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鉴赏家分层学案

鉴赏家分层学案

鉴赏家分层学案
鉴赏家分层学案

昌邑一中高二《鉴赏家》学案

制作人:沈子芳审核人:王晓雨

学习目标:1.初读文本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2.细读文本,把握叶三这一人物形象。

3.赏析汪曾祺小说语言的“味儿”。

课前预习案

1.识记字音

亲()家亲()属萝卜()占卜()遗()嘱厚遗()奔()放投奔()装模()作样模()范典型

2.识记字形、

丝篾诬蔑笨拙相形见绌抻纸伸展谄媚露馅凝重疑虑飘逸漂泊怅然账单顶梁柱一炷香3.词语辨析

【迟钝?愚钝】

【景色?景致?风景】

【眉清目秀?美如冠玉】

4.走进作者: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5.熟读全文。

课内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

1.文章首段说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本文哪几个环节体现出叶三是个鉴赏家?

------------------------------------------------------------------------

2.无论是文章题目还是本文首段都是写鉴赏家,那么文章用较多篇幅写果贩子叶三有何作用?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在你的眼中,叶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注意前后联系,找文中体现其特点的句子。)

2.朗读文章,体会汪曾祺小说语言的“味儿”。

3.小说这样结尾---------“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了棺材里,埋了。”这似乎是一个平淡到了极点的结尾。你喜欢

这个结尾吗?为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结尾?(言之有理,体现自己的独特认识与想象力)

反馈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亲(qìn)家抻(shēn)纸时髦(máo)画轴(zhóu)

B.萝卜(bū)谄(chǎn)媚枇杷(pá)怅(chàng)然

C.规矩(jǔ)虔(qián)诚模(mú)样荷梗(gěng)

D.裱(biǎo)画珊(shān)瑚檀(dán)香五行(xí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迟钝帐房一柱香笔致疏朗

B.笨拙提词金丝篾深居简出

C.飘逸肺腑大写意眉青目秀

D.蜜橘恣悍敲竹杠专心致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味精都不宜多用,因为钠吃多了会影响健康,时间长了还会使味觉变得?_____。

②家住黄鹤楼小区的黄先生给我们打来电话说,如果在黄鹤楼上看_____,第一眼看到是楼下的垃圾堆。

③因为季匋民是大画家,这些名士就特别爱在他面前评书论画,借以_____自己高雅博学。

A.迟钝景致玩弄

B.迟钝风景卖弄

C.愚钝风景玩弄

D.愚钝景致卖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季匋民画的时候,叶三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

B.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认为一些假名士的议论全都是道听途说,似通非通。

C.在我们周围,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经济学家关于房地产行业的高谈阔论,却很少有购房者的声音和观点。

D.韩国艺人河莉秀原名李景叶,原是一名唇红齿白的帅哥,后经变性手术后,成了一名美如冠玉的美女。

课后拓展阅读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项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项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

“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幔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候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1.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答:

2.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

《分层抽样》教案

《分层抽样》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抽样,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感知数学知识中“估计”与“精确”性的矛盾统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分层抽样的概念和步骤;应用分层抽样方法解决部分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分层抽样方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求新 1、复习提问 (1)为了了解我班65名同学的近视情况,准备抽取10名学生进行检查,应怎样进行抽取? (2)为了了解我校高二年级1403名学生的近视情况,准备抽取100名学生进行检查,应怎样进行抽取? 通过对学生采用不同抽样方法的原因进行提问,归纳总结: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 2、新课引入

(3)为了了解我区高中生2400人,初中生10900人,小学生11000人的近视情况,要从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检查,应怎样进行抽取?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能不能采用前两节所学的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呢? 样本中应该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都有,那么他们应该按照什么比例来抽取呢? 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样本结构和总体结构的一致性,我们可以按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进行抽取,抽取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各1%的人,即抽取 高中生:2400×1%=24(人) 初中生:10900×1%=109(人) 小学生:11000×1%=110(人) 然后再在各个学段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把这24人、109人和110人抽取出来,最后再将这些抽取出来的个体合在一起,即构成了我们所要调查的样本. 二、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1、分层抽样的定义 根据刚才的分析,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给出分层抽样的定义.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一一、学生分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主要根据成绩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即a、b、c 三个组。a 组为优生,b 组为中等生,c 组为差生。分组后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上课辅导,作业批改,信息反馈,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 的提高。 二、提问分层。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 层学生,适中的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 层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三、作业分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习题、拓展性习题、综合性习题。c 层学生紧扣课本,会做基础题;b 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习题;a 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 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 、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四、辅导分层。平时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c 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部分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 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 层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与灵活应变能力。

五、测试分层。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的作用和激励作用。把握试卷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综合题,其中基础题量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b 层学生选做选做题, a 层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六、评价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及时做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教师针对阶段教学效果作自我反馈、自我调节。主要是在分层施教这一环节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使“教”适于“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分层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潜能,提高素质,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二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综述初中数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质是根据学生对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维之间的差异, 将学生进行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 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手段。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运用分层教学法有以下几方面的 优点: 1. 有效地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分层教学法, 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 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适用的教学目标却不尽相同, 这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在该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 教师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

分层抽样教案

河南省2010年高中数学优质课大赛教案 2.1.3分层抽样 洛阳市第十九中学郭歌 2010. 9

《分层抽样》教案 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 授课教师:洛阳市第十九中学郭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抽样,感知应用数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感知数学知识中“估计”与 “精确”性的矛盾统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 界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分层抽样的概念和步骤;应用分层抽样方法解决部分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分层抽样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计算机、投影仪、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求新 在《淮南子?说山训》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由此引出本章所学内容“统计”的本质.

1、复习提问 (1)为了了解我班50名同学的近视情况,准备抽取10名学生进行检查,应怎样进行抽取? (2)为了了解我校高一年级700名学生的近视情况,准备抽取100名学生进行检查,应怎样进行抽取? 通过对学生采用不同抽样方法的原因进行提问,归纳总结: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 2、新课引入 (3)为了了解我区高中生2400人,初中生10900人,小学生11000人的近视情况,要从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检查,应怎样进行抽取?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能不能采用前两节所学的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呢? 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近视程度有差异,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所得样本中可能会出现高中生过少或绝大部分是初中生的情况,所得样本代表性较差. 样本中应该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都有,那么他们应该按照什么比例来抽取呢? 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样本结构和总体结构的一致性,我们可以按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进行抽取,抽取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各1%的人,即抽取 高中生:2400×1%=24(人)

《初中数学分层布置作业案例》

初中数学分层布置作业案例 案例1: 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在布置做教科书“整式加减”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广探索”题时,我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案例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差生的得来,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大部分就是无效学习造成的。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 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学习上的快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层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A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C组。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性作业,供B组和A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探索性作业,便于A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尝试到学习的喜悦。 优等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使自己的知识量和灵活性都有所提升;中等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在灵活运用方面有所提高;而学困生则确保能掌握课标设定的教学底线。 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一个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高一组。B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 C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的目标。

初三语文分层教学导学案

初三语文分层教学导学案(一) (七年级上册1—3单元字词、古诗背默、名著、专题复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憧.憬裨.益诠.释巢.穴负载.刹.那肇.祸须臾.涟漪.熠.熠栖.息绚.丽镌.刻壑.积攒.摒.弃怪僻.惆.怅撷.取豁.达自诩.荟萃.跻.身沸.腾颠簸.阕.驰骋.黝.黑遐.想撺掇 ..凫.水撮.合翘.首阖.家佞.臣无辜.绮.户 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物花天宝阴晴园缺天崖海角水声孱孱陈词烂调火烧火缭自明得意不曲不挠奇貌不扬指手划脚恰然自得走头无路小心冀冀摇摇欲堕危言悚听惊慌失错 三、填字成词 潜移()化千()百态半明半()势不可()你推我()镇定自()相()并论井然有()()()在目记忆犹()烟波浩()()()有 心()神()()雀无声明()秋毫眼花()乱一视同()谈笑风()罪()祸()出谋()策咬文()字鸡毛()皮苦思()想忘()所以赏心()目()老还童人杰地() 四、名句默写 1、潮平两岸阔,。 2、门前流水尚能西,。 3、,铜雀春深锁二乔。 4、,不知秋思落谁家? 5、,,此事古难全。 6、但愿人长久,。 7、,万家忧乐到心头。 8、青山有幸埋忠骨,。 9、多行不义,。 10、,各领风骚数百年。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2、,行者常至。 13、东隅已逝,。 14、行远必自尔,。 五、名著、专题、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训练题 1、古今中外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里遨游,感受到文学具有的巨大魅力。在“我爱文学”实践活动中,初三X班开展了“读文学名著,说文学形象”的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向大家推介一本中外文学名著,并对该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作介绍。请你写出一部名著的名称并简介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名著名称: 人物: 形象特点: 2、星期天,你打电话给同学小睿,邀请他(她)与你一起出去打羽毛球,但他(她)说学习很忙,拒绝了你,你打算如何说服他(她),让他(她)跟你一起出去? 3、、《汤姆·索亚历险记》记叙了主人公()和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生活,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在探险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4、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之后,你一定有很多的感触,请选择其中一两点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人教数学必修3学案 分层抽样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分层抽样方法 2.会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学会用分层抽样方法解决部分实际问题 3.对比三种抽样方法,使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解析: (1)就是指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其中关键是().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因为使用(),有利于(). 五、教学过程 问题1.如果要了解某地区中小学学生(其中高中生2400人,初中生10900人,小学生11000人)的视力情况及其形成原因,要从中抽取百分之一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你认为应该怎样抽取样本呢?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小问题): 1.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近视程度显然是不一样的。那么,如果我们按照前边所学的两种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对之进行抽样,这样所得到的样本代表性会如何呢? 2.显然,利用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得到的样本的代表性较差。样本中应该是高中生、

初中生和小学生都有,那么它们应该按什么比例来选取呢? 按照他们的总人数比例10900:2400:11000。既然是取百分之一,就应该是初中生10900/100=109人,高中生2400/100=24人,小学生11000/100=110人. 问题2.什么是分层抽样?如何根据解答”探究”实例过程,总结出分层抽样的步骤? 师生活动: 1.由上面的例子,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分层抽样的意义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的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也就是说:含有个体多的层,在样本中的代表也应该多,既样本从该层中取得个体数也应该多.这样样本才具有更好的代表性. 2.由上例,请总结出分层抽样的步骤. (1)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将总体分成互不相交的层; (2)根据总体中的个体数N和样本容量n,计算抽样比k=n/N; (3)确定第i层应该抽取的样本数n i≈N i×k(N i为第i层所包含的个体数),使得各n i之和为n (4)在各个层中,按步骤(3)中确定的数目在各层中随机抽取个体,合在一起就得到了容量为n 的样本 3.如何分层呢? 通常是根据总体的特征指标的差异来分层。(比如可以根据年龄、地域、性别等) 问题 3.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各有什么特点?比较三种方法,探究各自的优缺点。 简单随机抽样: 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常用于N较小的情况;而且在其他的各种随机抽样方法中,大都会以某种形式引用它。 系统抽样: 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将总体分成均衡几部分,按规则关联抽取 分层抽样:

用导学案实施分层教学,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用导学案实施分层教学,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展“自主合作课堂”为模式的高效课堂改革。在前一阶段的研究和实践中,我对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导学案的设计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为此,我们尝试了用学案实施分层教学。学案导学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下。 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 教师下发学案后,可使用导语、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Unit 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 ?Section B 3a-4学案。 Interview three classmates. Write their answers in the chart. A:Who do you think is the funniest actor? B:I think Jim is the funniest actor. 通过此环节,学生能够对形容词的最高级有所了解并在英语交际中使用,体现了任务性语言教学的特点。 二、定向自学,自主探究

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阅读教材,联系已有的经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水平。 阅读新目标第六单元reading短文, 然后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习题。 Ⅰ.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每空词数不限。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学习的同时获取知识,有所收获。 三、小组互动,合作交流 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同位商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讨论形式,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相互启发、消化个体疑点,教师迅速准确地发现学生中普遍存有的疑点和难点。 四、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1)精讲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对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点拨,让疑点不同的几个小组实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二是精讲,教师要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语道破天机,或变角度发问,收到教与学的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2.1.3:分层抽样 学案(无答案)

高中二年级(上)数学必修3 第二章:统计——2.1.3:分层抽样 一:知识点讲解 (一):分层抽样的概念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 ,然后按照 ,从 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 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 。 分层抽样具有如下特点: ? 适用于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的情况; ? 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 ? 在每一层进行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 ? 分层抽样能充分利用已掌握的信息,使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 分层抽样也是等机会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 ()() N n 总体容量样本容量,而且在每层抽样时,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二):分层抽样的步骤 分层: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 定抽样比:根据总体容量N 和样本容量n 计算抽样比N n k =; 定各层抽取的个体数:确定第i 层应该抽取的个体数k N n i i =(i N 为第i 层所包含的个体数),* N i ∈,使得各层所抽取的个体数之和为n 。 抽取个体:按上述步骤中确定的数目在各层中随机地抽取个体,合在一起得到容量为n 的样本。 (三):三种抽样方法的比较 共同点: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 特点: ? 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 系统抽样:将总体均匀分成几个部分,按预先制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 分层抽样: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抽取。

相互联系: ?系统抽样:在起始部分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各层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使用范围: ?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 ?系统抽样: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 ?分层抽样: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分层抽样的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2)( )分层抽样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与层数及分层有关。 3)( )分层抽样中,若每层个体数较多,则也可以再用分层抽样。 4)( )分层抽样就是简单随机抽样的一种抽取样本的方法。 5)( )能用分层抽样抽取的,也可以用系统抽样抽取。 (四):分层抽样的判断 解决有关分层抽样的判断的问题,需要抓住分层抽样的特点,即分成抽样适用于总体由差异较大的几个部分组成的抽样,根据这个特点确定分层抽样的应用范围。 例2:某校有教职工240人,其中教师160人,行政人员48人,后勤人员32人。为了了解教职工的收入情况,需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以下抽样方法中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顺序的是( ) ①将240人按照1~240进行编号,然后制出有编号1~240的240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并将号签放入同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均匀搅拌,然后从中抽取30个号签,编号和号签相同的30人被选出。 ②将240人分成30组,每组8人,并将每组8人按照1~8编号,在第一组采用抽签法抽出k号(1≤k≤8),其余各组也抽出k号,30人被选出。 ③按照人数的比例,从教师中抽出20人,从行政人员中抽出6人,从后勤人员中抽出4人,可抽到30人(从各类人员中抽取所需人员时均采用随机数表法)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12-007-01 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 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 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知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 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初中数学 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相关解题技巧。并且初中生的判断 力和理解力也在逐步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相应地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的数学成绩也 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若教师不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会导致有些学生不 能有效地吸收知识,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现状,很多教师开始探 索适应目前状况的教学方法,经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分层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有很多,现主要从分层教学的概念出发,引出分层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等几个方面,阐述自身对分层 教学法的几点做法,希望能够有效地推动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分层教学中的"双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双方均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调控和反馈来联系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自学,实现教与学的目标。把教学内容和目标分 成由低到高的A,B,C三个层次,这一教学模式关键是着眼差异,分层制定目标,制定目标既 要根据原有教材结构,又要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作科学合理的补充和调整,以形成可供学 生自主选择的分级学习目标,使各层次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跳起来摘到果子"的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 生的差异将每个章节教学目标分成A,B,C这样三个层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基础知识的应用, 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按照这三个层次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数学教育的普及性和发展性。例如,在解题训练,我提 出了A,B,C三层教学目标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各自的学习目标。在多媒体网络的 支持下,我把三个层次的题目同时展示出来,每层次目标配备三道题左右,让学生先快速浏 览A层基础题,若每题都感觉思路清晰且有十分把握的话,则可立即进入B层,若B层题稍 作思考还是会迎刃而解的话,又可马上进入最高层C层题后静下心来好好思索。如果自己在 哪一层次浏览中感到不熟练或遇到困难,就选择这一层次题目来练习。对A层学生的学习,教 师要具体引导,逐步完成;对B层学生,老师要用提示的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C 层学生则启发点拨,独立完成。施教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 生在上课的每一分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 对于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在学生内部的分层,也相应的在作业分层,及时检查备;备课分层,有的放矢;测试分层,增强信心;教育分层,尊重学生。作业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 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而言,课外作业是最好的、即时的课堂学习效果检测;对教 师而言,课外作业是最好的、即时的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可以尽 早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实践中,我们将课外作业的完成质 量看作是对课堂效率最好的检验,故实行分层对待,低层次的学生作业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 础技能为主;高层次的学生除完成低层次学生的作业外,还要增加两道要求较高的附加题; 同时也会根据情况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做一做高层次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当代美 国著名心理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 定的学习目标。" 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取舍、教学内容 的处理、教学步骤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 次的学生,教学目标的高低应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同,课堂内容应有不同 的量的要求;针对学生认识、理解能力的不同,在课堂提问、知识讲解、巩固练习上也应有 不同的质的要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单元测试成绩非常重视,考得好,就信心百

初中数学教育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育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初中数学教育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xx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课题批准号:xx县教育局文件教研(2008)77号 课题承担人: xx xx 所在单位: xx县四合中学 (一)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这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另外,对于农村初中,以中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甚至越来越严重。而且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而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在不改变原有班级体系的情况下,打算摸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目标

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分析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它的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教学”是一样的。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或分得更细,再根据《大纲》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层练习、分层测评的一种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素质教育是全面性的,普及的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是一种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使学生能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对学优生我们应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学困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 教学案例: 课题: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继上一节“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之后。首先由“等边对等角”逆用是否成立引出;之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然后得出“等角对等边”定理;接着进行应用;最后是关于等边三角形的识别的“大家谈谈” 学情分析:学优生通过启发引导探究出几何推理的方法得到“等角对等边”;中等生、学困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等角对等边”。在复杂图形中正确运用“等角对等边”的方法应予以指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优生掌握“等角对等边”的几何推理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有关定理解决三步几何说理题。 2.中等生学会运用全等的方法证明“等角对等边”,并能运用有关定理解决二步几何说理题。 3.学困生学会正确运用“等角对等边”,并能够区分“等角对等边”与“等边对等角”。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优生经历用几何推理方法得到“等角对等边”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几何推理能力。 2.中等生、学困生经历动手操作方法验证“等角对等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究热情,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学困生:(如图1)在△ABC中,如果AB=AC,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教师提问中等生:(如图2)在△ABC中,如果AB=AC,AD=BD=BC,你能得到哪些等角? (二)探究新知

高考数学总复习 分层抽样学案 新人教A版

高考数学总复习分层抽样学案新人教A版 新人教A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抽样,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感知数学知识中“估计与“精确”性的矛盾统一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定义,灵活应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并恰当的选择三种抽样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 假设某地区有高中生2400人,初中生10900人,小学生11000人,此地教育部门为了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的近视情况及其形成原因,要从本地区的小学生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本? 一、分层抽样的定义。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分层抽样。说明:应用分层抽样应遵循以下要求:(1)分层:将相似的个体归入一类,即为一层,分层要求每层的各个个体互不交叉,即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2)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

个体等可能入样,需遵循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每层样本数量与每层个体数量的比与这层个体数量与总体容量的比相等。 二、分层抽样的步骤:(1)分层:按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若干部分。(2)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3)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练习如果采用分层抽样,从个体数为N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那么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为() A、 B、 C、 D、点拨:(1)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是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共同的特征,为了保证这一点,分层时用同一抽样比是必不可少的,故此选C。 (2)根据每个个体都等可能入样,所以其可能性本容量与总体容量比,故此题选C。 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比较类别共同点各自特点联系适用范围简单随机抽样(1)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2)每次抽出个体后不再将它放回,即不放回抽样从总体中逐个抽取总体个数较少将总体均分成几部分,按预先制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在起始部分样时采用简随机抽样总体个数较多系统抽样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分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教学案例 案例1: 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在布置做教科书“整式加减”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探究”题时,教师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 案例2: 我利用课堂时间来检测“整式的加减”,目的是掌握这一章的情况。我把测试试卷分发给学生,学生拿着试卷后便做开了。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做得好的同学有得满分或九十多分的,做得差的有近十多个人在四十分以下。他们一节课做题完全没有进展,因为这些同学数学基础差,再加上每天都跟着“大部队”走,天天“坐飞机”,作业不是抄就是不交,所以练习更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了。这些同学在平时练习时也很累,他们心理很着急,一节课咬着笔杆,心急如焚。成绩下来后更是“伤口上撒盐”,差生就是这样多次受伤而造成的。 1、案例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差生的得来,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

因素外,大部分就是无效学习造成的。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学习上的快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作业分层布置 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C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A组。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性作业,供B组和C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探索性作业,便于C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3《分层抽样》参考学案

2.1.3 分层抽样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 (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问题探究 【预思考习】 1.分层抽样是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采用的抽样方法,进行分层抽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层抽样中分多少层.如何分层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层内样本的差异要小,面层之间的样本差异要大,且互不重叠。 (2)为了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所有层应采用同一抽样比等可能抽样。(3)在每层抽样时,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2.分层抽样的优点是:分层抽样是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选取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探究新知】1.分层抽样的定义是: 2.请同学们总结出分层抽样的步骤: 【例题讲解】 例:某学校有高中生300人,初中生200人,小学生100人,教育局为了了解该学校学生的近视情况,要从中抽取30名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本?

例:某单位有老年人28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从他们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最适合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先从老年人中剔除1人,再用分层抽样 训练案 1.某高中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A.15, 5, 25 B.15, 15, 15 C.10, 5, 30 D.15, 10, 20 2.某校有老师200人,男学生1200人,女学生10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女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80,则 n= 3.某大学数学系共有本科生5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比为4:3:2:1,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200人的样本,则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为()人 A.80 B.40 C.60 D.20 4.某社区有800户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200户,中等收入家庭480户,低收入家庭120户,为了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户的样本,记作1;某学校高一年纪有12名音乐特长生,要从中选出3名调查学习训练情况,记作2.那么完成上述两项调查应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1用简单随即抽样2用系统抽样 B.1用分层抽样2用简单随机抽样 C.1用系统抽样2用分层抽样 D.1用分层抽样2用系统抽样

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案例设计(圆)

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案例设计 摘要:本着对课堂练习分层教学设计的要求与目的,本节课设计了三个层次。针对学困生的特殊情况,课堂练习通过诵读定理和抄写例题来使其加深印象;在巩固练习中中等生要求书面写出步骤并进行展示;对于优等生在快结束本节课时抛出变式让他们进行思考,并交流思路。这三个层次都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使每位学生上课都有事可做,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能力范围内的问题。 关键词:相切;环节说明;分层体现;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教学环境 在我们着手进行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的研究开始后,大家齐心协力探索、研究方法,组内各种分层招数可谓是百花齐放,为此我代表课题组上了一节分层教学的展示课,以供同仁观摩点评,为促进数学教学的分层设计向更好的方向前行作贡献。 (二)学生情况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韩庄镇不同的自然村,由于小学地域的不同,所以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很多学生的基础还相当薄弱。因此这种情况特别适合分层教学。 (三)教材情况 本课是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第24章圆第2节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一个课时:直线和圆相切的情况。学生已经有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以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的认识,本节课研究直线与圆的特殊位置关系相切,将相切从位置到数量的逻辑自然过渡,进而引出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重点是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难点是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性质定理证明中反证法的理解。 二、案例内容设计及说明 环节一:复习引入 通过回顾旧知再次加深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全班集体朗读中体会d与r的关系,并顺势将位置关系量化这一问题显化,同时自然引出特殊情况――相切 环节说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数学概念在朗读中更能逐渐理解其本质,因此不光语文需要朗读,数学也要朗读。而且针对我班学困生上课听不懂,不会做的现象,这样来设计复习方式更能调动我班学生学习的动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也是这个环节分层的体现。 环节二:新知探究 活动1、引导学生从直线与圆相切的位置及数量关系上来深入探究,通过动态演示来理解一条直线何时变成圆的切线。 环节说明:上节课得到的圆与直线相切是数量上的关系,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明确位置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切线的判定。但是引导很重要,从两个方面去观察:直线经过哪里?与圆的半径有什么位置关系?需要老师点拨。并要等待学生来总结,不能操之过急。分层体现1对观察的结果分别让两位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再让中等程度的学生来总结;体现2对定理的数学表达让全体学生写在练习本上,老师选择展示,并修改;体现3对总结出的判定进行朗读。 活动2、将判定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后的探究。 环节说明:反证法在过三点做圆时已有所涉及,所以在这里用反证法证明切线的性质时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进行汇报就行,不要进行过多的引申,否则淡化了主题。分层体现1讨论交流时采取师傅和徒弟在同一组,师傅负责解释证明的方法;体现2数学语言的书写

中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中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寿县迎河中学龙如山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中学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一是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四是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本案例拟通过对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与探讨,从影响中学生作业低效原因的分析出发,实现从原先所谓的“任务”转化成学生自身学习的一种需求。我们尝试从改变作业的形式、内容、以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思考,实行分层作业模式,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合理、有效的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教学案例1: 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在布置做教科书“整式加减”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探究”题时,笔者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

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 教学案例2: 我们利用课堂时间来检测“整式的加减”的掌握情况。我把练习试卷分发给学生,学生拿着试卷后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做开了。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做得好的同学有得满分或九十多分的,做得差的有近十个人在四十分以下。他们一节课做题完全没有进展,因为这些同学数学基础差,再加上每天都跟着“大部队”走,天天“坐飞机”,作业不是抄就是欠,所以练习更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了。这些同学在练习时也很累,他们心理很着急,一节课咬着笔杆,心急如焚。成绩下来后更是“伤口上撒盐”,学困生就是这样多次受伤而造成的。 1、案例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得来,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大部分就是无效学习造成的。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学习上的快乐,才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