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电自学院教师简介

2011电自学院教师简介

2011电自学院教师简介
2011电自学院教师简介

教师简介

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杨尔滨,男,1958年生,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主讲电路理论、电工仪表、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从事电路理论及信号网络及电磁场理论等方面研究。发表过多篇论文,曾获院1999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目。

杨欢红,女,1965年生,1989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讲课程:电路、电磁场、信号与系统、自控原理、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发表了十几篇高质量论文。主编及参编的教材有:电路、工程电磁场基础及应用、电路学习指导书。专长:MIS的开发与研究。

刘蓉晖,女,1975年生,讲师,200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讲电路原理,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电路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从事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发表文章数篇,参与编写《电路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电磁场基础》和《电路原理》等书。

肖鸿杰,男,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系,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有关电机及电力系统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同步电机过渡过程、电机学、控制电机、大型同步发电机运行、电机动态分析与仿真、自动控制原理、C程序设计、电机与拖动等课程。发表论文多篇。编写教材1本。主持和完成科研项目多项。参加的教改项目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朱丹平,男,讲师。长期从事电路和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学效果良好。研究方向:学生快速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教学应用软件的设计和效果评估。

宋金煜,男,1957年生,讲师。1989年上海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过《电机学》、《控制电机》课程。

王如玫,女,1954年生,副教授。上海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高级访问学者。主讲《电机学》、《电机与拖动基础》、《控制电机》、《工厂电气控制》、《电机与运行》、《C程序设计》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编辑出版《电机学》教材。主持进行的理论性及实践性课程教改项目有《电机学》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电机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设计及创建等。主要研究方向有变压器动态磁场的计算机数字模拟,电力系统的谐波补偿等。有《多元化多层次教学研究》、《异步电动机重合闸综合实验研究》、《动态磁特性模拟》、《电力系统谐波治理与有源滤波器》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为了学校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参与了教学大纲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制订,组建新实验室,毕业设计指导,实验实训工作等。

魏书荣,女,1980年出生,讲师,毕业于河海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讲:电路、电磁场、电路实验与测试技术等课程。研究方向:电力设备故障分析与诊断,现已发表论文多篇。

杨启平,男,1951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现为我校电力系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故障诊断、传感技术、在线监测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0篇,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25篇)。科研项目中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华东电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王禾兴,男,1963年生,讲师。198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并任教于上海电力学院。主讲课程:电力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试及实验技术。主要从事理论电工新技术方面的研究。被评为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优秀班主任及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王鲁杨,女,1963年生,副教授。198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学士),199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硕士)。主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试及实验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工学(Ⅰ、Ⅱ)、电能计量、工业用电设备。主要从事理论电工新技术方面的研究。

高小飞,女,1980年生,讲师。200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电子技术个电力电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力电子技术。

周键,女,1962年生,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系,现在我院电力系任讲师,主讲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测试及实验技术。

张健伟,男,1959年生,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电通讯专业。长期从事电子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符杨,男,1968年生,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分析与配电网规划、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风力发电并网控制等。工作以来,主讲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多门专业课程,主编和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2篇,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10多篇),承担科研项目40多项(省部级以上8项),科研经费一千多万元。其中“大型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2004-2008年主持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4项,2006年“城镇配电网柔性规划技术的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领衔“电网规划与风力发电”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

胡荣,女,1962年生,副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83.8~1997.12.在中南电力设计院从事电气设计工作,担任过多个大型电厂和变电所主要电气分册的设计以及主设人、工地代表工作。参与编写的《厂用电设计软件包》获电力规划总院一等奖和国家建设部二等奖。1998年1月至今在我院电力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发电厂电气主系统》和《电力工程》专业课,主持和参与多个配电网规划项目的研究工作。获2001~2003年院优秀教师奖,2001~2003年度院优秀科技成果奖等荣誉,并于2006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上海市“育才”奖。

曹炜,女,1963年生,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教学和研究,专业知识广博扎实,研究经验丰富。主讲本科和研究生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近年来承担的研究项目主要在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分析、短路电流计算的理论与实用方法、大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等。

靳希,男,1947年生,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87年至1988年赴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进修。主要研究方向有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暂态与稳态计算;电力市场,电力需求侧管理等。主讲《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电力专业英语》等课程,主编与合编“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等教材3册。主持完成十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上海电力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以及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

张永健,男,1953年9月,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学士。主讲《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直流输电》、《电力系统监控系统》等课程的主讲教师。主编教材《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力工程概论》,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科研项目,运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分析华东电网暂态稳定性与稳定裕度;上海地铁I号线II号线迷流测试与数据综合分析评价;绍兴小电网稳定性研究;上海虹桥机场配电网安全性评估;宝钢微机保护仿真平台研制;上海浦东机场配电网安全性评估。

高亮,男,副教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主要从事微机继电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等方面科研工作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监控技术等课程教学工作。

杨平,男,1954年12月生,教授。1984年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CAD、模糊控制、误差理论与计量技术等。从1984年起已发表论文45篇,出版教材和著作3本,主持科研14项,获省部级奖3次。

程启明,男,1965年7月生,教授。1988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与智能控制及其在电力企业应用、工业仪表及电气自动化等,主持或参加过国家、部/省、厅/局、校/厂资助的近24项纵横向科研项目,发表过14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35篇、被EI 收录论文19篇。近几年来参加过国家863计划研究发展课题, 主持过上海市教委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和上海市教委重点科研项目,还参与上海市教委重点培育学科--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两个学科的建设工作。另外,编写过9部有关教材或著作,申请过7项国家发明专利。1998年江苏省跨世纪省学术带头人,1992、1994、1996年连续三次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1年上海电力学院优秀骨干教师。

余洁,女,1972年12月生,讲师,硕士。已发表学术论文7余篇,参与高校教材编写1本,曾负责一项课程建设,参加过五个重点项目的研制和开发工作。多年来先后讲授过多门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对智能控制、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实践、信号系统及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都有深入的研究,上课生动自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获得学生的普遍认可。

孙宇贞,女,1975年9月生,1999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厂热能工程自动化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模糊控制、C语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主持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项目1项,参与《自动控制原理》教改项目。

徐进,男,1957年11月生,讲师,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本科毕业,主讲课程有:自动控制仪表、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集散控制系统与通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长期从事微机应用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数字仪表和智能仪表的设计方面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楼俊君,女,1977年7月生,讲师,2002年中南大学自动化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本科的《C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计算机仿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的教学,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态度认真负责,公开发表论文数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场总线、组态软件。

黄伟,女,1966年10月生,副教授,1990年湖南大学工业自动化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课程:保护与程控、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过程控制、热工过程自动控制。参与编写教材1本。发表论文数篇;参与科研项目多项。

王志萍,女,1971年10月生,副教授,199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原理及应用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计算机仿真、系统辨识、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NumericalComputing。发表论文数发表论文数篇;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参与科研项目多项。 罗静,女,1980年生,讲师,硕士。主讲课程有:c语言、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软件技术、微机原理。参与高校教材编写2本,曾公开发表《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算法设计》等论文。

张佳民,女,1970年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电自学院测控教研室教师。主讲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测控仪器仪表,化学分析仪器仪表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信号检测及处理,超声测量技术等。曾发表《微小差分电容检测技术的研究》,《用放大器反馈控制消除电桥非线性误差》,《功率超声波在废橡胶再生中的应用》,《基于峰值校准的超声测距的研究》等多篇论文。

李志斌,男,1974年1月生,博士,副教授。主讲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检测理论与技术》、《光电测试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精通VC++编程,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EI收录6篇,主持及参与多项科研任务,包括上海市科委、教委及企业项目。 2003、2007年被评为上海电力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研究方向为测控技术、PLC技术、软件编程及数字全息等。

黄云峰,男,1971年生,1993年毕业于上海电力学院自动控制系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1999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学习。主讲过《微机原理》、《单片机》、《计算机基础》、《C语言》、《智能仪表》、测量仪表等各类软硬件实验。

张玲芳,女,1974年生,1997年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专业学士毕业,同年7月留本校信控系多媒体

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机房的维护与管理工作。讲授过的课程有:《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

鲍克勤,男,1965年生,汉族,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电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河海大学,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厂自动化,主讲《自动控制原理》、《误差理

论与分析》、《电厂控制系统》、《热工过程自动调节》、《模糊控制》等课程,发表论文十余篇,担任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获浙江省电力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丁斌,女,1973年11月生,讲师。200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电自学院测控教研室教师。主讲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化仪表,电站自动化仪表,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长期从事DCS、自动化仪表方面的工程及教学工作。

郭平,女,1963年生,副教授。1990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专业,获工学硕士。长期从事计算机测控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参加科研项目多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测量、DCS的工程化实现、工厂综合自动化。

贾再一,女,1965年6月生,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硕士。主要教学经历:主讲《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系统工程导论》、《数值计算方法》、《离散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发表论文十余篇。

李芹,女,1977年生,讲师。1999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西华大学(原四川工业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讲课程:“计算机仿真”、“模糊控制”、“自动化专业英语”,“过程控制系统与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PHYSICS”和“COMPUTER LITERACY”。主持上海电力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一项,获2003上海电力学院青年优秀教师,2004年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7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

彭道刚,男,1977年生,博士,副教授。2004年硕士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2009年3月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2004年至今在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工作。教学方面,主讲“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分散控制系统”、“火电厂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与编程技术”等课程;完成学校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5项。科研方面,近几年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E、EI、ISTP收录3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另申请和公开发明专利6项。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和宝钢电厂科研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人员先后参与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十五”863计划、上海市教委、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曙光跟踪计划、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2005-2006年度上海电力学院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目前主要感兴趣的方向为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网络、工业以太网、火电厂热工自动化、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等。

钱虹,女,1967年生,副教授。1990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主讲《自动控制原理》、《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微机原理》、《DEH》等课程,发表论文多篇。

王海燕,女,1976年出生,讲师。 1999年7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主讲:UML建模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等课程,教学认真负责,深受学生欢迎。

夏飞,男,1978年生,硕士,讲师。2003年7月毕业于普瓦提埃大学信息处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7月到9月,在SIC实验室实习。2003年12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数据融合,故障诊断,图像处理与分析.科研项目“基于可靠性函数的纹理分析”2004年获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资助。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多篇。主讲课程:检测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Matlab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处理,离散数学。

徐晓丽,女,1972年10月生,副教授。1999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讲“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仿真”“信号与系统分析”等课程。曾参与多项课程教学改革和科研,发表论文数篇。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徐耀良,男,1953年7月生,教授级高工,硕士导师。1981年毕业于上海电力专科学校,1994年毕

业于上海工业大学自动化系,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厂自动化及智能仪器仪表,主讲《智能仪器仪表》等课程,发表论文十几篇,担任多项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及科研项目的研究。1997年《LRB智能热量流量仪》产品开发获国家级新产品奖。

叶建华,男,1955生,教授。1981年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同济大学任教。曾就读法国巴黎大学、法国高等电力学院。并曾先后在法国电力公司研究中心,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院作研究工作。主讲的课程有:《自动控制理论》、《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热工过程动态学》、《系统辨识》、《电厂控制系统》、《协调控制系统》等专业课程。已出版《过程辨识技术》专著、参编《电厂热工过程自动调节》高校统编教材、参编《火力发电技术手册》、《机电一体化应用》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承担科研项目有《900MW 压水堆核电机组蒸发器水位动态仿真》、《过热汽温状态变量控制》、《大机组顺序自启停控制系统》、《130MW 机组CCS,SCS,DAS系统设计,调试》、《火电机组控制系统动态特性测试》、《核电机组仿真系统研制》等。

于会群,女,1978年2月生,讲师,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讲课程:可编程控制技术、热工自动调节、火电厂计算机控制、顺序控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主持上海电力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可编程控制技术实践》教改2项,参与1000MW机组OVATION系统和Quantum PLC大型实验平台建设,发表论文多篇,2006年度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陈炯,男,1977年5月16日出生,祖籍浙江奉化。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取得工学硕士学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学位。主要从事绝缘在线监测和高电压试验设备等方向的研究。近期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3篇被EI、SCI收录。

黄福珍,女,1976年5月生,副教授,2003年12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讲过《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机器人视觉。参与完成了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4篇,出版专著1部。

李东东,男,1976年生,博士,副教授。2000年9月起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硕博连读,2005年6月博士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IEEEMember。主讲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工程计算方法、Matlab在电力系统计算与仿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可靠性等课程。主持和参加了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科技项目、重点学科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和企业科技项目等7项;近3年来发表论文13篇,其中被SCI收录1篇,EI收录9篇。

李晓华,女,1974年10月生,2005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发表论文3篇;1998年7月开始进入济南市纺织建筑设计院,主要从事中低压系统的配电工作,有民用和工业建筑的配电设计经验。 现在主讲课程为电路。

刘刚,博士,讲师。200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并获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8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完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红外目标检测成像与识别技术》项目一项,开发了红外成像与识别系统一套,完成《高性能红外目标检测成像与识别》软件并于2004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4年完成《多传感器图像融合软件》一套。2002年到2005年间参与并完成的项目达7项,发表高质量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6项,合作撰写专著《图像融合》1本。

梅柏杉,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特种电机及控制系统的高新技术科研和军工产品开发工作,曾任湖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的教学与科研领域有:高性能移动电站技术,电力牵引设备及控制技术、交流变频调速、特种电机、大型风力发电、海上钻井平台独立电网系统、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主持完成二十多项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五项,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2004年批准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王磊,男,1979年生,助教。2005年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电能质量方向,

2001年工作于山东省泰安市电力公司,1997年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毕业,主讲《电力系统概论》,《继电保护原理》等课程。获2006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发表论文多篇。

薛阳,男,1976年10月生,副教授。2003年09月于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2005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同年进入上海电力学院电自学院信控系工作至今。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控制和电力仿真等。自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和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世博科技专项、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项、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专项、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等。近期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有近10篇被EI和ISTP收录。参与编写《电子信息学术前沿》专著一部。主讲智能控制技术、仪器设计与制作技术、机器人技术和电厂计算机控制等课程。

杨秀,男,1972年11月2日出生,教授,1998年9月至2001年3月,在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业高电压技术;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现研究方向为HVDC与FACTS系统的稳定与控制、分布式发电技术。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5篇。

张国伟,男,1970年生,副教授。1997年取得中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取得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至2000年任教于中北大学,2004年至2006年在东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基因网络,微传感器等。主讲过的课程主要有《测试技术》、《数据结构》、《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技术》、《测控仪器联网技术》、《测控仪器仪表》、《现场总线》等。主持和参加国家项目7项,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1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郑小霞,女,1978年生,副教授。2007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自控教研室教师。近几年来,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了国家工业过程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和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十条龙”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申请并公开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被EI收录。

袁淑娟,女,1977年生,讲师。2006年毕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教研室教师。主讲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杨旭红,博士,教授,硕士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核电机组、火电机组仿真建模及控制,数字图像处理、信息融合。

杨宁,男,1976年生,湖南湘潭人,工学博士,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电力学院测控专业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网运行中设备测量与控制、车辆导航与调度和智能算法研究。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4篇被EI收录,4篇被ISTP收录。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重点学科项目、和教研项目等4项;

徐春梅,女,1982年7月生,助教。2003年6月毕业于湘潭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3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讲课程有:《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等。曾在《热力发电》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过十五863项目。2006年获上海市高校优青教师科研基金资助。

屈克庆,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4年上海大学博士毕业,2006年上海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进入上海电力学院,2009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访问学者(赴德国留学1年)。研究方向为PWM整流与逆变、电机驱动,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参与和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上海市教委基金等多个项目。发表有关主要学术论文14篇(EI收录7篇,ISTP 收录1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2006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刘春,女,1982年生, 2006年7月入校,助教职称, 2006年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取得硕士学位,主攻电

子式互感器、变电站自动化方向。现为电子教研室教师,主要教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

李玲,女,1977年生,江苏射阳人,工学硕士,现任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自控教研室教师。2000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2003年工作于江苏徐州发电有限公司热控公司;2006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电厂自动化。

金义雄,男,1977年生,浙江东阳人,工学博士,现任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自教研室主任。200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电网规划,负荷预测,无功优化,电压稳定。讲授课程:电气工程计算方法;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电力系统分析。近五年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EI共12篇。05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05年获广西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玲玲,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任课教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机电保护以及大型海上风电场集电线路优化设计等。发表论文有:《母线代路运行识别方式的自适应识别》。

黄南晨,女, 1977年生,讲师。2002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2002年7月从教至今,主讲课程有:电路原理、自动控制理论、MATLAB与系统仿真等。主要兴趣是电路理论和控制理论基础研究以及仿真计算等。

山霞,女,1977年生,硕士研究生,讲师。2006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2000年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取得学士学位,2000年~2002年在许继集团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程设计工作。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电路电机教研室教师,主讲课程电路分析、电路测试与实验技术。

周建萍,女,工学博士,讲师。2005年3月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2009年4月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2005年至今任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自控教研室教师。主讲课程有:《C语言编程技术》、《PLC可编程控制器》、《微机原理与应用》。2006年获上海市高校优青教师科研基金资助,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十篇,EI收录论文一篇。

金丹,女,1978年生,讲师。2003年于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从事电力载波通信、GIS 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讲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刘璐洁, 女,1983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大学,研究方向为电网规划与综合决策。

于艾清,女,1981年生,2008年3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电子技术基础。

任海霞,女,1974年5月生,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电力学院电自学院信控系工作至今。主讲过《检测理论与技术》、《光电测试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光通讯器件、红外测试等。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等。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2篇、EI 收录论文4篇,发明专利1项。

韩文花,女,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滤波算法、神经网络预测、优化算法等,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十五863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重点定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等,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20篇被EI、SCI收录。主讲《测控仪器联网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智能仪器仪表》等课程。

杨帆,女,1981年生,2008年12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新能源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篇(SCI收录3篇,EI收录4篇)。主讲电工学。

王育飞,男,1974年生,2008年9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讲电力电子技术、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主要从事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发表EI收录论文6篇。

吕学勤,女,副教授,工学博士,1974 年生,山东济南人。分别于1997 年和2000年在山东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移动焊接机器人智能控制。2005 年12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冷壁检测机器人智能控制等。主讲运动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近几年主持的项目有:移动焊接机器人系统设计及滑模变结构轨迹跟踪、电站自动检测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研究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重要国际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30余篇,其中被EI收录20 余篇。

边晓燕,女,1976年生,吉林双辽人,博士。2006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专业讲师,主讲高电压技术,专业英语。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稳定,电力系统分析,风力发电。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3篇被EI收录。现主持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一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等。

李辉,男,1979年生,博士,讲师。2008年3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系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4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技术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在核心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过2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EI检索5篇,ISTP检索4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参与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教委曙光跟踪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共10余项科研项目。参加工作后主讲了“电工电子技术”、“电工学”、“分布式测控系统”、“传感与检测技术”等课程;指导“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目前主要从事与电力自动化行业相关的工业以太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刘建锋,男,1968年生,博士,讲师。2008年11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工作。研究方向为智能仪器、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等。2005年9到2008年11月期间,主持或参与4项科研项目。近期发表有关主要学术论文12篇(EI收录5)。

江玉蓉,女,讲师,工学硕士,毕业于湖南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等课程,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

张美霞,女,1979年生,讲师,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讲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用电管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发电厂变电站设计等课程。从事用电管理方面研究,发表文章数篇。

潘雪涛,女,讲师,2007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现主要讲电力市场、电气工程计算方法等课程。研究方向:电力市场。

朱兰,女, 1978年生,2000年本科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进入上海电力学院电力系工作。主讲本科生的《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等课程。曾获得上海电力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工科组一等奖和2006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等。

楚瀛,男,1975年生,博士,讲师。2008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图像所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从事机器视觉、电力系统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讲电路课程。近两年发表论文8篇(EI检索7篇)。

贾宏新,男,1973年3月22日出生。1999年3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电机与控制专业,取得工学硕士学学位。2002年4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学位。主要从事风力发电机设计与控制、电力储能、变频调速、特种电机设计、电磁场仿真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黄跃明,男,1962年生,讲师,1989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获硕士学位。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电力系统分析》,《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等课程,发表论文十余篇。

段建民,女,专业方向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主讲:电力系统分析(上、下)、电力专业英语、电气工程计算方法等。

刘阳,女,1981年生,2008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从事电力系统规划及电力市场方面的科研工作。

淡淑恒,女,1969年12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分别于1992年,1995年,1999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讲过:高电压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工程、电气设备绝缘与试验、电力专业英语、电力系统计算、电力系统谐波抑制及无功补偿、高压直流输电等课程。2003承担上海市科技启明星项目,2005年承担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担任‘电气试验’杂志的特邀编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发表论文数十篇。

向国芬,女,1966年12月出生, 1996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日本国福冈教育学院进修,2000年3月毕业于日本国九州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GIS内部故障分析与诊断。2000年3月至2002年12月任职于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研究。现为上海电力学院讲师,主讲: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

许仪勋,男,1969年生,博士,专业方向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专业讲师。曾长期从事变电站自动化产品研发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能质量。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来篇,其中4篇被EI收录。

范宏,女,1978年生,博士,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专业讲师。研究方向电网规划、电力市场及电力系统运行。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6篇被SCI、EI收录。

罗萍萍,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微机继电保护》等课程。主要从事继电保护、配网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数篇,独立完成上海市教委项目一项,完成多项配网规划项目,参与发明专利一项,于2006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曾获上海电力学院优秀青年教师、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荣誉。

薛花,女,1979年生,2009年5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讲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电力传动控制、并网逆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发表EI收录论文9篇。

李宏仲,男,1977年生,工学博士,讲师。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无功规划,分布式能源及智能电网。已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10篇被EI 收录。

孙改平,女,1984年生,2008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电能质量检测,储能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讲课程电路,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涂轶昀,女,1978年生,200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进入上海电力学院电力系工作。主讲本科生的《电力系统分析(上、下)》、《电力专业英语》、《电气工程计算方法》等课程。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线损分析、电力系统过电压等,发表文章数篇。

王华昕,男,1975年生,2009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专业讲师。主要从事柔性输配电技术、电网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王莉,女,1980年生,讲师。2005年3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系统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讲课程有:《计算机硬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工程导论》等。曾在《华东电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2007年获上海市高校优青教师科研基金资助。目前主要从事与电力自动化行业相关的工业以太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章广清,男, 1973年2月生,2008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

马爱清,女,博士。2009年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2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7018)《磁势自平衡回馈补偿式直流传感机理研究》的理论研究和计算机仿真;2005年负

责企业合作项目《GIS电场计算辅助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的电场数值计算和软件开发工作。发表高质量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一篇,EI收录六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场及其逆问题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高压直流传感器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电力系统在线监测等。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 题及答案解析(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印度 C.希腊 D.埃及 A.广泛性 B.普遍性 C.强制性 D.全民性 5.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 )。 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6.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 )问题。A.法律 B.权利 C.责任 D.义务 7.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表 8.夸美纽斯教学论的基础是( )。 A.心理学统觉论 B.伦理学 C.整体认识论 D.个体认识论 9.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10.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 )的发表为标志的。 A.《大教学论》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11.《普通教育学》是( )的教育学代表作。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12.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B.小学教育内容 C.小学教育方法 D.小学教育目的 13.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格塞尔 D.洛克

13.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5.重在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地方课程 1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 )。 A.实践活动 B.认识活动 C.课外活动 D.兴趣活动 1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作好辅导 18.主张“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关于公布“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 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

教高司函…2013?56号 关于公布“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 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号),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规划中确定的分省(区、市)名额,经研究,现批准北京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550个专业点为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名单见附件)。 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 1

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所属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给予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并负责指导、检查、监督等建设工作。我司将在项目执行中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考核、评价,抽查结果将作为下一批滚动实施的依据。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承担学校应在学校网站设立专栏,对外公布项目的建设内容、实施方案和进展程度等相关信息,加强有关建设成果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 附件: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名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3年6月3日

2020最新版 教师资格证必备《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万能模板

2020最新版教师资格证必备《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万能模板 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 一、(教师行为正确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3)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二、(教师行为错误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3)素质教育观要求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学生观 考点: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 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针对个体---多表扬、多鼓励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教师行为正确)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2、(教师行为错误)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的主体,

201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A.泛爱 B.泛智 C.泛美 D.泛德 3.()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 A.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特朗普制 4.完形一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以下不属于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韦特默 B.考夫卡 C.班杜拉 D.苛勒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6.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7.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闯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 A.布鲁纳 B.赞科夫 C.杜威 D.加德纳

8.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A.空问错觉 B.时间错觉 C.运动错觉 D.视觉错觉 9.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 A.认识过程 B.教师教的过程 C.学生学的过程 D.双边活动 10.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1.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 12.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13.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A.课堂管理 B.课堂情境 C.课堂纪律 D.课堂气氛 14.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15.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2.只要升学率提高了,学校就实现的素质教育目标。 3.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院教师简介汇总

孙玲玲 女,1956年6月出生,1985年3月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研究员,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生导师。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主讲的课程包括:集成电路CAD,近代网络理论, 微波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导论,VLSI设计导论、EDA技术等;指导本科学生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数十人。主要研究方向:深亚微米及RF/微波IC设计及CAD方向、射频集成电路及应用系统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国际合作等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有2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级和部省级专家技术鉴定或验收,并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近年已在电子学报等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兼任全国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IFIP中国代表、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微波学报编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主编等。 查丽斌 女,1964年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副教授。1991年5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曾主讲线性电子电路、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机原理及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等课程。指导本专科学生毕业设计数十人,有近20年的教学经验,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GIS),教育软件的开发。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主编出版了教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柴曙华 男,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实验师。197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实验教学工作。80年先后和同事们完成了电工实验室的筹建、教材编写、实验项目改革的任务。2000年后参与完成了下沙校区电工、电路、信号与系统综合实验室筹建、扩建等工作。先后从事〈〈电工学实验〉〉、〈〈电路分析实验〉〉、〈〈电路电子学实验〉〉、〈〈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线路实习〉〉、〈〈电子线路CAD〉〉、〈〈信号与系统实验〉〉、〈〈电机修理〉〉、〈〈中国竹笛〉〉等课程教学。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 陈瑾 女,硕士学位,讲师,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负责人。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模拟集成电路故障诊断。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主讲《通信电子电路》、《模拟电子电路》和《电子测量》等课程,并指导《电子线路CAD》和《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曾负责校级“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课题中《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的建设,制作并完成该课程的网上辅导系统、答疑系统及题库的建设等。有十多年高校教学经验,教学责任心强,教学作风严谨、细致,教学效果优良,曾在原三分院主办的“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中第一名,03年在国家教委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听课专家的好评。参与完成1项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及多项横向课题,编著并

哈尔滨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条例

哈尔滨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条例 院教字[2005]1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建立规范、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工作制度,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自我约束和发展能力的基本制度保障。为了对我校教学质量实施有效地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主要功能是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学校教学管理过程等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形成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长效机制。 第三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四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目标系统、决策指挥系统、运行管理系统、信息收集处理系统、调控反馈系统构成组成。其职能是根据学校规章制度、教学文件、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单项评估方案,对学校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进行系统、有效地监督检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收集教师、学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为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将有关内容反馈给各院(系)或相关职能部门,为其改进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1.目标系统。由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构成,是整个监控体系的起点和目标。 2.决策指挥系统。由学校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组成。学院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学常规管理。 系统职能是明确质量目标,确定监控内容,设定监控环节,制定或调整政策措施和主要监控环节的质量标准。对全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对教学

2020教师资格考试材料分析习题

2020教师资格考试材料分析习题 材料: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就叫“自设作业”吧。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激动。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一惊!有“老师,我考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幅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恼的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间与心的交流。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本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位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14分) [答案解析:本题的要求一定是要抓住答题的角度,运用理论加结合材料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分析解答]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我认为: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作业,学生很惊讶,感到既新鲜又激动。但学生“自设作业”的结果表明了学生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完成原本他们自身和

2015年11月1日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年11月1日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李商隐《夜雨寄北》 C白居易《观刈麦》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答案]A 2.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 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C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4.写完古诗后,老师让学生对诗词整理,下列诗词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的《卜算子》(水是横波)

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封大夫出师西征》 C王维《送元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 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 [答案]A 5.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A篆书B行书C 楷书D隶书 [答案]B 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明确论题B 梳理行文思路C区分观点与材料D 把握论点及过程[答案]D 7.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B说明条理清晰明了 C借用场景渲染气氛D讲究语言准确并恰当 [答案]C 8.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传记作品,下列不合适的是() A.《骆驼祥子》(老舍) B.《童年》(高尔基) C.《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 D.《忏悔录》(卢梭) 【答案】A

杭电电子信息学院2017模电实验

(1)参数设计: 由之前的2N3821的转移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可得: 夹断电压:Vp=-0.8V ; 饱和电流:Idss=1.111mA , 静态工作点:IDQ=Idss/2=0.5555mA 此时对应的VGSQ=-0.242V 跨导:gm=1.85ms 设计:取R4=20K Ω 理由:满足AV=gmR4/(1+gmR4)=0.974≈1满足设计要求 又由R4=20K Ω得:VSQ=IDQ*R4=0.5555*20=11.11V 又因为:VGSQ=-0.242V 所以:VGQ=VGSQ+VSQ=11.11-0.242=10.868V=R2*VDD/(Rp+R1+R2) 取:R3=1M Ω R2=100K Ω 由此可解得:R1=0.4k Ω Rp=10k Ω 并且暂取Us=0.5V ,可得电路图如下所示: (2)调节电位器Rp ,使得VSQ 尽可能满足静态工作点电压11.11V ,调节Rp 后,测量如下: VSQ=11.098V VGQ=10.859V VGSQ=-239.436mV 计算:UGSQ= VGQ- VSQ=10.859-11.098=-0.239V ,说明测量准确。 (3)当US=0.5V 时,波形不失真。如下所示:

此时测量: Ui=321.644mV UoL=293.529mV 所以:Av=UoL/Ui≈0.913 (4) R短路时,测量可得:R被接入时,测量可得: Uo1=320.355mV Uo2=293.528mV 所以由:Ri=Uo2R/(Uo1-Uo2)RL可得: 输入电阻:Ri=1094.15KΩ≈1.1MΩ>=1MΩ满足条件。即设计成立。 (5) RL空载时,测量可得: Uo=309.025mV UoL=293.528mV 所以由:Ro=(Uo/UoL-1)RL可得: 输出电阻:Ro=0.528KΩ<=1KΩ满足条件。即设计成立。 (6) 接入波特测试仪进行通频带测试,可得最大增益为:Am=-1.51dB 所以Am±3dB的范围内:BW=fH-fL=556.881kHz-1.56Hz≈556.881kHz≈0.557MHz

哈尔滨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工作报告

哈尔滨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哈尔滨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哈尔滨学院分会筹备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筹备委员会组建以来的工作情况 中办9 号文件下发以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人事局、市老科协等部门召开了贯彻9 号文件文件精神的联席会。接着市委又召开了贯彻落实9 号文件的工作会。会上,市委要求各区、县 (市)、市直各有关部门也要抓紧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我们哈尔滨学院党委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责成离退休工作处提出予案,并着手组建了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准备各项审批手续。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是一个群众性社团组织。群众性社团组织的成立,需要一套严格的审批程序,我们筹备委员会组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各项审批手续,在市老科协的指导下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哈尔滨学院老科协的报批手续以及《管理办法》、公章等已经得到了正式批复,取得了合法手续。 (二)拟订协会的管理办法草案。为了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在市老科协的指导下,我们草拟了协会的管理办法。在草案中对协会的性质、定位、宗旨、业务范围、会员、组织机构、资产管理等事宜,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位代表 可以对《草案》提出意见,讨论修改。

(三)确定协会的各级组成人员候选人。按照中办9 号文件的 要求,从工作需要出发,在2003 年临时老科协组成人员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协商,本人同意,筹备委员会提出了协会的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顾问及常务理事的候选人名单,也一并提交给大会,供代表审定。常务理事会主要由身体健康、热心老科协工作的离退休老领导、老教授组成。在常务理事会成员的确定上,我们本着有利于开展工作、具有广泛代表性、身体条件允许的原则,确定了常务理事名单。这些同志都曾经是各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离、退休以后仍然笔耕不辍,著述丰富,他们热情高,能力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协会的名誉会长,由学校党委书记孙列兵同志担任,副会长、副秘书长由离退休工作处刘鸿达、刘晓军同志担任,这些现职同志在协会任职,本身就提高了我们协会的规格、影响和人气指数。同时,我们还邀请了4 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教授担任协会顾问。我深信,有这样一个资深望重、热情敬业的班子做我们的领导人,一定会给我们的协会带来丰厚的业绩、可观的效益和旺盛的人气。 (四)落实了办公地点和开办经费。经学校党委批准,确定协会办公地点设在南岗区学府四道街9 号,与校关工委合署办公。在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特批经费作为协会开办费和会务费。充分说明了学校党委对老科协工作的大力支持,对离退休老同志的特殊关爱。 (五)认真筹备召开老科协哈尔滨学院分会成立大会。在学校党委的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2007级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2007级统计学专业 毕业论文指导书及实施细则 2010年11月15日-2011年6月10日 一、毕业论文指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织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学习福州大学和管理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具体包括:《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进行总动员,使各位指导教师明确自己的指导任务。 2、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经系主任审定后下发至每一位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每学年必须更新1/3以上,保证每一位毕业生人手一题并留有余地。 3、选题应突出现实性,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特别是福建经济的改革和社会的热点、难点、重点、焦点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4、组织开题报告,检查学生对课题任务、要求和进度的落实情况。 5、每月召集一次指导教师会议,了解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研究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组织毕业论文的答辩和成绩的评定工作。包括聘请毕业论文评阅人、审定学生答辩资格、主持组织答辩和二次答辩复审、成绩评定及写出评语。 7、所聘请的毕业论文评阅人必须回避自己所指导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评阅人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不搞形式上的交流与互评,以确保毕业论文成绩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各等级分布的合理性。 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1、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由具备正副教授、讲师职称的教师担任。 2、下达给每一位毕业生毕业论文任务书,并经指导教师审定后上交系里。 3、熟悉掌握《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4、指导毕业生做好开题报告,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帮助学生对拟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 (教师行为正确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士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 (教师行为错误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

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总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学生观 考点:学生的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 学生的本质属性 (教师行为正确)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遵从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2015年教师资格证真题

2015年教师资格证真题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三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山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李商隐《夜雨寄北》 C.白居易《观刈麦》 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答案】A 2、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 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答案】C 4、写完过时后,老师让学生对古诗词整理,下列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的《卜算子》(水是横波) 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王维《送元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 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 【答案】A 5、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A.篆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答案】B 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那些必需的

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明确论题 B.梳理行文思路 C.区分观点与材料 D.把握论点及过程 【答案】D 7、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B.说明条理清晰明了 C.借用场景渲染气氛 D.讲究语言精确并恰当 【答案】C 8、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传记作品,下列不合适的是() A.《骆驼祥子》(老舍) B.《童年》(高尔基) C.《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 D.《忏悔录》(卢梭) 【答案】A 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文中年龄的称谓的诗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垂髫:婴儿一两岁 B.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十七八岁 C.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豆蔻:女子十五岁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 【答案】D 10、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围绕“课程评价建议”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B.语文课程评价应以考察学科本身每个知识点落实情况为基准 C.关注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 D. 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线 【答案】B 11、阅读一则有关写作的教学叙事(节选)按要求答题() 为了让学生尽快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所有学生每日每周写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8届校优秀毕业生公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8届校优秀毕业生公示 根据浙浙教办函〔2018〕5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对2018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行确认的通知》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关于评选2018届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的通知,各院系评选出2018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以下简称“校优”)247名,现将名单公示如下: 序号专业姓名性别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陈宁男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傅家琛男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宋浩辉男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蒲佳杰男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陈凌佳男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陈鹏男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张晗男 8软件工程吴莹女 9软件工程王晰男 10软件工程黄帮景男 11软件工程何三益男 12软件工程袁亚倩女 13软件工程李锋男 14软件工程陈勇男 15软件工程胡玲玉女 16软件工程赵一奇男 17软件工程胡思伟男 18软件工程支晨洁女 19软件工程傅威男 20软件工程郑豪杰男 21软件工程黄宏业男 22软件工程余昊伦男 23软件工程刘凯平男 24软件工程徐颖颖女 25软件工程洪佳辉男 26软件工程吴飞跃男 27网络工程胡依琳女 28网络工程颜棋诚男 2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朱正男 3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蒋曹琪男 3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叶文伟男 3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谢恺洋男 3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冯如杰男

3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郑瑞伦男3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戴儒弢男3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谢耿男3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胡灵煊男3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陈正大男3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陈梯男4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朱文晋男4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吕杨男42通信工程邵昶游女43通信工程刘菲女44通信工程李冠卓女45通信工程薛振睿男46通信工程王颖女47通信工程叶丹女48通信工程陆家豪男49通信工程张颖欣女50通信工程王文风女51通信工程童晓涵男52通信工程胡惠杰男53通信工程缪慧敏女54信息工程郑朝阳男55信息工程张芳芳女56信息工程汤夏莹女57产品设计方桦女58产品设计周蕉徕女59产品设计高宇飞女60产品设计郑琦琪女61产品设计任海琳女62产品设计蔡璐瑶女63产品设计王卿依女64工业设计徐佳祎女65工业设计李昌刚男66工业设计寿佳盈女67工业设计俞丽镁女68电子商务曾振男69电子商务陈加豪男70电子商务朱凌女71电子商务徐丹平男72电子商务李丹琪女73电子商务杨玉莹女

哈尔滨学院2009年冬季防火工作方案

哈尔滨学院2009年冬季防火工作方案 按照省、市关于加强冬季防火工作的要求,为切实做好我校冬季防火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我校和谐发展和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为主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强化各单位、各部门防火责任主体意识,继续加强各单位、各部门“自管、自查、自改”的工作机制,加大力度查处各类违章、违规行为,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我校消防安全,为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稳步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有效改善我校的安全防火条件,保持全校消防形势的持续稳定。坚决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对我校人员聚集场所,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扩大专项治理成果,继续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彻底整改重大火灾隐患,实行群防群治。 三、工作重点 冬防期间,以人员聚集场所、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以及冬季容易发生火灾事故的部位为重点,针对违规用电、用火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责任,限期整改。 四、时间安排和主要任务 今年冬季防火工作从2009年11月20日起至2010年3月1日止,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2009年11月20日至2009年11月30日,为传达、部署阶段: 各单位要认真传达本方案,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冬防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周密部署,明确责任,落实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从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2月20日,为防火工作落实、检查、整改阶段: 各单位要切实抓好各项防火工作落实,组织开展好防火安全检查,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集中进行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各单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自检自查,排查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学校将对各单位冬防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阶段从2010年2月21日至2010年3月1日,为总结、验收阶段: 各单位要做好本单位的冬防总结工作,总结工作经验,查找不足,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学校安全防火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1、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二级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是安全防火第一责任人)、职能处室以及各个安全责任区的安全防火第一责任人要负责落实我校冬季防火工作方案。保卫处按照方案认真组织检查落实,做好冬季防火工作的监督、指导工作,积极协调,确保学校无火灾事故发生。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1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一、单选题 1,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答案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考点幼儿思维的发展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能理解组成命题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命题进行思维。 2,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答案 A,直观的概括 B,语词的概括 C,表象的概括 D,动作的概括 考点幼儿思维的发展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儿童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来说明存在于头脑中的表象。 3,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 答案 A,直观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感知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考点幼儿思维的发展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幼儿最典型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4,“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答案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考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童言无忌”符合儿童年龄的特征 5,一个小女孩看到“夏景”说:“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这个小女孩的想象是()。 答案 A,经验性想象 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考点幼儿想象的发展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这是小女孩根据自己的经验展开的想象。 6,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答案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考点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分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7,()是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 答案 A,家长学校 B,家长参与 C,家长会 D,家访 考点幼儿园与家庭合作 分值 2 分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1]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始于 ( )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原始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中期 2.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4.素质教育是以为重点的教育。 (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6.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 ) A.斯密斯 B.泰勒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8.__________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 ) A.教案 B.课时计划 C.教学方法 D.课题计划 9.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10.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型 1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__________来实现。 ( )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13.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 )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新媒体时代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媒体时代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张海秀 来源:《办公室业务(下半月)》 2020年第1期 文/哈尔滨学院人事处张海秀 【摘要】本文以国内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普遍现状为基础,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档 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档案信息资源 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历史轨迹的原始材料,记录着高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 发展和变革,在高校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传统方式的档案管理,如资料的收集、保管、编目等工作都以手工操作为主,效率低,档案信息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随着数 字传媒、手机APP等新媒体广泛应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步入了数字化的发展阶段。利 用网络等新媒体来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 一、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高校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档案、学生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及科技档案等。从信息资源 利用的服务对象角度来看,高校档案的利用主要是以服务校内师生为主,这是由高校的管理体 制决定的,即高校内设部门主要应面向本校师生服务。尽管目前许多高校的档案信息资源已经 对社会进行服务,但主要是以学籍学业档案信息为主,只占高校档案资源很少的比例,大量的 档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还有很大的对外开放空间。 从信息资源利用的内容角度来看,高校档案中被利用最多的是教学档案和学生档案中的学 业成绩和学籍资料,主要用于学生就业后用人单位需要审阅的成绩单、高考录取花名册,以及 学历学位证明材料等。高校档案利用率其次为人事档案和财务档案,主要是高校本校的管理部门、教职工及各级审计部门,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财会审计等工作中进行查阅和审核。科 技档案、外事档案及设备档案等档案的利用率普遍较低,说明当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在服务于 学术研究、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深度不足,尤其是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处理加工及信息化方面,高校除了对计算机的使用率较高之外,基本 都配有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基本存储设备,为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创造了基本条件。但如果 要充分实现信息化管理,高校档案馆还应该具备先进的档案管理软硬件设备和系统等设施。 二、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与服务方式已经落后于信 息社会的步伐,已不能满足师生及社会对档案信息日益提高的需求。与信息社会对管理和服务 领域所提出的要求相比,高校档案部门在服务的功能、效率、开发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功能单一。高校档案除了为本校日常管理和领导决策、师生服务外,还可在相当广泛的领域内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然而,与图书和其他开放的信息资源相比,目前大部分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基本上还停留在本校管理和师生服务这一层面上,没有为社会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