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时作业30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高三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0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高三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0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高三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0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高三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

一、单项选择题

图a为我国局部地区土壤分布图,图b是沿图a中46°纬线上M、N两点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盐渍化程度和蒸发状况有关,所以气温越高,盐渍化越严重

B.该地盐渍化程度在春季较高

C.可以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治理盐渍化

D.整体来说该地区盐渍化程度南高北低

解析:盐渍化程度和气温高低与地下水高度有关;大水漫灌加剧盐渍化;整体来说该地盐渍化程度东高西低,故本题B正确。

答案:B

2.图b中a、b、c三地的土壤含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a>b>c B.ba

C.c>a>b D.a=b>c

解析:由a图图例和图b地形剖面图可确定地下水离c点地面最近,盐度最高,故本题C正确。

答案:C

图甲为“我国某日沙尘暴天气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图乙为“P地不同放牧强度物种丰富度变化示意图”,其中6只羊/公顷为重牧强度、4只羊/公顷为中牧强度、2只羊/公顷为轻牧强度。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地区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有()

①冷锋活跃②植被稀少

③水源短缺④地势低平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采用排除法是解答本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图示地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主要是多大风天气及植被稀少,与水源及地形无关。

答案:A

4.下列有关P地放牧强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轻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B.重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终小于轻牧

C.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均不一样

D.相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化相同

解析:不同放牧强度下,到第4、5年时,中牧和轻牧的物种丰富度极为相似。

答案:B

5.为减少P地沙尘危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宜实行的发展策略有()

①大修水利引水灌溉

②因地制宜退耕还草

③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④定期实行休耕休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引水灌溉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种植业,不利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

保护。我国人口众多,不适宜定期实行休耕休牧。

答案:B

下图为“三江源地区不同海拔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据图判断,退化率最严重的坡向是() A.东坡B.南坡

C.西坡D.北坡

解析:根据图例对比各坡向的退化情况,可以看出南坡退化最严重。

答案:B

7.对图示信息的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 A.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

B.退化率高的坡向光照条件一般较差

C.当地居民活动主要在4700~4900米的南坡附近

D.当地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北坡围场进行

解析:随着海拔的升高退化率总体上降低,A项正确;光照条件好的南坡退化率高;退化率高说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居民应该在海拔较低的区域活动;冬季围场应该选择南坡。

答案:A

(2013年百校联盟模拟)咸海位于亚洲一沙漠中部,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借助两条冰川补给的河流——阿姆河和锡尔河,咸海获得淡水补给,蒸发是这一水域萎缩的唯一自然原因。由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山高处的冰川消退,咸海本应处于扩张趋势,实际情况却是咸海正以令人警惕的速度萎缩。咸海萎缩导致“有毒沙尘暴”形成。结合下图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阶段入湖水量本应持续增大

B.灌溉面积的逐年增加可能是咸海萎缩的主要原因

C.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入湖水量一直增加

D.水域面积减小幅度和水位下降幅度是不一致的

解析:结合材料“咸海本应处于扩张趋势”可知,现阶段入湖水量本应持续增大;结合图中信息综合分析可得灌溉面积的逐年增加有可能是导致咸海萎缩的主要原因;由图可知水域面积逐年减小,水位逐年下降,但两者幅度是不一致的。

答案:C

9.关于“有毒沙尘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毒性”主要是指湖水中的盐分、农药残留等

B.其“毒性”主要是指湖水中的重金属

C.其“毒性”不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D.其“毒性”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解析:该湖泊是咸水源,随着水域面积的缩小,原湖床地区盐类大量析出,而该湖泊周围有大量的耕地,因此农药等的残留也会在湖泊中沉淀。

答案:A

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对该县1949~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

C.荒漠化面积扩大了约3倍

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49年的人口密度约为40人/平方千米,而到了1980年则增长到了近80人/平方千米,即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

答案:A

11.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量的变化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D.气候的变化

解析: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主要是耕地面积扩大、放牧强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而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加。

答案:A

右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河西走廊——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解析:石漠化主要发生在云贵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主要是沙漠化,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广布,由于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表层熟化土层流失后,底层缺乏有机质,肥力低,不利于植物生长,形成荒漠化(也称“红漠化”)。

答案:D

13.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治风蚀荒漠化B.防治水蚀荒漠化

C.防治冻融荒漠化D.防治土地盐渍化

解析:“三北”防护林建设,主要目的是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该地区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A

(2013年福建六校联考)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14~15题。

14.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解析:湿润系数,是用地面水分的收入量与支出量的比值表示该地的水分收入状况,为降水—蒸发比,是综合性气候指标之一,用以表示某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答案:B

15.题干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①土壤退化过程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答案:D

二、综合题

16.(2013届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二:见下表

(1)

并分析其原因。

(2)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使该流域出现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请提出解决该河段断流现象的一些具体措施。

(3)据图分析,近年来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简析该

问题产生的原因。

解析:第(1)题,阅读材料可知,该河流断流年数、断流天数增加,径流量减小。径流量的减小除自然原因外,还与人类活动有关,可从图中河流上建有水利工程、居民点多,并且是“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等方面组织答案。第(2)题,从节流和开源两方面回答。第(3)题,近年来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的荒漠化。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答案:(1)趋势: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原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上游水库的拦蓄;上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大量增加。

(2)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还牧;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种草植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干流统一调配水资源等。

(3)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气候持续干旱)。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开采矿产。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部分区域河流输沙量状况分布示意图

(1)简述A区域河流输沙量大的原因。

(2)简述治理B区域河流输沙量大的主要措施。

解析:(1)A区域为黄土高原,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和人为因素角度去分析。

(2)B区域为云贵高原,该区域河流输沙量大主要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引起水土流失造成的,针对原因分析治理措施。

答案:(1)自然原因: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易被流水冲刷;生态环境脆

弱。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工程建设不当等。

(2)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分布人口;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小流域治理,完善土地利用结构;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1、与包头钢城靠煤近铁傍水,相似的城市有: A、马鞍山 B、武汉 C、攀枝花 D、鞍山 2、华北平原和新疆都是我国棉花基地,它们不同的生长条件是: A、春播期雨水少 B、夏季高温多雨 C、秋季晴朗少雨 D、沙质土壤 3、我国西北地区与邻国接轨的铁路是: A、缤绥线、滨洲线 B、兰青线、包兰线 C、大秦线、陇海线 D、集二线、兰新线 4、下列关于新疆的错误叙述是: A、它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自治区) B、地形分布大势具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 C、坎儿井是柴达木盆地引地下水的灌溉工程 D、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场 5、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A、本地区三个灌溉农业区都引黄河水自流灌溉 B、内蒙古东部、中部是牧业基地,也是煤炭基地 C、喀什是我国最西部的重要城市 D、本地区植被由西向东为荒漠—草原—半荒漠 6、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农牧业的正确叙述是: A、农业灌溉水源是高山雪水和地下水 B、有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 C、自东向西分布的优良牧畜种类是三河马、三河牛、滩羊、伊犁马等 D、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基地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左图中A,B,C代表的地区名称填在横线上:A (灌溉农业区);B (灌溉农业区);C (沙漠)。 ⑵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主要的工业城市:D (镍都); E (石油工业城市)。 ⑶本地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 问题是①; ②。 (4)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8.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1)~(3)题 (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完整版)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018届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轮模拟)河套灌区位于阴山与黄河之间,是引黄河水灌溉形成的农业区。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其入湖水量的79.7%,而湖泊水体的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下面左图为河套灌区地形图,右图为乌梁素海面积及明水面积变化示意图(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物被覆盖的水域),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左图所示阴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山顶终年积雪 B.山地北侧河流最终可入北冰洋,南侧河流最终可入太平洋 C.北坡受风力侵蚀作用强,南坡受流水侵蚀作用强 D.山地北麓为温带草原带,南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根据图文资料,关于乌梁素海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可能是 ①为减轻凌汛大量蓄水②泥沙淤积③湖泊水体富营养化④过量灌溉后过量排放入湖使湖水增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8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一模检测)下图所示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是中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但年内差异较大。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该沙漠土壤含水量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该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生长所需水源直接来自于

A.地表径流B.大气降水C.地下水D.高山冰雪融水 5.与东北平原地区相比,稳定的积雪覆盖对该地区意义更大的是 A.补给春季河川径流B.为生物避免严寒 C.抑制风沙活动和减少扬尘D.不利于害虫越冬进而减少农业虫害 (2018届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淖毛湖镇位于新疆哈密地区东北部,地处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之间,具有冬季寒冷、春季多大风,夏季酷热,全年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该地哈密瓜推迟到5月份种植,是全疆最大的优质晚熟哈密瓜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淖毛湖镇周边地形,读图回答6—8题。 6.与哈密比,淖毛湖大风天气频次更多、强度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低B.受峡谷地形影响C.气温变化更大D.距冬季风源地近 7.造成淖毛湖哈密瓜种植时间推迟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地温不足,成活率低B.春季气温回升慢,热量不足 C.冬春风力太强,不利栽培D.冬春冰雪融化少,水源不足 8.淖毛湖成为优质晚熟哈密瓜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A.夏季蒸发大,昼夜温差大B.冬季寒冷,病虫害少 C.冰川融水多,地下水充足D.晴天较多,光照丰富 (2018届河南省豫南豫北名校高三精英联赛)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高度的草场进行放牧。下图示意天山山地转场路线,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表示四季牧场位置。据此回答9—10题。

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知道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了解全球其他地区的荒漠化现象,理解其产生的原因; (5)了解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GE的计算方法,学会基本的地理测量方法; (2)应用GE提供的卫星地图,学生学会读图、析图的方法,学会思考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之间的整体性联系; (3)通过对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综合与分析,并能利用实证的方法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 (4)能使用GE来看地球任一地区地形坡面图的方法; (5)能利用GE的历史图层,跨时空来了解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2)意识到并关注中国沙尘扩展的问题,加强对国家归属感和认识中国的热忱;(3)意识到环境的转变及其对人文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4)对世界其它地方的民众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表达同情; (5)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愿意为更美好环境做出适当的行动。 教学重点: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教学难点:(1)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荒漠化的定义 (2)能掌握好荒漠化,学会分析其他的区域环境问题,学会因地制宜,形成综合分析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环境: (1)网络教室,至少15—20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2)教室内的电脑装有GE6.0软件; (3)教室内有投影仪,教师的电脑装有能够控制学生的电脑的软件; (4)教室内的电脑配置大约 3—4 人一台,电脑与电脑之间留的间隔大一些,便于小组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楼兰古城: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位于现今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及其邻近地区,与汉唐文化密切相关。鼎盛时期人丁兴旺、车马喧闹,然而在公元 4 世纪,楼兰文化戛然而止。古时的楼兰曾经是沙漠中的绿洲,树木参天,水草丰盛,居民以渔牧为生,是屯田的场所,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为东西方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如今看到的景象——一片荒漠。 [讲授新课] 什么是荒漠化?顾名思义:“化”在中文中是一种使动用法,“荒漠化”可理解成“使……变成荒漠”,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其表现有下面几种: 1.石质荒漠化: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被破坏,而形成岩石裸露的地表,在水、风的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下,使该地水土流失、沙化的现象。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 2008年 2009年

荒漠化的防治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区域发展 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 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 我们这两节课就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来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 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 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 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 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 继续发展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 ⑴概念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⑵形成 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⑷影响 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 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活动 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因素人类活动沙漠化 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7: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时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课标细化】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课前练习】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因地制宜地对、的地段进行综合治理。 2.措施:(1)合理利用; (2)利用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问题; (5)控制_________增长。 3.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用于一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创造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许多成功的治 理措施。 (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 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课内探究】 探究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1.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 2.分析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定居牧业经济转化,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急剧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4.人口和贫困是本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思维导学】 1.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2.大部分年降水量小于300 mm的内陆地区,应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 3.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 mm的沙地地区和年降水量略大于400 mm的东部旱地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归纳总结】 荒漠化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高中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知识点

西北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 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主要湖泊:罗布泊 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 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 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绿洲地区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新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著名的矿产地:油田:克拉玛依、玉门、南疆。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镍(金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初具规模,稀土工业、石油工业、有色冶金、纺织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包头(钢铁、稀土、纺织)、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制糖)、银川(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酒泉(航天)。工业区:陇海-兰新工业区西段。 [补充]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 西北内陆区(内蒙、宁、甘、新) 1、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送到,水循环很不活跃,是我国气候最为干旱的地区。气候表现为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少,多风沙,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30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统计图等呈现信息,考查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考查形式多样,频率较高 一、认识荒漠化 读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图,回答问题。 【深度思考1】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别? 提示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而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次生盐渍化也是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干旱地区灌溉不当造成的,石质荒漠化也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 二、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 植被景观荒漠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年降水量 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温馨提示荒漠是一种现象和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荒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读下面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形成的景观图,回答问题。

1.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深度思考2】 宁夏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你知道它的生态作用吗? 提示 ①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考点一 荒漠化的成因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本区域

中国的西北地区

中国的西北地区学案导学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全面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学会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4、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重点与难点】 1、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2、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3、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本节课涉及的主要地理原理】 1、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思路——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体现 3、工农业交通的区位条件分析 课前预习案 【自主学习要求】 结合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及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本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梳理思维拓展在空白图中填出熟记下地理事物 地形: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 平原)河西走廊

河流:塔里木河黄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 矿产:金昌镍矿塔中塔北油田克拉玛依油田霍林河元宝山石嘴山煤矿 铁路:包兰线;兰新线北疆铁路(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南疆铁路(吐鲁番—喀什) 一、位置范围 1.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范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北部 二、自然特征—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三山夹两盆 (1)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2)西北地区以哪种外力作用为主?塑造了那些地貌? 4.生物(植被)-景观变化 2、气候:一--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西北地区三地气候比较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的体现: (2)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3)天山北坡降水多的原因: 3、水文:该地区多内流河,季节性河流,湖泊多属于内流胡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4: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2课时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学习目标】 1.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整治的重要措施;并能针对我国常见的“暖冬”现象和北方地区春季频发的沙尘暴天气,向人们解释人类活动不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宣传保护植被的重要性。 2.通过本节学习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区域地理现象的变化。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区 一、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①____________。 2.防治内容????? 预防② 的威胁扭转③ 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④ 的生产力 3.原则????? 坚持⑤ 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⑥ 相结合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⑦__________。 (2)利用生物措施和⑧____________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⑨______________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⑩__________。 (5)控制?____________。 二、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1.苏联垦荒区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渡的?______________,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且?__________两季多大风。 2.苏联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1)大面积推广?__________________。 (2)推广农作物的?________________。 (3)营造?________________。

(4)保留残茬,?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探究材料】 材料一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改良四方土壤,造福天下众生”。这一主题旨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材料二教材P22图2.11植物固沙。 1.荒漠化的防治迫在眉睫,防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人类活动不当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要有针对性,请你针对人为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4.图中植被有何特点?为什么不以高大乔木来固沙? 【考例探究1】读材料及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西北地区介绍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73°E——120°E,35°N-50°N ②东半球和北半球 ③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④相对位置:大兴安岭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蒙古国以南;

③沙漠地区,有风积地貌,如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固定风向)树枝状沙丘(多种风向)

(2)特点 ①最显著特征:干旱 ②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降水变率大 (3)差异——由东向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为海洋向内陆的地带分异规律:比较项目以西分界线以东 降水量200mm以下贺兰山200-400mm 景观沙漠和戈壁干旱草原 在一些高山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①海拔3000米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mm? ②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③该山南北两坡,降水较多的是哪个坡?降水为什么多? 【答案】 ①南坡大约380mm,北坡大约580mm ②北坡2000米高度 ③北坡; 天山北坡北侧(准噶尔)盆地西北有缺口(额尔齐斯河河谷),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在北坡形成迎风坡,多地形雨。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水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每年 月以后,水量大减。近些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使中下游河道断流现象更加

①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支流):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孕育了世界四大杨树派系(白杨、胡杨、青杨、黑杨),素有“杨树基因库”美称 ②黑龙江: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 克海。 ③黄河 5.植被: 西

骆驼刺 芨芨草 6.土壤 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盐分高,土壤贫瘠,透水透气性好 7.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新疆油气资源、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包头铁矿、甘肃金昌镍矿二、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高考真题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高考真题训练 8.12 一、选择题 (2018年浙江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2009海南卷)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3.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5.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

(2013海南卷)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图3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6.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7.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8.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⑩月初, 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A.9月中旬 B.10月上旬 C.10月下旬 D.11月中旬 (2012海南卷)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10.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11.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地理③必修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二、教材分析 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以区域生态建设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 (1)知识与技能: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

⑴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⑵形成 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⑷影响 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 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合作探究】 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 【教师总结】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教师总结】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 以下的我国西北 干旱半干旱区。 2、地貌特点: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 教师补充讲解: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阻隔水汽进入 高山环绕盆地地形 青藏高原隆起 位置 东 西

中国西北地区介绍

任务五:案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 一、西北地区区域背景研究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73°E——120°E,35°N-50°N ②东半球和北半球 ③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④相对位置:大兴安岭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蒙古国以南; ⑤交通位置:古代丝绸之路通道 (2)范围: ①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30%,人口约占4% ②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4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2.高原、盆地和山地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 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吐鲁番盆地(断层形成)的艾丁湖是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点,-161米。主要地形单元有 西部贺东部

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 兰 山 高原 特征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三 山夹两盆” 辽阔坦荡 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①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 ②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风蚀蘑菇石、风蚀城堡等雅丹地貌(维吾尔族语言中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的意思。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③沙漠地区,有风积地貌,如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固定风向)树枝状沙丘(多种风向)3.气候干旱 (1)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长期受大陆气团控制 (2)特点 ①最显著特征:干旱

②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降水变率大 (3)差异——由东向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为海洋向内陆的地带分异规律:比较项目以西分界线以东 降水量200mm以下贺兰山200-400mm 景观沙漠和戈壁干旱草原 在一些高山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例题】图示是我国天山山脉降水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①海拔3000米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mm? ②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③该山南北两坡,降水较多的是哪个坡?降水为什么多? 【答案】 ①南坡大约380mm,北坡大约580mm

荒漠化的防治学案

2.1荒漠化的防治学案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荒漠化的表现,学会用几个关键词描述荒漠化的过程; 2. 读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理解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3. 理解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提高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4.了解西北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学习要点】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 ⑴概念:指发生在______________及一些_____________的土地退化。 ⑵形成:是气候变异等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 退化、 退化、 退化而引起的 化、 化和 化。 ⑷影响:已成为当今____________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___的陆地、______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___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地形区范围: 以西, 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 、 、甘肃(北部)、_______(大部) 2.地貌特点 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_______和___________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示意: ⑵景观特色——以_____、______为主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水汽难以到达 阻隔水汽进入 高山环绕盆地地形 青藏高原隆起 位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6:4.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题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居民生产场景图。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双水村居民建筑特色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地形D.土质 4.该村生产方式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环境污染 C.土地石漠化D.土壤盐碱化 下图示意非洲大陆荒漠化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6.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碱化严重B.沙丘移向绿洲 C.河流水量减少D.冰川融水减少 8.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经济活动B.节约并合理用水 C.加强矿产开发D.大力发展畜牧业 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西北地区的基础知识,对西北地区的环境有所了解,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比较薄弱,容易混淆部分概念,学习难度适中。 设计思想: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用形象化的手段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设置地理情境,让学生观察、体验、探究、理解地理事象,紧扣新课标要求并重视实施过程,采用演示实验教学法、讲解法、合作式学习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发生的地区及其不断变化的原因。 (5)了解我国荒漠化的危害及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对荒漠化成因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能力; (2)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气候和植被景观的关系,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培养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 (3)通过对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提高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2)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及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教学方法:演示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MP3等; 实验器材:一块木板、两个塑料垫其中一个垫子上有塑料小草、四杯沙子、两大杯清水、小电风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温江中学高二地理组李海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运用综合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会结合案例,分析图表、文字等相关资料的方法;熟练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荒漠化的概念 2、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教学难点 1、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举一反三,培养和掌握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分析方法,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 学案、多媒体课件、学生提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课前滚动播放景观图片,沙漠化、 石漠化、红漠化。提问学生:对图 片有什么印象? 感受情境 自由回答 以有震撼力的图 片让学生明确荒 漠化的危害性, 学生受到视觉上 的冲击,引起学 习兴趣。 新课教学荒漠化的 概念 图片中的村庄被荒漠包围,大家担 心有一天会被沙漠吞蚀。这种过去 能生长植物,可以让人安居乐业的 地方却变成了荒漠,很遗憾,那就 出现荒漠化了。什么是荒漠化呢? 概念的关键词是哪一个?要求同学 们在书上找到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和学生一起 就学生回答的情 况进行探讨交流 学生在书上勾出 概念 学生自主探讨, 激发主动学习热 情 学生能将概念落 实到书,能对概 念准确地理解 老师强调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 化”。什么是土地退化,通俗地说原 来可以长植物,现在不能了。包括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加深对概念的理 解 以通俗的语言让 学生理解离我们 生活较远的、枯 燥的概念。 以图片展示三种表现形式:土地沙 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所涉及的地区,我们以后都会有学 习。可知荒漠化不等于沙漠化。 学生通过图片有 直观的认识,初 步了解这些荒漠 化问题最严重的 地区 通过对概念的辨 析,克服学生的 思维定势,加深 对地理概念的理 解承转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世界约有1/4的陆 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所以,本节课我们以西北地区为案例,学习荒漠化的防治。 西北地区 的位置、 范围 干旱为主 的自然特 征 出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承转提问:界线大兴安岭、古长城 大致和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吻合?贺 兰山、祁连山呢?从中国降水分布 规律来看,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小于 400mm,贺兰山以西小于200mm, 塔里木盆地内更是年降水量小于 50mm,那里的人常常会几年不见下 雨。可见整个西北越往西降水越少, 学生读图,回答 西北地区与其它 地区的分界线。 包含的地形区、 省区:内蒙、宁 夏、甘肃、新疆 与老师一起回忆 中国地形、等降 水量线分布、干 湿地区等旧知, 从而获取新知 系统分析前,回 忆旧知,作必要 的基础知识铺垫 既让学生获取新 知,同时也复习 了旧知识

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西北地区

考点西北地区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41)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28分)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0)。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11)。 图10

图11 (1)石羊河总体流向为,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判断理由是:。(6分) (2)图1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深度1.6米处是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理由是。(10分)(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4分)(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 (1)由南向北(西南向东北)内流河该河下游消失于沙漠中,没有入海口。 (2)久远(黑色)湖沼沉积干燥 5000年前后,此处主要为湖沼沉积,说明湖泊众多,黑色,说明有机质含量大,气候湿润,植被茂密;其后依次为黄土、粉沙质淤泥、沙质沉积,不但黑色条带损失,而且铁锈斑也消失,说明环境变干燥; (3)温带荒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 (4)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改良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协调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分配、兴修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种植耐旱、耐碱的农作物品种;保护现有植被,植树种草。 【解析】

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全国卷,39) 材料二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 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省界 河流 图10 (2)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