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魏晋文人挽歌诗及死亡主题

试论魏晋文人挽歌诗及死亡主题

试论魏晋文人挽歌诗及死亡主题
试论魏晋文人挽歌诗及死亡主题

收稿日期:1999-03-15

第14卷第2期

1999年6月

柳 州 师 专 学 报

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

Vol.14No.2 June 1999

试论魏晋文人挽歌诗及 死亡 主题

黄亚卓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桂林541004)

摘 要:魏晋诗坛上曾出现了大量直接以 死亡 为主题的挽歌诗。魏晋文人们所以能突破传统挽歌的表达方式而使挽歌成为个体抒情的特定文学样式,有时代思潮影响和文学观念发展的双重缘由。而且, 死亡 主题在魏晋具体各个时期文人挽歌诗中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它展示着不同时代文人不同的生命观和诗歌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挽歌诗; 死亡 主题;生命观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1003-7020(1999)02-0009-05

魏晋时代伴随着人的觉醒的是个体意识的加强,社会的极度动荡、传统礼教和信仰的彻底崩溃,促使生活在巅沛流离中的文士们对个体存在价值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关注。如果说从东汉末年到曹魏这一时期人们对生与死的问题还处于困惑和迷惘之中,那么到了魏晋,文人们已经能更清楚地正视死亡的客观存在,于是多数诗作由原先仅涉及生命主题到了这时便直接以 死亡 为主题,集中细致地歌咏个体对死亡的认识和内心的悲痛、恐惧。挽歌诗也便应合这一时代旋律进入文人诗歌创作领域,成为他们抒情的特定文学样式。通过挽歌诗 死亡 主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我们可以对魏晋这个特定时代文人的生命观及文学特质有个更准确的把握。

一、挽歌及魏晋文人挽歌诗兴起的双重缘由

挽歌是一种葬礼歌曲,最初可能是挽柩人用以整齐步子的一种简单的调门,而后配以词,形成为固定的葬礼歌曲。汉代传统挽歌有!薤

露?和!蒿里?两种,!乐府诗集?卷二十七!相和歌辞?引崔豹!古今注?说: !薤露?、!蒿里?,泣丧歌也。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日希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于蒿里。至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亦谓之挽歌。 可见,挽歌最初是秦汉间田横门人为哀悼田横而作,是具有特定内涵的,后来被制作成典,在汉代社会广泛应用于丧礼,表达一种人类共有的生死哀伤之感。

挽歌这样一种特殊的丧礼歌曲如何竟会被魏晋文人问津,并成为和其他文体一样用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思想情感的诗歌体式呢?这有魏晋时代思潮的影响和文学观念发展的双重缘由。

首先,从东汉末年到魏晋,伴随着动乱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种新思潮,即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是人们由专注于追求外在事功转向对个体生命的清醒审视。从汉末!古

9

诗十九首?便反复咏叹的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诸如此类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自建安以来日益浓厚,一直到晋宋,在整个时代空间弥漫开来,成为魏晋时代的典型音调。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阮籍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咏怀?),陆机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门有车马客行?),陶渊明在!#闲情赋?并序?中同样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对生命的咏叹成为整个时代诗歌的重大主题。魏晋文人反复地歌咏这一主题并不能说其思想是完全消极、颓废的,正如李泽厚说: 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1]对于如何能更充分地把握好这一短促的生命历程,魏晋文人作过种种美好的遐想和尝试,他们或游宴享乐,以求尽现世之欢;或服食求仙,追求长生久视;或追踪老庄,追求玄远的境界和超脱尘世。事实证明,这些由主观建构的美妙的本体境界毕竟如昙花一现。现实生活中,战争、灾疫、政权的递变加速了人的死亡,加速了生命的断裂,早夭的生命在旷野中提醒生者的命运,如陆机!叹逝赋?云: 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日匿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内,索然已尽。在目睹新朋好友的大量死亡后,人们对死亡的记忆刻骨铭心,由死观生,当他们重新审视自我已经独立的存在价值时,文人们无不为这极短促的个体价值感到深沉的悲哀。唯有冷静地正视 死亡,淋漓尽致地表现其真实景象也许才可减轻内心的痛苦,于是挽歌诗便是他们进行诗歌创作所选择的最恰当的体式。!世说新语%任诞?说: 袁山松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续晋阳秋?又云: 袁山松作!行路难?,辞句婉丽,听者莫不流泪。羊昙善倡乐,桓伊能挽歌,时称为&三绝?。这也就说明挽歌诗已成为时人热衷的表现内心情感的重要渠道。由此可见,魏晋文人挽歌诗正是在魏晋这个特定的时代应合文人的心灵期待而兴起的。

其次,魏晋时代是一个重情的时代,陆机 诗缘情而绮靡的美学思想取代秦汉以来的 诗言志,使审美情感脱离道德功用而独立。钟嵘!诗品序?谈诗的本质与作用为: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这里指出诗所要表现的具体情感是普通人自由真率地抒发的各种悲怨忧伤的一己之情感,是个体真切的生命之体验。从这里也可看出钟嵘所叙述的情感本质是以悲哀为主的,他在评价汉魏以来重要作家的情感特征时也是突出以哀怨为主,如评曹植诗 体兼雅怨,王粲的诗 发愀怆之词,反映了整个时代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嵇康!琴赋序?总结当时的风气云: 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这也是魏晋整个人生悲剧对文学观念的渗透和影响。以悲哀为美的审美理想和对个体情感的自由表现使得魏晋文人可以尽情倾吐内心郁积的生命悲哀,而死亡之悲无疑是最震憾人心的。!文选?诗目专列 哀伤一类,收录有潘岳!悼亡诗?三首,哀吊文体也应运而生,如 尤善为哀诔之文[2]的潘岳的!哀永逝辞?、!阳城刘氏妹哀辞?、陆机!叹逝赋?皆以 死亡为主题,表现对生命死亡的焦虑和悲痛。挽歌诗本身就是用于葬礼,是以 死亡为主题,对死者的悼词,一般包含这样几个内容:歌颂死者的生前功绩,痛惜并以生者的力量满足死者生前未曾满足的意愿,表示失去死者的悲痛感情和永久的怀念,感情基调是极为悲切的。魏晋文人若要最充分、最直观地表现自己的死亡意识,挽歌诗无疑是最理想的文体。!文选?诗目 挽歌类,选有魏缪熙伯!挽歌诗一首?,西晋陆机!挽歌诗三首?和东晋陶渊明!挽歌诗一首?,大致可代表魏晋挽歌诗的总体风貌。从这些文人挽歌诗对 死亡主题的表现来看,其内容明显区别于传统挽

10

第14卷第2期 柳 州 师 专 学 报 1999年

歌,或铺写送葬的场面、亲人的悲痛;或运用奇特的想象把自我拟作坟中人诉说死的悲切和生的眷恋,如陆机的挽歌诗;也有自拟挽歌辞表现对死亡的达观,如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篇幅也随情感的表现需要或长或短。可见,魏晋文人挽歌诗仅沿袭了挽歌能表现 死亡主题这一文体特点,以能表达对死亡的认识和内心悲痛为主要目的,由此也反映出魏晋 重情的文学观念。也正因为这样,魏晋文人挽歌诗才成为区别于传统挽歌,独具特质,值得后人研究的文学作品。

二、魏晋文人挽歌诗 死亡主题的不同表现

魏晋文人挽歌诗虽都以 死亡为主题,表达对死亡的认识和内心的悲痛及人生感喟,但这一主题在曹魏、西晋、东晋不同时期其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曹魏时期,人们虽已对死亡有清醒的认识但由于时代价值观的影响,只是表现出对这一客观存在的无奈和茫然;西晋时期,文人的心灵和意识完全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诗歌便极力渲染对死亡的恐惧和悲愤,感情色彩比较浓烈;到了东晋,文人对死亡的认识已能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多能以超脱、达观的态度去对待,感情平淡自然。

我们首先看一下曹魏时期的挽歌诗。!文选?选有缪袭!挽歌诗一首?,可以此为代表。

生时游国都,死没弃中野。朝发高堂

上,幕宿黄泉下。白日入虞渊,悬车息驷

马。造化虽神明,安能复存我。形容稍歇

灭,齿发行当堕。自古皆有然,谁能离此

者。

前三句都运用对比,以生之 游国都、位居 高堂上与死后的 弃中野、宿 黄泉下相对照,表现生的荣耀与死的凄惨,揭示出死亡的无情和对生的眷恋。 形容稍歇灭,齿发行当堕,短短两句指出死后的形容变化,只点出一般现象并未作刻意的渲染和细腻描摹。最后 自古皆有然,谁能离此者,肯定了死亡的永恒事实,流露出个体无法避免的茫然、无奈。感情抒发得不是很强烈。

曹魏时期直接以!挽歌?为题的诗作现存极少,但涉及挽歌的诗作相对较多,如曹操借传统挽歌题!蒿里?!薤露?作乐府诗!蒿里行?!薤露行?,内容主要是写时代动乱及由此造成的悲惨景象, 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情调慷慨悲凉,表现出对时事无所把握的焦虑。曹植!薤露行?写道: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虽涉及生命主题,但主要抒发对人生短暂、功业未就的悲慨,并未去专门抒写死亡之悲和葬仪情景。因此,曹魏挽歌诗或涉及挽歌的诗作 死亡主题表现得较为简单,情感主要不是仅仅因死亡本身而悲,而主要是与对生的留恋和功业未就之悲结合交融在一起的。这也是与时代的价值观有关,曹魏时期曹操 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取代儒家 唯德是用的传统原则,向社会法定了一种以自身才智去建功立业、从中确立自我人生价值的普遍生命范式,形成建安时期奋发向上的时代风貌。文士们深沉地慨叹生命短促多与未能及时建功立业、立一家之言有关,表现出慷慨悲凉的情感基调。

再看西晋时期的挽歌诗。!文选?载有陆机!挽歌诗三首?,分别写卜择葬地、亲友送殡、假亡者之辞写死后墓中感受,三首当为组诗,按丧仪顺序细腻铺写出死亡后的各个不同场面)。卜择葬地分别写仪式的盛大庄重: 龙巾荒被广柳,前驱矫轻旗;哭号之强大: 殡宫何嘈嘈,哀响沸中闱; 舍爵两楹位,启殡进灵车需写祭奠之慎重;还有亲友的吊唁情况: 翼翼飞轻轩,

策素骐,每一步骤都写得极为慎重而细致,笔调极严肃而凝重。从 流离亲友思开始极力渲染送殡的悲痛场面: 素骖亻宁车需轩,玄驷鹜飞盖。哀鸣兴殡宫,悲野外,极写送人之多、悲痛之深!诗人到此还嫌悲痛渲染得不够浓烈,又把笔锋转向自然万物, 悲风微行轨,倾云结流荡,以自然万物的巨大变化衬托悲之惊天

11

黄亚卓:试论魏晋文人挽歌诗及 死亡主题

)三首诗的次序依六臣本,傅刚!试论#文选?所收陆机挽歌三首?(!文学遗产?1996年第一期)进一步作了考证。

动地、荡人心魄!第三首诗人运用想象,假为亡者之辞写死亡后凄惨恐怖的景象: 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县。广霄何廖廓,大暮安可晨,写隔绝人世的寂寥; 丰肌蝼蚁,妍姿永夷泯。寿堂延螭魅,虚无自相宾,着力刻画形体的日渐消蚀,最终与螭魅鬼怪为邻的阴森恐怖,比缪袭所描述的 形容稍歇灭,齿发行当堕要悲惨可怖得多,也使得诗人 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充分表现出亡者对死亡的愤恨和极力排斥。比之缪诗,陆机诗描写细致且篇幅加长,这证明诗人对死亡愈来愈浓烈的情感只能靠时间的延长、空间的扩张才能包容。同时其表现手法更为丰富,或是以景衬情,或运用对比、想象,使一腔悲愤流注得淋漓尽致!

陆机诗文中不乏以 死亡为主题的作品,除!文选?挽歌诗外,还有!庶人挽歌辞?、!士庶挽歌辞?和!王侯挽歌辞?都是写死亡之悲和对死亡的怨愤。为何要如此反复地抒写 死亡主题呢?陆机在!大暮赋%序?中所说的 极言其哀,终之以达也许是其主要原因和目的,这样反复抒写是希望以此消释对生的依恋和对死亡的恐惧。然而当死亡真的来临时,他却仍然悲叹道: 欲闻华亭鹤鸣,可复得乎?割舍不下的仍是精神意识深处浓厚的乡关之恋!这种心灵矛盾的痛苦代表了西晋一代文人的心灵现实。西晋的时代正如王尼常叹: 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3]政治不稳定,机诈屡起,处处有陷阱和谗害,文士们亦儒亦道都是朝不保夕,而不求自来的是司空见惯的死亡,使文士们触目惊心。陆机!愍思赋序?曰: 予屡抱孔怀之痛,而奄忽丧同生姊,衔血哀伤,一载之间,而丧制便过,故作此赋,以纾惨恻之感。不难理解,如此以哀吊、死亡为主题的作品几乎占据了西晋整个诗歌领域,如傅玄!挽歌辞三首?、潘岳的!悼亡诗?!悼亡赋?等,都反映出这个悲剧时代死亡意识是如此地浓烈!人们感受死亡的痛苦是何等深刻!

东晋挽歌诗以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为代表。这三首也为组诗,分别写了死亡过程、祭奠和送葬的场面。尤为特别的是在这组挽歌诗中,丧葬仪式的接受主体从生者转移到假想中的死者,成为 自挽的形式,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前面的生死观念。试看第一首: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

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

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是失不复

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

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开端是作者从假想的死者的自我感受产生的对生死的议论,认为自然生死是无可逃避的客观规律,早终也非祸,长寿也非福,死亡不应是世人想象中的那么恐怖。这是死者冷静思考人生后得出的结论。诗中对死亡过程的叙述也是极其平静的: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昨晚还如同别人一样是个活着的人,今早便上了录鬼簿,魂魄散去后只剩下空空的躯壳如同空心木头。这种轻松自然的口吻化解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怖感和痛苦情绪。尽管有亲友哭悼自己,但一切都已无所谓,是非、荣辱全都成了虚幻,唯有感到遗憾的只是自己真正的意愿 饮酒而 不得足,在此,诗人借死者之口在冷静地阐释人生,剖析出人生的真实追求,死亡并不可怕,可惜的只是一些真实意愿无法得以满足。如果说曹魏、西晋文士们深刻的死亡之悲更多是因为他们把死后的悲惨和生时的美好尖锐对立起来的话,那么到了东晋陶渊明已逐渐消解了这种尖锐对立,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把荣辱享乐看成了虚幻、短暂的东西,既然生的一切不该永远留恋,死亡也就不该如此悲痛了。正如这首诗,虽同样有死亡的具体场面描写,但语调比之于前时期的挽歌诗已明显趋于平淡自然了。

第二首写祭奠,祭奠的具体情景写得较为简略,更多的是抒写死者因生者的隆重祭奠却无法满足自己意愿的感伤。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死者生前苦于无酒可饮,而死后亲友却用大量的酒来祭奠,这些徒然作为活着的人的安慰而于死者是毫无用处的,死者洞察了这一切而为此感伤,同时他那渴望摆脱孤独和死亡的意愿更是祭奠所

12

第14卷第2期 柳 州 师 专 学 报 1999年

无法成全的。这里诗人满怀悲伤地道出了死亡的真义。

最后一首写送葬和下葬: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

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

山尧。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

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

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

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

阿。

这里没有渲染送殡的悲痛场面,而只是简单地陈述在凄清阴冷的天气里,死者被运到荒郊野外埋进坟墓,从此不见天日,表达一种圣人贤达也无可奈何的感伤。一旦死后,不管生者或悲或喜都对死者没有任何意义,死者也不必寄期望于别人,唯有 托体同山阿,委运任化于永恒的宇宙才能获得永恒。这里体现出诗人的心灵和精神已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展示出一种超脱,达观的美学意味。

由上可见,陶渊明的这组挽歌诗虽也同陆机一样叙写丧仪的全过程,但真正刻画悲痛场面的笔墨很少,更多的是对死亡的哲理性思考。在冷静、达观地对 死亡现象的阐释中冥灭了生与死的尖锐对立,从而使死亡之悲大为减色。在这一时期的全部诗作中,挽歌诗及涉及 死亡主题的诗作极少,以描摹自然田园、山水的诗作较多,这与东晋及晋宋之际特定的玄学思潮有关。 正始明道,诗杂仙心[4],玄学自正式形成于正始时期后一直作为丧失精神家园的文士们重塑新的人生观和生命范式的主要依托。但在不同时期,玄学并非都能与文士们的心灵期待相契合。何宴、王弼玄学强调 贵无、 名教本于自然,在自然与名教的矛盾日益加剧的现实中只能成为虚幻的理论;阮籍、嵇康玄学虽确立起任自然的人生范式,也仅存在于精神审美活动中,无法转化为现实之在;直到郭象提出主体的 独化 和 适性,齐儒道、一有无,人们任其自然,随遇而安,虽说消极但对惶惑不安的文士们不失为适时的出路。这种玄学思想对东晋及晋室南渡后这一时期影响较大,表现为隐逸、清谈之风大盛,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云: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经历过太多变迁与挣扎的文士们在自然、田园山水中心境变得淡泊、宁静起来,在玄远的冥思中追求一种与世而动、与物而化的自然的生命情态。在其间,生与死不再成为尖锐对立,也就不必为 死亡而过度感伤。即便是以 死亡为主题的诗作给人的感受也不再是满眼悲愁,而是一种抽象、宁静的玄理境界,尤其陶渊明的诗更别具 旷而 真的美妙蕴味。

综而言之,魏晋文人挽歌诗是适应魏晋这个特定悲剧性时代而兴起的,它契合文人的心灵现实深透地表现着绵延于整个时代诗歌中的 死亡主题,如同一条长长的生命线,它展示着不同时代文人不同的生命观及诗歌的精神实质,因而也是我们研究魏晋诗歌的重要线索。

参 考 考 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85.

[2]晋书%潘岳传[M].

[3]晋书%王尼传[M].

[4]刘勰.文心雕龙%明诗[M].

(责任编辑:莫山洪)

13

黄亚卓:试论魏晋文人挽歌诗及 死亡主题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 1、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是曹操,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短歌行》。 2、中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3、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是曹植,[南朝梁]钟嵘《诗品》称之为“建安之英”。 4、曹植的生活与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的代表诗作是《白马篇》,后期的代表诗作是《赠白马王彪》。 5、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代表诗作是《七哀诗》。 6、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是蔡琰,其代表作是五言体的《悲愤诗》。 7、继建安之后的正始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8、阮籍,字嗣宗。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部兵。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 9、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二陆”即陆机和陆云,“两潘”即潘岳和潘尼,“一左”即左思。 10、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古诗十九首》写成的。 11、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潘岳的《悼言诗》影响。 12、西晋诗坛以写游仙诗而闻名的诗人是郭璞。他的游仙诗是借游仙以抒怀。 1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 14、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 15、最为杰出的北朝民歌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 16、北朝民歌中有一首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描绘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的诗篇是《敕勒歌》。 17、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谢灵运。他的代表作是《登池上楼》。 18、在南朝诗坛上,并称“颜谢”的诗人是颜延年和谢灵运,并称“大小谢”的诗人是和谢灵运、谢眺。 19、谢灵运诗歌创作的结构多半用“记游写景说理”这种章法。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处世态度与思维方式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处世态度与思维方式 摘要:《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这主要代表作之一。全书中共有一千多则,每次和文字长短不一,所涉及内容也相当广泛。既有作者对作品的品评,又有文学审美观念等等方面的材料。本文试图以《世说新语》文本为基础,探讨魏晋时期人们的处事态度及思维方式。 关键词:世说新语;儒道佛;处世态度和思维方式 洞悉历史,我们都知道魏晋时期是上接秦汉,下启隋唐的分裂动荡年代,同样也是一个文化大放光芒的时代,世说新语孕育在这样一个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自然而然也 带着这个时代的烙印,即一种独特的经世之道。《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了魏晋士大夫逸闻轶事的笔记小说,遍观全书,我们可以感受魏晋时期上流社会的风尚和几代世人的群像。更值得探究的是,《世说新语》的思想内涵是一种信仰的交汇,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皆可从中折射出光芒,而儒道佛的思想寓于一系列的人物记事又恰如其分地彰显 了魏晋士大夫的处世态度和思维方式。 一、老庄的道家思想在魏晋乱世的精神救济 魏晋时期,政局动荡不安,专制独裁统治着朝野。曹操统一三国分裂之后大揽人才,扬言不忠不孝没有关系只要具

有经世之才即可,后因猜忌心日益加重残杀杨修,又因孔融对时事的批判而以不孝罪名加害于他。司马懿取代曹氏天下之后也因猜忌杀害竹林七贤的嵇康。整个混乱混沌的魏晋时代笼罩在漆黑的政治漩涡之中。对知识分子的肆意残杀使得士人对朝不保夕的恐慌与日俱增,于此,老庄哲学成为了这一时期士大夫的精神良药。魏晋士大夫厌恶乱世,回避政治,崇尚老庄的逍遥境界以此来寻求处事上的超然。例如: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以天地为一朝,万年为一瞬,日月为门窗,八荒为庭院,将饮酒作为唯一要务的逍遥生活即是对老庄哲学的外化,是士大夫在乱世中用逍遥派的安逸对我自我的救赎和对世道的抗拒。老庄思想对魏晋时期士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世说新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文人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安顿和实践 自己以谋求浊世里自己一方太平,虽然他们缺乏政治力量与政权抗衡,但他们却以其精神的力量显示其不朽的魅力[1]。 二、佛家思想在魏晋时期的镇定之效 南朝刘宋时期,佛教文化从边缘地位一跃为主流文化。《世说新语》的编纂者即有一部分为僧人,而《世说新语》中也记述了诸多关于崇佛人士和僧人日常的篇幅,一系列生动的描绘传达出佛教在魏晋时期的影响之大。不难揣摩,因

魏晋风度(自由的历程)

自由的历程 ——魏晋风度的前世今生 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有那样一个时代叫作魏晋;在卷帙浩繁的文学典籍中,有那样一种文学叫作魏晋文学;在文脉悠远的中华文化中,有那样一种气度叫作魏晋风度。魏晋风度是一种向往自由的新的人格境界的开辟,是儒学与道学矛盾与融合的演绎,也是“风清骨俊”审美意识的彰显。魏晋风度在人格上,哲学上,美学上都独树一帜,反映了中华民族,尤其是士阶层,开始自觉走上追求自由的历程,开一代风气,长一朝精神,为时人感悟,为后人景仰。魏晋风度作为那个时代的标签,其意蕴却未止于当时,早已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历久弥新。 本文将从分析魏晋风度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而从人格,哲学,美学三个方面发掘魏晋风度的精神实质——追求人的纯粹的自由,从而尝试探讨魏晋风度对当今时代的影响和意义。 一.先说个大概——魏晋风度的时代背景与代表人物 魏晋两朝所在年代为公元220—420,前后历200年。汉末以来,社会动荡,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军阀混战,人民死伤无数,白骨蔽野。降及曹魏,统一北方,然曹操多猜忌,文士多有折损。正始之后,司马代曹,以名教治天下,名士去其半,文人噤声。 这一时代充满了战争——三国鼎立互相征伐,政治斗争——曹植与曹丕的帝位之争,朝代更替——司马代曹,以及民族危机——五胡乱华。这一时代在历史学家眼里定然是不折不扣的乱世,但从另一角度去看,由于统治阶级忙于政治斗争,未对意识形态做出严格规定,于是造就了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的大发展,形成了风采熠熠的魏晋风度。 魏晋之时,有太多因素造成个体的非正常死亡——战乱、瘟疫、政争等等,因此魏晋文人把这种对生命易逝,人生无常的体验转化,升华为诗歌、晏游、饮酒,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反映内心的忧伤和恐惧,表达向往自由和追求超脱的人生理想。 魏晋的故事须由魏晋名士来演绎,魏晋一代,大致包含了五个文人群体: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这五个群体虽然政治抱负不同,但在文脉上一脉相承,在人格追求上也以清隽飘雅而相契合。 二.师法自然,放诞不拘——魏晋士风与人格 在政治黑暗,礼教束缚的年代,出现了文人集体失语的现象,但魏晋文人的特点就是不说话也不会停止对假礼教的批判与反抗,不会停止对自由人格的永恒追求。在魏晋名士眼中,自由就是顺从自己的天性,任性而为,随心而动。这源于他们对生命最细致的体察,“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阮籍《咏怀诗》其四),这是对人世短促的感叹,既然人生苦短,那就顺势而为,出世隐逸,寄身自然;“乘云御飞龙,歔欷叽琼华”(阮籍《咏怀诗》其七十八),表面上游仙崇道,实则是追求自身从现实的解脱。从文学主旨看无论是感叹,忧伤亦或游仙,都归结为对自然无为的复归,对自身解放的呼唤。 然而,让魏晋文人成为魏晋名士,让魏晋士风成为魏晋风度,师法自然还不够,真正让魏晋名士别具一格的是他们放诞不拘的人格特质,魏晋的名士无论从仪容仪表上还是从生活践行上都体现了这一点。刘义庆的小说《世说新语》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魏晋名士生活状况和心理情境的绝佳材料。 魏晋名士大都注重仪表,男子傅粉也不是奇事,但真正的雅士绝不粉饰。“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世说新语·容止》),明帝怀疑何平叔傅粉,便亲自试验,发现其出汗后面色更为皎白。美男子嵇康“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和永恒主题

Death and eternity themes in Emily Dickinson’s poems Abstract: Death and eternity are the major themes in most of Emily Dickinson’s poems.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is one of her classic poems. Through the analysis, this essay clarifies infinite conceptions by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ty and imagination, the known and the unknown. And it tells what’s eternity in Dickson’s eyes. Keywords: death, eternity, finite, infinite Introduction Emily Dickinson(1830-1886), the American best-known female poet ,was one of the foremost author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Emily Dickinson’s poems, as well as Walt Whitman’s, were considered as a part of "American renaissance"; they were regarded as pioneers of imagism. Both of them rejected custom and received wisdom and experimented with poetic style. She however differs from Whitman in a variety of ways. For one thing, Whitman seems to keep his eye on society at large; Dickinson explores the inner life of the individual. Whereas Whitman is "national" in his outlook, Dickinson is "regional" Emily Dickinson was born in Amherst, Massachusetts, on December 10,1830. She lived almost her entire life in the same town (much of it in the same house), traveled infrequently, never married, and in her last years never left the grounds of her family. So she was called "vestal of Amherst". And yet despite this narrow -- some might say -- pathologically constricted-outward experience, she was an extremely intelligent, highly sensitive, and deeply passionate person who throughout her adult life wrote poems (add up to around 2000) that were startlingly original in both content and technique, poems that would profoundly influence several generations of American poets and that would win her a secure position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that America has ever produced. Dickinson’s simply constructed yet intensely felt, acutely intellectual writings take as their subject issues vital to humanity: the agonies and ecstasies of love, sexuality, the unfathomable nature of death, the horrors of war, God and religious belief, the importance of humor, and musing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music, and art. Emily Dickinson enjoys the King James Version of the Bible, as well as authors such as English WRTERS William Shakespeare, John Milton, Charles Dickens,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George Eliot, and Thomas Carlyle. Dickinson’s early styl e shows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William Shakespeare, Barrett Browning, Scottish poet Robert Browning, and English poets John Keats and George Herbert. And Dickinson read Emerson appreciatively, who became a pervasive and, in a sense, formative influence over her. As George F. Whicher notes, "Her sole function was to test the Transcendentalist ethic in its application to the inner life". 1、“death” in Emily Dickinson’s poets For as long as history has been recorded and probably for much longer, man has always been different idea of his own death. Even those of us who have accepted death graciously, have at least in some way, --- feared, dreaded, or attempted to delay its arrival. We have personified death-- as an evildoer dressed in all black, its presence swoops down upon us and chokes the life from us as though it were some street murder with malicious intent. But in reality, we know that death is not the chaotic grim reaper of fairy tales and mythology. Rather than being a cruel and unfair prankster of evil, death is an unavoidable and natural part of life itself. Death and immorality is the major theme in the largest portion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Her preoccupation with these subjects amounted to an obsession so that about one third of her poems dwell on them. Dickinson’s many friends died before her, and the fact that death seemed to occur

浅谈魏晋风度的美学意蕴

浅谈魏晋风度的美学意蕴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也随之而变,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也开始了,魏晋风度随之而至。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是魏晋时期文化哲学最直接与深刻的体现,也一直是后世文人景仰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叶朗曾说过:“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一、魏晋风度的产生 “魏晋风度”一词,应该出自鲁迅先生1927年7 月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以率真、坦荡、放浪、淡定、自然、旷达作为其注解,皆无不妥。它是一种美学观,也是一种人格范式,所谓真名士自风流。美学上,表现在作品的“风清骨骏”,即“文情并茂、结构严密、刚健郎畅的美”;人格上,知识分子崇尚个性、自由,保持自己的尊严,“诗文言志”,不曲意奉承政治当权者。与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作的墓志“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魏晋是政治黑暗而混乱的时代,也是人觉醒的时期,士子思想活跃,个性意识增强,其主要标志是生命意识的觉醒。三国纷争,紧接着是司马氏的篡权,百姓流离失所,士子无所依归,生活在这样动荡的社会中,人们感到生死无常,生命如海中孤舟,随时有覆灭的危险。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的:“汉末魏晋六朝时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高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种复杂的情形成就了后人所盛誉和向往的“魏晋风度”。在阮籍、嵇康身上,他们惊世骇俗、天马行空的思想,特立独行、自由奔放的个性,便是“魏晋风度”的最好注脚。 二、魏晋士人的价值取向魏晋士人身处极端动荡的社会之中,生命常常一纵即逝,且又被繁复的礼教所束缚。 在如此背景下,魏晋士人寻求精神的自由解放,体现在现实中就是一种放达不羁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拘于礼法,不泥于形迹,心系自然,真实率性,以此来追求达到内在精神上自由之极境。 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魏晋人以狂狷来反抗这乡愿的社会,反抗这桎酷性灵的礼教

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

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山水诗、田园诗因为人人熟知,故不作介绍了。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一览表 文学时期代表人 物 代表作品特点 建安文学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七子: 孔融、 陈琳、 王桀、 徐干、 阮瑀、 刘桢、 应玚 蔡琰 诗歌 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 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 已经初步成熟。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 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如徐干的《室 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 得细腻深厚。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 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 "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 视。 辞赋 "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 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七子 "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 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 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 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 的作品有所增多; 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 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 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 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 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文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 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 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 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 约五十年时间。在东汉末群雄 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 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 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 团。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 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的产物。“世积乱离,风衰俗 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 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 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 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 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 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 貌。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 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 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 时期,建安文学中所反映的人 在社会角色义务之外,还有个 人的情趣,爱好,公共的社会 生活之外还有私人的日常生 活。建安文学是充分展示个体 生命的文学,它充分展示着伟 大的生命精神,具有恒久的魅 力和价值.。 东汉王朝恢复,曹操便制 订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的治国方针。曹操在逐个消灭

(完整word版)EmilyDickinson关于死亡的诗歌汇总

1)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And Immortality. We slowly drove—He knew no haste And I had put away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For His Civility— We passed the School, where Children strove At Recess—in the Ring We passed the Fields of Gazing Grain— We passed the Setting Sun— Or rather—He passed Us— The Dews drew quivering and chill— For only Gossamer, my Gown— My Tippet—only Tulle— We paused before a House that seemed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The Roof was scarcely visible— The Cornice—in the Ground— Since then—'tis Centuries—and yet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 Heads Were toward Eternity— 2) 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And mourners to and fro, Kept treading, treading, till it seemed That sense was breaking through. And when they all were seated, A service like a drum Kept beating, beating, till I thought My mind was going numb. And then I heard them lift a box

论魏晋南北朝社会对于文人心理的影响

论文 论文题目论魏晋南北朝社会对于文人心理的影响 班级高一六班 课程语文选修 指导教师赵利世老师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 2009年12月20日

从泰始元年十二月普武帝司马炎代魏起,到隋朝灭陈,统一南北,前后共有三百二十三年(公元266年2月到589年2月)。三百多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战,迄无间断。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又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从来没有忘怀过?定于一?的教导(孟子答梁襄王问?天下恶乎定?语,见《孟子〃梁惠王》上),他们艰苦奋斗,一批人失败了,另一批人继之而起,终于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对我国魏晋南北朝社会现状对于魏晋文人心理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魏晋时期历史概论及各阶级的生活状况 (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状况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第一,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竟屡屡出现。长安、洛阳、邺、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有的还发生过多次。 第二,大片古代文明被毁灭,相当发达的地区竟变得与洪荒的原野不相上下。; 第三,人口也大面积锐减,记录的数字还不到汉代盛世的三分之一; 第四,各族之间,尽管有相互虐杀的悲惨事实,然而交流、融合毕竟是历史的主流。三百多年后,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在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这可以说是世界史上的一大奇迹; 第五,两晋南北朝又是中国文化成就大量涌现的时期。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工艺都有美不胜收的成就。在多灾多难的时期中,古

人成就之丰富多彩,令人不能不赞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惊人的创造能力。而印度文化的大量输入,又使中土文化更增华采,格外耀目。 (二)社会阶级等级状况(士与庶之别) 两晋南北朝时,士族和庶族有严格的区别,而且在南朝时特别严重,是当时极重要的社会现象。 1.士庶之别究竟严格到什么程度,我们只要看几件轶事,就可以明白。 刘宋有个徐爰,熟悉朝章国故,文帝命将出师,常派他到军前传达机宜。文帝要提高他的社会地位,命王球和殷景仁同他相知。王球出身于门第最高的琅邪临沂王氏,他拒绝和徐爰往来,说:?士庶区别,国之章也,臣不敢奉诏!?文帝碰了这个钉子,非但不能强迫他,而且还要自己承认不对。刘宋时还有两件性质相同的事。中书舍人秋当、周赳去访问同事张敷。周赳怕他不肯接待,说还是不去的好。秋当却很有信心,说:?我们都是员外郎了,如何不能同坐。?两人到了张家,刚刚坐定,张敷便命左右把自己的坐床移得离客人远些。秋、周二人无可奈何,只得灰溜溜地告辞而去。这是一件。右军将军王道隆是个有权有势的人士,但是他到了从荆州刺史任上被召还都的蔡兴宗家里,蔡兴宗不叫他坐,他就只得一直站着。这是又一件。 南齐武帝时,又有中书舍人纪僧真求为?士大夫?(士族)不得的事情。中书舍人官品不高(七品),但是?入值阁内,出宣诏命?,是皇帝身边的要人,有权有势,?外快?也多。纪僧真出身武吏,做官做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主题浅析

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主题浅析 古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诗歌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内容十分丰富,也相当驳杂。中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现在的诗歌教学一般是单篇解读,没有形成系统,不易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如果按作品的主题分类学习,则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主题也就是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文学作品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作品的统帅和灵魂,了题材内容才能对作品有更深层的理解。本文拟就中国古代诗歌的常见主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忧国忧民 自《诗经》开始,中国古代诗歌就奠定了一种热情地关注现实的传统。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一王朝官吏之作,写于日蚀大地震之后,讽刺贵族统治阶级忧乱朝政,以致灾异迭起,民不卿生,国运将尽。后世此类作品犹多,如曹操的《蒿里行》、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家》《北征》,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歌创作,宋梅尧臣的《田家语》、范成大的《催租行》等。 兹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为例,略作分析。作者原序云:“苦宫市也。”所谓宫市是中唐以后皇家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最残酷的方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写出老翁的辛酸,而黄衣白衫仅以“半匹红纱一丈绫”就拖走了一车炭,作者没有议论,而义愤之情溢于言表,对统治者的讽刺劝诫尽显。 中国古代诗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积极入世,欲使国家富强、救民于水火之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忧国与忧民不能并举,也不是容易统一起来的。国、民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的所指。在封建王朝中,“国”是统治者一家之国,忧国不能泯灭良知回避眼见的现实。民是社会下层受苦受难之民,忧民又不能背弃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诗人往往只能是在尖锐的矛盾中寻找折中的途径。这个途径是很勉强的,然而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诗人还是要表达这一情愫,即使对于他来说是多么艰难。表现在诗歌当中,诗人对社会的批判很有节制,对统治者多为劝诫讽喻,缺少痛心疾首的呼告。 二、山水田园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特别是诗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生活选择。“独善其身”中,多选择隐逸。隐逸之风魏晋最为流行,这除了与同时期的政治高压有关之外,很大程度还在于山水田园自身的好处,也与人的审美能力进步有关系。自然山水田园,已经由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 山水诗、田园诗往往并提,但它们是有区别的。山水诗以描写自然山水、自然风景为主,表达诗人对山水的鉴赏审美,田园诗以描写农村的风景为主,涉及农村生活,农人耕作等。古人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多是视之为傲世独立的表现,以纵情山水显示人格的高洁,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以达到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神与物偕的精神境界。大自然的山水之美,确实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当多情敏感的诗人面对静谧、秀丽的山水时,往往能望峰息心,窥谷忘返,涤污去浊,息烦静虑,忘却尘世的纷扰,忘情于山水。 中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曹操的《观沧海》。魏晋时谢灵运、谢朓大力写山水诗,最终为唐时山水诗的大盛打下了基础。王维的《山居秋瞑》《辋川集二十首》《汉江临泛》,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把自然山水渲染的清幽明秀。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人在清新宁静的山水中,感受万物的生生不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境界恢宏,气势壮阔,寂寥之中有一股豪逸之气。 田园诗以陶渊明为首创,其组诗《归园田居》《饮酒》等,或写田园景物的恬美,或写田园生活的简朴,或写躬耕田园的体验,将日常生活哲理与诗歌结合起来,筑就了一座洒脱恬淡,质朴

试论汉末魏晋文人的世纪病心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7年第2期J.N ORTHWEST UNIVER SIT 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2.2007 试论汉末魏晋文人的世纪病心态 丁沂璐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 要]汉末魏晋,世纪末思想弥漫,究其原因,不外三点:首先,东汉末年,大疫流行,死人如麻,引起了士人集团对死亡的极度恐惧;其次,汉末政治,宦官横行,党锢之祸,士林血腥,有识之士已经洞观天下将乱,这更进一步加深了士人们的世纪末恐惧心理。此后,黄巾揭竿,董卓乱政,军阀混战,政治血腥,战乱分裂持续了80余年,整个中原大地千里坟场,万家丘墟。这种惨象使建安、正始文人,触景生怀,伤心绝望,慨叹人生苦短,生命无常。 [关键词]汉末魏晋;文人;世纪病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07)02-0113-05 西方19世纪文学中有个流行词,叫“世纪病”,即世纪末思想。它有深刻的社会、哲理和情感内涵,是忧生、忧时的文人对天下要乱、末日将临的一种心灵感应。这种心灵感应,在东汉末年弥漫士林,造成了知识人群深重的心理灾难。本文拟从天灾、人祸、文学三个方面来阐述汉末魏晋文人的“世纪病”心态,倾听他们的忧生之嗟、暮年之叹,体验现实的残酷,感受文学的温暖。 一、天灾———大瘟疫对士人身心的戕害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曾多次受到灾荒和动乱的侵扰,每产生一次大的灾荒、动乱,就会伴随着一次大的瘟疫爆发。而汉末魏晋时期正是大瘟疫出现比较集中的时期,历史在曲折中改写,人类对疾病有着太多的无奈。 东汉末年,大疫流行,死人如麻,据《后汉书?灵帝纪》记载,从公元171-185年,15年内大疫5次暴发流行,其中尤以公元182年的大瘟疫为甚。张氏三兄弟(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就是趁大疫流行,咒说符水为人疗病,才取得人民的信任,立太平道的。 这5次大疫,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其影响深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以至思想领域。因染瘟疫而死的人不计其数。东汉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中沉痛地说:“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尤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可见这种“伤寒”的死亡率极高。 《通鉴》记东汉桓帝延熹五年春三月,皇甫规伐羌之战,“军中大疫,死者十之三四。”可知流行瘟病对当时军队战斗力影响之大。就是后来的赤壁之战,根据流行病学者的考证,让“强虏灰飞烟灭”的,不光是周瑜、诸葛亮的大火,更重要的是有“战争瘟疫”之称的斑疹伤寒。 当天下太平时,大疫不至于导致大乱,但有社会危机发生时,大疫往往成为社会变乱的导因。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可以说就是这些大疫直接导致的后果。当时,对生命的忧患、对死亡的恐惧弥漫 [收稿日期]2007-01-25 [作者简介]丁沂璐(1983-),女,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艾青诗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艾青诗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我们的祖国,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我们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这里所表达的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种感情在近代中国人民中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因而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艾青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的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艾青最真切的诗情都是献给中国的农民的: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大堰河”,作者说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而她又是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我”的。这样的描述是来自生活的,但同时又赋予了“大堰河”以某种象征的意义,简直可以把她看作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化身。作者在描述“大堰河”的命运时,所强调的依然是她的平凡性与普遍性:不仅她的欢乐是平凡的,就是她的苦难也是平凡的,普遍的。这是一个“沉默”的大地母亲、生命的养育者的形象: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爱、纯朴与坚忍。这样,在艾青的笔下,“大堰河”成了“大地”“母亲(乳母)”“农民”“生命”多重意象的组合(与纠结)。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艾青的诗的宣言书:他至高无上的诗神是养育了他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普通人民,他(她)们的生命存在。在以后的诗里,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于是,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光凝视着你,看你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乞丐》),这里的每一个字都震撼着读者的灵魂。诗人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的血液”(《复活的土地》)。随着历史的前进,诗人终于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云从东方来,天下雨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雨洒着冀中平原”,“到处都淋着雨水,到处都好像在笑”(《春雨》)。

魏晋文人生死观 孟骞

浅议高中语文教材中魏晋文人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人类一直面对的问题。尤其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死亡,出于人类的本能,我们忧惧,但同样也对生命的去向抱有关怀和期望。古往今来,中西方哲人对生存与死亡问题不停地探索与反思,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灵魂不朽”,孔子则拷问“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而生”,庄子则将“生死存亡”视为“一体”。提到中国人的生死观,魏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人生死观最值得关注。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触及到不少魏晋文人生死观的问题,以下就是我的几点理解。 一、感慨人生短暂,希冀建功立业。代表人物:曹操。 翻阅历史长卷,“魏晋”二字总是承载了太多内容。这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长期分裂动荡时期,那一段历史,是蘸着鲜血写就的,字里行间充斥着血腥和死亡。曹魏代汉、司马氏篡位、八王之乱、十六国之乱、饥荒、疫病,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宗白华先生说过:“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魏晋之乱,催生出人们的觉醒认识,人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生死问题也被提到了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收录了曹操的著名诗篇《短歌行》,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人生如易晞的朝露转瞬即逝的短暂,有着浓浓的感伤。人生苦短,生命无常,本是汉乐府诗歌里的常见主题,如《薤露》中“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上之露,转瞬即逝,而人的生命尚不能与

之相比,因为朝露虽易晞,但明朝仍可复落,而人的生命却是人死一去何时归!这是人们在社会大动乱时期萌生的极度悲伤情绪,更是在悲哀中对生命的沉思。同样也是感慨于生命的哀愁短促,曹操的《短歌行》并未止步于哀叹,更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主张的及时行乐有着本质区别。他悲生命短促,是因一统中原的鸿鹄之志迟迟无法实现,他叹忧思难忘,是因朝思暮想贤才来归却久久未得,他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但是,这种苦闷和感慨,也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不满现实而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决然不同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这种苦闷和感慨,正是英雄人物的苦闷和感慨,是烈士的一种悲心。再如高中学生耳熟能详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拥有三千年寿数的神龟、能够乘云驾雾的腾蛇,生命终结之时也会和蝼蚁一般,化做土灰,更何况我们这些渺小的人类?面对这有限的人生我们该有何作为?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可违背“天命”,也就是自然规律,但也不能听凭“天命”,丧失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必然的,活着就要有“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这种积极进取的生死观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并使我们的国民精神多了几分不可摧折的乐观。 二、寄情山水,任真自得。代表人物:陶渊明。 生在魏晋,是陶渊明的不幸。当时,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政局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