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

【知识回眸】

一、古诗词曲分类

1、按音律形式分

古诗(《诗经》)

古体诗(古风)楚辞(《离骚》)、

乐府诗(标题中有“歌”“行”等字的,如《雁门太守行》《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绝句:《江南春》《泊秦淮》

近体诗(五言、七言)

格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黄鹤楼》

婉约派:李清照《》

词(有单双调之分,有词牌)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江城子·密州出猎》

曲:《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2、按表达方式分

叙事诗:《木兰诗》;抒情诗:《春望》《泊秦淮》《《江城子·密州出猎》;哲理诗:《登飞来峰》

3、按题材内容分

①山水田园诗:《过故人庄》《滁州西涧》;②边塞征战诗:《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怀古咏史诗:《赤壁》;④写景抒情诗:《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钱塘湖春行》;⑤咏物言志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⑥即事感怀诗:《泊秦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⑦赠友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关键概念:意象或意境

“意”----主观感情“象”“境”-----客观风物(自然景物、生活图画)

【考点解读】

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答案] 示例: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能力。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个“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个“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答题时防止忽视赏析的基本要求。如忽视表现手法,只是简单地回答写出了山势的高峻雄伟和黄河的磅礴气势。这是没有考虑赏析的基本要求(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赏析),而简单地以诗句的意思回答。

典型例题3:《次北固山下》王湾

问: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题要点] 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烘托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案] “阔”字更好。原因:(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考点二:描绘画面

题型示例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题型示例2:《观沧海》曹操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考点三:情感主旨

[解题方法]:

一是明确诗歌的题材。古诗从题材看,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怀旧诗等,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

怀古诗: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评,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通过

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所感,揭露了晚唐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抨击了他们只知贪图享乐,不问国家前途的行为。

咏物诗: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如:于谦的《咏煤炭》。

山水田园诗:(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边塞诗: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卫国家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无家可望的哀痛。

思乡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二是分析诗歌的意象。古代诗歌习惯于借助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

如用月亮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用夕阳、白云表达无穷的思绪(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用杜鹃表示动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用雁来表示孤独、思乡、消息(游子羁旅思乡,恋人孤独怀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用梧桐写悲秋(凄凉悲伤。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借菊花寓高雅之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流水喻绵绵愁思,愁思绵绵、情丝不绝。(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杨柳寓离愁别绪(惜别之情思亲之意、怀乡之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乌鸦:衰败凄凉、恐怖惊惶。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羌笛:凄切孤苦、边塞离愁。(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三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思想感情专业词语: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等等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

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观刈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观沧海》、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报国无门的悲伤: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

鹤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思亲念友:李商隐《夜雨寄北》、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王维《使至塞上》

闺中怀人:李商隐《无题》

依依不舍的留恋: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常建《题破山寺后禅

院》、陆游《游山西村》、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西亭日暮》、陶渊明《归园田居》、《饮

酒》(其五)

昔盛今衰的感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借古讽今的情怀:杜牧《赤壁》

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情感:李清照《醉花阴》苏轼《浣溪沙—山下兰

芽短浸溪》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仕途失意的苦闷或豁达的胸襟:李白《行路难》、龚自珍《己亥杂诗》

借慰平生的喜悦:陶渊明《饮酒》、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坦陈心志的告白: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龚自珍《已亥杂诗》

对田园美好生活的赞美:孟浩然《过故人庄》

对归隐田园的热爱与向往:陶渊明《归园田居》

赞美祖国壮丽山河:杜甫《望岳》

纯洁的爱情:《关雎》《蒹葭》

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渡荆门送别》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在回答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必须具体:“表达了作者因何事而怎样的思想感情”,一般用四字短语来答。

题型示例1:《行路难》(其一)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 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解析] 一般在学习古诗时,教师教学过程中会注意到这个地方的,也可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考生如果对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不到位,不能把握这两句诗之间的语意转承关系,“闲”与“梦”,“垂钓”与“乘舟”,“碧溪”与“日边”等意象的对应关系,就容易造成失分。

题型示例2: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1、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尘世喧嚣的厌烦,和对隐居林泉寄情山水的生活的向往。

2、诗歌尾联后来演变为成语“万籁俱寂”,颔联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等,你认为“曲径通幽”这一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题型示例3: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完成题目。

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综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答案]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能力。全诗八十二字,但它跳荡纵横,百步九折地提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经过反复回旋之后,结尾两句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所以从全诗来看,感情是积极、乐观的,诗人对前途充满了信心。答题时防止重心旁落,将前面铺垫酝酿的感情误作全诗的感情基调答成失望、苦闷、抑郁、悲愤。这是不注意从全诗的全旨出发整体把握诗人情感的结果。

考点四:形象感知

[常见艺术形象]:

爱国征战类

1.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2.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破阵子》。

3.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4.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思乡怀人类

5.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热爱自然类

6.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题型示例:《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问:诗人的形象,尽在一个“狂”字;诗人的理想,尽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豪情洋溢、壮志冲天的将军形象

考点五:名句欣赏

[答题要点]:

1. 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 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 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 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即“找意象”+“绘意境”+“悟情思”

名句赏析怎样答题——掌握基本的答题格式与思路

答题格式一般为:(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果)+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题型示例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请对其谈谈你的赏析。

答:选取“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江上景物当人写,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更显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趣(表达作用),两句结合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自然变化的哲理(抒发情感)。

题型示例2:阅读下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答案] 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上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锐意进取,“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了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三: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驰而过,病树前头万木争荣,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能力。在这两句诗中,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涵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可以引申为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永远保持一种生机勃勃的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易忽视本诗创作的背景和诗句中蕴涵的哲理,看不到作者豁达的胸襟。错误的理解成诗人拿“沉舟”和“病树”自比,自嘲自己被朝廷所遗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围的人飞黄腾达。

考点六:表达技巧

[考点解析]:

这一题型往往与其他考点融合在一起,也重在考查对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把握。考试时有可能考表达方式,有可能考表现手法,有可能考修辞手法。初中学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了解的不多,因此,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术语,了解常见的古诗词艺术手法,为古诗词的鉴赏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常见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2)表现手法: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想象、衬托、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声色结合、点面结合、借古抒怀、借古讽今、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等。

(3)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对偶、反复、双关、设问、互文、通感等。

(4)语言特色:简练传神、生动形象、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慷慨等(含蓄、直露、平实、典雅、华丽、雄浑、沉郁、自然、清新、优美、质朴、风趣等。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

(5)作用:深化主旨、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意深等。

[答题方式]:①指出用了什么技巧;②结合诗句分析,如何使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即“用什么手法”+“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色),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的作用。

题型示例1:请用简洁的语言点评一下曹操的《观沧海》。

答题思路:本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运用想象手法,借景抒情,(表现手法)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作用)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抒发情感)。

题型示例2:晏殊的词《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使用了什么写法?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两句词“新”与“旧”使用了对比的写法,再联系内容,作者通过对比表面上写作者在唱一曲新词、饮一杯醇酒时,感到这春天的天气同去年一样,亭台景物也依旧,实际上是抒发一种哀叹惆怅的感情。

题型示例3: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回答问题。

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并说说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化用了“临渊羡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得到张丞相的举荐,入朝为官,报效朝廷。

【综合示例】

一、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题目。

1.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若答“思乡之情”得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人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一词一景,共同构成一幅凄冷萧瑟的深秋晚景图,一个“断肠”,情景交融,表达了游子客游他乡时孤独寂寞的愁苦之情和思乡的情怀。防止浅表理解。易忽视羁旅之人的孤寂愁苦,而只答出思乡之情。这是赏析时只看到了背景而忽视了主人公“断肠人”。

2.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2分)

[答案] ①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词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②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③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指出的特点准确得1分;分析恰当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赏析能力。从表现主旨的方法来看,寓孤寂愁苦之情于凄冷萧瑟之景;从所写景物来看,既有静景,又有动景,动静结合,相互映衬;从词语选择来看,运用大量的名词进行景物铺排,串联成景。景为人设,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最后都要落在主旨——词人的感情上。

如果只谈写法,而分析没有条理,没有思想深度,会失分。

二、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后面题目。

1.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答案] 表现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忠君报国)的精神。

[解析] 诗的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抒情,表现了戍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精神。答案应紧扣“英勇”“报国”去写。

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答案] 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名句的赏析能力,难度较大。对诗中名句的赏析,切入角度一般为:修辞特色、抒发情感、蕴含哲理等。就这个句子来看,“黑云压城城欲摧”,有夸张的成分,另外,从“黑云压城”来比喻大兵压境,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三、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2、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赏析】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农村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斜地伸展。“绿树村边合”,是近景;“青山郭外斜”,是远景。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抒发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饮酒》 【赏析】这两句诗妙在自己无心见山.远山自入双目,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蒸腾的水汽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这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赏析】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应,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轻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幅苍凉壮观的大漠黄昏图!“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境界的开阔:“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把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赏析】这两句诗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二字炼得好。“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赏析】涛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赏析】这是说大自然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 1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赏析】“曲”、“幽”、“深”三字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这两句诗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赏析】从诗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两句诗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1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赏析】这两句诗描写出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地了.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种豆早出晚归是多么艰辛、多么苦累.然而诗人并不抱怨。 1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凄清。 1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赏析】以丝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5.莫道不消魂,帘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赏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赏析】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以梨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赏析】‘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这两句诗点题,写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1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赏析】这两句诗把愁苦的心情表达得非常生动。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暗示愁绪难消: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 1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赏析】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格调豪迈奔放.让人们感受到诗人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古诗词赏 析 2011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案: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江苏省宿迁市2011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23.(4分)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 13、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答案: (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湖北襄阳2011 、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

专题5 古诗词曲赏析

专题五 古诗词曲赏析 百色中考命题规律 近三年百色中考考情分析 2019年百色中考命题预测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纵观百色近三年中考,古诗词曲赏析是必考内容。题型以简答题为主,题量为2小题,分值略有上升,为6分。考查篇目以课内古诗词曲为主,重点考查课标古诗词曲篇目。考查知识点主要有内容理解、品味炼字、赏析名句、体会思想情感、分析语言特色等。预测2019年考查形式稍有变化,可能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古诗词曲的理解分析。备考时,加强对课标篇目的训练,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018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题材、思想感情、语言风格 填空题 8 3 赏析名句 简答题 9 3 2017 《天净沙·秋思》 品味炼字 简答题 8 3 写作手法 简答题 9 3 2016 《归园田居(其 三)》 思想感情 简答题 15(1) 2 语言特色 简答题 15(2) 2 百色中考备考攻略 例1(2018年百色8、9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________;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________;从语言风格上看是________。所以,词人在题目中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题材、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的把握。从“看剑”“吹角连营”“麾下”“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景物看,这首词反映的是军旅生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词人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最后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但仍然属于豪放词,语言刚健。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一、中考诗歌鉴赏题考点分析: 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建功立业: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观沧海》、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破阵子》。 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石壕吏》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等。 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望江南》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杜牧《赤壁》。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二)、方法指导:

(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 一般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 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集锦

1、《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 是。 儒家经典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 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 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饮酒》中考试题集萃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

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2、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 了 的心境。 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4、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练习 一、《雁门太守行》 1.这首诗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的英勇气概,也表达诗人誓死报国的决心。 2.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开”二字。 用“黑云”作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压”形象的写出敌人人马众多来势之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的情态。“开”写出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渲染战争紧张的气氛和危机形势。 3.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的残酷。4.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运用典故,“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5.这首诗借助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来抒发情感,具体分析。 这首诗几乎句句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他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借此来书写守边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气概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二、《望月有感》 1.这首诗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2.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诗人以“千里雁”“九秋蓬”作比,像“千里雁”一样吊影自怜;像“九秋蓬”一样飘转无定,形象生动的写出兄弟手足离散,天各一方,飘转无定,孤苦凄惶,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3.尾联“垂泪”蕴含的丰富情感。 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既是因为兄弟离散、家庭不幸,也是因为整个时代的灾难和痛苦。高度概括而有深刻的揭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4.尾联运用“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尾联运用明月这一意象,描绘了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画面,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情感。 三、《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1.本诗表达诗人无罪遭贬的怨愤和前途迷茫的愁思以及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2.首联赏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运用对比,“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3.颔联表达的思想情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 残年” 表达诗人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 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4.颈联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和高度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自 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形,同时委婉 的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迷茫的愁思。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抒发诗人恋家恋国,不忍离去,同时又深感 前途迷茫的愁思。 四、《登楼》 1.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 忧,以及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 感。 2.首联抒写哪几种情怀? A作者客居他乡对自己遭遇的伤感;b看到国家多灾多 难而对国家的忧虑, 3.描绘颔联的画面,并说说所蕴含的感情。 登楼远望,锦江两岸蓬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玉垒 山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表达对祖 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4.赏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来”来临之意。指锦江两岸蓬勃春色铺天盖地而来, 烘托锦江春色逐人的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 表现是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变化之意,指古今世 事如浮云飘忽起灭,一字双关,使人浮想联翩。表现诗 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也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思。 5.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议登楼所 想,说说表达的内涵 表明对大唐圣朝气运久远的自信和美好祝愿以及对“寇 盗”的蔑视。 6.赏析尾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咏古讽今,运用典故,运用后主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国家 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局面的担忧, 运用诸葛亮的典故,抒写诗人空怀济世之心而苦无献身 之路的伤感。 五、《望江南》 1.赏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独”字传神,准确地表现了女子独自一人等待丈夫归 来的孤独寂寞之情。 2.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句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淡淡的洒在江面上,连绵不尽的 水静静地向东流去。既写景又写情。“脉脉”用拟人写出 夕阳被感动地深情望着水面。“水悠悠”以水喻情,表现 了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惆怅之情。 3.“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境? 满怀希望和憧憬的主人公在等待的过程中极度失望、落 寞之情。 六《渔家傲秋思》 1.上片写景,描写塞下的秋景;下片抒情,抒发边塞征 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感慨。 2.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燕然未勒”,表现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但更渴 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3.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表明将军士兵引因功业难成,有家难归而哀伤流 泪,含蓄的表达了对朝廷腐弱,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4.词的意境悲凉壮阔。 七《江城子密州出猎》 1.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作者踌躇满怀的英雄气 概;下阕抒情,表现词人壮心未已、渴望报效国家杀敌 立功的英雄本色。 2.赏析“千骑卷平冈” “千骑”指人数众多,“卷”极言走之快,写出猎者情绪 高昂,精神抖擞的状态。 3.赏析“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典故,突出词人年纪虽不小, 仍有少年的狂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希 望朝廷象重用魏尚一样重用自己,表达渴望为国御敌立 功的壮志。表达含蓄,委婉。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表达 自己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八《武陵春》 1.上片写词人所见所闻,借“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 流”抒发思念丈夫的无限哀伤之情。下片采用夸张的比 喻,抒发内心深重的愁情。 2.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运用夸张比喻,化实为虚,化抽象为具体,语言新奇, 曲折生动而又巧妙自然,把“愁思”夸张到连船都承载 不动,渲染哀愁之深重。 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 本词基调雄壮高昂,上阕描写军旅生活,表达建功立 业,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抒 写壮志难酬的悲愤。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战场生活。 营造了一种奏乐吃肉的豪迈热烈的生活氛围。 3.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运用比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惊险 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 形象。 4.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词人最高理想,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和抱负,表达 自己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爱国激情。 5。赏析“可怜白发生” ,由雄壮到悲壮,抒发无尽的感慨。表达渴望报国的雄 心壮志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揭示理想与 现实的尖锐对立,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 十《商山早行》 1.全诗紧扣一个“早”字,抒写早行之情,寄托羁旅奔 波之苦,黯然思乡之情。 2.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列锦法”,仅用十个字却连缀了六种景物,抓住有 特征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 了商山凌晨荒寂、萧索的情景;借景抒情,写出无限的 旅愁羁苦。意境苍凉,情感寂寞凄苦。 3.赏析“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照”,照亮之意。既暗示了在早晨“枳花”颜色的亮白, 又富有动感的传达出黑暗的“驿墙”也被照亮了,衬托 拂晓前的暗,突出出行之早。 4.“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点明思乡的主旨。 十一《卜算子咏梅》 1.上片写梅花的遭遇,下阕托梅寄志,表达坚贞自守的 傲岸节操。 2上片点明梅的怎样的生存环境?体现怎样的品格? 3.从艺术手法上赏析本词。 托物言志,以梅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 托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 4.赏析“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表现词人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 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荒僻、残破、苍凉、冷清、凄凉的生存环境,渲染其不 幸遭遇,烘托其顽强,高洁的品格。 十二《醉花阴》 1.上片写秋凉情景,寄情于景,表现词人孤寂无聊,思 念无边的愁绪。下片写重九感怀,集中些黄昏后的愁绪。 2.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直抒胸臆,“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暗 含凄冷之意。以“瘦黄花”自比,写出主人公憔悴的面 容和愁苦的神情。,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十三《己亥杂诗》

初中课标34首古诗词曲鉴赏

初中课标34首古诗词曲鉴赏

(一)爱国忧民诗 常见思想主题 涉及诗歌 国计民生,同情劳动人民(春望)(观刈麦)(秋风为茅屋所破歌) 为国效力,立志改革(过零丁洋)(己亥杂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雁门太守行) 统治者荒淫无度,无所作为(泊秦淮)(山坡羊潼关怀古)(相见欢) 1、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拟人,花感时也溅泪,鸟伤别亦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现对家人的思念。 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细节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2、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前两句用白日和天涯烘托无限离愁,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脍炙人口大名句,试选一个角度作赏析。 ①移情于景,是新生命的赞歌;②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现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精神。 3 写作者的辞官别离之愁,也抒发作者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舍己利人的思想情感。

34首古诗词赏析大全

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文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诗中被誉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诗句。这诗句含有哲理性。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写的是江上顺风行舟,放眼可见江岸开阔、江水浩荡的阔大情景。若我身临其境,在船行顺风如箭而境地又开阔的感染下,心胸也会为之阔大,还会感到无比舒畅,有助于培养豁达高远的感情。 4.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5、你认为“潮平两岸阔”的“阔”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它写出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视野十分开阔的景象。 6、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赤壁〖杜牧(唐朝)〗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评析:该诗是怀古咏史诗(以古人古事作题材,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抒发自己的感慨)。该诗作者(见解)①认为:曹操之败是因为受了火攻,周瑜之胜也是因为用了火攻;火攻的成功又是得力于及时风力相助。②孙刘联军失败了。(用假设的、委婉的、生动形象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表明。)〗1.《赤壁》借_周瑜和曹操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_之气。 3过零丁洋〖文天祥(宋朝)〗

吉林省中考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5分) 题金陵渡①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②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③。 【注】①金陵渡:渡口名,今江苏镇江附近。②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③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边。(1)“一宿行人自可愁”的“宿”在诗中的意思是。(1分) (2)诗歌第三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3)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柳绿更带朝烟”的“朝”在诗中的意思是。(1分)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3)作者描写静景的同时又写了“花落”“莺啼”,有何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塞上忆汶水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 (1)“过尽征鸿犹未归”的“犹”的意思是。(1分) (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3)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杨柳枝 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1)“一面新妆待晓风”的“待”的意思是。(1分) (2)诗词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2分) 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5分) 秋月 朱熹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整理:陈滢竹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意思:潮水上涨,使江面显得更加开阔,江风顺吹,鼓满了高悬的船帆。 赏析:“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悬”字写出了江风劲吹,扬帆前行的景象。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意思:夜色将尽,旭日正从江面上冉冉升起,残冬未去,春意却已潜入江南。 赏析:“生”和“入”都是拟人手法,“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了哲理。思乡而不低沉,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意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深处,僧人的禅房掩映在花木扶疏之间。 赏析:“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幽中显静,幽中含美,抒发诗人去除杂念,忘情山水的情趣。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意思:当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火攻赤壁,东吴必定失败,最终连美女大小二乔也会被曹操掠去囚在铜雀台。 赏析:诗人从反面、间接地写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国家的兴旺,以小见大,别出心裁,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意思:今夜的月色分外明亮,人们都在尽情观赏,不知那恼人的秋思会落进哪户人家。 赏析: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意思: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 赏析: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一洗以往送别诗的酸楚情调,豁达乐观,意境开阔。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意思:荒漠深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岸边一轮落日又大又圆。 赏析:“大”字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烟”写边塞荒凉,人烟稀少;“直”字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这两句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意思: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赏析: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意思: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赏析: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会当”是“一定要”。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意思: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不知是谁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衔泥筑巢。 赏析: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诗人把春天的美写活了,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生机与活力。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意思:五彩缤纷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嫩草才刚刚能盖过马蹄。 赏析: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写出了早春小草生机勃发,春花美丽鲜艳的特点。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意思:歌女们不知道国家灭亡的悲痛,隔着江水还唱着亡国的曲子《后庭花》。 赏析:一“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即将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讽刺了现实中达官贵人,不理政事,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意思: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腊泪才流干。 赏析: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真诚、执着的爱情,运用双关和比喻的手法来表达矢志不变的爱情,新奇巧妙。后也多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1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意思: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表达了诗人日夜不忘恢复国土,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 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意思:山峦重重叠叠,小溪曲曲折折,仿佛已经无路可走了,突然之间我又看见前面柳绿桃红,又见到一个村庄了。 赏析: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现的境界。多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1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意思:大宋的江山已支离破碎像那狂风吹散的柳絮,我的这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古诗词曲赏析答题技巧

古诗词曲赏析答题技巧 方法1赏析辨析题的解题方法 1.设题形式 (1)找出对四首诗歌的赏析中正确或者不正确的一项。(2)找出对同一首诗歌的四句赏析中正确或者不正确的 一项。 2.应对策略 做这类客观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反之亦然。 (2)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 生的思维定式,把浅显易懂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或贬低诗歌内涵。 (3)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确的和错 误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 “不” “ 是” “ 都” 。 (4)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有时在诗歌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5)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局部的特点说成是全体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例(2015山西,5)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 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强调的是重 聚之难和离别之苦,该诗中讴歌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答案D 方法2主旨情感题的解题方法 1.设题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能 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找准“诗眼” ,分析意象,把握作者情感;其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抒情句、哲理句)入手分析,把握作品主题;还可从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豪放、婉约、沉郁等)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等方面领悟诗句含意及表达的情感。初中阶段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思乡、爱国、惜别、友情、爱情、关心民生、热爱自然等。 例(2015河南,1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1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中考古诗词赏析

中考古诗词赏析 导读:一、“诗眼”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 答:“阔”字更好。原因:

(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 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 (2)“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41首古诗词曲鉴赏

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 编者按:①梳理统编教材中“教读”篇目和“课外古诗词诵读”栏目中的课标篇目共41首。①按体裁分类梳理,逐篇核教材、教参,配鉴赏分析和训练,黑体字为赏析关键词。①批注2017~2019北部湾经济区,2012~2016南宁考情。①综合性学习涉及的叙事诗均配“故事复述”栏目。 类别1律诗 (12首,8年4考)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和“长律”。 一首律诗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人、事、物,渲染气氛,奠定全诗基调;颔联,紧承首联意思,或写景,或叙事,是首联的延续和延伸;颈联,诗意转折变换,由事及人、及景,或由景及情、及理,别开生面;尾联,以议论、抒情为主,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1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教材链接:七上第4课P15。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内容、修辞:对偶点题。“客路”即驿道,是诗人在船上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炼字:“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潮平”一语为“江春”一语做铺垫。 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象征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画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炼字、修辞: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哲理:既写景又点明时令。通过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 画面: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修辞、情感:运用设问,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

2019各地中考古诗词曲鉴赏课外诗歌阅读汇编

1.(2019·江苏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 题。(6分)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① 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凤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释】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 7. 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解析】本题考查感知古诗的意境画面的能力。从颔联的两句所描写的画面看,是写云台山的景色的。上句是从视觉的角度写景的,从“晴犹挂”看出,上句写的是白天,且是晴天;“瀑”是看到的景物,根据“犹”(像)可知,“蛟龙”是用来比喻瀑布的形态的。下句重点从听觉的角度描景,“鸡犬”“有声”描写的是鸡鸣狗叫的情形,描述时,注意时间是“夜”,环境为“云中”。 8.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案】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②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逄)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③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解析】本题考查感悟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从首联和颔联看出诗人对云台山景色的无比喜爱之情;从颈联看出诗人与朋友重逢时的欣喜(“喜”)之情;从尾联中的“三年”“髯雪已盈”看出诗人感叹岁月易逝的情感。 2.(2019·江苏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6分) 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 ②当时金統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8.(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8.(1)(3分)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天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以及表达的能力。题目要求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作答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灯火”“荒村”“黄叶”“山”“雪”“门”等,抓住修饰语“微茫”“荒”“漫”等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将这种的情景描写出来即可。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所渲染的氛围“孤”;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