)若ABC 120?∠=,连结BG CG DG 、、,①求证:DGC BGE ≌;②求BDG ∠的度数;

(3)若ABC 90?∠=,8AB =,14AD =,M 是EF 的中点,求DM 的长。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取AB 与CD 的中点M ,N ,连接MN ,作点B 关于MN 的对称点E',连接E'C ,E'B ,此时

CE的长就是GB+GC的最小值;先证明E点与E'点重合,再在Rt△EBC中,EB=23,BC=4,求EC的长.

【详解】

取AB与CD的中点M,N,连接MN,作点B关于MN的对称点E',连接E'C,E'B

此时CE的长就是GB+GC的最小值;

∵MN∥AD,

∴HM=1

2 AE,

∵HB⊥HM,AB=4,∠A=60°,

∴MB=2,∠HMB=60°,

∴HM=1,

∴AE'=2,

∴E点与E'点重合,

∵∠AEB=∠MHB=90°,

∴∠CBE=90°,

在Rt△EBC中,3BC=4,

∴7,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确定G点的运动轨迹,是找到对称轴的关键.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过点O作OM⊥CE于M,作ON⊥DE交ED的延长线于N,判断出四边形OMEN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MON=90°,再求出∠COM=∠DON,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

OC=OD,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COM和△DON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M=ON,然后判断出四边形OMEN是正方形,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根据直角三

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E=1

2

CD,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CE,根

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2a,然后利用四边形OCED的面积列出方程求出2a,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如图,过点O 作OM ⊥CE 于M ,作ON ⊥DE 交ED 的延长线于N ,

∵∠CED=90°,

∴四边形OMEN 是矩形, ∴∠MON=90°,

∵∠COM+∠DOM=∠DON+∠DOM , ∴∠COM=∠DON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OC=OD ,

在△COM 和△DON 中,

==CMO=90COM DON N OC OD ∠∠??

∠∠??=?

, ∴△COM ≌△DON (AAS ), ∴OM=ON ,

∴四边形OMEN 是正方形,

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 ,则2

22a a = ∵∠CED=90°,∠DCE=30°, ∴DE=

1

2

CD=a , 由勾股定理得,2222(2)3CD DE a a a -=-= , ∴四边形OCED 的面积=2

111623(2)(2)()2

222

a a a a +

=?, 解得21a =,

所以,正方形ABCD 的面积=2

2

(2)4414a a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很容易证得△BAE ≌△ADF ,即可得到AF=BE ,利用正方形内角为90°,得出AF ⊥DE,即可判断①,②无法判断,③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④根据△BAE ≌△ADF ,即可得到S 四边形GEDF ,

ABG S = 即可求解.

【详解】

①证明:∵E 在AD 边上(不与A.D 重合),点F 在DC 边上(不与D.C 重合). 又∵点E.F 分别同时从A. D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AE =DF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90AB DA BAE D =∠=∠=, 在△BAE 和△ADF 中,

90AE DE

BAE ADF AB AD =??

∠=∠=??=

?

, ∴△BAE ≌△ADF (SAS ), ∴∠1=∠2, ∵2390∠+∠= ∴1390∠+∠= 即90AGB ∠=

90,BGF ∠=

∠BGF 是定值;正确.

②无法判断GBF ∠与CBF ∠的大小, BF 平分∠CBE ;错误. ③当E 运动到AD 中点时, 点F 运动到CD 中点,

1

,2

CF CD a ==

225,BF BC CF a =+=

GH=15,22

BF a =

=正确. ④△BAE ≌△ADF, 则S 四边形GEDF ,ABG

S

=

当C △AGB =

)

2a 时,

,AG GB +=

()

2

22226,AG GB AG AG GB GB a +=+?+=

22224,AG BG AB a +== 222,AG GB a ∴?=

211,22

ABG

S

AG GB a =

?= S 四边形GEDF =12

a 2 ,故S 四边形GEDF =1

6a 2 ,错误.

故选A. 【点睛】

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C

解析:C 【分析】

先判断出点E 在移动过程中,四边形AECF 始终是平行四边形,当∠AFC=80°时,四边形AECF 是菱形,当∠AFC=90°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即可求解. 【详解】

解:∵点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得交点, ∴OA=OC ,AD ∥BC ,

∴∠ACF=∠CAD ,∠ADB=∠DBC=20° ∵∠COF=∠AOE ,OA=OC ,∠DAC=∠ACF ∴△AOE ≌△COF (ASA ), ∴AE=CF , ∵AE ∥CF ,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ADB=∠DBC=20°,∠ACB=50°, ∴∠AFC >20°

当∠AFC=80°时,∠FAC=180°-80°-50°=50° ∴∠FAC=∠ACB=50° ∴AF=FC

∴平行四边形AECF 是菱形

当∠AFC=90°时,平行四边形AECF 是矩形

∴综上述,当点E 从D 点向A 点移动过程中(点E 与点D ,A 不重合),则四边形AFCE 的变化是:平行四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5.B

解析:B

【分析】

①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GAD=∠ADO=45°,又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ADG 的度数,从而求得∠AGD;

②证△AEG≌△FEG得AG=FG,由FG>OG即可得;

③先计算∠AGE=∠GAD+∠ADG=67.5°,∠AED=∠AGD-∠EAG=67.5°,从而得到∠AGE=∠AED,易得AE=AG,由AE=FE、AG=FG即可得证;

④设OF=a,先求得∠EFG=45°,易得∠GFO=45°,在Rt△OFG中,GF

a,

从而可证得BF=EF=GF

⑤由S△OGF=1求出a2,再表示出BE及AE的长,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结论.【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EAG=∠GAD=∠ADO=45°,∠AOB=90°,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G=1

2

∠ADO=22.5°,

∴∠AGD=180°-∠GAD-∠ADG=112.5°,

故①错误;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EF,∠AEG=∠FEG,

在△AEG和△FEG中,

AE FE

AEG FEG

EG EG

=

?

?

∠=∠

?

?=

?

∴△AEG≌△FEG(SAS),

∴AG=FG,

∵在Rt△GOF中,AG=FG>GO,

∴S△AGD>S△OGD,故②错误;

∵∠AGE=∠GAD+∠ADG=67.5°,∠AED=∠AGD-∠EAG=67.5°,∴∠AGE=∠AED,

∴AE=AG,

又∵AE=FE,AG=FG,

∴AE=EF=GF=AG,

∴四边形AEFG是菱形,故③正确;

设OF=a,

∵△AEG≌△FEG,

∴∠EFG=∠EAG=45°,

又∵∠EFO=90°,

∴∠GFO=45°,

∴在Rt△OFG中,GF,

∵∠EFO=90°,∠EBF=45°,

∴在Rt△EBF中,BF=EF=GF a,即BF OF,故④正确;∵S△OGF=1,

∴1

2

OF2=1,即

1

2

a2=1,

则a2=2,

∵BF=EF a,且∠BFE=90°,

∴BE=2a,

又∵AE=EF,

∴AB=AE+BE+2a=)a,

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2a2=(6+=12+

故⑤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A

解析:A

【分析】

如图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A=PD,QA=QD,则根据"SSS"可判断

APQ≌DPQ,则可对甲进行判断;如图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先证明四边形APDQ 为平行四边形,则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PA=DQ,PD=AQ,则根据"SSS"可判断

△APQ≌△DQP,则可对乙进行判断.

【详解】

解:如图1,

∵PQ垂直平分AD,

∴PA= PD,,QA= QD,

∵PQ= PQ,

∴△APQ≌△DPQ (SSS),所以甲正确;

如图2,∵PD ∥AQ,DQ ∥AP,

∴四边形APDQ为平行四达形,

∴PA=DQ,,PD=AQ,

∵PQ=QP,

∴△APQ≌△DQP (SSS),所以乙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7.C

解析:C

【分析】

①由翻折知∠ABE=∠AB'E=90o,再证∠M=∠CB'E=∠B'AD即可;②借助轴对称可知;③利

用计算,勾股定理求B′D,构造方程,求EB,在构造勾股定理求MB′=55

;④由相似

CB':BM=CE:BE,BM=10

3

,在计算B'M>5;⑤证△BEG≌△B′PG得BE=B′P,再证菱形即

可.

【详解】

①由折叠性质知∠ABE=∠AB'E=90o,

∴∠CB'E+∠AB'D=90o

∵∠D=90o

∴∠B'AD+∠AB'D=90o

∴∠CB'E=∠B'AD,

∵CD∥MB,

∴∠M=∠CB'E=∠B'AD;

②点P在对称轴上,则B'P=BP;

③由翻折,AB=AB'=5,AD=4,

由勾股定理DB'=3,

∴CB'=5-3=2,

设BE=x=B'E,CE=4-x,

在Rt△B′CE中,∠C=90o,由勾股定理(4-x)2+22=x2,

解得x=5

2

∴CE=4-5

2

=

3

2

在Rt△ABE中,∠ABE=90o,

AE=

2

2

555

+5=

2

??

?

??

④由BM∥CB′

∴△ECB′∽△EBM,∴CB':BM=CE:BE,

∴2:BM=3

2

5

2

∴BM=10

3

2

2

1020

+4

33

??

?

??

>5=CD;

⑤连接B B′,由对称性可知,BG=B′G,EP⊥BB′,BE∥B′P,

∴△BEG≌△B′PG,

∴BE=B′P,

∴四边形BPB′E为平行四边形,

又BE=EB′,

所以四边形BPB′E是菱形,

所以PB′=B'E.

故选择:C.

【点睛】

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图形的翻折变换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的应用,此题的关键是能够发现△BEG≌△B′PG.

8.D

解析:D

【分析】

求得∠ADB=90°,即AD⊥BD,即可得到S?ABCD=AD?BD;依据∠CDE=60°,∠BDE=30°,可得∠CDB=∠BDE,进而得出DB平分∠CDE;依据Rt△BCD中,斜边上的中线DE=斜边BC的一半,即可得到AD=BC=2DE,进而得到AB=DE;依据OE是中位线,即可得到OE∥CD,因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进而得到S△CDE=S△OCD,再根据OC是△BCD的中线,可得S△BOC=S△COD,即可得到S△CDE=S△BOC.

【详解】

∵∠BCD=6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180°-∠BCD=120°,BC//AD,BC=AD,

∵DE平分∠ADC,

∴∠CDE=∠CED=60°=∠BCD,

∴△CDE是等边三角形,

∴CE=CD= AD= BC,

∴E是BC的中点,

∴DE=BE,

∴∠BDE=∠CED=30°,

∴∠CDB=90°,即CD⊥BD,

∴S?ABCD=CD?BD=AB?BD,故①正确;

∵∠CDE=60°,∠BDE=30°,

∴∠ADB=30°=∠BDE,

∴DB平分∠CDE,故②正确;

∵△CDE是等边三角形,

∴DE=CD=AB,故③正确;

∵O是BD的中点,E是BC的中点,

∴OE是△CBD的中位线,

∴OE∥CD,∴S△OCD=S△CDE,

∵OC是△BCD的中线,

∴S△BOC=S△COD,

∴S△CDE=S△BOC,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性质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C

【分析】

过P作PG⊥AB于点G,根据正方形对角线的性质及题中的已知条件,证明△AGP≌△FPE 后即可证明①AP=EF;在此基础上,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对角的性质,在Rt△DPF中,

DP2=DF2+PF2=EC2+EC2=2EC2,求得

2

2

DP EC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证明:过P作PG⊥AB于点G,

∵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

∴GP=EP,

在△GPB中,∠GBP=45°,

∴∠GPB=45°,

∴GB=GP,

同理,得PE=BE,

∵AB=BC=GF,

∴AG=AB-GB,FP=GF-GP=AB-GB,

∴AG=PF,

∴△AGP≌△FPE,

∴AP=EF;故①正确;

延长AP到EF上于一点H,

∴∠PAG=∠PFH,

∵∠APG=∠FPH,

∴∠PHF=∠PGA=90°,

即AP⊥EF;故③正确;

∵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ADP=45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