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

导论

1、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概要:20世界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20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推动者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着各国经济联系和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20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加速推进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二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有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世所瞩目的重大成就,以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逐步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仍然存在,阻碍亚非拉国家的自身发展,但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巨大进步意义是毋庸置疑。它取得了打破资本主义统治体系的重大进展,发展和壮大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四是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追求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8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了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人心,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演变。世纪和平与发展虽然仍充满变数,但大局总体稳定。五是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和谐包容意识普遍增强,文明多样性获得广泛承认;国民教育、医疗保障、居住条件、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进步,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极不平衡,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矛盾激化。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局势,随着许多国家特别是大批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强力推进,各国自身问题总在不同程度上与全球问题交织在一起,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为世界各国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给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许多风险和挑战。在长期形成的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政治秩序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威胁,经济安全受到挑战,同时国际资本加速流动,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转移落后产业,给许多国家带来了环境污染,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低端,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后果。第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由少数国家决定世界命运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面临的威胁依旧严重,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维护世界和平仍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精湛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争取发展权的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第三,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机遇和挑战。文明的多样性是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维护文明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公式。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人类发展的客观趋势,对于增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互相理解、促进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这种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交锋和交融,也带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西方一些政治势力,借助其在传播手段上所具有的优势,极力推销其意识形态,以图“塑造”其他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给世界带来新的不安定。第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科技的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人与社会自身的能力,但如果人类缺乏对科技的全面认识,缺乏对其产生的多种后果的有效制度制约和伦理约束,也会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造成极大危害,带来诸如生态环境恶化、发展失衡、科技伦理失范等严重问题。在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克服科技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2、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

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的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请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概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国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系统的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以独创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的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体系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以下两大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等。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重大任务。①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喝完善社会和足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②政治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③文化建设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④社会建设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⑥党的建设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在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和国家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化和发展。

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出色表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此,国际上既有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称赞,也有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非议。请谈谈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的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

答案概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须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增强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增强世界眼光,要善于从全球视野来观察和认识问题。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各种力量、各个要素、各方面动因的内在根据、相互联系和发展趋势,准确地透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的本质,把握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善于从历史纵深观察和认识问题。增强战略思维,就是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战略来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前瞻谋划、科学把握和正确决策。一直以来,在中国所面对的国际舆论环境中都存在着四种基本论调:“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机遇论”,其中后两者一直比较边缘化。“中国威胁论”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市场,“中国责任论”次之。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对华策略的转变,“中国责任论”开始持续在国际国内舆论界升温。“中国责任论”是在“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在现实中不断碰壁、破产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社会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策略的新思维。这种新思维表达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在无法遏制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希望通过“责任论”来影响或约束中国这个新兴大国运用权力的方式,进而规范中国未来的国际角色。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语境下,表达其赋予“中国责任论”的不同内涵,隐含各个主体不尽相同的利益诉求。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责任论”的兴起是中国力量上升和参与国际生活深化的必然产物。当今中国经济总量处于世界第二位,人口占据世界的五分之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处理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成功举办世博会、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上,都体现了中国在发展模式、制度优势上的独特魅力、作用和效果,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但是“中国责任论”,尤其是美国语境下的“中国责任论”,其实质是:中国正在崛起,但还不是个充分负责的国家。在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承认中国发展的前提下,把“责任”变成束缚中国独立自主发展,盛装按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意志主导世界发展的“大筐”。“中国责任论”的抛出从积极方面来说,有利于中国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塑造大国形象;从消极方面来说,持续考验中国如何在现实实力和形象塑造之间找到合理平衡点。面对日益升温的“中国责任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应当时刻保持清醒,既要负责任,更要负

与中国实际能力相适应的责任。首先,中国应当与美国加强磋商,形成更多的谅解与互信。其次,负好国际责任的前提是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再次,中国的地区责任大于全球责任。最后,谨言慎行,尽量少主动承担责任,更不要和西方国家去抢责任。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既要有“负责任”的实力与勇气,更要有“负责任”的策略与艺术。在中国和平发展,不断崛起的道路上,面对形式各异的“中国责任论”,务必要保持住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清醒与自觉。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题 邓小平在1985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出 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现代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 分析和平与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针对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论断 要从“和平与发展”主题提出的背景、现实影响和未来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出现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即新科技革命 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首先 新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 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 各国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同时 各国之间又充满了矛盾和激烈竞争 而矛盾和竞争的核心是经济问题 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其次 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使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尽管世界并不太平 局部地区的战争仍有发生 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 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总之 世界要和平 人民要合作 国家要发展 社会要进步 成为时代的潮流。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 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思想。

第一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 我们党才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第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邓小平指出 当今世界有很多问题 但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 即和平与发展问题。

第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首先 当代世界在政治上的主要矛盾是东西方还存在对抗与世界要和平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形成了东西对峙、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 给世界和平带来极大威胁。冷战结束后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因此 和平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政治最突出的问题和集中体现。其次 当代世界在经济上的主要矛盾是南北方差距的扩大与国家要发展的矛盾。发展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最核心的问题和集中体现。抓住了这两大问题 也就从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中 抓住了制约、影响其它矛盾的主要矛盾 把握了时代的主题。

第四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 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 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 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 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

和平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

和平问题讲的就是政治问题 经济问题讲的就是发展问题 所以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 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 国际贸易中断 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具体地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 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 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 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 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由此可见 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 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上世纪90年代 东欧剧变特别苏联解体后 原有两极格局瓦解 冷战局面结束。但是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别国。冷战时期形成的军事集团正在进一步扩大 并公然违背国际公约 捍然武装干涉他国内政。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 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冲突和战争时起时伏 世界仍不安宁。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 至今一个也没解决。世界各国人民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应对挑战的一些思考

邓小平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明确提出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 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 …势力范围?方式 都会带来矛盾 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 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强调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和全人类的伟大工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是各国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 真正建立起体现公正合理、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关系。

二是积极开展南北对话 实行互利的南北合作。互利合作排除使对方不能接受的其他条件 逐步缩小南北差距 使整个世界经济均衡、健康、持续发展。

三是发展中国家要通过“南南合作” 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加强团结 相互支持 相互促进 并以“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合作”。在当前世界大变动时期 国际局势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企图称霸世界 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 都已经行不通了。只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 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世界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第二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被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 也成为了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结合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 分析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对外工作时指出:“我们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物原则。”这是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的原则。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 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开放中 要继续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做到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相一致。

首先 应始终坚持政治与经济利益一致的原则。继续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政治与经济霸权 不用原则做交易 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放弃政治利益 决不容许别国借经济手段干涉我国的内政 对于涉及中国内政、损害中国独立自主的行为 以及任何国家的贸易报复和威胁 我们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对于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始终要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 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

其次 我们必须认识到思想文化领域里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针对西方影视图书的输人 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建设和领导 增强人们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

最后 要为推动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坚持国家主权原则都是不可缺少的。“入世”以后 我们也将参与制定有关国际多边贸易规则 我们要根据《联合国宪章》及联大通过的有关决议的精神的宗旨和原则 使有关国际多边贸易规则更加反映新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处理对外经贸关系的回旋余地 另一方面有利于经济贸易争端解决的非政治化 可有效地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当然也有利于建立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在对外开放中要坚持国家主权原则

还要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及世贸组织中有关给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规定 做到平等互利。

首先 中国应享受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优惠安排。《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第18条规定:“发达国家应当向发展中国家施行、改进和扩大普遍的、非互惠的和非歧视性的关税优惠制度”。所谓“非互惠的和非歧视性的关税优惠制度”是指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输入到发达国家时 发达国家因经济实力比发展中国家强许多 因此 发达国家应给予关税减让 而发达国家的产品 因竞争力比发展中国家强 所以发达国家的产品输人到发展中国家时 不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同样减让 可以不减让关税或少减让关税。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 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共有14个方面 我们中国都应争取享受到。

其次 对于外商来华投资办厂要坚持做到利润平分、风险共担 不能只享受权利 不承担义务。在兴办中外合资企业中 我们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合营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亏损的规定 真正做到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分利润 才能体现出平等互利。

再次 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工业与“三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真正做到平等 我们对来华的投资企业应实行国民待遇 应逐渐取消对其政策上的优惠。我们对外商来华投资兴办“三资”企业给予诸如减免关税的政策会产生三个消极后果:其一 因为这种用政策优惠“三资”企业的做法 使我们的国内企业享受不到优待 这样 它们之间的竞争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对国内企业不利。其二 国内一些企业为了享受与“三资”企业一样的特殊优惠 就千方百计与外资拉关系 受这种利益的驱动 一些假“三资”企业便应运而生 使国家利益受到巨大损失 自然使平等互利原则不能很好贯彻执行。其三 一些地方由于只能靠政策优惠吸引外商 而不考虑软环境建设。实践证明 外商更重视的是一个国家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和稳定程度 以及政府部门办事的公正和效率。尤其是我们关税降低以后 再靠减免不高的关税 就更无法吸引外商来华投资了 互利就更做不到了。为了真正做到平等互利 我们应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与“三资”企业

平等的竞争环境。

最后 我们引进外资重点应放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而不是引进设备和买更多的洋货。我国在实践中确定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应很好坚持 对于确实可对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高新科技项目 应适当开放市场 通过市场竞争机制 对国内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产生示范和传播作用。

“入世”后在对外开放中 实行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全面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迎接挑战。

首先 利用WID的有关保障机制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 实行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所谓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就是利用、允许各成员利用其有关幼稚产业保护等条款 运用合理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保护相关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产业 确保关系到我国经济安全和重大经济利益的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限制某些外国产品进口 在实施有效的保护期内 采取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手段从根本上保护我国的民族工业 努力提高民族工业竞争力 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自己的产业政策。对于我国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产业 即第三产业 像我国的铁路、民航、电信、电力均属于基础性的行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由于这些行业长期实行的垄断性经营 缺乏竞争 没有优胜劣汰的压力。所以对这些垄断性行业 要加速打破垄断 要让其参与竞争 在竞争中提篙竞争力。这也是实行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内容之一。此外 要特别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 尽快提高农业的竟争力 尤其要保障粮食的安全。

其次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维护我们的经济利益也是实行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具体措施 也是具体维护我们国家经济主权的具体表现。我们认为经济主权主要是指一国对其经济贸易方面利益的获得与维护的权利。一国经济贸易方面的利益是这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基础 也是国家利益中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利益 国家利益是经济利益的具体体现 并服务于、服从于经济利益。“入世”以后 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 国内企业不出国门就会面临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对手 我国的企业和外国大型企业相比 无论是规模 还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都较低。所以政府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按着市场经济规律 加快企业战略性改组 要尽快培育出同世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增加对科技和技改的投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提高企业开发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使我们经济贸易与世界的经济贸易相互需要、相互依存加深了 相互之间的协调成为发展经贸关系的主旋律 相互对抗减少了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在经贸往来中就可以有效地维护我们的经济利益 即维护我们的经济主权。也就是说要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经济中维护我们的经济主权 这也是我们实行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

最后 提高民族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要坚持科教兴国方针 从提高人的素质人手 人的素质高了 才能生产出高精尖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来 才能在国内、国外获得并维护我们的经济利益 当然也就维护了我们的经济主权。“入世”后在对外开放中 彻底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政府管理与运作水平 并加快培养适应“入世”后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入世”以后 不仅要求我们的企业要与国际经济接轨 政府更要接轨 主要是在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机制上与国际接轨。加入WTO的主体是政府 而不是企业 WTO规则的内容是对政府提出的 是用来约束政府的。加入WTO以后 要求政府必须按WTO规则来组织运作 否则就是对规则的破坏 就要受到应有的制裁。我们的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运作 是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当前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 应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在机构设置与运作机制上与国际接轨 精简机构 提高办事效率 彻底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加人WTO以后的新形势 政府必须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干预。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做到政企分开 减少政府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干预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及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 我们的政府只能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我国社会经济 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进行指导和调控 如制定和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 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等。为使各级政府能更好地适应和驾驭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还应加强对政府公务员的培训 全面提高其政治、文化业务素质。加快制定与实施改变传统的行政性公务员占主导的公务员队伍结构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才能有效地维护我们的主权 才能使机遇大于挑战的日期尽早到来。

第三题 近代以来 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战争与冲突 因此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国力的增强充满了忧虑和猜疑。中国提出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结合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 分析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主要障碍。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2005年底 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立场和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基础 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也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我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 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风险 同时外部环境是复杂严峻的。从长远和全局的观点看 我国的和平发展是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三点 霸权主义的威胁、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霸权主义的威胁

冷战结束至今 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从力量对比看 它拥有其它各国无法比拟的综合国力 而且这一现实绝非短时期内所能改变。力量对比的绝对优势决定了美国确定建立由其“领导”的国际秩序 或者说称霸全球并且“霸权永续”。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它凭借超强的综合国力 尤其是金融优势、科技领先和军力超强 极力阻止出现任何可能对其“独一无二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同时加紧抢占全球化资源和战略要地 这既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战略回旋余地 又是为制约其他国家的发展壮大。美国实施这一战略就把它自身摆在同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各国人民相对立的地位。换句话说 它是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各国的主权、安全的主要威胁。十几年来 美国的这一战略没有改变 今后只要它还在力量对比上占有绝对优势也不可能改变。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只不过在不同时期它推行这一战略的策略手法和部署上的轻重缓急会有所调整而已。

中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新兴国家 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是绝不会听任中国顺利地和平发展 总会不遗余力地进行阻挠、干预和破坏。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本性所决定的。美国霸权主义的威胁将会长期存在 这是中国和平发展无法回避的。在维护我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前提下 妥善处理中美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争取两国关系平稳发展 这是我国和平发展需要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

国际竞争的压力

我国正积极谋求发展 而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在发展 各国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这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必然现象。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但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 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 不管主观意愿如何 必然会受资本主义规律的影响和左右。在资本主义的体系内 对资源和市场的争夺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现实的世界资源、市场已被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瓜分完毕”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后起新兴国家而言 确保自己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市场就更加困难。再加之 世界现有资源已被发达国家消耗很多 它们给世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已成事实 这些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构成更巨大的压力。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曾经历过殖民地苦难的国家 我国不会也不能采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靠“殖民手段”、使用武力拓展市场、掠夺资源。既要满足我国发展的实际需要 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这将是我国和平发展必会遇到的一大挑战。

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 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是必然的结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 由于美国在全球金融、经济、科技、政治各方面逐渐占有优势地位 现今的全球化是以美国新自由主义或者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为主导 美国跨国公司是主要的载体。实践表明 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有利于刺激效率的提高 但对维持社会公平却是不利的。其结果是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导致致贫富差距拉大 在全球范围是这样的 在各个国家 包括美国本身在内 也是这样。贫富差距悬殊成了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这在各国的表现形式不一 政局动荡、经济起伏、社会紊乱等等 但都会影响和平发展。从全球角度看 这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大不稳定因素 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滋生与发展 与此也是密切相连的。对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国际社会的反应越来越强烈 全球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和壮大就是例证。对于中国来说 如何既能利用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发展机会 又要防范、遏制其负面效应 这是我国和平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1.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愿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与有关国家和人民加强交流的诚意。立足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3.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长期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早在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邓小平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

第二讲当代发展问题

1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我们认识发展问题的思想前提与理论基础。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对于把握与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何种当代意义与价值?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从根本上讲 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指引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繁荣、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的学说。科学发展观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创新内容 系统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以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新论断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点突出出来 使之在人民群众头脑中深深扎根。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共同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这是头等重大的事情 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竞争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在内的复杂系统。发展在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中始终占有核心的地位 构成了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线。他指出 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 是摆脱落后 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 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自己的发展 我们要利用机遇 把中国发展起来 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要发展自己。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我们既面临着国际形势总体对我有利的良好机遇 也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严峻挑战。当今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动力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迫切需要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答。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的贡献 1 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新的概括、提炼和深化 并使之在发展理论中的位置更加凸显 解决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关键问题 并直接影响着“如何发展”的问题 2 形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解决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的问题 3 把社会公正放到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于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同时 又形成了对中国社会许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思路。 4 适应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时代课题 从理论形态上看 完整的概念体系、严密的理论逻辑结构、所涉及的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发展空间的开放性 使得科学发展观成为全面、严谨、有生命力的科学发展理论。从对现实社会的有效度看 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战略同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发展的基本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中国发展进程有序、稳步地向前推进。科学发展观能够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答:发展问题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为把握当代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与变化,而是反映人类进步与社会深刻变革的概念。发展是人类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进而实现社会生活基本领域、基本关系、基本观念及其社会内在结构更新和变革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发展理论,它是把握发展概念基本内涵的理论基础,也是认识当代发展理念、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中。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发展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包括:发展要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根本途径;发展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兼顾各方面的需要,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发展要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分步骤实现现代化;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管理方式来实现;发展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

2 人类发展的实践 既要满足人的需要 又要保护自然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 又能保护适合后代人生存发

展的环境与条件 从而既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又维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历史关系。如何理解当代人类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实践与历史根据?

当代发展面临的问题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总体稳定。世界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威胁与挑战。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人类面临风险增多,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重大问题,具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全球蔓延、影响深远等特点,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挑战。如果不能合理妥善地解决这些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其严重后果将难以估量。当代发展问题的根源及影响当代人类应当努力消除资本的扩及片面的发展理念,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生产方式及经济增长摸式,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改变那些不符合当代发展要求的观念、制度、体制与行为,确立与践行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以及整个人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发展间题,推动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类解决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与共同课题。当代人类建立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超出合理的生产生活及发展的底线,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危机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代际关系。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全人类的共识、努力与有效举措,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地球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不可能毫无节制地供人类索取。如果人类不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一旦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仅现在生产生活方式片面追求速度难以为继,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将失去生存发展的条件。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共同维护和管理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是当代人类共同的责任。

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 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预言有何当代价值?

答:全面发展是推动当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对片面发展模式的否定与超越。实现全面发展是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与历史趋势。1、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宣言》申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我们今天所说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整体协调,全面进步,同时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本质要求与目的。人与社会是丰富性与全面性的存在。因此,人与社会的发展在其本质和目的上内在地具有全面性的要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既体现在人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要素要求整体性的全面发展,更体现为人与社会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丰富、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2、推动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如何实现全面发展的问题,是当代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针对当代发展所存在的片面性弊端,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应该注重以下现实途径:维护发展的全面性,维护发展的均衡性,维护发展的多样性和协调性。3、全面发展是当代发展的历史趋势人类发展呈现为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片面走向全面的历史趋势。人类发展的进程也在不断印证这个趋势。实现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以实现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人类社会最终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也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这是对未来人类发展方向作出的科学的趋势性预见。

4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结合中国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 分析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有何特点?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人多地少、底子薄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 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 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早在1992年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就曾经讲说过一句话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概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之所在 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学命题。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身 同时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坚持这一道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 也要实行对外开放。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 对内求发展、求和谐 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具体而言 就是通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 通过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 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这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意志 转化为国家发展规划和大政方针 落实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广泛实践中。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近中期目标。

其次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既具有雄心壮志 又坚持实事求是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再者 中国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最后 中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新概括。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但它不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 而是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一经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中 就会转化为直接的现实力。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因此 不能以某一种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为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发展实践的优劣。任何一国都不能脱离本国国情和实际 盲目照搬他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总体水平达到小康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国家政局稳定 56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这充分证明 我国选择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是正确的。

4、根据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结合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深入分析与理解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全面性具有内在关联。可持续发展,就是克服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内在地要求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人分析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遵循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谐性、需求性、高效性和阶跃性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因此,我们应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综合国力,使综合国力竞争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讲当代社会建设

2、为什么社会风险治理必须重视防患于未然,必须有着眼于长远的风险意识和标本兼治的切实举措?联系中国实际,讨论如何应对各种社会风险。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社会风险可以从广义与狭义的角度理解, 广义社会风险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以及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或冲突的一种关系状态。它既包括传统社会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传染病风险, 贫富分化风险, 也包括工业社会带来的核辐射、环境污染等现代风险。狭义社会风险仅指工业社会带来的核危机、资源匮乏、生物工程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威胁。“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或“灾难”,而是一种危险和灾难的可能性。当人类试图去控制自然和传统、并试图控制由此产生的种种难以预料的后果时,人类就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风险一旦转化为实际的灾难,它的波及面和影响程度都将大大高于传统社会的灾难。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生大病、病重乃至病亡看成是危机,那么,平时锻炼身体、注意饮食营养和足够的休息等措施就属于社会风险管理中的预防,经常检查身体就好比社会风险管理中的预警,生小病抓紧医治就像社会风险管理中的预控,而患了大病,重病的治疗就属于社会风险管理中对风险事件的应对。大病治愈后的善后事宜,如调养恢复身体、总结经验教训、偿还治病时的欠账就好比社会风险管理中的善后。有了预防,就能使一个人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大大减少乃至避免大病、重病的发生;有了预警(经常检查身体),就能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有了预控(生小病抓紧医治),就能及时治好小病,以免小病拖成大病;有了处理或应对(住院治疗),就能尽一切力量治好疾病,重现生机;当然,大病也有治不好的时候,社会风险管理也会出现失败,这就需要总结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旧体制交替运行,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长期积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各种社会风险正处于一个相对凸现期。对于转型期中国突发事件社会风险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减少社会风险。二是维护社会公正,从利益入手化解社会风险。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用软实力消饵社会风险。四是创新应急管理,全方位应对社会风险。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工作机制化全方位加大社会风险的管理力度。

第四讲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1 如何理解“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关系 为什么说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 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论?

在人类面临的千千万万问题和复杂纷纭的矛盾中 马克思、恩格斯将环境问题看作是人类面对的两太基本问题之一 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异化现象 高度概括指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根本任务 即实现“两个和解” 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创新和最高价值追求。

首先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即天人关系 也就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种“和解”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向人的生成” 即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 把自然界中人的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另一方面 这种互动又表现为“人向自然界的融化” 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 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 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实践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 实现这一“和解” 要求“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里 马克思、恩格斯用“物质变换”的概念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对立统一、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

其次 “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即社会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看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 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另一部分民族、国家和阶级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这就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分裂和对抗 阻碍着世界性普遍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 “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建立起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 把人自身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束缚中、从资本主义悲惨的境遇中解放出来 最终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类本身的和解”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 其实践基础是物质交往活动 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或体制的建构与完善过程。一句话 就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 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是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根本途径 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再次 “两个和解”是内在统一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是“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物质基础 “人类本身的和解”则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社会前提。诚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言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两个和解”将成为真正的现实 到那个时候 “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 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 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中 他们从来没有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也从来没有脱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中 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互为前提。人们正是在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才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 而只有在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进行考察 改变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 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他们认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 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 只要有人存在 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 自然是历史的前提 历史是在自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历史不能脱离自然 自然史是人类历史的延伸。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 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 只要存在着人类历史 就必然存在着人和自然的相互制约关系。在马克思看来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明确告诫我们 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 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2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结合中国的情况 谈谈如何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进入二十世纪 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 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 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大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 可以说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

要发展经济 又要保护环境 这二者能否兼顾 可以说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

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 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 在短期 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 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看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从客观上来分析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 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 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 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 不只是单单的保护 或者是消极的防治 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 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 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由此看来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 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发展经济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经济基础薄弱 工业化程度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护环境包括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城市存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工业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在农村更是存在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而发展过程中因破坏环境影响人民生活 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本意。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 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 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即 发展与持续性 发展是前提 是基础 持续性是关键 没有发展 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 没有持续性 发展就行将终止。发展应理解为两方面 首先 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 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其次 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必经过程 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 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持续性也有两方面意思 首先 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 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 既要兼顾各代人的利益 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因果。放弃发展 则无可持续可言 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 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 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 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领域在内的整体变革。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首先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其次 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再次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 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中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国策来实行 只有在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 与保护环境联系起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才能保证中国的不断崛起与不断强大。

深刻教训: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类只有一个赖以生存、能繁衍生息的后代的地球,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职责。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看到蓝蓝的天空、清清地河流、茂密的森林,野生动物在嬉戏玩耍,能听到百鸟争鸣,能呼吸到清新自然的空气。还给人类一个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自然优越的环境,是每个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3 从科学研究到政治谈判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代环境问题的一个焦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谈判责任分配问题上尖锐对立。分析这种对立的原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责任分配问题上尖锐对立 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问题。发达国家一味强调保护环境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贫穷就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经过激烈的谈判斗争 发展中国家挫败了少数发达国家否定发展权的企图。大会通过的

《里约宣言》的“原则3”宣布 “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 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鲜明地提出发展权的概念 意义在于破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承认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和发展经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为新的建立在国家平等基础上的全球环境保护伙伴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创造了条件。

主权问题。按国际法规定 各国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按照自己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自己的资源。然而 不少发达国家以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之名 提出环保责任国际化的观点 认为全球都有权干预监督一国内部的环保行为 全球各国都有责任和权利去监督别国的资源利用。这种论点被发展中国家看作是发达国家借环保问题来控制它们的自然资源 企图侵犯它们的主权。另外 一些西方学者还歪曲事实地认为全球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错误的发展政策造成的 因此 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应加以限制 即“主权限制”论。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借环境问题干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主权、资源主权。当然 发展中国家也认识到 在全球环境问题上 主权不是绝对的 而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比如气候 没有一个国家能要求主权。又如海洋 没有一个国家主权能够统治全球性的海洋体系 这个海洋体系已成为人类惯用的“下水道”。所以 由于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 国家的传统权利及权力在淡化 而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加强 影响在扩大 进而形成了“共同的星球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主权弱化的时代。但必须说明的一点是 任何无视国家主权的观念和行为都将从根本上影响国际 尤其是南北之间的 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 并对国际环保合作构成障碍。新的制度安排应该使各行为主体努力减少环保壁垒 使各个国家在统一的规则之下进行有效的合作。

责任问题。发展中国家据实指出 发达国家的“发达”是建立在对世界资源与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上的 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退化负主要责任。发达国家应该停止无休止地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及自身大肆地挥霍。现在发达国家保护自身环境的一个手段就是低价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 并不破坏自身的自然资源。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 但却是世界木材贸易中最大的进口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1992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 富裕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5% 但是消耗的能源却占了70 75% 消耗的木材占85% 消耗的粮食占60%。在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 尽管有不同的研究结果 但多数专家还是实事求是地认为 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里约宣言》提出“共同但区别的责任” 成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基础之一。但美国对这一原则持有保留。美国反对将此原则解释为暗示美国承认或接受任何国际义务、责任或减轻发展中国家的责任。

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问题。既然发达国家被证明是世界主要的污染源 它们在受益的同时理应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且 从全球环保合作的角度来说 发达国家有合作的愿望 又有比发展中国家强得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 应该能承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的义务。但事与愿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拒绝承担这一义务。发达国家提供的环境基金如杯水车薪 且承诺不兑现 还往往用保护知识产权为理由拒绝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比如 《21世纪议程》作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 作为实施《里约宣言》的行动计划 在资金方面作了安排。据《议程》估计 在发展中国家实施《议程》活动的平均年度费用超过6000亿美元 1993 2000年 。《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和有资金能力的国家作出初步的资金承诺。发达国家在《议程》中“重申对其达到将国民生产总值的0 7%用于官方援助这一公认的联合国指标的承诺” 并表示如尚未达到这一水平 则将争取2000年或之后尽快达到这一水平。但事实上 发达国家提供的官方援助远小于其承诺值。更何况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官方援助与通常意义上以支持发展为目的的官方援助如何划分 是否有相互挤占之嫌 也是发展中国家所担心的。至于高新技术 那是发达国家维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甚至垄断地位的关键 它们当然不愿意轻易将技术转让 哪怕是为了环境保护。

绿色贸易壁垒问题。随着乌拉圭回合的结束 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变小 国际贸易壁垒逐渐转向苛刻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 形成新的主要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它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 实则是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障碍 限制其出口 以防止和抑制他国产品对本国的冲击 从而实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和技术实力低下 产品往往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 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受害者。虽然《里约宣言》原则第12条反对将环境保护作为新的贸易壁垒和歧视手段 要求尽可能以国际协调一致的环境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 但事实上 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对此的态度和疑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就完成了工业化 走过了严重的污染期。现在反过来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按发达国家现在的同等标准去做 的确是强人所难。例如《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阻止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手段。

发达国家通过一些经济活动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问题。《里约宣言》原则第14条禁止污染活动和污染物质转移到他国。但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低 环保手段落后 又缺乏必要的技术和信息 往往就成为发达国家向外转移污染的受害者。相反 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可能成为该种行为的受害者。

建立合理的环境标准以及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发言权的问题。《21世纪议程》关于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和机制中提出了一项总目标、八项具体目标和四方面的活动 其中就明确提出 “查明和处理有些国家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和执行国际环境法文件中的各种困难” “促进和支持所有国家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协议和文件

的谈判、执行、审查和管理 包括提供技术援助和酌情实施差别义务” “通过制定经全球和多边协商的协议和文件促进各项考虑到各国不同情况和能力的国际环保标准”等。但至今为止 发展中国家仍是发言权上的“弱者”。

4 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发达国家应尽快拿出诚意弥补欠债 发展中国家也要审时度势减少环境损害 但落实这个原则 从观念到行动困难重重。你认为怎样才能走出困境?

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含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基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全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 世界各国乃至全人类均应当共同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以最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 另一方面是在责任的领域、大小、方式、手段以及承担责任的时间先后等方面应当结合各国的基本国情而予以区别对待。它指的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 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它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 即共同的责任和区别的责任。

1 共同责任。共同责任反映于国际法上是“人类共同的利益”和“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的理念。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整体性 各国无论大小、贫富 均需担负起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其内容有如下两点 其一 各国须采取措施来保护本国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其二 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给予彼此以支持和援助。在环境保护方面有能力的国家须帮助能力欠缺的国家解决环境问题。

2 区别责任。区别责任是指虽然各国需要担负起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 但在不同国家之间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 由于各自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压力以及治理能力等因素 它们在责任的大小 多少 时限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是有差别的。这既符合国际法的公平制度又有助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切实解决。

3 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的关系。为了追求人类共同利益 习惯国际法赋予每个国家以共同责任来保护全球环境。带有公平理念的区别责任是国际社会为吸引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环境保护中而设定的一种制度。区别责任虽然很重要 但应当同共同责任原则区别开来。对该原则的正确诠释应是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的能力取决于其得到受惠于发达国家的程度。如果没有得到援助就不履行公约义务。因为发展中国家既要承担具体的公约义务 又要承担不损害他国环境和国际区域的习惯国际法的义务。

如何更好地实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为先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还在为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而挣扎 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臭氧层消耗、、物种灭绝等问题。贫困的社会是无法为后代人享受其环境权益而保存足够的选择、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分的接触和使用渠道的。只有发展 才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后代人的权益。而这种发展 不仅使当代的大多数人口受益 而且有益于未来的人口。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 发展是首要任务 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才能顾及到环保问题 也才能承担起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贫困国家处于恶性循环的境地 一方面要过度地开采自然资源以偿还巨额债务 满足发达国家的金融需要 另一方面 过度滥用资源使自然资源枯竭 贫困进一步加剧。可以说 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把人类推到了环境危机的边缘。所以 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新的全球伙伴关系 实现一种“代内的公平”。这就要求发达国家的财富和技术以非商业性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 它要求发达国家改变其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减轻地球的负担。最后 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避免重蹈发达国家的老路 对环境造成更加巨大的损害。

三 加强国家合作 合理分担责任

推进国家合作 关键在于发达国家。鉴于地球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大部分仍来自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应该在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基于这一点 发达国家应该率先行动起来。率先削减其污染物的排放量 率先在生产和消费方式上做出实质性的改革 这对于扭转地球环境恶化趋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 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不附加商业性条件的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它们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而对于发展中国家 有区别的责任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对自己在保护全球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掉以轻心。恰恰相反 发展中国家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 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其间必须努力进行改革 改革生产方式 尤其是少数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 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需要尽快改变 否则它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将成为破坏地球环境的一股新的、巨大的力量。同时 各国尤其是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 必须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以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减轻地球的人口负担。

总之 要保护地球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配合 精诚合作 合理地分担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确保发展中国家最广泛地参与全球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 也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契机。同时 也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使该原则更具有可操作性 并能够逐渐上升为一种国际习惯法 使其对国际社会更具约束力。

4.4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为什么说应对气候变化而停滞发展或者无视气候变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都是不可取的?

答:温家宝首先指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水平仍然居高的现实,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在二零一二年后继续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能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其次,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温家宝指出,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停滞发展,或者无视气候变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都是不可取、不可行的。让贫困人口得到现代能源的服务,进而享受发展的机会,是一种道义责任和社会责任。因此必须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应该促进而不是阻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第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应该以公约和议定书作为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也欢迎将其他开展务实合作的倡议和机制作为公约框架有益的补充。

第四,技术进步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国际社会要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信息交流,加强节能、环保、低碳能源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合作,特别是加强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在这方面,不能只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全部推向市场。

第五,适应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应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适应能力;尽快启动《京都议定书》的适应基金,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开放;完善全球环境基金和清洁发展机制的运作,使发展中国家更加受益;扩大适应资金来源,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支持。我们应该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务实合作,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坚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事关各方利益,需要各国联手应对。在气候变化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开展合作才能互利共赢。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高的现实,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清洁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发达国家应该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承诺,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停滞发展,或者无视气候变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第三,坚持公约主导地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最具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应该维护公约及其议定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和主渠道地位,将公约确定的原则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原则。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才能统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增加资金投入,大力促进技术合作和转让。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保护森林,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在人工造林和森林恢复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中方愿同亚太地区各成员分享这些技术和经验。为此,我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搭建亚太地区各成员就森林恢复和管理开展经验交流、政策对话、人员培训等活动的平台,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我们欢迎亚太地区各成员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第五讲当代社会思潮

1、结合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理解,深入分析当代西方主要社会思潮的实质。

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涉及广泛范围、包括众多流派,主要有以下流派:(1)唯意志主义:以“重估一切价值,打倒偶像”为出发点,以高扬意志,贬抑理性为内容。(叔本华、尼采为代表人物)

(2)存在主义:以“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绝对自由的”为主要内容。(海德格尔、萨特)

(3)科学哲学流派:以科学本身作为哲学的反思对象,以“证伪理论”、“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为主要内容。(波普、库恩、拉卡托斯)

(4)精神分析学说:以具体个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以“利比多”、“无意识”和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本我、超我)为主要内容。(弗洛伊德)

(5)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早年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力图用黑格尔改造马克思。

(6)西方人权理论:以人权思想在西方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的最新发展为研究对象。

(7)凯恩斯主义:以强调政府调节经济,超前消费和膨胀性金融政策为内容。

(8)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经济私有化、鼓吹自由市场经济。

(9)未来主义:以当代新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全球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阶段,预测人类未来为内容。

(10)新功利主义: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利益,如何追求幸福和快乐。

(11)后现代主义:以崇尚多元,相对主义,不确定性为方法,强调否定、摧毁、解构一切。

(12)文艺心理学说:以心理分析方式从事文艺创作,文艺批判和研究的思潮。

社会思潮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经济生活,在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在阶级社会里,作为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反映的社会思潮无不带有鲜明的阶级烙印。这就决定了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任一流派的兴起都不是偶然的,其理论观点都可从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矛盾中找到根据,都反映了特定社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当代西方思潮根源于西方社会的经济生活,其实质是西方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尖锐矛盾的反映。

2、有观点认为,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国家政权得以稳定的基本认识基础和精神基础。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试进行分析。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的。因为一个社会的物质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可以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对物质利益进行调节和协调来解决的,这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不会构成主要威胁;而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或价值体系发生对立和矛盾,社会就会出现崩溃和瓦解。因此,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最基本的精神依托。可见,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任何社会又必须具有统领一切思想观念的核心思想体系,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其实,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对于丰富多彩的思想观念而言的,也是建立在各种思想观念的基础上的。

就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拓展,国外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入;在国内,由于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和社会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也出现了各种思想观念。应该说,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不同思想观念,都是各种社会阶层、社会团体的利益表现。这种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性是社会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体现,这是可喜的,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是,任何社会又必须具有统领一切思想观念的核心思想体系,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其实,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对于丰富多彩的思想观念而言的,也是建立在各种思想观念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尊重各种思想观念差异,包容其多样性的。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构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社会的思想体系和社会的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3、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结合中国的思想文化现状,谈谈你对这个论断的理解。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思想意识空前活跃。我们要密切关注社会思潮,不断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一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多样”的社会思潮构成了矛盾统一的整体。我们既要坚持“一元统领”、“协调有序”,也要坚持“兼容共生”、“和而不同”。在引导社会思潮的过程中,

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体人民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同时,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冷静观察、辩证分析,区别层次、妥善应对。对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多用解疑释惑、形势政策教育等方法进行引导;对人民群众正常的监督和批评,应予以支持,并加以正确引导;对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尊重创造,鼓励个性和特色;对学术理论问题,坚持民主讨论、平等交流、内外有别;对思想认识问题,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加强正面教育,做到以理服人;对政治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掉以轻心、听之任之;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和意识形态渗透,保持高度警惕,加强防范,坚决斗争。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对外输出价值观和文化产品。但从长远看,世界文化舞台不可能是西方文化的一统天下,必然会出现多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和对话的新格局。各种文化将通过对话和交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共同维护关系人类共同利益的基本文化价值。因此,全球性文化交汇对于我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在有效抵御西方文化渗透、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前提下,坚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全球性的文化对话中,努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第六讲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第七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 国内外理论界众说纷纭。国内学者有的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 有的认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还有的认为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西方学者在研究中更是提出了“后资本主义”、“股东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网络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等多种观点。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美国、英国等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及其控制的跨国公司获空前扩张 至20世纪末 全球跨国母公司已多达6万余家 它们控制的海外分支机构有50多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 国际贸易的50—60% 国际技术贸易的70% 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由此可见 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尤其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厚基础 超级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把全世界作为其运作的舞台。这表明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转变。

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加速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渡 不仅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 同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 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主要矛盾。从美国近二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来看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运作过程中 已逐步呈现出了同国家垄断资本既有某种联系、继承 又有显著差别的若干基本特征。

经济加速金融化

金融资本成为经济乃至政治的主宰。经济金融化集中表现在 社会资本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地被金融资本所占有 因此推动金融资本相对于实体经济企业资本迅速膨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 由于实体经济企业的资本利润率趋于下降 面对激烈竞争 实体经济企业不得不通过并购等手段“做大”自己。而实体经济企业要完成“并购”行为 必须向银行贷款融资。金融资本垄断寡头正是利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和命脉的特殊地位 逐步实现了对实体经济企业的操控 并越来越多地占有实体经济资本所攫取的剩余价值。据美国学者统计 整个美国金融行业在2004年所“创造”的利润约为3000亿美元左右 而美国国内所有非金融行业所“创造”的利润则为5340亿美元 也就是说 美国金融行业“创造”了美国所有国内企业利润的40%左右。而在40年前 即20世纪60年代金融行业所“创造”的利润不到国内所有企业所“创造”的利润的2%。仅仅40年 这一比重就增长了19倍。

金融虚拟化、泡沫化

资本的本性就是在循环中尽快增值。既然无需经过实体经济生产运作、仅仅通过货币自身循环就能生出更多的货币 加上美国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实体经济领域资本利润率持续下降 导致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金融领域。据有关统计 20世纪50—70年代 美国金融资产流量对GDP之比平均为257倍 1980—2007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418倍。不仅如此 近一二十年来 即使是非金融公司 其资产总额中金融资产也在迅速增长 所占比重越来越高。20世纪70年代 非金融公司的金融资产与实体经济资产之比为40%多 到90年代 这一比例已接近90%。

金融资本流动、金融运作自由化

现代金融是经济的中心 是一个经济体的血液和命脉。金融产品作为商品交换结算工具的货币市场工具 以及作为资产储备或转移资金、安排资产风险结构等的资本市场工具 它必须在国家计划的调控下 在国家有关法律的框架内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密监控之下流动 以确保金融体系健康运行。随着现代金融衍生产品的增多和金融产品的虚拟化 其流动性进一步增强 尤其是现代金融产品同当代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结合之后 其流动之迅速、流

动量之大 形成的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冲击力之大 常常出乎人们的想象。对此 美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及美国执政当局心里十分清楚。也正因为如此 为实现其尽快增值的目标 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不满足于仅仅主宰美国经济 而且要掌控整个世界经济 实现“全球一体化”即“美国化”。其重要杠杆之一 就是“金融自由化”。

美国推行的“金融自由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金融资本流动自由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加大在全球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力度 要求各国改变境内外金融市场的分离状态 对外开放金融市场 实行外汇交易自由化等 1990年出笼的“华盛顿共识” 明确要求“放松对外资的限制”。这一切的要害在于 削弱他国的经济主权、金融主权 为其国际金融垄断资本自由进出他国“圈钱”、进而控制他国经济扫清道路。还应该指出的是 在推行“金融资本流动自由化”方面 美国当局历来实行双重标准 他们鼓吹的“金融自由化” 仅适用于美国的金融垄断资本进入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如果其他国家的资本进入美国市场 将会遇到法律的甚至行政的种种壁垒 受到严格的限制和审查 甚至被拒之门外。近几十年来 美国当局在维护其“国家安全”的名义下 通过立法或发布行政条例 对其他国家的金融资本进入美国进行严格限制和严密金融监管 其法律的或行政法规的条款多达1000余条。

美国推行“金融自由化”的第二个含义是主张金融运作自由化 取消金融运作中必不可少的监管环节。监管环节的缺失 使在货币循环中运用欺诈手段“圈钱”的金融巨鳄获得空前“解放” 金融衍生产品大多被毒化 成了美国产另类“摇头丸”。正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充满欺诈的金融、资本市场上演的一幕幕“圈钱”大比拼过程中 孵化出了一批又一批麦道夫、斯坦福之流的超级欺诈骗子。甚至连号称美国金融市场看门人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信用评级机构 在美国的充满尔虞我诈的金融大染缸里 也同金融巨鳄们沆瀣一气 将大批“有毒债券”贴上“优质”或“3A”标记去坑蒙全球投资者。所有这一切 都是对美国推行的“金融自由化”的经典注释。

实体经济逐步空心化

近二三十年来 美国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金融衍生产品泡沫化。仅仅是美国经济畸形发展的一个方面。美国经济畸形发展的另一个方面 是实体经济逐步萎缩、国民经济空心化。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 1990年仅为24% 2007年进一步下降至18% 制造业投资的增长率2006年仅为2.7% 投资额仅相当于GDP的2.1%。20世纪八九十年代 美国的服务性行业(主要是金融行业) 已占GDP的70%左右 在实体经济领域 除军事工业仍为全球之冠外 其余仅石油、IT、房产、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农业等产业还能称雄于全世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 房地产因泡沫破灭而一蹶不振 汽车行业又遭重创 克莱斯勒、通用、福特三大汽车巨头因汽车销量骤降、经营出现巨额亏损。至此 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稍有竞争力的实体经济产业已经所剩无几。

在所谓“效率优先”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导下

美国劳动大众日益贫困化以自由化特别是金融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或市场原教旨主义为灵魂的新自由主义 是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榨取尽可能多劳动者血汗服务的。新自由主义所谓的“效率优先” 本质是“资本增值效率优先”。满足资本尽快增值的“效率” 是以牺牲社会公平、以广大劳动者的日益贫困为代价的。近二三十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人素质的提高 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 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也在增加 但美国工人的工资不仅没有上升 反而不断下降。1971年美国企业工人平均工资每小时17.6美元 至2007年每小时工资下降到10美元 降幅达43%。如果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 工人的实际工资降幅更大。正是在所谓“效率优先”政策的主导下 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近二三十年来 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 从40 1扩大到了357 1。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30年中 美国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 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的收入增长了4倍 占人口0.01%的最富有者家庭的财富增加了7倍。从2000年到2006年 美国1.5万个高收入家庭的年收入从1500万美元增加至3000万美元 6年翻了一番 而占美国劳动力70%的普通员工家庭的年收入从25800美元增至26350美元 仅增长550美元 6年仅增2%。

美国政客及一些经济学家常常津津乐道 美国普通民众均持有股票 “人人都是资本家”。其实 这也是一个大骗局。真相是 占人口10%的富人持有美国股票市值的89.3%、全部债券的90% 而普通员工持股之和仅占全部股票市值的0.1%。贫者愈贫 富者愈富 这就是他们所谓“效率优先”所构建的今日美国之社会现实。

美国经济乃至国家运行的基础债务化

资本主义经济在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的支配下 一方面是生产、物资供给具有无限制增长的趋势 另一方面是因资本盘剥加重使得广大劳动者的贫困加深 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增长缓慢 导致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攫取主导地位之后 仅仅从生产资本那里分割更大一块“企业剩余”已无法满足其欲望 在“金融创新”的旗帜下 “圈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最高殿堂。股票、股市以及各种基金逐步与经济基本面脱钩 蜕变成了高杠杆运作以“圈钱”的大赌场。债券 对于国际金融寡头来说成了资本市场上可以“一箭三雕”的新宠 一是鼓动借贷消费可暂时缓解因劳动大众贫困加深、社会购买力不足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 二是可从借贷消费的劳动大众身上进行再次榨取 三是通过将各种债券(包括坏账、死账债券)包装成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品 对美国乃至全球投资者进行坑蒙诈骗。

以上6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运行中的基本表现。它反映在资本主义的国际金融资本垄断阶段 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在进一步发展。企业内部尤其是金融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计划性同超越国界的全球性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空前尖锐 生产无限制扩大的趋势同劳动大众相对贫困导致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不足的矛盾在进一步激化。

2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变化。为什么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 当代资本主义能够实现自我调整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囱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 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揭示这些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 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中 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 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 雇佣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 使用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无偿地生产剩余值。这种占有关系反映了个体资本家同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和对立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企业组织形式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其特点是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 而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 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股东 仅凭借所有权凭证即股票 以股息的形式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 整个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 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 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的主要特点是 国家作为出资人 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 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国有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 但是由于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 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 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 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第二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劳动从进人生产过程开始 就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 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在资主义发展的初期 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 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 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了 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质上的隶属。在这样的条件下 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 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在这方面 作为血汗工资制的“泰罗制”和“福特制”是非常典型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 资本家及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 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 其一 职工参与决策。这一制度旨在协调劳资关系与缓和阶级矛盾。按照这种制度 有的国家在企业的监事会中 劳资双方各占一半席位 对企业重大问题共同进行决策。其二 终皇雇佣。这是一种用工制度。按照该制度 工人一旦进入公司工作 只要不违反公司纪律 就会终身被雇佣。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 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其三 职工持股。该制度旨在通过使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使工人产生归属感 在生产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剩余价值生产。

第三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

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大公司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 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 而是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管理能力 享有优厚的薪金和职务津贴、企业董事所得利润等 与企业的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在企业中控制企业决策 组织和指挥生产 控制人事调动 处理劳资纠纷 因而具有控制企业的实际权力。

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力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化。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 工人阶级的受教育

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在工业和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 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运输、邮电、贸易、金融、教育、保健等各类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随着工业中现代化和自动化服务和新工艺的广泛采用、新的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广泛实行 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越来越少 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监督者、调节者和操作者的工作 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第四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 但它已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 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 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 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表现在 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 破坏性减弱 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 失业率有所降低 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 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 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 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 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第五 政治制度的变化

首先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展 使得资产阶级的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 国家权力日益集中于政府首脑。其次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公民在法制范围内较广泛地通过个人的政治、法律为 或以团体、组织、政党为单位 通过集体的政治、法律行为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以谋求自身利益。再次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法制建设 以便维护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利益的协调 缓和矛盾和冲突 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在法制建设中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 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最后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很深刻的 正确认识新变化的原因、态势和实质 对于科学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批判和扬弃其消极和落后的因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有

首先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 产业结构改善 经济快速发展。1951—1975年 西方主要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 日本为8 8 、联邦德国为4 4 、法国为4 3 、美国为3 2 、英国为2 6 进入90年代以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 —30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下降 第三产业迅速上升。1999年第三产业的比重 美国为60 、英国为70 多、德国为63 8 、法国为71 5 。在第三产业中 高技术产业异军突起 1971—1986年 西欧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0倍 美国增长45 5倍 日本增长106 7倍。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98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1950年和1938年相比 美国分别增长1 7倍和4倍 联邦德国分别增长3 5倍和3 3倍 日本分别增

其次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十分激烈和尖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继续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20世纪50--60年代 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反对垄断资本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曾开展过强大的政治攻势和斗争 迫使资产阶级作出重大让步、进行某些社会改革。

再次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 社会主义制度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扩大 工人阶级在更多的国家取得了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在更多的国家得以建立 社会主义的力量空前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挑战 促使资产阶级在吸取和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例如 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实行计划化管理 重视职工参与管理 实行济民主等。

最后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些改良主义政党在英、法、西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获得执政地位。在这些政党执政时期 他们凭借国家政权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个别环节进行了自觉的改良 如在维护私有制的同时推行国化 在坚持市场调节的同时实施经济的计划调控 在不剥夺私人资本的权力的同时对其权力的运用进行一定的

限制 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倡导社会公平等。这些改良措施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 修补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 使资本主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 正视这些新变化 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 科学技术的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 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调节的结果。

其次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 无止境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 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 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 但是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 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 但是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 资本主义社会最富有的阶层与最贫穷的阶层之间在财产占有上的鸿沟不是在缩小 而是在继续扩大。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这一切表明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 其意义也是深远的 但是 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 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那种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 也是不科学的。同样 那种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 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正确认识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 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 为我所用 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3 自1825年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 资本主义世界以“生产相对过剩”为性质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 资本主义世界却不断地爆发金融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性质、原因和根源。

美国这场严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发的基本原理 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 是由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 以及由此派生的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计划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生产无限扩张的趋势同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这两对矛盾所决定的。从一般意义上讲 对于这场严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 作上述归纳当然是不错的。但深入研究 就感到这种解读似乎还不够。这是因为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特别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演变 较之《资本论》所分析、研究的资本主义 已具有了诸多新特点。

就危机本身而言 此次国际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比较 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或重要不同点。其一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始发于工业生产领域 而此次危机从一开始就具有金融危机的性质。其二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从一开始便鲜明地暴露出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 而此次危机尽管仍同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有很大关联 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同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和金融衍生产品毒化、泡沫化 以及金融监管缺失即金融自由化 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其三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受重创的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 广大不发达国家所受影响并不严重 而这次危机 虽肇始于美国 但席卷全球 世界各国无一幸免。

此次国际性金融危机所具有的上述三个显著特征 是由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在运行形式上显示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凯恩斯主义主导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的“黄金期”。但凯恩斯主义也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规律 进入70年代 资本主义即陷入长达10年之久的“滞胀”。所谓“滞胀” 就是高失业、经济停滞或低增长与高通胀同时存在。比如 美国的失业率最高达9.1%(1975年) 英国甚至高达13.4%(1982年) 整个“经合组织”失业人数达到3050万人。在此期间 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 1975—1979年 美、英、法、德、意大利及日本等国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6% 比60年代6.6%的增幅下降60%多。与此同时 物价却飞涨 消费品物价年均上涨率60年代为3.7% 1970—1974年年均上涨率为7.9% 1975—1979年高达10.1%。一般而言 经济停滞或萎缩、高失业、高通胀等现象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行的不同阶段交替出现的现象 前二者多发生在经济周期的萧条——危机阶段 高通胀多出现在经济复苏——高涨阶段。此次出现的经济停滞、高失业与高通胀并存的所谓“两高一低”现象 是资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结合本章学习的原理,谈谈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作为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实践是变革现实的活动,其最终必定会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是,我们不应当把实践仅仅理解为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任何变革现实的实 践活动都是一个过程,都有一定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探索活动虽然往往并不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它们是以变革现实为目的并服务于变革现实的活动的,因而它们同样也属于实践的范畴。正如列宁所说:“实践应当也包括天文学上的观察、发现等等的实践。”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4.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共同性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年修订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系: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详解2015版

毛概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 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 重要意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如何理解马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4.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5.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 6) 7)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8)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10)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6.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一系列讲话 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全面从严治党,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贯彻“一国两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①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BQ[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有(ABCD) 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二、单选题 4.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不可知思想的表现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5.现在社会上一些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逢酒席必上“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B, 6.空间是指 A.物质运动过程持续性和顺序性 B.物体间的距离 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D.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正确答案:C,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D,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家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正确答案:D, 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正确答案:D,

(完整版)马原课后答案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m e t h i n 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 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1.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 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 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 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取得一个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只有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 (2)必须把握能动性原则。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内在统一的现实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1.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 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或称共性和个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 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重大意义: ① 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为什么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人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它们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休戚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015版(修订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重大意义: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马原课后答案

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1.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 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取得一个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只有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必须把握能动性原则。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内在统一的现实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1.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或称共性和个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毛概1-6课后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旧中国半殖半封、 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1.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2.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进”就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仍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用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弄清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力量和前途,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造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艰苦探索,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

2015版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 3.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4.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现实意义: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丰富、日趋完善的生动历程,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2第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马原练习册课后全部答案

练习四 三、简答题 1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特点。 12.简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及其意义。 四、辨析题 13.整个世界都是认识的客体。 14.由于认识主体不同,因而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D 1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 ⑴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包括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促使感性认识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一是直接性,就是感性认识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不存在中介。二是具体性,就是感性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三是表面性,就是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 ⑵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也包括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思维总是沿着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这一过程进行的。理性认识的基本特点:一是间接性,即它是经过头脑思维这个中间环节而产生的。二是抽象性,即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 12.简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及其意义。 【答案要点】 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也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精神变物质的过程。 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次飞跃的意义是: 第一,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最转化为物质力

马原课后答案

马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答案 1如何理解物质观: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②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③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④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⑤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应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 4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必须通过物质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5、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我们在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时,要坚持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正确的方法,了解事物的要素系统,把握事物的联系发展,辩证地看问题,避免认识中的片面性、绝对化。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2015年修订版本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答:(1)科学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即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重要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枝柱;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一是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二是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准备。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其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其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3)其历史地位:一是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是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是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其科学内涵: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其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3)其历史地位: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其次,它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理论意义)。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和意志来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再次,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实践意义)。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经济支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发展观能使中国持续富强、人民持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