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整理编辑:田继泽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0余年,按历史发展情况,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1949年——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②1956年——1966年5月: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③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④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目的:筹备建国任务

时间地点:1949年9月30日在北平举行。

★内容: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毛泽东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经民主协商政协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改名为北京定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会议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高岗、宋庆龄、李济深、张澜为副主席(前三人为共产党员)。

《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大宪章。

二、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先后顺序)

☆3.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了一些问题(不足)。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确的。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的目的

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时期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制定过程

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了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

☆3.时代意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总结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政治、经济上的新成就;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基本政治制度和各项政策,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确定了下来。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跃进

1.背景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说明对当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2.总路线(指导思想)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积极意义

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求富求强的强烈渴望。

4.消极意义

由于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但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跃进”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而后扩展到工业领域,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二、人民公社

1.运动掀起的原因:

伴随着经济战线上“大跃进”而来的,是在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根据“工农商学兵相互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原则,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将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转变为人民公社。

2.运动的实质

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大刮“共产风”。

3.运动的后果(人民公社的弊端)

大办人民公社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的觉悟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坏了群众的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和生产力下降。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从1959年起,特别严重是1960年夏以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逐渐显露出来,使国民经济陷入困境。1961年正式提出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1964年底至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宣布:经济调整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技)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不久,由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进程被中断。

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一、“铁人”王进喜

1960年春,石油会战的成功,打破了“中国贫油”的悲观论调。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

1959年6月,为了增强国防势力,打破国际上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在苏联政府终止合作协议的情况下,中央下决心自己制造原子弹。在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一代核科学家的集体努力下,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意义:两弹的成功爆炸,表明了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的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邓稼先的评价:邓稼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制和爆炸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三、“县委书记的榜样”(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焦裕禄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群众谋利益。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第6课“文化大革命”

一、发动

1.原因:

①制度建设方面:这是党和国家民主与法制不健全的表现(也是“文革”(1966.5~1976.10)的教训)。

②个人发面:毛泽东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形式,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

2.性质:

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广大人民带来灾难和损失的动乱,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

3、经过:

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这场由“中央文革小组”操纵的运动,很快又从党内推向社会,破坏民主法制的社会动乱开始出现。

二、升级

所谓的“一月革命”风暴。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升级,进入全面夺权阶段。

三、结束

1.文革造成的深重灾难(后果):

①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②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社会动荡不安。

③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干部群众心情压抑。

2.林彪叛逃事件

林彪图谋提前“接班”,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败后,乘机外逃,于1971年9月3日,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林彪叛逃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3.周恩来、邓小平全面调整

①目的:恢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正常局面。

②成果:经过整顿,国民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全国大部分地区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4.粉碎“四人帮”

①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人民群众万分悲痛。但“四人帮”却发出种种禁令,压制人们的悼念活动,并加紧对邓小平进行“大批判”。

3.十一届三中全会

⑴时间:1978年12月

△⑵内容:①会议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④会议还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⑶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遵义会议也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20世纪历史上中国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革(三个伟人):

⑴辛亥革命废除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孙中山)。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毛泽东)。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人民富了起来,邓小平)。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党的十二大: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人大代表,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2.党的十三大: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①初级阶段的理论:

1987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了概括。

②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后来被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9课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1.1980年设置4个经济特区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3.1988年海南建省,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4.对外开放的格局: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5.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6.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设立4个经济特区。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特区建立在交通方便,临近港澳的东南沿海。

⑴必要性:实行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有大思路。他认为,现在有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只有对外开放大量吸收外国资金,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⑵经济成果:深圳自创办特区后,深圳的主要经济指标每两年至两年半即翻一番。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的发展速度。短短的几年时间,深圳就变成了一个高楼林立、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地区。

2.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大青秦通天烟连云,上宁三州湛北海”),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海南建省,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最大的经济特区)。

4.至此(“此”指海南设省,为经济特区),全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窗口”作用)

经济特区的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流域经济腾飞(“三个中心,一个龙头”),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邓小平的提议),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10课民主法制建设

一、依法治国

1.必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促进社会稳定,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党中央关于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需求,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制定出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2.迫切性:1979年,邓小平强调指出“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3.完备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00年,全国已制定了380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800多件行政法规,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从总体上看,我国在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基本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①数量多②项目全③有特色

4.艰巨性: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社会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这是总结共和国50年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做出的历史结论,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并已经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

二、《刑法》和《民法通则》

1.颁布时间:1979年7月,全国人在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此同时还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行了历史新时期。1997年3月,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做了重大修订,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

2.意义:刑法的完善和实施,在保卫国家安全,保护公私财产,保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需要将先后颁布的各种民法法规纳入一个总体框架,并针对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为此,全国人大于1986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并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终于有了体

系性的总体构架,为制订完整的、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法通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法人制度,并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以国家授予它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这就为经济开放扫除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三、村民自治

1983年后,全国各地普遍废除了“政企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乡镇以下建立了村委会。为适应新的变化,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基层,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立,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随后,全国各地农村逐渐开展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民主自治实践。所谓“海选”,就是指村民可以不受限制地提名任何具有被选举资格的人为候选人,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选举。意义: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我们现在实行的村民自治,实践证明它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注:特别注意搞清我们学过的几部法律颁布的先后顺序:⑴1950年《土地改革法》;⑵1954年《宪法》;

⑶1979年《刑法》《刑事诉讼法》;⑷1982年《宪法》;⑸1986年《民法通则》;⑹1987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1、民族居住格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西部多,东部少)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彼此之间结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⑴政治上:保障平等参与,享有充分权利。

⑵文教上:保护民族文化,培养民族人才。

2、民族政策⑶习俗上:尊重民族习惯,保护宗教信仰。

⑷经济上:安排建设项目,扶持民族经济。

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极大地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良好民族关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省级民族自治区设立情况简表

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有1256个民族乡。

3、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经济上)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在中国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积极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民族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通讯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四、结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实践证明,中国实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区制度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平

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在21世纪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合乎国情,胜乎民心,具有强大的胜利意义。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

①出发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把有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②“一国两制”内涵: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在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意义:

“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和伟大构想,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国内),也为国际社会经和平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做出了贡献(国际)。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和澳门回归:回归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英两国政府经过22轮谈判,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两个《联合声明》的发表与生效,标志着中国将对香港、澳门恢复名誉行使主权的问题基本解决。

2、能回归的原因:

内因:①综合国力的提高。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③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外因:外国帝国主义殖民体制土崩瓦解。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岸人为隔绝的局面。随着形势的发展,台湾方面也开始调整对大陆的某些政策,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解决,一国两制,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两岸关系的缓和,为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领域不断扩大,从文化、教育逐步拓展到经济、贸易、卫生、科技以及新闻、出版、宗教等各个方面。通过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敌意和误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3、解决台湾问题有利因素:

①两岸关系缓和,为相互间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②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关系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③大陆方面希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积极促进和平,为两岸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提供有利保障。

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大,大陆拥有极大的感召力,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

平统一。

4、解决台湾问题不利因素:

①“台独”势力猖獗。②美国等外国的干涉。

5、前景:尽管目前海峡两岸仍处于分裂状态,但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的事实表明,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

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5、台湾问题的本质:

台湾问题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一、海、空军的建立

1、背景:

建国伊始,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时,国内的国民党残余军队还在负隅顽抗;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止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同时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

2、海军的建立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数年后,海军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相继成立。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从此,中国海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空军的建立:人民空军是同新中国一起诞生的。1949年8月,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飞行大队。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4、海、空军建立的意义

海、空军的相继建立,初步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1、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适应现代条件下的战争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组建独立的战略核反击力量。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第二炮兵”。 1984年10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在国庆35周年的阅兵式上首次亮相,揭开了神秘的面纱。1999年10月1日,在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战略导弹家庭的部分常规导弹和核导弹再度驶过“神州第一街”,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的战略导弹变小了,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发展水平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3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创业,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基本建成了固守阵地与机动发射相结合,包括近、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战略防御体系,形成了核战争条件下“全天候”的常年作战能力、快速反映能力和准确打击能力。①发射方式先进。

②导弹种类齐全。

3、自卫的原则

中国发展数量有限的战略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遏制可能出现的核袭击。从拥有核武器的那一天起,中国政府就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三、军队建设的现代化

面对世界军事技术的挑战,中央军委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战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

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之上,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根据这一要求,人民解放军加大对部队体制、编制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力度,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全面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使部队的军政素质和作战能力明显提高。

实行军衔制,是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195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1965年被取消。1988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央军委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1997年,中国政府宣布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

☆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上世纪80年代)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时间和目的:20世纪50年代初,在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印度、缅甸等国的积极响应。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举行会谈。首次提出处理中印关系的基础应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张。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③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二、出席亚非万隆会议:

①时间:1955年4月,亚非一些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史称“万隆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亚非国家应“求同存异”(同:相同的历史遭遇——都曾是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独立、发展本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愿望;异:各国独立后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不同)的方针,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赞同,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英、法、德、美、日、西、葡、意、荷等)参加的国际性会议。

②意义:这次会议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影响。

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时间: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支持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越来越多。1971年10

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逐出联合国的一切机构。

②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此,中国外交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四、中美建交

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政府审时度势,从促进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立场出发,对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做出了积极回应。

过程:①积极回应。②“乒乓外交”。③官员交往。④握手言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⑤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⑥邓小平访美。⑦“八一七”公报(1987年)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

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在世界经济放缓、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情况下,中国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尤其是当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APEC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宣言,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三、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

为了维护和促进世界与地区和平,中国一如既往,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事务,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势的恐怖主义,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

第18课科学技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