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

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

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
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

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

【概述】

通过溶栓药物直接或间接将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纤维蛋白溶酶,迅速降解纤维蛋白,达到迅速溶解肺动脉内血栓和恢复肺组织灌注,逆转右心衰竭,增加毛细血管血容量的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的一线治疗方法。

【适应症】

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起病48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能够达到最大疗效;但对于那些有症状的APTE患者在6-14天内行溶栓治疗仍有一定作用。

1) 2个肺叶以上的大块PTE;

2)存在右心室功能障碍征象:心脏超声提示右室扩张、右室运动减弱或右室压力负荷增加;CT提示右室扩张;BNP或NT-proBNP升高;或右心导管提示右心压力增加;

3)存在心肌坏死的证据:TnI或TnT升高

4)并发休克和体循环低灌注;

5)原有心肺疾病的次大块PTE引起循环衰竭;

6)有呼吸窘迫症状;

7)PTE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

【禁忌症】

对于威胁生命的大面积肺栓塞如果无其它治疗手段(介入治疗等)可供选择,则无绝对禁忌症。

1、禁忌症:

1)活动性出血;

2)有自发性颅内出血或出血性卒中病史;

2、相对禁忌症:

1)2周内的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

2)2个月内的缺血性卒中;

3)10天内的胃肠道出血;

4)15天内的严重创伤;

5)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

6)难于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

7)近期曾行心肺复苏;

8)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

9)妊娠;

10)细菌性心内膜炎;

1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12)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

13)出血性疾病;

14)动脉瘤;

15)左心房血栓;

16)年龄>75岁。

【操作方法】

可选择任一直接或间接纤溶酶原激活剂,可参考STEMI溶栓治疗方案。如rt-PA 50-100mg持续静脉输注2h。

【注意事项】

1、溶栓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APTT、肝肾功能、动脉血气、超声心动图、X

线胸片及心电图作为基线资料,用以与溶栓后资料作对比以判断溶栓疗效;

2、备血,向家属交待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3、使用尿激酶溶栓期间勿同时使用肝素,rt-PA溶栓时是否停用肝素勿特殊要求,

一般也不使用;

4、溶栓使用rt-PA时,可在第1小时内泵入50mg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无则在第

2小时内泵入另外50mg。应在溶栓开始后每30分钟做1次心电图,复查动脉

血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5、溶栓治疗结束后,应每2-4小时测定APTT,当期水平低于基线值的2倍(或<80s)

时,开始规范的肝素治疗;

6、溶栓结束后24h除观察生命体征外,通常需行核素肺灌注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或

CT肺动脉造影等复查,以观察溶栓的疗效。

【并发症】

1、轻度至危及生命的出血:轻微出血可对症处理。一旦患者在开始治疗后24h内

出现神经系统状态变化,应怀疑ICH,并应积极采取措施:

(1)停止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2)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ICH

(3)请神经外科会诊,确定是否需要外科干预

2、少数变态反应可见于尿激酶溶栓治疗。

肺栓塞的介入治疗(完整版)

肺栓塞的介入治疗(完整版)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是指血栓堵塞了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所引起的肺循环障碍。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我国的常见病,由于PE突发率高、易误诊和漏诊等原因,死亡率极高,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处于死因的第三位。其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疗、经导管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取栓等。其中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在于:远端肺小动脉的总横截面积是中心肺动脉的4倍多,外周肺血管床的容量是中心肺动脉的2倍多。介入治疗可将栓子吸出或变成碎块而使其进入远端肺动脉,从而开放中心肺动脉,迅速降低肺动脉阻力,明显增加总的肺血流,改善心肺的血液动力学状况及右室功能。 虽然自从1971年Greenfield 等报导PE病人导管血栓吸除术至今已有多年,但在临床中应用并不广泛,在国际上的文章多以单中心为主。汇总35项介入治疗的非随机研究资料表明,在纳入的594例患者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成功率为87%。近年来多国关于肺栓塞的诊疗指南也都提到了介入治疗。其中2014年ESC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指出对于有溶栓绝对禁忌症或溶栓治疗失败的高危PE病人来说,经皮导管取栓或碎解大血管的血栓可以替代手术治疗。2015年中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治疗专家共识中提出介入治疗可去除肺动脉及主要分支内的血栓,促进右心室功能恢复,改善症状和存活率。对于有溶栓绝对禁忌症的病人,介入方法可以采

用。2016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公布的第10版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指南同样指出:导管介入治疗适应于出现低血压的急性PE病人,并同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①出血风险高;②全身溶栓治疗失败;③在全身溶栓治疗前即可能由于休克导致死亡,并且需要有相关专家在场可行介入治疗。因此目前临床中肺栓塞介入治疗推荐的适应证是:急性(≤2周以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低血压和休克(高危以及病情恶化、出现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中高危病人);溶栓疗法失败或禁忌证;开胸手术禁忌或术后再发或不愿手术者。由于是有创治疗,因此禁忌症同样也需要重视,目前主要的禁忌症包括:存在活动性内脏或颅内出血;近期(2周内)有手术或内脏穿刺检查病史,特别是神经外科和眼科手术史;近期曾做过有创的心肺复苏;存在严重感染;未能控制的重症高血压;存在血管造影的禁忌证。 PE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多种,目前主要有以下5种方法: 1,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血栓旋切:将导管置于肺动脉内的血栓部位,通过连接注射器人工负压抽吸或连接机械予以负压抽吸。日本报告的肺动脉内血栓抽吸术,主要使用8F的右冠状动脉导管置于肺动脉内的血栓部位,用10ml注射器负压抽吸,吸住血栓后取出导管,然后从导管推出血栓,需要反复数十次才能完成吸栓。其特点是使用常规导管,方法简单,易于普及,不足之处是所需时间长。 2,流变液压导管装置进行血栓流变溶解:其利用高速喷射盐水在肺动脉内产生涡流及文丘里效应碎栓和除栓,其典型代表为Hydrolyser导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 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证据系统研判,并参考国际最新急性PE诊断和治疗指南[4],经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订了本指南。与我国2010年专家共识相比,本指南在易患因素、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策略、新型口服抗凝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对妊娠期和肿瘤患者PE的治疗给出正式推荐,旨在为PE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帮助临床医师作出医疗决策,但在临床实践中面对每一个具体患者时,应该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诊疗措施。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多因素权衡利弊,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仍沿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式: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一、流行病学 急性PE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多数情况下PE继发于DVT,现有的流行病学多将VTE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危险因素、自然病程等研究,其年发病率100-200/10万人[5,6]。 PE可以没有症状,有时偶然发现才得以确诊,甚至某些PE患者的首发表现就是猝死,因而很难获得准确的PE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流行病学模型估计[6],2004年总人口为4.544亿的欧盟6国,与PE有关的死亡超过317,000例。其中,突发致命性PE占34%,其中死前未能确诊的占59%,仅有7%的早期死亡病例在死亡前得以确诊。PE的发生风险与年龄增加相

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

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100mg,静脉滴注2h,随后予依诺肝素4000IU,皮下注射,1次/12h,共7d,第4天起口服华法林,3~5mg/d,连续2d 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2.5(2.0~3.0)时,停用低分子肝素,连续口服华法林6个月。结果10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2例。所有患者无严重出血倾向。结论阿替普酶用于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但临床疗效的评估需扩大观察样本。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阿替普酶 肺血栓栓塞症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对急性大面积血栓患者,溶栓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血栓,解除肺动脉栓塞,恢复肺组织再灌注,减少肺动脉阻力,降低右心室前负荷,逆转右心功能衰竭。早期溶栓治疗不仅减少大面积肺血栓栓塞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2年6月~2009年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例大面积肺血栓栓塞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4~65岁,中位年龄40岁,起病到入院时间4~28h。 1.2入选标准①CT肺血管造影证实肺栓塞,且为大面积或次大面

积(超过3个肺段)。②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大,肺动脉内血栓。③无溶栓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有活动性内出血(2周内),有颅内出血或颅、脊柱手术史者(2个月内)。相对禁忌证:2周内有大手术、外伤、分娩、器官活检、不能压迫部位的血管穿刺史,2个月内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有出血素质者,年龄>70岁、体质过度虚弱者,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夹层动脉瘤(血压>180/110mmHg),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房颤动、左心室血栓、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 1.3临床表现呼吸困难10例,大汗淋漓3例,胸痛2例,一过性晕厥1例,休克1例,咯血1例。辅助检查:10例均急诊行D二聚体检测,均>500μg/L,有8例显著升高。12导联心电图检查,提示SIQⅢTⅢ者2例,ST段压低或T波倒置3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心律失常4例。血气分析提示PO2<80mmHg、PO2<60mmHg 者8例。均伴有过度换气或低碳酸血症。胸部X线片示患侧膈肌抬高、肺纹理减少3例。 1.4治疗方法与结果一般治疗:所有患者均卧床休息、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有严重胸痛时注射吗啡止痛(休克者除外),注射阿托品降低迷走神经张力,防止肺血管和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抗心衰、抗休克,酌情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防止用力大便引起栓子脱落。溶栓前常规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监测呼吸、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静脉溶栓治疗:阿替普酶(rtPA)100mg,静脉滴注2h。抗凝治疗:凝血活酶时

急性肺栓塞溶栓禁忌症与适应症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一般处理与循环支持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以免深静脉血栓脱落;可适当应用镇静、止痛、镇咳等相应对症治疗。 经鼻或面罩吸氧,纠正低氧血症。出现右心功能不全但血压正常者,可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若血压下降,可增大剂量或使用其他血管加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二)溶栓 主要适用大面积PTE病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对于次大面积,若无禁忌症可考虑溶栓,但存在争议;对于血压或右心室功能均正常病例,不宜溶栓。 溶栓时间窗一般定位14天内,但若近期有新发PTE征象可适当延长。溶栓应尽可能在PTE确诊的前提下慎重进行。对明确溶栓指征的病例应尽早开始溶栓。 溶栓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发生率约1%~2%,发生者死亡率近50%。用药前应充分评估出血危险性,必要时备血,做好输血准备。溶栓前宜留置外套管针,以便溶栓中取血监测,避免反复穿刺血管。 溶栓的绝对禁忌征有:活动性内出血和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 相对禁忌征有: ①2周内有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 ②2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 ③10天内的胃肠道出血; ④15天内的严重创伤; ⑥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 ⑦难于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⑧近期曾进行心肺复苏; ⑨血小板计数<100x109/L; ⑩妊娠、细菌性心内膜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等。对于致命性大面积PTE,上述绝对禁忌征亦应被视为相对禁忌征。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方案与剂量: ①尿激酶:负荷量4400IU/kg,静注10分钟,随后以2200IU/(Kg.h)持续静滴12小时;另可考虑2小时溶栓方案:按20000IU/kg剂量,持续静滴2小时。 ②链激酶:负荷量250000IU,静注30分钟,随后以100000IU/h持续静滴24小时。链激酶具有抗原性,故用药前需肌注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以防止过敏反应。链激酶6个月内不宜再次使用。 ③rt-PA:国内研究结果提示rt-PA50mg持续静脉滴注2小时已经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将rt-PA增加到100mg并未能提高溶栓治疗有效率,因此推荐rt-PA50mg持续静注2小时为国人标准治疗方案。 使用尿激酶、链激酶溶栓时无须同时使用肝素治疗;但以rt-PA溶栓,当rt-PA注射结束后,应继续使用肝素。 用尿激酶或链激酶溶栓治疗后,应每2~4小时测定一次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当其水平降至正常值的2倍时,即应启动规范的肝素治疗。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发生率约1%~2%,发生者近半数死亡。最隐匿的出血为腹膜后出血,在溶栓治疗后要注意监测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以及时发现出血的发生。用药前应充分评估效益与出血风险,必要时应

肺栓塞病人溶栓过程中的护理

肺栓塞病人溶栓过程中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7-10-09T13:36:14.3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4期作者:阿依古力.乌斯曼热西旦.苏力坦 [导读] 肺栓塞患者在溶栓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溶栓安全性,值得借鉴和推广。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ICU 844000 摘要:目的:探究肺栓塞病人溶栓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90例,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比较,研究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栓塞患者在溶栓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溶栓安全性,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肺栓塞;溶栓;综合护理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凶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将近90%的肺栓塞患者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栓所致,抗凝、溶栓时治疗该病的关键。据调查显示: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肺栓塞患者溶栓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保证了溶栓治疗的效果。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90例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90例,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研究组男女比例28:17,年龄在52-70岁,平均年龄为(61.05±8.59)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7:18,年龄在51-69岁,平均年龄为(60.58±9.02)岁。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治疗计划,嘱患者清淡饮食。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1)溶栓前护理:主动与患者取得联系,掌握其心理状况,及时的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最大限度的消除其心中紧张不安的负性情绪。建立静脉通道,胸痛患者,可遵医嘱给予哌替啶进行止痛治疗。做好溶栓准备,完善心电图、电解质、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以及血常规等各项检查,备好抢救药品以及器械。(2)溶栓中护理: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是否改善,进行心电监护以及输液泵治疗,严格控制溶栓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出现外渗。尽可能的避免各种侵入性操作,避免在股动脉穿刺。(3)溶栓后护理:告知患者术后3周需卧床休息,加强对生命体征、下肢皮肤的观察,如有肿胀以及疼痛等症状,要立即告知主治医师,给予对症治疗。及时的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告知患者多吃高蛋白、高营养、高纤维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增强机体免疫力。 1.3 评价指标 1.3.1 护理质量: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表对两种护理方法进行评分,评定内容一共四项,分别是: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总分40分,每项10分,分值越高,表明评价越好。 1.3.2 并发症(出血、心律失常、低血压)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计量资料(护理质量),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平均数n,%表示,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护理质量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远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肺栓塞是指由多种外源性以及内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而导致的一种肺循环障碍,起病较为隐匿,漏诊率和误诊率极高,近年来,随着环境的逐渐恶化,该病的发生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患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胸痛、晕厥、咯血以及呼吸困难等,病情进展迅速,同时又缺乏特异性表现,对预后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的为4.4%、对照组的为24.4%;并且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远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其原因主要是:综合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有效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调整患者的心理状况。建立静脉通道,避免了反复抽血,减轻了对血管的损伤,避免了由于抽血而导致的感染。同时在溶栓的过程中,加

急性肺栓塞溶栓禁忌症与适应症

急性肺栓塞溶栓禁忌症与 适应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一般处理与循环支持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以免深静脉血栓脱落;可适当应用镇静、止痛、镇咳等相应对症治疗。 经鼻或面罩吸氧,纠正低氧血症。出现右心功能不全但血压正常者,可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若血压下降,可增大剂量或使用其他血管加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 (二)溶栓 主要适用大面积PTE病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对于次大面积,若无禁忌症可考虑溶栓,但存在争议;对于血压或右心室功能均正常病例,不宜溶栓。 溶栓时间窗一般定位14天内,但若近期有新发PTE征象可适当延长。溶栓应尽可能在PTE确诊的前提下慎重进行。对明确溶栓指征的病例应尽早开始溶栓。 溶栓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发生率约1%~2%,发生者死亡率近50%。用药前应充分评估出血危险性,必要时备血,做好输血准备。溶栓前宜留置外套管针,以便溶栓中取血监测,避免反复穿刺血管。 溶栓的绝对禁忌征有:活动性内出血和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 相对禁忌征有: ①2周内有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 ②2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 ③10天内的胃肠道出血; ④15天内的严重创伤; ⑥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 ⑦难于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 压>110mmHg); ⑧近期曾进行心肺复苏; ⑨血小板计数<100x109/L; ⑩妊娠、细菌性心内膜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致命性大面积PTE,上述绝对禁忌征亦应被视为相对禁忌征。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方案与剂量: ①尿激酶:负荷量4400IU/kg,静注10分钟,随后以2200IU/(Kg.h)持续静滴12小时;另可考虑2小时溶栓方案:按20000IU/kg剂量,持续静滴2小时。 ②链激酶:负荷量250000IU,静注30分钟,随后以100000IU/h持续静滴24小时。链激酶具有抗原性,故用药前需肌注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以防止过敏反应。链激酶6个月内不宜再次使用。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 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 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 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 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 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 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 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 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 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5-5-9 1.一、前言(略) 二、名词与定义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 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 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为PE的 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PE即指PTE。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 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梗死(PI)。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PTE常为DVT的并发症。PTE与DVT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为VTE的二种类别。 三、危险因素(略) 四、病理与病理生理(略) 五、临床征象 1.症状:PTE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不同病例常有不同的症状组合,但均缺乏特异性。各病例所表现症 状的严重程度亦有很大差别,可以从无症状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或发生猝死。以下根据国内外对 PTE症状学的描述性研究,列出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出现的比率:(1)呼吸困难及气促(80%~90%),是 最常见的症状,尤以活动后明显。(2)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40%~70%)或心绞痛样疼痛(4%~12%)。 (3)晕厥(11%~20%),可为PTE的唯一或首发症状。(4)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55%)。(5)咯血 (11%~30%),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6)咳嗽(20%~37%)。(7)心悸(10%~18%)。需注意临 床上出现所谓“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者不足30%。 2.体征:(1)呼吸急促(70%),呼吸频率>20次/分,是最常见的体征。(2)心动过速(30%~40%)。 (3)血压变化,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4)紫绀(11%~16%)。(5)发热(43%),多为低热, 少数患者可有中度以上的发热(7%)。(6)颈静脉充盈或搏动(12%)。(7)肺部可闻及哮鸣音(5%)和(或) 细湿罗音(18%~51%),偶可闻及血管杂音。(8)胸腔积液的相应体征(24%~30%)。(9)肺动脉瓣区第 二音亢进或分裂(23%),P2 > A2,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3.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与体征:注意PTE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并考虑PTE诊断的同时,要注意发现是否 存在DVT,特别是下肢DVT。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压痛、浅静脉扩张、皮 肤色素沉着、行走后患肢易疲劳或肿胀加重。约半数或以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无自觉临床症状和明 显体征。 4.动脉血气分析:常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增大。部分 患者的结果可以正常。 5.心电图:大多数病例表现有非特异性的心电图异常。较为多见的表现包括V1-V4的T波改变和ST 段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SIQⅢTⅢ征(即I导S波加深,IE导出现Q/q波及T波倒置);其他心电图 改变包括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等。心电图改变多在发病后 即刻开始出现,以后随病程的发展演变而呈动态变化。观察到心电图的动态改变较之静态异常对于提示 PTE具有更大意义。 6.胸部X线平片:多有异常表现,但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 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局部浸润性阴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肺不张或膨胀不全;右下肺动脉干 增宽或伴截断征;肺动脉段膨隆以及右心室扩大征;患侧横膈抬高;少至中量胸腔积液征等。仅凭X 线胸片不能确诊或排除PTE,但在提供疑似PTE线索和除外其他疾病方面,X线胸片具有重要作用。

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

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作者:王志方刘志强 文章号:W109354 2015-9-21 15:30:26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 肺动脉系统而引起肺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 综合征。尽管引起肺栓塞的原因有肺血栓栓 塞(PTE)、脂肪栓塞、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 等,但在临床实践中99%以上是肺血栓栓 塞。在高危肺栓塞患者的治疗中,溶栓能有 效减轻血栓负荷,且简便易行、易于推广, 是高危患者的一线治疗。溶栓治疗可迅速溶 解血栓和恢复肺组织灌注,逆转右心力衰竭 竭,增加肺毛细血管血容量及降低病死率和 复发率。溶栓治疗能够快速改善肺血流动力 学指标,改善患者早期生存率。

一、急性肺栓塞溶栓的适应证 对于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ESC及AHA/ADA指南一致推荐进行溶栓治疗。《2014 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及管理指南》对于中危的肺栓塞患者,并未常规推荐将静脉溶栓作为首选治疗。近期研究的数据显示,在血流动力学失代偿表现出现前不开始溶栓治疗,实际上是相对安全的。因此,起始抗凝而对于血流动力学出现失代偿表现患者进行溶栓的策略很可能能够最小化总体风险。《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溶栓的适应证为: 1.2个肺叶以上的大块肺栓塞者。 2.不论肺动脉血栓栓塞部位及面积大小只要血流动力学有改变者。 3.并发休克和体动脉低灌注[如低血压、乳酸酸中毒和(或)心排血量下降]者。 4.原有心肺疾病的次大块肺血栓栓塞引起循环衰竭者。 5.有呼吸窘迫症状(包括呼吸频率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的肺栓塞患者。 6.肺血栓量较大及存在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力衰竭竭患者及肺栓塞伴有下肢深静脉大量血栓的患者。 二、溶栓的禁忌证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溶栓的禁忌证为: (一)绝对禁忌证 1. 活动性内出血。

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常规

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常规 一、定义:肺栓塞(PE)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时所引起的一组以 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包括脂肪滴、羊水栓塞、转移性癌、空气栓塞、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等。 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 肺梗死(PI)为肺动脉发生栓塞后,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 二、高危因素: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外科手术、骨折、高龄、肥胖、 久坐、长时间卧床或制动人群、孕产妇、肿瘤、急生心梗、心功能不全等,我们科室的介入治疗、肿廇患者 在临床中,如外科手术、骨折、长期卧床、肿瘤、下肢深静脉炎、心脏病等的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紫绀、心律失常、休克、昏厥、发作性或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情况要想到本病的可能。 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由于栓子的大小、多少不同而差异显著。小范围的 肺血管栓塞可能只有暂时的呼吸困难,而大范围的肺栓塞病人可以在数分 钟至数小时内突然死亡。 1、呼吸困难及气短。为肺栓塞最重要的临床表现,轻症病人有阵发性过度换气、活动时气短;严重者呼吸困难,突然出现恐怖感,濒死感,呼吸频率增快,达40~50次/分,伴发绀。 2、胸痛。常为患侧胸部钝痛。可表现为类似胸膜炎性的胸痛,随呼吸运动而加重。也可发生心肌梗塞样的疼痛,部位在胸骨前,向肩和颈部放射,其疼痛程度难以忍受。 3、头晕、昏厥。提示有大的肺栓塞存在,伴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4、咳嗽。多为干咳,无痰。 5、咯血。当有肺梗死或充血性肺不张存在时,可出现咯血,均为小量咯血,大咯血极少见。 6、休克。约10%患者可发生休克,发生休克的均为巨大栓塞,常伴有肺动脉的反射性痉挛,可致心输出量急骤下降,血压下降,患者常常有大汗淋漓、焦虑等,严重者可猝死。 7、体征:常见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口唇、指端、末梢发绀,肢体皮肤呈花斑色,肺部局限性湿啰音、哮鸣音、胸膜摩擦音以及血心动过速、奔马律、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血管性杂音等。 四、辅助检查: 1、心电图:大多数病例有非特异性的心电图异常。部分病例可见I导S波加深,Ⅲ导出现Q波及T波,其表现如ST异常、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电轴右偏、等。心电图改变多在发病后即刻出现,以后随病程的发展而呈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证据系统研判,并参考国际最新急性PE诊断和治疗指南[4],经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订了本指南。与我国2010年专家共识相比,本指南在易患因素、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策略、新型口服抗凝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对妊娠期和肿瘤患者PE的治疗给出正式推荐,旨在为PE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帮助临床医师作出医疗决策,但在临床实践中面对每一个具体患者时,应该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诊疗措施。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多因素权衡利弊,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仍沿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式: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急性肺栓塞溶栓禁忌症与适应症精编WORD版

急性肺栓塞溶栓禁忌症与适应症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治疗方案及原则:(一)一般处理与循环支持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以免深静脉血栓脱落;可适当应用镇静、止痛、镇咳等相应对症治疗。 经鼻或面罩吸氧,纠正低氧血症。出现右心功能不全但血压正常者,可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若血压下降,可增大剂量或使用其他血管加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二)溶栓 主要适用大面积PTE病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对于次大面积,若无禁忌症可考虑溶栓,但存在争议;对于血压或右心室功能均正常病例,不宜溶栓。 溶栓时间窗一般定位14天内,但若近期有新发PTE征象可适当延长。溶栓应尽可能在PTE确诊的前提下慎重进行。对明确溶栓指征的病例应尽早开始溶栓。 溶栓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发生率约1%~2%,发生者死亡率近50%。用药前应充分评估出血危险性,必要时备血,做好输血准备。溶栓前宜留置外套管针,以便溶栓中取血监测,避免反复穿刺血管。 溶栓的绝对禁忌征有:活动性内出血和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 相对禁忌征有: ①2周内有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 ②2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

③10天内的胃肠道出血; ④15天内的严重创伤; ⑥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 ⑦难于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⑧近期曾进行心肺复苏; ⑨血小板计数<100x109/L; ⑩妊娠、细菌性心内膜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致命性大面积PTE,上述绝对禁忌征亦应被视为相对禁忌征。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方案与剂量: ①尿激酶:负荷量4400IU/kg,静注10分钟,随后以2200IU/(Kg.h)持续静滴12小时;另可考虑2小时溶栓方案:按20000IU/kg剂量,持续静滴2小时。 ②链激酶:负荷量250000IU,静注30分钟,随后以100000IU/h持续静滴24小时。链激酶具有抗原性,故用药前需肌注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以防止过敏反应。链激酶6个月内不宜再次使用。 ③rt-PA:国内研究结果提示rt-PA50mg持续静脉滴注2小时已经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将rt-PA增加到100mg并未能提高溶栓治疗有效率,因此推荐rt-PA50mg持续静注2小时为国人标准治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的护理常规

急性肺栓塞的护理常规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急性肺栓塞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 急性肺栓塞(APE)是血栓性或(和)非血栓性栓子突然脱落而堵塞肺动脉或分支引起的急性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APE起病突然,病情危急而凶险,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发热等症状。 评估 1生命体征 2指脉搏氧饱和度 3 简短而有目的病史/体检 4实验室检查 5 肺部CTA检查 6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7重要脏器功能: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慢支等 8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干预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严格卧床休息,重症患者应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 血压、心率心律、体温和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 2、氧疗:氧分压低于65mmHg者,应给予高浓度吸氧。严重低氧血症者可 给予机械通气。 3、镇静、止痛:酌情给予镇静止痛药物,缓解疼痛、解除紧张焦虑。可 给予罂粟碱30mg,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4、限制静脉补液量:为避免诱发右心衰,应控制液体输入量在500ml以 内。

5、合并休克者的急救:遵医嘱配合抢救,备好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 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和尿量变化,迅速纠正引起低血压的心律失常,同时积极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 肺栓塞溶栓治疗的护理 1、溶栓前完善患者的各项检查,检查血型并常规备血200ml,尽早做好溶 栓的准备工作。 2、溶栓提供安静舒适保暖的病房环境,病人穿着要柔软宽松易穿脱。 3、溶栓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测,建立护理记录。做全导联心电图,溶栓 开始后,每小时要记录一份心电图。溶栓中,避免移动病人,防止再栓塞的危险。 4、注意观察出血征象:牙龈出血、大小便常规潜血检查阳性及穿刺点血 肿等。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变化和神志情况,防止颅内出血的发生。5、溶栓其他副作用有发热、过敏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等, 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6、溶栓后绝对卧床休息2周,每2小时协助翻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 燥。2周后可下床活动,要注意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肺栓塞抗凝治疗的护理 1、首先要评估是否存在抗凝治疗的禁忌症,包括活动性胃肠道出血、创 伤、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未控制的重症高血压、脑血管病和潜在的出血性疾病等。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溶栓与抗凝治疗观察

孔等,在PDT手术中很少出现类似的并发症。 3 讨论 在急诊工作中,对于开放气道,建立呼吸通路是抢救病人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我院的医护人员虽都掌握了急诊气管插管的技术,但面对喉头梗阻、下呼吸道痰液堵塞、颈椎外伤、上呼吸道畸形等病患,气管插管往往无法及时解决病人窒息的问题,丧失了宝贵的抢救时间[2]。 而PDT作为针对ICU重症患者的气管切开手术的应用有如下几个优点:①操作时间短,通过研究发现PDT的操作从切皮到气管套管置入平均需10min,而常规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为30min~40min,减少了操作时间,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②切口小,对软组织的分离少,并发症轻微,感染发生率低,愈合快。③操作简单。所需要的设备简单,只要能掌握正规的气管切开技术就 能够独立完成手术过程[3] 。④拔出气管套后切口愈合快,皮肤瘢痕小,患者及家属容易于接受。⑤出血、皮下血肿、气道损伤和窒息等并发症少。近年来有学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PDT变得更安全、有效。 从技术操作角度来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术(PDT)中,气管前壁是钝性分离,所以在旋转放入气管切开导管时就不容易损伤到导管气囊,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在对气管软骨环切断后会留下锋利断面,导管气囊划破的机会将大幅增加而需更换气管导管,从 而增加了ICU病人的生理干扰[4]。 而PDT在皮下及颈前肌不过分游离,微小的手术刺激和良好的气管内表面麻醉,病人在术中烦 躁乱动病例较少,皮下气肿发生率也很低[5]。通常情况下血小板减少被认为是气管切开术的禁忌症,但是,血小板减少在ICU病 人中比较常见,在Kluge等人的研究表明在ICU里借助支气管镜的引导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对重度血小板病人也是适用的[6]。 研究结果表明,PDT在临床表现上更具有安全性,操作简单,时间短,切口小、切口愈合快、出血量少、并发症低等优点,与邹其银[7]的结果一致。是建立稳定有效的人工气道,对于重症患者的手术,安全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最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Griggs WM, Worthley LI, Gilligan JE, et al. A simple 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technique[J].Surg G ynecol 0 bstet,2009,170(6):543-545. [2] 莫文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12):443-444. [3] 解建,李涛,邱洁,等.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2):598-600. [4] 方卫刚,蒋鑫彦.60例经皮快速穿刺气管切开术结果分析[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11):686. [5] Grundling M, Quintel M. Pereutaneous dilational traeheostomy,indications teehmiques complications[J].Anaesthesist,2005,54(9):929-941. [6] 凌平,陈晋,张清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3):307. [7] 邹其银,刘洪,张国培.改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0,16(32):79-80.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溶栓与抗凝治疗观察 黄武健 [摘要] 目的 评估溶栓与抗凝治疗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经肺动脉造影或增强螺旋CT证实的23例急性肺栓塞进行观察,随机 分为两组,一组为抗凝组,另一组为溶栓与抗凝组,通过将尿激酶100万IU~150万IU溶于0.9%生理盐水中。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滴注时间为2h。 结果 溶栓与抗凝组痊愈4例,抗凝组1例,两组都没有恶化和死亡的案例。经抗凝治疗4~6周后复查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 善,表明在对急性肺栓塞患者使用溶栓与抗凝组合或者是单独使用抗凝治疗都是有良好的效果。结论 对无禁忌证急性肺栓塞中高危患者溶栓与抗凝贯序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 溶栓与抗凝;肺栓塞 肺栓塞属于呼吸内科急症,以往常被认为是少见病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多发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1]。在美国该发病率在心血管病中仅次于冠心病与高血压,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近年来肺栓塞的治疗和诊断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项目。抗凝治疗可以防止肺栓塞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观察抗凝治疗对肺栓塞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03年5月~2010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为46.5岁。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将病患分成两组,分别是溶栓与抗凝组和抗凝组。所有 病例经过螺旋CT扫描,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1年制订 的《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的诊断标准。患者都具有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并行心电图、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X 线胸透和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的检测,符合肺栓塞的诊断。在溶栓后1d和抗凝7d后都参加了复查。所有病例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溶栓与抗凝组:将尿激酶100万IU~150万IU溶于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2h (注:尿激酶使用量按病患体重给药。患者体重小于65kg给药100万IU,大于65kg给药150万IU)。在溶栓之后每4小时检查1次APTT (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ACT (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当APTT回到正常对照值的1.2~2.5倍时,再给予栓复欣(低分子肝素钠,Alfa Wassermann 作者单位:522330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 (黄武健)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1.12.02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