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部分 心理学基础(整理提纲)

第二部分 心理学基础(整理提纲)

第二部分  心理学基础(整理提纲)
第二部分  心理学基础(整理提纲)

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

初中生是指11、2岁到14、5岁的儿童。初中阶段又可称为少年期、青春期或学龄中期。青少年期生理发生迅猛的变化,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1)感觉的发展。由于教学和活动的要求的提高,学生的感觉能力不断发展。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各种感觉发展日趋完善。研究表明,15岁左右的少年,视觉和听觉的敏锐度甚至可以超过成人。感觉的迅速发展,对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各种感觉的感受性,但同时不要忘记对各种感觉器官的保护,尤其是对眼睛的保护,预防近视眼的出现。

(2)知觉的发展。首先,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更加提高, 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其次,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进一步发展起来。他们不仅善于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全面深入地去进行概括。在空间知觉上,带有更大的抽象性。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在时间知觉上,可更精确理解较短的单位,如,月、周、时、分等,而对“世纪”、“年代”这样的历史时间单位,虽然也可开始理解,但常不太精确。在观察力发展上,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有显著发展。初二是观察力概括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观察中,他们观察细节的感受力、辨别事物差异的准确率、理解事物的抽象程序均在不断地发展。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知觉整体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或日常生活中他们能对存在一定缺欠的事物进行修补。但是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所限,初中生常忽视弱刺激部分而过分注重强刺激,从而常作出不完全甚至是错误的反应。

初中学生已能根据经验,对事物加以组合、补充、删简或替代,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解。但初中生运用这几种加工方式的时候还很幼稚,很大程度依靠主观想象,表现出更多随意性,有时对知识的理解就显得牵强附会,如果没有正确指导和更合理解释,他们还会把这种理解顽固地坚持下去。

在知觉恒常性方面,由于受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初中学生比起高中学生有所差距。初中生很容易受到局部、片面的刺激的困扰,不能稳定不变的反映客观事物;而高中学生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更从容、灵活地使用各种概念、定理或规律,更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感知觉发展的高级形态,形成的观察力是感知能力的核心和重要表现。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感知力发展总体趋势。

进入中学后随着教学的要求和学生智力活动自觉性的提高,其观察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

(1)观察目的更明确。初中生能使观察服务于一定目的,并持续较长时间。但初中生观察的目的仍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成人的要求,带有被动性。直到高中阶段,青少年学生才表现出能主动地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持久的观察,并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

(2)观察时间更持久。在注意力和观察目的性、自觉性发展的基础上,观察可持续时间不断增长。

(3) 观察内容更精细。随着年级增长,初中生比小学生在观察精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方面有明显的提高。这是由于青少年对观察对象本质属性的理解不断深化、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增强的结果。

(4) 观察角度更概括。低年级小学生对所观察事物作出整体概括的能力很差,表述事物特征分不

清主次,往往忽略了有意义的特征而注意无意义特征。而中学生的分辨力和判断力就好多了。

观察力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的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与家长对学生训练和培养的影响,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1) 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向学生提供各种感性材料,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此外,适当的直观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稳定和集中,思维更为积极和敏锐,记忆的保持更为持久和深刻,想象更为丰富和活跃。总之,直观教学使得学生的感生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教学效果得到大大提高。

A 实物直观:

由于通过实物直观获得的感性知识富于真实性,可以使教材内容同实际事物间发生最为直接、真切的联系,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实物直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它往往不易突出事物的本质因素,因为在实际事物中,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且非本质因素一般表现得比较强烈,易把不显著的本质因素掩蔽起来,会造成知识理解上的困难。二是它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法提供某些重要的感性材料。所以,实物直观不是教学中唯一的直观方式,还必须采用其他直观手段来弥补实物直观的不足。

B 模像直观:

模型,图像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化,抽象或夸张,它通过人为的手段消除或减弱实物直观的缺点。利用模像直观可有目的地提供大量实物直观所无法提供的典型感性材料,为理解创造有利条件。

C 言语直观:

指在生动形象言语的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和设备的限制,使感性材料的来源较其他直观方式更丰富,在各科教学中是普遍,经常,大量采用的一种直观方式。此外,由于表象具有概括性的特点,这就有利于向抽象概括过渡。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言语直观能与实物直观或模像直观相结合,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初中生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知觉的一种形式,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提高中学生的观察力就要针对观察的四个特征,通过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A 向学生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

由于知觉时选择性和整体性特征,人们在观察中常会聚焦重点,忽视细节,重视外部特征,忽视隐蔽特征,重视感兴趣的东西,忽视不感兴趣的事情。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与培养细致,耐心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其次要掌握合理,系统的观察方法,再次要学生制订周密的观察任务,以避免观察时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并减少疏漏;最后,要根据个人的认知风格特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在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时,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中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主动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任务的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教师和家长的指示。

B 培养中学生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应是对被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但观察常被人们误解为“看”,因此反映的范围常被局限为刺激的视觉属性,而忽视刺激其他方面的属性。要培养观察的全面性,需要综合各种感官的活动,对被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作出整体的反映。因此,在学校中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地运用“讲写做画演”五项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全部感觉器官参加课堂活动,才能使他们根据课堂的直观性,形成完整鲜明精确生动的表象,并和语言相结合,产生理性的知识,从而学得深刻,记得牢固。

C 增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言语能力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必须要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其言语能力。人的知觉形象,通常是用词来表示的,是和词紧密联系的。在有第二信号系统参加知觉和观察活动时,就能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在观察时,应引导他们的言语活动参加,作必要的观察记录,这样就可以提高知觉和观察的质量。

青少年正处于记忆力发展的“全盛时期”,表现出比较复杂的特点,同时青少年的记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初中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有意识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学生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目的的明确,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越加显著.中学阶段,有意识记的突出特点是,学生逐渐学会根据不同的材料内容,由自己提出识记的目的和任务,并且是适当长远的识记任务。从初二,三年级起,他们能逐步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主动地根据所识任务的具体内容与自己的具体特点选择良好的记忆方法。

不仅有意识记在发展,无意识记及其效果也在发展。他们的记忆效果,主要在于记忆过程的思维活动程度,也就是能否将所记忆的东西或材料当作智力活动的内容或对象。

我们应有计划地发展学生的有意识记,而且也要发展他们的无意识记。特别是教师,如果讲课生动,无意识记的效果会相当显著,并能有效快的提高。

(2)初中生机械识记和理解识记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到了中学阶段,教学内容更加深刻的反映着事物的本质特点,因此,对学生的理解识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对记忆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并且他们的知识经验日益丰富,言语,思维进一步发展,于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要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发展理解识记。对于中学生的机械识记,一是要利用,二是要引导。利用初中阶段良好的机械识记效果,让他们多背一些知识,在机械识记中,要引导利用理解方法,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以提高记忆效率。

(3)初中生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的发展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大量掌握各种科学概念,必须进行逻辑判断,推理,证明,这样,随着中学生言语和思维的发展,词语的,抽象的识记能力也日益发展着。

中学阶段,抽象材料识记数量的增加与具体材料识记数量的增加相比,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加大了发展速度,但中学生的形象识记仍在发展,到了初中三年级之后略有下降的趋势。我们不能把形象识记看作是低于抽象识记水平的记忆。

1.青少年学生记忆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随年龄增大记忆力不断提高。到16岁趋于成熟。

2.同一年龄的青少年学生,受所记材料性质的影响,记忆效果不一样。总的来说,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形记忆要优于词语。即使同样是语言材料,视觉记忆要优于其它感官(听觉)受到信息的记忆。

3.青少年短时记忆广度随年级增长而不断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容量)是有限的,一般人短时记忆的容量在七个“组块”左右。组块是指记忆的单位,组块的大小能随经验积累和训练水平而不断提高。青少年短时记忆的发展不单体现在组块数量的增加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组块内容的丰富上。

4.初中生识记的有意性更加发展起来。初一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还表现得很明显,他们对有兴趣的材料记得比较好,而对一些困难的材料记得比较差。在教学的影响下,学生逐步学会使自己的记忆服从于识记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因而有意识记占有重要地位。从识记方法上,中学生意义识记的

能力也有更大的发展。虽然初一年级学生的机械识记在记忆方法上还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意义识记逐渐成为识记的主要形式,机械识记的成分逐渐减少。从识记的内容看,对词语的抽象材料的识记能力有较快发展,但仍需要具体直观材料的支持。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他绘制了遗忘曲线,形象显示了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后来其他研究进一步提示有关遗忘过程的规律,如有意义材料比无意识材料遗忘得慢,数量多的材料遗忘较快,两种相似的材料,前后间隔短,则容易相互干扰而造成遗忘,学习程度不够的材料容易遗忘等。

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A 及时复习

遗忘发展的规律表明,识记后,遗忘很快发生,因此,对于新学习的材料,为防止遗忘,应该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另外,针对遗忘发展“先快后慢”的特点,在识记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的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些,时间的间隔可长一些。

B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要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每天复习的内容要适当,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

C 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可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做到分散和集中相结合。

D 复习方法多样化

单调的复习方法,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将会降低复习的效果。方法要灵活多样。

E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互配合,在头脑中构成它们之间的神经联系,形成记忆痕迹,以后遇到其中一种刺激信息,就可引起多种相关记忆痕迹的复活。

F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及时了解识记成绩,提高学习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动机。也使学习者知识存在问题,在重新阅读时会有针对性集中精力攻克难关,纠正错误,不至于平均使用力量。

A 提高正确识记方法的能力

发展意识识记的能力:充分理解材料是发展意识识记的必要条件。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基础上,通过编写提纲,列表格和图示来识记。指导学生比较,寻找异同点来识记,并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归类,然后分别采用“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重点记忆法”进行识记。

正确组织复习,锻炼记忆能力:

B 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记忆的效率

目的明确,才能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去记忆,这是有意识记的关键。从心理学上讲,目的具体明确,能提高大脑皮层有关区域的兴奋性。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记忆任务。并不断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自觉地提出学习任务和记忆的任务。

C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理解记忆,对需要记的材料进行充分研究,了解它的内部联系,本质和特点,通过理解去记它们。

另外,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是和我们已有知识,经验相关的,要善于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记。

D 要提高我们对记忆内容的兴趣

如果我们多接触某些不熟悉的事物,多深入地学习,会逐渐对它产生兴趣。

E 让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记忆活动

充分发挥眼耳口鼻脑手等各种分析器官的作用,通过视听写嗅想触等,牢固地记住所要记的材料。

F 养成自我检查习惯,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的能力

对知识的再认与加快既是检验记忆的指标,也是加强复习,巩固记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除定期检查学生外,还应让学生进行自我复述,自我回忆,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独立作业等自我检查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初中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初中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初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初中学生想象的现实性在不断发展。想象的内容比较符合现实,富有逻辑性。初中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

(1)中学生的想象比儿童期的想象更抽象和内在化

在12—13岁的时期,他们想象的各种内容都能直率地表示出来,到了青年期,他们的想象逐渐内在化了,而且变得抽象起来,不像儿童时期那么天真具体和怪诞。

(2)中学生有意想象迅速发展

中学生的想象,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大多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表现为能自主地确立想象的目的和任务,并能围绕目的去展开想象。

(3)中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水平逐步提高,创造性想象日益占优势

中学阶段,创造性想象日益占有优势地位,随着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通过课外活动的锻炼,不少人的创造性提高。

(4)想象的现实性增强

中学生的想象很丰富,并且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辩证性的发展,想象逐步摆脱具体性,虚构性,日益变得抽象概括现实。但不切实际的想象还时有发生。

(5)中学生的想象与情绪的丰富性,认知能力的扩大,以及知识,兴趣的广泛性相联系14—17岁是中学生想象的顶峰期,往后由于认知技能提高,以及现实对他们的要求,能够抛弃那些不现实的幻想。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逐渐发展,从经验型的抽象向理论型的抽象水平发展。

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

(1)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把培养中学生想象力任务贯穿于每一节课和每一科目中。

要求全体教师都必须自觉的把培养学生想象力置于与传授学科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都有着大量而丰富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资源,这就看我们如何来充分利用。

(2)以课外兴趣小组为辅助,强化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1.兴趣小组符合每个成员的需要。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成员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引向深入。

2.在兴趣小组,学生全身心都处于极度松弛状态,更有利想象力的发挥,如果指导得法,在兴趣小组的收获将会大大超过在课堂收获,并最终有利于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3)提供丰富阅读材料和阅读场所,扩大视野,使其成为培养中学生想象力的源头活水。

要发明、创新,首先在我们头脑中必须有大量的材料,没有一定数量的材料为基础,想象力的培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4)提供学生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情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学生带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去感知教材,去体察,想象,会极力用恰当的词语句式描绘情境,表达自己的感受。

(5)带领学生参加实践,丰富他们的人身经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要想让学生恢复已有的活力和创造性,必须彻底打破这种牢笼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自然和生活里自由感知、体悟和升华,或许这才是真正找到了一条激发学生灵感的道路。

小学时期的儿童,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进入中学后,学科门类的增多分化,学科内容的加深,学科概念的抽象化与符号化,势必要求他们有更高的抽象概括能力,以便更加自觉、独立和批判性地进行学习活动,这就导致初中生的思维出现了两个质的飞跃变化。(1)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处于优势地位。

但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仍需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大约到高中二年级初步完成。(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从形式逻辑思维看,初中一年级已开始占优势。初二、初三开始能理解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就辩证思维发展来讲,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该种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还不高。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转折期,但辩证逻辑思维尚未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3)对问题情境的思维质的飞跃

A 提问趋于探究性,主要在于寻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B 提问具有开拓性,由于社会生活领域扩大,学习内容增多,自我意识发展,导致提问的问题宽泛。

C 提问具有批判性。多持质疑批判态度,使问题富逆反的挑战性,易从习以为常现象中发现提出问题。

在求解方面,对问题情境的思维也有质的飞跃。

A 能运用假设。能抛开具体事物,使用以概念支撑的假设进行思维,使问题的解决过程更科学性。

B 具有预见性。会撰写计划,思考步骤,有条理地求解问题。

(4)想象力迅速发展

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趋势是持续向前的,其中初二至初三是发展的加速器,并且较为复杂和高级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幅度较大。

A 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B 想象日趋抽象化,现实化。

C 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多。

D 创造性思维进入关键期。初一初二学生聚合思维优于发散思维,初三发散思维的发展速度明显

加快,并超过聚合思维。

(5)思维品质矛盾交错的发展

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显发展。自我意识的自觉性也有发展,喜欢独立寻求或与人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但他们看问题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我们应启发学生在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同时,尊重别人。

良好的思维品质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创造性等。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武装自己的头脑。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积极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以便发展思维能力。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言语发展分不开的。学生正确掌握大理词汇和系统的语法规则,并能清晰准确灵活使用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则可使思维活动明确,系统,符合逻辑。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发展“求同思维”。避免心理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维发展的源泉,实践不仅为思维活动提出新问题,还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经验,也提供检验思维正确性的标准。实践有助于学生的理论思维,操作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个体独立思考创造出新颖和有社会价值的智力品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形态。在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或活动中,思维的独创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维独创性的特点:认知的深刻性,独特性,发散性,新颖性。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

(3)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4)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5)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6)培养创造人格;

初中生的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渐取代了无意注意的优势地位,注意开始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品质。由于学习目的性日益明确,他们更能自觉地、独立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不为外来刺激干扰。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强,注意的稳定性有较大发展,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下,注意能集中保持在40分钟左右。注意的分配、转移能力得以发展,听课的同时记笔记的能力比小学时期有长足的进步。注意的外部表现不如小学生明显,自控能力增强。中学生有意注意发展并不意味着无意注意的不重要,在学习中,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轮换,能够减轻学生的疲劳,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通常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这可以用来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也可能造成学生

学习上的分心。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利用它好的影响,防止它不好的影响。

首先,要尽量防止和排除那些足以使学生离开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的出现。例如,教室周围嘈杂的声音、教室前方和两侧的装饰或张帖、教师过度的表情和不适当地使用直观教具等,都易分散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在教室内外布置安静简朴的环境,尽量减少上课时的各种干扰,这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教师也可利用刺激物特点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注意。如在学生不注意时教师突然停止讲课,声音抑扬顿挫的变化,利用鲜明生动的直观教具,故事性的谈话,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等,都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不过所引起的注意,是被动的注意,保持时间较短,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

最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可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学生注意的品质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注意的持久性随年龄增长而延长,人们应根据这条规律和各个学龄阶级注意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

(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学生不能单凭兴趣学习,他们常须学会虽然不感兴趣但必须学习的知识,要发展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是培养有意注意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设法使学生明确知识有价值,以及学习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可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自觉性。另外,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进行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3)善于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过分强调或过多地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学生就容易疲劳。如单纯依靠无意注意,就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所以无论是整个教学活动还是一堂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就一堂课来说,要善于安排教学计划,使学生的 2 种注意有节奏地进行轮换。一般来说,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还往往停留在上一堂课或课间活动有趣的对象上,需要通过组织教学引起有意注意;接着引导学生对新课题、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随后,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原则进行教学,特别是让学生掌握重点或难点时,要使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在紧张的有意注意之后,通过教学方式改变或运用直观教具和有趣语言等来引起无意注意;下课前学生的注意最容易涣散,布置作业也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有意注意等等。

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一个学生如果有较大的注意广度、持久的注意稳定性、较强的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能力,就可以保证心理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

1 .要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 l )要求学生对干扰他们的刺激保持镇静的态度。

( 2 )加强注意的目的性。

( 3 )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揭示事物的新内容,因为注意稳定性和事物的复杂程度和变化有关系。

2 .要培养学生稳定而且广阔的兴趣。

要扩大注意的广度,需要学生积累本学科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迅速增加知识储备,勤学多练。此外,使学生了解当前活动的性质和要求,适当安排教学任务,也可以扩大注意范围。注意广度还受注意对象特点的影响,如果需要学生注意较大范围内的教学对象,就应该使它们在排列组合上集中有序,或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3 .培养学生随时都能迫使自己把注意集中于一定事物的习惯。

教师要教育那些难于转移注意的学生不要在课间思考困难的问题或作剧烈的运动,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上课时容易把注意集中到学习上。

4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

5 .要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智力的概念

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2)智力的差异

A 智力的个体差异(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

首先,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其次,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由于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品质,它可分解成许多基本成分,用单一智力分数不足以表明智力的特点。此外,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一是稳定发展,这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也有人表现早熟,但成人后智力平平;有人则前期发展很慢,但大器晚成。

B 智力的团体差异

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在总的智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别。但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表现出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差异加大。

职业种族差异:智力测验的平均得分上,这主要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加之智力测验本身的公平性问题。

(3)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智力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到25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入衰退期。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智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影响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准备状态,决定学生学习可教育性程度。由于先天素质存在差异,特别是后天条件不同,如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所从事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程度不同,使智力出现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可分为量的和质的两方面。量的差异,一是智力水平差异,二是智力表现早晚差异。所谓质的差异一是智力类型差异,二是智力性别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智力差异对学业成就和未来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儿童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智力因素具有密切相关,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智力的发展会促进非智力因素积极特征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对学习具有调节、控制、维持和补偿功能,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但一致性并不是绝对的、自发的。无论对智力较好或智力较差的儿童,既要发展智力,又要培养非智力因素,并有意识地让智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让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

伴随初中生生理、心理显著变化,智力发展也有巨大进步。体现在量和质方面,量的变化主要为由于初中生各种基本智力因素(如言语、感知觉、记忆、想象及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能

更轻松快捷有效完成各种认知任务;质的方面,表现在初中生认知结构及思维过程的具体变化上,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在解决问题时,能逐渐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法则以及逻辑推理等手段,提高解决问题的精确性及成功率。

一、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初中生智力的发展,最主要的在于其新的思维特点的出现。按照皮亚杰关于个体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初中阶段正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个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是,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诸如组合、包含、比例、排除、概率及因素分析等逻辑课题。

(一)运用假设

初中生在面临智力问题时,不是直接去抓结论,而总是通过先挖掘出隐含在问题材料情景中的各种可能性,再用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的方法对每一种可能性予以验证,最后确定哪一种可能性是事实。

(二)逻辑推理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初中生就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能力。但是不同年级间在推理发展水平和推理运用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初一学生虽然已经开始具备各种推理能力,但还是初步的,特别是在假言、选言、复合、连锁等演绎推理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差;初三学生的推理有了明显的发展。

初中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不平衡,归纳推理的能力高于演绎推理的能力。初中生推理运用水平的发展顺序是,先掌握排除推理中的干扰,其次是改正错误,最后是运用推理去解决问题。

(三)运用逻辑法则

初中生对各类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在对于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的认识上。初中生掌握不同逻辑法则的能力也存在着不平衡性。

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还体现在对概念掌握上。青春期后,初中生日益掌握了更多的抽象概念和更复杂的概念系统。对抽象概念及概念系统的掌握,在初中阶段,也有逐渐发展过程。

二、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

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相呼应,在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中也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在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得到明显增加的同时,思维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表现依然突出。

(一)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思维的创造性,即思维独创性,指在问题情景面前,采取新颖、独特对策去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初中生具强烈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这主要来自于心理上强烈的成人感及高涨的自我意识。初中生求异思维发展非常明显,而求同思维的发展则比较缓慢,这也是初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原因之一。

在初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其思维的批判性也明显发展起来。由于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使他们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

(二)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其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反映在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上;其次,在思考、分析问题时极易钻牛角尖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障碍;第三,思想上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及全面性,对问题的最后处理常常是虽很有新意,但并不准确。

初中生思维的表面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分析问题时,还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他们在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时,也易失之表面化。

(三)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

初中生思维中自我中心主要表现为,虽然他们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却不能明确区分他们自己的关心焦点与他人关心焦点的不同所在。

初中生自我中心式思维的结果之一,在心理上制造出假想的观众。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初中生自我中心的思想中,与“想象的观众”相对应的是关于“个人的虚构”。他们会依照个人的意愿,创造出一套独立的推理体系,并试图对现实中的一切进行分析,最后常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如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中,培养和发展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材料的组织能力;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空间想象力、计算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其次,要注意开扩视野,拓宽知识面;教学中要把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讲清楚,并予以适当归类组织,使之具有一定概括水平。只有经过高度概括和合理组织的知识,才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才有利于学习迁移产生。再次,教学中重视学生智力技能的训练,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在能力发展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教师可通过观察、测验等方法了解并掌握学生能力差异,采取不同教育教学措施、方法,进行个别指导。首先,在教学中对能力发展水平较高、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应提供较难的学习任务,鼓励独立思考,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才智;对智力发展较差学生,要给更多帮助,对作业具体指导,树立信心;对智力水平不差,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针对各自的特点,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入手,不断完善良好的个性品质。其次,不应歧视在某些能力方面有缺陷学生,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扬长避短,同时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学生长善救失,人尽其才。最后,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对于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应给予机会,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来促进他们的特长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如何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元认知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监控、调节功能,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1)自我提问法,即通过提供一系列关于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反省,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相互提问法,即将学生每两人分为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问题表,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问题表相互提问并作出回答。研究表明,相互提问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与竞争,发展元认知能力。

(3)知识传授法,通过传授学习理论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关于元认知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元认知运用到学习中,形成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创造能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品质,与创造者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特征乃至社会环境都有密切关系。学校的教育教学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造性学习的环境,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发挥。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高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仅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而且是二者协同作用的结果。从智力开发角度,非智力因素所起作用至关重要。没有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就失去动力源。教师只有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通过系统课程的学习和智力操作训练,才能使学生的智力或能力不断地充分发展。第一阶段,用个别教育方法,分别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第二阶段,采用整体教育方法,使整个班级甚至全校都形成良好学习风气,让学生受到熏陶,逐步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在此阶段要为学生树立身边的好的学习榜样,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第三阶段,要采取个别化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逐个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使之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智力的研究和认识也得到不断深入和发展。而传统智力所测试的仅仅局限于学业智力,这种测试也忽略了智力与现实世界联系,用来衡量和评价人的智力难免失之偏颇。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智力理论的新智力观。

多元智力观认为,智力是复杂而多层面的结构,人的智力是在其生物因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发展的。不同的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成功智力理论认为,成功并非伟人的专利,它也属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平凡人。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应该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每个儿童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进行因材施教。

为更好适应儿童智力的个别差异,学校和教师不应只从传统智力的内涵方面来培养儿童的智力,而应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发现和充分挖掘儿童不同方面的智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使其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这是现代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发现儿童在智力上的特点,特别要注意儿童学习能力、创造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儿童采用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在具有主动参与特征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既可以是儿童个人独立学习,也可以是与同伴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既可采用同质分组的方法,也可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同质分组可缩小儿童在智力上的差距,便于互相启发和帮助,有利潜能的开发。所谓异质分组,就是将具有不同智力优势和特点的儿童进行合理分组。异质分组的优点在于能使儿童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特长进行分析,比较自己和别人在智力优势和特点上的差别,达到智力优势互补目的,并促进自我认知智力和人际智力的发展。在采用异质分组的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智力特点运用多样性的指导手段,对儿童的学习活动进行分类指导。例如,对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儿童,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1)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给儿童作出正面的榜样;(2)帮助儿童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语言,并据此作出反应;(3)指导儿童模仿榜样的表达,然后逐步过渡到自己使用规范、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从多元的角度对儿童进行评价。不仅从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等传统智力的角度去评价儿童,而且要从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去衡量儿童。在对儿童进行评价时要采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儿童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初中生情绪情感的特点:情绪内容的丰富性(情绪体验的种类)

情绪活动的不稳定性(变化,迅速转换)

情绪体验的跌宕性(冲动,缺乏冷静,悔恨)

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情绪的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1)情绪活动两极化

初中生的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具有明显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初中生的情绪表现有时强烈狂暴。但有时温和细腻。情绪表达已不很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情绪表现也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初中生尽管表面上情绪表现强度很大,但情绪体验不够稳定,维持时间相对较短。由于他们在对客观事物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初中生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但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失去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了造作痕迹。

(2)反抗情绪强烈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岁到4岁之间,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第二反抗期则出现于初中阶段,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方面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情绪出现的第一个原因,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障碍来自成人,产生了反抗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个体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初中生对于周围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情绪的第三个原因。初中生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为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觉,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3)心态不平衡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反抗性与依赖性:初中生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意见,在生活中,常处于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但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未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闭锁性与开放性:初中生心理生活丰富,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少了,加之对外界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闭锁性的程度。但又希望有人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初中生在闭锁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

勇敢和怯懦:在某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但初中生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

高傲和自卑:初中生尚不能确切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做出全面恰当估价,导致对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偶然成功沾沾自喜;偶然失利极度自卑。这两种情绪往往交替出现。

(1)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弱。

初中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和悲观。情绪变化特快,常常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

(2)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

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来到学校,如遇到教师批评和学生讽刺,会感到没有面子,产生受挫感。

(3)情感严重压抑,心理压力大。

面对繁重学业压力和竞争压力觉得活得累,特别是单亲和特困家庭,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家庭压

力,自卑心理严重,情感压抑,不愿交流真实感受。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只能默默自己承受。

负面情绪情感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成一种巨大的能量,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的负面情绪情感得到正确的疏导。

一、青少年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及调节

少年的情绪情感变化比较剧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但适度的、情境性的负性情绪反应,如考试中的紧张和焦虑,失恋后的悲伤等情绪是正常的。只有陷于不良情绪体验中不能自拔、或体验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都超过一般人、严重妨碍学习和生活的情绪反应才被认为是有情绪障碍的。

(一)自卑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

1.自卑的表现:

(1)自我评价过低。

(2)某一方面的自卑情绪扩散到其他方面。

(3)有意识地掩饰“缺点”。

2.产生自卑的原因。

(1)从外部环境来看,其中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因适应困难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失败,以及由于过高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间的冲突所导致的优越感的丧失。

(2)从内在心理过程来看,自卑是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和不当的自我评价所导致的。当他人的评价不符和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时,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

(3)自我同一性混乱和自我评价不良。青少年对现实中自我的评价往往不能与所期望的理想自我的标准相匹配。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和由于丧失实现理想的信心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即自卑。不合理的自我评价也是自卑产生的一个原因。

3.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调适措施

①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

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②学会正确地归因.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③提高自信心.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和信心,在具体施行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即

使你失败了,也会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了准备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导致心理失调.

④体验成功.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

⑤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运用语言暗示增强改变现状的信心.

⑥建立新的兴奋点.当处于劣势或面对弱项时,可通过有意转移话题或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

转移到感兴趣的也最能体现才能的活动中,淡化和缩小弱项在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

⑦正确地补偿自己.为了克服自卑心理,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

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缺陷.二是扬长避短.注意自我调节,扬长避短,克服自卑.

⑧选准参照系.在与别人比较时,为避免自卑心理产生,应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与人

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

(二)抑郁

1.抑郁的表现

(1)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丧失愉快感,忧心忡忡;精力减退;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2)常感到思维变慢,言语减少,行动缓慢。淡漠亲情,无力学习、工作,对未来充满悲观。在动机上表现出对各种事物缺乏兴趣,依赖性增强。伴有自卑、自罪观念,严重者会产生自杀观念。

(3)机体的变化,如口干、消化不良、失眠等症状,或全身不定部位的疼痛,言语动作迟缓,面容忧虑,伴有叹息、呻吟或哭泣的表情,有时也有其它躯体疼痛的感觉。

2.产生抑郁的原因

主要有学习成绩落后、失恋,及其它负性生活事件。抑郁也可以被看作是青少年在面临这些重要因素(如自尊、名誉、在同学中的地位和声望、亲人、友谊和爱情)的丧失时的一种情绪反应。

(三)焦虑

1.焦虑的表现

(1)精神性焦虑,表现为经常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的紧张不安、烦躁、易怒、经常处于警觉状态,导致身心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2)躯体性焦虑,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加,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唾分泌减少,大小便次数增加,消化和睡眠也受到影响,肌肉紧张、坐立不安、经常变换姿势等。

2.产生焦虑的原因

(1)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焦虑。主要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造成对新情况难以适应,引起焦虑反应。例如适应性不良的焦虑情绪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超前或滞后发育的青少年,尤其是早熟的女生和晚熟的男生身上。也来自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边远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于现代化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的重大改变产生焦虑情绪。但这些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焦虑会逐渐消失。(2)考试焦虑。由于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忧虑、紧张的心理状态。考试焦虑高的人总是认为考试是对自己的一种威胁,产生紧张、忧虑、思维缓慢并伴有一些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例如,不少青少年认为升入大学是自己的唯一出路;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上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施加压力。中考或高考被当作决定一生命运的关键时刻,学生的精神负担大大增加,考生就会表现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

3.对焦虑程度过高的学生的指导

第一: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第二:引导学生横向比和纵向比相结合.

第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合理的发泄自己的情绪. 第四:引导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4.对焦虑程度过低的学生的指导

第一,激发他的学习动机.通过活动和社会现象激起求知欲,使他们对未来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

第二,要与家长多联系,提出一定的要求,而不能听之任之.

5.考试焦虑的治疗

1.系统脱敏法

2.认知疗法

3.学习技能治疗

二、青少年其他情绪情感问题的调节

1.嫉妒心理的引导措施

(1)帮助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克服盲目的争强好胜心态. (2)讲清嫉妒心理的危害.

(3)建立公平,友好的竞争机制. (4)营造健康的班集体心理氛围. (5)充实学生精神世界. (6)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嫉妒心理,正视其积极因素. 2.暴躁情绪问题疏导

认清危害;采用行为契约疗法;采用厌恶匹配控制法

3.正确认识情绪

(1)改变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就可以改变事情带给他的情绪

(2)信念系统是自己的东西,所以情绪和人生成就,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东西。

(3)情绪并无好坏之分.

所谓负面情绪都有一份价值、意义。它不是给我们指引一个方向,就是给我们一份力量。愤怒是给我

们一份力量,去改变一个我们不能接受的事实。恐惧能激发人的潜能。痛苦指引我们离开威胁或伤害。提高“情绪智能”,拥有足够的情绪管理能力

(1)自觉力(2)理解力(3)运用力(做到三赢:你好、我好、世界好)(4)摆脱力当某种负面情绪不能帮助自己达到快乐成功时,能从中摆脱出来。

情绪处理的“钟摆效应”

负面情绪:消除、淡化、运用、配合

正面情绪:充分享受,完全拥有。

情绪处理技巧和方法

(1)转移注意力(2)合理发泄情绪

①哭--适当的哭一场。②喊--痛快地喊一回③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④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学会控制情绪

(1)关键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2)假设最坏的可能性(没那么可怕)

(3)角色颠倒的辩论(4)合理的情绪想象

(1)意志的自觉性

能够深刻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

目的的品质。

(2)意志的果断性

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它是根据自己所认识的事物的规律做出的决定,要当机立断(审时度势,对问题情境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洞察问题的是非真伪)

(3)意志的自制性

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自制性表现为能够进行周密的思考,做出合理的决策,不为环境中各种诱因所左右,将决定贯彻执行到底。自制性还表现为对情绪状态的调节。(4)意志的坚韧性

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这里所说的坚持,是指对行动目的坚持,至于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根据行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改变。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

(1)中学生有哪些常见的行为与心理

1,学习障碍2,行为障碍

3,情绪障碍4,人际交往障碍

5,青春期性心理障碍6,人格障碍(个性障碍)

一、学习障碍

A 学习障碍(困难)的基本类型

1,一般性学习落后; 2,语言表达能力差;

3,数学成绩极差4,不遵守纪律;

5,学习活动偏离本人最佳点(动机水平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低于实际可达水平/ 教师要求高, 学生努力超出极限/ 学习方法的缺陷,导致潜能被压抑).

B 中学生学习障碍的评估

1,是否来自心理方面的原因——某方面的认知能力较差/ 某方面的学习技能未形成/知识结构有很多漏洞/ 情感和意志的缺陷/ 学习动机不强/ 学习行为习惯不良,等等.

2,是否来自生理方面的原因——体质弱/神经衰弱/ 视,听,发音器官发育不全等.

3,是否外部原因——缺少教师个别指导,缺乏情感及语言交流,家长和教师关心爱护不够,等等.

C 对学习障碍学生的辅导

学习困难是中学生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之一,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1,调整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及时肯定进步.

2,配合任课教师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

3,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心理素质薄弱的方面.

4,试试真正含义上"分层教学",创设成功情景(降低作业难度,评分标准,提供必要帮助等),体验成功喜悦. 5,克罗华特的"角色地位改变"法(帮助低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学习困难生产生责任感并改进方法.

D 现实教育环境中学习障碍问题的复杂性

1、学习障碍本是发展过程中差异性的正常表现,但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甚至变本加厉的现实环境中,学习障碍往往成了“选拔——淘汰”教育或“选拔——淘汰”预备教育的重要标准。

2、学校应试教育压力的直接承受者是教师。教师心理压力的积聚往往会抑制原本潜能无限的教育智慧,并使他们在学习障碍学生面前变得焦躁不安缺乏耐心。而这些,又必然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态度言语转化为学习障碍学生的新的心理矛盾,使得他们倍感痛苦、失望和孤立无援。

3、学习障碍学生在事实上是“弱势群体”。他们本应是“紧急接受援助者”,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却成了最受忽视和嫌弃的一群。他们不仅隐含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心理危机,使自身人格发展方向变得更不确定,而且会引发许多行为障碍甚至是青少年犯罪案件,给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及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

4、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地改善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小环境,更多地给他们以关爱和帮助,并引导他们在不合理的现实面前,通过行动去证明自己“也是一个大写的人”!

二、行为障碍(含品行障碍)

A 行为偏差又可以分为三类:

1、过失行为

2、不道德行为

3、自我消极行为

B 过失行为

⑴说谎行为⑵课堂违纪行为

⑶考试作弊行为(怕失败、保全面子)⑷青少年吸烟行为(替代反应法)

⑸厌学、逃学行为⑹网络迷恋行为

⑺离家出走或夜不归宿行为⑻依赖行为(任务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

⑼激惹行为(任性行为)⑽逆反行为

C 不道德行为

攻击行为、偷窃行为社会化品行障碍(打群架、集体酗酒、敲诈勒索等)

破坏公共设施行为暴虐行为

D 自我消极行为(自残自伤行为、自杀)

E 品行障碍(问题行为)的成因

1、生理因素:

⑴精神发育不全、脑损伤等可能造成心理活动异常;

⑵青春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导致生理和心理的矛盾状态。

2、心理因素:

⑴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

⑵好奇心、好胜心、模仿心理、从众心理等;

⑶异常心态的影响,如情绪波动、缺少理智感、好冲动;

⑷耐挫力低引起的极端行为;

⑸持久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心理定势并不断得到强化。

3、家庭、社会因素:

⑴单亲家庭造成的情感匮缺;⑵家长不良行为的影响;

⑶家庭暴力⑷社会不良团伙的影响;

⑸媒体渲染暴力与色情,报道过细。

4、学校教育的缺失:

能力分班的负面影响(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形成事实上的待遇差别/ 能力分班形成高度竞争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外部与内部压力/ 能力分班影响学生情绪,后段班学生沮丧、没价值、受拒绝,前段班学生紧张、焦虑);

师生关系的不良(教师的权威式领导/ 体罚与心罚造成对立情绪/ 低成就学生失去自尊与颜面,破罐破摔);

辅导功能不佳(重视不够/ 不能及时提供心理支持与情绪宣泄出口)

F 行为障碍的矫正——行为疗法

1、阳性强化法(正强化)

2、负性强化法(负强化)

3、消退法

4、代币法

5、示范法(模仿法)

6、厌恶疗法

7、系统脱敏法8、相继渐进法(逐步养成法)9、行为契约法

10、放松训练

三、情绪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

A 常见种类:1、焦虑障碍2、强迫障碍3、学校恐怖症

4、抑郁性障碍

5、癔症

6、青春挫折综合症(以情绪障碍、心境恶劣为表现形式)

B情绪障碍的矫正

1、运用理性情绪疗法改变不合理信念。首先要帮助当事人正确认识其所遇到的有关具体问题。

2、鼓励当事人积极参与社会性活动。

3、帮助当事人改善人际关系。

4、症状严重的要及时转介。

四、人际交往障碍

A 常见种类

1、自卑与同伴交往退缩(社会退缩行为)

2、师生交往困难

3、亲子代沟

4、孤独与孤傲

5、嫉妒与猜疑

6、自我中心

7、过度敏感、防御心理及反应过度

B辅导对策

1、调整认知结构,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2、训练沟通技巧(语言表达、沟通方式,目光、表情、距离等非语言信息,化解矛盾的技巧等)

3、改变不良的个性品质和交往方式,增强个体的人际吸引

4、小组团体辅导:敏感性训练

5、个体训练技术:角色扮演

五、青春期性心理障碍的主动干预

1、增进青春期中学生对性成熟过程知识,强调这时的任何异常情况都只是暂时性的,不必过分忧虑。

2、鼓励学生适当地装扮自己,以改善体态上自己不满意的特征,从而变得快乐起来,并学习适当的

性别角色。

3、引导家长、有关教师了解青少年学生难免有疲倦、乏力、功能失调的情况,对学生在学习、生活

中暂时的退步不加责备,适当减轻其负担,以免产生不愉快或挫败的感觉,诱导其发展潜能。4、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必要的异性交往,多组织集体交往活动,以满足中学生向往与异性交流的情

感需求,并引导他们把握异性交往分寸,防止学习期间交往过密(预防在先)。

5、宽容学生出现暂时性的忧郁,减少其受排斥、不受关爱的感觉。只有当青少年学生觉得快乐

时,才可能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并可能愿意来学习成人的行为模式。

6、对已经出现“青春期恋情”的学生,一要理解,二要通过团体辅导或个别辅导来引导他们自己

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人格障碍(个性障碍)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分裂样人格障碍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冲动型(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

5、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

6、强迫型人格障碍

7、依赖型人格障碍

8、焦虑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主要针对18岁以上成年人,但发病往往始于儿童期和青春期。人格障碍与儿童、青少年个性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一旦形成很难治愈,必须引起家长、教师的高度重视,并能加以识别。但中小学生的人格尚未定型,可塑性还很大,不能轻率地把他们的某些特殊反应误认为是人格障碍。

七、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技巧

(一)用人本主义辅导技巧走进学生心灵

1、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本性向善的。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

2、绝对地尊重每一个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意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发展性需要。教师坚信学生有无限发展的潜能,才能坚持对学生“高度尊重、适度要求、适时引导”,努力张扬学生的向善本性,变“他律教育”为“自律教育”。“高度尊重”要以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观点为基础。“适度要求”是指克服传统德育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泛政治化”倾向。“适时引导”,是指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加以及时的引导。

3、接纳学生的差异。

差异是绝对的。差异来自于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的共同作用。只有理解学生的差异,才能从本质上做到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

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个体。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过程,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上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不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心灵的沟通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班级工作的效绩之大小,说到底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效能。

掌握最基本的人本主义辅导技巧,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

⑴无条件的关注:用体态语言(表情、眼神、身体姿势与动作)和真诚的语气去表达对学生的关注。

⑵积极倾听与表达同感

⑶引导学生宣泄郁积的情绪

⑷平等探讨,助人自助

●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

●多鼓励对方独立思考,少讲个人主观意见;●多做思想沟通,少做逻辑分析;

●多谈开放式建议,少做封闭式结论。

(二)用理性情绪疗法改变学生不合理的认知

(三)用行为疗法技巧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行为矫正的实施过程:

●通过商讨,确认行为改变的具体目标(确定靶行为);●分析行为改变目标达成的具体步骤;

●排列各项具体步骤的顺序;●确定学生实施行为改变目标的起点水平;

●执行行为改变目标的具体步骤;●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

●检查行为改变的成效并作必要的调整;

●适时予以奖励(不排除必要的惩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

(四)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

1、根据年龄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和班级实际情况选好主题。

2、态度决定一切。精心设计,精心实施。教师充满激情、热情、真情、深情,学生才会认真参与。

3、不要怕是否会上成主题班会课或者是思想品德课,因为掌握心理辅导课的规律必定要有过程,

4、多反思、多研讨、多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

意志是青少年正常学习和工作的保障,所有成功者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在青少年阶段能否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培养意志的途径、方法有很多。基本的方法是:(一)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人的意志行动的性质、内容是由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决定。意志行动的目的也制约于人的理想、信念和已具有的道德水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最终都受世界观的制约。只有树立起科学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才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明确生活的真实含义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教育时,应注意让学生把崇高的理想同眼前的学习、工作、生活结合起来。(二)确定合理的目的、任务

1.给青少年布置的活动任务要有一定难度,又力所能及。

2.青少年如果在活动中遇到困难,要给予鼓励和指导,但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

3.采取的锻炼措施要因人而异。对容易盲从、轻率行事的青少年,应启发自觉性,从宏观上培养责任心和对社会义务感;对于怯懦的,应多具体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注意“索果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索果性思维要求不断加深对意志行动后果理解。对意志行动后果理解与否,态度如何,对意志行动能否完成影响很大。对于行动后果理解、想象得越逼真,情绪越浓厚,激起克服困难的力量就越大,完成任务的决心就越强。同样,利用索果思维也能纠正青少年学生不切实际的、错误的目的和愿望。

(四)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集体可为个人提出奋斗目标,规定行为方向,用表彰、奖励、协调等手段鼓舞、激励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从不自觉到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的过程,就是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形成过程,即意志的培养、发展过程。在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中,榜样作用始终占着重要地位。除用模范陶冶意志外,还要从同龄人中选取典型,树立坚强意志的现实榜样。教师的自身榜样作用也很重要,身教胜于言教。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

《心理学基础》客观题知识点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第一信号系统是以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如:谈虎色变。 3、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左半球主管言语和抽象思维(言语优势半球);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形象思维和调节情绪。 4、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5、感觉适应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明适应、暗适应。感觉对比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老师用彩色粉笔。感觉后象指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如电影电视的原理。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暖色调(红、黄)和冷色调(青、蓝)。 6、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选择性(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理解性(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整体性(窥一斑而知全豹)、恒常性(变与不变) 7、三种直观教学形式:实物直观(实物)、模象直观(教具)、言语直观(语言) 8、晕轮效应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的清晰鲜明的印象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如: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等。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9、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一目十行)、注意的稳定性(保持时间)、注意的分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的转移(有计划、有目的)。 1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与内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人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概括性和间接性是其主要特征。 11、抽象逻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形态,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发散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探求多种合乎条件答案的思维,也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直观动作思维:通过实际动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也叫操作思维、实践思维。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新颖性是其根本特征,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 12、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实质,揭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宏观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经过测量和计算,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地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精编版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何为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的心理:包括认知、动机、情绪和人格,以及团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等。 心理学源于西方哲学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以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哲学。而西方哲学则发展自两千多年的古希腊。到19世纪末,生物科学的发展让心理学脱离了哲学,并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开始被界定为科学的范畴。 第一次使用Psychologia 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有古希腊的“psyche”与“logos”两个词演变而来,意识分别为“灵魂”、“讲述”,连在一起称为“心理阐述心灵”。 1502年,塞尔维亚人马如立克首次用psychology这个词发表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这是有记载的心理学这一术语的最早用处。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 公元七世纪,古埃及的一个国王为了证明埃及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把两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带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供他们吃饭饮水却不允许与他人交流。国王认为,等孩子长大发出的第一个音节一定是人类祖先的语言。他希望这个音节属于埃及语言。事与愿违,孩子们发出的第一个音节与埃及语言根本无关。国王伤心无比。 这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心理学实验,虽然失败了,但还是说明前人栽探寻人类自己的道路上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

心理学与行为的关系 行为异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心理支配着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心理学也成为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深受其他学科的影响 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分为实验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实验心理学是受物理学的影响;精神分析学是受医学的影响;社会学影响产生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什么 心理学研究人以及动物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个体心理学业研究团体心理、社会心理。 时刻都在发生的心理活动 不论我们自己有没有察觉。心理活动无时不刻不在发生。我们每天睁着眼睛的时候,它都切切实实的发生着。我们每天与人打交道时,有的人会让你高兴,有的人会让你郁闷,这都是一种心理体验;我们觉得饿了、心情愉悦了等等也都是心理活动的各种体验。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这些心理活动是如何发生的。 心理活动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种,外在的个性心理可以被直接观察到,包括语言、动作、表情等,内在心理活动不能直接被观察,但通过某种途径可以间接的观察到,如认知、情绪、意志和人格等。所有的心理过程都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 人有各种不同的“笑”:微笑,幸福的笑,苦涩的笑,痛苦的笑,奸诈的笑,艰难的笑,得意的笑,神秘的笑等等。尽管笑的内容、笑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地方,但都是属于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学正是通过观察人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此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

基础心理学知识整理文档

基础心理学知识 一.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如下: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的纷争 重点学派: 其他: 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 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学派,魏特海墨、克勒和科夫卡;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认识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丘脑:感觉(嗅觉除外) 上丘脑:嗅觉 下丘脑:内脏 底丘脑:肌肉张力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浦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兴奋和抑制:巴浦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 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状态,转为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可相互转化。 反射: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回答。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 个部分组成。 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如吃食物流口水。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条件反射的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消退抑制: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被抑制。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在条件反射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分化抑制: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 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扩散和集中,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其他神细胞的兴奋叫护散。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这就是神经细胞过程中的集中。 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正

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及答案发布人:圣才学 习网发布日期:2010-07-0915:58共7人浏览[大][中][小] 1、人的心理包括哪些过程? 答: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两部分? 答: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什么? 答:能力气质和性格。 4、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由哪国的谁于哪年在哪儿成立? 答:德国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 5、新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正确说明,准备预测和有效控制从儿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6、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 器官,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的心理现象是不存在的这已被日常生活经验,科学实践以及“反射”、“条件反射”,脑髓说等所证实,从无机物的机械反映,到动物的心理反 映,再到人的意思反映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是高度发展的物质---大脑的机能。(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客观现实是心理源泉和内容。(3)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 能动性、人的心理除依存客观现实外,还受主观的知识经验,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心理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实践中,心理反映的主客观性是统一的。人不是消极反 映现实,而是能动地改造变革现实。(4)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人不只是自然实体。更主要是社会实体,人是积极的活动者。人的心理是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7、什么是反射弧?它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精神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躯,传出神经、效应器及反馈系统等。 8、什么是无条件反射?什么是条件反射,并各举一例。 答: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生来就会,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食物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 9、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1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答:(1)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2)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 可用教师设问方式提问,也可用作业方式提出,既可以从新旧教材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日常经验引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教学结束时进行。 11、如何根据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和学校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答:(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学习效果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学习动机;(3)掌握平分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13、知觉分哪些种类? 答:知觉分类标准和依据不同,种类划分不同。(1)根据分析器不同,简单可分视、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资料竞赛题目

心理学知识竞赛题目 1.心理学是研究(D)的科学 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 C心理特征D心理现象 2.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 A学校教育B遗传C社会D实践活动 3.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首先必须考虑以下哪个要素(D) A家庭B职业C信仰D文化 4.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是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D) A恐怖症B一般性焦虑障碍 C抑郁症D强迫症 5.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D) A自由联想B显相联想C阻抗D移情 6.下列哪一种治疗中最强调角色扮演(A) A心理剧B意识训练C家庭治疗D交朋友 7.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C) A刻板印象B社会吸引C从众D服从 8.当你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时,开始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便可以看见周围的一切,这叫什么心理现象(B) A明适应B暗适应C色弱D视觉后像 9.下述关于人格的描述哪一个最为准确?(D) A人格稳定性受到性别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B在整个成人期,人格在整体上会发生系统性改变 C在青春期后,人格保持非常稳定 D成人期人格兼有稳定和变化两重特征 10.心境具有(A)的特点 A弥散性B集中性C短暂性D突发性 11.考试焦虑主要属于(A)方面的问题 A情绪B气质C性格D行为 12.下述关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期的描述哪一个是最为准确的?(C) A当该病出现于年龄较大的人中症状会更严重一些 B发病的高峰期在中年或成年期后期(45岁以后) C常常出现于青春期或成年人早期 D在各个年龄组出现的概率均等 13.下列陈述不能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是:(A) A避免类似情境B总结经验教训 C调节抱负水平D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4.(C)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A联想B幻想C想象D错觉 15.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C)

心理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本章几点说明: ?基础心理学是最基础的学科,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 ?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复习其他学科,进行对照学习——社心、发心、变态、测验、咨询?本章节出题较为灵活,要以看书为主,习题集为辅。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发展阶段: 1.无脊椎动物:感觉; 2.脊椎动物:知觉; 3.灵长类:思维萌芽; 4.人类:思维和意识。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今年是130周年) ?学派纷争: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 ●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二级掌握)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三部分,它是脑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呼吸、心跳, 血压)的主要机构。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使睡眠和觉醒的神经机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 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构成。其中,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 枢;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大脑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大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 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 化”。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如吃食物流口水。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 工具条件反射。 ?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重点掌握) 第一单元感觉概述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种类(内部和外部):痛觉内外都有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 1)动物的心理现象; 2)儿童的心理现象; 3)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其总结出来的规律,来自于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又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

1)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2)临床事实证明; 3)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研究的证明; 4)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的证明。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心理是: 1)脑的机能;

2)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学派的纷争 ●(一)构造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四)格式塔心理学 (五)精神分析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 ●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

1)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2)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3)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神经元及其功能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神经元的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和树突是灰色的,轴突外部有一层白色的薄膜包围着,这层膜叫髓鞘,起着绝缘的作用,使轴突之间的电位变化不致相互干扰。 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将外界刺激的物理、化学等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或者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再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再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 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前一个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到突触,会引起突触间隙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的变化,神经递质的变化将神经冲动传至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元可分为: 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及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心理现象的结构: 1.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心理学产生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 1. 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 17世纪唯理论(笛卡尔)、英国 17-18 世纪经验论(洛克、霍布斯) 2.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 年,【德国】冯特在德国 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西方主要 心理学流派: 1.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主 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强调心理学的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2.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 的;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1920s-1950s 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4. 格式塔心理学 / 完形心理学——【德】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的整体性;整体先 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 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6. 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一马斯洛、罗杰斯:1950s “第三势力”一一重视人格研究,认为人性本善;人有自我意志。 7. 现代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奈塞尔《认知心理学》(1967)为标志、【瑞士】皮亚杰——研究信息加工 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注意的分类: 1.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 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2. 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 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 合理组织活动; 3. 对兴趣的依从性; 4. 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注意的品质: 1.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数目。 2.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 3.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4.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第二节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感觉。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用于度量感受性的高低的值。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两种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七章技能的形成+实战演练word版本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技能的两大分类及形成阶段。 (2)操作技能及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3)心智技能形成的有关理论。 考纲链接 1.技能的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3.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4.技能的作用:(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2)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5.操作技能的分类: (1)从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看,分为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2)从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看,可分为封闭型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3)从所涉及的骨骼、肌肉及动作幅度大小,可分为精细动作技能和粗放动作技能。 6.心智技能的分类: (1)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一般心智技能和专门心智技能;(2)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 7.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8.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9.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10.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1)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成分趋于精确,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心理学基础知识(自己整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发展概况:美国:初创: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发展:弗洛伊德。成熟:布鲁纳,人本主义思潮,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皮亚杰&维果斯基发展了许多有效地教学模式。前苏联:产生: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世界上第一步以……命名的专著)。发展: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鲁宾斯坦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奋力前进时期注重结合教学和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中国:起源:战国;产生和初步发展:清末随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兴起。第一本译著:方东岳译小原又一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廖世承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陆志伟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发展1949-1958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59-1966纠正错误;1966-1976文革;1976以来恢复、迅速发展。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瑞士):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认知发展阶段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2-7表象或形象图式,单维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有抽象思维,能进行逻辑推理,多为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16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3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获得成效的根本保证。维果斯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该过程有四个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内化学说: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能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4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后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4对教学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此外,他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止局限在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而且开始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 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人格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月-4自主—羞怯与怀疑;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主动性—内疚;获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 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4.管理心理学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个体关怀和宏观关心——探索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时应表现出个体关怀的特征。 2) 是什么或为什么——发挥心理学的优势,不仅回答“是什么”或“怎么做”的问题,还要弥补组织行为学在回答“为什么”问题方面的不足。 3)务实或理论——强调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 4)行为或意识——强调提高或改变员工的意识或觉悟水平。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个案调查法 第二章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1)心理技术学:德国斯腾1903年提出。最早研究的是冯特的学生闵斯特伯格,1912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研究人-机关系问题,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向一致,但是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