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曝光原理拍摄

长曝光原理拍摄

长曝光原理拍摄
长曝光原理拍摄

长曝光原理拍摄

美丽的光绘摄影,是运用相机长时间曝光原理,加上艺术家们利用人造点光源,在镜头前方绘製出来的拖曳光轨,是非常需要耐心、技巧与想法的一项摄影创作主题,有机会也想动手试玩光绘摄影吗?不妨先来观摩十位国际级光绘摄影大师的精彩作品吧!

摄影师:Brian Matthew Hart。使用传统的绘画方式,来进行光绘摄影创作。(图片来源:petapixel)

摄影师:Janne Parviainen。擅长绘製人形光绘,有如霓虹灯般的结构骨架,就像如幻似真的幽灵一般。(图

片来源:petapixel)

摄影师:Dana Maltby。作品热情洋溢,并由美丽的图形所构成,更难能可贵的是,摄影师不吝与他人分享、教导光绘的拍摄技巧与流程。(图片来源:petapixel)

摄影师:Trevor Williams。日本光绘团体FIZ IKS的团之ㄧ,是表现相当突出的摄影师,且长期经营光绘摄影的Flickr社群,分享自己的光绘摄影作品与心得。(图片来源:petapixel)

摄影师:Hannu Huhtamo。令人印象深刻的光绘创作摄影师,擅长营造出光线的对称性,并模仿自然界的植物或昆虫来进行创作,当然这些影像并非使用电脑CG合成绘製,而是使用现实中的光点所画出。(图片来

源:petapixel)

摄影师:LAPP-PRO。颇具知名度的国际摄影师,也是优秀的艺术家,作品充满原创性与概念,其想法经常為许多新锐光绘摄影师所效尤,同时获得Canon与蔡司的官方赞助。(图片来源:petapixel)

摄影师:Dennis Calvert。人像搭配光绘所创作出的艺术摄影作品,非常精湛的手法。(图片来源:

petapixel)

摄影师:Jeremy Jackson。复杂的图形加上反射的光影,营造出明亮愉快的氛围。(图片来源:petapixel)

摄影师:Michael Ross。细腻的光绘手法,创作许多极為精细的摄影光绘图形。(图片来源:petapixel)

摄影师:Patrick Rochon。擅长结合运动与光绘所拍摄的摄影创作,这是最近与红牛公司合作的光绘摄影

作品。(图片来源:petapixel)

最近颇为流行的光绘摄影,其实最早来自于毕卡索艺术创作概念,尔后也有许多摄影创作者运用长时间曝光,进行光绘的摄影创作,随著目前数位摄影器材面世与普及,越来越多摄影创者也纷纷投入这块领域,可说是以倍数成长中。在此特别整理出十位世界知名的光绘摄影师,已相当高的水准来创作这些光绘影像创作,对光绘摄影有兴趣的玩家,不妨来参考看看。

GPS接收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GPS接收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目录 第一节 GPS接收机的分类 第二节 GPS接收机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三节 GPS接收机的构成 第四节注意事项 第五节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一节 GPS接收机的分类 根据GPS用户的不同要求,所需的接收设备各异。随着GPS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制、开发适用于不同要求的GPS接收机及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 1、按用途分可分为: (1)导航型接收机:①车载型 ②航海型 ③航空型 ④星载型 (2)测地型接收机 (3) 授时型接收机 2、按接收机的载波频率分类(或者说按接受机的卫星信号频率分类) (1)单频接收机 (2)双频接收机 3、按接收机的通道数分类: (1)多通道接收机 (2)序贯通道接收机 (3)多路复用通道接收机 4、按工作原理分类: (1)码相关型接收机 (2)平方型接收机 (3)混合型接收机 (4)干涉型接收机 5、按接收卫星系统分类 (1)单星系统 (2)双星系统 (3)多星系统 6、按接收机的作业模式分类 (1)静态接收机 (2)动态接收机 7、按接收机的结构分类 (1)分体式接收机 (2)整体式接收机 (3)手持式接收机 目前生产GPS测量仪器的厂家有几十家,产品有几百种,但拥有较为成熟产品的不外乎几家,在我国测绘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有Trimble、Leica、Ashtech、Javad(Topcon)、Thales(DSNP)加拿大诺瓦太(NoVAteL)等。我国的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和中海达测绘仪器公司也已经有了自己的GPS产品,北京、苏州光学仪器厂也已开始了GPS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工作。

实例照片参数详解星空拍摄技巧全公开

实例照片参数详解星空拍 摄技巧全公开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实例照片参数详解星空拍摄技巧全公开 夜晚的星空很美,尤其是夏季与初秋季节的夜空更是繁星点点,银河无际。在我们每次旅行中,总会遇到这样的美景,但是有些朋友不知道如何拍摄。此文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星空拍摄的技巧与操作。其实,我们的拍摄过程是很简单的,主要是选景与手中相机的操作,那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边谢超老师为大家列举出拍摄技巧与操作需要。 第一,拍摄基础 镜头焦段:15mm鱼眼,光圈:,快门:25秒,iso:5000 1.拍摄设备:数码单反相机,胶片单反相机等,只要带有B门拍摄的相机均可进行拍 摄。相机快门线。稳定性能好的三脚架。 2.拍摄镜头:拍摄星空,我们最好要使用广角镜头,而且不怕广,越广越好,鱼眼镜 头,广角定焦,广角变焦都是不错的选择。从14mm焦点到35mm焦段都是很好的选择,越广,能拍到的天空越多,这样也会越有气势,所以大家根据手中的镜头焦段来合理使用。

3.拍摄季节:夏季与初秋最佳,因为这个季节的星空时间长,月亮升起的晚,所以不会 影响星星的光芒。 4.拍摄时间:晚上十点左右到午夜两点之间为最佳。 5.拍摄地点:寻找越黑的地方越好,不要有任何杂乱光线的地方,这样拍摄出的画面会 干净,不会受到其他光线的影响。 6.寻找星星:拍摄星空,有三个标志性的星星我们都是肉眼可见,一定要找到这三个星 星的位置。第一,银河,在拍摄繁星点点的作品中银河是必不可少的点缀。第二,如果我们拍摄地点在北半球,一定要找到北极星,在拍摄星星轨迹的时候,所有星星都是以北极星做为中心点来行走转圈的,北极星就是北斗七星勺子头部第一颗星星右侧五倍间距最亮的那颗星星。第三,如果拍摄地点在南半球,要会辨认南十字星,道理如同北极星。 第二,拍摄技巧 镜头焦段:35mm,光圈:,快门:550秒,iso:400 1.相机设置:把相机牢固的架在三脚架上,插好快门线,把相机调整到B门这个档位, 如果相机有反光镜预升这个功能的话,我们尽量打开。关于B门的使用和反光镜预升的使用,各个品牌的相机操作略有不同,请参照相机说明书。 2.镜头设置:如果是数码单反相机,把我们的自动对焦镜头调整到m档位,也就是手动

全息照相实验的报告材料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程子豪 2010035012 少年班0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记录和再现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2.学习全息照相的操作技术; 3.观察和分析全息图的成像特性。 二、实验原理: 2.1全息照相原理的文字表述: 普通照相底片上所记录的图像只反映了物体上各点发光(辐射光或反射光)的强弱变化,显示的只是物体的二维平面像,丧失了物体的三维特征。全息照相则不同,它是借助于相干的参考光束和物光束相互干涉来记录物光振幅和相位的全部信息。这样的照相把物光束的振幅和相位两种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因而称为全息照相。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早在1948年就由伽伯(D. Gabor)发现,但是由于受光源的限制(全息照相要求光源有很好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在激光出现以前,对全息技术的研究进展缓慢,在6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全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息技术在干涉计量、信息存储、光学滤波以及光学模拟计算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伽伯也因此而获得了197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息照相在记录物光的相位和强度分布时,利用了光的干涉。从光的干涉原理可知: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发生干涉叠加时,其合强度不仅依赖于每一束光各自的强度,同时也依赖于这两束光波之间的相位差。在全息照相中就是引进了一束与物光相干的参考光,使这两束光在感光底片处发生干涉叠加,感光底片将与物光有关的振幅和位相分别以干涉条纹的反差和条纹的间隔形式记录下来,经过适当的处理,便得到一张全息照片。 具体来说,全息照相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1、波前的全息记录 利用干涉的方法记录物体散射的光波在某一个波前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这就是波前的全息记录。通过干涉方法能够把物体光波在某波前的位相分布转换成光强分布,从而被照相底片记录下来,因为我们知道,两个干涉光波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决定着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所以在干涉条纹中就包含了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信息。典型的全息记录过程是这样的:从激光器发出的相干光波被分束镜分成两束,一束经反射、扩束后照在被摄物体上,经物体的反射或透射的光再射到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物光波;另一束经反射、扩束后直接照射在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参考光波。由于这两束光是相干的,所以在感光底片上就形成并记录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形状和疏密反映了物光的位相分布的情况,而条纹明暗的反差反映了物光的振幅,感光底片上将物光的信息都记录下来了,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后,便形成与光栅相似结构的全息图—全息照片。所以全息图不是别的,正是参考光波和物光波干涉图样的记录。显然,全息照片本身和原来物体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2、衍射再现 物光波前的再现利用了光波的衍射。用一束参考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记录全息图时用的参考光波完全相同)照射在全息图上,就好像在一块复杂光栅上发生衍射,在衍射光波中将包含有原来的物光波,因此当观察者迎着物光波方向观察时,便可看到物体的再现像。这是一个虚像,它具有原始物体的一切特征。此外还有一个实像,称为共轭像。应该指出,共轭波所形成的实像的三维结构与原物并不完全相似。

接收机综述

接收机要求指标大致为:噪声系数,灵敏度,线性度,动态范围,内部杂散等。 接收机大致原理图如下: 带通滤波器:(抑制杂散,减小本振泄漏对天线与系统电路产生的相应) LNA:在线性恶化的前提下提供一定增益,以抑制后续电路的噪声(要求低噪声

系数,合适的增益,高的三阶互调截点以及低的功耗) 镜像抑制滤波器: MIXER:是接收机中输入射频信号最强的模块(线性度尤为重要,高的三阶互调截点,同时要求低的噪声系数) 中频滤波器:抑制相邻信道干扰,提高选择性。 接收机的主要结构类型:1.超外差接收机结构 2.零中频接收机 3.镜频抑制接收机 4.低中频接收机 超外差接收机: 超外差接收机结构 超外差将射频输入信号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相乘 优点:在低中频上实现相对带宽较窄,矩形系数较高的中频滤波器,以提高接收机的选择性,而且增益可以中频获得,降低了射频和实现高增益的难度,当射频信号频率上升到微波甚至毫米波时,可采用二次变频方法以降低滤波器实现的难度,保证接收机的选择性。 优点总结:提高了接收机的选择性,降低了射频级实现高增益的难度 缺点:结构复杂,模拟器件多,体积,重量方面不令人满意。当接收信号的频率较高时,VCO的设计变得困难 总结:对中频结构接收机,要面临镜像频率干扰,因此合理选择中频与高质量的带通滤波器对于滤除镜像频率十分重要。 镜频抑制接收机结构:Hartley与Weaver

Hartley 假如有用信号t w V s S cos 与其镜像信号t w V t t cos 同时进入信道。即: t w V t w V t V t t s S i cos cos )(+= 则图中上之路与下之路分别为: t w t w V t w V t V LO t t s S a sin )cos cos ()(+= t w V t w V IF t IF S sin 2 sin 2-= t w t w V t w V t V LO t t s S a cos )cos cos ()(+= t w V t w V IF t IF S cos 2 cos 2+= 则上下两之路信号合成中频输出:t w V V IF S IF cos = 因此除去了镜像信号,保留了有用信号 Weaver 镜像抑制结构: :

手机也能拍出酷炫的星轨,手机星轨大法详细教程

手机也能拍出酷炫的星轨,手机星轨大法详细教程 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手机也能拍出酷炫的星轨照片,这是真的,今天就来说说用手机拍出星轨的方法,真的很简单。▲手机星轨作品 拍星轨的理论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相机的长曝光功能,把星星的运用轨迹记录下来,就是星轨了,一般要拍1个小时以上,星轨才比较明显。用相机拍星轨,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长曝几个小时,直接拍出星轨图;二是连续拍下几百张星空照片,利用后期堆栈处理出星轨效果。相机拍星轨画质和细节会更好,但操作以及后期会更加繁复。 手机拍星轨,非常简单,直接使用手机自带相机星轨模式,拍摄1小时以上,星轨就出来了,后期简单调色处理就可以出图。▲使用自带相机星轨模式拍摄(努比亚z11minis) 手机能拍星轨,这是真的,但不是任何手机都能拍星轨,必须要有星轨模式才能拍。目前,能够拍星轨的两个手机品牌是华为和努比亚,自带相机里有星轨模式,直接拍摄即可。其他的手机品牌没有星轨模式,也没有星轨拍摄软件,就拍不了了,在未来星轨模式可能会更加广泛的普及。 拍星轨三大注意事项 一、必须使用手机拍摄三脚架拍星轨需要长曝光,没有三脚架绝对拍不成,在拍摄过程中三脚架不能发生抖动,避免在

风大的取景位置拍摄,画面抖动成像就会虚。并且,手机最好打开飞行模式,以防在拍摄过程中有电话、短信、微信进入,直接破坏拍摄计划,又得从头开始拍。有时好不容易在夜晚的冷风中拍了半个小时,突然的一个电话进来,那简直是崩溃。 二、拍摄的参数手机的星轨模式是自动堆栈合成的形式,手机会先拍到多张星空图,然后自动堆栈合成,因此,拍星轨实际上就是多张星空的堆栈合成。 ▲多张星空自动堆栈形成星轨 一般可以设置感光度400-800,快门速度20-40秒,手动对焦无穷远,白平衡4300K,这样参数组合能够获得不错的星空曝光。▲星轨模式参数设置 设置好参数之后就开始拍摄,放心拍1个小时以上,静待星轨图出炉。 三、星轨构图拍星轨需要找光污染比较少的户外或山顶,找到一些前景主体物,比如树、帐篷、车辆、山峰等等,单纯拍星轨会显得比较单调,找一些合适的前景会让星轨图更加具有意境和视觉冲击。▲拍摄于大理洱海 最好找到最北方的北极星,星星是围绕北极星转动的,如果找不到北极星,那就对着正北方拍摄,北极星就差不了,拍到北极星能够出现漂亮的星轨大环圆,有斗转星移的气势。▲大理洱海·海西水站

全息照相实验实验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张皓景 学号:20111359069 班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级2班实验名称:全息照相实验 任课教师:裴世鑫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特点。 2.学习全息照相的拍摄方法和实验技术。 3.了解全息照相再现物像的性质、观察方法。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装置示意图 5底片 图1 全息照相光路 四、实验原理 全息照相是一种二步成像的照相技术。第一步采用相干光照明,利用干涉原理,把物体

在感光材料(全息干版)处的光波波前纪录下来,称为全息图。第二步利用衍射原理,按一定条件用光照射全息图,原先被纪录的物体光波的波前,就会重新激活出来在全息图后继续传播,就像原物仍在原位发出的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的“物”并不是实际物体,而是与原物完全相同的一个三维像。 1.全息照相的纪录——光的干涉 由光的波动理论知道,光波是电磁波。一列单色波可表示为: 2cos(t )r x A πω?λ =+- (1) 式中,A 为振幅,ω 为圆频率,λ 为波长,φ 为波源的初相位。 一个实际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波比较复杂,但是一般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波的叠加: 1 2cos(t )n i i i i i r x A πω?λ==+- ∑ (2) 因此,任何一定频率的光波都包含着振幅(A )和位相(ωt+φ-2πr/λ)两大信息。 全息照相的一种实验装置的光路如图(1)所示。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通过分光板分成两束,一束经透镜扩束后照射到被摄物体上,再经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后照射到感光底片(全息干版)上,这部分光叫物光。另一束经反射镜改变光路,再由透镜扩大后直接投射到全息干版上,这部分光称为参考光。由于激光是相干光,物光和参考光在全息底片上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因为从被摄物体上各点反射出来的物光,在振幅上和相位上都不相同,所以底片上各处的干涉条纹也不相同。强度不同使条纹明暗程度不同,相位不同使条纹的密度、形状不同。因此,被摄物体反射光中的全部信息都以不同明暗程度和不同疏密分布的干涉条纹形式记录下来,经显影、定影等处理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这种全息照片和普通照片截然不同,一般在全息照片上只有通过高倍显微镜才能看到明暗程度不同、疏密程度不同的干涉条纹。由于干涉条纹密度很高,所以要求记录介质有较高的分辨率,通常达1000 条线/毫米以上,故不能用普通照相底片拍摄全息图。 2.全息照相的再现——光的衍射 由于全息照相在感光板上纪录的不是被摄物的直接形象,而是复杂的干涉条纹,因此全息照片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衍射光栅,物象再现的过程实际是光的衍射现象。要看到被摄物体的像,必须用一束同参考光的波长和传播方向完全相同的光束照射全息照片,这束光叫再现光。这样在原先拍摄时放置物体的方向上就能看到与原物形象完全一样的立体虚像。如图2 所示把拍摄好的全息底片放回原光路中,用参考光波照射全息片时,经过底片衍射后有三部分光波射出。 0 级衍射光——它是入射再现光波的衰减。 +1 级衍射光——它是发散光,将形成一个虚像。如果此光波被观察者的眼睛接收,就等于接收了原被摄物发出的光波,因而能看到原物体的再现像。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一般由接收天线(包括馈源)、低噪声下变频器(高频头LNB)和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其中天线、高频头称室外单元: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称室内单元,或称综合解码接收机(即IRD),是当代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融合的结晶。 1 IRD的功能框图 IRD的一般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一个典型的IRD包括:调谐器、第二中频信号解调、信道解码、MPEG一2传输流解复用、MPEG一2音/视频解码和模拟音/视频信号处理。 2.信道接收模块 c波段或Ku波段的卫星下行信号由犬线接收,经过LNB放大和下变频,形成950~2050 MHz第一中频信号,经电缆送到IRD的调谐器,高频调谐器根据所需接收的频率,通过PLL(锁相环)环路控制本机振荡器频率,把输入信号变频成第二中频(479.5 MHz)信号,送到正交检相器分解出I、Q两路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器再把这两路模拟信号分别转换成6比特的并行数字信号,进入QPSK解调电路和信道纠错 电路。 QPSK解调器的核心部分起到载波恢复、寻址、位同步、反混叠、匹配滤波和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Butterworth型匹配滤波器用米完成升余弦滚降形状的脉冲形成滤波变换(α=O.35DVB或α=O.20DS S,DVB数字视频广播,DSS数字卫星业务)。

信道纠错部分包括:Viterbi卷积(1/2,2/3,3/4,5/6,6/7 和7/8,K=7)和RS解码(204、188DVB)。Viterbi解码可对误码率(BER)为10^-4~10^-2的数据流进行纠错,以达到RFR为10-4。RS解码主要对突发性片状误码进行纠错,以达到BER优于10^-10的结果,最后输出符合MPEG一2标准的传输流(TS),每个数据包为188个字节。早期的信道接收模块由两片集成电路完成,如国产的xo wJ—1型IRD由集成电路STV0190完成双路A/D变换,由集成电路sTV0196完成QPSK解调及前向纠错FEc,目前已将上述两块集成电路功能合成到一块芯片,如:STVD0199,ODM8511等。 3.解复用模块 TS码流是一种多路节目数据包(包含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按MPEG协议复接而成的数据流。因此,在解码前,要先对Ts流进行解复用,根据所要收视节目的包识别号(PID)提取出相应的视频、音频和数据包,恢复出符合MPEG标准的打包的节目基本流(PES)。 解复用芯片内部集成了32个用户可编程的PID滤波器。其中1个用于视频PID,1个用于音频PID,余下的30个可用于节目特殊信息(PSI)、服务信息(SI)和专用数据的滤波。PID处理分两个步骤: (1)PID预处理:仅进行PID匹配选择,过滤掉那些PID值不匹配的包,挑出所需收视节目的数据包。 (2)PID后处理:进行传输流(TS)层错误检查(包括包丢失、PID不连续性等),同时滤除传输包的包头和 调整段,找出有效载荷,按一定次序连接,组合成F'ES流。

星空拍摄方法详解

星空拍摄方法详解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星空拍摄方法详解 一般星空拍摄方法: 一、准备工作? 1.需要的设备:相机、三角架、快门线(可有可无,没有就用自拍模式) 二、拍摄方法 第一大步: 1)开启手动对焦模式。(黑暗中无法对焦到星星) 2)把相机的显示器打开,把焦点对到星星上,让星星成为一个实点。(因为大多数镜头上的无穷远并不准!所有建议打开实时取景手动对焦,对好焦之后就不要再动对焦环了。) 3)调整色温,在城市里面建议用低色温拍摄。(这步看个人爱好,可有可无。建议用RAW格式,后期时可以调色温) 第二大步: 1.有赤道仪的情况:长时间+低ISO+较小的光圈 优点:画质好!拍出来的星多! 缺点:不能拍地景,但是可以拍张地景用来后期合成。 2.没有赤道仪:短时间(大约为600/镜头焦距,时间长了会拖线)+高ISO+最大的光圈 优点:可以拍地景 缺点:噪点多!拍出来星少! 星轨的拍摄方法 一、准备工作

1.需要的设备:相机、三角架、快门线 2.需要软件: 1)Startrails(用于合成星轨) 下载地址: 2)Photoshop(这个大家都有,我就懒得找下载地址了。我用的CS5版本,其他版本估计也差不多) 二、拍摄方法 1.长时间曝光法(不推荐) 前三条和一般星空摄影的第一大步一样,我复制一遍好了。 1)开启手动对焦模式。(黑暗中无法对焦到星星) 2)把相机的显示器打开,把焦点对到星星上,让星星成为一个实点。(因为大多数镜头上的无穷远并不准!所有建议打开实时取景手动对焦,对好焦之后就不要再动对焦环了。) 3)调整色温,在城市里面建议用低色温拍摄。(这步看个人爱好,可有可无。建议用RAW格式,后期时可以调色温) 4)调到B档长时间曝光。(曝光时间看当时亮度自己掌握,可以先用最高的ISO来测试出正常曝光时间,然后再换算成你要的曝光组合) *不推荐原因 1)长时间曝光会产生许多噪点。 2)很容易过曝光或者曝光不足够。 3)一旦相机没电或有强光物体经过镜头就会功亏一篑。

全息照相原理及应用

1引言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三维的、彩色的,这是因为每个物体发射的光被人眼接受时,光的强弱、射向和距离、颜色都不同。从波动光学的观点看,是由于各物体发射的特定的光波不同,光的特征主要取决于光波的振幅、相位、和波长。如果能看到景物光波的完全特征,就能看到景物逼真的三维像,这就是全息术。全息术诞生到现在6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近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1948年,丹尼斯·盖伯提出一种记录光波振幅和相位的方法,随后用实验验证了这一想法,即全息术,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全息图。全息术在刚开始的十多年中进展缓慢,直到激光的出现使得全息术获得巨大进展。总结全息照相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水银灯记录同轴全息图,这时是全息照相的萌芽时期,主要原因是没有好的相干光源,再现像和共轭像不能分离;第二阶段是用激光记录、激光再现的全息照相,能够把原始像和共轭像分离;第三阶段是激光记录、白光再现的全息照相,主要有反射全息、象全息、彩虹全息及合全息;第四阶段是当前所致力的方向,就是白光记录全息图。[1]

2 全息照相的原理 全息照相是一种二步成像的照相技术,它利用物光和参考光在感光胶片上进行干涉叠加形成全息照片,在运用衍射原理使之再现,因此全息照相的过程包括全息记录和全息再现两个过程。 2.1 全息记录 2-1图 全息记录 如图1所示,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通过分束镜分成两束,一束光经扩束镜扩束后直接投摄到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参考光,另一束光经反射镜反射及扩束镜扩束后射到被摄物体上,在经过物体反射到感光板上,这束光称为物光。两束光将在感光板上产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设 物光波:()()()1,00,=A ,i x y U x y x y e ?-?% 参考光波:()()()2,,=A ,i x y R R U x y x y e ?-?% 式中012,,,R A A ??分别为物光波参考光波的振幅和初相位。当两束光波发生干涉,其合成光波为:

光接收机的结构和原理

光接收机的结构和原理 2009-08-31 20:20:03| 分类:电子通信时代|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在有线电视HFC网络中,光接收机通常位于光纤接点和有线电视的前端位置,它的主要功能是把光信号转变为RF信号,前面已经详细讲述了光探测器、光接收组件的原理及应用。光探测器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与档次,光接收组件是光探测器与前置放大器的组合,在光接收机中,无论是分离组件还是一体组件,该部分的成本比重都比较大,与光发射机的激光器一样,不仅决定了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还将决定光接收机的价格。光接收的整机组成主要由光接收组件、功率放大模块及其附属功能电路组成,除光接收组件外,功率放大模块是光接收机的第二大核心元件。即使是采用相同的组件,由于采用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放大模块组合,整机也会有显著不同。有线电视技术发展到今天,光接收机采用分离元件制作放大模块已不多见,基本上全采用集成一体化组件结构。该结构模块大多属于厚膜集成电路,它是用丝网印刷和烧结等工艺在同一陶瓷基片上制作无源网源,并在其上组装分立的半导体芯片或单片集成电路、放大三极管管芯等,另外再外加塑料密封,防止潮气、杂质的进入。 一、光接收机常用的放大模块介绍 能用于光接收机的模块有众多型号,排除品牌命名的差异,根据放大模块的增益划分有14dB、18dB、20dB、22dB、27dB等,用于单模块放大器的34dB的放大模块在光接收机中少有应用,当然也不排除低档光接收机应用的可能。根据放大模块具体放大电路结构的不同划分:有推挽放大模块、功率倍增放大模块两种,而根据放大元件工艺的不同,放大模块又分为硅放大工艺、砷化镓工艺两种,在光接收机中采用的模块的命名,一般以推挽和功率倍增为主要区分,同时附加增益的差异与器件工艺,如果不说是砷化镓工艺模块 则所说的放大模块一般都是指硅工艺。 1.推挽放大模块的原理及结构。在实用的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并非总有电流流过,根据集中极电流导通时间的长短,通常把放大器分成甲类、乙类、丙类等。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中都有电流流过集电极的放大器称为甲类放大器;只有在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内有集中极电流的放大器称为乙类放大器;在小于输入信号半个周期内有集中极电流的放大器称为丙类放大器。在许多实用的放大电路中,为了提高放大效率通常都需要把工作点移到截止区,即采用半周导通的乙类工作状态,这时若仍采用一个晶体管,输出信号中将只出现一半波形,将发生严重的截止失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两只特性完全相同的晶体管,使其中一只晶体管在正半周导通,另一晶体管在负半周导通,最后在负载上合成完整波形,这就是推 挽放大电路。下图是推挽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输入信号经过高频传输变压器B1,反相加在晶体管VT1和VT2上,被放大后各自在半个周期内产生半个波,在变压器B2上反相叠加,重新合成完整波形输出,由于输出信号反相叠加,其中的直流分量和非线性失真中的偶次谐波互相抵消。降低了直流工作点,使变压器中流过电流减少,从而体积可以做得较小,进一步提高了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偶次谐波的抵消,减少了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对提高有线电视系统的非线性失真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两组推挽电路并接的方法,构成桥式结构,则每级推挽电路在负载上的直流电压可抵消,从而简化电路结构。在推挽电路中,两个极性相同晶体管的特性应尽可能一致,两个极性相反晶体管的特性应尽可能互补,才能最大限度的抵消输出信号中的偶次谐波失真,若在电电路中引入负反馈,非线性失真还可进一步减小。 下图是商用化模块常采用的电路结构。 该模块用了共射——共基极放大推挽输出,4个NPN型晶体管两两接成共射—共基极组合放大电路,它们再通过输入、输出变压器接成推挽电路。共射—共基电路的特点是:简单高效,在选定最佳e极电流的情况下,此电路能有效的减小集电极非线性及e—b结非线性。此电路采用低射极电阻和高并联电阻取得高增益,又由于采用了低噪声晶体管使模块的噪声系数降到了尽可能低的程度。总之该电路集中了共射—共基

激光全息照相

实验32 激光全息照相 【实验目的】 1、学习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全息照相的主要特点。 3、学习观察全息照片的方法。 【实验装置】 全息照相的整套装置(PHYWE),如图1所示: 【全息照相的特点】 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无论在原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本质上的差别。普通照相是以几何光学的折射定律为基础,利用透镜把物体成像在平面上,记录各点的光强或振幅分布,物象之间各点一一对应,但却是二维平面像上的点与三维物体各点之间的对应,因此并不完全逼真,即使一般所谓的“立体照相”也多是利用双目视差的错觉,而不是物体的真正三维图象。而全息照相是以光的干涉、衍射等物理光学的规律为基础,借助于参考光波记录物光波的振幅与位相的全部信息, 在记录介质(如感光干版)上得到的不是物体的像,而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的细密干涉条纹,称之为全息图。(在感光版上看见的同心环,斑纹之类不是原来物体的真正信号,而是由给出参考光的发射镜上的灰尘微粒及其它散射物引起的。)条纹的明暗程度和图样反映了物光波的振幅与位相分布,好象是一个复杂的衍射光栅,只有经过适当的再照明才能重建原来的物光波。 与普通照片相比,全息照片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全息照片在适当的照明下重建物光波与原来的物光波具有相同的深度和视差。改变观察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景物被遮拦的物体,观察近距离的物体,眼睛必须重新调焦。 2)把全息照片分成小块,其中每一小块都可以再现整个图象。因为照片上每一点都受到参考光和被摄物体所有部分的光的作用,所以这些点就用编码的形式包含了整个图象的信息。但是当小块逐渐减小时,分辨率逐渐变差。这是因为分辨率是成像系统孔径的函数。 3)全息照片可以用接触法复制,但无正负片之分,不论是原来的还是复制的都再现被摄物体的正像。而且无论照明乳剂的反差特性如何,再现影象的反差同原物体的反差都非常接近。 4)全息照片绕垂直轴线转,引起一个倒转的像,让全息照片绕一水平轴线旋转,也产

星轨拍摄技巧

浅谈星轨摄影并运用Startrails软件进行星轨叠加摄影 其实几年前我就开始尝试星星轨迹的摄影了,那时我经常利用周末双休日的时间和驴友们一起爬山扎营,我们扎营的地点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左右,比如延庆的海陀,张家口的小五台山等,透过帐篷仰望满天的繁星闪烁,时常令我陷入无 限的遐想,人类和地球在无限的宇宙是多么的渺小!要是用相机记录下这时光的 流逝是多么有意思呀! 刚开始尝试用胶片拍摄星轨,胶片相对于数码CMOS和CCD的最大好处就是没有噪点, 机械胶片相机也没有电池耗尽的担心,由于胶片没有数码立拍见影的方便,往往要根据实际经验调整曝光参数,我用胶片拍摄星轨一般都是固定光圈(比如F4) ,曝光时间为30/60/120/240分钟各拍摄一张,手机定时提醒我去关闭T门!往往一个晚上都无法睡塌实! 后来改用数码相机拍摄星星轨迹,改用数码后,我一般采取试拍法来决定最终的拍摄数据:也就是IS0设置到尽量大比如1600,用5分钟短时间先曝光一张看看拍摄效果,若曝光正常,为了增加星星轨迹长度,我再改变ISO到200,曝光时间变为40分钟,同时开启相机的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机器曝光40分钟后再内部降噪40分钟,这样就能得到一张较为理想的星轨照片,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得出了以下拍摄经验: 1.拍星星轨迹光圈越大越好,光圈越大星星越亮,被CMOS感受到的星星越多,一般F 2.8-5.6比较理想; 2.ISO设置在不影响画质的前提下越大越好,高ISO对星空中的暗星感光更好!一般设置为ISO200-400,好的机器比如5D2可以设置到800. 3.焦距越长,相同曝光时间下星星轨迹越长越粗,但太粗也不好看,我觉得全副CMOS下焦距别超过50毫米,最好是16-24毫米左右,这样北极星也能容纳进画面 4.月亮对拍摄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农历三十和初一,整个晚上几乎看不见月亮,前 景就算曝光2小时以上也是曝光不足,别说数码相机的电池很难坚持拍摄2小时以上,所以无月亮的晚上尽量不要拍摄;农历十五为圆月,亮度很大,太阳落山同时月亮升起(以后每过1天,月亮晚升起50分钟左右),月亮升起1小时左右天空基本黑了,此时可以开始拍摄了!但由于月亮很亮,就算ISO调节到100,前景在圆月的照耀下基本5-10分钟也曝光正常了,这样拍出的星星轨迹就很短,显得不是很好看,所以拍摄星轨最好在上玄月或者下玄月期间. 具体来说:例如农历二十二到二十四,为照度合适的下玄月,按照前面我们所 说的月亮升起时间和农历关系,此期间月亮为下半夜也就是零点后出来;农历初 六到初八为照度合适的上玄月,此期间上半夜有月亮,零点后月亮下山.所以尽量 选择在这几天的晚上上山拍摄星轨! 把相机固定在三角架上,相机设置M档,调节速度为B门档,锁定快门线,在上弦月或者下玄月照明下,ISO100,光圈F4,快门开启30-40分钟基本曝光正常,要是用ISO200拍摄,同样光圈设置F4,曝光需要15-20分钟.还有就是开启机内降噪功能,机器曝光30分钟就处理30分钟,一张片子花1小时拍摄,若不开启机内降噪,后期处理降噪会丢失很多细节,所

长焦镜头拍摄技巧全攻略

长焦镜头拍摄技巧全攻略 与广角镜头相比,长焦镜头有什么特性?我们应该怎么运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呢?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长焦镜头的使用范围和技巧吧! 什么是长焦镜头? Canon及Nikon也有推出70-200mm的长焦距变焦镜头 简单来说,长焦镜就是让你可以看得很远的镜头,一般85mm以上的镜头便是长焦镜了,而有些有特别用途的长焦镜更可以到达800mm,1200mm等,很是夸张。而日常我们可以买到的大多是200mm或300mm级别的,例如Canon EF 70-200mm f/2.8 L IS USM 或是Nikon 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这些设有大光圈(f/2.8)的长焦镜,若果预算不多的可以考虑Canon或Nikon的70-200 f/4镜头或是副厂出品的长焦镜,当然有些“天涯镜”能覆盖18mm的广角至200mm 的长焦,甚至能达到300mm也有,但因为变焦倍数大,相片成像一般没之前提及过的好。 长焦镜的特性 在使用长焦镜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的特性和要注意的地方:

(一) 把远的景物拉近(拍得远) 对于长焦镜最容易理解的便是它可以让你拍得更远,但是否越长焦越好呢?其实不然,在选择长焦镜头时我们要考虑数点因素: 1.拍摄对像的距离 若果拍摄对像不是离太远,而有些长焦镜头最广角的只有70mm,这时我们便需要频频更换镜头,很是不便。而在拍摄活动时,主体可能会四处走动,一些过长焦距的镜头可能会令你损失精彩的画面。 容易受惊的动物最好使用长焦镜拍摄 2.现场光的考虑 除了昂贵的长焦镜头,一般的光圈也只有f/4或更小,而覆盖18-200mm的“天涯镜”在200mm 端可能只有f/5.6的最大光圈,若果现场光度不够,我们便必须提升ISO来维持快门速度,令画质下降。 (二) 放大景观的效果

GPS接收机工作原理与方法

GPS接收机工作原理与方法 组号:第组 成员:黄琨(组长)、孙明智、 李儒睿、彭柯均、张航辉班级:15级测绘工程一班 指导教师: 汤俊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2018年5月

GPS接收机主要是由GPS接收机天线单元,GPS接收机主机单元和电源单元三部分。GPS接收机作为用户测量系统,那么按gps接收机工作原理的性质和功能,可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一、硬件部分 接收机主机由变频器、信号通道、微处理器、存储器及显示器组成,基本结构如下图 GPS接收机工作原理图一 1、变频器及中频放大器 经过GPS前置放大器的信号仍然很微弱,为了使接收机通道得到稳定的高增益,并且使L频段的射频信号变成低频信号,必须采用变频器。 2、信号通道 信号通道是GPS接收机的核心部分,GPS信号通道是硬软件结合的电路,不同类型的接收机其通道是不同的。GPS信号通道的作用有三,(1)搜索卫星,牵

引并跟踪卫星;(2)对广播电文数据信号实行解扩,解调出广播电文;(3)进行伪距测量、载波相位测量及多普勒频移测量。相关信号通道的电路原理图如下: GPS接收机工作原理图二 从卫星接收到的信号是扩频的调制信号,所以要经过解扩、解调才能得到导航电文,因此在相关通道电路中设有伪码相位跟踪环和载波相位跟踪环。 3、存储器 接收机内设有存储器或存储卡以存储卫星星历、卫星历书、接收机采集到的码相位伪距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及多普勒频移,目前GPS接收机都装有半导体存储器(简称内存),接收机内存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口传到微机上,以便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保存。

4、微处理 微处理是GPS接收机工作的灵魂,GPS接收机工作都是在微机指令统一协同下进行的,其主要工作步骤为: ①、接收机开机后,立即指令各个通道进行自检,适时地在视屏显示窗内展示各自的自检结果,并测定、校正和存储各个通道的时延值。 ②、接收机对卫星进行捕捉跟踪后,根据跟踪环路所输出的数据码,解译出GPS卫星星历。当同时锁定4颗卫星时,将C/A码伪距观测值连同星历一起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并按照预置的位置数据更新率,不断更新(计算)点的坐标。 ③、用已测得的点位坐标和GPS卫星历书,计算所有在轨卫星的升降时间、方位和高度角,并为作业人员提供在视卫星数量及其工作状况,以便选用“健康”的且分布适宜的定位卫星,达到提高点位精度的目的。 ④、接收用户输入的信号,如测站名、测站号、天线高和气象参数等。 5、电源 GPS接收机的电源有随机配备的内置电池,一般为锂电池,另一种为外界电源,一般采用汽车电瓶或者随机配备的专用电源适配器。综上所述,GPS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及观测量;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6、接收机的天线 天线由接收机天线和前置放大器两部分所组成,天线的主要功能是将GPS 卫星信号极微弱的电磁波能转化为相应的电流,而前置放大器则是对这种信号电流进行放大和变频处理。而接收机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对经过放大和变频处理的信号电源进行跟踪、处理和测量。

后期|PS如何利用半岛雪人插件把单张星空素材制作成星轨效果

后期|PS如何利用半岛雪人插件把单张星空素材制作成星 轨效果 还在找拍星轨的技巧吗?还在用几个小时拍一张星轨图吗?其实,单张星空照片也能制作出星轨的绚丽效果。认认 真真拍好一张星空照片,接下来的步骤就交给@詹姆斯摄影,他将教你怎么使用半岛雪人插件单张星空素材制作星轨。 第一步Ctrl O 打开一张曝光准确,星星不是太多的素材片本片拍摄于2013年10月18日晚上9点多。这个是詹姆斯阿德莱德海景教学团的一个拍摄活动。拍摄回顾:那天是满月,月光把前景照的很亮,所以我使用感光度 ISO200,曝光30秒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星空,当然月明星稀,所以没有拍到很好的银河,不过这样的前景照度非常适合做星轨。拍摄参数:30秒f/2.8 ISO200 16mm 拍摄 器材:Canon 5D mark III EF16-35mm f/2.8L II USM 第二步:在Adobe Camera Raw 里面做一些基础的调整。如下图选中镜头矫正,做一些基本调整后打开文件,增加曝光0.50,增加高光50,清晰度10。第三步Ctrl N 复制或者拖拽到一个新文件,后面擦蒙版混合前景时备用,记住不是复制一个层。Ctrl J 复制图层,32 64 128 256 512层,最大值堆叠不需要控制2的幂,随便你设定多少层,根据你的电脑处理速度机器和希望得到星轨的效果来选择。更

长更圆的星轨需要更多的层。记得在历史记录里面做个快照吧,第二个按钮,随时可以重头来。我这里先选择128层吧,其实在做这个之前可以考虑利用亮度蒙版进行一次降噪,不过我这个片子只有ISO200拍摄的,基本还是很干净,所以就省略了这步。亮度蒙版属于比较高阶的后期处理,看不懂不知道可以直接跳过。第四步打开雪人插件,选择堆栈按钮参数解释:缩放指的是每张照片相对于前一张照片的缩放比例,旋转指的是旋转角度。星轨的旋转弧度,就是照片数量(复制的层数)乘以插件中填入的旋转角度。比如复制了128层,旋转0.25,那么星轨实际旋转了128×0.25=32度三种效果:只选择缩放就是放射效果(流星雨爆炸) 只选择旋转就是圆形效果(传统星轨) 缩放加旋转就是螺旋星轨渐隐就是淡 入淡出效果,拖动滑块左边的按钮控制的,淡出是右边;两个都改变就是淡入淡出。锚点坐标:锚点坐标就是旋转的中心点位置,X值是横坐标,想要居中,照片横幅像素减半;Y 值是纵坐标,即上下高度,可视需要用照片纵幅像素÷2、÷3、÷4等或者更简单的方法,我用方形选区工具(M)从画面最左上角选择到我认为的星空的中心位置,那时候方形选区的右下角的坐标值来定,不一定非要是正中位置,你可以随意试试看。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流星雨爆炸效果。参数设定点击缩放缩放幅度:-0.15 点击渐隐渐隐范围:

有效的学习摄影的方法

有效的学习摄影的方法 有效的学习摄影的方法一、摄影技术 1、熟悉摄影器材,不管你用手机还是相机,学习摄影的第一步就是熟悉拍摄器材,相机的说明书就是你的第一本摄影教材,必须要熟读说明书,我第一台相机的说明书,看了3遍都还没全弄明白。熟悉你的相机(或手机)是第一步。 2、摄影理论基础,摄影的理论学习包括快门的运用,高速快门与慢速快门的拍摄方法;各种拍摄情况下光圈的调控,iso、白平衡的调控。至少需要弄明白曝光三要素(快门光圈iso)之间的关系、对照片曝光的影响。以及一些摄影常用参数设置、摄影术语等。 3、构图,构图是一张照片的关键,基本的拍摄取景、拍摄角度的选择需要了解,掌握基本的构图原则与构图法则,能够形成自己的摄影构图习惯,能够运用拍摄环境中的光线、色彩、线条展开照片构图。构图没什么可说的,需要多拍练习才能形成自己的摄影构图习惯。 4、后期处理,后期是一张好的照片必须要经过的步骤,有人不喜欢对照片后期,觉得后期会改变照片本真的东西。这种说法不太可取,有这样想法的人我敢说几乎都是不会做后期的。后期并不是改变照片,合理且恰到好处的后期处理能够弥补照片前期拍摄的缺陷,提升照片美感。关于摄影后期处理的学习,需要掌

握常用后期软件的基础操作,会各种各样的后期方法,最重要的,能够看到照片的问题形成正确的后期处理思路。 二、摄影审美 1、培养摄影美感,摄影就是把一切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如果你没有对美好事物的敏锐嗅觉,美的东西就不会被你发现,自然你也就拍不到美的照片了。一切关于美的东西,我们都需要关注,早晨6点的日出、晚上7点的晚霞、街边买菜阿姨的辛酸瞬间、雨后花朵洒落一地的情景........世间万物,一切关于美的东西,都值得去发现。 2、自我审美素养提升,“美”,在每个人心中的定义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审美标准,对美的认知、感受都各有不同。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提升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度,提升自我审美,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偏好。渐渐地,随着摄影水平和审美的提升,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照片的风格,也就是常说的“画风”了。 总结 摄影学习是系统的工程,不能只偏重于摄影技术的学习而不注重摄影审美提升,看到有很多摄影者,技术真没问题,但是拍出来的照片缺乏温度与内容,不耐看。不注重摄影审美的提升很容易拍出这类照片。当然,摄影技术的学习也是多方面的,基础、构图与后期技能都需要全面提升。 摄影技术是可以通过短期集中学习就能很快学会的,比如说慢门、星轨的拍摄,掌握了方法就很简单。但摄影审美这东西,就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培养了。摄影技术决定作品下限,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全息照相以及底片的冲洗方法。 3.观察物象再现。 【实验仪器】 防震光学平台、氦氖激光器、高频滤波器)、扩束透镜(两个)、分束器、反射镜(两个)、全息Ⅰ型干版、显影液和定影液及暗房设备。 【实验原理】 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无论是在远离上还是在方发生都有本质的区别。普通照相是用几何光学的方法记录物体上各点的发光强度分部,得到的是二维平面像,像上各点的照度与物体上的各点发光强度一一对应。而全息照相的记录对象是整个物体发出的光波(即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波的叠加),借助于参考光用干涉的方法记录这个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周相)分布,即记录下物光波与参考光波相干后的全部信息。此时,记录信息底片上得到的不是物体的像,而是细密的干涉条纹,就好像一个复杂无比的衍射光栅,必须经过适当的再照明,才能重建原来的无广播,从而再现物体的三维立体像。由于底片上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整个物体的信息,因此,只利用拍摄的全息底片的一小部分也能再现整个物像。 1.全息记录 全息照相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感光底板 用激光光源照射物体,物体因漫反射发出物光波。波场上没一点的振幅和相位都是空间坐标的函数。我们用O表示物光波没一点的复振幅与相位。用同一激光管员经分光板分出的另一部分光直接照射到地板上,这个光波称为参考光波,它的振幅和相位也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其复振幅和位相用R表示,草考光通常为平面或球面波。这样在记录信息的底板上的总光场是物光与参考光的叠加。叠加后的复振幅为O+R,如图从而底板上各点的发光强度分布为 I(O R)(O*R*)OO*RR*OR*O*R IO IR OR*O*R (式1) 式子中,O*与R*分别是O和R的共轭量;I。,IR分别为物光波和参考光波独立照射底版时的放光强度。 2.物相再现 3.底板经过曝光冲洗后,形成各处透光率不同的全息照片,它相当于一个复杂的光栅。一般来说,光透过这样的全息照片时,振幅以及位相都要发生变化。如果令 t=透过光的复振幅/入射光的复振幅(式2) 则复振幅透过率t一般为复数。但对于平面吸收型全息照片t为实数。如果曝光及冲洗合适,可使得 t t0KI (式3) 物象再现是用光照射已经摄制好的全息照片并观察透过光。这个过程称为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