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建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建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建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建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建中

一、个人简介

张建中,男,1964年出生,1984

山东医学院毕业,

获医学学士学位;1992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毕业,

获免疫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

学专业医学博士学位。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

室PI;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PI;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副所长,传染病诊断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控制PI,幽门螺杆菌菌株库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传染病预防控制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委员;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央直接联系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96篇(被引次数超过1000次)。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菌性传染病诊断;特别是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分析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研究。

实验室人员16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3,高级职称人员7人。主要从事病原菌(包括葡萄球菌、不动杆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支原体、螺杆菌和弯曲菌)诊断、耐药、致病机制及变异规律研究;开展病原菌质谱分析及相关生物表示物分析。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的多种因素一次性检验

技术平台的研究(No.2012BAI06B02)(子项目负责人)

2. 传染病重大专项: 替代细菌血清学鉴定的质谱技术研究(2013 ZX10004216-002-001)(课题负责人)

3. 国家重大设备专项:微生物表达谱技术在疾控微生物检测中的效果评价(2012YQ18011709)(课题负责人)

4.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病原菌质谱鉴定的标志物识别与分析(2014SKLID102) (课题负责人)

四、代表性论文、成果(2011年以来)

Peng Su, Youming Li, Hongzhang Li, Jiakun Zhang, Lang Lin, Qunying Wang, Feng Guo, Zizhong Ji, Jibo Mao, Wuheng Tang, Zhengchao Shi, Wei Shao, Junliang Mao, Xinjian Zhu, Xiaofeng Zhang, Yuefeng Tong, Huimin Tu, Mizu Jiang, Zhiyong Wang, Fengzhe Jin, Ningmin Yang, Jianzhong Zha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solated in the Southeast Coastal Region of China. Helicobacter 02/2013; 18(4). DOI:10.1111/hel.12046

Yuanhai You, Lihua He, Maojun Zhang, Jianying Fu, Yixin Gu, Binghua Zhang, Xiaoxia Tao, Jianzhong Zhang: Comparative Genomic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Strains of China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Outcome. PLoS ONE 06/2012; 7(6).

DOI:10.1371/journal.pone.0038528

Di Xiao, Fei Zhao, Min Lv, Huifang Zhang, Yongchan Zhang, Hui Huang, Peng Su, Zhen Zhang, Jianzhong Zhang: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isolated from throat swab specimens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patients by two MALDI-TOF MS systems.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05/2012; 73(4).

DOI:10.1016/j.diagmicrobio.2012.04.004

Qizhi Cao, Xavier Didelot, Zhongbiao Wu, Zongwei Li, Lihuan He, Yunsheng Li, Ming Ni, Yuanhai You, Xi Lin, Zhen Li, Yanan Gong, Minqiao Zheng, Minli Zhang, Jie Liu, Weijun Wang, Xiaochen Bo, Daniel Falush, Shengqi Wang, Jianzhong Zhang: Progressive genomic convergence of two Helicobacter pylori strains during mixed infection of a patient with chronic gastritis. Gut 07/2014; 64(4). DOI:10.1136/gutjnl-2014-307345

Yanan Gong, Xianhui Peng, Lihua He, Hao Liang, Yuanhai You, Jianzhong Zhang: The distribution of jhp0940, jhp0945, jhp0947, jhp0949 and jhp0951 gen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China.

BMC Gastroenterology 09/2015; 15(1). DOI:10.1186/s12876-015-0341-z

Xiaomei Yan, Leo M. Schouls, Gerlinde N. Pluister, Xiaoxia Tao, Xiaojie Yu, Jiyuan Yin, Yanyan Song, Shoukui Hu, Fengji Luo, Wanfu Hu, Lihua He, Fanliang Meng, Tjibbe Donker, Eleni Tsompanidou, Jan Maarten van Dijl, Jianzhong Zhang, Hajo Grundman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China and Europe assessed by Multiple-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 clues to geographical origins of emergence and dissemination.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09/2015; 22(1).

DOI:10.1016/j.cmi.2015.08.02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doc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 疾控中心临床实习时间安排、利弊认识以及学习方式、胜任力的自我评估,探讨全科医学生在医联体内临床实习的认同度。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1 20XX年7月4日——8月26日,我们XX大学XX级预防医学专业6名同学前往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了为期8周的生产实习。很荣幸学校和单位能够提供这样宝贵的生产实习机会给我们,在这短短8周时间内,我们也抓紧每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认真踏实地进行实习工作,收获了很多知识经验,并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 20XX年7月4日——7月13日,我们组在急性的传染病控制所实习。 实习内容有:疫情报告程序、某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年度防疫计划的制定、外来人口的卫生管理。我在XX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为期一周半的工作。初来乍到,XX老师先耐心地向我们讲解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系统的使用方法,并示范了基本操作,让我们对于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她又详细地告诉我们XX市各区县的急性的传染病现况,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解决措施、应对方法。XX老师还将各种工作简报、工作文件等资料给我们阅读,让我们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利用网络系统,协助她进行疾病的记录、审核和查重。 在工作过程中,XX老师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教授我们,

让我们在很快的时间内学会了熟练操作网络系统和各种报表,并对科室工作很快适应,初步树立起了工作态度。7月11日,由于XX老师出差,我接替了她的科室工作,即接收从XX医院以及各县级疾控送来的手足口病、流感等流行传染病的咽拭子样本,并填写相应表单,交往检验科送检。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一个人全权负责工作的感受,由于正值暑假, 天气炎热,各地的传染病层出不穷,不时有各地样本前来送检。XX老师临走前耐心地向我阐述了接收样品的步骤与程序,使我能够在一个人的工作中也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将一个个样品交接工作圆满完成。我非常感谢这两位热情耐心的好老师。 20XX年7月14日——7月22日,我们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所实习。 实习内容有:艾滋病疫情管理与干预工作。我们的指导老师是XX老师。他是一位认真踏实、勤奋负责的好老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必须和许多同志群体、性工作者及其他HIV高危人群打交道,面对这些感染者和他们的家庭所带来的痛苦,XX 老师深知只有感染者和家人、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共同携手起来,积极面对艾滋病防治,艾滋病的阴霾才会渐渐在感染者身上被驱散。 XX老师对于前来疾控中心的咨询者、检测者从来没有一丝歧视和厌烦,他不仅热情而耐心地解决咨询者的每一个疑问,普及防艾知识,还带着检测者做血清检查,并对检测结果严格保密。在性艾科实习的一个半周,我对同志群体、HIV高危人群的管理与防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么恐惧和担忧。人类战胜艾滋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人类消除艾滋病歧视并不需要等待,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能够完全接受艾滋病,但只要全社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

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doc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主要工作任务 1.疾病预防与控制 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后疫病进行监测报告,提供预测预警信息;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开展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和公众营养监测与评价;对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相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研究、应用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技术,开展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检验,开展中毒事件的毒物分析,开展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生物、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鉴定和评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执法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对公众进行健康指导;协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对公众不良健康行为进行干预,促进公众掌握自我保健与防护技能。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导意见(2008 版) 流感是由A、B、C 3 个型别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77 年以来,每年在全球流行的流感病毒为A(H1N1)、A(H3N2)和B 型。该病潜伏期1-4 天(平均2 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肌痛、头痛、不适、干咳、咽喉痛和鼻炎等,一般呈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 天即可缓解。部分患者可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加重既往基础疾病,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其它合并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流感可致各年龄组人群发病,其中儿童感染率最高。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流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 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近距离和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也可能存在空气传播(含病毒颗粒的≤5μm 飞沫核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该病毒传播迅速,在养老院、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暴发。在我国北方地区,流感秋冬季流行,12月至次年1 月出现流行高峰,夏季传播基本停止,表现为典型的温带季节性流行特点;在华南地区,全年均有流感活动,但秋冬季和次年夏季(7 至8 月)可出现两个流行高峰,呈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流行模式。 我国当前流感防治的主要策略是加强流感监测,积极参与全球监测活动,推广流感疫苗接种,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做好暴发调查和控制,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个人卫生的公众指导。 一、流感监测 我国的流感监测系统是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

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季节特征和病毒变异情况,为全球疫苗毒株的选择提供依据。目前我国流感监测网络由197 家哨点医院和63 家网络实验室组成。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流感样病例的报告、流感病毒分离鉴定、毒株的抗原性、基因特性和耐药性分析等。针对近年来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监测单位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各哨点医院要严格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和监测科室的设置要求,报告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病例总数,每周一录入到“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周末和十一、春节长假期间要安排好病例报告工作,杜绝漏报、迟报和节假日缺报现象。 (二)各哨点医院要严格掌握标本采集对象,保证每周最低采样量,不得集中突击采集标本;严格遵循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的技术要求,努力减少上述环节对病毒分离率的不利影响。采集的标本应在4℃条件下,24 小时内运送至监测网络实验室;未能24 小时内送达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 (三)网络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病毒接种、传代技术,提高收获病毒的血凝滴度。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在24 小时内处理标本和接种病毒,并在完成病毒分离鉴定后24 小时内,将结果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于MDCK 细胞分离阳性的,要将留存的原始标本继续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分离。 各实验室应用中国疾控中心国家流感中心下发的标准参照血清进行病毒鉴定时,发现对所有下发标准血清HI 效价均≤20 的毒株,

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第一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二、部门职责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明细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1986年12月(原林芝

地区卫生防疫站),正科级建制,是林芝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下属单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实行独立核算,非二级预算部门。 二、部门职责和机构设置 (一)部门职责 1.拟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负责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和疫情报告及预测、预报;拟定计划免疫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免疫预防接种。 2.对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学生常见病等重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制定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及职业病监测防控;负责开展传染病暴发流行和突发性危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疫情、事故的专业技术调查,并制定控制对策和措施。 3.负责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工作。 4.承担卫生预防监测检验和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与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检验、鉴定、卫生学评价,卫生防疫检验和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承担相关单位的检验委托。 5.负责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基层预防保健工作,承担爱国卫生运动中与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的技术指导工作。 6.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向社会提供相关的预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主要工作任务 1.疾病预防与控制 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后疫病进行监测报告,提供预测预警

信息;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开展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和公众营养监测与评价;对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相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研究、应用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技术,开展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检验,开展中毒事件的毒物分析,开展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生物、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鉴定和评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执法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刘爱东 一、概述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重要时期,儿童必须每天从膳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婴幼儿时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体格发育等方面并不完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对营养物质需求量较大是相互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婴幼儿膳食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比例失衡,都可以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成年后的活动效益。 中国婴幼儿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教育和指导婴幼儿抚养人采用平衡膳食,合理安排日常膳食,以达到促进婴幼儿健康为目的的指导性意见。为了帮助婴幼儿抚养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同时又制定了相应的中国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以便直观的告诉抚养人婴幼儿不同时期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和合理的数量。 二、0到6个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生后0到6月龄的婴儿应坚持给予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婴儿喂奶时应按需喂奶,每天喂奶6到8次以上,同时婴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少量营养补充品,如维生素 D 或鱼肝油。 三、0到6个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的制定依据 0到6月龄婴儿生长发育及膳食摄入特点:正常足月儿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分别约为3.3公斤和50厘米,婴儿出生后体格发育及开始快速生长,到6个月末婴儿的平均体重和身长分别增加到约7公斤和63厘米,此时期婴儿的消化系统远未发育成熟,因此严重制约了6月龄以下婴儿对食物的选择。母乳是这个时期婴儿最佳的膳食营养来源,完全符合0到6月龄婴儿对营养的需求,及自身消化吸收特点。母乳中维生素 D 、维生素 K 以及铁的含量稍低,因此在婴儿喂养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

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介

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介 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工作职能及科室设置 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座落于江阳南路34号,江阳区大山坪大梯步旁,紧邻市委、市政府,为江阳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一、主要职能职责 (一)承担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监测、控制和疫情处理,并进行质量、效果评估。 (二)完成政府指令性和非指令性免疫规划工作,组织实施预防接种,负责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和管理。 (三)保障人群健康和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的监测、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 (四)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及有关公共卫生信息的报告、管理和预测、预报,为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并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五)负责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指导技术规范和技术措施的实施,承担爱国卫生运动中与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的技术指导。

(六)开展卫生防病检验和实验室控制,受区卫生局委托承担卫生监测检验、预防性健康检查和卫生质量检验、鉴定,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选址、竣工验收进行卫生学评价。 (七)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向社会提供相关的预防保健信息,健康咨询和预防医学诊疗等专业技术服务。 (八)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其他任务。 二、科室设置(负责人),工作职责 中心下设行政管理科、疾病控制科(内设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免疫规划科、艾滋病防治科、结核病防治科、地方病防治科、慢性病防治科)公共卫生科、检验科、财务科。 中心主任:康涛,电话:3194036 主持中心全面工作。负责行政管理科、财务科、公共卫生科、检验科工作。 中心副主任、工会主席:卢维,电话:3191420 负责免疫规划(接种门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艾滋病防治、人才培训、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会工作等。 中心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李奕,电话:3192429 负责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行政效能、支部工作。负责传染病管理、结核病防治、地方病防治、消杀灭及他临时交办等工作。 (一)行政管理科 科长:刘梦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1.目标:以现代生物医学理论与技术为支撑,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研究,为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与防治技术的创新研究提供依据。 2.主要研究内容 (1)与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技术相关的寄生虫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 与诊断和监测技术、抗寄生虫药物作用方式和作用靶点以及保护性免疫密切相关的重要寄生虫生物学基础及其效应的评价,新发寄生虫病病原生物学等。 (2)与控制重要寄生虫病传播相关的媒介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 与重要媒介(医学节肢动物、医学软体动物、医学贝类)控制策略、监测技术、防制药物、防制技术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效应的评价,新发寄生虫病媒介的生物学等。 (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新发寄生虫病病原与宿主的相容性、发病机制,重要寄生虫病免疫机制等。 (4)寄生虫病防治创新技术的研究 在(1)、(2)、(3)研究的基础上的检测、诊断、监测技术以及新型防治(制)药物、疫苗与技术等研究。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前请先查阅《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和开放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二、申请者对本表所列各项,必须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扼要,用词严谨,外来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三、申请书复印时一律用A4复印纸,左侧装订成册。各栏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一式四份,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科技业务处转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通讯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邮政编码:200025 E-mail: ipdwzzp@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17302345.html,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之令狐文艳创作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令狐文艳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主要工作任务 1.疾病预防与控制 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后疫病进行监测报告,提供预测预警信息;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开展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和公众营养监测与评价;对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相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研究、应用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技术,开展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检验,开展中毒事件的毒物分析,开展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生物、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鉴定和评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执法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对公众进行健康指导;协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对公众不良健康行为进行干预,促进公众掌握自我保健与防护技能。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附件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建立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发布的管理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科学化、规化、制度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是指中国疾控中心在开展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服务和部管理等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集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由国家财政经费、国家科研经费、国家协调的大型国际、国项目经费支持的监测、调查、干预、研究和教育培训等项目或任务所产生的业务信息资源。 第四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包括对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发布的全过程中相关要素的管理。 第五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最高领导组织,全面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六条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负责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质量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等的制订及具体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处理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相关日常事务。

第七条各单位和部门均须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并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息采集 第八条各业务部门应根据其职能提出业务需求,由信息管理部门配合建立相应业务模型,制定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的工作流程、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类数据的处理需求,制订清晰的业务管理需求说明。否则不予批准建设信息化建设项目。 第九条各业务部门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须按照相关标准、办法和指南实施必要的质量控制,撰写、提交信息采集质量控制报告。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各业务部门信息采集过程和质量控制报告组织评估。 第十条凡在全国围或通过设立监测点开展监测活动的业务工作和项目,均须通过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管理,统一规划信息采集方式。否则不予行文在全国部署。 第三章信息管理 第十一条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并提供信息资源的数据存贮、管理、维护和共享等服务。各业务部门采集的属于本办法适用围的数据须提交数据中心进行备份存储。否则不予办理项目结题手续,不得以中国疾控中心名义继续申报相关研究课题和成果,属于财政经费支持的工作与项目不予下拨年度工作经费,同时不得使用中国疾控中心备份数据。 第十二条各业务部门在建立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维护和推广工作中,须严格按中国疾控中心颁布的相关信息标准

永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介

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介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永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全额拨款副处级卫生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技术规划的拟定、组织实施与效果评价;相关疾病预测及评估;公共卫生检验检测、卫生学评价及预防性健康检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应用研究与技术指导;实施免疫接种规划;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与治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疫情信息管理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目前,我中心占地面积16668㎡,疾控大楼建筑面积8900㎡,其中实验室面积3500㎡。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疾病控制车辆8台,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带吹扫捕集系统)、流动注射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微波消解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核酸自动提取仪、流式细胞仪、蛋白印迹仪、多重食源性致病菌核酸检测系统、脉冲场凝胶电泳仪、上转发光微生物免疫分析仪、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等高端进口仪器设备50多台件。建有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HIV确认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万级(局部百级)净化室等专用实验室,实验室设置布局实用合理。 为了适应疾病控制和卫生检验检测工作的要求,中心设立了办公室、质量管理科、政工科、财务科4个职能科室和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应急办、免疫规划科、食品安全与环境

危害因素控制科、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科、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结核病防治科、寄生虫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检验科、健康体检科共10个专业科室。中心现有职工96人(不含永州市水质监测中心),其中在编职工80人(核定编制86名),临聘人员15人,共有卫生、医疗、检验、食品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74人,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5%。 职位简介:预防医学医师2名,主要职责是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的应用性研究,开发、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流行因素监测和报告,开展食源性疾病和食品污染物的监测和报告,开展传染病疫情、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等。 优惠条件:执行永州市2017年人才引进规定的优惠条件。 永州市水质监测中心简介 永州市水质监测中心是2016年4月根据市政府73次常务会议精神,经市编办研究报市委常委会审定后批复设立的归口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2名,现有分析化学、卫生检验专业技术人员4名。其主要职责是:承担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委托的相关水质监测(具体包括:①城市市政供水行业水源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主要工作任务 1.疾病预防与控制 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后疫病进行监测报告,提供预测预警信息;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开展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和公众营养监测与评价;对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相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研究、应用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技术,开展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检验,开展中毒事件的毒物分析,开展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生物、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鉴定和评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执法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介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 控制所介绍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传染病所)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下的国家级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是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主要职能: 为拟订有关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预案及规划、策略等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防制策略和措施的研究。 为国家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实施法定传染病的监测、疫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上报等。 实施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不明原因性紧急疫情及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 对省级相关业务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技术指导。 开展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研究及技术更新,推广研究成果。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所长:徐建国副所长:边志强、卢金星、张建中、阚飙 党委书记:孟繁逊 职能部门 所办公室 人事处 财务处 科教开发处 党群工作办公室 后勤服务中心 业务部门 腹泻病室(卫生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负责由痢疾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小

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呼吸道传染病(细菌性)室 负责流脑、军团病、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支原体、猩红热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人兽共患病室 负责鼠疫、钩体病、莱姆病、布病、炭疽、立克次体病,包括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埃立克体 链球菌、鼻疽和类鼻疽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消毒室(卫生部消毒检验中心) 从事消毒、耐药性监测、医院内感染等工作 结核病室 从事结核病原菌研究、耐药性监测、控制措施研究、菌苗研制等工作。

国家碘缺乏病参比实验室 疾病监测和疫情分析室 媒介生物室 从事医学昆虫、防鼠、灭鼠等工作 传染病诊断实验室 图书编辑室 包括图书情报的收集、整理、使用和专业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计划 2007年是地病中心成立20周年,在卫生部、国家CDC和哈医大领导和支持下,地病中心全体职工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在防治监测、科学研究、健康教育、学科建设、技术咨询、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完成2006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我国高危地区碘缺乏病重点调查,并对各省完成《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情况及未实现碘缺乏病目标省份的现状进行了中期督导检查。现将2007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并提出2008年工作计划。 2007年工作总结 一、地方病防治 1、《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中期考核评估及申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省份达标情况考核评估 2007年9月,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组织了《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执行情况的中期考核评估,以及申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省份达标情况考核评估。地病中心协助卫生部制定了考核评估方案,为

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征求各省对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地病中心在陕西省和山西省进行了考评方案预试验,进一步完善了评估方案。2007年9月,地病中心有11人参加了考核评估工作,对18个省份进行了考核评估工作抽查,并参加撰写了考评报告。 2、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 受卫生部委托,本年度地病中心组织执行了2006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做好项目启动、培训、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总结工作。 在2006年12月召开的“2006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启动会”上,讲解了项目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并对一些技术内容进行了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2007年积极进行技术指导工作,并且派专家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参加项目启动会,进行了与项目有关的技术培训。 2007年7月,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地方病项目重点省份2005年度工作验收和2006年度执行情况中期督导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在本年度项目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项目省份经费下拨较晚、项目进度滞后、项目执行质量不高等问题,部分省份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下降。 由于本年度未安排2005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总结会,地病中心撰写了项目总结和各子项目技术报告,编印了子项目技术报

苏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苏旭 一、个人简介 苏旭,男,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所长,国家卫生计生委核事故医学 应急中心主任。1989年获白求恩医科大学放射毒理学硕士学位, 1995年获得白求恩医科大学放射医学专业的医学博士学位。1998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六完成人),获国家教育部科技 进步二等奖1项(第六完成人)。1996年获吉林省第四届青年科 技奖1项。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7部委遴选 为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被卫 生部授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05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被中华预防医学会授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2009年被亚洲辐射研究协会授予“辐射研究贡献奖”。2012年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3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多次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联合国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会议。主要社会兼职有:国际辐射研究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亚洲辐射研究协会主席,世界医生反核战争联盟国际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放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2、辐射防护与核事故医学应急技术研究; 3、放射卫生防护政策与标准研究。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 1.核事故健康风险评估与卫生应急处置技术研究(2013BAK03B05),“十二五”国 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01-2015.12),负责人 2.核与辐射公共卫生事件医学救援应用研究(2012YQ18011806),科技部国家重大 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2.10-2016.10),分题负责人 3.加强中国生物剂量估算能力(17092),IAEA项目(2012.02-2016.03),负责人 4.辐射危害控制与核辐射卫生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201002009),卫 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1-2013),负责人 5.科技部709项目(涉密项目),负责人 6.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关键技术及公众对策研究(200802018),公益性卫生行 业科研专项项目(2007-2009),负责人 7.非铀矿山放射性职业危害评价与控制研究(2005DIB1J087),中国科学技术部社 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6-2008),负责人 四、代表性论文、成果(2011年以来)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公示招投标书范本

附件: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项目名称慢阻肺与肺癌共同危险因素与遗传易感标志的鉴定及其关联机制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苏州大学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 深圳市光明新区疾病控制中心 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吕嘉春(职称:正高;工作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完成单位:广州医科大学;主要贡献:创造性构建"正常人群→ COPD →肺癌" 三状态研究模式,主持完成广州地区肺癌和COPD双病例-对照平行研究的建立,设计调查问卷,提出候选易感标志的研究设想。) .杨磊(职称:副高;工作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完成单位:广州医科大学;主要贡献:协助建立广州地区肺癌和COPD双病例-对照平行研究,开展系列研究揭示了COPD 与肺癌的共同危险因素和T>C等共有易感位点,开创了多种类型CNV的功能研究模式。) .周翊峰(职称:正高;工作单位:苏州大学;完成单位:苏州大学;主要贡献:主持完成苏州地区肺癌和COPD双病例-对照平行研究的建立,验证了所有阳性关联位点与COPD和肺癌发病的关联,并对各位点的功能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丘福满(职称:副高;工作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完成单位:广州医科大学;主要贡献:实施了MAPK信号通路基因遗传变异的人群检测,证明核心分子MKK罕见变异p.GluLys是我国南方人群COPD和肺癌发病共有的预测标志。) .刘斌(职称:正高;工作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完成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主要贡献:实施了MK基因CNV-和WWOX基因CNV-的人群样本检测,创新发现两CNVs可显著影响COPD和肺癌发病的风险,为两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预警分子。) .黄冬生(职称:正高;工作单位: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完成单位: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主要贡献:负责COPD人群样本的收集,揭示了 NFκB/IκBα -del>insATTG 和IκBα G>A与我国南方人群COPD和肺癌发病的关联强度,阐明炎症因子的遗传变异在两病易感性中的作用。) .谢衬梨(职称:正高;工作单位: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完成单位: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要贡献:COPD家系研究建立的主要完成人,证实WWOX基因遗传变异在COPD家系中存在过遗传现象,明确了WWOX基因是肺癌和COPD共有的易感基因。).赵红军(职称:中级;工作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完成单位:广州医科大学;主要贡献:肺癌易感位点PIN -G>C和-C>T的主要发现者,也是广州地区肺癌和COPD病例对照研究人群收集工作的主要完成人) .张鑫(职称:副高;工作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完成单位:广州医科大学;主要贡献:主要负责人群样本的收集和调查工作,并参与 MKK、VEGFR、c-Jun、MK和NBS 基因遗传变异与肺癌和COPD发病关联的研究工作。) .陈小良(职称:中级;工作单位:深圳市光明新区疾病控制中心;完成单位:深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公开招聘部分科室负责人的启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性艾中心)成立于1998年7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艾滋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现公开招聘部分科室负责人4名,具体招聘职位和要求如下: 一、招聘岗位: 1.宣传教育与信息室主任1名; 2.流行病学室副主任1名; 3.办公室副主任1名; 4.财务室副主任1名。 二、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 2.清正廉洁,作风正派。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引导和带领工作团队创新发展; 3.熟悉国内外公共卫生和艾滋病防治领域的相关法规、政策。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相应的业务技术水平。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工作,科室主任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5周岁,副主任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 5.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 三、职位要求: (一)宣传教育与信息室主任1名: 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有新闻、宣传教育、编辑、媒体传播等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背景; 2.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熟悉宣传教育与信息传播的相关工作,了解国内外公共卫生现状及发展趋势; 3.具有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

4.具有5年及以上宣传教育与信息类相关岗位工作经历且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5.近5年,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至少1篇。 (二)流行病学室副主任1名: 1.具备公共卫生领域硕士或以上学位,具有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等相关专业背景; 2.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熟悉流行病学现场工作,具有5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从事过艾滋病防治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3.熟悉计算机操作,能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尤其是Excel软件;能使用SPSS、SAS等统计软件者优先考虑; 4.具有较好的中英文写作和英文口语交流能力; 5.近5年,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至少1篇; (三)办公室副主任1名: 1.具有公共卫生、管理学或其它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具有5年及以上公共卫生工作经历,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不少于2年;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进行中、英文互译; 4.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 和PowerPoint)。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设施; 5.具有科研、外事、研究生管理经验者优先考虑; 6.在英语国家留学1年以上者优先考虑。 (四)规划财务室副主任1名: 1.具有会计学、金融学等财务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会计专业技术职称; 2.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经验和宏观思维与财务规划能力; 3.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 4.具有5年以上从事财务管理或者审计工作经历,有较高的财经专业水平,负责过大型财务规划项目者优先考虑;

燕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介

燕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介 燕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6月正式成立,现有人员25人。6个业务科室,1个职能科室和中心实验室。 科室职能: 公卫一科:主要承担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消毒和有害生物防治以及结核病防治; 公卫二科:免疫规划、学校卫生; 公卫三科: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劳动卫生等; 健康教育科、体检科、质管科等,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 一,疾病预防职能:负责进行传染病及其流行因素监测和报告;进行传染病疫情调查和处置;实行免疫预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防治,筛查高危人群,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落实和开展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统计和报告,实施监测方案,储备应急物资,组建应急队伍,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三、开展学生常见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实施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措施。 四、执行相关国家标准和规程,开展食品、水和公共场所有毒有害因素及中毒事件毒物的检测,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五、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制作适合实际需求的健康教育材料,对本地区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效果评估。 六、开展职业、放射、环境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控制工作。 中心成立后,燕山办事处领导非常重视疾控中心的建设,几位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同时给予资金支持,燕山财政先后投入320万元用于办公楼改造和仪器设备购置,其中办公楼改造10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220万元。 自2005年8月份开始,用了两个月时间对原办公楼内部进行装修改造,特别是实验室,扩大了实验室的面积,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独立分区,使实验室总面积达到1300多平方米,并且为实验室配备了专业实验台和通风设备,以及实验室气体管道系统,实验室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购置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离子色谱,全自动电位滴定等仪器设备充实到实验室,更新了培养箱、电子天平等实验室常用设备,微生物实验室也按照建设标准进行改造,配备了生物安全柜等设施,改造后的实验室环境和设施基本能够达到标准要求,能够承担起本地区的检验检测任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