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案

1 猜猜看

【要点】

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

【怎样进行】

(1)头脑风暴活动引入

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正确的答案。本文的开始,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头脑风暴活动(头脑风暴活动在三年级第一单元已用过),让学生放飞想象,大胆猜想,无拘无束。也可以先进行猜谜语活动,引发兴趣,然后再引入头脑风暴法,让学生淋漓尽致地猜想。例如开场白: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大家猜猜看“此花没人栽,年年冬天开,朵朵白如玉,好看不能摘”谜底是什么?为什么猜是它?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过渡“大家猜得很好,理由比较充分。现在老师这里又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还想猜猜看吗?”此刻,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画面与问题的展示,供学生自由选择与猜想;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直接叙述或学生看课本后大胆猜想。教学时注意,教师只需提供自由猜想的空间和问题,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些进行大胆猜想,无需过多地辅导和控制;文中提供的只是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中的各两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这些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充分准备大量的可供学生猜想的问题,有必要也可以在猜想过程中穿插学生的提问,且由学生来猜想。《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等书中有许多问题可用来猜想。

(2)谈论猜想的依据,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同样小学生对问题的猜想也是如此,尽管有时的猜想属于子虚乌有,但毕竟有了思维加工的过程。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猜想过程,为科学验证埋下伏笔,在此很有必要让学生充分谈论猜想与假设的依据。文中卡通人物的对话,恰是部分学生猜想与假设过程的真实写照。教学时,教师可将猜想与依据结合在一起进行,如:“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并想一想为什么这样猜?”如果学生对猜想的依据不能较好地把握,教师要及时引导,将科学家们对海洋变成高山的猜想途径加以分析,然后让学生修正自己的猜想;如果对猜想与依据都能顺利开展,那么对科学家们的猜想途径可作为阅读资料来补充。另外,为了保证《猜对了吗》一课验证的顺利进行,提醒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要及时记录。

2 猜对了吗?

【要点】

了解猜想假设与事实的区别。

【目标】

(1) 利用实验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明白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致的。

(2) 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技能,了解材料传热的性质。

(3) 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怎样进行】

(1)猜想与验证活动引入

导入语:同学们,在《猜猜看》一课的训练中,我们对什么是猜想与假设有了初步的尝试和了解,而且对自己所做的猜想找到了不同的理由或根据,那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依据有无道理?这需要运用各种途径加以验证。今天,我们就对“火烧纸杯”的猜想亲自验证一番,好吗?(本课选取了能直接利用实验来验证其猜想的简单办法,使学生在简单的操作中容易获取足够的证据。)接下来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对火烧纸杯底部的三种情况做出大胆的猜想并加以记录,然后说出猜想的依据,引起学生的争论,特别是纸杯能否烧水的猜想,

学生的意见会发生很大的分歧(注意,如果此猜想在第一课已经进行过,可在此以回顾的形式出现)。在此争论不休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到用实验的办法来验证,从而自然过渡到酒精灯的使用及学生的实际练习。应注意的是,酒精灯要规范使用,让学生多练习几次后,再进入到验证环节;验证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感悟“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的道理。

(2) 交流与总结

待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猜想与验证后,在他们的头脑中定会产生各种想法,因此很有必要让他们一吐为快。因为,交流与总结的过程,更能使学生理解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的,在实验中,有的猜想被抛弃了,有的猜想得到修正或补充,有的则被肯定下来。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应变参考】

(1) 在猜想与验证环节,教师可以灵活掌握材料的选择,不必拘泥于书中的问题与验证,如可以结合对《猜猜看》中“杯子竖直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团会湿吗?”问题的猜想,进行验证;可以直接选取比较有趣的、操作简便的小实验引发猜想与验证,如:“用一张普通的纸,裁成长条,以螺旋状紧绕在一根铁棒上。然后用火柴去烧铁棒上的纸条。猜一猜,纸条会被烧着吗?结果会怎样?试一试。”答案是纸条烧不着。原来,金属传热的本领很强(铜比铁更强),它把纸上的热很快地夺了过去,尽管一连烧了几根火柴,但铁棒上的温度却还没有达到纸条烧起来的程度。这样,纸条当然不会烧着。

(2) 对空纸杯倒扣酒精灯上的猜想与验证,教师可设计为两种情况:其一,纸杯与酒精灯之间不能有缝隙;其二,纸杯与酒精灯之间有缝隙。

(3)教学时,如果教师认为酒精灯的学习,安排在验证环节前会削弱学生获取证据的高涨情绪,可以另设时间提前进行此项训练,以备课上使用。

3 猜猜猜

【要点】

了解有些猜想假设需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目标】

(1)了解恐龙的生活背景,学习怎样进行猜想,了解多重多角度猜想。

(2)能理解科学探究永无止境的道理。

(3)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及不断进取的精神。

【怎样进行】

(1)课前搜集

结合《猜猜看》中“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能复活吗?”的问题,让学生大量搜集并阅读有关恐龙生活的背景资料,有兴趣的可以自由猜想灭绝的各种原因,将自己的猜想记录在纸上,以备交流。

(2)课上交流

学生的猜想一定会千奇百怪,因为他们收集资料的途径不同,内容有别,考虑的角度也会各种各样,因此在学生初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猜想提示,让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后再次猜想,并思考这些猜想有没有可能得到验证,怎样验证?

(3)阅读与分析

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学生们的猜想没有统一的答案,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这正是安排本活动的目的所在。当学生们处于困惑之时,教师提醒他们阅读科学家们对恐龙灭绝原因的各种猜想、验证与分析,并详细地补充科学家的猜想与假设。通过对比与反思,真正使学生理解对待复杂问题该怎样从多角度进行猜想、对不能用实验找到答案的猜想需要搜集查找众多的材料、经过验证但谜底仍不能揭开的猜想与假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思考和探究。

【应变参考】

(1)本活动,教材展示的是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想与假设,在教学中,可以选取其他内容,例如“鸽子为什么不迷途?”等。

(2)有关恐龙灭绝与复活的话题,学生比较敏感。因此,有必要将研究继续展开,放飞学生的思维,举办《恐龙博览会》、《恐龙的家族》、《恐龙哪儿去了?》、《恐龙能复活吗?》等活动,让学生在资料的搜集中再次尝试寻找证据的快乐。

四、评价建议

本单元主要采用随机评价和结果评价两种。

由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尝试猜想与假设,因此,为激发猜想兴趣,鼓励大胆想象,随机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时、在对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设时都可运用这种随机评价,同时在随机评价的过程中又以自我评价为主,使学生充满自信,充满快乐。

本单元的又一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猜想假设与事实的区别,因此,对能力训练的成果采用的是结果评价。对学生所完成的记录表、搜集的资料、验证的结果等,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定性评价,会起到交流反馈和增强信心的作用。另外,本单元对学生学会倾听别人意见的情感态度方面也应进行评价。

教法导引

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什么是假说

假说是指在已有知识和事实基础上,通过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对于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所提出的猜测和推断。

假说作为一种以假定的想法为基础的知识,作为对事物以有限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的一种推测性说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推测性

假说之所以不能称之为科学的理论,主要是因为他们基于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推测性说明。这种说明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假说作为一种猜想和推断,与科学理论相比较又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假说是在一定的事实资料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产物,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还没有经过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和证明,因而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和偶然性。假说只有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和证明,甚至经过补充、发展和提高,才有可能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此外,由于假说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和偶然性,在科学研究中,并不是所有的假说都能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也不是任何一个假说所包含的全部内容都是正确的。

(2)合理性

假说虽然是一种猜测和推断,但不是纯粹的主观臆造,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空想,假说的建构,总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在一定的事实材料基础上提出的,因此,不管后来被实践验证是否正确,都会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只是错误的假说合理性少一些而已。如:“地心

说”是科学史上有名的错误假说,它的提出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公元2世纪,古希腊学者托勒密在天文观测和经验认识基础上,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各个行星以圆形轨道围绕地球均匀运行。“地心说”本?上是错误的,但它毕竟有一定的经验认识基础,符合人们的感观认识,它对天体运行的解释和预测也有一定的准确性,对天文学的早期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3)可变性

科学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变化,如概念的扩张、原理的增加、理论体系的丰富等,但它们的内核和本质却是不变的。假说则不然,假说产生之后,可能演变成科学的理论,可能因为其错误而被淘汰,变化趋势相当大。例如,哥白尼“日心说”本?上是正确的,在后来的发展中,它的许多原理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他和托勒密一样,都认为行星的运行轨道是正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此作了重大修正:行星轨道呈椭圆形,太阳在一个焦点上。由此,克服了“太阳中心说”的一个严重缺陷。

(4)多样性

多样性也是一种可变性。所谓假说的多样性,是指对同一类现象,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假说。这多个假说往往有下面几种情况存在。

其一:并存的假说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其余是错误的。

其二,并存的假说都不完全正确,又都不完全错误。

其三,并存的假说中,有的完全正确,有的不完全正确,这些假说最终都演变成科学的理论。

在上述的四个特点中,推测性和合理性是最基本的特点,可变性和多样性都是从它们派生出来的。任何一个假说,不管最终能否转化为科学的理论,只要它产生出来,就会表现出有一定的推测性和一定的合理性。

2.假说的重要作用

科学史表明,假说存在于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贯穿在科学发展进程的始终,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是科学进步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建立科学理论的桥梁。假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假说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科学研究活动的一般发展过程,是在选定了科研课题以后,通过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获取和积累有关研究对象的事实资料;通

过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对这些事实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提出和建立科学的假说;通过相应的观察和实验进行检验和证明,使之发展为科学的理论。也就是说,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以及事实资料的积累,不能自然而然地导致科学理论的建立,只有通过假说这个中介,才能由事实资料的积累达到科学理论的创立。所以,假说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和必经途径。

(2) 假说对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科学研究中,假说一旦建立,就对科学研究起着指导作用。首先,假说的提出进一步确定了继续进行观察和实验的内容、方法和方向,指引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其次,在某一学科领域提出的假说,对于该领域在观察和实验中所继续获得的事实资料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再次,科学假说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3) 重大的假说引起自然科学的革命。

在科学研究中,一些重大的科学假象的提出和建立,往往是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观念的束缚和局限,突破了原有的科学理论已经达到的水平和界限,预示着新的突破性的科学理论的创立,从而引起自然科学发展中的革命性的变革。

(4) 著名的假说对科学家有着强大的吸引和激励作用。

在假说提出和建立以后,对于它的检验和证明,将直接地关系到科学理论的创立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科学史上,一些著名的假说,例如哥德巴赫猜想提出以后,曾吸引了一大批甚至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激励了他们的探索精神,激发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使一些科学人才,特别是年轻的科学人才得到锻炼,成为著名的科学巨匠。

(5) 错误的假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科学研究中,不仅那些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假说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即使是那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或者部分错误的假说也仍然具有某些方面的积极作用。事实上,当经过实践检验,人们发现所运用的假说是错误的,就会针对错误重新进行探索,以便消除错误,用新的假说代替旧的假说,从而提高了人们进行观察和实验的技能、技巧,发明了新的仪器、仪表等实验装置,成为以后进行新的探索以及提出新的假说的有力的技术手段。

总之,错误假说是人类科学认识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难以避免

的现象,它反映了人类对具体事物的认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片面到知其全面、由知其表面现象到知其本质和规律的反复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错误假说恰恰是孕育着正确的假说和科学理论之母。

3.假说经历的三个基本阶段

不同的假说,形成的具体途径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这就是假说的形成一般要经历的三个基本阶段:

(1)发现问题。问题是科学假说产生的动因。人们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总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魏格纳之所以提出“大陆漂移说”,也正是因为他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地图上南大西洋的海岸线吻合得那么巧妙?几乎一点都不差?门捷列夫面对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元素?怎样寻找新元素?各种元素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总之,一切科学假说的产生,都是以特定的问题为先导,并且为了解答问题而被构思、创造出来的。现代科学家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了:科学家说的逻辑起点,不是一般的观察、实验,而是问题。

(2)搜集、整理有关该科学问题的事实资料,运用创造性思维,对该问题做出初步的解释和假定性的推测。例如,魏格纳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广泛地搜集证据,大胆想象,提出了推测:这些大陆原先可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各种力的作用断裂开来;由于组成大陆的岩石比组成海底的岩石轻,所以大陆就像“冰山”一样,在海底上方漂移,由此形成现在的各个大陆块。

(3) 从初步的假定和推测性出发,利用各种有关材料,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对假说的观点进行论证,进而形成有结构的体系。

4.假说验证的方法

科学假说的验证和证明一般是通过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途径来进行的。

(1) 支持性检验法。如果假说所涉及的一类现象是以单个形式存在的,而且数目有限,并且便于观察或实验,可对每个现象逐一加以考察,以检验假说对他们的解释是否符合实际。

(2) 判决性检验法。在假说的外壳中,有的命题直接与核(核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组成的,它们比较抽象,难以直接检验)有关,且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该命题得到验证,那么可直接推断核也正确,此时采用判决性检验法。也就是选择起决定作用的

命题加以验证,如生物学中的“种生说”的验证。

(3)模拟实验检验法。有的现象难以直接观察到,或难以直接进行实验,特别是那些曾在历史上发生过,早已事过境迁的现象,根本无法让它们再现。因此,模拟实验是检验的有效途径。

(4)反证检验法。反正检验法,是指不去直接验证假说的命题,而是去检验假说命题的反命题。如果反命题不成立,那么也就间接地验证了原命题。

2.有关问题的答疑

(1)大海为什么会变成高山

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并在珠峰岩层中发现了大批古生物化石,其中有代表海洋环境下生长的菊石类等化石,这些化石是一亿年前形成的。这些清楚的证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连同珠穆朗玛峰在很早很早以前曾经是汪洋大海。是什么力量使茫茫古海变成巍峨高山?科学家已经为我们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原来坚硬的地壳并不是“铁板一块”,位于地表以下70-100千米厚的岩石层也不象蛋壳那样完整。无论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陆底下的岩层,原来都是由一块块大板块构成的。这些板块就像橡皮筏子那样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当两个大板块相互靠拢并发生碰撞时,就会在碰撞合拢的地方挤压出高大险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就是被这样异常强烈的挤压运动形成的。有趣的是,雄伟挺拔的喜马拉雅山至今仍在缓缓上升呢。

(2)科学家们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怎样假设的?

距今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存活了有1亿年之久的恐龙绝灭了,与它同期绝灭的还有当时的一些其他物种。

恐龙的绝灭发生在它的极盛时期,它的命运对于已经创造了高度文明而历史要短得多的人类的命运来说,所蕴涵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人类不遗余力地探求包括恐龙绝灭在内的生物大规模绝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恐龙为什么灭绝了?

迄今为止,尽管科学家们没有发现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但针对恐龙灭绝原因,却有2种科学猜想。

第二单元

风啊,你吹吧

教材设计说明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由“起风了”、“风的测量”、“可爱又可恨的风”三组活动组成。本单元二级目标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假设性解释”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解释方式。当人们遇到不认识的事物或现象时,往往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部分事实与证据,运用猜想、假设、类比、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种种解释(陨石说、火山说、疾病说等等)、地月系形成的原因的解释等,就是假设性解释,这种解释有待于科学的检验。由于尚无定论,所以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假设性解释往往是多种多样的。

风是自然界中的常见事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已有生动的感性认识,大量有关风的歌曲、诗词、绘画作品也建构起他们丰富的知识背景,关于风的大小、方向、测量、利弊等均有所知晓,但他们的知识技能结构是不系统的,也不够深刻,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他们可能给不出完全正确的答案,但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合乎逻辑的假设性解释来。

教材设计了部分训练假设性解释的素材,如“为什么他的风车转得快”、“台风为什么能吹倒大树”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还要挖掘和利用其他素材,使学生的这个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见图2-1)

值得注意的是,假设性解释不是胡乱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事实与证据基础上的,必须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支撑,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进行论证,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维护自己的观点,学会接纳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完善解释的合理性。

本单元以对风的认识为载体,配合竞赛、思考、观察、记录、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能力、情感、知识等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见表2-1)

《起风了》这一课主要了解同学们对风的认识程度,由“问题接龙”这一智力竞赛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起风的景象,在回顾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风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初步体验假设性解释的过程和方法;然后,通过纸风车的设计与制作训练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记录活动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内容上的准备。

《风的测量》主要学习风力和风向的知识,首先汇报和分析课前的记录,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问题做假设性解释,进一步深化对二级目标的培养。在技能的培养上还包括了巩固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制作一个测量风的仪器,并在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改进。了解了风向和风力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双刃”性,为下面的活动提供知识上的准备和铺垫。

《可爱又可恨的风》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风的利弊,了解风能的利用和风灾的防治。同时,训练同学们的辩论能力。

图2-1 第二单元教学活动框图

教学过程与教学建议

一、课时安排建议

表2-2 第二单元课时安排建议

二、教学准备提示

表2-3 第二单元教学准备提示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强化对二级目标的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假设性解释,掌握其要点,学会其技巧,特别是要注意做到有理有据。

第二,本单元也是进行设计与制作训练的好契机。涉及到的纸风车、测量风的仪器都是同学们喜欢做的东西,要在充分的思考、讨论、反思的基础上开展制作活动,而不能是简单的仿制。

第三,两个长期记录活动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坚持完成。教师的动员、指导和学生的自律、合作等是完成这些活动的基础。

1 起风了

【要点】

感受风的存在,初步练习假设性解释。

【目标】

(1)了解学生对于风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2)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纸风车。

(3)能初步对事物或现象作出假设性解释。

(4)意识到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

【怎样进行】

(1)以“问题接龙”的形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希望弄清的问题。此环节用时5分钟,对于接不上的同学可以“惩罚”

一下,但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学个动物叫、扮个动物形象

即可。

(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会很多,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作假设性解释。教师要注意发现合适的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合

理的猜想和解释。

(3)“怎样证明风的存在?”是一个户外活动,同学们可以先分

小组讨论活动方案,然后出去验证。

(4)纸风车的制作是检验同学们创造力的好机会。其实,只要是风吹着转动的纸片都可以叫纸风车了。这样,纸风车的形状、

结构、叶片数量等都可以任意设计,让学生做出花样繁多的

纸风车来!

(5)“自己的纸风车转得快吗?”,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做假设性解释的问题。不论风车转得快还是慢,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

的角度、不同的原因去解释它。只要是能说出道理的,教师

就应该接纳,并鼓励他们去验证解释、修改解释。

(6)最后,布置学生记录气象台一个星期“风的预报”,为下节课做准备。

【应变参考】

教师要留心天气预报,选择有风的日子开展本课活动。在没有风的日子里,教师要做好准备,电风扇是必要的器材之一。

【要点询问参考】

提出合适的问题是进行假设性解释的前提。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下面的问题:“你认为怎样改进才会使纸风车转得快?为什么?”

当学生问及风的成因时,可以让学生自行猜测“你认为风是怎么产生的?”

2 风的测量

【要点】

了解测量风的仪器

【目标】

(1)体验长期测量的意义及成功测量所带来的乐趣。

(2)知道有关风的基本概念,能用测量仪器测量风力和风向。

(3)会制作观测仪器,并适当进行改进。

【怎样进行】

(1)交流记录结果。

上节课布置了一项课后活动:记录一周的“风的预报”。小组间互相交流一星期来的记录,针对记录,提出问题。

(2)进行假设性解释的训练。

教师选择一些适合做假设性解释的问题,让同学们做出合理的解释,再一次提醒学生,解释是要有依据的。

(3)阅读P.17“风力与风向”,看看室外的风,知道有关风的简单知识,认识常用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验证部分假设性解释。

(4)设计与制作

测量风的仪器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如自动化、电子化的专业仪器,简单的如纸风车、红领巾等,均可以用来测量风力和风向。

这个环节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作为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实用、经济、美观、操作简单、材料容易得到等。三年级的学生,在设计时能够做到实用、材料易得这两点已经足够了。

首先让同学们思考仪器的作用和原理,再画出草图,小组内分工、准备好工具和材料,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方案,收集制作材料,学生的作品会是五花八门的,只要能说出原理,并且实用,就值得肯定。

制作测风仪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

(5)长期测量

仪器制作完后,用它来实地测量,检验设计与制作的水平。之后与气象台公布的数据进行对比,依照差异,思考自制仪器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长期测量是一项考验意志与恒心的活动,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与心理品质对顺利开展此项活动的障碍。教师得做好动员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检查措施要落实,帮助同学们实实在在地完成这项活动,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索的成果来之不易,体验到经历长时间测量活动并取得成功的所带来的乐趣。

3 可爱又可恨的风

【要点】

风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让我们展开辩论,争取用事实说服对方。

【目标】

(1)会在辩论会上陈述自己的理由。

(2)了解风的利弊,知道人们对风的利用和防治方法。

【怎样进行】

(1)辩论会

关于风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是一个值得学生争论的问题。至于标准答案,似乎没有,也不用给出。关键是在辩论过程中了解有关风的现象、丰富知识结构,同时培养学生能思善辩的能力。

辩论会前的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教师要首先提出目标,再将同学们按意见的不同分成两组,可以组间辩论,也可以组内辩论。然后是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要尽可能多地找到支持本方论点的事实与证据,将图片、图表、文字等论据整理、分类,便于辩论时呈示。有可能的话,要事先揣摩对方的论点、论据,有针对性地准备应对材料――这一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求高了些,不宜作硬性要求。

辩论强调以事实与证据取胜,而不是起哄、辱骂等不良行为,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尊重对手、尊重事实,营造积极、健康的风气。

辩论会后教师做一小结,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自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在辩论会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思考P20、21面的材料,进一步深化对风的认识,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思考自己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3)拓展活动――“龙卷风”。通过一个小实验,体验龙卷风的巨大破坏力,激发同学们研究自然的兴趣。

【应变参考】

辩论会宜控制在20分钟之内。目前大班额的教学,要达到人人参与辩论有一定难度,可事先培训一组学生,由他们示范,再组内或组间开展活动。

四、评价建议

本单元主要考察同学们进行假设性解释的能力,需要结合教学过程来评价,可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重点看他们的解释是否有依据,能否“自圆其说”。

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通过两个设计与制作活动来进行,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述,检查他们的作品,从而能判断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重点是“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以及观察学生在辩论中是否尊重对方、尊重事实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两个记录表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表现。

教学参考资料

风速、风向和风力

通常,人们把空气流动称为风。风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它是一个矢量。

风在单位时间里移动的距离称为风速,单位是“米/秒”或者“公里/小时”;移来的方向称为风向。

1805年英国人蒲福(Frincis Beanfort)根据我国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撰写的《乙巳占》把风力定为13个等级,最小0级,最大为12级。0级风风速为0.0~0.2米/秒,称为无风,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就是0级风景象;1级风风速是0.3~1.5米/秒,称为软风。每级风风速包含的数字范围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如3级风风速为3.4~5.4米/秒,称为微风,上下相差2.0米/秒;4级风风速为5.5~7.9米/秒,称为和风,上下相差2.4米/秒。蒲福创立的风级,具有科学、精确、通俗、适用等特点,已为各国气象界及整个科学界认可并采用。

蒲福之后,“蒲福风力等级”几经修订补充,现已扩展为18个等级。如11级风,即现在所说的达到台风标准的风,风速是32.7~36.9米/秒,海面浪高一般为14.0米,征象是“海浪滔天”、“陆上极少,其摧毁力极大”。13级以上的风,浪高及海陆征象就很难表达了;如11级风,即现在所说的达到台风标准的风,风速是32.7~36.9米/秒,这种风也称为飓风,海面浪高一般为14.0米,征象是“海浪滔天”、“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13级以上的风,浪高及海陆征象就很难表达了;最高一级——17级风的风速是56.1~61.2米/秒。17级以上的风速,极为罕见,但也绝非未出现过,只是现在还没有制订出衡量它们级别的标准。

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种十分猛烈的旋风,多发生在平原地区,一般范围不大,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最大的可达1000米,突然生成,又突然消失,历时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风速每秒钟可达100米-200米。往往从雷雨云下面伸出,像个漏斗。由于气流的旋转力很大,可将地

面上的水,尘土、泥沙挟卷而上,破坏力很大,能拔倒树木,毁坏房屋,造成巨大损失。

第三单元

神奇的指南针

教材设计说明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二级目标是进行“对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的具体探究能力训练。围绕二级目标,教材设计了《神奇的小针》、《有趣的磁铁游戏》、《磁铁的妙用》三个主题活动。

好问、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生的学习资源,本单元开篇便设计了《神奇的小针》这一“做中学”活动,从学生动手制作神奇的小针引入,在激发探究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发现小针出现的各种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初步的猜想,为下面《有趣的磁铁游戏》埋下了伏笔。《指南针家史》的阅读,可以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接着,教材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以游戏为载体设计了第二课《有趣的磁铁游戏》,意在引导学生通过玩磁铁,发现磁铁的各种特性,猜想并验证对针尖出现各种现象的原因。为了能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本活动一开始,就让学生充分汇报对磁铁的有关了解,把学生已有的,但还不十分确定的认识尽可能的“调”出来,并以此作为即将通过“玩磁铁”来证实的“猜想”。四组游戏活动,都是学生对磁铁性质猜想进行的验证。随着验证活动的进行,学生对磁铁的性质会产生进一步的认识,至此揭开针尖指南北、两针尖接近或吸引或排斥的秘密已水到渠成。“地球也是巨大磁体”的小资料,为

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可能引起学生进一步的猜想。

了解过了磁铁的特性,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磁铁性质的利用。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由此渗透STS教育思想。《磁铁的妙用》便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设计而成的。这一“做中学”活动,是对前两课知识和能力两大培养目标的巩固。“金鱼出水”、“巧分小米”、“破译听话的小车”三个小游戏,既补充了磁铁隔物吸铁的新知,又锻炼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将新知融于生活,自然地引出磁铁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磁悬浮列车的补充阅读,将激发学生的时代感和对科学的美好向往,在引领学生真切地领会磁铁在生活中应用的同时,力求达到德育的无痕渗透。

扩展制作磁铁小玩具的活动,旨在使学生亲自尝试磁铁的妙用,在动手操作中加以思考、加以改进,达到学科学,用科学,学以致用教育目的。

《谁“咬”住了指南针?》作为本单元的《科学自助餐》,为学生补充了俄罗斯物理学家米尔诺夫利用指南针发现巨大矿藏的故事,更充分地说明指南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本单元先直接以制作指南针为起点,再到对指南针指南原因的猜想为发展,接着再通过玩磁铁来探究与解答指南针指南的秘密为高潮,体现了各课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关联性、趣味性,活动与活动之间环环相扣,呈现着紧密的因果关系。这种“倒叙”式的活动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教材在呈现形式方面,也力求从三年级学生的视角出发,利用适量的儿童语言,引进真实的生活场景,多次设计儿童喜欢的游戏,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作出猜想,并最终通过“玩中学”揭开事物的原因。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最新整理)

三年级大象版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5 春)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 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 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 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 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 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 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 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3、渗透法制教育,如《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城市管理 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猜猜猜》共三课含1、猜猜看 2 猜对了吗 3、猜猜猜;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 3 课 含 1、起风了 2、风的测量 3、可爱又可恨的风;第三单元《神奇的 指南针》共 3 课含1、神奇的小针 2、有趣的磁铁游戏 3、磁铁的妙用;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 3 课含1、把盐藏起来 2.水落

“盐”出 3.沉与浮;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共 3 课含 1、生活离不开电 2.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 2 课含 1.白天与黑夜 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 2 课含1.漂移的大陆 2、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猜猜猜 1.1 猜猜看 教学要点: 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 教学过程 1、大胆猜想 同学们,在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到正确的答案。现在老师这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猜猜看吗?(想)课件出示问题与画面,学生猜想。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提问题,另一组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猜想。我们看一看哪一组做的最棒。(游戏活动) 2、讨论猜想的依据 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通过刚才的猜想,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并说一说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阅读《海洋变成了高山》。 全班交流科学家猜想的途径以及自己的收获。

1.2 猜对了吗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利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明白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致。 2、学会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技能,了解材料传热的性能。 3、培养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猜想、假设和事实的区别。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酒精灯、铁架台、纸杯、火柴、水槽、烧杯、镊子、铁棒、纸团、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课件出示谜语) 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生:眼睛。 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生:花生。 3、身体生来瘦又长,五彩衣裳黑心肠,嘴儿尖尖说黑话,只见短来不见长。生:铅笔。 4、小铁驴,真是好,又不踢,又不咬,屁股后面把烟冒,突突突叫着跑。生:摩托车。 这几则谜语你猜对了吗?生:猜对了。 二、猜想和验证 1、大胆猜想 你们想挑战更难的吗?(想)请同学们来猜想。(课件出示猜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大象版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大多数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四、教材分析三下有七个单元,19个课题,安排29课时上完。 第一单元《猜猜猜》 (一)、单元类型: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 (二)、主要目标: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假设与事实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 《猜猜看》——要有根据地猜 《猜对了吗》——猜想需要验证 《猜猜猜》——猜想练习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假设性解释 (三)、教学内容: 《起风了》——初步了解风 《风的测量》——测量风 《可爱又可恨的风》——风的利弊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对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 (三)、教学内容: 《神奇的小针》——玩小磁针,提出问题,猜想原因 《有趣的磁铁游戏》——验证猜想 《磁铁的妙用》——拓展

2020年最新大象版新版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 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 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接触过科学,也掌握了简单的探究方法。他们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

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 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 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 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提问和假设”这一重要环节。 本册主要分三种类型的知识单元,准备单元以《倒立的小丑》以易于 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小小气象员》《动物的特征》《溶解的秘密》《流动的空气》《奇妙的声音》五个单元是“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也是本册的主体。这些单元以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多个单元的“做中学”活动逐 步使学生能够利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的和长期的观察,并用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我们发现的东西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有生命的可以分为植物和动物。 校园里小花、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没有生命的有小石头、土块、塑料瓶、碎玻璃等,它们都属于非生物。 2.我们发现天空中云彩从形状上分有积云、卷云、卷层云、积雨云。 3.观察天空的云彩,下雨前一般都有大量的积雨云,这是下雨的主要来源。 4.只要认真观察,每个事物都会成为问题宝藏。 第二单元 5.人的“五官”是眼、耳、手、鼻、舌这五个部分;五官兄弟各有各的用途,它们都很重要,不存在哪个器官最重要,哪个不重要。 6.挑选西瓜方法眼看、手摸、耳听、鼻嗅、嘴尝。 7. 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世界上许多事物,但并不能认识到任何事物,这时可以借助一些器材,人们发明放大镜和显微镜,用来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小的东西;发明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事物。 8.人的鼻子能辨别几千种气味。 9.盲人通过用手触摸的方法来识字。 10.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手——触觉。 第三单元 11. 在植物的叶子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色素,是它们让树叶变得五颜六色;其中叶绿素使叶子变绿,叶黄素使叶子变黄,花青素使叶子变红。 12.空气的温度叫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 13.掌握气温计的使用与读数,以及如何测量气温!读取气温计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14.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对于常见的一些植物要求能够分辨是不是果 实!如:是果实的有西红柿、葡萄、橘子、辣椒、冬瓜、花生、豌豆荚、棉桃、西瓜等,不是果实的有胡萝卜、马铃薯、姜、萝卜、红薯等。 15.蟋蟀用翅膀演奏“音乐”的,它的叫声与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有关系。 第四单元 16.人们把像蚂蚁、蝴蝶、蜻蜓那样,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 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有的还长有两对翅膀)的动物,归为一类,称做昆虫。 能够分辨哪些动物是昆虫,哪些不是!如:蚊子、蜜蜂、瓢虫、蝗虫、蟑螂、白蚁、蛐蛐、蝴蝶、蜻蜓都是昆虫;蜘蛛、蜈蚣、蚯蚓、鱼、青蛙这些不是昆虫。 世界上的动物约有150万种,其中昆虫约有100万种,它们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17.蚂蚁是群居生活的昆虫,它们喜欢甜味,用触角进行交流;蚂蚁能够沿原 路找到路线是因为蚂蚁能够从肛门排泄出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引导蚂蚁找到原路线。 18.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方法。比如蛇、青蛙、蝙蝠、 熊、刺猬等冬眠,蚂蚁备粮,大雁南飞,老虎、猫、狐狸等换毛方式过冬。 (注意:喜鹊过冬只把窝垫暖和,不是去南方的!) 19.常见夜里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刺猬、蛇、蟾蜍、蝙蝠、黄鼠狼等。 20.猫在夜晚可以发现老鼠是因为猫眼可以随光线强弱变化;猫走路没有声音 是因为猫爪上有厚厚的肉垫。 21.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为。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有: 环境温度的降低;食物的缺乏。 第五单元 22.土壤里面有沙、黏土、水、空气、小动物和植物。 23.人们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黏土较多的土壤 叫黏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一般的土壤多是壤土。 1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时间:40分钟班级__ ____ 姓名__ ____ 分数__ 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有磁性的石头做成了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叫______。 2、地球自______向______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大约______。 3、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__ ____、__ ____、__ ____。 4、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磁铁指南的一端叫______极。用字母“______”来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__ ____极。用字母“____”来表示。 6、空气流动形成____ 。 7、____ 可以测出风向,_____ 可以测出风力。 8、拿不同磁铁相接触,我们会发现:同极,异极。 9、不注意安全用电,可能会造成__ ____ 和__ ____。 10、的物体叫做导体,如__ 、、___ 等。 二、单向选择题(只填序号,每题3分,共30分) 1、巧拣大头针的游戏应用了()的原理。 A、同级相斥 B、磁铁能吸起铁质物品 C、异极相吸

2、猜测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 A、肥皂 B、木块 C、糖块 3、在自然界,通常水受冷,温度降到多少度时会开始结冰? A、0℃ B、100℃ C、50℃ 4、猜测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会导电()。 A、干燥的木棍 B、铁丝 C、塑料尺子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表示。 A、P B、Q C、N 6、科学家是用()来研究恐龙的。 A、照片 B、远古资料 C、化石 7、风的大小用()表示。 A、风力 B、风向 C、风速 8、利用指南针可以辨别( )。 A、方位 B、重量 C、体积 9、蒸发在()下可以发生。 A、一切温度 B、高温 C、低温 10、下列关于用电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集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集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2、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 3、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4、恐龙属于爬行动物。 5、科学家是用化石来研究恐龙的。 6、恐龙出现于中生代早期。 7、空气流通形成风。 8、风看不见摸不到,但能被感觉到。 9、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称为风能。风力发电站将它转化为电能。 10、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向用风向标来测量。 11、风的力量叫风力。风的大小用风力来表示。风力用风力计来测量大小。 12、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天然环保能源。 13、龙卷风是一种风力极强而范围不大的旋风。 14、在高山和深谷,白天风由深谷吹向高山,夜晚风由高山吹向深谷。 15、有破坏力的风有:大风、烈风、狂风、暴风、台风。 1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前身是司南。 17、指南针的发明是我过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队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 18、指南针有南极和北极两极。

19、磁铁的两端(磁极)磁性最强。 20、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 21、磁铁的南极指向地理方位的南极。 22、我国是第三个掌握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 23、1874年铁矿“咬”住客屋里学家斯米尔诺夫的指南针。 24、像盐那样“消失”到水里的现象叫溶解。 25、水能溶解很多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鱼就是依靠水中溶解的氧气而生存的。 26、水在大自然中有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这是那种状态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7、物质由气态变化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就是液化。云、雾就是水蒸气在空中的液化。 28、海盐的生产时利用日照在滨海滩蒸发海水,得到析出的盐。 29、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现象叫熔化。 30、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冰点是0℃。 31、像木块这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浮力。 32、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的有关规律。 33、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子里,鸡蛋会下沉;在水中加入盐搅拌,一会儿鸡蛋会上升。 34、突然停电了,原因是电路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35、电是一种重要能源,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可以发光、发热、产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猜猜猜,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1.1猜猜看 教学要点: 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吗?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 教学过程 1、大胆猜想 同学们,在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到正确的答案。现在老师这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猜猜看吗?(想)课件出示问题与画面,学生猜想。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提问题,另一组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猜想。我们看一看哪一组做的最棒。(游戏活动) 2、讨论猜想的依据 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通过刚才的猜想,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并说一说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阅读《海洋变成了高山》。 全班交流科学家猜想的途径以及自己的收获。 1.2猜对了吗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利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明白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致。 2、学会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技能,了解材料传热的性能。 3、培养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猜想、假设和事实的区别。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酒精灯、铁架台、纸杯、火柴、水槽、烧杯、镊子、铁棒、纸团、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课件出示谜语) 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生:眼睛。 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生:花生。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大象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层和的化石;1960 年,三位登山运动员从带回的灰 白色石块,竟然是大海中的。1975 年又在珠穆朗玛峰的岩层中发现班级姓名三叶虫之类的动物化石。由此推断,太行山和珠穆朗玛峰在亿万年 前曾经是。 一、填空 15、距今大约年到年的时候,恐龙大量繁殖,称霸地球的时间长1、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分别是:______ 、______ 、______ 。其中,温 达年之久。 度最高,加热时一般要用加热。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16、科学家根据研究,认为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2、猜想只是一种的答案,它和并不总是一样,要知道猜想是否正 17、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有、、等。 确,必须。 18、水受热会变成,受冷会变成水。通常把水加热到1000C 3、纸风车能帮助我们找到,风就是的空气,风有和。 时,水就会急剧地变成,这时的温度叫做水的。通常水受风的力量叫,风的速度越快,风力就越。人们一般把风力从小到 冷温度降到00C 时会开始,冰受热温度升到00C 时会开始变成 大划分为共13 等级。风吹来的方向叫。气象台一般用测量 水。所以00C 是水的。冰在受热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变成,风的方向,用测量风的大小。龙卷风是一种的旋风。 水蒸气在00C 以下时会直接变成。 风是一种、不花钱的能源。 19、电鳗放电最高可达伏,和电鳗一样能放电的鱼有种,足4、2000 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有磁性的石头做成了指示方向的 可以建立一个“电鱼”家族,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还有、。仪器,叫______ ,是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也是的祖先。 20、哥白尼提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相信哥白尼 5、磁铁指南的一端叫___极。用字母“_ _来”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 的学说,1609 年伽利略亲手制作了历史上第一架能放大30 倍 _____ 极,用字母“____来”表示。磁铁的磁性最强,磁性最弱。 的。他观察到月球表面有山谷,并发现了大量新的星体。1630 6、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__ ____ 、__ ____ 、__ ____ 。 年,他根据多年的观察记录和研究成果,证实了哥白尼的学说。 7、浸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的托力,这种力叫。 2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等方面寻找8、电池有两极:极和极。 到了许多证据。他以严密的推理,论证大陆确实过。 9、地球自_____ 向_____ 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 ,大约 22、大陆漂移学说的应用,在、等许多方面结出了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1课探索自然 1.引入活动:盲人火车 目标: ?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在蒙眼活动中发展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准备: ?10~12个蒙眼罩或大人的手帕。 ?一定要侦察好场地,并确定要把学生带到何处,以及想给他们展示什么。可以让他们穿过一片草地(从灌木丛走过以便听其沙沙声),或者在树林附近(让他们摸一摸不同特征的树叶子,抚摩一下泥土、蚯蚓的粪便,草、树皮、砖、石头、粘土块等)。 ?避免地面有洞的地区、陡坡或其他可能使孩子们摔倒的东西。检查该地区是否有蚂蚁、蛇以及其他危险动物。留心那些令人不喜欢的东西,如动物粪便等。 ?如有可能,每组选一名学生,课前将他们训练为引导员,这会有助于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怎样进行: (1)导入语:“我们都非常依赖我们的眼睛,今天我们将用我们其他的感官探索自然!你们其他的感官是什么呢?”(2)把孩子们分成10~12人的小组。依次把一个小组带到

选好的地方。让他们从低到高排成队。帮他们戴上蒙眼罩,要确保孩子们不会看见(可以警告他们偷看者就不会获得很多的乐趣)。让他们每个人扶着前面人的肩组成一列火车的样子。 (3)让第一个学生扶着教师并开始慢慢地向前走。跟老师走的本身就很有意思,而此刻让“火车”保持安静,让学生回答他的周围都有什么声音,并对每一个回答都要做出评价。询问他们这些声音是不是自然音或者是由人或机器、汽车等发出的声音。如果他们听到鸟叫声的话就让他们模仿。(4)行程结束,大家都去掉蒙眼罩,看是否有人会猜出行走的路线。 参考询问点: 我们非常习惯于依赖视觉。这项活动表明其他感官是怎样给我们提供有关我们周围的不同信息的,鼓励孩子使用除视觉之外的其他感官。 询问: “什么声音使你非常高兴呢?什么声音使你烦躁呢?”“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 2、五官游乐场 一、教学要求: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教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 第1课《探索自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 2、在蒙眼活动中发展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3、了解一片有草之处的植物和动物。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都非常依赖我们的眼睛,今天我们将用我们其他的感官探索自然!你们其他的感官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二、活动感知。 1、游戏:盲人火车 (1)把孩子们分成10~12人的小组。依次把一个小组带到选好的地方。让他们从低到高排成队。闭上眼睛,让他们每个人扶着前面人的肩组成一列火车的样子。 (2)让第一个学生扶着教师并开始慢慢地向前走。跟老师走的本身就很有意思,而此刻让“火车”保持安静,让学生回答他的周围都有什么声音,并对每一个回答都要作出评价。询问他们这些声音是不是自然音或

者是由人或机器、汽车等发出的声音。如果他们听到鸟叫声的话就让他们模仿。 (3)行程结束,看是否有人会猜出行走的路线。 2、一片草地 (1)带孩子们到“研究”区,导语:“看这片草地,你们认为这里有任何活的动物吗?今天我们就弄明白这些问题!” (2)指导他们在各自周围半径一米的范围之内,观察并记录尽量多的植物和动物。强调这不是比赛,而是一项观察游戏。对于大孩子,让他们做更详细的记录,如蚂蚁、蜘蛛等的颜色、大小等。为他们做观察和记录定一时间限制(5~10分钟),强调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限定时间到了之后,把学生召集到一起汇报,若能找块木板列出全班综合在一起的记录单就更好了。 教师活动:对孩子们的热心观察进行评价。 (4)、师生互动:有无处归属的东西吗?比如:垃圾、破烂玩具、废旧电池等,这些属于哪儿的? 三、总结:正如他们通过他们的小研究中见到的那样,在任何有草地区都有“大自然”——许多植物和动物生活在草丛中。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最近一次你花时间观云是什么时候?(师生交流互动) 二、活动感知: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工作计划:________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8 页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猜猜猜》共三课含 、猜猜看猜对了吗 3、猜猜猜;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3课含 第 2 页共 8 页

、起风了 、风的测量 3、可爱又可恨的风;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共3课含 、神奇的小针 、有趣的磁铁游戏 3、磁铁的妙用;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3课含 、把盐藏起来 .水落盐出 3.沉与浮;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 、生活离不开电 .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课含 .白天与黑夜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课含 .漂移的大陆 、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 第 3 页共 8 页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卷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 知识展示台(20分,每空1分) 1. 鸽子的身体表面长有 ,靠 取食。 2. 气象台用 来测量风力的大小。 3. 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4. 提出的科学问题最好能通过 进行验证。 5. 鱼类和昆虫类的繁殖方式是 。 6.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 ,通常用 (°C )来表示。 7. 风向是指风 的方向。通常用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 8. 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 。 9. 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 。 10. 人的一生经历了 、 、 的生命过程。 11. 我们通过 、 、 和严厉打击 的行为等方式保护珍稀动物。 二、选择大乐园(20分,每题2分) 1. 下面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 A. 冰雹 B. 台风 C. 暴雨 学 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班 级 _ _ _ _ _ _ _ _ __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学 号 _ _ _ _ _ _ _ _ __ _

2. 下面属于胎生动物的是()。 A. 猴子 B. 丹顶鹤 C. 天鹅 3. 在气温计上没有标记的是()。 A. 单位符号 B. 刻度 C. 使用说明 4. 降雨量通常以()为单位。 A. 分米 B. 毫米 C. 厘米 5. 下面不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A. 山羊 B. 企鹅 C. 鲸 6. 下面特征中,与鸟类适合飞行没有关系的是()。 A. 靠喙取食 B. 身体表面长有羽毛 C. 长有翅膀 7. 下面不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A. 倒立的小丑好不好玩 B. 小丑为什么能倒立在钢丝.上 C. 怎样才能让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8.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简易风力计上30度刻度线的地方表示微风 B. 风力的等级从0~18级 C. 风力等级是根据风速的大小划分的 9.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7年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 第1课《探索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 2、在蒙眼活动中发展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3、了解一片有草之处的植物和动物。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白纸、铅笔、一块木板;活动前检查场地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都非常依赖我们的眼睛,今天我们将用我们其他的感官探索自然!你们其他的感官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二、活动感知。 1、游戏:盲人火车 (1)把孩子们分成10~12人的小组。依次把一个小组带到选好的地方。让他们从低到高排成队。闭上眼睛,让他们每个人扶着前面人的肩组成一列火车的样子。 (2)让第一个学生扶着教师并开始慢慢地向前走。跟老师走的本身就很有意思,而此刻让“火车”保持安静,让学生回答他的周围都有什么声音,并对每一个回答都要作出评价。询问他们这些声音是不是自然音或者是由人或机器、汽车等发出的声音。如果他们听到鸟叫声的话就让他们模仿。 (3)行程结束,看是否有人会猜出行走的路线。 2、一片草地

(1)带孩子们到“研究”区,导语:“看这片草地,你们认为这里有任何活的动物吗?今天我们就弄明白这些问题!” (2)指导他们在各自周围半径一米的范围之内,观察并记录尽量多的植物和动物。强调这不是比赛,而是一项观察游戏。对于大孩子,让他们做更详细的记录,如蚂蚁、蜘蛛等的颜色、大小等。为他们做观察和记录定一时间限制(5~10分钟),强调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限定时间到了之后,把学生召集到一起汇报,若能找块木板列出全班综合在一起的记录单就更好了。 教师活动:对孩子们的热心观察进行评价。 (4)、师生互动:有无处归属的东西吗?比如:垃圾、破烂玩具、废旧电池等,这些属于哪儿的? 三、总结:正如他们通过他们的小研究中见到的那样,在任何有草地区都有“大自然”——许多植物和动物生活在草丛中。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最近一次你花时间观云是什么时候?(师生交流互动) 二、活动感知: 1、如果孩子们愿意的话请他们坐下或躺下,大家都观云并把他们的所见或感觉到的描述一下。给每人一次发言的机会,若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提示一下。(3)大家都有机会发言之后,进行询问。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三、拓展活动:我发现了……鸟 (1)班里谁喜欢鸟?鸟在什么地方生活?有人一直在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花园、公园、路边树上等的鸟吗? (2)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或见过的鸟。 燕子麻雀黄鹂乌鸦和平鸽…… (3)让孩子观察校园里的鸟。 教师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鸟类的信息。 四、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课外观察鸟、认识鸟。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准备单元《倒立的小丑》 1.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 2.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 3.提出的科学问题最好能通过实验验证。 4.小丑在钢丝上有点不太平稳,有一点风就能将它吹掉。 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器。 2. 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室外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3. 人体的感官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冷热的感觉通常是不准确的,需要科学仪器来帮助测量。 4. 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液面。 5.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向来表示风向。 6. 北风是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7. 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科学仪器。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当前的风向。 8.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来的力量的大小。 9.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8个等级,最小0级,最大17级。10.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 11.生活中,我们常通过观察户外物体的 状态来估测风力的大小。 12.风力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 随风偏。2级轻风拂脸面,3级叶动红旗 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小树随风摇。 6级举伞有困难,7级迎风走不便。8级 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 树又倒屋,11级、12级陆上很少见。 13.云块占天空面积的多少叫做云量,我 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 气。用圆代表天空,将圆平均分成10 份,其中晴的云量不超过二成;少云云 量不超过四成;多云云量不超过八成, 阴天云量超过八成。 14.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 水没有渗透、蒸发、流失而积聚的深度。 15.降雨量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根据24小时的总降雨量可以分为6个等 级。小雨0.1-9.9毫米,中雨10.0-24.9 毫米,大雨25.0-49.9毫米,暴雨 50.0-99.9毫米,大暴雨100.0-249.9 毫米,特大暴雨大于等于250.0毫米。 16.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 冰雹等。 17.某地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冰雹等 统统融化为水的量,称为该地一年的降 水量。 18.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雨量时,每天在相 同的时间记录,每天测量完要倒掉雨量 器中的水。 19.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做一份 《气象科普小报》,向同学们宣传气象的 有关知识。制作《气象科普小报》时应 注意:选择一些同学们想要了解的知识; 版面要生动活泼;还要配一些图片,这 样更加直观。 20.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 状况。今天的天气是小雨转阴天。 21.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 征。撒哈拉沙漠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 干燥少雨。 22.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暴雨导致的洪 涝能冲毁或淹没道路、输电线路等设施, 使运输、供水、供电等中断,影响人们 的正常生活。 23.暴雨、洪涝来临时的危险区域:(1) 危房里与危房周围。(2)危墙与高墙旁 边。(3)洪水淹没的窨井口。(4)电线 杆与高压线塔周围。(5)地下商场、地 下通道等地势低洼处。 24.暴雨来临前的防范措施:(1)关注气 象部门关于暴雨的最新预报。(2)暴雨 来临前,低洼地区的居民应在房屋门口 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3)市政和物 业管理人员应及时清理城市、小区的排 水设施,保持排水管道畅通。 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 1.小鸽子是从鸽子蛋中孵化出来的。鸽 妈妈产出的卵,要经过大约17天的孵 化。随后鸽宝宝就会破壳而出。 2.鸡和猫头鹰都是先产卵,再孵化。小 狗和小猫都是再母体内发育到一定 阶段后才生出来的。 3.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 段后才生出来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像鸡、 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出来的 动物叫做卵生动物。 4.像鸽子、燕子这样身体覆盖羽毛、长 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动物叫做鸟 类。 5.我们根据动物的特征给它们分类。我 们常见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鱼类、 昆虫类等。 6.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主要包 括头、颈、躯干、四肢等部分,身体表 面有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一般胎 生,哺乳。 7.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大多 有鳞,用腮呼吸,靠鳍游动,终生生活 在水中,一般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8.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 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 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9.鸽子的一生经历了卵、孵化、生长发 育、成熟直到死亡等阶段。这些阶段构 成了鸽子的生命过程。 10.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 虫四个阶段。 11.金鱼的一生经历了卵、仔鱼、稚鱼、 幼鱼、成鱼等阶段。 12. 人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 成熟直至衰亡的生命过程。人出生后经 历了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 老年等阶段。 13. 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 成熟、衰亡的生命过程。成熟的动物能 够繁殖下一代。 14.大熊猫被誉为我国的国宝,分布于我 国四川、甘肃、陕西山区的竹林中。白 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特有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 1、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找到答案。?2、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一带考察时发现,同崖中夹有一层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 3、1960年,三位登山运动员从珠穆郎玛峰带回的灰白色石块,竟是大海中的沉积岩。1975年又从岩层中发现三叶虫之类的海洋动物的化石。4?、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5?、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要用火柴从侧面点燃。6?、酒精灯火焰分有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物体应放在外焰加热。焰心温度最低。 7、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口吹,应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提起灯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8、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3亿年到6500万年的时候,恐龙大量繁殖,称霸地球的时间长达1.65亿年之久。 9、科学家们根据研究,认为环境突变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第二单元 1、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2、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如果来自东方,就叫做东风。如果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气象豫报风向时,往往加个偏字,如偏北风。3?、风的力量叫风力,风的速度越快,风力就大。人们把风力从小到大划分为0级到12 级,共13 个等级。4?、气象台一般用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用风力计测量风的大小。5?、风袋既可以测风力又可以测风向。6?、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天然环保能源。 7、1000年前我国唐代李淳风,在他的《现象玩占》中记载了估计风速的方法.

8、1805年,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按目测方式分成不同等级,用风力测量标准图表示。 第三单元 1、我们知道磁铁的性质有:磁性(吸铁)、磁力、磁极(指南北) 2、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最早指的南针的祖先(指南针的祖先)。4?、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6?、磁铁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木板也能吸铁。磁铁不能吸引金属铜、铝。 7、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北(用字母S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用字母N表示)。 8、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性磁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性磁极。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性磁极互相排斥、异性磁极互相吸引。9?、中国是继德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 第四单元 1、像盐那样消失在水里的现象就是溶解。?2、取盐的方法有烧煮,太阳晒。 3、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态。常见的固态水有冰、霜、雪等。4?、水的三种状态在特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这就是水的三态变化。5?、通常把水加热到100℃,水就会急剧地变成水蒸气,这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6、水的冰点是0℃,通常水受冷温度降到0℃时会开始结冰。冰受热温度升到0℃时会开始变成水。7?、像木块那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浮力。 8、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9、使用测力计时要先调整指针,让它指在0刻度线上上。测力时不要超过它的测量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我们发现的东西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有生命的可以分为植物和动物。 校园里小花、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没有生命的有小石头、土块、塑料瓶、碎玻璃等,它们都属于非生物。 2.我们发现天空中云彩从形状上分有积云、卷云、卷层云、积雨云。 3.观察天空的云彩,下雨前一般都有大量的积雨云,这是下雨的主要来源。 4.只要认真观察,每个事物都会成为问题宝藏。 第二单元 1.人的“五官”是眼、耳、手、鼻、舌这五个部分;五官兄弟各有各的用途,它们都很重要,不存在哪个器官最重要,哪个不重要。 2.挑选西瓜方法眼看、手摸、耳听、鼻嗅、嘴尝。 3.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世界上许多事物,但并不能认识到任何事物,这时可以借助一些器材,人们发明放大镜和 显微镜,用来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小的东西;发明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事物。 4.人的鼻子能辨别几千种气味。

5.盲人通过用手触摸的方法来识字。 6.眼睛一一视觉;耳朵一一听觉;鼻子一一嗅觉;舌头——味觉;手——触觉。 第三单元 1.在植物的叶子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色素, 是它们让树叶变得五颜六色;其中叶绿素使叶子变绿,叶黄素使叶子变黄,花青素使叶子变红。 2.空气的温度叫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 C”表示。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C,读作三十七摄氏 度。 3.掌握气温计的使用与读数,以及如何测量气温!读取气温计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4.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对于常见的一些植物要求能够分辨是不是果实!女口:是果实的有西红柿、葡萄、橘子、辣椒、冬瓜、花生、豌豆荚、棉桃、西瓜等,不是果实的有 5.蟋蟀用翅膀演奏“音乐”的, 它的叫声与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有关系。 第四单元 1.人们把像蚂蚁、蝴蝶、蜻蜓那样,身体由头、胸、腹 三部分组成,头部- 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有的还 长有两对翅膀)的动物,归为一类,称做昆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