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素质教育综合1

素质教育综合1

素质教育综合1
素质教育综合1

请联系实际谈谈人际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并说明在人际关系建立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要求:论述时要在生活中找到依据,提出解决方案时要切合实际。

在人与人之间,有的一见如故,有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中间有个吸引力的程度强弱问题。造成人际吸引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长相因素人们总是倾向于觉得长相有魅力的人。成人更是喜欢长相好看的儿童。总之,人们会自然觉得长相漂亮的人更可爱。但如果没有美的心灵,人们反而会更加厌恶其漂亮的外表。

(二)性格因素人们对乐观开朗、助人为乐、富于幽默感、有进取精神的人,常常倾慕。因为与这种人相处,能给人带来欢乐。对具有相反性格的人一般来说较嫌弃。

(三)能力因素人们都比较喜欢聪明能干的人,觉得与能力强的人结交是一种幸福并感到自豪。为此,不少人常拜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为良师益友。以上三种属于个人品质方面的吸引力。此外,还有以下几种因素。

(四)相近因素邻近性不仅指居住上的接近,还包括在一些学习和工作场合上的接近,如同桌同学、同办公室、同车间的同事等等,较易结成亲密的人际关系。因为生活空间的邻近,便于了解。

(五)相似因素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某方面或多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它言简意赅地表明了人际吸引中的相似性的作用。相似因素包括民族、年龄、学历、社会地位、职业、兴趣、观点、修养等方面。

(六)相补因素在人际关系中,还会发现,人们往往还重视虽与自己不同,但能与自己互补的朋友。因为彼此可以取长补短、各得其所。相补因素在婚姻关系上更为突出,胆汁质的人很可能与抑郁质的人互补;性格恬静的人很可能与活泼好动的人互相吸引。它们会有助于爱情的巩固。

一个人存在某方面的心理障碍或缺陷是普遍现象,只要不因此过分影响生活和社交,本人和社会也能接受这种障碍或缺陷,就没有去“克服”的必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秀和缺陷并存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如果心理障碍或缺陷使本人感到痛苦并严重影响了社会适应性,就应当努力克服。但是对于如何克服心理障碍,一些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在陌生的社交场合与人交谈时,许多人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性格内向者的体验更明显一些,不过多数人都能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而融入到环境中去。如果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过于严重,同时伴有心慌、气短、出虚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手足无措等表现,并且经常如此,始终不能克服,则是社交恐怖症的表现。这样的人体验到的痛苦越深,克服自身缺陷的愿望就越大,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他们采取了直接针对缺陷的方法。实际上,克服心理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扬长避短”。“扬长避短”是自然法则,是顺应自然。某些生物仅依靠某一种“长处”能在亿万年的自然残酷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在于它不断进化和完善自己的“长处”。比如蚯蚓割断身体、海参抛弃内脏,都能够再生,这就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长处”。如果它们在进化中不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自然的力量早就将它们淘汰了。

人类的“长处”是大脑和思维,靠发达的大脑成为万物之王。如果我们的祖先天天只为了打不过狮子、跑不过猎豹、游不过鱼类等“缺陷”,而天天苦恼,现在还有我们人类吗?急切想克服社交恐惧的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他们羡慕那些口齿伶俐、在社交场合口若悬河、风度翩翩的人,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笨手笨脚笨嘴”的毛病上,而往往忽视了自己的笔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一位社交恐怖症患者,经常逼着自己去“谈笑风生”,结果可能是越来越结结巴巴、面红耳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有发现和利

用这些优点去与别人竞争,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如果你只是致力于克服短处而不注意发挥优势,不仅毫无胜机,最后连长处也可能因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变成短处。缺陷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融化它就非一日之功,一定要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就拿社交恐怖症来说,它往往有性格内向和自卑的内在心理基础,或有容貌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外在缺陷。要想克服由此而形成的心理障碍切莫忘记“扬长避短”的方法,在战略上要打持久战。

情感困惑和危机。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量个案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对他们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就业压力。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5请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作为成人学生,其学习规律具有哪些与普通高校全日制学生不同的地方?远程开放学习具有哪些特殊性?

要求:紧扣实际,参照自己学习的情况,用相关的学习心理理论进行分析。内容不少于2000字。

影响学习的因素:

一、成人学习的情境障碍

所谓情境障碍,是指环绕于成人周围、影响成人学习的情境因素,主要包括成人所处的环境里的学习气氛、家庭文化背景。

成人所处环境的学习气氛对成人的学习具有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般来讲,成人学习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结构中,必然接受这种文化结构氛围的影响。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的一切心理行为特征随文化条件而变化,“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人格和行为模式的塑造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塑造人格、行为模式的是文化而不是本能”。这一观点已为绝大多数理论工作者所接受,它告诉我们,成人学习的动机是复杂的,对于绝大多数成人学习者来说,其所处的文化氛围更显得重要,至少可以说,它是促进成人有效学习的一种“规范性”动机,是决定成人是否参与学习的“参照系”,同样,其所处的家庭文化背景也是影响成人学习的有效因素。

二、成人学习的制度障碍

不能否认,虽然我们大力宣传成人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成

人学习制度上的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成人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首先,从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上看,我国成人高校普遍缺乏自身的特点,并有普教化的趋势。有些成人高校搞所谓的“正规化”,把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借用过来,造成显然不同于少儿的成人在学习上也接受和少儿一样的教育形式,而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最终导致成人不能有效学习,而只能拿个“红本本”。

其次,就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和课程而言,普教化的现象更为明显。教材多采用普教教材,至多对普教教材进行一些“改良”和“修补”,很难找到根据成人的学习特点、适应成人教育规律的成套教材,也就是说,目前的成人教材多缺乏自身的特点;课程结构也是如些,讲究种类齐全而轻视实际效用,背离了成人教育“补需”之宗旨,导致成人学习者被动地接受与本职工作无关紧要的内容,既影响了成人学习的实效性,也影响了成人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从考试上讲,大多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轻实际能力的考核,导致学习者为了“及格”而学习,乃至为了“及格”而作蔽。

第四,从管理上讲,成人教育也没有形成一套有特色的管理办法。要么疏于管理,使“教育”流于形式,要么沿用普通教育现成的一套,使管理缺乏针对性,不能适应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三、成人学习的能力障碍

能否认识成人在学习能力上的障碍因素,直接关系到成人教育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效率问题。一方面,应该深入研究成人的学习能力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成人的学习能力来调整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能力、感知能力等会趋于下降,但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却趋于上升,从而使成人的学习能力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是成人的一般规律。充分认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自学、研讨、发展能力”为主的方针,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成人教育工作者不必因成人的记忆能力、感知能力趋于下降而叹息,也不能因成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趋于上升而松懈,重要的是根据成人学习能力的一般规律来改进我们的管理和教学。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知识信息迅速膨胀,继续教育已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一种普遍行为,成人的学习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研究成人学习的障碍因素是成人教育工作者极为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作为成人学生,学习规律与普通高校全日制学生不同的地方:电大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一起承担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国家同样承认学历。电大发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多快好省地培养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大批专门人才。作为专门举办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电大也有区别于普通高校和其他成人高校的特点。如:

具有远程教育特征。以教育技术和媒体手段为课程载体,使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异地异步或异地同步进行,学生主要是分散在各地自主学习。

采用多种媒体教学。学生以文字教材为主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较多地利用音像教材、CAI课件和计算机网络等学习媒体。

共享优秀教育资源。汇集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优秀教师和专家,由他们担任课程中讲教师和教材主编,为全国各地的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课程及其教材。

开放的学习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程。媒体教材、时间地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总起来说,电大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其教学信息通过国家提供的卫星电视系统覆盖全国,

并已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全国实施网上教学。同时,由各级电大组成的遍布全国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分工.协作,为各地的求学者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因此,电大的办学规模是任何一所普通高校都达不到的,这也使得广播电视大学能够把高等教育延伸到基层和边远落后地区,为这些地方就地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专门人才。

远程开放学习具有的特殊性: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和特色问题

1.教育对象的特点

通常人们讲得比较多的是学校教育中青少年的素质教育,而现在我们讲的远程开放教育的对象,虽然也是教育机构的学生,但基本上是在职成人或工作成人。这里有四点需要注意:一是成人同青少年比较具有许多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这就涉及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方法途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二是从远程开放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教育对象大多是20

多岁到30多岁的年轻成人,且是大专层次或专科起点本科层次的年轻成人,如何面对这些年轻成人实施素质教育,也是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三是这些对象绝大多数是工作成人或在职成人,因此,进行素质教育还必须紧密结合并针对他们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来进行;四是他们的学习基本上是在职业余进行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为主,学生住所分散,个别活动,自主性强,自由度大,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素质教育也是一个新课题。

2.远程开放的特点

远程开放教育是以教育机构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形式,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又是以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的开放性与社会性极强,丰富性与复杂性并存,流动性与多变性明显,集体性与自主性结合,而以个别化自主性为主,这就给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不仅要从宏观的社会背景,而且要根据信息网络条件,去认真研究和正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与方法途径。

4请举例说明当前人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导致这些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有哪些?

要求:1、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2、完成该题之前请参阅有关资料;

3、内容不少于2000字。

进入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未来的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更要求我们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我们所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不仅应具备各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更应该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陈至立语)。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且也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又如,有人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的心理测试发现:”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比率在10%以上的项目,初二有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6项,初一除上述6项外还有“焦虑”1项。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敏

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等9个项存在问题的学生比率平均在11.11%。”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令人震惊的事例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重视和加强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刻不容缓!下面就当前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1、依赖性。纵观现代的中学生,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家长们也乐于做一切本属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正是由于父母亲对孩子过于娇纵,顺从,造就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依赖心理往往会使孩子不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心理能力承受力弱,在社会中遭受挫折,易导致孤僻,自卑,缺乏自信,不敢独自确立某个目标,不能独自胜任各项工作。这种事事都依赖,顺从他人的个性令他们难以适应严峻,复杂的现实生活。

2、自卑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我们中学生常因个子过矮,过高,过胖,过瘦,五官不端,口吃,身有残疾缺陷等自卑;或因记忆力差、思维迟钝,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或因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一无所长而自卑。不管是哪方面的自卑,其表现是相同的,即都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从而对外界评价敏感,缺乏信心,悲观失望,郁郁寡欢,萎靡不振,甚至于沮丧轻生。自卑心理的产生,许多人认为是因为自己某方面确实不行或因为确实受到某种挫折所致,即某些事实导致了人们自卑。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产生取决于个体对各种事实(挫折,缺陷,不足之处等)的评价和态度。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能使所有人都产生自卑。只有那些认为“考试不及格,一切都完了”的人才会自卑、消沉,而认为“这次考试不理想,虽然使人有些不快,但还有机会下次争取考好一点”的人则不会自卑,而是化失败为动力。可见,自卑的产生与否主要是由学生的心理随度如何,乐观与否决定的。

3、孤僻性。由于某些原因(如自卑,父亲离异,家庭不和睦或家庭粗暴教育等),一些学生过早地接触痛苦,在一种畸形的“自我保护”动机驱使下,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外界交流。对周围的人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冷漠。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亲密的人际关系,在班上往往不受欢迎,甚至遭受同学的讥笑与排斥。他们不愿把平时受到的挫折、失败、痛苦、悲伤倾诉给同学,而都郁结于心,超过了他们心理所能承受的能力,再加上紧张的人际关系,令他们更加孤僻,更容易发展为抑郁的心理。

4、焦虑性。焦虑反应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担心害怕的感觉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生。如面临一个新环境,面对有权威的人物或进行某项重大活动之前,人人都产生焦虑。但许多人的焦虑是暂时的和适度的,并不影响生活和学习,有些人的焦虑反映却不同,持续的时间较长,并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这种过度的,明显的影响生活的焦虑反映即为焦虑症,即焦虑心理障碍,有焦虑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对一些小事过于紧张,如对考试,体育测试,环境变化等紧张异常,日夜不安,恐惧。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甚至会导致心理失常,焦虑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学生心理承受力太弱有很大关系。

5、抑郁性。所谓抑郁是指心中有忧,愤不能诉说而烦恼。一些中学生由于自卑孤僻的个性,不良的人际关系等原因,常常不能或不愿把自己心中的忧虑倾诉给他人。同时也由于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差。

6、嫉妒性。中学生好胜心较强,易争强好胜,不服输,不愿屈居下游。一般的同学能够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采取正确的方法,迎头赶上,但那些具有嫉妒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却不能如此。他们不甘落后,却又不设法提高自己,而是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采取不当乃至非法

手段,损坏他人的名誉,来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嫉妒这种心理障碍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

7、脆弱性。意志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少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应有的意志力,心灵脆弱。主要表现在:他们虽也希望取得好成绩,做事却虎头蛇尾,怕苦怕累,不肯认真下苦功,对考试抱一种侥幸心理。而一旦考试失败,就一厥不振;生活上,由于他们过分依赖家人,对基本的生活技能掌握较少,自理能力差,容易因四处碰壁而对人生悲观失望;另外,也有为数不少的中学生把学校纪律、制度看作是一种束缚,难以用纪律、制度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组织纪律性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家庭因素。孟子有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然而,我国日益增多的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已习惯了依赖父母为自己铺平道路,铲除荆棘,用父母及周围的力量去“绕过”困难。父母太多的关注和照顾使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去独立面对困难、挫折。这就使他们的意志品质比以往任何时代的青少年都显得薄弱,以致闹出“妈妈陪儿子上大学”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来。(2)学校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大氛围下,学校未能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其一,忽视了意志品质教育,极少开展着力于锻炼学生意志的各种竞赛、活动,使学生意志力得到磨砺的机会较少。其二,学校的纪律、制度仍欠严密,力度不足,对学生的约束力不大,导致相当部分学生的纪律涣散,使其意志力、自制力不能在纪律的约束中得到有效的强化;(3)社会因素。近年来,社会对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的坚韧不拨、艰苦奋斗精神的宣传不足、使之难以深入民心,形成积极的社会效应。相反,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则较多。例如:游戏机室、酒吧、歌舞厅这一类娱乐场所遍布城乡,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诱惑;“读书无用” 、“勤劳不能致富,致富不用勤芳”等歪风仍在毒害着中学生;一些宣传媒体引导不当,经常极尽渲染之能事地夸大报道,诸如“某某演员因被某著名导演看中而一炮走红”、“某某靠炒股赚了大钱”等消息,令学生误以为成功只靠运气,无需个人努力,更无需很多知识。

8、情绪性。过去,人们常言“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十多岁的孩子己开始品尝忧愁的滋味。有道:五月的天,孩儿的面,说变就变。有时开心,欢呼雀跃,干什么都来劲;有时烦躁,乱发脾气、扔东西,甚至向他人宣泄;有时灰心丧气,情绪一落千丈,天掉下来也懒得管……。总之,青少年的情绪可谓“风云变幻”,难以捉摸,偏偏不少人,事事被心情牵着走,做情绪的俘虏。这种“风暴式”的情绪对青少年的成才有百害而无一利。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1)青少年时期,由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还不稳定,情绪丰富而强烈,起伏变化大,富有冲动性,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情感,致使情绪极不稳定;(2)一般的父母都以为,小孩子少不更事,情绪变化不是问题。父母们往往只顾一味挣钱,满足儿女的物质需要,而疏于与儿女沟通、关注其情绪变化,使青少年的情绪就缺乏积极、主动的调节;另外,有些父母本身就十分暴躁,喜怒无常,更有甚者把儿女当“出气筒”,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绪、性格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不少学校还没意识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情绪,战胜消极情绪的重要意义。通常是在出现问题后,才去找个别学生进行教育,治标不治本,收效不大。

9、网络成瘾(即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 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我国的网民至2003年底已激增到7950万,其中18岁以下的占18.8%,18-24岁的占34.1%,可见,我国的网民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报告,仅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就约有13万人,占14。8%。患上IAD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等无异。互联网对这部分青少年而言是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网络成瘾导致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学业成绩下降、损害身体健康、人际交往障碍、人格的异化、道德感的弱化等等。导致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包括心理、社会及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其中心理问题的存在是青少年成为IAD高发人群的重要诱因。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在研究中发现高焦虑、低自尊、忧郁、自我概念不明确者更容易网络成瘾,这四项程度越深者成瘾程度更严重。

3请联系实际谈谈人们常见的职业心理障碍有哪些,并针对实际情况说明如何克服。

要求: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切忌空洞

情感困惑和危机。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量个案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对他们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就业压力。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2请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在婚姻和家庭中会产生哪些心理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要求:如果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更好。

有人说,社会学家谈婚姻与爱情,较多地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及社会整体的稳定,是从宏观看问题;心理学家往往是从个体看问题,较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体验,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谈论社会性,是从微观看问题。

请看,两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如何从各自的角度谈论这个老套话题。———编者

社会学家陈一筠:人们对爱情的一个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堕入情网”就是爱。

当代男女对婚姻的期待更多是文化与心理方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夫妻感情。婚姻从昔日的“生育合作社”、“经济共同体”过渡到今天的“文化———心理———感情群体”,这是两性关系的巨大历史进步与文明成就。男女以感情为结婚的基础,又以“感情破裂”为离婚的理由,“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这句恩格斯的名言,被广为引用。这些都表明,时代进步了,婚姻观念确实在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在婚姻法修改中,人们争论得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便是所谓“第三者”、“婚外情”问题。某当初因“爱情”而结合的夫妻,其中一方后来又与另一位异性产生了新的“爱情”,进退两难之中,就索性单方宣布前一次爱情“破裂”,好以第二次爱情取而代之,于是申请合法离婚;有的当

事者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决定让两种“爱情”和平共处,大胆养情妇、“包二奶”,来个“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在这类“爱情”现象面前,法律确实显得很尴尬。法官无权诊断夫妻之间的感情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亡”了;也无法判别“合法配偶”与“非法配偶”究竟谁的爱情是货真价实的。

前面已经谈到,夫妻之间的爱情或感情,属于心理层面的关系,它受双方知识文化水平、人格素质、道德意识、价值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属于爱情和感情的问题,应通过双方沟通、道德内省和心理咨询等方式来解决,法律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但法律可以用倡导性条文对道德调节的方向施加积极影响。

作为一名研究婚姻家庭的社会心理学者,我想从知识传播和心理探索的角度对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作一点粗浅的说明,也许可以供那些在无奈之中把感情问题诉诸于法律的当事人参考,也希望法官们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多一个法律之外的角度。

古今中外,人们对爱情的一个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堕入情网”就是爱。这一误解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堕入情网确实是主观体验到的一种酷似爱的感觉。当一个人堕入情网时,他或她当然就觉得“我爱她”或“她爱我”了。但这里有两个明显的问题:第一,堕入情网的体验首先主要来自性的欲望,只有当一个人有性动机时,才会堕入情网。为什么母亲爱孩子或兄弟姐妹之爱不会使人堕入情网呢?第二,任何堕入情网的体验都是短暂的,无论你与什么样的异性堕入情网,当激情过去之后,就会“破网而出”。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通常所称的“爱情”多变,爱情的强烈性与婚姻的稳定性没有必然联系。今天,经过精心装点与粉饰的浪漫爱情,更有诸多的心理原因使其难以持久。首先,性动机本身是不专一、不稳定、不长久的一种本能欲望,召之即来呼之即去,一旦满足即告消失。浪漫爱情的主观性和虚幻性也是靠不住的。每个人按照主观的感觉去理解爱情,与恋人在一起时,仿佛天空都特别蔚蓝,阳光都特别灿烂;浪漫爱情把恋人的心理能量暂时地、强烈地激发出来,使双方都不知疲劳,不觉饥饿,不畏寒冷。那些痴迷于爱情的男女,内心不由得发出种种优美的信号,去赞颂世界上的日月星辰,觉得一切花香鸟语都因为自己的爱情而增添了魅力。浪漫爱情的这种主观性有着巨大方魔力,它常常使一对对不般配的男女结为夫妻。“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浪漫爱情的虚幻性使然。当蜜月过去,夫妻长久地朝夕相处,对方那个真实的他(她)暴露无遗之后,双方的内心都可能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于是就有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至理名言。那些“感情破裂”、“婚外情”、“姘居”、“包二奶”之类的案件中,其实许多人不过是想通过

法官的帮助而推翻当初的“爱情”承诺。那些背弃了昔日海誓山盟的男女,在法庭上坚持说自己与新的爱侣才是真正的“神圣同盟”,不惜找出种种借口来为自己的移情别恋做一番美丽的辩护,从而激怒对方,使对方也不惜举起利剑去伤害自己当初所爱并多半还在爱着的配偶。面对那些从爱情到无情的男女,试问,若不具备婚姻心理学常识,法官们将如何审案?法律是枯燥的,婚姻生活却纷繁复杂。一方脱口而出的“感情破裂”四个字,难道真的就能在法庭上决定相守已久的夫妻及其孩子的命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健康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要求:1、言之有理,言之有据;2、要求举出实例,并对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3、内容不少于1500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无论你是那一个角色,都想成为最好的,工作要越干越出色,生活要越来越有品位与情调,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有时甚至令我们觉得自己每天都好像生活在“生死时速”中。没有时间放松自己紧张的心,没有时间让自己疲惫的精神缓冲一下……就在这不知不觉的忙碌中,健康好像离我们逐渐远去,快乐也不见踪影。曾经有一位专家说,健康其实是很善良的,你善待它,它也会同样的回报与

你,让你生活得更加快乐;相反,如果你漠视甚至轻视,它会让你的人生没有快乐。相信这也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为了自己,为了生活,为了将来,我们一定要把健康留住,把快乐留住。

健康首先来自于良好的生活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许多人尤其是青年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宵工作或娱乐,白天则无精打采,而这种无规律生活的代价就是远去的健康。医学专家说,人体的新陈代谢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相对稳定,符合自然规律的生物钟就是对生命的关爱,关爱的关键就是适时、适度。健康来自于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与健康相依相伴,也是一种最简单的寻找快乐的方法,它不仅会为你带来一个好身体,一个好的精力,更会让你有一个好心情。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将会为你的自己变得丰富多彩。各种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健身操、跳绳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加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让身体得到全面锻炼,还可以让你的情绪高昂起来,专家认为,在非常疲劳,感觉压力大的时候

,加入到一个令人兴奋的群体里进行健身运动,对情绪及体力的调整最为明显。如果你是一位女性,还可以选择到专业俱乐部做做舍宾或者芭蕾,在优美的音乐中,塑造自己完美的体态,重新恢复自信,也会让压力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得一干二净。健康来自于快乐的心态。民间曾经有一句俗语“一个小丑进城,赛过一打名医”,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会用大量有效的数据来向你证明,快乐是治疗身体和健康疾病的良药,而且还不会有副作用。快乐的心境,帮助你舒展全身的肌肉,脑垂体被激活,清洁呼吸道,并且加大肺活量,体内血液循环速度加快,氧气的供应量增加。同时促进身体释放出一种神奇的物质,是天然的止痛剂和舒缓剂。既然快乐对健康如此重要,那就让我们在日常原本的平淡生活中不经意间多增加一些快乐的色彩,做一个快乐的人。其次,人的健康与情绪也有密切关系。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高兴、愉快、欢乐、喜悦、轻松、欣慰、悲伤、害怕、恐惧、不安、紧张、苦恼、忧郁等都属于情绪活动。

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积极情绪对健康有益,消极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可见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人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例如,人在恐怖时,会出现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身体各部分积极地动员起来,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需要。

过度的消极情绪,长期不愉快、恐惧、失望,会抑制胃肠运动,从而影响消化机能。情绪消极、低落或过于紧张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种疾病。因此,只有保持乐观的情绪,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会有波动的,应该主动摆脱不良情绪。当有什么事使你烦恼的时候,应当畅所欲言,不要闷在心里。当事情不顺利时,不妨避开一下,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可能会使精神得到松驰。如果要办的事情较多,应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一次只做一件,把其余的事暂时搁在一边。如果你感到自我烦恼,试着帮助他人做些事情,你会发觉,这将使你的烦恼转化为振作,产生一种做了好事的愉快感。

一个人的情绪,主要受精神意志控制。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要提高道德修养,要树立远大理想,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要学会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自觉运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

体育锻炼也是消除心中忧郁的好方法。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使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去,转称和减轻原来的精神压力和消极情绪;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深肺部呼吸,使紧张情绪得到松驰。因此,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中国文学

1.“楚辞”具有三重含义:指战国时代,我国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指爱国诗人屈原以及后来其他一些作家用这种诗体写的诗;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选辑而成一部诗集,定名为《楚辞》。

具体地说,“楚辞”原是楚地民歌的形式,是战国时期产生于江汉楚人中的一种诗歌新体。因其学习、发展了楚地民间文学样式,作品中运用楚地方言声韵,着力描绘了楚地山水风光和民情物产,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最著名,故又称“楚骚”和“骚体”。 2.远古神话是原始人创造的一种叙事文学样式。它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神话是原始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3.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就本来的意义说,诸子散文是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论说文,不是文学作品。但包涵着文学因素,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价值。先秦诸子包括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分别代表儒、墨、道、法各家的著作。

4.赋作为一种文体,盛于两汉。赋可分为古赋、俳赋(即骈赋)、律赋、文赋四种。

古赋也称汉赋,盛行于两汉。汉赋富有文采、韵节,是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兼具诗歌和散文体裁特点的一种特殊文体。汉赋可分为大赋、小赋。汉赋以大赋为主流。赋的基本特点是“铺采摛(散布)文”、“体(体察)物写志”。

5.“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后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为了区别于文人制作的乐府歌辞,习惯上把采自民间的歌辞称为“乐府民歌”。

6.《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不是一人一时所作,但风格内容大体相同。《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7.赋、比、兴本是古人在谈及《诗经》时使用的三个名词。后来大都采纳朱熹的解释。他从“诗言志”的观念出发,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简单地说,赋就是直书其事,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物起兴。8.配合《春秋》的编年史,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左传》)三种。前两种是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9.《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主要是孔子弟子所记,南宋以后,《论语》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及《孟子》,称为《四书》。《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只说自己的观点,不加以充分的论证。

10.建安时期的作家在作品中描述丧乱及感慨身世,表露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风格慷慨悲凉、明朗刚健,语言清新通脱,色彩华丽。后人把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称为“建安文学”。这些作品表现社会动乱的现实和民生疾苦,情调悲凉慷慨,文辞刚健遒劲,风格朴素明朗,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注重真性情流露,而不崇尚辞藻雕饰的文风,以有“风骨”著称,称为建安风骨。

11.正始文学的流派之一。以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为代表。他们崇尚老庄,爱好清言,但对社会矛盾不甚关注。诗歌以抒发自己的现实感受为主,内容较深厚,

艺术技巧圆熟,阮籍、嵇康是其代表。

、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作品?

答:内容:《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中的诗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也称为《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6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两部分。《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颂》中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风、雅、颂,是《诗经》按乐调的分类。“国”犹“方”,指地域。“风”是乐调。“国风”就是地方的乐歌。“雅”字通“夏”,周人当时称王畿为夏,所以《雅》实际是产生于西周王畿的乐歌。“颂”与“容”古字通用,即“形容”,颂诗就是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歌舞辞。

代表作品:(一)反映劳动和生产的诗篇。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周南》中的《芣苡》,《葛覃》,《豳风&26;七月》。(二)反对剥削和压迫的诗篇。例如《魏风》中的《伐檀》;还有《硕鼠》,《王风&26;葛茧》,《邶风&26;北风》。(三)反映征战、徭役和离乱的诗篇。例如《唐风&26;鸨羽》,《小雅&26;何草不黄》,《豳风&26;东山》,《秦风&26;无衣》,《小雅&26;采薇》,《君子于役》(四)反映爱情和婚姻的诗篇。例如《周南&26;关雎》,《邶风&26;静女》,《召南&26;摽有梅》《秦风&26;蒹葭》《郑风&26;狡童》《鄘风&26;

柏舟》《邶风&26;日月》《唐风&26;葛生》《邶风&26;谷风》和《卫风&26;氓》(五)反映社会黑暗腐朽的政治讽刺诗篇。例如《邶风&26;新台》《都风&26;墙有茨》《秦风&26;黄鸟》《小弁》《民劳》《桑柔》(六)古老的祭歌与颂扬祖先创业功绩的史诗。如《大雅&26;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2、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答: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代表性作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田园诗是他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新苗,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他的田园诗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一个从仕途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而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然含有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3、简述《雷雨》中象征性意象的运用?

答:象征性意象是指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抽象的观念。象征性的意象在曹禺的话剧中大量存在。一种是以场景、道具的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如《雷雨》中死气沉沉、充满压抑感的周公馆;二是以人物性格的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例如具有“最…雷雨?性格”的蘩漪,她那种极端和矛盾的性格,与狂躁郁热的“雷雨”的象征意蕴是如此吻合;三是由作品命名构成的象征性意象,如“雷雨”,既是一个实存之物,同时又是某种观念的象征。这些象征性意象从不同层面烘托、渲染了戏剧的诗意氛围,就像一层厚重的天幕,笼罩着作品的一切事件与人物心态,从而成为戏剧有机的组成部分,以至于一旦缺少了它们,演出就可能会失去生命的灵动。1.远古神话对中华民族精神和后世文学的影响?

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它对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远古神话中反映出一

种奋斗、拼搏精神。夸父与日竞走,就是这种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

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一般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神话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而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那种新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作家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

神话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鼓舞人们的创新精神,对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作品的创作起重要作用。 2.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为例,分析《论语》在艺术上的特点?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只说自己的观点,不加以充分的论证。同时,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的形象。

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通过孔子与其弟子坐而言志的描写,表现了四位弟子不同的性格以及师生对话时融洽的气氛。文章一开始交代了谈话的人物和方式。最先发话的孔子,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这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他急噪、坦率的性格。他这种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孔子的微笑,这微笑中有理解和宽容,也有善意的轻微批评,显示了孔子豁达的态度。冉有可能意识到子路的不够谦让,所以回答时显得彬彬有礼。公西华的回答更加谦虚,他不自诩能治理国家,而委婉地表示,愿意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怎样治理国家。在四位弟子中,曾皙的回答最为出色,他的出场不同于别的弟子,一边聆听孔子与他们的对话,一边悠然自得的鼓瑟。这一举动反映了当时和谐对话的气氛。孔子提问时,“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他的答词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他那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这一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暗含出世隐居的心态。因此喟然而叹,这喟叹既表现孔子对曾皙答词的赞同,又表现孔子对曾皙所勾画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间感情上发生了共鸣。

3.《史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让事实说话,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客观叙述并不是没有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只是隐藏了起来而已。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在事件活动中的对比,其感情倾向也体现出来了,这是所谓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

《史记》很多传记包含生动的故事。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开这些故事,由传中人物直接登场表现自己,使读者几乎感觉不到叙述者的存在。这些故事具有很多优点:一、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二、故事情节紧张,文章结构紧凑,避免冗长松缓的叙述;三、具有很强的文学表现效果。

《史记》以实录著称,但为了追求生动的艺术效果,它运用了很多传说性的材料,在某些细节方面必定要进行加工,这是典型的文学叙述方法。

《史记》创造了“互见法”,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将同一件事情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

司马迁善于通过生活细节描写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为了表现人物,司马迁还通过许多紧张斗争的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物在紧张的斗争中,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

《史记》在语言运用上善于用符合人物身分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神情态度和性格特点。

4.分析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表现在他善于把丰富的感情、层叠的蕴涵集中浓缩,托物比兴,即景言志加以表达。他还惯用层层转折、以退为进、盘旋而下只类抑扬顿挫的手法,使要表达的内容愈转愈深。

5.分析《西厢记》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老夫人是全剧中冲突一方的代表。作为已故相国的夫人,要维护相府门第的荣誉,必须要使女儿的婚事符合封建门第观念,所以不能容忍张生与女儿的结合。但在无力解围时,她又当众宣称:“但有退得贼兵的,将小姐与他为妻。”这是她在冲突时表现出的权诈机变的一面,俨然抛弃了原有的道德门第标准。然而一旦解围,她又回到原来的态度,翻脸不认人,直到最后仍坚持要“金榜提名时,才能洞房花烛夜”的传统标准。所以她是冲突中的封建卫道士,代表束缚青年自由爱情的封建礼教,同时暴露出封建道德的虚伪和残酷。

红娘的意义在于她是正义和自由的维护者。在《西厢记》中她既是戏剧冲突的推动者,又是反抗封建礼教的鼓励者和代言人。

莺莺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她不顾母亲反对,鄙视郑恒这个尚书之子,许身清贫的张生,证明她具有反封建的爱情观。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她的全部唱词不仅充分表现了她的内心情感,并形象地得以表现。她因思念张生和考虑未来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最重要的是“此恨谁知”,她觉得在爱情与功名利禄之间,后者只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她恨“拆鸳鸯在两下里,”只求“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已不合一个相府淑女的价值观,而是追求自由爱情的叛逆者的宣言。

浅议孙犁小说《荷花淀》的写作风格

《荷花淀》是最能代表孙犁小说风格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品。《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白洋淀的妇女不仅是勤劳、能干、识大体的,也是多情的、乐观的、坚强的。水生嫂等妇女们的成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巨大变化。作者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歌颂了冀中地区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孙犁的小说之所以具有“诗体小说”的美誉,主要是因为无论写人、记事、写景都总是充满了诗情。。《荷花淀》就是这样一篇充满诗的美感的作品。

首先,《荷花淀》在写人方面非常注意揭示人情美、人性美,从而使作品有了一种抒情美。小说的一个中心任务当然是写人,《荷花淀》的成功也首先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然而《荷花淀》的写人又有自己的特色。作者写人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抓住最能展现人性美、人情美的场面,人物语言、动作,细节等,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凸现人物的可贵品质。

其次,注重写景的抒情性。如作品开篇水生嫂“月下编席”那段描写很有诗意,它使人物犹如仙子,与明月、清风、银白的水、透明的雾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构成了妙不可言的诗的境界;同时,这景色又与具有着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应,彼此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灵美。再有,作品写荷花淀伏击战时,也有一段景物描写,通过奇妙的比喻,使景中有情,很好地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深切之爱。

第三,《荷花淀》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它结构简洁、灵活。从全篇结构看,作品力避平铺直叙地串联故事情节,而是采用了把“生活的碎块”连成一体的结构方法,以水生参军为开端,以水生嫂性格发展为线索,通过一连串充满生活情趣的典型画面,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而这一连串生活画面,有的详写,如“夫妻话别”;有的略写,如“伏击敌人”。这样,使作品疏

密相间,详略得当,具有一种诗的节奏美。

给母亲写一封短信,汇报自己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体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史记》,西汉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2.苏轼,字了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20岁举进士,后多次被朝廷命官又多遭贬谪。

3.杨绛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4.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戏剧家、散文家。

5.督师,指挥军队作战。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点:

1.《都江堰》一文采用了对比手法

(1)本文将都江堰与长城这两个世界文明史上的大工程对比,令其相互作用,闪烁出哲理的光辉。

(2)本文紧紧抓住“社会功用”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不仅对比的两项“都江堰”和“长城”搭配得新,而且意义生发得新。这“二新”显示了文章的取势甚高。

以上两个要点,每个5分

2.《告白》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

(1)以情取胜,情景交融;

(2)想象奇特

以上两个要点,每个5分

三、分析(本题20分)分析下面一段文字的修辞特点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1.这一段文字运用了相同字首尾相接的顶针修辞方法。

2.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绵绵无穷,醉梦交织,颓唐郁结的心情,无以消解的表达效果。

以上两个要点,每个10分

四、古文翻译(本题20分)将下面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于是孙武派遣使者报告吴王说:“队伍已经操练整齐,大王您可以下来校阅,只要是您想要用到她们的地方,即使要她们赴汤蹈火也是可以的。”吴王说:“你算了,回屋吧,我不想下去看。”孙武说:“大王您仅仅是喜好兵法的言辞,并不能把它们用到实处。”从此阖庐知道孙武能用兵,最后终于用他为将。后来吴国往西破了强大的楚国,攻入郢都;往北威震齐、晋两国,名声显扬于诸侯国间;实在是受到孙武兵法的赐予。

五、考核题型举例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四、古文翻译(本题2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字灵皋,号望溪,清朝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清朝中叶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

2.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编辑而成的,主要记录了孟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学说以及哲学、伦理和教育思想。通行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等。

3.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五四”时期首倡文学革命,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胡适在文学、哲学、史学以及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有重要建树,著述有《胡适文存》等。

4.字长庚,明代科学家,具有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自然科学理论上有突出成就。主要著作有《天工开物》、《野议》、《论气》、《谈天》等。

5.字卓如,号任公。光绪年间的举人。我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要著述有《饮冰室合集》

二、简答题(本题20分)要点:

消息与通讯从结构、时间和表达方法上有以下不同:

1.从结构上看

消息的结构,常常被组织成一导语、二主体、三背景、四结尾的格式;通讯则不然,它的结构要自由灵活得多,可因题材而异,因内容而异,因记者水平而异。

2.从时间上看

虽然消息和通讯都要迅速及时,但消息是刻不容缓,遇事即报;而通讯一般要作较深入的采访,写作后见报的时间略晚于消息。报社在处理这两种稿件时,也常常是先发表一个消息,随后配一篇通讯,这也说明它们在时间上的不同。

3.从表达方法上看

由于消息写作在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要比通讯严许多,因而在表现手法上,就不如通讯那样自由灵活、变化多端,描写、议论、抒情等等也不如通讯那样多;记者的风格,也不象通讯那样容易得到发挥和体现。

前两个要点,每个6分;第3个要点8分

三、分析(本题20分)

《荔枝图序》对荔枝的说明分成产地、树、果实三个大的层次。

(1)写产地,只用了一句话,很简要。

(2)写树,从树形以及叶、花、实几个方面来说,也只做简单概括的介绍。这是因为,根据写作意图,文章的重点不在这里。

(3)重点是放在对荔枝果实的说明上。作者按照“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这样的顺序,由整体到部分,由外观到内部,由观赏到品尝,一一写来,既具体又形象。全文层次井然,详略得当。

前两个要点,每个5分;第3个要点10分

六、古文翻译(本题20分)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译文:因此水旱灾害没有发生也会闹饥荒,严寒酷暑没有袭来也会生病,自然界的反常现象没有出现也会遭凶险。(乱世)所得到的天时条件和太平时期相同,可是遭受的灾祸却与太平时期不同,不可以埋怨天,他们所采取的措施使得这样啊。所以明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区分,才可以称得上是圣人。

浅谈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素质教育

浅谈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浅谈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素质教育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素质教育目前,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一切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动力,也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加强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一、要有良好职业道德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它们是国家各级各类干部的后备军,也是国家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教育出来人才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要使高校的教学管理有效地进行,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思想素质,要作风正派、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扰。教务管理工作内容枯燥,事务繁琐,工作要求细致,工作中应坚持原则,平等待人,廉洁奉公,光明磊落,对考试、毕业审核等一些政策性较强的事务应严格把关。教务工作承担的任务决定了教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政治品质,在工作上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平凡岗位、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对师生热情服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二、加强业务学习,实行现代化管理1、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来源渠道不一,加之教务管理人员整天限于繁杂的管理事务而不能自拔,很难抽出时间进行自我充电和业务培训提高,代写本科论文导致大多数高校的教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此,必须通过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召开教学管理研讨会,编印学习资料,组织观摩交流,进行经常性的在职培训,加强对教务人员的知识更新特别是教育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现代化管理知识。另外,

还要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蓝图,而专业课程是组成教学的基本单元,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都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作为教学管理者也必须熟悉和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计划的制定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的组织和安排。2、每一个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都应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应做到言简意明、该断就断,以避免陷入被动境地。教务管理工作涉及各专业的教师、学生,情况复杂。管理人员必须能深入实际,对周围事物作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情况,善于获取与管理有关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如高等院校的办学动向、新的管理方法、社会对专业的需求、人才的要求等)。另外,现代科学管理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管理。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教务管理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务管理人员每天要接收和处理大量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不断开拓进取,增强研究创新能力。要不断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重视加强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程序,熟悉有关管理软件性能和使用技巧,在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时,正确分析信息的性质和轻重缓急,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当好院领导教学改革决策的好参谋。

计算机一级网络安全素质教育考试大纲.doc

2019年计算机一级网络安全素质教育考试 大纲 一级网络安全素质教育将于2019年9月首次开考;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网络安全素质教育考试大纲(2019年版) 基本要求 1.具有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2.了解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法律法规标准 了解网络攻击的目的、步骤和安全模型 4.掌握Windows系统安全防护的措施 5.掌握移动和智能系统安全防护的措施 6.掌握网络应用安全防护的措施 7.掌握常见安全威胁的应对措施 8.掌握病毒、蠕虫和木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 9.掌握典型网络安全工具的配置和使用 10.具有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行为安全规范 考试內容

净一、网络安全概述 1.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 2.网络安全定义、属性和发展阶段。 3.络安全与保密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网络攻击与安全模型 1.网络攻击目标、步骤、趋势与分类。 2.典型网络安全模型 三、计算机系统安全 1.账户设置与管理的方法。 2.通过各种设置实现注册表安全的方法 3.策略安全设置方法。 4.三层安全密码的设置方法 5.系统补丁和更新的方法。 6.文件加密与共享设置。 7.端口概念与开放、关闭端口设置方法。 8.对系统和文件进行备份与恢复的方法。 四、移动和智能系统安全

1.Android安全威胁与措施。 2.iOS安全威胁与措施。 3.智能硬件安全威胁与防护措施。 4.认证安全。 5.权限管理与隐私保护。 6.数据安全。 五、网络应用安全 1.浏览网页及网上各种应用的安全措施 (1)浏览器安全设置 (2)安全浏览网 (3)安全收发电子邮件。 (4)安全使用IM软件 (5)安全扫描二维码。 2.电子支付安全措施。 (1)网上购物安全。 (2)防范电信诈骗。 (3)防范仿冒页面。

高校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2012年4月11日学工会议发言稿 素质教育,是指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人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人的生理、心理、文化、能力和道德为内容,以激发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手段,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文件《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将未来南开大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核心观点定义为“公能”。“公能”一词最早见于晋代袁宏所著《后汉纪·顺帝纪》:“峻(任峻)以公能,召拜选。文武吏各尽其用,发剔奸盗,不得旋踵,民间皆畏之。” 结合目前我院现状,所谓“公能”,即“公正能干”。“公正”是指要培养“明事理,辨是非,懂大体,晓全局”的学生,而“能干”则是指要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实用型学生,这也将是我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文件中提到了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的三个转变: ——在办学观念上,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即真正实现“一切以学生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是集教学、科研、队伍、基地等于一体的育人综合平台,学科建设要为“育人”服务。 ——在教育内容上,从侧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提升素质”,即要超越知识教育,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知识是提升素质的必要内涵和重要载体,既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培养模式上,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努力形成学生自觉学习的生动局面。既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教学互动。 在这三个转变的思想指导下,本系同仁经讨论,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有一些想法,愿与诸位分享。 大学生的基础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即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四者是相互促进。美国各高校相当重视“通识”教育,创立了一整套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1945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领导的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能有效地思考、清晰地交流、明确地判断和正确地辨别普遍性价值的人。20世纪50——70年代,哈佛校长德理克·博克指定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主持改革通识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在以后的时间里哥伦比亚、哈佛、迪堡等许多大学都创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课程。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具体职业做准备,而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一个大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和工作,他们首先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学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应该将视角放在学生的“通识”教育上。并且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不应该仅仅限于通过学生工作,学生活动以及有限的几门思想政治教育课,而应该在课堂授课领域内增加比重,强

加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2年第09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9,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5期) Total No .285 收稿日期:2012—05—12 作者简介:张虹然(1980—),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法。 王昕(1976—),女,河北承德人,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 项目简介: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高等院校创新型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3318。 加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张虹然,王昕 (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17) 摘要:大学,自诞生以来就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于科技人才发展的需要,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出现了许多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共识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006—03 现代大学生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就必须 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的基础,业务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关键,身心素质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高等教育重视专业人才培养,人文教育受到冷落,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低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全球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文化素 质教育的内涵, 理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实质,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1999年,原 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至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框架基本形成。弄清楚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前提是要把握好文化素质的内涵,长久以来,由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者对于文化素质理解有偏差,致使文化素质的概念理解也比较混乱。关于文 化素质的内涵,原西北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岂 之老先生把“文化素质”看做知识和能力的汇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较广泛的知识;2. 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3.方法:分析和观察问题的方法;4.仪态:有文质彬彬的仪态,语言举止文明优美;5.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可以把文化素质的含义总体归纳为:文化素质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般体现。归结起来,有关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理解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方面内容。学者们对人文知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广泛的讨论和深刻的研究。学术界一致认为,人文知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必须经过内化和升华才能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才能形成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人文教育不能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恰恰相反,人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把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然而,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上,教育界主要存在着两种分歧。其中,主流观点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核心是“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就是要改善其人文素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教育专 6

素质教育理论

编者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为创造性的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特编辑整理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资料供大家学习借鉴。 一、素质教育的立论基础 近几年来,围绕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然而,我国素质教育的兴起之初并不是“至上而下”进行的。这既是说,素质教育实践的起因来自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使教育现代化内含着基础教育素质化的本质要求的结果。因此,应该从理论上对素质教育问题作深入探讨,并首先找到其站住脚、深入下去并使之走向科学化,以作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指导。一般认为素质教育立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素质教育的科学指导思想。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其次,马克 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研究现代社会与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系统科学基础:素质教育目标设计与功能的整体优化。 3、心理学基础:素质教育实施的心理保证。 4、人才学基础: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化。首先,人才学中关于合格人才、专门人才、杰出人才三类人才的划分以及人 才的成才规律的揭示,给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启示。其次,人才学中关于人尽其才的研究表明,所谓人尽其才,并不是仅仅尽其现有之才,还必须不断提高其潜在的才能。 5、未来学基础: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第一,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因此应让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应有传统教育相现代教育转化,既有注重经验的传统教育,向注重信息知识的未来化教育转变。第二,素质教育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培养内向型、书斋型人才的局面,转向培养既关心现实,又关心未来,有深谋远虑,为未来铺路,为后人造福的外向型开拓性人才,培养勇于进取、善于创造、具有极强应变能力的人才。第三,素质教育必须开放,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一切有关教育的方面发展。 6、教育学基础: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依据。 7、社会学基础:素质教育理论的现实要求。首先,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我国的国情是其实施的广阔背景。其次,无 论是当代教育还是未来教育都应是一种全面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活动。第三,素质教育应是一个网络化的教育体系,它不仅仅指学校教育本身,而应包含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惟其如此,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更快、更好地得以实现 二、素质教育的概念 1、什么是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质有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先天特点的含义;还有后天的素养,及平日的修养。修养则是一种养成,表明发展的状态、水平。可见,素质概念既可以从生理又可以从心理方面去解释;既可以说是人的“原始的状态”、“本来的性质”,即先天的素质,其中如遗传素质,又可以说是人在后天形成和发展的状态、水平,即通过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养,如现有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等。 2、什么是素质教育? 简言之,它是全面发展或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所进行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教育紧紧围绕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来进行,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冷落的“陪读”地位。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选拔”和“淘汰”教育。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教 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他批评只为少数可能达到最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准备阶梯的教育是最大的浪费。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选择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就从教育对象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盛常青1,李红艳2 (1.湖南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长沙410205;2.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强调人文素质教育无疑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校全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接着从实际出发,揭示了目前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0)11-0285-02 1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是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和谐校园是现代高校教育追求的目标,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形成和谐校园的一种重要途径。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对世界、民族、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和理性判断,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成为建设我们和谐社会的一股强大力量。 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都需要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把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大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达到使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培养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 (2)是教育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学生,以人为本的指在教育过程中以教育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地展开各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在高校开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巩固学生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境界,升华人格,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点,调动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全面发展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代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3)是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当今世界上就普遍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各种专业技能教育受到各高校相当的重视。因此,开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欣赏力,丰富大学生的人文底蕴,形成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内在情感的提升。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和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的倾向,使得21世纪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富有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质。 同时,通开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在提高学习效率。如开设不同的人文素质类课程,以课外实践活动,营造校园文化等多种形式开展,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改变专业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4)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一个专业下所设置的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通过不同的课程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现在一般的高校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必修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人文素质课等类别组成。每一个类别下又设置多门课程。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一定学分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大学美育》、《音乐鉴赏》、《影视鉴赏》、《大学语文》、《唐宋诗词鉴赏》等。这样的课程体系才算是完善的。 2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都受到极高的青睐,各高校教育都把目光投向科研成果,在课程的设置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开设大量的科学技术类的课程,加大专业技术教育力度,强调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唯专业技能是瞻,而忽视人文教育,缺乏或漠视一定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最终培养出来的“高素质”知识人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 (2)开设了一定的科学人文素质课程,但目标不明确,精品课程少 目前,各高校都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都增设了人文素质类课程。然而,通过研究各高校的培养方案就可以发现,课程设置过分注重专业教育,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上,人文素质教育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基本上是全校任选课,一般是6个学分左右,而总学分一般都是165分左右。学校每年真正能开出来的人文类课程的开设较少,学生很少选到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课程。而且,课程开设随意性较大,课“因人而设”和“人走课停”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目标不明确,精品课程少之又少。课堂管理松散,考核要求不严,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3)学生人文知识面窄,缺乏人文底蕴 在对大学生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除教材上老师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外,现代大学生对中外历史、哲学、社会学、艺术学、科学技术史等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当代大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语言、文字不规范,错字连篇,文理不通,相关的语文理论知识缺乏;艺术修养较差,文学功底浅,欣赏品位偏低,不会欣赏艺术作品,更听不懂交响乐等高雅音乐;有的学生甚至不会写请假条、申请书以及各类总结、调查报告、实习报告等常用材料,写出来也是语句不通,错字连篇,字体不整。这些现象充 文学界·理论新探 285 ·· 文学界

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通用内容-方便大家填写

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通用内容方便大家填写 自我评价 1刚开学时的我:随着又一个新学期的开始,我迎来了新阶段的学习生活。此时的我,心里多了份希望、多了份坚定,盼望着自己能在新学期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实现新的飞跃。相信凭借我的信心和努力,我能在这学期飞得更高、跑得更远。 2 我的发展目标:这学期,我要着力为即将到来的高三学习打好基础、做足准备。在语文方面,注意在课堂上紧跟老师思路,做好详实的笔记并在课后及时复习。在数学学习上,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遇到疑难时及时请教老师。对于英语,着重进行积累。在史地政上,做好课后巩固、理清概念。相信我一定能以一个非常好的姿态去迎接高三! 3 思想道德自我评价:我认为自己通过生活实践,以养成了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尊敬师长、热爱同学。在学校时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少年。 4 合作和交流自我评价:有较好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在学习生活上能和同学、老师、家长进行良好的交流、合作,相互交换意见和看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遇到不懂的的问题会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在生活上遇到困惑会和他人进行交流,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自己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学业情感自我评价:我认为自己对待学习有良好的态度,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各门学科都具备较高的探知欲,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想尽办法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学习态度端正,十分热爱学习。 5 运动和健康自我评价: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听从体育老师的安排,达到课标要求。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主动地抽出时间进行锻炼(每天下午坚持跑步等),强健体魄,为紧张的学习生活打好身体基础。 6 审美和表现自我评价:;平日里能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听从体育老师的安排进行锻炼,使自己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

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附1: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条例 一、综合素质A级证书 第一条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由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学联共同设立。 第二条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制度旨在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评价,在青年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建立正确的导向激励机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自立自强、奋发成才,同时向社会推荐优秀人才,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认证对象 第三条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的认证范围为:我省全日制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含本科生、专科生)。 第四条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对象无名额限制,凡符合本认证条例规定的,均可认证“综合素质A级证书”。 三、认证条件及认证办法 第五条认证基准 学业成绩总评优良,身心健康,无处分记录,曾获校级三好、优秀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或奖学金)一次及以上。 第六条认证条件 (一)参加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并受校级及以上表彰。 (二)获“挑战杯”等全国性科技竞赛鼓励奖或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三)在市(州)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校级

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在省级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其他类文章1篇及以上。 (四)文体活动中,获市(州)及以上奖励或校级一等奖。 (五)获国家级英语证书或国家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含425分)或计算机二级证书或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证书。 (六)取得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习并毕业。 (七)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获校级以上表彰,如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 (八)取得会计、秘书、程序员、运动员等国家级证书(不包括英语和计算机)。 (九)担任班长、团支书或校院(系)团学组织部长及以上职务或担任校级学生社团负责人(含副职)职务。 (十)在其它方面(不含一至九项)有突出事迹或专长受到省级及以上奖励的,请单列申请,附有关证明材料,最多可算两项计入。 第七条认证办法 “综合素质A级证书”每年认证一次。授予符合本认证条例第五条之认证基准,同时在第六条所列认证项目中满足5项(含5项)以上的大学本科在校学生和满足4项(含4项)以上的大学专科在校学生。 四、组织机构 第八条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组织机构为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学生联合会。 第九条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学生联合会负责“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制度实施中的领导、组织评审和协调工作,是认证活动的最高机构,具有最终裁决权。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 (A) 高效快递 (B) 质量传递 (C) (D) 高质效传递 [分值:] 2.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 (A) 应试教育 (B) 素质教育 (C) 高等教育 (D) 初等教育 [分值:] 3.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 (A) 教育思想 (B) 教育水平 (C) 教育经验 (D) 教育方法 [分值:] 4. 在国家、民族、阶级和政党都存在的社会,影响人们正确行动的首先

是()。 (A) 政治思想 (B) 思想素质 (C) 个人行为 (D) 社会行为 [分值:] 5.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 学取舍和深刻加工。 (A) 教学经验 (B) 素质教育 (C) 教育内容 (D) 教学方法 [分值:] 6.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 进一步提升。 (A) 深爱学生 (B) 忠诚职位 (C) 严于律己 (D) 铸造忠诚 [分值:] 7. 素质教育的()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 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A) 传统课程观

(B) 综合课程观 (C) 小课程观 (D) 大课程观 [分值:] 8.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 (A) 揭示事物本质 (B) 反映内在规律 (C) 符合客观实际 (D) 以上都是 [分值:] 9. 素质的形成过程表明,()是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A) 知识内化 (B) 知识外化 (C) 知识爆炸 (D) 知识传承 [分值:] 10.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 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A) 教学经验 (B) 培训经验 (C) 教育方法 (D) 课改方法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不仅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坚持“人文为魂”的教育理念。 标签:高校;教育;人文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亡,人才为基。国际上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龙头,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 大学不仅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维。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其突破口之一。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有其特殊作用。 一、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 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身来所固有的特征。后来素质的概念被泛化了,讲“素质”是指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或者说是潜能。素质是长期起作用的,要特别重视人文素质。汉语“人文”与“天文”相对,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即人文精神。[1]“人文”一词,在词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自古以来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只有那些优秀的,能够升华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才能列入人文教育的内涵。人心必须经过陶冶,才能不流于粗鄙。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2]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人文的信仰基本上包括价值观、生命意义等,像人们对真、善、美、正义、自由、平等、无私等价值的追求,使人觉得人生有价值、有意义。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3]知识的获得并不等同于心灵的升华。失去生命的价值,失去人文的思考,这就是一种危机。

依托网络-注重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依托网络-注重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依托网络,注重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高泽镇初级中学 随着办学条件现代化的日益实现,一年来,我校把握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势,通过观念更新、方法创新,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加大对网络建设的投入,为网络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定章立制,活动推进,促进了网络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全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珍惜现有条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网络应用中来,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加强校园网建设,为实施网络教育夯实基础 教育要现代化,设备是关键,经过连续三年大投入,我校在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光去年一年,我校就新建多媒体教室5个,多媒体实验室一个,总计投入10万多元。到目前为止,我校已经实现了15个班级连通网络,占全部班级的60%,全校共有14个多媒体教室、2个微机室,拥有微机200多台;专任教师全部实现人手一机,实现了全部办公室、特室的网络连接。非多媒体教室也都配备了29寸电视。这些硬件设施,基本上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我校教育教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二、强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实现学校资源共享 我们非常重视校本网络资源建设,为使教育教学资源做到丰富优质,够用好用,我们将散布在学校各个角落的计算机联在一起,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等提供了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学校各个年级办公室及各处室、班级之间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每个教师都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办公、上课和获取校内外信息,提高了办公效率。我们还坚持把一线教师,特别是专任教师的信息资源的搜集纳入到学年考核当中。要求教师,要主动创造上网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挖掘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通过对网上主媒体和辅助教学资源的学习利用,有针对性地寻找个人需求的网上教学资源,整理下载,形成自己有用的教学资源;学校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使用说明书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V 5.0) 安装使用说明书 合肥华兴教育软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目录 一、前言 (1) 二、系统简介 (2) 三、系统安装配置 (2) 四、评价用户类型 (3) 五、学校评价流程 (4) 六、各用户操作内容 (5) 1、Admin管理员用户 (5) 2、综合素质评价组组长及成员 (6) 3、新课程领导小组组长及成员 (7) 4、班级评价小组组长及成员 (8) 5、学生用户 (9) 七、技术支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 为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的要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实行多元化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要充分发挥优化教育教学实践的功能,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逐步建立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需要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营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评价要遵循导向性、公平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学校每学年都要利用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软件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SES 5.0)”是安徽省基础教育管理部门为实施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素质评价工作而量身定制的信息化评价工具,系统针对安徽教育软硬件客观条件,方便各类教育单位进行安装和使用,系统实行数据和业务分离,采用业界领先的.Net中间件开发技术,标准的XML数据交换标准和WebService交换技术,开发过程采用CMMI模式体系管理。可以为每个用户按照自身的特殊需要和实际业务流程进行定制开发,并且可以在学籍系统的数据基础上定制教职工管理、学生信息等系统。 声明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SES 5.0)”由省教育厅立项,合肥华兴教育软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接开发。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未经允许与授权不得擅自复制、更改该软件的内容及其产品包装。如未经授权而擅自复制或传播本程序(或其中任何部分)将受到严厉的刑事及民事制裁,并将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受到最大的可能起诉。 许可: 我们将本软件程序的使用授权于您,但您必须向我们做以下保证:不在协议规定的条款之外使用、拷贝、修改、租赁或转让本系统或其中的任一部分。 您保证不: 1、对本软件再次转让许可 2、对本软件进行逆向工程、反汇编或解体拆卸 3、拷贝或转交本软件的全部或部分,但协议中明文规定的除外 您将本软件或拷贝的全部或局部转手给另一使用方之时,您的许可权即自行终止, 许可终止: 您若违反协议的任一条款或条件,许可可随时终止。终止许可之时,您必须立即销毁本系统及文档的所有拷贝并返还。 二、系统简介 1、“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SES)”开发介绍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CES)”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为全省普通高中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而量身定制的智能化评价系统。它是一批教育评价研究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及专业软件开发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结晶。“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CES)”被相关专家一致认为,系统根据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充分考虑了安徽普通高中教学和技术装备的实际情况,能够很好地满足综合素质评价的需要,同时可以实现普通高中阶段学校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功能,具有易操作、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等特点,具有通用性和可拓展性,技术应用成熟,现决定全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校学生经常性综合素质评价中使用。 2、版本功能及系统定位 SES 5.0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学校版评价系统、省版(本手册不作介绍)。 学校版本可实现评价、管理、查询统计和分析等强大丰富的功能。 SES 5.0系统面向教育,立足普通高中教育,兼顾不同条件的硬件设施基础,支持不同层次的网络环境,满足广泛的客户需求,小到单一机房。大到校园网校际网。均可提供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解决方案。 3、其他功能 SES 5.0除了具备评价任务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学校学籍、教学教务管理、新课程修习信息管理、系统日志用户管理在线更新和在线上报等功能。 三、系统安装配置 1、系统运行环境 服务器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背景、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背景、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摘要:21世纪是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和谐统一的新时代。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现实任务。分析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和现状,提出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很有意义。 关键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背景;现状;对策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 1.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复兴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历史背景方面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多彩的生活。但如何实现科技、社会、人生的高度和谐统一,是当今时代向教育界提出的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没有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落至科技带来的文化黑暗与社会灭亡的深渊”。由此可见,人类社会发展在呼唤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呼唤着人文素质的提高。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把一种和谐的人文原则以及对人类进行长远关怀的人文精神贯彻到现代化建设中去。教育更需关注人的生存和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情感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自觉承担起培养一代新人的时代使命。 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看,知识经济已经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教育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事业,其根本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为经济发展培养智能型和复合型的、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能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并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出善于学习并有能力进行终身学习的人才。对过去那种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意识”而忽视教育的“教化意识”,过度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人才的知识面窄、人文底蕴薄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必须来一个彻底的变革,唯有这样,大学教育才能真正担当起“科教兴国”的时代重任。 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看,首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文化思潮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野和抗衡之后,终于在20世纪后期走上了相互兼容的道路,孕育诞生了新的文化思潮,即科学人文主义。这种文化观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是对立的,科学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人文并不排斥科学。教育应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兼容与和谐的理念指导下,培养现代人的完备的人格,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发展之需要。所谓现代人的完备的人格是崇高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格。其次,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也会影响到我国的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教育寄予了希望。高校承担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培养人才的重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正是全球化进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对策。 2.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互联网+”校园理念下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互联网+”校园理念下的大学生公民素质 教育 摘要:公民素质教育一直秉承着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目标,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更是风向标。而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建构新型校园理念成为新趋势。在”互联网+”校园理念下,分析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新对策,并对其具体实施过程展开深入探讨,对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校园;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11-01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经受着时代的洗礼,变化着新的形式。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自此,”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在高等学校中,此项战略也成为构建”互联网+”校园新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和进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新方向。 1.“互联网+”校园与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念建构 自21世纪以来,智慧校园成为教育发展的高级形式。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战略行动计划。”互联网+”顾名思义,指的是互联网化,是对信息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新的称谓。”互联网+”带来的是数据的共享、联接,并且通过建立联接产生互动、反馈,出现前所未有的融合、创新。因此,”互联网+”校园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成为智慧校园发展的高级阶段。”互联网+”校园以校园根本职责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介入互联网管理,以互联网为基础,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习与科研氛围,真正达到与传统校园教学形式、管理模式相互融合,但又更胜一筹的效果。首先,”互联网+”校园以数据为核心,真正做到数字信息化,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都在”互联网+”校园中生成个人数据,形成信息化管理。其次,”互联网+”校园以大数据为平台,为”互联网+”扩展数据存储空间,同时提供云计算功能,拓展和延伸互联网与大数据之间的渠道。最后,这些信息将及时传送至各种终端,包括电脑、移动手机终端和各种APP终端,使教师、学生在各自终端都能够得到自己需要信息,真正实现大数据、互联网和各类终端的三位一体化联接和融合。这种”互联网+”校园模式一旦形成,数据和信息不再仅仅以网络形式联接,而是在云端自由交换,打破传统边界,使教育资源在云端共享。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学生公民

2019年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2019年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篇一: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范文大全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范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人坚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挑战,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我毕生的力量。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

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 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 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