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含答案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含答案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含答案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含答案

第23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

[目标导读] 1.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学会研究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方法。2.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思考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3.阅读教材,了解化能合成作用。

[重难点击]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一 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多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最为重要。

1.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

?????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 2的量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放出O 2的量

2.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实验原理:抽去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后,叶片在水中下沉,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充满细胞间隙,叶片又会上浮。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内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越多。

(2)实验流程

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用打孔器在生长旺盛的绿叶上打出(直径=1 cm)

抽出叶片内气体:用注射器(内有清水、小圆形叶片)抽出叶片内气体(O 2)等

小圆形叶片沉水底:将抽出内部气体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

↓ 的烧杯中,小圆形叶片全部沉到水底

强、中、弱三种光照处理: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 mL 富含CO 2的清水,各放入

10片小圆形叶片,用强、中、弱三种光照分别照射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3)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光照越强,烧杯内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越多,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

3.结合细胞呼吸,人们用下面的曲线来表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

(1)说出各点代表的生物学意义

①A点:光照强度为零,只进行细胞呼吸。

②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为光补偿点。

③C点:是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

(2)说出各线段代表的生物学意义

①OA段:呼吸作用强度。

②AB段: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仍比呼吸作用弱。

③BD段:光合作用强度继续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而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④DE段:光合作用强度达到饱和,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

归纳提炼

1.除了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有一定影响外,光谱成分也对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红光和蓝紫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绿光不适合光合作用。太阳光中各种色光均衡,对植物最有利。

2.光合作用速率或称光合作用强度,是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定的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的量(通常用释放多少O2或消耗多少CO2来表示)。包括表观光合作用速率和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它们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图:

活学活用

1.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图1所示。图2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图1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问题导析(1)图1中A点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与图2中的B图相对应。

(2)AB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除了供给叶绿体利用外,还有部分释放到细胞外,对应图2中的A图。

(3)B点表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恰好供给叶绿体利用,对应图2中的C图。

(4)C点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图2中的D图。

答案 A

解析图中AB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进行光合作用,还有部分排出。

二其他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除光照外,其他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光合作用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据此请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一般植物的适宜温度在35 ℃左右)。

答案如图所示

(2)二氧化碳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时,再增加CO2浓度,光合速率也不再增加。

(3)矿质元素:缺少N会影响酶的合成,缺少P会影响A TP的合成;缺少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小贴士内部因素对光合作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色素的种类和含量、酶的数量、C5的含量等。如叶龄对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就是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多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①图甲中,当光照强度低于P点时,三条曲线重合,说明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高于Q点时,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温度。

②综合上述坐标曲线可知:P点之前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随其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到Q点之后时,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除横坐标之外的其他因素。

2.将下列生产实例和利用的光合作用原理连接起来

3.化能合成作用

(1)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①自养生物:绿色植物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生物称为自养生物。

②异养生物:人、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的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属于异养生物。

(2)化能合成作用

①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

②实例: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氧化成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归纳提炼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内部因素环境因素????? 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矿质元素 活学活用

2.一般来说,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其

原因是( )

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

B.酶的活性降低

C.气孔关闭,氧释放不出,抑制光反应

D.气孔关闭,CO 2不足 问题导析 光照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强→水分散失加快→为防止植物体萎蔫,气孔关闭→CO 2进入叶肉细胞减少→影响了暗反应。

答案 D

解析 光照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强,从而避免叶片被灼伤,但炎热中午光照过强时,为了防止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失,造成萎蔫、干枯,通常植物进行适应性调节,气孔关闭(此时水分主要通过叶表面表皮细胞直接蒸发散失,降低叶表面温度)。虽然光反应产生了足够的

[H]和ATP ,但因气孔关闭,CO 2进入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分子数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糖类的产生。

当堂检测

1.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 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乙低答案 B

解析在密闭小室中,由于光合作用的进行,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逐渐下降。

2.硝化细菌的同化作用与绿色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利用的原料不同

B.合成的产物不同

C.利用的能源不同

D.产生的A TP不同

答案 C

解析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均能将CO2和H2O合成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但两者的能量来源不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答案 B

解析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会导致叶绿素缺少而使光反应强度降低,进而因[H]和ATP合成不足而使暗反应强度降低。

4.如图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光照强度在n点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①光照强度②CO2浓度③温度④O2浓度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 A

解析光合作用受光照、温度、CO2浓度和无机盐等因素影响。n点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

5.“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安徽盛产茶叶,科技人员为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对茶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有关研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如图所示,从8:00开始到10:00左右,净光合速率不断升高并出现第一个高峰。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中午时分,光合速率下降,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从图中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部分关闭,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至下午15:00左右,净光合速率回升出现第二个高峰,但峰值较低,限制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气温过高,呼吸作用增强,光照减弱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得知茶树喜阴湿环境,他们设想,如在茶园空隙处间行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玉米等,

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还可能有效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他们欲利用学校的一块正方形茶园进行探究,请完善以下实验:

①将该茶园均分为东、西两块,分别标为A组、B组,其中B组为实验组,A组为对照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两组进行相同的栽培管理。

③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测量A、B两组茶树的________________和胞间CO2浓度。

④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他们的设想是正确的,原因可能是间作玉米能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提高茶叶的胞间CO2浓度等。

答案(1)光反应暗反应(2)气温回升CO2浓度适宜(3)胞间CO2浓度降低(4)胞间CO2浓度较低(5)②A组不处理,B组间行种植适量的玉米③净光合速率④B组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高于A组环境的空气湿度

解析(1)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3)炎热夏季中午,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部分关闭,导致胞间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下降,这就是植物的光合“午休”现象。(4)炎热夏季午后,光合“午休”结束,植物净光合速率回升出现第二个高峰,但由于气温过高,呼吸作用增强,光照减弱及胞间CO2

浓度较低,净光合速率峰值较低。(5)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茶树林是否间种玉米,因变量是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实验组茶树间种适量的玉米,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如果实验组茶树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高于对照组,则说明同学们的设想是正确的,原因可能是间作玉米能提高环境空气湿度,降低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提高茶叶的胞间CO2浓度等。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教学设计 【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构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通过分析光照和CO2浓度变化对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物质合成量的影响,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构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并加深理解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理顺光合作用过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综合、灵活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主动探索的技能、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光合作用原理的认识,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现象,渗透S—T—S 教育。 【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光反应、暗反应的相互关系。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与条件、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过程设计】 ◆◆基础要点回扣(学生预习并完成下列提纲) 1 叶绿体结构 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光和色素主要分布在,酶主要分布在。 2 光合作用过程 (1)光反应阶段: ①部位:__________ ②条件:光、色素、酶; ③过程:水的光解:2H 2 O→4__ +____(为暗反应供[H]) ATP的形成:ADP+Pi+能量→ATP(为暗反应供能) ④能量变化:_______能→_________能 (2)暗反应阶段: ①部位:________ ②条件:多种_______ ⑨过程:C0 2的________:C0 2 +_______→2______ C 3的 ________:2C 3 →________+_________([H]做还原剂,消耗________)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含标准答案)-(1)

第23课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 [目标导读] 1.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学会研究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方法。2.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思考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3.阅读教材,了解化能合成作用。 [重难点击]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一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多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最为重要。 1.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 错误! 2.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实验原理:抽去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后,叶片在水中下沉,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充满细胞间隙,叶片又会上浮。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内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越多。 (2)实验流程 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用打孔器在生长旺盛的绿叶上打出(直径=1cm) ↓ 抽出叶片内气体:用注射器(内有清水、小圆形叶片)抽出叶片内气体(O2)等 ↓ 小圆形叶片沉水底:将抽出内部气体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 ↓的烧杯中,小圆形叶片全部沉到水底 强、中、弱三种光照处理: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 mL富含CO2的清水,各放入 10片小圆形叶片,用强、中、弱三种光照分别照射 ↓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3)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光照越强,烧杯内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越多,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 3.结合细胞呼吸,人们用下面的曲线来表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 (1)说出各点代表的生物学意义

①A点:光照强度为零,只进行细胞呼吸。 ②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为光补偿点。 ③C点:是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 (2)说出各线段代表的生物学意义 ①OA段:呼吸作用强度。 ②AB段: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仍比呼吸作用弱。 ③BD段:光合作用强度继续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而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④DE段:光合作用强度达到饱和,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 归纳提炼 1.除了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有一定影响外,光谱成分也对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红光和蓝紫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绿光不适合光合作用。太阳光中各种色光均衡,对植物最有利。 2.光合作用速率或称光合作用强度,是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定的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的量(通常用释放多少O2或消耗多少CO2来表示)。包括表观光合作用速率和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它们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图: 活学活用 1.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图1所示。图2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图1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问题导析(1)图1中A点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与图2中的B图相对应。 (2)AB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除了供给叶绿体利用外,还有部分释放到细胞外,对应图2中的A图。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2.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3.掌握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4.了解化能合成作用。 [重点提醒] 1.光合作用的过程。2.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基础梳理】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阶段 (1)场所:____________的薄膜。 (2)过程:色素吸收光能,一方面将水分解为______和________,另一方面,在酶的催化下,促成ADP和______生成______。 2.暗反应阶段 (1)场所:叶绿体的________。 (2)过程:①二氧化碳和____结合形成两分子______,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_。 ②在酶的催化下,______接受______释放的能量并且被______还原,形成______和______。 三、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空气中________浓度,土壤中________多少,光照______与________,光的成分及________高低等。 2.光合作用的应用: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________温度,晚上适当________温度。 四、化能合成作用 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________氧化时所释放出的________来制造__________,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________生物。 【基础自测】 1.欲测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反应,可以检测是否有 ()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含答案) (1)

第23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 [目标导读] 1.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学会研究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方法。2.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思考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3.阅读教材,了解化能合成作用。 [重难点击]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一 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多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最为重要。 1.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 ?????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 2的量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放出O 2的量 2.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实验原理:抽去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后,叶片在水中下沉,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充满细胞间隙,叶片又会上浮。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内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越多。 (2)实验流程 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用打孔器在生长旺盛的绿叶上打出(直径=1cm) ↓ 抽出叶片内气体:用注射器(内有清水、小圆形叶片)抽出叶片内气体(O 2)等 ↓ 小圆形叶片沉水底:将抽出内部气体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 ↓的烧杯中,小圆形叶片全部沉到水底 强、中、弱三种光照处理: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 富含CO 2的清水,各放入 10片小圆形叶片,用强、中、弱三种光照分别照射 ↓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3)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光照越强,烧杯内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越多,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 3.结合细胞呼吸,人们用下面的曲线来表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

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来源。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奠定基础,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与光合作用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光合作用知识在全书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本节教学设计意图沿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高度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角度去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本节重点;同时希望通过对教材中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经典实验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体会经典实验所蕴含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对光合作用大体内容基本了解 ●对光合作用发现史有待于系统研究 ●对光合作用详细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究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2)描述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学会控制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生能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同时能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和探索中前进的。通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的分析,能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 四、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教学设计 富源县第二中学刘兴荣 1.设计思想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第二、三课时的内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的要求是“认识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并总结。”要求教师按“理解水平”进行教学。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高中生物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以“自主探索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思想,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识图、析图、信息获取、信息处理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教学分析 2.1.教学重点和难点 2.1.1.教学重点:普利斯特利实验过程、萨克斯实验过程及原理、鲁宾和卡门实验过程及原理、对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理解。 2.1.2.教学难点:对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理解。 2.2.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两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是光合作用研究历程。首先是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可更新空气;萨克斯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鲁宾和卡门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通过对这三位科学家的实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第二课时是依据卡尔文实验总结出光合作用图解,通过对图解的学习和讨论可以总结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再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进行讨论,可以得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推理能力,第二课时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信息获取、信息处理能力和理解能力。 2.3.学情分析 2.3.1.知识基础方面:学生通过前一段(初中)的学习,已经对光合作用有了大体的认识,如“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制造营养”等,在上一节课已经对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中所含有的色素进行了学习,具备了对“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学习铺垫了基础。 2.3.2.能力与思维方面:学生的能力与思维有差异,特别是思维方面,有的逻辑思维强而有的形象思维差,有的形象思维强但逻辑思维差,等等。这样,在读图、析图时,教师应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加强指导、督促,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升华、得到发展。 2.4.教学条件分析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多是介绍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为了给学生动态、直观的感受,教师应多借助多媒体。另外,根据学生对实验的感受,巧妙设疑,使教学过程层层递进。 3.教学目标 3.1.知识 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应用光合作用的原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2.技能 通过对光合作用研究历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光合作用过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练习题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练习题 、单选题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健那绿染色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内膜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的嵴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 C.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脂肪的检测两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不同 2.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多,叶绿素合成需要Mg B.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C.提取实验中,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D.提取后,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B叶. 绿体在细胞中均匀分布的 C. 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4.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进行纸层析,如图 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据此叙述正确的是(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 <Ⅲ<Ⅳ C.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D.操作中如果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5.将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的七色光投射到水绵上,水中的好氧细菌聚集最多的一组光区是() A.红光和黄绿光 B. 红光和橙光 C. 红光和蓝紫光 D. 黄光和蓝紫光 6.选用下列实验材料、试剂或方法,都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① 用18O 供给小球藻证明光合 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途径 ②用H332PO4 验证线粒体是ATP合成的主要场所 ③用淀粉酶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④用醋酸洋红液对根尖染色,观察并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 A.①②B①. ③C②. ④D③. ④ 7.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 装置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作者:————————————————————————————————日期:

课时课题: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简述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 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1.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2.初步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 坐标图);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目标 1.参与“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合作学习和自我评价; 2.体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成功的快乐; 重点尝试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 难点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坐标曲线图); 知识点1.简述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 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能力点1.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2.初步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 2 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坐标图); 自主探究点根据影响因素画出坐标图 易错易混点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训练点三大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拓展点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教法与学法讨论交流、自主合作学、问题引导法教学模式三段六步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导入过渡语: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悉了光合作用的概 念,了解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并简要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大 致过程、实质及意义。现在让我们作一个简短地回忆:…… 通过对之前内 容的充分复习, 一方面可以对 所学内容加深 理解,另一方 面,也可以为本 节课作充分的 知识储备。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目录 前言 (2) 一、教材分析 (2) 二、学情分析 (2) 三、教学目标: (3) 1.知识目标 (3) 2.能力目标 (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4) 1.教学重点 (4) 2.教学难点 (4) 五、教学方法: (4) 六、课前准备: (4) 1.教师准备 (4) 2.学生准备 (4) 七、课时安排 (4) 八、教学过程: (5) 1.导入新课 (5) 2.教学新课 (5) 3.板书设计 (7) 4.巩固提高 (8) 5.总结 (9) 6.布置作业 (9) 九、学习流程图 (10)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前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己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整合于生物课堂,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今,教育媒体和手段日新月异,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随着现代教学媒体不断涌现,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互联网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推动了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因而,网络技术与生物课堂有效整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更有必要性。教师、学生借助网络(校园网、互联网等)环境和网络技术,采取新型教学模式,共享网络资源,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期更好的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课,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五章第四第二部分的容。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等知识。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引导学生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生物学,但对本节知识的支撑较弱,加上学生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生物的知识层次有差别,在教学过一些学生很熟悉的贴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说课稿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要讲的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结构和组分,以及它作为生命系统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生命系统开放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它是本学段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铺垫。本节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其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是本小节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重点掌握两个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发生的部位和条件,并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高度去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 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 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2、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四、说教法 讨论法、探究法、分析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五、说学法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叶绿体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分布着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那么,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将会转移到何处?这些酶催化了哪些生化反应?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些内容。 2、讲授新课: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经了300多年,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和生活的经验,谈谈自己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同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幻灯片显示问题: 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为什么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 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实验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功?他是否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更新的是什么?为什么?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到哪里去了呢? 萨克斯实验证明了什么?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实质 让学生读课本103页的光合作用图解,播放光合作用的flash,师生共同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CO2+H2O ——光——→(CH2O)+O2 叶绿体 A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发挥了两方面的用途。 物质变化:H2O变成了﹝H﹞和O2 ADP和Pi变成了A TP 能量变化:光能转化成A TP中的化学能 场所:类囊体的薄膜。 光反应生成了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H﹞和A TP,这两种物质被转移到叶绿体基质 中去,继续参与暗反应。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第4节《能量之源一一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3、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 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 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能力方面: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教学方法】学案式教学+过程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1课时_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概念 【知识框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丿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厂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L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L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上课前分好学习小组、指定好小组长。 I导入 时间:4min 教学设计:导言+情景剧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讲授:

我小时候就知道咱们桓台县是全国闻名的吨粮县,最近我又听说咱们桓台县要推广种植大棚蔬 菜,这不,我刚到咱桓台二中,就碰到了菜农老王和老李,老王兴高采烈,但I 老李:王大哥,咱都 是种黄瓜的,你家黄瓜和俺家黄瓜咋差别这么大呢? I 老王:(洋洋得意的)大兄弟,种啥也得讲科学 I 老李:(焦急的)种个大棚还讲啥科学啊?那你快说说你那科学! | 老王:(胸有成竹的)你可听好了,要提高产量,就得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大棚里 |的温度要适当提高,光照要适当增强,二氧化碳浓度要适当加大。 ' 老李:(满脸疑惑的,板着指头数着说)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 |这与产量啥关系啊! I 老王:不知道了吧,淄博实验中学的徐老师今天正好要带着大家一起探究《光合作 I用的原理和应用》,好好听听吧!听完后你就茅塞顿了! 老李却愁眉哭脸,这是为何呢?让老王、老李来给大家说说,有请老王和老李。 非常感谢老王和老李的精彩表演,谢谢! 就让我们开始《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探究吧!(板书) 啥是光合作用呢?不仅老李想知道,早在3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光合作用原理 的探究历程,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揭开光合作用神秘的面纱吧!(板书:(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请拿出学案,看学案的第一部分内容一一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请按要求完成该内 容的学习,5分钟后,找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n主要内容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时间:10min 教学设计: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适当讲授 设计意图:体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艰辛和巧妙的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法:自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法:学案导学+讲授 教法:学案导学 讲授: (边讲授边板书,分别找小组同学起来回答,并及时评价):通过问题1,我们知道了 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通过问题2、3,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二氧化碳,并且有氧气生成,

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案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回顾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难,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课时:2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天气对植物有什么益处? (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问: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回顾一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哪里?吸收光能的物质是什么? (场所是叶绿体,吸收光能的物质是色素。) 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怎样写? 其实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才逐步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原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光合作用的第二部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先来重温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一、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根据课本给出资料,完成下列空白 二、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光能 CO 2+H 2O* (CH 2O )+O*2 叶绿体

注: 1、糖类(CH 2O)中各元素和原料的对应关系: C CO 2 H H 2O O 2 H 2O 2、能量的转移途径: 光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CH 2O)中稳定的化学能 3、碳的转移途径: CO 2 C 3 (CH 2O) 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2)土壤中水分 3)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 4) 温度的高低 四、化能合成作用: 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2C 3 + [H] 酶 (CH 2O) + C 5 CO 2的还原: ATP

光合作用原理的实际应用

光合作用原理的实际应用 21世纪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人们所面临的食物短缺问题日益尖锐,而人们所吃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或间接产物。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矿质元素、水等。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谈谈这些因素在现实种田中的应用。 第一.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光合作用需要有光照,要想有高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在大田中一般采用间作套种、轮作、合理密植等方法以便提高光能利用率。 1、间作套种 间作:在作物的行间进行播种另外的作物。 套种:在某一种作物生长的后期,在行间播种另一种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生长期,增加产量,也说套作。 间作套种:在一块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

植几种庄稼。间作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 间作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但间作套种也有一定的原则: ①高与矮和胖与瘦搭配原则。如玉米与黄豆、黄花与麦类,这两组植物的植株纵横发展彼此干扰少,更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早熟高产。 ②单子叶作物与双子叶作物结合原则。如玉米、高粱、麦类与黄豆、花生、棉花、薯类等进行搭配,这样既可用地养地,又能因其根系深浅不一致而充分利用土壤各层次的各种营养物质,不会因某一元素奇缺造成生理病害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单位面积的整体效益。 ③习性搭配原则。大田作物中有的作物喜光性强(如棉花、麦类、水稻),而有的作物喜欢阴凉(如生姜、毛芋);有的作物耐旱怕湿(如芝麻、棉花),有的作物又喜欢湿润的环境(如水稻、豆科、叶菜类),所以,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特性,进行有意识的定向和针对性的集约栽培,这样就可达到各自的适应与满足,从而获得比单一种植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练习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练习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 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 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答案C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最初用于( ) A。CO 的固定 2 B。C 的还原 3 C。将水分解为O 和H+ 2 D。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解析光能被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同时分解水产生H+和O 。 2 答案C 3。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但不增强,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光照太强,叶绿素分解 B。夏季气温太高,酶活性降低 产生的太少 C。暗反应过程中C 3 D。水分蒸腾散失太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少 解析光照过强不会引起色素分解,并且中午过后光合速率又不断恢复,如果色素分解,将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光合速率不会恢复,A项错误;夏季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下午14点左右,与光合速率在中午12点下降不符,B项错误;夏季中午由于阳光过强,温度过高,植物为了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使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减少,生成的C 太少,C项正确;中午温度较高,植物水分蒸腾散失太多,但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3 和NADPH正常,D项错误。

答案C 4。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B。供给14CO 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 2 →C 3 →甲 C。结构A释放的O 2 可进入线粒体中 D。如果突然停止CO 2的供应,短时间内C 3 的含量将会增加 解析在光合作用中,CO 2首先和C 5 生成C 3 ,如果突然停止CO 2 的供应,则C 3 的生成量减少,而 其消耗量不变,因此短时间内C 3 的含量将会减少。 答案D 5。右图是某阳生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以CO 2 的吸收量或放出量表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反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示意图是( ) 解析A点时,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光合作用需要的CO 2 全部由细胞呼吸产生的 CO 2 提供,整个细胞对外不表现出气体交换。 答案C 6。下图为某绿色植物细胞中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a~g表示物质,①~③表示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教案

光合作用原理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 (2)说明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3)简要分析萨克斯实验、恩格尔曼实验、鲁宾-卡门实验,总结出光合作用需要光、场所在叶绿体中、产物主要有淀粉、释放氧气中的氧来自水。 2. 过程和方法能力方面 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探究→收集和处理事实→得出结 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感受科学发现的艰难,激发科学兴趣,增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疑、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 2学情分析 1.我校作为重点中学,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 2.学生已经在小学的《常识》和初中的《自然科学》中学习了关于光合作用的部

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和实验设计一定的认识为这节课打下了知识基础。 3.学生刚学过细胞的发现简史、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对细胞膜的亚显微 然而流畅。 4. 的实验设计得以顺利完成。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萨克斯实验、恩格尔曼实验和鲁宾-卡门实验。 2.教学难点 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以后羿射日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天空中肆虐着十个太阳,大地干涸焦枯,寸草不生。英雄后羿神弓射九日,大自然才恢复风调雨顺、鸟语花香的景象。如果当时后羿不听从人们的劝阻而将最后一个太阳也射落,那么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活动2【讲授】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推测 ?2.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光合作用原料H2O的证明 ?3.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4.英格豪斯的改进实验——光合作用条件光的证明 ?5.索苏尔的实验——光合作用原料CO2和H2O的证明 ?6.萨克斯的实验——光合作用产物淀粉证明 ?7.恩格尔曼的实验——光合作用产物O2和场所叶绿体的证明 ?8.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O2的来源 活动3【活动】恩格尔曼的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恩格尔曼的实验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有哪些?教师对其进行点评 活动4【活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来自二氧化碳还是水?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来自二氧化碳还是水?设计完成之后分组讨论,最后再与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进行对比 活动5【活动】萨克斯实验 学生讨论萨克斯实验的优点以及他这样做的原因,老师最后点评 活动6【活动】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学生根据探究过程自己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最后老师点评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含答案)

第23课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原理的应用 [目标导读] 1.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学会研究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方法。2.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思考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3.阅读教材,了解化能合成作用。 [重难点击]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一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多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最为重要。 1.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 错误! 2.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实验原理:抽去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后,叶片在水中下沉,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充满细胞间隙,叶片又会上浮。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内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越多。 (2)实验流程 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用打孔器在生长旺盛的绿叶上打出(直径=1 cm) ↓ 抽出叶片内气体:用注射器(内有清水、小圆形叶片)抽出叶片内气体(O2)等 ↓ 小圆形叶片沉水底:将抽出内部气体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 ↓的烧杯中,小圆形叶片全部沉到水底 强、中、弱三种光照处理: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各放入 10片小圆形叶片,用强、中、弱三种光照分别照射 ↓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3)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光照越强,烧杯内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越多,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 3.结合细胞呼吸,人们用下面的曲线来表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 (1)说出各点代表的生物学意义

①A点:光照强度为零,只进行细胞呼吸。 ②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为光补偿点。 ③C点:是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 (2)说出各线段代表的生物学意义 ①OA段:呼吸作用强度。 ②AB段: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仍比呼吸作用弱。 ③BD段:光合作用强度继续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而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④DE段:光合作用强度达到饱和,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 归纳提炼 1.除了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有一定影响外,光谱成分也对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红光和蓝紫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绿光不适合光合作用。太阳光中各种色光均衡,对植物最有利。 2.光合作用速率或称光合作用强度,是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定的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的量(通常用释放多少O2或消耗多少CO2来表示)。包括表观光合作用速率和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它们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图: 活学活用 1.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图1所示。图2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图1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 问题导析(1)图1中A点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与图2中的B图相对应。 (2)AB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除了供给叶绿体利用外,还有部分释放到细胞外,对应图2中的A图。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案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教材内容分析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五章第4节第2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叶绿体的结构和色素组成等内容之后,进一步学习物质在细胞这个系统的转换过程。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和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及应用。其中光合作用的原理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章的内容是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任何涉及生物能量转换的学科都是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及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2)尝试探究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运用对比法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 (3)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前人探索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并作出相关的评价。 (2)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科学素质,关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四、教学难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五、学情分析 1、优势 (1)初中已学习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已做“绿叶产生淀粉”实验。 (2)具备物质转变和能量变化等相关的化学知识。 (3)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模仿探究能力。 2、不足 (1)高一学生,生物学知识水平不高。 (2)缺乏生活体验,抽象性、微观性思维不活跃。 (3)分析能力局限,缺乏自主探究思想。 六、教学策略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