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内涵界定历有争议(40页【22】),

侧重指建安诗歌的艺术表现。

两大主题:反映现实,讴歌理想。

风格特征:慷慨悲凉,明朗刚健。

(四重内涵: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见33、34页)

形成原因:遭逢乱世的悲悯情怀;

重整乾坤的英雄意识。

是建安风骨的鲜明体现。

第一章建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及断限

建安文学≠建安年间(196—220)的文学。

建安文学时间跨度为40年左右。

约自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至魏明帝太和六年(232)

模糊说法

(1)“三祖”时代;

(2)跨越汉献帝、魏文帝、魏明帝时期。

二、“邺下风流”

邺:邺城(今河北临漳),曹操的据守之地,是建安时代实际上的政治文化中心。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建安七子及其他文人环绕,形成了邺下文学集团。

邺下时期是建安文学的重要阶段。“邺下风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建安文学的代名词。

三、建安诗歌的发展进程

两个近源:汉乐府民歌;汉末文人古诗。

发展进程:由受乐府民歌影响很深的状态,转向文人化的精致华美。

曹操是这一过程的开端,

“七子”、曹丕为其发展,

曹植为完成者。

四、关于“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风骨”原为人物品藻术语。

风指风采、风神、风姿、风度。

骨指骨相、骨法。

风、骨连用指个人整体的风度、品格。

如《宋书?武帝纪》说刘裕“风骨奇特”、“风骨不恒”。

“风骨”成为文论术语

《文心雕龙》首次将其用于文论,有《风骨》篇。

陈子昂倡“汉魏风骨”;

严羽最早提出“建安风骨”概念。

刘勰论建安文学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

(认为建安文学基本符合“风骨”的规定性。)

今人对“建安风骨”的理解

阅读书目

1、三曹别集(黄节、夏传才、赵幼文等注本)

2、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节曹氏父子

一、曹操的英雄本色

1、其人之英雄本色

不同文化系统中的不同形象:

《三国志》称其“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演义》中却为“汉贼”……

常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

精神实质却是向原始儒学人文精神的复归。

《世说新语》故事:捉刀英雄

2、其诗之英雄本色

“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

(《雕龙?时序》)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张说《邺都引》)

其诗具有率真沉雄的鲜明个性和豪迈劲健、笼盖一世的英雄气概。

古人的评说: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锺嵘《诗品》)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敖器之《诗评》)

魏武雄才崛起,无论用兵,即其诗豪迈纵横,笼盖一世,……

(胡应麟《诗薮》)

忧患意识与天下意识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秋胡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闪耀着英雄主义光芒。

曹操诗的两大主题

(1)反映社会动乱及民生疾苦

(“诗史”类作品)

以《薤露行》、《蒿里行》为代表。

(可视为诗史的上下篇,揭示董卓作乱的前因后果。)

悲凉的基调

《薤露》、《蒿里》原为乐府旧题,属送葬挽歌。

曹操用以写时事,改杂言为五言,仍保持悲凉的基调,与乐府古词的情绪取向存在潜在关联。

高度的概括力

从大处落墨,不详写细节。

自灵帝中平六年(189)至献帝建安二年(197)

九年的史事总括篇中,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薤露行》之乐府古辞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

人生一去何时归。

曹操之《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前八句以何进为主线,回顾汉末历史)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徂)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转写董卓之乱)

《蒿里行》之乐府古辞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曹操之《蒿里行》(观其视角)

写初平元年(190)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

高屋建瓴地概括社会变乱的本质现象,

堪当“实录”、“诗史”之誉。

《蒿里行》(22页)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构思特点

分成前十句与后六句两层。

前半写因,后半为果;(叙事)

前半是历史事件的纵剖面,后半是社会生活的横断面;(描写)

前半抒愤,后半述悲,悲愤之情互相激发。(抒情脉络)

“霸气”与“菩萨气”

明谭元春:“此老诗歌中有霸气,而不必其王;有菩萨气,而不必其佛。”(《古诗归》卷七)葛晓音:“以雄浑高远之势起调,以悲凉沉郁之情收尾。于俯视群雄的冷眼中见出拯世济民的热肠。”

(《八代诗史》)

(2)抒发理想与怀抱

《观沧海》借景抒怀。

《龟虽寿》直抒胸臆。(思想深度可与《十九首》比较)

试比较:《对酒》与《短歌行》的高下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戴。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

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短歌行

主旨是求贤,但不能只解为求贤诗。

其中凝聚者深沉的忧患意识与天下意识。

《短歌行》胜于《对酒》之处

以情动人

(特别是首尾的苦闷与豪情);

比兴迭见,韵味悠长;

似断似续,忽起忽伏;

用典自然,不留痕迹。

3、曹操的文学史地位(归纳)

(1)开一代诗风

率先以沉雄的歌吟,为建安诗歌唱出了慷慨悲凉的起始音。

借乐府古题写时事,对后世新乐府诗的形成和发展有启示意义。(2)对四言诗的复振

(3)“改造文章的祖师”

以《让县自明本志令》(又称《述志令》)为例

《述志令》

选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

作于建安十五年(210),是反映曹操思想和经历的重要文章。

以散句为主,绝少骈化痕迹,

不事雕琢,自然朴实,疏朗畅达。

“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

层次

1、回顾:自己本志向不广,只是与时俱进,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1)“孤始举孝廉……欲为一郡守”;

(2)世道混乱,“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指沼泽)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3)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4)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

(5)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2、表白:功高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3、笔锋一转: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封地可退,兵权不能放弃。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二、曹丕的文士气

字子桓,曹操次子。

建安22年立为太子,后称帝,谥魏文帝。

(一)文学史地位的奠定

1、《典论?论文》是最早的文学专论,首开六朝文学批评风气。

2、《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被视为唐人歌行之祖。

3、邺下文学集团的核心人物。

《典论·论文》二题

(1)文学价值论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对照:叔孙豹的“三不朽”说

大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文体论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二)“魏响”的开启

沈德潜:“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古诗源》)

曹丕诗不以表现建安诗歌的两个普遍主题见长。

曹丕诗所长

于建安风骨之外别开境界。

缺少悲壮与崇高,而向细腻、藻丽发展,推进了建安诗歌的文人化。

风格清隽婉约,情思纤丽,

擅长游子思妇题材,代人言情。

《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雁,一作鹄)

念君客游思断肠,(一作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的文人化特点

(1)展示思妇心理更加细腻。

或直抒胸臆,或借景言情,或对面着笔,写来千回百转。

(2)遣词有文采。

如“慊慊”、“茕茕”、“皎皎”等叠字的运用;

化用诗、骚语言而能明白流畅,不失民歌的活泼清新。

首三句的化用:

白露为霜。(《秦风·蒹葭》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汉武帝《秋风辞》)

王夫之评:“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古诗评选》)

曹氏父子之别

明锺惺:“(曹丕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不及老瞒远矣。”

清沈德潜:“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

三、“建安之杰”曹植

字子建,曹操第四子。

“绣虎”。

“才高八斗”。

居《诗品》之“上品”。

(一)性格决定命运

“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三国志》)

热情、外向、放达、单纯、善良。

半生不幸:

争嗣失败。备受猜忌。

“号则六易,居实三迁”。

名为藩王,实类囚徒。

年41,抑郁而亡。

谥思。

(二)创作的个性魅力:

对理想的不懈讴歌。

“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

(《与杨德祖书》)

创作分期

前期(邺下时期):白马少年般的英风豪气。

后期: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备受压抑的不平。

执着理想,一以贯之。

《白马篇》的意义

改变了游侠杀人报仇的形象,赋予其爱国精神;

以游侠自喻,将自己的抱负和个性展示无遗。

曹植的“侠客梦”,是建安文人英雄情结的表现。

《白马篇》:文人的侠客梦(26页)

《薤露行》:以乐府旧题直陈理想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曹植的后期创作

内容更为丰富(四类,P26、27)。

由外向性转变为内向性。

就理想的表现而言,前期豪放、昂扬的声音逐渐减弱,以悲愤哀怨为基调。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在黄初之后放射出新的光彩。

歌唱理想的表达方式有二:

一是直接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表明人生态度,

如《杂诗》(其五、六)。

《杂诗》其五:直陈其志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谢脁《和江丞北戍琅邪城》的化用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劝勉为主旨)

太和年间的功业之心

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必效须臾之捷,以灭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求自试表》)

二是借妇女题材托喻身世。

故许多此类作品具有双重意蕴,是屈原香草美人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者。

写实与托喻妙合无垠。

模式:以弃妇比逐臣;

以待嫁之女托喻渴望入仕之士。

( 如《七哀》、《美女篇》等)

《七哀》:思妇之怨(P27)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杯。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美女篇》:“剩女”的悲哀(247)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在,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寄托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

相关问题

妇女题材在曹植前期创作中即已存在,如其《弃妇篇》、《出妇赋》、《叙愁赋》等,能否一概以托喻身世来解释?

(参考文章:《曹植妇女题材之作鉴赏异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三)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28页)

1、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全面展示了五言诗的魅力。

2、风骨与文采完美结合,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化的转变。

表现:(1)改变了乐府民歌的叙事格局,充沛地展示失意文人的内心世界。

(2)改变了汉乐府古朴的语言风格,讲究词采的华美,自觉炼字炼句,注重音律的和谐之美。

(3)写作技巧更为讲究:

善用警句,极工起调;

结构之顶针体(《赠白马王彪》);

构思之童话色彩(《野田黄雀行》)……

《公宴诗》:偶句与炼字之妙(248)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连用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被”、“冒”等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本来一般的景致因炼字而富有生命动感。

曹植诗的“起调”与警句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赠徐幹》)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泰山梁甫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野田黄雀行》)

……

(四)曹植的诗歌史影响

清成倬云比较三曹:

“魏诗至子建始盛,

武帝雄才而失之粗,

子桓雅秀而伤于弱;

风雅当家,诗人本色,断推此君。”(《多岁堂古诗存》)

锺嵘《诗品》的极高评价(28页)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fǔ fú )。(黼黻: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

风格影响

“曹子建气骨奇高,词采华茂。

左思得其气骨,陆机摹其词采。

左一传而为鲍照,再传而为李白;陆一传而为大小谢,再传而为孟浩然。沿流溯源,去曹益远。”

(清牟愿相《小澥堂杂论诗》)

文本影响

“《鰕(鳝)篇》,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诸作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其范围。”(P28,引胡应麟《诗薮》)

(五)其他文体创作

《洛神赋》与《与杨德祖书》

思考与练习

1、建安文学繁荣的原因。

2、以曹操诗为例,说明建安风骨的内涵。

3、比较汉乐府《陌上桑》与曹植《美女篇》。

拓展题:

三曹优劣论之我见。

(参阅《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第三节建安七子与蔡琰

一、“七子”之名

七子之称,始出曹丕《典论?论文》。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七人。

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杀,实际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文学活动,但仍有“邺中七子”之说。

其中王粲、刘桢文学成就最高,

与曹植并称曹王、曹刘,

在《诗品》中居上品。

二、“七子之冠冕”王粲

(一)经历与创作:

家世显赫

少年成名

避难荆州(《七哀诗》《登楼赋》)

归曹入邺(《公宴诗》《从军诗》)

《登楼赋》:身居荆州的惆怅与期盼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至)。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王道:朝政。高衢:大道,喻帝王的力量。)

曹植《王仲宣诔》:

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何道不洽,何艺不闲。

……

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分过友生。庶几遐年,携手同征,如何奄忽,弃我夙零。……生荣死哀,亦孔之荣。

(二)以本色取胜的《七哀诗》

关于题意:

五臣注《文选》吕向引西晋张载语:“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

(表哀思之多)

元人李冶认为“人之七情,……情之所系,惟一哀而已,故谓之七哀。”

或解为“七解”、“七首分咏七种可哀之事”。

《七哀》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特点

打动人心处:个人的流亡、人民的苦难交织在一起。

个人的感伤中蕴藏着深沉的情怀。

表现社会残破的图景,

有宏观的勾勒(“出门”句),

也有典型事例的特写(饥妇弃子)。

结尾将眷恋长安的乡情融入了对圣主贤伯救民水火的向往中,

使诗的主题得到升华。

影响:

霸陵伤别,或许起于王粲。

李白《霸陵行送别》

送君霸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碧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三、刘桢的赠答之作(自学)

《赠五官中郎将》

《赠徐幹》

《赠从弟》

四、蔡琰及其《悲愤诗》

(一)才女的不幸

才女:“博学”,“妙于音律”

记忆超群

三重不幸:

为人妻:三次婚嫁的不幸

为人母:生生割断母子亲情的惨痛

为人女:战乱中失去了所有的亲人

(二)《悲愤诗》的文学史地位

(建立横向、纵向两个坐标来审视)

1、反映动乱,“在东汉人中,力量最大”。

并非旁观者的感慨,

而是亲历其难者的百姓自道。

故真实性、震撼力更胜一筹。

2、题材的开创意义

(分三段细读)

(1)首次真切表现了被卷入战争漩涡的妇女非人的处境;

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野蛮性。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2)首次从母亲的角度叙写了特定情境下的母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梁启超论蔡琰

“可怜她情爱的神圣,早已为境遇所牺牲了,所剩只有母子情爱,到底也保不住。”

“她的情爱到处被蹂躏,她所写完全是变态。”

(3)首次展示了再婚女子的复杂心理。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力。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三)写作特点

1、纪实性:具自叙传性质

2、通过矛盾冲突揭示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悲与愤

生与死的抉择;

故国之思与母子之情的矛盾

3、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

4、环境和气氛的渲染

思考题

反映汉末战乱与民生疾苦是建安文学的普遍主题,试比较曹操、王粲、蔡琰等人表现这一主题的不同特色。

阅读书目

1、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

2、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总结:建安文学繁荣的原因

1、时代因素

2、创作主体的觉醒

3、文学渊源

4、领袖因素

第二章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自240年至249年,共十年。

文学史上通称的正始时期,从正始元年,至司马炎以晋代魏(265年),共26年,正是魏晋易代之际。

把握易代特点与文学风貌的联系。

把握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的差异。

高平陵之变(典午之变、嘉平之变)

司马氏专权16年,三废帝,大杀异己。

《晋书?阮籍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被称为中古最黑暗的时期。

2、魏晋风度:超然与忧愤的交织

超然:

轻裘缓带,不鞋而屐,谈玄论道,饮酒服药,反叛、怪异。

忧愤(本质):

例: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他们终日饮酒,实在是一件最不得已的痛苦事情”(王瑶)。

“痛苦的潇洒,苦涩的风流”

(陈洪《诗化人生》)。

3、世风、士风影响下的诗风

(闪烁其词,不谈时政);

(2)玄学思潮影响下:呈现清虚旷远的诗风

(深谙得意忘言之旨,追求深邃的境界)。

二、正始与建安诗歌的区别与联系

35页:内容上的“多”与“少”;

正始文人关注现实,

却不敢直接反映现实,

于是创作转而走向内心深处,表现政治高压下的痛苦、忧患。

正始诗歌的新要素:

玄理入诗,有议论化倾向。

正如刘勰所言:

“正始明道,诗杂仙心。

何晏之徒,率多浮浅。

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

故能标焉。”

(《文心雕龙·明诗》)

阅读书目

2、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中华书局2014年版

3、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4、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或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二节阮旨遥深

字嗣宗。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阮瑀之子。

“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本有济世志”,

(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但现实与理想形成巨大的冲突,

郁结为失望、痛苦,

转而从老庄思想中寻求慰藉。

阮籍的思想

从诠释三玄可知其来源:

《通易论》、《达庄论》、《通老论》。

将儒道两种矛盾的思想统一起来,形成独特的人生观和处世方式。

阮籍的处世方式

“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至慎”)

“不拘礼教”,“任性不羁”。

前者是其全生手段,

后者是其郁闷的宣泄口,

故常以越世之举玩弄世俗。

郁闷的另一出口是创作。

阮籍外表放达,内心痛苦,

八十二首《咏怀诗》是苦闷的宣泄,是“恸哭而反”的注脚。

元好问评阮籍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认为阮籍不狂不痴,其诗笔纵横如长江奔流,是其不平之气的宣泄。)

二、《咏怀诗》的特色

《咏怀诗》非一时一地所作,

内容广泛,举凡咏史、游仙、招隐、玄言等这一时期常见的题材都包容其中。开创了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最突出的主题:表现生命的孤独之感;胸中“块垒”巨大无比。

《咏怀》(其三十三)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风格特色:苍凉隐晦

“隐晦”的表现:

2、比兴强化隐晦

3、借古讽今(影射)

《咏怀诗》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从《咏怀诗》其一看阮诗的隐晦

古人评阮诗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锺嵘);

“百代以下,难以情测”(李善引颜延之注)。

主旨显与隐之比较

以王粲《七哀》(二)、陶渊明《杂诗》为参照王粲《七哀》(其二)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陶渊明《杂诗》(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咏怀诗》(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257页、35页)

《咏怀诗》的比兴手法

比兴的运用使诗旨更为隐晦。

通过比兴表达怀疑、绝望等情绪。

多描绘死亡、衰微的事物。

诗中景物多非实景,而是阐发某种哲理的符号。

《咏怀诗》(其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比兴之解

(2)斥责司马氏的残暴,惋惜曹魏的衰败。

比兴诸说

此以桃李比曹爽,言荣华不久,将被司马氏所灭。……

“驱马”以下始入自己,言急欲上西山以避之。……

此疑初辞曹爽辟时,故用“西山”,言其不念其粟也。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嘉树零落,繁华憔悴,皆宗枝剪除之喻也。不然,去何必于西山?身何至于不保?岂非周粟之耻,义形于色者乎?而不蹈叔夜菲薄汤武之祸,则比兴殊于指斥也。

(清陈沆《诗比兴笺》)

前四句喻美好时代与凋零时代;

末二句隐喻一个时代的最后日子。(叶嘉莹)

《咏怀诗》之影射

黄节:阮诗用“梁”字皆借言魏。

(借古讽今法)

《咏怀诗》(其三十一,P36;P258)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三、“遥深”的决定因素:

时代与身世(37页)。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自叙》:“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四、阮籍的诗歌成就(归纳)

开创了大型抒情组诗的形式,为用五言诗反映多方面的生活内容和复杂心绪,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艺术经验。

2、全力写作五言徒诗,为五言古诗脱离乐府影响而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细腻刻画内心感受、传达复杂意绪的杰出本领,含蓄不露、婉而多讽的艺术风格,给后人以无穷启示。

(如陶渊明《饮酒》《杂诗》、陈子昂《感遇》、李白《古风》等均为咏怀组诗)

五、其他作品

魏晋小赋的杰作:《东平赋》、《首阳山赋》等。

《大人先生传》设为问答之辞,实为赋体之文,讽刺礼法制度、礼法之士。

裈(kūn)虱之喻

汝独不见乎虱之处乎裈中,逃乎深缝,匿夫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

(炎丘:指南方的酷热之地。火流:如流火般炎热。区内:人世间。)

思考题

2、“阮旨遥深”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3、阅读《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中华书局2007年版),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三节嵇志清峻(清远,峻烈)

字叔夜,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早孤,有奇才。学不师受,无不该通,长好庄老。善谈理,能属文。

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

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尚奇任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

为司马氏所不容,终遭杀身之祸。

二、嵇康的思想

“越名教而任自然”

(《释私论》。任:顺应)

“非汤武而薄周孔”

(《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的“七不堪”

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

抱琴行吟,弋(射鸟)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

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素不便(善于)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通“几”),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

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同惧)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

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

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

嵇康的“二不可”

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

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嵇康之死

导火线:因好友吕安的案子受牵连被拘捕入狱。

罪名:“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今不诛康,无以清王道。”(《世说新语?雅量》注引)

广陵绝响,千古传扬。

(可读余秋雨《遥远的绝响》一文)

三、嵇康的悲剧

性格悲剧:

过于执著,刚直峻急,龙性难驯

(自谓“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

玄学人生观的悲剧:

追求个性自由(任自然),却未能解决个人与社会,感情欲望与理智的关系问题。

(此从罗宗强《心态》一书)

思考:《家诫》透露出的信息。

四、“清峻”的四言诗

2、以峻切之语写峻烈之情;

3、“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何焯)

代表:《赠秀才入军》与《幽愤诗》

阅读37页《赠秀才入军》其九、十四。

(送兄入军之诗,读来俨然如自言其志。其中的昂扬生气、超脱飘逸,其实就是嵇康的自身写照。)

(“秀才”为汉魏时荐举科目之一,与明清时为科考名目情况不同。)

赠秀才入军

(十四,37页)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bō)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郢人”之典

郢人垩(è)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杂篇·徐无鬼》)

后用“郢人”喻知己。

练习

2、比较《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家诫》,感受嵇康思想的痛苦与裂变。

3、阅读《赠秀才入军》组诗,体会作者的理想人格形象。(阅读嵇喜答诗,体会二人思想差异。)

4、把《幽愤诗》译为白话文。

例:《燕歌行》其一(体会其文人化特点)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概说

●魏晋易代之际的世风、士风与诗风

●高压、恐怖的政治局面

●政治环境影响下:呈现出苍凉隐晦的诗风

?风格之变。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关于阮籍

三曹与“建安风骨”的关系

“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时期和魏文帝、魏明帝时期诗歌的美学特征,又称“汉魏风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是天下大乱的时代,这时代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诗人。“三曹”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于建安前期先后投奔曹操,形成了一个以曹操为首的文学群体,共同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时期。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权臣,位至魏王,死后被儿子魏文帝曹丕追尊为魏武帝。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建安文坛的领袖。现存诗歌二十多首,全为乐府。南朝梁的《诗品》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汉末长期战乱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一百个人中只剩下一个),念之断人肠。”曹操一生为天下统一而战,他的诗歌也抒发了这种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丕(公元187—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公元220年称帝,史称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论文》篇,是中国第一篇比较完整而有系统的文学批评论文,它论述了文章体裁、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学批评等问题,把文学的重要性提到了“经国(即治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程度。曹丕现存诗歌四十余首,大半是乐府诗,但多有变革。在内容上,他由反映社会问题转向抒发个人感情,擅长写离别相思之情;在诗体上,他大胆探索,创作了中国第一首七言诗《燕歌行》和长达77句的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在语言上,他由质朴自然转向清丽文雅;在风格上,他由慷慨悲凉转向委婉含蓄。他的诗歌已明显呈现文人化、个人化的趋势。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他才思敏捷,很受曹操宠爱,几乎立为太子。但他任性放诞,终于失宠。曹丕称帝后,他备受猜忌和迫害,名为王侯,实同囚徒。后来封为陈王,忧愤而死,年仅四十一岁。死后谥为思,世称陈思王。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曹植确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诗人,现存诗约九十多首,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最高成就。慷慨悲壮的情怀,爽朗劲健的形象,凝炼秀美的语言,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形成了“骨气奇高,辞采华茂”(钟嵘《诗品》)的独特风格。他的散文和赋也写得很好,其中《洛神赋》尤为著名。

建安文学

湘潭江声实验学校集体备课稿纸 2015 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研讨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研讨人员: 主备人:曾朝霞审核人:参与修改完善人员: 课题:建安文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建安文学的基本文学常识。 2.以“三曹”代表性诗歌为例了解建安文学的基本特点。 3.以其中一或两首诗为例进行诵读并鉴赏。 4.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建安文学的基本特点。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汉沛国谯(今毫州)人曹操组建青州兵,挟持汉献帝, 统一北方,社会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由于他们的提倡, 一度衰微的文学有了新的生机。在当时建都的邺城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临漳县 境内),聚集了一大批文人,他们在诗、赋、文创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并掀起了我国诗 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今天,我们就去看看那个时代颇具特点的文学。 二、文学常识介绍 1、建安文学的定义及代表作家 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 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 (曹操、曹丕、曹 植)和“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蔡琰,而 以“三曹”为核心。 2、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 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 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浓郁的的悲剧色彩,就是“建安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 三、以“三曹”诗歌为例,感受建安文学的特点 (一)曹操及其《蒿里行》 个性化设计:

从《蒿里行》简论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

从《蒿里行》简论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 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滥觞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精彩绝伦的一页。由于时代的动乱和文士自身的社会经历,建安文学体现出一种“慷慨悲凉”的感情基调,形成了后人所谓的“建安风骨”。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风清骨峻,篇体光华”八个字,我认为这大约能用来形容“建安风骨”。下面,我就以曹操的《蒿里行》来简单地论述“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 第一,建安风骨表现出深刻的现实性。建安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发,饥荒瘟疫相继肆虐。此时的文士大多亲历战乱,目睹惨象,因此他们常常泼墨挥毫,哀民生之多艰,表现出深刻的现实性。曹操的这首诗就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可以称得上是汉朝的“诗史”。诗中“军合力不齐”以下六句描述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的局面,其中“踌躇”、“雁行”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诸路将领各怀私心,逡巡不前的姿态,。“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两句对袁绍、袁术等人以讨伐为幌子,行南面称孤之实的卑劣行径做了尖锐的批判。最后六句直接描写军阀混战带来的危害:军士铠甲生出了虱子,战场之上尸横遍野,百姓更是深受其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描述了一派荒凉,凄惨的景象,表达了曹操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同情。 第二,建安风骨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建安文士挣脱了经学的束缚,能够无所顾忌地倾泄心中汹涌的情感,袒露胸中的真实想法。因此,建安诗歌往往蕴含着一种奋发蹈励的意气、慷慨高亢的激情和苍凉悲壮的情怀。《蒿里行》的开篇,就展现了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义士”、“讨”等词为全篇定下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接下来,曹操又用两个典故:周武王伐纣,在孟津会合八百诸候;刘邦、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段时间的文学,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蔡琰等。建安作家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也称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刚健:(性格、风格、姿态等)坚强有力。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刚健的作品气势豪迈壮阔,感情奔放激烈,境界雄奇浑厚,具有阳刚之美。 遒劲:雄健,刚劲有力。 风骨: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有个性、有力量的格调。 慷慨:情绪激昂。 影响 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开用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先河。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不少优秀之作,他学习汉乐府,但又有自己的风格。 他御军三十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唯才是举;对文士礼遇有加,与文士一同从事创作,讨论文章,相处如宾如友。 他的诗歌创作代表作品有: 1、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 如《蒿里行》中的名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2、表现统一天下雄心壮志、充满积极进取精神和博大的胸怀的 如《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气派。 3、表现对贤才的渴慕 《短歌行》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第六章 建安文学

第六章建安文学 一、名词解释 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论述题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完整版)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

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 文学史上的建安文学,是指从汉献帝刘协建安年间(193——220)下延到魏明帝曹睿太和年间(227——233)这一历史阶级的文学,它实际上是以曹魏为中心的文学。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以及曹氏父子的倡导和影响,这个时期的文学较之前代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特别在诗歌方面更是奇峰突起,作家群出,俊才云蒸,形成了古代诗歌史上第一个文人创作高潮和“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坚固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那么,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内容上:反映现实,抒写怀抱。汉末,三国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社会动荡,战祸连绵,疾疫水旱不断,死亡不幸袭击着千家万户,悲哭哀号弥漫了中原大地,实是历史上的一次大浩劫。建安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痛苦,描绘出一幅幅满目疮痍、凄凉残破的乱世灾难图。如曹操的《薤露行》记叙董卓之乱前后的历史事实,弹劾执政者的昏庸无能和军阀的殃民祸国;《蒿里行》更揭示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现实,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这两首诗向有“实录”之称,“诗史”之誉。王粲的《七哀诗》勾勒了一幅痛沭人心的画面:“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这令人惨目伤心的情景,正是当时苦难现实的典型缩影。蔡琰的《悲愤诗》通过叙述自己的悲惨遭遇,真切再现了董卓之乱中人民的惨罹杀戮,妇女横遭蹂躏的丧乱现实,和大乱后中原“城郭为山森,庭宇生荆艾。白

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的凄凉景象。此外曹植的《送应氏》、《泰山梁甫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都以不同方式、在不是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灾难和人民的疾苦。这是建安文学在内容上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建安作家还在其作品中抒写了他们希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壮志和理想。曹操的《短歌行》抒发民作者年岁老大、功业未竟的感慨、求贤若渴的情怀和统一天下的抱负,真诚感人。《步出夏门外》中的观沧海、《龟虽寿》更是“歌以咏志”的名篇。前者通过对大海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吞吐日月、怀抱星汉的豪情和席卷天下、囊括四海的雄心,后者直率淋漓地倾吐了老当益壮的英雄情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脍炙人口的名句,千秋使人慷慨。曹植的《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游侠英雄的形象,通过赞颂他“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高超武艺、“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的豪迈气势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献身精神,寄托了作者豪情壮志。曹植后期一再遭受曹不丕父子的迫害,但他仍多次上书求“自试”,念念不忘“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其五)、“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杂诗》其六),表现出早遭困顿而气不衰、其志弥坚的精神。另外,孔融的《杂诗》其一、刘桢的《赠三弟》三首等也都表现了当时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二、形式上:抒情直接,笔调明朗,文质相称,勇于创新。建安文人都大热爱民间文艺,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抒情“唯求诚恳”,“不求雕琢”,具备民歌那种浑厚朴素、直率自然的特点,不只曹操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如此,就是陈琳、阮的诗歌也带有明显的民歌调。与此同时,建安的优秀作品多产生于战乱年代,形

建安风骨和曹植诗歌的艺术特征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一时代的作家,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的特征: 首先是现实性。如曹操在《薤露行》中写道: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贼臣持国炳,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痛斥了何进误国,董卓殃民。《蒿里行》则叙述了群雄私争,自相残戕,致使兵祸连绵,民不聊生。诗歌形象描绘兵祸惨状: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植在《送应氏》中具体描写了当时洛阳毁败的情景也令人惨不忍睹: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在这破败的景象中,传达出一种悲凉感,在时直抒作者的惨伤,悲愤情绪:

建安风骨到南北朝

建安风骨到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期间出现了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呈现出一种全体性的风格。 文学的自觉标志: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三对文学的审美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收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玄学的崇尚自然与言意之变对文学与艺术有直接的影响。而佛学的传入,在文学想象、音韵词汇方面给中国的文学带来了影响。 唐文学的繁荣是为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它可以说是一代文学的标志。就表现领域说,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格调说,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就诗的形式说,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唐人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一是解决了黏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永明体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曹操的诗,现存二十馀首,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一脉相承。他采用乐府古题,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语言古朴率真,悲凉之中含跌宕慷慨之气。就艺术形式而言,曹操的四言诗也为已经板滞僵化了的四言体注入了活力。其诗一是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二是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他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曹丕,现存诗约四十首,按内容主要分为三类:一为宴游诗,模范山水比较细致,文词富丽,常用对偶,在我国山水诗的发展上有一定的地位。二是抒情言志之作。与他《典论》中的某些篇章用意相同。三是写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最能体现曹丕诗的水平。清人沈德潜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一变在个人情感的抒发,由历史和天下转向个人;二变在文人化艺术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和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他的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具备)他的诗中充满了对死亡的哀伤,他对人生中凄凉情感的体验,是超出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他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邺下文人集团) 曹植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白马篇》。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后期按内容可以分为四类: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用思妇、弃妇寄托身世,表白心迹;述志诗;游仙诗。锺嵘《诗品》“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歌九十馀首,其中六十多首是五言诗。他,既继承前代又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其诗受到后人推崇的原因有三:一文采富艳;二对五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三成为失意文人的典型。 2七子:王粲、刘桢、孔融、应玚、阮瑀、徐干、陈琳 “三曹”、“七子”在建安时代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他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自伤”是他的感情特征,写诗的出发点。 刘桢,性格豪迈,狂放不羁。其诗一如其人,纯以气势取胜,目无千古,踔厉奋发。他的诗一类为

“建安风骨”之流变阅读附答案

“建安风骨”之流变阅读附答案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 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 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原因。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得到重视。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风”,指风姿、风韵和风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而这种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 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的理念,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

关系。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新王朝。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在“建安风骨”流变史上,唐代两个标志性人物是初唐的陈子昂与盛唐的殷璠。陈子昂最早标举“汉魏风骨”的旗帜,将“兴寄”与“风骨”联系起来,张扬“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美学,达到与“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的境界。这使得他在继承建安诗歌慷慨苍凉的风格之外,又富于壮大高昂、寥廓雄浑的气概。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以“盛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骨”,使刘勰“风骨”说焕发了生机。这种流变既呈现为从文、辞到兴象、境界的迁移,又体现为自道德而审美的流转,折射出时局变迁对诗学风格的深刻影响。 “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一方面恰切地说明了时局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应该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古老命题。对政治的参与和理解,深化了诗人的生命体悟;文学的温情与浪漫,又赋予政治一种别样的情致。当“建安文学”走出建安,当“建安风骨”不再只是某一个时代的符号,而成为整个民族对“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我们才更为深沉地洞察了“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

建安文学的自觉

建安文學的自覺 這個問題,是魯迅先生最早提出來的。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系》:“用近代的文學眼光看來,曹丕的一個時代可以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 從曹丕《典論·論文》來考察,有以下表現。 一“詩賦欲麗”,對文學本質的認識,文學地位的提高。文學审美特征成為自覺的追求。“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強調立言的重要性。 二“文氣說”。創作個性的覺醒。 強調作家主體意識在文學創作中的作用。 三、文体观念的自觉。细分体裁。 四“哀人生之多艱”,抒寫內心世界,反映社會人生,慷慨悲涼,表現自我。 五“三曹”、“建安七子”,文學群體的出現。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66)》: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qí)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的影响;1文采富艳,泽被后世。 一代大家。《诗品》。才高八斗。王勃。李商隐。黄庭坚。汪道涵。 2五言诗的发展。 3不幸身世。 1.古都邑名。春秋齐桓公始筑,战国魏文侯建都于此。秦置县。汉后为魏郡治所。东汉末年又先后为冀州、相州治所。袁绍镇此。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曹丕代汉,定都洛阳,邺仍与洛阳、长安、谯、许昌合称五都。晋避司马邺 (愍帝)讳,改名临漳。十六国时後赵、前秦、北朝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有二城:北城曹魏因旧城增筑,周二十馀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列峙金虎、铜爵、冰井三台。旧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南城筑于东魏初年,大于北城,今属河南省安阳县辖境。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复名邺县,宋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并入临漳。《韩非子·内储说上》:“西門豹爲鄴令,佯亡其車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曹公敗于赤壁,引軍歸鄴。” 《典论·论文》和《文赋》各有一段话提到文体的特点,为文学史家所熟知。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典论·论文》)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文赋》) 一般的文学史著作都会提及这两段话。鲁迅先生更是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中国文学“自觉时代”的开始。但人们重视的是“诗赋欲丽”和“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这两句话,从中看出对文学自身形式美的追求的自觉。但仅注意到这些远远不够。仔细研究这两段文字,有几个细节值得进一步注意。《典论·论文》提及的文体有八种,分为“奏议”“书论”“铭诔”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阅读附答案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阅读附答案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 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原因。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得到重视。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风”,指风姿、风韵和风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而这种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的理念,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新王朝。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在“建安风骨”流变史上,唐代两个标志性人物是初唐的陈子昂与盛唐的殷璠。陈子昂最早标举“汉魏风骨”的旗帜,将“兴寄”与“风骨”联系起来,张扬“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美学,达到与“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的境界。这使得他在继承建安诗歌慷慨苍凉的风格之外,又富于壮大高昂、寥廓雄浑的气概。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以“盛 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骨”,使刘勰“风骨”说焕发了生机。这种流变既呈现为从文、辞到兴象、境界的迁移,又体现为自道德而审美的流转,折射出时局变迁对诗学风格的深刻影响。 “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一方面恰切地说明了时局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应该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古老命题。对政治的参与和理解,深化了诗人的生命体悟;文学的温情与浪漫,又赋予政治一种别样的情致。当“建安文学”走出建安,当“建安风骨”不再只是某一个时代的符号,而成为整个民族对“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我们才更为深沉地洞察了“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 (选自王洪琛《“建安风骨”之流变》,《光明日报》2016年08月26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建安风骨代表作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人才招聘中可用到)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o)?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yan),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学以致用:可用在老人活动中心或赠老人对联)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蒿里行》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野田黄雀行二首》曹植 一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美女篇》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盻遗光采,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白马篇》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饮马长城窟行》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论建安文学与陈子昂诗中的名士风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13487928.html, 论建安文学与陈子昂诗中的名士风骨 作者:陈逸鸣 来源:《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 摘要:林庚的《陈子昂与建安风骨》一文指出,当社会发展较好、充满希望时,更容易出现浪漫主义,并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论证,得出陈子昂诗歌和建安风骨属于浪漫主义的结论。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论证了建安时代的主流是战乱而非发展;建安文学不是平民文学,而是名士文学;陈子昂诗歌与建安文学一样,既关注现实、悲悯苦难,又雅好慷概、高扬理想。本文最后反思、批评了古代文学研究中常见的“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二分法的缺陷。 关键词:陈子昂;建安文学;名士风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 I2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8)02-0054-06 一、《陈子昂与建安风骨》内容概述 林庚的《陈子昂与建安风骨——古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传统》一文原载于《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于1987年收入林先生《唐诗综论》一书。《陈子昂与建安风骨》全文分为提出问题的前言和论证观点五个章节。在前言部分林先生发问:“作为盛唐时代前夕的大诗人陈子昂,他在诗歌创作上以及主张上,究竟是属于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呢”[1]5;在之后的五个章节里,林先生力证自己的核心观点:陈子昂诗歌属于浪漫主义。 在前言里,林先生除了提出上述的问题外,还摆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当社会发展较好、充满希望时,更容易出现浪漫主义。林先生的原话是:“在全民意志盛旺的情况下是有利于文艺高潮出现的,这自然就更有利于浪漫主义的出现”[1]5;“当所遇见的矛盾较为单纯,可以有希望克服的时候,就容易生产浪漫主义;当所遇到的矛盾纠缠复杂,难以求得解决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现实主义”[1]6。随后林先生就在这个前提上开始论证自己的核心观点。在第一章“武则天的时代”里,林先生用“武则天预为唐玄宗选拔了开元名相”等事例,论证了一个观点:陈子昂所处的时代,并非一些人说得那么黑暗,而是“一个全民意志盛旺的前夕,一个上升发展中深具浪漫主义气质的时代”[1]12。在第二章“建安风骨”里,文章先指出陈子昂钦慕的“建安风骨”是指一种“爽朗遒劲的风格”,它符合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高瞻远瞩”、“有理想而不同于流俗”、“具有英雄性格”。然后说建安时代也是一个上升的时代,农民起义带来的“主要的是发展而不是战乱”,这就是建安风骨“雅好慷概”、“梗慨多气”的主要原因。在第三章“陈子昂的诗歌主张”、第四章“陈子昂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第五章“《登幽州台歌》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作者立足于陈子昂的具体作品——《修竹篇》《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说明陈子昂诗歌的确颇有浪漫主义的风骨。 如前所述,在《陈子昂与建安风骨》一文的前言与第一、第二章里,林庚是在摆设自己的逻辑链。此逻辑链可归纳如下。在前言道明一个论证的前提,即社会发展较好时更容易出现浪

建安文学代表作之七哀诗

七哀诗 基本内容 《七哀诗》,是一种中国传统诗歌体裁,起自汉末,以反映战乱、瘟疫、死亡、离别、失意等为主要内容。《七哀诗》是民众生活的写照,与宫廷诗相对应,有鲜明的民间色彩。从汉代的建安七子王粲,到晋朝的张载,再到唐朝的杜甫,诗歌形式、内容、水平在一步步扩大、充实、提高。 虽然《七哀诗》在中国传统诗歌队伍里,是弱小的群体,史来不被人重视,但是却不能忽视她的存在,抹杀她的功绩。《七哀诗》的成就,在于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细致入微的描写、真实客观的记录。 《七哀诗》保存到现在的作品,现在可以见到的,以汉代的建安七子王粲的《七哀诗》为最早,其中《西京乱无象》一诗,最能代表汉魏风骨,堪称典范之作。用举重若轻之法,典型概括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读来令人为之落泪。而晋朝张载的《七哀诗》亦名佳构,作品凄怆感人。《北芒何垒垒》一诗末句“昔日万乘君,今为丘中土”更让人生无常之感。唐朝杜甫的《三吏》、《三别》,向为众人熟知,在此就不再赘言。 《七哀诗》的产生,往往是伴随着战争、兵燹,接着便是朝代的更替,或者朝廷的衰败。《七哀诗》的形成、发展,亦即是朝代更替的见证,其作用如同现在的摄像机、麦克风和新闻特写。《七哀诗》既有文学性,又有新闻性,还有文献性,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中国,诗歌往往兼有多种功能,而以《七哀诗》最有代表性。 到了后来,由于格律诗歌的兴起,唐诗、宋词、元曲等,相继在中国古代诗歌历史上风起云涌,淹没了古诗乐府,吞没了柏梁体,席卷了骈文,也兼并了四言、六言诗歌。自然,作为诗歌王国里的弱小群体《七哀诗》,亦遭到了灭顶之灾。在后来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辑里,就很少再看到有《七哀诗》的出现。因此,挖掘、钓沉、收集、整理、研究即将绝迹的稀有诗歌品种《七哀诗》,就更显得迫切和必要。 在汉代王粲、晋朝张载的《七哀诗》,还是以五言诗为主要表现形式。 王粲的《七哀诗》多用平韵,而张载的《七哀诗》则以仄韵为主。到了明末清初,王马为的《七哀诗》,则是以七言诗为主要表现形式,在结句处外加衬词。句数不等,或者对称,或不对称。在转句加衬词以外,还转韵。 前面多用平韵,到了转句、结句,就换成了仄韵。与王马为同样是活动在明末清初李世锡的《哀沅》一诗,则是三、四、五、六、七、九、十一言不等,而以三言诗居多,其次是七言诗,再次则是四言诗、五言诗。在用韵方面,也是平仄互换交错不一。这充分显示出《七哀诗》的表现形式活泼多样,灵活多变。用这种形式来表现沉痛的战争、瘟疫固然可以,那么用来表现其他方面的内容呢?不是也可以恣意汪洋么?

论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论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一个时代的倾诉与精神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指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当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其中重要的文坛领袖包括当时的的建安七子:即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徐干(字伟长),刘桢(字公干),应玚(字德琏),孔融(字文举),阮瑀(字元瑜)。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政权建立后的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也应该算是建安的文人。虽然他们的时代在建安之后,但从写作风格和精神面貌却是极其符合建安风骨的内涵的。这一时期内,符合建安风骨的精神内涵的文学作品统称为建安文学。 而所谓的建安风骨是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当时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建安代表诗人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时代以五言诗为主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这既是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建安风骨”。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唐刘勰和钟嵘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当代鲁迅先生赞誉:建安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和独立的地位。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与文士相处极欢洽。王粲死时,他率众文士送葬,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都叫一声送他。”于是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曹丕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论文,是建安时代文学自觉的标志。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纯粹的七言诗。 建安时期,以三曹为中心的文人们,他们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自己对社会的忧虑之情,从而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这种风格后来升华成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正是由于这种风貌使得建安的诗人们都有一种特殊精神风貌,这种精神表现出文人们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精神,以及洒脱的态度和应变能力,他们不再拘守儒学,表现自身鲜明个性,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汉魏风骨) :是指建安作家的作品内容和风格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色。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以曹氏父子为首,包括“七子”和蔡琰,除孔融之外,政治上都倾向曹操。这些作家大都饱经忧患,对动乱的社会现实有直接的感受。他们都拥护曹操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有着渴望为国家实现统一而建功立业的理想和壮志。因此,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表现统一天下的抱负,便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梗概多气、悲凉慷慨、刚健遒劲,便是他们作品的共同风格特征。而这种内容和风格,既有着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建安文学的这种特色,被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后来唐代陈子昂所说的“汉魏风骨”,也是指此而言 太康体:是指晋武帝太康时期所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作家有潘岳、陆机等。这类诗歌内容贫乏,大都注重炼字析句,追求词藻的华美,渐流于轻绮靡丽,是形式主义的作品。(见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左思风力:左思志高才雄,胸怀旷迈,富有反抗精神,其诗情调高昂,气势充沛,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特色。他的代表作咏史诗虽云咏史,实则借咏史来抒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因而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扬。左思诗歌创作的这种基本精神,后被钟嵘《诗品》称为“左思风力”。 上官体为唐初宫廷诗人上官为代表的一种诗体。其诗多为奉和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旧唐书·上官仪传》:“(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这类诗在形式上,更加追求工偶精对,将诗的对偶,归纳为六种对仗的方法。这虽为制作宫廷诗服务,但对律诗形式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个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这类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而外,元稹、张籍(766?-830?)、王建(766?-830?)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并为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元和体,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19)所形成的诗风。《新唐书·元稹传》:“元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天下传讽,号元和体。往往播乐府。”后来模仿元白风格所写的作品,元稹在《上令狐相公诗启》一文中,对此表示不满。又因元稹编有《元氏长庆集》,白居易编有《白氏长庆集》,后人也称之为“长庆体”。 古文运动,是唐代中期由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所谓“古文”,是与六朝以来重辞藻,讲音律的骈俪文相对而方,指汉以前的散体文。其特点是奇句单行,长短不拘,抒写自由,便于表达现实生活的内容,提倡古文,反对骈文,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而学习古文,借以宣传儒道,则是古文运动的目的。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当时推运了文学的革新,对于反对六朝以来的浮靡文风有积极作用;在其后,经过其门人的努力,古文愈益发展。至北宋,又得欧阳修等人的再次提倡,韩柳古文便形成一种新的散文传统,对我国散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