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年6月23日,冀晋鲁豫辽五省“历史文化名村(镇)村(镇)长论坛”在蔚县落幕,为更好保护正一步步被逼进狭小“胡同”的一些具有传统民间文化色彩的古村落带来了曙光。古村落()

①是人们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②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③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④C.②③D.①④

2.深圳原创动画《卖猪》凭借独特的视觉元素、原生态的民族风格、黑色幽默笑中带泪的叙述方式,获得2012年东京国际动漫节公募单元最高奖项,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由此可见()

A.技术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基础B.文化在继承后获得发展

C.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3.中国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除中国邮政发行了龙年邮票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邮政部门也发行了各自国家的龙年邮票来欢庆春节。十二生肖,尤其是神秘的“龙”已很难被世界拒绝。这体现了()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应该保护和弘扬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4.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我们在赞叹日本的“织巧节”和韩国的“盂兰盆节”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时,却忽视了中国才是它们的起源地;我们在艳羡西方国家载歌载舞数日不眠的狂欢节时,却不知元宵节恰恰是我国的狂欢节。这体现了()

A.文化传播的重要性B.中国节日比外国节日更优秀更科学

C.继承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D.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6.2012年伦敦书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中国作为伦敦书展主宾国有181家出版社、50多家文化机构、30多家媒体参展。“中国书”引起各国书商的浓厚兴趣;“中国视角”和“中国概念”受到读者广泛关注;“中国话题”成了本届伦敦书展最高亢的旋律。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中国书走向世界”体现了()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应该通过文化交流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2012年8月,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精灵文洛克成为本届奥运会的吉祥物。现代奥运会产生了各种造型多样的吉祥物,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在设计时都遵守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

()

A.世界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构成的B.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C.民族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D.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统一的

8.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于2012年1月30日正式启动,本次“中国文化年”的主题是:“传递今日中国文化精髓,关注中国今天和明天文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③中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9.目前,广东省18至70周岁城乡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0.5%,高于传统纸质书报刊阅读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4.03本。上述材料说明()

①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新的传媒在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日益取代旧的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加快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④现代传播媒体促进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0.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腾飞,但在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思想理念、文化产品到文化符号,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认知逆差”现象。许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比较零碎、片面和肤浅。这启示我们()

A.不断推动文化创新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C.加强中外文化交流D.文化要与经济相交融

11.2012年8月24日,中俄青年大学生研修活动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俄罗斯学生用中文唱起中国歌曲《大中国》,中国学生用中国传统乐器笛子演奏俄罗斯歌曲《山楂树》,将座谈会气氛推向了高潮,也展现了两国文化的魅力。这告诉我们()

①世界文化多姿多彩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各民族的文化不能相容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2.在中国服装市场上,一些西方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获得消费者的热捧。他们积极从我国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现代时装外形轮廓与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混合以及中国化元素的非中国化运用,使具有沉静气质的中国风格的高级时装成为这个奢华当道、热闹缤纷的世界里,让人驻足欣赏的美丽风景。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②尊重输入地文化是文化交流成功的重要原因③我国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④要善于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促进自身文化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14.东方人对别人示爱的最基本方式之一,就是好好请他大吃一顿。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热情、友好和诚心。而西方人感兴趣的不是吃喝本身,而是吃喝过程中亲切、温馨的气氛,以谈话交流为主。这反映出()

①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各具特色②人们的社会行为折射出他们的文化生活③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④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异彩纷呈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5.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 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17.2012年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文化遗产日”活动旨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它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③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它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18.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

A.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B.维护民族文化的稳定性

C.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D.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成果

19.2012年6月14日,历时一年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悉尼歌剧院落幕。“中国文化年”活动以“感受中国”为主题,将中国优秀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电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集中介绍和展示给澳大利亚民众,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中澳文化交流()

①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④表明应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如果请你为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年”写一篇新闻稿件,合适的标题是() A.传播中华文化消除文化差异B.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渗透力

C.汲取世界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D.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2012年12月16日晚,第七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共2000多人出席大会。据此回答21~22题。

21.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目前其在世界许多地区“生根发芽”,并有“茁壮成长”的趋势,这一趋势有利于()

①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④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目前,已有357所孔子学院遍及全球,1亿多外国人热衷学汉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得越来越多,折射出中华文化正在更自信地走出去。假如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写一篇演讲稿,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文化理论视角是()

①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②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③文化与综合国力④中国文化主导世界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3.武汉的城市精神表述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上海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长沙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大连是“创造、创业、创世”。

有人指出,每一种城市精神都应该与众不同。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你的理由。

24.为充分展现中俄两国文化艺术精品,促进中俄经济文化交流,从2012年8月15日开始,俄罗斯后贝加尔哥萨克歌舞团在鄂尔多斯广场、青铜器广场等各大广场及各街道进行为期一个月共48场的公益巡演。后贝加尔哥萨克歌舞团将俄罗斯哥萨克游牧民族快乐幸福的劳动生活和热情浪漫的爱情故事编制成《我们是哥萨克人》《姑娘丽扎维塔》《我是噶达丽》《在田野里》等歌曲及舞蹈呈现给广大观众。

(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看待中俄文化之间的差异。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加强中俄间的文化交流。

24答案:(1)①中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中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具特色。

②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没有中俄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尊重文化多样性,以推动各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2)①教育、商业贸易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发展经贸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加强中俄间的文化交流。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俄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俄罗斯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俄罗斯。

23答案:观点一:赞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城市间存在历史传统、地域环境、思想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城市精神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这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观点二:不赞同。虽然因不同城市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不尽相同,导致不同城市精神存在差异,但是不同城市人们社会实践存在共性,有其普遍规律,反映在城市精神上也会出现大体相同或相似的情况。

24答案:(1)①中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中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具特色。

②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没有中俄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尊重文化多样性,以推动各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2)①教育、商业贸易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发展经贸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加强中俄间的文化交流。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俄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俄罗斯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俄罗斯。

23答案:观点一:赞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城市间存在历史传统、地域环境、思想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城市精神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这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观点二:不赞同。虽然因不同城市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不尽相同,导致不同城市精神存在差异,但是不同城市人们社会实践存在共性,有其普遍规律,反映在城市精神上也会出现大体相同或相似的情况。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教学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对象:本科 适用专业:英语 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 1

二、课程教学要求 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是在完成了精读、泛读、综合英语、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后开设的,旨在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如《基础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 2

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六、课程教学内容 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4学时) 3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论 一、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如生物的发展进化有遗传,有变异。如果每一代人都从头开始,现在就还是原始社会。 人类文明中存在着具有永恒价值、值得人们长久珍视的东西。 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珍视其传统文化。 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同化力: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黑龙江流域、珠江流域。 延续力: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凝聚力: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执着。 影响力:中华文明对周围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明圈”;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评价。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 思考题 1、传统具有什么价值?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涵义 广义文化的涵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人类的一切创造。

广义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的涵义:仅指精神文化。毛泽东的解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当人们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提并论时,这个文化是狭义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 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样式和观念。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一定是传统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民族的或地方的。 举例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文具(毛笔)、餐具(筷子)、乐器、兵器、建筑、国画、民乐、象棋、书法、武术、节日、农历、京剧和各地戏剧、曲艺、中医中药、中餐、各种风俗习惯等。 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古代的和仿古的。 思考题 1、传统文化的涵义。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 一、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伦理道德的含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中西文化的对比:“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举例: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 二、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表现 哲学:“天命有德”“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史学:“寓褒贬、别善恶” 文学:“文以载道” 教育:“教之道,德为先”“首孝悌,次见闻” 政治: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将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 三、中外学者的论述 欧洲学者的评论。黑格尔等。 近代中国学者的评论。“国人尚德,西人尚力”“国人崇义,西人重利” 思考题

高考必背知识点梳理: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 (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理解】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②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考点7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理解】因为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2.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理解】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考点8 尊重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9 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 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理解】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跨文化交际》常见问题解答

跨文化交际常见问题解答 说明:下面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网上讨论中学生及教师常常提出的一些问题及中央电大主持教师的回复,供大家参考。 1. 怎样学好这门课? 重点是中西文化对比及如何得体地交际。 2. 跨文化交际是不是就是了解各国的文化和风俗? That is part of the story. The real purpose is to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in that country. 3. 英美国家概况对跨文化交际这门课有帮助吗? Sure! 英美国家概况中好多内容都和跨文化交际有联系。 4.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我学的是行政管理,我需要学吗? 跨文化交际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不管学的是什么专业,都应该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5. 学习这科有什么好处?是否对我们进行交际有帮助? Absolutely yes. It will help you communicate appropriately. 6. 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中西文化差异及由此而来需要注意的交际技巧。 7. 跨文化交流这门课好学吗?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Yes, if you work hard on it. 同时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然后坚持下去。 8. 我们学习此课程时需要什么参考书? 导学、录音和录像。 9. 在学习该课之前我可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使自己学得更好呢? 可以看一些有关中西文化对比方面的中文书籍或刊物。 10. 关于这门课程能提供一些相关的英文网站吗?比如说非言语性交流、习语等知识的网站。 请浏览中央电大外语部的网站,通过电大在线进入,那里有许多相关链接。 11. How to translate “Culture Shock”? How to understand this problem? I am not sure how to translate Culture Shock into Chinese, but it means you are shocked or greatly surprised in a different culture. The reason is due to different traditions, customs, ways of thinking and doing things, etc.

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文化教案 德育目标: 1、让学生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2、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祖国灿烂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能力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准备阶段的主动性,探究性;学习阶段的进取精神和独特体验。 教学时间: 两个阶段:资料准备收集阶段和课堂教学汇报阶段 教学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收集资料阶段(确定方案,调查研究) 1、导入活动 (1)、师:同学们,我们前面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老子,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学生答不全,教师可以提示:在我们学校楼道和校园里你看到过了什么?──那里还有许多中华历史名人,如庄子、孟子。) (2)、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人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都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她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吧!(出示课件:两扇宫殿的大门缓缓打开,“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映入眼帘。) 2、确定专题 (1)、出示17课课后“综合性学习”一段话,自己读一读吧! (2)、师:你想不想成为一位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啊?(生:想!)你最想研究哪一方面的内容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生活阅历谈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机打出相应的文字内容。) (3)、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陶瓷、剪纸、布艺、草艺、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戏剧、国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3.全班讨论填写下表:活动主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小组专题研究内容 (1)民间工艺(2)民族艺术(3)古诗文赏析(4)风俗风情 (5)神话传说(6)饮食文化(7)备注(备注说明:除以上六个专题之外,学生可能还想研究其它方面,为此设置了“备注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孩子们留有更大的空间。)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习领域,并且充分发挥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因此,我们设计了“课件激趣”和“自主选择研究专题”两个环节。 4、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组成专题小组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00007 课程性质:公共课 学分:2.0 计划学时:32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 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以 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 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该课程开设 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 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 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 新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 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 .

大学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资料

传统二十四孝,今日仍有学习意义!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二十四孝的产生限于其当时所处时代,有些虽有迷信和封建思想,但其所传达的孝为先的意识还是值得今人所学习的! 没有例外,世间所有的人都想无忧无虑、活的快乐! 然而、说实在的,真正能一辈子没有烦恼,一生都快快乐乐的的,恐怕、古往今来、一个也没有!而且、大概今后也不会有…… 庄子为人们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至乐! 不仅要快乐,还要最大的快乐! 那么、人世间有没有至乐呢? 有、但庄子的至乐和一般人以为的至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那么、一般的人们以为、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呢? 且听庄子是怎么说的: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 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也就是说: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这些、 就是一般人眼中的快乐。世人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 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 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这些、就是一般人眼中的痛苦。 庄子认为:一般人所羡慕的富有的人、高贵的人、长寿的人、刚烈之士,其实、是没有快乐的: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 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 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作,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 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怎样才会保全权位和厚禄与否。 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多么痛苦啊! 刚烈之士,为了天下而表现出忘身殉国的行为,可是却不足以存活自身。 那么、庄子以为,什么是快乐呢? 还是听庄子是怎么说的: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也就是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苍天无为因而清虚明澈,大地无为因而浊重宁寂,天与地两个无为相互结合,万物就全都能 变化生长。恍恍惚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惚惚恍恍,没有一点儿痕迹! 万物繁多,全从无为中繁衍生殖。所以说,天和地自清自宁无心去做什么却又无所 不生无所不做。所以、最大的快乐是使自身存活,而唯有无为算是最接近于使自身 存活的了。 庄子给出的结论是: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 而使自己好好活着的最好办法是:无为!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对快乐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想、这、才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对“至乐、至誉”的解读吧!

第三课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真题(含答案)

《文化生活》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同步高考真题 1(2013浙江卷31)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2(2014福建卷29).精湛绝伦、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2014福建卷30)图10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图, 从图中可推出 A.图书阅读水平大大提升 B.数字媒介阅读增长较快 C.人均阅读图书量增长迅速 D.数字媒介阅读比图书阅 读重要 4(2014海南16)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的印记。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 的破坏。为了保护好骑楼,正确的做法是 ①修旧如旧、禁止利用②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④社会主导、市场运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4课标卷II19)《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4山东卷32)《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到“腾讯课堂”搜索“雷亭”或“馒头课堂”观看同步真题视频讲解】这反映了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7(2014浙江卷31)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15重庆卷12)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教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一)《论语·宪问》(二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德与言,仁与勇”的辩证关系。 2.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 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事实上:一种文化也孕育着一种文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东方文明,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铸就的辉煌。 当我们掀开那悠久的历史,深入那灿烂的文化,研读那深邃的思想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古代强国,领略到的是堪称世界奇葩的灿烂文化,惊叹的是凝聚着民族智慧的伟大发明。 让美国《人名年鉴手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享有世界级艺术奇观之称的敦煌莫高窟光彩照人;被日本人顶礼膜拜的是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僧鉴真。不仅如此,我们的诸子百家的“大争鸣”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两千多年;我们的元杂

剧比莎士比亚的剧作早了几个世纪;我们的“芦沟晓月”让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叹为观止。所有这一切都堪称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奇葩、世界艺术的精华。 伟大的祖国:不朽的文化、深刻的思想、精辟的学术,穿越历史的隧道,跨越无垠的时空,影响着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全世界诸多的人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让他们的思想点燃我们思想的火花、心灵的明灯。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1、有德者必有言: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以德报德: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2、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为什么说“有德者必有言”呢? 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跨文化交际的ppt总结

跨文化课程重点总结 第一课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的机会是由全球化引起的 交通和通讯系统的发展(缩短旅游时间,电视网络,互联网,国际电影业) 国家间的文化迁移(多元文化主义) 新经济领域(跨国公司) 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有限的自然资源、污染、国际冲突) 二、文化是什么 (一)文化的定义 1、《简明牛津词典》:文化是“艺术和被集体视为人类智慧成就的其他表现形式”。 2、从人类学的角度定义文化:文化是“一个特定时代或民族的风俗、文明和成就”。 3、(霍尔,1983)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信仰、习俗、价值观、行为、制度和交流方式的总和,这些都是在 一个可识别的群体中被共享、学习和代代相传的。” 4、1871年爱德华·泰勒爵士的定义(第一次使用这个术语):"这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 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 5、Kroeber and Kluckhohn (1952) 克罗伯和克拉克洪。 文化由显性和隐性的模式组成,是通过符号获得和传递的行为,构成了人类群体的独特成就,包括在人工制品中的体现;文化的本质核心是由传统的(即历史的派生和选择的)思想,尤其是它们所依附的价值观所组成的;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被认为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可以被认为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6、Porter & Samovar 波特和萨莫瓦尔 “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态度、意义、等级、、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念、物质对象和财产的积累,这些都是一群人通过个人和群体几代人的奋斗过程中获得的。”—《跨文化交际读本》 7、文化的容“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独秀 8、“文化是生活的样法。”“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梁漱溟 9、“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 育、科学等。”-《现代汉语词典》 (二)文化的基本功能 1、文化使一切都变得容易。为人、事、提供意义——减少生活的混乱;为我们提供结构——适应我们的世界所必需的技能和规则。 2、亚伯拉罕·马斯洛--文化也可以理解为满足人类需求的一种特殊方式。 生理需求-安全-归宿感-尊重-自我实现 (三)文化的特征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见《自学听讲》P×) 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①、②的多样性。 2.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文化既是④,又是⑤。 2.世界文化是由⑥共同构成的。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⑦和⑧。 4.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民族文化具有⑨和⑩,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的内在要求。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的必然要求。 2.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正确的态度: 。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 。 四、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等。

五、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1.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1)互联网具有的特点。 (2)手机短信不仅具有,还具有,让人回味无穷。 六、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有利于的传播和的发展。 2.有利于使传入中国,促进的发展和进步。 答案①民族节日②文化遗产③庆祝民族节日④民族的⑤世界的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⑦文化个性⑧特征⑨共性⑩普遍规律基本特征重要动力发展本民族文化 实现世界文化繁荣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大众传媒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中华文化世界文化外域文化中华文化 不能混淆:“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 几种错误观点:消除文化差异;文化有优劣之分;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趋同。 不能错用:准确把握“认同”“尊重”后面的搭配词,不可错配。 时政链接:“一带一路”倡议、“孔子学院”。 严格区分: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 不能忽视:注意文化交流的意义有两个角度。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实验学校赵建玲 教学目标: 1、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生活中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过程: 一、再现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好,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中国)师:没错!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夸夸我们中国,你会怎么说?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具有许多传统佳节的国家 …… 师:孩子们,你们说的没错,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它和外国有着太多不同。孩子们,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又知多少呢? 生:我知道我国的传统佳节就是一种民族文化。 生:我国的京剧、越剧、豫剧……等就是我们的戏曲文化。

生:我妈妈蒸的花馍、扎的花鞋垫也是一种民间文化。 …… 二、描述生活 师:你们说的没错,哪你们都知道我国每年都在几月过什么节?生:每年正月初一过春节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 五月初五过端午节 …… 师:我编了一首对儿歌,你们也一起来想吧!几月几日是春节?几月几日是元宵节?几月几日是端午节?几月几日是中秋节?几月几日是重阳节? 生:正月一日是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五日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九月初九重阳节。 师:非常棒!那你们知道怎么过这些节吗? 生:…… 师补充: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守夜、拜年; 元宵节:吃元宵、舞龙灯、猜灯谜;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药浴; 中秋节:吃月饼; 重阳节:登高、炸米果、饮菊花酒。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对节日有这么多的了解,老师很欣慰,不过其

传统文化课程

暑期补课——————传统文化课程教案 一、给你一分钟,怎么说中国 不久前,笔者的一位好友到瑞士小山村因特拉肯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国际培训。培训第一天,为使学员彼此了解,组织者举办了一个题为“文化之夜”晚会,要求3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员,用一分钟时间介绍一下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学员们做了短时间的精心准备后,依次开始介绍了。 法国学员拿了一瓶红葡萄酒,一瓶白葡萄酒,介绍了各自的产地,说明其好处,然后请大家品尝。 爱尔兰学员带来一瓶威士忌。 亚美尼亚人用幻灯片介绍了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她说:“原来我们有两个邻国,现在我们有五个。” 塞浦路斯的一位老兄十分自豪地说:“我是希腊族人后裔,我们讲希腊语。世界各国人学数学时通用的、,我们天天都在用。” 加拿大学员说:“我们国家很大,但是什么都没有:我们穿中国的衣服,开美国的车,用日本的电器,我们的绑匪来自南美游击队……” 津巴布韦学员跳起一段非洲传统婚礼上的舞蹈,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又说又唱,一个人宛如一个乐队。 接着,科威特人说:“我们除了石油,什么都没有。谁知道现在的国际油价是多少?”有人说60多美元,有人说超过70美元。这位老兄狡黠一笑说:“我们希望它超过100。” 日本人带来一只很小的风筝,一边抖落,一边说,这是日本人非常喜欢的运动,风筝可以画上各种图案,有时甚至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然后对笔者的好友说:“当然啦,您可能不喜欢。” 韩国人教大家在足球场上如何加油,他让大伙一起用韩语喊“大韩民国”,然后奋力击掌4下。 轮到笔者的好友上场,他给大家唱了一段《茉莉花》,听众报以善意的掌声。他自知自己的展示并不精彩,回国后,在笔者面前懊恼万分。 笔者责备好友,为什么不多做准备呢。好友说,有啊。可是,想来想去,都不知如何在一分钟内把中国文化最有特色的地方介绍出来。讲老庄,玄奥难懂;讲孔子,三言两语怎说得清;讲饮食,怕给人留下中国人就知道吃的误解;讲奥运,国际上可能没人认为是什么新奇大事。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的公共表达往往显得矜持不安,缺乏一种轻松和幽默。是中国人的思维使然吗?有这种感受的中国人很多,但问题仅仅在于公共表达吗?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Lesson plan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案 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3)明确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4)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5)了解文化的传播与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6)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及其特点

2、能力目标 (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3)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1)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欣赏俄罗斯民歌《卡秋莎》、中国民歌《茉莉花》、韩国《大长今》,谈谈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民歌中体现了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民族音乐、节日、文化遗产等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二、正文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引: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会集中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 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在预先准备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中国和外国的传统节日,展现文化多样性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传统文化选修课感想与体会

传统文化选修课感想与体会 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加鲜明的体现出这一点,它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虽然我是个理科生,但这并不会削减我对文科类知识的渴求,况且身为炎黄子孙,若一点传统文化的底蕴与修养都没有,岂不贻笑大方了。个人认为,这门课的开展方式很利于我们更主动地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每个人只是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但是比起有些选修课,老师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座位间同学们各忙各的,传统文化这门选修课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以前很少涉猎的文化领域知识。 印象最深的一课是我为大家演讲的“瓷器之国”。在如今<<天下收藏>>等诸多收藏节目的影响下,我国国民对于瓷器书画等艺术品的收藏欲大大提高,对其的欣赏与品鉴能力也有一定增强。通过讲课前对瓷器知识的查询,我了解到:远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利用粘土,经过高温烧制成结实优美的彩陶和黑陶。到了商朝,人们在长期烧制陶器的实践中,又发现了一种优质的瓷土,便发明制造了一种青色的像玻璃一样的釉,并且掌握了一千二百度以上高温的焙烧技术,烧制出了胎薄、声音清脆和吸水性弱的瓷器,开始了中国瓷器的新纪元。这次演讲使我对瓷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件小小的瓷器背后可能藏着一种文化,而那种文化又会带给我们一段怎样的历史。所以说,如今的人收藏古玩,有为其升值谋取物质利益的,但对于更高境界

的人,不如说是在收藏一种文化,一段历史。 当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在此是无法一一列举清的,而这门选修课也是不能囊及全部的。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不无糟粕之处,更需要新一代的炎黄子孙从其中精炼出纯洁之物。因而,我认为这门选修课只是我们学习并领悟传统文化的一剂药引子,我们应结合个人情况与当代社会发展态势,将适合自身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找到能够提升自身修养的最佳途径,也为我们的民族传承、改进并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最后,我为老师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并为大家演讲,不仅能提升我们对于本学科知识的了解与领悟,更能加强我们应对演讲等各种大规模场合的能力。如果让每个人各讲一课,并且让同学们对每课内容有所讨论与交流,效果可能会更好。 许欣10070612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练习题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目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C、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 D、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上题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继续扩大开放,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的步伐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C、要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3.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青年人活动踊跃。提倡过中国传统节日,可以() A.可以有效抵制洋节日的入侵 B.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C.能够使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不再过西洋节日 D.能够发挥文化对人影响的强制作用。 4. 中国春节之于中国人,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无论富有或贫穷,人们总是早早准备春节的到来,在外的人在除夕总千方百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是因为()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春节是汉族人的节日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保护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6. 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各国电影都有其特点,有人曾形象地概括: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法国电影吓你一跳,韩国电影青春学校。回答8~9题。 8.从各国电影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 ( ) A.一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 C.一国民族文化的区域性 D.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性9.下列关于各国电影特点形成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由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 B.由各民族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决定 C.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D.由各民族间的区域性特点决定 10.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在标准译法中被称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 ) ①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④中华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1.2014年元旦,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德国,很多人会爬到椅子上,待新年的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新年打井水则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一年中的有福之人。这些都说明 ( ) ①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性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④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0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这表明 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猫头鹰,在东方的中国被视为不祥之物,而在西方却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物就是一只猫头鹰。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 ( ) A.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勇于抛弃本民族文化 B.通过文化交流,让西方认同我们的观念C.加强不同文化的对话,尊重差异,理解个性D.承认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了一句名言:“各美其关,关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据此回答14—16题。 1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15.“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A.不同民族之问,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多样性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件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件 导语: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件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1]、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神农时代以前的政治形态是部落政治,而部落的领袖是「巫」。这种说法与传统的认知差异很大,在历史上人们的认知中「巫」是迷信的,「巫」是装神弄鬼没有知识的。实际上在先民的原始时代「巫」是科学家,「巫」代表知识的权威。 原荒时代,先民知识未开,见大自然各种现象,如地面上的山川河流,气候变化的风雨雷电等等。因不了解,而心生疑、恐怖。对于这些疑惑要想获得答案,只有去向「巫」就教。巫对于这种现象,经过观察,思考,分析等过程后做出的结论是风有风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电有电神,其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无不是各有一位神在主宰。神主宰论,现代人看来太不科学,太迷信了。但谁敢保证当代科学家对宇宙现象所做的解说,等千年以后,不会被推翻而指为迷信,反科学的呢? 另外,人类有两件事情无法自己处理,必须要求助于他人。一是生理的,人没有不生病的,人生了病必须要请医生诊治。二是心理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总是患得患失,东想西想,犹豫不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