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粤版八年级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详案

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会感到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些不适应很陌生。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体会和观察,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引导提问: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声音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你们能听出下面的声音是由什么发出的吗?

媒体播放:哗啦啦的流水声、清脆婉转的鸟叫声、高山流水的古琴声、激扬高昂的笛子声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

播》。

二、进行新课

实验一:取出音叉,展示给同学们看,请同学们辨别,此时静静放在木头座上的音叉是否在发出声音。再用小木锤敲击木头座上的音叉,此时

它是否发出声音。

学生讨论:前后对比,思考发声和不发声的音叉不同之处在哪里?

引导比较:1.用眼睛观察两种情况下的音叉,一个没有重影静止在那;一个有重影,似乎在振动。

2.用手触摸,确认是否如此。

3.实验现象并不明显,为了把实验现象变的更为明显,让所有同学

都能够看出发声的音叉确实在振动。准备一盆水,将发声的音叉放

入水中,水花四溅。

教师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让音叉振动的现象让所有同学都能观察到?

学生回答: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果没有学生能够提出,可以视情况引导。)

教师总结:把不明显的实验现象转化为明显的实验现象的方法叫转化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

实验二: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学生回答:不说话时喉咙静止,说话时喉咙在振动。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引导:事情存在偶然性,实验也一样,是否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如何验证?

教师预备:

方案一: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方案二: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

方案三:弹橡皮筋,让同学们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实验三:现在每个人的桌上都有本物理书,想一想如何让这本书发出声音?

此时很多同学都会把书拍到桌子上,教师即使予以纠正,这个时候不

是书在发出声音,而是桌子。

学生回答:将书拿在手上甩,甩动过程中书振动发声。

教师提问:请说出下列生活中声现象的声源。

1、哗啦啦的海浪声——海水

2、用二胡弹奏乐曲——琴弦

这里适时插入对弦乐器的介绍,一切依靠弦振动发声的乐器都属于弦乐器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的弦乐器有哪些?

学生回答:古筝、吉他、小提琴、钢琴等

展示几种常见弦乐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中包括古筝。(为之后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做铺垫)

3、用竹笛吹奏乐曲——空气柱

这里适时插入对管乐器的介绍,一切依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乐器都属于管乐器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的管乐器有哪些?

学生回答:口琴、萨克斯、单簧管等

展示几种常见管乐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引导:以水波做比喻,点出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教师提问:既然声音能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那能不能在液体中,在固体中传播呢?

学生回答:应该可以

教师提问:举出声音能在液体中能在固体中传播的例子。

学生回答:比如土电话就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古代大侠贴地听声也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教师引导:我们把气体、液体、固体统称为介质。那么在太空中,没有介质的真空中,声音能不能传播呢?

学生回答:应该可以,或者不可以。(学生此时众说纷纭)

教师引导:探究物理的两大法宝就是观察和实验,让我们看一段实验的视频来找到答案。

播放视频: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

教师提问:现在请同学们告诉老师,真空能不能传声?

不能!

教师提问:视频中的手机为什么要用细绳吊着,放在玻璃瓶底行不行?

学生回答:不行,如果放在瓶底固体会传声,还是能够听到声音。

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师提问:1、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产生的,并以的形式,通过传播到学生的耳朵。

2、“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

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三、课堂小结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2、固、液、气体都能传声;固>液>气

3、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四、布置作业

作业:书本课后习题1、2题写在作业本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