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苏教学案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苏教学案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苏教学案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苏教学案

第一章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1课时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Ⅰ) 【目标导航】 1.了解培养基及其种类和配制方法。2.掌握灭菌和消毒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提醒】 1.根据培养目的选择正确的培养基和培养基配制方法。2.常用的灭菌技术。

一、培养基的概念、种类

1.概念:为__________微生物而制备的、提供适合微生物________、______或积累__________的营养基质。

2.营养要素

微生物的化学组成与其他生物大体相同,也是由C、H、O、N、P、S等元素组成,其中C、H、O、N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这些元素最终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把这些化合物归纳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这几类营

(1)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利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

(2)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有机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能源。

1.在微生物培养时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无菌技术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对实验操作的________、操作者的________和____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器具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_______________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提醒实验后,所有用过的培养基、培养液等都要统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再丢弃,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实验过程中一定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

(1)原理:将待灭菌的物体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把锅内的水加热煮沸,并把其中原有的冷空气彻底驱尽后将锅密闭;再继续加热就会使锅内的蒸汽压逐渐上升,从而温度也随之上升到100℃以上。

(2)设备: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以手提式最为常用。

(3)使用方法

①加水:使用前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

②________:装入待灭菌的物品,不能太满,盖好锅盖,按对称方法旋紧四周固定螺栓,打开排气阀。

③____________:加热待水煮沸后,使蒸汽和空气一起从排气孔排出。

④保温保压:当压力表指针指到121℃时,调节热源,使压力维持不变,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根据灭菌的物品确定灭菌时间。

⑤出锅:当压力表中指针降至________,稍停,使温度继续降至100℃以下后,打开排气阀,旋开固定螺旋,开盖,取出灭菌物品。

提醒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加压之前一定要把原先的空气排尽,注意恒温灭菌。灭菌完成后要等压力表中读数为“0”后,先放气再打开灭菌锅盖。

三、细菌培养基配制的操作流程

1.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1)________________(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如生产用培养基内可加入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而分类、鉴定用培养基内必须加入已知化学成分的物质。

(2)营养要________,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3)________要适宜,各种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细菌6.5~7.5、放线菌7.5~8.5、真菌5.0~6.0。

2.配制流程

培养基的配制?????????????

计算 ↓ :0.5 g 牛肉膏+1 g 蛋白胨+0.5 gNaCl +1.5 g 琼脂

????? 烧杯+

100 mL 蒸馏水 ↓微火加热、不断搅拌溶化后加琼脂

熔化后,补水至100 mL

――→ :3%的HCl 或NaOH 将pH 调为 7.0 ~7.2 :趁热分装到洁净试管中,培养基的高 度约为试管高度的1/5

――→加棉塞:用棉花不用脱脂棉,脱脂棉吸水 :外包牛皮纸,且挂标签

??????????? 注入开水:与底架平齐 :竖放于灭菌桶中,不要太挤 :排气软管插入排气槽,同时 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 排冷空气:打开排气阀,排除锅内冷空气

:关上排气阀,压力升至100 kPa , 温度为121 ℃,维持20 min

取出灭菌物品:断电后,压力降至0时,打 开排气阀,旋松螺栓,取出 灭菌物品

搁置斜面:待试管冷却至50 ℃左右,搁置在合适高度的物体上,使其自然倾斜,斜面不超过试管总长的________

知识点一培养基的概念、种类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能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不可能提供能量

答案 A

解析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量的凝固剂如琼脂可形成半固体或固体培养基;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如NH4HCO3,既可以是碳源,也可以是氮源,不仅仅提供无机盐;无机氮源有时也能提供能量,如NH3可以为硝化细菌提供能量。

规律链接(1)病毒没有独立的生命,依靠活细胞才能生活,普通培养基不能用来培养病毒。常用于培养病毒的是活鸡胚。

(2)培养基种类繁多,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明确培养基的特定用途,选用合适的培养基。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加青霉素的培养基

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知识点二消毒与灭菌

【例2】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

答案 A

解析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需用干热灭菌;接种环可用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牛奶为不破坏其营养成分可采用巴氏消毒法。

规律链接常见的消毒方法:(1)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是煮沸消毒法;(2)对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则使用巴氏消毒法;(3)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首先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等溶液以增强消毒效果,然后使用紫外线进行物理消毒;(4)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使用酒精进行消毒;(5)饮水水源用氯气进行消毒。

变式训练2下面对发酵工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防止杂菌污染

B.消灭杂菌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

知识点三培养基的配制

【例3】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 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答案 A

解析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不能颠倒。牛肉膏容易吸潮,所以当牛肉膏溶化并与称量纸分离后,再用玻棒取出称量纸。待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用手触摸锥形瓶刚刚不烫手,并且培养基处于溶化状态时倒平板。平板冷却凝固约5~10 min后还需倒臵。

规律链接(1)不同微生物对营养需求不同,因此,首先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配制针对性强的培养基。

(2)营养物质浓度过低不能满足微生物营养需要,过高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另外,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浓度比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其中碳氮比(C/N)的影响较大。例如,在谷氨酸生产中,当培养基中的碳源与氮源的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谷氨酸少;当碳源与氮源的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抑制,但谷氨酸合成量大增。

变式训练3若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这一理想的凝固剂,对这一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

B.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C.琼脂凝固点温度低,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D.凝固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

一、选择题

1.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的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2.若大肠杆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在一起采用下列哪组培养基可将它们分离()

A.加食盐的培养基和蛋白胨培养基

B.伊红—美蓝培养基和无氮培养基

C.斜面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D.加青霉素的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3

A.碳源B.氮源

C.能源D.包括A、B、C三项

4.下表是关于四种生物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描述正确的一组生

C.根瘤菌与衣藻D.硝化细菌与衣藻

5.实验室用于分离出与大肠杆菌混杂的酵母菌,培养基的要求是(多选)()

A.添加琼脂B.不加氮源

C.添加青霉素D.pH调节到7.0~8.0

6

A.①③

7.下列关于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二、简答题

8.为了检测饮用水中是否含有某种细菌,配制的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蛋白胨10 g;乳糖5 g;蔗糖5 g;K2HPO42 g;伊红Y0.4 g;美蓝0.065 g;蒸馏水1 000 mL;将培养基pH调至7.2。

(1)该培养基所含的碳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培养基所含的氮源有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培养基除含碳源、氮源外,还有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细菌在同化作用上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

(5)该培养基可用来鉴别哪种细菌________。

A.霉菌B.大肠杆菌

C.酵母菌D.乳酸菌

9.某学校打算开辟一块食用菌栽培基地,以丰富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内容。首先对食用菌实验室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准备食用菌栽培所需的各种原料和用具,然后从菌种站购来各种食用菌菌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买回来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首先制备试管培养基,写出制备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所需的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提供能源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

(2)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成分所需量不同,配制培养基时各成分要有合适的________。在烧杯中加入琼脂后要不停地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加棉塞后若干个试管一捆,包上牛皮纸并用皮筋勒紧放入__________________中灭菌,压力________kPa,温度________,时间_________。灭菌完毕拔掉电源,待锅内压力自然降到0时,将试管取出。如果棉塞上沾有培养基,此试管应____________。

(4)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应注意,先向锅内倒入________,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并将其中原有冷空气彻底排出后再将锅密闭。

第一章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1课时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Ⅰ) 知识清单

一、1.人工培养生长繁殖代谢产物 2.碳源氮源无机物水碳氮 3.液体半固体固体天然合成明确分类、鉴定选择抑制促进鉴别指示剂化学药品鉴别

二、1.(1)空间衣着手(2)器皿接种用具培养基(3)酒精灯火焰附近 2.温和表面或内部一部分煮沸巴氏化学药剂强烈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芽孢孢子灼烧干热高压蒸汽过滤 3.(2)高压蒸汽灭菌锅(3)②装锅③加热排气⑤“0”点

三、1.(1)目的要明确(2)协调(3)pH 2.称量溶化调节pH分装包扎灭菌放待灭菌物品加盖密封高压灭菌1/2

变式训练

1.A[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等。液体培养基用于工业生产。加入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能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可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本题没说明分离哪种细菌,故应用固体培养基。]

2.B[灭菌是微生物发酵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A说的是灭菌的目的,因为发酵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的纯种,整个发酵过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杂菌),所以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因为灭菌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但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只消灭杂菌,而是消灭全部微生物。C是正确的,因为与发酵有关的所有设备和物质都要灭菌。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灭菌后专门接种的,灭菌必须在接种前,如果接种后再灭菌就会把所接菌种也杀死。] 3.C[理想的凝固剂应具备以下条件: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凝固剂的凝固点不能太低,否则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如琼脂凝固点为40 ℃,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并且在灭菌时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配制方便,价格低廉。常用凝固剂有琼脂、明胶。]

达标测试

1.B[CO2可为自养型微生物提供碳源,但不能提供能源。]

2.B[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可与伊红和美蓝结合,使菌落带有绿色金属光泽;圆褐固氮菌能自行固氮,可用无氮培养基选择。]

3.D[牛肉膏为瘦牛肉浸出汁浓缩而成的膏状物质,富含水溶性糖类、有机氮化合物、维生素、盐等。蛋白胨是将肉酪素或明胶用酸或蛋白酶水解后干燥而成,富含有机氮化合物,也含一些维生素和糖类。]

4.D[乳酸菌不能直接利用N2,且能量来源为糖类。根瘤菌为异养型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分解。]

5.AC[分离微生物应用固体培养基,应加琼脂;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敏感而酵母菌不敏感,加入青霉素可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繁殖。酵母菌对pH的要求是5.0~6.0,需要氮源。] 6.D[高浓度的食盐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从而可以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来,有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和美蓝,可以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有伊红和美蓝的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

7.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而不是灭菌。]

8.(1)乳糖、蔗糖、蛋白胨主要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2)蛋白胨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3)水、无机盐(4)异养型(5)B 解析对于异养型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物质,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各类微生物的最适pH不同,酵母菌、霉菌适宜在偏酸(pH为4.5~6.0)环境中生长。伊红—美蓝是鉴别大肠杆菌的物质。

9.(1)牛肉膏蛋白胨水无机盐琼脂蛋白胨、牛肉膏牛肉膏(2)比例搅拌琼脂糊底引起烧杯破裂(3)高压蒸汽灭菌锅100 121℃15~30 min废弃(4)适量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食用菌菌种扩大培养并保存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培养基配制、灭菌的一些基础知识。

第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Ⅱ)

【目标导航】 1.尝试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无菌操作技术。2.掌握常用的接种技术。3.掌握微生物学的分离纯化方法。

【重点提醒】 1.无菌操作与接种技术。2.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一、无菌操作和接种技术

1.接种

(1)概念:在________条件下将________接入______的操作过程。

(2)工具:________、接种针和____________。

(3)方法:________接种、____________接种和____________接种。

2.无菌操作

是微生物____________的关键。

(1)培养微生物用的试管、培养皿和微生物培养基等,在________之前都需要________。

(2)通常接种操作要在________的附近进行。

3.接种操作程序

(1)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无名指夹住菌种试管和待接种的斜面试管,管口并齐,并使斜面向上成______状态。________拧松棉塞,但不要取下。

(2)________拿接种环(如握钢笔),在火焰上____________。注意:有可能伸入试管内的接种环其余部分也要灼烧,特别是箍处。

(3)在火焰边用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住两个小棉塞,将它们取下(不能放下)。同时左腕转动,烧灼______一周,勿烧得过烫。

(4)将接种环伸入试管内,让环部先接触培养基上未长菌的部位使其________。然后,轻轻挑取____________,立即将接种环抽出。

(5)在火焰旁迅速将沾有菌体的接种环伸到斜面培养基的底部,由底部向上轻轻划________曲线,线要划密一些。注意划曲线时不要将培养基________,也不要使接种环接触到管壁或管口。划线时不要______,线条要________并且________,划线的方向应从________向________。

(6)抽出接种环,再用火焰____________,并在____________将棉塞塞上。将接种环在________上烧红灭菌,接种致病菌时更要注意这点。将棉塞旋紧。

(7)将接种过菌种的试管放在________中,(在37 ℃)培养24 h,观察培养的结果。

4.大肠杆菌的相关知识:大肠杆菌是进行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好材料。大肠杆菌存在于动物和人肠道内,是肠道内的共生菌。在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供机体吸收利用;一些菌株还能产生大肠杆菌素,抑制肠道的致病菌和腐生菌的滋生,对机体有利。但是,当机体衰弱或受到外伤时,大肠杆菌易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就会成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肠外感染。因此,卫生学上常以“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作为饮用水、牛奶、食品、材料等的卫生鉴定指标。

二、微生物常用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1.原理:根据微生物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求的不同,通过只提供目的微生物生长的________条件,或加入某些________使非目的微生物不能生长,从而达到____________微生物的目的。

2.初步分离方法

据菌落特征初步分离

(1)菌落:________微生物在适宜的________培养基________或________生长、繁殖到

一定程度,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____________的子细胞____________。

(2)菌落特征:________微生物在________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________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类微生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依据。

3.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最常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平板分离法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涂抹平板法、混合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所用培养基为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

(1)涂抹平板法

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①____________操作

a.取盛有9 mL水的无菌试管6支,编号为101、102、103、104、105、106。

b.用移液管吸取________培养的菌液,注入101倍稀释的试管中。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并吹吸3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c.从101倍稀释的试管中吸取1 mL稀释液,注入102试管内吹吸均匀,获得102倍液,依此类推。

②____________操作

a.将涂布器(玻璃刮铲)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b.取不超过________的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________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烧尽后,冷却8~10 s。

d.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________________,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e.细菌菌落仅在____________生长。

(2)________平板法

①系列稀释操作后,取一定稀释度的样品与熔化的琼脂混合。

②将与样品混合均匀后的琼脂倒入无菌平皿中。

③细菌菌落出现在平板表面及内部。

(3)____________法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①将________放在酒精灯火焰上________,直到烧红。

②在________冷却接种环,并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的棉塞。

③将试管口通过________________。

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沾取一环________。

⑤将试管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并迅速塞上棉塞。

⑥左手将培养皿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基。

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然后重复以上操作。

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4)平板划线法中的注意事项

①操作第一步即取菌种之前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进行火焰灼烧灭菌,划线操作结束

的增加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知识点一无菌操作和接种技术

【例1】给无氮培养基接种土壤稀泥浆的方法是()

A.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沾取少许稀泥浆,轻轻地点接在培养基的表面上

B.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蘸取少许稀泥浆,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

C.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蘸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

D.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冷却后沾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

答案 D

解析接种过程中要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左手将培养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冷却后沾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否则用未冷却接种环蘸取稀泥浆会杀死细菌。

规律链接接种时的几个注意事项

(1)接种过程需要两支试管:一支试管含有菌种,另一支试管含有培养基,用于接种;

(2)接种过程中为杀灭试管口上沾染的微生物要对试管口进行灭菌;

(3)带菌的接种环抽出试管时带菌部分不可触及试管壁;

(4)接种划线时不要将培养基的表面划破。

变式训练1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知识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例2】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

C.把皿盖打开,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答案 D

解析考查平板划线操作。平板划线操作时要时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防止杂菌污染;二是要尽可能地将菌种分离。

规律链接平板划线的几种方法

平板划线方法也是常用的平板分离法,平板划线法有扇形划线、连续划线、交叉划线、方格划线等(如下图)。

变式训练2在涂抹平板操作时错误的是()

A.将刮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

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C.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D.涂抹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一、选择题

1.下面对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肉眼可见的菌落一般均是由许多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B.霉菌等在面包上生长形成的不同颜色的斑块即为菌落

C.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从而使菌落变得透明

D.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

2.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细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

3.菌落的特征包括()

①菌落的形态②菌落的结构③菌落的大小

④菌落的颜色⑤菌落的隆起程度⑥菌落的数量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

4.在平板划线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B.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

C.接种环在平板上的划线位置是随机的

D.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5.在接种操作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

B.取下棉塞后要将试管口灼烧灭菌

C.将接种环伸入试管内,先接触长菌多的部位

D.接种后还要将管口灭菌加塞

6.下列有关倒平板操作错误的是()

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面上

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

7.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依次用于杀死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环、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环

C.培养基、手、接种环D.接种环、手、培养基

8.有关涂抹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抹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二、简答题

9.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__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的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了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_。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___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是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等问题,请分析回答:

(1)制备培养基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下列字母排序)

a.倒置培养基b.计算c.溶化d.称量e.灭菌

(2)现有5种酵母菌的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

(3)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自生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请你帮助该同学完善实验步骤,将自生固氮菌和酵母菌分离开来。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对两种培养基的处理方式分别是:一种是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将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________菌,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

③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落并分别接种到a和b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Ⅱ) 知识清单

一、1.(1)无菌微生物培养基(2)接种环玻璃刮铲(3)穿刺斜面划线平板划线

2.接种技术(1)接种灭菌(2)酒精灯

3.(1)水平右手(2)右手灼烧灭菌(3)管口

(4)冷却少量菌体(5)S型划破重复细密里外(6)烧灼管口火焰上方火焰(7)恒温箱

二、1.营养成分氧气pH必需抑制剂选择分离

2.(1)单个固体表面内部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生长群体(2)不同特定菌落分类

鉴定 3.平板分离法(1)①系列稀释b.1 mL②涂抹平板b.0.1 mL c.涂布器d.培养基表面

e.平板表面(2)混合(3)平板划线①接种环灼烧②火焰旁③酒精灯的火焰④菌液

变式训练

1.C[菌落是一个或几个细菌的子细胞群体,在固体培养基上肉眼可见,是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若是多种细菌形成的菌落则不是标准菌落。]

2.A[刮铲为玻璃器具,不应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应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消毒。]

达标测试

1.A[由于细菌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故不同种类的细菌不可能生长在一起成为肉眼可见的菌落,故A项错误。不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噬菌体能在细菌体内增殖,从而使细菌裂解死亡。]

2.B[不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特征,所以,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以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单

个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故细菌的个体特征不能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3.A[菌落是由许多细菌聚集在一起构成的。没有一定的结构;菌落的数量也与菌种无关。]

4.C[接种环灼烧及接种前后试管口要通过火焰,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将接种环先冷却再接种可以避免高温烫死菌种。在平板上划线时,要划三至五条平行线,而不是随机划线。]

5.C[接种环伸入试管内后先接触未长菌的部位,待接种环冷却后再接触长菌部位。] 6.C[整个倒平板过程要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因此,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不能将培养皿盖完全打开,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臵。]

7.C[高压蒸汽灭菌适用于培养基、工作服、器材等的灭菌;酒精应用于皮肤及器械消毒;火焰灼烧适于接种环、接种针和金属用具灭菌,如镊子等。]

8.D[涂抹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抹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用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接种,只有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被分散成单个细胞,才能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而不是所有培养基上均可出现单个菌落。]

9.(1)氮源(碳源不作要求)碳源无机盐水

(2)高压蒸汽灭菌(3)恒温培养箱无菌水

(4)多深(5)盐(或NaCl)选择培养基

解析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一般要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成分,碳源、氮源一般分别由糖类和蛋白质所提供。对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在检测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时,应设臵对照,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在培养微生物时,若改变培养基中的成分或含量,可选择出适合新条件下的微生物,这样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10.(1)b→d→c→e→a(2) E→A→C→B→D→G

(3)①无氮含青霉素②混合③分离培养自生固氮菌和酵母菌

解析(1)根据教材可知制备培养基的操作顺序:b→d→c→e→a。(2)推测物质A、B、C、D、E、G的合成顺序应是E→A→C→B→D→G。(3)自生固氮菌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所以制备培养基时,一种是无氮培养基,另一种是含青霉素的培养基,故可把自生固氮菌和酵母菌分离出来进行选择培养。

第3课时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Ⅲ)

【目标导航】 1.尝试进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2.尝试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重点提醒】 1.用稀释平板法进行微生物的计数。2.学会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方法。

一、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准备实验器材。

2.采集土壤,制备悬液

(1)制备悬液

称取0.5 g土壤样品,倒入盛有5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________20 min,使土样充分打散,即成为10-2g/mL的土壤悬液。

(2)等比稀释

用________________吸取0.5 mL土壤悬液注入盛有4.5 mL________的1号试管,配成________g/mL的土壤悬液。取另一支无菌移液管吹吸1号试管3次,使悬液________,再吸取0.5 mL注入盛有4.5 mL无菌水的2号试管,配成10-4 g/mL的土壤悬液。以此类推,依次配制成10-5、10-6、10-7、10-8g/mL的土壤悬液。

3.将已灭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________,待________后制成

________。

4.接种

采用3支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10-8、10-7、10-6g/mL的土壤悬液各1 mL加入培养皿中,每个浓度设置____个重复,并____________,用________平板法进行分离。

5.培养与观察

将培养皿倒置于________________中培养1~2 d,观察细菌菌落。

6.计数菌落

培养________后取出平板计数,选取菌落数为____________的一组为代表进行统计。每克土壤样品的细菌数=某一稀释度几次重复培养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

(1)涂抹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稀释方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____________。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____________。但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____________。

②稀释倍数的确定:样品的稀释程度将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______________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当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可以将稀释液的范围放宽一点,如可以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③每克样品的细菌数=某一稀释度几次重复培养后的菌落平均数×____________。

提醒培养过程中应设臵重复组,同一稀释度下应涂抹至少3个平板,才能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原理:此法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但____________细菌的死活。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上面有一个特定的面积1 mm2和高0.1 mm的计数室,在1 mm2的面积里又被划分成25个(或16个)中格,每个中格进一步划分成16个(或25个)小格,但计数室都是由400个小格组成。

②操作: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________个中格中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下面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细菌数。

③计算公式:每mL原液所含细菌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0×10 000×稀释倍数。

二、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1.实验目的

(1)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2)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实验原理

土壤中存在大量纤维素分解菌,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分泌________________,分解和利用________。因此在用纤维素作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3.方法步骤

(1)制备___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中提供碳源的物质只有________。

(2)________。

(3)制备________________:依次制备稀释度为10-1、10-2、10-3、10-4、10-5的土壤稀释液。

(4)____________:分别吸取各稀释度的土壤稀释液1 mL,转接到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重复3~4次,置培养箱中培养。

(5)观察________的生成情况。

4.筛选菌株

(1)________染色法

①方法一: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

在培养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1 mg/mL的刚果红溶液10~15 min,倒去刚果红溶液,加入1 mol/L的NaCl溶液,15 min后倒掉NaCl溶液,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透明圈。

②方法二: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配制10 mg/mL的刚果红溶液,灭菌后,按照200 mL培养基加入1 mL的比例加入刚果红溶液,混匀后倒平板。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透明圈。

(2)挑选________

在产生明显的________的菌落中,挑取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37℃下培养,可获得纯培养。

知识点一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例1】用涂抹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加入10-5 g/mL土壤悬液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A.涂抹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涂抹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

C.涂抹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D.涂抹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答案 D

解析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抹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与准确性。C项虽涂抹了三个平板,但是,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三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

规律链接(1)分离某种目的菌株,应根据它对营养和环境的特殊要求,设计合理的选择培养基。

(2)筛选菌株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营养特点或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人工配制只适合目的菌株生长的培养基,从而将其从其他微生物群体中筛选出来,因此,此类题目主要是从微生物的代谢特点来考查对选择培养的理解;解决此类题目,明确常见微生物的营养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知识点二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例2】下图描述了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_______,碳源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_______________的微生物。

(4)⑥为________组,⑦为________组,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选择培养基对羟基苯甲酸(2)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惟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经选择培养,选择出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3)对羟基苯甲酸(4)对照实验说明通过选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标微生物

解析经过①~③在液体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增加了该微生物的浓度,这样能确保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然后把该种微生物稀释涂抹到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的平板表面,经

过适宜条件的培养,在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大部分是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为了获得纯培养,用灭过菌的接种环采取单菌落挑取法接种到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作为实验组,设臵空白对照的目的是说明通过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标微生物。

变式训练下列是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等问题,请分析回答:

(1)如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将乳酸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要使其正常生长必须给予的条件是________。

(3)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实验步骤:

①配置________(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________。

②将________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一、选择题

1.在微生物学中,配制培养基时,加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除去某些营养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促进所需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

A.鉴别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酵母菌碳源的是()

A.含碳有机物B.蛋白胨

C.含碳无机物D.花生粉饼等天然物质

3.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4.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R的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 A.天然培养基

B.涂抹平板法

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

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

5.纤维素酶可以将下列哪种物质分解()

A.牛肉片B.鱼片

C.滤纸条D.塑料条

6.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培养微生物的目的不同,应使用不同的微生物培养基

B.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一般来说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不相同

C.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培养基、温度及培养时间等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

D.一个菌落就是单个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并以此母细胞为中心形成

的子细胞集团

7.关于分离与培养土壤微生物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土壤悬液时,应依次配制成浓度分别为10-2、10-3、10-4、10-5、10-6、10-7、10-8 g/mL的土壤悬液

B.制平板时,应将熔化的培养基冷却到45~50℃后再倒入培养皿中,并迅速盖好培养皿盖

C.接种时应从最低的土壤悬液(10-8 g/mL)开始,并且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

D.计数菌落时,应选取菌落数为100~300的一组为代表进行统计

8.为研究某种药物对人体细胞的毒害作用,研究人员以哺乳动物组织块为材料进行实

A.

B.可利用显微镜观察或稀释平板法进行计数

C.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低于50 mg/L时该药物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

D.实验还需设置一个不加药物的空白对照组

二、简答题

9.不同微生物的生长所要求的最适温度不同。请就测定大肠杆菌生长最适温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相应培养基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固体培养基

B.半固体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

D.伊红—美蓝选择培养基

(2)按配制培养液、调节pH、______________(加棉塞)、包扎的顺序,完成培养基的配制,再用______________(方法)灭菌后,取8支试管,分别标明20℃、28℃、37℃、45℃四种温度,每种温度两支试管。

(3)每支试管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然后放在相应温度下培养。

(4)测定结果显示,45℃下的菌体最少,因为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等发生了不可逆的破坏。

10.下图为分离并统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土壤取样

梯度稀释

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1)要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从高温热泉中寻找耐热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可通过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某同学根据需要配制了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如下表。整个实验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如果将其中的纤维素粉换成________,菌落数________________,即可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

(3)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Ⅲ) 知识清单

一、2.(1)振荡(2)无菌移液管无菌水10-3均匀

3.牛肉膏蛋白胨固体熔化凝固平板

4.3标记浓度涂抹 5.37 ℃恒温箱 6.48 h

30~300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7.(1)①一个活菌多少活菌低一个菌落②30~300③稀释倍数(2)①不能区分②4~5③每小格平均细菌数

二、2.纤维素酶纤维素 3.(1)选择纤维素(2)分装(3)土壤稀释液(4)接种培养

(5)菌落

4.(1)刚果红(2)菌落透明圈

变式训练(1)划线稀释(2)子细胞成为群体隔绝氧气(3)①固体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类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浅色范围大

达标测试

1.C[基础培养基是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例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富培养基一般用来培养营养要求比较苛刻的异养型微生物;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特征变化;选择培养基是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除去某些营养物质以抑制不需要微生物的生长,而促进所需微生物的生长。]

2.C[酵母菌是异养型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碳,必须利用有机碳。]

3.C[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对照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

4.C[本题考查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该微生物能生长繁殖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使微生物R能在该培养基上成为优势菌种而大量繁殖。]

5.C[纤维素酶只能使纤维素分解,本题中只有C项滤纸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6.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培养温度和时间一般不相同。实验的目的不同,选用的培养基也不相同。菌落形成后,母细胞因分裂产生了子细胞群体而不复存在了。] 7.D[分离与培养土壤微生物的操作过程中,对土壤悬液应进行10倍浓度梯度差的稀释,并稀释至10-8 g/mL。制平板时应防止杂菌的污染,接种时应从最低的土壤悬液开始,并且每个浓度设臵3个重复。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为30~300的一组为代表进行统计。] 8.D

9.(1)C(2)分装到试管高压蒸汽灭菌法

(4)蛋白质、核酸

解析(1)测定温度与细菌生长的关系,需要测定细菌的生长,即细菌的数量变化,故应用液体培养基。(2)培养液配制好后,应调节pH,然后分装到试管中;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4)45℃的温度偏高,可导致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使细菌死亡。

10.(1)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2)葡萄糖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

(3)涂抹平板平板划线法难以根据稀释液体体积计算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解析在寻找目的微生物时要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

找;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就是根据微生物的不同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允许一部分微生物的生存,而抑制另一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在本实验中,由于只有纤维素分解菌才能利用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因此只含有纤维素粉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而葡萄糖是许多微生物都能利用的碳源,因此通常用葡萄糖来配制完全培养基,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少,菌落数就少。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涂抹平板法,因为两种方法都能使菌体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但是平板划线法不能确定接种量,而涂抹平板法可以确定接种量,因此平板划线法不能根据稀释液体积计算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第4课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目标导航】 1.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2.用组织培养法培养花卉等幼苗,并进行露地栽培。3.搜集相关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提醒】 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及无菌技术。2.植物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3.组织培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概念: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将________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诱导其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完整植株的技术。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携带着一套来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原因: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____________。

(3)表达的条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如营养物质、激素、温度等)。

(4)细胞全能性大小与细胞种类的关系

①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________细胞>动物细胞;分化程度________的细胞>分化程度________的细胞。

②一般地说,离体后的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充分体现。

③离体后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限制,但其细胞核的全能性借助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体现出来。

④未离体的细胞的全能性不能表达,只是在机体的调控下进行定向分化。

3.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外殖体――→ ____________――→ 根、芽或胚状体――→生长

新个体

(1)愈伤组织的特点: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2)________: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3)________:由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芽或胚状体等的过程。

4.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植物组织、同一植物组织不同的年龄及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实验的成败。

(2)____________

常用的MS 基本培养基,其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提供植物细胞所必需的无机盐;蔗糖提供碳源,维持细胞渗透压;甘氨酸、维生素等物质主要是为了满足离体植物细胞在正常代谢途径受到一定影响后所产生的特殊营养需求。一般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而MS 培养基则需提供大量无机营养。

(3)____________

植物激素中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启动细胞分裂、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键激素。植物激素的________、使用的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①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有利于根的分化而对芽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②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有利于芽的分化而抑制根的形成。

③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4)环境因素:pH、________、光照等条件。

二、天竺葵的组织培养

1.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

2.配制:配制________基本培养基。分别向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所需的________,配制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分化________的培养基、________的培养基,搅拌均匀,并调节pH。

3.灭菌:将培养基________湿热灭菌20 min。

4.取材与接种

(1)取天竺葵幼嫩的叶,流水冲净后,消毒并切成约0.5 cm2的小块。

(2)________于已经配制好的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上,做好标记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5.观察与记录:每天观察外殖体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其变化情况。

6.转接幼苗:将增长至一定体积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________的培养基上,在15~20℃、光照强度为1 000~2 000 klx的光照培养箱内继续培养,分化出幼芽后,再转接至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根后将试管苗先________,再移栽于大田中。

提醒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是无菌。培养基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不仅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也利于各种杂菌的生长。一旦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仅会与培养物争夺营养,而且杂菌会产生大量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导致培养物死亡。

7.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____________优良植物株系。

(2)培育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和________种质。

知识点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理论

【例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关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B.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和分化

C.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又分化

D.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联想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营养成分外还必须添加植物激素,一般包括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外殖体脱分化、再分化的诱导方向取决于二者的比例。

答案 B

解析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均有利。

规律链接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

(1)愈伤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是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它容易与根尖、茎尖的分生组织发生混淆。可以通过下表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

MS培养基的制备是植物组织培养必需的物质基础,其中相关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及使用的先后顺序和用量的比例是调节分化的关键。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应把握好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用量比例及使用顺序。

变式训练1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无菌技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概念: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防止一切医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 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1.无菌技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 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2.无菌物品: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3.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4.非无菌物品或区域未经灭菌或经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称非无菌物品或区域。2操作原则 1.环境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时间20~30分钟即可,也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2.无菌操作 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时穿好无菌衣,带好无菌手套。 3.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5.取无菌物 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疑有污染,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无菌操作 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

外科学讲稿首页 讲授时间 2015 年 8 月 31 日课程名称外科学 课型理论(√)实践()计划用时 2 学时 教学内容及授课题目: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1、掌握常用的灭菌法及消毒法。 2、学会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 3、学会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巾。 熟悉内容 1、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了解内容 1、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2、外科手术的特殊设备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难点:1.树立无菌观念、认清无菌术的重要性。 重点:1、无菌术在手术切口感染及提高医疗质量中的作用。 2、各项外科基础操作技术

教学进程: (步骤)1、组织教学(2分钟) 2、情景模式带入新课(3分钟) (1)、(30分钟)无菌术的方法及其应用 (2)、(10分钟)手术人员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视频 (3)、(30分钟)手术人员和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及术中无菌原则 (4)、(10分钟)外科基本操作 4、小结(2分钟) 5、预习下次课内容(1分钟) 6、布置作业(2分钟)教学方法:_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点,以内因为驱动”进行教学导向。结合理论讲授、案例讨论教学法、情景模拟 教学法,通过启发、提问及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课后记:希望同学们在理解外科无菌术在保证手术成功,促进疾病康复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掌握各项无菌操作技术和树立无菌观念。 作业:1、无菌术的概念 2、外科的无菌原则有哪些?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基本内容1、组织教学 2分钟 2、情景导入新课 3分钟 3、第一部分课(30分钟) 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 第一节无菌术 无菌术(asepsis):就是针对感染来源和途径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消毒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组成。 1、灭菌法:是杀灭(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物品上的)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等)。 2、抗菌法:(消毒法)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3、有关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无菌准备的手术人员、无菌区域再被污染的保障措施。 一、无菌术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灭菌法 1、高压蒸气灭菌法: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 (1)、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用蒸气压力104.0~137.3kPa(15~20 lbf/in2)时,温度可达121~126 ℃,维持30分钟,即能杀死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细菌,达到灭菌目的。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①无菌持物钳的使用②无菌包的使用③铺无菌盘④无菌容器的使用⑤取用无菌溶液⑥戴、脱无菌手套 操作中的无菌观念:1、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2、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3、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4、手部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5、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 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6、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7、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操作前的准备: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①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②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 ③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目的: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

步骤:①检查检查有效期 ②开盖将容器盖打开 ③取钳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移至容器中央,垂 直取出,关闭容器盖 ④使用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活动,不可倒转向上 ⑤放钳用后闭合钳端,打开容器盖,快速垂直放回容器,松开关节, 关闭容器盖 注意事项:①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②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不可触及液面以上部分或罐口边 缘;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不可触及非无菌区。 ③到远距离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取出 ④不可用持物钳夹取油纱布,不可用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 ⑤干燥法保存应每4小时更换1次 ⑥无菌持物钳一经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灭菌 2、无菌包的使用 目的: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步骤: ①检查检查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指示胶带,检查有无潮湿或破损 ②解开封口胶带(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上,解开系带 ▲取出包内部分物品 ⅰ、开包:将系带卷放于包布下,按顺序逐层打开无菌包 ⅱ、取物:用无菌钳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准备好的无菌区内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学习目标】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熟练进行六项无菌技术操作的综合应用,具体为:1无菌持物钳使用法;2无菌容器使用法;3打开无菌包法;4;取用无菌溶液法;5铺无菌治疗盘法;6戴脱无菌手套法 【操作目的】 取用、保存和传递无菌物品,进行各项无菌操作。 【物品准备】 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手小毛巾、清洁治疗盘1个、无菌持物钳(镊)1套、无菌容器(内放纱布或棉球)、无菌治疗碗1个、无菌包(内置无菌治疗巾2块),无菌溶液,无菌手套(大小合适)、消毒液、棉签、、笔、纸、弯盘、抹布、治疗车下层备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取 钳 打开镊筒盖,无菌持物钳(镊)钳端闭合垂直取出 铺盘铺治疗巾双折于治疗盘上,手持治疗巾上层外侧面,将治疗巾上层呈扇形三折,无菌面向外 揭开无菌治疗碗的3M指示胶带,将包布托在手中按无菌原则打内 取无菌物品左手打开无菌罐罐盖,无菌面朝上拿在手中,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镊夹取无菌物品放在无菌区域内,盖好罐盖

右手握着溶液瓶,瓶签向手心,旋转倒出少量溶液于弯盘内,以冲洗瓶口 治疗巾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两折,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折 盖 盘 在纸上注明无菌盘内物品、铺盘时间、签名 标 注 正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按7步洗手法洗手,时间≥15秒

盘内 退后两步,对准五指戴上一只手套,戴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 反折的内面,同法戴上另一只手套 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双手交叉检查是否漏气, 并调整手套位置,双手置于胸前 操作的关键点 1无菌包的使用:十字包扎送消毒,时间物品注明了。有效时间为7天,过期受潮重灭菌。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班级:姓名:学号: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护士、用物、环境) I 无菌持物钳使用:检査(名称、有效期)一开盖(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打开)一取钳(手 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移至容器中央,垂直取出,关 闭容器盖)一使用(始终保持钳湍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活动, 不可倒转向上)T放钳(闭合钳端,打开容器盖,快速垂直放回容 器,松开轴节,关闭容器盖) I 无菌包使用:检査(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解开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上,解开系带)T开包(逐层打开) 一取物(所需物品夹至无菌区内)一包扎(原痕包好、横向扎好)一记 录(曰期' 时间、签名) 铺无菌盘:擦治疗盘一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一开包(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一铺盘(单层 底铺盘法、双层底铺盘法)一折巾一放置无菌物品一盖巾一记录(曰 期、时间、签名) 无菌容器使用:检査(名称、灭菌曰期)一开盖(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内面 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一取物(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内夹取物

品)一关盖(取物后,立即将盖盖严)一手持容器 (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 I 取无菌溶液:清洁(取盛有无菌溶液的密封瓶,擦净瓶外灰尘)一査对(认真 检査并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身 有无裂纹;检查溶液有无沉淀、浑浊或变色)一开瓶盖(用启瓶器撬开瓶 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翘起,一手示指和中指夹住 瓶塞将其拉岀)一倒溶液(另外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手心,倒出少量溶 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一盖瓶塞(倒毕塞瓶 塞盖,消毒后盖好)记录(开瓶曰期、时间、放回原处)I 戴脱无菌手套:查对(号码、灭菌曰期)一打开手套袋(放于清洁干燥的桌面 上,用滑石粉包,涂擦上手)一戴手套(分次取手套法、一次取手套法)一 调整(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边)一冲洗(用无菌水冲 净手套上的滑石粉)-脱手套(清水冲洗脓血后翻转脱下)一处置(手套放 入医用垃圾)一清洁双 思考题 1、什么是无菌技术、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 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无菌技术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

无菌技术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 A.瓶签B.瓶身有无裂缝C.瓶盖有无松动D.溶液有无沉淀E.溶液有无浑浊 2.外用溶液开启后,其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 A.4小时 B.12小时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3.无菌容器打开后,应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其有效时间不超过:() A.4小时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4.铺无菌盘时,应注明铺盘的日期、时间,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 A.4小时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5.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

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 6.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灭菌 B.无菌 C.消毒 D.清洁 E.抑菌 7.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 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 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 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8.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 9.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 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 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1)

班级:姓名:学号: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护士、用物、环境) ↓ 无菌持物钳使用:检查(名称、有效期)→开盖(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打开)→取钳 (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移至容器中央,垂直取 出,关闭容器盖)→使用(始终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 围内活动,不可倒转向上)→放钳(闭合钳端,打开容器盖,快速 垂直放回容器,松开轴节,关闭容器盖) ↓ 无菌包使用: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解开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上,解开系带)→开包(逐层 打开)→取物(所需物品夹至无菌区内)→包扎(原痕包好、横向扎 好)→记录(日期、时间、签名) ↓ 铺无菌盘:擦治疗盘→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开包(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铺盘(单层 底铺盘法、双层底铺盘法)→折巾→放置无菌物品→盖巾→记录(日 期、时间、签名) ↓ 无菌容器使用:检查(名称、灭菌日期)→开盖(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取物(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内夹取物品)→关盖(取 物后,立即将盖盖严)→手持容器(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 取无菌溶液:清洁(取盛有无菌溶液的密封瓶,擦净瓶外灰尘)→查对(认真检查并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纹; 检查溶液有无沉淀、浑浊或变色)→开瓶盖(用启瓶器撬开瓶盖,用拇指 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翘起,一手示指和中指夹住瓶塞将其拉 出)→倒溶液(另外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手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 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盖瓶塞(倒毕塞瓶塞盖,消 毒后盖好)记录(开瓶日期、时间、放回原处) ↓ 戴脱无菌手套:查对(号码、灭菌日期)→打开手套袋(放于清洁干燥的桌面上,用滑石粉包,涂擦上手)→戴手套(分次取手套法、一次取手套法)→调整(将手 套的翻边扣套在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边)→冲洗(用无菌水冲净手套上的 滑石粉)→脱手套(清水冲洗脓血后翻转脱下)→处置(手套放入医用垃 圾)→清洁双手

护理操作考试

-、无菌技术(铺无菌盘) 【护理目标】 正确使用无菌巾布置无菌盘(区域),形成无菌区,短期内放置无菌物品或进行无菌技 术操作,保持区域与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操作重点步骤】 1.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 操作区宽敞、清亮、明亮。治疗盘清洁、干燥。 3. 按无菌操作技术,取出无菌巾铺于治疗盘构成无菌盘。铺好的无菌盘上下层无菌巾的开口边缘应对齐并向 上折叠盖严。 4. 往无菌盘里摆放无菌物品放置有序,方便取出。摆放时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并保持无菌盘于腰平面至 视野之内。 5. 铺好的无菌盘在4h内使用。无菌盘使用后即需更换。 6.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敷料按医疗废物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由消毒供应室 集中处置。治疗巾由洗衣房集中清洗。 【结果标准】 1. 铺盘方法正确,无菌面没有被污染。 2 ?污染的无菌盘得到及时更换。 3?操作过程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相关链接】 无菌治疗巾包内治疗巾的折叠方法: 1. 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 2. 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 【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

、人床整理 床单位准备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自理程度、皮肤情况、管路情况。 2 ?评估床单位安全、方便、整洁程度。 (二)操作步骤 1. 备用床

( 1 )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排放好,携至床的右侧,一手提起椅放在床尾,距床尾能过一人的距离。将用物放在椅背上。 (2)移开床旁桌,将棉被纵向梯形折叠,横向“S”型折叠后连同枕芯依次放在 椅子上。 ( 3 )翻床褥及床垫(注意调换床头和床尾) ( 4 )铺大单: ①对齐大单与床的中线,上下左右打开。 ②先做床头角。右手略抬床垫,左手过大单中线包紧,捏住床垫右手拉大单向上使边缘与床垂直,两手做斜角并塞入垫下。 ③走至床尾拉大单中线与床尾中线对齐,依同样方法做床尾角,塞中间部分于垫下。 ④护士转至床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做左侧床头角。 ⑤做左侧床尾角之前要全面拉紧后再做角,塞中间部分于垫下。 ( 5 )装被套: ①将被套中线与床中线对齐,上下左右打开。 ②被头与床头齐。 ③床尾开口处打开至1/3 处,将棉被放在开口处,中线对正,左手拉被头,右 手在被套外配合,使棉被装入套内(注意两角充实,被头饱满) 。 ④两侧打开至床尾,全面拉开使被套和棉被吻合,上翻床尾处棉被,结扎带子后拉平。 ⑤护士回到左侧床头,折成被筒使两侧与床垫齐,被头距床头15cm。 ⑥护士站在床尾做下部被筒,中线对正,两边拉直向内折叠与床垫齐。 ⑦做左侧床尾角。 ⑧护士转回床右侧,先查看床头,再做床尾角(注意与左侧对称) 。 ( 6 )在椅子上装好枕套(注意角实、平整) ,放在床头(开口背门) 。 ( 7 )放回床旁桌椅。 ( 8 )站在床尾,查看床单位是否整齐。 2. 暂空床 改暂空床法 ( 1 )移开床旁椅,椅背齐床尾。 ( 2 )将棉被四折于床尾与床垫齐,被头处向内折叠。 ( 3 )移回床旁椅。 铺暂空床法 ( 1 )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排放好,携至床的右侧,一手提起椅子放在床尾,距床尾能过一人的距离。将用物放在椅背上。

护理无菌操作

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 目录 一、手卫生 (4) 二、无菌技术 (6)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0) 四、口腔护理技术 (15) 五、鼻饲技术 (16) 六、导尿技术及护理 (17) 七、胃肠减压技术 (19) 八、灌肠技术 (21) 九、氧气吸入技术 (22) 十、换药技术 (23) 十一、雾化吸入疗法 (25) 十二、血糖监测 (26) 十三、口服给药法 (27) 十四、密闭式输液技术 (28) 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29) 十六、静脉留置针技术 (31) 十七、静脉采血技术 (32) 十八、静脉注射法 (33) 十九、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 (35) 二十、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38) 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 (40) 二十二、皮内注射技术 (41)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 (42) 二十四、物理降温法 (43) 二十五、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45) 二十六、经鼻/口腔吸痰法 (47) 二十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49) 二十八、心电监测技术 (51) 二十九、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52) 三十、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 (53) 三十一、除颤技术 (55) 三十二、轴线翻身法 (56) 三十三、患者搬运法 (57) 三十四、患者约束法 (61) 三十五、痰标本采集法 (63) 三十六、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64) 三十七、洗胃技术 (65) 三十八、"T"管引流护理 (67) 三十九、造口护理技术 (68) 四十、膀胱冲洗的护理 (70) 四十一、脑室引流的护理 (72) 四十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73)

无菌术心得体会讲解学习

无菌术心得体会 经过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这个学期我们终于能够接触到临床课。最先接触的就是外科学。理论课上,刘岩教授严谨的教学态度;外科实验课上,虽然老师一直戴口罩,帽子,也没有做自我介绍,但是老师的细心,认真让我们印象深刻。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我向学姐学长们讨教过,学长告诉我,上课前一定要把视频多看几遍。于是,趁着寒假期间,我把外科学手术视频看了,并且做好笔记。记得看无菌术的时候,特别是洗手、刷手的时候,我的母亲说,“原来洗手也有这么多的学问,还真是麻烦!”从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上手术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老师的规范操作。 虽然视频看了好几遍,可真正实践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好些问题。首次上课我们学习进入手术室的一般准备、上肢的清洗与消毒、穿无菌手术衣和带无菌手套、手术野的无菌准备及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自经历才知道自己错误百出。医学,真的是实践与理论并重的一门学科。 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对外科而言,其意义尤为重要。在人体和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微生物。在进行某些操作时,必须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防止微生物通过接触、空气或飞沫进入伤口或组织,否则就可能引起感染。无菌术就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无菌术中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无菌准备的手术人员或手术区不再被污染所采取

的措施。任何人都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否则无菌术的目的就不能达到。但如果无菌技术不严,却并不影响手术的进程,但其严重后果往往要在术后几小时乃至几十个小时才能暴露,因而易被忽视。因此,无菌术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老师在每堂课也总是强调无菌的观念。 灭菌是指杀灭或消除一切活的微生物的过程。灭菌法主要是指手术前用灭菌器或灭菌剂预先杀灭术中与伤口接触的所有物品上的细菌,以防止伤口感染。适用于耐高温的手术器械和物品的灭菌有高温灭菌、气体灭菌和电离辐射灭菌三种方法。消毒法又称抗菌法。消毒是指杀灭或消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药液浸泡、甲醛熏蒸和紫外线照射三种方法。 对于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分为三个部分。 1.一般准备。 2.上肢的清洗与消毒。 肥皂刷手是最基本的刷手方法,也是我们必学的一堂课。几个同学走到水池前,回忆着视频上的内容,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自己总是忘记刷指尖,还有就是刷手,泡手结束后,擦手是不容忽视的。第4次课做兔子切开的时候,老师在一旁看着大家的操作,处处提醒,和我一起的同学擦手的时候,操作错误,从肘部返回擦,不得不重新洗手,所以我们要时刻谨记操作准则,万万不可马虎。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一、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1、进行无菌操作的环境应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空气清新,无尘埃。 2、无菌操作前,操作人员要穿戴整洁,帽子须遮盖全部头发,口罩须盖住口鼻,并认真彻底洗手(七步洗手法) 洗手方法:1)手掌对手掌; 2)手背对手掌;

←3)两手指缝相对互擦; 4)双手并扣互擦指背;↓ 5)拇指在掌心旋转擦洗;↓ ;

←6)指尖对手掌擦洗。 (7)摩擦手腕,然后彻底流水冲净。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范围为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注意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清洗干净。 3、实施无菌技术操作必须使用无菌物品。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柜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包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按7天计算,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柜应定期整理、清洁。

5、在无菌技术操作时,必须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6、使用无菌物品前必须认真检查无菌包包装完整性、标识有效性、即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时间或失效期、签名等,检查包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等。 湿包或有明显水渍,密封容器的筛孔被打开,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包装破损或发霉,外包装指示带或包内指示卡变色没有达到标准或有疑问等情况,应视为污染,不能再使用。不得使用过期无菌物品。 7、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应面向无 菌区域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 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操作过程中 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操 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8、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取用无菌物品时应用无菌持物钳/ 镊近距离夹取。无菌持物镊/ 钳可用消毒液浸泡或干性保持。湿式无菌持物钳、筒及筒内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干式无菌持物筒和钳每4h更换一次,一旦污染随时更换。 9、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应用无菌巾包(盖)好,超过4h不得使用。开启的无菌药液须注明时间。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4h内使用,其他溶液不得> 24h。注射治疗时,应用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 2h。 10、用于无菌技术操作的棉球、棉签、纱布。根据一次用量的标准,独立包装。用无菌容器盛放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24 h。 11、消毒皮肤用的碘伏、酒清应密闭保存。病区盛放消毒溶液的容器每周灭菌2次。 二、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 医务人员在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首先戴好帽子,帽子要求遮盖全部头发,然后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后戴口罩,环境要求宽敞、清洁。 (一)戴无菌手套 1、查看无菌手套:展开无菌手套包,一手掀起手套袋开口处查看袋中手套的摆放,将手套反褶部分移到近身处。

无菌技术操作考试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考试标准

铺无菌盘法之无菌巾一铺一盖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考核内容 分 值 扣分及标准 操作准备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 操作准备: [用物] 治疗盘2个、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无菌包(内有无菌治疗巾 数块,灭菌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记录卡2张、弯盘、清洁抹布。 [环境] 1.无菌操作的环境:清洁干燥、通风,操作台面宽敞、高度适宜, 操作前30分钟内不进行环境卫生的打扫,无人员走动; 2.无菌操作用物齐全,台面整洁。 5 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 分 操作要点1.操作步骤:88 (1)备齐用物(2分)。 2 (2)备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和治疗台(2分),放治疗盘于适当处(1分)。 3 (3)洗手(1分),戴口罩(1分)。 2 (4)检查无菌包灭菌指示胶带有无变色(2分),并核对其名称(2分)、灭菌 日期(2分),有无松散、潮湿、破损等(2分)。 8 (5)开无菌包,解开无菌包系带,挽活结(2分)。 2 (6)用手依次打开无菌包外层包布的外、左、右角(3分)。取无菌钳(2分), 用手打开外层包布内角(2分),用无菌钳依次打开内层包布的外、左、右、内 角(4分)。 11 (7)检查灭菌指示卡有无变色(2分)。 2 (8)用无菌钳取一块无菌巾置于内层包布左侧缘(2分),以一手一钳将无菌 巾轻轻打开(3分),由远至近铺于治疗盘上(2分)。 7 (9)初步还原无菌包,用无菌钳依次还原内层包布的内、右、左、外角(4 分)。用手还原无菌包外层包布内角(2分)。 6 (10)备无菌盘内物品(投递无菌物品)(3分)。 3 (11)开无菌包。用手打开无菌包外层包布内角(2分)。用无菌钳依次打开内 层包布的外、左、右及内角(4分)。 6 (12)用无菌钳取一块无菌巾依法由近至远盖于无菌物品上(5分),并注意上 下无菌巾对齐(错位不超过2cm)(2分)。7 (13)还原无菌包。用无菌钳依次还原内层包布的内、右、左、外角(4分), 将无菌持物钳放回容器内(2分) 6 (14)用手还原外层包布内、右、左、外角(4分)。按“一”字形包好无菌包 (2分)。 6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开始: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操作的项目是无菌技术操作。 1. 无菌技术操作的目的: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危害 2. 环境评估: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操作中减少人员走动,开窗、通风、换气,操作台宽敞、平坦、整洁、干燥。 3. 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包:包内置无菌巾若干无菌容器内置无菌持物钳棉签无菌包:内置治疗碗一个,镊子两把,弯盘一个无菌纱布罐无菌棉球罐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 铺无菌盘 1. 洗手戴口罩。 2. 治疗盘清洁,干燥。铺无菌换药盘。 3. 开无菌包:(化学指示胶带有变色,在有效期内,无潮湿、无破损。)斜角打开(打开无菌包内角时,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得跨越无菌区域)看化学指示卡,有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无菌巾放入治疗盘内,将无菌包按原折痕“一字”包好后,看时间:记录日期、时间、并签名、24 小时内有效。 4. 铺无菌巾:双手捏住无菌巾一侧两角外面轻轻抖开,由近及远的将治疗巾一半铺于治疗盘上,将上下对齐后上层扇形折三次,开口外边向外,使治疗巾内面构成一无菌区。 5. 开无菌包,(指示胶带变色,在有效期内,侧孔、底孔闭合) 1)打开无菌包,看化学指示卡变色 2)用无菌钳分别取治疗碗(内含两把镊子)、弯盘放入无菌盘内。 3)打开无菌纱布罐夹取纱布置无菌盘内;同法夹取无菌棉球置治疗碗内(手不可触及容器边缘或内侧),无菌容器盖内面朝下直接盖上。 6. 倒无菌溶液:(拿起溶液瓶,看瓶签)口述:瓶身干净,标签完整、字迹清楚, 0.9%Nacl500ml,在有效使用期内,瓶盖无松动,瓶身瓶底无无裂缝,对光检查:(溶液澄清、无杂质)。除盖:查棉签(无漏气,在有效试用期内)写好开包日期,消毒瓶盖、手指,开瓶盖。倒溶液于治疗碗内,再次消毒瓶口,盖回瓶盖看时间:记录日期、时间、签名,(24 小时有效)。 7. 铺完盘,看时间口述:记录名称、时间并签名(小标签贴于盘缘)、4 小时内有效。述:已铺好换药盘,可以给病人进行换药护理。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带无菌手套 1.检查手套:7 号无菌手套,在有效使用期内,无潮湿、破损,将手套放置于操作台,打开手套,戴手套,戴手套时应防止手套外面(无菌面)触及手套内面及非无菌物品或区域。为使手套与手贴合,可双手交叉互推。边做边口述:手套完好无破损,可进行无菌操作。3.脱手套,置于医疗垃圾桶内,将用物推至处置室归类处理。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班级:姓名:学号: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护士、用物、环境) ↓ 无菌持物钳使用:检查(名称、有效期)→开盖(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打 开)→取钳(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 移至容器中央,垂直取出,关闭容器盖)→使用(始终 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可倒转 向上)→放钳(闭合钳端,打开容器盖,快速垂直放回 容器,松开轴节,关闭容器盖) ↓ 无菌包使用: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解 开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上,解 开系带)→开包(逐层打开)→取物(所需物品夹至无菌 区内)→包扎(原痕包好、横向扎好)→记录(日期、时 间、签名) ↓ 铺无菌盘:擦治疗盘→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 损)→开包(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巾 放于治疗盘内)→铺盘(单层底铺盘法、双层底铺盘法) →折巾→放置无菌物品→盖巾→记录(日期、时间、签 名)

↓ 无菌容器使用:检查(名称、灭菌日期)→开盖(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取物(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 器内夹取物品)→关盖(取物后,立即将盖盖严)→手持容器 (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 ↓ 取无菌溶液:清洁(取盛有无菌溶液的密封瓶,擦净瓶外灰尘)→查对(认真检查并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瓶盖有 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纹;检查溶液有无沉淀、浑浊或变色)→ 开瓶盖(用启瓶器撬开瓶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 边缘向上翘起,一手示指和中指夹住瓶塞将其拉出)→倒溶液 (另外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手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 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盖瓶塞(倒毕塞瓶 塞盖,消毒后盖好)记录(开瓶日期、时间、放回原处)↓ 戴脱无菌手套:查对(号码、灭菌日期)→打开手套袋(放于清洁干燥的桌面上,用滑石粉包,涂擦上手)→戴手套(分次取手套法、一次 取手套法)→调整(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 边)→冲洗(用无菌水冲净手套上的滑石粉)→脱手套(清水 冲洗脓血后翻转脱下)→处置(手套放入医用垃圾)→清洁双 手 思考题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目的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使已灭菌的物品保持无菌状 准备工作护士: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口罩、不戴耳环、饰品 ,佩戴胸表、态度严谨认真 用物:治疗盘(消毒用物,无菌钳镊及罐,无菌包,无菌溶液,无菌容器,无菌手套,抹布、弯 评估用物:用物准备齐全、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 环境:操作前半小时通风 、 停止清扫减少走动操作台宽敞、清 操作实施1、用干抹布擦治疗盘;台面 2、检查无菌包有效期;包布干燥完整,解带扎好;揭开外、左、右角 3、取无菌钳镊(取放:竖直;尖端闭合,不触及内壁及边缘。使用:尖端保持朝下,台面以上 。用后:夹取无菌物后即放回。) 打开内角;夹取包内物品放于治疗盘;不可跨越无菌区 4、无菌包按原折痕包回,“一”字系好,注明开包日期时间 5、铺治疗巾:双手捏住无菌巾双折一边两角外面;双折铺于治疗盘上;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边缘向上 6、取无菌治疗碗放入盘中治疗巾上 7、检查无菌容器有效期,开盖(盖朝上放妥或拿在手上),用无菌钳镊夹取无菌棉球,盖盖(不跨越无菌区) 8、倒无菌溶液:核对药名、有效期 ; 查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缝;溶液对光检查有无异物,消毒瓶口、打开瓶塞无污染, 评价用物:用物妥善处理、污物分类处置 操作熟练、轻稳、正确 掌握无菌原则,无菌观念强

项目分 值 评分细则得 分 扣分说明 准备质量标准10 1.护士准备:仪表端庄、着装整洁(1分)、不戴装饰品(1分)、无长指甲(1分)、洗手(1分)、戴口罩(1分)。 2.用物准备齐全:无菌包、无菌持物镊、无菌持物钳、无菌治疗碗、无菌棉球、无菌手套、无菌溶液、治疗盘、滑石粉、抹布、弯盘、复合碘签、笔、纸。缺一样扣0.5分。 3.环境清洁干燥、宽敞。(1分) 1.将用物妥善处置(1分)。 2.取治疗盘于清洁、干燥台面上(1分)。 3.取无菌包并查看名称、灭菌日期及标记(1分),查看包布有无潮湿、破损,封口有无散开(1分)。 4.将无菌包解开系带,卷放在

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讲解学习

传染病及消毒隔离知识试卷 科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每题2分 1.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 A.消毒法 B.灭菌法 C.一般消毒 D.清洗处置 2.紫外线消毒对细菌最敏感的时期是:( A.孕育期 B.生长期 C.稳定期 D.成熟期 3.紫外线消毒对细菌作用最强的是: ( A. 球菌 B. 杆菌 C.真菌 D.芽胞 4.医疗器械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一般需要维持的温度和时间分别是(

A.115℃,15—30min B.121℃,10—15 min C. 121℃,15—30min D. 115℃,20—30 min 5.对菌痢病人的粪便消毒处理时漂白粉与粪便的比例为: ( A. 1:2 B. 1:3 C. 1:4 D. 1:5 6.隔离病室常规消毒时间应是: ( A.每日一次 B.每周一次 C.每周二次 D.每二周一次 7.对于隔离区域的设置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门口设洗手装置 B.病区要有多个出口 C.门口放干燥擦鞋垫 D.门外挂隔离衣

8.用0.2%过氧乙酸溶液刷手的时间是: ( A.2min B. 4min C. 6min D. 8min 9.为乙型肝炎出院病人进行终末处理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A.嘱病人洗澡,换清洁衣裤 B. 换下的衣服装好,便于带回清洗 C.病室地面用漂白粉液喷洒 D.病室用2%过氧乙酸溶液喷雾 10.用碘伏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的浓度和时间分别是( A.250mg/L,20min B. 50mg/L,40min C. 500mg/L,30min D. 200mg/L,15min 11、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 A. 免疫缺陷综合征 B.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 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

卫生学校教案

教学讲稿 第一节:无菌术 目的和要求: 1.学习外科无菌术,复习无菌术、消毒、灭菌概念及方法。 2?了解常用的消毒灭菌技术。 3?熟悉手术室的管理规则。 4?掌握无菌操作原则。 外科无菌术是指专门用于防止微生物污染手术区域所采用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它包括无菌设施、消毒及灭菌 技术、无菌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自19世纪中期提岀无菌术概念以来,该技术从简单的洗手换衣发展到今天,已 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系统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手术感染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实施外科无菌术已成为一所医院、一个外科工作人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手术器械和物品的灭菌和消毒是外科无菌术最重要的环节。凡用物理方法及化学灭菌剂彻底消灭与伤口或手术 区接触的物品上所附着的细菌,以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称灭菌法。灭菌法能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等)。用化学消毒剂消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器械消毒、手术室消毒、手术人员的手臂消毒及病人的皮肤消毒,称为消毒法,消毒法只能杀灭病原菌与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能杀死细菌芽胞。 一、灭菌法 灭菌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灭菌剂法,以物理方法为主。常用的物理灭菌法有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其中以高温灭菌法最为普遍,主要 基本内容辅助手段

用于杀灭手术器械、布单、敷料和容器等物品上的细菌。高温灭菌法包括高压蒸气灭菌法、煮沸灭菌法以及火烧灭菌法,后者易使器械损坏,且效果不太可靠,除紧急情况下,不宜采用。紫外线灭菌法主要用于手术室、换药室内的空气灭菌,但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应注意防护,以免引起结膜炎和皮炎。电离辐射主要用于药物、塑料注射器和缝线等的灭菌,但对纺织物品无效。 二、消毒法 消毒法一般包括清洗和消毒两方面,清洗是用肥皂水或化学溶液,洗掉物品和皮肤上的污垢和附着的细菌,以利消毒剂和细菌的接触,能提高杀菌效果。消毒是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或涂擦来杀死细菌,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碘酊、酒精、碘复、戊二醛等,此外,甲醛薰蒸法可消毒缝线、内窥镜及塑料导管等。 消毒注意事项: 1?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有管腔的物品应将管腔中空气排除。 2?挥发性较大的消毒液应严封加盖,应定期测其浓度并及时更换,浸泡物品应清洗干净,擦干,轴节要打 开。 3?中途若加入物品,先前浸泡的消毒器械需重新计算浸泡时间。 4?消毒过的物品使用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除去消毒液,避免刺激组织。 二、手术区域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准备 手术人员的准备工作包括常规准备,手、手臂皮肤的准备,以及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等。 (—)手术人员常规准备 手术人员进手术室前,在更衣室里更换清洁洗手衣、裤和拖鞋,取下手上的饰物,剪短指甲,去除甲沟污垢。 戴好口罩、帽子。戴眼睛者可用肥皂液涂擦镜片后,再擦干,以防止呼出热气上升使镜片模糊。双袖卷至肘上 12cmo注意患上呼吸道感染、手臂皮肤破损或有化脓感染者,不宜参加手术。 (二)手、手臂皮肤的准备 手和手臂皮肤的准备习惯称为洗手法,其目的是清除手和手臂皮肤表面的暂居细菌。方法有多种,手术人员可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无菌技术:就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与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得技术。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①无菌持物钳得使用②无菌包得使用③铺无菌盘 ④无菌容器得使用⑤取用无菌溶液⑥戴、脱无菌手套 操作中得无菌观念:1、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2、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3、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4、手部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 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5、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 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6、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7、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 菌。 操作前得准备: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①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②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 ③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1、无菌持物钳得使用 目得:用于取放与传递无菌物品

步骤:①检查检查有效期 ②开盖将容器盖打开 ③取钳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移至容器中央,垂直 取出,关闭容器盖 ④使用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活动,不可倒转向上 ⑤放钳用后闭合钳端,打开容器盖,快速垂直放回容器,松开关节, 关闭容器盖 注意事项:①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②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不可触及液面以上部分或罐口边缘; 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不可触及非无菌区。 ③到远距离取物时,应将持物钳与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取出 ④不可用持物钳夹取油纱布,不可用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 ⑤干燥法保存应每4小时更换1次 ⑥无菌持物钳一经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灭菌 2、无菌包得使用 目得: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得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 步骤: ①检查检查无菌包得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指示胶带,检查有无潮湿或破损 ②解开封口胶带(系带) 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得操作台上,解开系带 ▲取出包内部分物品 ⅰ、开包:将系带卷放于包布下,按顺序逐层打开无菌包 ⅱ、取物:用无菌钳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准备好得无菌区内

无菌术心得体会

无菌术心得体会 经过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这个学期我们终于能够接触到临床课。 最先接触的就就是外科学。理论课上,刘岩教授严谨的教学态度;外科实验课上,虽然老师一直戴口罩,帽子,也没有做自我介绍,但就是老师的细心,认真让我们印象深刻。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我向学姐学长们讨教过,学长告诉我,上课前一定要把视频多瞧几遍。于就是,趁着寒假期间,我把外科学手术视频瞧了,并且做好笔记。记得瞧无菌术的时候,特别就是洗手、刷手的时候,我的母亲说,“原来洗手也有这么多的学问,还真就是麻烦!”从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上手术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老师的规范操作。 虽然视频瞧了好几遍,可真正实践的时候还就是会遇到好些问题。 首次上课我们学习进入手术室的一般准备、上肢的清洗与消毒、穿无菌手术衣与带无菌手套、手术野的无菌准备及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自经历才知道自己错误百出。医学,真的就是实践与理论并重的一门学科。 无菌术就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对外科而言,其意义尤为重要。在人体与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微生物。在进行某些操作时,必须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防止微生物通过接触、空气或飞沫进入伤 口或组织,否则就可能引起感染。无菌术就就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 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 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无菌术中的操作规则与管理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已 经灭菌与消毒的物品、已行无菌准备的手术人员或手术区不再被污染

所采取的措施。任何人都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否则无菌术的目的就不能达到。但如果无菌技术不严,却并不影响手术的进程,但其严重后果往往要在术后几小时乃至几十个小时才能暴露,因而易被忽视。因此,无菌术不仅仅就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就是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老师在每堂课也总就是强调无菌的观念。 灭菌就是指杀灭或消除一切活的微生物的过程。灭菌法主要就是指手术前用灭菌器或灭菌剂预先杀灭术中与伤口接触的所有物品上 的细菌,以防止伤口感染。适用于耐高温的手术器械与物品的灭菌有 高温灭菌、气体灭菌与电离辐射灭菌三种方法。消毒法又称抗菌法。 消毒就是指杀灭或消除医院环境中与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药液浸泡、甲醛熏蒸与紫外线照射三种方法。 对于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分为三个部分。 1.一般准备。 2.上肢的清洗与消毒。 肥皂刷手就是最基本的刷手方法,也就是我们必学的一堂课。几个 同学走到水池前,回忆着视频上的内容,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自己总就是忘记刷指尖,还有就就是刷手,泡手结束后,擦手就是不容忽视的。第4次课做兔子切开的时候,老师在一旁瞧着大家的操作,处处提醒,与我一起的同学擦手的时候,操作错误,从肘部返回擦,不得不重新洗手,所以我们要时刻谨记操作准则,万万不可马虎。 3.穿无菌手术衣与戴无菌手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