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申洁 编写

申洁 编写

申洁 编写
申洁 编写

《经贸德语》教学大纲

申洁编写

德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92 目录

《经贸德语》教学大纲 (293)

一、前言 (293)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293)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293)

四、相关教学环节 (293)

五、课程考核方法 (294)

六、教学计划 (294)

经贸德语

《经贸德语》教学大纲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同样与德语国家的科学文化、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也在不断扩大。因此,作为德语专业的学生,在迈向工作岗位之前,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尤为重要。本门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阅读和深入研讨关于德国经济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文章,获得对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方方面面的知识,掌握相关词汇,为将来在中德经济合作中发挥作用打好坚实基础。《经贸德语》是为德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本大纲编写人员为申洁。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教授学生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阅读德语经贸类文章的能力。这里,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和深入研讨有关德国经济各个方面的文章,熟悉有关词汇,熟练必要的语法知识,了解德国经济的基本现状,扩大知识面,为将来独立进行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综合德语》一、二、三、四,掌握全部德语基本语法之后,方能进行本门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设一学期,共2学分,课内学时为36学时,每周2学时。

本课程采用的主要文字教材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基础知识》(陈健平等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该教材共分8章:

第一章经济基础知识

第二章联邦德国经济发展

第三章统一前后的局势

第四章德国企业

第五章货币和银行体系

第六章德国对外经济

第七章社会市场经济中的政府

第八章国家和政策

阅读课文

四、相关教学环节

由于课时限制,课上将适当选取17个重要章节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最后一周将用于对学生进行测试。

学习期间,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课上时间主要用于对研读文章涉及的知识进行讲解,其间穿插讨论、问答、生词解释和阅读思考题等环节。学习期间每位选课学生都必须选择一个主题做一次报告,对自己所了解的相关信息和对主题的认识进行阐述。课后学生还需要阅读书后附录中与课上所学主题相关的阅读文章,借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93

德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94 五、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笔试形式进行考核,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其余20%的成绩包括平时课堂表

现和做报告的表现。

六、教学计划

Kapitel 1 Grundlagen des Wirtschaftens

1. Grundlagen des Wirtschaftens

1.1 Notwendigkeit wirtschaftlichen Handels

1.2 Bedürfnisse und Bedarf

1.3 Güter

1.4 ?konomisches Prinzip

2. Markt und Preis

2.1 Funktion des Marktes

2.2 M?rkte bei Beschaffung und Absatz

2.3 Gliederung der M?rkte

2.4 Bestimmungsgründe der Nachfrage und des Angebots

2.5 Marktpreisbildung

3. Produktion und Produktionsfaktoren

3.1 Produktion

3.2 Betriebswirtschaftliche Produktionsfaktoren

3.3 V olkswirtschaftliche Produktionsfaktoren

4. Sozialprodukt und V olkseinkommen

4.1 Sozialprodukt

4.2 Sozialprodukt-Entstehungsrechnung

4.3 Sozialprodukt-Verteilungsrechnung

4.4 Sozialprodukt-Verwendungsrechnung

5. Wirtschaftskreislauf

5.1 Der Wirtschaftskreislauf

5.2 Einfacher Wirtschaftskreislauf

5.3 Erweiterter Wirtschaftskreislauf

Kapitel 2 Die Entwicklung der Wirtschaft in der BRD

1. Die deutsche Wirtschaftsgeographie

1.1 Der Gesamtraum

1.2 Die Bundesl?nder als Wirtschaftsteilr?ume

2. Die Wirtschaftsgeschichte

2.1 Die Industrialisierung in Deutschland(1800 bis 1914)

2.2 Das industrialisierte Deutschland von 1914 bis 1945

2.3 Wirtschaftsentwicklung der BRD

2.4 Wirtschaftswachstum in 90er Jahren

3. Das Modell der sozialen Marktwirtschaft

3.1 Bedeutung der sozialen Marktwirtschaft

经贸德语

3.2 Die geistigen Grundlagen der sozialen Marktwirtschaft

3.3 System der sozialen Marktwirtschaft

3.4 Grundgesetz und Wirtschaftsordnung

3.5 V on der Idee zur Wirtschaftlichkeit und zurück

4. Der Lebensstandard nach dem 2. Weltkrieg

4.1 Das Einkommen

4.2 Die Verm?gen

4.3 Die Preise

Kapitel 3 Die Situation vor und nach der Einheit

1. Vertr?ge zur deutschen Einheit

1.1 Der Vertrag über die Beschaffung einer W?hrungs-, Wirtschafts- und Sozialunion

1.2 Vertrag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

2. Treuhandanstalt

2.1 Zielsetzung und Funktion

2.2 Struktur

2.3 Transformations-Bilanz 1994/95

2.4 Probleme und Kritik der Transformation

2.5 Zur wirtschaftlichen Bilanz der Treuhandanstalt

3. Die wirtschaftliche Entwicklung in den neuen L?ndernⅠ

3.1 Investitionsboom im Osten

3.2 Lage der Wirtschaft

4. Die wirtschaftliche Entwicklung in den neuen L?ndernⅡ

4.1 Eckerte der künftigenwirtschaftlichen F?rderung in den neuen L?ndern

4.2 Ausbau der Infrastruktur

Kapitel 4 Deutsche Unternehmen

1. Die deutschen Unternehmen

1.1 Die deutschen Betriebe

1.2 Strukturwandel in Deutschland

1.3 Die aktuelle Situation

2. Rechtsformen des UnternehmensⅠ

2.1 Die Entwicklung der Betriebsformen

2.2 Unternehmensformen

3. Rechtsformen des UnternehmensⅡ

3.1 Gesellschaft mit beschr?nkter Haftung

3.2 Aktiengesellschaft

3.3 Genossenschaft

4. Arbeitsgeber und Arbeitsnehmer im Betrieb

4.1 Tarifautonomie der Sozialpartner

4.2 Das Arbeitsverh?ltnis

4.3 Verh?ltnis zwischen Arbeitnehmer und Arbeitgeber

295

德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96 Kapitel 5 Geld- und Bankwesen

1. Das deutsche Banksystem und die DBB

1.1 Die Banken im Wirtschaftsprozess

1.2 Das deutsche Bankensystem

1.3 Aufgaben und Funktionen der Deutschen Bundesbank

2 Organisation und Instrumente der DBB

2.1 Organisation der Deutschen Bundesbank

2.2 Die Instrumente der Deutschen Bundesbank

3 Die Gesch?ftsbanken – Partner der Wirtschaft

3.1 Einordnung der Kreditinstitute

3.2 Aufgaben der Kreditinstitute in der Wirtschaft

3.3 Kreditinstitute in der BRD

4 Europ?ische Banken und Euro

4.1 Organisation des Europ?ischen Systems der Zentralbanken

4.2 Ziele und Aufgaben des ESZB

4.3 Geschichte-drei Stufen auf dem Weg zur WWU

Kapitel 6 Die deutsche Au?enwirtschaft

1 Der internationale Handel

1.1 Bedeutung des Au?enhandels für Deutschland

1.2 Au?enhandelspolitik

1.3 Der Au?enhandel der BRD

1.4 Auslandsinvestitionen

1.5 Die Leistungsbilanz

2 Die

Entwicklungshilfe

2.1 Entwicklungshilfepolitik

2.2 Formen der Zusammenarbeit mit den Entwicklungsl?ndern

2.3 Schwerpunkte der Zusammenarbeit bei der Entwicklungshilfe

3 Die Wirtschaftsbeziehungen zwischen der BRD und der VR China 3.1 Der Wirtschaftsverkehr seit 1949

3.2 Abkommen und Vereinbarungen

3.3 Der Warenaustausch zwischen beiden L?ndern

3.4 Wirtschaftliche Zusammenarbeit

3.5 Entwicklungshilfeleistungen der BRD an die VR China

4 Die Europ?ische Union

4.1 Die Geschichte der EG

4.2 Der Vertrag von Maastricht

4.3 Organe der EU

4.4 Die EU und ihre Kandidaten

4.5 Das Problem der Agrarpolitik in der EU

4.6 Au?enpolitik der EU

4.7 Deutschlands Beitrag für Europa

Kapitel 7 Der Staat in der sozialen Marktwirtschaft

经贸德语

2971 Die Wirtschaftspolitik und ihre Ziele

1.1 Grundlagen der Wirtschaftspolitik

1.2 Die Ziele der modernen wirtschaftspolitik

1.3 Die neue Ansicht zu den Zielen der Wirtschaftspolitik 2 Die Aufgaben der ?ffentlichen Hand

2.1 Die Rolle des Staates in der Marktwirtschaft

2.2 Die Aufgabe des Staates

2.3 Die Finanzplanung des Staates

2.4 Die ?ffentlichen Kredite

3 Das Steuersystem

3.1 Grunds?tze der Besteuerung

3.2 Besteuerung

3.3 Die Steuerhoheit

3.4 Steuerreform

4 Die Tr?ger der Wirtschaftspolitik

4.1 Staatliche Ebene

4.2 Die Notenbank als Gegengewicht

4.3 R?te und Beir?te

4.4 Gewerkschaften und Arbeitgeberverb?nde

4.5 Die Wirtschaftsverb?nde

Kapitel 8 Saat und Politik

1 Wettbewerbspolitik

1.1 Wettbewerb als der Motor der Marktvirtschaft

1.2 Markteingriffe des Staates

1.3 Notwendige Beschr?nkungen für den Wettbewerb

1.4 Instrumente der Wettbewerbspolitik

1.5 Kertellgesetz

2 Konjunkturpolitik

2.1 V on Krise zu Kreise

2.2 Diagnose und Prognose

2.3 Das konjunkturpolitische Instrumentarium

2.4 Die Konjunkturzyklen in der Bundesrepublik 3 Sozialpolitik

3.1 Das Sozialgesetzbuch

3.2 Ziele der staatlichen Sozialpolitik

3.3 Das Sozialrecht

3.4 Die Sozialleistung

4 Die Sozialversicherungen

4.1 Krankenversicherung

4.2 Pflegeversicherung

4.3 Rentenversicherung

4.4 Unfallversicherung

德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98 4.5 Arbeitslosenversicherung

4.6 Tr?ger der Sozialversicherungen

写作与语言艺术

写作与语言艺术

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写作与语言艺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中心浙江杭州西溪 教育 考 点 浙江杭州西溪教 育 层次专升本或者是 (高起专)? 专 业 姓名学号 分 数 请考生注意:①本试卷采用机读阅卷,考生务必认真填涂答题卡上的各类信息;②学号(15位)前两位为Y0的填涂为20,Y1填涂为21,YB填涂为22,YF填涂为23;③考生未按上述要求填涂导致系统无法识别的,后果自负。 一、病句修改单项选择题(请从下面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修改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共5题) 1. 小李对我们讲,他十二岁上得了一场病,是李大夫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

A. 小李对我们讲,他十二岁上得了一场病,是 李大夫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了。 B. 小李对我们讲,他十二岁上得了一场病,是 李大夫把他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C. 小李讲,他十二岁上得了一场病,是李大夫 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D. 小李对我们讲,他十二岁上得了一场病,把 我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2.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A. 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 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 引起被重视呢? C. 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 关部门的重视呢? D. 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为什么 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3.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A. 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 后他的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 经过老主任解释,才把他怒气逐渐平息,最 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C.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怒气逐渐平息,最后 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D.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平息,最后脸 上露出勉强一丝笑容。 4. 泥鳅鱼的形体是一种细而长的鱼。 () A. 泥鳅是一种细而长的鱼。 B. 鱼的形体是一种细而长的鱼。 C. 泥鳅鱼的形体是一种细而长的。 D. 泥鳅的形体是一种细而长的鱼。 5.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语言艺术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语言艺术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语言艺术 在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是否能按照讲话稿的特点运用文字和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易处理好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篇好的讲话稿,应当是既便于读、又便于听的,这个要求就是针对文字和语言而说的。那么什么样的文字和语言才便于读、便于听呢? 一、通俗化 为了语言的通俗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化简为繁。一篇领导人讲话,总要阐明一些道理和观点。但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 人们的认识以推动某项工作,而不是发表学术论文,因此,在谈意义、讲观点时,理论性太强的语言不宜用得过多,现成的概念和观点也没有必要过多的解释。用简练质朴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道理,是撰写讲话稿的一条重要要求。 2.化专为俗。尽管有些会议专业性很强,但是,领导讲话主要是讲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专业性的词汇应当尽量少用,特别是对行业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的与会者讲话,行话不宜说的太多。 3.化隐为明。在会上的讲话是一念即过的,听讲的人不能像读文章那样可以反复看几遍,从中抓住重要内容。所以,写讲话稿时应把最重要的话放在最关键的地方说。 4.化长为短。这里所说的长与短,是对讲话的句式和层次而言的。有的同志写稿,习 惯用长句子、大段落,几十个字才用一个标点,几篇稿纸也见不到一个自然段,这是写讲话稿所忌讳的。因为,句子和段落太长,读的人和听的人都容易很快就疲劳了,也容易听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得要领。所以,讲话稿的句式短一些,自然段多一些,既可以层次鲜明,也容易让人听清弄懂。 5.化虚为实。讲话稿不宜使用空洞的、华而不实的词句,应尽量给人以实事求是的印象,不要滥用形容词,不要使人产生长而空、卖弄文笔的感觉。 二、形象化 语言的形象化,是一个语言的艺术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逻辑推理和事实印证,是人们说明问题的常用方法。以会议讲话的方式阐述问题, 应该尽可能选择后者。恰当地列举有说服力的事例。既便于口语表达,又有利于克服用理论解释理论,用概念解释概念的弊病。举例子一定要做到为观点服务,不能只是罗列现象。

艺术作文(12篇)精华版

《艺术作文》 艺术作文(一): 艺术 音乐,是一种艺术。我认为它是所有艺术中最绚丽的,因为她能够触动我们的灵魂。当高涨的情绪得不到宣泄的时候,听听音乐,一切烦恼就都烟消云散了,而生活又变得美妙起来。 此刻的人们,常常背负着各种问题和压力。他们整天灰头土脸的生活,迷茫在城市的海市蜃楼下,不在乎每一天的感受,慢慢地,都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机器,笼罩着阴郁。而音乐,正是让他们恢复往日鲜活的一剂良药。 不明白是音乐如情绪,还是情绪如音乐!也或许音乐与情绪融为了一体!人与自然也融为了一体!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音乐。 音乐能够净化人的心灵,沉浸于音乐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较开阔,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比较平稳,更能体会别人的情绪,因此比较容易与人相处。同时,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热爱生活。 音乐是一位好老师。它会将你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出,带到一片静土,使你那烦躁的心平静下来。音乐是你开心时的朋友,音乐也是你失意时的伙伴。 音乐能够充当太多真善美的主角,在生活中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类陶冶情操的良方,是礼貌传播的阶梯。让音乐走进每个人的心灵,去领悟那最美的真谛,感受人间真情的律动! 艺术作文(二): 文章的艺术 其实在我看来,读书就在于感受,一本书读下来之后,很多人都会强制性的写下一篇读后感,其实心中很杂很乱,一时半会也理不清思绪。如果在这时写下文章,很可能错误百出。其实不然,读完一本书,必定会有许多发自内心的感悟,那种感悟,不是用一般的文字语言能描述出来的,如果达不到那种艺术,反倒会侮辱了文章的本意。在这一方面的话,最好是等自我平静下来之后再慢慢构思! 文章中艺术的真谛不在于运用华丽的词藻,而是在于发自内心的那种真诚的东西。就算语言再平实,也能写的真实动人!只要到达这个水平文章才能写的真实感人。而且笔尖稍稍一动,一篇习作佳文就如流水般一样瞬间就写出来了。拥有这样的写作手法,才算真正到家了。其次,要懂得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在适宜的地方添加适宜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变得趣味横生,更加灵活巧妙! 总之一句话:文章的艺术,难乎?难也!易乎?易也! 艺术作文(三): 艺术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优质)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 B.孔子“兴观群怨”说 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 成,其中,“( A)”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写作与语言艺术

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写作与语言艺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请考生注意:①本试卷采用机读阅卷,考生务必认真填涂答题卡上的各类信息;②学号(15位)前两位为Y0的填涂为20,Y1填涂为21,YB填涂为22,YF填涂为23;③考生未按上述要求填涂导致系统无法识别的,后果自负。 一、病句修改单项选择题(请从下面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修改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共5题) 1. 小李对我们讲,他十二岁上得了一场病,是李大夫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A. 小李对我们讲,他十二岁上得了一场病,是李大夫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了。 B. 小李对我们讲,他十二岁上得了一场病,是李大夫把他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C. 小李讲,他十二岁上得了一场病,是李大夫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D. 小李对我们讲,他十二岁上得了一场病,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2.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A. 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被重视呢? C. 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 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为什么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3.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A. 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他的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 经过老主任解释,才把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C.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D.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平息,最后脸上露出勉强一丝笑容。 4. 泥鳅鱼的形体是一种细而长的鱼。() A. 泥鳅是一种细而长的鱼。 B. 鱼的形体是一种细而长的鱼。 C. 泥鳅鱼的形体是一种细而长的。 D. 泥鳅的形体是一种细而长的鱼。 5.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A.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生气,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愤怒,二忌睡前不可过饱,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暴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迎风。 D.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睡前饱食,三忌卧处当风。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6. 素材的主要获得方式:() A. 作者的亲身经历 B. 查阅搜集材料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 (一)集体性: 1、集体性的含义: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智慧。融会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2、集体性的表现: (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舞。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还说它“哭之哀”。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城(感动了天地),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后有他人加工完善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你传他添枝加叶,他再传他又

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明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集体意识的积淀就越厚重。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作者。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 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千百人的口,不断完善,它代表了群体意识,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征。 (二)口头性 1、口头性的含义: 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所以,民间文学曾被称之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 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口头语言,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形象夸张。如湖北刘德培讲的故事:(可简写)要说杜老幺嘛,一个姣姣个,刮骨脸,是哪朝哪代人可说不上来。有人说他比张果老的岁数都大,究竟活了多大岁数,谁也说不清白。只知道杜老幺帮过工,打过榨、赶过脚、背过盐,世

启事写作的基本要求

---------------------------------------------------------------范文最新推荐------------------------------------------------------ 启事写作的基本要求       含义     启事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或个人,需要向公众说明某事或希望公众协助办理某事时使用的一种事务文书。     启事的本意是公开陈述事情。“启”,即叙说、陈述之意;“事” 即事情。目前有的人把“启事”写成“启示”。“事”和“示”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启示”,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的意思。     种类     按内容分,启事有征文启事、招聘启事、招生启事、征订启事、开业启事、迁址启事、征婚启事、结婚启事、离婚启事、寻人启事、遗失声明等。按公布的形式分,启事有报刊启事、电视启事、广播启事、张贴启事等。     特点     1。告启性。启事面向大众告知事宜。它只具有知照性,而没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2。简明性。启事要求写得简洁明了。无论是登报、广播、电视或张贴,启事都必须写得十分简明。有的启事三言两语;有的启事用单行单句排列内容,竭力做到一目了然。 1 / 7

    启事的简明性,除了为读者提供方便之外,同时也受篇幅版面限制。张贴的启事不允许写得长。电台、电视、报刊启事,是要出钱刊登的,这就更要节俭字数,压缩版面,力求用更少的钱达到最优的启知效果,这更促成了启事的简明性。     写作要点     启事通常由标题、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1。标题。用文种作标题;用内容作标题;内容和“启事”组成标题;启事者和内容组成标题;启事者、内容和“启事”组成标题。     2。正文。启事的正文有多种写法,如一段式写法。启事内容简单的通常一段成文;分段式写法。启事内容稍为丰富的通常分几个段落成文;标题式写法;条款式写法等。     3。结尾。启事的结尾一般包括联系地址、电话、联系人姓名或者签署启事者姓名、时间等。     写作要求     1。内容要简而明。     2。用语讲求礼貌。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

《艺术创作方法研究》复习材料和答案

《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一、简答题 一、例举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 (一)客观精神说,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只能算作“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他力图从具体的艺术作品中找出深刻的普遍性来。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核心“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于“理念”或“绝对精神”又包含深刻的辨证法思想,认为“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在艺术作品中人们总是可以从有限的感性形象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 (二)主观精神说,代表人物:康德、尼采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他看到并强调了艺术中创作主题的重要性,并且把自由活动看作艺术与审美活动的精髓,体现出他思想的深刻之处。德国哲学家尼采推向极点,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势力发展的根本原因。(三)模仿说,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车尔尼夫斯基 最古老的艺术学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或者展现现实世界的事物。“模仿”一词源自古希腊语,自亚里斯多德始成为了美学和文学理论的核心用语。 二、艺术生产包括那几个环节? (一)艺术创作——生产阶段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二)艺术作品——产品是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它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媒介、经过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创造出来的艺术产品(三)艺术鉴赏——消费阶段人们正是在这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接受、理解并把握艺术作品的,并从中得到某种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艺术鉴赏以具有美的属性的艺术作品为对象,并伴随着复杂的情感运动,实际上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式三、艺术创作通常包括那几个阶段? (一)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他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没有艺术体验就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 1.艺术体验是对形象的体验。 2.艺术体验是对美的体验。 (二)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与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思维活动。艺术构思包括作品题材的选取和提炼,主题思想的酝酿和确定,人物性格、人物活动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考虑和设计,故事情节发展与整体结构布局的安排和设置,以及研究和探索最适当的表现形式等等 (三)艺术传达,是创作过程的重要阶段之一。作者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及形态构成,来实现构思成熟的形象体系,将其从内心世界投射到现实世界,化为可供人欣赏的外在审美对象。是作者实践性的艺术能力的表现。

文学创作的四大特性

“过去总结报告文学的特点,就是真实性、现实性、文学性。其实还应该加上一个思想性。杨黎光的报告文学创作就注重思想性,追求独特的感觉认识和独特的发现、深刻的见解。”1月8日,中国作家杂志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杨黎光报告文学《大国商帮:承载近代中国转型之重的粤商群体》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在发言中如是说。 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介绍,《大国商帮》以粤商为蓝本,以国际国内商业发展史为背景,以商人、商业和国家命运为思辨维度,追寻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轨迹。作品以一地之商帮来探讨宏大的主题,见出作者的抱负和“野心”。 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说,杨黎光以往的报告文学创作,选材往往是一个人物或者是一个事件,都比较小巧,可以说都是用脚走出来的。但后来,“画风”大变,从内容到选材越来越沉重,时空的跨度越来越大,不仅是用脚走出来的,而且有着大量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传统的报告文学就是写人记事,而杨黎光的创作实践对这个传统构成了“冒犯”,因为“他写商帮的历史,融入了个人的思想发现和大量的观点阐发”。“薄薄的一张信纸,寥寥27个字。”这是杨黎光报告文学代表作《没有家园的灵魂》的开篇。到了《大国商帮》,正文第一句是:“今天的中国人,终于认识到了海洋的力量。”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表示,这多少表明,杨黎光开始致力于去模式化写作,是一个新的开辟。杨黎光表示,这部《大国商帮》和他之前完成的《中山路》《横琴》,构成他长篇思辨体报告文学三部曲,创作的初衷是“追寻中国的现代化脚印”。 在李炳银看来,杨黎光的报告文学创作,有自己的风格,他本人在作品中是一个强大的存在,是作品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的写作追求思想的强度和深入的程度,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在商言商”,而是有着思想的“核”,具有史志品格。 在他看来,传统报告文学观念过度强调文学性,要有精彩饱满的故事,这是不妥当的。如果报告文学光有文学性,而缺乏思想性,那可能就产生不了灵魂的震撼力。好的报告文学作家,都要经历一番人生风雨和社会沉浮,落笔才有思想洞察力,才有社会见识。这也是为何一般来说年轻人写不好报告文学的重要原因。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认为,现在不少报告文学作家也注重思想性。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对材料进行简单的拼贴式组合,看上去洋洋洒洒,很有气势,对思想的阐释也就那么一点点。而杨黎光的写作,善于抓住一个观察对象,力求有所认识、有所发现。在这个基础上,他以思想为“钻头”,对所书写的对象不断地钻探,不断地挖掘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他的这部《大国商帮》,就是一种‘钻探式写作’,是总结中国经验的一部有创见、有分量的文学作品”。 《大国商帮》跨越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这是部文学作品,也是一本关于中国商业文化的书,彰显了中国传统商业精神,不能仅仅用文学价值来衡量,也值得向企业家推荐。 “读这本书,让我想起刘禹锡的一句话,‘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作品的‘高’和‘长’,不仅依赖作家的思想积累,也依赖长时间的心血和汗水的积淀,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使命和文学使命。”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舫说。 在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看来,杨黎光的创作,让自己意识到,“作家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力求对所处的时代产生教化和推动作用”。

《艺术写作》复习重点

《艺术专业文本写作》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构成包括前置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 2、毕业论文(设计)的目录以文章内容的先后为序,按章、节、条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3、毕业论文(设计)的目录中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4、在艺术新闻写作中必须坚持真实性的原则。 5、艺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是用艺术事实说话。 6、白描是新闻语言主要特征。 7、艺术专访主要分为艺术家专访、艺术问题专访、艺术事件专访三种类型。 8、艺术专访的叙述方法主要有问答整理式、散文处理式、口述实录式三种类型。 9、艺术特写的三大文体特征是镜头感、透视感和现场感。 二、选择题 1、下列参考文献(连续出版物)的编排格式符合规范的是(②)。 ①、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电子学报,2001,29(12A):1923-1927. ②、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电子学报,2001,29(12A): 1923-1927. ③、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2001,29(12A):1923-1927. 2、下列参考文献(专著)的编排格式符合规范的是(②)。 ①、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②、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③、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3、下列参考文献(会议论文集)的编排格式符合规范的是(②)。 ①、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北 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739—740. ②、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 [C].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739—740. ③、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北 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4、下列文章属于应用性艺术文本的是(①) ①《公共艺术大事纪》 ②《读吴冠中的〈画韵美文〉》 ③《石涛画语录》 5、下列文章属于应用性艺术文本的是(①) ①《艺术市场调查报告》 ②《黄永玉访谈录》 ③《中国美术史》 6、下列文章属于应用性艺术文本的是(①) ①《关于举办视觉艺术论坛的通知》 ②《与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对话》 ③《论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浅谈公文的语言艺术_写作指导

浅谈公文的语言艺术_写作指导 浅谈公文的语言艺术 一、公文语言提倡简洁、精炼,所谓“要言不繁”、“惜字如金”。好的公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作者非常重视语言的提炼,力争做到言简赅。党的xx大报告中的第一部分“三个伟人”、“三次巨变”的高度概括,便函把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个半世纪的社会历史进程阐述得十分清楚,极富内涵,是公文“要言不繁”的典范。公文语言为什么特别强调简洁、精炼呢?首先,公文是一种实胳膊谇,在保证全面、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前提下,只有尽可能精炼,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其二,公文的准确性特征往往要求公文语言明确、直观、简练。公文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工作动态以及据此确定的政策、措施,者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按照其本来面目如实表述,才能准确反映,避免产生歧义或褒贬失当。其三,公文语言简练,可心们生严肃、计策的效果,境强其权威性。公文具有法定的效力和强制执行的约束力,它所表达的意图是需要不得关组织、个人去遵循、执行、办理的,可以说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公文语言的语气多肯定、少模糊,多要求、少议论,说一不二。如汉高祖刘邦在夺政权后发布的《入关告谕》,只用了99个字就全面、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政策,其中著名的约法三章“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更是仅10空虚字,但已树立起了新政权威严公正、取信于民的形象,可谓掷地有声,令人不敢不从。要使公文语言精炼,除了要有写作基础外,最后果要的是主题鲜明。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明确为什么发文,发这篇公文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要求等。只有明确了主旨,起草过程中才能正确地选择,凡是与主题无关的词汇、语句,即使再优美、精采,也要坚决舍弃。这种方法,人们大都讲的是材料的选择,其实语言也是一样。一些缺乏经验的同志写公文,找来很多参考材料,觉得哪句话都好,就不加取舍一概采用,结果文章写得很长还不着边际。另外,要使语言精炼,修改也十分重要。在起草过程中,撰写者难免会担心把意思说不清楚,要求提得不够完备,容易把一句话的内容反复讲,无形中造成语言重复、罗嗦。其实,大多数公文,尤其是在行业内部发的公文,阅读者都是内行,一些常识性或即时性的意思大家都懂,没有必要在文中重复。在修改时,把这样的话删掉,把意义相近的数句话只留下一句,公文的语言自然就简炼了。二、公文语言贵在质朴、追求自然晓畅。公文应多用民法述性语言,开门见山,直叙胸臆。党的xx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15000字,大量使用直叙性语言,语义明确,明白易懂。《决定》内容共12个部分,各部分都用一句简短、明确的话作标题,句式全是陈述句,每一句都以一两个关键词为中心,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不加额外的修饰。在正文中也是如此,每个自然段都以一句极富有概括力的话起手,讲出此段的中心意思。随后再分层次、依照内在关系分述,一句和一句之间看似随意,但逻辑严密,说理层层递进。比如,在论及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时是这样论述的:“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但目前仍不合理。主要是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模经济,缺乏某地场竞争力。”接着,直接就提出了对策:“要区别不同情况。继续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竞争性领域中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对产品有某地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产品没有某地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企业......。”类似这样的段落在〈〈决定〉〉中比皆是,这些语言看似平淡,实际上寓意深远,概括力很强,虽然朴实无华,但并非随意道来,而是深思熟虑、独具匠心的结果。共2页,当前第1页12浅谈公文的语言艺术相关内容:

《文学写作》试卷(三)含答案

《文学写作》试卷(三) (考试时间:120分钟) 系专业班姓名学号总分 一、名语解释。 1、散文诗 2、意象 3、环境 4、叙事人称 5、立意 6、再现性意象

7、评判型文学评论 8、随笔体 9、临屏书写 10、痞子蔡 二、单项选择题。 1、诗歌写作创造的是偏重于表现的()。 A .写实性形象 B .概括性形象 C .虚构性形象 D.逼真性形象 2、散文的语言是()。 A.精美的概括与变形 B.细密的叙述与描绘 C.平实的描述与说明 D.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来展 3、体验是()的生命的感悟。 A.不可重复 B.可重复 C.可叠加 D.不可叠加 4、()是文学的唯一表达手段,也是建构文学形象的重要元素。 A.语词 B.体裁 C.图像 D.结构 5、文学文本的形成不仅是文学写作活动的结束,同时也是文学()活动的开始。 A.销售 B.出版 C.接受 D.印刷 6、《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A.田汉 B.沈从文 C.老舍 D.鲁迅 7、诗人艾青曾指出:“()是诗的受孕。” A .灵感 B .想像 C .幻想 D .感觉

8、诗歌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在于它的()。 A .寓言性 B .叙事性 C .哲理性 D .抒情性 9、小说的“三要素”中除了情节与环境之外,还有()。 A.人物 B. 线索 C. 结构 D. 节奏 10、叙事人称中,写作界争议很大的是()人称。 A.第一 B.第三 C.第二 D. 第四 11、运用特殊的电视艺术手段和屏幕造型手法来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传递作者情感、思维信息的散文文本,叫()。 A .网络散文 B .电视散文 C .广播散文 D .记叙散文 12、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叫做()。 A .环境 B .物境 C .意象 D . 意境 13、将文学评论分为论文体、短论体、札记体、随笔体、书信体、序跋体、评点体、诗歌 体、对话体、笔谈体等,划分的依据是()。 A.评论对象 B.评论形态 C.评论性质 D.评论的功用 14、评论对象不限于作品,常常联系作者、社会、历史、文化等问题对其进行具体、充分 的解析与发掘,并从由此及彼的联系出发做理论的概括和规律的归纳,以求准确地把握对象的本质。这类评论属于()。 A.赏析型 B.阐释型 C.评判型 D.辩驳型 15、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网刊是()。 A.《榕树下》 B.《红袖添香》 C.《界限》 D.《华夏文摘》 16、网络文学主要媒介是()。 A.电信 B.传真 C.互联网 D.纸刊 三、多项选择题。 1、文学分类“三分法”是指()。 A.叙事文学 B.小说 C.影视文学 D.抒情文学 E.戏剧文学 2、文学分类的“二分法”是指()。 A.散文 B.诗歌 C.戏剧文学 D.韵文 E.骈文 3、艺术形象是()审美物象。 A.有形的 B.无形的 C.生动可感的 D.高度抽象的 E.鲜明的 F.注满主体生命激情的 4、文学写作的发生阶段即原象的()的过程。 A.加工 B.感觉 C.发现 D.抽象 E.摄取 5、文学文本的基本审美要素包括()等等。 A.情感要素 B.语言要素 C.心理要素 D.结构要素 6、文本结构不仅要注意整体布局和架构,而且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的()。

应用文写作:启事

课题章节应用文写作:启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启事的特点、类型 能力目标学会写不同类型启事 情感目标理解启事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事的写作技巧 难点会拟写符合规范的启事 板书设计: 启事 种类 A.征召类启事结构和写法 A.标题 B.提醒类启事 B. 正文 C.寻找类启事 C. 落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启事是社会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应用文。启事类别多样,使用广泛,几乎任何机关团体及个人,都可以使用。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几种常用的启事,“启”是陈述,“事”是事项。 二、讲授新课: (一)启事的含义 “启事”中的“启”含有“陈述”之意,“事”即“事情”。启事,就是公开陈述事情。单位或个人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将需要向公众说明或请求予以支持并协助办理的事情简要写出,这样的实用文书就是启事。 启事可以张贴在允许张贴的公共场所,也可刊登在报刊杂志上,或由电台、电视台播出。(分清“启事”与“启示”) (二)启事的作用 “启事”陈述的事情无论大小轻重,告白的对象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社会公众,只要采用公开陈述告白的形式,便可称作发表启事。 启事的公开告白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告白对象无法确定具体人,或已确定具体人但不知此人在什么地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公开陈述告白的形式使告白对象闻讯自己出现;二是有些事情的陈述告白虽有具体对象,但也有意面向社会公众。 [例一] 寻物启事 本人不慎,于×月×日中午在××巴士站丢失黑色肩背书包一只,内有银行卡及重要学习资料。有知其下落者,请告知××学院03级张××,本人将当面重谢。 电话:×××××× [例二] 鸣谢启事 ×月××日我校财务处出纳不慎遗失人民币现金一万元,蒙××局的胡××先生发现并当即按包内地址送还我校。感激之余,谨登报申谢,以扬仁风。 ××学校谨启 [例三] 道歉启事 有人利用本网站《阳光信息城》栏目在2005年3月27日发布了标题为“×××××××”和“×××××××”两则信息,由于网站工作人员疏忽,导致这两则不良信息

浅谈艺术创作方法

浅谈艺术创作方法 浙江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服设081,洪艳 一,艺术的创作方法 艺术的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艺术思维重要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也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创作中的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本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持冷静,客观地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艺术家,便有可能偏重对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诸多表象进行写实的提炼,概括和描绘,这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原则:有的艺术家则是偏重主管的思想感情和理想的抒发,热情奔放,想象新奇,这就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态度和原则。 二,艺术创作方法的主要类型 (一)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又译写实主义,一般被定义为关于现实和实际而排斥理想主义。不过,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Liberal Arts)范畴里可以有很多意思(特别是绘画、文学和哲学里)。它还可以被用于国际关系。 在艺术上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依据这个说法,广义的写实主义便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 在视觉艺术和文学里,现实主义是一个19世纪的一场运动,起源于法国。 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 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直至20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现实主义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话语成规。它包括以下层面的涵义: 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 1、绘画上的现实主义 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又称为现实主义画派,或现实画派。 这是一个在艺术创作尤其是绘画、雕塑和文学、戏剧中常用的概念,更狭义的讲,属于造型艺术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范畴。无论是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体,还是想象出来的对象,绘画者总是在描述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这样的创作往往被统称为写实。遵循这样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就叫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或者大致可称为具象主义)相对的概念是抽象主义。人们借由感官知能接收讯息,加以分析组织,以自然为题材(例如自然风景或时事议题)用任何技法将其具体表现出来,但也因生长环境及认知不同,产生不一样的经验,这种组织过后的观点差别,让同个题材的作品有不同呈现。 最著名的写实主义画家是库尔贝,他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如“碎石工”。 《碎石工》库贝尔 2、文学上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实际运用时间相当早远,但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作为一个名称提出来,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888年4月初致玛·哈克奈斯信)

现代基础写作的特征

现代基础写作的特征 一、社会性与个体性的高度统一 人类之所以从事写作活动,是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流。从总体上说,写作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行为,因此,写作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展开的;同时,写作活动又受作者自己的认识、意志、情感支配,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个人心理体验的一种活动,是个人头脑加工,个人思维活动的过程。写作活动的全过程,总是以个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是一种个体化的劳动,即使社会、他人给予的促进、影响,都必须通过个体的“我”加以消化,尔后才能实现。臧克家也说:“有了表现能力,缺乏个人的特点也还不够。”乍看起来,社会性与个体性是一对矛盾,而事实上,人是社会的人,即使像日记这样极具隐私意味的个人化写作也不能不显示出社会生活的痕迹。反过来,社会又是个体的人的集合,即使像公文这样最富有集体意志的写作,也必须经过个人的整合。一般来说,文学重个性,应用文重共性,但对普通的写作行为来说,则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那么,社会性与个体性又是如何统一的呢? 是以主体的“人格意识”来统一的。 写作主体是一个精妙的精神产品的“加工厂”,外来的信息经过写作主体的处理,获得了创造性的转化。转化的内在机制是在写作主体的“人格意识”这一指挥中心的驱导下运作的。美国心理学家奥尔

波特在《人格的模式与成长》中给人格下的定义是:人格是个人内在心理结构的统一体,是决定个人独特行为与思想的心理动力系统。按照这一阐释,人格是行为的内动力,那么,写作主体的“人格意识”就应该是写作行为的核心动力。而在“人格意识”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人的“主导性倾向”,这是影响人的一生的重大倾向,又称为显著性特质、支配性情操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想。英国人类学家弗思说过:“行为都是理想得思想过程。” 理想是一个人“精神的底子”。如果一个人在理想和信念,尽管他长大后会看到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他会因此而分裂,会痛苦和怀疑,但他绝对不会陷入虚无主义,因为他有一个“精神的底子”。写作主体的人格意识里不能没有这种“精神的底子”,有了它,写作主体就不会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就会点燃自己的理想之灯,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亮色。写作主体的责任心和良心,就在于重建人的“价值信仰体系”。“价值信仰体系”与文坛上常说的“人文精神”属于同一理论内核,虽然“人文精神”在中国有没有它的源头,在西方国家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尚无定论,但大家对“人文精神”是“以人的信念为核心的文化精神”这一主要意义指向却“所见略同”。人的理想、信念,意味着人对自身的终结关怀,而人文精神恰恰体现的是这一“终结关怀”。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理想在写作主体的人格意识中起决定作用。第二,理想关注着“应然”(世界应当怎样)的设定,它总是和人的价值、信仰紧密相连。它是写作主体的“人格之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