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I:传染病防治人员职业防护与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国家I:传染病防治人员职业防护与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国家I:传染病防治人员职业防护与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国家I:传染病防治人员职业防护与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国家I:传染病防治人员职业防护与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一、传染病防治人员职业防护(一)

1、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C)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的特点。

A、丙

B、乙

C、甲

D、丁

2、麻疹是一种经(A)传播的传染病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血液

D、母婴传播

3、(B )已经成为我国致人死亡的第一传染病因

A、疟疾

B、狂犬病

C、性病

D、麻疹

4、(A)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上为***、肝硬化和肝癌付出最多社会成本的国家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5、传染病是由(D )引起的疾病,称之为感染性疾病。其中有明显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称之为传染病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各种病原体

6、艾滋病在地域上,中国(A)省份感染比较多

A、东南重点

B、西南重点

C、东北重点

D、西北重点

7、1991年8月WHO宣布(C)消灭了脊髓灰质炎

A、欧洲

C、亚洲

D、美洲

8、2012年9月,世卫组织通过“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系统”首次报告了2例临床表现类似于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此后中东、欧洲相继报告了多例该病病例。2013 年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命名为(A)

A、中东呼吸综合征

B、埃博拉出血热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脊髓灰质炎

9、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地区,居世界第(B )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A、一

B、二

C、三

D、四

10、近几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C )位

A、一

B、二

C、三

D、四

11、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是在(C)国家发现的

A、美国

B、俄罗斯

C、中国

D、韩国

二、传染病防治人员职业防护(二)

1、2003年“非典”疫情后,我们国家在一些方面有很大进步,其中不包括(D)

A、病人转运

B、隔离

C、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方面

D、感染科病房的设置

2、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件建设和管理方面,国务院《意见》要求每个省份应当设有生物安全(C)级实验室

A、一

B、二

C、三

3、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标准,重点加强医疗机构一些门诊的工作,其中不包括(D)

A、预检分诊

B、发热分诊

C、肠道门诊

D、特需门诊

4、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见》要求,对于承担传染性强、原因不明传染病转运救治任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的相关配置不包括(D)

A、负压担架

B、负压救护车

C、负压病房

D、专业技术人员

5、感染性疾病科要求做到“三区”划分清晰、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分开、洁物和污物分开,目的不包括(C)

A、保证医务人员安全

B、保证患者及家属安全

C、保证医院环境安全

D、防止交叉感染

6、感染性病科要求做到“三区”不包括的是(B)

A、清洁区

B、半清洁区

C、污染区

D、半污染区

7、2004年4月,中国曾出现“非典”病毒实验室泄漏导致出现(B)例“非典”确诊病例,近900人被医学观察

A、8

B、9

C、13

D、15

8、疫情调查处置的卫生防护要及时做好卫生处理,其中不包括(D)的卫生处理

A、疫点、疫区

B、被污染场所

C、被污染物品

D、医院普通门诊

9、原卫生部于(C)年发布《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全国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

A、2006

C、2004

D、2003

10、美国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也曾误将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从(C)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带出到了普通级别的实验室,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国际上同行的高度关注。

A、一

B、二

C、三

D、四

三、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一)

1、对不同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标说法不对的是(A )

A、综合医院不超过70%

B、儿童医院不超过60%

C、妇产医院不超过60%

D、肿瘤医院不超过40%

2、下列不属于对抗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干预措略的是(C )

A、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抗生素滥用

B、严格无菌操作

C、培养或引进有技术的检验人员

D、政府和医院领导层面重视,充分发挥顶层的把控作用

3、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下面做法错误的是(D )

A、目标性监测为主

B、横断面调查为辅

C、暴发流行调查为补充

D、加强实时监测为准则

4、下列关于WHO规定的手卫生观察时机说法不对的是(C )

A、接触病人前/后

B、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

C、体液暴露前

D、接触病人环境后

5、计算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的意义是(D )

A、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B、描述医务人员手卫生实际执行依从程度,反映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C、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和某种特定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D、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6、(C)在2007年提出:细菌耐药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人为因素之一

A、美国CDC

B、中国卫生与健康促进会

C、WHO

D、英国无国界卫生组织

7、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计算公式(A)

A、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

B、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医院感染心法病例(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

C、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100%

D、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

8、完善医务人员主动报告制度,下面做法正确的是(A)

A、明确报告对象

B、明确报告时限

C、责任报告人

D、报告方式及审核方法

9、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很多方面,干预要点不包括(A)

A、奖惩制度,奖罚分明

B、组织体系建设

C、坚持医院感染事件问责

D、广泛开展基础培训和再教育

10、下列关于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实践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经常抽查

B、定期评估

C、分析反馈

D、只要实践合格,不用改进。

11、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不包括(B)

A、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B、各类传染病漏报率

C、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D、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四、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二)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D )

A、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100%

B、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发生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同期接受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100%

C、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同期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100%

D、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天数×100%

2、计算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的意义是(B )

A、描述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频率,反映医院对接受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情况

B、反映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及管理情况

C、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

D、反映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

3、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C )小时

A、8

B、12

C、24

D、48

4、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不包括(B )

A、腹股沟疝修补术

B、眼内手术

C、***疾病手术

D、乳腺疾病手术

5、预计插管时间可能(C)的病人,应选用带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气管导管(气囊上方带侧腔),以利于引流积存在声门下气囊上方的分泌物

A、超过48小时

B、低于48小时

C、超过72小时

D、低于24小时

6、下列关于手术前的感染控制说法错误的是(D)

A、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B、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C、手术物品的选用

D、干净的白大衣

7、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无植入物手术后(D)内、有植入物手术后()内发生的手术部位感染。

A、25天,半年

B、25天,一年

C、30天,半年

D、30天,一年

8、下面关于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前病原学送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不低于50%

B、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不低于50%

C、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标本送检率不低于50%

D、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不低于30%

9、插导尿管的临床指征不包括(D)

A、采用无创性、间歇插管治疗无效的急性梗阻或尿潴留患者

B、重症患者的尿量测定

C、围手术期必须排空膀胱的患者

D、需要计算24小时尿量的普通患者

10、口咽部分泌物易于积聚在声门下区气囊上,成为细菌的定植场所,当气囊内压力(C)时,积聚于声门下的分泌物可漏入或误吸入下呼吸道。

A、高于20cmH2O

B、高于30cmH2O

C、低于20cmH2O

D、低于30cmH2O

传染病防控知识-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

传染病防控知识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传染病防控知识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一)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 2.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 3. 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 4. 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5. 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 (二)水痘的预防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

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 21 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 天产生抗体,30 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 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三)腮腺炎的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 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出,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性感染。如体温过高,可给予适量退热药,如出现并发症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 (1)手卫生的标准原则。 手卫生对医院获得性感染控制起关键作用;在与患者有关的活动中,清洁手的方法为: ①在每一次直接接触、护理病人之前,在任何可能造成手被污染的行为或接触之后,手必须立即去污。 ②手有可见污物或被脏物、有机物污染一定要用液体肥皂和水清洗。③在护理不同患者之间或为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活动之间,使用含酒精擦手剂擦手或液体肥皂洗手。 ④在手去污之前,在开展临床活动时去除所有手饰物,伤口和擦伤的地方一定要用防水胶布盖住。 ⑤有效洗手技术包括3 个阶段:准备、洗手与冲洗。准备是指应用液体肥皂或抗菌剂之间用流动水润湿双手。洗手液一定要接触整个手表面,双手至少揉搓 10~15秒,要特别注意指尖、拇指和指缝。在使用高质量干手纸巾前必须充分浸泡双手。 ⑥在使用醇基擦手剂洗手去污时,手上应无脏物与有机物,擦手剂一定要与整个手表面接触,要特别注意指尖、拇指和指缝,直至液体蒸发和手干。 ⑦医务人员为特殊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可戴好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操作结束可进行流水洗手。

⑧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之后,应将污染的双手浸泡于1000 毫克/升有效氯2分钟,再用肥皂水洗手法洗手二遍后擦干。 ⑨经常使用润手霜防止手去污过程造成的皮肤干燥。 (2)使用个人防护设施的标准原则。 ①根据将微生物传播给患者的危险性,以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医务人员衣物和皮肤的危险性选择个人防护设施。 ②在下列情况下戴手套:侵入性操作,接触无菌部位,接触非完整皮肤、黏膜,具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危险,处理锐器与污物品时。 ③手套应作为一次性使用物品使用,在接触患者或进行治疗之前,完成后脱手套,在护理不同患者之间或在同一患者不同护理活动之间更换手套。 ④手套一定作为临床废物处理,脱手套后要洗手去污。⑤在所有临床区域一定要使用符合标准和可接受质量的手套。 ⑥对生胶(natural rubber latex)过敏的医务人员和患者一定要有非生胶手套替代。 ⑦医疗活动中不使用带粉的或聚乙烯手套。 ⑧在衣物或制服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汗液除外)的危险性的地方均应着一次性塑料围裙。 ⑨在易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汗液除外)溅到医务人员危险性的地方,均应着全身性防水长服。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院长或业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消毒药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 4、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医院感染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行评价考核。 5、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及时召开。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 1、加强业务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负责拟定院感工作计划,提交主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负责拟定科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 3、每月一次做好全院出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统计汇总全院感染率、漏报率。 4、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全院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 5、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进行一次综合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质量挂钩。 6、每月不定期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协调科室间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7、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要求做好传染病的管理,督促科室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 8、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原因,积极提出控制措施,并向主管院长请示汇报。 9、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目标性检测,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10、对购入消毒药械、消毒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严把准入关,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入医院。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1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医院感染分级防护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措施 1、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制定以下内容: 1、1 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白衣,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裤、隔离鞋、防护镜、防护面罩)。 1、2 工作人员的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3 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2、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与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与医院外环境。 3、医院感染实行分级防护的原则 3、1 基本防护 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防护配备:白大衣、工作裤、内层圆领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与医用口罩。 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3、2 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SARS 病房的工作人员(医、护、技、工、勤);转运疑似SARS 与临床诊断SARS 病人的医务人员如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

体液喷溅操作时)、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3、3 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面罩。 预防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制度

健康体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健康体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版】 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11月 为了确保健康体检的质量及安全,按照原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以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GB15928-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北京市﹤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3-2015年)》等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设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负责制定本机构(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二)负责制定本机构(部门)有关人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及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三)对本机构(部门)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并对其存储、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检查; (四)负责本机构(部门)工作人员职业伤害处理的指导、随访和登记上报工作; (五)对本机构(部门)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六)协调本机构(部门)医院感染的其他问题;

(七)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本机构(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其持续改进情况。 二、工作人员应掌握本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按时参加培训,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清洁消毒隔离制度及职业防护制度等。一旦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形,应及时上报专(兼)职人员,并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三、按要求进行医院感染的报告 (一)个案报告: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应在24小时内报告院感专(兼)职管理人员。 (二)暴发报告: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时,应立即报告院感专(兼)职管理人员。院感专(兼)职管理人员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初步核实后,报告主管领导。并指导科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三)院外报告 1.医院发生5例以上(包含5例)疑似医院感染的暴发或3例以上(包含3例)医院感染的暴发时,应当于12小时之内向辖区卫生计生委及其CDC报告。 2.医院发生10例以上医院感染的暴发;或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辖区卫生计生委及CDC报告。 3.报告方式: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医院感染的相关信息通过北京医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要求 1.建立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度和相关措施 , 发现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务处。一旦发生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放射损伤或事故立即报告本科室主任和医务或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应定期体检,进行必要免疫接种。工作人员患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期间应暂时离开直接触病人和无菌物品的工作岗位。 进行消毒工作的相关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1) 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 (2) 紫外线、微波消毒时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 气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气体的泄露 , 按照国家规定定期检测消毒环境中该类气体的浓度 ,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使用。对环氧乙烷灭菌及低温等离子灭菌

还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及操作不当造成的伤害事故。 (4) 液体化学消毒剂 : 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粘膜的损伤。 (5) 使用和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人体的刺、割等伤害。 3.医院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做好个人防护 , 严禁工作时间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和外环境。 4.放射性防护要求: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放射性防护有关知识,按照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护。一旦发生放射损伤或事故立即报告科室主任,按照医院关于“放射事故医学相关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处置。 5.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按照医院关于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相关规定执行。 二、坚持按需防护的原则 1.基本防护基本要求:适用对象:在医院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如:白大衣、工作裤、隔离衣、工作鞋、工作帽和医用口罩等。 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2.加强防护基本要求: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

几种常见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几种常见重点传染病防制知识 一、水痘 (一)主要临床表现。 典型的水痘出诊过程多先由斑丘疹发展为水痘诊,患者同一部位可见到斑疹、丘疹、水痘结痂等多种形式,疱疹处常伴瘙痒。疹子呈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少。成人发热多在出疹前1-2天,大部分儿童出疹为第一症状,一般发热38-39℃,持续2-3天,全身症状轻,健康儿童中并发症少见,病程自限。 (二)诊断标准。 1.病前2~3周有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密切接触史。 2.发热与皮疹(斑丘疹、疱疹)同时发生,或无发热即出疹。皮疹向心性分布,以躯干、头、腰处多见。皮疹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疹→结痂,不同形态皮疹同时存在,痂盖脱落后不留瘢痕。 3.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三)预防措施。 1.在水痘流行期间,避免与水痘患者接触。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不参加集会。 2.搞好个人卫生,不与水痘患者共用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具。 3.搞好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预防水痘的关键措施是接种水痘疫苗。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一)主要临床表现。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无前驱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腮腺最常受累,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又累及对侧。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大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由于覆盖于腮腺上的皮下软组织水肿使局部皮肤发亮,肿胀明显,有轻度触痛及感觉过敏;表面灼热,但多不发红;因唾液腺管的阻塞,当进食酸性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腮腺管口早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制度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制度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等要求如下: 一、医院流程按照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进行改建扩建。 二、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工作要求(工作帽、工作服,必要时穿戴口罩、手套、隔离衣、专用防护鞋、防护镜、防护面罩),严格执行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操作规范。 三、医务人员工作中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四、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和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 五、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应按照医务人员锐器损伤处置流程要求及时报告相关科室,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六、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规范执行。从事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品,垃圾回收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和胶皮手套,穿工作服。回收物品后和下班前要注意消毒清洁双手、沐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防止其健康受到损害。 七、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进行诊疗、护理、污物处理等各项工作时应按照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操作规范,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 八、凡是新来卫生院的医、护、技、医疗废物回收人员,须健康查体,必要时接种乙肝疫苗。

传染病防治知识

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就是传染病 传染病就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特殊病原体引发得,具有传染性得疾病。其主要特征就是:有特异得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有一定潜伏期;有特殊临床表现,包括高热、肝脾肿大、毒血症、皮疹等。 二、传染病得预防与救治 (一)传染病防治总则 有效地抑制传染病得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得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此,要做到:1、养成讲卫生得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3、按规定接种疫苗。 4、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二)各季节高发传染病 春季:春季流行得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触传播引起得手足口综合症等。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风;熏醋消毒素;被子勤晾晒;疫苗按时注;春季好郊游;莫去人密处。 夏季:夏季就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防治方法:食物采购严把关;餐具消毒双保险;个人卫生要注意;生蔬凉拌莫多餐;瓜果食前先去皮;大型家宴要消减;室内清洁灭蚊蝇;保证营养足睡眠。 推荐食品:杀菌食品: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醋。凉性排毒食品: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 秋季:秋季位于夏、冬之间,因此,夏冬季节得传染病都可能在秋季发生。此外,脊髓灰质炎也常在秋季发生。 脊髓灰质炎预防方法:出生足2个月、3个月、4个月儿童各服一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积极参与各次强化免疫,服食糖丸。 冬季:受气候与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得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得局部性大爆发。冬季常见得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防治方法:按时接种疫苗;注意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 三、几种传染病得症状与预防 (一)病毒性肝炎 1、什么就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就是由肝炎病毒引起得、以肝脏损害为特征得一组传染病。我国人群中甲型肝炎病毒得感染率高达80%,发病率居病毒性肝炎首位,占40%-50%。 2、病毒性肝炎得传播途径 肝炎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可成为病毒性肝炎得传染源。病毒性肝炎得传播途径可分为两种:一种主要经胃肠道传播,如甲型;另一种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 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一)、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

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锐器伤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医院感染工作制度

一、医院感染科工作制度 1、医院感染科在院长或业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消毒药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 4、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及时召开。 5、加强业务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6、负责拟定院感工作计划,提交主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负责拟定科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 7、每月一次做好全院出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统计汇总全院感染率、漏报率。 8、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全院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 9、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进行一次综合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质量挂钩。 10、每月不定期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协调科室间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1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要求做好传染病的管理,

督促科室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 12、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原 因,积极提出控制措施,并向主管院长请示汇报。 13、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目标性检测,达到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14、对购入消毒药械、消毒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严把准入关, 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入医院。 15、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将医院感染信息反馈到科室,对临床抗感 染药物的应用、消毒隔离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16、每年有计划地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 感染控制知识和业务水平。 17、监督、管理医疗废物处理、焚烧,按照国家要求正确处理医疗废 物。 二、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1、各科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科室每月定期召开监控小组会议,研究解决本科医院感染存在问题。 3、各科室要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执行“标准预防”,“手卫 生制度”,“职业防护”等在职教育培训工作,每月培训不少于一次, 全院性培训参加人数不少于80%。

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潜伏期平均为14天。水痘的前驱期可无症状或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持续1—2天迅速进入出疹期。皮肤初为红色斑疹,经数小时成为红色丘疹、疱疹。水痘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数日痂皮脱落。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3、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为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患者应从发病日起隔离10日。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 二、预防措施: 1、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流行期室内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打扫卫生时,先洒水后扫地,免得把飞尘飞扬起来。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或吃东西前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避免去公共场所或人多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要合理安排运动量,以免过劳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确诊传染病要及时在家隔离,以免扩大范围。

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入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 2.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 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100张病床以下医院感染发病率< 7% 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1%医院感染漏报率<10% 100-500 < 8% < 0.5% < 10% 500张以上< 10% 同上同上 4. 外源性感染:又称可预防性感染或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预防措施:消毒、灭菌、隔离、屏障护理等 5. 内源性感染:又称难预防性感染或自身感染,病人体内的正常菌通过移位或活动造成的感染。预防措施:(1)避免扰乱破坏病人的正常防御机制(2)合理使用抗生素(3)治疗潜在病灶和带菌状态(4)采取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染措施 6. 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 7.判断医院感染的原则:-时间:有

潜伏期的:住院日>潜伏期,无潜伏期的: >48小时-部位:不同部位-病原体:新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8. 医院感染的报告:临床医生必须及时传报医院感染病例信息 ?散发病例24小时内报院感科。院感病人出院后,临床医生要在病历首页填写院感 病人一栏,若不填写则属于漏报(卫生部要求漏报率小于10%)?暴发病例立即报告 9.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2周)内发生3例及以上的同种同源病例的现象 第十条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第十三条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10. 科室内医院感染暴发的上报处置流程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多种症状相同的感染病例—上报科室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 (1)手卫生的标准原则。 手卫生对医院获得性感染控制起关键作用;在与患者有关的活动中,清洁手的方法为: ①在每一次直接接触、护理病人之前,在任何可能造成手被污染的行为或接触之后,手必须立即去污。 ②手有可见污物或被脏物、有机物污染一定要用液体肥皂和水清洗。 ③在护理不同患者之间或为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活动之间,使用含酒精擦手剂擦手或液体肥皂洗手。 ④在手去污之前,在开展临床活动时去除所有手饰物,伤口和擦伤的地方一定要用防水胶布盖住。 ⑤有效洗手技术包括3个阶段:准备、洗手与冲洗。准备是指应用液体肥皂或抗菌剂之间用流动水润湿双手。洗手液- -定要接触整个手表面,双手至少揉搓10~15秒,要特别注意指尖、拇指和指缝。在使用高质量干手纸巾前必须充分浸泡双手。 ⑥在使用醇基擦手剂洗手去污时,手上应无脏物与有机物,擦手剂一定要与整个手表面接触,要特别注意指尖、拇指和指缝,直至液体蒸发和手干。 ⑦医务人员为特殊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可戴好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操作结

束可进行流水洗手。 ⑧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之后,应将污染的双手浸泡于1 000毫克/升有效氯2分钟,再用肥皂水洗手法洗手:二遍后擦干。 ⑨经常使用润手霜防止手去污过程造成的皮肤干燥。 (2)使用个人防护设施的标准原则。 ①根据将微生物传播给患者的危险性,以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医务人员衣物和皮肤的危险性选择个人防护设施。 ②在下列情况下戴手套:侵入性操作,接触无菌部位,接触非完整皮肤、黏膜,具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危险,处理锐器与污物品时。 ③手套应作为一次性使用物品使用,在接触患者或进行治疗之前,完成后脱手套,在护理不同患者之间或在同一患者不同护理活动之间更换手套。 ④手套-定作为临床废物处理,脱手套后要洗手去污。 ⑤在所有临床区域一定要使用符合标准和可接受质量的手套。 ⑥对生胶(natural rubber latex)过敏的医务人员和患者一定要有非生胶手套替代。 ⑦医疗活动中不使用带粉的或聚乙烯手套。 ⑧在衣物或制服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汗液除外)的危险性的地方均应着一次性塑料围裙。 ⑨在易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汗液除外)溅到医务人员

传染病防控知识

传染病防控知识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防控知识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一)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5.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 (二)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三)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 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的概念: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二、标准预防的内容包括洗手、戴手套、使用面罩、护目镜、口罩和隔离衣,具体措施为: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6.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合格的防护用品。

7.医务人员若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暴露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三、术语和定义 感染源: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l 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教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感染链: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