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弘治长乐县志

明弘治长乐县志

明弘治长乐县志
明弘治长乐县志

明弘治长乐县志

明弘治《长乐县志》点校本

目录

卷之一地理:沿革邑名分野疆域形胜风俗里至山川城池坊巷乡都桥渡公署(仓库铺舍等附)学校(书院乡贤祠附) 坛壝

卷之二食货:户口土田贡赋水利物产宫室(亭榭附) 祠庙(各乡土谷祠附)

卷之三寺观(庵堂等附) 丘墓(漏泽园附) 古迹祥异秩官历官

名宦

卷之四选举:进士举人岁贡荐辟

卷之五人物:道学宦绩儒林忠节孝义武功

卷之六人物:仕宦隐逸贞烈寓贤仙释恩典封赠

卷之七词翰:纪述

卷之八词翰:题咏

长乐县志卷之一

赐进士前刑部主事长乐刘则和,署儒学教谕事举人栝苍潘援同修

地理

建置沿革

长乐县禹贡扬州之域,周时为七闽地,秦置闽中郡,汉初封无诸为闽越王,都此。武帝灭闽越徙其人于江淮间,尽虚其地,后立冶县,属会稽郡。东汉末分冶县地为东南二部,此为南部。三国吴属建安郡,晋析置原丰县为晋安郡治。至隋开皇中改原丰为闽县。唐武德六年都督王义童析闽县地置新宁县(即今之十二都敦素里,曰“古县”者是也)。寻改为长乐县。上元元年,防御使董介以其地卑隘迁置今所。元和三年省入福唐,五年复置。五代时闽(闽,系闽县之误。)改为昌安(昌安,可能是安昌之误。),后复为长乐,宋元仍旧。而我朝因之初编户三十二里,今一百一十三里。为乡者四,统二隅,二十有四都。

邑名

新宁(唐县名取《书经》:“宅新邑,宁厥止”之义);长乐(唐名。《闽志》云:“地名长乐,居者安之。”);安昌(五代时名)。

分野

福州在《禹贡》属扬州,为百粤之地。按《天官书》云:“牵牛婺女属扬州。”《天文志》以须女为粤分,《尔雅》谓须女即婺女。福为粤地应须女,而长乐固在其域中矣!

疆域

本县东抵海,西抵闽县界,袤一百二十一里,南抵福清界,北抵海,广六十五里。

形胜

前揖平原,后负崇冈,沧海环其左,双江拱其右,而首石一山高出霄汉,登高望远,足为胜观,虽东南之边疆,实闽邦之名邑也!

风俗

地硗产薄,人多业儒,父子兄弟同登科第者有之,次则习句读为童子师。又俗尚俭朴,虽膏粱之家皆耻服华丽。古所谓“海滨邹鲁”,长乐近之矣。近海者率以渔为生,在农之家妇女亦执工作。

里至

本县东至大海澳一百二十里,西至闽县界一里,水路至府城一百二十里,南至福清界五十里,北至海五里,水路至连江一百二十里。东南至东洛水路一百三十里,西南至石尤岭福清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当田澳连江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苦竹溪闽县界五里。至京师六千一百四十三里;至南京二千九百七十二里。

山川(岩石井泉附)

首石山在县治北。山巅有石巍然,高出二十余丈,上广数十步,中有窍泉。登之四顾见水,又名“四水石”。相传此山鸣则出状元,故有“首石山鸣出大魁”之谶。○四明山在县治西。其山屹然如削,高列四峰,中有古坛生钓竹,有井泉甘如蜜。○六平山在县治东,一县主山也!形势六折,神秀平坦,因以为名。○南山在县治南半里。宋有孝子邹异庐墓于此,有芝草甘露之瑞。○登高山在县治西南半里,与南山相对。每重九,乡人皆于此登高故名。○龙台山在县治西北半里。其山自六平而来,上有石台。宋绍兴二十九年春有龙爪树而腾人,因名为龙台。每遇岁旱祷雨辄应。○芝山在县治东半里。石岩中有观音像,后有芝草生覆其上,因名。○董奉山在县治南十二都,相传为董奉炼丹之处。按《一统志》谓上有神人裸身散发,人见之必获福,故又名福山。○钟门山在县治东南。昔有僧自广南载钟泛海而还,至此溺焉。后人驾二舟,候潮退以木贯蒲牢,欲藉潮起之

而卒不可起,今潮落人犹见之,故名。○越王山在县治南敦化里。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与楚战不利,诸族子弟散居南海,此其一焉。○御国山在县治南二十都。山形有捍卫中国之势,又曰卫国山,谚云“鱼骨山”。○天池山在县治南十九都。上有池水,大旱不竭,故名。○五云山在县治东南崇仁里。唐大中十四年僧道深过此,适见有五色云起。询其山,乃居人王有成主之,欲请创寺。有成曰:“若其年丰稔,则是云现。”后因名五云山。○圣娘山在县东南崇仁里,旧有天妃宫在焉,因名。○碁山在县治北新开里,事迹见《寺观志》。○灵山在县治北敦化里。○牛山在县治东北十五都,为牧牛之所。○炉峰山在县治北方乐里皇恩寺后,状若香炉,故名。○冠峰山在县治北崇仁里,山巅有石如进贤冠。旧有石刻“冠峰”二字。○太常山在县治东,一名大解山。其山左接稠岩,右连首石,高出诸峰,尊其名曰“太常”。○柯林山在县治北永胜里。○定山在县治东南建兴里。其山脉分董奉如葫芦倒地形。取其定静之义,故名。下有古田郑氏居焉,故又谓之郑山。○赤屿山在十一都屿头。一乡之人皆依此以居。○牛垄山在县治南四都。其山最高,四面小山环抱,中有田百余亩。登高望远,一方形胜皆在目中。○嵩山在县治南四都洋中。山石盘结,有济舟庙在其巅。○三山在县治南四都。其山尖秀状如笔架。地理家以一县之山皆发轫于此。○屏风山在县治南三山之西,状如屏风,故名。○烟墩山在县治东南建兴里定山之南,上有烟墩,故名。○仙山在县治北崇仁里,上有仙迹故名。○郎官山在县治南,界于长乐、福清之间,巍峰峻拔,上扪列宿,因名郎官。○七岩山在县治西南,上有七岩,故名。○龙山、斜头山俱在县治东十五都。○紫薇峰在县治东仁义里。山峰奇秀,昔有紫薇生栖于其上,故名。○翠微峰在县治东仁义里,与紫薇相对。中有白龙潭、瀑水泉,形胜为一方之冠。○龙翔峰在县治东北崇仁里。宋周寺薄凿其石,曰“龙翔峰、豹变岩”。○鹳峰在县治东北弦歌里,中有石窟贮水,虽旱不竭,鸦多浴于其中,又名“鸦池”。○龙角峰在县治东北弦歌里。○石人峰在县治南崇贤里,状如人形,故名。○鳌峰在县治南崇仁里,又名鳌岭。宋朝散大夫少卿林岊书碑,其形势如鳌,故名。○云梯峰在县治东一十五里,上有巨石。昔人刻“云梯”二字于其上。○龟峰在县治东南建兴里定山上,有石状如龟,故名。其石空中生有榕树挺拔,为一乡壮观。昔人刻“化龙豹变”四字于其下。○雁峰在县治东大宏里,严公湖之上。○五峰在县治南清平里。唐宣宗大中末,创“龙泉院”于五峰之下。其山有五阜,一名莲花,一名云梯,一名品石,一名卧牛,一名仙官。○松石峰在天王寺旁。○吴宰岭在县治南二都。龙门人吴节(宋淳熙年知县)家居其下,因名。○泻水岭在县治南三都。旁有岩高数丈,涧水飞瀑而下。知县潘府立“清泉亭”于下。○石尤岭在县治南五都,界于长乐、福清县之间。○孝义岭在县治东十五里。昔刘尚乐为仕人负担入京选官,尚乐代名得禄,骤然进秩。时有望气者云:“南方有不祥之兆,宜掘尚乐祖坟后山以压之。”兵夫日掘而夜复如故,累日而功不就。有杜媪喻之以锹,日用而夜插之,明晨流血满堑。后死葬之岭上,谚云“杜母岭”。嘉祐中邑令王企改曰“孝义”。○魁岭在县治东北三十里。人以众山之魁,故名魁岭。○半岭在县治东北十五都,下达于蕉山巡检司,上达于梅花城。○斜岭在县治东北十五都,达于十四都界。○山南岭在县治东南建兴里定山之南。○沙岭在县治东北十七都。○白龙岩在县治南崇贤里。旧传唐时其地有白龙院,因名。○德成岩在县治北四十里西石岩之旁。○清公岩在县治南十一都龟峰之侧,智清创居,因名。今石上刻有志。○豹变岩在县治东北崇仁里。闽王禁石在县治东四十里大海之际,周围十余丈,岁产紫菜,纤而希,其味珍。闽王审知时供贡,禁民私采。今广石澳也。○豸石在县治南八都。其形如豸,故名。

○中丞石在县治南十一都。宋有御史中丞未达时过此誓曰:“不为中丞,不过此石。”后果其志,人故名之。○止潮石在县治十一都屿头之东。其石能御海潮,里人凿开,其中有生成“止潮石”三字。○双髻石在县治东北弦歌里。山巅有二石,状如丫髻,因名。○钓鳌石在县治南三十里。○宏源洞在县治东北敦化里岩泉院后。○白鹿洞在县西二里天王寺后。石上有形迹如鹿,故名。○归云洞在县治南良田里灵峰院之西。○桃花洞在县治北方乐里。○壶井江在县治东南十八都。有山在江中,居人百余家,悉以渔为业。潮落则四面皆平沙,潮涨则不可行。○磁澳江在县治北十五都孤山一带,生于海中,分东西南北四岙,海舟多泊此。多产鱼虾蛤蛎之属,居民赖之为生。○广石江在县治东北方安里。居民多业渔,有六奇之胜。○梅江在县治东北新开里。洪武二十年于此筑城,置千户所,以防倭寇。○太平港在县治西半里许,旧名马江。本朝永乐中遣内臣郑和使西洋,海舟皆泊此,因改名。

潮汐

本县十九都至二十四都俱濒海,及马江亦通海,皆有潮汐往来。○苏老涧在县治南十二都敦素里法涧寺前。庆历中宪使苏公经此临流乐之。后人故因以为名。○王母礁在县东南十九都。二礁对峙于海中,东西去岸各二三里许。西礁有二石耸立高三四丈,呼为双帆石。舟人每望之以行舟。○观音溪在县治东一里,泄芝山水入于浦。○资圣溪在县治西北半里,泄龙台山之水,下入于浦。○白龙潭在县治东一十里。事迹见《祥异志》。○祥云潭去县治北三十里,亦见于《祥异志》。○抟纱潭在县治南三十二里八都界,其水深不可度。昔有人以一抟纱测之,不至其底,因名。○石鼓潭在县治北海中,四面皆咸潮,中一窝淡水,咸潮不能混。岁旱祈雨于此,请水则有应。○破石潭在抟纱潭下。尝有蛟吞汲水之女。迅雷击破潭水,蛟死而女尸出焉。岁旱祷雨有应。○杨井在县治西南二十余步。井泉清冽,旱亦不竭。○衙里井在县治西隅三十余步。泉清冽,大旱不竭。○天妃宫大井在县治西四十余步。太监郑和造石栏。○龙井在县治南十都龙泉院后之山。大中末,见二龙于其中,因名。○仙井在县治东十四都,去仙人峰一里许。其泉出石罅中清冽,夏旱人汲不竭。故老相传昔有仙人于此饮水,故名。○灵井在县治南十九都,其泉清澈。天将阴雨,水即沤沫而浑浊。虽遇旱干,泉涌不竭。○太史泉在县治西隅半里许,昔太史周又玄与客来饮于此,刻名曰“太史”。○义泉在县治东二里。元祐丁卯秋,县令袁正规凿此以饮行客人,因以名。○瀑布泉在县南十二都竹林寺溪会亭上,其泉自岩而下高数十丈。冬夏潺潺,望之若银河斜落、玉虹倒垂,真奇观也。一在县之东十三都光严寺之后。山有泉梯岩决云而下,高十余丈。○汲古泉在县治南八都归愚洞下,其泉一泓,清洁甘冽。

城池

长乐旧无城池。弘治庚戌,知县潘府奉例造筑,建立四门:东曰六平,西曰双江,南曰十洋,北曰首石。各门之名因所向山川而命。梅花城,有千户所守备,在县治东北四十里,洪武二十年筑造。三面距海,南连沙岗,延袤三十里余。东门至海,南门面山。西有水门,潮至则舟航抵城下,潮退则平沙弥望。梯岩架军寮,四面无旷土,连墙接屋,栉比鳞次,皆兵民之居。

坊市

状元坊,一在县门东。永乐十一年为状元马铎立。一在县门西,永乐十六年为状元李骐立。俱知县王遵道创建。成化乙巳知县罗叙重修。○榜眼坊在县门正南。成化乙巳知县罗叙为陈全立。○解元坊在县治南。成化乙巳知县罗叙为林赐、林乔、林谷显等立。○登瀛坊在马江渡头。弘治五年知县潘府立,书本县见在进士、举人姓名。弘治十五年为飓风所坏,知县王涣重立,通书本朝历科进士、举人姓名。规模宏丽,视昔有加,非特壮观一邑,实足激励后人。○进士坊在县治前,为李叔玉立。○联桂坊为李孟玉、叔玉兄弟立。○兴贤坊在县治东隅,洪武十五年知县丘宗亮重修。○翰林坊在县治东隅,宋元祐甲辰为翰林学士陈合立。洪武十五年知县丘宗亮重修。○仁泽坊在县治西隅。洪武十五年知县丘宗亮立。○世科坊在县治南二都,为高沂、高惟严父子立。○龙门坊在县治南二都,为御史吴实立。○进士坊在县治南十都,为郑序立。○登云坊在县治东隅,为举人池鲸立。○贞节坊在县治东南新宁里。洪武中,为林以德妻潘氏立。○绣衣坊在县治南十九都,知县罗叙为御史陈景隆立。○翰林坊在十九都,为陈全、陈仲完、陈登叔侄三翰林官立。○台宪坊在十九都,为御史陈崇德立。○镇夷坊在县治东北二十四都梅花城。十洋街在县治南百步,街如十字,故名。古谶云:“首石山鸣出大魁,十洋成市状元来。”即此处也。○东街在县治东隅,直抵六平门外。○西街在县治西隅,直抵双江门外。○绿衣巷在西街南上。○上巷在西街北,上至社稷坛。○高隍巷在西街南,上至山川坛。○江亭头在西街恩波亭上,西往抵山。

乡都

按旧志本县有七乡:曰善政,曰芳桂,曰二难,曰昌化,曰永泰,曰依福,曰崇丘。宋庆历中,县令董渊并为善政、芳桂、二难、昌化四乡,统宾贤等三十二里。元至正间又改里为隅都,国朝因之。今以四乡统二隅,二十有四都。为图凡一百一十有三。

善政乡(为政之道必自近始,故以附郭之乡首曰善政,凡二隅五都三十图)。○东西隅(旧属德政里,宋元祐三年,邑人邹异经明行修中文举特奏科目,改名宾贤里,统图五。弘治十五年知县王涣新增一图,今统六图)。○九都(旧属逍遥、进贤二里,今统五图)。○十都(旧属清平、崇德二里,今统四图)。○十一都(旧属廉风、建兴二里,今统五图)。○十二都(旧属敦素、崇贤二里,今统四图)。○十三都(属仁义、招贤、求胜三里,今统六图)。

二难乡(旧名安时。宋祥符元年潘循、潘衢兄弟同榜登科,因改为二难,凡七都二十一图)。○二都(旧属崇丘里,今统四图)。○三都(旧属信德里,今统三图)。○四都(旧属嵩平里,今统三图)。○五都(旧属泉元里,今统二图)。○六都(旧属昆由里,今统二图)。○七都(旧属昆由里,今统五图)。○八都(旧属同荣、依福、灵石三里,今统二图)。

昌化乡(仁政陶于庶民则德泽洋溢而浸明,厥昌以其治化之盛,故名曰昌化。凡七都三十一图)。○十四都(旧属弦歌里,今统九图)。○十五都(旧属弦歌里,今统四图)。○十六都(旧属和风里,今统三图)。○十七都(旧属崇仁里,今统七图)。○十八都(旧属海滨、崇化二里,今统二图)。○十九都(旧属良田里,今统二图)。○二十都(旧属千零里,今统四图)。

芳桂乡(唐咸通中里人林慎思首中宏词科时,以为折桂,故名芳桂乡,凡二里三都,共统三十一图)。○二十一都(旧属敦化里,今属从化里,统六图)。○方安里(旧名,今因之,统四图)。○大宏里(旧名钦平,因里人林慎思中宏词科,遂改大宏。今统八图)。○二十三都(旧属方乐里,今统七图)。○二十四都(旧属新开里,今统六图)。

桥渡

丰泰桥在县治东半里许,旧名永泰。上接芝山涧水,下通普照桥入于浦。○普照桥在县治东一里,上接丰泰桥水,下通于江。○下橹桥在县治东十余步,上接资圣溪水,下通永济桥入于浦。○奎挢在县治南半里许。成化癸卯为暴水冲塌。弘治辛亥知县潘府重造,居民德之,号曰“潘公桥”。○坞前桥在县治西半里许,上接画眉台坑尾山水,下通柿浦,入于马江。○洋门桥在县治南二都,路通福清。○龙首桥在县治南四都,上接鳌峰圣井水,下入白田(闽县长乐之界分于此)。○牌头桥在县治南四都,路通福清,岁久倾圮。弘治辛酉冬,知县王涣造。○桃坑桥在县治南九都,其源出自董奉山桃坑,下流至桃湖。○山南桥在县治东南十一都,上接横湖水,溉田千余亩。○圳头桥在县治十一都,路通县治南各都。○云龙桥在县治北方安里。宋宣和五年造。○锦桥在县治北十五都,上接元祐沟水,入于漳港塘,又名石梁桥,宋淳熙乙巳里人张焕章、陈弥大等造。○闸头桥在县治东北十五都半岭,下接十七都黄埕湖,达于锦桥。○化龙桥在县治东北二十一都坝头后,接横源里水。○山北桥在县治南建兴里,接横湖水,流入兴龙桥,下达于新圳。○吴航渡在县治西马江头及河南二处。轮日渡人,一潮西北一百二十里至府;一潮西南四十里至闽县大义渡;一潮正北二十里至闽安镇,一百二十里至连江县。○洋门渡在县治西南二都。○洋下渡在县治西南二都。○藤坑渡在县治南三都。○坑田渡在县治西南四都。(以上四渡俱西北一百二十里至福州城)。以上数渡舟人率多夜载,或遭盗劫及遇飓风,仓卒不知所避。弘治壬戌被劫遇害者十数人;癸亥飓风覆舟死者八十余人。知县王涣因禁民夜渡,仍刻潮候图,示人行船时刻,以故得免二者之患。○马头埠在恩波亭前登瀛坊下,官民泊船之处。潮汐往来,泥泞难行。知县王涣垒石甃砌,人皆称便。

公署(仓库铺舍等附)

县治(自五代时迁置今所,始建厅事。宋元十年增置主簿厅事,又建知县、主簿、县尉衙宇及求诲堂、望云轩、弦歌堂、乐古堂,历年浸久,俱就倾圮。元至元三十年达鲁花赤答失蛮仍旧制创正厅,匾曰“承宣”。国朝洪武初改匾为“中正”,又改为“公生明”,即今之厅事是也。后堂匾曰“公正”。幕厅居正厅之东,库房居正厅之西。十四年知县丘宗亮建六房,立仪门,置戒石亭。二十六年知县杨以忠重建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等廨舍,立狱房。至弘治三年知县潘府又改建知县、县丞廨舍,易后堂之匾曰“三事堂”。十一年知县王涣创鼓楼于仪门之前,累石崇基,规制宏伟,足为一邑壮观)。正厅(三间)、穿堂(一间)、后堂(三间)、幕厅(一间)。仪门(三间)、鼓楼(三间)、库房(一间)。土地祠(三间)、东西吏房(各六间)、狱房(内外各三间)、榜屋(在仪门外)。知县廨舍(在仪门西,知县潘府改创)、县丞廨舍(在厅西北)、主簿廨舍(在厅西南)、典史廨舍(在厅东南)、吏舍(十四间在幕厅之东,皆知县王涣创建)。布政分司(在县治西四十步,岁久圮坏。弘治十七年知县王涣修理)。正厅(三间)、穿堂(一间)、后堂(三

间)。东西厢屋(各三间)、仪门(三间)、中门(一座)。福宁道分司(在县治东三十步许。国朝洪武二年建按察分司。永乐初改为福宁道,岁久圮坏。弘治十四年知县王涣重加修理)。正厅(三间)、穿堂(一间)、后堂(三间)。东西厢屋(各三间)、仪门(三间)、中门(一座)。公馆(按旧志在县西三十步。洪武间知县丘宗亮所建,今在县治东观音寺西廊之后。莫究所始)。正厅(三间)、穿堂(一间)。税课局(在县治西半里临水渡头。元时为务。洪武初改为税课局。十四年知县丘宗亮移置永宁坊西街之旁,年久废坏。弘治十三年知县王涣重修)。厅屋(三间)、门(三间)。僧会司(在县治东一里,即甘泉寺是也,洪武八年设)。医学(在县治西,洪武十八年设,今废)。阴阳学(在县治西,洪武十八年设,今废)。申明亭(在县外门左,知县王涣改创。其在各都者俱洪武三年建)。旌善亭(在县外门右亦知县王涣改创。其在各都者俱洪武三年建)。养济院(在县之西隅,洪武十四年设,知县丘宗亮创)。演武场(在县南二里许,东西一十二丈,南北五十六丈。弘治十三年知县王涣奉例创立,为民壮演习武艺所)。际留仓(在县治内鼓楼之东五间。弘治四年知县潘府改建)。预备仓(凡五所。东仓在县治内鼓楼东正厅三间,东西廒各五间,续盖西仓在县治西南山塔下,东西廒各五间,俱知县王涣重建。西仓在县治东北十三都,正厅三间,东西廒六间。南仓在县治东南十二都,廒三间。北仓在县治北大宏里,廒六间俱旧建)。蕉山巡检司(在县治东十五都石梁蕉山,旧在梅花。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移置今所)。厅屋(三间)、门楼(三间)、巡检廨舍(三间)。小祉巡检司(在县治东南二十都,原在祉溪澳。洪武二十年移置今所,巡检牟志颜创)。厅屋(三间)、门楼(三间)、巡检廨舍(三间)。松下巡检司(在县治东南二十都。旧治福清县海口,洪武二十年移置今所。巡检赵玄哲创)。厅屋(三间)、门楼(三间)、巡检廨舍(三间)。(右蕉山、小祉、松下三巡检司。国初以附近编氓永充弓兵,岁久弊生,徒冒虚名,著役者少,卒有警急,官吏逃窜。弘治十四年知县王涣考绩赴京奏请,革去旧时编户,悉以递年均徭编充,官民称便。)河泊所(在县治东十五都。洪武十七年创。岁久圮变无存,官吏赁屋以居。弘治十三年所官管瑞申、县知县王涣以帑财重建)。厅屋(三间)、门(三间)。同仁馆(在县治南五十里三都之地。弘治五年知县潘府创而未就,至十二年知县王涣续而成之,以为客使驻节之所)。堂屋(三间)、门(一间)。

铺舍

县前铺(在西隅,元时设而我朝因之,东至沙岭铺二十里,南至沙迳铺一十里,北至闽县圆屯铺五十里,西涉马头、瀛前二渡)。沙迳铺(在县东南十都)。沙岭铺(在县东十七都)。巴头铺(在县南十九都)。梅江铺(在县东十四都)。(以上四铺俱洪武二十二年设)周桥铺(在县南四都。弘治十六年知县王涣请于上司新设)。梅花千户所(在县治东北十里二十四都,地名梅花,旧设巡检司。国朝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令福州右卫指挥李荣移巡检司于十五都,地名蕉山,于旧基立梅花千户所)。公厅(三间)、东西厢屋(各三间)、仪门(三间在公厅之前)、鼓楼(在仪门之东)、镇抚司(在所西南半里)。旗纛庙(在镇抚司之北)、公馆(在旗纛庙之前)、演武场(在南门外周围一里中立演武亭,以操练军士)。长乐仓(在梅花城东门里。有盈字、宇字、玄字三廒,以储军粮)。大祉把截寨(在县治南二十都。洪武二十二年镇东千户所拨军砌造。周围四十二丈,高一丈五尺,垛子一百一十八个,立南北门,今俱废)。山亭山烟墩(在南十都)、湖头烟墩(在南十一都)、甲峰烟墩(在东南十二都)、塔山烟墩(在东南十二都)、旒山烟墩(在东十四

都)、大屿烟墩(在东十四都)、蕉山烟墩(在东十五都)、牛山烟墩(在东十五都)、圣娘山烟墩(在东北十七都)、流水烟墩(在东南十八都)、湖井烟墩(在东南十八都)、江山烟墩(在东南十九都)、石门烟墩(在东南十九都)、石浓烟墩(在东南十九都)、大祉烟墩(在东南二十都)、酢烟墩(在北方安里)、文石烟墩(在东北大宏里)、浪头烟墩(在北二十三都)、魁洞烟墩(在北二十四都)、碁山烟墩(在北二十四都)、斗湖烟墩(在东北二十四都)。(以上俱系洪武二十年设,各周围十丈,高一丈五尺)。

学校(书院附)

儒学

在县治南百步许,有宋元祐间县令袁正规议创庙学,邑人林通作县图经,命鬻之,得钱二十万。富民相与出力,创宣圣殿。殿后有堂,翼以两序,为斋十二。崇宁初增置五十三区。逮元至正壬寅庙学颓圮,儒生林文寿等相与重建,改宣圣庙额为“大成之殿”,国朝因之。洪武壬戌知县丘宗亮复如制修建,而学之设略备。但地址浅隘,规制隈陋,兼之圮弊相仍,几至荒落。弘治癸亥知县王焕葺讲堂,建棂星门并学门,其戟门两庑生员号舍、教谕公廨俱以次修理。又购东偏民地,建训导公廨二所,又建仓屋一所。(详见陈潭《修学记》)大成殿(三间)、明伦堂(三间)、东西庑(各七间)、膳堂(一间在西斋之侧)、大成门(三间)、两斋(各一间在明伦堂东西)、神厨(三间在大成门西)、泮池、棂星门(三间)、学门(一间)、号房(东九间,西三十间)、仓房(三间在棂星门东)。国朝颁降书籍(《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孝顺事实》、《为善阴骘》五伦书,俱各一部)。祭器(旧俱用瓷漆,知县王涣近置铜香炉五个,花瓶二个,铜爵一百三十有七个)。石磬(永乐间教谕林廷珍得之西园土中,叩之,音韵清越,今悬于明伦堂。每遇礼宴则击之)。教谕公廨(在明伦堂东)。训导公廨(二所俱在学门内东)。

乡贤祠(旧在儒学戟门西南隅。弘治庚戌知县潘府迁于南山书院之前,岁久倾圮,几至不屋。至弘治癸亥知县王涣以不便守奉,复建于戟门之东南)。

合祀乡贤林慎思、陈宋霖、陈俞、郑子尚、蔡迂斋、陈祖、欧阳侊、孙天雕、刘砥、刘砺、陈夔、林安上、陈诚之、陈如晦、陈枅、张翀、朱汉奎、陈元滂、林公显、陈伯康、高应松、黄熙。(旧祀乡贤,自林慎思以下凡二十四人。诸贤但列姓字而不著事绩。其有可考者,今已撰次其履历大概,登载人物矣。其间有如郑子尚、蔡迂斋事绩无考,姑附志于此,以俟所知。又宋郑丙、陈合、张镇旧亦与祀。今按宋史郑丙任尚书而谮朱子伪学,陈合任枢密而匿廖敏中家财,张镇附幼主而中海潜归,皆得罪名教者也,虽有生平小善焉足赎哉!今皆黜之。见祀者止二十二人)。

射圃(在学西南半里南山塔下,长一百步,广六十步。洪武三十五年知县王遵道建)。观德亭(三间)。南山书院(在县南南山塔下。弘治三年知县潘府因废寺为之,公余则与)。阜林乡学(在县南二十都。洪武间里人林文溢建)。筹峰书院(在县北方安里。晦庵夫子游寓、读书之处。知县潘府名其堂曰“海天山月”)。蓝田书院(在县治北和风里。洪武中里人陈德所建)。凤岐书院(在县治东北十五都,原系显应宫后堂。弘治庚戌知县潘府改立为书院。本地郑孔明子弟读书其间)。

登龙书院(在县治东南十都。里人郑宗鲁、陈显宗等建)。湖山书院(在县治东九都。里人陈李建)。

坛壝

社稷坛(旧在县西北半里西分司后。元至元二十七年立。国朝洪武六年县丞李观远仍旧修理。正统中知县龙韬重修,但开设之初失于简陋。弘治十五年知县王涣依朝廷颁降式制,重加修筑)。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西南一里三峰塔下。至元二十七年立。国朝洪武六年县丞李观远仍旧修理。正统中知县龙韬再修。弘治十五年知县王涣依制修筑)。邑厉坛(旧在县北之坑尾山。国朝洪武十一年知县丘宗亮迁于县西北,地名鸠岭。至弘治癸丑知县潘府迁于今所)。乡厉坛(各都俱立一所,规制俱同)。

长乐县志卷之二

食货

户口

○宋:户(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四),口(五万八千五十七)。○元:户(一万八千八百四),口(七万二百三十九)。○国朝洪武二十四年:户(二万三百五十四),口(六万七千八百七)。○永乐十年:户(一万九千八百二十八),口(六万七百五)。○成化八年:户(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口(五万四千二百六十二)。○成化十八年:户(一万六千五百七),口(五万七千三百一十七)。○弘治五年:户(一万七千七十七),口(五万七千三百一十七)。○弘治十五年:户(一万七千八十四),口(五万七千三百二十四)。

土田

○宋:田(二千四顷一十一亩二十四步),园地(一千六百三十五顷九十九亩三十二步)。○元:官民田(一千一百二十一顷九十二亩七分二毫)。○国朝洪武二十四年:官民田园地山(二千三百七顷二亩四分五厘)。○永乐十年:官民田园地池湖山(二千四百四十七顷四十五亩三分八厘)。○成化八年、十八年:官民田地池湖山(二千二百八十四顷九十八亩五厘)。○弘治五年:官民田地池湖山(二千二百九十二顷五十一亩一分五厘)。○弘治十五年:官民田地池湖山(二千二百九十二顷六十七亩一分五厘)。

贡赋

弓(三百四十二张);弦(一千七百一十条);箭(八千六百九十七枚);荒丝(二百二十二斤);翠毛(二十五个);水牛底皮(七张);白硝鹿皮(二百一十八张);棕毛(二十一斤);银硃(四十九斤);二硃(三十斤);靛花青(二十二斤);五倍子(五十三斤);黄熟铜(三十斤);红熟铜(三十斤);黄牛皮(三张);生漆(三百六十斤);生铜(二百七十斤);桐油(二百五十九斤);锡(一百八十斤);蜜佗僧(五斤);乌梅(三十七斤);黄蜡(二十二斤);松鼠皮(八十张);九节狸皮(四十张);

花狸皮(七十二张);黄蜡狸皮(一十八张);猎獾皮(四张);鹿羔皮(一十六张);麂羔皮(一十四张);香狸皮(三十八张);木狗皮(一十张);水獭皮(一十二张);白面狸皮(九十四张);黄鼠皮(二十四张);羊羔皮(一十二张);翎毛(九千三百根);进贡宝员龙眼(一千斤);秋粮米(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四石八升四合);夏税钱(八十四万九千九百七十三文);秋租钱(二十一万五百六十四文);农桑绢(二疋二丈三尺);鱼课米(六百七十四石一斗);门摊课钞(七百锭一贯六百文);商税课钞(一千四百二十四锭一贯九百八十文);窑治课钞(二十五锭四贯三百九十文);酒醋课钞(一百二十九锭);契本工墨课钞(四贯);黄蜡(三百六十三斤);叶茶(一百一十五斤);白砂糖(一千一百二十一斤);黑砂糖(六百五十六斤);荔枝(五百八十四斤);员眼(三百九十七斤);香蕈(二十八斤);药味价银(二十两五钱九分八厘三毫二丝六忽);牲口价银(一百七十二两三钱四分三厘六毫四丝)。

水利

○上沙湖在县南十二都,上接七都荻芦陂,下归鲁堰。○郑湖在县治东十四都,周围二十丈,横塘十二丈,溉田三十亩。○填沙湖在县治东北二十四都。其湖有二,旱乾不涸,周围三百四十丈,其水泄于滨闾上湖。○长林湖在县治东南十九都。长三里,阔三十余丈。湖口有斗门,西流经陈令津湖达于海。○金潦湖在县治东南十九都,周围五十余亩,储水足以溉润一乡之田,其中极产荷花莲藕。○陈令津湖在县治东南十九都,旧为飞沙所壅,水流泛溢。唐太宗时县令陈齐贤捐俸买民田,开沟泄水,后人德之,遂于沟旁凿石以记之曰“陈令津”。○龟湖在县治南二十都,上接笔架山水,下通于海,溉田一顷。○横屿湖即福湖,在县治南十一都。旧传福清县横屿民田累遭水旱不能耕,遂舍为湖,因名。横屿湖周围三百一十丈,高九尺五寸,阔一丈,仍为窦沟四,长六千九百丈,溉田种千余石○林婆湖在县治东十七都。唐天宝五年南郊沙合遂成小湖,泉脉不涸,周围三百五十丈,其水泄于滨闾上湖。○桃坑湖在县治东南九都,既桃枝湖也。东西一百三丈四尺,南北二百六十一丈五尺,四派,溉田种千余石(伪闽时为指挥使丘进所有,后售林琏等为田,仅四顷。宋咸平四年刘转等讼之,乃以其田产千二百三十六丈,米二十三石一斗半均湖下百七十余户,田仍为湖,熙宁四年林注等又讼高建等侵耕。知县萧竑因括湖塘陂堰簿而图之,择主领主经界培堤岸,立碑于湖之旁。周五百一十丈,阔一丈,高八尺。石斗门三,圳长二千三百余丈,阔一丈二尺,深六尺。潴乾溪水溉田二十九顷,跨逍遥、清平二里。今碑无存)。○宾闾湖在县治东北十七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地界。周一千三百丈,阔高一丈五尺。上阔二丈八,窦八沟,沟阔一丈二尺,深七尺。唐天宝五年南郊沙合。大历间里人仓曹林鶠捐已资筑,妻赵氏又舍田而附之,为上下湖,其上湖水泄入下湖。下湖有八涵西支涵泄水以溉十六都、二十三都民田。黄涵周东南浔泄水以溉十七都民田。大涵泄水溉二十三都、二十四都民田,流圳子塘石涵泄水溉二十四都民田。今名为东湖。○严湖(即西湖)在县治东北大宏里。唐长者严光舍田为湖。周三千二百八十丈,高七尺,阔一丈二尺。潴大畲溪水,四窦溉田四百五十顷,跨方安、大宏二十一都、二十三都界。又传西湖,起于唐宝应二年。○延祥湖在县治西二都。湖一带凡两歧:一自兴济桥而东接岭柄港;一自桥而南,东折直抵龟峰而尽,旧有基窄且淤。正统间设法浚治深广,加倍潮水往来,中可通舟楫,以便农事。用是旱涝有备,田亩千余,悉获其利。○东洋塘在县治东北十四都。长一千二百丈,高一丈二尺,阔八尺,御咸潮、潴雨水于塘,三道共长一千五百

丈,高九尺,阔五尺。沟一,长三百四十丈,阔八尺,深五尺。横埭二,启闭以窦溉田,种三百石。○西洋塘在县治东北十四都。长九百五十丈,高一丈一尺,阔八尺,深五尺。斗门一座,溉田种九十六石。○郑湖塘在县治东北十四都。泄水港抵海,长二百丈,阔一丈,深三尺。三窦溉田,种四百石。○崔塘在县治东北十四都。其塘为斗门,西抵海岸,长一千一百二十丈,阔七尺,高一丈。○屈尺塘在县治东北二十四都。长一百五十丈,高七尺,阔五尺,有窦溉田,种三十石。○前曾塘在县治南八都。其塘注龙潭水,长二百丈,口阔二丈,深四尺,腹阔五尺,深三丈,尾阔深皆一丈五尺。口为石闸,御溪洪,水尾为石函。垾长一丈五尺,高如之,阔五尺,溉田种七千石。○丁塘在县治南八都,注龙潭水。石濑陂长百丈,溪口阔一丈七尺,桥下阔六丈,溉田种三百石。○大塘在县治南七都,大斗门二座。知县徐谟筑基广二十余丈,两旁抵海长一千十五丈,高一丈八尺,阔一丈。沟共长一千七百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潴福清界水,溉田千石,堤约三万六千余步。○凌古塘在县治南九都。周一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阔二尺。二窦,圳长一百五十丈,溉田种六十石。○董塘在县治东北十六都。长二十六丈一尺,阔五十丈,注山泉溉田五顷。○岭口上塘在县治东北方安里,其塘长十丈,横阔十二丈,垾长八尺,高一丈三尺,阔六尺。下塘长三十丈,横阔十六丈。垾长十丈,高一丈二尺,阔五尺。○溪尾塘长二十丈,阔十丈。垾长十丈,高五尺,阔五尺,注大畲、太常二山水,溉田种一百四十石。○倪塘在县治东北方安里,其塘长四十丈,高六尺,阔四尺,通西湖水尾,溉田种三十石。○林简塘在县治东北方安里,注龙潭水,长六百五十丈,高一丈五尺,横阔三丈二尺,圳长二百五十丈,深阔皆一丈,溉田种三百石。○海路塘在县治东北十四都,长一千五百余丈,东至小屿山,南至十都沙迳斗门。有宋年间筑海为田,以障海潮,不时崩陷。至洪武二十七年本县主簿汪漾又行修筑。永乐二年典史黄本重修增置斗门一座,堤约二千六百余丈。○闾山塘(即旒山塘)在县治东北十四都,阔八尺余。洪武年间典史黄本修筑,北潴二十三都陈塘港水,以荫民田,南障海潮。○沙迳斗门塘在县治东南十都,自坏堚始判地生三石,状类陨星,因凿为斗门,上承桃枝湖、泽龙潭水,溉七里民田,下障海潮。○普塘斗门海塘在县治东南十都,长一千五百丈,堤三万余步。年久为海潮冲啮。弘治十二年知县王涣因耆民之请,乃验田请工修筑基址,高阔比旧增倍。自是民赖以有秋。○屿南斗门塘在县治东南十一都,其塘有石斗门二座,势平坦不能泄水。南北有海塘一带,约千余丈,以御咸潮。外有三堰:一名莲花堰,一名和魁堰,一名报恩堰,始自唐开成年间。至元年间,被咸潮冲突为海矣。○古浐斗门塘在县治南七都。延祐甲寅年里人王元刚等造。上承福清县界及五都、八都各陂水。基广十丈,长二十丈,高九尺,口阔一丈,溉田种三千石。洪武十五年崩陷,里人李伯礼等重修。○上湖石塘在县治东北二十三都,长一百二十丈。閷高上阔如滨闾湖,溉田种七十余石。○漳港塘在县治东北十五都,长四百二十丈,高一丈二尺,横阔十二丈。两旁有堤二丈四尺,上接锦桥下元祐沟水,下通大海。三百余步外斗门一座,遇水旱以时启闭,前此崩陷。弘治庚戌里人郑伯容修筑,傍有塘干田二丘,土名九斗,用酬看管塘埭斗门之劳。○南纲塘在县治东南十八都,其塘约一千二百丈。○海塘堤在县治东北十四都,约二千六百余步,以障海潮,元卒崩陷。洪武年间本县主簿汪漾修筑。永乐二年典史黄本重修置斗门一座。○大塘堤在县治南七都。昔县令谕民筑堤,沿海三万六千余步,以御咸潮。宋皇祐中邑令吴仲举俾民高大基址,引同荣、昆由等里溪水溉崇贤、敦素等十余里民田。○普塘堤在县治东南十都、十三都,计三万余步。○旒山塘陂在县治东北十四都,计三千余步。○前塘堤在县

治东北十四都,计二千余步。○后崎塘堤在县治东北十四都,计一千余步。○自芒坑东西二堤在县治东北十四都,计一万五千余步。○稠港在县治东北四十五里,其港长一千一百丈,阔一丈三尺,深八尺,斗门一座。上接筹岩黑龙潭泉水,下溉民田千余石,水溢则泄于海。○陈塘港在县治东北四十里,其水源上自梅花江而来,下会东西二湖,并七十二洋之水,深阔数丈,长十余里。溢则开斗门归弦歌里沟及花林沟窦,以达于海。○东港在县治东南四十里,其港承新塘水,长一千五百丈,阔三丈,深八尺八,圳计长八百丈,溉十顷。○卓岭港在县治东北三十五里,旧有港从黄崎东入于海,为沙所壅,淹田数十顷。宋元祐间开港植草、培沙为堤,南由黄埕经牛山下小郊入于漳港塘。卓岭亦有港,泄水而西,厥后俱废。元大德元年县达鲁花赤浚卓岭港,经后屯、甘敦入陈塘港,然地势稍高,仅泄水三分之一,余田今犹淹没。○元祐港在县治东北三十里,港长一千余丈,阔一丈,深五尺,斗门一座,疏通水利,以溉田亩。宋县令袁正规所开(详见状元黄裳《碑记》)。○大圳浦在县治南二都,长九百丈,溉田四十余顷。内浦口阔五尺,深八尺。○湖堘浦阔三丈五尺,深六尺,尾阔一丈,深四尺。○米宠浦在县治南二都,长二百五十丈,阔二尺,深五尺,溉田六顷。○新塘浦在县治南二都,长一百丈,阔六尺,深四尺,溉田一顷余。○官丘四浦在县治南二都,计一千七百二十丈。曰“官丘”,阔三丈,深一丈;曰“檐水”,浦阔四丈,深九尺;曰“黄圣”,浦阔三丈五尺,深五尺;曰“塘头”,浦阔三丈,深七尺。共溉田六十六顷。○还珠浦在县治南二都阜山村,阔丈余,长二百丈,溉田二十顷。○王丘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一百二十五丈,深六尺,阔二丈四尺。尾阔九尺,深六尺。溉田五顷余。○白灶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五十丈,阔六丈六尺,深九尺。溉田三顷。○鳖石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二十五丈,阔四尺,深一丈,溉田一顷余。○后角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九十丈,阔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四顷。○银盏浦在县治南二都,长七十五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八顷余。○渡龙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九十丈,阔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七顷。○坂塘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三十五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四顷余。○官堰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二百六十丈,阔八尺,深五尺,溉田十顷。○古塘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一百五十丈,阔一丈,深六尺,溉田六顷。○师娘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三十五丈,阔三丈二尺,深六尺,溉田四顷。○浦口小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七十五丈,阔七尺,深五尺,溉田二顷。○下笼坂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五十丈,阔二尺,深一尺,溉田三顷。○桥头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五十四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七顷。○蛎壳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一百丈,阔六丈,深六尺,溉田十顷。○笼臂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三十五丈,阔一丈六尺,深六尺,溉田三顷余。○朱湖高浦在县治南三都,长二十丈,阔七尺,深五尺,溉田二顷。○赵塘浦在县治南四都,长七十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芦荨浦在县治南四都,长四百丈,阔八尺,深五尺。○官塘浦在县治南四都,长二百五十丈,阔一丈二尺,深七尺。○孤塘浦在县治南四都,长四十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九石浦在县治南四都,长三百丈,阔二丈四尺,深一丈一尺。○车下浦在县治南四都,长七十丈,阔九尺,深五尺。○新塘浦在县治南四都,长八十丈,阔九尺,深五尺。○圳兑浦在县治南四都,长二百丈,阔二丈二尺,深五尺。○孤州浦在县治南四都,长四百丈,口阔四丈,深一丈五尺。○沙坂后洋溪在县治南九都,长五十丈,入桃枝湖,溉田七顷。○黄弄溪在县治南九都,长二百丈,陂长五十丈,溉田十二顷。○丘溪在县治南八都。○食童溪长二百一十丈,阔五尺,深一尺,溉田种二百五十石。○获洋王背大溪、中圳刘背二溪在县治东十三都,背出白龙潭。有五圳、横圳、尺圳、函口

圳、十犊圳、东揽圳,共长一千九百一十丈。四闸溉田,种三十石。○崔塘洋沟在县治东北十四都,长一千三百五十丈,母沟阔二丈五尺,深七尺,子沟阔一丈二尺,深六尺,溉田八顷。○大官沟在县治东北二十三都,跨和风、敦化、大宏三里。长三千二百丈,阔二丈,深六尺,溉田二十顷。○承天沟在县治东北十六都,长六百八十丈,母沟阔二丈,子沟阔八尺,深五尺,溉田七顷。○韩塘沟在县治东北十六都,长六百丈,深六尺,有小圳潴横源溪水,溉田七顷。○百石沟在县治东北十六都,注宾闾湖水,尾长六十丈,阔二丈,深一丈二尺,溉田七十亩。○元祐沟在县治东北十五都,上接牛山下小沟,通黄埕湖水,下至漳港塘,有二小沟,一名灌山沟,一名里塘沟,长五百丈,阔三丈六尺,深八尺,溉田十顷。○福田沟在县治东南十都,计三百五十丈,潴雨水灌溉民田,岁久湮塞。知县王涣聚丁夫垦治之,仍命医官刘祥董其事,沟用仍旧。○横圳在县治东十三都,长九百丈,阔八尺,深六尺,溉田五顷。○晋塘洋圳在县治东南十都、十四都界,长二千六百四十丈,溉民田三十六顷。○溪口三坑在县治东十三都,长一千四百九十丈,四闸,溉田五顷。○金冬坑在县治北方安里。长九丈,阔七尺,溉田种十余石。○保丰塘埭在县治北方安里,长十丈,高一丈,阔八尺,溉田种一百里。○晋溪浦埭在县治西南,长三百五十丈,阔一丈四尺,深八尺,通淡潮。横埭广一丈,高七尺,溉田种二百石。○河头浦埭在县治南,长三十丈,阔六丈,中置闸,溉田三顷。○福船洋在县治东北二十一都,横沟直沟可通潮。三沟注大塘水,长一千二百三十丈,阔二丈八尺,深六尺,溉田十顷。○新田陂在县治南八都。其陂注童溪水,长六十丈,阔一丈五尺,深七尺,溉田种四十石。○灌洋陂在县治南八都,其陂注童溪水,长一百一十丈,阔七尺,深五尺,溉田种一百三十石。○湖前陂在县治南八都,其陂长二百丈,阔一丈,深七尺,溉田种四百石。○周陂在县治南八都,其陂注童溪水,长一千丈,阔二丈,深一丈,溉田种四百石。○章坂童溪陂在县治南十九都,其陂长五百丈,一塘二圳旧为石瓣均派水利,东派得六,西派得五。东湖前瓣又分十之二,中圳瓣分七之一,以益于西。创熙宁壬子迄建炎丁未中圳瓣始完。至我朝利西流者隳之,址渐湮,图识犹存。正统间东派者讼之得理,未及复。弘治己未,大旱不谷,江田谢矼、陈樵等佥议请于县令。王涣乃修筑湖前瓣,又造五分瓣均西派之流,分数各还于旧,而总瓣基废,卒莫能复也。资计顷亩,力役佃徒募工代石结甃坚固。肇工阳月之望二,越月而告成。○石濑陂在县治南七都,宋淳熙三年里人林佛筑其陂,长五百丈,阔二丈,深七尺,上通破石潭水,下溉民田,种七百石。○荻芦陂在县治南七都,宋绍兴二年里人潘子贤筑其陂,长六十丈,阔二十丈,深七尺,圳长三百五十丈。大圳阔一丈,深七尺,小圳阔八尺,深五尺,潴高陂水溉田,种五百石。○嘉禾大石新成屯四堰,在县治南十一都,其堰长一千九百八十丈,高一丈,阔五尺,溉田种四百石。○镜石何师新三堰,在县治南十都,其堰长二百丈,高二丈一尺,阔七尺,溉田十顷。

物产

○谷属:早稻、占城、金城、白秫、霉里白、九里香晚稻、红、大麦、小麦、荞麦、豆。○货属:红花、蓝靛、蜜、蜡。○果属:荔枝、员眼、柑、橘、金豆橘、金橘、杨梅、枇杷、枣、葡萄、莲子、白蔗、李、梅、西瓜、青瓜、王瓜。○蔬属:芥、姜、白菜、菠菱、葱、苦藚、韭薤、冬瓜、蒜、菜瓜、匏、笋、芥蓝。○花属:茉莉、素馨、长春、酴醾、海棠、山芥、葵花、桂花、菊花、芙蓉、

兰花、含笑、佛生、赛兰、半年红。○木属(竹附):松、桐、柳、樟、榕、桑、柏、竹。○禽属:鹭、鸠、鸥、鹁、鸲鹆、白鹇、鹧鸪。○兽属:牛、羊、鹿、麂、兔、松鼠、狸。○鳞属(甲虫附):鲥鱼、鲤鱼、鲫鱼、鯯鱼、黄瓜鱼、银鱼、蛎房、蛤蜊、车鳌、西施舌、黄螺、芦虾、蚶、、鰕、蛏、乌贼(一名明甫)。

宫室(亭榭附)

聚星堂在县治南十九都,国朝翰林编修陈仲完建。时一门二举子,一族三翰林,故名“聚星”,取五星聚奎意。○聚远楼在县治东北十五都,石梁里人郑永昭建。郑之先居福湖,有楼。晦庵曾游寓此,为之书“聚远”二大字。岁久楼废,而匾尚存,后徙居石梁。永昭复构楼于所居之后,仍以旧匾揭之楣间。○紫阳楼在县西南二都,宋代里人高宠建,后朱晦庵先生流寓时曾过此楼,后人因以名之。○恩波亭在县治西隅马水渡头。洪武四年建匾曰“恩波”。成化年间知县任衡再建,改曰“迎恩”。今知县王涣迁改殿后,仍更名“恩波”。○善坛亭在县治东隅福山岭上。元至正二年里人林景仁立,为南北二乡来往憩息之所。因绘虞芮质成图于壁,使凡争讼者观之,知所感劝,故名善坛。○阜阳亭在县治南十九都江田里。宋兴国间陈阜阳公创,为子弟读书处,故名。

祠庙(各乡土谷祠附)

城隍庙旧在县后东华观侧,建于有宋元祐间。元仍旧而国朝因之。洪武十四年知县丘宗亮移置今所。正统间知县龙韬再建,迄今圮坏殆尽。弘治十四年知县王涣重修整葺。虽云修葺实则建创焉(详见教谕潘援《庙记》)。○旧城隍庙在县东五十步。庙之神则西汉御史大夫周苛也。守荣阳为项羽所烹,高祖念其功,天下附城立庙,后世因以土谷祀之。庙为宋元祐丁卯里人陈敞所建。我朝正统中知县龙韬修建,岁久圮废。弘治壬戌里人李谦等纠财重建,规制视昔有加,因号曰“旧城隍庙”以别之。○汾阳庙在县治东隅丰泰桥北。唐咸通间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王想避乱来闽,以从兄审知节度闽部,令新宁奉常所祀汾阳王而来。家于芝山之阳(即山之北峙溪)为庙。梁开平四年以本庙碑铭刻于庑下,庙号“福惠”。元至正辛卯里人田景重修。国朝洪武甲戌知县杨以忠再修。○高隍庙在县治西隅登高坊。宋元丰间,县尉高氏尝事神曰“高将军”官于此邑,因立庙祀之。今旧庙犹存,后人捕盗祷之有应。县闻于朝遂加封“护国无敌之神”。永乐三年乡人张孟思重创。成化庚子厄于回禄。未几,而坊之耆老修之。○显济庙在县治西半里恩波亭后。宋端平间里人陈容创。舟人于此祈祷神日显灵,福利及民。因名“显济”。○元明庙在县治北隅,旧传神乃灶神,闽人多祀之。闽王时封以王爵。元中统元年主簿刘伯贞建。○植柱庙在县治南八都。唐开元中渔人林生,渔于潭,有木溯流而上,心异之,取而置诸石室中,望之若植柱然,因名石室为植柱庙。侧有潭,洪氏女汲水潭中,见有若银卮浮于水面,女褰裳探之,卮渐远而水益深,遂为蛟所吞。洪氏妪诉于神,俄而震雷破潭石,剖蛟于水滨,获女尸蛟腹中。洪妪感泣,虚其居为庙,遂刻所植木为像。景祐中县尉王俣以祷雨获应,倡里人面魁山更立庙宇。绍兴三年赐额“显应”。○五显庙在县治东十三都劐岭之上。元贞元年里人陈光创,中祀五显之神。永乐五年里人谢英重修。○招利庙在县治北十五都。元至正八年,里人郑孟宝舍地创庙,以其神能招利,故名。○白田济舟庙在县治西南四都。白田渡头、翁山之岭舟人于此祈祷,故曰“济舟”。弘治癸亥里人陈叔炜修。○中华祠即翁山行祠也。元至正三年里人陈氏创。○祈雨祠在

县治东十三都,宋元丰元年里人林继昌创于黑龙潭之侧。岁大旱乡人祈祷无不应者,故名。○五显祠在县治南十九都灵峰山麓。其神灵异,乡人祷之无不应者。○社稷祠在县治东北十七都。元至正八年里人谢钦创,以祀本邑社稷之神。○中宫祠在县治东北十五都。宋淳化二年里人创之,以祀土谷之神,又塑利名、台星、顺懿夫人神像居中宫,故名。岁久几颓,成化辛丑里人郑雍重修。○金吾祠在县治东北大宏里,其神姓林名直,唐开元中为居士,后为崇信寺开山主,能降龙伏虎,道成仙化,民祠之。宋治平三年草寇入境,见有神兵出入,其寇遂退,事闻于朝,宣封“金吾灵通润益万胜无敌大王”。

长乐县志卷之三

寺观(庵堂等附)

光严禅寺在县治东十三都,晋建元年间建。先是乡人严光之子恭商贩扬州次江浒,遇渔人鬻鼋,恭市五十枚放之。光在家忽见有披黑衣者五十人送缗钱五万曰:“君之子恭扬州所附者也!”及恭回光询之,云未尝有所附也,惟于扬州放鼋五十枚,黑衣附钱无乃是耶。于是舍宅为寺,因名“光严寺”,舍田为湖,因名严公湖。寺后有瀑布泉、泽龙潭。○当阳寺在县治南七都三溪山。唐咸通六年僧常晓创其寺面东,故名。有二堂曰“山月”、曰“雷音”。○天王禅寺在县治西北隅,唐大中七年建。相传其时有檀木溯江潮而上,牧童异之,收归其家,夜中发光。里人林锜又梦其木谓之曰:“我北方毗沙门天王也!”锜遂舍宅及山为寺。廉帅杨公奏请赐额曰“灵感天王寺”。寺有烟萝寺、望江亭、清心亭、乐寿台、松石轩、枕流轩。今寺在而轩亭俱废。○西峰寺在县治南六都。梁开平二年里人陈禔舍田宅及西山之地以成之。元至正九年重修。○竹林寺在县治南十二都,唐大中十一年建。旧志作梁太清元年,有户曹林勣观者于大历二年同释法照游衡州云峰寺,堂食之次,瓷钵中忽有五色云现,云中有寺,寺有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勣观叹异,以其故居有修篁千亩,夹涧清晖,遂舍而为寺。法堂之西藏经五百余函,内有一函乃宋乾德中信士得于海上以巨螺乘之发,函乃《妙法莲华经》也!○灵峰寺在县治南十九都,唐大中七年建。初僧卓庵于溪潭上,尝见龙乘云归石洞中,里人施志为创寺号曰“龙龛山灵峰寺”,八年赐额及图书,寺前有香炉峰、归云洞、罗汉台、望海亭。○灵山寺在县治东北二十一都。唐咸通九年里人任春募众缘创,十年赐额。至国朝成化间,僧道修同里人王志通、林广澄重修。○资寿寺在县治南九都,宋太平兴国二年,僧传宗同乡人陈讷建。○皇恩禅寺在县治东北二十三都。梁太清元年建。旧志作咸通八年置,至咸通九年赐额。○岩泉报恩寺在县治东北二十一都,唐天复二年监军李柔建。○祥云寺在县治东北方安里,唐光化二年建。去寺三里有潭,时有毒龙。僧彦希善咒术,日诵以降之。里人郑堙等为创寺曰“龙树”,宋初改今名。○碁山寺在县治东北二十四都,唐咸通二年里人王俸建。寺后西峰顶有石台,长老相传云:昔有二仙于此枰棋,因名碁山寺。○观音寺在县治东隅,唐咸通四年建。地则唐大夫王想宅也。宅后有岩,岩中有观音像,尝夜放光,昼寻获焉。想因舍宅为寺,故名观音寺。○崇信寺在县治东北大宏里,唐建隆二年里人陈皎创。(以上凡十四寺今俱存)南山三峰塔在县治西隅,旧志名南山塔庵。宋崇宁间僧总持造小台讲经。后邑人林安上同僧景休就台故址作庵居之,夜见石台上现莲灯。建炎间林氏舍财、僧景休募缘,累石造浮屠七级。今庵废而塔存,知县潘府改名雁塔。泗明寺、资福寺、乾元寺、东庵寺、义泉寺、福安寺、华藏寺、西崇福寺、龙泉寺、阮山寺、五云寺、龙宫

寺、宝藏寺、新成寺、甘泉寺、幽林寺、灵源寺、报先寺、地藏寺、鸿庆寺、灵台寺、灵瑞寺、双峰寺、广顺寺、资圣寺、三峰寺、净林寺、新安寺、灵拙寺、秀峰寺、中峰寺、保福寺、灵鹫寺、瑞峰寺、极乐寺、小门寺、灵隐寺、建林寺、兴国寺、法涧寺、光泽寺、灵光寺、南阳寺、宝林林、越峰寺、妙峰寺、报恩寺、南崇福寺、延祥寺、县山寺、灵芝寺、灵山塔寺、龟石泗州寺、北观音寺、金砂尼寺、大溪新丰寺、禅林尼寺、文殊尼寺、南崇信寺、南栖林寺、南观音寺、南甘泉寺、永寿尼寺、栖林尼寺。(以上凡六十四寺,今俱废)○朝元观在县治南八都,元至正二十二年里人张遵创。○贞元观在县治北十六都,宋至和元年里人陈秀芳创(以上二观今俱存)。○东华观(今废)。○黄庭道院在县治东隅芝山之北。国朝永乐十一年里人施贤移创小庵于旧基之北,仍构小亭于庵东溪潭之上,名曰“清心”。○万寿道院在县治北十七都。宋绍熙年间里人林中礼创,岁久倾颓。永乐癸亥里人李荀等重修。(以上二院俱存)○龙华道院、佑胜道院(以上二院俱废)。天妃行宫凡五处:一在县治西隅登南山上,国朝永乐间太监正使郑和同官军建;一在县治东北十五都弦歌里仙岐境;一在县治南十八都;一在县治北二十三都;一在县治北二十四都。○玄应宫在县治南二都,宋嘉熙四年里人高继昌创。○玄真宫在县治东隅六平山下,元泰定三年里人林孟创。○显应宫在县治东北十五都,宋绍兴八年里人林弘范等创,淳熙间曹永福、胡宗道共舍官田陆拾余亩,以资香灯。○崇真宫在县西南五都,宋淳祐元年里人林贵建。○医灵行宫在县治东北十七都,元至正间里人谢克明创。(以上宫凡十所俱存)仙迹宫(今废)。○双涧庵在县治南五都,元至正二十二年里人林贡创。前有双涧抱回故名“双涧”。○宝溪圆通庵在县治东十三都,元天历元年僧本继创。○瑞应庵在县治东北十六都,宋绍熙四年里人尚书郑丙创。始创之日祥光现瑞,故以祥应名之。永乐三年里人知县刘宽修。○龙门庵在县治东南九都。○宝林庵在县治东北十四都。宋雍熙二年里人林密创。○西石庵在县治东北二十一都,元至正年间里人陈仲文创。○龟石庵在县治东南十都,宋绍兴元年里人林徵创。前有石如龟,故名。○仁寿庵在县治十四都。○仙源庵在县治十二都。(以上庵凡八所今俱存)○普照庵(今废)。○妙音堂在县治东隅丰泰桥北溪畔,元至正十五年尼道净创。○宝林堂在县治十九都沙坊。洪武初陈伯康改为双桂堂,开义塾于此。○朝元堂在县治东北二十三都,元皇庆二年里人陈岳创,永乐六年里人高文茂修,今改为梅华驻节亭。○海云堂在县治南七都,元至顺间创,始名为普明堂。至正间山东石达道侨寓于此,易今名。○泗州堂在县治南十九都古楼前西北,唐开元六年建,宋绍兴年间陈公荣舍地一倍增广前基。○兴济堂在县治二都,成化间里人吴义生建。○观音堂在县治南三都,元至正二十五年里人陈子建创。○麟应堂在县治东北十四都西丘境,大元间创。○龙珠堂在县治东北二十三都。○龙云堂在县治东南胡松岭。○胜会堂在县治西南隅,宋元祐戊辰县令袁正规创。○一事堂在县治西隅,始名为佑圣宫。弘治庚戌知县潘府因奎桥坏而修之,因改今名。○报恩堂在县治东北十七都。○大明堂在县治东北十五都。○凤山堂在县东北方安里。○正觉堂在县治东北十七都。○佑圣堂在县治东十六都。○普光堂在县治十五都。(以上堂九十八所,今俱存)。滔泉堂、聚魁堂、崇福堂、定光堂、龙济堂、普化堂、宝光堂、宝莲堂、殊胜堂。(以上堂凡九所,今俱废)

丘墓(漏泽园附)

赵汝愚墓。汝愚居闽县卒,同母奉敕礼葬本县治之左,隔一溪仅半里许。(此旧志所载。按:宋史公谪永州安置道,经衡州暴卒,与此所载不同,姑识以俟知者)○赵瑱墓。初闽之三山人,理宗时为丞相,后奉夫人金氏居长乐,因家焉卒,葬于县东六平山下。○高应松墓在县治南五都泉元里。○林慎思墓在县治北十四都弦歌里大墓山。○林摅墓在县治南崇丘里。○陈诚之墓在县治嵩平里,与其祖陈鹄之墓相近。○陈所翁墓在县治北半里龙台山之下。○张肱墓在县治南十一都福山之下,即金鱼冢也(肱乃朝散郎翀之父也)。○林安上墓在县治南十一都廉风里。○张翀墓在县治南十一都廉风里(“福州里”山即所居之旁)。○陈仲进墓在县治十九都凤凰山。○陈仲完墓在县治十九都大溪山。○马铎墓在县治大宏里龙台山。○李骐墓在十都沙径龙窟山。○漏泽园在县治西南隅半里许。本县旧无漏泽园。弘治十三年用廷臣议,檄各县建置,本县知县王涣勘得官地一所,名曰回回墓。广二亩,仍用无碍羡余官钱,买得民人黄绚园三亩五分,共五亩五分。其墙基广三尺,高如之,基上又筑土高四尺,连墙基共高七尺,周围八十六丈余(见《漏泽园记》)。

古迹

吴航头在马江水次恩波亭前。昔吴王夫差乘船略地至此,故名。○古新宁县在县治南十二都。唐上元元年防御使董玠移置今所。宋绍兴元年里人陈子周于旧基上建立元明祠宇,迨今犹存。○三皇庙在县治东,今庙废而碑记犹在。○白云堂在县治北。宋管师复有诗(见《题咏志》)。○安适轩在县治南竹林寺。宋,唐最有诗(见《题咏志》)。○江山第一亭在县治西隅马江上。○天地四方宇在县治北六平山下。宋淳祐至永中陈合建。亭下有巨石崭立,中有小石门通人往来。石璧上昔有人刻“第一小有洞天”六字。○乾坤一草亭在县治北六平山顶。宋宝庆四年里人陈俞建,遗址犹存。○望海亭在县治南十九都灵峰寺侧。宋熙宁中张运使立。○枕流轩在县治西隅天王寺左。

祥异

唐大中间,今县治东一十里有溪流入演江。夏暑时迅雷烈风,俄有黑白二龙从演江飞起。白者处山之阳,因名水曰“白龙潭”,黑者居山之阴,因名水曰“祥云潭”。后于潭侧古木穴中,获卵壳大如斗,玄黄五色。

长乐旧有“首石山鸣出大魁,十洋成市状元来”之谶。至永乐壬辰,其山大鸣,适三宝太监驻军十洋街,人物辏集,有如市焉。其年邑人马铎状元及第。戊戌首石又鸣,邑人李骐亦状元及第。

弘治十二年夏五月至冬十月不雨,赤地弥望,民大饥。知县王涣百方赈施,赖以存活者甚多。

弘治十六年春正月十九日夜,马江大风覆舟,死者八十三人。知县王涣为悬赏募人求尸,无主者埋瘗之,且赈恤其家。

秩官

历官

宋:本县县令董渊(开宝间任)、李葺(见《名宦志》)、余俛(或作徐倪,皇祐间任)、吴仲举(见《名宦志》)、闵希声(见《名宦志》)、徐倪(皇祐间任)、王企(嘉祐间任)、陈公言(嘉祐间任)、萧竑(见《名宦志》)、胡昱(嘉祐中任)、徐世英(见《名宦志》)、袁正规(见《名宦志》)、吴一鸣(见《名宦志》)。○县丞陈毅、陈师韩(皇祐间任与县令闵希声,政声上下)、曹元振(皇祐间任)、雷豫(庆历间任)、陈之邵(熙宁间任,治水利有功于民)、翁芑、蔡雍(元祐中任与县令袁正规同寅协恭,治有成绩)。○主簿刘通(庆历中任)、曾孝杰(元丰间任)、雷嗣庆、林谔、马进义。

元:县尹吕复(见《名宦志》)、朱初(字潜虚)。县尉道童(字景贤)、主簿董童(字彦高)

典史达识帖穆(字时中)。

国朝:知县丘宗亮(见《名宦志》)、杨以忠(洪武间任)、王遵道(见《名宦志》)、詹圭璋(永乐间任)、张季纶(永乐间任)、蔡光亲(浙江青田人)、盛敬(永乐间任)、陶融(直隶扬州人,永乐间任)、齐普(山东人,宣德间任,以孝行闻)、龙韬(见《名宦志》)、应茂和(浙江象山人,正统间任)、张佑(浙江定海人,正统间任)、高琪(景泰间任)、江显(江西建昌人,景泰间任)、陈播(江西建昌人,景泰间任)、孙叔伦(浙江鄞人,天顺间任)、任衡(江西吉安人,天顺间任)、黄琬(江西丰城人,成化间任)、汪正(由进士,直隶祁门人,成化年间任,民怀其德)、吴福(浙江人,成化间任)、罗叙(江西吉水人,成化间任)、张凤(由进士,江西宜春县人。成化间任,以能著声)、潘府(见《名宦志》)、刘举(广乐海阳人,弘治七年任)、王涣(由进士,浙江象山人,弘治十一年到任)。

县丞赵允(广东潮阳人,洪武十二年任,增筑海塘,民德其惠)、张文可(见《名宦志》)、翟琳(广东人,正统十年任)、彭辉(广东人,景泰间任)、蒲政(四川人,天顺间任)、陈英(浙江西安人,成化间任)、饶鉴(江西饶州人)、朱褒(见《名宦志》)、程仕铭(直隶婺源人,成化间任)、谭南昌(广东高要人,弘治二年任)、沈雍(浙江桐乡人,弘治七年任)、徐忠(浙江余姚人,弘治元年任)、吕琬(浙江上虞人,弘治十五年任)。

主簿汪漾(洪武年间任,兴水利,有功于民)、刘有源(见《名宦志》)、马忠(浙江余姚人,正统间任)、张素(江西人,景泰间任)、傅浩、余贵(浙江淳安人)、任广(浙江人,天顺间任)、施源(浙江金华人,成化间任)、王广、梁侃(江西庐陵人,成化间任)、周宁、朱达(湖广襄阳人,成化间任)、汪澄(浙江奉化人,弘治元年任)、蔡麟(浙江崇德人,弘治七年任)、章彦礼(兰溪人,弘治十三年任)、尹昌(浙江龙游人,弘治十五年到任)。

典史黄本(见《名宦志》)、顾达、吴杰、邵叔端(直隶人,天顺间任)、王宗(浙江黄岩人,成化间任)、杨缙(浙江钱塘人,弘治元年任)、王辉(广东揭阳人,弘治九年任)。

国学教谕林廷珍(浙江象山人,永乐间任)、彭友谅(湖广人)、张大素(江西吉水人)、张俊、周洪(苏州人,成化间任)、廖正(广东潮州府人,成化间任,轻利勤教,诸生至今怀之)、李慈(广东广州人,成化间任)、林琚(广东东莞人,弘治四年任)、潘援(浙江景宁人,弘治十四年到任)。

训导黄叔高(本县人)、谢璧(本县人)、陈本方(浙江永嘉人)、鲍豫(浙江永嘉人)、林鸾(广东人)、刘普(江西人)、郎旭(浙江人)、唐琳(广东南海人,成化间任)、金珙(广东饶平人,弘治间任,为人不苟,生徒悦服)、应琼(浙江衡州人,弘治元年任)、应震(浙江永康人,弘治七年任)、熊恒(江西丰城人,弘治八年任)、郑谔(浙江乌程人,弘治十一年到任)、方彰(江西临川人,弘治十五年到任)。

名宦

宋:李葺太平兴国中为令,教民筑堤防御海潮,其中为田,今沙京、屿头等地是也。吾民得粒食斯田者,皆公之功也。○闵希声皇祐末令是邑。劝课有方,催科不扰,锄强植弱,周贫恤匮,时称为贤令尹。○吴仲举皇祐宰邑,赈贫恤乏,门无私谒,官舍萧然,有古廉吏风。尝作“惜阴轩”于县署,以希效前哲。又作“弦歌亭”,用体君子学道爱人之意。○萧竑,熙宁中宰邑。下车即新庶政,举百废,尤究心水利,限括东西南北四湖,刻石勒名,永垂不朽。○徐世英继萧竑为令,以清慎著闻,不尚严威而民自化,不事媕婀而名益彰。尝岁旱祷雨辄应,人咸敬慕之。○袁正规,字道辅。元祐戊辰来令,即开港道,以便水利,人以袁公港名之。公谦退不有其功,自易名为“元祐港”,盖归之朝廷也。民至今德之。○吴一鸣,字伯大。绍兴五年进士,廉能有守,用漕师康惟新荐,任长乐令。比到革势家,寄庄田,勤督运。又卢尚书被劫,得贼所遗一刀,公悉召县之铁工,出以示之。一工曰:“此某所作也!”遂留此工,询知所为作者乃泉州巨贾之从人也。遂以计获之,一讯而服。○陈如晦(宋教授),号六湖先生。乡贤以文学耆德而祀之。○孙大雅(宋教谕),以文学德行乡贤祠祀之。

元:吕复摄长乐尹。本朝兵下福州,复曰:“吾世食君禄,今虽摄官,若不以死报国,则无以见先人于地下。”遂引绳自刭死。事载《一统志》。

国朝:丘宗亮直隶江阴人。洪武十二年来知县事,勤政爱民,修理文庙,建山川社稷坛,兴举众废,民咸怀之。○王遵道苏州东武人,永乐中宰邑。初下车专务以德化民,省刑罚,薄税敛,政兴弊革,尤重学政,声誉籍甚。及应召入京,乐人为之攀辕卧辙。○龙韬,广东曲江人。正统间任知县,政尚平易,得为民父母之体。建退思堂,修城隍庙。如山川、社稷、邑厉等坛,皆预有功,乐人至今思之。○潘府,字孔修,浙江上虞人。由进士,弘治戊申为邑令长。廉慎不苟,有志古道。尝因废寺改为南山书院。有暇辄至其中,与诸生讲学。仍月捐俸米一石,以资廪饩,后升刑部主事。○张文可,永乐中为县丞,与知县王遵道同时。尝捐俸同立乡贤祠,物论以其能知所重。○朱褒,浙江青田人,由监生,成化间为县丞,廉洁有守,乐人至今称之。○刘有源永乐中为主簿。职卑而肯勤于政,禄薄而不剥于民,惠爱及物者多。高漫士有诗赠之云:“长官清平佐政理,况以薄领尤宽仁。”○黄本,淮泗人,字维成。永乐间为典史。王皆山赠之以诗有“赞

襄花县独驰名,高论心闲政自平”之句,又增筑海堤。高漫士作述绩篇,以纪其事。

长乐县志卷之四

选举

进士(武举诸科附)

唐咸通十年(己丑归仁绍榜)林慎思(字虔中)。

乾符二年(乙未郑合敬榜)林徵(慎思子)。

乾宁四年(丁巳杨赞图榜)卓云。

宋淳化三年(壬辰孙何榜)李坦然(字平仲)、王彬。

咸平三年(庚子陈尧咨榜)林休复(字子正)。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姚晔榜)林敦复(字子重)、潘衢(字子庄)、潘循(衢之兄)。

天圣五年(丁卯王尧臣榜)周辅(字荩臣)。

景祐元年(甲戌张唐卿榜)林嗣复(字延叔)。五年(戊寅吕溱榜)林肇(字公权,敦复子)、郑洙(字教生)。

皇祐元年(己丑冯京榜)李川(坦然子)、林罕。五年(癸巳郑獬榜)潘整(字孟文)。

嘉祐二年(丁酉章衡榜)林密(字伯通,慎思曾孙)。

治平二年(乙巳彭汝砺榜)陈毅(字子中)。

熙宁九年(丁巳徐铎榜)潘鲠(字谷永,衢之孙)。

元祐三年(戊辰李常宁榜)特奏名邹异(经明行修)。六年(辛未马涓榜)郑邦彦(字公佐)。

绍圣元年(甲戌毕渐榜)陈杞(字君材)。四年(丁丑何昌言榜)潘潜(字彦深,衢之孙)。

元符三年(庚辰李釜榜)林登(字邦道,罕之侄)。

崇宁二年(癸未霍端友榜)郑震(沫之子)。五年(丙戌蔡嶷榜)潘辟(字廓如,衢之孙)。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一、教育价值 自我成长价值:体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理解教师的职业,认识到教师也是普通人。 我与他人的关系:主动走近老师,悦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我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中对教师职业和行为的评价,提升参与社会的能力,传承“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二、重难点 1、重点:如何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培养理性精神。 2、难点: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从而主动走近老师尊重老师。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置情境,通过相互探讨交流加深情感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请大家看前面屏幕,倾听一首熟悉的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师:伴着熟悉的旋律相信大家已经猜到我们今天要交流的主题是老师,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近老师,了解老师,热爱老师! 【探究主题一】课堂中的您——风格不同的老师 〖环节一〗“猜猜她是谁”

问题1:每组派出一位小记者,对一位任课老师进行采访,并描述不同老师的特点,猜猜他们是谁?为什么会如此风格不同? (课前,我们班的几名小记者已经秘密的完成了他们的采访老师的任务,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他们的汇报,根据他们对老师的访谈内容,猜猜她(他)是我们的哪位老师。) 师:我们的老师很特别,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不尽相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学生回答: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设计意图〗:开学至今,一个月的相处,孩子们都对自己的老师有所了解和认识,通过这个环节一方面激发孩子对这节课的学习热情,了解到这也是亲近老师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由于性格、情感、学识、年龄和思维方式等各种原因导致老师风格迥异,为走进老师,正确认识老师和尊敬老师、理解老师奠定情感基础。 师:每个老师的风格不同,因此应承认差异接纳不同,发现亮点。但是,进入初中以来,生活中总还是有烦恼的?下面请看一则案例: 〖环节二〗 自开学以来,小敏就非常喜欢地理老师的教学风格,因为地理老师经常会播放一些有趣的相关地理视频,看的津津有味,还主动积极思考。但是,语文课上他明显不配合,她认为语文老师上课太过死板。 小组讨论,你怎么看待? 要求:小组讨论3分钟,并相互汇报。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 1.中学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我们开始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我们开始自觉磨练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2.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的礼物有哪些? ①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和可能。 ②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3.少年梦想的意义是什么?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重要的生命主题。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②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少年梦想的特点有哪些? 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5.青少年应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出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重头再来的勇气。 ③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④努力需要坚持,落实在每一天的行动中。 ⑤努力需要方法。 6.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如何做人。 7.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学习的表现)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作,都可以是学习。 ②学习不仅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学习的态度)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地态度。 (终身学习)④学习伴随着我们成长。⑤学习没有终点。 8.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带给了我们什么) ①学习点亮生命。 ②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③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④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⑤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9.怎样体味学习? ①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②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些问题时等,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③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

明清名词解释

1.台阁体: 台阁主要指明初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以当时馆阁 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题材上“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流行的原因跟作家的生活遭际有关,他们身居要职,处境优裕;还有当时政权稳定,国力逐趋强盛,另外当时全国实行整饬政策。代表作品是杨士奇《东里诗集》,杨荣《随驾幸南海子》。 2.茶陵派弘治年间,在台阁体造成文学萎靡不振的局面情况下,李东明等人发动了对台阁体文学的冲击以此来重振文坛而形成的诗歌流派,茶陵派以李东明为主,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石珤、鲁铎等人;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代表作是李东阳的《茶陵竹枝歌》。 3.前七子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为核心的文学群体,其他成员有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创作上重视市政题材,民间生活;他们扫除台阁体的无病呻吟,但拟古形式为主,缺乏创造性,他们以复古自命,实质上时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代表作:李梦阳的《禹庙碑》《梅山先生墓志铭》、李攀龙的《太华山记》。 4.后七子 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5 公安派 晚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所以称作“公安派”,他们文学主张提倡“性灵说”,反对拟古蹈袭,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写作态度信手写成、随意而出。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代表作品袁宏道《叙小修诗》,袁宗道《论文》,袁中道《感怀诗五十八首》。 6. 竟陵派 晚明时期,继公安派之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两人均为湖北竟陵人,因名竟陵派。重“真诗”,重“性灵”,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看重向古人学习,追求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代表作品是二人编选的《诗归》。 7.梅村体 清初,吴伟业的七言歌行在继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以怆怀故国和感慨身世荣辱为主,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它以任务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代表作《圆圆曲》。 8.神韵派 清代诗歌流派,王士禛创立,其他成员有吴雯、洪昇、宗元鼎,该诗派论诗以“神韵”为宗,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为最高境界,要求其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而意不尽的特点。代表作品是王士禛《真州绝句》。 9.格调派 清代中叶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是沈德潜、倡导格调说,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尊唐抑宋,使诗歌“去淫滥抑归雅正”,起到“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的教化作用。 10.肌理派 清代中叶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是翁方纲,论诗提倡肌理说,主张“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重点 ◆◆第一课中学时代(P2) ★1、中学生活的新起点是什么样? ①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②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时代在生命的历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中学时代对我们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②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有新的机会和可能,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③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发展自我的机会。④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①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②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④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4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5、要重新塑造一个怎样的我? 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③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超越自我。 ●6、梦想的内涵是什么?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7、少年为什么需要梦想? ①有梦想,就有希望。②少年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8、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②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目标紧密相连。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9、为什么需要努力?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10、什么是努力?(努力的内涵) ①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11、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如何努力?) ①努力,需要立志。②努力,需要坚持。③努力,需要方法。◆◆第二课学习新天地(P14) ★1.学习包含哪些内容? 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譬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2如何正确对待学习?(有哪些要求?)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②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③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人有学习的天性,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④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3、学习有什么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更有充实的生活。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③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4、怎样体味学习?(如何正确认识学习的苦与乐?) ①学习中有快乐。②学习中也有辛苦。 ③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5、怎样学会学习?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6、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p23上) ★7、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有什么关系? 学习兴趣和个人的学习目的紧密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持久。 ◆◆第三课发现自己(P25) ●1、为什么要认识自己?(重要性和作用)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古代文学明清名词解释

前七子:指明弘治、正德年间倡议复古运动的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其中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认为秦汉以后无文,盛唐以后无诗,并认为古代诗文都有一种方法,今人要按这种法则模拟。这种复古主张使人们知道除当时的台阁体和八股文之外,还有优秀的古代文学,以打击台阁体、八股文有一定的作用。但他们盲目尊古,有其片面性;模拟剽窃,把文学创作引进了一条死胡同。后来李梦阳、何景明都认识到这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写了一些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后七子:指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复古派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其中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前七子相似,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明史·李攀龙传》引),“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王世贞《世苑卮言》)在创作上以模拟剽窃为能,有的甚至篇篇模拟,字字模拟。七子之间,互相标榜,声势很盛,影响也很大。 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之一。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他们主张作文应学习唐宋古文的法度,因而被称为“唐宋派”。他们反对复古派的雕章琢句,模拟剽窃,要求真实自然,要有自己的面目。在创作上,归有光把生活琐事引入到“载道”的古文中来,写出了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 公安派和三袁:明代的一个文学流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首,号称“三袁”。因三袁是公安(在今湖北)人,故名。他们猛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反对贵古贱今和模拟古人。袁宏道还提出了“性灵说”,强调自然天真,重视妇人孺子的真声和赤子婴儿的自然之趣。这种理论对清代郑燮的散文和袁枚的诗论都有影响。他们的散文创作打破了传统古文的陈规定局,多能流露个性,语言洁净,不事雕琢。但题材狭窄,多数作品只是写风景名胜和闲情逸致,思想比较贫弱。 竟陵派:明代的一个文学流派。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因两人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名。他们反对拟古,主张抒写性灵,其主张与公安派基本相同。但因公安派的作品有浮浅之弊,他们企图以幽深孤峭的风格矫之,以至流于艰涩,内容上也比较脱离现实。 神韵说:清代王士祯的论诗主张。他吸取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的理论,强调“兴会神到”,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反对专学盛唐的“空壳子”、“大帽子”以为“高华”、“壮丽”,也反对艳丽的诗风,追求清淡闲远的风格,倾向王孟韦柳一派,有脱离现实的倾向。 肌理说:清代翁方纲的论诗主张。他提出为诗“必以肌理为准”。肌理即肌肉的文理。翁方纲对诗歌的要求,取譬于肌理,即要细密。肌理包括文理和义理。艺术上从条理到用字辨声都要缜密,内容上学习材料要丰富。他认为宋诗刻画剔得深,是从读书学古中来,故要学宋诗,尊苏、黄。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显然是受了考据党派的影响。他又主张言“理”当“根极于六经”,实际上是为了在诗歌创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宣传,以弥补“神韵”、“格调”等说的不足。 格调说:明清时期的一种诗论。明代前后七子论诗推崇盛唐,主张从格律声调上学习古人,提倡格调。清代沈德潜又加上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张诗人立言,在态度上要“温柔敦厚”、“怨而不怒”,方法上讲求比兴、蕴蓄。实质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他所选的《唐诗别裁》、《古诗源》等体现了他的论诗主张。 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由康熙时方苞开创,其后刘大櫆,姚鼐又进一步加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道德与法治》二.单元知识点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p38页 ▲1.友谊有什么力量?(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友谊的特质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友谊的澄清有哪些?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p49页 ▲1.我们如何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③需要掌握具体的交友方法。 2.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了解) ①面带微笑。②记住对方的名字。③真诚夸赞。 ④寻找共同之处。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⑥要保持好奇。▲3.我们如何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4.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5.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利:①利用网络可以查找学习资料,网上交友、看新新闻、网上购物,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②也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往圈。 ③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弊:①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②网络中存在着违法犯罪和一些不良信息等。 ▲6. 我们如何做到慎重结交网友? (1)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1、如何认识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 2、中学生活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成长礼物? (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少年有梦 1、少年的梦想有何特点?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2、如何实现梦想?努力需要怎么做? (1)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3)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学习伴成长 1、如何理解学习? (1)在学校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 (2)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等。 (3)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 (5)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 2、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 (2)学习,可以打开生命的视窗,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大、更精彩。 (3)学习,可以拓宽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4)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5) 学习,可以带来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享受学习 1、怎样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体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2、学会学习,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一、中学序曲 1、新的起点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2)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3)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②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二、少年有梦 1、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人类需要少年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①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③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也需要方法。 3、努力也有方法。①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②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③每天进步一点点。④学思并进。⑤珍视团队合作。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一、学习伴成长 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人有学习的天性,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说明:打“▲”符号的为重点知识,有下划线的为关键词、句。 1、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 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②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 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2.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 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3.理想的“我”是怎样的? 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4.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5.对待梦想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少年的梦想,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6.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③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④努力,需要坚持。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⑤努力也有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譬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人有学习的天性,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5)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3.如何体味学习中的苦与乐?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中学时代 1.1中学序曲 1、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哪些变化? ①学习科目增多②学习难度加大③学习方式和习惯不同④自主管理要求高⑤自身角色发生变化 2、成长的礼物 (1)初中生活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①新的机会和可能②新的目标和挑战 (2)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1.2少年有梦 1、有梦就有希望(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2)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努力就有改变(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2)努力,需要立志。(3)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2.1学习伴成长1、打开学习之窗(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5)学习没有终点。 2、学习点亮生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2.2享受学习 1、体味学习(1)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2)如何体味学习中的苦与乐? ①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②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③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3)学会学习(如何学会学习?)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发现自己 3.1 认识自己 1、人贵自知(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多把尺子量自己(1)我们通过那些方面、哪些途径认识自己?①方面:生理、社会、心理②途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2)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3.2 做最好的自己 1、接纳与欣赏自己(1)我们怎样接纳自己?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2)我们怎样欣赏自己? ①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

存世明代进士题名录汇总表

存世明代进士题名录汇总表 原文地址:存世明代进士题名录汇总表(上)作者:古文獻學習_王紅序号名录年份版本馆藏地1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1371明洪武刻本天一阁、《艺海珠尘》本2洪武四年会试纪录1371明洪武刻本天一阁3洪武十八年会试录1385钞本,版本年代不明,不同于一般的会试录摘录自《汇编》的《皇明进士登科考》4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明陈迪等编,明乌丝栏本国图、《汇编》(清钞本)、上图(清钞本)5建文二年会试录"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2px; font-family: Verdana, 宋体,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order-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width: 1pt; border-bottom-style: solid; width: 150pt; border-right-width: 1pt; border-right-style: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建文二年会试录1400清钞本国图、《汇编》6永乐九年进士登科录1411明刻本上图7永乐十年进士登科录1412明永乐刻本《汇编》、南图8永乐十三年会试录1415明嘉靖十一年礼部刻本上图9宣德五年进士登科录1430明宣德刻本天一阁10宣德五年进士会试录1430明宣德刻本天一阁11宣德八年进士登科录1433明宣德刻本天一阁、国图(清黄宗彝跋)、《中国科举录汇编》12宣德八年会试录1433明宣德刻本天一阁13正统元年进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课中学时代 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使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①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一一中学生。 ②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对人的一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①中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3、中学时代,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是什么? ①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新的目标和挑战。 ★4、为什么要珍惜中学生活? ①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 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 ★5、怎样珍惜中学生活? 我们要珍惜当下,抱我给「,从点滴做起,为美好的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6、梦想的含义是什么? 梦想是我们对未是美好生活的愿望。 ★7、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的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③有梦想,人类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④少年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⑤少年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让我们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8、少年的梦想具有什么特点? ①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②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9、怎样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10、什么是努力? ①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②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③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没号的不懈追求。 ★11、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①努力需努立志。 ②努力需努坚持。 ③努力需努有办法。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1、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哪些内容? ①知识的获取。 ②各种能力的培养。 2、生活中,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旦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情。 3、学习需要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自觉、主动。 4、为什么我们要终生学习? ①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②学习是没有终点的。 ★5、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是怎样点亮生命的?)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II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③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6、如何体味学习? ①学习中有快乐。 ②学习中有辛苦。 ③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美妙的享受。 ★7、怎样学会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打印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打印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知识点汇总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 (1)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新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2)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我们开始深入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这些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 底色。 3.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1)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2)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4.理想的“我”是怎样的? 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5.我们应怎样度过中学时代?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 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6.什么是梦想?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 7.为什么要有梦想?(意义)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它能 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 希望。 (2)有了梦想,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梦想,能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8.梦想有什么特点?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 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 可分。 9.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已的梦想?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在于不懈的努 力。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 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1)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 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 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 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3)努力需要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 视团队合作。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10.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学习? 答(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 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 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 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 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5)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 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 社会。 1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重要性)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 实的生活。 (2)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3)学习能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12.如何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答:(1)学习中有快乐。表现在: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 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 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表现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 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 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3)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 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 我们的美妙享受。 13.如何学会学习?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一个有远 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方 法,就是最好的。 (3)学会学习,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合作 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 第三课发现自己 14.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 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 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 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 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15.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

明代瓷器

明代瓷器 篇一:明代五彩瓷器的演变 明代五彩瓷器的历史演变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明、清两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已完全可以与青花瓷器平分秋色。特别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作水平,更是如日中天,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高峰。五彩瓷器的主要着色剂为铜、铁、钴、锰等矿物元素,采用低温烧制成型。五彩为二次成型工艺,彩饰色料分釉下与釉上两种,常用颜色有红、黄、绿、紫、赭、黑等。所谓五彩并非是说五种色彩同时出现,而是多种彩色之意,但其中必须有红色方为五彩。五彩也被称为“古彩”、“硬彩”。据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覆其上,微微凸起。其施彩方法,是勾线后平涂填色,以水或胶水作溶剂,按纹饰需要,在已烧成的白釉瓷器上,施以多种颜色进行再度创造,在770-800℃的温度中焙烧而成。烧成后的色彩呈现玻璃质状,有坚硬质感。五彩瓷器是釉上彩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五彩”一词,出现于明代晚期。明代天启年间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宣窑五彩,深厚堆垛。”1984年在西藏萨迦寺发现了器底带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青花五彩碗,证明五彩瓷在宣德年间烧制已比较成熟了。从宣德到成化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这三朝时局动荡,政权不稳,在制瓷工艺上毫无成就,还没有发现五彩瓷器。直到成化年间才又出现了五彩。成化年间的五彩瓷十分稀少而珍贵,传世品也

是极为罕见。到了明弘治年间,釉上五彩的烧制更加成熟。发展到嘉靖、万历时期,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开创了五彩瓷的新局面,出现了较大的罐、瓶类等。此时五彩的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完备的境界。 明天启五彩人物纹海棠式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早期釉上五彩瓷器传世品不多见,因为当时景德镇延续元代制瓷主流,生产青花、釉里红产品。然而从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洪武釉上红彩可以判定,洪武时期的红彩瓷器已为“五彩”瓷的蓬勃发展做好了铺垫,可以说洪武釉上红彩已拉开了明代五彩瓷辉煌的序幕。特别要指出的是,用红彩描绘精细的龙纹、云纹等图案,只是明初才出现于景德镇。宣德时期红彩,是釉上红彩和五彩的开端,为后世的五彩瓷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成化时期的五彩是釉上五彩,其呈色以淡雅为主,色彩包括红、绿、黄、姹紫等,并开始使用孔雀绿彩。此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纹饰绘绘画中使用了不少黄彩,而且主要图案都是以黄彩打底色,上面再以红色渲染,使色彩更显浓艳厚实。这种彩瓷证实了明代彩瓷所谓“黄上红”的彩绘技法,开创于成化,并非始于嘉靖。 弘治一朝的釉上五彩瓷基本是成化风格的延续,所用颜色有红、绿、赭、黑、孔雀绿等,色调恬静淡雅。其中最突出的品种是刻花填彩。刻花填彩的制作方法是在胎上先刻出所需图案纹样,上透明釉时将刻好的图案留出,高温烧成后再在白釉露胎处施彩并用低温烧制而成。刻花填彩的出现,标志着釉上五彩的制作已进入成熟和发展阶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全册知识清单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全册知识清单 第一课中学时代 1、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成长的礼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①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2、梦想的含义: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3、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特点)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②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4、少年为实现梦想应做出怎样的努力?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③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④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⑤努力也有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5、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6、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告诉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 7、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有哪些?) ①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③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2、学习的特点 ①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②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③学习没有终点。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3、学习的重要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③学习点亮我们心中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4、为什么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①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②学习是多方面的,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③学习中也有辛苦。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5、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学习?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发现自己 ★1、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①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可以从身体特征、生理状况、个性心理特征、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③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3、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①自我观察和分析。②与他人比较。 ★4、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5、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①用心聆听。②勇于面对。③平静拒绝。 ★6、我们怎样接纳自己?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2)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有时候会很难。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7、我们怎样欣赏自己? (1)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2)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8、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9、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①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②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③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改正缺点的方法 ①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 ②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 ③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改正缺点的努力。?请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你。?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运用自己以前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自知者明?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