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程读书报告

课程读书报告

课程读书报告
课程读书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2014 ~2015 学年 第二 学期本科生课程读书报告 ——任选课程中感兴趣 的问题 课程名称: 化学科学概论 论文题目: 浅谈化学与战争 任课教师: 张玮 学生姓名: 冯轩 学 号: 201202060206 2015.4.22 浅谈化学与战争 摘要:本文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不同时代化学在战争中的应用来解

析化学与军事的重要联系及化学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

明,最后反思化学的发展对战争的影响,分析利弊。 关键词:化学,战争,火药,毒气。 众所周知,化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它与战争的缘分也

是不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方士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其实他们应该算

是最早的一批化学家。在他们的不懈实验亦或是机缘巧合之下,黑火药

诞生了。起初他们只是拿来当烟花放以追求美丽和赶跑年兽,到了唐朝

末年,终于有人将黑火药这种东西应用于战争中了,他们用抛石机抛出

的火药包及火箭来攻击敌人。到了宋元时期,火药已在战争中广泛运

用,其中著名的作品有“震天雷”(类似于手榴弹)、“突火枪”(现

代枪支的前身)等等。相比于同时期欧洲还在冷兵器时代,可见在中国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名不虚传的。再把目光放到近代,20世纪的两

场世界大战把全世界人民都置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化学的发展并未止步

不前。硝化纤维、硝化甘油、tnt、无烟火药、c4等等,可以说战争的

需要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再后来原子理论的建立,更是衍生出了原子弹

氢弹这种毁灭性武器。 一.黑火药 如上述所说的,黑火药的发明源自炼丹的方士。最早的火药文献记

载在公元八九世纪,民间流传的“一硝二磺三木炭”,就是火药的简易

配方,火药燃烧的化学反应近似于下列方程式表示: 2kno3+3c+s=======n2↑+3co2↑+k2s 这种火药初期并未用于战争之中,而是作为中药或者其他的用途。

到了唐末时期,军人们将火药包裹在箭头上以造成更大的杀伤。在到宋

朝,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等发明层不不穷。随着火

药性能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威力更大的火器不断被发明创造出

来,并在战争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那是一个冷兵器与火器并存的时

代,一直到清代,可能是由于统治阶级的刻意打压,导致火器发展停

滞,直至被西方列强用火枪和大炮轰开了国门。

二.硝化甘油 说起硝化甘油,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诺贝尔。在

当下,学者们都已获得诺贝尔奖作为自己奋斗的终生目标,而在二百多

年前,正是硝化甘油让这位化学家成为了百万富翁。在意大利人索布雷

罗合成硝化甘油后不久,诺贝尔和他的父亲就开始想办法“降服” 这

头易怒的怪兽了。但是科学的发展总伴随着一代代人的牺牲,在一次事

故中诺贝尔失去了他年幼的弟弟,他父亲也受了重伤。诺贝尔并没有放

弃,他发明了“温热法”来冷却硝化甘油,并用硅藻土吸附,使其方便

运输,终于制成了安全可靠的硝化甘油炸药及硅藻土炸药,为当时社会

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事与愿违,他的发明被应用于战争,

因此在他死后,他将遗产捐出并设立了诺贝尔奖,用来表彰那些为科学

无私奉献的人。

三.tnt tnt,即三硝基甲苯,这是继硝化甘油之后炸药界的又一力作。tnt

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运用最广的炸药之一了,我们甚至能在许多美国大

片中见到它的身影。还有很有名的tnt当量,即所有用释放相同能量的

tnt炸药的质量表示核爆炸释放能量的一种习惯计量。如一枚制式手榴

弹是226克tnt当量; 一枚反坦克地雷是5公斤tnt当量;而著名的广岛

原子弹“小男孩”为1.5 万顿吨,长崎原子弹“胖子”为2.1 万吨。

tnt由j·威尔勃兰德发明,一般呈黄色粉末或鱼鳞片状。又因为它性质

稳定,不易爆炸,即使直接被子弹击中也不会引爆,所以得到了广泛运

用,也因此得到了“炸药之王”的美称。在二战后,各种新式炸药层出

不穷,如无烟火药、石墨炸弹等等,我国也于70年代研制出了属于自己

的乳化炸药,形成了自己的炸药体系。

四.烟雾弹、闪光弹 说了这么多炸药,我们也聊聊其他跟化学有关的武器,烟雾弹就是

其中的一 种。烟雾弹的原理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大量有色气体,来阻隔

目标视线用来进攻与防守都是很有用处的。一般的烟雾弹都用黄磷、

sncl4(四氯化锡)、ticl4(四氯化钛)或so3(三氧化硫)等物质,

通过引爆弹壳体内的炸药将反应物质散发到空气中并产生大量烟雾。相

比于民用烟雾弹,军用烟雾弹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发烟时间短,烟雾时间

长,并具有躲避红外线、微波等功能,从而达到真正的隐藏效果。可以

说,烟雾弹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一点不逊色于炸弹。既然说了烟雾弹,

我们就不得不提一提它的孪生兄弟——闪光弹。闪光弹的作用是投掷后

发出强光暂时使敌人失明,使自己获得有利的条件。当人们把闪光弹的

拉环拔掉时,底火会点燃导火索,导火索燃烧2~3.5秒后点燃镁单质,

瞬间产生6000000~8000000坎的强光, 使20平米室内作战环境下让敌人

短暂失去作战能力。闪光弹的作用不可谓不大,它能瞬间逆转局部战场

上的局势,虽然没有杀伤力,但闪光弹仍然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

五.毒气弹 最后,我们来说说这臭名昭著的毒气弹。顾名思义,毒气弹就是装

填着毒气与毒剂的弹药,其实这种武器自古有之,不过在近现代战争才

出现的化学武器造成了大量杀伤才被人重视。其中毒剂一般分为六种,

它们分别是: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全

身中毒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但是每一种都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这

种化学武器的初次使用在一站时的比利时,德军将储存在钢瓶中的氯气

投向英法联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战果。至此,毒气弹这一化学武器被

各国先后研制并投入战场。就在我的家乡浙江义乌,在抗日战争时期,

臭名昭著的日军731部队也那做了许多惨无人道的恶事,他们抓了许多

无辜的人民群众做毒气的实验导致大量死亡,侥幸不死的也留下了终身

残疾。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终于被国际上重视,于1997年发表的《禁止

化学武器公约》严厉的限制了毒气弹的发展与使用,这不得不说是人类

的一大幸事。 最后,我们来谈谈化学对战争的影响及反思。毫无疑问,化学在军

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化学武器更是风起云

涌,愈演愈烈。从某种方面来说,它们对懂了时代的发展,推动了社会

的进步。但是随着近现代各种新式武器的威力大增,对人体的伤害巨

大,并且使用后很难控制与清除,会对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害与污

染。战争很可怕,但是使用了化学武器的战争尤其残 忍。目前在社会上,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化学武器成为了主流,如上

文提到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便严厉禁止了化学武器的发展与使用。

当然这里的“化学武器”指的是通过爆炸释放出有毒气体之类的大规模

杀伤性武器。 我觉得,化学的发展是可喜的,是必要的,其好坏的关键在于用的

方式与用的人。没有好的战争,没有坏的和平。我认为战争不可避免,

但对于这些大规模杀伤性的化学武器,我的态度与众人一样:坚决抵制

使用并禁止发展!不要再让惨剧发生,让人民群众为之揪心。可喜的

是,我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约束使用化学武器方面堪称世界

各国的典范,恪守公约,为世界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希望能有

更多的国家积极响应公约,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而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结语:化学无罪,战争有罪,将化学应用于战场未尝不可,但应谨

慎使用。 参考书目:马子川,于海涛 《化学导论》科学出版社, 2011.9 孔春霞 《化学与战争》新闻与传播出版社,2003.5 武超宇 《硝化甘油化学与工艺学》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篇

二:《马原》课程读书报告格式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实践教学·原(名)著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题目: 悲惨的世界不一般的人生 —— 读《悲惨世界》 有感 小组 代 表人: ****** 院系专

业班级: 政法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201101班 联 系 电 话: 10000000000 指 导 教 师: 王0000 填 表 日 期: 2012年11月2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 2012年8月26日 悲惨的世界不一般的人生 ——读《悲惨世界》有感 正文: 通过读这个本书,我开始深深的感悟到,原来,在当时那个无情的

资本主义社会竟然也有这样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宽大和仁慈深

深感化了冉阿让,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让心中那快熄灭的希望之火,使

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说,冉阿让的命运并不是永远都是那

么的悲惨,悲惨的是那时候的整个世界观,就是因为有了主教这样的

人,整个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个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热之中艰苦摸

索前进。 在这本书中,出狱后的主人公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着他

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一点点的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

过向善的信心。在这个时候,是慈悲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无私的援

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

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叮嘱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

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 在主

教的感化下,冉阿让开始变得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

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 这一切得转变使我既倍感欣慰。从囚犯

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 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低劣

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

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一会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

他再高明也无论如何掩盖不住他丑陋本性的事实。 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

人。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重大赛事中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

奋剂者;还有小到考试作弊的人,这些人与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相比,甚

是渺小。 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

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只有被世人所唾弃。另一种是无论

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才能得

到别人的认可。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那个慈悲为

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 他不仅改变了

自己,也改变着身边的人。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

的使者,愿他们像纯洁的天使般永远守护着人们心中那份慈悲为怀的

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

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我们社会的每一个的人都这样

做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

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这本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冉阿让由于饥饿过度偷了一个面包,

使他在监牢里度过了黑暗的19年。出狱后,他受到人们的歧视,没有人

理会他,就这样,冉阿让已经绝望了,但是奇迹出现了,一位善良的主

教用他仁慈的心改变了冉阿让的后半生。 这也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对

别人做出一点点,这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的命运,对于这样的好事情

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去做呢? 冉阿让虽然后来尽全力去帮助别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来弥补自己

从前所犯下的罪,但是人们知道他从前是个苦役犯后,都不接受他的好

意,在人们眼里它还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可是冉阿让并不介意,仍然

怀着那的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最终他还是凄惨的死去了,这充分体现

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不公平,难道一个人犯了错,永远都不会改了吗?

我们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给别人改过自新的

机会,这样你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如果你心怀叵测,那你永远都得不

到别人的信任,只会受到猜疑、冷落。要勇于奉献,要以帮助人为乐

趣,要热情待人,这样,你才会受欢迎。 每个人都有爱,没一人都希望得到爱。但有的人只爱自己,爱自己

的亲人,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忽略爱别人。而冉阿让的爱却是给世

上所有可怜的人、贫穷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这也

是我们当代世界很多人应该学习的。 他曾经是一个拥有无数财产的市长,可他却把绝大多数的钱都捐给

了慈善机构和穷人们。以至于他往往出门时口袋里装满了钱,回来时又

都空了。除此之外他还经常把面包送给挨饿的人,把衣服送给挨冻的

人;到处访贫问苦。对于穷人而言,他就像一顶保护伞,一个正义的化

身。

其中在这本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对芳町与珂赛特母女的关爱。

为了实现芳町临死前能见一面自己亲生女儿的愿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狱

(而这一次越狱,对他来说则是终身苦役犯的代价)。虽然最后芳町还

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死去了,可他却始终坚持不渝地完成他对芳

町,一个毫不相干的死人的诺言,对于这一点我们现在的人又有多少人

能做到呢?最终他救出了珂赛特。并用毕生的精力把她当作自己女儿一

样细心地照顾着。 这个世上,凡是伟大的人都有一个高尚的灵魂。而冉阿让,正是这

样一个伟大的人。 有一位老人被压在车下,整个车子的重量都压在他

的胸口上,此时除非谁去把车子从下面撑起来,否则无法把他救出来。

谁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人们都知道只有一个正在被通缉的苦役犯冉阿

让,才有那么大的力量。当时身为“马德兰市长”的冉阿让正在旁边,

可他要是去救的话,等于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可要是不救或是再犹豫

几分钟的话,那位老人就会死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还是冒着

可能被认出来的危险救下了老人。 还有一位老人,他被别人冤枉顶替冉阿让被捕。当身为“马德兰市

长”的冉阿让知道后再一次犹豫了,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冉阿让就是他自

己!但如果他不承认的话,没有第二个人会知道。况且他还是一个了不

起的“市长”。而那位老人只不过是个年过半百、毫无用处的人而已。

可就在宣布那位老人有罪的时候,他篇三:课程读书报告 研究生课程读书报告及评阅书 课 程 名 称: 读书报告等级

任课教师姓名: 任课教师签字: 著 作 名 称:《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 重点解读章节:第4-13章 学 院 名 称: 专 业 名 称: 研 究 生 姓 名: 导师姓名职称: 上 课 时 间: 年 月—— 年 月 二、重点解读章节的主要思想

作者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体悟到被病疾、社会文化氛围、个体心

理束缚等诸多因素所压抑的心灵的内在迷惑和需求。在这几章中通过一

个个生动的病例,讲病人在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无意义状态时的痛苦进行

了描写,从病人的疾痛经验中阐述了病人身体状况的恶化和家庭经济负

担的加剧对于影响病人对自我的看法。然而没有任何东西像严重的疾痛

那样,能使人专注于自己的感受,认清生活 的真实境况。查默兹[3]曾用“自我的丧失”来描述严重的慢性病

人的患病经历:他们失去了先前的自我形象,但没有发展出同样有价值

的新形象。 当一个健康人身患慢性病之后,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

人,也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认同都会发生变

化。许多慢性病病人都再也回不到以前的自我,病痛彻底改变了他们的

认同:他们先前是健康的人,而现在,他们成了病人。他们已经踏上了

美国医学社会学家欧文·佐拉(irving zola)所说的“通往医生之

路”,已经从“人”(person)变成了“病人”(patient)

[4]。

三、解读的难点问题及个人思考 对自身境遇的意义的把握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求医过程、心理状态、

他对病人角色的接受与否,以及他和医生、家人、社会的互动方式,并

最终影响到疾病的结局。病人受到疾病的长期困扰,极大时候都会增加

他们对于治病的信心,对于康复的希望。而有时,会有自暴自弃的行

为,更加严重的就是报复社会的行为。最后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令人痛苦

的事实:学术化的探讨,往往需要借助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才能为更

多人所关注,并真正体现为一种改变意愿和行为。例如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生王浩无辜被杀害案中,是因为病人已多年被病痛本身折磨得身心

疲惫,在于治愈希望逐日减小时又被患有肺结核打击。在忍受这么多年

的痛苦中,他没有选择正确的发泄和倾诉,也没有得到自己医生的耐心

倾听,只有医生一遍又一遍的解释着他听不懂、不明白的话语,在这种

压抑爆发的情况下,选择的是他终身错误的做法。而毁掉的,除了他自

己的家庭,还有王浩师兄的生命和父母老无所托的结局。 无论是影视剧里的诊疗场景,或是医院里真实的诊疗现场,我们常

常看见医 生问诊,患者尽可能详细诉说,同时医生在电脑上迅速打字或者书

写病历的情景。这个过程被称之为主诉,患者自述自己的症状、感受,

以及持续时间等信息。对于疾痛的体验,患者是实在的主体,而记载在

病历上的文字,只是以符号的形式将这些感受较片面地记录下来。在这

个医疗活动似乎成为流水线式生产的年代,辅助检查设备越来越先进,

留给患者主诉的时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是越来越详尽的检查,医生成

为技师,医学丧失了仁爱的温度。

四、扩展性的讨论问题及个人观点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注重于医疗的技术,但许多时候却忘记去倾听

和关心患者的心声,也许他们有很多话要说,却不能在短短的查房时间

里倾述给医生听。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的辅导和治疗在疾病的

治疗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在于慢性病和癌症的病例中尤为体现

[5]。既然诊断疾病要根据病史,而且是一种将外行的说法转译成专业

分类的符号语言行为,仔细聆听疾痛诉说是很重要的。当激励患者及其

家属的能动性成为医疗的一个目标时,设身处地地倾听他们的疾痛故

事,也必然成为临床医生的一项主要治疗任务。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摸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心理关怀是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有针对性地解决或改善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

问题,积极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

下获得最适宜心身状态的治疗过程。 如何帮助病人获得最适宜的心身状态,是心理关怀的核心问题。临

床医生要篇四:《课程理论》读书报告 《课程理论》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施良方教授参加了国家“七五”重点课题《教育学文集》的编辑工

作,文集共30卷,耗时5年。他还主持过1项国家“八五”重点课题,2

项国家“九五”课题和1项上海市教委“九五”课题,硕果累累。施良

方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教材1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和译文100多

篇,是一位在中国教育理论界造诣很深,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专家。尤

其是包括本书在内的三部曲——《学习论》、《课程理论》和《教学理

论》奠定了施良方教授在中国教育界的崇高地位。

二、全书结构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文中简称《课程理

论》)是施良方教授经典著作三部曲之二,正如“绪论”中指出:“我

国教育界对课程问题的研究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和相当广泛的经验,但对

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则刚刚起步,本书试图在这方面作番尝试。”在本

书中,作者更多的是介绍观点,而发表自己观点较少。由于本书写于十

几年前,因此现如今我国对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较之之前应该是成熟多

了。当然,在作者当时,我国的课程理论研究尚处于草创阶段,在那种

大背景下,重点还是需要以介绍为主。考虑到自身跨学科的背景,笔者

认为,这种以重点介绍基本理论的书籍正好可以弥补自己基础差、底子

薄的缺陷,有助于自己更快更好的地形成“自己的课程理论体系”。因

此,对本书的基本内容结构进行一遍较为详细地例举、梳理也是相当必

要的。

从大体结构来看,就如本书的全称所指出的三个核心词汇一样,全

书重点论述的就是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三方面问题。论述的顺序也

是这样一个顺序。这为我们从大方向来把握全书的内容结构起到了很好

的提示作用。 本书的“绪论”,通过对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如课程即教学科

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教学效果、课程即学习经

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等)的剖析,使读者对

课程理论探讨的基本对象有所了解,以帮助读者形成或澄清自己的课程

定义。对课程理论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的阐述,有助于读者对课程理

论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在理解和掌握课程理论时

有较扎实的根基。 第一编“课程的基础”分为三章,对课程的三个基础学科心理学、

社会学、哲学,分别从历史的考察、现状的分析和理论的探讨这几个方

面作了阐述。第一章“课程与心理学”在对心理学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

的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剖析了各种现代心理学流派与学校课程 的密切联系,力图揭示心理学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第二

章“课程与社会学”首先循着历史线索考察课程的社会学基础,然后展

示当代几种主要教育社会学理论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联,进而探讨社会

学对学校课程的影响与启示。第三章“课程与哲学”沿着历史发展的脉

络,通过对西方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课程观的考察,透析哲学变迁与课

程嬗变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哲学尤其是认识论在学校课程中的基础作

用。这三章为课程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背景和基础,有助于读者

对课程研究领域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 第二编“课程编制的原理”共四章,分别探讨课程目标、课程内

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从而使读者对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有一个比较

完整的理解。第四章“课程目标”首先分析了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行

为目标取向、展开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以便对课程目标的

看法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接着论述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的关系,然后考察了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生、社会和学

科),最后介绍了一种确定课程目标的模式。第五章“课程内容”介绍

了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

内容即学习经验),然后分别阐述了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和组织的原则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最

后探讨了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第六章“课程实施”在明确课程实施的定义的基础上,介绍了课程

实施的三种取向(得过且过、适应或改编、忠实或精确),然后分课程

别阐述了课程实施的两种基本的认识(课程实施即变革、课程实施即教

学),最后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第七章“课程评价”也同样

从介绍课程评价的各种取向入手,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课程评价的一些基

本看法,因为不同的评价观会导致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技术和方法。

然后陈述各种评价模式,分析各种评价模式的特点,最后根据我国的实

际情况提出课程评价过程的基本步骤,以供课程工作者参考。这一编实

质上论述的是课程编制的基本过程。每一章之所以都从介绍各种取向开

始,是因为考虑到目前课程研究者对这些基本问题看法不一,只介绍一

种观点,容易产生误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四章是传统课程理论体系

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课程编制模式。 第三编“课程探究的形式”的三章,实际上是对第二编各章所代表

的传统课程编制模式的一种挑战。第八章“过程模式”介绍了英国学者

斯滕豪斯的课程理论。他在对目标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

提出了过程模式的原理,并提供了过程模式的例证。他要说明的一个基

本问题是: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好了的结果(目标)为中心,而应以学

生学习过程为中心展开。为了使学习更加有效,教师需要成为课程研究

者。第九章“实践模式”介绍了美国学者施瓦布的课程理论。他通过

对“实践”与“理论”的区分入手,针对传统“理论的”课程研究模式

的缺陷,提出了自己实践的模式。并对实践探究的基本方式集体审议作

了较为深入的阐述。第十章“批判模式”,考虑到课程的批判模式很难

找出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而且不同的人对“批判”有不同的理解,所

以该章首先介绍了课程批判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然后在此基础上论

述课程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批判模式关注的是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经

济对学校课程的影响。它试图指出因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差异

所带来的教育权力、教育机会、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并力图

克服它们。读者通过阅读这三章,可以比较全面地把握课程理论研究的

动向,并有可能逐渐形成自己的系统看法。 第四编“课程理论与研究”的三章分别论述了课程理论建设工作、

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 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第十一章“课程理论的构建”在对课程

理论建设工作的历史与现状的阐述的基础上,对课程理论构建的方式

(科学的课程理论、自然主义的课程理论、激进的课程理论、解释学的

课程理论、审美的课程理论)作了分析,并对如何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

课程理论体系提出了一些看法。第十二章“课程的基本问题”对课程领

域中经常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文理分科的问题;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

教育的问题;隐性课程的问题;核心课程的问题;课程与价值的问题)

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问题在前面各章中或多或少都提及了,但由

于体系关系很难全面展开,所以单独列一章专门讨论。第十三章“课程

的未来”要表明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课程的本性是未来定向的。从这个

意义上说,课程工作者都是未来学家。课程不仅要适应未来,而且还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未来。该章在描述未来可能的各种挑战的基础上,

提供了课程工作者预测未来的一些技术和方法(模拟预测、趋势预测、

直觉型预测、特尔菲法预测、脚本法预测、因素分析预测等),并对学

校课程及课程理论发展趋势作了一些分析。

三、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课程编制的基础 这部分是极为抽象和高度浓缩的理论,所涉及的人物、著作和流派

甚多,限于知识,无法深刻理解各部分的关系及其蕴含的哲学原理。下

面仅就个人对其中的细节末枝谈谈自己的看法,同时提出自己的疑惑。 目前大家比较公认把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作为课程的基础或基础

学科。这是因为课程是面向学生的,是为人而设置的。必须研究、了解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正如书中所说:“学校教育的主

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课程工作者必须对个体的

发展以及学习过程的本质有所了解。”课程植根于社会:课程的编制者

是社会的产物,课程所面向的对象也是社会的产物,课程的实施者(教

师)还是社会的产物,甚至连课程实施的场所都是社会的。一言以蔽

之,课程的每一部分无一不来源于社会,最终又对社会有能动作用。最

后,心理学、社会学都源于哲学,所以哲学不可避免地要成为课程的基

础,更何况课程的定义、设置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

着某种意识形态。 <1>心理学与课程 研究课程与心理学的关系正是为了让课程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形式训练说是一种经典的学习迁移的学说。尽管

其已被桑代克用实验推翻了,但其代表人物洛克的思想现今仍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设置课程的目的,既要让学生获取这些学科本身的价值,更

要让学生获取掌握这些学科的能力。毕竟知识是永远学不完(无限)

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显然从效率来看是相当不合算的,

所以必须让学生掌握包括“模仿”、“迁移”在内的学习能力。这样在

他们需要某些知识的时候能快速掌握。教育领域里并不知名的爱因斯坦

也说过:“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都忘掉,剩下的东西便是教育。” 而以观念联合论为基础的实质教育论则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

练官能,而是提供适当的观念(或者说知识)来‘充实心智’”。这点

我不太同意,教育的目的到底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还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

识的能力?或者说哪一种更重要?折衷的方案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

程中掌握能力,即以知识作为能力的载体。但中庸之道并不总是行之有

效的,我们 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

握学习的能力,那么,掌握学习的能力的目的是什么?显然是为了在必

要的时候更快更好的获取并运用知识。从这个层面来看,教育的目的是

让学生获取知识,这似乎陷入了矛盾的困境。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为

了“提供适当的观念来‘充实心智’”,那么“适当”是一个什么概念

呢?今天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很多知识在学校接受时就已过时,许

多知识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掌握学习的能力,如何去获取

知识?我认为,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直接目的则

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学习能力。 当代心理学主要有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三个流派与课程

关系最为密切。 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

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课程目的是要提供特定的刺激,以

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它关注学习的结果;而认知学派则认为学生的

行为始终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它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

式,关注学科的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关注学生学

习的起因,即学生学习的情感、信念和意图。 行为主义主张开发各种教学技术。认知主义代表之一布鲁纳认

为:“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人。”对于这句

话,颇难理解,不过就个人经验来说,小时候的确通过某种形式理解了

某些基本原理,但“任何”二字实在值得商榷。人本主义认为课程要为

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情境”究竟是什么?是教

室?是上课的氛围?是学术的风气?应该都不是。“情境”或许是一种

心境,是一种学习状态。这种心境和状态能促使学生自觉探索方法,获

取知识。这种观点究竟正确与否,我仍感困惑。 心理学影响着课程编制过程各个方面:课程目标的形式,课程内容

的选择与组织。它是如何影响的?目前为止头脑中还没有一个特别清晰

的框架。 <2> 课程与社会学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分析了不同社会等级所需要的不同课程。

社会等级不同,教育程度和课程设置也相应不同。那么,究竟是社会等

级的不同导致了课程设置的不同,还是课程设置的不同导致了社会等级

的不同?个人认为,课程是社会的产物,课程对社会有能动作用。正因

为课程是社会的产物,所以是先有社会,而后有社会等级的区分,最后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现有状态而设置不同课程来使课程学习者相应进入不

同社会等级。 教育社会学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社会化,理解并接受自己在社会

中的位置。这种看法似乎是让人去接受课程的塑造,按照当前课程体系

社会化。如此学校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所标准化工厂,学生则是接受加

工的原材料,毕业生成为了工业成品。这也是功能课程理论强调的社会

整合、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稳定。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矛盾、权力差异和社会变化。它所强调的社会变

革主要是让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渗透中逐渐接受不平等的产生。这便容易

产生“地主的孩子始终是地主,农民的孩子依然是农民”的现象。 解释理论是一种微观社会学,核心思想是“知识是带有社会偏见

的”,通过课程设置来达到不平等的教育知识分配,让学生之间在学业

成绩上出现分化,从而使拥有某些知识的人成了社会上有权势的人,而

缺少这些知识的人受人支配。这点和冲突理论有些相似,但提供了一种

穷人孩子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途径,尽管他们可能得付出更大的努

力。 至于社会学对课程的影响,个人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

关系为生产力服务。教育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其课程设置为生产力服

务。在一定时期内,课程与生产力相适应,当课程阻碍生产力发展时,

便要发生变革。例如曾经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

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急缺理工科人才,相应的理工科在课程中所

占比重很大,人们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又如对比现在和二十年前的专业

设置和课程设置。许多专业和课程都是新开设的,这是与当前生产力状

况大体相适应的。 如果把课程提升到社会文化这一层面来看待,那么课程显然应作为

社会文化的载体,既传递和复制社会文化,同时也受社会文化的规范制

约。

最后对隐性课程理解得不是很透。“统治阶级还通过正规课程,用

潜移默化的方式把他们的意识形态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是隐性课程的实

质。”那么,课上老师引用的故事,讲的笑话算不算一种隐性课程呢? <3>课程与哲学 每一种学校课程都隐含着课程设计者的某些哲学思想与观念。那么

每一个解读课程理论的人也必然隐含着他的某些哲学思想与观念,尽管

有的如我一般还没有建立起清晰明了的哲学体系,处于朦胧状态。 柏拉图的理性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对课程有着很大的影响。 柏拉图把世界分为“现象”和“理念”两个部分,分别是“意

见”和“知识”的对象,“意见”又分为“相信”和“想象”,“知

识”又分为“知性”和“理性”。认识由此分为相信、想象、知性、理

性四个由低到高的阶段。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为逻辑学,理论科学,质料与形式相联系的、

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主要与质料有关、纯技术的知识四类。

认为理论性知识高于技术性知识。我比较赞同这一观点,理论是技术之

源,重技术轻理论的后果是竭泽而渔。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课程设

置,工科课程明显重于理科课程,长此以往,就不是一种正常现象了。 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都围绕理性与经验

提出了各自的课程理论,可以说是各有特点,但又都不完全正确。 实用主义哲学以经验为中心,杜威主张抛弃“把教材当做某些固定

的和现成的东西”的观点,把课程与儿童的经验相结合,让学生“从做

中学”。或许这是体验式学习的最初雏形吧。这一形式对学习的促进的

确很有效,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场合。如水能溺死人这个常识,并不

需要亲身体验,只需观察或合理外推便可知晓。 逻辑实证主义代表艾耶尔认为关于知识的真命题只有分析命题与综

合命题两类。只有分析命题(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学校课程的核心。其

他学科是“伪命题”,在学校课程中无足轻重。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学

校开设的课程并不仅仅包含“智力因素”,同时还包含如道德、良好的

心态等“非智力因素”。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成长影响是相当大

的,并非“无足轻重”。 与逻辑实证主义同出一源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代表赫斯特指出每一

种知识形式都有一种适合它的方法。这是很中肯的。毕竟具体情况要具

体分析,非此即彼和一刀切都会使人走向误区。篇五:课程读书报告 研究生课程读书报告及评阅书 课 程 名 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读书报告等级

任课教师姓名:秦桂秀 任课教师签字: 著 作 名 称:《勾勒姆医生》 重点解读章节: 疫苗接种与父母的权利 ——麻疹、腮腺

炎、风疹与百日咳 学 院 名 称:研究生学院 专 业 名 称:心血管内科 研 究 生 姓 名:李树湖 导师姓名职称:钟国强(主任医师,教授) 上 课 时 间:2014年9月—— 2014年11月 读书报告的四个组成部分(4000字以上)

一、著作背景和内容概述

二、重点解读章节的主要思想

三、解读的难点问题及个人思考

四、扩展性的讨论问题及个人观点 任 课 教 师 的 评 语 (1.简要评述读书报告的学术水平,包括原文理解的准确性、文献

资料的掌握程度; 2.指出读书报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读书报告格

式是否符合要求,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规范。 ) 任课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 1.读书报告格式按照教师规定的要求实行; 2.一律采用打印稿件,正文用“小四”号字,论文题目和各部分

的标题按照相关的要求处理; 3.“任课教师的评语”放在最后,单独一页。

马原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习心得 通过这一段时间对于马克思原理的学习,我明白了许多,领会了许多,收获了许多,改变了许多…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前四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现先将我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内容简单介绍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它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内容。 1.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通过方法论表现出来。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表现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的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一个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因为:(1)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2)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3)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问题的依据。(4)它也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1)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2)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

读书汇报课教案

读书汇报课教案 ——《童眼看三国》之人物分析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活动准备: 1、师生阅读《三国演义》。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等资料。 3、学生做《三国演义》手抄报及幻灯。 教学过程: 一、邀请小主持人。 男:如果说书是海,读书就是游泳; 女:如果说书是山,读书就是攀登; 男:如果说书是天空,读书就是飞翔; 女:如果说书是生命,读书就是走过人生。 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智慧的源泉。 女:所以我们热爱读书,我们选择了与书为友。 合:我们愿意在书的海洋里畅——游! 师:是呀,书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自开学以来,我们就一直开展读书活动。最近,我们师生又共读了一本书——《三国演义》。看到同学们校内校外,课前课后手捧三国,感觉大家都快成了“三国迷”了。相信大家在今天的汇报课上,一定会畅所欲言,尽情展示! 今天汇报的课题是《童眼看三国》之“人物分析”。(课前板书课题)读三国,大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知道哪三国吗?(板书:魏蜀吴)知道他们的霸主分别是谁吗?(曹操、刘备、孙权)大家肯定记住了里面的许多人物吧,谁能说上几个? 看来同学们读得不错,记住这么多人物。其实还有很多,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国人物有1200多,有名有姓的大约400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数十人。 其实,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三国已经了解不少了,不信,我们来看看大家做的手抄报就知道了(课件展示)。 二、手抄报展示 主持人:怎么样?同学们做的手抄报是不是各具特色,内容也丰富多彩呀。看来大家与三国人物都成老朋友了,是不是?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三国,去会会这些的英雄豪杰,好不好?那么我们怎样去会他们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这些小组分别是——(课件出示)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吕布、曹操、周瑜小组。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汇报形式或者给汇报的同学鼓鼓劲吧。(出示汇报要求)汇报要求:

马原读书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读书报告 题目《美丽新世界》读书报告 班级(班号)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6 年 11 月 8 日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美丽的新世界》读书报告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一本看了后觉得有些压抑的书,书本描绘了一个能称为“神奇”的未来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个世界里面,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从胚胎到出生前,是在试管里培育的,在试管里,就被给予了身份的标识;出生后,接受睡眠教育;工作,生活,将按照固定的模式,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这本书的名字意味深长。它来自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在该剧第5幕第1场里,从小生长在荒岛上,除了她父亲从没有见过人类的公主米兰达突然看见了一大群从海难中生还的人,不禁兴奋得大叫:“神奇呀,这里有多少好看的人!人类是多么美丽!啊,美妙的新世界,有这么出色的人物。”在这里,莎士比亚通过她的嘴赞扬了人类,说人类是美丽的、出色的,令人见了不禁惊叹。但赫胥黎用这句话作书名,却有不同的意味。 在书中的世界里,物质是极大的丰富的,人们除了上班,就是享乐,例如唆麻假。作者也在序言中说,原子能是一次重大的革命,但是只是在外部世界进行的革命,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应该是人类心灵,以及精神上的革命。书中的革命分为以下几种: 1、取消胎生,人工生殖,从中划分种姓: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把人从遗传上、胚胎发育过程中进行培养,划分出α、β、γ、δ、ε5个大的“种姓”。(α、β、γ、δ、ε是希腊字母:依次音译为阿尔法、比塔、伽玛、德尔塔、爱扑塞隆,大体相当于英语的A,B,C,D,E)。阿尔法最高,比塔次之,依次下降,至爱扑塞隆最低。每个种姓又分加和减。如阿尔法加,阿尔法减(甚至阿尔法双加),比塔加、爱扑塞隆减等,这样就把社会分成了10多个种姓。为了工作需要,在胚胎期就进行培养和刺激,使胚胎具有不同的特性,预定了那人未来的命运。如有的适宜到热带高温下去炼钢,有的适宜到太空去修理宇宙飞船;有的适宜做社会领袖,有的则适宜掏阴沟。阿尔法和比塔是高种姓,伽玛、德尔塔和爱扑塞隆是低种姓。高种姓的人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低种姓的人做简单劳动。高种姓的人聪明,漂亮,高傲,心肠硬;低种姓的人只会执行较简单的任务,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他们大量繁殖,一个受精卵可以培养出几十个多生子,从个头到长相都一样,都带种姓特点。不同种姓的人待遇很不相同。低种姓的人全都住大营房,各有颜色不同的

读书汇报课教案

读书汇报课教案

读书汇报课教案 ——《童眼看三国》之人物分析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活动准备: 1、师生阅读《三国演义》。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等资料。 3、学生做《三国演义》手抄报及幻灯。 教学过程: 一、邀请小主持人。 男:如果说书是海,读书就是游泳; 女:如果说书是山,读书就是攀登; 男:如果说书是天空,读书就是飞翔; 女:如果说书是生命,读书就是走过人生。 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智慧的源泉。 女:所以我们热爱读书,我们选择了与书为友。 合:我们愿意在书的海洋里畅——游! 师:是呀,书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自开学以来,我们就一直开展读书活动。最近,我们师生又共读了一本书——《三国演义》。看到同学们校内校外,课前课后手捧三国,感觉大家都快成了“三国迷”了。相信大家在今天的汇报课上,一定会畅所欲言,尽情展示! 今天汇报的课题是《童眼看三国》之“人物分析”。(课前板书课题)读三国,大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知道哪三国吗?(板书:魏蜀吴)知道他们的霸主分别是谁吗?(曹操、刘备、孙权)大家肯定记住了里面的许多人物吧,谁能说上几个? 看来同学们读得不错,记住这么多人物。其实还有很多,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国人物有1200多,有名有姓的大约400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数十人。 其实,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三国已经了解不少了,不信,我们来看看大家做的手抄报就知道了(课件展示)。 二、手抄报展示 主持人:怎么样?同学们做的手抄报是不是各具特色,内容也丰富多彩呀。看来大家与三国人物都成老朋友了,是不是?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三国,去会会这些的英雄豪杰,好不好?那么我们怎样去会他们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这些小组分别是——(课件出示)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吕布、曹操、周瑜小组。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汇报形式或者给汇报的同学鼓鼓劲吧。(出示汇报要求)汇报要求:

马原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读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一、人创造了宗教 文章开头,马克思就提出了反宗教批判的依据,那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这一段论述详细的阐述了作者对于宗教的理解,以及他所分析的宗教产生的原因以及人们的心理。根据这些分析,马克思指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是“锁链上虚构的花朵”。反宗教的斗争,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斗争。真正的幸福是现实的幸福。因此人民应该扔掉这样的锁链——让人陷于幻境,如同“鸦片”的锁链——理智地思考与行动,才能够建立自己的现实。 真理存在于真实世界而不是幻想的宗教中。因此对宗教、天国、神学的批判,变成了对法、尘世和政治的批判。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 二、批判德国制度 历史法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的”。这样陈旧、腐朽的思想是必须要批判的。马克思强调:“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可见这种制度的危害性,可见马克思对它的不满和愤怒。批判是激情的头脑,是武器,是消灭这个制度,揭露这个制度之丑陋的武器。揭露就是描述,在政府制度的范围内,描述它所导致的巨大的压力、沉闷的情绪以及严重的狭隘性。这样的政府制度是卑劣的,它有害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批判它、揭露它。 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相互对立,甚至必须承认自己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是上天的恩准,是正确而且肯定的!反观统治者,他们身价极高,人数又极少。这种状态是多么荒谬啊!人民难以提升对于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只能在被统治的状态下生存,而统治者则极易麻痹在权利之中,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心理越来越沉重的恶性循环。正因如此,人们只得寻求宗教这种幻想的方式逃避痛苦,寻求安慰。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是纵容这种制度的态度。因此我们才更应狠狠的与这种制度进行搏斗。 如何进行批判呢?搏斗式的批判,关键在于给敌人以打击。让压迫的人们意识到沉重的压迫,让耻辱公开从而更加耻辱。让人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到改变的强烈需求,才能激起人民的勇气,参与到斗争中来!以这样的方式,德国人民才有机会改变现状,实现社会的需求。

读书汇报课教学设计

读书汇报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魏家庄小学高彩霞 案例类别:整本书阅读 课型:读书汇报课 学段:小学六年级 课题:《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设计目标: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设计思路: 师生阅读《三国演义》,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等资料,学生做《三国演义》手抄报及幻灯,做好这些准备,通过班级交流汇报,评析人物,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积累语言材料,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汇报过程: 一、邀请小主持人。 男:如果说书是海,读书就是游泳; 女:如果说书是山,读书就是攀登; 男:如果说书是天空,读书就是飞翔;

女:如果说书是生命,读书就是走过人生。 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智慧的源泉。 女:所以我们热爱读书,我们选择了与书为友。 合:我们愿意在书的海洋里畅——游! 师:是呀,书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自开学以来,我们就一直开展读书活动。最近,我们师生又共读了一本书——《三国演义》。看到同学们校内校外,课前课后手捧三国,感觉大家都快成了“三国迷”了。相信大家在今天的汇报课上,一定会畅所欲言,尽情展示!今天汇报的课题是《童眼看三国》之“人物分析”。(课前板书课题)读三国,大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知道哪三国吗?(板书:魏蜀吴)知道他们的霸主分别是谁吗?(曹操、刘备、孙权)大家肯定记住了里面的许多人物吧,谁能说上几个? 看来同学们读得不错,记住这么多人物。其实还有很多,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国人物有1200多,有名有姓的大约400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数十人。 其实,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三国已经了解不少了,不信,我们来看看大家做的手抄报就知道了(课件展示)。 本环节设计意图:基本了解本名著中的人物,并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手抄报展示 主持人:怎么样?同学们做的手抄报是不是各具特色,内容也丰富多彩呀。看来大家与三国人物都成老朋友了,是不是?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

《草房子》读书汇报课.

《草房子》读书汇报课教案 【教材分析】《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扛鼎力作。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学生分析】对于今天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缺少人生的历练,使他们的性格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缺陷。面对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们更多的表现出的是对他人的漠视和对人生的无谓。而《草房子》为他们搭建起的精神殿堂,能真正唤醒他们心底的人文情怀,使他们的心变得柔软起来,让他们真正学会感动。当然,这部凝重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好在我们班级的学生已经阅读过不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较为扎实的阅读能力,为阅读《草房子》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童年世界,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体悟作品中对生命的诠释。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阅读《草房子》,完成读书笔记。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共同讨论的话题,再由老师进行综合。 3、每个小组选择书中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完成一段文字描述。 4、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同学们,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在校园里,在教室里,随时都可以看到同学们认真阅读的身影,老师为你们有这样的读书意

大学3000字读书报告3篇(完整版)

大学3000字读书报告3篇 大学3000字读书报告3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我们都已不陌生,大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至善,如: 上善若水,所谓至善就是要容纳一切,只求给与不求回报,在达到一定境界是不浮躁、平心静气的思考问题,才会有所收获。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而现在的教育大多仅局限于格物、至知,教育注重知识的获得,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分数为评判指标就是其外显现象,无视意诚正心,之后的修身就更不必谈了。在我看来,现代大学生有两大弊病: 一是功利化。二是道德败坏。人们追名逐利,比如讨好权利较大的老师,或者如当时的动机不纯。而无益于自身的事却不会浪费时间。功利化的时代吧大学引向了功利化的方向,外界对人才的评判也无暇顾及道德方面的问题。有人说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这也不是毫无依据的,现代大学生道德的缺失的确让人大跌眼镜,投毒案、泼硫酸等等这些因道德缺失而造成的悲剧不一而足。皆自明也强调了人首先要自己弘扬光明的品德,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古人都相信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因此呼吁人们加以弘扬。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品德高尚的人不会满足与目前的道德状况,而会不断准求更高的境界,每天都是自己更新到的,达到日日新。 止于至善,那么究竟怎样才达到至善呢?黄鸟知道该栖息在何处,而作为人,又怎样才算达到至善呢,在发扬美德时保持谨慎,做国君

要仁爱,所谓仁者无敌,仁这一儒家思想之所以受到君王的重视不无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之所以能使民众拥护,成为民众的榜样,是因为君王能尊重贤人、亲近亲人,使百姓得到恩惠。作为臣子要恭敬,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臣子在办事或者言语上不可僭越。做子女的要孝顺,做父母要慈爱,在于他人交往是要讲信用,所有这些概括起来无非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做好本分的事。而如何达到到的完善的境界呢?这就如同学习,首先是态度,态度决定了是否主动钻研学习,然后还要有一种学无止境的思想,促使自己不断进行钻研以提升自己的水平。知本。孔子以审理案子为例,做到大畏民志便是知本,在我看来,此处所说的知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尽本分,审理案件的人的本分就是公平公正,是人满意,能扬善除恶,第二层含义是要知道事情本来的样子,使真相大白。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生首先得知道自己的本分,其次在追寻学问是要穷尽其根本,直至完全弄明白为止。 格物的目的是至知。而至知的前提是格物,何谓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接触食物而彻底穷尽他的道理,至知就是获得知识。在格物的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前人所得的现成答案,要用自己所得的只是在对食物进行探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贵在坚持。最终会至知。学习不要仅局限于书本,在书本教授的知识的掌握上要进行更深层次的钻研,直至没有一点疑惑,这就算是获得知识了。要通过已不断的探索以求突破原有知识的局限性。对知识的追不能停歇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科学技术及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认识又该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让知识变成死水,而是变成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泉。

读书交流汇报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书交流汇报课 教材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俗、易懂,充满青春的激情,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走向文学名著就是走向崇高、走向美丽。 教学构想 1、课前预习 (1)鼓励学生用半个月的时间读完原著。全文共500页,平时每天读15页,周末每读25页。 (2)、鼓励学生利用平时课余时间复述故事内容,交流学习心得。 2、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线索,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2)、独特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 (3)精彩片段欣赏。 (4)学习保尔精神,为实现崇高理想而顽强拼搏。 3、教学重难点 (1)、学生对故事的归纳、提炼、升华能力。 (2)有关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国情。 4、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师引导学生读原著,学生通过讲故事,学会梳理故事线索,获得独特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 形式:讨论式、谈话式。 5、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教学目标:梳理小说线索,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二 .教学重难点:对故事的归纳能力;独特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 三 .教学流程: 1.导入语:同学们,当又一个金色的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已成长为一名高年级的学生了。我们长高了,校门前的那一棵小树再也不能遮挡我们的视线,我们将透过她看到更辽阔的天空,看到希望的地平线正在向我们挥舞着金色彩带;我们长大了,动画片、小人书已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将走向文学巨匠:鲁迅、巴金、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走向科学泰斗:张衡、祖冲之、阿基米德、爱因斯坦。瞧,保尔·柯察金正扛着青春激情染红的旗帜向我们奔来,他第一个想和我们正在跨入青春大门的少

年朋友握手,他最急于告诉我们的是怎样把青春的旗帜插上理想的峰巅,怎样在青春烈火的熊熊燃烧中把自己百炼成钢。 板书课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师:保尔,曾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的保尔,曾经鼓舞了整整一代人的保尔。下面由同学们把你知道的保尔的故事告诉大家。 2.教学设计: A、复述故事内容。 从两个方面梳理全书内容:保尔的成长经历;保尔的感情生活。形式:学生讲;教师点拨。 生:保尔的成长经历: (1)小时生活:被开除学校、伙伕、电工;救朱赫来——反抗压迫,追求真理;勤劳、正直、勇敢。 (2)参加红军:大腿负伤,头部负伤,右眼失明——舍生忘死,无限忠诚。 (3)参加筑路工作:风温症、伤寒——热情似火,献身理想。④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完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坚韧、顽强、积极、乐观。 教师点拨(1)保尔头部受伤,13天后才醒过来,右眼失明,在家乡疗养痊愈后,死里逃生的他对生命又有了新的认识:人应当赶快地、充分地生活。于是他带着伤残之躯又投入了火热的生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背诵名言。) (2)在筑路工地上朱赫来对阿姆基有一句对话:用不着群众大会了,这里谁也用不着鼓动,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面对用生命和热血筑路的同志们,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帮助学生认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保尔的感情生活:保尔和冬妮娅的故事:a、相识:湖边钓鱼;湖边赛跑。b、相爱:保尔出狱后躲在冬妮娅家;保尔头部受伤后,冬妮娅去看他。c、冬妮娅带保尔去参加聚会;保尔带冬妮娅去参加共青团大会;铁路上的相遇。 B、感受文学形象和情感。 教师点拨: (1)作为富家小姐的冬妮娅为什么会看上保尔?回答:保尔热情、倔强,不是那种粗野无礼的人:自尊、尊重他人;勇敢、正直。保尔对冬妮娅的感情:她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没有市俗的眼光,活泼、漂亮、

马原读书报告

[中山大学 ]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姓名:吴敏 学号: 15343081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12月2日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两句话是记忆中对《共产党宣言》的印象,也是让我热血沸腾的两句话.记得第一次看《共产党宣言》是上中学的时候,再一次的重温使我体会到了它鲜明的观点、严谨的体系、紧密的结构以及生动的叙述. 读了《共产党宣言》这部慕名以久的著作,我感慨很深.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辨证观点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指引着工人阶级运动和前景的方向.里面的那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更是为无数人传述.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揭开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揭示了共产主义必然取

代资本主义并走向胜利这一客观历史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唯物主义历史观:贯穿《宣言》全篇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宣言》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两个必然性”的原理.即运用唯物史观论证和阐明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目的,扼要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建党理论和基本策略.尤其是关于工人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和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历史作用,工人阶级先进政党的先进性、预见性、战斗性、原则性、策略性等特征,从而为工人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共产党宣言》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进程和主要的历史任务. 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共产党宣言》指引着工人解决前景的方向,是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工人阶级有着最强大的力量,也有着最强大的解放自己的愿望,是推动历史_x0005_前景和解放的动力.工人阶级是解放旧社会和建立新社会中流砥柱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出现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它产生以后,在向工人阶级灌输的过程中,掌握住了千百万无产者的心灵,迅速地被觉悟的工人所接受,影响并形成了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工人阶级政党也在不断的进步和觉悟中产生了,也最终使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由自发斗争转换为自觉斗争.《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条件与目的,以及在无产阶级解放过程终

《窗边的小豆豆》阅读汇报课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汇报课 张菊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中相关的故事细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会课外阅读的常用方法,并能运用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3?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表达自己对书中人物的感情,并发表有独特见解的人物评价。 4?通过交流阅读成果,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教具准备】课前阅读这本书,PPT 课件 【教学流程】一、钢琴曲《童年》导入 1、说说对所听歌曲的了解。由一位同学弹奏钢琴曲《童年》师:童年的梦,是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是欢乐的歌;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箩箩。我们离童年越来越远了,我们已逝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儿的呢?前段日子,老师推荐大家读了一本好书。?出示书名,学生齐读《窗边的小豆豆》。作者为我们描述了真实、有趣、难忘的童年生活。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窗边的 小豆豆》,去感受故事的精彩。 二、走进《窗边的小豆豆》 (一)简介书的主要内容。 (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部小说的内容?)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小豆豆上小学时因淘气被学校开除了,来到用电车作教室的新学校巴学园的一段故事。 (二)走进小豆豆 1、小豆豆在上巴学园之前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调皮、淘气) ? 我们来看几组镜头,你对哪组镜头感兴趣就读哪组镜头。读后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小豆豆的

调皮的。 2. 读完这本书,小豆豆在你心中又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书中哪个故事中知道的?在小小组里讨论讨论。 (1). 小组合作探究 (2). 交流 ①她是个顽皮的女孩子。 说说看,你是从书中那个故事中知道的?【《不能跳》P113】 ②她是个有理想的孩子。 小豆豆的理想可多了,你知道吗?(真是个富有幻想的小姑娘) ③她是个可爱的孩子。【非常奇怪P138-139】 ④她是个热爱学校的孩子【破学校P187】 ⑤小豆豆还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 你又是从哪个故事中了解到的? A、口头交流(泛泛而谈) 《健康树皮》:小豆豆在车站看到一个大哥哥在卖一种能测验人们是否生病的树皮,于是问校长借了两毛钱买了一块,她不但自己咬了一下树皮,测验自己是否生病,还把这块树皮让校长咬,让全校五十多个学生都咬了个遍,甚至让她的小狗洛基咬,还让路边的野狗咬,当她发现大家咬这块树皮都不觉得苦时,也就是说她认为大家都是健康的,就非常开心。虽然在现在的成年人看来,这种行为非常可笑,可是孩子 的这种善良美好的举动让人感动,她希望每个人都健康,希望每个人都开心。(P198)大冒险》;帮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爬自己的树——她的小手紧紧地握住 了泰明的手,用尽全身的力量,把泰明往上拖。(p81) B精读《大冒险》:刚才有同学提到《大冒险》这个故事,张老师读了这

马原读书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理》实践教学·学生课外经典阅读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题目:毛泽东《实践论》阅读报告 组长/小组序号:关泽丰/第三小组 院系专业班级:周二3-4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刘小容 填表日期: 2017/11/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 2017年 11 月 25 日

读书报告信息表:

说明:小组成员“序号”是指教务系统导出的、本班同学名单排序(因选课先后由系统自动形成的序号)。

第三小组课外经典阅读《实践论》读书报告 摘要:本篇经典阅读读书报告主要从《实践论》的概要开始,阐述我们小组选读的原因、选读的想法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新认识。 关键字:实践与认识、实践论、辩证过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客观规律及辩证。 一、《实践论》的写作背景及其概要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着作。写成于1937年(丁丑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同志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

马原读书报告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共产党宣言》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我们不厌其烦的背诵它的背景、内容、影响、意义,但直到进入大学的第三个学期,我才猛然发现,即使对于这篇文章的一切有关史实都曾倒背如流,我却从来没有完整地读过这篇文章的原文。所以,我就是带着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情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的。 《共产党宣言》共有序言在内的五章内容。系统、清晰地论证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观点,由马克思执笔写成。而宣言本身,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起草的纲领。 在最早的1873年德文版序言中,除了简要说明撰写宣言的过程目的,介绍一些不同译本之外,马克思还特意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但“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原理是具有长期指导价值的,而实际的运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从一方面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的开始,首先描述了当时欧洲大陆的时局情况:共产党与共产主义被压迫和抵抗。但也正是这种被当时旧势力所抵抗的这一事实说明,共产主义的地位被从反面确立了。作为一种新思想,被旧势力所重视并恐惧,正体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故宣言的第一句说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幽灵这个词恰如其分的形容出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当时的状态和特点:隐秘而令人不得不设防,游荡(传播)迅速不可阻挡。可以想象,在当时阅读宣言环境中、号召群众的目的下,这样的开始无非是精彩又振奋人心的。从这一层面来看,《共产党宣言》作为政治性文件,也有它的文学语言魅力。 第一个大标题是“资产者和无产者”,宣言鲜明的提出这两个阶级,并从这两个阶级入手,清楚地阐释了永恒不变的呢(至少是到现在为止永恒不变的)历史真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

读书汇报课教案设计

《爱的教育》读书汇报会 ——走进《爱的教育》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课《卡罗纳》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果。特在学习《卡罗纳》之后设计一节阅读指导课。《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的日记体小说,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多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 【设计理念】 1、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在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3、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懂得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在爱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果。 【课时安排】1个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完成读书笔记若干篇。 2、每个学生选择书中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完成一段文字描述。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书报告

2016 —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论文题目《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书报告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HUM154-12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号 xxx 姓名 xxx 学院 xxxx 专业 xxxx

前言: 恩格斯所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著作之一。它的核心内容是全面的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主要是阐明德国古典哲学是怎样通过费尔巴哈这个中间环节而产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和不可知论等错误观点,以一种总结并发展着的思维将哲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不少的哲学命题,在我们日常的课堂学习中都是有所涉猎的,遇到时都会感到一丝亲切。而对于书中一些论述举例,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客观世界之中,倒显得不那么难理解,如果再能够联系自身实际,这样感受就会显得格外深刻。对中国哲学,我一直深赞其思想之精炼、语言之壮美。可是不知为何,从前对西方哲学、尤其是马克思哲学,一直都有一种误解,仿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间最为枯燥的东西。曾以为,西方哲学著作艰深枯燥无味,对常人来讲,都是被束之高阁、不被触及的。通过此书,我才真切认识到,哲学大厦是那样恢弘壮阔,思辨力是如此的美丽,而又如此的引人入胜。那种思维方式和逻辑性的培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抑或对一个民族的进步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阅读笔记: 《费尔巴哈论》一书的第一章主要通过分析黑格尔哲学,阐述辩证法的发展观。在论及黑格尔哲学体系时,重点分析了一个哲学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但是,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譬如书中所提到的“某种税制”,它存在,但它就未必是合理的。事实上,他认为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即是说这个命题归结为“现

马原学习心得(总结类)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的心得体会 在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其实在最开始听师兄师姐们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特别无聊,于是去上课便抱着可上可不上得态度去上课。可是,去了才发现,原来上课给人的感觉和师兄师姐们讲的截然不同。老师用略带东北的口音,幽默地话语迅速调动起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原本认为无聊的马原课,结果是充满欢笑的。 当然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认为开设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具有将近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所以,我们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些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深奥难懂,觉得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比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大学生不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

教案《中国民间故事》读书推荐指导交流欣赏汇报课教学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读书推荐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仓颉造字》这一个故事,激发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初步了解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走进民间故事。 二、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仓颉造字》这一个故事,激发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初步了解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民间故事 1.我们的祖国,在上下5000年的历史悠悠长河中击打了无数的文化浪花。 中国的民间故事就是这一朵朵的美丽的浪花。它们来自于广大的劳动人民,是他们在劳动生活中创造的一些动听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口口相传,保留了下来。有的学者就将这些故事收集起来,合成了一本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本书。 (出示该书,放大封面) 2.《中国民间故事》——(浙江少年儿童出本社),作者是李建树、孙侃。 就是这两位作者收集整理了这些故事。你看过哪些民间故事? 3.通过孩子们说到的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民间故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里面的人物却多是真有其人,是由人民群众创作出来的,这些故事中都寄托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祈愿和对英雄的崇敬。 在这本书中有我们熟悉的《牛郎与织女》、《白蛇传》等故事,也有讲述

少数民族英雄的《猎人海力布》、《火把英雄扎卡》等表达对英雄崇敬的故事,更有讲述哲理的小故事,如《老虎和青蛙》、《布谷鸟和金色雀》等故事。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中去吧! 4.阅读故事前言。 5.了解书籍目录。 (二)阅读故事《仓颉造字》,观看动画《仓颉造字》,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三)分享故事 1.初次阅读,了解梗概 (1)动画片是怎样演的仓颉造字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2)故事中又是怎么描绘这一个过程的呢?学生自己阅读故事。 (3)分享自己的发现(发现故事情节与动画片的不同)书中的描绘更加细致,更能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力,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再次阅读,分享感受 (1)指名读故事片段,其他孩子认真倾听,说说评价。 (2)说一说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3)谈一谈这个人物。 (4)复述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 3.深入阅读,总结阅读方法 (1)出示阅读思维导图(内容人物等方面)。 (2)合理改编故事或者续编故事。

马原读书报告

我:马克思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您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与可知论,认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没有被我们人类认知。我对这个理论感到很疑惑,既然没有能够认识世界上所有的对象,怎么就能够确定物质就一定可以被认识呢? 马克思: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事情,那就是物质并不依赖与人的意识存在。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或许并不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叫做马丁·斯皮尔伯格的人,但这个人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其实,物质应该被理解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这样的客观实在可以通过我们的感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1 我:既然说我们的意识是客观现实的复写、摄影、反映,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意识是局限于客观现实之内的,反而说明了我们是无法认识所有客观事实的,这不应该是与认识论矛盾的吗? 马克思:的确,长久以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探索,无论是从微观的角度还是宏观的角度,都在呈现一个快速增长并且不断深化的过程。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要承认,我们人类在任何事情,哪怕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我们都不能够完全地、彻底地去认识这个世界,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地一个基本的思想。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从人们的本性或从世界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都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2 我:这不是应该是支持不可知论的观点吗?怎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呢? 马克思: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定应该在于思维与存在是否存在同一性。也就是说,人类能不能够彻底地去认识整个世界,这个讨论的范围本就不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范围之内。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 1 《列宁选集》第二卷

马原读书报告:实践论

实践论论实践 中山大学工学院 这是我第一次拜读毛主席的非文学著作,也让我见识到了伟人的另一面。在《实践论》中,毛主席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了解释、阐述,加诸实例与自己的理解并加以阐发,使得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由一个抽象的名词变成了容易理解的概念,普及开来。因此,在这篇读书报告中,我也将采取类似的形式,试图将自己的理解与之比较、切磋,改良、完善自己的认识论观点,并尽量从中发现更多或者更适应当今时代的东西。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如同我们高中所学的那样,物质决定意识,生产活动决定了人的行为,生产关系决定了人的关系。这是我一向所赞同的: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除去无法改变的先天因素,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于后天的条件,即我们的生命中发现的每一件事都会对我们的人生观造成影响,都会对我们人格进行塑造,有任何一点改变、任何一点偏差我们都不是原来的自己。而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对社会的认识也在逐渐变得更加全面,为之后的社会实践又补充了精神上的依持。如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所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就这样,实践与认识互相推动发展,相辅相成,而整个人类社会,也会因为实践与认识中的真知被总结出,而随着个体的进步而进步。马克思的观点令人叹服,毛主席的解释十分精辟——我不能再同意更多。 然而,在之后出现了这样的话: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属于阶级社会,因此这方面的观点我不是很能够理解。如果将场景放到近代的历史社会中,我可以设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等等的思想有着阶级烙印;如果说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国家,也是有着大资本家、中产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的阶级划分,思想中含有各自的阶级烙印;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当今中国,全国人民不存在思想的阶级烙印呢?可是,既然这样,为什么又会有层出不穷的“官二代”“富二代”事件,这些事件又是因何而起的呢?从实践论的角度而言,我认为这也是实践与认识互相推进发展的结果:现有的优越条件使得有些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产生了自己高人一等的认识,并且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源破坏社会秩序,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很大部分民众对此敢怒而不敢言,这样就又造成了他们“我可以继续这样做,没有人可以管得了我”的心理,又推动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产生了恶性的循环。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两个方法:第一,从源头上着手,建设健全的制度,使得社会权力、财富不致于成为为恶的工具;第二,加强监管,遏制“可以继续做我想做的事”认识的产生,使他们“吃一堑长一智”,能够合理地面对自己父辈给予的资源。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这是一个精辟的总结,是对过往经验的概念的总结,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