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汉预设触发项比较研究

英汉预设触发项比较研究

英汉预设触发项比较研究
英汉预设触发项比较研究

英汉预设触发项比较研究

[摘要] 预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语言现象。预设触发项是预设的一个重要属性。本文首先探讨了预设的定义、特性和分类,然后从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找出英汉语中的预设触发项,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指出识别它们对成功交际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预设预设触发项语义预设语用预设

一、预设的定义、特性与分类

预设(presupposition)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语言现象。逻辑学家、语言哲学家、语义学家和语用学家都把预设当作重要的研究课题。预设这一概念最早由近代逻辑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Frege于19世纪末提出, 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预设起初是哲学概念,源于哲学家们对指称本质的争论。最开始的预设研究可追溯到P. F. Strawson(1950)在哲学方面对Russell的有定描述观点的攻击。语言学家对预设的关注是从他们对语义关系的研究开始的,在20世纪70年代前学者们都把预设研究限制在真值条件语义学范围内。1970年之后,随着语用学的兴起发展,打开了预设的语用学研究之门,语用预设的概念是Stalnaker(1975)提出的。国外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预设的研究主要有Kempson(1975), D. Wilson(1975), Boer》Lycan(1976), Gazdar(1979), Oh》Dinneen(1979), J. D. Fodor(1979)等。

1.1. 预设的概念

预设的概念很复杂,一个世纪以来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一致定义。下面我们看看最新几种文献中预设的定义。Saeed(2000)认为“预设某事就意味着假设其存在”(to presuppose something means to assume it)。Yule(2000)认为“预设是说话者所假设的在说出话语之前就存在的事情”( A presupposition is something the speaker assumes to be the case prior to making an utterance)。Cummings(2007)则认为“预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用现象……一般包括内含于特定语言表达的各种假设或推论”(presupposition is one significant category of pragmatic phenomenon... In general consititutes assumptions or inferences that are implicit in particular linguistic expressions)。从上述各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说话人在传递某种信息时,认为听话人对某些信息已经了解,以此为前提向听话人传递新信息,这种被说话人作为已知的信息,就是说话人的预设。

1.2. 预设的种类

一般认为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方面。所谓语义预设就是从语义及真值的角度对预设进行静态的逻辑抽象的研究。语义预设的特点是否定句子本身,其预设仍然存在并保持不变。而语用预设是从语用方面进行分析, 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 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被动的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被动的翻译 发表时间:2015-02-02T13:45:31.0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2月总第142期供稿作者:武亚萍[导读] 东西方文化风俗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导致二者在字形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等方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色。武亚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由于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所以在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诸多的差异,两种语言系统对被动语意的表达差别巨大。相较于汉语的表达方式而言,被动语态在英语语言系统中的运用更为普遍,所以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更加受到英语研究学界的重视,而如何在尊重两种语言系统差异的情况下合理地对英语被动句进行翻译是近年来英语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在汉英两种语言系统被动语态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英语被动翻译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促进两种语言系统更好地交流融合。关键词:英语英汉对比被动翻译 英语和汉语在世界语言系统中是两种有着较大差异的语言,分别隶属于西方语系和东方语系。东西方文化风俗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导致二者在字形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等方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色。而被动语态是构成两种语言系统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两种语系中均有着重要的地位。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英语语系对被动语态的使用较之于汉语语系更为广泛和深刻,著名的语言学家就曾经指出英语语系对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是英语语系区别于汉语语系最重要的特色。所以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首先应该从英汉两种语系在被动语态上的对比入手,在掌握两种语言系统中被动语态区别的基础上,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进行准确的把握。 一、英汉被动语态的对比 英语语言系统在具体表达上注重句式的“型合”,句式结构的变化更为丰富复杂,特别是在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这一被动语态的组合中,句式的“型合”表现得更为明显。英语对被动语态的表达通过类似的句式展现出来,明显具有显性的特点。而对于汉语被动语态来说,汉语的语意表现更为含蓄,对被动语态的表达也通常会借助句子的内部连接或句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展示意义上的被动,具有隐性的特点。 1.英汉结构被动句对比。英汉两种语系的被动语态在结构上存在着相同点,在两种形式的被动句中句子的主语一般都是意义上的受动者,而意义上的施动者则不太重要,可以在句子中表现出来,也可以隐去。但是两种被动句的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在“Many soldiers were killed in the war”一句中,由于句子的阐述者不能明确语意的施动者,所以采用被动句的形式进行表述。而与英语被动句的结构不同,汉语被动句的动词没有时态上的变化,所以汉语被动句不会以动词的过去分词为被动标志,汉语被动式常用能够直接表现被动的“被”字作为结构式被动句的构成条件。例如“糖果被吃掉了”一句中,采用了受动者、“被“字和动词相结合的结构表现被动意义。汉语被动句中的标志词除了“被”以外还有“叫”、“让”等,都能在反映被动意义的基础上构建被动句结构。 2.英汉意义被动句对比。英汉两种语系不仅在结构被动句上存在差异,在语意被动句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当被动句的受动者不会被错认成施动者时,汉语一般选择使用意义被动句。常见的意义被动有两种:一是常见于古文或口语中的逻辑关系上的被动,如“看病难这一问题总算得到解决了”。二是具有感情色彩的“挨、获、遭、承蒙”等词与及物动词相结合表现被动意义,如“承蒙关照,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而英语的意念被动句则有所不同,在这种句式中虽然句子仍为主动句的结构,但是句子的主语在意义上却是受动者,常常用于描绘事物的属性状态等,被动意义比较弱。例如“Brazilian fruit tastes delicious”一句利用“taste”表示整个句子的被动意义,而“My father is difficult to request”一句也在主动句的句型中用“difficult”加具有被动意义的不定式结构来表现被动的概念。 二、英语被动翻译的策略 对英语被动句进行翻译可以遵循两种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直译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句子中没有出现施动者时对句子各部分结构的意思按主要成分的顺序进行翻译,直接翻译成带有“被”或其他结构被动句标志的句子。例如在对“Candy has been eaten by harry”一句进行翻译时可以直接利用“被”字翻译成“糖果被哈利吃掉了”。而运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时,在句子中有施动者的情况下,可以将句子的施动者直接翻译成汉语句子的主语,将受动者翻译成句子的宾语,如可以将“The mouse was killed by Peter”翻译成“彼得把老鼠打死了”;而当句子中没有施动者时,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内容合理地在翻译中增加施动者,如在对“It maybe asked why I killed them”一句进行翻译时可以根据内容增加主语,合理地翻译为“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将他们杀了”。 三、结语 本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英语被动翻译进行了探讨,简要说明了英汉被动存在的差别和对英语被动句进行翻译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英语被动句翻译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Translation Theories Explored).New York: Routledge,2014,5。 [2]钟小芳英汉被动语态对比与互译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2,28,(2)。 [3]樊斌基于双语语料库的英汉对比与翻译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朱旭双英汉被动意义表达形式对比及翻译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

浅谈英汉被动句对比与翻译技巧

浅谈英汉被动句对比与翻译技巧 摘要通过对英汉被动句的形成过程、结构形式、语用对比的分析,了解英汉被动句的差异,并学会运用英汉被动句互译的方法技巧,从而能准确翻译英汉被动句。关键词英语;汉语;被动句;对比;翻译 “把动作的对象(宾语)提前作主语便构成被动句式,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式。尽管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式,但英语被动句的使用范围特别广,而汉语被动句的使用范围要狭窄得多,出现的频率要少得多。”[1]许多被动意义的句子是用无主语的形式来表达的。“被动式应用范围的广狭,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2]所以欲了解英汉被动句的对比差异,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一、英汉被动句的形成过程 “英汉两种语言都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两种语言因人类思维能力的大同而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不同而迥异,被动意义的表达所采用的不同方式就是这样产生的。”[3] 英语被动句是用动词的被动式结构形成的被动句。英语早期的发展,如同古代汉语,古英语也没有专门的动词用来表示被动意义。动词不仅有主动用法,也有被动用法,到现在英语里仍然保留了一些这样的词,如“open”、“sell”、“wash”等。 1、The shop opens at six o’clock. 这个商店六点开门。 2、Refrigerators sell well. 电冰箱卖得很好。 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英语中产生了分词,分词的出现在英语语法结构中引起了一场重大的革命,使被动语态在当时产生了,但是被动语态在英语中更为广泛地应用还得力于过去分词的出现。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发展至今,仍有一些用法被现在的人们使用,例如“让您见笑了”之类的常用语。一般来说,有标志的被动句比较容易被理解。我们现在接触的大部分被动句都来自古代的文献。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多为被字句,这一现象的运用出现

英汉标点符号对比分析

英汉标点符号对比分析 重庆大学出版社周小群李奉栖 一、概说 什么是标点符号?汉语词典和英语词典分别对它下了定义。《现代汉语小词典》(1984)给出的定义是:用来标明句读、语气和专名的书写符号,包括句号(。)、分号(;)等。《朗文当代英语词典》(1987)在解释punctuation mark(标点符号)一词时用了以下的文字:a sign used in punctuating,e.g. a comma,a question mark,or a hyphen;而在解释punctuate(v.)一词时,它用了以下的文字:to divide (written matter)into sentences,phrases,etc. with punctuation marks.将两个解释结合起来,punctuation mark的定义就是:用来将书面语言分隔成句子、短语等的符号,如逗号、问号、连接号等。两种定义尽管文字表述不同,却道出了两种语言里标点符号的相同作用:分隔语言,区分句读。但英、汉标点符号的作用不止于此。除了表示语言中的停顿以外,它们还表示语气、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起修辞作用等(吴邦驹,1999)。 同时,我们从上述两个定义也隐约可以看出两种语言里标点符号的差异。汉语将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前者主要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等;后者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作用,包括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等。但英语里没有点号、标号之分,它更强调标点符号分隔语言、标明语气的功能。从总体上说,英语的标点符号种类没有汉语多,书写形式和占位情况也不尽相同。如汉语句号为一个小圆圈,英语句号则为一实心圆点;汉语破折号占两个汉字的位置,英语破折号则只占约一个汉字的位置;汉语省略号为两组三个连点,且上下居中,英语省略号则只有一组三个连点,且居于下方;汉语连接号有“长横”(——)、“一字线”(—)、“半字线”(-)和“浪纹”(~)之分,前三者分别占两个汉字、一个汉字和半个汉字的位置,英语连接号则只占字母m宽度的1/3(–);等等。 二、英汉主要标点符号用法及作用比较与分析 英语、汉语中对应的标点符号之间用法与作用大体相同,但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下面就差别较大的标点符号做一个对比分析,旨在从标点符号方面来揭示两种语言的差异,为编辑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和对等翻译提供参考。 1.问号(question mark) 中、英文问号均放在疑问句的末尾,表示疑问。中文书面语的疑问语气若不包含疑问词、疑问语气词或特殊句式(如“难道……”“去不去”),则只能通过问号来表示,若去掉问号,我们无从判断句子的语气。如: 他就是你们常提起的李老师? 英语则不同,其疑问语气除了用问号体现以外,还可以通过词序来体现,即将助动词、情态动词等提到主语前面构成疑问句式。此时,即使去掉问号我们也知道句子的语气为疑问。如:Did you buy the book on Olympic Games yesterday? 但是在口语中,有时直接用陈述句的语序来表达疑问语气,此时若将句子写下来,就必须借助问号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如: —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 —I went to the cinema. —You didn't go to visit your grandmother?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2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3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 4 Verification of Soft Term in Letter of Credit 5 宗教禁欲下的爱情-论霍桑的宗教观与道德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6 商务合同中译英准确性的研究 7 金钱与婚姻—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价值与导向 8 作家的病态心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9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学生个性发展方面 10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 1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赏析 12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13 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 14 中法餐桌文化对比 15 化妆品说明书特征及其汉译技巧 16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失误分析 17 《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 18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19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名称的研究 20 Pragmatic Analysis of Dialogues in Hemingway’s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Observance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21 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姐妹情谊 22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 23 Rac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24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Gift-giving Customs 25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26 血性意识—D.H.劳伦斯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27 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28 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分析 29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30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31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 32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 33 浅析《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34 谁在说话?——论作者-叙述者和译者-叙述者在原本和译本中的叙述声音的不同处理 35 从《小公主》看童话对于当今的现实意义 36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37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38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39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 40 从自然主义视角解读德莱赛《珍妮姑娘》中珍妮的形象 41 《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杭州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杭州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许多旅游景区内使用双语公示语,为外国游客提供方便,但是公示语的英译状况却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错误和不规范的现象,影响城市形象。本文以杭州的旅游景区为例,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了景区内公示语翻译的主要错误,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希望以此改善公示语的翻译,维护和提升杭州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目的论;公示语翻译;旅游景区 Study o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Hangzhou’s Sc enic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booming of tourism, bilingual public signs are used in many tourist scenic areas to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foreign tourists. However,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s not satisfactory. There are many errors and non-standard phenomenon, which has a bad impact on the city’s image. Taking Hangzhou’s tourist scenic area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and put forward so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he image of Hangzhou. Key words: Skopos theory;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tourist scenic areas Study o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Hangzhou’s Scenic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1. Introduction 1.1 The Introduction of Public Signs In order to study public signs, we must first figure out the meaning of “signs” in English. A sign refers to “ a piece of paper, wood or metal that has writing or a picture on it that gives you information, instructions, a warning, etc”. This is the definition of sign given by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Sixth Edition). Therefor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public signs include road signs, advertisements, product instructions, tourist handbooks, slogans, notices in public areas. Professor Lv Hefa points that “Basic information that involves people’s behavior and demand in food, housing, traveling and entertainment should all fall into the category of public signs, which are publicly shown to the public, tourists, overseas visitors, foreigners in

中英标点符号的区别

中英标点符号的区别 标点符号是适应人类社会语言表达的需要而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在书面形式上,它也是表示停顿、语气和词语性质及作用的不可缺少的一套符号。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人类的思维越来越缜密,人们的情感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更加需要依赖标点符号正确地、精细地进行表达。小小的标点不可少,大大的讲究要知晓。 中文的常用标点符号共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如句号、问号、逗号等。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如引号、括号、省略号等。中文常用标点符号有: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等。英文的标点符号共有14种,英文常用标点符号有:. full stop句号 ,comma :colon ; semicolon ? question mark ! exclamation point ' apostrophe -hyphen -- dash ...dots/ ellipsis " single quotation marks " " double quotation marks等。 中文标点和英文标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我总结为一下几点: 1.汉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为英语所没有。 ⑴ 顿号(、):顿号在汉语中起分割句子中的并列成分的作用;英语中没有顿号,分割句中的并列成分多用逗号。 ⑵ 书名号(《》):英文没有书名号,书名、报刊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另外,英语中文章、诗歌、乐曲、电影、绘画等的名称和交通工具、航天器等的专有名词也常用斜体来表示。 ⑶ 间隔号(?):汉语有间隔号,用在月份和日期、音译的名和姓等需要隔开的词语的正中间 ⑷ 着重号:有时汉语用在文字下点实心圆点表示需要强调的词语,这些实心点就是着重号。而英语中没有这一符号,需强调某些成分时可借助文字斜体、某些强调性词汇、特殊句型、标点停顿等多种方法。 ⒉ 英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为汉语所没有。 ⑴ 撇号--Apostrophe('): ⑵ 连字号--Hyphen(-): ⑶ 斜线号--Virgule或Slash(/):该符号主要起分割作用 ⒊ 某些符号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形式不同。 ⑴ 中文的句号是空心圈(。),英文的句号是实心点(.)。

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的相似性研究

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的相似性研究 摘要:从语用学角度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对比,揭示出英汉委婉语在语用功能方面的相似性,都具有避讳、雅化、礼貌、掩饰及淡化和夸张功能。 委婉语是用曲折、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的语言在英、汉语中,委婉语的使用极为广泛,是进行语用研究的很好语料。英、汉委婉语作为一种文化限定词,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委婉语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交谈中凡是涉及到说出来有可能令人感到难堪、不悦甚至反感的言语,人们通常都采取曲折、委婉、含蓄的说法来表达,让交谈双方能从心理上淡化甚至消除某些不愉快,从而达到容易接受的目的。从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来讲,英汉委婉语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避讳功能、雅化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及淡化和夸张功能上。一、英汉委婉语避讳功能的相似性委婉语的产生源于语言禁忌 (Language Taboo),语言禁忌源于人类最初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困惑和误解。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因对日月交替风雨雷电、火山地震以及人和物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理解,故幻想创造了神,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祸福的根源。因此,神灵不可亵渎,与神灵有关的东西都应被尊为灵物,被列为禁忌,不可冒犯。英语中,God(上帝)、Satan(魔王撒旦)等均有婉称,汉语中有国讳、圣讳、官讳或家讳。疾病与死亡为人之大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十分忌讳疾病与死亡,所以在交际时都尽量回避这些字眼,以婉言称之。 (一)有关“死亡”的委婉语 人们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死亡,因此语言禁忌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如:pass away(逝世), be no more(不在了),dep art(去世),be gone(走了),join the majority(会见老祖宗去了),go to west(归西了),go to glory(升天了),go to meet one maker(见上帝),to be at peace(平静了),the final departure(最后离去),final sleep(最后一觉),to go to one S long home(回到永久之家),to have found rest(得到安息),in heaven(在天堂),with God(和上帝在一起)等。与之相对,汉语中有:“去世了”“仙逝了”,“到极乐世界去了”,“逝世”,“谢世”“过世”,“下世”,“不在了”,“走了”,“过去了”,“离开了我们”,“毙命”,“归天”,“长眠”,“与世长辞”对特殊人物还有专门的术语,如:和尚死了叫“圆寂”,皇帝死了叫“驾崩”,诸侯死了用“功甍”,妻子死了叫“断弦”,为了守节而死叫“玉碎”,执行公务而死叫“殉职”,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等。“死亡的委婉说法还有: to 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 出席最后一次点名to be written off 被勾销 t0 fall 倒下 to fire one s last shot 射出最后一发子弹

公示语汉英翻译综述

公示语汉英翻译综述 摘要:公示语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国际化水平。我国公示语翻 译研究在进入21世纪以来取得了重大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着不同程 度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公示语翻译发展的回顾,梳理了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成果, 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研究现状 一、引言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日益密切,外语使 用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担当。其中,公共服务领域对外语的需求不断扩大,以公示语翻译为代表的对外传播翻译活动正是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响应国家外语 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对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国文 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郝日虹,2014) 二、公示语的定义 “公示语”一词首次出现在北竹、单爱民的《谈英语公示用语的语言特点与汉 英翻译》一文中。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使用标志语、标识语、公共标识、标示语、标记语等。赵小沛(2003)的《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中正式使用了 “公示语”概念。我国公示语研究由来已久,但直到上世纪末,公示语的定义依旧 比较模糊。2006年5月,在城市导向与图形符号国际研讨会上, BarryGray给予 公示语不同的定义: Signs are anything from a smiplest way finding or information-marker.to the technically sophisticated communication of a message。丁衡祁(2006) 认为“公示语是在公共场合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它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提示语等”。罗选民、黎土旺(2006)认为“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 所展示的文字,包括路标、广告、商品说明书、旅游指南、社会宣传、告示等”。 另两位专家戴宗显、吕和发(2005)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公示语——公开和 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显示、警示、标志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 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这一定义综合了前面几个定义,也得到绝大多数研究 者的认可。 三、公示与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公示语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广大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早在1998年,何自然教授就已经开始致力于公示语翻译方面的研究,并发 表了《社会语用建设论文集》。同年,倪传斌和刘治在《上海科技翻译》上发表 了《标记语的应以原则及实力分析》一文,作者认为标记语翻译应遵循“简洁、明了、语气得当,规范化和适度诙谐”的原则,并采用例证的研究方法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此文并未引起广大专家学者足够的重视。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公示语翻译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研究中心的贡献。200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通“公示语翻译研究在线”网站,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公示语 研究语料库。2005年9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2007年王颖、吕和发编写了《公示语汉英翻译》一书,该书将理论与实践 密切结合,为读者提供了详尽、得当的参考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翻译实例,应用价 值十分广泛。 在对公示语英译实例进行调查,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方面, 林登萍(2014)在吕和发教授的公示语可分为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

雅思作文必须注意的英汉表述十大区别

雅思作文必须注意的英汉表述十大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 ay wi 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 y chip s, co mput 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 aliti es wil l be regard ed as wo rkmat es rather than tool s, rel 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 evi sion, and digit al age will h 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 st orical methods had ari sen less throu gh extern al chall enge to th e

(全英文论文)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中美商务谈判恭维语的使用 分析英语新词及其影响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论CALL Center自主学习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XX学院为 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英汉语中“喜悦”情感的隐喻研究 中西广告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探讨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美的主题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及翻译浅析 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探索简奥斯丁实用爱情观 论小妇人中乔的“假小子”形象 初中生英语写作策略调查 从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浅析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农村高中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限制因素--XX中学为例 英语习语的翻译 从美国刑侦剧犯罪现场调查看讯问过程中合作原则的违反 布朗宁我的前公爵夫人的人物塑造 论英语委婉语及其翻译 浅谈英语广告语修辞 本题目是全英文原创论文,需要完整可以联系QQ:805 99 0749 英语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自我修正的影响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对高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归因研究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英汉爱情谚语的隐喻对比分析 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大学生双语教学接受程度研究 英语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的文体比较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委婉语的跨文化交际 凯瑟琳与希斯克里夫的爱情悲剧 红字中字母A的意义解读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外贸发展影响 对2012年中国外贸出现“双降”的分析及对策 汉语拼音在英语音标教学中的迁移作用研究--XX中学为例 新闻英语的文体和词汇特征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礼貌语语用失误 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调查与培养策略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 远大前程中郝维仙小姐的悲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温斯顿.丘吉尔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3)

第22卷第1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1V ol.22 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2004年第1期)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 o.12004 收稿日期:2003-06-23 作者简介:徐长扬(1945-),男,湖北宣恩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法。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徐长扬 (湖北民族学院大外部,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均有大量的委婉语。它们既有相同之点,但更有不同之处。委婉语作为语言客观存在的一部分,折射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族心理的历史沉淀和深层构建。研究英汉委婉语,对研究修辞学、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等都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04)01-0106-03 引言 在社会语言交际过程中,由于说话的环境不同,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各异,人们在遇到难言之隐或令人难堪的场合时,往往不直截了当地道出个中真由,而用委婉、含蓄、模糊的方式把它烘托出来,以达到恰当、轻松自如、大方得体地表达感情和交流思想的目的。委婉语这一修辞手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发展,并为社会语言交际服务的。英汉文化中都存在着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它们既有相同之处,但更有相异之特点。 英语中的委婉语(euphemism )源自希腊语,由 词头“eu ”(good )和词干“phemism ” (speech )构成,意为吉利之语(words of good omen )或优雅说法(good speech )。汉语中的委婉语解释为:语言婉转,态度诚恳,即用一种不能明说,即用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式。由于委婉语的特殊修辞风格和它作为现实生活中语言交际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当今社会,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喜欢直言不讳,他们讨厌装腔作势,特别是在口头交际过程中如此。但是,在较正式场合则尽量使用委婉语。从总体上而言,委婉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各个领域。本文仅从委婉语中最有代表性的政 治、人们的心理因素和生理现象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及官方语言中的委婉语 1.汉语委婉语分讳饰和婉曲。讳饰指表达观点时,不直接说出犯忌讳的事情,而采用委婉修辞代替的方法。如在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云淡天高》中有这么一段夫妻谈话,一位即将退休的省人大副主任的妻子为了给刚从部队转业的女儿安置一个满意的工作,对其丈夫说:你革命一辈子,你这只蜡烛总是照别人,你这只蜡烛现在已经快耗尽了,能否让女儿也沾点光。其委婉意思是叫其丈夫凭借地位走走“后门”。婉曲指运用委婉曲折的说法表达本意的修辞方式。如:2003年6月,中国主席胡锦涛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就台湾问题时指出:……中方希望美方恪守承诺,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语言委婉曲折,令人深思。毛泽东同志是一名伟大的语言大师,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夹起皮包走路。此处毛泽东同志没有直说司徒雷登“处境孤立”和“灰溜溜滚回美国”,则说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和“夹起皮包走路”。语言委婉,回味无穷。  6 01

公示语汉英翻译原则和策略探究

公示语汉英翻译原则和策略探究 王智芝 [作者简介]王智芝,女,湖南双峰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湖南娄底,417000)。[基金项目]中南大学研培办项目(项目编号:713330004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公示语在我国城市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专家、学者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掀起了公 示语翻译研究的热潮,但是环顾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 本文将从翻译原则和策略两方面对公示语翻译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原则;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1)03-0023-03 一、引言 路牌、指示牌、标语、标识、公告、警示等都属于公示语。它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一个城市人文环境和语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中英文同时使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公示语英译的问题也日益暴露。误译、乱译、不规范、不地道的翻译到处可见。这不仅会影响外国人士在中国的生活,更有损一个城市、国家的形象。过去十年中,专家、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公示语英译研究也随之兴起。2005年9月25日至27日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究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进行。与会的代表们对公示语翻译的方方面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之后,与公示语翻译研究相关的课题纷纷立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还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建立了全国公示语语料库。学者、专家们在各种刊物上纷纷撰文探讨公示语的翻译。虽然公示语的翻译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巨大,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总有新的问题出现。 本文将结合实例从原则和策略两方面对公示语的英译进行理论分析,以期对具体的翻译实践产生指导作用。 公示语的分类 公示语具有指示、提示、限制、强制四种应用示意功能。因此,可将公示语分为四种类型:指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强制性公示语。 1.指示性公示语 指示性公示语体现的是周到的信息服务,没有强制性和限制性。它广泛应用于旅游景点、商业设施、宗教事务、科教机构等场所,不要求读者采取任何行动,翻译时只要突出其指示信息就行,而不用体现内容信息的语气或语态等。如:夜总会nightclub、便利店convenienceshop、问讯处Information、婴儿 换巾处BabyChange、综合医院GeneralHospi tal、外卖服务Takeaway、化妆品部Cosmetics、登记处Registration、儿童外借部BookBorrowingforChildren。 2.提示性公示语 提示性公示语起提示作用,告知人们如何做才符合规定,但没有强制意义。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行动。这类公示语用途广泛,表达形式多样,且用词比较委婉。如:油漆未干wetpaint、售完soldout、因故停用outoforder、客满FullBooked、预留席位Reserved、此处发现鲨鱼SharkSighted、此门关闭,请走旁门Outofuse,pleaseusetheotherdoors、限高2.4米RestrictedHeight2.4m、小心台阶Caution:Mindthestep、当心触电Danger:HighVoltage、紧握扶手Holdthehandrail、当心碰头Mindyourhead、小心轻放Handwithcare。 3.限制性公示语 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觉强硬、粗暴、无礼(吕和发,2005:23)。因此,在翻译限制性公示语时要注意语气和情感,不能使用含有强制意义的语言。如:残疾人通道DisabledOnly、靠右行驶KeepRight、请勿用手HandsOff、员工通道StaffOnly、导盲犬不限(厕所)ExceptGuideDogs、凭票入场TicketOnly、12岁以下儿童免费FreeforChildrenunder12、公交车专用BusesOnly、超车道OvertakingOnly。 4.强制性公示语 强制性公示语语气强硬,要求公众应该做某事不应该做某事。这类公示语用词简洁有力,常用No+名词/动名词的结构;句型结构也比较单一,常用祈使句,如:严禁吸烟NoSmoking、严禁停车NoParking、不要在护栏前停车Donotparkinfrontofthebarrier、小贩禁入NoVendors、请勿乱扔废弃物Nolittering。 2011年3月 文史博览(理论) Culture And History Vision (Theory ) M ar.2011 23

2-被动比较与翻译

英汉被动比较与翻译 一、被动句的构成形式对比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都可以表示被动性,但二者的被动语态结构特征截然不同:英语被动语态是运用词形来表示的,而汉语被动语态是借助词汇力量表现出来的。现就其特征讨论如下: 1 有标记特征(marked features) 英语被动语态具有词形变化标记。其构成是由助动词to be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时态通过to be的变化形式来体现。而动作的执行者或发出者常可省略,也可以由介词by引出的短语来表示。如: His story is made by the people. The window was broken yesterday. What tools will be needed in the work? The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scores of languages. 汉语被动语态的标记特征则表现在功能词上。其构成是由“被”、“叫”、“让”、“给”、“由”等介词来引出施事者。如: 我们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 坏蛋叫我们赶走了。 由于洪水冲力过大,同志们被冲散了。 2 无标记特征(non-marked features) 一些特殊的动词在表示被动意义时,不具有明显的标记特征。现归纳如下: (1)表示主语特征的感官连系动词在表示被动意义时无标记特征。 The flowers smell sweet. The food tastes nice. The cloth feels soft. (2)一些表示主语特征的不及物动词,如,read, write, wash, clean, draw, burn, cook等,它们的一般现在时,常用来表示动作的潜在意义和被动性。 The cistern doesn't clean easily.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2004 年9 月第20 卷第5 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倪巍邵志洪 ( 华东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200237) Sept. , 2004 Vol 20 No. 5 提要: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对英汉语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从英汉语被动概念的语法化过程及动因、两种语言被动句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入手, 分析英汉语被动句之间的差异, 讨论影响它们使用的深层机理, 旨在解释英汉被动句的部分操作规律。关键词: 英汉语; 被动句; 认知; 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H31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831( 2004) 05- 0128- 06 A Cognitive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NI Wei SHAO Zhi hong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ontrastive study is conducted from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o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 sives. From three aspects, i. 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and its motivation, syntactic structure as well as pragmatic function of Eng 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and discussing the deep mechanism of their uses with a view to disclosing some underlying principles governing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passives; cognition; contrastive study 1. 引言 根据Quirk et al. ( 1985) 和杜荣( 1993) 的理论, 被动表达并非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可以对等地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例如, 有些英语被动句就不能对应地译为汉语: ( 1a) The machine was repaired. *( 1b) 机器被修好了。 ( 2a) The task was finished by him. *( 2b) 任务被他完成了。 ( 1a) 、( 2a) 在英语中能够接受, 但( 1b) 、( 2b) 在汉语中就不能接受。而如果说: ( 1c) 机器被修坏了。 ( 2c) 任务终于被他完成了。 我们便可接受。那么, 究竟影响英汉语被动句使用的深层机理是什么呢? 本文试图借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 来解释英汉被动句的部分操作规律。 2. 英汉被动句的语法化差异 12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