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不同

B. 乙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 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D. 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2.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大

3.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

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4.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的波形图如图.若把频率为 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图可能是图中的()

A. B. C.D.

5.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人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他们,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

C.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

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

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8.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9.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通过听声音的变化,能够达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这个目的的一项是

11.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一种可以观察振动波形的仪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拨动一下,使钢锯条振

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完成上述实验时应保持钢锯条的长度_________.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

12.如图a、b是两音叉的发声特点.其中音调高的是,c、d是同一音叉两次的发声特点,其中的响度大.

13.根据图中发声体的振动图像,写出相应的变化情况

14.百米赛跑中,若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他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真实时间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通过计算发现相差_________s.(V声=340m/s)15.在班上的一次元旦晚会上,男生小平放声高唱一首歌,女生小丽为他轻声伴唱,他们是靠声带的____________产生声音的,由于他们的声带不同,所以他们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我们还知道__________(小平、小丽)的响度大,而__________(小平、小丽)的音调高。

16.一辆火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驶向一座高山,在山前某处鸣笛,火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则司机鸣笛时距离上有多远?

1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3s后听到了雷声.(1)请你帮她估算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要求:①写出公式;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③代数据要代单位.】

(2)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请你利用速度公式分析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8.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利用声纳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由声纳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共用的时间为6 s,则海水有多深?

19.汽车距离峭壁400米,当它鸣笛后继续向前匀速行驶,经过2秒后,听到回声,求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大?(4分)

20.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离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1..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332m/s,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22.一个猎人在一山谷中开枪射击,2秒后听到一次回声,又经过1秒听到第二次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山谷两壁相距多远?猎人所在的位置距离两壁分别有多远?

23.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潜艇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射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声波在海水中速度为1500m/s)(3)由上述材料可以分析,当火车鸣着笛驶向我们时,我们听到的笛声的音调会(选填“变高”或“变低”).

(4)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理由是:.

(5)小亮在关注大海中的潜艇时还发现海水不容易结冰,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亮同学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质量均为l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图二的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a、由②号图象可知,淡盐冰在10min时开始(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此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b、分析三条曲线我们可知下雪天在路面撒盐是为了(选填“升高”或“降低”)水的凝固点.

24.(3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会“拐弯”的声音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

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

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_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1020m,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______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

(3)自从无锡高速火车通行后,每天不同时刻都有火车经过离我们家或学校不太远的地方,你注意过吗?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请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失联事件”举世瞩目,飞机上的黑匣子也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

(1)黑匣子应采用抗压能力强,熔点的特殊材料制成.为了容易发现黑匣子,黑匣子的颜色应设计成.(选填“黑色”或“橙红色“)

(2)黑匣子发出频率为3.75×104Hz的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此波应该为(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它在1s时间里振动次.(3)体积为0.01m3的黑匣子落在海水下4000m深处,则它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受到的浮力为

N,将它打捞到海面的过程中浮力做功为J.(海水深度为1.03×103kg/m3)

.

参考答案

1.B

【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A错误;

B、乙和丙声音振动时偏离中间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则二者的响度相同,故B正确;

C、丙和丁声音的波形形状相差较大,故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

试题分析:比较两图的波形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振动次数比乙振动次数多,故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A说法正确;而音调的高低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单位时间内振动快的频率大,音调高,即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B说法错误;单位时间内甲乙振动次数甲多于乙,故甲乙音叉发声的频率不同,C说法错误;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图中甲的振动幅度小于乙的振动幅度,即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小,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

考点:音调,响度

3.D

【解析】

试题分析: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 错;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的,故C错;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故D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声音的要素

4.D

【解析】

试题分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把另一种频率为256Hz的声波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可知频率变小,据此分析.

解:首先明确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的声音和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是相同的,

256Hz小于512Hz,由图可知,

A图波形不同,B图频率较大,C图波形相同,且频率相同,D图频率较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了频率的定义、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声波形图的做法,是一道综合题.

5.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敲击它们时,振动的物体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明确在敲击瓶子时,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水柱;吹时,发声的物体是空气柱.

6.C

【解析】试题分析:对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我们首先要弄懂诗句的意义,然后认真分析确定该用哪一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

解: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题中解释正确.

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题中解释错误.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再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就呈现红色;题中解释错误.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题中解释正确.

综上分析,正确的是①④.

故选C.

7.D

【解析】试题分析:“闻其声而知其人”说的是听到声音就可以知道是哪个人,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不同人的音色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音色可以辨别是哪位熟人,所以,A错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所以,B 错误;“禁鸣喇叭”不让汽车放出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所以,C错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发声体振动快,可以清除体内的结石,故选D。

考点:控制噪声的途径,声音的特性声与能量

8.D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A选项说法不正确;“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选项说法不正确;“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选项不符合题意;粉碎人体内的“结石”需要消耗能量,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选项说法正确。答案: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辨别;减弱噪声的方式辨别;声能的利用。

9.A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A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一小球对鼓面的撞击力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B是研究声音的传播;C和D是研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A

考点:音调;响度;声音的传播

10.354520

【解析】(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③⑤;(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④⑤;(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20cm;

故答案为:(1)③;⑤;(2)④;⑤;(3)20.

11.(1)发声体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2)相等;(3)d.

【解析】

试题分析: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波形能够形象直观的显示物体振动的情况,波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大,则表示振幅大;波形很有规律,则是乐音;波形杂乱无章,则是噪音.(1)为研究声音的响度,应保持钢锯条的长度相等,扳动锯条时的力度应不同,听到的声音大小也就不同;(2)对比b与c,不难看出:b波形振幅大,响度大;c波形振幅小,响度小;(3)对比d与e,不难看出:d波形很有规律,属于乐音;e杂乱无章属于噪音;故答案为:(1)发声体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2)相等;(3)d..

考点:响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2.a;c

【解析】

试题分析: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如图在相同时间内,a比b振动的快,故a的音调高;c比d偏离原位置大,故c的振幅大,c的响度大.

故答案为:a;c.

【点评】此题考查通过波形图来认识声音的特征、分辨乐音和噪声,对波形图的各种特征要了解.

13.①大;

②高;

③小;

④低。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幅增大,所以声音响度变大;

②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动变快,频率变高,所以声音的音调变高;

③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幅变小,所以声音的响度变小;

④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动变慢,频率变低,所以声音的音调变低。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4.少 0.29

【解析】

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离起点100米的距离,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要等声音传过来之后才开始计时。声音传播100米的时间未记录,因此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真实时间少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

15.振动音色小平小丽

【解析】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②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他们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男士声带的振动频率慢,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大但音调低;

女士声带的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音调高但响度小;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小平小丽

16.370m.

【解析】解:

汽车行驶的速度:

v1=30m/s,

由v=可得,

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30m/s×2s=6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2s=680m,

设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

s=(s1+s2)×(60m+680m)=370m.

答:汽车鸣笛时距离山有370m.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

17.(1)1020m;

(2)闪电以光速进人眼,雷声以声速进入人耳,根据公式t=s/v,当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反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解析】

试题分析:(1) 打雷的地方与她的距离为:s=v声音t=340m/s×3s=1020m。

(2)闪电以光速进人眼,雷声以声速进入人耳,根据公式t=s/v,当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反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考点:声速和光速速度的计算

点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这是必须要牢记的数据。

18.4590m

【解析】

试题分析:海水的深度为h=vt/2=1530m/s ×6 s=4590m 考点:利用回声测距 19.60m/s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在2s 内传播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2s=680m; 汽车在2s 内传播的路程为s 车=2s-s 声=2×400m -680m=120m ;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 车=s 车/t=120m/2s=60m/s 考点:速度的有关计算 20.328 【解析】

试题分析: 声音传播的距离m s s m vt s 6802/340=?==,汽车前进的距m s s m vt s 242/12=?== 所以汽车鸣笛时距离高山为m 3522)24680(=÷+,则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为m s 32824352=-= 考点:声音的传播

21.由以上分析很快列出式子

L/V 空-L/V 钢=t V 钢=5107.7m

【解析】设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 ',根据题意以时间差为等量列式:

t V L V L ?='

-,解得s m V /7.5107=' 22.1122

11

31340m/s 2340m

22

11340m/s 3340m 170m 510m 22

340m 510m 850m

340m 510m,850m.

S v t s S v t s S ==??===??=+==+=g g g g 总解∶答∶此人距两壁分别为山谷两壁相距、、

【解析】略 23.(1)0.02;20;(2)7500m ;(3)变高;(4)不能;真空不能传声;(5)熔化;吸热;降低. 【解析】 试题分析:(1)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 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 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1kHz=1000Hz (2)根据回声测量距离的原理,结合速度公式,来进行计算.

(3)据“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潜艇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分析即可. (4)据真空不能传声分析即可;

(5)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当温度不升高,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b 、分析图象中三种物质的熔化温度的不同即可判断. 解:(1)人耳只能听到20Hz 到20000Hz 之间的声音,人耳朵听到的声波频率大多在0.02kHz ~20kHz 之间; (2)因为v=,

所以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s=vt=1500m/s×10s=15000m,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s 1==

=7500m .

(3)根据“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潜艇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可知,当火车鸣着笛驶向

我们时,我们听到的笛声的音调会变大;

(4)由于月球上是真空,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5)a 、由②号图象可知,淡盐冰在10min 时开始温度不变,故从该时刻开始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

b 、分析三条曲线我们可知,浓盐冰对应曲线③熔点最低,故其对应的凝固点最低,所以下雪天在路面撒盐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 故答案为:(1)0.02;20;(2)7500m ;(3)变高;(4)不能;真空不能传声;(5)熔化;吸热;降低.

【点评】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计算距离时,注意回声测距需要计算单程的长度,这一点容易失误. 24.(1)上(2)3(3)早晚地表温度低,声音向地表附近传播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可知声音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高,离地面很高的空中温度较低,所以声音向上拐弯,所以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2)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乘客距离声源1020m ,所以声音传播到乘客的时间为t=

s 3s

/m 340m

1020==v s ,所以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3s 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

(3)由材料知道声音向温度低的地方拐弯,夜晚和早晨地表温度较低,声音沿地表传播,所以此时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地表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开始上升,声音就向上拐弯,在地面不远处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 考点:声音的速度大小跟温度的关系;声音测量距离

25.(1)高;橙红色;(2)超声波;3.75×104;(3)4.12×107;103;4.12×105

【解析】 试题分析:(1)为了防止飞机发生爆炸及燃烧时毁坏黑匣子,黑匣子应采取熔点高的材料制作;橙红色的光传播的距离较远,人眼对这种颜色也比较敏感,所以黑匣子应该设计成橙红色;

(2)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而电磁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黑

匣子发出的波为超声波;频率是物体1s 内振动的次数,频率为3.75×104Hz ,则1s 振动3.75×104

次。 (3)3

3

7

1.0310/10/4000 4.1210p gh kg m N kg m Pa ρ==???=?;

3331.0310/0.0110/103F V g kg m m N kg N ρ==???=浮液排;

打捞到海面浮力做功:5

1034000 4.1210W F h N m J ==?=?浮

考点:超声波 压强 浮力 功 26.(1)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光的反射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铁圈” ;缩短试验时间或节省时间 .

【解析】试题分析:(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空气完全没有时,声音也听不到,可得真空不能传声。(2)把纸板ON 的右半边向前或向后折时,如果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出现在纸板上。所以,用能折叠的纸板判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若先固定铁夹,温度计的位置相对固定,铁圈上下调整的空间有限,难以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当先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因为热水温度较高,可以减少实验时间。

考点:声音的传播 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实验装置的合理安装 27.钟声传到渔船——声音的传播;人们听到的是钟声——音色.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递到我们的耳朵中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我们是通过钟声振动的音色辨别出是钟声的。故答案为:钟声传到渔船--声音的传播;人们听到的是钟声--音色.

考点:声音的传播,音色

28.奶奶通过音调逐渐变高,推出空气柱逐渐变短,说明水越来越多了。

【解析】

试题分析:奶奶是通过物体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来做判断的。当用水壶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暖水瓶中的空气柱会发生振动,产生声音。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反之,音调越高。奶奶通过音调逐渐变高,推出空气柱逐渐变短,说明水越来越多了,即水快满了。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全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如图),河北各地市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雾霾主要由一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 A.nm B.μm C.mm D.cm 2.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 B.沿途的路灯杆 C.有轨电车的车厢 D.迎面来的轿车 3.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标准化考试文具中的碳素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cm,cm,cm,cm,则此笔的长度应取 A.cm B.cm

C.cm D.cm 5.在一次军训越野跑中,一个长200米的队伍以4米/秒的速度穿过一个长1 200米的山谷,请问队伍完全通过山谷需要多少时间 A.300秒B.350秒 C.400秒D.250秒 6.湛江首条高铁将于2018年6月开通,广州—湛江3小时可达!如果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 7.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都向东运动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9.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s内的平均速度是

初中物理各单元检测题(全)

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 度是()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2、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 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 A.8m/s B.9m/s C.10m/s D.11m/s 3、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A.猎豹速度最大 B.旗鱼速度最大 C.褐海燕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 大 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5、若喷气式客机以1080km/h的速度飞行,特快列车用30m/s 的速度行驶,则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是特快列车速度的() A.60倍 B.10倍 C.36倍 D.6倍 6、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年轻的跨栏名将刘翔,在男子110m栏决赛中,以12.91s 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勇夺冠军。他在上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A、7.7m/s B、8.5m/s C、10m/s D、11m/s 7、一般人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 A、7m B、70m C、700m D、7000m 8、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行 驶30min,通过的路程为() A.30km B.35km C.40km D.45km 9、一辆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 =20km/h跑完了其余 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 1 的值为() A.32km/h B.345km/h C.56km/h D.90km/h 10、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 ) A.60m/s B.6m/s C.1m/s D.1m/min 11、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1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30km/s,当我们站在地面上不动时,在1min内, 我们已随地球绕太阳经过了 ( ) A、30km B、500km C、1800km D、108 800km 1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 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 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14、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 速度之比是() A、1:1 B、9:4 C、2:3 D、4:9 15、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16、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 照物() A.路边的树木B.走动的列车员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 D.火车车箱 17、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v甲<v乙<v丙。乙机驾驶员感到自 己在下降,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 A.地面B.甲机C.乙机D.丙机18、一位勇敢的漂流者乘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顺流而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19、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 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 C.甲乙都向东运动 D.甲乙都向西运动 20、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 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8题图

2初中物理声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

初中物理经典习题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关于声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人的声带是声源; C.正在发动的摩托车是声源; D.公路边的高音喇叭是声源。 2、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种用纸屑“跳舞”说明物体发声条件的思想方法是;纸屑“跳舞”还能说明声音能传播。 3、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4、下列乐器中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是() A.鼓 B.笛子 C.吉他 D.二胡 5、将耳朵贴在灌满水的长铁管一端,在另一端用锤子重击一下钢管,可听见三次声音,则()

A.最先听见的是水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B.最先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C.最先听见的是回声,最后听见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 D.最先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回声 6、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条件的是() A.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屏幕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铃声 B.人们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听见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纸屑,敲鼓时能看见纸屑不停的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通过无线电 7、发生地震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利用了的传声,而且传声效果要比在里好。 8、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m/s。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9分)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________ (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___ (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3、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 分度值为:_____ ,示数是_________ ||| 川|||||川||||||」川||||||||||||川| 卩||||||| 川 ||||||||||||||||||| 4、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 水___________ 时________ ,从而保护发射台。 5、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 ,温度_____________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 热,温度_________ 。如下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_______ C;其中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________________ 状态。 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________ 象; 钢水浇铸成钢球是___________ 象; 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__________ 象; 早晨有浓雾是__________ 象。 冬天下雪___________ 冰消雪融___________ 。 7、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汽化要________ 。 8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____ ■勺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 9、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___________ 从而 _______ (吸收、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而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 速_________ 从而____________ (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10、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______________ 寸要 热,后者是酒精寸要热。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 11、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________ .(“升高”、“降低” 或“不变”) 1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块—10C的冰_________ (会,不会)立即熔化;把0C 的冰放在0 C的水里,冰___________ (会,不会)熔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2、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 教材分析:1、本节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要求尽可能利用实验、周围现象去进 行教学。可以利用课本外的实验、现象去进行教学。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并能利用所学知识 去解释有关的现象。 预习提纲: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声音的速度有多大?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 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 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学生活动: 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 话听不回声?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 4、回声: 声音的反射。 <0.1秒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板书设计: 第一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能够传声的物质叫介质,声音 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V V V >>固液气 (相同温度时);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五、课后活动: 练习:物理套餐的部分内容。 作业:16页1、2、3题。 学生自学:科学世界: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六、教学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

初二物理新课程标准第八单元测试卷

初二物理新课程标准第八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_ 卷(一)双基知识题部分(满分54分) 一、填空题(本题满分25分,共有10小题,每空1分) 1、吸引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___________的物体,称为 磁体。 2、把某条形磁铁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它的两端总是指向南 北方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理学上,我们把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___________的方向,规定为这一点磁场 的方向。 4、历史上最早研究地磁偏角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最早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 是___________,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 5、实验表明:电流具有磁效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___________有关。通电螺线 管的外部的磁场性质与___________相似。 6、电磁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优点在于:可用___________来控制磁性的 有无;用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控制磁性的强弱;用___________控制磁极 的极性。 7、扬声器是把___________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 体、___________和锥形纸盆构成。 8、通电导体在磁场里的受力方向与___________方向以及___________方向有关。 9、电动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____能转化为____能的机 器。发电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____能转化为____能 的机器。 10、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50赫兹,电流方向每秒改变__________次。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有6小题,每小题2分) 11、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不正确 ...说法是:() A、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B、所有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C、磁感线上某一点方向,即该点磁场方向 D、磁感线在某些磁体的周围客观存 在着 1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按图1-2-2所示一个挨一个连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B。 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 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含有答案的)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测量器材中不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钢卷尺 B.米尺 C.天平 D.软尺 2.测量某一物件长度时,记录了以下四个数据,其中肯定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 ) A.25.82cm B.25.81cm C.25.18cm D.25.83cm 3.下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c m 0 1 2 1角 c m 3 4 5 1角c m 0 1 2 1角 c m 0 1 2 1角 A B C D 4.常用的长度单位按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的是( ) A.dm 、cm 、mm 、μm、m B.cm 、dm 、mm 、μm、m C.μm、mm 、cm 、dm 、m D.m 、dm 、cm 、mm 、μm 5.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3m 的是( ) A.兵乓球的直径 B.拳头的宽度 C.黑板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6.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个数据是可能的( ) A.24cm B.24.1cm C.24.12cm D.24.122cm 7.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 B.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因此可以避免 8.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边哪一项要求不是必须的 ( ) A.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B.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左边缘

C.将刻度尺放正 D.使刻度贴近被测物体 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1.8m=1.8×1000=1800mm B.1.8m=1.8m×1000=1800mm C.1.8m=1.8m×1000mm=1800mm D.1.8m=1.8×1000mm=1800mm 10.在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中比较合适的是() A.分度值是1厘米的15米皮卷尺 B.分度值是1毫米的米尺 C.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1.5米钢卷尺 D.分度值是0.1毫米的游标卡尺 11.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A.某原子的半径 B.一枚硬币的厚度 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 D.地球的半径 12.要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分别多次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张1元纸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100张1元纸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0,求出一个1张1元纸币的厚度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3.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___________; 一本物理课本长3_________; 一场足球赛约90________赛完; 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所用时间是约9.72________. 14.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进行实验收集证据、、交流合作、评估。 15.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及试题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补充: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至2×104Hz。 超声波:音调高于2×104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 回声测距离:2s=vt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4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5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3 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三:声速和回声 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 远 2 回声的作用: 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 3回声测距离:2s=vt 四:怎样听到声音 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3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4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听觉系统正常;②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③声音有足够的响度;④有传播的介质 五:骨传导和双耳效应 重点定义: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穿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 骨传导的途径:物体振动→声波→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 重点: 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

初二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运动的世界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我国l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A、2nm B、2mm C、2cm D、2dm 2.在济宁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 3.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风弛电擎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4.高空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他们在飞速下降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如果我们说其中的某个运动员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大地 B.飞机 C.白云 D.运动员背着的伞包 5.广州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6.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 ) A.路面 B.路旁的电线杆C.小明身边的座椅 D.迎面而来的汽车7.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和行船 B.行船和河岸 C.都是行船 D.都是河岸 8.在生活中经常需要估测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 A.大连地区使用的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大约在2.5cm~27cm之间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在3m/s~5m/s之间 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在1 50g~200g之间 D.中学生正常心脏一次的时间大约在3s~5s之间 9.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171.2mm B. 1.712dm C. 0.01712km D. 0.1712m 10. 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 b、成人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11.我们常说的“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对太阳这种东升西落的现象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天空 B云层 C月亮 D地面 12.在无风的天气里,你骑车快速前进时会感到有风迎面吹来,这时你所选的参照物是() A空气 B路边的树 C自己 D没有选择任何物体 13. 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

初二物理力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 .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5.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6.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 A .一定吸引地球 B .不一定吸引地球 C .一定不吸引地球 D .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7.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8.农民在清除黄豆与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斜面滚下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 A 、砂粒比黄豆的密度大 B 、砂粒受的滑动摩擦力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力大 C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落 D 、砂粒比黄平对桌面的压强大 9.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到的目的是( ) A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 、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 、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D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10.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B 、只要发生形变就有弹力 C 、任何物体弹性都有一定程度,弹力不能无限大 D 、弹力大小只与形变有关 二、填空题 7.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8.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_____. 9.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 的改变或运动 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 10.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 ,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 11.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用________来表示。 12.物体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或者________,都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图5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声现象)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声现象)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对于以下四幅图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2、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像上演无声的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撞击不发声 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需要的介质 D.撞击声全部被尘埃封闭,没有声音传出。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之所以能分辨“蛙声”和“钟声”,从物理学的角度讲,主要是依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大礼堂里四周的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增加声音的响度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减弱声音的反射 D.为了装饰 6、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同一只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之处是()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7、男低音高声独唱,女高音轻声伴唱指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弱;女声音调高,响度强 B.男声音调低,响度强;女声音调高,响度弱 C.男声音调高,响度弱;女声音调高,响度强 D.男声音调高,响度强;女声音调高,响度强 8、轮船的汽笛声能传的很远,是因为() A.汽笛声频率高 B.汽笛声音色很好 C.汽笛声响度大 D.汽笛声传播快 9、从环保的角度看城市的高架道路两边设有3——4m的透明板,这些墙的作用是() A.保护车辆的安全 B.阻止车辆尾气外泄 C.体现设计美观 D.减少对高架路两边居民的噪音污染 10、男同学的声音比女同学沉闷、浑厚但嗓门大,原因是男孩的() A.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小 B. 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大 C. 声带振动频率小,振幅小 D. 声带振动频率小,振幅大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成为声源,且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夏天比冬天快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音色的特点 12、下列事例不能证明液体能传播声音的是() A.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网里 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 C.水龙头里“哗哗的流水声” D.依靠潜水艇的声音,判断潜水艇的位置 13、医生用诊器,可以清晰的听捕捉到患者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是因为() A.听诊器能减小噪音 B.听诊器能自动排除干扰 C.听诊器能改变音调 D.听诊器能自动减少声音扩散,增大响度 14、百米赛跑时,如果计时员时,那么他所测得的时间比实际运动员的时间要()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完全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5、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考考查时,该部分知识点难度较低,却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声的产生和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所以平时学习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声现象与生活的联系。 1.声现象的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有关声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本章的兴趣,在第一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有了一点了解,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学习,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并让学生试着去总结,归纳。 2.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有些还掌握不好,如在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每次拨动都应控制用力大小相同,但学生很难控制,可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再让学生听录音机快放和慢放时的声音加以区分。 3.学生对“声的利用”很感兴趣,但具体的应用还不清楚,教师要多举例,并鼓励学生多搜集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 4.在本章中,学生会接触到开放性试题,由于刚刚接触,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根据本章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本章的教学建议如下:1.对课本上安排的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3.在学习中可运用比较、归纳、转化等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更明确。 4.在学生印象中,噪声是有害的,在讲课时,可通过阅读或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它的利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5.在实验过程中,可对学生渗透研究物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八年级(人教版)单元同步达标测试 物理试卷(第一章声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A. B. C. D.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 C.紧闭室内的门窗D.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 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装饰、美观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 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 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 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图2 图1

(完整)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8小题,从第1小题到第18小题每题1.0分小计18.0分;共 计18.0分。 1、因为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所以一切振动物体都在发声. ( ) 2、只要物体发生振动,都可以使人听到声音.() 3、声音传到松软的物体上时,很难产生回声.() 4、只要有振动,一定有声音.() 5、频率越大, 音调越低. ( ) 6、频率越小, 响度越小 ( ) 7、对同一根音叉, 用锤重敲音叉比轻敲音叉发出的音调高 ( ) 8、蜜蜂和蝴蝶飞行时, 翅膀都在振动, 人们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却听不到蝴蝶的声 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幅度小.( ) 9、音调不一样,响度就要变化.() 10、各种声音的音调都是相同的.() 11、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 12、判断正误:音调是由声源振动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 ) 13、各种乐器在合奏中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 14、人们用分贝来计量噪声强弱的等级. ( ) 15、30~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 ) 16、70分贝以上会干拢谈话, 影响工作效率.( ) 17、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不同.() 18、声音的大小决定于音调的高低.()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从第19小题到第24小题每题1.0分小计6.0分;从 第25小题到第68小题每题2.0分小计88.0分;共计94.0分。 19、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0、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21、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2、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24、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 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 A.0.3 B.3.0 C.30 D.300 25、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 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 A.不同的音调 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 D.不同的人弹奏 2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