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强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新要求,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们党不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文化建设作为这个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才大国,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顺利实现,这也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加快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仅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有赖于文化的支撑,文化产品和服务直接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而且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经过改革开放29年来的发展,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正在把更多消费需求转向文化领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相对滞后,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实现“文化更加繁荣”。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落实好这些要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

“科学发展成才报国”

―十七大精神走进当代大学生心灵

在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成立的北京大学和谐社会研究会虽然是校内最“年轻”的学生社团,却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社团――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整个校园都在谈论“和谐社会”等十七大报告中的关键词。

连日来,我国各地高校学生自发开展报告会、座谈会、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一轮又一轮“热议十七大、学习十七大、紧随十七大”的热潮。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走进课堂,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爱党报国的精神财富。

“我们与十七大零距离”

10月22日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鞍钢教授以《2020中国》为主题,为全校研究生解读十七大报告。整个会场座无虚席,连走道上和门口都挤满了学生。有的学生不能到会场,就在宿舍听同学的录音;有的不但做了笔记,还把自己的心得发表在校园网上。

利用自身作为社会思想库和国家智囊团的优势,我国各地高校纷纷邀请知名学者解读十七大报告,同时开展“十七大代表进校园”报告会活动、主题征文活动以及党史党章知识竞赛等。

各地高校还以电子邮件、购买资料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十七大报告。北京大学早在今年初,就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列入学校传统的“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十七大代表、校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特别结合自己参加十七大的心得体会,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作学习辅导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以“领会时代宣言,解读科学发展”为主题,邀请5位不同学科的知名学者同台报告。此后,全校学生自发组织的学习讨论会多达上百次。

北京交通大学决定在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中增加课时,作十七大精神的专题讲解;北京师范大学则利用每周三的传统思想教育时间举办十七大主题讲座。

十七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感到:全校学习十七大报告的行动反映出广大学子关注国事、心系发展的热情。

围绕学习十七大报告,各地高校学生自发开展了形式创新、特色鲜明的活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广大共青团员听一次关于“十七大”精神的报告,读一部理论读物,观看一部十七大献礼影片,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北京交通大学青年党员邀请老党员共话“十七大”;南开大学电视台举办“喜迎十七大优秀国产影片展映”。武汉大学学生自发成立“科学发展观”主题研习班,8000名本科生参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竞赛”。山东大学开展“关注社会民生,勇担社会责任”学习月活动……在同济大学,学生针对十七大报告自发出版《楼刊》,成为抢手读物;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印成小册子,作为交流纪念;他们还联系参观国有企业、与老党员开展歌咏比赛。

就在党的十七大闭幕当日,“同济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城市设计双硕士联培班”党支部在德国柏林召开座谈会。支部负责人说,虽然与祖国远隔万里,但我们与十七大没有距离。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丝毫未减。

“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自党的十七大开幕之日起,北京大学的校园网就成为“盛会直播间”――同学们实时通过网络或电视关注会议进程,并通过BBS进行评论。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习十七大精神报告会成了“新闻会客厅”,该校84岁高龄的张友仁和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成了学生现场采访的对象。

“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体现着他们对报告的高度认同。”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彦说:“报告对中国历史走向的精准定位和对现实发展问题的科学部署,让关注社会发展的学子感到‘精神有寄托’;报告对教育、就业等青年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让关注自身前途的学子感到‘学业有保障’;报告描绘的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让最具时代气息的青年感到‘发展有机遇’。”

在首都大学生学习宣传实践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中,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会主动承担了宣讲手册的编写工作。校研究生会主席潘金说,我们应努力用党的先进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多思考、多动手,永远跟党走。

不少高校的校园网都开辟“对党说说心里话”专栏,广大学子纷纷表达着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美好祝愿。武汉大学学生认为,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必将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

来自香港的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莫宜端说:“我对国家的远景非常看好,未来之路也让我充满信心。”

“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七大召开后,北京师范大学的每节思想政治理论课都会留出10分钟让学生“主讲”十七大报告。历史学院04级本科生江天岳作为首批学生宣讲员,运用新闻短片、猜图游戏、快速问答等方式,阐释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和认可。

“这种方式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更使十七大精神找到了与当代青年思想的契合点。”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郑萼说。各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普遍反映:十七大报告解释了国家是什么发展态势,社会对人才有什么需求,教育该如何发展,什么样的人才是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用来教育学生有着深刻的说服力。

十七大报告所蕴涵的党的最新发展理念和成果,正在转化为广大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一部分。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正在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准则和实践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代表走进企业,调研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之道;南开大学学生走进社区,讲授家庭节能小窍门;同济大学在西部地区支教的辅导员通过个人博客,号召人们奉献爱心……

清华大学水利系辅导员王远见说:“科学发展观也适用于育人工作。只有德育和智育协调、平衡地发展,才能保障个人的长远发展。”

十七大精神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山东大学结合十七大热点问题,推出“理论导引+材料分析+问题讨论+得到启示”的教学新模式,推动将“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艳玲指出,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武装学生头脑的理论武器和理论工具,成为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的读本,成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文件。

在嫦娥一号卫星频频传来喜讯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同学们意识到:虽然我国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应看到我们的差距依然很大,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才能真正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复兴之路。

心得体会

当前,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要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的实践中来,就必须在宣讲十七大精神上下工夫,而不能照本宣科,应付差事。必须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中央宣讲团为上海市大学生作专场报告

“十七大精神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成为大学生学习、修身和服务社会的强大动力。”昨天举行的中央宣讲团党的十七大精神报告会大学生专场上,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虞云耀为来自本市高校的1500多名大学生和辅导员代表作报告,并与大家进行热烈的交流。

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虞云耀就十七大的主题、重大意义、主要成果等重大理论问题作了生动、深刻的阐述。许多大学生拿出十七大报告单行本等学习材料边听边看,认真记录。复旦大学学生党员贾海涛体会深刻:复旦学子对十七大高度关注,这些天来纷纷通过座谈会、组织生活等形式交流学习心得,这次报告会又对十七大精神作了深度解读,十分“解渴”。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报告中提及的关键词时时激起大学生们的共鸣,大家纷纷畅谈体会。同济大学学生顾旭峰谈到,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大学生要着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为毕业后投入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好准备。华东理工大学学生余国彬谈到,十七大指明了祖国前进的方向,也指明了青年学生的前进方向,要把个人前途命运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报告结束后,大学生们就一些热点问题向虞云耀提问。上海大学学生提问,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虞云耀回答: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大学生们还就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等问题向虞云耀提问,虞云耀紧密联系实际,一一详细解答。

两个小时的报告会在热烈掌声中结束。当虞云耀走下讲台,一些大学生还围上前,意犹未尽地与他交流。大学生和辅导员们表示,要及时向身边的大学生传达报告会的精彩内容,让十七大精神真正进大学生的头脑。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高度重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并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精神家园是指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人不仅有物质生活需要,还有

精神生活需要。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就有了安顿感、温馨感和光明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失去精神家园,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而不知所措,甚至发生心灵扭曲和变形。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民族之中,个体的精神总是要走向沟通。因而,个体的精神家园也应座落在民族精神家园的“村落”里,形成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生存发展的支撑、身份归属的标志,是维系民族共同生命的最根本力量。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增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它是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民族创造力的精神之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保持民族性。任何一种文化首先是一种民族文化。因为,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民族区域产生、演变的,凝聚着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没有文化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便无从谈起。任何一种文化又都具有历史传承性。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都是在既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否定传统,割断历史,民族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无从安置。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特有的民族性格,并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记忆,无疑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共有家园。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饱尝艰辛、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其生存之根、力量之源就是那不朽的民族文化精神。保持民族性是维系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保障。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返本开新,再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薪火相传,始终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以建设现代中华文化为重点,体现现代性。体现现代性,是任何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延续传承、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一种文化失去了时代性而过时落伍,就只能遭受冷落和抛弃。历史上一些曾灿烂于世的古代文明,之所以从辉煌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与时俱进、求变求新。中华文化只有在继承传统、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其时代内涵,开辟出中华文化新的生长点,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中华文化,才能使我们的精神家园始终清新怡人、魅力常在。当前,建设体现时代性的现代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吸取新鲜养分,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例如,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着力培育平等观念、主体观念、民主观念、自主观念、法治观念等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价值的新人文精神;特别是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努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相衔接的现代中华文化。我们要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敏锐发现社会变革的风气之先,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始终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努力在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中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继往开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第三,以吸收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增强兼容性。我们强调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

并不意味着在文化建设上闭关自守、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应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吸收各种健康有益因素,促进民族文化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使民族精神家园得到更好地守护。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对外来健康有益因素的不断吸收和融合。中华文化历来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与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中华文化应抓住这个机遇,建立具有民族性和开放性兼备的文化机制,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吸纳百家优长,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添更多亮丽的风景线。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在建设。我们要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培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一,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教育,丰富传播方式和载体。培育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离不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要开展面向大众的民族文化宣传普及教育,通过出版读物、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把民族文化教育渗透到群众性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要推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立网上民族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在数字远程教育、数字娱乐产品、移动文化信息服务中融入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二,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增进文化产品服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行科学梳理、挖掘和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建立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搞好规划、加大投入,有效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把更多更好的表现中华文化的精神产品和食粮奉献给人民,以推进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第三,塑造健康民族心态,推进文化综合创新。培育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塑造健康的民族心态,健康的心态情感和高度的民族自觉是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石。塑造健康民族心态要避免两种偏差:民族虚无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家园的基本支撑。要大力开展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教育,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要进行国格教育和国耻教育,使人们自觉维护国家权益和尊严,以唤起健全的民族情感。同时,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注重引导人们保持谦逊理性的民族心态,以自信的姿态和敞开的胸怀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综合各方之所长,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华文化。

第四,把握思想文化发展规律,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离不开每个成员的认同。我们要把握、遵循思想文化发展规律,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于包容多样中增进认同。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唱响中华文化主旋律,广泛吸引、动员群众参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在参与建设中扩大价值认同,在认同中形成共同的归属感,使全体人民的精神得以凝聚。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涵,树立和强化差异互

补、多样共生的意识,尊重个人的创造精神,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园”氛围。把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夯实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群众基础。

12月3日至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会议。

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是党的十七大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先后作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还要举办北京奥运会。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意义十分重大。

新起点、新思路、新跨越,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我们必将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稳中求进、好字优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颠簸和起落,这是明年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对明年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部署中,“稳中求进”和“好字优先”这两个字眼格外引人关注。这八个字的核心要义,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进”是经济发展的方向;相比“又好又快”的说法,“好”字如今又被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好字优先,就必须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今年以来,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超过11%,这将是中国经济连续第五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不过,也应该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虽有所控制,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同时,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还相当突

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长可能趋缓,粮食、石油等重要初级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这些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这一要求,已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8项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中被摆在首要位置。

相比2007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一个防止”到“两个防止”,这显示出明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也凸显了中国发展任务的新变化。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物价,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成为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基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

从紧的货币政策由此将在明年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要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好字优先,必须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按照部署,明年要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节能减排将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这些新举措必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农业稳,天下安。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粮食产量今年将超过1万亿斤,实现连续4年增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强农业地位丝毫不放松,会议强调指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紧绷。明年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

改革,能有效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部署,明年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各方面体制创新。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目前,各级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应管又管不好的事,而不少应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却没管好,一些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管理方式落后,办事效率不高,转变政府职能可谓任重道远。按照部署,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将在明年改革任务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融,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发重要的位置。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在明年改革任务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分量。可以预见的是,按照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仍是明年金融改革的一大重点任

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也将不断加大,证券业、保险业改革不会停步,通过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必将夯实金融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在明年改革的整体布局中,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价格、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都将向纵深推进,将有效增强社会活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布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在更加开放和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推进现代化建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加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当前,顺差过大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外贸增长方式粗放、国际贸易摩擦压力加大等问题从中凸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此提出,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拿出更多财力物力惠及人民生活

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当前人民群众的呼声,在经济持续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较多的情况下,明年将拿出更多的财力物力来改善人民生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

教育是国之根本,亦是国之大计,同时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今年我国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的目标,明年要在全国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情。

就业乃民生之本。今年我国新增就业将超过1000万人,但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创业服务体系。这在当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的大背景下,为解决就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将更加有力和完善。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将成为明年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这既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举措,也是回馈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是百姓生活的“安全网”。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构筑这一“安全网”的方向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以预见,明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资金将继续增加,医疗、卫生、养老等各项配套改革将进一步完善。

住房问题是民生大问题,也是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居民住房的条件有很大改善,城乡居民住房面积人均超过27平方米,但是部分城市近些年来房价上涨过快,百姓望“房”兴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改进和规范加强经济适用房制度,将成为明年政府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的有力举措。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既是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中“大同世界”的美好图景,也是当前亿万人民群众的同声共语,同时,又是我们构建

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年,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民生领域得到的实惠将越来越多。

谈松华: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

党的十七大的主要精神在改革,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改革是教育发展之路。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用改革的思路审视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明确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和重点,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不竭动力和制度保证。

谈松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论述坚持科学发展观时指出:“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也应该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动力。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用改革的思路审视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明确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和重点,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不竭动力和制度保证。

以教育改革为动力,解放教育生产力,我国教育事业实现超常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教育“统得过死,包得过多”的弊端入手,逐步进行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改革,进而深入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改革涉及范围之广,触及问题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对于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对教育发展的体制性束缚,解放教育生产力,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回顾总结这一发展进程,分析评价其历史贡献和历史作用,是联系教育实际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的必要基础和前提。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和重点领域,特别是在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改革目标,迈出了教育领域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分权的改革步伐,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积极性,发动农村居民广泛参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行动,为在世纪末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提供了体制保障。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并全面提出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改革的

目标,在国务院关于纲要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提出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分权管理体制,极大地推动部门办学、条块分割的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增强了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教育的权力和责任,保证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高等学校实行缴费上学、成本分担的原则,使高等学校经费来源中学费所占比例,由1990年代初的2%提高到2005年的30%左右;同时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包括民办高等学校和公办高等学校举办独立学院等的发展,扩大了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正是这些改革举措,调动了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和家庭的多种资源,为高等学校扩招,在短期内使高校在校生增加两倍提供了体制和资源的支持。

此外,高等学校招生就业体制改革、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后勤社会化和人事制度改革,对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农村教育经费的多渠道筹措体制对于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程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今天回顾、反思过去20多年教育改革历程时,需要历史地、全面地进行评价分析,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体制形式,要放到教育发展的具体环境和背景中评价其利弊得失,而从总体上充分肯定改革对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则应该是基本前提。没有教育改革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就不会有我国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成就,这是我国近30年教育发展的客观现实和基本经验。

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制度建设,克服制度供给约束

20多年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是实现了新旧体制的转轨,而体制改革的任务不仅要革除旧体制的弊端,更需要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教育新体制。新制度的建设正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而新制度的建设不是短期内就能完善的,需要一系列过渡的形式和环节,才能产生比较合理的制度形式。在这样的过渡阶段,制度的不完善、制度的缺位将会是主要矛盾,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作制度供给约束。

如果我们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去考察现阶段教育发展中诸多热点问题,就会发现许多热点问题背后存在着制度供给的缺位问题。

比如,农村义务教育一度出现困境,一方面是农村经济的变化已经不能沿袭主要依靠农民负担农村教育经费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国家实行分税制、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变化,相当多县以下政府无力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责任,而这种情况是由农村教育投资体制调整滞后造成的。2000年之后,国家先后实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初中工程”、“西部两基攻坚工程”、“贫困地区两免一补工程”,直至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根本改变了农村教育的面貌。而这些工程属于政府实施的专项政策,还不是长期的制度安排,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已经具有制度性质,但需要有几级政府分担经费的制度保证,而这有赖于国家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

城市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收费,其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问题是面对这种供求矛盾的制度选择,前一时期大体有:一是发展民办学校,由民办学校满足选择性教育的需求,这是很多国家的制度安排。但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现时难以满足优质教育的需求。二是选择部分公办学校转制,即依托公办学校资源,用民办机制运作。其中有些学校办学比较成功,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加快了学校的发展。但是,这种做法由于缺乏制度设计,同时占有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两种优势,造成两方面的不公平竞争。三是

优质公办学校采取办分校或集团式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这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允许的办学形式,对缓解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做法也缺乏制度设计。可见,这些体制性调整并未解决优质教育供求矛盾的制度安排。而现实的问题是,政府不可能承担满足急剧增长的选择性教育需求的责任,又不可能在短期内让民办教育来满足这种需求。这种制度供给的两难选择是城市择校竞争矛盾集中到政府的原因之一。

高等教育在扩招过程中采取举办独立学院和提高学费标准即提高家庭分担成本比例等

体制性措施,也面临着制度选择问题。同时,高等教育正把重点转向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而现有的人才培养制度包括选拔、评价、培养等方面的制度规范仍然影响质量的提升,制度变革必然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

以改革创新精神进行制度建设,保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发展任务

深化以制度设计为重点的教育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认识和处理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制度建设是教育发展和改革对制度供给提出的现实需求,它必须以满足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现实需求为前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教育发展的诸多任务,其实现都对制度建设和制度供给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关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保障教育公平的要求,需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又如,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以及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则需要在明确政府与市场提供教育服务边界的基础上,建设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和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总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的教育制度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在总结、研究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加以落实。在研究和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预设制度供给和制度建设的具体模式,而只能力求探索制度供给和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这种路径从其走向而言,是一个经过若干过渡环节而逐步成熟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就其结构而言,则是政府治理制度(宏观)、现代学校制度(中观)、教育教学制度(微观)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整体演变过程。在此,就这几方面制度建设的路径探索提些想法,以期引起讨论。

1.政府治理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教育体制演变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行政体制的转变对教育体制的变革具有关键性作用。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系统内部,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即集权与分权;二是政府与学校,即管制与服务;三是政府与社会,即公共服务的生产与提供。从改革的进程看,三者的变化程度是递减的,政府系统内部的改革调整力度最大,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管理权的下移等;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上,明确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地位和权利,学校也比过去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但仍未建立完善的制度,既有政府干预过多,也有监管不严的问题;在社会参与方面并未有实质性变化,基本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

政府治理制度的改革既有我国体制转轨中的特殊问题,也有世界性政府治理变革的共同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政府治理变革上,经历了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到新公共服务

理论的演变,这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治理的职能和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需要结合国情进行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现阶段我国政府治理制度的建设,要实现这样几个转变:首先,在政府职能上,要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即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的状态,分清在教育服务提供中政府与社会、市场的边界,政府承担应该承担、也能够承担的权力和责任,避免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病。其次,在政府治理方式上,从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向建设法治政府转变,在依法治教的治理框架下,综合应用法律的、经济的、政策的、信息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变人治为法治,管理为治理。再次,在政府作用的定位上,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并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整政府机构设置、治理结构和运作程序,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2.现代学校制度

学校制度是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制度面临着自它从工业社会产生以来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处于传统与创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回答教育转型进程中提出的现实问题。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动向看,学校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大致沿着两条路径:一是改革公立学校体制,例如美国提出的教育券、特许学校、责任制、选择机制、透明性等,围绕增强学校的自主、选择和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办学校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建设学习型学校,调动学校内部因素的作用,提升学校的品质,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需要。

在我国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学校自主办学的法律地位;学校治理结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关系,管理者、教师、学生的关系;学校与家庭、社会(社区)的关系等。

3.人才培养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多处提出人才培养的问题,比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部分指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部分指出,“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部分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这些要求集中反映了我国教育在实现历史性跨越之后,发展的重点正在转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人才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制度和文化则是关键性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正是对人才培养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

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需要进行系统设计,从人才评价制度、人才考核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包括继续教育)到人才使用(晋升)制度等,其中涉及在教育目标和人才使用中学历与能力的关系,在人才评价和选拔中知识(分数)与综合素质的关系,在人才培养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等等。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教育制度中注重面向全体和基本标准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创设有利于学习者个性、秉赋、潜能、特长充分发展的制度环境。在制度建设中,既要有学校层面中小学的小班制、走班制、允许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的制度,及高等学校的学分制、主辅修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制等,也要有政府部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评估制度的建设,例如如何实行多样化的评估,并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等。

在现阶段要着力推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考试招生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其对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而以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为主线,系统地进行教育制度变革和建设则是一项长期而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只有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人们的学习才不会成为一种外在的沉重负担,而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人的各种秉赋和潜能才能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保障。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在长期改革和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借鉴世界教育制度的经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心得体会

当前,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全国半数人口以上是农民,让农民真正听懂弄明十七大基本内容任重道远,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这就要求宣讲者必须在宣讲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改进创新,真正做到内容贴切具体,语言朴实好懂,如此方可入耳入心,促成共识,形成‘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全民行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