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排列组合算法

排列组合算法

排列组合算法
排列组合算法

排列组合算法

最近一直在考虑从m个数里面取n个数的算法。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递归,但是其效率,实在不能使用。一直找寻中,今日得果

2。算法来源与互联网

组合算法

本程序的思路是开一个数组,其下标表示1到m个数,数组元素的值为1表示其下标

代表的数被选中,为0则没选中。

首先初始化,将数组前n个元素置1,表示第一个组合为前n个数。

然后从左到右扫描数组元素值的“10”组合,找到第一个“10”组合后将其变为

“01”组合,同时将其左边的所有“1”全部移动到数组的最左端。

当第一个“1”移动到数组的m-n的位置,即n个“1”全部移动到最右端时,就得

到了最后一个组合。

例如求5中选3的组合:

1 1 1 0 0 //1,2,3

1 1 0 1 0 //1,2,4

1 0 1 1 0 //1,3,4

0 1 1 1 0 //2,3,4

1 1 0 0 1 //1,2,5

1 0 1 0 1 //1,3,5

0 1 1 0 1 //2,3,5

1 0 0 1 1 //1,4,5

0 1 0 1 1 //2,4,5

0 0 1 1 1 //3,4,5

全排列算法

从1到N,输出全排列,共N!条。

分析:用N进制的方法吧。设一个N个单元的数组,对第一个单元做加一操作,满N进一。每加一次一就判断一下各位数组单元有无重复,有则再转回去做加一操作,没

有则说明得到了一个排列方案。

//////////////////////////////////////////////////////

递归算法

全排列是将一组数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如果这组数有n个,那么全排列数为n!个。现以{1, 2, 3, 4, 5}为

例说明如何编写全排列的递归算法。

1、首先看最后两个数4, 5。它们的全排列为4 5和5 4, 即以4开头的5的全排列和以5开头的4的全排列。

由于一个数的全排列就是其本身,从而得到以上结果。

2、再看后三个数3, 4, 5。它们的全排列为3 4 5、3 5 4、4 3 5、4 5

3、5 3

4、5 4 3 六组数。

即以3开头的和4,5的全排列的组合、以4开头的和3,5的全排列的组合和以5开头的和3,4的全排列的组合.

从而可以推断,设一组数p = {r1, r2, r3, ... ,rn}, 全排列为perm(p),pn = p - {rn}。

因此perm(p) = r1perm(p1), r2perm(p2), r3perm(p3), ... , rnperm(pn)。当n = 1时perm(p} = r1。

为了更容易理解,将整组数中的所有的数分别与第一个数交换,这样就总是在处理后n-1个数的全排列。

算法如下:

#include

int n = 0;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m;

m = *a;

*a = *b;

*b = m;

}

void perm(int list[], int k, int m)

{

inti;

if(k > m)

{

for(i = 0; i<= m; i++)

printf("%d ", list[i]);

printf("/n");

n++;

}

else

{

for(i = k; i<= m; i++)

{

swap(&list[k], &list[i]);

perm(list, k + 1, m);

swap(&list[k], &list[i]);

}

}

}

int main()

{

int list[] = {1, 2, 3, 4, 5};

perm(list, 0, 4);

printf("total:%d/n", n);

return 0;

}

谁有更高效的递归和非递归算法,请回贴。

///////////////////////////////////////

全排序

设R={r1,r2,...,rn}是要进行排列的n个元素,Ri = R-{ri}. 集合X 中元素的全排列记为Perm(X)。(ri)Perm(X)表示在全排列Perm(X)的每一个排列上加前缀ri得到的排列。R的全排列可归纳定义如下:

当n = 1 时,Perm(R) = (r),其中r 是集合R中唯一的元素;

当n >1 时,Perm(R)有(r1)Perm(R1),(r2)Perm(R2),.......,(rn)Perm(Rn)构成

依此递归定义,可设计产生Perm(R)的递归算法如下:

template

void Perm(Type list[], int k, int m){

if ( k == m ){

for ( inti = 0; i<= m; i++)

cout<< list[i];

cout<

}

else{

for ( inti = k; i<= m; i ++){

Swap( list[k],list[i] );

Perm( list,k + 1, m ) ;

Swap( list[k], list[i] );

}

}

}

template < class Type >

inline void Swap ( Type &a ,Type & b)

{

Type temp = a; a = b; b = temp;

}

////////////////////////////////////////

排列组合问题的通用算法

尽管排列组合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可在程序设计时,不深入思考或者经验不足都让人无从下手。由于排列组合问题总是先取组合再排列,并且单纯的排列问题相对简单,所以本文仅对组合问题的实现进行详细讨论。以在n个数中选取m(0

1. 首先从n个数中选取编号最大的数,然后在剩下的n-1个数里面选取m-1个数,直到从n-(m-1)个数中选取1个数为止。

2. 从n个数中选取编号次小的一个数,继续执行1步,直到当前可选编号最大的数为m。很明显,上述方法是一个递归的过程,也就是说用递归的方法可以很干净利索地求得所有组合。

下面是递归方法的实现:

/// 求从数组a[1..n]中任选m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 a[1..n]表示候选集,m表示一个组合的元素个数。

/// b[1..M]用来存储当前组合中的元素, 常量M表示一个组合中元素的个数。

void combine( int a[], int n, int m, int b[], constint M )

{

for(inti=n; i>=m; i--) // 注意这里的循环范围

{

b[m-1] = i - 1;

if (m > 1)

combine(a,i-1,m-1,b,M);

else // m == 1, 输出一个组合

{

for(int j=M-1; j>=0; j--)

cout<< a[b[j]] << " ";

cout<

}

}

}

因为递归程序均可以通过引入栈,用回溯转化为相应的非递归程序,所以组合问题又可以用回溯的方法来解决。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组合问题化归为图的路径遍历问题,在n 个数中选取m个数的所有组合,相当于在一个这样的图中(下面以从1,2,3,4中任选3个数为例说明)求从[1,1]位置出发到达[m,x] (m<=x<=n)位置的所有路径:

1 2 3 4

2 3 4

3 4

上图是截取n×n右上对角矩阵的m行构成,我们要求的所有组合就相当于从第一行的第一列元素[1,1]出发,到第三行的任意一列元素作为结束的所有路径,规定每走一步需跨越一行,并且从上一行的任何一个元素到其下一行中列处于其右面的任何一个元素均有一路径相连,显然任一路径经过的数字序列就对应一个符合要求的组合。

下面是非递归的回溯方法的实现:

/// 求从数组a[1..n]中任选m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 a[1..n]表示候选集,m表示一个组合的元素个数。

/// 返回所有排列的总数。

int combine(int a[], int n, int m)

{

m = m > n ? n : m;

int* order = new int[m+1];

for(inti=0; i<=m; i++)

order[i] = i-1; // 注意这里order[0]=-1用来作为循环判断标识

int count = 0;

int k = m;

bool flag = true; // 标志找到一个有效组合

while(order[0] == -1)

{

if(flag) // 输出符合要求的组合

{

for(i=1; i<=m; i++)

cout<< a[order[i]] << " ";

cout<

count++;

flag = false;

}

order[k]++; // 在当前位置选择新的数字

if(order[k] == n) // 当前位置已无数字可选,回溯

{

order[k--] = 0;

continue;

}

if(k < m) // 更新当前位置的下一位置的数字

{

order[++k] = order[k-1];

continue;

}

if(k == m)

flag = true;

}

delete[] order;

return count;

}

下面是测试以上函数的程序:

int main()

{

constint N = 4;

constint M = 3;

int a[N];

for(inti=0;i

a[i] = i+1;

// 回溯方法

cout<< combine(a,N,3) <

// 递归方法

int b[M];

combine(a,N,M,b,M);

return 0;

}

由上述分析可知,解决组合问题的通用算法不外乎递归和回溯两种。在针对具体问题的时候,因为递归程序在递归层数上的限制,对于大型组合问题而言,递归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回溯的方法来解决。

n个数的全排列问题相对简单,可以通过交换位置按序枚举来实现。STL提供了求某个序列下一个排列的算法next_permutation,其算法原理如下:

1. 从当前序列最尾端开始往前寻找两个相邻元素,令前面一个元素为*i,后一个元素为*ii,且满足*i<*ii;

2. 再次从当前序列末端开始向前扫描,找出第一个大于*i的元素,令为*j(j可能等于ii),将i,j元素对调;

3. 将ii之后(含ii)的所有元素颠倒次序,这样所得的排列即为当前序列的下一个排列。其实现代码如下:

template

bool next_permutation(BidirectionalIterator first, BidirectionalIterator last)

{

if (first == last) return false; // 空範圍

BidirectionalIteratori = first;

++i;

if (i == last) return false; // 只有一個元素

i = last; // i指向尾端

--i;

for(;;)

{

BidirectionalIterator ii = i;

--i;

// 以上,鎖定一組(兩個)相鄰元素

if (*i< *ii) // 如果前一個元素小於後一個元素

{

BidirectionalIterator j = last; // 令j指向尾端

while (!(*i< *--j)); // 由尾端往前找,直到遇上比*i大的元素

iter_swap(i, j); // 交換i, j

reverse(ii, last); // 將ii 之後的元素全部逆向重排

return true;

}

if (i == first) // 進行至最前面了

{

reverse(first, last); // 全部逆向重排

return false;

}

}

}

下面程序演示了利用next_permutation来求取某个序列全排列的方法:

int main()

{

intia[] = {1,2,3,4};

vector iv(ia,ia+sizeof(ia)/sizeof(int));

copy(iv.begin(),iv.end(),ostream_iterator(cout," "));

cout<

while(next_permutation(iv.begin(),iv.end()))

{

copy(iv.begin(),iv.end(),ostream_iterator(cout," "));

cout<

}

return 0;

}

注意:上面程序中初始序列是按数值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如果初始序列无序的话,上面程序只能求出从当前序列开始的后续部分排列,也就是说next_permutation求出的排列是按排列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的。

///////////////////////////////////////////////////////

排列组合与回溯算法

KuiBing

感谢Bamboo、LeeMaRS的帮助

[关键字] 递归DFS

[前言] 这篇论文主要针对排列组合对回溯算法展开讨论,在每一个讨论之后,还有相关的推荐题。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应该看一下回溯算法的概念,所谓回溯:就是搜索一棵状态树的过程,这个过程类似于图的深度优先搜索(DFS),在搜索的每一步(这里的每一步对应搜索树的第i层)中产生一个正确的解,然后在以后的每一步搜索过程中,都检查其前一步的记录,并且它将有条件的选择以后的每一个搜索状态(即第i+1层的状态节点)。

需掌握的基本算法:

排列:就是从n个元素中同时取r个元素的排列,记做P(n,r)。(当r=n时,我们称P(n,n)=n!为全排列)例如我们有集合OR = {1,2,3,4},那么n = |OR| = 4,切规定r=3,那么P(4,3)就是:

{1,2,3}; {1,2,4}; {1,3,2}; {1,3,4};{1,4,2};{1,4,3};{2,1,3};{2,1,4}; {2,3,1}; {2,3,4}; {2,4,1}; {2,4,3}; {3,1,2}; {3,1,4}; {3,2,1}; {3,2,4}; {3,4,1}; {3,4,2}; {4,1,2}; {4,1,3}; {4,2,1}; {4,2,3}; {4,3,1}; {4,3,2}

算法如下:

int n, r;

char used[MaxN];

int p[MaxN];

void permute(intpos)

{ inti;

/*如果已是第r个元素了,则可打印r个元素的排列*/

if (pos==r) {

for (i=0; i

cout<< (p[i]+1);

cout<

return;

}

for (i=0; i

if (!used[i]) { /*如果第i个元素未用过*/

/*使用第i个元素,作上已用标记,目的是使以后该元素不可用*/

used[i]++;

/*保存当前搜索到的第i个元素*/

p[pos] = i;

/*递归搜索*/

permute(pos+1);

/*恢复递归前的值,目的是使以后改元素可用*/

used[i]--;

}

}

相关问题

UVA 524 Prime Ring Problem

可重排列:就是从任意n个元素中,取r个可重复的元素的排列。例如,对于集合OR={1,1,2,2}, n = |OR| = 4, r = 2,那么排列如下:

{1,1}; {1,2}; {1,2}; {1,1}; {1,2}; {1,2}; {2,1}; {2,1}; {2,2}; {2,1}; {2,1}; {2,2}

则可重排列是:

{1,1}; {1,2}; {2,1}; {2,2}.

算法如下:

#define FREE -1

int n, r;

/*使元素有序*/

int E[MaxN] = {0,0,1,1,1};

int P[MaxN];

char used[MaxN];

void permute(intpos)

{

inti;

/*如果已选了r个元素了,则打印它们*/

if (pos==r) {

for (i=0; i

cout<< P[i];

cout<

return;

}

/*标记下我们排列中的以前的元素表明是不存在的*/

P[pos] = FREE;

for (i=0; i

/*如果第I个元素没有用过,并且与先前的不同*/

if (!used[i] && E[i]!=P[pos]) {

/*使用这个元素*/

used[i]++;

/*选择现在元素的位置*/

P[pos] = E[i];

/*递归搜索*/

permute(pos+1);

/*恢复递归前的值*/

used[i]--;

}

}

相关习题

UVA 10098 Generating Fast, Sorted Permutations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r个不重复的元素组成一个子集,而不考虑其元素的顺序,称为从n个中取r个的无重组合,例如OR = {1,2,3,4}, n = 4, r = 3则无重组合为:

{1,2,3}; {1,2,4}; {1,3,4}; {2,3,4}.

算法如下:

int n, r;

int C[5];

char used[5];

void combine(intpos, int h)

{

inti;

/*如果已选了r个元素了,则打印它们*/

if (pos==r) {

for (i=0; i

cout<< C[i];

cout<

return;

}

for (i=h; i<=n-r+pos; i++) /*对于所有未用的元素*/

if (!used[i]) {

/*把它放置在组合中*/

C[pos] = i;

/*使用该元素*/

used[i]++;

/*搜索第i+1个元素*/

combine(pos+1,i+1);

/*恢复递归前的值*/

used[i]--;

}

}

相关问题:

Ural 1034 Queens in peaceful position

可重组合:类似于可重排列。

[例] 给出空间中给定n(n<10)个点,画一条简单路径,包括所有的点,使得路径最短。解:这是一个旅行售货员问题TSP。这是一个NP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排列选取问题。算法如下:

int n, r;

char used[MaxN];

int p[MaxN];

double min;

void permute(intpos, double dist)

{

inti;

if (pos==n) {

if (dist< min) min = dist;

return;

}

for (i=0; i

if (!used[i]) {

used[i]++;

p[pos] = i;

if (dist + cost(point[p[pos-1]], point[p[pos]]) < min)

permute(pos+1, dist + cost(point[p[pos-1]], point[p[pos]]));

used[i]--;

}

}

[例]对于0和1的所有排列,从中同时选取r个元素使得0和1的数量不同。解这道题很简单,其实就是从0到2^r的二元表示。

算法如下:

void dfs(intpos)

{

if (pos == r)

{

for (i=0; i

cout<

return;

}

p[pos] = 0;

dfs(pos+1);

p[pos] = 1;

dfs(pos+1);}

相关问题:

Ural

1005 Stone pile

1060 Flip Game

1152 The False Mirrors

[例]找最大团问题。

一个图的团,就是包括了图的所有点的子图,并且是连通的。也就是说,一个子图包含了n 个顶点和n*(n-1)/2条边,找最大团问题是一个NP问题。算法如下:

#define MaxN 50

int n, max;

int path[MaxN][MaxN];

int inClique[MaxN];

void dfs(intinGraph[])

{

inti, j;

int Graph[MaxN];

if ( inClique[0]+inGraph[0]<=max ) return;

if ( inClique[0]>max ) max=inClique[0];

/*对于图中的所有点*/

for (i=1; i<=inGraph[0]; i++)

{

/*把节点放置到团中*/

++inClique[0];

inClique[inClique[0]]=inGraph[i];

/*生成一个新的子图*/

Graph[0]=0;

for (j=i+1; j<=inGraph[0]; j++)

if (path[inGraph[i]][inGraph[j]] )

Graph[++Graph[0]]=inGraph[j];

dfs(Graph);

/*从团中删除节点*/

--inClique[0];}

}

int main()

{

intinGraph[MaxN];

inti, j;

cin>>n;

while (n > 0)

{

for (i=0; i

for (j=0; j

cin>>path[i][j];

max = 1;

/*初始化*/

inClique[0]= 0;

inGraph[0] = n;

for (i=0; i

dfs(inGraph);

cout<

cin>>n;

}

return 0;}

参考论文

相关问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46994892.html,: 1492 maximum clique

相关网站

http://acm.uva.es/p

http://acm.timus.ru/

Contact me:

MSN: Bing0672@https://www.wendangku.net/doc/e46994892.html,

/////////////////////////

求集合子集,和全排列的递归算法实现(c++,Dev C++调试通过) 求集合全排列算法实现:

求集合所有子集的算法实现:

1.求集合全排列算法实现:

/*

Name:

Copyright:

Author: XuLei

Date: 01-11-05 09:40

Description:求一个字符串集合(List)的全排列,一共有n!种(假设字符数为n) Algorithms:令E= {e1 , ..., en }表示n 个元素的集合,我们的目标是生成该集合的所有排列方式。令Ei

为E中移去元素i以后所获得的集合,perm (X) 表示集合X 中元素的排列方式,ei.p e r m

(X)表示在perm (X) 中的每个排列方式的前面均加上ei以后所得到的排列方式。例如,如果

E={a, b, c},那么E1={b, c},perm (E1 )=( b c, c b),e1 .perm(E1) = (a b c, a c b)。

对于递归的基本部分,采用n = 1。当只有一个元素时,只可能产生一种排列方式,所以

perm (E) = (e),其中e 是E 中的唯一元素。当n > 1时,perm (E) = e1 .perm(E1) +e2 .p e r m

(E2) +e3.perm(E3) + ... +en .perm (En)。这种递归定义形式是采用n 个perm(X) 来定义perm(E),

其中每个X 包含n-1个元素。至此,一个完整的递归定义所需要的基本部分和递归部分都已完成。

*/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intListLength=10;

constintListLength=3; //字符串数组的长度

void Swap(char &c, char &s) //交换字符c和s

{

char temp=c;

c=s;

s=temp;

}

void Perm(char *List, int m, int k)

{

static int count=0;

if(m==k)

{

cout<<++count<<":";

for(inti=0; i<=ListLength-1; i++)

{

cout<

}

cout<

}

else

{

for(inti=m; i<=k; i++)

{

Swap(List[m],List[i]);

Perm(List, m+1, k);

Swap(List[m],List[i]);

}

}

}

int main()

{

//char List[ListLength]={'a','b','c','d','e','f','g','h','i','j'};

char List[ListLength]={'a','b','c'};

Perm(List, 0, ListLength-1);

system("pause");

return 0;

}

2. 求集合所有子集的算法实现:

/*

Name:

Copyright:

Author: XuLei

Date: 01-11-05 11:34

Description: 求一个集合(List)的所有子集,并输出

Algorithms: 由SubSet函数来求所有的子集,SubSet(char *List, int m, char *Buffer, int flag)

基本思想为首先取出List[m],然后依次把List[m+1...ListLength-1]加到List[m]后面,

每加一个,存储在集合Buffer[]中,并输出。由flag标识数组Buffer的长度。

以集合{a,b,c}为例,首先取出a存入Buffer[0],输出。

然后调用SubSet(char *List, 1, char *Buffer, 1)把Buffer[1]=b

输出ab。

再调用SubSet(char *List, 2, char *Buffer, 2) 把Buffer[2]=c

输出abc。

再进入SubSet(char *List, 1, char *Buffer, 1) 把Buffer[1]=c

输出ac。

退回最外层的循环。

取出b存入Buffer[0],输出。

然后调用SubSet(char *List, 1, char *Buffer, 1)把Buffer[1]=c

输出bc。

取出c存入Buffer[0],输出。

*/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intListLength=10;

//constintListLength=3;

//输出Buffer集合

void Output(char *Buffer, int flag)

{

static int count=1;

if(count==1)

{

cout<

}

cout<

for(inti=0; i<=flag; i++)

{

cout<

}

cout<<"}"<

}

//找到元素c在集合List中的位置

int Index(char *List, char c)

{

for(inti=0; i<=ListLength-1; i++)

{

if(c==List[i])

{

return i;

break;

}

}

return -1;

}

void SubSet(char *List, int m, char *Buffer, int flag)

{

if(m <= ListLength-1)

{

/*if(m==0)

{

Buffer[0]=List[0];

}*/

//Buffer[flag]=List[m];

/*if(flag==0)

{

Buffer[flag]=List[m];

}*/

for(inti=(flag==0) ? 0 : Index(List,Buffer[flag-1])+1; i<=ListLength-1; i++)

//当flag==0时,Buffer中没有任何元素,此时i=[0...ListLength-1]

//当flag>0时,找到Buffer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在集合List中的位置i,把[i....ListLength-1]

//处的元素,加到Buffer元素的最后面

{

Buffer[flag]=List[i];

Output(Buffer,flag);

SubSet(List, m+1, Buffer,flag+1);

}

}

return;

}

int main()

{

char List[ListLength]={'a','b','c','d','e','f','g','h','i','j'};

//char List[ListLength]={'a','b','c'};

char Buffer[ListLength]={' ',' ',' ',' ',' ',' ',' ',' ',' ',' '};

//char Buffer[ListLength]={' ',' ',' '};

//int flag=0;

//TEST

//cout<

SubSet(List,0,Buffer,0);

system("pause");

return 0;

}

///////////////////////////////////////////////////////////////////////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重点知识.doc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排列 组合重点知识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重点知识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 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n,m)表示. p(n,m)=n(n-1)(n-2) (n-m+1)= 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 c(n,m)=p(n,m)/m!=n!/((n-m)!*m!);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p(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n2!*...*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m+k-1,m).

排列(Pnm(n为下标,m为上标)) Pnm=n (n-1)....(n-m+1);Pnm=n!/(n-m)!(注:!是阶乘符号);P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 =n!;0!=1;Pn1(n为下标1为上标)=n 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 Cnm=Pnm/Pmm ;Cnm=n!/m!(n-m)!;C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 =1 ;Cn1(n为下标1为上标)=n;Cnm=Cnn-m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公式记忆口诀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重点知识 1.计数原理知识点 ①乘法原理:N=n1 n2 n3 nM (分步) ②加法原理:N=n1+n2+n3+ +nM (分类) 2. 排列(有序)与组合(无序) Anm=n(n-1)(n-2)(n-3) (n-m+1)=n!/(n-m)! Ann =n! Cnm = n!/(n-m)!m!

在概率的计算中的排列组合

预备知识 在概率的计算中经常要用到一些排列组合知识,也常常用到牛顿二项式定理。 这里罗列一些同学们在中学里已学过的有关公式,并适当作一点推广。 一. 两个原理 1. 乘法原理: 完成一项工作有m 个步骤,第一步有1n 种方法,第二步有2n 种方法,…, 第m 步有m n 种方法,且完成该项工作必须依次通过这m 个步骤, 则完成该项工作一共有 1n 2n …m n 种方法,这一原理称为乘法原理。 2. 加法原理: 完成一项工作有m 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有1n 种方法,第二种 方式有2n 种方法,…,第m 种方式有m n 种方法,且完成该项工作只需 选择这m 种方式中的一种,则完成这项工作一共有 1n +2n +…+m n 种方法,这一原理称为加法原理。 二. 排列: 从n 个元素里每次取出r 个元素,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称为 从n 个元素里每次取r 个元素的排列,这里n 和Z 。均为正整数(以 下同)。 当这n 个元素全不相同时,上述的排列称为无重复排列,我 们关心的是可以做成多少个排列,即排列数。 对于无重复排列,要求当 时 r n 称为选排列,而当 r =n 时称为全排列。我们记排列数分别为 即将全排列看成选排列的特例。 利用乘法原理不难得到 由阶乘的定义

由阶乘的定义 将上面的n个不同的元素改为n类不同的元素,每一类元素 都有无数多个。今从这n类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这r个元素可 以有从同一类元素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将取出的这r个元素dl 成一列,称为从n类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可重复排列,排列数记 作,由乘法原理得 显然,此处r可以大于n 例3 将三封信投入4个信箱,问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各有几 种投法? 1)每个信箱至多只许投入一封信; 2)每个信箱允许投入的信的数量不受限制。 解1)显然是无重复排列问题,投法的种数为 2)是可重复排列问题,投法的种数为 三、组合 从“个元素中每次取出r个元素,构成的一组,称为从n个元 素里每次取出r个元素的组合。 设这n个元素全不相同,即得所谓无重复组合,我们来求组合数,记作 将一个组合中的r个元素作全排列,全排列数为 , 所有组合中的元素作全排列,共有 个排列,这相当于从n个元素里每次取r个元素的选排列,排列总数为 故有

排 列 组 合 公 式 及 排 列 组 合 算 法

排列组合n选m,组合算法——0-1转换算法(巧妙算法)C++实现 知识储备 排列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m与n均为自然数,下同)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A(n,m)表示计算公式: 注意:m中取n个数,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出来,排列是有顺序的,就算已经出现过一次的几个数。只要顺序不同,就能得出一个排列的组合,例如1,2,3和1,3,2是两个组合。 组合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 计算公式: 注意:m中取n个数,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并且顺序不用管,1,2,3和1,3,2其实是一个组合。只要组合里面数不同即可 组合算法 本算法的思路是开两个数组,一个index[n]数组,其下标0~n-1表示1到n个数,1代表的数被选中,为0则没选中。value[n]数组表示组合

的数值,作为输出之用。 ? 首先初始化,将index数组前m个元素置1,表示第一个组合为前m 个数,后面的置为0。? 然后从左到右扫描数组元素值的“10”组合,找到第一个“10”组合后将其变为?“01”组合,同时将其左边的所有“1”全部移动到数组的最左端。一起得到下一个组合(是一起得出,是一起得出,是一起得出)重复1、2步骤,当第一个“1”移动到数组的n-m的位置,即m个“1”全部移动到最右端时;即直到无法找到”10”组合,就得到了最后一个组合。 组合的个数为: 例如求5中选3的组合: 1 1 1 0 0 --1,2,3? 1 1 0 1 0 --1,2,4? 1 0 1 1 0 --1,3,4? 0 1 1 1 0 --2,3,4? 1 1 0 0 1 --1,2,5? 1 0 1 0 1 --1,3,5? 0 1 1 0 1 --2,3,5? 1 0 0 1 1 --1,4,5? 0 1 0 1 1 --2,4,5? 0 0 1 1 1 --3,4,5 代码如下:

高中数学选修2-3基础知识归纳(排列组合、概率问题)

高中数学选修2-3基础知识归纳(排列组合、概率问题) 一.基本原理 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n类办法,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等于各类方法数相加。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分n步完成,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等于各步方法数相乘。 注:做一件事时,元素或位置允许重复使用,求方法数时常用基本原理求解。 二.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所有排列的个数记为。

四.处理排列组合应用题 1.①明确要完成的是一件什么事(审题)②有序还是无序③分步还是分类。 2.解排列、组合题的基本策略 (1)两种思路: ①直接法: ②间接法:对有限制条件的问题,先从总体考虑,再把不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去掉。这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时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分类处理:当问题总体不好解决时,常分成若干类,再由分类计数原

理得出结论。 注意:分类不重复不遗漏。即:每两类的交集为空集,所有各类的并集为全集。 (3)分步处理:与分类处理类似,某些问题总体不好解决时,常常分成若干步,再由分步计数原理解决。在处理排列组合问题时,常常既要分类,又要分步。其原则是先分类,后分步。 (4)两种途径:①元素分析法;②位置分析法。 3.排列应用题: (1)穷举法(列举法):将所有满足题设条件的排列与组合逐一列举出来; (2) 特殊元素优先考虑、特殊位置优先考虑; 例1. 电视台连续播放6个广告,其中含4个不同的商业广告和2个不同的公益广告,要求首尾必须播放公 益广告,则共有种不同的播放方式(结果用数值表示). 解:分二步:首尾必须播放公益广告的有种;中间4个为不同的商业广告有种,从而应当填=48. 从而应填48. 例2. 6人排成一行,甲不排在最左端,乙不排在最右端,共有多少

排 列 组 合 公 式 及 排 列 组 合 算 法 ( 2 0 2 0 )

字符串的排列组合算法合集 全排列在笔试面试中很热门,因为它难度适中,既可以考察递归实现,又能进一步考察非递归的实现,便于区分出考生的水平。所以在百度和迅雷的校园招聘以及程序员和软件设计师的考试中都考到了,因此本文对全排列作下总结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对本文有任何补充之处,欢迎大家指出。 首先来看看题目是如何要求的(百度迅雷校招笔试题)。一、字符串的排列 用C++写一个函数, 如 Foo(const char *str), 打印出 str 的全排列,如 abc 的全排列: abc, acb, bca, dac, cab, cba 一、全排列的递归实现 为方便起见,用123来示例下。123的全排列有123、132、213、231、312、321这六种。首先考虑213和321这二个数是如何得出的。显然这二个都是123中的1与后面两数交换得到的。然后可以将123的第二个数和每三个数交换得到132。同理可以根据213和321来得231和312。因此可以知道——全排列就是从第一个数字起每个数分别与它后面的数字交换。找到这个规律后,递归的代码就很容易写出来了: view plaincopy #includeiostream?using?namespace?std;?#includeassert.h?v oid?Permutation(char*?pStr,?char*?pBegin)?{?assert(pStr?pBe

gin);?if(*pBegin?==?'0')?printf("%s",pStr);?else?{?for(char *?pCh?=?pBegin;?*pCh?!=?'0';?pCh++)?{?swap(*pBegin,*pCh);?P ermutation(pStr,?pBegin+1);?swap(*pBegin,*pCh);?}?}?}?int?m ain(void)?{?char?str[]?=?"abc";?Permutation(str,str);?retur n?0;?}? 另外一种写法: view plaincopy --k表示当前选取到第几个数,m表示共有多少个数?void?Permutation(char*?pStr,int?k,int?m)?{?assert(pStr); ?if(k?==?m)?{?static?int?num?=?1;?--局部静态变量,用来统计全排列的个数?printf("第%d个排列t%s",num++,pStr);?}?else?{?for(int?i?=?k;?i?=?m;?i++)?{?swa p(*(pStr+k),*(pStr+i));?Permutation(pStr,?k?+?1?,?m);?swap( *(pStr+k),*(pStr+i));?}?}?}?int?main(void)?{?char?str[]?=?" abc";?Permutation(str?,?0?,?strlen(str)-1);?return?0;?}? 如果字符串中有重复字符的话,上面的那个方法肯定不会符合要求的,因此现在要想办法来去掉重复的数列。二、去掉重复的全排列的递归实现 由于全排列就是从第一个数字起每个数分别与它后面的数字交换。我们先尝试加个这样的判断——如果一个数与后面的数字相同那么这二个数就不交换了。如122,第一个数与后面交换得212、221。然后122中第二数就不用与第三个数交换了,但对212,它第二个数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概率练习题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概率练习题 1.如图,三行三列的方阵中有9个数(1,2,3;1,2,3)ij a i j ==,从中任取三个数,则至少有两个数位于同行或同列的概率是 (A ) 37 (B ) 47 (C ) 114 (D ) 1314 答案:D 解析:若取出3个数,任意两个不同行也不同列,则只有6种取法;而从9个数中任意取3个的方法是3 9C .所以3 9 613114 C - = . 2.同室四人各写一张贺年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送出的贺年卡,则四张贺年卡不同的分配方式有 (A )6种 (B )9种 (C )11种 (D )13种 答案:B 解析:设四人分别是甲、乙、丙、丁,他们写的卡片分别为,,,a b c d ,则甲有三种拿卡片的方法,甲可以拿,,b c d 之一.当甲拿b 卡片时,其余三人有三种拿法,分别为,,badc bcda bdac .类似地,当甲拿c 或d 时,其余三人各有三种拿法.故共有9种拿法.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正半轴上有5个点,y 轴正半轴上有3个点,将x 轴正半轴上这5个点和y 轴正半轴上这3个点连成15条线段,这15条线段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最多有 (A )30个 (B )20个 (C )35个 (D )15个 答案:A 解析:设想x 轴上任意两个点和y 轴上任意两个点可以构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唯一的对角线交点,即在第一象限,适合题意.而这样的四边形共有302 32 5=?C C 个,于是最多有30个交点. 推广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正半轴上有m 个点,y 轴正半轴上有n 个点,将x 轴正半轴上这m 个点和y 轴正半轴上这n 个点连成15条线段,这15条线段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最多有2 2 m n C C ?个 变式题:一个圆周上共有12个点,由这些点所连的弦最多有__个交点. 答案:4 12C 4.有5本不同的书,其中语文书2本,数学书2本,物理书1本.若将其随机的并排摆放到书架的同一层上,则同一科目的书都不相邻的概率是 (A ) 15 (B ) 25 (C ) 35 (D ) 45 111213212223313233a a a a a a a a a ?? ? ? ???

排列组合公式排列组合计算公式----高中数学!

排列组合公式/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公式P是指排列,从N个元素取R个进行排列。 公式C是指组合,从N个元素取R个,不进行排列。 N-元素的总个数 R参与选择的元素个数 !-阶乘,如9!=9*8*7*6*5*4*3*2*1 从N倒数r个,表达式应该为n*(n-1)*(n-2)..(n-r+1); 因为从n到(n-r+1)个数为n-(n-r+1)=r 举例: Q1:有从1到9共计9个号码球,请问,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 A1: 123和213是两个不同的排列数。即对排列顺序有要求的,既属于“排列P”计算范畴。 上问题中,任何一个号码只能用一次,显然不会出现988,997之类的组合,我们可以这么看,百位数有9种可能,十位数则应该有9-1种可能,个位数则应该只有9-1-1种可能,最终共有9*8*7个三位数。计算公式=P(3,9)=9*8*7,(从9倒数3个的乘积) Q2: 有从1到9共计9个号码球,请问,如果三个一组,代表“三国联盟”,可以组合成多少个“三国联盟”? A2: 213组合和312组合,代表同一个组合,只要有三个号码球在一起即可。即不要求顺序的,属于“组合C”计算范畴。 上问题中,将所有的包括排列数的个数去除掉属于重复的个数即为最终组合数C(3,9)=9*8*7/3*2*1 排列、组合的概念和公式典型例题分析 例1设有3名学生和4个课外小组.(1)每名学生都只参加一个课外小组;(2)每

名学生都只参加一个课外小组,而且每个小组至多有一名学生参加.各有多少种不同方法? 解(1)由于每名学生都可以参加4个课外小组中的任何一个,而不限制每个课外小组的人数,因此共有种不同方法. (2)由于每名学生都只参加一个课外小组,而且每个小组至多有一名学生参加,因此共有种不同方法. 点评由于要让3名学生逐个选择课外小组,故两问都用乘法原理进行计算. 例2 排成一行,其中不排第一,不排第二,不排第三,不排第四的不同排法共有多少种? 解依题意,符合要求的排法可分为第一个排、、中的某一个,共3类,每一类中不同排法可采用画“树图”的方式逐一排出: ∴ 符合题意的不同排法共有9种. 点评按照分“类”的思路,本题应用了加法原理.为把握不同排法的规律,“树图”是一种具有直观形象的有效做法,也是解决计数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 例3判断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并计算出结果. (1)高三年级学生会有11人:①每两人互通一封信,共通了多少封信?②每两人互握了一次手,共握了多少次手? (2)高二年级数学课外小组共10人:①从中选一名正组长和一名副组长,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②从中选2名参加省数学竞赛,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有2,3,5,7,11,13,17,19八个质数:①从中任取两个数求它们的商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商?②从中任取两个求它的积,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积? (4)有8盆花:①从中选出2盆分别给甲乙两人每人一盆,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②从中选出2盆放在教室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分析(1)①由于每人互通一封信,甲给乙的信与乙给甲的信是不同的两封信,所以与顺序有关是排列;②由于每两人互握一次手,甲与乙握手,乙与甲握手是同一次握手,与顺序无关,所以是组合问题.其他类似分析. (1)①是排列问题,共用了封信;②是组合问题,共需握手(次). (2)①是排列问题,共有(种)不同的选法;②是组合问题,共有种不同的选法. (3)①是排列问题,共有种不同的商;②是组合问题,共有种不同的积. (4)①是排列问题,共有种不同的选法;②是组合问题,共有种不同的选法. 例4证明. 证明左式

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考虑排序。下面是,请参考!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1.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 3.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

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1.乘法原理 2.合理分步的要求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例题分析]排列组合思维方法选讲 1.首先明确任务的意义 例1. 从1、2、3、……、20这二十个数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组成等差数列,这样的不同等差数列有________个。 分析:首先要把复杂的生活背景或其它数学背景转化为一个明确的排列组合问题。 设a,b,c成等差,∴ 2b=a+c, 可知b由a,c决定。 又∵ 2b是偶数,∴ a,c同奇或同偶,即:从1,3,5,……,19或2,4,6,8,……,20这十个数中选出两个数进行排列,由此就可确定等差数列,因而本题为2=180。 例2. 某城市有4条东西街道和6条南北的街道,街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如图。若规定只能向东或向北两个方向沿图中路线前进,则从M到N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对实际背景的分析可以逐层深入 (一)从M到N必须向上走三步,向右走五步,共走八步。

公务员考试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重难点讲解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暑期向前冲数学运算:排列组合与 概率问题重难点讲解 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频率较大,几乎每年都会考查该类题型。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更多涉及到统计相关知识,因此这部分题型会愈加被强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排座次、分配任务等问题,用到的都是排列组合原理,即便是最简单的概率问题也要利用排列组合原理计算。与此同时,排列组合中还有很多经典问题模型,其结论可以帮助我们速解该部分题型。 一、基础原理 二、基本解题策略 面对排列组合问题常用以下三种策略解题: 1.合理分类策略 ①类与类之间必须互斥(互不相容);②分类涵盖所有情况。 2.准确分步策略 ①步与步之间互相独立(不相互影响);②步与步之间保持连续性。 3.先组后排策略 当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相混合时,应该先通过组合问题将需要排列的元素选择出来,然后再进行排列。 【例题1】班上从7名男生和5名女生中选出3男2女去参加五个竞赛,每个竞赛参加一人。问有多少种选法?

A.120 B.600 C.1440 D.42000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此题既涉及排列问题(参加五个不同的竞赛),又涉及组合问题(从12名学生中选出5名),应该先组后排。 三、概率问题 概率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测度。概率问题经常与排列组合结合考查。因此解决概率问题要先明确概率的定义,然后运用排列组合知识求解。 1.传统概率问题 2.条件概率 在事件B已经发生前提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即A在B条件下的概率。

P(AB)为AB同时发生的概率,P(B)为事件B单独发生的概率。 【例题3】小孙的口袋里有四颗糖,一颗巧克力味的,一颗果味的,两颗牛奶味的。小孙任意从口袋里取出两颗糖,他看了看后说,其中一颗是牛奶味的。问小孙取出的另一颗糖也是牛奶味的可能性(概率)是多少? 四、排列组合问题特殊解法 排列组合问题用到的方法比较特殊,缘于这些方法都是在对问题进行变形,把不容易理解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1.捆绑法 排列时如要求几个元素相邻,则将它们捆绑起来视为一个整体参与排列,然后再考虑它们内部的排列情况。 【例题4】某展览馆计划4月上旬接待5个单位来参观,其中2个单位人较多,分别连续参观3天和2天,其他单位只参观1天,且每天最多只接待1个单位。问:参观的时间安排共()种。 A.30 B.120 C.2520 D.30240

排列组合公式_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排列组合公式/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排列P------和顺序有关 组合C -------不牵涉到顺序的问题 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 例如把5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 "排列" 把5本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组合" 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n,m)表示. p(n,m)=n(n-1)(n-2)……(n-m+1)= 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 c(n,m)=p(n,m)/m!=n!/((n-m)!*m!);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p(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n2!*...*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m+k-1,m). 排列(Pnm(n为下标,m为上标)) Pnm=n×(n-1)....(n-m+1);Pnm=n!/(n-m)!(注:!是阶乘符号);Pnn(两个n 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1;Pn1(n为下标1为上标)=n 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 Cnm=Pnm/Pmm ;Cnm=n!/m!(n-m)!;C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1 ;Cn1(n为下标1为上标)=n;Cnm=Cnn-m 2008-07-08 13:30 公式P是指排列,从N个元素取R个进行排列。 公式C是指组合,从N个元素取R个,不进行排列。 N-元素的总个数 R参与选择的元素个数 !-阶乘,如 9!=9*8*7*6*5*4*3*2*1 从N倒数r个,表达式应该为n*(n-1)*(n-2)..(n-r+1); 因为从n到(n-r+1)个数为n-(n-r+1)=r 举例: Q1:有从1到9共计9个号码球,请问,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 A1: 123和213是两个不同的排列数。即对排列顺序有要求的,既属于“排列P”计算范畴。 上问题中,任何一个号码只能用一次,显然不会出现988,997之类的组合,我们可以这么看,百位数有9种可能,十位数则应该有9-1种可能,个位数则应该只有9-1-1种可能,最终共有9*8*7个三位数。计算公式=P(3,9)=9*8*7,(从9倒数3个的乘积) Q2: 有从1到9共计9个号码球,请问,如果三个一组,代表“三国联盟”,可以组合成多少个“三国联盟”? A2: 213组合和312组合,代表同一个组合,只要有三个号码球在一起即可。即不要求顺序的,属于“组合C”计算范畴。 上问题中,将所有的包括排列数的个数去除掉属于重复的个数即为最终组合数C(3,9)=9*8*7/3*2*1 排列、组合的概念和公式典型例题分析 例1设有3名学生和4个课外小组.(1)每名学生都只参加一个课外小组;(2)每名学生都只参加一个课外小组,而且每个小组至多有一名学生参加.各有多少种不同方法? 解(1)由于每名学生都可以参加4个课外小组中的任何一个,而不限制每个课外小组的人数,因此共有种不同方法.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统计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统计

例7、若(x +12x )n 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则展开式中x 4项的系数为 (A)6 (B)7 (C)8 (D)9 考点三:概率 【内容解读】概率试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事件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发生k 次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等内容都进行了考查。掌握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概率求法。 【命题规律】(1)概率统计试题的题量大致为2道,约占全卷总分的6%-10%,试题的难度为中等或中等偏易。 (2)概率统计试题通常是通过对课本原题进行改编,通过对基础知识的重新组合、变式和拓展,从而加工为立意高、情境新、设问巧、并赋予时代气息、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这样的试题体现了数学试卷新的设计理念,尊重不同考生群体思维的差异,贴近考生的实际,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神。 例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D 是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均不大于2的点构成的区域,E 是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1的点构成的区域,向D 中随意投一点,则落入E 中的概率 为 。 例9、从编号为1,2,…,10的10个大小相同的球中任取4个,则所取4个球的最大号码是6的概率为 (A) 184 (B) 121 (C) 25 (D) 35 例10、在某地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有编号为1,2,3,…, 18的18名 火炬手.若从中任选3人,则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能组成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A ) 511 (B )681 (C )3061 (D )408 1 例11、某一批花生种子,如果每1粒发牙的概率为4 5,那么播下4粒种子恰有2粒发芽的概率是( ) A.16 625 B. 96625 C. 192625 D. 256625

排列组合计算公式及经典例题汇总

排列组合公式/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排列A------和顺序有关 组合 C -------不牵涉到顺序的问题 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 例如把5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 "排列" 把5本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组合" 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n,m)表示. A(n,m)=n(n-1)(n-2)……(n-m+1)= 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 c(n,m)=A(n,m)/m!=n!/((n-m)!*m!);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A(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n2!*...*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c(m+k-1,m). 排列(Anm(n为下标,m为上标)) Anm=n×(n-1)....(n-m+1);Anm=n!/(n-m)!(注:!是阶乘符号);A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1;An1(n为下标1为上标)=n

排列组合概率专题讲解

专题五: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 【考点分析】 1. 突出运算能力的考查。高考中无论是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和概率题目,均是用数 值给出的选择支或要求用数值作答,这就要求平时要重视用有关公式进行具体的计算。 2. 有关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问题。这种问题重点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它一般有一至两 3. 个附加条件,此附加条件有鲜明的特色,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而且此类问题一般都有 多种解法,平时注意训练一题多解;它一般以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中等偏难(理科)的题目。 4. 有关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式和二项式系数性质的问题。这种问题重点考查运算能力,特 别是有关指数运算法则的运用,同时还要注意理解其基本概念,它一般以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 5. 有关概率的实际应用问题。这种问题既考察逻辑思维能力,又考查运算能力;它要求 对四个概率公式的实质深刻理解并准确运用;文科仅要求计算概率,理科则要求计算分布列和期望;它一般以一小一大(既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一道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 6. 有关统计的实际应用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考查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 握,它一般以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 【疑难点拨】 1. 知识体系: 2.知识重点: (1)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它是本章知识的灵魂和核心,贯穿于本章的始终。 (2) 排列、组合的定义,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的定义以及推导过程。排列数公式 的推导过程就是位置分析法的应用,而组合数公式的推导过程则对应着先选(元素)后排(顺序)这一通法。 (3) 二项式定理及其推导过程、二项展开式系数的性质及其推导过程。二项式定理的 推导过程体现了二项式定理的实质,反映了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组合思想的具体应用,二项展开式系数性质的推导过程就对应着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赋值法(令1±=x )的应用。 (4) 等可能事件的定义及其概率公式,互斥事件的定义及其概率的加法公式,相互独 立事件的定义及其概率的乘法公式,独立重复试验的定义及其概率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对应着分类相加计数原理的应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对应着分步相乘计数原理的应用。 (5) (理科)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 (6)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总体分布,正态分布,线性回归。

排 列 组 合 公 式 及 排 列 组 合 算 法 ( 2 0 2 0 )

秒杀排列组合(上)————排列篇 首先为什么要写排列组合?因为排列组合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与概率论也有密切关系;并且排列组合问题在求职的笔试,面试出现的概率特别高,而我在网上又没有搜到比较全面题型的文章;同时,我觉得编写排列组合程序对学习递归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排列组合本身就很有趣!所以就总结下排列组合的各种问法,分两篇写:上篇写排列,下篇写组合。 首先从各【导师实操追-女孩教-学】大IT公司的题中总结出排列组合的对象都是整形数组或字符数组,排列问题可以按输入数据分为两大类:输入数据【扣扣】有重复和无重复,又可以按输出数据分为两大类:输出数据有【⒈】重复和无重复;而排列问题也偶尔会考非递归。 首先提一【0】下全排列的几种算法: 1—【1】—字典序法2——递增进位数制法; 3——递减进位数制法【б】4——邻位交换法5——n进制数法6——递归生成法7——循【⒐】环移位法8——回溯法 由于侧【5】重点在输入数据无重复,所以先看输入数据无重复类型:其中又【2】可以分为全排列和分组后排列: 首先写基【6】本的全排列: 1.输出数组a的全排列(不可重复取) 如a={1,2,3}。输出123,132,213,231,312,321

这个是最基本,也是最经典的排列 算法思想:可以输出1加上23的全排列,2加13的全排列,3加上12的全排列,运用递归求比如23的全排列.依次递归下去;比如现在要2开头求全排,首先要交换1,2的位置,让a[0]变为2,在用递归求13的所有全排列,前面加个2就是2开头的所有全排列了,最后运用回溯再把1,2调换回来。 代码清单: public class PaiLie { public void runPermutation(int[] a){ getAllPermutation(a, 0); -*index用于控制如上述分析中2加上13的所有全列的*- public void getAllPermutation(int[] a,int index){ -*与a的元素个数相同则输出*- if(index == a.length-1){ for(int i = 0; i a.length; i++){ System.out.print(a[i] + " "); System.out.println(); return; for(int i = index; i a.length; i++){ swap(a ,index, i); getAllPermutation(a, index+1); swap(a ,index, i);

排列组合公式(全)

排列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r 个不重复的元素,按次序排列,称为从n 个中取r 个的无重排列。排列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P(n,r) 表示。排列的个数用 P(n,r) 表示。当r=n 时称为全排列。一般不说可重即无重。可重排列的相应记号为P(n,r),P(n,r) 。 组合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r 个不重复的元素组成一个子集,而不考虑其元素的顺序,称为从n 个中取r 个的无重组合。 组合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C(n,r) 表示,组合的个数用C(n,r) 表示,对应于可重组合 有记号C(n,r),C(n,r) 。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 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 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 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1.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 3.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 (即分类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1.乘法原理 2.合理分步的要求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 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例1:用1、2、3、4、5、6、7、8、9 组成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 集合A 为数字不重复的九位数的集合,S(A)=9! 集合B 为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的集合。 把集合A分为子集的集合,规则为前6位数相同的元素构成一个子集。显然各子集没有共同元素。每个子集元素的个数,等于剩余的3 个数的全排列,即3!这时集合B 的元素与A的子集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则 S(A)=S(B)*3! S(B)=9!/3!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相关公式

排列组合 排列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r 个不重复的元素,按次序排列,称为从n 个中取r 个的无重排列。排列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 P(n,r)表示。 组合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r 个不重复的元素组成一个子集,而不考虑其元素的顺序,称为从n 个中取r 个的无重组合。组合的个数用C(n,r)表示。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 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 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12n N m m m =+++L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

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3.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 分类计数原理方法相互独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方法完成事件的一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 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 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行,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类。 3.确定每一步或每一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无序)问题,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 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具体情况分析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 占了这两个位置 . 先排末位共有1 3C 然后排首位共有1 4C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34A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113 4 34288C C A = 练习题:7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一列的花盆里,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 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盆里,问有多少不同的种法? 二.相邻元素捆绑策略 例2. 7人站成一排 ,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443

排列组合与概率原理及解题技巧

排列组合与概率原理及解题技巧 一、基础知识 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一共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n 个步骤,第1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第2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与排列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m ≤n)元素的所有排列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 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m n A 表示,m n A =n(n-1)…(n-m+1)= )! (! m n n -,其中m,n ∈N,m ≤n, 注:一般地0n A =1,0!=1,n n A =n!。 4.N 个不同元素的圆周排列数为n A n n =(n-1)!。 5.组合与组合数: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即从n 个不同元素中不计顺序地取出m 个构成原集合的一个子集。从n 个不同元 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m n C 表示: .)! (!! !)1()1(m n m n m m n n n C m n -=+--= 6.组合数的基本性质:(1)m n n m n C C -=;(2)1 1--+=n n m n m n C C C ;(3)k n k n C C k n =--11;(4)n n k k n n n n n C C C C 20 10 ==+++∑= ;(5)111++++-=+++k m k k m k k k k k C C C C ;(6)k n m n m k k n C C C --=。 7.定理1:不定方程x 1+x 2+…+x n =r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为1 1--n r C 。 [证明]将r 个相同的小球装入n 个不同的盒子的装法构成的集合为A ,不定方程x 1+x 2+…+x n =r 的正整数解构成的集合为B ,A 的每个装法对应B 的唯一一个解,因而构成映射,不同的装法对应的解也不同,因此为单射。反之B 中每一个解(x 1,x 2,…,x n ),将x i 作为第i 个盒子中球的个数,i=1,2,…,n ,便得到A 的一个装法,因此为满射,所以是一一映射,将r 个小球从左到右排成一列,每种装法相当于从r-1个空格中选n-1个,将球分n 份,共有1 1--n r C 种。故定理得证。 推论1 不定方程x 1+x 2+…+x n =r 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1r r n C -+ 推论2 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允许元素重复出现的组合叫做n 个不同元素的m 可重组合,其组合数为.1m m n C -+ 8.二项式定理:若n ∈N +,则(a+b)n =n n n r r n r n n n n n n n b C b a C b a C b a C a C +++++---2221 10.其中第r+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