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89页例1、例2以及“想想做做”的1~6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初步体会数的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含义。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秋游吗?在一次秋游活动中,小强和小丽有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你能帮助他们分一分吗?

怎样分比较公平呢? (平均分)。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

学生拍2次手。教师板书“2”(演示分的结果)。

师: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请拍手表示!

教师板书“1”(演示分的结果)。

师:可是,蛋糕只有1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人吗?如果能,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

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蛋糕。

生:半个。

师:你能表示这半个蛋糕吗?

小结:要表示“半个”,就要用到分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分蛋糕。

师:1个蛋糕怎样分可以得到半个呢?

(1)学生操作平均分,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分法。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一半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一半要用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3)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板书12

)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 ,另一份呢?(也是这个蛋糕的12

) (4)12

怎么写呢?老师来教你。(教学各部分名称) 2.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 ,现在你们能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

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强调“平均分”。

3.认识几分之一。

出示教材第88页的例2。

(1)学生动手操作,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分别表示出12 和14

,再比较12 和14 的大小,得出12 >14

。 (2)同学们在同样大的圆形纸片上表示出18 ,再比较12 、14 、18

的大小,得出12 >14 >18

。 4.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师:除了12 、14 、18

外,你还认识哪些分数呢? (1)学生试着说一说,教师适时板书:13 、15 、16

…… (2)学生动手画一画,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分数。

(3)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小结:这幅图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6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收获了什么知识?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教后思考】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他们学习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画图等活动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挂图等学具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在课堂中,我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充分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 (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例 数学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归纳类比、直觉判断、逻辑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确计算。这些能力和培养,将使人终身受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里程表(一)》 教学内容: 里程表(一) 教学目标: 1.会看里程表,能从里程表中获取数学信息。 2.对照路线图,能解决求两地之间路程的问题。 教学重点: 从里程表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对照路线图,解决求两地之间路程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482-167+456 863-(285+578) 428+(547-398) 【探究展示】 下图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二、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示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示完成。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共性问题,通过大展示完成,教师适当点拨。 三、达标训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觉得 这节课哪个组表现得最棒? 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示完成。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共性问题,通过大展示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抽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0年8月27日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 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 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 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 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 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

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1-5的练习 教学设计

认识1-5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 使学生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 3. 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爱学习的教育,初步养成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能熟练写1-5各个数字。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 范写1-5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不足。 3. 检查回家练写情况,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议。 二、进行练习 1. 练习写1-5各数,写在田字格中,每个写一行。 2. 完成第4题。 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到天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3. 完成第5题。 ①出示第5题,让学生说说图意。 ②先说说要数些什么,再依次数出每种要数的物体的个数。 ③让学生数一数,再进行交流,说出有几棵树、几只苹果、几只小兔、几种小猴、几

只小鸟。 ④在书上填写相关的数字。 ⑤反馈。 通过复习旧知,一方面带领学生回顾写数、认数的要领,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中感受数的大小。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明白数学不止是学习数数。 4. 完成第6题。 ①教师读明题意。 ②师问:这个花瓶上应该有几朵花呀?可是这里只有几朵?还缺几朵?缺的就应该画上,应该再画上几朵? ③让学生独立画,不要求画的很像,只要数目对就可以了。 5. 第7题:写1-5各个数字。 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 三、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年、月、日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的意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先通过年历来认识大月、小月,然后通过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天数,再认识闰年和平年,结合练习中的习题了解季度的含义。单元结束后,安排了数学实践活动<<生日快乐>>。 教材编排时,首先安排了一张生活中常见的年历,让学生发现记忆大月和小月的不同方法,然后安排了两张2月的月历,了解平年和闰年,并让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全年各有多少天。 教材还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想想做做”和“你知道吗”以及“思考题”等栏目,将季度、闰年和平年、四季的划分,,几种农作物生长情况等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难点:判断平年的方法 课时安排: 认识年、月、日…………………………………1课时

认识平年、闰年…………………………………1课时 生日快乐…………………………………………1课时 第1课时认识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P17~18 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并知道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知道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知识点:1、一年12个月。2、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3、大月31天,小月30天。4、哪个月是大月,那几个月是小月。 教学重点:熟记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小月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区别 教学准备: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教学内容 第一学段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分成三次教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三年级(上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年级(下册)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本单元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五方面的具体内容。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步除都没有余数)。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商是非整十数的和是整十数的)。 验算:用“商×除数=被除数”或“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除法。 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解决实际问题: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把总和(或剩余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问题。 收集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第11页第3题里可以体会“一共用去的线÷单价=买的本数”,第12页第4题可以体会“总价÷数量=单价”。这些都是常用的数量关系 第二单元认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在认识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包括计数单位“万”和数位顺序表,四位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等内容。这些知识在以后认识多位数时,将会起很大的作用。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教学整千数与一万。要继续理解计数单位“千”,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整理并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要读、写整千的数,理解整千数的意义,进行整千数的加、减计算。 教学非整千的数。要理解并掌握非整千数的组成,以及读、写数的方法。要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要初步整理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要进行简单的估计。

全单元的练习。要整理全单元教学的知识,进行双基训练。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条: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克、千克;2.知道千克与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克和千克,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形成初步的观 念是教学的重点。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千克。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千克是计量物重的单位。 教学克。知道克是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与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 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第四单元加和减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加、减口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在加、减口算这部分内容里,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为主,还有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与相应的一千几百减几百(退位)。教学的实际问题是较难的两步问题。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各有一道例题。其他口算在练习里带出。 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道例题带出一串变化了的实际问题,突出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单元练习。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过时、分、秒,能够认读钟面上时间的基础上,教学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是:1.了解24时记时法的记时原理;2.会使用24时记时法;3.会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分成三段编排。

苏教版二上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教授新知。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最新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苏教版三上数学教案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 电 子 备 课 车青青 甘亭星海学校 2016.9

目录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3) 第一节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3) 第三节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8) 第四节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9) 第五节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 (11) 第六节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 (14) 第七节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16) 第八节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8)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20) 第一节千克的认识 (20) 第二节克的认识 (22)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24) 第一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4) 第二节认识周长 (26) 第三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28) 第四节周长是多少 (29)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31) 第一节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31) 第二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33) 第四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38) 第五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40) 第六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42) 第七节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1) (44) 第八节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2) (46)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48) 第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48) 第二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50) 第三节间隔排列 (52)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53) 第一节认识平移、旋转 (53) 第二节轴对称图形 (55)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57) 第一节认识几分之一 (57) 第二节认识几分之几 (58) 第三节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60)

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求未知加数 2 教学设计

求未知加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未知加数的含义,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思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3.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求未知加数的含义,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思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准备: 小黑板、数字卡片、学具盒、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出示教具:一个空盒,请同学们看一看其中有多少个空格?然后放入8个苹果。 2. 问:这个盒子里再放几个苹果就能放满?怎样把这个问题列成数学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8+()=10 告诉学生:这个式子读作:“8加几等于10”。 二、自主探索,领悟道理 1. 想一想,怎样才能求出“8加几等于10”里的“几”?也就是求出8+()=10里括号中的数?请学生独立思考,小组研究。 2. 议一议,说一说 小组汇报,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并小结:你们回答都很好,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这里有几种想法,你喜欢哪一种就采用哪一种: (1)因为8与2合成10,所以8+( 2 )=10; (2)因为把盒子装满就是10个,要装满盒子,再放2个就行了,即8+( 2 )=10;(3)盒子里空格可以用减法10-8=2算出; ……

三、运用巩固 1. 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求出信箱上的数,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 第2题。 出示情境图“拔萝卜”,教师话外音:拔萝卜,拔萝卜,菜地种了很多的萝卜,小白兔又提着篮子来拔萝卜了,小白兔今天要拔10个萝卜,它有许多问题等着小朋友回答呢。出示题目: 它拔了1个萝卜,还要拔几个呢?它拔了3个萝卜,还要拔几个呢? 依次类推,各小组讨论,共同填表。 3. 第3题。 先让学生复习大于号、小于号,让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然后问学生:现在要你比较4+5与7的大小,你怎么思考呢?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很认真,各个小组拿了好多小红旗,教师说过10个小红旗就可以换得一张学习优秀小组的奖状,看看,哪个小组可以换得奖状?你们小组有几面小红旗,还差几面?请各个小组回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数一数(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从儿童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将在数学课上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好吗?不过,今天到儿童乐园玩,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光盘出示儿童乐园主题图)

1.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初步感知。 (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看主题图数数。 (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如有学生说:“有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骑木马”等等。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三、巩固深化,寓教于乐 1.按顺序数数。 谈话: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数一数。 反馈:指名数一数。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课题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学期总备课 主要内容 (一)数与代数 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原来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 2.有余数的除法 原来在第四册,现在因为除法整体后移,所以放在第五册。 3.多位数乘一位数 基本内容与义务教育教材基本相同。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原来编排在第七册,现在因为数与计算的整体要求降低,所以提前到第五册。 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原来四册的时、分、秒内容现在分别分布在一、二、五册,本册主要认识单位“秒”,更强调学生对一段时间的体验。 (二)空间与图形 四边形,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 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的新内容,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以及不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四)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 在二年级上册已有渗透,这儿更强调用图示的方式让学生找出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最新-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认识1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理解10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0,并初步了解“10个一就是1个+”。 2.培养学生简单的判断推理及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认识结构。 3.让学生体会并建立起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运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1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0。 数学难点:初步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 教学具准备: 放大直尺图、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观察场景图,数出人数,知道可以用10表示,会读会写。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直尺上的数。 二、交流共享 1.数出10,利用学具抽象出10 (1)出示主题情况图,十月一日国庆节到了,各族小朋友在跳舞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先数一数,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同桌之间互相数一下,可以用几来表示: (2)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3)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数量是10的事物,先小声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大声告诉全班同学听。 (4)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故事,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0比9大,你们知道10比9大多少呢?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9个珠子,问:这是几?再拨出几个珠子就是10了?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看来10比9大1,9的后面就是10 2.10的读与写 师引导:你觉得“10”这个数和我们认识的其他数有什么不同?那我们怎样才能在田字格里写好“10”这个数呢?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补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试着写10。 3.10个一就是1个十 教师报数,小朋友数出对应根数的小棒,如3、4、7、10当教师报出10、小朋友数出10根小棒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将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并说明:我们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这样10个一就是1个十。 反复追问:你手中的那一捆共几根?表示多少个一?表示多少个十呢?结论:10个一就是1个十(板书) 你能再数出10根小棒并捆成一捆吗?现在你手中有几个十了? 三、检测完善 (1)今天,我们的数字王国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它就是10个。(师出示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 1 课时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程度。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我们中国有一个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 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 (老师放映PPT课件) 2.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我们再回到晚会现场看看:新年的钟声马上就 要敲响了,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师生一起倒计时) 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谁知道,刚才我们倒数的 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 3.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到比 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秒的认 识) 4.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还想知道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 用秒计时呢? 师:同学们,秒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 识”。 二、观察感受,建立表象 1.观察秒针。 看来你们对秒并不陌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钟面上哪根针是用来表示

秒的?叫什么针?这根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指指,说说看。 2.复习旧知识。 (1)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这时分针走( )圈,也就是( )分。 (2)1时=( )分。 师:关于时间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3.认识秒针。 (1)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2)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真是这样吗?(放映PPT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下)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一起说出来。(板书: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3)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教师手势做一下),你能在1秒钟里做什么呢? 同桌互相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 (4)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4.1秒的价值。 (1)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1秒钟里也能干许多事呢。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PPT课件演示:播放豹1秒钟的奔跑路程;发电厂1秒钟的发电量可供一户家庭用三个月;奥运会上,刘翔百米跨栏的片段) (2)了解了这些,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与秒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与秒有关的事情) 三、引导探究,揭示规律 1.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仔细看,这一次秒针走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PPT课件演示秒针从12走到1) 2.接着看(PPT课件演示秒针从1走到5),你知道秒针又走了多少秒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再来看一看(PPT课件演示秒针从5走到7再过2小格),秒针又走了几秒?你是怎么知道的? 4.如果秒针走一圈会是多少秒?你是怎么想的? (师随着生的回答板书:60秒) 四、观察演示,总结方法 1.秒针走一圈,分针会有什么变化? 现在分针和秒针都指着几?注意观察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有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PPT课件演示的钟面上秒针的走动情况) 2.回想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师板书:1分) 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你有什么发现吗? 五、自主尝试,体会感悟 1.(1)60秒也就是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咱们来个一分钟的体验活动,好不好? 老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项活动,有的是写汉字,有的是口算,有的是写数字。 (2)学生自主选择操作活动。 (3)学生活动后汇报,1分钟分别做了多少。 2.(1)每个大组选一个学生表演拍球、跳绳,其余学生数数。 生活动后汇报,师分别给予评价,突出相同的一分钟,做得多的速度快。 (2)估一估,试一试。你跳80下绳,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你拍100下球,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你10秒能跳几下绳?能拍几下球? (3)生汇报,全班交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