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济宁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济宁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济宁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济宁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济宁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一、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机协会、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市共发展县级农机协会5个;乡镇级农机协会25个,农机合作社90个;村级农机协会6个,村农机作业合作社465个,集体作业队713个,农机大户2551个。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共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7599台,联合收割机14191台,其它配套机具37587台。2007年共完成机耕面积522.3万亩,机播面积537.7万亩,机收面积781.3万亩,并取得作业收入68915.4万元,纯收入46609.07万元的良好经济效益。

农机服务体系的构成

我市农机服务体系主要有县级农机化协会、乡镇农机合作社、村级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中介服务组织构成。

(一)农机协会。我市县级农机协会共有5个。其中会员或个人498个,固定资产总值达13995万元。会员单位包括县农机服务部门、金融部门、保险部门、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企业及农机维修网点。会员个人主要有农机大户构成,固定资产都在50万元以上,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39台,联合收割机达到605台,其他配套机具达到1005台,年农机作业量达到145万亩,实现经济效益5195余万元。

(二)乡镇级农机合作社。我市农机合作社主要以各乡镇农机站为依托,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参与其中。其作业模式由镇农机站组织协调,利益由社员共享。我市农机合作社成员累计达90个,固定资产达3.5亿元,农机总值10-50万元的有1419个,50万元以上的有2647个,拖拉机保有量达3427台,联合收割机达3458台,其它配套机具达8607台,年农机作业面积达441万亩,经济效益达1.68亿元。

(三)村级农机服务组织。我市村级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713个,固定资产达2.59亿元。村级农机服务组织是我市农机服务体系的一大亮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集体收入稳定,在购置新型农业机械、管理、维修、保养方面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村级农机服务组织其机械归村集体所有,这种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是建立在村集体经济较强的基础上的,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村村民,其作业模式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服务主要以免费或保本服务。这种农机服务组织主要以满足本村需要为主,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较快,服务质量高,作业管理有序,制度健全,分工明确,机库建设良好,村内和谐稳定。

(四)农机大户。农机大户是我市农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市农机大户有2551家,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535台,联合收割机达到4929台,配套机具达到12461台,固定资产达到5.3亿元,农机总值10-50万的有1148家,农机总值50万元以上的有255家,年作业面积达460万亩,年经济效益达2.22亿元。

(五)农机中介服务组织。随着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发展迅速,在开展农机规模化服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全市农机中介服务组织有280个,年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机械达7000台次,占全市农机跨区机械的90%以上。

二、农机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随着我市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状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农机合作组织聚集了大批农机户,组成产业化服务主体,打破了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强化了社会分工。通过农机合作组织的建设,农民土地承包权由实物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由要素形态转化为资本形态,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力更为集中,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低效生产、无序竞争等问题,加速了生产要素整合重组,促进了耕地由小户粗放经营向大户集约经营的转变。

(二)促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对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在农村各领域的广泛使用,使一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外出务工或从事其它产业,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解决农户使用农业机械难的问题。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大、回报期长、闲置时间多、利用率低。多数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农民,面对品种繁多、昂贵的农业机械束手无策。农机合作组织把农机户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无机户农民进行作业,解决了农民使用农业机械难的问题。

(四)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机合作组织在经营效益上是以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在投资项目上相当注重实用性和机械效率。在不耽误农时的情况下,根据动力机、配套机具的技术状况,分期分批进行维修保养,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合理匹配机组,充分发挥机组的效率;根据农作物田间管理和农产品加工的需要,以动力机为主,灵活匹配各种机具以满足各种不同作业的需要,力求做到一机多用,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农

机合作组织在开展服务中力求以机养机,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机合作组织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对外服务中,有作业标准和收费标准,不仅可以保证作业质量,还可以利用机器作业抢农时,同时还能起到省种、省肥、提高产量和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作用。

(五)有利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农机合作组织把农民资本聚集起来,既改变了农民的社会身份,使农民成为股东,也把农民和村集体利益通过对农业机械的投资经营紧密连接起来。农机合作组织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纳入了企业化经营和管理体系,有效防止了农业利润的过度流失。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股份化获得了社会平均利润,提高了单位产出效益,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和联户经营的模式也使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六)有利于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通过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和机械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诱发农民购机热潮,新型、复式的农业机械大量增加,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随着农机合作组织进入农业生产,加速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机、农艺和农技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农机服务组织的主要做法

按照“农机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企业化,企业实体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提高县级,强化镇级,健全村级,扶持农机大户”的总体要求,狠抓了乡镇、村、户、3个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合作社+农机户、协会+农机户、农机大户+农机户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机服务产业化和社会化,目前,全市大多数乡镇农机站具备工程开发、机械化作业、农机配件供应、农机修理、油料经销等多种服务功能。农机作业合作社农忙时组织机械开展跨区作业,农闲时组织机械从事运输等,较好的发挥了农机作用。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增加了农机手的经济效益,壮大了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实力。

目前,济宁市重点发展了四种类型的村级农机服务合作组织。

一是农户合作型。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乡镇站为依托,以农机户为主体,以资本合作和劳动合作为核心,以加强协调和服务为宗旨,提高组织化程度为目标,组织农机手整体进入市场。如任城区二十里铺镇农机合作社现有社员198人,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207台件。2007年夏季,社长马福贵组织11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去安徽、河南,然后去河北搞跨区作业,秋季又组织50台拖拉机去安徽省、成武、单县搞跨区作业,参加跨区作业的拖拉机全年单机纯收入达到2.59万元,跨区作业增收每台平均1.13万元。

二是股份合作型。其主要特征是统一管理、联合筹资购机,入股分红。这种股份合作制是农户自愿结合,适应了市场经济规律,农机手积极性高。它的操作一般是先制定好财务制

度、分红制度,然后再进行农机作业。如任城区唐口镇孙杨田村农民孙东贤、孙海军、孙去贤,2001年集资7万元,购买了一台新疆-2台联合收割机,当年5月去河南搞跨区作业,6月初返回本地作业,6月中旬又去平度跨区作业,当年毛收入达3.47万元,纯收入达2.83万元。

三是集体实体型。它的基本特征是:集体管理,统一调配,统一收费,统一油料供应,统一维修,实行单机核算。这种形式的组织方式一般是在村领导班子强、经济富裕的村。这种方式经济收入较低,主要服务于本村村民。如任城区南张镇翟家村,集体有7台上海-50拖拉机、5台玉米联合收割机、4台深耕犁、3台旋耕机。2007年春季,全村1400亩小麦统一收割,仅用3天就收割完毕。

四是能人带动型。其特征是:部分懂经营、会管理、乐于为群众服务的农机大户牵头组织产业公司式的农机服务合作经济组织。一户带多户,从而促进一批专业村的形成。如泗水县泉林镇卞一村的秦宝柱,农机总值达到50多万元,泗河街道徐家楼村的宋西华,农机总值达到40多万元,每年都带头组织10多台农业机械进行跨区作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07年农机跨区作业单车组纯收入均在1.8万元以上。

在具体工作中,他们做到坚持四个原则,抓好五项服务,推动了农机服务组织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引导和服务原则。县市区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提倡而不干预,支持而不包办,扶持而不替代,扮演好鼓励、引导和服务的角色,在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他们建章立制,不搞强制命令。

二是坚持发起人身份多样化原则。从实际出发,不强求千篇一律。农机服务组织可以由农机中介经纪人、农机大户、农村村委会发起,也可以由基层农机部门或其他部门组织发起。

三是坚持组织形式与合作内容多样化原则。各乡镇村结合实际可以组建直接参与农田作业为主的服务组织,也可以组建单纯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的农机协会,即可组织本村农机户的合作,也可组织跨村镇农机户的合作。合作的内容和领域可以涉及到农田作业、运输、农业工程开发、社会工程建设、农产品加工等诸多领域。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在一些具备一定基础,农机拥有量较多的地方,发挥集体和能人的感召凝聚作用,形成较大规模的农机服务联合体,逐步规范运作,使之成为紧密型的稳固的合作服务组织。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农机人才相对缺乏的乡镇,选择少数发展潜力大、开拓意识强,有志于农机化服务的农机大户,指导他们通过自身发展和联合、兼并吸收农机户入股等形式,逐步发展壮大。

坚持“五抓”,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

一抓政策扶持。对农机大户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具给予补贴,并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二抓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县农机校的教学设施,积极举办农机技术操作培训,提高农机人员的操作技能。

三抓技术服务。及时了解农机经营动态信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四抓规范化管理。通过农机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活动,增强农机大户的遵纪守法意识,维护良好的农机作业市场秩序。

五抓信息服务。积极为农机大户搜集信息、提供服务,定期走访,及时收集和反馈农机大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协调解决。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发展数量少,发展形式单一。全市144处乡镇(街道),现有136个农机站,90个农机作业合作社,25个农机协会。工作中还存在着运行不协调,操作不规范的问题,4个县还没有成立县级农机服务组织。成立了的县、乡镇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有的只限于为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维修、代办手续等服务。有的乡镇农机协会不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没有希望发展成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组织规模小,服务机具更新缓慢,规模效益不能充分体现,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有待进一步规范,加强市场生存能力,体现规模化效益。

2、基础设施差。(1)场地不足。农业机械的使用季节性强,为保证机具技术状态,使用后需及时保养入库。但是,调查中发现,由于场地不足,很多农机户只能露天放置,特别是近几年大型机械发展迅速,场地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农机管理水平和农机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2)作业道路情况差。目前农村现有的农田道路都还是70年代修建的,但大多数农机作业行使的道路均已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导致农机下田作业困难。建议政府部门在农机库房建设、农田道路的修建上给予资金扶持。

3、发展资金不足。由于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经营季节性强,其发展仅靠农民个人投入是有限的。近几年,虽然政府在农民购买农机具上给了补贴,但由于农民购机热情高,需要量大,很难做到满足需求。由于合作社等组织没有什么抵押物,在银行贷款上也比较困难。建议政府加大农民购机补贴力度,增加补贴资金,扩大补贴范围,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补贴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购机需要。

4、发展水平低,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成立的农机服务组织有部分流于形式,仅处于组建了机构,在提高合作组织成员经济效益上发挥作用不明显。农机合作组织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及规模小。需提高农机合作组织管理人才培训,引进股份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整合、规范一批小而散的合作组织,形成品种全、规模大、有优势服务的合作组织。

5、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缺乏具体的指导。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但是由于农机服务合作社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机手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时,总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尚缺乏具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或配套法规。

6、农机合作组织服务具有局限性。目前,农机合作组织仅局限于“三夏”“三秋”生产服务,农田作业发展快,经营性农机发展滞后。没有把农业机械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要加大对农机合作组织的宣传,选择一些具有潜力农机服务组织,给与政策、资金扶持,拓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7、农业用油得不到保障。油价多次上涨,供应紧张,增加了农机作业成本,制约了农机合作组织发展。“三夏”、“三秋”农业生产时间集中,机械集中,柴油需求量大。建议出台农机作业用油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机用油补贴资金,农忙季节对农业机械优先加油,保障供油。

五、发展目标和措施

(一)发展目标

2008年-2010年每个乡镇至少要培育符合要求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1个。每个村培育农机大户带头的农机服务队3-5个。

具体要求:

1、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机构、制度健全,配置合理,经济效益显著、利润提高。

2、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产权明晰,责、权、利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措施

1、增加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农机发展经费,用于扶助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各级农机部门应积极向上级申请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专项资金。一是用于农机部门抓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工作经费,调动其积极性;二是用于扶持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帮助其解决组织启动和发展基金不足问题,促进其快速发展。信用贷款方面要给以农机专业合作社政策倾斜,设立专项贷款项目。

2、按市场经济要求引导发展

正确理解、深刻领会“民办、民营、民受益”的指导原则,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切实做到“搭台不登台,参与不干预,指导不领导”放手让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独立经营、谋求创新、快速发展。

3、树立典型添动力

建立样板农机合作服务组织,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参加等形式起到抓点促面引导发展的目的。同时抓典型与培训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带头人及其成员结合起来,通过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搭建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进一步增添其发展活力。要积极号召和鼓励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工商业者、企业家向农机化产业投资,创办农机实体,并对投资者给以一定的优惠和扶助政策,以加快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4、加强管理和服务合理促发展

一是农机部门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各类农机项目资金应优先给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机户;二是帮助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立制度、完善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效益、增强活力;三是搞好培训和服务;四是深入到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所在地,上门发放各种必须证件和农机技术检验等,通过以上切实有效的工作,形成多方协作、合理支持和促进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快速健康的发展。

5、加强领导

各级农机部门要把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及时研究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具体分管的业务部门全力抓的领导格局。

大连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docx

大连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发文号:大政发[2010] 70号 发布单位: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0-11-23 实施日期:2011-01-0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全市房屋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加强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工程质量及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基础设施是指与房屋建筑工程配套的供水、供电、供热、燃气、消防、道路、桥梁、路灯、排水、环卫、绿化、挡土墙、电视、电信、邮政等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是指教育、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设施。 第四条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全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全市的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并具体负责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其他区市县、先导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规划、消防、环保、供水、供电、供热、燃气、市政、电视、电信、邮政、教育、民政、物业等有关单位和其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工程情况,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竣工验收管理工作。 第二章竣工验收 第五条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监督。 第六条房屋建筑工程符合下列要求方可进行竣工验收: (一)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工程竣工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三)对于委托监理的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进行了质量评估,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四)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了检查,并提出质量检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应经该项目勘察、设计负责人和勘察、设计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五)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包含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山西省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山西省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为了提升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增强农机维修网点的服务能力,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按照省局“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结合我省农机维修业实际,制定山西省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一、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的必要性 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是解决农机使用者后顾之忧,促进农机维修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农机法律、法规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特别是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机械发展迅猛,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尤其是一些节能、环保、安全、适用的多功能、高科技农业机械的发展,对农机维修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势在必行。 但是,从为农机化发展服务的农机维修市场情况看,经过调查,全省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存在着散、乱、差,小规模多、不规范等问题,难以修复一些以区域性为特点的节能、环保、适用的多功能、复式机械和大型农业机械的问题;维修网点设备简陋,难以保证维修质量的问题;维修水平普遍偏低、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就近修理、快速修理、高质量、高水平修理的要求,为此,必须在不断扩充发展适应农机化发展的维修市场的同时,建设全省区域性的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真正解决农机户“维修难”、“服务难”和“难维修”等问题,这是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能源,推进农机节能减排、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指导思想 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要以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生产厂家、销售企业、维修中心和农机管理“四位一体”的联动作用和互动协作为效果,以提高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小学教学计划和教案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 教 学 计 划

**** 2013年9月1日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 教学计划 一、总体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的情感。 2、了解贵阳的气候、物产、民族风情、名胜风光、产业经济等,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心家乡的品质。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态公德意识。 二、教材总体设计思路 1、教材以生态文明知识为主线,吸纳先进的课改理念,力求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的教育教学要求。 2.抽取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心理、思维等特征,从学生乐学入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教材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基本不涉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原因和规律的探析。教材以贵阳的人文、地理、气候、景观、产业等为典型范例,来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力争做到“四要”:一要让学生喜欢,二要对学生的人生产生影响,三要学生读出贵阳生态的比较优势,四要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材按“正文+小栏目(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构建教材体系,以“课-目”结构呈现,共9课。 “读一读”:课本知识的拓展性内容,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并使教材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合不同学生的

要求。 “想一想”:侧重思维活动的设计。 “做一做”:侧重行为活动的设计。 每课还设计了小引言,用以开篇引导或承上启下,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或提示本课学习内容。 5、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图片,传递各种信息,发挥多种功能。如:用卡通人物陈述故事和提出思考的问题,用彩色照片表现我们生活的城市真实的现象,用图示分析生产过程及其原理等。图文并茂,以图代文,使陈述更为简洁。由于改变了文字叙述过分强调系统严密的观点,较好地解决了由于信息量增加而带来的书本太厚的矛盾,同时,也使学生更爱看书。 三、课时安排(31课时) 第一课我的家乡——爽爽的贵阳4课时 第二课好山好水好地方4课时 第三课大自然的馈赠3课时 第四课一方水土,一方文化4课时 第五课风景名胜去处多4课时 第六课生态农业好处多3课时 第七课无污染的生态工业3课时 第八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3课时 第九课贵阳的明天更美好3课时 四、教学: 1、每一课的“引言”概括了该课主要内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插图、文字材料进行教学。 3、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观察周围事物,收集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学习。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填报管理系统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填报管理系统 (外地入渝) 操作手册 编写单位:重庆市建设信息中心 2013年3月

市外勘察设计企业网上备案填报流程 注意事项: 1、企业信息填写完成后,当选择“保存”后,可对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 当选择“上报”后,则不能再对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 2、企业上报后,如勘察设计处审核通过,则完成备案登记工作;如审核不 通过退回企业,则需要重新修改上报企业信息。 在填写“在渝技术负责人”信息时,需要填写该负责人两到三年的业绩

市外勘察设计企业在渝承揽项目备案登记流程 注意事项: 1、项目信息填写完成后,当选择“保存”后,可对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当选择“上报”后,则不能再对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 2、项目信息上报后,如勘察设计处审核通过,则完成备案登记工作;如审核不通过退回,则需要重新修改上报项目信息。

目录 1系统简介 (1) 1.1登录系统 (1) 1.2界面说明 (1) 1.2.1欢迎信息 (2) 1.2.2导航区 (2) 1.2.3工作区 (3) 1.2.4工具栏 (3) 2企业填报 (3) 2.1外地入渝企业 (3) 2.1.1入渝企业备案信息 (3) 2.1.2企业备案人员信息 (4) 2.1.3近三年在渝承接项目 (5) 2.1.4入渝企业备案登记 (5) 2.1.5在渝承揽项目备案登记 (16) 2.1.6企业良好行为 (21) 2.1.7企业不良行为 (23) 2.1.8上报审核信息 (24)

1系统简介 重庆市建委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填报管理系统。 1.1登录系统 在浏览器输入地址后,显示系统登录界面,如下图: 1.2界面说明 登录后台系统以后,将看到系统的首页(如下图所示):

大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大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保护市民合法权益,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根据国家建设部、辽宁省建设厅和大连市政府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各项建设施工活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与建设施工有关的其它单位,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全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的监督管理部门,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企业的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实行施工单位总负责,建设单位总协调,监理单位监查指导的全员管理责任体制。 第五条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活动,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自觉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改正不良行为,依法接受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建设工程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保证工程建设全过程均达到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标准。 第二章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第七条施工现场必须实行封闭管理。现场围挡要坚固、美观,必须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与外界隔离。 市内四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保税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行政区域内及其余区(市)、县主要路段的施工现场周围,必须设置高2.5米,标准、规范的组合装配式蓝色喷涂钢制围挡(围挡铁板厚度0.7毫米以上,高度2米,砖砌基座0.5米高,基座外墙面应抹灰并刷白色涂料)。 第八条其它地段的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高2米的围挡。设置砖砌围挡时,应按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砌筑,并砌有砖垛和墙帽,外墙要抹灰涂色并进行彩色绘画;设置钢制围挡时不得涂绘书画、标语、广告等。 第九条住宅小区建筑工程应沿小区周围设置高2.5米的围挡,小区内各施工单位要分别设置高2米的围挡实行封闭管理。 第十条市政建设工程及其它管网敷设工程,严禁用拉绳、插旗等简易围护,必须使用移动式围挡做好临时性围护,危险地段应昼夜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和红色警示灯。 拆除房屋及其它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施工现场围挡设置,应按照本章第七条、第八条中有关规定执行。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问题在局部地区已经相当突出,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导致健康问题在一些地区引发的群体事件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增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就此,我通过调查和学习浅析个人体会。 回顾中外发展史教训深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加速工业化,1953年起至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先是发现一些猫突然跳水自杀,后来发现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病人。过段时间病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曲,变声嚎叫着惨死。经过多方调查,发现是当地一些冶炼厂和化工厂将含汞污水排入水俣湾,午睡中有机汞也有甲基汞,水中的一些细菌把污水毒性较轻的无机汞转化成对人体有剧毒的甲基汞。鱼、贝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甲基汞,含量超出水中汞含量的一千倍至十万倍。居民食用鱼后不知不觉甲基汞中毒,近万人中枢神经受损,七中确认甲基汞中毒的病人有283人,有60人死亡。1970年日本开始执行当时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采取严厉的环保措施来控制污染。这起事件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细菌把无机汞转化成甲基汞。二是鱼、贝富集甲基汞。说明此时水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消费者(鱼和贝)都在放大污染物。 我国也在加速工业化。2004年2-3月,四川化工集团公司违反规定进行改试生产,由于设备出现故障,使氨氮含量超标十倍的污水直接排入沱江。沱江干流受到严重污染,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沱江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水平。2005年11月13日,中石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本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上百吨硝基苯等有毒化学物随消防水排入松花江,哈尔滨宣布全市停水4天,沿江数百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江水顺势危及到邻国俄罗斯后,国家打击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2007年5月29日,无锡太湖突然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受污染的湖水黑臭,生活在太湖边的无锡市喝不到自来水。蓝藻突然暴发和湖水发黑变臭是因为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田经流水流入太湖,这三种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氮磷元素,而氮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物质。当过量的营养物质流入湖泊、海洋这些流动缓慢的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蓝藻和绿藻会大量繁殖。水面上会出现由这些藻类形成的一片片的“水花”,又称“藻花”,在海洋称为“赤潮”。这些藻类有恶臭,有的有毒,鱼不能吃又被藻类堵塞鱼鳃而死亡。大量繁殖的藻类遮蔽阳光,水地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更可怕的是由于藻类不能被鱼类食用,自生自灭,死亡的藻类和产生生物尸体腐烂,分解,又将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新释放进水中,再促使藻类生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植物营养物质长期保存在水中。湖泊一旦出现富营养化,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还是很难恢复。太湖蓝藻事件后,江苏省在7月1日全面施行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成为全国首个调整派污染费的省份。 2008年6月11日,云南省有关环保部门在例行检测中发现一向水质优良的阳宗海被砷污染,经过两个月的排查,确定锦业公司是这次砷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几年间产值有六个亿,纳税1000多万元。但治理阳宗海的污染要几十个亿,还影响了沿岸近3万人的饮水安全。锦业公司被勒令关闭。 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城西自来水厂的水源地蟒蛇河被含酚废水污染,河

大连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

大连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

大连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全市房屋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加强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工程质量及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基础设施是指与房屋建筑工程配套的供水、供电、供热、燃气、消防、道路、桥梁、路灯、排水、环卫、绿化、边坡、电视、邮政等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是指教育、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设施。 第四条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全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全市的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并具体负责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的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其他区市县、先导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特殊工程按管理权限进行调整。规划、消防、环保、供水、供电、供热、燃气、市政、电视、邮政、教育、民政、物业等有关单位和其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工程情况,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竣工验收管理工作。

(三)本办法第七条(二)、(三)、(四)、(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项规定的文件。 (四)验收组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五)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六)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十条负责监督该房屋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程序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进行监督;教育、民政、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等应当对相应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功能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并要求建设单位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第十一条工程未经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对包含若干个子单位工程的单位工程,当其子单位工程具备独立使用功能且符合竣工验收条件时,可对子单位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分期建设的住宅小区项目可以实行分期竣工验收、分期交付使用,但必须保证一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应予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先期设计、先期施工、先期验收、先期交付使用,其中包括幼儿园、社区管理用房、物业用房等。 第三章配套设施移交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配套设施移交手续,接收单位应当及时配合接收。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配套设施移交后的保修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

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一、规划理念 (1)生态规划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公平满足现代与后代的发展需要,建设生态。 (2)人本规划理念。注重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精神的培育,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设和谐。 (3)特色规划理念。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突出城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特色,建设宜游。 (4)统筹规划理念。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整体效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建设宜居。 (5)经济规划理念。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投资创业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建设宜业。 二、规划重点 (1)合理确定城市性质、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模,突出生态文明城市定位。 (2)推进城乡一体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保障生态文明城市的区域整体发展。 (3)合理确定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镇、产业和人口分布,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空间布局。

(4)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继承和发扬独特的城市文化,发扬鲜明的生态文明城市精神。 (5)强化空间管制容,突出自然环境特色,构筑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框架。 (6)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系统,提高生态文明城市整体服务水平。 (7)合理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保障生态文明城市高效运转。 (8)调整城市住房供应体系和结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高生态文明城市居住质量。 (9)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生态文明城市安全度。 三、规划围 市域围:为市行政区划围,含市辖六区(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小河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总面积为803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围:东起乌当区永乐,西至清镇市红枫湖,南起花溪区青岩,北至修文县龙场、扎佐,包括市辖六区(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小河区)及清镇市的红枫湖镇、百花湖乡和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总面积为3121平方公里。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计取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2010修订)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渝建发[2010]158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12.01 【实施日期】2010.12.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计取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2014修订)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计取及使用管 理规定》的通知 (渝建发〔2010〕158号) 各区县(自治县)建委,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0〕2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和实体水平,保障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合理计取与有效投入,规范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行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技术

标准以及《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8〕169号),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委对原《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计取及使用管理规定》(渝建发〔2006〕177号)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现将修订后的《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计取及使用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 措施费用计取及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保障施工从业人员的作业条件和生活环境,防止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8〕169号)等相关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包括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装饰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2020年建设委员会城乡建设工作总结

2020年建设委员会城乡建设工作总结 XX年,市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战略,努力抓好城乡灾后住房重建、城乡体系建设、城乡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四大建设”任务,积极推进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全力 推进灾后住房重建,农村住房重建全面完成 (一)农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市农村住房重建总户数(含维修加固)为451633户,其中,314989户维修加固房屋已于XX年全面完成;截至XX年6月底,新建的136644户已建成136048户、占总量的99.56%;已入住105672户、占总量的77.33%。314989户、8.7亿元的维修加固补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新建补助资金24.013亿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二)城镇住房重建实现预期目标。截至XX年6月5日,全市城镇维修加固141512套、1537万平方米,已全面完工。全市城镇住房重建42958套、383万平方米,已竣工38769套,建成比例 90.25%。全市城镇住房重建有序推进,进展较好,已建成了幸福家园二期、鱼凫新村、慧民苑、水乡人家、子龙安居房等项目。

(三)农村重建“三清一还耕”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已到最后决胜阶段,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办和各灾区县(市)抓住“三清一还耕”(清理拆除板房和自建过渡安置房、清理废墟、清理环境,宅基地还耕)这个重点,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全市共还耕宅基地51752亩,完成任务总量的78.15%;共拆除板房97716套,完成任务总量的64.34%;拆除自建过渡房24276套,完成任务总量的81.64%。 (四)城镇重建突出重点,着力打造特色场镇。目前,龙池、虹口、街子、泰安、西岭、花水湾、三郎等场镇重建已基本完成。突出龙门山脉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山地特色旅游恢复较快,龙池、虹口等场镇已接待大量游客。其余场镇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预计9月底可基本完成15个特色场镇的打造。 二、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结构,形成组团式城市走廊带 按照田园式城市形态,全域形成组团式城市群走廊带布局的要求,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发展。 (一)加快中心城区城市重大项目建设。XX年,中心城区以打通断头路、重要出入城通道及地铁建设为主,完善路网结构和优化道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大政发 [2010] 70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现将《大连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大连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全市房屋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加强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工程质量及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基础设施是指与房屋建筑工程配套的供水、供电、供热、燃气、消防、道路、桥梁、路灯、排水、环卫、绿化、挡土墙、电视、电信、邮政等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是指教育、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设施。 第四条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全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 案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全市的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并具体负责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其他区市县、先导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规划、消防、环保、供水、供电、供热、燃气、市政、电视、电信、邮政、教育、民政、物业等有关单位和其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工程情况,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竣工验收管理工作。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30年的发展中就集中暴露出来。可以说,口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中国工业化、加快,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迅速扩大。2013年,“雾霆”成为中国的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霆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霆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在生态方面,上世纪80年代,沙漠化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每年扩展达2460平方公里,其损失难以估量;同时,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我国己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湿地丧失和功能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把发展的速度和生态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即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和人口状况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字发展理念,其次,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再次是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通知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 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管理局,有关单位: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57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2011〕110号)的规定,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建办标〔2016〕4号)的要求,为适应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的需要,保障营改增后工程造价计价工作顺利平稳实施,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营改增后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整原则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执行2008年《重庆市建筑工程计价定额》、《重庆市装饰工程计价定额》、《重庆市安装工程计价定额》、《重庆市市政工程计价定额》、《重庆市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计价定额》、《重庆市房屋修缮工程计价定额》、《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以下简称2008计价定额),2011年《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价定额》、《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费用定额》(以下简称2011轨道定额),2013年《重庆市建筑安装工程节能计价定额》,《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重庆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CQJJGZ-2013)(以下简称2013清单计价),均按照“价税分离”和营改增前后各项费用水平不变的原则调整计价依据。 工程造价=税前工程造价×(1+建筑业增值税税率11%) 其中,税前工程造价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和规费之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09]109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切实做好全市建设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特制定全市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以下简称“三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观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调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各级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努力促进全市建筑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伤亡人数和较大事故“三个继续下降”,为构建和谐西安创造良好的建筑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年”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

制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全行业安全意识,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素质。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工作范围、内容要求 (一)建筑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对象范围是:各区县、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以及2008年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企业、单位和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重点内容。 1、执法行动。对以下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或查处: (1)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 (2)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相关规定,违法违规进行项目建设的; (3)谎报、瞒报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 (4)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5)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 (6)拒不执行建筑安全监管指令、抗拒执法的; (7)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2、治理行动。对以下行为进行严格治理: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表彰2002年度全市优秀质量监督站、优秀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表彰2002年度全市优秀质量监督站、优秀质量监督员、检测员和受理投诉工作先进单位、个 人的通知 【法规类别】奖惩起诉和受理 【发文字号】大建质发[2003]150号 【发布部门】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3.07.14 【实施日期】2003.07.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表彰2002年度全市优秀质量监督站、优秀质量监督员、检测 员和受理投诉工作先进单位、个人的通知 (大建质发[2003]150号) 各区、市、县城建局,有关单位: 2002年度,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广大质量监督管理系统职工认真贯彻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大力强化质量意识,推动了我市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提高了工程质量监管整体水平,涌现出一批优秀质量监督管理单位和优秀质量监督管理个人。为表彰先进,决定授予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质量监督站等8个单位优秀质量监督站荣誉称号;授予曲平等37名同志优秀质量监督员荣誉

称号;授予徐云伟等15名同志优秀质量检测员荣誉称号;授予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投诉办等5个单位受理投诉工作先进单位;授予张金波等19名同志受理投诉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予以表彰。 希望各获奖单位和个人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成绩。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据相关规定对获奖的单位、个人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先进为榜样,努力工作,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附:1、优秀质量监督站名单 2、优秀质量监督员名单 3、优秀质量检测员名单 4、受理投诉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5、受理投诉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三年七月十四日附件1: 2002年度全市优秀质量监督站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质量监督站 庄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大连市旅顺口区工程质量监督站 大连市金州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文明作为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的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角色与地位是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水平及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原始文明大约经历了400万年时间,在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人与自然之间基本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自然对人类的主宰。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创造力非常有限,即使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从总体上也能较快的恢复平衡。社会发展到一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初步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和“原始经验”的积累,人类组建以栽培作物和驯养动物取代采集和渔猎的部门,于是农业和畜牧业就发展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完全依赖、顺从自然的状况。但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整个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以农牧为主,活动范围较小,而且该时期人口密度不大,所以人对自然的破坏和冲击力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未超出环境容量,生态系统仍可维持大体上的平衡,人类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300多年前,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时代。尤其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自然界进行强力征服和探索,以至于在短短的300多年间人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人们不再盲目崇拜自然,而是把自然当做被征服的对象,“人定胜天”、“人类中心论”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主导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以至于全球出现极其严重的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森林锐减、垃圾成灾、水污染等等,这些事实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想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则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的承载力相协调,必须转换人类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制约自身的行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使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时代。 从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人类已处于主导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因此,人类要想实现文明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自始至终都应保持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不应相互对抗。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人们自觉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