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家解读】克罗恩病合并肛周瘘管共识意见

【专家解读】克罗恩病合并肛周瘘管共识意见

【专家解读】克罗恩病合并肛周瘘管共识意见
【专家解读】克罗恩病合并肛周瘘管共识意见

【专家解读】克罗恩病合并肛周瘘管共识意见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4-08-28发表评论分享

作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刘占举

瘘管形成是克罗恩病(CD)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巨大挑战。2012年8月世界胃肠病学会、国际炎症性肠病组织和欧洲肛肠病学会组织制定“克罗恩病合并肛周瘘管的分类评分、诊断和多学科治疗国际共识意见”的活动,经过两年的起草、讨论、修订、成稿,最终完成了这一指南,近日发表在《消化道》(Gut)9月刊。

资讯详情:瘘管型克罗恩病综合治疗的一些建议

共识概述

CD是一种发生在胃肠道黏膜的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透壁性炎症病变,肠黏膜各层有大量免疫细胞浸润,引起黏膜增厚、裂隙样溃疡形成,出现肠道与其他器官之间的瘘管(如肠管之间、肠道-腹腔、肠道-膀胱、肠道-阴道、肠道-皮肤、肠道-腰大肌、肛周瘘管)。

该病常伴有感染、脓肿、营养不良、发热等症状,临床治疗极为棘手,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目前CD合并肛周瘘管诊治尚无国际标准的诊治指南,本共识意见的发布,为CD合并肛周瘘管患者的标准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权威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共识意见指出,需要多学科联合综合评估来确诊CD合并肛周瘘管的发生。

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前需要充分引流排出脓液;若有直肠炎症,应尽可能积极治疗达到黏膜愈合;抗生素和嘌呤类药物作为重要的辅助性治疗用药,以抗肿瘤坏死因子(TNF)单抗(英夫利西单抗,IFX)为代表的生物制剂比其他生物制剂能更有效地诱导瘘管闭合,从而达到肠黏膜炎症愈合的目的。若英夫利西治疗失败,可以考虑服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rolimus)。外科治疗必须在肠腔内活动性炎症控制后进行。

诊断流程推荐

共识意见对CD合并肛周瘘管的诊断流程做出了详细的图解(图1),使广大临床医生更容易理解和灵活运用。

图1克罗恩病合并肛瘘诊断流程[在肛周脓肿可疑时,如果可用,则选择MRI为手术切开引流(I+D)前的诊断方法。诊断性内镜检查亦可在麻醉下检查(EUA)期间替代实施,以使患者不适最小化。如果需要置入挂线或首次EUA不成功,则可能需要实施第二次EUA。当存在狭窄时,探条或手指扩张可更好保留括

约肌功能。EUS:肛管内超声]

文献报道有14%~26%的CD患者合并瘘管形成,包括内瘘和外瘘;而肛周瘘管的发生率在25%~80%。瘘管形成原因仍不清楚,可能与肠道局部感染、基因易感性、免疫因素有关。

肛周瘘管主要表现有皮赘痔、裂缝、溃疡、脓肿、瘘管、狭窄或肿瘤。原发性病变有裂缝和空洞的肛周溃疡;继发性病变有深部脓肿、瘘管和狭窄。

尽管一些医疗技术被用于肛周瘘管临床诊断、瘘管分型和并发症评估,但目前推荐联合内镜、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和局部麻醉检查,以便准确诊断肛周瘘管解剖位置、评估疾病活动程度,并及时行外科处理。

肛周疾病活动指数(PCDI)主要依据患者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局部活动和性生活受限程度)、肛周疾病情况(瘘管分泌物、瘘管类型、硬结程度),分为5分。瘘管闭合指手指轻压无分泌物溢出;临床应答指连续2次随访发现分泌物减少>50%;临床缓解指连续2次随访未见分泌物溢出。通过T2加权MRI可以判断瘘管内部闭合情况,但一般比临床缓解延迟12月。

多学科治疗建议

图2克罗恩病肛瘘治疗流程(AB:抗生素,ADA:阿达木单抗,AF:推进皮瓣,D:引流,I:切开,IFX:英夫利西单抗,IS:免疫抑制剂,LIFT:括约肌间型瘘管结扎)

肛周瘘管自然愈合的几率很低,一般在6%~13%。因此,需要多学科联合处理,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促使瘘管充分引流并减少并发症(清除脓肿)、改善生活质量、促使瘘管闭合、恢复直肠和肛周生理功能,避免肠管切除。

内科药物治疗主要根据瘘管位置、严重程度、复杂性、瘘管周围的肠管炎症情况。若合并脓肿,应及时引流和彻底清除脓液和坏死物,之后再采用药物治疗。

5氨基水杨酸(ASA)和糖皮质激素对瘘管治疗效果差,不主张使用。

抗生素是治疗急性活动期炎症状态下肛周瘘管的重要辅助药物,可作为免疫调节剂治疗的桥梁。甲硝唑和环丙沙星是常用抗生素,甲硝唑(500~1500mg/d)或环丙沙星(500~

1000mg/d)可使50%的肛周瘘管患者缓解。

抗TNF单抗生物制剂,例如英夫利西单抗或阿达木单抗已在临床上实施用于CD患者合并肛周瘘管的临床治疗,显示有良好疗效。文献报道,英夫利西单抗(5mg/kg)治疗可以诱导接近50%的瘘管闭合,联合硫唑嘌呤(AZA)或者6巯基鸟嘌呤(6-MP),可提高疗效,维持瘘管的闭合时间(>6个月)。

AZA和6-MP作为二线药物,用于瘘管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无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肛周瘘管的临床报道;而环孢霉素对瘘管的疗效差,且副作用多。口服他克莫司(0.2mg/kg)显示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促使瘘管闭合,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监控毒副作用。一些新的治疗措施,如CO2激光消融、局部注射纤维蛋白胶或干细胞治疗仍需进一步大规模临床试验。

除内科药物治疗外,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脓肿形成)的患者,应及时由肛肠外科医师处理,及时充分引流脓液,挂线排脓,必要时切除瘘管。对于有临床症状的表浅、低位括约肌间型肛瘘,或者低位经括约肌型瘘管,外科瘘管切开术或敞开引流是一种安全方法;而高位经括约肌型瘘管、括约肌上型肛瘘、括约肌外型肛瘘愈合率低,且常造成大便失禁。

相关阅读:

?免疫疗法为治疗克罗恩病提供新思路

?当前克罗恩病个体化治疗现状

?专家评说2013 AGA克罗恩病治疗指南

?阿达木单抗+环丙沙星治疗克罗恩病肛周瘘疗效更佳

关键词:克罗恩病肛周瘘管诊断流程共识

克罗恩病治疗新目标_黏膜愈合

胃肠病学2011年第16卷第2期 ·临床实践·克罗恩病治疗新目标:黏膜愈合 胡品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510080) 摘要一直以来,传统治疗大多无法达到黏膜愈合的目标,生物制剂的应用改变了这一观念。黏膜愈合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复发率以及手术率的减少存在一定的关系。黏膜愈合已逐渐成为克罗恩病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以及日常临床实践的客观指标。早期积极的药物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更高的黏膜愈合率这一事实正逐渐得到认同。促进并维持黏膜愈合可能有助于改变克罗恩病的自然病程。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Crohn病;治疗;黏膜愈合 New Goal for Treatment of Crohn’s Disease:Mucosal Healing HU Pinjin.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80) Abstract Traditional treatment of Crohn’s disease mostly could not achieve the goal of mucosal healing,however, the emergence and use of biological agents have changed the concept.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mucosal healing and the clinical recurrence rate,as well as reduction of operation rate of Crohn’s disease.Mucosal healing is now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end point in clinical trial and is also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treatment of Crohn’s disease.Early and intensive medical treatment could achieve higher clinical efficacy and mucosal healing rate and has gradually reached a consensus.Promoting and maintaining mucosal healing might be helpful for changing the natural course of Crohn’s disease. Key word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rohn Disease;Therapy;Mucosal Healing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一直以来,黏膜愈合(mucosal healing)是UC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就CD而言,直至上世纪90年代,CD的治疗仍仅以临床症状缓解为目标。原因是,传统治疗大多无法达到黏膜愈合的目标,因而看似临床症状缓解与黏膜愈合缺乏必然的关系,也就更难判别黏膜愈合对CD自然病程的影响。生物制剂的应用改变了这一观念,因为生物制剂不但能迅速缓解症状,而且还能促进并维持黏膜愈合。进一步研究发现,黏膜愈合与CD的临床复发率以及手术率的减少存在一定的关系。将黏膜愈合作为CD治疗的新目标越来越受到重视,黏膜愈合已逐渐成为CD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以及日常临床实践的客观指标[1],黏膜愈合也为最终实现改变CD自然病程带来新的希望。 一、CD内镜活动指数和黏膜愈合的定义 目前主要以结直肠镜检查评估CD结肠和回肠末段病变严重程度和治疗后的改变。CDEIS (the Crohn’s disease endoscopic index of severity)[2]被视为评价CD内镜严重程度的金标准,具有可重复性,且与反映CD临床活动的指标—— —CD疾病活动指数(CDAI)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其计算方法复杂,尤其是在估计溃疡或病变黏膜的面积以及区分深溃疡与浅溃疡等方面较为困难。简化的CD 内镜评分系统(simple endoscopic score for Crohn’s disease,SES-CD)[3]与CDEI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对其进行评估的研究尚少。Rutgeerts评分系统[4]用于评价回肠末段或回结肠切除术后新的回肠末端或吻合口病变严重程度,对临床复发具有预测价值。 黏膜愈合目前尚无公认的内镜标准。溃疡是CD肠黏膜炎症的主要表现,近年对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促进黏膜愈合疗效的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标准是治疗后所有溃疡完全消失或瘢痕化[5,6]。该标准简单易行,但存在以下问题:假如患者原有的很多深的大溃疡都已消失,仅存一个小的浅溃疡,按此标准则被列为无效,这可能会导致 DOI:10.3969/j.issn.1008-7125.2011.02.001 65··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7228357.html,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陈胜波徐靖郝洁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1期 摘要:目的探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中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中有效率为8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癌;腹腔镜手术;临床诊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结肠癌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晚期结肠癌患者极易并发肠梗阻,但往往由于病症不明显,发展缓慢,因此此类病症不易发现。在临床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所需恢复时间较长[1]。 本组研究中23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全部患者均经检查确诊,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为54~85岁,平均(61.3±10.9)岁。其中6例为降结肠,7例为粘液腺癌,4例为低分化腺癌,12例为结肠肝曲,4例为升结肠,9例为横结肠,4例阻梗部位为乙状结肠[2]。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首先应的行全身麻醉,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腹压应在12~14mmHg,并需在患者脐上留有置孔,以便观察。可在腹腔镜下对结肠癌病症位置严密观察,是否存在转移状况[3]。在病灶处的肠管与系 膜的可通过纱带进行结扎,可通过超声刀进行切断。还应分离、离断肠系膜血管的底部,对盆腔进行清扫,保护输尿管[4]。在术后全部患者均使用抗生素[5]。 1.3观察项目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术后复返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果

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护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护理 导语:高位肛周脓肿,威胁身体特别的严重,所以很多得了这种病的患者,都特别的痛苦,所以很多得了肛周脓肿的患者,为了能尽快让自己的康复,愿意 高位肛周脓肿,威胁身体特别的严重,所以很多得了这种病的患者,都特别的痛苦,所以很多得了肛周脓肿的患者,为了能尽快让自己的康复,愿意选择高位肛中脓肿手术治疗,那么高位肛周脓肿手术后护理是怎样的?看看下面详细的介绍吧。 1 常规护理:当病人由手术室安返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及时进常规护理:①安置病人以舒适体位。②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手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是肌体对手术刺激的反应,称外科热一般不超过38℃,1~2天可恢复正常,无需处理。 2 术后全面观察: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应随时注意手术伤口有无渗血,敷料是否脱落以及有无感染等情况。伤口渗血要及时更换敷料并加压包扎。如渗血过多,应立即通知医生检查处理。 3 疼痛护理:由于肛门肛管周围主要是由脊神经的阴部神经支配,神经丰富,痛觉敏感,所以术后病人会感到疼痛,术后可给予口服止痛药,达到止痛目的。疼痛剧烈者,给予强痛定100mg肌注,必要时给度冷丁75~100mg肌注。或可给予镇痛泵持续止痛。 4 尿潴留护理:排尿困难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主要是麻醉后引起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和尿道括约肌痉挛,加之术后疼痛,精神紧张或肛管内纱布填塞过紧和前列腺肥大等原因均会引起排尿困难。这时护士就应鼓励病人,使其树立能自行排尿的信心,并给予腹部按摩,热敷或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0.5mg,必要时行导尿术。 5 术后2~3天内控制排便,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晚或晨起予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肛周脓肿术后护理

肛周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肛周疾病包括以下几种:肛周脓肿、肛门湿疹、肛门瘙痒、肛门疣病、等。它的常见症状有:腹部疼痛,便血,便秘,肛门部有物脱出,肛门部流粘液或血水,肛门部肿块突起,肛门直肠异物感,腹泻,粘液血便,排便困难,大便外形改变,恶寒发热,腹满,恶心呕吐,腹部包块,贫血等。 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表达其内心的感受,给予必要的安慰,解释手术的有关问题,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病人顾虑和紧张心理,。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以减少病人激动,易怒的精神状态。 (2)饮食护理:术前3天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纤维饮食,保证大便通畅。给予足够的液体。术前8小时禁食水。 (3)练习床上大小便,及深呼吸有效咳嗽练习。 (4)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心肝肾功能,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日期。 3术后护理: (1).伤口出血:密切注意内出血的发生,因为术后创面容易渗血或因为结扎线脱落造成出血。要观察敷料的渗血情况及衣裤,床单元的情况,告诉患者,在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不要用力。防止伤口受压,睡觉尽量取俯卧位。 (2)疼痛:疼痛为肛周脓肿最通常的症状,患者术后会随着麻醉的消退,疼痛会加剧,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疼药。 (3)发热:肛周疾病患者,局部会发生红肿并伴有发热现象,常为低热,有时可发生高热,病人体温可在37-40℃之间。要随时监测体温的变化,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降温药。 (4)术后进食:在手术后第2到3天内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牛奶,果汁,汤),之后可以进食无渣或少渣的食物(米粥,软面条)。手术后第五天后应该注意多吃蔬菜(韭菜),水果(苹果,香蕉)。特别注意不要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烟酒。 (5)术后排便:尽量控制避免手术后3天内解大便,这样有利于肛周脓肿手术后愈合。在排便的时候密切注意是否有排便困难,如果有排便困难应该及时请医生处理,必要时用缓泻剂。注意有没有大便变细或者大便失禁等现象。如果有应该及时告诉医生。告知病人不可憋大便。 健康教育。 1饮食:宜进低渣饮食,必要时服用液体石蜡或其他缓泻药,保持大便通畅。 2引流条及缝线于术后2~3日开始逐步掉出出;如脓腔深而大,引流脓液又

克罗恩病中西医论治(精)

克罗恩病 第一章概述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rohn 病,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黏膜至浆膜,贯穿肠壁,病变多呈节段性、非连续性分布,可累及胃肠道,甚至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以末端回肠和近端结肠最为常见。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回肠型、回-结肠型和结肠型。该病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远高于亚洲国家,但近些年来我国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发病女性高于男性,表现为腹痛、腹泻、营养不良、腹部包块及皮肤和关节病变等肠外表现,呈慢性病程,反复发作。 第二章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一节现代医学的认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尚未明了,近年来研究极其活跃,目前认为本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遗传、感染、环境和免疫因素等。 (一)遗传因素 本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种族差异。近来在西方人群中发现与 CD 易感性一致的在染色体 16q12 NOD2/CARD15 基因的三种不同编码区,然而在日本、南韩、中国多种研究中均未发现如此一致性,提示 CD 的基因背景有所不同。本病有遗传易感性,但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像糖尿病、高血压和精神分裂症等可能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二)感染因素 长期对于微生物感染与本病发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病灶常多发生于细菌接触最多的部位,在本病患者肠粘膜中已检测出副结核分歧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麻疹病毒等及其产物,致病菌在肠道中异常增殖,改变肠道正常内环境,特别是菌群失调,经细菌及其毒素产物等反复作用下,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引起肠粘膜通透性增加,使肠粘膜持续性炎症和组织损伤。 (三)环境因素 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发病率高。吸烟与发病密切相关。口服避孕药者患病危险性增高,与用药时间呈正比。阑尾切除者和母乳喂养者患病危险性降低。流行病学统计亚洲人群移民至高发病率地区后发病率增高,我国近年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可能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变有关。 (四)免疫因素 本病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异常,肠粘膜固有层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浸润,免疫激活主要限于胃肠道,且处于反应持续状态。同时有T细胞效应功能明显增强,表现为一种Th1活性增加,产生INF-γ和IL-2,介导细胞免疫,非干酪性样肉芽肿是细胞免疫的结果。由于参与免疫炎症过程中因子和介质相当多,相互作用间重要的致病因子和信息传递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病理 病变可涉及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但少见。病理变化分为急性炎症期、溃疡形成期、狭窄期和瘘管形成期(穿孔期)。镜下肠段呈节段分布,与正常肠段界限清晰,呈跳跃状。急性期以肠壁水肿炎变为主;慢性期肠壁增厚、僵硬,受累肠管外形呈管状,其上端肠管扩张。 粘膜面典型病变有: ①溃疡:早期浅小溃疡,后成纵行或横行的溃疡,深入肠壁的纵行溃疡即形成较为典型的裂沟,沿肠系膜侧分布。肠壁可有脓肿。 ②卵石状结节:由于粘膜下层水肿和细胞浸润形成的小岛突起,加上溃疡愈合后纤维化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33例临床分析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时,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相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医院2003年3月~2010年11月期间33例第一诊断为结直肠癌同时合并急性肠梗阻并且最终以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以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一期吻合28例,占84.8%;二期吻合2例,占6.1%;行姑息性造口或捷径吻合术3例,占9.1%。其中,7例(21.2%)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感染性休克2例,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提高对结直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尤其是选择手术方式治疗的,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肿瘤及肠管的局部情况等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标签: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手术方式 急性肠梗阻是结直肠癌晚期临床表现之一,同时也是外科急腹症中一种常见病[1]。由于结肠梗阻大多属于闭袢性肠梗阻,这种类型肠梗阻一旦发生急性梗阻时,肠腔内压力急剧增加,容易导致肠管破裂引起穿孔,同时,结肠内又有大量的产气菌存在,不论穿孔与否,均易形成腹膜炎,皆导致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时的处理方法比较困难和棘手,所以对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争议。近年来,随着术中肠道处理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改良,吻合器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不断升级,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技术的普及等,结直肠癌在同时合并急性结肠梗阻时,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后,可以进行一期肠管吻合,这种观点现已经基本趋于一致。笔者回顾性地分析了本院收治的33例第一诊断为结直肠癌同时合并急性肠梗阻并且最终以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总结分析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3月~2010年11月本院共收治33例第一诊断为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男19例,女14例;年龄56~82岁,平均64.8岁。共同的症状有腹痛、腹胀和肛门排气、排便停止,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和(或)呕吐等急性梗阻症状,梗阻时间为8h~3d,平均2.4d。部分患者有反复腹胀、大便习惯改变、排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的既往病史。肿瘤部位,右半结肠癌13例,左半结肠癌15例,直肠癌5例;伴有肝转移2例,腹腔广泛转移2例。肿瘤分期:DukesA 期2例,B期4例,C期20例,D期7例;病理类型:腺癌30例,未分化癌2例,黏液癌1例。其中,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19例(57.6%),分别为高血压13例,冠心病1例,糖尿病5例。 1.2 治疗方法

肛周脓肿手术记录

1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术野消毒铺无菌巾,探查见肛缘外皮肤无红肿破溃口,12点肛缘见皮赘。7点肛缘外扪及一大小约3cm*2cm包块,质硬。肛诊,肛内扪及6点到7点肛门括约肌呈瘢痕增生,7点肛腺肿大,肛内未扪及质硬结节。 充分扩肛,肛镜下以钩探针自7点肿大肛腺(内口)探入脓腔。探针指示下于7点肛缘外约3cm放射状切开包块打开脓腔至肛缘,见探针指示瘘管位于内外括约肌间,沿探针自原7点切口打开瘘管及内口,切除7点肿大肛腺。示指探查,7点脓腔深约4cm,位于肛管后,由7点至11点走行,11点腔深约2cm。分离脓腔内纤维隔,刮除坏死组织,继续探查为探出其他内口及脓腔。修剪7点主灶切口呈V形口大底小状,充分引流,以3—0可吸收线逢扎内口两侧粘膜残端止血。于11点肛缘外约1.5cm做直径约2cm切口与主灶口形成对口引流,两切口间保留正常皮肤约2cm,并刮浮线引流。切除12点皮赘一枚。肛内纳止疼栓一枚,伤口腔内填凡士林纱布加压,外包扎加压。 切除标本呈瘢痕增生及坏死絮状物,送患者过目,患者看后拒送病检。 2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术野消毒铺无菌巾,探查见截石位12点—3点—6点肛缘外约5cm皮肤片状红肿、隆起。4点肛缘外见放射状手术瘢痕。肛内扪及3点—6点肛门括约肌呈瘢痕增生,未扪及质硬肿物。于3点肛缘外约4cm处穿刺抽出黄色稠状脓液。术中诊断为“肛周脓肿”。 于3点肛缘外约2cm放射状切开红肿皮肤约3cm,排除脓液约10ml及较多坏死组织。示指探查脓腔,分离纤维隔,探测脓腔3点处深约6cm,脓腔向上至1点,深约2cm,向下达5点深约2cm。左手示指引导下以探针探查内口,探针于3点肛门直肠环约1/2处探出脓腔与粘膜最薄弱区,未探及明显内口。于3点薄弱区穿通脓腔与肛腔,切开3点肛缘外2cm 皮肤及肛内粘膜至齿线,穿通瘘管挂紧橡胶线。修剪3点肛缘外切口直径约3cm类圆形,刮除脓腔壁坏死组织,切除脓腔壁部分瘢痕组织使伤口呈口大地小状充分引流。创面结扎止血。 肛内纳止疼栓1枚,伤口内置凡士林纱布外包扎加压。切除组织及排除脓液送病人及其家属过目后,患者同意脓液送培养,据标本送病检。 3李先龙男31岁701780 反复肛周肿痛2月。2月内发作4次,均经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 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术野消毒铺无菌巾,探查见截石位肛门皮肤无发红隆起破溃,3点肛缘外扪及3cm*3cm包块,质硬,3点肛门括约肌呈瘢痕增生,3点齿状线上约2cm扪及隆起瘢痕,质韧。于3点肛缘外约4cm穿刺抽出少量粘稠黄色脓液。术中诊断为“肛周脓肿”。 3点肛缘外约1cm放射状切开包块长约3cm,排除大量坏死组织,钝性探查脓腔,3点处深约6cm,脓腔上至2点下达4点深约5cm,探针自3点脓腔顶端探及陷凹状瘘管,沿瘘管探至3点齿状线上约2cm处,达瘢痕隆起处黏膜下,此处为脓腔与肛腔黏膜最薄弱点,作为内口予以穿通。瘘管位于肛门直肠环以上,遂沿3点原切口向肛内切开皮肤黏膜达内口,在探针引导下管紧橡胶线并虚挂10号丝线一根,修剪3点切口呈直径约3cm类圆性口大地小状以充分引流。继续探查未探的其他内口; 肛内纳止疼栓1枚,伤口内置凡士林纱布止血,外包扎加压。除组织及排除脓液送病人及其家属过目后,患者拒送检。

克罗恩病:中医标本兼治妙方

克罗恩病:中医标本兼治妙方 克罗恩病:中医标本兼治妙方克罗恩病于1932年由Crohn等人最早描述,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克罗恩(以前叫克隆氏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胃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原因至今不明。病变可发生于消化道(自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位,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但以末段回肠和右半结肠最多见。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损害。本病有终生复发倾向,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目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沈舒文根据本病腹痛、腹泻、便血、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主要临床特征,从宏观辨证层面采用分病期、辨虚实、标本兼治,在胃肠道肉芽肿的微观病理层面兼用消痰散结。他认为在疾病的活动期腹痛、腹泻、结肠溃疡、血便、发热突出,为气滞、痰结、毒蕴、肠络受伤,病以标实为主,治标实根据上述症状以行气、散结、解毒、凉血为主。病情迁延日久,因实致虚,标实缓解,贫血、溃疡、消瘦乏力本虚显露,病呈虚实兼夹之变,在祛邪治标的同时兼补其虚,以治其本。尤其坚持一个补虚治本的较长疗程,防止病情复发。现举3例。脾不统血,痰结肠络案司某,男,52岁。2013年3月27日初诊。主诉:右下腹疼痛,

间断便血1月余。现病史:患者1月前因劳累后出现右下腹疼痛,便血,在西安某医院住院治疗,行结肠镜检查报告示小肠多发溃疡及黏膜缺损样改变;取活检病理报告示(回盲部位)黏膜组织慢性炎症伴炎性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诊断为克罗恩病,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点滴,继后口服强的松、美沙拉嗪肠溶片等治疗,腹痛减轻而出院。出院1周后出现大便带血,腹痛,排便时痛甚,大便隐血(+++)。血常规报告:血红蛋白76g/L,血沉23mm/h,超敏C反应蛋白3.24mg/L。患者面色晄白,困倦乏力,食欲不振。舌红,苔白腻,脉沉细。西医诊断:克罗恩病;继发性贫血。中医诊断:腹痛;便血。辨证:脾不统血,痰结肠络。治法:补脾统血,消散痰瘀。方药:生晒参10克(另煎),黄芪30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鹿角胶15克(烊化),白及15克(冲服),炮姜12克,侧柏炭20克,三七粉4克(冲服),浙贝母15克,土贝母20克,川楝子12克,赤芍15克,炙甘草6克。12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二诊(2013年4月11日):自诉便血次数减少,仍感右下腹疼痛,困倦乏力好转,食欲增强。舌红,苔白腻,脉沉细。调整方药:上方去侧柏炭、三七粉、浙贝母、川楝子、赤芍,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花蕊石30克,地锦草20克,白芍30克。12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三诊(2013年4月28日):自诉右下腹疼痛消失,

大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

大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62例大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尽快采取适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除1例患者因为肺部感染发生ARDS导致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术后发生6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68%,其中,感染性休克1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吻合口瘘2例,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大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的临床病情复杂且合并症多,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尽快采取适合的手术方式解除梗阻和切除肿瘤。 标签:大肠癌;急性结肠梗阻;临床处理分析 大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易出现中毒性休克及肠壁缺血、坏死、穿孔等症状,死亡率较高。由于大肠癌引起的急性结肠梗阻是机械性肠梗阻,病情复杂多变,且并发症较多,需要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1]。本院对2006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62例大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患者,根据病情尽快采取了适合的手术方式解除梗阻和切除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62例大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33~83岁,平均60.5岁;Dukes分期:B期18例,C期28例,D期16例;右半结肠癌20 例,左半结肠癌30例,直肠癌12例;腺癌50例,黏液腺癌8例,未分化腺癌4例,其中有3例患者并发急性穿孔;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肺病共计17例(占27.42%)。 1.2 方法 患者术前需要做好一系列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腹部B超等,同时术前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补充循环血量、静脉应用高效抗生素防止感染,并进行营养支持,控制好并发症如血糖、血压以及肺病和心脏病。有3例患者存在腹膜刺激征并发有急性穿孔,采取全麻下行开腹探查术,发现穿孔部位为癌性穿孔,肿瘤位于直肠上段,采用一期肿瘤切除,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 手术方法:20例右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27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2例患者因急性穿孔,采取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1例患者因盆腔广泛转移行乙状结肠单纯造口术。12例直肠癌患者中,行Miles手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5例,Dixon手术(经腹直肠癌切除术)5例,1例因急性穿孔采取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1例患者术前合并有冠心病及糖尿病,出现中毒

肛周脓肿术后护理常规

浅谈肛周脓肿的术后护理 二病区护士:易银银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称为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多是行局部切开引流治疗,脓肿手术后引流是否通畅是疾病能否痊愈的关键。因肛门周围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加上又是排便时必经之处,患者疼痛感觉十分强烈,术口更加不易愈合, 因此加强肛周脓肿的术后护理非要有必要,可以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正常及提前使疾病康复,避免形成肛瘘疾病。 肛周脓肿的术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理护理、恢复期指导。 (一).心理护理: 由于肛周末梢神经非常丰富,痛觉十分灵敏,患者在手术后每次换药及排便均有疼痛难耐之感,如意志力薄弱之人,还会有痛不欲生,又因疾病部位的特殊,不好启齿喧诸与人,患者难免产生自卑的感觉。因此,作为一名称职的护士,我们应该加强病房的巡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里动态及情绪的变化,更应该和患者热情的交谈,告知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情况,使其配合好医生的治疗工作,争取早日获得康复。也要做好家属的工作,让他们充分理解体贴患者,给予患者精神的支持和营养支持。 (二).生理护理: 生理护理又可分为:一般护理,特殊护理,饮食护理。 1.一般护理:肛周脓肿本身是肛周化脓性疾病,患者有感染的症状,其血 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多为偏高,患者体温大多高于正常体温,因此在术后我们更应该关注患者体温的变化,应严密注意病情变化,尤 其是术后三日内要及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患者术后二十四 小时内的出入量变化;患者因害怕排便而进食偏少所引起的脱水及电解 质平衡的紊乱情况。还要及时告知医生,提供必要的资料,让其作出科 学的补液方案。 2.特殊护理:肛周脓肿疾病病情特殊,即使行手术治疗后,术口每日均会 有大量分泌物渗出,为使术口清洁,每次换药时均应适用生理盐水冲洗 术口,拔出填塞脓腔的纱条,并记录分泌物的颜色、气味、质地和量的 多少。冲洗术口之后还应适用甲硝唑等对化脓杆菌有疗效的药物冲洗术 口,然后再适用凡士林细纱条填塞术口。换药过程中要保持严格的无菌 操作,防止双重感染。换药时清洗要干净彻底,换药手法要轻柔,尽量 减轻患者痛苦。如患者换药及排便疼痛剧烈可酌情使用止疼药物,必要 时可肌肉注射止疼药物。若患者伴有其他疾病,护理时还应增加其他疾 病的护理注意事项,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和医生沟通,做好治疗工作。

内科辅导:克罗恩病的消化系统表现

2010年内科辅导:克罗恩病的消化系统表现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rohn病,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性疾病。 克罗恩病起病大多隐匿、缓进,从发病至确诊往往需数月至数年。病程呈慢性,长短不等的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有终生复发倾向。少数急性起病,可表现为急腹症,酷似急性阑尾炎或急性肠梗阻。本病临床表现在不同病例差异较大,与病变性质、部位、病期及并发症有关。 消化系统表现: (1)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发性疼痛伴腹鸣。常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腹痛的发生可能与肠内容物通过炎症、狭窄肠段,引起局部肠痉挛有关。腹痛亦可由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引起,此时伴有肠梗阻症状。出现持续性腹痛和明显压痛,提示炎症波及腹膜或腹腔内脓肿形成。全腹剧痛和腹肌紧张,可能系病变肠段急性穿孔所致。 (2)腹泻:亦为本病常见症状之一,主要由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引起。腹泻先是间歇发作,病程后期可转为持续性。粪便多数糊状,一般无脓血和黏液。病变涉及下段结肠或肛门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 (3)腹部包块:由于肠粘连、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或局部脓肿形成所致。多位于右下腹与脐周。 (4)瘘管形成:因透壁性炎性病变穿透肠壁全层至肠外组织或器官而成。瘘管形成是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之一。瘘分内瘘和外瘘,前者可通向其他肠段、肠系膜、膀胱、输尿管、阴道、腹膜后等处,后者通向腹壁或肛周皮肤。肠段之间内瘘形成可致腹泻加重及营养不良。肠瘘通向的组织与器官因粪便污染可致继发性感染。外瘘或通向膀胱、阴道的内瘘均可见粪便和气体排出。 (5)肛门直肠周围病变:包括肛门直肠周围瘘管、脓肿形成及肛裂等病变,见于部分患者,有结肠受累者较多见。有时这些病变可为本病的首发或突出的临床表现。

克罗恩病CD诊疗指南

克罗恩病CD诊疗指南 【诊断要点】 (―)病史采集: 1患者常慢性起病、反复发作的右下腹或脐周腹痛、腹泻,腹泻每日2-10余次,便质软或糊状,少有脓血与黏液。 2.可伴肠梗阻、肠穿孔、腹腔脓肿、肠痿和肛门病变,以及 发热、贫血、体重下降、发育迟缓等全身症状。 (二)体格检查:右下腹压痛,腹部包块,肠鸣音亢进,外 痿管等。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贫血,外周血白细胞可增高,粪潜血阳性,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等。 2?领剂小肠造影或领剂灌肠:病变呈节段牲分布,多累及回 肠及结肠。可见黏膜皱嬖紊乱、多发性节段性炎症伴僵硬狭窄、裂 隙状溃疡或裂沟、痿管、假息肉形成及鹅卵石样改变等。 ?内镜检查:内镜下可见节段性、非对称性粘膜炎症、3 纵行或阿 跳跃式分布。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发现腹 腔内肿块或脓肿。 4.CT检查:肠壁增厚,肠管狭窄,窦道和痿管,炎性包 块和脓肿形成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排除肠结核、阿米巴痢疾、耶尔森菌感染等慢性肠道感染、肠道淋巴瘤、憩室炎、缺血性肠炎及白塞病等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 (1)、非连续性或节段性病变。 (2)、铺路石样表现或纵行溃疡。 (3)、全壁性炎症病变,伴有腹块或狭窄。 (4)、结节病样非干酪性肉芽肿。 (5)、裂沟或痿管。 (6)、肛门部病变。 具有要点(1)、(2)、(3)者为疑诊,再加上(4)、(5)、 (6)3项(3)3、(2)、(1)项者,只要加上(4)中之任何 一项可确诊。有第 项中之任何两项亦可确诊;诊断举例CD小肠型、中度、活动期、肛周脓肿。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 少渣、易消化、富营养饮食,忌浓茶、酒、咖啡等。病情较重者可用要素饮食,病情严重者应予以肠外营养,使患者卧床休息,适当输液、补充电解质,以防水盐平衡紊乱。 2.药物治疗

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诊治体会

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诊治体会 高向东1,沈炜2 (1.张家港澳洋顺济医院普外科,江苏张家港215600; 2.苏州市立医院东区外科,江苏苏州21500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张家港澳洋顺济医院外科近5年收治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I期手术14例,Ⅱ期手术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围术期无患者死亡。结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选择合理的术式,做好术中肠道灌洗以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0424(2012)04-0328-02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肿瘤。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肠癌早期往往很难发现与诊断,而合并肠梗阻时已经是结肠癌的晚期症状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因其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特别是当出现肠梗阻症状时才到医院治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经常被漏诊和误诊[1]。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张家港澳洋顺济医院外科近5年收治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20例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71 89岁,平均(76.4?9.3)岁。平均就诊时间为5 h 12d,平均( 4.1?1.7)d。20例患者均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表现,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均证实为低位肠梗阻。其中回盲部3例,结肠肝曲3例,升结肠2例,横结肠4例,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2例。诊断均以术后病理为准,病理结果为: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5例,黏液腺癌7例。Dukes分期:B期6例,C期7例,D期7例。同时术前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CEA水平。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进行积极准备,禁食、胃肠减压以缓解梗阻和减轻肠道水肿。积极补液扩容,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特别是纠正低钾紊乱,术前急查血气分析,纠正酸中毒。术前行深静脉置管,积极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提高其营养状况。在完善术前准备的同时,积极手术治疗。术中根据肿瘤部位,患者全身情况及术前准备情况,决定术式。全组20例患者中行I期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8例,行I期左半结肠切除术和同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6例,行左半结肠切除和近端造口远端关闭术6例。 2结果 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14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但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愈合,其余13例均一期愈合。有6例行Hart-mann手术,3个月后再行造瘘口回纳手术,由于转移无法切除、或全身情况太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而行永久性造瘘患者2例。20例患者进行了血清CEA测定平均值为(14.2?6.4)ng/mL,其中16例大于正常值(5ng/mL)。 3讨论 随着肿瘤患者的增多,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也逐渐增多,该病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而肠梗阻中最常见病因为结肠癌。患者就诊时往往首先表现出腹痛,并且多以腹部四周疼痛为主,其次是腹胀,以两侧及上腹部为显著。由于是低位肠梗阻,呕吐症状出现比较晚,由于小肠逆蠕动,呕吐物常有粪臭味。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按发展快慢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梗阻,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可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是所有急性肠梗阻中 823 辽宁医学院学报 J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2Aug.33(4) 作者简介:高向东(1975),男,江苏张家港人,主治医师,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外科学。

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应用

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4-05-04发表评论分享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韦明明朱峰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迄今尚无彻底治愈方法。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在CD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可以改善CD患者营养状态,而且对CD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有重要作用。 1 CD 的发病与营养风险 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自然病程长,症状反复发作,病变可累及肠壁全层,肠黏膜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临床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发热、体重下降,晚期出现溃疡穿孔、肠瘘形成及肠梗阻。 CD营养不良表现突出,75%成人患者及90%儿童患者有体重下降,50%以上患者存在负氮平衡,50% 患者存在贫血,25%~50% 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40%儿童CD患者存在生长发育迟滞。印度的一项研究表明,活动期和缓解期C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82.8% 和38.9%;国内调查发现,住院患者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75.4%,其中缓解期为48.7%,轻度活动期85.7%,中度活动期88.2%,重度活动期100%,活动期CD患者较缓解期患者明显升高。 营养不良可以影响组织修复及细胞功能;导致CD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以及青春期延迟;使拟手术治疗的CD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EN是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EN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下调炎性反应,调节肠道菌群,对CD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有重要作用。EN是儿童CD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成年CD尤其是对糖皮质激素不耐受或因其他原因无法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EN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2 CD营养不良的机制 CD发生营养不良的机制:(1)食欲减退、药物的胃肠道反应等因素导致食物摄入减少及饮食限制;(2)营养吸收不良:如肠道炎症,外科切除术以及瘘管形成导致吸收面积减少; (3)肠道营养丢失增加:如肠道黏膜损伤、出血;(4)发热和炎症状态所致机体代谢加速,营养需求增加;(5)药物:糖皮质激素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导致负氮平衡;某些药物如甲硝唑影响患者的食欲;柳氮磺胺吡啶抑制空肠叶酸结合酶,影响叶酸吸收。由于CD常累及小肠,出现营养不良的概率及严重程度远高于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

第五节肠道疾病 一、克罗恩病 1、性质: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由类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 2、好发部位:回肠末端。 3、分布特点:节段性。 4、最大临床特征:瘘管形成。 5、X线表现:纵行溃疡、裂行溃疡、鹅卵石、铺路石样。 6、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腹痛,进食后加重,排便后缓解。 7、最常见的肠外表现:杵状指、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口腔溃疡。 8、最常见的并发症:肠梗阻。 9、钡剂灌肠:线样征、肠袢分离。 10、首选治疗药物:柳氮磺吡啶。 11、活动期用糖皮质激素,无效加用免疫抑制剂。 12、手术治疗:并发症、持续加重。

二、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的鉴别 克隆氏病和溃疡型结肠炎的鉴别诊断 1 2、临床表现:腹痛(疼痛-便意-便后缓解)、腹泻、粘液脓血便,一年以上。 3、鲜血附于粪便表面,病变局限于直肠;血混于粪便之中,病变位于直肠以上者。 4、好发部位:直肠乙状结肠。 5、分布特点:连续性分布。 6、不易形成瘘管。 7、最常见的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诱因低钾、钡剂灌肠、抗胆碱药或阿片类;最严重的是横结肠)。 8.中毒性巨结肠后X线表现:结肠扩张、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 9.溃疡性结肠炎易癌变。 10、确诊结肠镜:黏膜充血水肿、呈颗粒状、质脆易出血、假息肉形成。 11、X线检查:毛刺状或锯齿状+小龛影。 12、治疗:柳氮磺吡啶、美色拉嗪。

三、肠易激惹综合征 1、性质:功能性肠道疾病。 2、临床表现:腹痛、腹泻(不影响睡眠)、排便(无脓血),精神因素使其症状加重。 3、治疗:去除诱因。 四、肠梗阻 1、病因: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动力障碍。 2、分类: 3、临床表现:痛吐胀闭+腹部体征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中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中有效率为8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肠梗阻;结肠癌;腹腔镜手术;临床诊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结肠癌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晚期结肠癌患者极易并发肠梗阻,但往往由于病症不明显,发展缓慢,因此此类病症不易发现。在临床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所需恢复时间较长[1]。本组研究中23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全部患者均经检查确诊,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为54~85岁,平均(61.3±10.9)岁。其中6例为降结肠,7例为粘液腺癌,4例为低分化腺癌,12例为结肠肝曲,4例为升结肠,9例为横结肠,4例阻梗部位为乙状结肠[2]。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首先应的行全身麻醉,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腹压应在12~14mmHg,并需在患者脐上留有置孔,以便观察。可在腹腔镜下对结肠癌病症位置严密观察,是否存在转移状况[3]。在病灶处的肠管与系膜的可通过纱带进行结扎,可通过超声刀进行切断。还应分离、离断肠系膜血管的底部,对盆腔进行清扫,保护输尿管[4]。在术后全部患者均使用抗生素[5]。 1.3观察项目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术后复返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10例患者疗效显著,6例疗效较好,6例疗效一般,1例疗效较差,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中,6例患者疗效显著,4例疗效较好,9例疗效一

肠癌晚期肠梗阻怎么办

肠癌晚期肠梗阻怎么办 肠癌晚期患者在晚期癌肿瘤增大会出现肠癌梗阻,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那么他的晚期表现都是什么呢? 直肠癌的症状在晚期主要有下面几个表现: 1、直肠癌的症状是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 2、直肠癌的症状比较明显,常在直肠黏膜上出现大的肿物,在直肠指诊时已能触及。身体其它器官出现衰竭症状。 3、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直肠癌的症状。 4、直肠癌的症状还多可触及肿块,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 肠癌晚期肠梗阻怎么办?在临床上肿瘤性急性肠梗阻并非是因肿瘤增生完全阻塞肠腔所致,在很多情况下是在肿瘤造成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局部发生炎性水肿、

食物堵塞或肠道准备给予甘露醇等诱发。 大肠癌所致肠梗阻的处理原则: 1、I期治愈性措施:适用于一般情况尚好,原发肿瘤尚能根治性切除,无显著I 期肠吻合不利因素者。 2、Ⅱ期不治愈性措施:应强调力求使肿瘤切除手术置于I期手术中,Ⅱ期手术仅是肠道连续性重建的内容,适用于一般情况尚好,原发肿瘤有根治性切除机会但有显著I期吻合不利因素者。 3、减少肿瘤负荷措施:对于原发灶尚能切除但无根治时机者,应力求切除原发灶,酌情行I期肠吻合或肠造口术。 4、缓解症状措施:对确无肿瘤切除时机者,酌情行分流术(肠吻合)或肠造口术以缓解肠梗阻症状。 5、晚期肠梗阻均因为肿瘤发展增殖阻塞肠道引起的,因此需要从根源解决。D 组分对于预防梗阻,从根源缓解梗阻都有帮助,它能抑制肿瘤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同时健脾益气,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