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汇总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汇总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 决定性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2. 其他影响因素:人口基数。

3. 时间特征:近百多年来增长迅速。

4. 空间特征:存在地区差异。

5. 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自然增长特点增长快慢的原因今后变化趋势

经济发达人口数量比发达国家增长缓慢社会福利保障完善较稳定,一

教育文化水平高些国家还会

生育观念淡薄逐渐减少。

政治上独立采取控制人口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民族经济的发展的措施,人口增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长将趋于缓慢。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构成指标和类型:

①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类型: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增长迅速。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2. 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 空间差异:

①发达国家已步入现代型。

②我国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源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③世界仍处于传统型像现代型过渡。

注:人口增长图,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判断依据:居住地的变更,时间的持续性(约一年以上),超越一定行政界限。

3.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4.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①二战前,伴随地理大发现,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②二战后,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5.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20 计划经济,有计划无

世纪80年代中期严格的户籍管理有组织

20世纪80年改革开放自发,从农村向城市

代中期以来数量大从内地向沿海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3.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

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注:人口迁移图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

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

⑴影响因素:

①正相关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②反相关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③其它:社会分配制度。

⑵估计值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二.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

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估计值不确定。

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形成原因:集聚效应。

2.主要功能分区:

①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②商业区:位置:市中心、干道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条状。

特殊形式:CBD中心商务区。

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工业区:运输量大→寻求交通便捷的地带→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⑴经济因素:①距市中心远近

②交通便捷程度

⑵社会因素

⑶历史因素

⑷行政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多是先建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

2.空间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4.付租水平:商业区变化最急剧,工业区变化最和缓。

注:风玫瑰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等级划分标准:

①超级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

②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③大城市:人口50~100万

④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

⑤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

⑥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2.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3.城市发展的条件:地形、资源、交通。

二.城市等级体系

1.特点: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间隔越大。

2.原因: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注:枣强镇图、上海市图、德国图

第三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及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①推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②拉力: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3.城市化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城市化水平←表―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4.城市化发展特点:

①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发达国家起步早

③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

5.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2.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

3.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通,与自然协调。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概念:

⑴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⑵区位:①绝对区位: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空间联系,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3.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交通运输。

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

1. 农业地域: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

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 混合农业:混合农业主要是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且两者规模与收益大体相当为特征

的农业地域类型。

⑴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①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暖湿,土地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悠久的历史,引进良种羊,农场规模大,政策,机械化水平高

②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⑵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桑基鱼塘

主导区位因素:地形、气候

3. 种植业

⑴季风水田农业

①地域:亚洲季风区

②主要农作物:水稻

③主导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市场(饮食习惯)

④生产特点:劳动密集型农业,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

⑤典型:东南亚

⑵商品谷物农业

①地域: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②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

③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开阔,降水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先进,地广人稀

④生产特点: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农业

⑤典型: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4.畜牧业

美洲(美国、阿根廷):牧牛业

非洲南部、大洋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牧羊业

欧洲西部:乳畜业

亚欧中部:游牧业

⑴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优势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科技先进(发明冷冻船,培育良种牛),市场广阔,地

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⑵乳畜业

①地域:西欧

②主导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紧邻消费市场,布局在市郊

原因分析:

盛行西风

北大西洋暖流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温湿多汁牧草地势平坦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

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技水平提高 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市场需求变化 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6、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政策因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决策者因素: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因素,也是工业区选择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②空间利用上的关系

2、工业集聚

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优点: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

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

理空间上相互靠近,生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为传统工业,结构较

单一,改造困难。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生产工

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经济、环境

效益较高,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

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

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3、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异同

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运输便利,煤炭资源丰富,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公有制结构单一,水资源不足

辽中南工业区:交通运输便利鲁尔工业区:内河航运发达

市场体制薄弱消费市场广阔

大量廉价劳动力水资源充足

市场体制健全

二、新工业区

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

3、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相关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

4、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

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3、特点:

(1) 短途运输公路占优势,长途运输水运成本最低。

(2) 管道运输的特殊性: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二、交通运输布局

4、交通运输网中的电和现实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5、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

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

2、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3、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

的发展而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密度的影响: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

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电信通信、商业贸易。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被动适应环境(生产力水平低下)。

2、农业文明时期:对抗环境(生产力水平很大提高)。

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环境。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地关系模式图

2、实质:发展问题。

3、表现:城市:环境污染 乡村:生态破坏

三、可持续发展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要求)。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1、工业经济结构中:清洁生产。 2、农业经济结构中:生态农业。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图:

索取>再生 排放>自净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4、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中国的可持续

发展实践

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环境 保护

循环经济

计划生育

零 排

低 消

耗 适

(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