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浅探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浅探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浅探

作者:胡星辉

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10期

环境绩效评估是一种通过环境现状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来评估环境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对基于OECD(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概念框架模型的环境绩效评估构建方法、ISO14031环境绩效评估框架与内容以及WBCSD(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评估标准进行研究,并对我国绩效评估的政策性进行分析。

一、OECD下P-S-R概念框架环境绩效评估指标模型构建

环境绩效实质就是环境目标的实现水平。指标是复杂现实的一种简单直观的表现,指标体系是环境绩效评估的一种重要工具。实施绩效评估,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识别环境问题,构建指标体系阶段;二是环境制度缺陷分析阶段。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是大量指标的简单堆砌,其完善与否关键在于所选指标的质量,而不是指标的数量。指标是环境问题的优劣及其潜在原因的具体表现。选取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年提出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

这一模型具有综合性特点,既包括人类活动和环境状态,同时又包括政策响应。根据这一模型进行指标构建,能够避免传统的单一指标简单描述环境状态的局限,比较准确地描述环境-经济-社会这一复合系统的复杂性和环境、经济、社会等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因为这个原因,环境状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人类社会应当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响应,以恢复环境质量或防止环境退化。这三个环节正是决策和制定对策措施的全过程。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框架,建立了环境绩效评估指标结构体系。环境绩效评估是环境管理的有效工具,指标体系的完善与否决定绩效评估的成效。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框架为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WBCSD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架构

WBCSD在1992年里约地球高峰会议中提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借由生态效益期许企业能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兼顾生态系统的平衡。随后,WBCSD在2006年6月正式公布全球第一套生态效益指标的量化架构。在整个WBCSD指标架构下,生态效益的指标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生态效益=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对环境的冲击

价值表示产能、产量、总营业额、获利率等。冲击可表示成总耗能、总耗原料量、总耗水、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量。生态效益可以企业的资源生产力表示,如单位耗水量的产量、单位耗能的产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产量、单位原料的产量等。这个公式可用来计算各种不同的生态效益指标值,视各个企业的实际需求,而定出适当的信息作为分子或分母。

WBCSD将生态效益指标架构分为三个层次:

类别(Category)——在环境影响或是企业价值上,影响所及的广泛领域,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企业。

因素(Aspect)——与所影响的特定范畴相关的信息类别。

指标(Indicator)——与所影响的特定范畴有关的一项特定指标,而这项指标可用来反映环境绩效。每一个因素可能有好几个指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