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笔记补充:“知沟”理论

传播学笔记补充:“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
1、“知沟理论”的提出
背景:美国为改善贫困儿童受教育条件,制作《芝麻街》节目,但贯彻意图失败。
1970年,蒂奇诺等人提出了“知沟”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沟”理论的基本内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蒂奇诺认为,除了经济条件的因素以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传播技能上的差异;知识存储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1977年,艾蒂玛和克莱因在一篇研究报告中,引用两种解释来说明“知沟”的存在:
——“超情景缺陷”因素(指教育程度、收入及职业地位等):“知沟”的存在是由基本传播技巧及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的因素决定的
——“特定情景差异”因素(指动机的强弱等级):“知沟”的存在是由不同动机决定的
艾蒂玛和克莱因将“知沟”理论修正如下:
当社会系统中大众媒介信息流通日益增加时,有动机获取信息和(或)信息对他们有用的那部分人比那些没有动机或信息对他们没用的那部分人,将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些信息,因此这两部分人的知识差距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这是对经典“知沟”假设的补充!
2、“知沟”理论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
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观点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艾蒂玛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三条论据:(1)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2)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3)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3、N.卡茨曼的“信息沟”理论
1974年,N.卡茨曼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信息沟”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
(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3)现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4)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信息沟”的发展趋势可能会“老沟”未平、“新沟”又起。
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沟—知沟”的存在不仅表现在贫困和富裕阶层之间,而且会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
传播学在信息社会发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探讨缩小或改善这些差距的对策。
4、“知沟”理论的意义
“知沟”、“信息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有两个:(1)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2)主要研究人们在新媒介的普及过程中是否能够获得均等的机会以及出现不平等的原因。
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或“知沟”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早期:重点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问题
70年代—80年代:主要是关注来自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新的不公平
90年代以后:信息社会的规划和建设能否和怎样给不同阶层带来较为平等的传播机会
许多学者认为,缩小社会的“信息沟”乃至“知沟”至少必须在两个方面采取具体对策:
——在“硬件”方面,必须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硬件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
——在“软件”方面,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力”
仅有信息基础设施和接收设备等“硬件”的普及是不够的,还要有媒介尤其是新媒介使用知识和技能等“软件”的普及,否则,缩短“信息沟”只能是一句空话。
媒介素养直接影响媒介的使用能力。
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 日志地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