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质量评估卷(三)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质量评估卷(三)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质量评估卷(三)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质量评估卷(三)新人教版必修3

章末质量评估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作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的山西省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读图,回答1~2题。

1.山西省发展煤转电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 )

A.节约水资源B.减轻环境污染

C.减少经济收入D.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2.方案①与方案②比较( )

A.①方案环境污染严重B.②方案经济效益明显

C.①方案煤炭利用率高D.②方案工业耗水量小

解析:第1题,山西省发展煤转电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但延长了产业链,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发电耗水量大,加重当地水资源短缺;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第2题,方案①与方案②比较,方案①产业链短,环境污染较轻;方案②延长了产业链,经济效益明显;方案①煤炭利用率低;方案②工业耗水量大。

答案:1.D 2.B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3~4题。

资源种类

甲乙丙丁

省区

新★★★★★★★★★★

陕★★★★★★★★★★★★

川★★★★★★★★★★★

粤★★★★★★★★

A.甲—天然气乙—煤炭丙—水资源丁—太阳能

B.甲—天然气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煤炭

C.甲—煤炭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天然气

D.甲—煤炭乙—天然气丙—水资源丁—太阳能

4.甲类资源丰富区资源开发方向为( )

A.稳定以煤炭开发为核心的工业体系

B.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C.产业全部升级,第三产业全部替代第二产业

D.提高重工业产值比重

解析:第3题,从表中四个省区地理环境判断,新疆地处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光照充足,太阳能、天然气资源丰富。陕西煤炭资源、天然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矿产能源基地。四川与广东地处湿润气候区,水资源丰富,但广东矿产资源缺乏,四川太阳能资源贫乏。第4题,煤炭资源丰富区的发展要有计划地调整原有以煤炭为中心的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

答案:3.C 4.B

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炭为主,且核电消费量在四国中最大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6.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分别是( )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①国以石油为主,但由于能耗总量不大,石油消费量并不居首位。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总能源消费量大,石油消费量最大;③国以煤炭为主,但总能源消费量不高,核电消费量不是最大;同理,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但总能源消费量不高,故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不一定居首位。选B。第6题,根据图示单位GDP能耗可知,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分别是①、④。

答案:5.B 6.C

安徽省颍上县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读图回答7~8题。

7.读该县某煤矿生产流程图(图甲),下列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B.充分利用废弃物

C.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D.E为建材工业,F为电力工业

8.图乙是该煤矿塌陷区所采取的“深挖高筑”治理方式示意图,这种治理方式可以( )

A.抬高水位,缓解雨季洪涝

B.浪费水资源

C.提高树木的存活率

D.浪费土地资源

解析:第7题,该产业链主要是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污染,保护了环境,A、B、C对,不符合题意;煤炭资源主要开发电能,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故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选D。第8题,根据图示可知“深挖高筑”是将低洼地的积水抽干,并进行开挖,不断加深,同时将挖掘出来的泥土用于筑高周边地势,并在洼地边缘地带种植树木,加强绿化,通过对洼地的开挖可以降低水位,缓解雨季洪涝问题,同时也储备了一部分水资源,挖出的泥土可以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选C。

答案:7.D 8.C

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但目前在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的条件下,自身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读图完成9~10题。

9.鹤岗市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

C.位置偏远,交通闭塞

D.腹地狭小,劳动力素质低

10.目前,有利于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

①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②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③打造煤电化工基地④打造绿色食品之乡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第9题,鹤岗市以煤炭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导致其走向衰落。第10题,鹤岗市煤炭资源丰富,应延长煤炭的产业链;该地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产区,具有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的优越条件,故可以打造绿色食品之乡。

答案:9.B 10.D

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11~12题。

11.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②煤炭运力不足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2.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D.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

解析:第11题,许多生产基地面临资源枯竭,总体产量增长缓慢的问题。再加上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传统的污染严重的重工业接受产业结构调整,煤炭的生产量下降。第12题,在一定时期内,东北地区煤炭能源需求还要持续增长,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开源和节流着手,目前主要是调配资源,以解燃眉之急,而根本措施是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量。

答案:11.B 12.A

美国田纳西河整治非常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效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减轻了旱涝灾害

B.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C.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4.由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

A.我国的水资源完全可以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

B.我国江河众多,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C.我国许多水利工程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D.国情不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不能借鉴

解析:第13题,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整治,减轻了旱涝灾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这里的人均收入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第14题,学习外国经验,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水电;现在我国水电的开发利用程度低;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都已经开始了全流域的综合治理。

答案:13.C 14.C

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区,东至渤海湾,北界永定河,南临子牙河,流域面积45 131 km2(其中山区占43%,平原占57%)。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生态建设意义重大。读大清河流域图,完成15~16题。

15.大清河中上游地区众多水库建设对白洋淀的影响有( )

A.减缓白洋淀泥沙淤积速度

B.延长白洋淀湖水的结冰期

C.加大白洋淀的防汛压力

D.降低枯水期白洋淀的水位

16.下列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不适宜大清河流域借鉴的是( )

A.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B.利用廉价水电,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

C.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

D.把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第15题,在大清河中上游建众多水库,可以减少水库下游河段的含沙量,从而减缓白洋淀泥沙淤积速度。第16题,大清河流域位于我国北方,降水量不足,因此河流水力资源并不太丰富,故不宜学习田纳西河流域利用廉价水电,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

答案:15.A 16.B

特威德河是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河流,它为捕鱼业和商贸业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口。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在特威德河河口修建了两座堤坝(如下图),结果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此完成17~18题。

17.特威德河河口修筑堤坝是为了( )

A.减少泥沙堆积,保证河口通航能力

B.拓宽通航航道,提高船只通行速度

C.增加停船泊位,扩大港口的吞吐量

D.减小风浪影响,保障船只通航安全

18.特威德河河口堤坝的修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

A.海水倒灌频繁发生B.堤坝北侧泥沙堆积

C.河口鱼类资源减少D.黄金海岸海滩退缩

解析:第17题,从材料中可知特威德河主要是渔港和商贸港,航运比较发达,但河口泥沙沉积一般都严重,修坝应该是为了加强水流速度、减轻海潮顶托作用,从而减少泥沙堆积,保证河口通航能力,A正确。从图上可以看出,修坝没有拓宽航道,这里不是运河枢纽,通航速度影响不大,B错。显然堤坝也没增加停船泊位,C错。河口港风浪较小,也不是应该重点关注解决的因素,D错。第18题,在河口修建堤坝,使河水快速流向深海,减少了泥沙在河口地区沉积的几率,海岸因缺少泥沙沉积而退缩,D正确。修堤坝收窄河口,海水倒灌减少,A错。在南半球河流南侧泥沙沉积,B错。河口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河流带来营养盐类,修堤坝改变不了这一状况,对渔业影响不大,C错。

答案:17.A 18.D

读长江上游干流(部分河段)梯级水电站剖面图,完成19~20题。

19.金沙江干流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已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开工建设,这两个水电站建成后( )

A.三峡水利枢纽的发电量将大幅度减小

B.三峡水利枢纽的入库泥沙将增多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将增大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20.作为西电东送中部和南部通道的骨干电源,金沙江水电将( )

A.变华东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改善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

C.促进华北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

D.解决华南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解析:第19题,金沙江干流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建成后,三峡水利枢纽的水量稳定,发电量不会减小,A错;三峡水利枢纽的入库泥沙将减少,B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径流量

季节变化将减小,C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将进一步提高,D对。第20题,金沙江水电将变金沙江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A错;作为西电东送中部和南部通道的骨干电源,金沙江水电将改善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B对;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应靠近能源丰富区,分布在西部水电丰富区,C错;与解决华南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关系不大,D错。

答案:19.D 20.B

伏尔加河全长3 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积雪融水在伏尔加河流域河水补给中起着主要作用。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伏尔加河上有很多堤坝、水库和水电站,另外也连通很多运河。读图回答21~22题。

21.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措施包括( )

A.以水能资源的开发作为流域治理的核心

B.采用高坝一次性开发方式发展水电站

C.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轻工业保护生态

D.水坝、运河的修筑获得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

22.伏尔加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影响是( )

A.夏汛前降低水库水位,可提高汛期蓄水能力

B.水位抬高,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C.促进流域资源的开发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D.下游流量明显减少

解析:第21题,河流综合开发一般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为治理的核心;伏尔加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采用梯级开发方式,水坝、运河的修筑获得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第22题,伏尔加河补给主要来自积雪融水,以春汛为主,故夏汛前不必降低水库水位;众多大坝改变了长期形成的水生生态系统,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由于电力充足且廉价,促进了流域资源的开发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答案:21.D 22.C

抽水蓄能电站又称蓄能式水电站,是利用电力富足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

期的高价值电能,且宜为事故备用。读图完成23~25题。

23.抽水蓄能电站最大的优点是( )

A.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B.具有防洪、供水等多种功能

C.充分开发利用小区域能源

D.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损耗

24.江南地区抽水蓄能电站的水由上水库放到下水库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夏B.夏、秋

C.秋、冬D.冬、夏

25.我国西北地区规划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比西南地区多,主要考虑西北地区( ) A.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快

B.经济发展快,常规能源短缺

C.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年降水量大

D.能源需求量大

解析:第23题,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主要是调剂电力,最大的优点是保障电网供需平衡,但其运行会损耗能源。防洪、供水、能源开发是一般电站都具有的功能。第24题,江南地区冬季无统一供暖、夏季炎热,对电力需求量大。第25题,西北地区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年降水量小,水资源缺乏,能源需求量不大;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较快,但其发电量受天气影响大,供电稳定性差,需要建抽水蓄能电站以确保电力输出平稳。

答案:23.A 24.D 25.A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0分)

26.(12分)读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目标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压缩煤炭消费比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能源消费构成的目标变化会对山西煤

炭生产带来哪些影响?(提示:从不利和有利两方面来回答)(4分)

(2)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山西省总结出了哪些有效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措施?(2分)

(3)为加速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转变,在未来十几年中应着重抓好哪些能源发展措施?(6分)

解析:第(1)题,与石油、天然气等相比,煤炭在开采、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均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拟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如此一来,短期内,会使煤炭需求下降,但从长期看,将迫使山西煤炭工业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更有利于山西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第(2)题,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与措施,如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搞好“三废”的治理。第(3)题,为加速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转变,今后应搞好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与输送工程,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生产等。

答案:(1)目的:减轻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影响:一方面压缩了山西煤炭的外销市场,短期内可能影响了煤炭生产的规模,减少了收入;另一方面,加快了山西煤炭产业升级的步伐,长远来看有利于山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

(3)抓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建设;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和其他可再生新能源建设;依靠科技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生产;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促进能源利用的多样化和来源的多元化等。

2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新疆是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下图为新疆主要能源资源分布图。

(1)试分析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的条件。(4分)

(2)试分析新疆在能源战略基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4分)

(3)简述新疆能源战略基地的发展方向。(4分)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新疆能源战略基地开发的条件。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受所处位置和气候影响,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且邻近油气资源的中亚和俄罗斯。第(2)题,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

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新疆天然气开发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第(3)题,能源战略基地的发展方向既要扩大能源的消费市场,又要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将能源通过煤电、煤化工等形式实现转化,然后通过输电线路或管道供应内地市场;也可以对能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

答案:(1)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丰富,另外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十分丰富,再加上接近中亚和俄罗斯,有利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输入,因此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

(2)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区内消费市场狭小;距消费市场较远,能源运输价格昂贵;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

(3)将能源通过煤电、煤化工等形式实现转化,然后通过输电线路或管道供应内地市场;对能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

28.(12分)读“田纳西河上M和N城之间地形剖面图(图A)”及“N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

(1)N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2分)

(2)从图中看出,N城市降水最多的季节为________,而________季降水相对较少。这种降水分配特点对农业发展和河流航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图中M与N城之间河流落差约为________米,这种地形特点对于航运影响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决定了该河段流域的开发方向是______________。(6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判断N地最低气温在0 ℃以上,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N地降水分配有季节差异,冬末春初稍多,夏秋季相对较少,这种特点给农作物的生长、河流的航运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靠修建水库稳定水位、调节径流季节分配可以解决。第(3)题,由剖面图可以

看出M与N的相对高度为180米左右,这说明该河段落差大,水流急,对航运十分不利。但是这种自然背景却适合发展水电,进行梯级开发。

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温暖湿润

(2)冬末春初夏秋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成为种植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影响河流水量的稳定性,给航运带来困难修建水库

(3)180(±10)河段落差大、水流急,航运不安全发展水电、梯级开发

29.(14分)(2019·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期中)图甲为A河流域范围示意图,A河流经包括我国在内的六个国家,多个民族在此生活,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河北部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对图乙中所示A河流流域进行开发,优势条件有哪些?(4分)

(3)指出图乙中B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2分)

(4)分析图乙中C所在省区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主要的不利自然条件。(4分)

解析:第(1)题,A河北部为我国横断山区,该地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谷地狭窄,支流汇入少,所以流域面积狭小。第(2)题,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具体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旅游等。A河流域纬度低,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横断山区垂直差异显著,气候类型多样,农业资源丰富;处于板块交界处,矿产资源丰富;材料显示A河流域民族构成复杂,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沿途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流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第(3)题,发展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主要有气候(包括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B区域位于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沿岸,地形平坦,水源丰富;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第(4)题,图乙中C所在省区为云南省,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区“地无三尺平”,地形崎岖,不利于耕作;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地表水容易下渗,地表水源缺乏。

答案:(1)流经高山峡谷之中,山高谷深,谷地狭窄、支流汇入少,所以流域面积狭小。

(2)气候类型多样,农业资源丰富;处于多个板块交界处,矿产资源丰富;民族构成复杂,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流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3)地形平坦,雨热同期,水源丰富。

(4)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不利于耕作;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地表水容易下渗,地表水源缺乏。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 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区。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各类型土地资源都有分布;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北师版数学高二-试卷第二章章末质量评估

章末质量评估(二)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参数方程???x =sin θ+cos θ, y =sin θ· cos θ (θ为参数)表示的曲线为( ) 解析 x 2=(sin θ+cos θ)2=1+2sin θ·cos θ=1+2y , ∴y =12x 2-12,且x =sin θ+cos θ=2sin ? ???? θ+π4∈,故选C. 答案 C 2.椭圆???x =a cos θ, y =b sin θ(θ为参数),若θ∈,则椭圆上的点(-a ,0)对应的θ=( ) A.π B.π2 C.2π D.32π 解析 ∵点(-a ,0)中x =-a ,∴-a =a cos θ, ∴cos θ=-1,∴θ=π. 答案A 3.若双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x =-2+tan θ,y =1+2 cos θ(θ为参数),则它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 -1=± 1 2(x +2)

B.y =± 12x C.y -1=±2(x +2) D.y =±2x 解析 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y -1)2 4-(x +2)2 =1, ∴a =2,b =1,焦点在y 轴上,渐近线的斜率±a b =±2, 中心坐标为(-2,1),∴渐近线方程为y -1=±2(x +2). 答案 C 4.若P (2,-1)为圆???x =1+5cos θ, y =5sin θ(θ为参数且0≤θ<2π)的弦的中点,则该弦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A.x -y -3=0 B.x +2y =5 C.x +y -1=0 D.2x -y -5=0 解析 ∵由?????x =1+5cos θ, y =5sin θ,消去θ得(x -1)2+y 2=25 ∴圆心C (1,0),∴k CP =-1,∴弦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1 ∴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1·(x -2), 即x -y -3=0. 答案 A 5.下列参数方程(t 为参数)与普通方程x 2-y =0表示同一曲线的方程是( ) A.? ??x =|t |, y =t B.? ??x =cos t , y =cos 2 t C.???x =tan t , y =1+cos 2t 1-cos 2t D.???x =tan t ,y =1-cos 2t 1+cos 2t 解析 注意参数范围,可利用排除法.普通方程x 2-y =0中的x ∈R ,y ≥0.A 中x =|t |≥0,B 中x =cos t ∈,故排除A 和B.而C 中y =2cos 2t 2sin 2t =cot 2t =1tan 2t =1 x 2,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②水能资源丰富③核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A 2.C 3.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 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 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第2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 越高。第3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 源较少。

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读大庆市地图,回答4~6题。 4.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特点是( ) ①带状分布②分散分布③居采油区④靠近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 A.石油储量丰富B.国内市场庞大 C.铁路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 6.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区域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4.C 5.A 6.A 第4题,读图可以看到,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比较分散,图示城区分布在采油区且都靠近铁路。第5题,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丰富的石油资源。第6题,面临石油枯竭的形势,大庆市应利用技术优势延长工业链,发展相关石油装备等制造业;并且利用其广阔的地理区域,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2018·江西五校联考)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四章区域经济 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

高中物理选修3-1练习:第一章 章末质量评估(含答案)

第一章 章末质量评估(静电场)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本题共10小题,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3分,错误、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B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 C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D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2.以下关于电场和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试探电荷在电场线密集的地方所受电场力大 B .电场线不仅能在空间相交,也能相切 C .越靠近正点电荷,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越靠近负点电荷,电场线越稀,电场强度越小 D .电场线是人们假想的,用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和电场一样实际并不存在 3.下列公式中,既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也适用于匀强电场的有( ) ①场强 E = F q ②场强E =U d ③场强E =kQ r 2 ④电场力做功W =Uq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一棱形ABCD ,对角线交点为O ,在顶点B 、D 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若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从A 点静止释放,小球将沿对角线AC 作往返运动.则( ) A . B 、D 处固定的是等量的正电荷 B .B 、D 处固定的是等量的异种电荷 C .在A 、C 的连线上O 点电势最低 D .运动小球在O 处的机械能最小 5.如图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 →O →B 匀速飞过,电子重不计,则电子所受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 ) A. 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 B. 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 C. 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 D. 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 6.如图所示,一带电油滴悬浮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 、B 之间的P 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极板A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测试题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1.5′×40) 1.内蒙古东部地区和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的共同点是() A、都有铁路干线与主要工业区相通,市场广阔 B、都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发挥着“承东启西”的作用 C、煤炭储量都在2000亿吨以上 D、区域内有丰富的铝土矿,发展金属冶炼工业条件优越 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回答下列2-3题。 2.图中反映山西省煤炭加工工业的发展特点是: A.能源转化率不断提高 B.发电量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煤炭焦化的发展速度 C.2000年前发电量和煤炭焦化量不断增长,2000年后出现小幅下降。 D.2000年后原煤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快于能源转换的增长速度 3.山西省能源工业的发展,对山西省的影响有:①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②提高山西省经济效益③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④避免煤炭资源过渡开采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①②③④ (2008年上海卷)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完成4-6题 4.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5.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6.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沿黔桂边境东流,后又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才改称黔江。红水河流域图,回答下列7-10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核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点 区域差异分析 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 类 活 动 差异成因具体表现 农 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 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 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 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 异 工 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 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 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 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 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 差异 城 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 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 水平等差异 交 通 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 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表现如下: (1)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 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章末质量评估卷(五)新人教版必修2

章末质量评估卷(五)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1~2题。 1.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增强②科技水平提高③汽车性能改善④降低施工难度,节省投资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2.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 A.植被条件好B.热量条件好 C.水源较充足D.地势相对和缓 解析:第1题,山区修路呈“之”字形可以降低修建难度,节省投资,而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增强、科技水平提高,A项正确。第2题,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和缓,修路较为容易,且行驶相对安全,故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修建,河谷地带的植被条件、热量条件、水源条件并不是沿河谷修路的主要理由,据此选D项。 答案:1.A 2.D 左下图中的铁路线是2014年底贯通的兰新高速铁路局部路段,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该路段建有许多地上隧道,在隧道一侧留有通风和采光的窗口。右下图是该路段甲地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路段线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 ) A.生态B.气候 C.地形D.水文 4.地上隧道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挡风沙B.遮阳防雨 C.避寒保温D.防御滑坡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铁路沿等高线修建,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地形,C项正确。第4题,兰新高铁经过的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沙漠,地上隧道的主要作用是阻挡风沙,A项正确。 答案:3.C 4.A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 前言: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下面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 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 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近年来高考试卷申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许多能力要求的体现,常反映在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掌握。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并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遍已学过的初中课本,而应该重视对旧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上,还要注意与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有机联系。下面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一、掌握图像要领熟悉判读技能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建立空间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都需要以图像作为主要媒介。运用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复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学具。地理图像类型很多,如各种地理事物分布图(可分综合图与专题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单项或综合、自然或人文)、各种等值线图、各种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模式图(成因、过程、分布)、系统联系框图等。它们或展示了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或说明了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变化过程,或展现了地理事物的具体情况,或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反映它们的数量特征,或从多个侧面显示它们的内部状况、成因剖析、阶段特征、分布规律、结构关系等,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分析、比较,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主要图像的组成要素、绘图要领,并进而熟悉判读技能。 在众多图像的判读技能中,尤其要注意等值线图的判读。以等高线图的判读为例,先要阅读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数据,然后看高度递增或递减的方向,最关键的是观察线间点和线上点高度的差异,如线间点高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反之,如线间点低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集水线,地形为山谷。 由以上判读要领可迁移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上。如等高线图中的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可相当于等压线图中的脊线,

2020学年高中地理 章末质量评估卷(一)新人教版必修2

章末质量评估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四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3题。 1.③地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1% B.1.5% C.4% D.3% 2.④地目前处于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A.原始型B.传统型 C.现代型D.无法判断 3.缓解①地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开发劳务市场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D.加大教育投入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左纵轴表示人口出生率,右纵轴表示人口死亡率,③国人口出生率约3.0%,死亡率约1.5%,人口自然增长率约1.5%。B项对。A、C、D 三项错。第2题,读图分析④国目前人口增长情况可知,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属于原始低增长阶段,A项对。B、C、D三项错。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①国人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缓解该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C项对。开发劳务市场能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但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A项错。该地人口已经是负增长了,不用实行计划生育,B项错。加大教育投入与人口老龄化问题关系不大,D项错。 答案:1.B 2.A 3.C 读世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 A.与发达国家相比,1955~2005年发展中国家出生率下降更快 B.与发达国家相比,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始终高 C.图示时间内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5.2005年之后( ) A.发达国家总人口趋于减少 B.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C.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 D.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继续增长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1955~2005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从大约40‰,下降到 25‰,而发达国家从大约20‰下降到10‰,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下降明显,A项对。发达国家在1985年之后,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B项错。图中两折线之间的差值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图示时间内,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C项错。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数值波动上升,D项错。故选A项。第5题,在 2005 年,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仍大于 0,此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A项错。受老龄化影响,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会进一步上升,而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小,老龄化问题不严重,B、C两项错。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仍较高,人口增长仍保持较高速度,D项对。故选D 项。 答案:4.A 5.D 下图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市迁入人口( ) A.性别比例比较平衡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总结

【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能源分类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2.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4.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 (1)人均资源量少; (2)人均能源消耗量低; (3)单位产值能耗高; (4)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 (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①废渣:回收再利用; 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③废水:沉淀净化。 六、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2.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3.开发注意: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教学提纲

模块三区域地理 专题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我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我国东北地区中部。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不足。土地条件 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类 活动 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旱地 主要粮食 作物 主要种水稻,还有油菜、棉花等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 甜菜等作物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 其他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生产活动工业 我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 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②重工 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 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 工业,成为我国重化工业基地。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口, 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结论: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4、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①为保证建筑物有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宜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与子午线成300-600夹角;②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防寒),屋顶坡度小(少雨),楼间距大(正午太阳高度小,楼影长);③南方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屋檐宽(遮阳挡雨),房屋进深高度大(防热),楼间距小(正午太阳高度大,楼影短)。 5、地理环境对交通的影响:为保证运行安全和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①公路、铁路设计,需考虑沿线暴雨、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等;②港口需建在水深、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章末质量评估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质量评估(四)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错选、不选或多选不得分) 1.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有力就运动,没有力就静止,故A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选项B正确;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选项C正确;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选项D正确;故选项A不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A 2.一雪橇放在冰面上,现让一只狗拉着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前进,则() A.狗对雪橇的拉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雪橇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雪橇匀速前进,则雪橇受力平衡,狗对雪橇的拉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与雪橇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D错误;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错误,C正确. 答案:C 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向左行驶,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球,用轻绳悬挂在车厢竖直的光滑后壁上.汽车以加速度a加速前进.绳子对球的拉力设为T,车厢后壁对球的水平弹力为F.则当汽车的加速度a增大时()

【2021高考地理最新习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含解析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21·福建泉州质检)钾盐是农业增产的主要肥料成分和重要化工原料。老挝拥有大型内陆埋藏型钾盐矿。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建设的某钾盐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推动的矿产资源项目。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了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下图示意该项目矿区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老挝未能独自实现钾盐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小 B. 科技水平低 C. 交通条件差 D. 劳动力不足 2.该项目实现一体化生产对当地的主要有利影响是() A. 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B. 避免矿区环境污染 C. 加强企业分工协作 D.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021·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亚马尔半岛及其近海是俄罗斯极地能源开发的主要地区,目前中国参建的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成为该地最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下图为我国该能源项目LNG运输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亚马尔半岛周边海域海底地形() A.以海沟为主B.以大陆架为主C.以海岭为主D.以洋盆为主 4.当地油气资源开采最佳时段在冬季,主要是因为该地此时段() A.气温低,有利于天然气液化B.能耗少,节约开采成本 C.冻土稳定,有利于户外作业D.风速小,开采安全性高

5.我国LNG运输船回国,航线选择及其理由应是() A.夏季甲航线,便于补给B.冬季甲航线,节约航程 C.夏季乙航线,节约航程D.冬季乙航线,便于补给 (2021·广东综合能力测试)2020 年5月,海港城市哥德堡郊外竖立了一座30 米高的瑞典首座木制风力发电塔,具有"与钢一样坚固"的结构。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在胶合木工厂内完成加工,然后通过公共道路轻松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读哥德堡位置示意图,回答6~8 题。 6.哥德堡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得益于() A.极地东风 B.盛行西风 C. 东南信风 D.西北季风 7.木制风力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成本() A.减少生产成本 B.方便回收利用 C.增强塔体坚固 D. 降低运输限制 (2021·浙江北斗星盟联考)良诸古城位于杭州市北部山麓的低洼平原上,考古人员在其外围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大型水利系统遗址,其核心工程是具有不同功能的梯级水坝,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聪明才智。下图为良诸古城水利工程示意图。完成8~9题。 8. 此水利系统中高、低两级梯级水坝的主要功能分别是() A. 分蓄山洪,防治水患 B. 增加落差,利用水能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西北与青藏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南方与北方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 《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 1、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全球定位(GPS)——定位导航(21颗工作卫星,3颗在轨备用卫星,至少用4颗卫星确定一个地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资源跨区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3、资源跨区调配的影响: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国家层面的上看,平衡各地经济发展 对输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对输入地: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分析。 4、产业转移的规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过渡 实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 5、产业转移的原因:①当地资源、环境问题(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②寻求新的 市场(台商的IT企业迁至大陆)③实现区内产业布局均衡(珠三角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 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迁出区发展新产业腾出空间;促 进迁入区产业升级);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地区,依次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转嫁污染);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就业机会由迁出区转移到迁入区) 8、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华北平原的盐碱化:自然:地势低平,气候上旱涝频繁变化,东部近海; 人为:不合理的灌溉。 ②西北的荒漠化: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 植被的破坏,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长江中下游的洪涝:自然:有的年份流域内多降水,流量大;蓄洪、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中上游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下降; 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等。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雨水冲刷能力强 人为: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 土保持。 9、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使土地退化;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产生洪涝灾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章末质量评估(一)

章末质量评估(一)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2019年里约奥运会田径比赛在200米决赛中,飞人博尔特以19秒79的成绩夺得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米指位移 B.19秒79为时间间隔 C.博尔特撞线时可以看成质点 D.博尔特夺冠是因为他的加速度最大 解析:因200米比赛是弯道,故200米指路程,选项A错误;19秒79为时间间隔,选项B正确;博尔特撞线时,他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博尔特夺冠是因为他的平均速度最大,选项D错误;故选B. 答案:B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是矢量;而时间、路程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正确.答案:C 3.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卫星导航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路程 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间 D.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解析: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提供的是位置坐标,是一个点的位置,A、B 选项错误;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C选项错误;测速精度指速度大小,各个方向测量的速度精度相同,D选项正确. 答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苹果的体积随生长日期的变化时,可将苹果视为质点 B.导弹驱逐舰“兰州”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时,研究舰上导弹发射装置的工作状态,可将“兰州”舰视为质点 C.研究“嫦娥五号”飞往月球所用的时间,可将“嫦娥五号”视为质点D.研究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取月球土壤的动作时,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 解析:研究苹果的体积随生长日期的变化时,不可将苹果视为质点,故A错误;研究舰上导弹发射装置的工作状态,不可将“兰州”舰视为质点,

2021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 修3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 A.区域发展就是对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 B.区域发展就是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C.区域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 D.区域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 2.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 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3.有关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B.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 C.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煤炭不占有重要地位 D.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石油占有重要地位 4.山西省素有“煤海”之称,有关山西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0亿吨 B.按xx年生产规模计算,可开采560年 C.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9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D.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5.山西省煤炭品种和煤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种齐全,世界上所有的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C.大同煤矿是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 D.河东煤田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6.山西省煤田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有利于开采

B.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C.煤层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D.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7.今后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会() A.需求会继续增加,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B.需求会继续减少,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C.需求会继续增加,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D.需求会继续减少,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8.关于山西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B.山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D.山西省交通便利,在便捷的铁路网和内河运输网 9.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B.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D.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10.在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 B.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98%来自农业 C.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农民人均收入的六分之一来自煤炭 D.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煤炭工业所占产值很小 11.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A.煤—电—铝 B.煤—电—铜 C.煤—焦—化 D.煤—铁—钢 12.有关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B.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汽车、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C.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纺织、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D.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机械、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13.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煤矿开采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B.露天煤矿才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C.燃煤发电极易造成大气污染,而洗煤、炼焦对环境污染则很小 D.燃煤发电极易造成水体污染,对大气污染则较小,洗煤、炼焦对对大气污染很大 14.有关能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线。 3、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 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拓展知识】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原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采用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的发展。 【答题思路】分析原因——紧扣供需关系说矛盾 解决措施——从开源节流展开述要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