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肛裂临床路径

肛裂临床路径

肛裂临床路径
肛裂临床路径

肛裂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肛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K60.0-K60.2)

行肛裂切除术(ICD-9-CM-3:49.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排便时、排便后肛门疼痛,便秘,出血。

2.体格检查:肛门视诊可见单纯肛管皮肤全层溃疡,可伴有“前哨痔”、肛乳头肥大,称为肛裂“三联征”。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肛裂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60.0-K60.2肛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表浅的、经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或症状严重,需要加行内括约肌切断术的肛裂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必要时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可行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

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

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

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⑤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可加用甲硝唑静脉滴注:0.5g/次,一日三次。

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局麻、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特殊情况可选用静脉麻醉。

2.手术行肛裂切除术。

3.必要时标本送病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4-6天。

1.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半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2.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者,术后去枕平卧、禁食6小时,补液治疗;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可进流食。

3.每天切口换药1-2次,创面较深时,放臵纱条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创面变浅后可改为坐浴。

4.术后用药:局部用药(栓剂、膏剂、洗剂)、口服药物和物理治疗等。

5.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6.术后异常反应处理:

(1)疼痛处理:酌情选用镇静药、止痛药等;

(2)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处理:理疗、针灸或导尿;

(3)伤口渗血处理:换药、出血点压迫或使用止血剂;

(4)排便困难:口服软化大便药物,必要时诱导灌肠;

(5)创面水肿:使用局部或全身消水肿药;

(6)术后继发大出血的处理:结扎或电凝出血点;

(7)其他处理:呕吐、发热、头痛等,对症处理。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2.肛门部创面无异常分泌物,引流通畅,无明显水肿、出血。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手术后出现继发感染或大出血等并发症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2.伴发其他基础疾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2000-4000元

二、肛裂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K60.0- K60.2)

行肛裂切除术(ICD-9-CM-3:49.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肛裂的治疗方法

肛裂的治疗方法 肛裂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肛裂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原则是保持大便通畅,制止疼痛,解除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常用【华柏-熏洗方】,取适量用开水化开熏洗,早晚各一次。 肛裂注意事项如下: 一、保持大便通畅 肛裂的治疗方法中的保守疗法,首先是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排便润滑,增加多纤维食物和改变大便习惯,逐步纠正便秘的发生。 二、肛管扩张 常用于急性或慢性肛裂的治疗方法,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器械,疗效迅速,术后只需每日坐浴

即可。方法:局麻后,病人取侧卧位,先以二食指用力扩张肛管,以后逐渐伸入二中指,维持扩张5min。在男性应向前后方向扩张避免手指与坐骨结节接触而影响扩张,女性骨盆宽,不存在此问题。肛管扩张后,可去除肛管括约肌痉挛,故术后能立即止痛。扩张后,肛裂创面扩大并开放,引流通畅,浅表创面能很快愈合。但此法可并发出血、肛周脓肿、痔脱垂及短时间大便失禁,复发率较高是其不足。 三、局部坐浴 这是肛裂的治疗方法中,最实用和最简便的方法。 四、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的治疗方法,可采用以下的手术治疗方法。 1.肛裂切除术即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三角状皮肤,在局麻或腰麻下行梭形或扇形切口,全部切除前哨痔、肥大肛乳头、肛裂、必要时垂直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该法优点是病变全部切除,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但其缺点是留下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 2.内括约肌切断术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特性,易发生痉挛及收缩,这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愈肛裂。一般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很少引起大便失禁。方法有以下3

便秘外科诊治指南(2017)

便秘外科诊治指南(2017) 近年来,随着便秘基础和临床研究水平的提高,对慢性便秘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我们这次对'便秘外科诊治指南(草案)'作相应的修订。 便秘的病因 正常排便需要胃肠容物以正常的速度通过消化道各段,及时抵达直肠,并能刺激直肠肛管,诱发排便反射。排便时盆底肌肉协调活动,完成排便。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障碍,均可引起便秘。 01结直肠外因素: (1)胃肠运动控制中枢:长期抑制便意、精神病、抑郁症、神经性厌食、认知障碍或痴呆;脑出血、占位、外伤。(2)神经传导: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传入、传出神经支配异常。02结直肠因素:(1)壁神经传导:先天性巨结肠、特发性巨结肠、巨直肠。(2)肠神经系统:慢传输型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3)终末效应器:药物:如可待因、吗啡、抗抑郁剂、抗胆碱能制剂等;局部排便感受器缺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垂体功能低下、嗜铬细胞瘤、尿毒症、慢性肾病等;离子通道拮抗剂、激动剂。(4)肌肉组织:假性肠梗阻、肛裂、肛管或直肠狭窄、老年、括约肌失迟缓、盆底痉挛综合征、耻骨直肠肌肥厚、皮肌炎等。(5)间质组

织:硬皮病、淀粉样变性、系统性硬化病等。(6)黏膜层:炎性肠病、泻剂结肠、直肠黏膜脱垂。(7)直肠形态改变:直肠全层脱垂、直肠前突。 03结直肠因素:(1)黏膜表层:肠炎、伪膜性肠炎。(2)腔: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环境改变、肠道菌群失调;结肠崩解的药物。便秘的检查方法和评估(略) 便秘的诊断对便秘的诊断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便秘的特殊检查,以及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病变和药物导致的便秘,且符合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见表1。在上述基础上还要了解便秘的病因和(或)诱因、程度及便秘类型。对制定治疗方法和预测疗效至关重要。01便秘的程度:(1)轻度:症状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治疗能好转,无需药物或少用药。(2)重度: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3)中度:介于两者之间。所谓难治性便秘常是重度便秘,可见于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结肠无力以及重度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IBS-C)。02便秘的类型:根据便秘症状,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OOC和混合型便秘。其中OOC最为常见,STC和OOC 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1)STC:排便次数减少,少便意,粪便坚硬,因而排便困难。肛门直肠指诊时直肠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粪便,而肛管括约肌缩肛和用力排便功能正常;全胃

肛裂的护理

肛裂的护理 一定义肛裂是肛管上皮过度伸展造成的肛门上皮裂伤,为肛管皮肤全层裂开,继而形成慢性感染性小溃疡,多发生于肛管后正中线。 二临床表现1 肛门发紧:粪便干燥在肛门部不易排出,这就是因为经常反复撕裂使肛门裂口加深,经久不愈,创面下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疤痕,致使肛门的舒张程度受到限制,所以肛门就变紧了,在检查病人时也可发现病人的肛门紧缩,就是打了麻醉后指诊时还有一种紧缩感。、疼痛: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其程度非常剧烈,难以忍受,就像撕裂或刀割样剧痛,特别是排干便后。肛裂的疼痛除程度剧烈外,还有周期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大便时由于开头粪块干燥,扩张肛门,肛裂创面受到撕裂引起剧痛,几分钟后缓解,经过短时间的疼痛缓解期,接着出现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而产生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一直要到肛门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才会消失出血:大便时由于创面撕裂可引起出血,血色鲜红,量不太多,呈点滴状,大便结束后可自然停止 三评估要点 四护理诊断 五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要点(一)按肛肠外科术前护理常规(二)与本病相关的其他护理1、评估要点(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1)有无慢性便秘史。2)有无不良生活习惯,如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中缺乏粗纤维素等。3)大便是否干结等。(2)症状体征1)便秘、便血、疼痛。2)肛裂“三联征”:乳头肥大、肛裂、前哨痔。(3)辅助检查了解肛门视诊阳性结果。(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2、护理措施(1)避免诱因避免用力排便。忌饮酒,避免油炸、辛辣食物,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2)坐浴便后温水坐浴。(3)保持大便通畅进食高纤

维素食物。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有便意及时排便。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必要时开塞露通便。3、并发症护理(1)肛周脓肿表现为肛旁硬结、疼痛。一旦发生,通知医生及时处理。(2)皮下肛瘘表现为肛瘘外口反复流脓、肛周湿疹、瘙痒等。一旦发生,参见肛瘘护理常规。二、术后护理要点(1)肛门疼痛护理评估肛门疼痛原因、性质、程度,患者表现为锐痛、痉挛性疼痛伴坠胀感,坐立不安。考虑敷料填塞过紧所致疼痛,可由医生放松填塞过紧的敷料。告知患者勿用力排便,以免引起疼痛。遵医嘱口服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2)饮食管理术后6小时进流质饮食,术后两三天可过渡到半流质和无渣饮食。三天后进普食,告知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忌饮酒。(3)排便指导术后三天内饮食控制下尽量不排便,利于手术切口愈合。三天后便秘者,遵医嘱口服缓泻剂,注意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便。(4)温水坐浴每次排便后先坐浴再换药(PPH术后无需换药,每天坐浴1次)。 六健康教育 1、自我监测观察排便情况,若出现排便困难、出血、疼痛等异常,及时就诊。 2、坐浴指导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建议患者便后温水或中药坐浴,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复发。 3、控制诱因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便意及时排便。排便时避免长时间憋气使劲。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饮食,忌辛辣饮食,忌饮酒,防治便秘。及时治疗能使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如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

2018年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同八字网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制定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请各科认真组织实施。 一、组织原则 1、我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在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指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3、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为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成员为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科室相关人员。 4、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主任指定本科室医师担任,原则上要求为执业医师以上。 二、工作职责 (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1、审定本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方案; 2、审定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总结; 3、审定本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各项相关制度; 4、审议指导评价小组提交的有关意见建议; 5、协调解决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审定本医疗机构中临床路径管理所需的关键数据、监测指标、考核指标。 7、其他需要管理委员会承担的职责。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落实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议; 2、向管理委员会提交临床路径管理有关意见、建议,制度草案,规划、计划草案,评价结果或报告; 3、对各实施小组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4、审定各实施小组上报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及文本,涉及伦理学问题的,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5、组织开展临床路径相关培训工作; 6、组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评价工作,并负责评价结果运用; 7、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关键数据统计与汇总等数据和档案管理; 8、其他需要指导评价小组承担的职责。 (三)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在指导评价小组指导下,开展本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2、制定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方案,并督促落实;

肛裂中医治疗难点分析样本

肛裂中医治疗难点分析样本 一、中医治疗难点 肛裂是肛肠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方法根据疾病的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疗效确切,但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具体如下: 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便秘、“惧便感”的问题;患有肛裂的病人,都会在排便时产生剧烈的疼痛,因此害怕排便,有意延长排便时间,减少排便次数,导致大便在肠道存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肠道吸收,大便因此也会变得越来越干燥,因此形成肛裂引起疼痛→怕痛不大便→大便越干燥→肛裂愈加深→疼痛愈加重的恶性循环。 2.继发性出血、创面生长缓慢的问题。(同“痔”中讲述。) 3.保守治疗的患者,易反复发作,远期疗效较差. 4.中医药对于肛门疼痛的治疗. 二、针对难点提出的中医治疗应对思路及措施: 1.针对患者患者存在的便秘、“惧便感”问题,我科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术后早期病人消除患者精神上的顾虑,予以适当的通便药物,软化大便,减轻伤口刺激;加强中药熏洗疗法以活血止痛;在病人调护方面注意劳逸结合,改善饮食结构,多食富含纤维食物,以保证大便松软。我科在以往的

工作过程中拟总结“便秘”中药协定方,以方便更好的使用中医药治疗,发挥中医药优势。 2.肛肠科常见病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应对措施存在着共性,针对继发性出血及创面生长缓慢问题同“痔”中讲述。 3.肛裂的治疗应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治疗,其基本原则是:解除括约肌痉挛,改善供血,清除陈旧性肛裂炎性增生组织及瘢痕组织以利创面愈合.保守治疗主要是在改善患者饮食结构,适当应用通便药物基础上,局部使用括约肌松弛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局部镇痛药物,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建立随访制度,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远期疗效。

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标准

肛肠科 痔 【定义】 痔位于齿线以上,由直肠上静脉丛淤血、扩、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诊断】 1 西医诊断标准 1.1 症状 1.1.1 便血痔的主要症状,血色鲜红,便秘、粪便干燥、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是出血的主要诱因。 1.1.2 脱出是痔发展到中晚期的主要症状。 1.1.3 肛门坠胀初、中、晚期痔均可不同程度出现。 1.1.4 疼痛单纯痔无疼痛,如痔嵌顿或感染、血栓形成、溃疡时可引起比较剧烈的疼痛。 1.1.5 粘液流出、肛门潮湿或瘙痒。 1.2 体征及检查 1.2.1 视诊脱出痔可见脱出于肛门外的痔核。 1.2.2 指诊二期痔晚期或三期痔指诊时痔区有黏膜增厚感。 1.2.3 肛门镜齿线上方痔区有黏膜隆起,大小不等,黏膜色鲜红或紫红,表面纤维化者色略灰白,或有黏膜增厚,有上皮样改变,有时可见黏膜表面糜烂、出血。 1.3 诊断依据 1.3.1 分期 1.3.1.1 一期:排便时带血,无脱出,齿线上黏膜呈结节样隆起。 1.3.1.2 二期:排便时带血,滴血或射血,痔脱出,可自行回纳。 1.3.1.3 三期:排便时或咳嗽、劳累、负重引起腹压增加时,均可发生痔脱出,并需用手托方能回纳肛。 1.3.1.4 四期:痔脱出嵌顿,甚至水肿伴血栓形成。 2 中医辨证标准 2.1 湿热下注型: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2 气滞血淤型:肛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2.3 脾虚气陷型:肛门坠胀,肛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废,纳少便塘,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整理2018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文件编号________ 2018 临 床 路 径 实 施 方 案 20 年月日

妇幼医〔2018〕3号 关于印发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路径 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相关科室: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国卫医发〔2017〕4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皖卫医〔2017〕6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修定《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特此通知。 2018年4月10 日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是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临床路径能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临床路径工作,提升我院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国卫医发〔2017〕4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皖卫医〔2017〕6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一)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章秀 副组长:曹彬、张德明、朱桃花 成员:丁勇、戴秀华、郭子云、郎俊、王珊、唐兴、时澄、刘山、王芬、李如霞、阮百根、李全贵、王光曙、钱立康、 章礼和、汪修生、柯仁德、钱宇峰、崔皝、李勇涛、方辉、 杨萍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各部门、各科室的分工和职责,并负责沟通协调,明确医护等相关人员职责任务,分配和审核各临床科室的年度工作指标,管理和审定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或手术),审定各临床路径病种(或手术)的诊治护理流程,确定临床路径表的框架与格式,组织人员培训,定期召开临床路径工作会议对临床路径工作进行考评、阶段总结和任务布置。 (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张德明任组长,丁勇任副组长,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兼任小组成员。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具体负责临床路径日常工作和负责各科室及个人考核工作;对临床路径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

肛裂的诊疗方案分析

肛裂中医诊疗方案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的纵行裂疮。称为肛裂,又称钩肠痔,裂痔等。本病为肛缘与齿线间肛管皮肤全层破裂,以疼痛为主症。现代医学亦称肛裂。是肛肠科常见多发病之一。 (一)诊断: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肛裂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疾病诊断 (1)主要症状: 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 (2)主要体征: 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一期肛裂: 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多见于二期肛裂; 溃疡边缘发硬,基底色紫红,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三期肛裂。2.证候诊断(辨证分型) (1)血热肠燥:大便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2)阴虚津亏: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裂口深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湿热下注:便时肛门刺痛,便后持续不减,大便不爽,便质时干时稀,裂口深红,周围红肿,可伴纳呆,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气滞血瘀: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3. 诊断要点: (1)症状:便血、便秘、肛门周期性疼痛。 (2)体征:肛管皮肤纵裂溃疡,可合并有肥大乳头、哨兵痔、潜行瘘道等。 (二)中医治疗方案 1.內治法 对于各期肛裂均辨证给予中药口服或小麦麸颗粒,3.5克,日三次口服,以调理排便。 (1)血热肠燥:大便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辨证:燥火郁结,结于肠道。 治法:宜清热泻火,散结通便。 方药:黄芩20克黄柏20克生地15克生石膏10克元胡30克地榆炭10克槐花炭10克三七粉3克(冲)生大黄10克(后下) 方法:随证加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二次服。 (2)阴虚津亏: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裂口深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在参考《肛裂的诊断标准(2002年,试行草案)》等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制定《肛裂临床诊治指南》,供中国临床医师参照执行。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纵形全层裂开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好发于青壮年。目前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与内括约肌痉挛、损伤后感染等有关。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肛门排便时和排便后周期性剧烈锐痛,少量便血色鲜红,可伴有大便秘结,肛门分泌物、瘙痒等。 2、体征:好发于肛管后正中或前位溃疡,慢性肛裂可伴有哨兵痔、肛乳头肥大、肛窦炎、潜行窦。 3、分类: (1)Ⅰ期肛裂:肛管皮肤浅表纵裂溃疡,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 (2)Ⅱ期肛裂:有肛裂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部常呈灰白色,有分泌物。 (3)Ⅲ期肛裂:肛管紧缩,溃疡基底部呈纤维化,伴有肛乳头肥大,溃疡临近有哨兵痔,或有潜行瘘形成。 二、鉴别诊断 需与肛门皮肤皲裂、炎症性肠病肛管溃疡、肛管部鳞状细胞癌、梅毒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等鉴别。 【辨证】 1、热结肠燥证 便时肛门灼热疼痛,甚则面赤出汗,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带血;舌质红,苔黄燥,脉实而滑数。 2、湿热下注证

大便干结不甚,便时腹痛不适,排便不爽,肛门坠胀,时有粘液鲜血,有时伴有肛门部湿疹,肛裂口内常有少许脓汁,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阴(血)虚肠燥证 大便干燥,欲解难下,便时肛门疼痛,痛如针刺,出血,口干心烦,欲饮不多,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 一、治疗原则 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软化粪便,终止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同步解除伴随的各种症状;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肛裂可以采用手术疗法。 二、非手术治疗 (一)中医治疗 1、分型证治 (1)热结肠燥证 治则:清热润肠 例方:新加黄龙汤加减、 常用药:生大黄9g(后下)、芒硝3g、玄参15g、生地15g、麦冬15g、炒地榆12g、炒槐花12g、枳壳12g、生甘草8g。 (2)湿热下注证 治则:清热利湿 例方:四妙丸加减 常用药:黄柏12g、苍术12g、牛膝12g、薏苡仁12g。 (3)阴(血)虚肠燥证 治则:养阴清热润肠 例方:知柏地黄丸合增液汤 常用药:知母6g、黄柏6g、玄参6g、麦冬6g、黄连3g、白芍6g、麻仁6g、木香6g、制乳没各6g、生甘草6g。 (二)外治法

2018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汇总

2018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18年第一季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数为6149例,其中有5599例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为91.06%,其中完成路径病种数5470例,完成率达97.33%,变异例数4295例,变异率为74.84%,退出人数129例,退出率为2.56%。(如表1、图1)。 2018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开展情况(表1) 2018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开展情况(图1) 一月二月三月

2018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开展情况(图2) 100.00% 98.00% 96.00% 94.00% 92.00% 90.00% 88.00% 86.00% 84.00% 二、各项效率指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情况 2018年第一季度纳入临床路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从1 月~3月呈逐步上升趋势;且临床路径病种的入径病人比所有病人(含入径与未入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有所上升(如表2、图2)。 2018年第一季度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表2) 平均住院日(天)平均住院费用(元) 月份 入径病人所有病人入径病人所有病人 1月份 4.89 5.66 4035.17 4772.07 2月份 5.53 5.77 5102.03 5546.31 3月份 6.06 6.45 5545.51 5984.20

2018年第一季度平均住院日(图2) 2018年第一季度平均住院费用(图2)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均增高;

2、科室对变异、退出路径定义不清晰,未准确填写变异、退出患者清单。 (二)原因分析 1、部分科室医生仍未重视临床路径工作,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亦缺乏奖惩措施。 2、部分医生对于变异与退出标准不理解,部分漏填写变异原因分析表。 3、临床路径变异率较高原因分析: (1)部分病人的依从性差,未按照路径规定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2)部分病人要求提前出院或转院而导致变异。 (3)内科患者为老年人,合并症较多,延长了住院时间。 (4)部分妇产科患者入了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的路径,但最终因各种原因需转为剖宫产手术而出现变异。 四、目前成效 临床路径的开展专业数为17个,专业病种数为111个,入组率大于50%入组完成率大于70%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院科两级培训,使人人知晓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开展临床路径工作。 2、、职能部门加强监管,每季度通报临床路径开展情况。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2010

2010年重点优势病种 裂肛(肛裂)优化诊疗方案 肛裂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慢性溃疡的炎症性疾病。以肛门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为主要临床症状,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是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好发于肛门齿线下前后正中(截石位6点和12点),侧方极少见。男性多发于后正中(6点)位,女性多发于前正中线(12点)位。中医经典文献中无肛裂病名记载,将肛裂归属于“痔”的范畴,肛裂中医又称“钩肠痔”、“裂肛”。西医也叫肛裂。 病因病机:过食辛辣、炙博之品,实热内生,热结肠腑或久病体弱,阴血亏虚,津液不足,肠失濡润,粪便秘结粗硬,排便努挣,擦破肛门皮肤,复染邪毒,长久不愈,形成慢性溃疡。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钩肠痔、裂肛、肛裂 西医病名:肛裂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OO1.7—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 (2)主要体征: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初期肛裂。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诊断依据: (1)症状: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 ①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肛门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可缓解(减轻或消失),称疼痛间歇期,随后又因括约肌痉挛而再次发生剧烈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每次排便时这一疼痛过程称周期性疼痛。疼痛特点为,疼痛发生与排便有直接关系,可放射至骶尾部,大便干结时更甚,典型疼痛者,便时痛轻,便后痛重,先轻后重,中

肛周脓肿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肛周脓肿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指南工作委员会,致力于推动结肠直肠肛门疾病的研究、预防和治疗,由学会经验丰富的结直肠盆底外科专家组成,根据可获得的最佳证据制定临床实践指南,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该指南就疾病概述、研究方法和具体建议等方面依次阐述,对专科医师、医务人员和希望了解指南中所包含的相关疾病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疾病概述肛周脓肿和肛瘘形成的机制是肛腺阻塞感染形成脓肿,慢性感染和引流管道的上皮化形成肛瘘。肛周脓肿的定义取决于脓肿发生的解剖间隙,其中肛周皮下和坐骨直肠窝脓肿较为常见,而括约肌间、肛提肌上及直肠黏膜下的脓肿相对较少。肛周脓肿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且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的高峰年龄通常在20-40岁。原则上,肛周脓肿的处理是及时切开和引流。30%-70%的肛周脓肿患者会伴发肛瘘,即使没有伴发肛瘘的患者,仍有1/3患者会在脓肿引流数月到数年内诊断为肛瘘【1-2】。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初步评估1、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症状、危险因素、病变部位、继发性感染蜂窝织炎和肛瘘的存在。肛周脓肿的诊断通常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浅表脓肿往往表现为肛周疼痛和肿胀,但很少发热。深部脓肿如坐骨直肠窝或者骨

盆直肠间隙的脓肿可有会阴、腰骶部胀痛。其诊断上有时需要借助指诊检查或者肛门镜进行确诊。当患者清醒因疼痛或压痛检查受限时,需要在镇静或麻醉下完成。肛周脓肿的鉴别诊断包括肛裂、血栓痔、藏毛窦、汗腺炎、肛管癌和癌前病变、克罗恩病以及性传播疾病。患者病史采集上需要包括肛门括约肌功能、肛门直肠部手术史以及相关胃肠道、泌尿道、妇科病史等信息,会阴部检查应包括探查手术疤痕、肛门直肠畸形、克罗恩病肛周表现和外口的部位。瘘管探查有助于确定瘘道的位置,但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假道。Goodsall’s定律对于判断肛门前方瘘管走行较肛门后方准确率高【1-2】。2、肛管直肠周围肿胀疼痛,伴有发热或不适,疑似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浅表脓肿表现局部红肿,可触及肿块,或有波动感;深部脓肿直肠指检有触痛,可触及有波动感的肿块,盆腔CT、MRI或盆腔超声检查可做出鉴别诊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磁共振成像(MRI)或瘘管造影对于诊断隐匿性脓肿,复发性肛瘘以及克罗恩病肛周病变是有效的。MRI 对于肛周脓肿及其瘘管的诊断优于CT。经直肠超声(EUS),无论是否使用过氧化氢增强,对肛周脓肿和肛瘘的诊断和分类都是有效的。经会阴超声(TPUS),作为非侵袭性的检查方式与EUS诊断肛周脓肿的价值相似。肛瘘瘘管造影术也是判断瘘管的有效办法。以上诊断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肛瘘的准确性,EUS、MRI和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018最新版)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选择与制订

普外科疾病诊疗指南(封面)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阜南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疾病诊疗指南

外二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计划、活动考核记录等)

普外科疾病诊疗常规(指南)目录:第一节甲状腺疾病(1——4) 甲状舌骨囊肿(1) 结节性甲状腺肿(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 甲状腺腺腺瘤(4) 甲状腺癌(4) 第二节乳腺疾病(6——9) 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脓肿(6) 乳腺囊性增生症(7) 乳腺纤维瘤(8)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9) 乳腺癌(9) 第三节胃、十二指肠疾病(12——13)胃、十二指肠溃疡(12) 胃癌(13) 第四节肠疾病(16——20) 肠梗阻(16) 急性阑尾炎(17) 急性出血性肠炎(18) 结直癌(20)

第五节肛门疾病(21——25) 痔(21) 肛裂(23) 肛瘘(24)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25) 肛管癌(25) 第六节肝脏疾病(26——29) 细菌性肝脓肿(26) 原发性肝癌(27) 肝海绵状血管瘤(29) 第七节胆道疾病(30) 胆囊息肉样病变(30) 胆囊炎、胆囊结石(31) 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炎(32) 胆管癌和壶腹部癌(34) 第八节胰腺疾病(35——36) 胰腺癌(35) 急性胰腺炎(36) 第九节门脉高压与脾脏疾病(38——4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8) 血液病脾肿大(40) 第十节腹腔与腹壁疾病(41——44)

腹部损伤(41) 腹部肿块(43) 腹腔脓肿(44) 第十一节消化道出血(45) 上消化道出血(45) 第十二节周围血管疾病(47——51) 髂骨动脉急性栓塞(4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8)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50)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1)

肛裂采用中医挑割治疗法的效果分析

肛裂采用中医挑割治疗法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5T11:43:02.0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作者:蒋忠 [导读] 益阳桃江县中医院肛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肛管疾病,通常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由于过度伸展造成的肛管皮肤全层裂开。 蒋忠 益阳桃江县中医院湖南桃江 4134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采用中医挑割治疗法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 月至2014年6 月收治的确诊为肛裂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每组23人。对照组采用袖珍肛肠疾病治疗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挑割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裂采用中医挑割治疗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是比较理想的肛裂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和采用。 【关键词】肛裂中医挑割治疗 肛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肛管疾病,通常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由于过度伸展造成的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呈梭形或椭圆形溃疡[1]。多发于前,后正中。临床表现为周期性肛门疼痛、直肠型便秘及便血等,其引发的疼痛剧烈难忍。该病大体可以分为早期干裂、陈旧性肛裂2种类型。对于肛裂治疗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可以总结为物理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三种。保守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保持大便软化、通畅,缓解括约机痉挛,减轻疼痛,帮助伤口愈合等。而手术治疗方式众多,各种术式优缺点不一,一直以来还没有对肛裂术式选择有规范化要求[2]。我国中医有这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我国中医很早以前就对肛肠疾病有了认识与研究。且治疗方法多样独特,效果比较理想。本文对照观察了46例肛裂患者分别采用袖珍肛肠疾病治疗器治疗法和中医挑割治疗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6 月至2014年6 月收治的46 例肛裂患者,经过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疗疗效标准》中关于肛裂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2组, 观察组男性17人,女性6人,年龄19~55岁,平均(39.3±5.4)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病程(3.6±1.5)年。其中Ⅰ期肛裂11,Ⅱ期肛裂9,Ⅲ期肛裂3例;对照组男性15人,女性8人,年龄在18~53 岁,平均(40.7±4.8)岁,病程2个月~8年之间,平均病程(3.4±1.8)年。其中Ⅰ期肛裂12,Ⅱ期肛裂7例,Ⅲ期肛裂4例。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袖珍肛肠疾病治疗器进行治疗。将可调变压器与治疗器的插头连接,接通电源指示灯发亮,等待1~3分钟,治疗器顶部发热并以微小频率震动。通常将变压器调至中档操作即可。将治疗器的顶部用医用伞形指套覆盖套住,取1.5~2g 中药制剂均匀涂抹在指套覆盖部位。患者采取平卧位,将套有指套的治疗器顶端缓慢插入患者肛管,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局部有温热和机械振动按摩感。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天1~2次,连续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 1.2.2 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挑割治疗法进行资料。施术前对进行患者凝血系列等相关检测,做好肛周备皮等准备工作。患者在手术台上取侧卧位,首先对肛门周围进行消毒铺巾,肛管和直肠下段部位消毒,使用局部浸润麻醉或腰俞穴麻醉。仔细检查肛裂裂口位置、肛管及直肠等情况,在直肠食指的引导下,使用针刀在刺入截石位3 点处向肛门皮皱外端连线外1c m 左右,再从截石位3 点处刺入肛门内括约肌纤维化下缘相对应处,刀尖沿着垂直方向做10 次左右的切割动作。用肛门撑开器扩充肛门,使肛门明显大开后结束操作[3]。对伴有并发症和痔病的,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3判定标准 使用VAS评分法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成都进行对比,并且对所有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创面愈合,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创面愈合;无效大部分,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溃疡依旧存在为无效。总有效率为现效率和有效率相加。 1.4统计学处理 以数据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使用SPSS 13.0 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8.26。通过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者 23 9(39.13%) 13(56.52%) 1(4.35%) 95.65% 对照组 23 7(30.43%) 11(47.83%) 5(21.74%) 78.26%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对比 通过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对比,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疼痛度有明显缓解(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度对比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 23 7.54±0.83 1.88±1.58 对照组 23 7.38±1.04 2.93±2.21 3讨论 据研究发现,由于肛裂创面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经长时间炎症刺激,微微碰触,就能造成患者剧烈疼痛。并难以愈合。多发生在肛

肛 裂

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的慢性梭形溃疡。以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征,好发于肛管后部、前部,青壮年多见,女性发病率较高。中医学称为“勾肠痔”、“裂痔”。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系血热肠燥、大便秘结、排便暴力努张所致肛门皮肤损伤,复因染毒而成慢性溃疡裂口。其病机常分为:血热肠燥、阴虚津亏、气滞血瘀。 西医学认为,长期的便秘及机械性损伤是首要因素。结合解剖、病理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1.外伤因素:干硬的粪便、异物、分娩,排便时过于用力,肛门指检或手术不当均可造成肛管皮肤损伤。 2.感染因素:感染多原发于肛窦。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解胶原的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从而造成肛裂长期不能愈合。 3.解剖因素:肛管后多为韧带组织,血供差,弹性差,容易破裂,一旦损伤不易修复,逐渐形成溃疡,而成肛裂。 4.内括约肌痉挛因素:由于肛管部位的慢性炎症刺激,使内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致暴力扩张,肛管皮肤容易撕裂,裂伤后创面不易愈合,形成慢性溃疡性创面。随着国内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肛裂的本质即是内括约肌痉挛所致的缺血性溃疡。 5.肛管狭窄:由于先天因素、外伤、手术等原因造成肛管狭窄,干硬粪便通过容易造成肛管皮肤撕裂损伤,细菌侵入感染形成溃疡造成肛裂。 临床表现: 1.疼痛:多由排便引起,粪便刺激溃疡裂口引起疼痛,疼痛引发痉挛,痉挛加重疼痛,恶性循环,至内括约肌疲劳松弛,疼痛缓解。 2.出血:量少,色鲜红,有时染红便纸,或附着于粪便表面,有时滴血。 3.便秘:肛裂患者多习惯性便秘,又因排便引起剧痛,患者常不敢排便而加重便秘。 分类: 1.急性肛裂:裂口边缘整齐,底浅,呈红色并有弹性,无瘢痕形成。 2.慢性肛裂:裂口边缘不整齐,底深,边缘纤维化、肉芽灰白。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征”。 鉴别诊断: 1.肛门皲裂肛门皲裂多因肛周皮肤病引起,可发生在肛管任何部位,裂口表浅,数量较多,仅限于皮下,疼痛轻,偶有少量出血,瘙痒症状明显,无溃疡、裂痔和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肛裂疼痛呈明显周期性 2.肛管结核性溃疡溃疡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有潜行,底部呈暗灰色并可见干酪样坏死组织,有脓性分泌物,疼痛不明显,无裂痔形成。溃疡可发生在肛管任何部位,多有结核病史,分泌物培养可发现结核杆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早期肛裂,可先用非手术疗法,如无效或疗效不能持久,再考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括约肌痉挛和促使创面愈合。 (一)内治: 1.中药:血热肠燥证,治宜泻热通便,滋阴凉血。方选凉血地黄汤加减。 阴虚津亏证,治宜补血养阴,润肠通便。方选润肠丸。

肛肠科临床诊疗指南

1、痔 2、肛裂 3、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4、肛瘘 5、直肠脱垂 6、直肠息肉 7、肛管、直肠损伤 8、先天性巨结肠 9、肛管及肛门周围恶性肿瘤 10、结肠癌 11、直肠癌 12、克罗恩病 13、溃疡性结肠炎

痔 【概述】 痔是外科常见的多发病。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支持结构、血管丛及 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的病理改变和(或)异常移位。 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伴发排便困难,可发生血栓、绞窄、嵌顿。内痔的分度: 1.工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2.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3.Ⅲ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 还纳。 4.Ⅳ度偶有便血;痔脱出,不能还纳。 外痔是直肠下静脉属支在齿状线远侧表皮下静脉丛病理性扩张和血栓形成,外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肛门不适、潮湿不洁,如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有剧痛。 混合痔是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混合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

状痔脱出。 【临床表现】 1.便血是内痔及混合痔最常见的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过程中, 无疼痛感,血色鲜红,可呈滴血、喷射状或便纸上染血,与粪便不相混,便后出血自行停止。常因粪便干燥、饮酒、进食刺激性食物及劳累而诱发便血。反复便血有时可引起贫血。 2.内痔脱出Ⅱ、Ⅲ、Ⅳ度内痔可脱出肛门外。 3.疼痛或不适是外痔和混合痔的常见症状,血栓性外痔伴有剧烈疼痛。内痔一般无疼痛,但伴有感染、糜烂和血栓形成或绞窄、嵌顿时,即可出现疼痛或不适。 4.瘙痒、溢液由于内痔脱出及括约肌功能减退,黏液溢出至肛门刺激 周围皮肤,引起瘙痒甚至肛门周围皮肤湿疹。 【诊断要点】 1.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湿疹,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及赘皮。 2.蹲位检对有内痔脱出的病人,应在排便后立即观察脱出的内痔,并 记录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痔黏膜有无糜烂、溃疡。 3.肛门镜检查可以看清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 出血、糜烂。

2018年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本 科室:__________________ 年度:2018 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三、临床路径管理小组 四、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职责 五、临床路径流程图 六、临床路径管理知情同意相关制度 七、…科临床路径评估改进记录 八、职能部门督导分析改进记录 九、每季度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分析总结 十、住院患者临床路径满意度调查表 十一、…科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患者登记本(每月导出)十二、…科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患者变异记录单(每月导出)十三、…科临床路径管理培训记录、考核 十四、临床路径等级评审条款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指导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根

据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小组,工作开展是在医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科室试点工作实施小组具体实施,业务副院 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科室主任为实施小组第一责任人。 二、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对相关临床与医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院内各部门统一协调、督导并定期检查各科室临床路径执行 情况。 三、领导小组应定期(每3个月)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 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 科室。 四、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应定期(每3个月)召开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试点疾病的质 量、费用及成本进行分析评估,总结影响试点疾病质量监控的问题,对领导小组的反馈意见 及时落实,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五、临床路径管理表单的制定应根据卫计委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和文本,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严格按照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 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每个临床科室至少开展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