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从“气”论治,辨明标本虚实

1、从“气”论治,辨明标本虚实

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比较研究

张茂华1池素芳谢英姿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比较研究,寻求思路与方法上的契合,尤其是在代谢综合征以多元信息、综合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特征,结合十几年来临床工作的经验,以“从气论治”为切入点,探索中医药防治血管病变的新途径,对其病理病机的认识是: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的个例差异,实际是气伤、气郁、气滞、气虚、气聚(积)、气闭的梯度表达之差异所在,痰、湿、瘀既是病理产物,又互为因果,认同和丰富“从气论治”,亦不能单独局限于“从气论治”;借助中医“虚损生积”的病理学说,有助于理解中心性肥胖形成的关键在于“气”,是精微物质代谢与功能表现异常的集合,体现出中心性肥胖“形盛正衰”病理反应机制,临诊发现,血管病变患者中痰、湿、瘀是常见的中医证候,以单一或复合而表现为多样性,增加了辨证施治的难度,构成了中医诊治现代病的难点之一,通过病因病机的比较研究,期待着新的突破。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气痰湿瘀

Keywords: Metabolic syndrome Etiopathology Qi Tan Shi Yu

前言

自代谢综合征定义的提出,与其标准的不断修正,不论是从“病”的诊断或是“综合征”的诊断,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1],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冠心病与糖尿病是疾病发展中的同源等危症[2],发病率高,且致残与致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共识[3]。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估与治疗重点的前移,达到降低其发生率。各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产生的各靶器官损害,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左心室肥厚,然后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直至心力衰竭和死亡[4],“心血管事件链”概念的提出是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更新。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观,从主要针对下游疾病终末期的干预转变为:首先看重对上游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并重视对中游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干预,还要重视对下游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脑卒中的救治,旨在全程干预,对慢性病治疗的一种战略性转移,是符合医学发展与社会经济的需求,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原则与策略是“上工治未病”。跟踪该领域的动态变化,应用于中西医结合临床与课题研究,进行着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比较研究。

1、从“气”论治的切入点

中西医结合对与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病机的探讨已是学术热点。2005年IDF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以肥胖作为必备条件,作为辨证论治的基点,四诊合参,并结合小样本的临床流行病调查获得的证据,综合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疗效验证[5、6],综合文献检索的相关结果,代谢综合征所表达的多元信息,其综合表达模式及生物学信息特征,已明确表明需要多学科知识以及参与挑战的能力。

代谢综合征中医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由于诊断标准的不断更新,使许多资料之间缺乏可比性,难以确立治疗对策、评估治疗方法和衡量疗效水平,因此,中西医结合应尽早统一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分型标准,同时应完善科研设计,采用大样本进行

1作者简介:张茂华(1965-),男,浙江台州人,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代谢综合征和内科急重症的诊治与临床研究。Email: zhangmaohua5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5159183.html,

证候学及药效学多指标临床观察,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而具有重要价值。代谢综合征是涉及多系统的疾病,如何发挥中医的特色,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对防治代谢综合征,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对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比较研究将是有益的尝试。

笔者在1991-1994年间,开展了针对糖尿病血瘀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7、8],对120例2型尿病患者血瘀证致瘀因素(NIDDM合并症、常见虚证证候)进行分析,分血瘀证及非血瘀证组,两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相仿,结果表明血瘀证组中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血瘀证组患者中气虚证候的发生率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糖尿病患者在合并气虚证时,血瘀证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表明气虚是导致NIDDM患者的血瘀证的重要因素[7],既证实“气血相关”理论确有科学性,又获得了“从气论治”的研究方向。

对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的深入,从“气”论治是其中的关键,气,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功能表现。其病理表达已赋予更多的内涵:气伤、气郁、气滞、气虚、气聚(积)、气闭。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还将进步深入,“从气论治”正在由学术“假说”,成为代谢综合征辨证施治的重要手段[7、9],对于肥胖的再认识,更有助于了解“从气论治”必要性。

二、对于肥胖的再认识

IDF新的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为识别和筛选具有心血管疾病,还有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个体,为中心性肥胖并合并至少两个诸如高血压或血脂障碍的并发症的内脏脂肪增多的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中心性肥胖,且以肥胖作为必备条件。遵循审证求因、审因论治、以效证因的中医病因学研究思维方式,以代谢综合征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多源动态信息,围绕临床疗效之关键点,结合现代信息分析处理技术,明确了代谢综合征多元信息的综合表达模式及其生物学信息特征,肥胖是其形质虚损的病理过程中的“形盛正衰”表现,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的个例差异,实际是:气伤、气郁、气滞、气虚、气聚(积)、气闭的梯度表达的差异所在,单一或复合而表现为多样性。

借助中医“虚损生积”的病理学说[10],就很好理解中心性肥胖形成的关键在于“气”,中心性肥胖,是精微物质代谢与功能表现异常的个体,体现“形盛正衰”病理反应机制。中医学早在两千年前就有“肥胖”的记载。《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说:“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素问·宣明正气论》曰:“久卧伤气”;张景岳:"肥人多气虚,多湿多滞,气道多不利";《医学入门》也强调久卧久坐“尤伤人也”。久卧、久坐,饮食所伤,气伤、气郁、气虚,必使运化无力,输布失调,膏脂内聚,使人肥胖。生活方式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已成共识,从比较研究中求得“从气论治”。

中西医结合在探索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进程中,认同和丰富“从气论治”,亦不能单独局限于“从气论治”。代谢综合征患者气伤、气郁、气滞、气虚、气聚(积)、气闭病理状态的梯度表达,常常伴随的病理产物是“痰、湿、瘀”。古代中医认为肥胖的基本病理是痰、湿、瘀,但更进一步的病机是气虚。沈金鳌:"人之肥者气必虚",《石室秘录》:"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不能运行,故痰生之"。《景岳全书》进一步阐述:“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虚使然,果使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水谷随食随化,皆成气血,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化尽,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血气日消,而痰涎日多矣。”

中医对肥胖症的认识主要表现在辨证论治上,有资料表明[12],经统计31篇文献的41种中医辨治方案,各种中医证型(相应的治疗原则及方药略)依其出现的频率,以及依据其在同一方案中出现的先后为权重进行加权,其重要性次序如下:痰湿-脾虚-气滞-湿热-实热-(肾)阴虚-水饮-血瘀-(肾)阳虚-胃热-肺气虚。代谢综合征患者痰、湿、瘀

血集中存在的趋势,又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机体的某些部位,引起脏腑、组织新的病理改变,形成各种不同的病证。且痰、湿、瘀血互为因果,从而增加了辨证施治的难度,阻挡了中西医结合诊治代谢综合征的突破。

从传统的以方论证来研究代谢综合征,承袭前人的经验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回顾复习了实现减重≥10%、血压、血糖、血脂控制达标的病例,处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黄芪、苍术、当归、赤芍、白芍、茯苓、平地木、桑寄生、大蓟、浙贝、红花、香附、鸡骨草、威灵仙等;评估了在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随证组方,因人施治,实现了中心性肥胖的有效减“围”。

三、代谢综合征与痰、湿、瘀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肥胖是必备条件也是其特征之一,有诸内必形于诸外,肥胖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体型“重塑”在体内与体表均已发生。在“四诊”证据收集过程中,外感证以脉诊为主,内伤病以腹诊为主[13],腹诊可见全腹肥满,柔软无抵抗无压痛,皮肤温度低,常以冷湿为主,甚至有冰凉感。《金匮》“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苦为实”,可见肥胖的病因“虚”是其一。

再者,“乏力”是代谢综合征患者常见的症状,肥胖是其形质虚损的病理过程中有外在表现,《杂病源流犀烛》认为:“人之肥者气必虚。”以比类取象的方法来推测中心性肥胖的病机,脾居中州,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的枢纽,不仅能转运精微,化生气血,以灌溉五脏六腑,并且能运化水湿津液,以布达周身,若脾之功能失常,则气机升降随之失度,以致血行滞涩,痰湿凝聚,而成积聚[10]。

中医学认为,痰、湿、瘀血均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一旦在体内产生后,病程长,緾绵不除,瘀阻气血经脉,闭塞不通。由此,更容易理解“气伤、气郁、气滞、气虚、气聚(积)、气闭”,或单一或复合而表现为多样性,是一个由始发到终未的病理生理过程。在代谢综合征研究领域,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将迎来一个新的创新。

在2003-2005年间,针对在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介质[14],血清黏附分子在痰阻遏证组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以辨证分型为分层依据,探讨老年常见中医证候分型中黏附分子的表达,比较痰浊阻遏证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15]。采用临床流行调查方法与实验检测相结合,以社区老年人155例为研究对象,经中医辨证分层有痰浊阻遏证组4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水平。结果表明:①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在正常对照组为(3.148±1.20)n g/mL,在痰浊阻遏证组为(4.30±1.46)ng/mL,明显增高(P〈0.01);②血清P-选择素为(11.53±8.58)ng/mL、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12.42±5.25)n 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ICAM-1是在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分子,可能是中医证候分型差别存在的物质基础。

“证”的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痰浊阻遏证组的高表达,表明了其证型中低度炎症反应存在的可能性。因营养过剩、静态生活方式的丰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与其并存的是血管病变,终末期病变致残率高[16、17],且影响血管病变的预后[18]。

临诊发现,血管病变患者中痰、湿、瘀是常见的中医证候,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的重视[15 19]。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更多针对上述炎性反应不同靶点的新药出现,从而为我们的临

床医疗服务提供有效的疾病防治手段。代谢综合征的演变过程中,痰、湿、瘀是各种变证(胸痹、消渴、中风等病证)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正确把握这一病机环节,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小结

本文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寻求思路与方法上的契合,尤其是在代谢综合征以多元信息,其综合表达模式及生物学信息特征,继承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特色,“从气论治”为切入点,以代谢综合征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医药防治血管病变的新途径。对其病理病机的认识是: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的个例差异,实际是气伤、气郁、气滞、气虚、气聚(积)、气闭的梯度表达的差异所在,痰、湿、瘀既是病理产物,又互为因果。要获得中西医诊治代谢综合征的突破,依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代谢综合征对人类的威胁。

参考文献

1、Alberti KGMM, Zimmet P, Shaw J. The metabolic syndrome -- a new worldwid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5159183.html,ncet.

2005; 366:1059-1062.

2、陈名道,糖尿病与冠心病—同源病、等危症?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01

3、Priya Kohli, Philip Greenland. Rol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Risk Assessment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AMA. 2006; 295:819-821.

4、Abraham WT, Chin MH, Anderson JL et al. ACC/AHA 2005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Adult.

5、陈善、许迎烈,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治疗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0):804-805.

6、顾震宇、王旭,代谢综合征中医药研究概况,中医杂志,2007,48(3):274-276.

7、张茂华, 施赛珠, 王倩. 糖尿病致瘀因素的临床评估.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8, 10(2): 73-74.

8、施赛珠、陈剑秋、张茂华,等。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研究糖尿病血瘀证.中医杂志,1997,38(4):233

9、王文健.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9(2),390~395.

10、李振华、郭淑云,积聚,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01-414.

11、Gary T.C.KO, Metabolic Syndrome or Central Syndrome? Diabetescare. 2006. 29:752

12、孙学强、苏兴华、陈浩等,论从温补肾阳治疗肥胖病,全国中青年医药论文荟萃,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1994,242.

13、王邦言,中医腹诊浅议,陕西中医,2004 Vol.25 No.4 P.336-337

14、阮长耿. 血细胞的粘附分子中国实验血液杂志,2004,12(1):1

15、张茂华、金国健、樊锦秀等,老年人痰浊阻遏证组3种血清黏附分子表达的比较.中医药学刊,2006,

24(1)72-73.

16、陈家伟. 代谢综合征正在威胁人类健康. 中华医学杂志,2004,4(7):529

17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18、Boulon C, Lafitte M, Richeboeuf V, et al.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it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Am J Cardiol. 2006 Dec 1;98(11):1429-34.

19、李庆生,诊治代谢综合征应重视痰瘀互结,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2):2-5.

个人简历

姓名张茂华性别男年龄42

联系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康平中心怡苑小区5-501.

邮编: 318000

电话:0576-******** 手机 139******** E-mail Zhangmaohua5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5159183.html, 教育情况

1991 - 1994 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华山医院获硕士学位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

研究糖尿病血瘀证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

1982 - 1987 浙江省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6年12月- 至现在台州市中心医院中西结合内科主任医师

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中西结合内科副主任医师

3年来完成了省卫生厅立项的课题

2000年6月—2003年1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掌握了中西医结合内科的重要技能与管理才能

1994年8月—2000年6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1991年9月—1994年8月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华山医院硕士研究生

负责华山医院中医科糖尿病专科门诊

1987年8月— 1991年9月浙江省黄岩中医院中医师

Personal Resume

Name: Zhang Maohua Sex: male Age: 42

Address: 5-501, Kangping Zhongxin Yiyuan Sub-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ostcode: 318000

Phone: 0576-******** Mobile: 139******** E-mail: Zhangmaohua5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5159183.htm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1991 - 1994 Had studied i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 Western Internal Medicine at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 Huashan Hospital. I was granted the Master’s

Degree of Medicine. Studied on the functions of Endothelial cell and blood

platelet with Syndrome of Bloodstasis

1982- 1987 Had studied Specialt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nal Medicine at 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I was granted the

Bachelor’s Degree of Medicine.

Career Experience:

Dec. 2006 - Now Had acted as a Professor of Treatment, work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Chinese & Western Medicine. Be good at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the Syndrome of Metabolism

Dec. 2003 - Dec. 2006 Had acted a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reatment, work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 Western Medicine. We had

completed the required courses of the 3-year research program for

Zhejiang Provincial Health Bureau.

Jun. 2000—Dec. 2003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Had acted as a Deputy Director

and shouldered an important task. Had a good promotion from a

Doctor-in-charge to an Associate professor. Become a specialist

with the medic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kills, especially in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 Western Medicine

Aug. 1994—Jun, 2000 Had acted as a Doctor-in-charge at Huangyan people’s hospital,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p. 1991—Aug, 1994 As a postgraduate student, studied at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Huashan Hospital. I was in charge of the Clinic of Diabetes. Aug. 1987—Sep. 1991 Acted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in Huangyan TCM

Hosoita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