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综合_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总集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综合_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总集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综合_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总集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综合_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总集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综合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总集

第一章绪论

1. 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活动生命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

2. 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从活着的动物身上取出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或观察。

3. 活体解剖实验法:一般在动物失去知觉(麻醉或去大脑)而仍存活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4. 慢性实验法:以完整健康清醒的机体为对象,在外界环境尽量保持自然的条件下,对某种功能进行研究。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1. 液态镶嵌学说:细胞膜的共同特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后者以a-螺旋或球形蛋白质的形式存在。

2. 嵌入蛋白:镶嵌在整个脂质双分子层上的蛋白质。

3. 表在蛋白:只附着在脂质双分子层上的蛋白质。

4. 单纯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扩散。

5. 易化扩散:不溶于脂质的或是很难溶于脂质的某些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分子,和Na K Cl 等离子,借助细胞膜上某些特殊的蛋白质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

6. Na泵: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7. 出胞:内分泌细胞内的激素或神经末梢内的递质,外分泌腺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在分泌

时向细胞膜靠近,然后分泌颗粒膜或囊泡膜与细胞膜相互融合,最后在融合出破裂,将

其中的物质排出细胞。

8. 入胞:细胞外的物质被细胞膜“识别”后与其粘附,然后该处细胞膜内陷形成吞饮泡

进入细胞内。如物质是固体称为吞噬,是液体称为吞饮。

第三章略

第四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1. 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2. 兴奋性:机体或组织细胞受到外界发生改变的刺激时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3. 兴奋:将机体受到刺激产生生物电现象的过程及表现称为~。

4. 反应:刺激所引起的机体或组织细胞的代谢改变及活动变化。

5. 可兴奋组织:在受到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某种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包括神经,肌肉,腺体。

6.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低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高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7. 阈刺激: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8. 化学门控通道:它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特异蛋白质,兼有受体和离子通道的功能,可以和一种特异的化学物质直接结合,从而引起通道的开放,这种由化学物质而引发的通道

开放称为~★

9. 电压门控通道:由膜电位控制开放的通道。

10. 机械门控通道:由机械刺激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而控制的通道。

11. 生物电现象:组织细胞不论在安静或活动时都具有电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12. 静息电位(跨膜电位,静息电降,膜电位):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上内外两

侧的电位差。

13. 去极化:细胞原来静息时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状态。

14. 反极化(超射):膜电位由0mv 变为正值的过程。

15. 复极化:细胞膜的去极化只是暂时,膜两侧的电位又恢复到静息时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16. 动作电位: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快速而可逆的倒转。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17. 锋电位:将动作电位描记成曲线则呈现一次尖锐的脉冲,称为~,包括快速的上升支(去极相)和快速的下降支(复极相)。

18. 后电位:锋电位完全恢复到静息电位之前,还有一段缓慢而较小的电位波动称为~

19. 最初电位绝对值稍低于静息电位称为负后电位(去极化电位),接着电位又高于静息电位称为正后电位。(超极化电位)

20. 动作电位的“全”或“无”:“全”是指机体在阈刺激或阈上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动作

电位的幅度都是相同的。“无”是指刺激强度达不到阈值就不会发生动作电位。

21. 绝对不应期:在兴奋的最初阶段,细胞对任何强大的又一次刺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这段时间称为~

22. 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细胞对超过原来阈强度的又一次刺激有可能产生新的兴奋,最初需要很强的刺激,随后刺激强度可以逐渐减小,说明细胞的兴奋性在逐渐恢复。这段时间称为~。

23. 超长期和低常期:在相对不应期后,细胞的兴奋性有轻度的增高,继而又低于正常的缓慢变化过程称为~。

24. 激活:通道蛋白结构中出现了允许某种离子顺浓度差移动的孔道,相当于通道开放。

25. 失活:通道处于关闭状态,这时即时有刺激也不能使通道开放。

26. 备用状态:相当于细胞处于相对不应期或一般安静时Na+通道所需的状态。

27. 阈电位:当膜上有外向电流时,在膜两侧会产生内正外负的电压降,它会使原来膜上的静息电位的数值有所将少,出现膜的某种程度的去极化,当静息电位降低到一定临界

值时引起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出现动作电位,这个临界膜电位数值称为~。★

28. 局部兴奋(反应):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只能产生微弱的电位,此反应只限在刺激的局部范围内而不能传向远处。这种局部去极化称为~

29. 时间总和:如果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几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的总和。

30. 空间总和:如果在相邻细胞膜同时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阈下刺激所引起的局部兴奋的总和。

31. 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或动作电位)。

32. 神经肌接头:神经纤维末梢膜与肌膜的接触部位。

33. 量子式释放:囊泡中的化学递质全部进入间隙的释放方式。

34. 终板电位:终板膜上的受体是一种化学门控通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会使受体蛋白质变构,离子通道开放,使终板膜对K+Na+Cl-的通透性增高,主要是Na+内流K+外流,

于是造成终板膜较大程度的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

35. 兴奋—收缩耦联:从膜兴奋到肌纤维开始收缩的过程。或兴奋触发收缩的中介过程。★

36. 前负荷:在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

37. 后负荷:肌肉收缩开始后才能遇到的负荷。

38. 等长收缩:即静力性收缩,表现为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变化

39. 等张收缩:即动力性收缩,肌肉收缩时仅表现为肌肉长度缩短,而肌肉的张力不变。

40. 单收缩:肌肉收到有效刺激后,先产生动作电位紧跟着肌肉发生一次快速的收缩。

41. 不完全强直收缩:在舒张期内给肌肉多次连续复合刺激,肌肉将产生一串复合收缩波。★

42. 完全强直收缩:若刺激频率增加,后来的刺激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结束之前到达肌肉,肌肉将在前次收缩期内开始一次收缩而无舒张期。★

43. 整合:从整体来看各个系统,器官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要密切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完成完善生命活动。把这种功能上的协同作用称为~。★

44.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使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45. 神经调节:就是通过反射活动来调节生命活动。

46.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的应答。

47.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的反射通路。

48. 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机体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生殖等生理功能。

49. 神经体液调节:有些内分泌腺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称为反射弧上传出神经的延伸部分,形成了所谓的神经-体液性调节。★

50. 局部体液调节:细胞,组织所产生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通过局部组织液的扩散改变邻近组织细胞的活动。

51. 自身调节:机体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调节。★

52. 反馈:调节的结果信息反过来影响调节的原因,或调节的过程,使调节活动能恰到好

处,这种反过来的信息返回称为~。

53. 正反馈:如果调节的结果反过来是调节的原因或过程减弱,称为~.

54. 负反馈:如果调节的结果反过来是调节的原因或过程加强,称为~.

第五章血液

1. 体液:人体内含有的液体总量,包括水分和溶解其中的物质

2. 内环境:生理学上把细胞外液叫做机体的内环境。

3. 内环境的稳态:把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状态叫做内环境的稳态。

4. 血量: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正常人体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

5. 血浆:从正常人体内抽出的血液,放入加抗凝剂的试管后,经离心沉降,管内液体分

为两层,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就是血浆,而下层是血细胞。

6. 血清:把从正常人体内抽出的血液放入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几分钟后会凝固成血凝块,血凝块收缩析出的淡黄色澄明液体为血清

7. 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中小分子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其次是NaHCO3 和葡萄糖)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占血浆渗透压的99.5%.

8.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大分子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其次是球蛋白)形成的渗透压

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占血浆渗透压的0.5%

9. 等渗溶液:在临床和生理实验使用的各种溶液中,其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称为等渗溶液。如0.9%的NaCl 溶液,5%的葡萄糖溶液。★

10. 等张溶液:临床上,将能悬浮于其中的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

11. 粘滞性:液体在流动时,由于内部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表现出粘滞性。

12. 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盐溶液中发生破裂的特性。

13. 红细胞溶血:将红细胞置于低渗的氯化钠溶液中,水进入红细胞,细胞膨胀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红蛋白释放进入溶液中,此现象称为~.

1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稳定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15. 血沉: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沉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

16. 叠连:许多红细胞能较快的互相以凹面相贴,形成一叠红细胞,这称为~。

17. 贫血: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

18. 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19.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20.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血液凝固过程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

21. 纤溶抑制物:血浆中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物质。

22. 纤溶系统:纤溶的激活物和抑制物以及纤溶的一系列酶促反应总称~。

第六章循环系统生理

1. 循环:体内各种体液不停地流动和互相交换的过程。

2. 血液循环:在心血管系统内进行的循环。

3.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心肌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差,包括在静息状态下的静息电位和

兴奋时的动作电位。

4. 优势传导通路:在右心房的某些部位心房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结构整齐,因此其传

导速度较其它部位心房肌为快,从而在功能上构成了将窦房结兴奋快速传播到方式交界

处的所谓“优势传导通路”。★

5. 静息电位(RP):心肌细胞和骨骼肌一样在静息状态下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呈极化状态。这种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称~

6. 舒张期电位:在自律性细胞如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的静息电位不稳定称~

7. 动作电位(AP):心肌细胞兴奋过程中产生的并能扩布出去的电位变化称为~

8. 心肌兴奋性:具有在受到刺激时传胜兴奋的能力,或具有对刺激反映的能力,称~

9. 期前收缩(额外收缩):在心肌舒张早期以后给予较强的刺激所引起的收缩。★

10. 代偿间歇:心肌出现期前收缩以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舒张期★

11.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组织细胞能够自动的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12. 正常起搏点: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心肌兴奋和搏动的起源

13. 窦性心律: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

14. 异位起搏点:异常情况下,如窦房结以外的特殊传导组织自律性升高或窦房结兴奋性传导阻滞而不能控制其他自律组织,这些自律组织也能发生自律性兴奋而控制心脏活

动。这些异常的起搏点称~★

15. 异位节律:由异位起搏点兴奋所引起的心脏节律性跳动

16. 传导性:心肌细胞能够传导兴奋的能力

17. 收缩性:心肌在肌膜动作电位的触发下发生收缩反应的特性

18. 纤颤:如果心肌纤维不能产生同步收缩而各自收缩与舒张则形成纤维性颤动~按其不同

部位分为心房纤颤和心室纤颤。★

19.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

20. 异长自身调节:搏出量决定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心肌初长越长,收缩力越强,搏出量越多。

21. 前负荷:心室收缩前的室内压(舒张末期压)

22. 后负荷:即大动脉压(动脉舒张压)

23. 等长自身调节:搏出量的增加是由于心肌收缩能力增加所致,这种取决于心肌本身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的改变而引起的搏出量的改变称~

24. 心率:每分钟心跳频率

25. 心电图:用引导电极置于身体或肢体的一定部位记录下来的点变化波形即~

26. 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切面的血量

27. 血流阻力:血液内部及血液与管壁之间的摩擦

28. 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29. 中心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

30. 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间的血液循环。★

31. 血脑屏障:血液和脑组织之间有一道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自由交换,称~

第七章呼吸生理

1. 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的扩大或缩小

2. 腹式呼吸: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3. 胸式呼吸:有肋间外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呼吸运动

4. 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

5. 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具有对抗变形和回位的倾向★

6. 顺应性: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展性容易扩展着顺应性大反之小

7. 惯性阻力:气流在发动、变速、换向时是因气流和组织管型所产生的组织运动的因素

8. 粘滞阻力:呼吸时组织相对移位所产生的摩擦

9. 气道阻力: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

10.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11. 补吸气量或吸气储备量:平静吸气末,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12. 补呼气量或呼气储备量:平静呼气末,尽力呼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13. 余气量或残气量:最大呼气末上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气量

14. 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15. 功能残气量:余气量+补呼气量

16.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17. 时间肺活量: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

18.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量

19. 肺泡通气量:每次吸气时真正达到肺泡的新鲜气体量为潮气量减去此无效腔容量

20. 气体扩散:气体分子不停的进行着无定向的运动,结果是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地处发生净转移这一过程称~

第八章消化系统生理

1.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 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的粘膜层内,不仅存在多种外分泌腺,还含有多种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分泌的激素称~

4. 呕吐:胃肠内容物被强力挤压通过食管从口腔驱除的动作

5. 分节运动: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运动★

6. 蠕动冲:小肠还有一种传播速度很快距离较远的蠕动★

7. 胃粘膜屏障:正常胃粘膜具有防止H+迅速侵入和防止Na+迅速向胃腔扩散的特性

8. 内因子:泌酸腺的壁细胞分泌得一种糖蛋白,能和维生素B12 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维生素B12 结合的作用

9. 慢波电位:胃肠道平滑肌特有的动作电位。

第九章体温

1. 体温: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有一定的温度。人体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血液温度,它可代表身体内部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2. 昼夜节律:以昼夜(24 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波动。(注:人类体温、ACTH 的分泌都有昼夜节律)

3.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4. 基础状态:人体在室温、空腹、平卧并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

5. 基础代谢(BM):在基础状态下维持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能量代谢。★

6. 基础代谢率(BMR):基础状态下机体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散发的热量。★

7. 体热平衡:机体产生热量和散失热量处于平衡的状态。★

8. 氧热价: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 氧气时产生的热量。★

9. 食物特殊动力效应:机体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只较进食前的产热量有额外增加。

10. 辐射:机体以发射IR 方式来散热。

11. 传导:机体通过传递分子动能的方式散发热量。

12. 对流:机体借助空气的流动散热的方式。

13. 不感蒸发:无论外界环境温度高还是低,人体皮肤角质层和粘膜不断渗出水分,且在未形成明显水滴前即已汽化。★

14. 温热性发汗:由温热刺激引起的发汗。

15. 精神性发汗:由情绪紧张和恐惧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发汗。

16. 温敏神经元:温度上升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的中枢神经元。

17. 冷敏神经元:温度下降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的中枢神经元。

18. 调定点:人和高等动物体温调节的基准,由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温敏神经元规定。第十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1. 肾小球滤过:血液经过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滤入肾小球囊腔的过程。

2. 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物质转运出肾小管回到血液的过程。

3. 肾小管的分泌:上皮细胞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的过程。

4.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5. 肾小球滤过率(GFR):一分钟内经两肾所生成的原尿量。★

6. 滤过分数(FF):GFR 和每分钟肾血浆流量之比的百分数。

7. 原发性主动转运:所消耗的能量由ATP 水解直接提供的主动转运。

8. 继发性主动转运:所消耗的能量来自另一溶质顺梯度转运时释放的能量的主动转运。

9. 肾糖阈:尿中能不出现葡萄糖时的最大血糖浓度。★

10.肾小管葡萄糖转运极限量(TMG):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其最大限度时的血糖浓度。

11. 球管平衡:滤过和重吸收保持的平衡状态。(2007 考)★

12. 高(低、等)渗尿:渗透压比血浆高(低、与血浆相等)的尿液。

13. (髓袢的)逆流倍增作用:髓袢降支对水易通透,对溶质不易通透,升支对水不易通透,对溶质易通透

14. 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渗透压增加引起的尿量增加。

15. 血浆清除率:肾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

1. 突触: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

2.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神经-肌肉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物质。★

3. 受体:神经元、效应细胞膜上能与递质结合的特殊结构。★

4. 突触后受体:位于突触后膜和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

5. 突触前受体:位于突触前轴突末梢上的受体。

6. 受体激动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产生与递质类似的生理效应的药物。

7. 受体阻断剂:化学结构与受体相似,也能与受体结合但不能产生递质的效应,而是使

递质不能发挥作用的药物。

8. 递质的共存: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递质。

9. 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10. 反射中枢:参与某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

11. 神经内分泌反射:神经系统有可能经体液途径影响效应器,有体液途径参与的反射活动叫作~。

12. 辐散: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以通过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13. 聚合:一个神经元的胞体与树突表面可以接受许多来自不同神经元的突触联系。

14. 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神经元发生兴奋,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发生去极化产生的电位。

15. 突触后抑制:由于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而产生的中枢抑制。★2007

16. 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发生兴奋,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发生超极化产生的电位。

17. 传入侧支性抑制: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

另一方面经其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引起另一中枢的抑制。

18. 回返性抑制: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经轴突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由它返回抑制原来神经元。

19. 突触前抑制:【注意:画图说明,一般考大题,2004 年考过】。

20. 特异投射系统:从丘脑外侧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等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纤维联系,包括经典感觉传导道和特殊感官传导道。★

21. 非特异投射系统:从丘脑内侧核群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纤维联系。★

22.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的对大脑皮质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

23. 皮质诱发电位:体内各种感觉传入冲动均可在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引起电位变化。

24. 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可以引起身体的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25. 脊动物:脊髓与延髓以上的中枢离断的动物。

26. 脊休克:脊动物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27. 屈肌反射:脊动物肢体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该侧肢体出现屈曲运动,关节屈肌

收缩而伸肌弛缓。★

28. 对侧伸肌反射:如刺激强度更大,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

29. 牵张反射:当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自身发生收缩。

30.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的牵张反射。★2008 【注意两种腱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31. 肌紧张:骨骼肌由于缓慢而持续的牵拉而处于持续的、微弱的收缩状态,防止肌肉被

拉长。

32. ★★去大脑僵直: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横切脑干,对抑制肌紧张的功能区和联系通路损害较大,易化肌紧张的活动占有相对优势,从而出现肌紧张的明显亢进现象,主要

表现为伸肌紧张亢进:头尾昂起、四肢伸直、脊柱挺硬。★2007,2002

33. 震颤麻痹(帕金森病):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受损,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相对亢进,出现肌紧张增高和随意运动减少的症状。

34. 舞蹈病:纹状体内胆碱能和GABA 能神经元功能减退,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相对

亢进,出现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状动作并伴有肌张力降低。

第十二章特殊感觉器官

1. 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

2. 感觉器官:有一些结构和功能上都高度分化了的感受细胞,它们以类似突触形式与神经末梢相联系,它们连同一些特殊分化了的组织结构,构成一个特定器官完成一种特定

感觉功能。★

3. 特殊感官:眼、耳、前庭、嗅、味等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

4.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只要极小强度就能引起相应感觉的刺激形式。★

5. 换能作用: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可将各种刺激形式转变为相应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6. (感受器的)适应: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频率逐渐下降。

7. 瞳孔对光反射:瞳孔随视网膜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反应。★

8. 视力(视敏度):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

9. 视野:单眼注视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能看到的范围。★

10. 暗适应:从亮处进入暗室时,最初不能视物,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暗处的视力。★

11. 亮适应:从暗处到强光下时,最初不能视物,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强光下处的视力。★

12. 屈光不正:眼的折光系统与眼球的前后径不匹配,在眼处于静息状态时平行光线就不能聚焦于视网膜上。(包括远视、近视、散光)

第十三章内分泌生理

1. 激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有机化合物,通过体液传递而发挥其作用。★

2. 远距分泌:激素分泌后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

3. 旁分泌(近距分泌、旁分泌):激素分泌后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的细胞。★

4. 自分泌:激素分泌后在局部组织液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自身,对自身起反馈调节作用。★

5. 允许作用:有的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作用,然而在它存

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

6. 半衰期:激素从分泌入血后其活性丧失一半所需的时间。★

7. 闭环调节:下丘脑-腺垂体-靶腺功能轴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的调节。★

8. 开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可接受外环境中的各种应激性、光及温度等刺激,通过下丘脑把内分泌系统与外环境联系起来形成开口环路,促进各相应内分泌腺分泌,使机体能

适应于外环境,此时闭合环路暂时失效。★

9. 正反馈与负反馈:当一个信息引起某一激素开始分泌时,往往调整或停止其分泌的信

息也反馈回来。即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随时收到靶细胞及血中该激素浓度的信息,或

使其分泌减少(负反馈),或使其分泌增加(正反馈)。★

10. 下丘脑肽能神经元:下丘脑基底部的促垂体区能分泌肽类激素的的神经元群。

11. 侏儒症:幼年缺少GH 的儿童,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

12. 巨人症:幼年时GH 分泌量过多,使身材发育过于高大。

13. 肢端肥大症:成年后GH 分泌过多,将刺激肢端骨及面骨增生而出现的症状。

14. 呆小病:先天或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骨生长停滞而身材矮小,上下半身长度比例失常,脑发育不全而智力低下的症状。

15. 甲状腺功能的自身调节:在完全缺少TSH 或TSH 浓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甲状腺自身对碘供应的多少而调节甲状腺素的分泌。

16. 应激反应:环境中一切有害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以适应上述种种有害刺激。★

17. 应急反应: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18. 柯兴征(向中性肥胖):肾上腺功能亢进综合征。

第十四章生殖(略)

药理学名词解释归纳

药理学 名词解释 绪论 1.药理学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 2. 药物diug 能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3.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 4.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机体在药物影响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机制。 5. 售后调研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受试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查疗效和不良反应,该期对最终确定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 药效学 1.药物作用drug action 药物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初始作用。 2.药理效应drug effect 指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的组织细胞原有功能的改变。 3. 兴奋excitation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作用。 4. 抑制inhibition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 5. 特异性specifity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具有特异性。 6. 选择性selectivity 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7. 疗效therapeut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机体恢复正常。 8.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对因治疗,或称治本。 9.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减轻疾病的并发症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0.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反应称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 11.副反应side reaction (副作用side effect)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副反应,亦称副作用。副反应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是因药物选择性低而引起的,一般不严重,难避免. 1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药物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机体敏感性过高时对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称毒性反应。一般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和避免。 1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4.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病情加重现象。又称回跃反应(rebound reaction) 15.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iton)药物对过敏特质病人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16.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少数患者对某些药物发生的与往常性质不同的不良良应。是由于遗传缺陷造成的。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 内环境指机体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如血浆、组织液、脑脊液、房水、淋巴等。 2. 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的恒定状态。 3. 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4.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即负反馈,是使机体生理功能保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5.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方向)一致,以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即正反馈;典型的正反馈有分娩、血液凝固、排便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学说,认为膜的结构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2. 易化扩散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上的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的帮助而进行的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有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两种 3. 主动转运需要细胞膜消耗能量、将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4. 静息电位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同类型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常不相等。 5. 极化指细胞保持稳定的内负外正的状态。此时,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水平。 6. 去极化指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去极化后的膜电位的绝对值小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7. 超极化指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减少的方向变化,超极化后的膜电位的绝对值大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8. 阈电位使再生性Na+内流足以抵消K+外流而爆发动作电位,膜去极化所必须达到的临界水平;也可以说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9. 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短暂而可逆的,可扩布的膜电位倒转。动作电位是兴奋的标志。 10. 复极化去极完毕后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减少,即静息电位的方向变化。 11. 绝对不应期组织接受一次刺激而兴奋的一个较短时间内,无论接受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内兴奋性为零。 12. 局部兴奋阈下刺激引起的膜部分去极化的状态称为局部兴奋。 13. 量子式释放神经末梢囊泡内所含递质的量大致相等,而递质释放又是以囊泡为最小单位,成批地释放,故称量子式释放。 14. 终板电位指终板膜上N2胆碱能受体与ACh结合后,化学门控的Na+、K+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尤其是以Na+内流为主,使终板膜局部产生去极化电位。终板电位属局部电位 15. 兴奋-收缩耦联将肌膜动作电位为标志的电兴奋与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机械收缩衔接起来的中介过程。耦联因子是Ca2+。 16. 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的收缩形式。 17.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表现为张力不变而只有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 第三章血液 1. 等渗溶液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约为313m Osm/L,例如0. 9%的NaCl溶液。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记在前面的话: 教研室新编名解共180个,期末考出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是生理考试必得之分。因为我是在期末考当天早上才拿出来名解并作简单记忆的,深感时间不足,故特意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望大家在平日里或期末考前较长时间内就能做好准备。此处所有的解释基本上源于课本和郭老师编著的《生理学课堂笔记及自测题》,并有本人的稍稍改动以及少数创新。因时间匆忙,定有错误,请学弟学妹们不断更新修改并加以补充。 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级临床(8)班 程长 第一章·绪论 1.稳态(homeostasis) 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温度、pH、渗透压)及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现也指机体所有生理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旁分泌(paracrine) 指组织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间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的分泌方式。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有“滞后性”和“波动性”的特点,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方式。) 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6.前馈(feed-forward)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到达前已接受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快速且具有预见性,但可能引起失误。)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7.经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载体蛋白介导下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属于载体介导的被动转运。 8.经通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hannel)

药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半衰期: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毒性反应:指药物在用要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半数致死量(LD50):反应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数据。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交叉耐药性: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种药物也的敏感性也降低。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阀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黏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疫苗;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属于抗微生物药物的范畴。 抗微生物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化学治疗: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 抗菌谱:是指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 广谱: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抗生素后效应十分明显。PAE 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获得耐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稳态: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3.易化扩散: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非极性分子和小离子顺浓度或顺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包括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4.原发性主动转运: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细胞代谢供能的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子梯度跨膜转 运 5.去极化: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减弱,静息电位降低的过程 6.超计划;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增强,静息电位增强的过程 7.静息电位: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外正内负且相对稳定的电位差 8.动作电位: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前体下接受刺激产生一次迅速、可逆的、可向两侧传播的 电位变化 9.“全”或”无”的现象: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必须一定的刺激。当刺激不够时,无 法引起动作电位的形成,若达到一定刺激时,便会产生动作电位且幅度达到最高值不会随刺激强度增强而增强 10.阈电位: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11.兴奋-收缩偶联:将横纹肌产生动作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动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 心机制 12.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张力增加的过程 13.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受到的负荷,决定肌节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随肌节长度的 增加,肌肉收缩的张力越大 14.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的所占的容积之比

15.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所决定的渗透压,影响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和 维持血浆的容量 16.血沉: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 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 17.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损伤后出血一段时间便会自行停止的过程。包括血管 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 18.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包括舒张期和收缩期。由于 心室在心脏泵血起主要作用,又成心室活动周期 19.射血分数:博出量与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比值,能明显体现心脏的泵血功能 20.心指数:心输出量与机体表面积的比值,放映心功能的重要指数 21.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而引起的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 22.期前损伤: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来之前额外使心肌受到一次刺 激,产生的兴奋和收缩 23.房室延搁:兴奋由心房经房室结至心室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时间间隔:此处兴奋传导速 度仅有s 24.自动节律性:心肌在无外界刺激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25.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心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的部分,故窦房结称为正常起搏点,其 他的称为潜在起搏点 26.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其高低取决于心脏的射血能力和经脉回血 血量。 27.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血压达到最高值时的血压 28.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每一瞬间血压的平均值

生理学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 2.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 5.反馈(feedforward):在人体胜利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地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第二章 1.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以α-螺旋或球形形式存在的蛋白质 2.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顺浓度梯度,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膜的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过程 3.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指在细胞受到一次有效的刺激而发生兴奋的最初一段时间,对继之而来的无论多么强大刺激都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的时期 4.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也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膜中位(MP) 5.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transport):指直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通过离子泵,逆电-化学梯度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进行主动转运的过程 6.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通过膜上的特殊蛋白质的介导,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过程 7.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transport):物质顺着电化学浓度梯度转运时,所发性主动转运:物质顺着电化学浓度梯度转运时,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来自纳泵运动所造成的膜内外Na+的势能储备 8.去极化(depolarization):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向减小的方向的变化过程9.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必须用阈上刺激才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 在时间上,它相当于去极化后电位的前半期,在此期,Na+通道处于部分复活,部分失活的状态。因此要引起细胞的兴奋,就需要更强的刺激 10.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指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11.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plete tetanus):当连续刺激间隔时间很短,前一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过程尚未结束,后一刺激落在其舒张期而引起新的收缩 12.钠泵(sodium pomp):钠-钾泵(Na+-K+-ATP酶)本质 13.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可兴奋细胞受外来的适当刺激时,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而可逆的扩布性电位变化 14.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ation):等于阈值的刺激 15.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通常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 16.三联体(triad):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的复合体 17.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指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值

(完整版)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方面,前者是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后者阐明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的过程,及药物效应和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的规律,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药效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作用原理、量效关系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科学,也是选用药物的主要依据。 药动学 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及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治疗作用 凡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作用。 不良反应 用药后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其它作用。 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症状轻。 毒性反应 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变态反应 指少数人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它也是免疫反应的一种表现,与毒性反应不同。 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绛至有效水平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继发反应 指药物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三致反应 致畸、致癌、致突变 个体差异 个体之间同一药物的反应可以有明显差异 高敏性 对同一个药物,有的个体特别敏感,只需很小剂量就可以达到应有的效应,常规剂量就能产生强烈效应或中毒反应。 耐受性 有的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低,需要较大剂量才能达到同等药效 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的大小和效应强弱之间呈一定关系 治疗量 大于最小有效量,并能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极量 是由国家药典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比治疗量大,但比最小中毒量小,也是医生用药选量的最大限度。 效能 指继续增加剂量药效不在提高时的效应。 效价强度 该药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生理学重要名词解释

生理学重要名词解释医教园考研 1、潮气量(tidal volume):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2、余气量(residual volume):在尽量呼气后,肺内仍保留的气量。 3、功能余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余气量补呼气量。 4、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潮气量补吸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补呼气量(inspiratory reser volume) 余气量。 5、肺活量(vital capacity):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6、时间肺活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正常人头3秒分别为83%、96%、99%的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比肺活量更能反映肺通气状况,时间肺活量反映的为肺通气的动态功能,测定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气体。 7、每分肺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潮气量×呼吸频率。 8、每分钟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9、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al dead space)=肺泡无效腔(alveolar dead space) 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 P126-128 10、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及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约为60~80ml.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也越大。 11、每分输出量(minute volume/cardiac output)与心指数(cardiac index): 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即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约为5~6L. 心输出量不与体重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12、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 13、心脏作功 每搏功(stroke work)P128每分功(minute work)=每搏功(stroke work)X心率P128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 内环境:即为细胞外液 稳态:细胞外液中的理化性质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反馈: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息到达受控部分,受控部位有信息送达控制部位,已纠正或调解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 负反馈:反馈信息能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 单纯扩散:被转运物质分子,通过膜脂质双分子层,顺浓度梯度跨膜扩散,最终均匀分布在膜两侧的过程。 异化扩散:体内非脂溶性物质在某种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转运形势。 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其中的泵蛋白利用生物能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转运的过程。 静息电位(RP):功能与结构完整无损的细胞,未受到刺激而处在相对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着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AP):细胞受到刺激后,引起一次快速而短暂的膜内电位倒转和随后复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 全或无:不论何种性质的刺激,阈下强度不可能引起动作电位,只要是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不论其强度多大,它们在同一细胞可引起幅度相同和持续时间相等的动作电位 阈强度:能使静息电位减小刚好达到阈电位水平的刺激强度 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百分比 等渗溶液:细胞膜两侧浓度均匀分布。 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 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第一小时末红细胞沉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率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态过程 血清:血液凝固1~2时,血凝块会发生收缩,并释放出淡黄色的液体。 自律性:组织细胞能在没有外来刺激时,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潜在起搏点:其他自律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受窦房结控制,不表现其自身的节律性,只起着兴奋的传导作用。 房—室延搁:房室交界区兴奋性传导缓慢,兴奋在这里延搁一段时间再向心室传播,使心室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开始收缩,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这种房室交界区兴奋传导缓慢的现象。 心电图:心脏兴奋的产生和传播时所发生的电变化,通过周围组织和体液传至体表,将引导电极放于肢体或躯干一定部位,可以记录到这些电变化的波形。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心输出量:每分钟输出量,等于每搏出量乘以心率 外周阻力:体循环总的血流阻力 收缩压: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在舒张末期达到最低值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有效滤过压:促进滤过的力量和促进重吸收的力量之差

药理学名词解释

2 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3 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4 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I)= LD50/ED50半数致死量(LD50):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应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 5 效价强度:效价即效价强度,是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通常以毫克计 6.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7.毒物:为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物质。 8.制剂:按《兽药典》或《兽药质量标准》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制剂。9.剂型:将药物加工制成适用的、安全、稳定的及使用方便的一定形式称剂型。 10.处方:兽医根据畜禽等动物病情开写的药单,处方是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也是药房司药的依据。 11.药典:药品或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12.药物消除:指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 13.首过作用: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受肝脏的作用,使吸收的药物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物减少,导致疗效下降或消失的现象。 14.生物转化:药物在动物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也称为药物代谢。 15.药物作用:药物在机体内与机体细胞间的反应。 16.兴奋药: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该药物称兴奋药。 17.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的目的或达到预防、治疗疾病效果的作用。治疗作用效果不同有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之分。 18.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机体产生不适或有害之作用。 19.副作用:在用药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副作用为药物所固有,选择性作用低的表现。 20 毒性反应:常常由于用量过大而引起,也有连续长期用药因药物积蓄中毒而发生的。21.剂量:为用药数量,有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之分。临床的治疗量或常用量应在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用药量。 22.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间直接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变化,出现如沉淀、变色、潮解或失效,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消失。 23.拮抗作用:两药配伍(联合用药)使药效小于各药单用的效应之和。 24.增强作用:又称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超过各药单用时的效应之总和,如磺胺类与增效剂甲氧苄啶(tmp)并用,其抗菌活力远远大于各药单用的效应之和的几倍或十几倍。25.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为各药单用效应的总和,如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 26.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27.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范围。 28.抗菌活性: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其活性高低表示抗菌能力的大小。29.耐药性:又称抗菌性,指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消失。

生理学名词解释 (3)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相对恒定的状态。 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相反的方向改变,以减弱或抑制过强的功能活动。 4.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逐渐加强,使某种功能活动不断加强。 5.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6.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7.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8.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钠泵(sodium pump):又称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每分解一分子ATP将3个Na+移出胞外,将2个K+移入胞内,保持膜内高钾

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作用: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防止细胞水肿;势能贮备。 2.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即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3.极化(polarization):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跨膜电位为内负外正的状态。 4.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 5.复极化(repolarization):膜电位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6.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 7.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的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一个迅速的、可逆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 8.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TP):能引起Na+通道大量开放,形成正反馈性Na+内流,并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9.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是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10.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 由少量钠通道激活而产生的去极化膜电位波动。 第三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

最全的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 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异化作用 可兴奋组织、细胞对有效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与特性。 3.阈值 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4.负反馈 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5.反射 指中在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规律性反应的过程。 6.自身调节 指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受体 受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其的功能是可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作用于它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并转发化学信息,改变细胞生化反应,增强或减弱细胞生理效应。 3.去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变小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去极化。 4.超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的现象,称为超化。 5.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一般表现为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 6.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7.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也可使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化电位只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局部,只能作电紧张扩布,故称为局部电位。 8.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把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9.强直收缩 骨骼肌在接受连续的有效刺激时,由于刺激频率高,若刺激落于前一次骨骼肌兴奋收缩的收缩期,形成的强而持久的收缩,称为强直收缩。强直收缩是机体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形式。 第三章血液 1.血清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2.红细胞比容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理学( pharmacology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3.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4.离子障(ion trapping ):药物在跨膜转运时,非离子型(非解离部分) 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另一侧。 5.首关消除( first pass metabolism ):口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易被肝脏截留破坏(代谢) ,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小。 6.药酶诱导剂:有些药物能增强药酶活性或使药酶合成加速,从而加快其本身或另一些药物转化,使其作用减弱或缩短。 7.肝肠循环( enterohepatic cycle ):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此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8.一级动力学消除 ( 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又称恒比消除,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 9.零级动力学消除( 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又称恒量消除,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 10.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Css) :也称坪值。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一般需经4~5个t1/2 后达到稳态浓度。 11.半衰期(half life, t1/2) :常指消除半衰期,即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或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2.清除率( clerance, CL):是肝、肾等对药物消除率的总和,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容积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消除。 13.表观分布容积( apparr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时所需体液容积。 14.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 F ):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时,能被机体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15.生物等效性 ( bioequivalence ):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差别,则称为生物等效。 16.药物作用( drug action ):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17.药理效应( pharmacological effect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18.兴奋: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提高。 19.抑制: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降低。 20.对因治疗( 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21.对症治疗( 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不能根除病因。 22.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23.副反应(副作用) (side reaction ):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24.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生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兴奋性:P4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是一切生物体所具有的另一基本特征,能使生物体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阈强度:P23作用于细胞使膜的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Feedback(反馈):P9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过程。正反馈:P9 P187反馈信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其原方向活动。是机体极少数情况下的控制机制;破坏稳态。 negative feedback(负反馈):P9 P187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维持机体某项生理功能保持相对恒定状态。 体液:P7体内的液体的总称。分为两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的为细胞内液;存在细胞外的为细胞外液。 内环境:P7又称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 第二章 终板电位:P25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终板膜)时,立即与N2-乙酰胆碱门控通道受体的两个α-亚单位结合,由此引起蛋白质构想发生改变,导致通道开放,结果引起终板膜对Na+、K+的通透性增加,但Na+的内流远大于K+的外流,因而引起终板膜的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 原发性主动转运:P14是指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介导这一过程的膜蛋白称为离子泵。 阈电位:P23能使细胞膜达到能触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的数值。该数值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 电化学驱动力:由电位差引起的电驱动力与由浓度差引起的化学驱动力的代数和。 微终板电位:由一个Ach量子引起的终板膜电位变化。 motor unit(运动单位):P195指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一个功能单位。 preload(前负荷):P29指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它决定了收缩前的初长度。Depolarization(去极化)P20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减小。 Repolarization(复极化):P21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的恢复。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选自白皮书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2.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理学即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即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 称药效学。 3.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规律,即药物代谢动 力学,又称药动学。 4.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 作用。 5.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药物吸 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 6.代谢:药物作为一种异物进入体内后,机体要动员各种机制使药物从体内消除,代谢是 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 7.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排泄,其次经粪排泄。挥发性药物主要经肺随呼出气 体排泄。药物的汗液和乳汁排泄也是药物的排泄途径。 8.离子障:不论弱酸性或强碱性药物的pKa都是该药在溶液中50%离子化时的PH 值,各药有其固定的pKa值。当与pH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浓度比值以指数值相应变化。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一侧,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书上暂时未找到,来自百度) 9.首关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 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百度) 10.药酶诱导剂:凡能诱导药酶活性增加或加速药酶合成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 11.药酶抑制剂:一种能抑制某种酶活性的化学物质。它通过控制某种酶的活性,来 调节或阻抑某些代谢过程,还可抑制耐药性细菌的钝化酶,故可用于某些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12.干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 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干肠循环。 13.房室模型; 把机体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独立单元,可对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消除 的特性作出模式图,以建立数学模型,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 14.一室模型:如果给药后,体内药物瞬时在各部位达到平衡,即血液浓度和全身各组织器 官部位浓度迅即达到平衡,可看成一室模型。 15.二室模型:多数情况下,药物在某些部位的药物浓度可以喝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到平衡, 而在另一些部位中的转运有一延后的、但彼此近似的速率过程,迅速和血液浓度达到平衡的部位被归并为中央室,随后达到平衡的卑微则归并为周边室,称二室模型。 16.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 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1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 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因在对半数坐标图上的药物—时曲线的下降部分呈曲线,故称非线性动力学。 18.稳态血药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 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对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