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

《千年菩提路》第1集—白马驮经

·新的千年已经来临,当时间带着战争的硝烟,以及无数帝王将相、名流高士渐渐远去以后,在中国洛阳,在古老的邙山脚下,一个来自朝圣者的顽强足音,却已在洛河北岸绵延流淌了近2000年—白马寺。是谁,延续了这里千年不灭的香火?是谁,成就了这中国佛教释源祖庭的伟大伟奇?

·辰子备,请逐疫。

公元63年,东汉永平六年腊月初七,这一天,一场大傩正在东汉王朝第二代皇帝刘庄的南宫中进行,驱除疫鬼,消灾祈福,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仪式,此时已经成为这个刚刚从十多年战乱中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

然而大傩结束后的南宫,依然灯火通明,洛河的流水虽然再一次带走了象征疫鬼的火把,却带不走汉明帝刘庄心中的那份长久以来的不安。据记载,以第四子而登上皇位刘庄,自当上太子那一天起,就一直背负着子以母贵的名声。

大傩结束后不久,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震憾了东汉朝廷。永平七年正月初四,这一天紧靠着织女星窜出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了洛阳天际。16天以后,刘庄最亲近的一个人皇太后阴丽华驾崩了。这个打击令刘庄对上天充满了深深的恐惧。事实上,在这个战乱频仍的时代,生命的脆弱及世事的无常同样困惑着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国本土固有的人文传统,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生命本身终极意义的探讨了。而就在此时,远在万里以外的西方,一种更加开放的智慧学说正在悄悄地东传而来。

·公元2005年11月1日,大和尚印乐法师的升座仪式在洛阳白马寺举行。来自中国各省、港澳台及欧美、东亚等地的佛教界和信众一万多人见证了中国佛教祖庭新一任方丈的诞生。

今天,尽管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白马寺究竟传承了多少代,尽管由于历史的变迁,白马寺最初的模样也早已踪迹难寻了,但是站在这被屡次毁坏却又被重建起来的中华第一古刹,人们不能不心生感慨,在那个以儒学立国的时代,白马寺却奇迹般地在这古老国度的王城为西传而来的佛教赢得了一席之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因缘呢?

·公元65年早春,汉明帝刘庄夜寐南宫,愰惚之中,他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从西方飘然而至,见他并不说话,只是在殿庭里飞绕着,刘庄看得入了神,正待开口,却一下子醒了,梦中的情景如此地神奇,它萦绕在刘庄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个梦成了第二天刘庄和几个近臣之间的核心话题,有个大臣对刘庄说:“据臣所知,西方世界有位大神,名叫佛陀,形象与陛下梦中所见到的高大金人一模一样。”接着他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关于佛陀的故事。刘庄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很快,刘庄就派出使者,这一年是永平8年。

·公元65年当汉使西出玉门关,小心翼翼地躲开匈奴骑兵,踏上茫茫取经求法之路的时候,在遥远的印度,佛陀圆寂已经500多年。此时随着阿育王孔雀王朝的复灭,整个印度半岛正

在分裂战争和外族入侵中,度过了两个多世纪。在复兴的婆罗门教的挤压下,大量佛教僧侣被迫离开故土,把佛法带到印度南边的海岛以及印度北边的大月支,龟兹、于阗等国。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同样怀着前途未卜心境的队伍在今天阿富汗一带的大月支不期而遇了,一边是逶迤西行风尘仆仆的求法使者,一边是一路北上游化宣教的高僧,这似乎不经意间的相逢竟促成了世界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一次直接对话。

(这种双方的一种相聚,就体现了文化中的一个送跟随,一种传入跟接纳的这么一种非常的关系。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不仅仅是传道者的意志,而也是我们内部民众对佛教的一种需求。所以佛教的传入,可以说是给中国人精神的天空又增加了一个明亮的星辰。——中国人大佛学教授—温金玉)

有关这一次历史相逢,正史没有详细的记载,也许正因为如此,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件收藏在洛阳市博物馆的文物叫石壁邪,最初被安放在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园里镇墓。从它威猛而灵动姿态里,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一种古朴昂扬的气势,那是一种与秦皇汉武一脉相承的充满激情的斗智的气质。

洛阳,这一座九朝古都,自东周时期就被称为天下之中,今天洛阳市东北距离市区20公里的地方,陇海铁路从东汉洛阳古城的遗迹上横穿而过。在今天看来,这堵堵已经历经1000多年雨雪风霜的夯土城墙显得荒草萋萋,但是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作为东汉都城的洛阳,其规模其繁华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它的城市。

“增周旧,修洛邑。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这是《汉书》作者班固在永平初年用极尽铺陈的汉赋对洛阳城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公元67年,西行求法的汉使回到洛阳,他们不仅带回来《佛经》和佛陀的画像,随同到来的还有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

“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神奇的东方国度震旦吗?这就是佛陀在世时曾经提到过的那个礼仪之帮吗?”或许从走近洛阳城门那一刻起,两位高僧就打消了心中仅存的一丝顾虑,认定这里就是他们漂泊半生的归宿之地。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得到了汉明帝极高的礼迂,被安排在负责招待国宾的鸿胪寺居住。

·又是一个春花烂漫的时节,公元68年一天清晨,洛阳的人们发现,西雍门外三里处正在大兴土木,好不热闹。原来当刘庄得知两位高僧并不只是想在中土作短暂停留而是要长住洛阳传教弘法时,他决定在洛阳城西为两位高僧修建一处清修之所。从此在中土大地,洛河之滨、邙山脚下,便回响起佛陀智慧的声音,绵延传续诵唱不绝。从此,在中华文化古老的殿堂里,又增加了一个全新的重要符号僧人的清修之所——寺。

(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名字,到汉代,三公住府,九卿住寺。九卿里面呢就包括专门接待外宾的一个官,叫鸿胪,那么,鸿胪所在的地方就叫做鸿胪寺。摄摩腾、竺法兰两个人来了,当时就安排在鸿胪寺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老是长期住鸿胪寺也不合适,所以专门给他

们盖了一个庙,那么也就沿用了寺这个名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

(白马寺这个名字的由来,一个就是说汉明帝派人取经,然后用白马把《佛经》佛像驮回洛阳。为了纪念白马驼经,所以取名白马寺,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河南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域文物管理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徐金星)。

(其实白马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概念,白马是佛教话语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符号,传说悉达多王子在逾城出家时,所乘座骑就是一匹白马。1000余年后,当大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传说中骑的也是一匹白马(因为它可以代表所有的色,如果推衍一下的话,白马不仅仅是一个驮马这样的象征,同时也表示了中印文化之间的联盟或者结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

·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增。当寒星还寥落地在天边闪亮时,僧人们的早课就如期开始了,日复一日,这些以原始梵语发音的密语,一如它们最初来到中土时那样,饱含佛陀从容的智慧。而白马寺,却在中国佛教2000年的发展与变化中经历了太多人世的沧桑。

公元190年,内乱丛生的东汉王朝,到了它最后的关头。这一年,独揽朝政的太尉董卓,在迁都长安时,下令把洛阳城周围200里以内的宫室、富室、房屋全部烧毁,在经月不息的大火中,白马寺连同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洛阳一起,不复存在。

冯汉治、左逵、王少,尹宜,没人知道这些工匠的后人,是否躲过了这场劫难,惟有他们的名字至今仍深深镌刻在白马寺山门的券石上,成为东汉白马寺仅存的物证。

·在这本《魏书》的《释老志》中,有这么一段话,可能是目前所知关于东汉洛阳白马寺最早的记载。“自洛阳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以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袭,谓之浮图或云佛图。”看来当年佛教初到中土时,白马寺驮来的不仅仅是佛经和佛陀的画像。印度原始佛教造塔供奉《佛经》,僧徒以塔为寺,绕塔修行的礼佛仪轨,也同时传到了少洛阳。

在董卓火烧洛阳的300余年中,白马寺曾两次被重建,尔后又三次随同洛阳城淹没在战火之中。

公元547年,一位名叫杨衒之的官员因公干来到城廓崩毁庙塔丘墟的洛阳城,在他的游记名篇《洛阳伽蓝记》中,这位北魏抚军府司马,这样描述当时的白马寺,“寺上经函至今犹在,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是时放光明,耀于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养真容。”

隋唐两代,由于佛教大昌,传说白马寺一度也达到建寺以来最鼎盛的阶段,但终究又再毁于唐末战乱,从此元气大伤。

直到公元1555年,明朝太监黄锦主持重修白马寺,洛河北岸才又重现宝刹高标倚太清的庄严景象。嘉靖34年至35年的这次重修,基本上奠定了白马寺今天的格局。

(中国的寺院发展到明代,大致都是宫廷式的格局,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上有几座大殿,

旁边有些辅助的建筑、僧房之类,黄锦在明代重修的时候,大致就是按照这样子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域文物管理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徐金星)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今天的白马寺都堪称唐宋以来中国佛教的一个典型的寺庙,然而极为特别的是,在白马寺山门东西两侧的院内有建于明代的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的坟茔,这种高僧葬于寺内的特例极为罕见,彰显着后人对这两位中国佛教祖师深深的怀念和景仰之情。在这部《大藏经》中由梁代慧皎所著的《高僧传》的第一和第二条是这样记载的“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凤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竺法兰亦中天竺人,自语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

今天我们已无法考证摄摩腾和竺法兰生卒的具体年代,他们到达洛阳后所译的《佛经》大多也失传了。然而,这部由白马驮来的由42个短小段落所组成的《四十二章经》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在摄摩腾、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洛阳释经,其中来自西域地区的安世文和支娄迦chen是最为著名也是最有成就的。在公元68年以后的150多年的时间里,共有190

部含395卷《佛经》在白马寺译出,这里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由官方设立的佛教译经道场。

公元250年,又有一位印度高僧来到白马寺,他的名字叫昙柯迦罗,此时,中国的国号已经由东汉改成魏,而佛教也从深宫走进了市井民间,在洛阳的街市上,昙柯迦罗亲眼目睹了中土人士对佛教的热诚。但同时,他也发现百姓们竟用牺牲祭祀佛祖,全然不知礼佛应有的仪轨,精通戒律的昙柯迦罗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此后,在白马寺昙柯迦罗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时期,西域僧人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了规范僧团组织生活的《昙无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团组织章程都已齐备,一条中土有缘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铺就了。

·公元260年,一场特殊的宗教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这一天,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被打破。这一天在,在白马寺诞生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朱士行这位少怀远悟气韵明烈的河南颖川人。

受戒前就已在洛阳讲授般若学,由于深感前人的译本义理不全,就在受戒这一年,他发愿远涉流沙,西行求法,22年后,直到公元282年,朱士行终于在于阗,求得梵文大本《般若》,由他的弟子带回中原,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而朱士行自己则在82岁时圆寂他乡,终生末能重回洛阳。(朱士行是一个标志性人物,因为他作为第一个受戒的汉地的出家人,他又是第一个西行去求法的,第一个从宫廷的信仰延伸到民间,对佛教普及和深入到民间,我想有很大的作用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

·佛家有所谓的三宝,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法是法宝,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是僧宝,随着佛陀造像的大量出现,《佛经》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土出家人团体的诞生,佛教开始了与中国文化最初融合,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200年整个过程与白马寺息息相关,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这里是最早来中国传教佛法的僧人居所,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由官方设立的佛教译经道场,这里诞生了第一部官方及译《佛经》和戒律,这里是中国第一座传戒道场并标志性地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白马寺是中国佛教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连系

在一起,它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汉地佛教的释源和祖庭。

《千年菩提路》第2集—东土释迦

晨钟幕鼓,时光流转,古寺在这一份挥洒不去的悠远与沧桑中,伴随花开花谢1400余年。“国清讲寺”,一个“讲”字恰好道出了国清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中的渊源和地位。这是一代帝师的修行道场。这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的祖庭。这里至今仍然传承着智者大师所创立的天台一脉的博大圆融的佛家精神。

·公元2009年冬末春初,国清寺里的梅花又一次绽放了,随着气侯逐渐转暖,雪白的梅花日渐凋零,新芽将会爬上枝条,就象以前一样。这棵已有1400年历史的老树,又开始了新的轮回,这棵古老的梅花树,栽于598年,那一年,位于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刚刚建成,为的是纪念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高僧,他就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出生于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那时候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全国人口总共有200万,但每年死于战争和屠城的人数就有40万。仇恨和死亡横行于中国的土地上。

在这个时期里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成了普遍接受的信仰。就连士族显贵们也把邀请高僧来府宣讲佛法或者前往寺庙礼佛视为一种时尚。

·这一段经文就是《妙法莲花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文长达2348字,全部由原始梵语组成,普通僧人即使能做到流利朗诵,也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学习。可是就在公元545年一个七岁的小男孩随母亲来寺院听法,无意间听到了寺内的僧人在念诵这段经文,听后竟一字不差把它背诵了下来。这个孩子就是梁朝权贵益阳侯陈显祖的第二个孩子,名叫陈王道。

·公元560年,在光州大苏山下走来了一个法号智岂页(yi)年轻僧人,声称要拜这里的慧思禅师为师,这个僧人正是13年前,在寺庙里一遍成诵的孩子—陈王道。

三年前,西北大军攻破梁朝都城江陵,皇帝被俘,梁王朝随之复灭,而显赫一时的益阳侯夫妇也在绝望中撒手西去,国破家亡,又遭遇丧亲之痛的王道,深切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于是发愿,誓做沙门,呵护正法。从此以后,茫茫尘世中少了一位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而释门里却多了一个叫智岂页(yi)的平凡僧人。

为了安静地修行,慧思禅师特意将道场设在齐陈两国交战边界的大苏山。智岂页(yi)为了学法,不顾危险,一路拔山涉水来到了大苏山。于是,德高望重的慧思禅师向智岂页(yi)传授了《法华经安乐行品》。当时大苏山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不仅缺衣少食,甚至连读书用的灯蜡都很匮乏,为了在夜间取光读书,智岂页(yi)经常在月光出来之后,将门窗的帘子卷起来,让月光透进屋里,苦读不辍。几年之后,智岂页(yi)在同辈兄弟当中脱颖而出,已然是慧思座下说法第一的弟子。

·公元567年,30岁的智岂页(yi)告别师尊,背负着传灯化物救渡世人的重任,下山弘法。这时候的南京是陈朝的首都,称为金陵,代梁而兴的陈朝,继承了前朝崇佛的传统,朝野上下宗教思想活跃,老和尚法济是当朝权臣何凯的舅舅,自恃禅功深厚,一天,法济接到了一人僧人的拜帖,法济斜卧在禅床上,话语轻慢:“有人在入定的时候,能感知远处的山震动,你知道这是什么禅功吗?”

僧人回答:“这是禅定入了偏执之途,邪魔侵入的迹象,如果执著于此境,还拿出来炫耀的话,修行之人一定会出问题,而非正道。”

短短的一句话,惊得法师连忙坐了起来,惊恐谢罪。德高望重的法师被一个只有30多岁的年轻僧人彻底折服的事情传出去后,朝野上下顿时轰动,甚至连陈宣帝也主动拜他为师,这个年轻的僧人,正是离开大苏山,为了弘法而来的智岂页(yi)。智岂页(yi)精湛的辩才令僧俗信众无不惊叹。

·智岂页(yi)开讲《妙法莲花经》,为说一个妙字的圆融不可思议的境界,就讲了90天,佛史中释为九旬谈妙。八年之后,一直留住瓦官寺讲法,声望日隆的智岂页(yi),突然作出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决定,公元572年,智岂页(yi)上书宣帝,请求离开金陵,入天台山苦修。

受着朝廷优禄供养的智岂页(yi),反思八年来的金陵弘法,发现追求他的人们,往往留意于高位虚名而不能摒弃贪执真心修持,徒众越来越多,而能领悟真谛的人却越来越发稀少了。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北,这里风景优美,处处飘渺着灵山的妙气。历史上天台本来是道教发源地,天台山上的五座山峰状似莲花,鬼斧神工,十分神奇。

公元579年9月的一天里,在这片道教圣地上,却走来了几个身披袈裟的僧人们,这些僧人正是前不久还在金陵弘法被尊为帝师的智岂页(yi)和他的几个弟子们。

每年秋天,当橡果成熟,国清寺的僧人们,都会把它采摘下来打磨成豆腐,做成食物。在天台山苦修的一段日子里,智岂页(yi)就是这样,白天以采摘野果度日,晚上卧地而眠,过着艰巨贫寒的生活。

这是国清寺的一片农田,寺里的僧人每年都在田地里耕种,收获,他们每天的菜食都是自给自足,这体现了农禅并举的修行方式,农禅并举改变了佛教最初自印度传来的不事农业生产托钵化缘的修行方式。智岂页(yi)初到天台山时,就向僧人们提出了这个重要的主张。

这是位于天台山修禅寺的遗址,荒草萋萋,不复当年旧观,智岂页(yi)到达天台后,就修建草庵,逐渐落成伽蓝,天台法脉自此创立,智岂页(yi)就在这里起居说法,吸引了无数的信众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前来听法。这个偏远的山区渐渐热闹起来了。10年前在金陵出现的景象又再度出现,有人来寻求佛法,也有人来祈祷好运。

·公元591年,历时30多年的陈朝也覆灭了,平定江南的晋王杨广年仅20岁,他对前朝的国师智岂页(yi)慕名已久,屡屡致信求见智岂页(yi)。

公元591年,隋开皇11年,避祸暂居庐山的智岂页(yi)在杨广的敦请下来到杨州,为杨广授菩萨戒,杨广则封授给他智者大师的称号,智者大师和杨广成为了师徒。

·这是天台山脚下的国清讲寺,院墙上“教观总持”四个大字阐明了国清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地位。

智者大师之后,国清寺作为天台祖庭,一直是天台僧人依止起居顶礼参拜的地方。今天黄色的山门前参拜的人们络绎不绝,寺内30多座殿堂楼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谁会想到,这座宏大庄严庙宇的建成却始于一排简陋的木桩。

公元597年的冬天,晋王杨广派来使者入天台山,再次迎智者大师出山讲经,接到信函之后,智者大师散尽一切用度,在天台山下用木桩圈画出寺庙殿堂的们置,用木画草图以为样式,告诉弟子,不久将会有人在此建起庙宇。

60岁的智者大师离开了天台山,走出百余里之后,他在这个叫石城寺的地方歇了下来,当晚,大师忽感不适,他对弟子说这不过是旧病复发嘱咐他们不要忙乱,随后,他打起精神,命弟子灌顶笔录,口授了一份信函留给杨广。夜间大师唱三宝名,如入三味,端坐入灭。

智者大师圆寂后的第二年,在杨广的主持下,一座恢宏的庙宇在天台山上建立起来。

智者大师的继承者灌顶在大雄宝殿的东侧栽种了这株梅树,按照智者大师的遗愿,这座宏伟的寺庙命名为国清寺,蕴含着寺若成国则清的美好的愿望。

·在天台山静修的智者大师生长于儒学世家,在道家的圣地进行苦修,在佛法中找寻真理,收获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他不但圆融了当时所有佛教学派的不同思想,也从义理和修行上破除了儒释道三家的隔阂,使得师法印度佛教的天台宗在解释体系和阐述方式上更容易被中国人理解。

自此,这三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不但有了理论下的沟通,也有了实践上的共同,这为他们在以后1400多年间相互融合共同进步奠定了基础。所以,被后世尊崇为东土释迦。而以慧思、智颐的思想为核心的天台宗也成为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

·公元806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赵匡胤登基时间是公元960年。—千里注),这一年的10月,北方的高丽国已是寒风凛冽,一艘巨大的使船停泊在港口,船上走下几名使者前往高丽王宫,使团的随从们携送的几只大箱子格外引人注目,这些使者来自中国江南,他们携带着忠懿王钱俶的信件,求见高丽国光宗王。

两天后,那几只箱子被呈上朝堂,箱子里装着50件宝物,每件都价值连城。宋

朝使臣,在高丽国大臣们的惊叹声中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想用这些贵重的宝物交换经书,这些经书正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一系列典籍,而这些经典著作正是出自于天台的国清寺。其实早在公元600年前,高丽僧人就已经来到国清寺求法了,天台宗的经典也传播到了高丽国,但是唐末之后的国清寺反而因为时局混乱遣失了经典。

面对使者的要求,高丽的朝廷议论纷纷,这些著作在高丽流传了几百年,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绝无仅有的国宝,更是他们佛学传播的基础专著。但是经过了再三廷议,光宗王还是召来了高僧帝观,派他护送典籍送往天台祖庭国清寺。

当时,光宗王心里有些隐隐的担忧,不知道下一次与帝观相见的日子是什么时候?这不仅因为高丽国与中原两地路途遥远,更因为国清寺自建寺以来的300

年间有很多高僧前去国清寺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帝观经过数月的拨涉到达了国清寺。公元961年,这个深秋的早晨,帝观会见了当时的住持羲寂。这一次,在两位高僧之间进行了一场畅谈,由于这一次畅谈,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所以现在我们无从得知,这场子精采对话的内容是什么?但是,经过这次谈话之后,

光宗王的隐忧顷刻变成了现实,因为高丽国虽然拥有智岂页(yi)留下的全部著作,但是真正的天台精髓在国清寺里却从来没有断绝过。帝观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成为了第13位常留国清寺的高丽高僧。此后,他住在螺溪这个地方,拜羲寂为师,重新演习天台宗,在之后的10年编写了《天台四教义》,在完成了这部著作之后,帝观无疾而终,终生没有回到高丽国。

·今天站在黄色的山门前,人们会惊异地发现,与其它寺院山门南开的建筑布局完全不同,国清寺的山门向东而开。其实山门向东正是后世弟子为纪念智者大师而建的,因为在寺庙的东面,有一条长20多里的古道直通佛垅,也就是大师当年苦修头陀行的圣地,山门东开的意思就是迎着祖师而开,显示着后世僧人对祖师的崇敬。这一条古道曾经留下许多高僧大德的足迹,这里的一石一木依然叙述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和人物。

·一行碑叙述的是中国密宗祖师一行大师在国清寺编制《大衍历》的故事。据说,当年国清寺的普寂禅师在很早以前就预见了他的到来,所以对自己的徒弟们说:“门前水西流,弟子当来”,果然在后来一行进入寺庙的时候,山洪突然爆发,洪水涌到丰干桥下,一时水泄不通,洪水便向西边倒流急涌。

一行法师原名张遂,少年时因精通算术和阴阳五行学而声名大震,引起了权贵武三思的注意,但张遂自幼立志修习天文和算术,向往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厌恶入朝为官,为逃避权臣笼络,干脆在32岁那年摒俗出家,法名一行。

走过一行碑,是一座名为丰干的石桥,这是为了纪念唐代高僧而建立的石拱桥。丰干、寒山和拾得并称为国清三贤,后人将他们供奉于国清寺的贤堂之内,并留下刻有寒山与拾得的一段对话:

“寒山问拾得:世人如谤我、欺我、侮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回答:你且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传说中的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关于他们的各种传说在民间源远流长,貌似潦倒的寒山,本性洒脱不羁,每日在天台山上风餐露宿,悠游度日,将自己的心得作成诗,随笔涂抹在山石上,后人将他们的诗收录起来,编成诗三百首流传于世。

·几百年后,这本《寒山诗集》引起了一个满族人的兴趣。这一年勤政事,猜忌而严历的清世宗胤禛,已经51岁了,历经血腥风雨毫不留情的他对自己辛劳狐独的一生依然充满了困惑,当他在顽疾沉酣之余偶而读到了那段寒山和拾得之后,真有古人知遇之感,从此将丰山、寒山和拾得引为知己。

清雍正10年,也就是公元1733年,他下诏重建国清寺的三大殿和其它堂屋,两年之后峻工。今天我们看到的国清寺,就是雍正皇帝下诏修建的格局,它完全按照皇室宗庙的式样而建。进入山门后,在5条纵轴线上分布着30余座殿堂楼宇等主体建筑,主次错落,功能清楚,整齐划一。

·这是2007年4月,天台佛学院对于初级僧人的一次普通授课,他们讲课内容正是出自智者大师,在1400年前所著的经典。这些现代的僧人依旧和他们的前人一样,安静地传承着天台宗的法脉。

国清寺在迁徒流转的岁月中,智者的衣钵不知不觉已经传到了第93代,古寺苍穹,寒梅点点,古老的中华大地历经劫难,终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升平盛世,曾经几度暗哑的国清寺古梅再一次含苞待放。

《千年菩提路》第3集—少林寺

·一座闻名天下的古刹。“天下功夫出少林”。世界上迷恋中国武术的人们将这里奉为圣地,喧嚣之中人们似乎忘记了,这里还是达摩“面壁九年图破壁”的地方,这里是中国禅宗的祖庭。禅宗之静,武术之动,如何合而为一?那些名扬四海的少林僧兵,难道不受杀戒的约束吗?少林功夫,是传自达摩祖师吗?穿越现实与历史的迷雾,我们寻找达摩,寻找真正的少林……

·公元495年初秋,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跋陀随着长途迁徙的人流向洛阳进发。北魏孝文帝历时两年的迁都即将结束,跋陀的大半生似乎都在路上度过。据说他曾经西行到过东罗马帝国,然后又向东经丝绸之路抵达北魏原先的首都平城篤信佛教的孝文帝对这位据说已经悟道的高僧非常敬重,迁都洛阳后,希望他能陪伴在自己身边,但跋陀却为自己找到了另一个修行的好地方—河南嵩山。

越来越多的僧人聚集在跋陀的身边坐禅、译经,孝文帝为他们在嵩山建立了一座寺庙,叫作少林寺。

跋陀开创少林寺后,一时高僧大德云集于此。

·这座甘露台据说就是当年少林高僧译经的地方,当时一个叫菩提达摩的印度僧人也来到嵩山,很多年后,他被人们尊称为中国禅宗初祖。少林寺西墙外是为纪念达摩而建的初祖庵。初夏,初祖庵的樱桃熟了,庵里的师父们忙着采摘,供奉佛祖。相传正是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拈花微笑,开启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

菩提达摩相传原为南天竺国王第三子,为护国而出家,证得禅宗秘法,为印度禅宗二十八祖,后来看到东土震旦,也就是中国有大乘气象,于是从印度渡海来到中国(达摩祖师东来意不外乎达摩祖师的慈悲,因为释迦佛悟道之后,他是不愿意说的,有很多是说不清的。众生的请求,他又不能不说,他就用语言用文字描述他开悟的境界,来引导大家能跟他一样去修炼,达摩祖师来东土传法,我认为他是一种慈悲,到东土来普渡我们芸芸众生。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达摩祖师来东土传法的时候,中国已分裂为南北两个王朝,虽然处于对峙状态,但对于佛教却同样虔诚,达摩率先见到了南朝的梁武帝,梁武帝问达摩大师:朕继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

达摩:并无功德。

梁武帝:何以无功德?

达摩: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梁武帝:如何是真功德?

达摩: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说:廓然无圣。

梁武帝最后问:对朕者谁?

达摩答:不识。

梁武帝无法领悟,达摩只好离去。

渡过长江的达摩最后在嵩山留了下来,那时跋陀开创的少林寺正云集天下高僧译经论道,然而,达摩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常住寺内,而是独自一人隐居在少林寺外

的五乳峰上。

·打坐是佛教重要的修持手段,佛学将人的日常生活归为四种不同的姿态,行、住、坐、卧称为四威仪,所有的姿态都可以通向禅定。但是在修行实践中,打坐是最为方便的法门,僧人们往往选择打坐来获得禅定的境界。达摩当年离群索居,就是以这样的姿态一坐九年。

在达摩面壁九年之后,一位名叫神光的中国僧人便前来叩门拜师了,最初达摩并不理会。农历十二月九日,北方最寒冷的冬天,在大雪中站了一夜的神光,为表明求法的决心,取来一柄快刀斩断左臂。于是达摩收留神光并改名为慧可,他就是后来中国禅宗的二祖。

少林寺内有一座殿宇,名为立雪亭,就是源于这一段传说,据说就在这块觅心石上,慧可和达摩有这样一番对话,慧可表示长久以来自己的心始终不能安宁,请求达摩大师给他一个安心的法门。

慧可: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怔住了,好久才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为汝安心意。

达摩生前在嵩山坐禅传法,与少林僧众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所以少林寺早期的发展,受达摩的影响微乎其微。

少林寺的开创者跋陀有一个弟子慧光,在律学上造诣高深,被尊为中国律宗五祖。少林寺直到唐未,都是中国律宗的重地。直到宋朝,随着禅宗的日渐兴盛,少林寺最终成为禅寺。元代禅宗重要支派曹洞宗领袖—福浴禅师主持少林寺的时候,少林寺作为禅寺,才达到辉煌的顶点。

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因为曾经在少林寺传法,后人便将少林寺称为禅宗祖庭。而少林寺真正的开创者跋陀却常常被人忽略,其实他同样是深谙佛理的一代高僧。

关于达摩由于后人的宣染,被披上了太多神秘的色彩,那些故事经过学者考证,大多只能归为传说,然而在这些充满神迹般的故事里,达摩如影如幻的形迹背后,其实恰恰传达了中国禅宗最精妙最直接的智慧。这种智慧穿越千年抚慰着我们的心灵。

·明末清初,民间突然出现了一本武学秘籍—《易筋经》,书前有两篇序言,一篇署名为唐开国名将李靖,第二篇为南宋岳飞的部将牛皋,序言中说达摩圆寂后留下一个铁箱,弟子打开发现内有《洗筋经》《易筋经》各一部,《洗筋经》被

慧可取走现已失传,《易筋经》则留在少林寺,至今少林僧众以角技擅名,是得此经之一般也,《易筋经》后来辗转传出少林,李靖、牛皋先后得到真传。《易筋经》问世之时,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及至清代,以达摩正式命名的武术套路层出不穷。武林中人见面常常彼此招呼说,大家都是达摩老祖的人,那个孤独的传道者真的开创了名满天下的少林功夫吗?

·今天少林寺家喻户晓的知名,1981年公映的这部电影功不可没(当时是在山门前广场上放过,《少林寺》电影寺院的僧人包括当地群众连续看,看了多遍,感觉很振奋,当时国家的开放旅游景点少,再一个由于电影的影响大,所以旅游景点到处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动。少林寺主持—释永信)

每天拥入少林寺的游客很多是被少林功夫吸引来的,在少林寺山门外的广场上,每天都有为游客进行的免费功夫表演,这些表演的孩子并不是少林寺的武僧,而是附近武术学校的学员。少林寺周围众多的武术学校,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孩子,这些以教授少林功夫为卖点的。

少林寺外少室山脉的一段山水间,在旅游旺季每天晚上演着少林禅宗音乐大典,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少林功夫展示。事实上在少林寺功夫不仅仅是一些精妙的动作,或者一种象征符号,更是僧众修行的一种方式。

少林寺背依五乳峰,山顶就是传说中达摩坐禅面壁九年的达摩洞,少林寺的武僧们很喜欢在这里练功,那些刚刚入寺的小沙弥,也往往从这里开始功夫和佛法学习,难道少林寺继承的这两样遗产都来自达摩吗?

·关于少林功夫的始祖,除了达摩还有另一种说法,少林寺中供奉的这一座神像是中国其它寺庙里所没有的,这尊独一无二的神像对应的是独一无二的少林功夫。传说元朝至正年间,少林寺来了一位游方僧人,被安排在厨房劳作,十分勤劳,他每日少言寡语,闲暇则打坐,不与旁人交往,也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不久红巾军起义,其中一支杀到少林寺,大肆掠夺,这位烧火僧人,持棍而出,身影骤然间暴涨数10丈,吓退了抢劫者,这神秘的僧人随之也消失不见,这个故事在明朝正德年间被少林主持文载禅师刻碑记录。碑文写到:“凡天下寺院皆有护法神守护之,乃曰护伽蓝神,且如少林寺者乃后魏所创,历隋至唐宋间未闻何神主伽蓝守护神也……”在讲述了元代末年这段神奇的故事后,他认定这个烧火的僧人永为少林寺护法,这尊护法神的名字是—那罗延执金刚。

那罗延执金刚信仰,其实早在唐代佛教界就已流行,他传统的武器是金刚杵。然而到了明代正德年间,少林寺僧人们为他立碑遗缘的时候,金刚杵被一根木棍代替了,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棍术为何成为少林寺功夫的象征,少林功夫的前提是佛教戒律,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主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妄语,所以少林功夫时时表现出节制、谦和、含蓄和讲究内劲,短少精悍,后发制人的风格。棍作为一种以防御为主的武器是最能体现少林功夫的实际情况,而拗口的那罗延执金刚,最后变成紧那罗王,则很可能是后来的口误造成的。无论如何,独一无二的护法神紧那罗王在少林寺僧人心中就是少林功夫的神圣象征—达摩或是紧那罗王。

少林功夫的起源为什么总是与神话相连,难道仅仅是为了提高少林功夫的声望吗?是否少林寺的武僧们在功夫与佛教戒律之间也曾产生了无所适从的困惑呢?将少林功夫笼罩在紧那罗王的光环之下还是否暗示着为了某种特殊的理由坚守不杀生戒律的僧人们也可以挺身一战?

·少林寺白衣殿的这幅壁画,讲述了一段传奇故事,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世民与王世充的争霸战中被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追杀,这段13棍僧救唐王的传说,经过香港电影人的演绎,成为80年代初许多国人的群体记忆。那么,传统和电影背后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

公元621年,为了争霸天下,李世民与王世充的军队在洛阳一带展开激战,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据守轩辕关,李世民的军队久攻不下,战争处于僵持阶段,佛门净地少林寺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少林寺自古就是名寺,积累了大量财产,龙其隋文帝扬坚,曾赐给少林寺100顷良田,就在轩辕关这一带,隋末战事一起,王仁则占领此地,之前,少林寺已经被洗劫过,失去土地,少林寺的处境更加艰难。少林寺僧人们审时度势,决定支持李世民。一天夜里,13个僧人说服了一个平日来往密切的守城将领,打开了城门,13个僧人潜入城中,擒拿了王则仁,城外的唐军顺利的占领了轩辕关。这一历史细节到了电影《少林寺》中被改编成一场生死决斗。

少林寺历代石碑中,这通碑被公认为第一,这是李世民为表彰少林僧人而派人送来的亲笔信,同时还赐给少林寺良田40顷,水碾一具。13个有战功的和尚里,功劳最大的昙宗被授于大将军衔。虽然碑文并没有显示李世民曾被少林寺僧人解救过,同样也没有可信的资料显示此战中少林寺僧人施展了武术,但是策反敌军部下,活捉其首领,毕竟是一项重大的军功,这段历史于是被视为少林功夫相关最早记录。后来的少林武僧,往往将紧那罗王称为头辈爷,而把大将军僧云宗称二辈爷。

传自印度的原始佛教禁止僧侣劳作和拥有财产,只能依靠乞食和供养,但在中国这一状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名寺事实上都拥有庞大寺产,正是这些寺令寺庙在动荡年代往往成为洗劫的对象。

·少林功夫始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但为了自卫而加强武备似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近年来,一些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的俗家弟子陆续被请回少林,帮助整理少林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体系正在被努力恢复着,少林功夫的声望在明代达到了顶峰,那时许多俗家人也在少林寺参禅学武,并将少林功夫传向四方。

少林寺白衣殿的壁画,真实记录了明清两代少林功夫的精彩华章,少林寺千佛殿地面上,48个深陷的脚窝更是历代少林僧人苦练武功的见证。(少林寺僧人很注重禅修,少林寺僧人包括行走坐卧、衣食住行、每天的学习都视为修禅,所以练武也是修禅的一种方式,少林功夫是修禅的一种法门。习武需要禅的精神,禅的境界,禅也需要习武的好身体,好的耐力,好的毅力,这样才能够好好修禅。所以禅武是一家,参禅习武,习武参禅,这是少林寺僧人的传统。少林寺方丈

—释永信)

·少林寺如今已经走过了1500多年,他的开创者跋陀年迈以后,悄然移居到寺外一间小屋,独自修行,临终以前他在小屋的门上画了一尊神像,告诉弟子们,少林精舍有特别的神灵护卫,立寺之后永不消灭,然而,跋陀的遗言并没有保护少林寺永久平安,1928年军阀混战,一把大火将千载少林之精华付之一炬。无论是冠绝天下的少林功夫,还是禅宗祖庭的威严,都无法阻止人类的野蛮行为。

屹立于少林寺东墙外的天中福地门,是那场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少数建筑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少林寺的中兴,千年古刹的风貌得以重现,这是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上又一次浴火生生。禅宗祖庭武林圣地,千百年来禅武合一的少林寺令多少人心驰神往。又有多少人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这里寻找武学和禅学的最高境界,在这里不妨放下一切,聆听千年前达摩与慧可师徒的对话:我心末宁乞师与安,将心来与汝安。

《千年菩提路》第4集—帝国高僧

·我们驱车奔向这座古城,去寻找唐朝,寻找长安,寻找玄奘……历史的痕迹已经模糊不堪了。好在我们身上流着和他同样的血,使我们能够透过现代物质文明的滚滚洪流,依稀窥见他踽踽独行的身影。玄奘,中国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国佛教文化最高潮的推动者,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知识分子。

·玄奘生于公元600年,公元627年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公元645年携带657部经书回到长安,公元664年2月5日圆寂。

在玄奘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大多数时间里,他努力翻译着从印度带回的佛教经典,这期间西行时所染的冷病一直折磨着他。

玄奘一生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删掉撰稿人的艺术加工50字—千里注)

·西安,在唐朝时作为国都被称为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是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历史的痕迹已经模糊不堪了,我们只能从那些古老的或崭新的记载中去寻找唐朝,寻找长安,寻找玄奘。

那是一个繁华如梦的时代吧,在唐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长安,那个世界的大都会,多种文化如此美好地汇集在这里,彼此融合,这就是玄奘生活的时代,充满了开放和包容,这个华丽的舞台,使得中国历史上这位高僧的一生熠熠生辉。而他所成就的事业,无疑也渗透了那个时代惊人的力量。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回到长安,标志着他朝圣之旅的结束,针对这次史诗般的西行,除了佛教徒们的崇敬,普通百姓更多的是好奇与艳羡,人们迫

切地想知道,一个花了17年时间行程5万公里从遥远的印度归来的和尚带来了什么?如同欢庆盛大节日一般,沸腾的长安城一定是迷人的,在155米宽的街道两旁,鲜花飞舞,香气弥漫,诵经声,鼓乐声,欢呼声不绝于耳。20匹马拉着玄奘带回的657部经书,佛陀舍利和7尊佛像,从成千上万的欢迎人群中缓缓走过。

玄奘载誉而归,他是三世纪以来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人中幸运的一个,路途的艰辛曾使大多数梦想着取回佛陀真经的僧人死在了路上。此刻的玄奘,在僧侣们的眼中带着印度圣地的光芒,而他勇敢地战胜茫茫荒野、风暴雨雪、妖魔鬼怪,最终完成漫长旅行的壮举,则在普通人心中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

·玄奘期待着与太宗皇帝洛阳的会面,西行途中的经历使他学到了不依国主,佛法难兴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他一到长安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洛阳的原因。他希望能尽快开始译经,要把657部经书翻译出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他需要太宗皇帝的支持。与君王打交道玄奘是有经验的,他非凡的外交天赋曾为他完成西行提供了决定性的帮助。这一次,他是否还能同样成功呢?

玄奘令人折服的智慧再次展现,本来短暂的礼节性的召见却持续了整整一天。两人间的试探你来我往,唐太宗先示以威,再布以恩,玄奘巧妙地回答了。他对出发情况表示的疑问,又详细讲述了西行的经过,并把取经的顺利完成归功于太宗声名远播,这样的赞美让太宗动心。从玄奘的言谈举止中太宗也马上意识到面前绝非一个普通的僧人,而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个了不起的人。任人唯贤的太宗劝玄奘还俗做官,甚至还想带玄奘随军出征,玄奘婉言谢绝,表示要毕生行道,以报国恩。

出于政治的考虑,太宗终于向玄奘通让了,对译经他同意予以支持,但是拒绝了玄奘要到少林寺译经的请求,而将译场设在长安的皇家寺院弘福寺。

洛阳会面的另一个成果是《大唐西域记》,依照唐太宗的敕命,玄奘让弟子辩机执笔,跟据他西行旅途的笔记,汇集整理完成了《大唐西域记》,这部当时唐太宗出于政治军事及外交上的考量,要求完成的参考书有幸保存流传到了20世纪,它的内容和价值足以让我们震惊。

1300年后英国考古学者和印度学者一道,手持英译本《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陆续发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那烂陀寺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古迹,而在世界文化史、宗教史中它同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公元648年夏

公元648年5月至9月,一个漫长的夏天,玄奘翻译完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他一直等待的时刻来到了,玉华宫清凉的空气,让唐太宗的心情格外舒畅,胸有成竹的玄奘,看起来风尘仆仆,谦逊有加,两人相谈甚欢,气氛异常融洽,太宗第二次劝玄奘还俗做官,玄奘一边高度赞扬太宗的功德,一边坚持拒绝他的好意,这么做是危险的,太宗似乎并不太在意。

后来问起易经之事,有备而来的玄奘,提到刚刚译完的《瑜伽师地论》,并把精心挑选的内容讲解给太宗,那是一段分析君王在治理国家中的过失与功德的经文,它与太宗的经验如此地契合,太宗开始对佛教刮目相看了。待他把相关的章节阅读完毕,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朕观佛经,譬犹瞻天望海,莫测高深,其儒道九流比之犹汀滢之池,方溟bo耳,而世云三教齐致,此妄谈也。”太宗终于答应了玄奘的请求,为所译经文作序,并在序文中称佛教为圣教(《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千里注)。

·一切开始变得顺利起来,当时跟随在太宗身边的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也随即附序,两篇序言一出,长安城内王公贵族纷纷开始亲近佛法,佛教仿佛一夜间盛行起来。

不久,太宗又在玄奘的提议下,在全国范围内度僧尼1万8千5百余名。佛教从此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天,香炉边白烟缭绕,诵经声连绵不绝,滚烫的空气里香火弥漫,玄奘的身影奔走不息在我们的视线里,这样的一个夏天正当玄奘忙碌不堪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象一片阴影在玄奘的心中盘旋不去,辩机那个年轻才俊的和尚《大唐西域记》的撰写者—玄奘的得意弟子,因为与高阳公主的私情暴露,被太宗处以腰斩。

人们从如此残酷的处决方式中,看到太宗非同一般的愤怒,我们猜测,也许这愤怒当中隐藏着太宗对玄奘拒绝还俗的耿耿于怀,玄奘与唐太宗的关系始终让人琢磨不透,史料记载,太宗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是在玄奘的陪伴下度过的。

·翠微宫位于秦岭北麓的黄山谷,是唐太宗避暑养病的离宫,唐太宗的生命就是在这里结束的,眼前的一片麦田令人无法想像当年宫殿壮观的模样,村民们日复一日过着普通的生活,那座传说中的华丽的皇家宫殿对他们来说从未存在过。至今它的遗址还没有找到,书中的记载如海市蜃楼,我们试图寻找种种珠丝马迹的努力不久就放弃了。

·公元649年,唐太宗生命的最后一年不期而至,他的健康每况愈下,这段时间里,,他几乎与玄奘形影不离,他们常常促膝谈心,死于战争的千万个亡灵,杀兄篡位的玄武之变都化作恶梦缠绕令太宗恐惧懊悔。

玄奘与太宗交谈的内容,我们无从了解,也许他给太宗讲解了佛教的因果之说,甚至还列举了阿育王的例子,告诉太宗,他自己同样会因为对国家和佛教的功德而受到菩萨们的保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玄奘用佛陀的教诲减轻了太宗心中的痛苦,以致太宗总是拉着玄奘的衣袖感叹道:“朕共识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

玄奘要在这一天把《般若心经》翻译出来,这部曾经使他从死亡沙漠奇迹般逃生

的短小经文,最初是一位他救过的病僧作为回报口授给他的。全文共260个字,他要在这一天把它翻译出来。太宗的病情急转之下,他希望这段神奇的经文,能像帮助自己一样帮助太宗度过生命中最危险的时刻。然而,两天之后,太宗终于没能抵挡病魔的侵蚀,他的生命结束了,这段复杂奇特的友谊也结束了。

·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称为唐高宗,在跟随太宗的日子里,他小心谨慎,处处投其所好,当太宗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因内疚感和对因果报应的恐惧而日亲近佛教亲近玄奘的时候,作为太子的李治,也紧跟父亲的脚步,对玄奘表现出特别的友善。

公元656年,皇后武则天难产,提出所生孩子将皈依三宝,届时请玄奘为孩子受戒,玄奘启奏她必定平安会顺利生下一个男婴,男婴生下后,玄奘为他起名佛光子,这就是后来的唐中宗,他虽然并未正式出家,但当上皇帝后,崇尚佛教,造寺不止,度人不休。

·在长达20年的译经当中,玄奘在长安的译经场有4处,它们先后是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和玉华寺,其中慈恩寺最为有名,也是唯一留存下来的。

这是现在的慈恩寺,我们的车开过安静的街道,各式各样的灯光照亮和点缀着这崭新的一切,与流行文化中玄奘的形象不同,慈恩寺前这尊玄奘雕像充满了英雄主义的味道,在空阔的广场上,略显孤独,这里显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皇家译场了,它已经是一个西安闻名的旅游胜地。再有就是纪念玄奘法师的重要场所。

大雁塔是西安的象征,甚至没有来过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公元652年,玄奘向唐高宗请求在慈恩寺内建塔,获得批准。开工那天,玄奘亲自挑砖,参加建塔劳动。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四角五层的慈恩塔终于落成,这就是今天大雁塔的前身,玄奘把带回的经典及佛舍利全部奉纳于此。

·我们站在玉华宫肃成院的遗址上,这里就是玄奘生命中最后4年生活居住的地方。

公元659年,为了翻译600卷的《大般若经,》玄奘上奏高宗,希望把译场移至离京城远一些的玉华寺,高宗终于恩准,玄奘可以全心全意地译经了,60岁的玄奘带领玄门四神足在内的一批高僧,远行200多华里来到玉华山,满怀抱负,看到深秋的玉华山依然景色秀丽,他深信,这里就是阎浮兜率天,生命中的四年,在这样的心情下开始了。

公元663年10月,在译完《大般若经》600卷后,玄奘突然感到体力不支,从开始翻译这部浩大的经典,到这时已经过了四年的光阴,也许是预感生命将尽,玄奘停止了译经,开始终日诵经,他对自己的下葬也交待得很清楚:“请用草席包裹,置于山之间僻静处,勿近宫室,不净之身尽量屏远”。玄奘也为自己的来世做了准备,向立在寺院周围的佛像作了最后的告别,让人们把翻译的所有的经书,请来的佛像,帮助过的穷人和指导过的信徒都一一列了清单,还请人专门做

了一尊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塑像,放在自己的床前。

新年的正月初九,玄奘在肃成院过一小渠时,不慎跌倒,被门人抬回卧室,这个小渠玄奘不知走过了多少次。那一瞬间的事,他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到十三日一卧不起,沉沉昏睡,偶有谵语。那间病室大概简单幽暗,但此时玄奘的心中却渐渐地升起了一片光明,梦见尤如在极乐净土,处处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一生中所经历的一切又一幕幕映在眼前。

正月二十三日,昏迷10天的玄奘突然醒来,向玉华僧众及同来译经的大德、弟子、卫士一一作了临终前的欢喜告别:“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恶,所作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

玄奘合掌良久,之后右手撑头,左手放腿上舒展双腿右向侧卧与释迦涅磐姿势相同,并以这个姿势持续5日5夜,二月五日夜半,他的弟子悄声问:“和尚决定得生弥勒菩萨否?”“得生”,玄奘回答。之后呼吸渐渐微弱,不久气绝。

高宗是二月七日得知玄奘病危消息的,赶派御医来为他冶病,可是为时已晚。二月九日,当高宗接到玄奘圆寂的报告时,不禁泣道:“朕失国宝”敕命以官费安葬玄奘。

三月,玄奘弟子按照遗嘱用草席作成灵车把玄奘带回长安,安置在他生活工作过的大慈悲恩寺译经院,每日有成百上千的弟子和长安市民泪流满面地来向他告别。

四月十四日,玄奘被安放在白鹿原,那一天赶来送葬的有100多万人,3万人为他守墓三天三夜。

·玄奘是受当时所有人喜爱的,从他很年轻的时候,凭着天赋异秉和不凡的相貌,就已经征服了所有人的心。

中国人最值得骄傲时代的最伟大的皇帝唐太宗在临终的时候,请求玄奘守在他的床前;太宗的宿敌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帝国的西突厥叶护可汗,却给玄奘西行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方便;印度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把印度统一起来的明君戒旺,对他百般呵护,甚至激怒了婆罗门几乎丧命。这三个君王主宰着波斯以东的几乎整个世界,他们对玄奘却都有着同样的尊重,或者说是崇拜。

·这是玄奘给我们留下的75部佛教经典,总计达1335卷,它们至今还在被人们沿用背咏。这是翻译史上一个惊人的数字,再没有人能超越,然而这只是他从印度带回经典的九分之一,遗留下的大部分经典从此被封存起来。

玄奘圆寂的时候,非常从容安详,仿佛心无挂碍,这让我们无法通晓大师真正的内心,我们该怎样描述玄奘?也许一个英国汉学家的评价显得格外形象,他说:

“玄奘不只是一个伟大的旅行家,象马可波罗一样;也不只是一个伟大的神学家,

象耶苏十二门徒之一的圣托马斯;他倒象是特洛伊战争中的勇士;象中世纪传说中的一往无前的国王;他是一位史诗般的英雄勇往超前”。

我们环顾四周,重现历史的考古学家研究佛教思想的学者,参观古迹的观光团,阅读《西游记》的孩子,寺院修行的僧侣,他们也许都在接触着玄奘留给我们的遗产,只是有的自知有的不自觉罢了。

千年菩提路》第5集—法门寺

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1987年,法门寺古塔倒塌六年后,人们发现了一座隐秘的地下宫殿。(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韩金科说:第一道门上有一个铅锁,这个铅锁锁了1113年,这个地宫在1113年中间沉睡了。就像百宝箱一样打开了一层又一层,宝石函打开以后,露出一个小金塔,在金座子上面有一个银柱子,银柱子上面套着一个白晃晃的东西,在场的人几乎异口同声“佛的舍利”。这个时候下起毛毛细雨,法门寺的大和尚起赶来了,一看到舍利以后,立即跪下来念经、行礼、瞻礼,久久不起来,他们站起来以后就问:韩金科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我说昨天5月4日,今天5月5号啊。不对,昨天阴历四月初七,今天是阴历四月初八,凌晨两点了,四月初八佛诞日,刚好是佛诞日。他口中念念有词“太平盛世,舍利出世,天降甘霖,万事太平”)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陆续又有三枚舍利面世。所有的文献都表明,法门寺地宫佛祖真身舍利只有一枚,为何会同时出现4枚呢?在法门寺地宫与稀世珍宝一起出土的还有两块石碑,一块是记录地宫2499件文物的清单;另一块志文碑,记录的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出自1000多年前,一位唐代高僧之手。志文碑开篇写道,我是皇帝内殿首座禅师僧澈,皇帝曾赐我袈裟,我为皇帝讲经。今天我奉皇帝之命,记述以下故事。

本片所叙的故事,就是从这沉睡了1113年的文字开始的——这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古老仪式拜塔,佛经中说“若於此塔、或一礼拜、或一右绕、塞地狱门、开菩提路”。最初的塔,专为保存佛祖舍利而建,逐渐演化成佛教的标志性建筑,佛教传入中国,译经的人创造出塔,这个全新的汉字,而与之对应的是一种更接近于中国式楼阁的建筑。世上的塔不计其数,而法门寺真身宝塔,却是最独特的一座。

公元前486年,80岁的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的一个树林中去世了。悲伤的弟子,用香木燃火焚化了释迦牟尼的遗体,在灰烬中找到未被火化的牙齿、指骨等,这就是佛祖真身舍利。那么佛祖真身舍利是如何穿越万水千山,从遥远的印度来到法门寺的呢?

僧澈的志文碑是这样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祖圆寂100多年后,印度有位君主叫阿育王,他将佛祖真身舍利分为8万4千份盛在塔里,驱使鬼神送往世界各地,法门寺得到其中之一。阿育王历史上确有其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座印度风格

的汉白玉塔,即以其命名。难道,这就是传说中,鬼神从印度送到中国的那座真身舍利塔吗?

关于佛祖真身舍利,如何来到法门寺还有另一种说法。唐代僧人法琳考证,阿育王派出了一支传教僧侣,带着真身舍利来到中国。行进到美阳县附近,据说,就在这里天空出现祥云,行走了万水千山的僧侣们,相信这是佛祖的某种暗示,佛祖真身舍利就这样被埋在地下。多年以后,这里建起了一座寺庙法门寺。真正将法门寺真身舍利推向辉煌的是这个人岐州刺史张德亮。

公元361年,岐州刺史张德亮来到法门寺拜佛,此刻,经历了隋末唐初改朝换代的战争洗礼,法门寺已经破败不堪。张德亮向来信仰佛教,对于法门寺藏有佛祖舍利一事,早有耳闻。在法门寺宝塔下面,他找到了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张德亮立刻将此事上奏唐太宗李世民,然而唐太宗并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史书记载,他常常这样嘲讽张德亮:卿既是佛、何不出家。然而这一次张德亮报告了一个重要信息:传说佛祖舍利30年一开,开则岁谷捻而兵戈息。这句传说,不正暗合了已经出现的贞观之治吗?

唐太宗特批:调用修建皇宫望云殿的木料,修缮法门寺真身宝塔,并下诏开启塔基开示舍利。佛祖舍利究竟是什么样子?据当时的记载,不同的人见到的是不同的景象。有人看到了佛像菩萨圣僧,有人看到了一片白光,还有人看到绿光红光五色杂光。据说,很多盲人在舍利面前突然复明,却又有许多明眼人根本看不到舍利,只有对自己的罪孽深刻忏悔后才能得见。关于佛祖舍利种种灵异的传说,吸引着人们从各地起来朝拜。地处偏僻,原本并不显赫的法门寺,每天竟聚集了千名朝圣者。当法门寺的香火日渐旺盛的时候,中国也进入了一个空前强盛的时代,长安成了一座真正意义的国际都会。

那时的大唐帝国,以开放的胸襟包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对于宗教,唐太宗始终秉持着三教调和的策略,儒、释、道三教,在大唐帝国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然而这种平衡会永久的持续下去吗?

法门寺佛祖真身舍利面世30年后,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下诏,将舍利迎接到东都洛阳的皇宫供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皇帝将佛祖真身舍利迎接到皇宫供奉。佛祖舍利 30年一开,开则岁谷捻而兵戈息,这句预言从此成了唐代皇室的规矩。

因真身舍利而辉煌,法门寺成了大唐帝国的皇家内道场。

经过多年修建,形成了占地百亩可容纳万人修行的瑰琳宫二十四院。唐代佛教空前兴盛宗派林立。由于真身舍利的感召,各宗各派不可思议地共居一寺之内,使法门寺,成了唐代佛教文化的学术中心。

公元820年,又到了30年的周期,唐宪宗按例迎奉舍利,这已经是唐代皇室第五次迎奉舍利了。然而对于皇帝的行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刑部侍郎韩愈,就在举国上下一片狂热的气氛中,写下了一篇著名的文章《谏佛骨表》: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