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一)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一)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一)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一)

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经济改革已在各种阵痛中行进了整整20年,目前正经历着“边际效益递减”的痛苦历程。而推根溯源,改革“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所有发生在经济领域的问题,其根源却深植于非经济领域,根本不是单纯的经济改革所能奏效。这一切意味着继续改革需要解决几个认识上的问题﹕第一,为什幺需要对改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检验而这种检验与审视为什幺又必须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制﹖第二,一个国家的改革单纯局限于经济领域是否明智﹖第三,改革中的公正问题居于何种地位,是否需要对改革作出价值判断﹖

对改革必须进行批判性审视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改革,都是对旧秩序的一种颠倒和社会利益的重新配置,势必要遭到各种各样的反对。为什幺我国在80年代会出现那种以意识形态标准来划分改革与反改革阵营的情况﹖原因在于人们刚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非常担心左的回潮,担心走回头路,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局面﹕谁对改革持有批评意见,谁就会被看作是反改革派。这种划分过于简单,改革中出现问题,应该允许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公开的传媒指出来,采取“驼鸟政策”回避问题无且于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对改革的批判应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改革目标的批判,二是对改革过程的批判,三是对改革方略的批判,四是对改革手段的批判。考察发展中国家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矛盾﹕所有的不发达国家在政策上都赞成更大的平等,它们在计划工作中通常突出地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作一个实际的目标。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会宣布政府的目标是通过让极少数的特权阶层更富有来创造更大的不平等,它们都自称坚持平等理想并正在制度层面上落实这一理想。但实际情况却表明﹕赞成更大平等的郑重宣言与明显的更大不平等的趋势之间存在着自相矛盾的问题。对于这个矛盾的解释必须与不发达国家的权力分配联系起来,比如当代中国正是在改革过程中,严重变形的权力之手介入国家资源分配,才导致在短短十多年内,迅速走完从平均主义到贫富差距过大这一段漫长的路。这一点说明,我们必须要对前20年的改革手段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检验,否则就无法解决层层累积的社会问题。要言之,对改革过程偏差的批判的着力点应该回到改革过程发生的原点来。这个原点就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权力大规模地介入国家资源配置。这里仅举两例﹕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我国有两项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不可不处理,一是国家资源的管理配置,二是庞大的国有资产。我国现在的“仿真市场经济体制”与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最主要的差别,那就是资源配置不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承担,而是由政府代行市场功能,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使权力这只严重变形的手介入国家资源配置,导致腐败现象丛生,寻租活动猖獗。而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严重缺陷,又使得国有资产成为各种利益集团寻租的“猎物”。有此两点,我国在理论上坚决反对私有化的同时,却有少数权力圈中人利用自己手中的的权力完成了私人资本原始积累,从而造成了这样一种与改革目标相违背的格局﹕一部分人承担改革代价,另一部分人却享受改革成果。而这种格局的形成,引起了社会种种不良事后反应,累积成今日无法避开的社会矛盾。对改革方略的检讨其实也必须进行。因为一个国家如果仅以经济发展为最高导向,只以金钱来解释成功,就会导致全民群情汹汹地追逐金钱,置具有超越性的社会目标于不顾。一个社会如果有50%的人追逐金钱,还有另一部分人却致力于其它方面的社会建设,这个社会还不能说是病态的。但如果绝大部分人都将追逐金钱悬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整个社会充斥着患了金钱迷幻症的人们,这个社会就只能说是病态的。因为一个国家毕竟不是一个巨型公司,国家领导人的职能也不是董事长,国家的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理念导引。追根溯源,中国社会现阶段的社会动力﹙金钱至上﹚及社会交易规则﹙权钱交易﹚的形成,完全是制度的产物。本人曾多次谈到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个本质的区别﹕发达国家制定新法规的难度相当大,需要经过反复争论才能出台,而一旦出台,执行起来就毫不含糊﹔而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则都有这样一种通病,出台法规容易,而执行起来却严重走样。如我国近两

年平均每18天就出台一项法规,但整个社会却陷入有法不依﹑执法者违法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局面,以至于中央政府不得不将反腐败的重点收缩到反司法腐败与军队腐败这两个重点区域。究其根源其实并不复杂,因为在全能政治下的权力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必然造成价格的扭曲﹕只要公共政策是由非市场力量所决定,那幺在缺乏有效监督和有效政策手段控制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包括法律﹚就具有增大扭曲性的巨大潜在可能。要言之,对改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检验必须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制﹕批评改革未必是反对改革,爱之深才责之苛﹔如果总是超越不了“左派”“右派”“改革”之类的阵营划分,必将限制我们对改革的反思向纵深拓展。目前有些争论其实完全是在对改革缺乏常识判断的情况下展开的,这类争论再轰轰烈烈也无助于解决问题。所有的现实都向我们发出警告﹕对改革的认同已不应该局限于名义,而应该看其实质内容。批评改革者未必都是“左派”,拥护改革者还得看他拥护的是什幺内容的“改革”。如果我们放弃对改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检验,只会导致改革过程偏差的加大。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2019尔雅答案100分

。。。。。。。。。。。。。。。。。。。。。。。。。。。。。。。。。。。。。。。。。。。。。。。。。。。。。。。。。。。。。。。。。。。。。。。。。。。。。。。。。。。。。。。。。。。。。。。。。。。。。。。。。。。。。。。。。。。。。。。。。。。。。。。。。。。。。。。。。。。。。。。。。。。。。。。。。。 中国人口的來源 1 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就是指(D)。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与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与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与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2 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ABCD)。 A、日本 B、东南亚 C、欧洲 D、美洲 3 历史上,(ABCD)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A、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4

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5 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人口与户口 1 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就是(A)。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就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2 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就是为了(ABC)。 A、兵役 B、徭役 C、征收赋税 D、划分土地 3

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4 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1 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就是(C)。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2 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就是增长缓慢,也就就是(ACD)。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3 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就是(ABCD)。

“三个前所未有”: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科学论断

“三个前所未有”: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科学论断作者:陈宇翔薛光远《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8日07版)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方面,世界变革潮流更趋强劲,中国同外部世界利益融合进一步加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向前,民族复兴前景已然可期。“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如何在历史的关键点上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再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需要对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有清醒理性的认识、清晰准确的定位、审慎乐观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针对当前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的“三个前所未有”科学论断,在空间与时间、世界与历史的坐标上标示出当代中国在世界发展大势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了我们处于什么环境、站在什么方位、面临什么挑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在全球坐标上,正在崛起的中国不但已经成为世界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经历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将中国拖入近代世界的秩序之中,曾经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列强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只能孤立无助地任其宰割。灾难深重的中国长期处于世界边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基础,为中国和其他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新型国家关系开辟了广阔道路,走上了崛起之路。从此,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揭开了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崭新篇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因素”“中国符号”日渐成为影响现代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中国开始从世界舞台的边缘向中心迈进。 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世界正面对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崛起与世界历史上任何大国的崛起都截然不同。中国不是通过损害他国利益谋求自己的强盛,更不是实施对外扩张和掠夺来建立霸权,而是靠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复兴的美好梦想。随着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愿意尊重中国声音,关心中国故事,认同中国道路,学习中国经验,中国的国际战略正在由“韬光养晦”变成“有所作为”,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时至今日,中国不再是处于世界体系边缘的旁观者,也不再是国际秩序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历史的坐标上,历经苦难与屈辱的中华民族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大步前进。近代以来,中国被裹挟进世界历史的洪流之中,蒙受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的灾难和痛苦,被迫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跨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逐步认识到中国的发展进步必须走变革的现代化路径,舍此之外,别无国家与民族的前途。然而,农民造反的“天国梦”、洋务运动的“自强梦”、维新变法的“改良梦”、辛亥革命的“共和梦”都没获成功,中国的现代化历经挫折,艰难前行。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学习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开始找到一条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繁荣富强的历史使命进行艰辛探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章节答案葛剑雄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复旦大学葛剑雄 2018年最新版答案 1.1中国人口的來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多选题】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A、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我的答案:ABCD得分:25.0分

【多选题】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 ?A、日本 ?B、东南亚 ?C、欧洲 ?D、美洲 我的答案:ABCD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2人口与户口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判断题】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1.3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2019全国卷Ⅲ,44,15分] 材料甲午战后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①,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②。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③。(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本题通过档案史料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1)问,依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其自身认识的转变;依据材料中“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结合所学知识从保守派的态度予以完善。第(2)问,依据材料中有关制度局地位的信息可得出其是变法的核心机构;依据材料中“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以及“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得出其注重维护皇帝权威;通过制度局的职能可得出其具有议院的性质。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6分)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9分) 解题反思 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1)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是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看: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进步,都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简言之,一是由于以人为本简明扼要、正确精辟地概括了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出发点、主体、动力、目的等基本原则,而这些正是构成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的基本要素。二是由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能否实现的前提和关键。从理论上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纯粹描述自然界和社会运动客观过程的一般发展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主要是指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问题。是党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人民如何自觉地创造历史,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有自觉能动性的基本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在尊重自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突出人的主体性,集中表达了人类应该如何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及这一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所持的基本观点。二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者,理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用者。所以,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充分肯定了人、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从实践上看,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走发展之路,这是大势所趋,人之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别扩大;资源耗损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贪污腐败、安全事故、官僚主义等社会消极因素不断发生,虽经整治,形势依然严峻。这些情况已经危害了人民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不仅要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动摇,而且必须更加明确:发展的主体是谁、依靠谁来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归于谁?衡量发展功过成败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提出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正确回答这些重大原则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人民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都应由人民做主,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所以,主张发展应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立场。只有正确解决这一世界观问题、立场问题,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排除发展过程中各种错误倾向和消极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才能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才能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发展的成果最终惠及社会全体成员。放眼人类历史和当代世界现实可以看到,人类真正自觉地设计整个社会发展的蓝图,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予以实施,并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从社会主义社会才开始的,也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实现。所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应该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十七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我认为,以人为本应该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理由主要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思想,当然也是一脉相承的。二是科学发展观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是今后长时期内统领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不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而且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各项事业的

2018春 尔雅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

2018春尔雅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 历史地理学科简介已完成成绩:100分 1【单选题】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 3【多选题】代课章节及考试答案()(1.0分)1.0 分。 A、QQ B、20932+ C、02559 D、以上都对 3【单选题】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 A、2700年 B、3700年 C、4700年 D、5700年 4【判断题】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5【判断题】本课程是关于“历史地理”的,所谓的“历史地理”是指:历史时期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已完成成绩: 1【单选题】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 2【单选题】秦始皇时期实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 3【判断题】沿革地理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延续和撤销是中央集权的治理基础。4【判断题】黄河的中上游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上)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单选题】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 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 2【判断题】自器测阶段以来,历史时期的极端气温都超过当代。3【判断题】中国最早的现代气候观测站是位于上海的徐家汇观象站。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下)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单选题】现在的()在宋朝时期被称为“南京”。 A、开封B扬州C商丘D、西安 2【判断题】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以外的文明,绝大多数没有延续到今天。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判断题】地理环境确定了物质和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2【判断题】地理环境没有规定人类从生产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或时间。3【判断题】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种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单选题】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 2【单选题】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影响力很小B应不违背客观规律,不超越极限C同样的地理环境会产生同样的文化D、以上都对 3【判断题】中国古时的渤海湾无法像地中海一样孕育出灿烂的文明是因为当时中国航海技术不发达,阻碍了相互交流。4【判断题】“山多地少”、“地瘠民贫”是徽商、晋商成功的主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改革题目训练题含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古代改革题目训练(内容影响类) 1.材料:“管仲相齐,以“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为指导思想...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 子各管五个乡,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 军令。战时组成军队, 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 人带领,闲时务农,战时出征,这种寓兵于农的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 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摘编自卢泰然《管仲治理齐国的道和术》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9 分) 2.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 445 年一前 396 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 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

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 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一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评价李悝变法的作用。(9 分) 3.材料:霍光的重要历史功绩是废去昌邑王,确定(汉)宣帝继位。这是保证西汉社会继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宣帝地节 二年(公元前 68 年),霍光卒。宣帝始亲政事,“励精为治”, 号为“中兴”君王。汉宣帝时期是西汉盛世的继续,实行武帝 末年以来罢兵力农、“思富养民”的政策。宣帝于本始元年 至神爵四年(公元前 73~前 58 年),曾七次下诏征召人材。又 先后诏令安置流民、减免田赋、减低盐价和赈济灾民,还一再 派遣使者或丞相、御史的属官,到各地查处执法不公、擅兴徭赋、出入人罪的不法官吏,考查地方官治绩。被称为“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赞”。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宣帝“励精为治”的变革举措。(8 分) (2)根据材料,分析指出汉宣帝变革举措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7分)

中国经济特区的历史方位

中国经济特区的历史方位 ——评鲁兵教授的《中国经济特区新论》 王天意 年初,当鲁兵教授将他的专著《中国经济特区新论》赠与我的时候,我便有一种好奇:看看潜心于特区研究的资深专家是如何评说中国经济特区的历史方位的。 这种好奇并非偶然,多年来,“特与不特”的争论不绝于耳,也使人们对中国经济特区的前途产生了困惑。2002年,当“我为伊狂”网友抛出洋洋洒洒的《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后,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深圳前途了思考,也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特区前途的思考,我们甚至可以听到一种清晰的否定特区的声音:经济特区情结的终结。 如果说,以往关于“特与不特”的争论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的话,那么,新世纪以来的争论则更具有深刻的背景,不仅仅是因为WTO一些基本原则对以往中国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惠政策提出了挑战,更重要的是协调区域发展的政策走向对经济特区的功能定位也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自然有更多的理由问:中国还有必要再搞经济特区吗,未来的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毫不掩饰地说,我就是带着这种挑剔的眼光和诸多疑问来读鲁兵教授的《中国经济特区新论》的。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经济特区新论》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气息,紧紧围绕人们心中的困惑纵论中国经济特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读来令人解渴。 显然,鲁兵教授对特区和特区研究是情有独钟的。《中国经济特区新论》既是他个人学术研究的一次总结,也在试图对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做一次总结和展望。书中以详实的资料和开阔的视野回顾了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展示了特区的现状和模式特征,描绘了特区未来的定位和前景,让人们体味到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

开放进程中不可磨灭的功勋,认识到特区存在的理由及发展中的现实挑战,也启发了人们对特区未来新定位的理性思考,仅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经济特区新论》就有其突出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中国经济特区未来定位的思考中,鲁兵教授并未简单地落入“特与不特”的争论,而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献策建言式地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新路径:其一是向顺应全球化潮流,符合WTO全球多边经贸体制规则、与世界特殊经济接轨的“世界经济特区”转型;其二是双层定位,部分转型,大部过渡,逐步实现与世界特殊经济区接轨;其三是整体保持现有模式,但不是消极地向“后特区时代”退化,而是按照十六大的要求。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站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的前列,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积极创造条件,有机会能进则进,不能进则争取在中国改革开放新试验中继续发挥“先走一步”的作用,直至历史使命终结。 应该说,三种路径的提出对中国经济特区的前途选择是有参考意义的,这也体现了鲁兵教授“研究以致用”的态度,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求大成,但求有所效用”。 果能如此,学人著书功莫大焉。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网课问题详解

如果没找到答案,请关注公众号:搜搜题免费搜题!!! 1. 单选题中央集权阶段,首都的功能和特点包括()。(1.0分)以上都对 2. 单选题中国古时选择与维持首都时,下列选项不属于从制角度考虑的因素和措施的是()。(1.0分) 近边疆 3. 单选题清代大臣()成功收复并促使康熙帝下决心留住,设立府。(1.0分) 施琅 4. 单选题妇好墓玉器经鉴定,证明三千二百多年前()与地区存在贸易路线。(1.0分) 5. 单选题从()以后到清朝,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1.0分) 安史之乱 6. 单选题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主流是()。(1.0分) 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7. 单选题()相继灭掉了辽朝和北宋。(1.0分) 女真人 8. 单选题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0分)应不违背客观规律,不超越极限

9. 单选题自公元()后期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0分) 13世纪 10. 单选题明朝把一省之权分为三司,其中()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1.0分) 承宣布政使司 11.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确的是()。(1.0分) 以上都对 12. 单选题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最重要、最丰富的证明是()。(1.0分) 丝绸之路 13.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面叙述阿拉伯人,叙述伊斯兰教的书是由()写作的。(1.0分) 杜环 14. 单选题明朝时期,()迁都北平改名为,与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布政使司”。(1.0分) 朱棣 15. 单选题诞生于元朝的青花瓷,其蓝色釉的原料产自()。(1.0分) 西亚 16. 单选题从()时期开始,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1.0分)

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第一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⒈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⒉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⒊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⒋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⑴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之路。 4.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改革的发展道路及未来方向

中国推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及当前进展 摘要: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仍相当艰巨。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第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第二,企业改革。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自主创新、优化结构、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第三,农村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四,文化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第五,财税、金融、投资改革。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和政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六,民生领域的改革。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 总之,最近的国际局势再一次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改革开放及其带来的发展,为中国的政治社会稳定创造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让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注意把握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又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5年改革实践,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高超的智慧不断探索改革路径,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创造了推进中国改革大业的方法论。改革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特征,今天中国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今非昔比;今天中国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攻坚克难。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方面统筹推进。 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目前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等因素,使我国进入了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近几年,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过多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弊端还没消除。从微观主体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有待改善;从市场体系看,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有待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没理顺;从宏观管理体制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从分配制度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还不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和再分配调节机制都有待健全。深化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要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告诉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围绕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进。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历史上的改革

专题探究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开放、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概况 改革的概念 改革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从改革的程度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如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开放,美国罗斯福新政; 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如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从改革的性质看,可以分为资本主义改革(中国戊戌变法、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 ◆知识梳理(按改革的时间先后顺序) 1、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1868年 目的: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挽救民族危机,摆脱西方国家殖民侵略,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2、中国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 目的:为挽救民族危机,变法图存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果: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但它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进一步探索。 3、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目的:为了使赢得独立后的土耳其富强起来,凯末尔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改革使土耳其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摆脱了“西亚病夫”的帽子。 4、美国罗斯福新政 目的:为帮助美国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它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5、中国的改革开放 时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最新满分答案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章节测试答案 2018.10网页不好保存?阅读不方便? 移步微信公众号超星助手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中国人口的來源 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D)。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2 【多选题】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ABCD)。 A、日本 B、东南亚 C、欧洲 D、美洲 3 【多选题】历史上,(ABCD)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A、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4 【判断题】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5 【判断题】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人口与户口 1 【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A)。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2 【多选题】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是为了(ABC)。 A、兵役 B、徭役 C、征收赋税

D、划分土地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4 【判断题】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1 【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C)。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2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CD)。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3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是(ABCD)。 A、初婚年龄早,有偶率低 B、赋役制度 C、核心家庭规模不大 D、战争和自然灾害 4 【判断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 “两高一低”的原因 1 【单选题】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B),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 B、长平之战 C、伊阙之战 D、破赵之战 2 【多选题】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BCD)。 A、孔融 B、陈琳 C、徐干 D、刘祯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①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③从性质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①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 ②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③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思想文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 ②确立资本主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③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成功的改革: 外: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1【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C)。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2【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CD。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3【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是(ABCD)。 A、初婚年龄早,有偶率低 B、赋役制度 C、核心家庭规模不大 D、战争和自然灾害 “两高一低”的原因 1 【单选题】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B),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

B、长平之战 C、伊阙之战 D、破赵之战 2【多选题】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 BCD)。 A、孔融 B、陈琳 C、徐干 D、刘祯 “大起大落”的真相 1 【单选题】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C)。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 2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统计的人口数量第一次突破1亿是在(C)。 A、公元初 B、盛唐 C、北宋后期 D、十七世纪初 3【多选题】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落”的时期是(v)。

A、东汉末年到三国 B、东晋到西晋期间 C、乾隆统治期间 D、唐末到五代 1【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因素曾在历史时期导致中国人口增长的不平衡?(ABCD) A、地理环境差异 B、阶层差异 C、生产方式的不同 D、文化宗教差异 2【判断题】中国历史时期,统治阶级、特权阶层的人口增长明显高于平均。(V) 3【判断题】中国历史上,阶层的不平衡造成社会供养比的失调,只有通过战争、战乱彻底打碎旧体系,赢得新朝廷,社会才能获得供养较合理的短暂时期。(V) 两次人口转变及原因 1 【单选题】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转变为(D)。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B、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C、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D、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革命、改革 学习本模块必须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无论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革命(暴力) 1、历史上重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义革命等。 2、根本目的: 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 3、领导力量和方式: 由下层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二)、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改革(和平) 1、历史上重大改革: (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10)中国的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 2、根本目的、实质: 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领导力量和方式: 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三)、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力量不同: 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3、根本目的不同: 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 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一)改革的定义: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从1978 年至今,中国的经济改革已在各种阵痛中行进了整整20 年,目前正经历着“边际效益递减”的痛苦历程。而推根溯源,改革“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所有发生在经济领域的问题,其根源却深植于非经济领域,根本不是单纯的经济改革所能奏效。这一切意味着继续改革需要解决几个认识上的问题﹕第一,为什幺需要对改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检验而这种检验与审视为什幺又必须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制﹖第二,一个国家的改革单纯局限于经济领域是否明智﹖第三,改革中的公正问题居于何种地位,是否需要对改革作出价值判断﹖对改革必须进行批判性审视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改革,都是对旧秩序的一种颠倒和社会利益的重新配置,势必要遭到各种各样的反对。为什幺我国在80 年代会出现那种以意识形态标准来划分改革与反改革阵营的情况﹖原因在于人们刚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非常担心左的回潮,担心走回头路,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局面﹕谁对改革持有批评意见,谁就会被看作是反改革派。这种划分过于简单,改革中出现问题,应该允许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公开的传媒指出来,采取“驼鸟政策”回避问题无且于问题的解决。 笔者认为,对改革的批判应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改革目标的批判,二是对改革过程的批判,三是对改革方略的批判,四是对改革手段的批判。考察发展中国家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矛盾﹕所有的不发达国家在政策上都赞成更大的平等,它们在计划工作中通常突出地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作一个实际的目标。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会宣布政府的目标是通过让极少数的特权阶层更富有来创造更大的不平等,它们都自称坚持平等理想并正在制度层面上落实这一理想。但实际情况却表明﹕赞成更大平等的郑重宣言与明显的更大不平等的趋势之间存在着自相矛盾的问题。对于这个矛盾的解释必须与不发达国家的权力分配起来,比如当代中国正是在改革过程中,严重变形的权力之手介入国家资源分配,才导致在短短十多年内,迅速走完从平均主义到贫富差距过大这一段漫长的路。这一点说明,我们必须要对前20 年的改革手段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检验,否则就无法解决层层累积的社会问题。 要言之,对改革过程偏差的批判的着力点应该回到改革过程发生的原点来。这个原点就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权力大规模地介入国家资源配置。这里仅举两例﹕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我国有两项计划经济体制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