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主刀:浙一专家、吴卫林

资料整理:汪迎春

一、手术适应症

1.早期胰体、尾部癌肿,无广泛侵犯或转移者。

2.胰体尾部胰岛细胞瘤或癌。

3.慢性胰腺炎或伴体、尾部局部性囊肿者。

二、麻醉方式:全麻

三、手术体位:平卧位,左侧垫高15,术中需手术根据手术需求改变体位

注意:手术时间长做好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及防坠床的措施。

四、手术仪器:中心吸引、高频电刀、超声刀

五、无菌包:大布包、手术衣、大洞包、开腹器械、院士特殊、自动拉钩、

持物钳、

六、一次性手术材料

医用膜、洁净袋、关腹线*2-3、纱布、纱条*10-20、纱垫*4、腹围、长短电刀、沙皮、14号红色导尿管、吸引器皮管、滑线4-0,3-0,5-0、丝线1,4,7、28号腹腔引流管、引流袋、冲洗器、胰管、速即纱、OB胶、肝脏钛夹、热盐水、

七、手术配合

1.切口上腹正中切口、左上腹正中旁切口或左腹L形切口。

进腹以后换长电刀头,安装自动拉钩,纱条垫于拉钩下方,同时递纱条、纱垫用于暴露手术野。

2.探查开腹后先探查肝脏、肝门区及肠系膜根部等处有无转移灶。继而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图1 ⑴],触摸胰腺表面,必要时从胰体、尾部下缘切开后腹膜,探清肿瘤的部位、大小及肿瘤浸润程度和范围,以决定能否切除。对良性肿瘤应尽量保留脾脏,对恶性肿瘤应一并切除脾脏,以利清除胰腺上缘脾动脉淋巴结及脾门淋巴结。对于较大的囊肿可以先减压。

3.分离脾脏助手用拉钩向左侧牵拉腹壁,术者用左手抓住脾脏向右侧牵引,显露后外侧的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用剪刀剪断这些韧带与后腹壁的连接[图 1 ⑵]。继续沿胃大弯侧向胃底方向分离、切断胃脾韧带,并一一结扎其中的胃短血管[图1 ⑶]。碰到出血可用滑线进行修补。在使用滑线打结时需及时给打结者湿手。

4.分离胰体、尾部完全游离胃大弯与脾脏后,切开胰体、尾部上下缘的后腹膜,用手指在胰尾尾侧向胰体侧分离开体、尾部后壁的粘连,直达胰颈部[图1 ⑷]。

5.结扎、切断脾动、静脉提起脾脏连同胰体、尾部一起翻向右侧,显露出在其

后侧走行的脾动、静脉,胰动脉靠胰腺上缘,脾静脉走行于胰腺中间。尽量靠近胰颈部分别双重结扎脾动、静脉并予切断[图1 ⑸]。如果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恰在胰体、颈交界处后方,应把该血管与胰腺分离开,以免误伤。

6.切除胰体、尾及脾脏在预定切线近端的胰腺上、下缘各缝一针,小针1号丝线,用蚊式钳牵拉。要有一定深度,以结扎胰腺横行血管,减少出血。然后在切线远端一把钳,近预定切线切除胰体尾及脾脏[图1 ⑹]。

7.胰腺残端的处理用1-0号丝线贯穿缝扎胰腺管,再用4-0号滑线褥式缝合胰腺残端断面[图1 ⑺]。检查后腹膜创面区并充分止血后,于胰腺残端和脾窝处放置双腔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腹壁切口。

⑴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⑵显露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并剪断

⑶切断胃脾韧带,结扎胃短血管⑷游离胰体尾部

⑸结扎、切断脾动、静脉⑹在预定水平面切除胰体、尾及脾

⑺结扎胰管,胰头断面行褥式缝合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主刀:浙一专家、吴卫林 资料整理:汪迎春 一、手术适应症 1. 早期胰体、尾部癌肿,无广泛侵犯或转移者。 2. 胰体尾部胰岛细胞瘤或癌。 3. 慢性胰腺炎或伴体、尾部局部性囊肿者。 二、麻醉方式:全麻 三、手术体位:平卧位,左侧垫高15,术中需手术根据手术需求改变体位 注意:手术时间长做好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及防坠床的措施。 四、手术仪器:中心吸引、高频电刀、超声刀 五、无菌包:大布包、手术衣、大洞包、开腹器械、院士特殊、自动拉钩、 持物钳、 六、一次性手术材料 医用膜、洁净袋、关腹线*2-3、纱布、纱条*10-20、纱垫*4、腹围、长短电刀、沙皮、14 号红色导尿管、吸引器皮管、滑线4-0,3-0,5-0、丝线1,4,7、28 号腹腔引流管、引流袋、冲洗器、胰管、速即纱、OB 胶、肝脏钛夹、热盐水、 七、手术配合 1. 切口上腹正中切口、左上腹正中旁切口或左腹L 形切口。进腹以后换长电刀头,安装自动拉钩,纱条垫于拉钩下方,同时递纱条、纱垫用于暴露手术野。 2. 探查开腹后先探查肝脏、肝门区及肠系膜根部等处有无转移灶。继而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图1 ⑴ ],触摸胰腺表面,必要时从胰体、尾部下缘切开后腹膜,探清肿瘤的部位、大小及肿瘤浸润程度和范围,以决定能否切除。对良性肿瘤应尽量保留脾脏,对恶性肿瘤应一并切除脾脏,以利清除胰腺上缘脾动脉淋巴结及脾门淋巴结。对于较大的囊肿可以先减压。 3. 分离脾脏助手用拉钩向左侧牵拉腹壁,术者用左手抓住脾脏向右侧牵引,显露后外侧的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用剪刀剪断这些韧带与后腹壁的连接[图1 ⑵]。继续沿胃大弯侧向胃底方向分离、切断胃脾韧带,并一一结扎其中的胃短血管[图1⑶]。碰到出血可用滑线进行修补。在使用滑线打结时需及时给打结者湿手。 4. 分离胰体、尾部完全游离胃大弯与脾脏后,切开胰体、尾部上下缘的后腹膜,用手指在胰尾尾侧向胰体侧分离开体、尾部后壁的粘连,直达胰颈部[图1 ⑷]。 5. 结扎、切断脾动、静脉提起脾脏连同胰体、尾部一起翻向右侧,显露出在其后侧走行的脾动、静脉,胰动脉靠胰腺上缘,脾静脉走行于胰腺中间。尽量靠近胰颈部分别双重结扎脾动、静脉并予切断[图1⑸]。如果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恰在胰体、颈交界处后方,应把该血管与胰腺分离开,以免误伤。

胰腺癌和胰腺病理整理

胰腺癌 主要是起源于胰外分泌腺系统的恶性肿瘤,只有约5~10%的胰腺肿瘤起源于胰腺内分泌细胞(胰岛细胞) 危险因素:生活习惯(吸烟);激素分泌;化学致癌物;遗传因素; 疾病状态(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Hp感染、牙龈炎或牙周病) 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胰头癌约占60%,胰体尾癌约占20%,弥漫性的约占10% 临床表现:腹痛、黄疸、不典型症状 腹痛 1)位于中上腹深处,胰头癌略偏右,体尾癌则偏左; 2)常为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可有阵发性绞痛,餐后加剧,用解痉止痛药难以 奏效; 3)夜间和(或)仰卧与脊柱伸展时加剧,俯卧、蹲位、弯腰坐位或蜷膝侧卧位可使腹痛减轻 4)腹痛剧烈者常有持续腰背部剧痛 疼痛机制 a.癌细胞浸润或侵犯血管、神经、其他内脏等,对其压迫或刺激,从而引起了疼痛 b.癌瘤本身破溃,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或坏死导致疼痛的发生 c.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化学致痛物质等,也可引起疼痛 黄疸: 1)黄疸是胰头部癌的突出症状 2)可与腹痛同时或在疼痛发生后不久出现 3)因胰头癌压迫或浸润胆总管引起 其他症状: 1)体重减轻: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明显的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不伴腹痛和黄疸 2)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与胆总管阻塞有关 3)恶心、呕吐与腹胀 4)腹泻:脂肪泻,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5)上消化道出血:病变侵及胃、十二指肠壁 6)精神症状:忧郁、焦虑、个性改变等,可能与腹痛、失眠有关 7)胰源性糖尿病 8)血栓性静脉炎 不同部位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1.胰头癌:黄疸是胰头癌都突出症状。由于胰头癌容易压迫胆总管,阻塞胆汁排泄,最易引起黄疸、肝肿大,及大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样,使胰头癌早期较容易被发现。 2.胰体癌:以疼痛为主,因胰体与腹腔神经丛相邻,病变容易侵及神经,疼痛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夜间加重。 3.胰尾癌:较隐匿,疼痛不多见,除一般的消瘦、乏力、厌食、消化不良外,有时表现为腹部包块,容易被误诊为左肾疾病。 诊断: ?实验室检查:胆红素↑,CA199↑ ?影像学检查:彩超、CT、MRI a.腹部彩超:首选筛查方法,可显示>2cm的胰腺肿瘤 b.CT:可显示<2cm的肿瘤,可见胰腺形态变异、局限性肿大、胰周脂肪消失、胰管扩张 或狭窄、大血管受压、淋巴结或肝转移等,诊断准确率80%以上。

胰腺体尾部切除手术(仅供参考)

胰体尾切除术 【适应证】 1 .无远处转移的胰体癌或胰体尾部癌; 2 .不能行单纯摘除的胰体尾部良性肿瘤和囊肿; 3 .胰体尾部断裂伤; 4 .便于切除的胰体尾部胰瘘; 5 .胃癌侵犯胰腺或胰腺后淋巴结,需行淋巴廓清者; 6 .胰体尾部胰管结石; 7 .已证明胰头侧胰管狭窄或堵塞的体尾部慢性胰腺炎。 【禁忌证】 1 .胰体尾部恶性肿瘤有远处转移者; 2 .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体位仰卧位,腰背部置一软垫。 2 .切口良性病变行胰体尾切除时,多用左旁正中切口,胰腺癌切除时宜采用上腹部沿两肋缘下的弧形切口,必要时附加自剑下至正中的切口。 3 .探查若为良性病变,对腹腔脏器行一般性检查后便可直接探查胰腺,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若为恶性肿瘤,则先检查有无腹水、腹腔内种植及肝转移,再继续探查肝十二指肠韧带、

腹腔动脉周围、腹主动脉旁、小肠系膜及横结肠系膜根部有无转移,然后切开胃结肠韧带,用拉钩将胃体向上牵开,用手将横结肠向下方牵引,显露出胰体尾及上、下缘,检查胰腺病变的性质和范围以决定切除的方法及切除范围,必要时行胰腺活检。胰腺活检时,胰腺组织的采取可采取吸取法和切取法,前者是用细针做病灶的穿刺抽吸行细胞学检查,后者则在可疑病灶处切取小块组织行切片检查,切取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切取深度要足够;②要避开主胰管;③若一次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可反复多次、分部位采取。 4 .游离胰腺由于脾动、静脉从胰体尾部实质内穿过,与胰腺之间有很多细小的血管相连,分离时较困难,稍有不慎可致脾动、静脉损伤,发生出血或脾静脉栓塞。所以,多数情况下将脾脏一并切除,切除胰体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左至右游离,即先游离脾脏,后游离胰体尾,另一种则自右至左游离,即先切断胰颈,后游离胰体尾及脾脏,以前者应用较多。两种方法的选择原则,一般认为病灶位置偏向胰尾者,宜采用自右至左法,病灶位置偏向胰体者,宜采用自左至右。有时为了安全,采用左、右方向结合的方法,尤其对于胰腺癌已侵犯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者,左右结合为宜。 ( 1)自左向右切除法: ①游离脾脏。依次切断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仅剩脾蒂与胰腺相连。 ②游离胰体尾。提起脾脏并翻向右侧,分开胰腺尾部与肾脏脂肪囊间的疏松组织,继续将胰腺向右侧游离,钳夹、切断胰腺上缘腹膜,直至脾动脉起始处。同样,游离胰腺下缘至肠系膜下静脉与脾静脉汇合处或至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 ③切断脾动、静脉。将已经游离的胰腺体尾部连同脾脏一起翻向右侧,在预定胰腺切断线以右靠近腹腔动脉切断脾动脉,断端用丝线牢固结扎,继而在胰腺背部剪开脾静脉上的鞘膜,分离脾静脉,在与肠系膜下静脉汇合之前将其切断、结扎,然后继续向右侧分离,将肠系膜上静脉与胰腺的背面分开。 ④切断胰腺。切断胰腺可采用两种方法: a.在预定胰腺切断线的两侧用丝线先行间断贯穿缝合,再沿切断线切断,胰管断端及断面出血

NCCN胰腺癌指南2016.2版

NCCN胰腺癌指南2016.2版 编译者:黄志锋

目录 ?临床怀疑胰腺癌或存在胰管和或胆管扩张(PANC-1) ?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未发现转移(PANC-2) ?可手术切除,检查、治疗(PANC-3) ?交界性切除、无转移,计划新辅助治疗(PANC-4) ?交界性切除、无转移,计划切除(PANC-5) ?术后辅助治疗(PANC-6) ?局部进展、不可切除,检查(PANC-7) ?局部进展、不可切除,一线、二线治疗(PANC-8) ?转移性病变(PANC-9) ?切除后复发(PANC-10) ?诊断,影像检查和分期原则(PANC-A) ?胰腺癌放射检查报告模板(PANC-A,5/8) ?可切除的标准定义(PANC-B) ?外科手术原则(PANC-C) ?病理分析:样本取材,组织切片和报告(PANC-D) ?姑息治疗和支持治疗原则(PANC-E) ?放射治疗原则(PANC-F) ?化疗原则(PANC-G)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胰腺癌TNM分期(2010)(ST-1)

临床怀疑胰腺癌或存在胰管和或胆管扩张(PANC-1) 注解: a.对于年轻、有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如果诊断为胰腺癌,建议行遗传咨询。 b.理想的多学科评估应该包括影像科、介入内镜科、肿瘤科、放疗科、外科和病理科的专家。 c.如果临床有指征,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活检术(EUS-FNA)。 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未发现转移(PANC-2) 注解: d CA19-9升高不一定表示癌症或进展性疾病。CA19-9可由于胆道感染(胆管炎),炎症或阻塞,良性或恶性疾病而升高。此外,在Lewis抗原阴性个体中可能检测不到CA19-9。 e见诊断,影像检查和分期原则(PANC-A)。 f见可切除的标准定义(PANC-B)。 g见手术原则(PANC-C)和病理分析:样本取材,组织切片和报告(PANC-D)。 h自体膨胀金属支架用于临床有合并症患者或外科手术可能被推迟的患者。 可手术切除,检查、治疗(PANC-3) 注解: i对于肿瘤明显可切除并且不具有高风险特征的肿瘤患者,仅在临床试验中推荐新辅助治疗。对于具有高风险特征的患者(即,非常高度升高的CA19-9,大的原发性肿瘤,大的局部淋巴结,过度的体重减轻,极度疼痛),可以考虑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前需要活检明确诊断是腺癌(参见PANC-4)。可接受的新辅助方案包括FOLFIRINOX或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有时后续还可能需要放化疗。大多数NCCN成员机构推荐新辅助治疗。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荣,胡明根,周宁新,黄晓强,黄志强【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 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6月~2005年12月我院行ldp5例(保留脾脏1例),平均39.8(31~48)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2例,囊实性占位3例。结果: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5(95~465)min,平均出血140(50~300)ml。1例发生胰漏,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平均住院9.8(5~18)d。结论:ld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胰体尾肿瘤安全、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胰腺肿瘤 近年来,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和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技术正逐步应用到胰腺外科。但腹腔镜胰腺手术设备要求高,操作难度大, 目前在国内尚未普遍开展。我单位2002年6月~2005年12月共施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5例(其中保留脾脏1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皆为女性,平均398岁(31~48岁),术前症状包括:查体发现胰尾占位1例,左上腹隐痛2例,上腹部饱胀2例。平均病程105周(2~24周)。查体:2例无阳性体征,3例左上腹可触及巨大质硬固定包块,压痛。术前b超:1例胰尾部探及等回声包块,1例胰尾部稍高回声包块,3例胰尾部可探及无回声包块,后壁稍高回声(见图1)。术前ct:3例可见胰尾部巨大低密度包块、后壁高密度影,后壁包块动脉期、静脉期均明显强化,脾约7单元,其中1例动脉期及静脉期脾下极未见强化(见图2);另2例胰尾部可见高密度包块,动脉期、静脉期均明显强化。肿块平均直径83cm(2~15cm)。肿瘤标记物检验:1例ca199为5395μ/ml,ca125为1126μ/ml,其余4例阴性。 12 手术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左侧垫高约30°,右臂上举固定。术者和持镜者立于患者右侧,另一助手立于左侧。 5例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进行,其中4孔法4例,5孔法1例(保留脾脏)。脐上缘为观察孔,主操作孔在左锁骨中线肋缘下2cm作10mm操作孔,副操作孔在右腹直肌外侧缘肋弓下缘作一5mm操作孔,另一辅助操作孔在左腋前线肋缘下2cm作5mm操作孔,若情况需要,可在剑突下增加一10mm辅助操作孔。 常规建立气腹及操作空间后,先全面探查腹腔。再以超声刀切开胃结肠韧带,探查胰腺及肿块,必要时可用气腹针穿刺囊肿前壁吸出部分囊液减压以利于探查。根据探查结果决定进一步手术方案。 ldp的手术步骤包括:于胰腺上缘分离出脾动脉干夹闭;再分别离断脾结肠、脾胃、脾肾及脾膈韧带;然后于胰体后方分离出脾静脉夹闭,将胰体尾连同肿块抬起,以endogia切断。 保脾胰体尾切除的手术步骤包括:于胰腺上缘分离出脾动脉干,以输液导管向上轻轻牵开;于胰腺后方分离出脾静脉,仔细轻柔分离切断汇入脾静脉的小血管;切断胰尾与脾门之间的结缔组织,将胰体尾完全游离,再以endogia切断。 切除的标本装入一次性取物袋自左上腹扩大的戳孔中取出(见图3,4)。常规于胰床及脾窝各放置1根粗乳胶引流管自左上腹戳孔中引出。各戳孔以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2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05min(95~465min),平均出血量140ml(50~300ml)。术后1d拔除尿管,下床活动;3~5d排气,排气当天拔除胃管,次日给予流质饮食,1d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其中4例体温正常,腹腔引流液量逐渐减少至30ml以下,分次拔除腹腔引流管后,于术后5~9d(平均71d)出院。另1例进食后出现发热,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明显升高,考虑胰漏;经过禁食、抑酶及b 超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后治愈,于术后18d出院。 术后病理报告:副脾1例,胰岛细胞瘤1例,胰腺囊腺癌3例。 3讨论

后腹腔镜胰腺切除术4例报告

论著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1-0085-03 后腹腔镜胰腺切除术4例报告 赵国栋a,刘荣a,马鑫b,胡明根a,张旭b,谷鑫金a,王保富a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胰腺切除术(retroperitoneoscopic pancreatectomy,REP)的可行性。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于后腹腔镜下行胰体尾切除、肿瘤剜除4例,前瞻性收集相关资料。 结果研究共完成胰岛素瘤剜除2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2例,手术时间30~100min,术中出血10~100mL,术中并发腹膜损伤1例,术后并发A级胰瘘2例,病人术后7d内出院。结论对于部分胰腺体尾处病变,REP安全、可行,具有入路直接、操作简便、术后疼痛轻、切口美容、并发症轻、术后恢复快等潜在优点,本研究为胰腺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后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剜除术;胰腺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Retroperitoneoscopic pancreatectomy:a report of4cases ZHAO Guo-dong*,LIU Rong,MA Xin,et al.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PLA)General Hospital,Beijing10085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Rong,E-mail:liurong3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6806293.html,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retroperitoneoscopic pancreatectomy performed in a small patient cohort.Methods Between February2010and April2011,Four patients with distal pancreatic lesions from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PLA)General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undergo retroperitoneoscopy.Clinic data was collected prospectively.Results Patients underwent enucleation(n=2)or distal pancreatectomy with splenic preservation(n=2).Operative times ranged from30-100min with a controllable blood loss of10-100mL.One case of intraoperative retroperitoneal perforation and two cases of pancreatic fistula occurred.All thre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within7days postoperatively.Conclusions Retroperitoneoscopic pancreatectomy,a novel surgical approach,wa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n selected patients.The advantages of this approach include an acceptable operating time, insignificant blood loss,simple manipulations,minor complications and excellent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s. Keywords retroperitoneoscopy;enucleation;distal pancreatectomy;pancreas 近来,腹腔镜胰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ectomy,LP)病例报道逐渐增多,然而,镜下胰腺显露不便、胰体尾与脾动静脉分离困难、术中毗邻脏器易损伤及腔镜技术要求高等因素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1-3],尤其当涉及胰腺实质后方病变、既往有过上腹部手术史或合并病理性肥胖病人时,手术难度和风险显著增加。本文通过初期经验总结,探讨后腹腔镜胰腺切除术(retroperitoneoscopic pancreatec-tomy,REP)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操作步骤。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自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间共筛选4例胰腺病变病人拟行REP。病例纳入标准:病变位于胰腺体尾处,实质深面,直径≤5cm;既往无后腹膜手术病史(图1、2)。排除胰腺体尾处浅表病变适合剜除者及可疑恶性病变病人。病人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器械备一次性球囊扩张器,其余同LP,如超声刀、双极电凝、氩气刀、可吸收夹、Ham-o-lock等。一般资料详见表1。 病人均取右侧卧位,抬高腰桥,采用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方法建立腹膜后空间和布置trocar[4]。镜下先将腹膜外脂肪游离,向下翻,显露肾周筋膜、侧锥筋膜,于腹膜反折内侧打开侧锥筋膜和肾周筋膜,进入肾周间隙。紧贴肾前筋膜深面向上向内侧分离肾周脂肪,扩大肾周间隙。胰体尾及病变位于肾脏上内侧肾前筋膜后方。避开脾动静脉搏动处,使用超声刀打开肾前筋膜,自后方进入肾旁前间隙,即可显露胰体尾、脾动静脉及病变(图3)。近胰颈处病变,可在肾上腺前内侧(肾周间隙顶端)打开肾前筋膜,进入肾旁前间隙,进行探查。待胰腺及病变显露后,根据病变大小、位置,行肿瘤剜除术或胰体尾切除。剜除术首先缝合肿瘤一针牵引用(例1,例2),使用超声刀剜除肿瘤,肿瘤供应血管用可吸收夹夹闭;胰体尾切除术紧贴胰腺游离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a.肿瘤外科b.泌尿外科,北京100853 通讯作者:刘荣,E-mail:liurong3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6806293.html, ··85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主刀:浙一专家、吴卫林 资料整理:汪迎春 一、手术适应症 1.早期胰体、尾部癌肿,无广泛侵犯或转移者。 2.胰体尾部胰岛细胞瘤或癌。 3.慢性胰腺炎或伴体、尾部局部性囊肿者。 二、麻醉方式:全麻 三、手术体位:平卧位,左侧垫高15,术中需手术根据手术需求改变体位 注意:手术时间长做好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及防坠床的措施。 四、手术仪器:中心吸引、高频电刀、超声刀 五、无菌包:大布包、手术衣、大洞包、开腹器械、院士特殊、自动拉钩、 持物钳、 六、一次性手术材料 医用膜、洁净袋、关腹线*2-3、纱布、纱条*10-20、纱垫*4、腹围、长短电刀、沙皮、14号红色导尿管、吸引器皮管、滑线4-0,3-0,5-0、丝线1,4,7、28号腹腔引流管、引流袋、冲洗器、胰管、速即纱、OB胶、肝脏钛夹、热盐水、

七、手术配合 1.切口上腹正中切口、左上腹正中旁切口或左腹L形切口。 进腹以后换长电刀头,安装自动拉钩,纱条垫于拉钩下方,同时递纱条、纱垫用于暴露手术野。 2.探查开腹后先探查肝脏、肝门区及肠系膜根部等处有无转移灶。继而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图1 ⑴],触摸胰腺表面,必要时从胰体、尾部下缘切开后腹膜,探清肿瘤的部位、大小及肿瘤浸润程度和范围,以决定能否切除。对良性肿瘤应尽量保留脾脏,对恶性肿瘤应一并切除脾脏,以利清除胰腺上缘脾动脉淋巴结及脾门淋巴结。对于较大的囊肿可以先减压。 3.分离脾脏助手用拉钩向左侧牵拉腹壁,术者用左手抓住脾脏向右侧牵引,显露后外侧的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用剪刀剪断这些韧带与后腹壁的连接[图1 ⑵]。继续沿胃大弯侧向胃底方向分离、切断胃脾韧带,并一一结扎其中的胃短血管[图1 ⑶]。碰到出血可用滑线进行修补。在使用滑线打结时需及时给打结者湿手。 4.分离胰体、尾部完全游离胃大弯与脾脏后,切开胰体、尾部上下缘的后腹膜,用手指在胰尾尾侧向胰体侧分离开体、尾部后壁的粘连,直达胰颈部[图1 ⑷]。 5.结扎、切断脾动、静脉提起脾脏连同胰体、尾部一起翻向右侧,显露出在其后侧走行的脾动、静脉,胰动脉靠胰腺上缘,脾静脉走行于胰腺中间。尽量靠近胰颈部分别双重结扎脾动、静脉并予切断[图1 ⑸]。如果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恰在胰体、颈交界处后方,应把该血管与胰腺分离开,以免误伤。

胰腺体尾部肿瘤的术式选择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年10月第 4 卷第5 期Chin Arch Gen Surg (Electronic Edition),October 2010,Vol 4,No.5 · 论著· 胰腺体尾部肿瘤常起病隐匿, 早期确诊困难。无论良性还是恶性, 手术治疗目前仍是胰腺体尾部肿瘤最 佳的治疗方式。与胰头部肿瘤比较, 胰腺体尾部肿瘤无论是局部解剖关系还是病理类型构成均明显不同, 故 手术治疗也有其自身特点。本文对 2003 年 1 月至 2008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胰腺体尾部肿瘤共 25 例进行回 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 男 16 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1 (23~70) 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饱胀不适、 腰背部疼痛、 上 腹部疼痛、体重明显下降、腹部包块,有 2 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所有病例均行血清 CA19-9 和 CEA 检查, CA19-9 阳性者 11例, CEA 阳性者 6例。 本组患者均行B 超和CT 检查。 B 超检出胰体尾部占位者18例 (72%), 25例 (100%) CT 均提示胰腺体尾部占 位病变, 其中术前CT 诊断为胰腺癌14例, 胰腺囊腺瘤9例, 胰腺假性囊肿1例,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二、 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8 例因肿瘤广泛转移, 仅行活检术, 行胰体尾 + 脾 + 胃部分切除 1 例, 胰体尾切 除 + 脾切除 9 例, 保留脾脏 (及脾血管) 的胰体尾切除 3 例, 胰腺节段切除 + 胰腺空肠吻合 3 例, 肿物局部切 胰腺体尾部肿瘤的术式选择 蔡文松 徐波 温敏杰 伍兆锋 夏金堂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胰腺体尾部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3 年 1月至2008 年12 月收治的 25 例胰腺体尾部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25 例中男16 例, 女 9 例。 上腹饱 胀不适及腰背部疼痛为最主要的症状。 25 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胰体尾 +脾 +胃部分切除1 例, 胰体尾切除 + 脾切除 9 例,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 3 例, 胰腺节段切除 3 例, 肿物局部切除 1 例, 其余 行肿瘤活检术。结论 对胰腺体尾部肿瘤, 应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恶性肿瘤强调根治性, 良性肿瘤 则应强调保护周围脏器和胰腺功能。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治疗; 手术 Operation types for tumors of the pancreatic body and tail CAI Wen -song, XU Bo, WEN Min-jie, WU Zhao -feng,Xia Jin -ta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First Municipal People ’ s Hospital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18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IA Jin-tang, Email: caiwenso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6806293.html,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eration typ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umors of pancreatic body and tail.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5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ith tumors of pancreatic body and tail from January 2003to December 2008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ere 16males and 9females in these patients.Among them,abdominal distension,lumbago and notalgia were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symp- toms.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s including 1case of distal pancreas,spleen and partial stomach resection,9cases of distal pancreas and spleen resection,3cases of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3 cases of segmental pancreatectomy,1case of tumor local resection,and 8cases of tumor biopsy. Conclus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lect an individual surgical treatment for each tumor of the pancreatic body and tail.For malignant tumors,radical c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while for benign tumors,saving the pancreas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organs should be above other considerations. 【Key words 】 Pancreatic neoplasm;Treatment;Operation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0.05.021 作者单位: 510180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通讯作者: 夏金堂, Email:caiwenso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6806293.html, ·475·

胰腺癌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胰腺癌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10T14:23:03.3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作者:任敬伟[导读] 农垦北安分局引龙河农场医院胰腺癌早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应作为临床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方案。根据患者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任敬伟 农垦北安分局引龙河农场医院 164141 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降低胰腺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分析7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 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护理的关系。结果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7.95%(14/78),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5.15%(10/66),两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出现胆瘘2例,腹腔出血2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8/78)。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2例腹腔出血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胰腺癌早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应作为临床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方案。根据患者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胰腺癌;切除术;临床分析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的肿瘤。发病比较隐匿,往往因缺乏特异性症状而不能及早发现。如何选择胰腺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1]。我院对2006年12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全部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或)手术探查确诊为胰腺癌。其中胰头癌75 例,壶腹部癌2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1例,胆总管下端癌19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45.1±11.3)岁;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按照我国胰腺癌TSN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其中Ⅰ期14例(17.95%),Ⅱ期22例(28.20%),Ⅲ期17例(21.79%),Ⅳ期25例(32.06%)。 对照组患者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46.8±15.3)岁;其中男性39例,女性27例。其中Ⅰ期11例(16.67%),Ⅱ期20例(30.30%),Ⅲ期15例(22.73%),Ⅳ期20例(30.30%)。 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构成、临床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进行手术治疗,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患者给予伽马刀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每次5Gy,隔日1次,共计10次;单独或联合吉西他滨1000mg/m2持续输注30min,1次/周,连用三周后停用一周[2]。 观察组患者中43例患者肿瘤位置在胰头,且无周围淋巴结转移,未侵及或局部侵及门静脉系统,无其他脏器的转移,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患者肿瘤病变未侵犯幽门,无幽门淋巴结转移,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患者肿瘤侵犯门静脉系统,行合并血管切除的胰腺癌手术。4例患者肿瘤位置在胰体尾部,且无远处转移,行全胰切除术。 对于手术患者应做好术前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做好手术工作;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出院时做好健康宣教,提醒患者定期复诊,并定期接受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7.95%(14/78),单纯进行放化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5.15%(10/66),两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胆瘘2例,腹腔出血2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8/78)。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2例腹腔出血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3 讨论 胰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胰头部,中晚期以腹痛、纳差、体重下降、无痛性黄疸等为主要症状,易误诊为消化道炎症。胰腺癌的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胰腺癌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起病较隐匿,造成早期诊断困难。一般发现和确诊时,多数患者已有局部侵犯或转移。确诊后一年存活率一般不足10%,预后较差。 胰腺由胰腺腹侧原基和背侧原基发育融合而成,临近许多重要脏器及腹主动脉、门静脉等大血管。胰腺发生癌变后对腹主动脉、门静脉等大血管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对于胆总管胰腺段也有较强的侵袭性,可出现“围管浸润”的特点。胰腺肿瘤还可直接浸润神经束膜,并沿束膜间隙转移,淋巴管转移是胰腺癌最主要的转移方式,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 近年来对胰腺癌的治疗徘徊不前,手术仍是目前所有治疗措施的首选,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一直是胰腺治疗关注的焦点。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外科学专家Whipple首先报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功,确立了手术治疗胰腺癌的基本方式。胰腺癌独特的转移方式造成腹膜后软组织病灶残留、术中切除残端呈阳性,导致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术中要仔细清扫残留淋巴结和软组织,术后配合放疗和(或)化疗,以提高生存率。 对手术患者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胰腺癌患者一年生存率、防止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使手术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在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症状等的严密观察,有利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防止术后并发症引发的严重后果。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手术体会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手术体会 发表时间:2018-12-20T11:24:01.28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作者:周谨 [导读] 研究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湖南康雅医院湖南康雅医院 413000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且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治疗的病患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的病历资料,总结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临床体会。结果:4例病患手术治疗都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402.36±6.2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00.14±10.26)ml,平均住院时间为(17.83±2.06)d。。结论:于胰腺颈部良性亦或者是的低度恶性肿瘤中,积极应用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预后效果,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关键词】胰腺颈部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体会;胰腺中段切除术 目前,对于胰腺颈部良性亦或者是低度恶性肿瘤病患,临床医师通常会采取手术来对其进行施治[1],特别是在近几年当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青睐,并被广泛应用在了诸多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工作中。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且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治疗的病患4例,都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9-54岁之间,平均 (46.21±2.78)岁。患者体检时发现胰腺颈部存在占位的情况,经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腹部平软,且浅表淋巴结没有扪及肿大的情况,无扪及包块。经MRI以及CT检查提示胰腺颈部占位,考虑为良性。患者血清CEA以及CA199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提示正常。患者对此研究知情同意,有完善的病历资料,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利用腹腔镜对患者施以胰腺中段切除联合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治疗,详细如下:全麻成功后,指导取仰卧位,于脐下方作一竖切口,设计切口大小为10mm左右。将气腹针规范化的置入,并按要求建立起人工气腹,控制气腹压为15mmHg,然后再置入Trocar (10mm),将腹腔镜镜头缓慢置入,对患者的腹腔进行仔细的探查。于患者的双侧锁骨中线以及平脐亦或者是脐上约1-2cm的部位置入Trocar(5mm),同时在双侧肋缘下方、腋前线亦或者是腋中线部位将2枚Trocar(5mm)规范化的置入。利用直针悬吊线对患者的肝圆韧带进行悬吊,便于显露,利用超声刀将胃结肠韧带缓慢切开,使胰腺充分暴露。利用B超明确胰腺病变的位置以及手术切缘。将胰颈部下缘腹膜规范化的切开,让肠系膜上静脉前壁充分显露,并沿着该平面进行钝锐分离。将门静脉向上游离,同时向左将脾静脉充分游离出,利用Hem-o-lock对胰腺和脾静脉的交通血管进行夹闭以及缝扎。转到胰腺上缘,对脾动脉进行游离和保护,并对胰腺进行充分的游离。近端利用腹腔切割闭合器在病灶右侧约2cm的部位将胰腺规范化的切断,远端距病灶左侧约2cm的部位利用超声刀进行切断,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对胰管进行有效的保护。于屈氏韧带下方约15cm的部位利用超声刀将空肠规范化的切断,在近断端和距远端50cm的部位做空肠端侧单层连续内翻温吻合操作,在结肠后方做胰肠吻合操作。连续内翻对空肠后壁全层以及胰腺断端后缘进行有效的缝合,并对空肠前壁全层以及胰腺断端前缘进行连续内翻缝合,以实现对胰肠内层进行吻合的效果,此后,再对距内层约2cm部位的空肠后壁浆肌层以及胰腺后壁进行连续缝合处理,于空肠中按要求套入胰腺残端,并对空肠前壁浆肌层以及胰腺前壁进行有效的缝合 2 结果 4例病患手术治疗都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在390-420min之间,平均(402.36±6.29)min;术中出血量在279-350ml之间,平均(300.14±10.26)ml;住院时间在15-21d之间,平均(17.83±2.06)d。术后病理诊断提示3例为胰腺直性囊肿,1例为胰腺浆液性胰腺瘤。术后随访发现,无1例病患发生胰瘘等并发症,预后良好。 3 讨论 在胰腺切除术之后,若患者的胰腺内外分泌不足,将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2]。为此,临床医师有必要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对胰腺切除病患进行干预。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腹腔镜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微创技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促进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3]。相关资料中提及[4],在腹腔镜手术中合理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可显著减少胰瘘的发生风险,且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预后效果。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接受开腹中段一线切除术治疗的病患来说,其发生术后胰瘘的概率在22-30%之间,针对该类病患,应在术后对其使用2-3d的生长抑素。早期出血通常由术中止血不彻底所引发,所以,需在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各项基础生命体征变化,若有异常,立即处理。迟发性出血往往由胰液腐蚀血管所致,需确保引流管处于通畅状态,并采取持续腹腔冲洗法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反复冲洗,并予以抗生素以及生长抑素治疗。对于明确诊断为迟发性出血的病患,应立即对其施以保守治疗,以有效抑制其病情进展,减少出血量,提高预后效果。 针对胰腺颈部良性亦或者是低度恶性肿瘤病患,选择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十分安全可靠,并且,腹腔镜手术的运用还能显著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5]。可尽管如此,手术医师还应加强培训,努力提升其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并充分掌握腹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以及技能,确保手术各项操作都能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应做好患者术前的健康教育工作,详细告知患者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帮助患者消除心中的困惑,提高治疗配合度。 参考文献: [1]李宏,周新华,俞丹松等.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手术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5):389-390. [2]洪德飞,成剑,刘小龙等.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应用于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一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4):344-345.

第二十二章 腹腔镜胰腺切除术

第二十二章腹腔镜胰腺切除术 腹腔镜技术在胰腺外科的应用首先是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分期。诊断性腹腔镜检查为胰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随着腹腔镜超声的引入,使之分期更为精确,而且可以判定胰腺肿瘤的可切除性。此外,腹腔镜技术还用于胰腺癌导致的阻塞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如腹腔镜胆道和肠道的转流手术。最近技术的进步使腹腔镜胰腺切除成为可能。而且胰腺切除的范围可以是简单的胰岛细胞瘤摘除,也可大到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 最近文献资料表明,和常规手术相比,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另一方面,腹腔镜胰腺切除的确切优点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手术时间长、牵引困难(尤其是肥胖病人)、安全切断胰腺技术上比较困难,而且由于腹腔镜手术时缺乏触觉感受,确定适当的切除平面十分困难。然而,腹腔镜技术是飞速发展的学科,技术不断进步必然会使腹腔镜胰腺切除术被广泛接受。这些技术包括腹腔镜超声的应用、组织钉合器械和技术的改进,凝固、切除胰腺实质工具的出现(如超声刀),以及手助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等。本章根据我们的经验,结合文献讨论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胰腺肿块局部切除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第一节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Gagner1992年完成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例病人是一位慢性胰腺炎患者。Gagner为其施行了改良的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幽门与空肠采用对端吻合的方式。最初的手术方式采用纯腹腔镜技术,使用6个套管。后来发展成手助的腹腔镜手术。两种技术都是可行的,但手助技术手术时间短、并且可以使用手的触觉来进行肿瘤探查和协助手术。用伸入腹腔的手可以进行牵引、用手指进行钝性分离,以及用手控制意外出血,这在胰十二指肠切除这种非常复杂的手术中是非常有用的。 一、手术技术 手助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置入5个套管,并在右肋下做一8 cm切口,用于将非优势手(左手)经一个手助装置(Dexterity Pneumosleeve)伸入腹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术者的左手放在腹腔内,并维持正常的气腹压力。用优势手(右手)进行分离、切除和重建。伸人腹腔的手用于轻轻的牵引、触摸肿瘤的范围、评价肿瘤是否能够切除。此外可以用手指压迫控制出血,以及帮助体内缝合。置人手助装置的切口可以用于取出标本。常规进行术中腹腔镜超声检查,以进行肿瘤分期,了解肿瘤、胰腺及其血管的相互关系。 手助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以 Kocher操作开始,即用内镜分离剪剪开十二指肠外侧腹膜,用左手分离十二指肠后区。此部位的小血管可给予电凝止血。在胰腺与下腔静脉之间的无血管区用手指进行钝性分离。游离结肠肝区,并用左手将其向下翻转。打开覆盖十二指肠第三部无血管的腹膜返折,向上到达肠系膜根部的大血管。这样,十二指肠第二、三、四段均已游离,暴露下腔静脉。 从前、侧面打开覆盖胆总管的腹膜。分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前面的腹膜和小网膜,暴露该韧带内的结构。用右角腹腔镜分离钳分离胆总管、门静脉和胃右动脉。切除胆囊,并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用超声刀(Ethicon Endo—Surgery,Cincinnati,Ohio USA)翻开胃结肠韧带,保留胃网膜右动脉。向幽门方向进一步分离,用内镜组织钉合器距幽门l cm离断十二指肠第一部。用一根粗线穿过胆总管,并将其提起。用30 mm内镜钉合器在距胰腺上缘大约3cm处将其离断。 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用内镜钉合器将其离断。用冲洗吸引棒将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与胰头部钝性分离。在左手协助下,将胰颈部小心、轻轻的与门静脉分开。用超声刀在门静脉和肠系膜血管前方,自胰腺下缘开始向上离断胰腺。此处用超声刀分离极少出血。用组织钉合器将十二指肠第四段离断。然后用超声刀将肠系膜上静脉从胰腺钩突分离。将标本置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