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糖代谢试题及答案解析

糖代谢试题及答案解析

糖代谢试题及答案解析
糖代谢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8章糖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A. TPP

B. CoASH

C.NAD+

D. FMN E .NADP+

2.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关健酶是

A.糖原磷酸化酶

B.糖原合酶

C.分支酶

D.己糖激酶

E.丙酮酸激酶

3不参与糖酵解作用的酶是.

A.己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

C.果糖磷酸激酶-1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E.醛缩酶

4.糖酵解时哪些代谢物提供高能磷酸基团(~P),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A.甘油醛-3-磷酸及磷酸果糖

B.甘油酸-1,3-二磷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甘油酸-3-磷酸及葡糖-6-磷酸

D.葡糖-1-磷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果糖-1,6-二磷酸及甘油酸-1,3-二磷酸

5关于糖酵解的正确描述是

A.全过程是可逆的

B.在细胞质中进行

C.生成38分子ATP

D.不消耗ATP

E.终产物是CO2和水

6.下列哪一种酶不参与糖异生过程

A.丙酮酸羧化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果糖-1,6-二磷酸酶

D.丙酮酸激酶

E.葡糖-6磷酸酶

7.磷酸戊糖途经的主要产物是

A. NADPH+H+和甘油-3-磷酸

B. NADPH+H+和FADH2

C.NADPH+H+和核糖-5-磷酸

D. NADPH+H+和葡糖6-磷酸

E.NADPH+H+和葡萄糖

8.糖酵解途径中生成的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氧化,因为

A. 乳酸不能通过线粒体

B.这样胞液可保持电中性

C.丙酮酸脱氢酶系在线粒体内

D.丙酮酸与苹果酸交换

E.丙酮酸在苹果酸酶作用下转变为苹果酸

9.果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需要

A.ATP及果糖-1,6-二磷酸酶 B. ADP及果糖磷酸激酶-1

C. ATP及果糖磷酸激酶-1

D. ADP及果糖-1,6-二磷酸酶

E. 磷酸己糖异构酶及醛缩酶

10.糖酵解时丙酮酸还原为乳酸,所需的NADH+H+来自

A.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催化脱氢

B.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脱氢

C. 柠檬酸脱氢酶催化脱氢

D.乳酸脱氢酶催化脱氢

E. 丙酮酸脱氢酶催化脱氢

11.三羧酸循环的起始反应是

A.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

B.丙酮酸与草酰乙酸缩合

C.乙酰辅酶A与二氧化碳缩合

D.丙酮酸与二氧化碳缩合

E.乙酰辅酶A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缩合

12.在下列反应中,哪一种与胰岛素的作用无关

A.促进葡萄糖向脂肪和肌肉细胞转运

B.促进糖的氧化

C.促进糖转变为脂肪

D.促进糖原分解

E抑制糖原分解

13.以下哪一组酶为糖酵解的关键酶

A.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1,葡糖-6-磷酸酶

B.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1,丙酮酸激酶

C.己糖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丙酮酸激酶

D.己糖激酶,醛缩酶,丙酮酸激酶:

E. 果糖磷酸激酶-1,丙酮酸激酶,葡糖-6-磷酸酶

14.血中葡萄糖可直接来自

A.吸收的糖和肝糖原分解

B.吸收的糖和肌糖原分解

C.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肌糖原分解和脂肪酸转变

E.糖异生和葡萄糖的氧化

15具有抑制糖异生作用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胰高血糖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生长素

16.关于糖的有氧氧化,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是CO2和H2O

B.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C.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互变的途径

D.有氧氧化可抑制糖酵解

E.葡萄糖氧化成CO2及H20时可生成12分子ATP

17.与二氧化碳变化无关的酶促反应是

A.丙酮酸羧化酶反应

B.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

C.α-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

D.柠檬酸合酶反应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应

18.在糖的有氧氧化过程,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A. 1次

B.2次

C.3次

D. 4次

E. 6次

19.1分子乳酸彻底氧化生成的ATP分子数是

A.2或3 B. 17或18 C. 15或12

D. 36或38

E. 12或24

20.下列物质彻底氧化生成ATP最多的是

A.葡糖-6-磷酸

B.果糖-1,6-二磷酸

C.甘油醛-3-磷酸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草酰乙酸

2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含有

A. FAD

B. NAD+

C.生物素

D.辅酶A

E. 硫辛酸

22.合成糖原时,葡萄糖单位的直接供体是

A.CDPG

B.UDPG

C.葡糖-1-磷酸

D .GDPG E.葡糖-6-磷酸

25.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一反应过程为耗能阶段?

A. 葡萄糖――→果糖-1,6-二磷酸

B. 果糖-1,6-二磷酸――→磷酸丙糖

C. 磷酸丙糖――→丙酮酸

D. 丙酮酸――→乳酸

E. 丙酮酸――→乙酰CoA

26. 在肝外组织(如肌肉组织)中,葡萄糖-6-磷酸不能进入下列糖代谢途径

A.糖酵解

B. 糖的有氧氧化

C.磷酸戊糖途径

D.糖异生

E. 糖原合成

27.1分子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转变为核糖-5-磷酸过程中,还可产生

A.1分子NADH+H+

B.2分子NADH+H+

C.1分子NDPH+H+

D.2分子NADPH+H+

E.2分子C02

28.磷酸戊糖途径

A.是体内产生CO2的主要来源

B.可生成NADPH+H+,作为供氢体参与合成反应

C.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

D.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加

E.可生成NADPH+H+ 后者经电子传递可生成ATP

29.1分子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可产生ATP分子数

A. 9

B.11

C.24

D.15

E.12

30.在血糖偏低时,大脑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脏则不能,其原因是

A.胰岛素的作用

B.己糖激酶的Km低

C.葡萄糖激酶的Km低

D.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

E.血糖低时,肝糖原自发分解为葡萄糖

32.肾上腺素分泌时,并不发生下列哪种代谢变化?

A.肝糖原分解加强

B.肌糖原分解加强

C.血中乳酸浓度增高

D.糖异生受到抑制

E.脂肪动员加速

34.下列哪种酶是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中共有的?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果糖-1,6-二磷酸酶

D.己糖激酶

E.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35.与肌肉组织比较,肝脏能够将糖原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主要具有下列特殊的酶活性

A.糖原磷酸化酶

B.脱支酶

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D.分支酶

E.葡糖-6-磷酸酶

37.丙二酸能阻断糖的有氧氧化,因为它

A.抑制柠檬酸合成酶

B.抑制琥珀酸脱氢酶C阻断电子传递

D.抑制丙酮酸脱氢酶

E.抑制糖酵解途径

38.丙酮酸不参与下列哪种代谢过程?

A.转变为丙氨酸

B.异生成葡萄糖

C.进人线粒体氧化供能

D.还原成乳酸

E.经异构酶催化生成丙酮

40.胰岛素降低血糖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结果,但不包括

A.促进葡萄糖的转运

B.加强糖原的合成

C.加速糖的有氧氧化

D.抑制糖原的分解

E.加强脂肪动员.

41.下列哪种酶缺乏可引起蚕豆病?

A.内酯酶

B.磷酸戊糖异构酶

C.磷酸戊糖差向酶

D转酮基酶 E.葡糖-6-磷酸脱氢酶

42.以生物素为辅酶的是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脱氢酶

C.丙酮酸羧化酶

D.苹果酸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44.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是

A .NADPH+H+

B .NADH+H+

C .FMNH2

D .FADH2

E .CoASH

45.肝细胞中催化葡糖-6-磷酸生成葡萄糖的酶是

A.葡萄糖激酶

B.己糖激酶

C.磷酸化酶

D.葡糖-6-磷酸酶

E.葡糖-6-磷酸脱氢酶

46.下列酶促反应中、哪一个是可逆的?

A.糖原磷酸化酶

B.甘油酸-3-磷酸激酶

C.己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酶

47.由葡萄糖进行酵解,催化其第二步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A.葡萄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 C.果糖-6-磷酸激酶-1

D.甘油酸-3-磷酸激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49.糖酵解、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等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A. 乳酸

B.丙酮酸

C.6-磷酸葡萄糖

D. 6-磷酸果糖.

E.1,6-二磷酸果糖

50.可直接发生脱氢(氧化)磷酸化生成高能化合物的是

A. 琥珀酰CoA

B. 甘油-3-磷酸

C.甘油醛-3-磷酸

D. 甘油酸-1,3-二磷酸

E. 甘油酸-2,3-二磷酸

51.下列物质彻底氧化时,生成36或38分子ATP是哪一个?

A. 葡萄糖

B. 丙酮酸

C. 硬脂酸

D. 柠檬酸

E. 乙酸CoA

52.关于糖原合成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糖原合成全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

B.UDPG是葡萄糖的直接供体

C.糖原分支形成需要分支酶的催化

D.糖原合酶能简单地催化2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相连

E.糖原合酶的催化反应是不可逆的

二、多项选择题

2.糖有氧氧化时,伴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有

A. 葡萄糖→葡糖-6-磷酸

B. 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C.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E. 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

3.以下为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酶

A.葡萄糖激酶 B. 果糖磷酸激酶-1 C. 甘油酸-3-磷酸激酶D.丙酮酸激酶E.己糖激酶

4.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那些酶促反应可生成CO2()

A.丙酮酸脱氢酶系反应B.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

C.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反应D.苹果酸脱氢酶反应

E.琥珀酸脱氢酶反应

5.糖酵解过程中,消耗ATP的反应有

A.糖原→葡糖-1-磷酸B.葡萄糖→葡糖-6-磷酸

C.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 D. 甘油醛-3-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E.甘油酸-2-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6.关于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正确的是

A.底物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产物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产物有ATP D.产物有丙酮酸

E.底物是丙酮酸

7.下列化合物中参与三羧酸循环的有

A.丙酮酸B.乙酰辅酶A C.草酰乙酸

D.柠檬酸E.异柠檬酸

8.葡萄糖进行糖酵解与有氧氧化所净生成的ATP数之比为

A.1:9 B.1:12 C.1:18

D.1:19 E.1:15

9.丙酮酸脱氢酶系的产物是

A.乙酰CoA B.CO2C.NADH+H+ D.NADPH+H+E E.FADH2

10.糖在体内可转变成的物质有

A.糖原B.脂肪C.胆固醇

D.核糖E.水、二氧化碳和ATP

11.能进行糖异生的器官有

A.大脑B.肾脏C.肝脏

D.肌肉E.心脏

12.以辅酶或辅基形式参与糖代谢的维生素有

A.维生素C B.维生素B1C.维生素B2

D.维生素PP E.泛酸

13.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有

A.柠檬酸合酶B.顺乌头酸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

D.延胡索酸酶 E.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14.在丙酮酸羧化支路中,使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需下列酶

A.丙酮酸羧化酶 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丙酮酸激酶C.草酰乙酸脱羧酶

E.苹果酸酶

15.糖酵解过程中由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的NADH+H+去路有

A.在缺氧情况下,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B.在有氧条件下,进人线粒体经呼吸链氧化产生ATP

C.作为供氢体,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D.参与生物转化

E.抗氧化,保护细胞膜结构与功能

16.在糖酵解中直接产生ATP的反应是由哪些酶催化的?

A.己糖激酶B.丙酮酸激酶C.果糖磷酸激酶-1 D.甘油酸-3-磷酸激酶E.葡萄糖激酶

17.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转化为草酰乙酸的中间产物是

A.延胡索酸B.苹果酸C.α-酮戊二酸

D.柠檬酸E.异柠檬酸

18.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时,经过三次脱羧反应分别是

A.苹果酸酶反应B.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C.丙酮酸脱氢酶系反应

D.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反应E.柠檬酸合成酶反应

19.下列关于糖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过程可以在细胞质或线粒体内进行B.无需氧的参与

C.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过程只能产生2分子ATP D.终产物为乳酸

E.糖酵解全过程是可逆的

20.磷酸戊糖途径可以产生两种重要产物

A.NADH+H+ B. NADPH+H+ C. 核糖-5-磷酸D. 脱氧核糖-5-磷酸 E. 核糖

21.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产物是

A.琥珀酸B.琥珀酰辅酶A C..NADH+H+ D.NADPH+H+ E .CO2

22.下列关于糖的有氧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全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B.终产物是CO2和H2O

C.1分子葡萄糖经有氧分解,产生36或38分子ATP D.需氧的参与

E. 脱氢反应需要NADP+作为受氢体

23.糖有氧氧化中进行氧化(脱氢)反应的步骤是

A.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酸→延胡索酸D.丙酮酸→乙酰CoA E.苹果酸→草酰乙酸

24.乳酸循环的意义是

A.有利于回收乳酸B.防止酸中毒 C.补充血糖D.促进糖异生 E. 促进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25.胰岛素的作用是

A.促进糖异生B.促进糖原合成C.增强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D.抑制糖有氧氧化E.抑制糖原合成

26.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

A.己糖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果糖-1,6-二磷酸酶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E.葡糖-6-磷酸酶

27.下列关于一次三羧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耗1个乙酰基B.有4次脱氢C.有2次脱羧

D.生成1分子FADH2 E.生成3分子NADH+H+

29.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功能

A.氧化供能

B.提供四碳糖及七碳糖

C.提供磷酸核糖,是体内核苷酸合成的原料

D.生成NADPH+H+,是脂肪酸、胆固醇合成反应中氢原子的主要来源

E.生成CO2

30..NADPH+H+的主要功能是

A.氧化供能B.参与脂肪酸的合成C.参与胆固醇的合成D.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E.参与肝内生物转化

31.糖尿病常有的临床表现是

A.多食B.多饮C.多尿

D.消瘦E.皮肤易感染

32.三羧酸循环中不可逆的反应有

A.异柠檬酸→ -酮戊二酸B.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

C.琥珀酰CoA→琥珀酸D.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E.苹果酸→草酰乙酸

35.在下列哪些酶催化的反应中可以产生或消耗CO2?

A.丙酮酸羧化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C.丙酮酸脱氢酶系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E.苹果酸脱氢酶

36.糖原合成必需下列酶的催化

A.分支酶B.糖原磷酸化酶C.糖原合酶

D.脱支酶E.UDPG

37.糖原分解必需下列酶的催化

A.分支酶B.糖原磷酸化酶C.糖原合酶

D.脱支酶E.葡糖-6-磷酸酶

38.与产能有关的糖代谢途径有

A.糖异生B.糖原分解C.磷酸戊糖途径D.糖酵解E.糖的有氧氧化

三、填空题

1.糖耐量曲线的横座标为——————,纵座标为——————。

血糖的来源有:————————、————————和————————。。

2.

3.在糖异生过程中,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水解为——————和磷酸。

4.果糖-1,6-二磷酸在——————酶催化下水解脱——————而生成果糖-6一磷酸。

5无氧酵解的起始物质是——————或——————。

6.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除己糖激酶外,还有—————和—————。。

7.糖酵解的终产物是——————;糖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是——————和——————。

8.糖有氧氧化过程中的两个α-氧化脱羧反应分别是——————和——————。

9.糖原分解是指——————转变为——————的过程。

10.糖异生是指___转变为——————的过程。

11三羧酸循环有——————次脱羧,——————次脱氢反应。

12.糖异生的原料可以是——————、____或————————。。

13 .糖原合成是指由———————转变为——————的过程。

14.糖原合成的关健酶是——————,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15.柠檬酸是由——————和——————缩合而成。

16.三羧酸循环不仅是糖氧化的途径,也是——————和——————氧化的必经途径。

17.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是糖在体内的——————形式。

18.在生理条件下,——————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当饥饿或酸中毒时,——————能加强糖异生作用。

19.糖酵解途径是指从——————分解为——————的反应过程。

20.糖酵解是葡萄糖或糖原在——————供应不足时,分解生成——————的反应过程。

21.糖酵解所提供的ATP主要有——————和——————经底物水平磷酸化而产生。。

2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提供——————和——————。

23.在糖原合成反应中,活泼葡萄糖单位的供体是——————,以——————键与糖原引物连接。

24.磷酸戊糖途径是体内利用葡萄糖生成——————酸的唯一途径,为——————的合成提供原料。

25.当血糖降低时,能够释出有葡萄糖的器官有——————和——————。

26.参与丙酮酸羧化支路的核苷三磷酸是——————和——————。

27.催化丙酮酸羧化支路的酶是——————和——————。

28.在有氧条件下,每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时,可净生成——————分子ATP.。

29.与糖原分子中α-1,4糖苷键形成与分解有关的酶是——————和——————。

30.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的辅酶有——————、——————、、和———

———

31.丙酮酸脱氢酶系含有的维生素有、、、和。

32.经糖酵解途径分解,每分子葡萄糖可净生成——————分子ATP,如从糖原开始,可净生成

分子ATP。

——————

33.在糖酵解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是——————、——————和——————。

34.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丙酮酸与NADH+H+反应生成和——————和——————。

35.果糖-1,6-二磷酸在醛缩酶催化下裂解为2分子磷酸丙糖,包括——————和——————。

36.可使血糖水平降低的激素是——————。

37.血糖正常值因测定方法不同而异,葡萄糖氧化酶法为———————。

38.可使血糖水平升高的激素有——————,——————和——————等。

四、名词解释

1.糖酵解

2.糖的有氧氧化

3.磷酸戊糖途径

4.三羧酸循环

5.糖原合成

6.分支酶

7.糖原引物

8.糖原分解

9.糖异生

10.底物循环

11.血糖

12.肾糖阈

13.耐糖现象

14.乳酸循环

15.丙酮酸羧化支路

16.糖尿病

17.蚕豆病

18.高血糖

19.低血糖

20.葡萄糖耐量

五、问答题

1.简述糖的主要生理功用。

2.简述糖酵解的四个阶段。

3.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4.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哪几个阶段?

5.简述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6.试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7.简述糖原合成的反应过程。

8.简述肝糖原分解的反应过程。

9.试述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

10.计算1分子葡萄糖在肌肉组织中彻底氧化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11.计算从糖原开始的1个葡萄糖单位在肝脏彻底氧化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12.试述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去向。

13.简述草酰乙酸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14.简述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15.试述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16.试述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

17.为什么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提供血糖?而肌肉剧烈活动时,加强肌糖原酵解可以间接补充血

糖?

18.乳酸是如何异生成葡萄糖的?

19.概述B族维生素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20.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

21.糖异生过程是否为糖酵解的逆反应?为什么?

22试比较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的不同点

23何谓血糖?血糖主要是什么糖?其正常值是多少?测定血糖浓度有何意义?

24.试述正常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5试述胰岛素对血糖含量的影响。

26.简述肾上腺素对血糖含量的影响。

27.肝脏是怎样调节血糖的?

28.肾脏是怎样调节血糖的?

29.何谓耐糖现象?如何绘制耐糖曲线?

30.试述耐糖曲线的临床意义。

31试述高血糖及糖尿的原因

32.糖尿病患者可有哪些糖代谢紊乱?

第8章糖代谢——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B

5.B

6.D

7.C

8.C

9.C 10.E

11.A 12.D 13.B 14.A 15.A 16.E 17.D 18.C 19.B 20.B

21.C 22.B 25.A 26.D 27.D 28.B 29.E 30.B

32.D 34.E 35.B 37.B 38.E 40.E 41.E 42.C 44.A 45.D 46.B 47.C 49.C 50.C

51.A 52.D

二、多项选择题

2. C、D、E

3.A、B、D、E

4.A、B、C

5.B、C

6.A、C、D

7.B、C、D、E

8.C、D

9.A、B、C 10.A、B、C、D、E 11.B、C 12.B、C、D、E 13.B、C、D、E 14.A、B 15.A、C 16.B、D

17.A、B 18.B、C、D 19.B、C、D 20.B、C

21.B、C、E 22.A、E 23.A、B、C、D、E 24.A、B、C、D 25.B、C 26.B、C、D、E 27.A、B、C、D、E 29.C、D 30.B、C、D、E 31.A、B、C、D、E 32.A、B、D

35.A、B、C、D 36.A、C

37.B、D、E 38.D、E

三、填空题

1. 抽血时间血糖浓度

2. 糖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糖异生作用

3.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

4. 果糖-1,6-二磷酸酶磷酸

5. 葡萄糖糖原

6. 果糖磷酸激酶-1 丙酮酸激酶

7. 乳酸CO2H2O

8. 丙酮酸氧化脱羧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

9. 糖原葡萄糖

10. 非糖物质葡萄糖

11. 2次4次

12. 甘油乳酸丙酮酸

13. 单糖(主要是葡萄糖) 糖原

14. 糖原合酶糖原磷酸化酶

15. 乙酰CoA 草酰乙酸

16. 脂肪蛋白质

17. 血糖运输

18. 肝脏肾脏

19. 葡萄糖或糖原乳酸

20. 氧乳酸

21. 甘油酸-1,3-二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2. 核糖-5-磷酸NADPH+H+

23. UDPG α-1,4糖苷

24.核糖-5-磷酸核苷酸

25. 肝脏肾脏

26. ATP GTP

27. 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28. 36或38

29. 糖原合酶糖原磷酸化酶

30. TPP、HSCoA、硫辛酸、FAD、NAD+

31. Vit.B1、泛酸、硫辛酸、Vit.B2、Vit.PP

32. 2 3

33. 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1 丙酮酸激酶

34. 乳酸NAD+

35. 甘油醛-3-磷酸二羟丙酮-磷酸

36. 胰岛素

37. 3.89~6.11mmol/L

38.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

四、名词解释

1.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分解为乳酸同时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

2.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0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3.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点,经过脱氢、脱羧等反应,以生成大量的NADPH+H+和磷酸戊糖为特点的代谢过程。

4.从2碳的乙酰辅酶A与4碳的草酰乙酸缩合生成6碳的柠檬酸开始,经过多次脱氢和脱羧等连续反应,又生成4碳的草酰乙酸进入下一轮循环。由于此过程是由含有3个羧基的柠檬酸作为起始物的循环反应,因而称之为三羧酸循环。

5.由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

6.在糖原合成过程中,当糖链长度达到12~18个葡萄糖单位时,在酶的催化下可将含6~7个糖单位的一段糖链转移到邻近的糖链上,以α-1,6糖苷键相连接形成分支结构,该酶称分支酶。7.糖原合成只能以原有的至少含4个葡萄糖残基的α-1,4-葡聚糖分子作为糖单位接受体,即糖原引物。

8.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原分解。

9.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10.由不同酶催化的单向反应使两个底物互变的循环称为底物循环。

11.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12.出现尿糖时的血糖浓度(8.89 9.99mmol/L)称为肾糖阈。

13.人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称为耐糖现象或葡萄糖耐量。

14.肌糖原无氧酵解生成大量乳酸,后者经血液循环运至肝脏,经糖异生生成葡萄糖,再释放入血,又被肌组织摄取利用,构成循环过程,称为乳酸循环。

15.丙酮酸在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再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者又转变为丙酮酸,从而构成一个代谢支路,被称为丙酮酸羧化支路。

16.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因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并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17.一些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的患者,磷酸戊糖途径不能正常进行,导致NADPH +H+缺乏,不能保持GSH处于还原状态,其细胞膜结构与功能易遭受氧化损伤,尤其在食蚕豆后发病,故称为蚕豆病。

18.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2mmol/L 称为高血糖。

19.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89mmo1/L 称为低血糖。

20.人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

五、问答题

1.①氧化供能。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氧化分解供应,所以氧化供能是糖的最主要的生理功能。②糖也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如糖脂是神经组织及细胞膜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成分;蛋白多糖是结缔组织基质的成分。③构成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如糖蛋白、抗体、某些酶和激素等等。

2.糖酵解全过程包括11步化学反应,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或糖原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第二阶段:果糖-1,6-二磷酸裂解为二羟丙酮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第三阶段:甘油醛-3-磷酸转变为丙酮酸;第四阶段: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3.糖酵解的生理意义是:⑴糖酵解是机体相对缺氧时补充能量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激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时,能量需求增加,肌肉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此时可以通过糖酵解提供急需的能量。⑵某些组织在有氧时也通过糖酵解供能。如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主要依靠糖酵解维持其能量的需要。

4.糖有氧氧化可分三个反应阶段:第一阶段:在胞质中由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辅酶A;第三阶段:乙酰辅酶A经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

5.主要有三方面:①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②三羧酸循环是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终代谢通路;③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相互联系的枢纽。

6. (1)提供磷酸核糖,作为体内合成核酸的原料。(2)提供NADPH+H+。NADPH的功用有:

①是脂肪酸及胆固醇等物质生物合成的供氢体;②作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以维持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正常含量,这对维持细胞特别是红细胞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③参加肝内生物转化反应。

7.主要包括4步反应:①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糖-6-磷酸。②葡糖-6-磷酸异构成葡糖-1-磷酸。③葡糖-1-磷酸与UTP反应生成UDPG。④UDPG分子中的葡萄糖残基加到糖原引物(G n)分子上生成糖原(Gn+1)。以上过程反复进行,并在分支酶参与下,使糖链不断延长、分支不断增多,从而使葡萄糖合成为糖原。

8. 主要包括4步反应:①在磷酸化酶催化下,使糖原非还原末端的1,4-糖苷键逐步磷酸解,生成葡糖-1-磷酸和极限糊精。②极限糊精受脱支酶催化,将1个三糖基转移到另一支链上并以α-1,4-糖苷键相连接,然后继续催化水解α-1,6-糖苷键上的葡萄糖基。③葡糖-1-磷酸经变位酶催化生成葡糖-6-磷酸,最后在肝脏特有的葡糖-6-磷酸酶催化下,水解成葡萄糖。

9.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有:①维持饥饿时的血糖浓度;②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可通过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以防止酸中毒,以及节约能源;③有利于氨基酸的分解。

10.在肌肉组织中,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2分子丙酮酸,经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4分子ATP,同时由甘油醛-3-磷酸脱氢生成的2分子NADH+H+经甘油-3-磷酸穿梭进入线粒体,经呼吸链传递氧化生成4分子ATP,此阶段共生成8分子ATP;第二阶段:从2分子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2分子乙酰CoA,产生2分子NADH+H+经呼吸链生成6分子ATP;第三阶段:2分子乙酰CoA经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24分子ATP。上述过程共生成38分子ATP,减去消耗的2分子ATP,净生成36分子ATP.

11.在肝脏中,第一阶段:从糖原开始的1个葡萄糖单位氧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4分子ATP,而由甘油醛-3-磷酸脱氢生成的2分子NADH+H+经苹果酸一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经呼吸链生成6分子ATP,此阶段共生成10分子ATP;第二阶段:2分子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2分子乙酰CoA,产生2分子NADH+H+进入呼吸链生成6分子ATP;第三阶段:2分子乙酰CoA经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24分子ATP。上述过程共生成40分子ATP,减去消耗的1分子ATP,净生成39分子ATP。

12.葡糖-6-磷酸的代谢去向有六条:①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②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

③糖有氧氧化途径生成水、二氧化碳和ATP;④糖原合成途径生成糖原;⑤戊糖磷酸途径生成核糖-5-磷酸和NADPH+H+。

13.草酰乙酸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及糖异生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⑴草酰乙酸是三羧酸循环中的起始物,糖氧化产生的乙酰CoA必须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才能彻底氧化。(2)草酰乙酸可作为糖异生的原料,循糖异生途径异生为糖。(3)草酰乙酸是丙酮酸、乳酸及生糖氨基酸等异生为糖时的中间产物(见羧化支路),这些物质必须转变为草酰乙酸后再异生为糖。

14.(1)葡糖-6-磷酸的来源:①在葡萄糖激酶作用下使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糖-6-磷酸。

②糖原分解产生的葡糖-1-磷酸转变为葡糖-6-磷酸。③非糖物质经糖异生为果糖-6-磷酸进一步异构成葡糖-6-磷酸。(2)葡糖-6-磷酸的去路:①经糖酵解生成乳酸。②经有氧氧化分解为CO2、H20和ATP。③经变位酶催化生成葡糖-1-磷酸,合成糖原。④在葡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下进入磷酸戊糖途径。⑤经肝细胞葡糖-6-磷酸酶作用生成葡萄糖。由上可知,葡糖-6-磷酸是各条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共同的中间产物。如己糖激酶或变位酶的活性降低,

可使葡糖-6-磷酸的生成减少或去路受阻,上述各条代谢途径不能正常进行。因此,葡糖-6-磷酸的代谢方向取决于各条途径中相关酶活性的大小。

15.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因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的氧化发生障碍,机体所需能量不足,感到饥饿而多食;多食进一步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出现尿糖,糖的大量排出必然带走大量水分引起多尿;多尿失水过多,血液浓缩引起口渴,因而多饮;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大量动员体内脂肪及蛋白质氧化供能,严重时因消耗多,身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因此,糖尿病患者除现出高血糖及糖尿外,尚有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严重时因脂肪动员过多,生成大量乙酰辅酶A,后者可生成酮体和胆固醇,而出现酮血症、酮尿症、酸中毒和高胆固醇血症等。

16.丙酮酸脱氢酶系是糖有氧氧化的关键酶系,是糖有氧氧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点。该酶系是由3个酶和5个辅酶构成的多酶复合体系,包括丙酮酸脱氢酶(辅酶是TPP,含Vit.B1)、硫辛酸乙酰转移酶(辅酶是硫辛酸和CoASH, 含泛酸)、二氢硫辛酸脱氢酶(辅基是FAD,含Vit.B2),并需要线粒体基质中的NAD+(含Vit.PP), 作为受氢体.

17.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肌组织缺乏葡糖-6-磷酸酶。肌糖原分解产生的6-磷酸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转变成乳酸,乳酸可经血循环到肝脏作为糖异生原料,通过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再进人血液。因此,当肌肉活动剧烈时,加强肌糖原酵解,通过以上代谢过程可以间接补充血糖。

18.乳酸通过糖异生生成葡萄糖,其反应过程如下:①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②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此后直到果糖-1,6-二磷酸的生成均为糖酵解逆过程。③果糖-1,6-二磷酸到葡萄糖的生成,包含有两个不可逆反应,即由果糖-1,6-二磷酸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水解去磷酸,转变生成果糖-6-磷酸;葡糖-6-磷酸酶催化葡糖-6-磷酸水解去磷酸,转变生成葡萄糖。

19.B族维生素以辅酶形式参与糖代谢的酶促反应过程,当其缺乏时会导致糖代谢障碍。⑴糖酵解途径:甘油醛-3-磷酸脱氢生成甘油酸-1, 3-二磷酸,需要维生素PP构成的辅酶—NAD+参与。(2)糖有氧氧化:丙酮酸及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需要维生素B1(辅酶:TPP)B2(辅基:FAD)、PP(辅酶:NAD+)、泛酸(辅酶:HSCoA)和硫辛酸参与。异柠檬酸氧化脱氢及苹果酸脱氢需要维生素PP;琥珀酸脱氢需要维生素B2(辅基:FAD)。(3)磷酸戊糖途径:6-磷酸葡萄糖及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需要维生素PP(辅酶:NADP+)参与。(4)糖异生途径中也需要维生素PP和生物素参与。

20.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具有多条代谢途径。⑴在供氧不足时,丙酮酸在LDH催化下,接受NADH+H+提供的氢原子还原生成乳酸。(2)在供氧充足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再经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生成CO2、H20和ATP,(3)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生成磷

酸烯醇式丙酮酸再异生为糖。(4)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5)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后者可作为脂肪酸、胆固醇等的合成原料(6)丙酮酸可经还原氨基化生成丙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丙酮酸代谢去向取决于各条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这些酶活性受到严格调控。

21.糖异生过程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过程。糖酵解中由葡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1、丙酮酸激酶催化的是耗能的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过程中,非糖物质必须依赖葡糖-6-磷酸酶、果糖-1,6-二磷酸酶、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催化才能绕过三个能障,糖异生才能循糖酵解“逆过程”进行。

22.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的不同点:

无氧酵解有氧氧化

(1)反应部位细胞质细胞质→线粒体

(2)需氧情况不需氧需氧

(3) 3一磷酸甘油酸脱氢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进入线粒体经呼吸链传递给氧

成的NADH+H+的去向生成H2O,并形成ATP

(4)终产物乳酸C02 + H20

(5) 1分子葡萄糖氧化2分子36或38分子

净生成ATP数

(6)关键酶(系)3个(己糖激酶7个(除胞质中相同的3个外,还有:

或葡萄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系,

磷酸果糖激酶一1,柠檬酸合酶,

丙酮酸激酶)异柠檬酸脱酶,

α一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23.吸收入血的糖统称血糖,主要是葡萄糖。其正常值为3.89-~6.11 mmol/L(葡萄糖氧化酶法),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相当恒定。但当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不平衡时,血糖浓度发生异常变化。故测定血糖浓度可反映体内糖代谢是否正常。

24.正常人血糖主要有三条来源与三条去路。三条来源有:①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为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糖原分解;③甘油、乳酸、氨基酸等非糖物质在肝中异生为葡萄糖。三条去路有:①在各组织内氧化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ATP;②在肝和肌肉中合成糖原;③转变成其他物质。

25.胰岛素的生理功用有:①促进葡萄糖通过肌肉、脂肪等组织的胞膜进入细胞内代谢;②诱导葡萄糖激酶活性等,促进糖的氧化利用;③促进糖原合成;④促进糖转化为脂肪;⑤抑制糖原分解;⑥糖异生作用。

26. 通过三方面调节作用,使血糖含量升高。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②促进糖异生;③促进肌糖原酵解为乳酸,作为糖异生原料。

27.肝脏主要通过三方面作用来调节血糖浓度相对恒定:①餐后,通过肝糖原的合成,使血糖水平不致过度升高;②空腹时,通过肝糖原分解,向血液提供葡萄糖;③饥饿或禁食情况下,通过糖异生作用,将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向血液持续提供血糖。

28.肾脏通过控制葡萄糖的重吸收或排出,参与调节血糖水平。当血糖浓度低于肾糖阈时,肾小管能重吸收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若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糖的能力,则部分糖随尿排出,出现糖尿。

29.人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称耐糖现象或葡萄糖耐量。耐糖现象是通过绘制耐糖曲线来评价的。常用的方法是:首先测被检者晨起空腹血糖浓度,然后一次食入100 g葡萄糖。每隔0.5,1. 0, 2. 0, 3. 0小时分别测定血糖浓度。以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耐糖曲线。30.健康人空腹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3.89 6.11mmol/L)。食入糖后血糖浓度暂时(约1小时)升高,但不超过肾糖闽,2小时后即恢复到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耐糖曲线高而延长,空腹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进食糖后血糖水平急剧上升,并超过肾糖阈,出现糖尿,常常4小时后仍不能恢复至原水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耐糖曲线呈低水平,空腹时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进食后吸收的糖又迅速被组织氧化分解,血糖浓度升高不明显,且短时间即恢复到原有低水平。根据耐糖曲线变化,可以帮助诊断内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31.一切引起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过多都可引起高血糖,但持续性高血糖多见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糖尿病。除糖尿病外还有一些情况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糖尿。如饮食性、情感性、肾性和妊娠性糖尿等。

32.糖尿病患者可出现下列糖代谢紊乱:①糖酵解和有氧氧化减弱;②糖原合成减少;③糖原分解增加;④糖异生作用加强;⑤糖转化为脂肪减少。

生物化学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B(每克样品*6.25)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E 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 D.色氨酸 E.谷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D A.盐键 B.疏水键 C.肽键D.氢键 E.二硫键(三级结构) 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E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C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在水溶液中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D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D 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9.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B A.8 B.>8 C.<8 D.≤8 E.≥8 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E 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胱氨酸 D.丝氨酸 E.瓜氨酸二、多项选择题 1.含硫氨基酸包括:AD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D.半胖氨酸2.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ACD A.组氨酸B.蛋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 3.芳香族氨基酸是:ABD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色氨酸 D.脯氨酸 4.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ABD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 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氢键) 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ABCD A.α-螺旋 B.β-片层C.β-转角 D.无规卷曲 6.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 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 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 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氢键) 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BCD A.肽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引力 8.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BCD(>5) A.pI为4.5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 C.pI为7的蛋白质D.pI为6.5的蛋白质 9.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AC A.中性盐沉淀蛋白 B.鞣酸沉淀蛋白 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六章糖代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 调节。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 关键酶 调节方式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ATP ADP 胞液 线粒体 丙酮酸 乙酰CoA NAD + , HSCoA CO 2 , NADH + H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生物氧化、糖代谢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氧化磷酸化、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丙酮酸脱氢酶系、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 二、填空题 1.糖酵解中有三个反应是不可逆的,催化这三个反应的酶是()、 ()、()。其中()是糖酵解反应的关键限速酶。2.1分子丙酮酸测定氧化,反应中有()次脱氢,共生成()分 子ATP,生成()分子CO2。 3.葡萄糖的无氧分解只能产生()分子ATP,而有氧分解可以产生() 分子ATP。 4.糖原合成中,葡萄糖单体的活性形式是(),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 氨基酸的活性形式是()。 5.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各自的调控酶协调作用,防止了 ()的形成。 6.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意义是生成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一个完整的TCA循环会发生次脱羧,次脱氢,和1次。 8.糖类与蛋白结合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糖苷键,一种是肽链上Asp的氨基与糖基 上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___________,一种是肽链上Ser或Thr的羟基与半缩醛羟基形成的___________。 9.生物体内的维生素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许多体内的重要代谢, 通常按溶解性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其中具有强还原能力能防治坏血病的维生素C属于___________类。 10.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缺乏()会患脚气病。 11.果糖-1-磷酸在()的催化下,产生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前一种 产物可在()催化下生成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糖酵解。 12.生物合成主要由()提供还原力。 13.糖酵解的关键调控酶是(),果糖2,6-二磷酸的作用是() 糖酵解。 14.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15.生物体有许多种类的高能化合物,根据其键型特点,可分为()、

糖代谢百度百科

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另外包括一些双糖及单糖。多糖及双糖都必须经过酶的催化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食物中的淀粉经唾液中的α淀粉酶 作用,催化淀粉中α-1,4-糖苷键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寡糖及糊精。由于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短,淀粉的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肠。小肠中含有胰腺分泌的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三糖、α糊精和少量葡萄糖。在小肠黏膜刷状缘上,含有α糊精酶,此酶催化α极限糊精的α-1,4-糖苷键及α-1,6- 糖苷键水解,使α-糊精水解成葡萄糖;刷状缘上还有麦芽糖酶可将麦芽三糖及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小肠黏膜还有蔗糖酶和乳糖酶,前者将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后者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糖被消化成单糖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上段,己糖尤其是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摄取是一个依赖Na+的

糖代谢 耗能的主动摄取过程,有特定的载体参与: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着与细胞膜结合的Na+-葡萄糖联合转运体,当Na+经转运体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随Na+一起被移入细胞内,这时对葡萄糖而言是逆浓度梯度转运。这个过程的能量是由Na+的浓度梯度(化学势能)提供的,它足以将葡萄糖从低浓度转运到高浓度。当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葡萄糖经小肠上皮细胞基底面单向葡萄糖转运体(unidirectional glucose transporter)顺浓度梯度被动扩散到血液中。小肠上皮细胞内增多的Na+通过钠钾泵(Na+-K+ ATP 酶),利用ATP提供的能量,从基底面被泵

出小肠上皮细胞外,进入血液,从而降低小肠上皮细胞内Na+浓度,维持刷状缘两侧Na+的浓度梯度,使葡萄糖能不断地被转运。 编辑本段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blood sugar)。体内血糖浓度是反映机体内糖代谢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空腹血浆葡萄糖糖浓度为3.9~6.1mmol/L(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高于7.0 mmol/L称为高血糖,低于3.9mmol/L 称为低血糖。要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必须保持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动态平衡。 一、血糖的主要来源及去路 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③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及生糖氨基酸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在长期饥饿时作为血糖的来源。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糖代谢部分)

糖代谢 一、选择题 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就是: 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 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就是: A、G-6-P B、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 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与羧基碳上 E、羧基与甲基碳上 4.哪步反应就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就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就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 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就是: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 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就是: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 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与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就是: A、R酶 B、D酶 C、Q酶 D、α-1,6糖苷酶 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化? A、α与β-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R—酶 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就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14.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就是: 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与CO2 C、CO2+H2O D、CO2,NADH与FADH2 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就是: 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 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 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 D、此途径生成NADPH+H+与磷酸戊糖 16.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就是: A、2 B、2、5 C、3 D、3、5 E、4 17.胞浆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就是: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过程 2 H 2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 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胞液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糖代谢部分)

糖代谢 一、选择题 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 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G-6-P B、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 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和羧基碳上 E、羧基和甲基碳上 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 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是: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 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 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A、R酶 B、D酶 C、Q酶 D、α-1,6糖苷酶 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化? A、α和β-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R—酶 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14.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 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和CO2 C、CO2+H2O D、CO2,NADH和FADH2 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 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 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 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 16.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是: A、2 B、2.5 C、3 D、3.5 E、4 17.胞浆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是:

三年制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正常人体功能 【适用专业】护理(三年制) 【课时】 72学时 【学分】 4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正常人体功能》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开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优质课程,是医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高级护理及医学相关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它包括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门学科的知识,是以生物机体的组成,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是传统课程《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有机融合,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悉人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组成人体的系统、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它们的内部活动与代谢机制,了解该门科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生理学功能的调节、机制和生物大分子、遗传物质的基本代谢过程,为后续护理专业课程服务,为认识、维护和促进健康提供基础知识,为了解疾病、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能力,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熟练的操作能力等,能正确观察并分析实训结果。此外还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和创新的学习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吃苦的良好品德。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临床护理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经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临床护理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理实统合、教练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仿真实训、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化,充分体现专业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定位。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完整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4)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4) 第四章糖代谢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glycolysis) 11.糖原累积症 2.糖的有氧氧化 12.糖酵解途径 3.磷酸戊糖途径 13.血糖 (blood sugar) 4.糖异生(glyconoegenesis) 14.高血糖(hyperglycemin) 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5.低血糖(hypoglycemin) 6.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 16.肾糖阈 7.巴斯德效应 (Pastuer效应) 17.糖尿病 8.丙酮酸羧化支路 18.低血糖休克 9.乳酸循环(coris循环) 19.活性葡萄糖 10.三碳途径 20.底物循环 二、填空题 21.葡萄糖在体内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有、和。 22.糖酵解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在,最终产物为。 23.糖酵解途径中仅有的脱氢反应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受氢体是。两个 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酶和酶催化。 24.肝糖原酵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丙酮酸激酶。 25.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是由6—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生成,该酶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和两种活性。 26.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分子ATP,净生成分子ATP,其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27.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完全依赖供给能量。 2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含有维生素、、、和。29.三羧酸循环是由与缩合成柠檬酸开始,每循环一次有次脱氢、 - 次脱羧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分子ATP。 30.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分别是和。 31.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和。1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或分子ATP。 32.6—磷酸果糖激酶—1有两个ATP结合位点,一是 ATP作为底物结合,另一是与ATP亲和能力较低,需较高浓度ATP才能与之结合。 33.人体主要通过途径,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 34.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在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的调控,而肌肉主要受的调控。 35.因肝脏含有酶,故能使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而肌肉中缺乏此酶,故肌糖原分解增强时,生 成增多。 36.糖异生主要器官是,其次是。 37.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和。 38.糖异生过程中的关键酶分别是、、和。 39.调节血糖最主要的激素分别是和。 40.在饥饿状态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生物氧化糖代谢习题包括答案

新陈代谢、生物氧化和糖代谢练习 一. 选择题 1.氰化物引起的缺氧是由于 D A.中枢性肺换气不良 B.干扰氧的运输 C.微循环障碍 D.细胞呼吸受抑制 E.上述的机制都不对 2. 肌肉中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 E A.ADP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cAMP D.ATP E.磷E.磷酸肌酸 3.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 D 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 B.磷酸二羟基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成磷酸二羟基丙酮,同时生成NADH 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后在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 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在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E.通过内毒碱进行转运进入线粒体 4.寡霉素通过什么方式干扰了高能化合物ATP的合成 D A.使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内膜分离 B.使电子在NADH与黄素酶之间的传递被阻断 C.阻唉线粒体膜上的肉毒碱穿梭 D.抑制线粒体内的ATP酶 E.使线粒体内膜不能生成有效的氢离子梯度 5.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内NAD+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主要是 A A.a-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B.柠檬酸穿梭机制 C.内毒碱穿梭机制 D.丙酮酸穿梭机制 E.苹果酸穿梭机制 6.下列关于化学滲透学说的叙述哪一项是不对的 B A.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B.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C.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D.ATP酶可以使膜外H+返回膜内 E.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7.生物氧化是指: 答案:C A. 生物体内的脱氢反应 B. 生物体内释出电子的反应 C. 营养物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 D. 生物体内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 8.人体内各种活动的直接能量供给者是: D A. 葡萄糖 B. 脂酸 C.乙酰辅酶A D. ATP 9.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D A.最普遍的电子传递链从NADH开始

生物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同工酶 2、酶活性中心 3、蛋白质等电点 4、底物水平磷酸化 5、葡萄糖异生作用 6 7 8 9 10 ( ) 10、考马斯亮蓝染料与蛋白质(多肽)结合后形成颜色化合物,在534nm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光。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 1、Watson和Crlick的DNA双股螺旋中,螺旋每上升一圈的碱基对和距离分别是: A. 11bp, 2.8nm B. 10bp, 3.4nm C. 9.3bp, 3.1nm D. 12bp, 4.5nm

( ) 2、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 A. 不可逆抑制作用 B. 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C. 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D. 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 ) 3、米氏动力学的酶促反应中,当底物浓度([S])等于3倍Km时,反应速度等于最大反应速度的百分数(%)为: A. 25% B. 50% C. 75% D. 100%( ) 4、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A. α-酮戊二酸 B. 琥珀酸 C. 琥珀酰CoA D. 苹 A. 考马斯亮蓝试剂 B. 二苯胺试剂 C. 地衣酚试剂 D. DNS试剂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20种天然氨基酸中_____和色氨酸只有一个密码子。 2、某一种tRNA的反密码子是UGA,它识别的密码子序列是 ___ 。 3、pI为4.88的蛋白质在pH8.6的缓冲液将向电场的 _______ 极移动。

4、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__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_ _ 。 5、糖酵解途径的限速酶是 _ _、_ _、__ 。 6、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由 ___????____ 组成;参与识别起始信号的是 __?___ 因子。 7、3-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可将 ___ 产生的___所携带的电子转 入线粒体内膜。 8、某DNA模板链核酸序列为5’ TTACTGCAATGCGCGATGCAT-3’,其转录产物mRNA的核苷 酸排列顺序是____,此mRNA编码的多肽链N-端第一个氨基酸为 ___,此多 9 10 O O ( CH 3 CH 2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30分) 1、请写出米氏方程,并解释各符号的含义(5分) 2、计算1mol丙酮酸彻底氧化为CO 2和H 2 O时产生ATP的mol数。(6分) 3、按下述几方面,比较软脂酸氧化和合成的差异:发生部位、酰基载体、二碳片段供 体、电子供体(受体)、底物穿梭机制、合成方向。(6分) 4、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6分) 5、请写出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所需要的主要酶或蛋白,并简要解释其功能。(7分)

人体机能学大纲zhongxiyi231

新疆医科大学 人体机能学教学大纲 (供中西医结合、中医、针灸推拿、针灸推拿-外向型专业用) 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005年3月30日

Ⅰ前言 人体机能学是研究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及其机理的一门科学,它是综合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而设立的一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 人体的功能十分复杂,在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制时,必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水平来探讨。因此,人体机能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细胞、器官、系统不同水平及人体整体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活动规律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在的生物化学反应;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疾病状态下的病理生理功能变化及其机制。 人体机能学与医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关于人体正常机能的知识,并且由一些科学工作者将这些知识总结概括为人体机能学的理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人体机能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其理论知识也不断更新和提高;而人体机能学的这些新成就又迅速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学生学习人体机能学,就要学好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熟悉和掌握了正常人体功能与患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疾病的原理与措施,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医疗实践,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和发展。 根据学校为适应教学改革与学科调整新制定的教学计划、国家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面向21世纪教材制定了人体机能学教学大纲。大纲规定了每章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要求教师讲深、讲透,学生深入领会和记忆其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要求教师重点讲解,学生应在全面理解基础上抓住重点;一般内容不标示,教师可概括讲解或学生自学)。 根据中西医结合、中医、针灸推拿、针灸推拿-外向型专业教学计划,人体机能学总学时为16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08学时,实验教学54学时。理论:实验= 2:1。

生物化学糖代谢习题 ()

糖代谢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 3.糖原分解 4.糖原的合成 5.糖原异生作用 6.发酵 7.糖的有氧氧化 8.糖核苷酸 9.乳酸循环 10.Q酶 二、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 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 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 _______,其中 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 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三、选择题 1.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 B、乙醇 C、乳酸 D、CO2 2.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 如核糖等。 A、NADPH+H+ B、NAD+ C、ADP D、CoASH 3.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转氨酶

生物氧化、糖代谢

一、单选 1. 细胞质中NADH经3-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生成的ATP的数目是: A.0 B.1 C.1.5 D.2 E.2.5 2.关于生物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B.环境温度需要达到100℃C.在酸性条件下进行D.CO2的生成方式是有机酸脱羧E.能量是骤然释放 3.关于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构成B.最终结果是生成水 C.存在两条呼吸链D.细胞色素是递氢体 E.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 4.呼吸链中,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A.b→c→c1→aa3→O2B.c→b1→c1→aa3→O2 C.b→c1→c→aa3→O2D.c1→c→b→aa3→O2 E.c→c1→b→aa3→O2 5.细胞色素的辅基是: A.FMN B.NAD+ C.Fe-S D.FAD E.铁卟啉 6.能够抑制电子从Cyt aa3到氧之间传递的物质是: A.解偶联蛋白B.CO C.阿米妥 D.抗霉素A E.甲状腺激素 7.丙酮酸在体内的去路,错误的是:

A.经异构酶催化生成丙酮B.进入三羧酸循环 C.转变为丙氨酸D.异生为糖E.还原成乳酸8.在有氧的条件,仍然依靠糖无氧氧化提供能量的组织: A.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C.脑细胞 D.成熟红细胞E.心肌细胞 9.缺氧的条件下,糖酵解中生成的NADH+H+的去路是: A.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B.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C.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 D.还原甘油酸3-磷酸,生成甘油醛-3-磷酸 E.还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 10.糖无氧氧化的产物是: A.CO2和H2O B.乙酰辅酶A C.葡萄糖 D.磷酸核糖E.乳酸 11. 一分子葡萄糖,经无氧氧化,可净产能: A.2ATP B.3ATP C.10ATP D.12ATP E.30/32ATP 12. 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 A.柠檬酸 B.异柠檬酸 C.草酰乙酸 D.乙酰辅酶A E.苹果酸 13.三羧酸循环一次消耗的乙酰基的数量是: A.1分子 B.2分子 C.4分子 D.10分子 E.30/32分子 14.下列酶中,糖有氧氧化的关键酶不包括: A.己糖激酶B.葡萄糖-6-磷酸酶C.丙酮酸脱氢酶系D.柠檬酸合酶E.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两种脱氢酶是 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1 12 13酶 14 15 16 17和 18 19.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__,其辅酶为______________;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__________,它需要______________和

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标准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院校课程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功能》 (试用稿)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护理、助产专业

本课程标准根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计划规定,适用于高中毕业的三年制高职护理、助产专业,是进行本课程教学和考核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依据,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12学时。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 《正常人体功能》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开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优质课程,是医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高级护理及医学相关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它包括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门学科的知识,是以生物机体的组成,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是传统课程《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有机融合,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悉人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组成人体的系统、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它们的内部活动与代谢机制,了解该门科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

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生理学功能的调节、机制和生物大分子、遗传物质的基本代谢过程,为后续护理专业课程服务,为认识、维护和促进健康提供基础知识,为了解疾病、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能力,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熟练的操作能力等,能正确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此外还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和创新的学习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吃苦的良好品德。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临床护理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经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临床护理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理实统合、教练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仿真实验、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化,充分体现专业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定位。 本课程建议课时:总学时72,理论学时60,校内实训学时12。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际,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正常人体功能的基本概念和与护理专业的关系;

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重点+试题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 一、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与2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 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与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与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与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与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分子CO2, 产生3分子NADH+H+,与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与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 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就是G-6-P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与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就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与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不就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就是在 线粒体与细胞液中进行的。2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分子ATP与2 分子GTP。 (六)蔗糖与淀粉的生物合成 在蔗糖与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就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 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或UDPG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就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就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就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磷酸葡萄糖磷酸酯酶。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 就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糖代谢与维生素

糖代谢 作用: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储存能量,维持血糖;提供原料,合成其他物质;参与构造组织细胞;参与体内一些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 糖原:由若干葡萄糖单位组成的具有多分子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 糖原合成: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特点:需要糖原引物;糖原合酶是合成过程关键酶;糖原支链结构的形成需要分支酶的作用;耗能过程 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糖原磷酸化酶为限速酶 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在胞液中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磷酸果糖激酶-1为最重要限速酶 特点:无氧参与,乳酸为必然产物;在无氧下,只能发生不完全氧化分解;有三部反应是不可逆的;红细胞中的糖酵解存在2,3-二磷酸肝油酸支路 意义:机体缺氧情况下,最重要功能方式;红细胞主要功能方式;2,3-BPG对于调节红细胞带氧功能意义重大;某些组织细胞白细胞等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以糖酵解为主要功能的方式 糖的有氧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即生成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成乙酰辅酶A,后者彻底氧化 三羧酸循环:乙酰辅酶A的乙酰基部分是通过一种循环,在有氧条件下被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的。这种循环称为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它不仅是糖的有氧分解代谢的途径,也是机体内一切有机物的碳链骨架氧化成CO2的必经途径。 循环特点:有氧;机体产能主要途径;单向反应体系;必须不断补充中间产物 回补反应:由其他物质转变为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的反应 意义:机体供能主要方式;三羧酸循环是体内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该循环是体内物质代谢相互联系的枢纽 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代谢产生磷酸戊糖及NADPH+H+,磷酸戊糖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糖异生: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以及某些氨基酸等能在肝脏中转变为糖原,称糖原异生作用 意义:维持血糖浓度;有利于乳酸再利用;协助氨基酸代谢 乳酸循环又称Cori 循环:在肌肉中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乳酸,乳酸经血液运输到肝脏,在肝脏中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放入血液后又被肌肉摄取,这种代谢循环途径称为乳酸循环。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值:3.89~6.11mmol/L 肾糖域:高于8.89到10,超过肾小管最大重吸收能力,糖从尿排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