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技大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卷11-12 参考答案 (1)

工技大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卷11-12 参考答案 (1)

工技大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卷11-12 参考答案 (1)
工技大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卷11-12 参考答案 (1)

《汽车发动机原理(一)》课程试卷参考答案

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A

5、B

6、C

7、A

8、D

9、B 10、C

11、D 12、B 13、C 14、B 15、D 16、A17、A18、C 19、D 20、B

二、判断辨析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 理由:这是理论分析结果。

2、[ ×] 改正:表面点火现象与电火花点火无关。

3、[ ×] 改正:压缩比高是柴油机热效率高的原因之一。

4、[ ×] 改正:发动机的摩擦功率与进气系统的流动阻力无关。

5、[ √] 理由:负荷是笼统概念,可以用多个参数表示,如功率、转矩和油门位臵等。

三、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自由;强制。

2、动力性;经济性。

3、辛烷值;馏程(或饱和蒸汽压等)。

4、挤流(逆挤流);紊流。

5、油束射程(贯穿度);喷雾锥角(或油束锥角、喷射锥角)。

6、水力测功器;电涡流测功器。(回答其他类型测功器,如摩擦式测功器和电力测功器也可)

7、循环间燃烧变动;气缸间燃烧差异。

8、直接喷射式燃烧室(统一室燃烧室);间接喷射式燃烧室(分隔室燃烧室或非直喷式燃烧室)。(回答分隔室燃烧室具体类型也可)

9、指示功。

10、空间雾化;油膜蒸发。

11、量调节。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火焰速度——火焰锋面相对于未燃烧的混合气移动的速度。

2、有效燃油消耗率 —— 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油量与所发出有效功率的比值。

3、充量系数 —— 实际充入气缸的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的比值。

4、负荷特性 —— 发动机转速不变时,性能指标随负荷(或有效功率、扭矩等)变化的关系。

5、柴油凝点 —— 在低温情况下,柴油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称为柴油凝点。

五、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本题附图所示是汽油机示功图。请在图上标出汽油

机正常燃烧过程各阶段的名称,并说明各阶段的起始点。

答:

①着火延迟期(Ⅰ阶段) —— 从点火到压力线脱

离压缩线所经历的时间或曲轴转角。②明显燃烧期(Ⅱ阶

段)——从压力线脱离压缩线到出现最高燃烧压力所经历

的时间或曲轴转角。③后燃期(Ⅲ阶段)——出现最高燃

烧压力以后的燃烧对应的时间或曲轴转角。

每个要点1分,图正确给2分。

2、请讨论发动机转速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答:

发动机负荷一定时,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机械效率下降(1分)。因为转速升高,①摩擦副相对速度增加,摩擦阻力加大;②运动件惯性力加大,活塞侧压力及轴承负荷上升,摩擦阻力加大;③泵气损失加大;④驱动附件的功率加大。

说明任意3要点给4分;说明2个要点,给3分;只说明1个要点,给2分。

3、为什么存在最佳排气提前角?

答:

排气提前角是指排气门提前开启至活塞到达下止点所经历的曲轴转角(2分)。因为如排气提前角过大,则自由排气损失增大(1分);而排气提前角过小,又导致强制排气损失增大(1分)。因此存在使自由排气损失和强制排气损失之和排气损失最小的排气提前角即最佳排气提前角(1分)。

4、进行发动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比较有何意义?

答:

发动机理论循环是实际循环进行抽象和理想化的结果,突出了实际循环的本质,是实际循环完善程度的标尺(2分)。因此,比较发动机的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可以找出影响实际循环中存在的不足和影响循环能量转换效率的因素,为改进和提高发动机性能指出可能的途径(3分)。 六、分析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第五题1小题答案图

1、题附图为某柴油机的负荷特性。请根据图中曲线,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

答:

从图中可看出:

(1)柴油机燃油消耗量B 单纯随负荷率增大而

增加;而燃油消耗率b e 则随负荷率增大由高逐步下

降,在负荷率处于中等偏高的70~80%之间达到某一

最小值,然后又再次上升。

(2)排气温度t r 的趋势与b e 相反,先随负荷率

增大由低逐步上升,在负荷率处于中等偏高的

70~80%之间达到某一最大值,然后又再次下降。

因此,在中等负荷时该柴油机有较好的经济性。

(说明2个现象和结论,给5分;说明1个现象

和结论或说明2个现象,给3分;只说明1个原因或

只有结论,给2分)。

2、试分析柴油机不正常喷射的原因,并讨论可能的改进措施。

答:

柴油机不正常喷射有多次喷油、断续喷油、滴油、隔次喷油等现象。 (1分)

原因是柴油机依靠高压喷射雾化形成混合气,在高压作用下,喷射系统的管路会产生弹性形变;燃油会表现出可压缩性;喷射系统的压力会有波动。 (2分)

改进的主要措施包括:①选择适当的喷射压力;②提高喷射系统的刚度;③减小喷射系统管路的容积与长度;④使喷油压力稳定;⑤采用电子控制技术;⑥改变喷油系统,如高压共轨系统、直接控制喷油器的喷油过程等。 (2分)

3、简述机械损失的组成,并分析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

答:

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功或功率小于其气缸内气体膨胀所作出的功或功率,两者之差称为发动机的机械损失。机械损失包括:摩擦损失、附件驱动损失、泵气损失等(1分)。可用机械损失功、机械损失功率、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和机械效率大小来衡量机械损失(1分)。

因此,凡是导致摩擦损失、附件驱动损失、泵气损失等的因素都直接影响机械损失(1分)。对摩擦损失,有发动机结构、制造质量、配合间隙等(1分);附件驱动损失与附件数量与消耗功大小有关,在发动机本身则与配气机构所消耗的功直接相关(1分);泵气损失于换气过程的完善程度有关,主要是进、排气系统的阻力和配气相位以及进、排气系统附件的流动阻力(1分)。

4、某柴油机的外特性指示,在标定转速n = 3000 r/min 时,柴油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b e = 285.6 g/(kW·h )。若该柴油机标定的有效功率P e 为90 kW ,求该柴油机在标定工况的转矩,和每小时燃料消耗量B 。

第六题1小题图

答:

因为 )(9550kW n

T P eq e ?=

(1分)

所以 ) m ( 286.5 300090

95509550?=?=?=

N n P T e eq (1分)

因为 1000?=

e e P B b (1分) 所以

) ( 25.7 100090

6.2851000kg/h P b B e

e =?== (1分)

注:单位计1分。此外,若学生答出有效燃料消耗率的定义,也酌情给1分。

《汽车发动机原理(一)》课程试卷参考答案

2011 ~ 2012 学年第 二 学期

试卷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A

3、B

4、B

5、D

6、C

7、A

8、D

9、B 10、D

11、A 12、C 13、D 14、B 15、A 16、C 17、D 18、B 19、C 20、A

二、判断辨析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 √ ] 理由:这是定义。

2、 [ √ ] 理由:柴油机不正常喷射包括喷油定时不正常。

3、[ ×] 改正:多火花塞点火可以提高汽油机燃烧速度(或防止爆震)。

4、[ ×] 改正:减小发动机进气损失可减少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功率。

5、[ ×] 改正:用倒拖法做发动机机械效率试验时,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应该与正常

工作时相同。

三、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进气过程;排气过程。

2、有效指标;转速(平均有效压力、机械效率等均可)。

3、凝点;馏程(或饱和蒸汽压等)。

4、涡流;滚流。

5、喷雾锥角(或油束锥角、喷射锥角);油束最大宽度(或油束直径)。

6、模拟发动机各种实际使用工况的负荷;吸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

7、不正常喷射;二次以及多次喷射。

8、半球形燃烧室;蓬形燃烧室。(回答任意两种未在题目中出现的燃烧室即可)

9、展开示功图。

10、化油器;喷油器(答汽油喷射式也可)。

11、质调节。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燃烧速度——单位时间内所燃烧的混合气质量。

2、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有效功即平均有效压力。

3、速度特性——发动机保持负荷不变(对汽油机,保持节气门开度不变;对柴油机,保持油量

调节机构位臵不变)时,发动机性能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4、气门重叠——在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由于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存在进气门和排

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为气门重叠。

5、辛烷值——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用相同爆震燃烧强度时,标准燃料中异辛烷所占的容积

百分比表示。

五、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本题附图所示是柴油机示功图。请在图上标出柴

油机正常燃烧过程各阶段的名称,

并说明各阶段的起始点。

答:

①着火延迟期(Ⅰ阶段)——从喷油到压力线脱

离压缩线所经历的时间或曲轴转角。②快速燃烧期(Ⅱ

阶段)——从压力线脱离压缩线到出现最高燃烧压力所

经历的时间或曲轴转角。③缓燃期(Ⅲ阶段)——从最

高燃烧压力到出现最高燃烧温度所占用的时间或曲轴转

角。④后燃期(Ⅳ阶段)——出现最高燃烧温度出现以

后的燃烧占用的时间或曲轴转角。

任意3个要点给3分,图正确给2分。

2、请讨论发动机负荷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答:

发动机负荷对机械损失功率的影响不大。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随着发动机负荷升高,机械效率上升。因为随着发动机负荷增加,发动机的指示功率和有效功率都增加,平均指示压力上升。在转速不变条件下,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基本保持不变,即使机械损失有所上升,但比例下降。因此发动机负荷增加使机械效率提高。

说明任意3要点给4分;说明2个要点,给3分;只说明1个要点,给2分。

3、为什么存在最佳进气迟闭角?

答:

进气迟闭角是指活塞到达下止点至进气门迟后关闭所经历的曲轴转角(2分)。因为如进气迟闭角过大,易出现废气倒流并使已经进入气缸的充量被活塞推出(1分);而进气迟闭角过小,则不能充分利用气流惯性(1分),所以存在一个使进气量最多的最佳进气迟闭角(1分)。

4、试述混合气浓度对汽油机燃烧的影响。

答:

功率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快,能发出的功率大,但爆燃倾向大,CO、HC排放多(2分);经济混合气的空气富裕,燃烧比较充分,油耗低,但NO X排放多(2分);混合气过稀或过浓时,燃料或者不能完全燃烧,经济性差,发动机工作不稳定,也可能出现不能着火燃烧的现象(1分)。

六、分析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题附图为某汽油机的速度特性。请根据图中曲线,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

第五题1小题答案图

答:

(1)汽油机燃油消耗量B大致随转速升高而直线增加;

而随转速升高,燃油消耗率b e则先是出现一个极大值,然后

由高逐步下降,在处于中等转速的2200 r/min时达到某一最

小值,然后又再次上升,在高转速则急剧增加。

(2)转矩T eq随转速升高由低逐步上升,在中等转速约

3000 r/min时达到某一最大值,然后又再次随转速升高而下

降,并有两个峰值。

(3)功率基本上随转速升高而直线增加。

因此,在中等偏低转速时该汽油机有较好的经济性,在

中等转速下有较大的转矩。

说明2个现象和结论,给5分;说明1个现象和结论或说

第六题1小题图

明2个现象,给3分;只说明1个原因或只有结论,给2分。

2、请说明汽油机不规则燃烧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答:

汽油机不规则燃烧指每一气缸的燃烧在循环间有变动和发动机各个气缸的燃烧有差异。(1分)

产生循环的燃烧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循环中,火花塞附近混合气的浓度、气流的紊流状态发

生变化,导致火焰中心的形成时刻和活性粒子数量不同,于是有效燃烧时间变动。(1分)

产生各缸燃烧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各缸的进气数量、混合气浓度、混合气均匀程度、气流运动状

态以及各缸火花塞点火能量等不同。(1分)

改进循环燃烧变动的主要措施包括:①提高混合气品质,主要是控制空燃比和提高混合气均匀程度;

②尽量减少残余废气;③加强气流的紊流强度;④加大点火能量;⑤控制点火时刻;⑥尽量缩短火焰传

播距离。(1分)

改进各缸燃烧差异的主要措施在于,尽量减少各缸的进、排气过程的差异,减少各缸流动状态的不

均衡程度。此外,加大火花塞点火能量也有助于缩小各缸燃烧差异。(1分)

3、为什么说提高充量系数对改善发动机高速大负荷时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有意义?提高充量系数对换气损失有何影响?

答:

在相同的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烧情况下,发动机所能发出的功率取决于气缸中的进气量,故充气效率在高速大负荷工况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大。(1分)

因此,提高充气效率,发动机可吸进更多的新鲜充量。在相同的过量空气系数时,发动机可以多供

油,发出较大功率;在同样供油量时,燃烧条件改善,空气充足,燃烧可能更充分。(2分)

提高充气效率对换气损失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减少进、排气系统阻力的措施对减少换气损失和

提高充气效率都有利;但在选择配气定时方面,高速大负荷工况需要较大的排气提前角和进气迟闭角,

使得提前排气损失增加。(2分)

4、某型汽油机的排量为1.4L ,标定功率P e = 64 kW ,转速为n = 6000 r/min ,在标定功率工况时每小时耗油量B =38 [kg/h],求该发动机在标定功率工况时升功率P L 和有效燃料消耗率b e 。

答:

因为

排量V P P e L = (1分)

所以

)(排量L kW V Pe P L /7.454.164=== (1分)

因为

1000?=e e P B b (1分)

所以

) ( 593.8 1000 64381000h g/kW P B b e e ?=?=?= (1分)

注:单位计1分。

《汽车发动机原理(一)》课程试卷参考答案

2011 ~ 2012 学年第 二 学期

试卷C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A

3、B

4、B

5、D

6、C

7、A

8、C

9、B 10、C

11、D 12、A 13、C 14、D 15、A 16、B 17、D 18、C 19、A 20、B

二、判断辨析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 √ ] 理由:根据定义。

2、 [ × ] 改正:汽油机不正常燃烧主要是爆震和表面点火。

3、 [ √ ] 理由:提高汽油机转速可以增加做功次数。

4、[ √] 理由:低速小负荷时,发动机换气损失在其指示功率中所占比例大,减小换气

损失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性。

5、[ ×] 改正:单缸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试验不能采用灭缸法。

三、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进气迟闭角;排气提前角。

2、有效指标;指示指标。

3、辛烷值;凝点。

4、空气(气流)运动;混合气。

5、油滴平均直径(或沙特直径);均匀度(或其他代表指标)。

6、热能;发动机功率。

7、爆震(爆燃);表面点火(答早燃、后燃等也可)。

8、涡流室燃烧室;预燃室燃烧室。

9、工质(气体)。

10、燃料颗粒细化;雾化。

11、质调节。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有效指标——表示发动机整机性能的指标,以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发动机特性——发动机整机性能指标随工况或调整参数变化的关系。

3、换气损失——发动机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在换气过程中的有用功之差。

4、喷油延迟——喷油泵开始供油到喷油嘴开始喷油之间的时间滞后,称为喷油延迟。

5、馏程——表示燃油蒸发性的指标,用某一温度下所蒸发的燃油质量的比例表示。

五、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本题附图所示是什么理论循环?请在图中标出

c-z ’、z ’-z 、z-b 、b-a 、a-c 阶段的名称,并说明各阶

段的特点。

答:

①压缩过程 —— 气缸容积减小,压力和温度上

升,是绝热过程;②定容加热过程 —— 因为加热在容

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因此热量直接使压力增加,但不

对外做功;③定压加热过程 —— 加热在压力不变的条

件下进行,热量保持压力不变,同时对外做功;④压缩

过程 —— 气缸容积增大,压力和温度下降,是绝热过

程;⑤定容放热过程 ——放热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进

行,热量直接使压力下降。

说明循环类型给1分,1个要点给1分,最多2分,图正确给2分。

2、汽油机燃烧室设计的技术原则是什么?

答:

设计汽油机燃烧室基本原则是结构紧凑,面容比小,可减少散热损失;充气效率高,可提高升功率;组织适当气流运动,帮助混合气形成和火焰传播距离尽可能短,防止出现爆震

说明任意3要点给4分;说明2个要点,给3分;只说明1个要点,给2分。

3、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有哪些特点?

答:

柴油不容易蒸发。针对这个特点,在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时,采取了在气缸内高压喷射雾化的方式(1分),从而使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有如下特点:混合气形成时间短(1分);混合气分布不均匀(1分);空气充足,超过理论上完全燃烧的需要(1分);组织空气运动,帮助混合气形成(1分)。

4、什么是换气损失?利用所给换气过程的示功图,说明换气损失的组成,并在图中标示出来。

第五题1小题答案图

答:

换气损失是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之间比较

得出的功损失,包括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两个部分(1

分)。

排气损失又由强制排气损失和提前排气损失组成。

提前排气损失为图中用W 表示的部分图形的面积所代

表的功(

1分);强制排气损失为图中r-r′-g –f –r 部分图

形的面积所代表的功,用X 表示(1分);进气损失为

图中r′-a-g –r′部分图形的面积所代表的功,用Y 表示(1

分)。换气损失W ch 为

W ch = X + Y + W (1分) 注:在图中标注也可。

六、分析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题附图为某发动机进行充气效率试验的结果。请根据图中曲线,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

答:

从图中可看出:

(1)进气门迟闭角一定,ηv 随转速变化,在某一转

速时,ηv 取得最大值。这说明,在该转速下,这个进气门

迟闭角与其他影响ηv 的因素得到较好的匹配,可较好地

利用气流惯性。

(2)不同的进气门迟闭角,ηv 最大值对应的转速不

同,所能获得的最大有效功率P e 也不同。进气门迟闭角

加大,ηv 最大值对应的转速提高。因为转速升高,气流惯

性增大,需要较大的进气门迟闭角。

因此,高转速需要较大的进气门迟闭角,有利于提高

功率,但低速时扭矩变小;低转速时需要较小的进气门迟

闭角,可增大这种工况下的扭矩,但高转速的功率减少。

说明2个现象和结论,给5分;说明1个现象和结论或说明2个现象,给3分;只说明1个原因或只有结论,给2分。

2、爆震燃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爆震?出现爆震如何控制?

答:

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自燃。汽油机燃烧过程中,当火花点火,火焰开始传播后,远端混合气受到已燃气体的热辐射和压缩,可能在火焰锋面尚未传播到就发生自燃,出现爆震(1分)。

爆震燃烧的动力学原因是火焰传播时间t 1大于远端混合气自燃的化学准备时间t 2。火焰传播时间取决于火焰传播距离和火焰传播速度,化学准备时间与混合气浓度、温度以及压力有关。因此一切使火焰传播距离减小,使火焰传播速度加快,以及抑制末端气体自行燃烧的因素,都有利于减小爆震。燃烧室

第五题4小题答案图

第六题1小题图

结构、火花塞位臵、气流组织、汽油品质、空燃比和点火提前角控制等都有影响(2分)。

防止爆震的主要措施有:推迟点火提前角、改善远端混合气的冷却条件、降低压缩比、合理布臵火花塞位臵,改进燃烧室结构等(1分)。

控制爆震角度的主要措施是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实时监测发动机是否出现爆震。出现爆震,则推迟点火提前角(1分)。

3、为完善柴油机换气过程,可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答:

影响柴油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进、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和配气定时(1分)。 可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完善柴油机换气过程:①减小进、排气系统阻力,主要措施有:增加气门流通能力,包括增加气门数量、提高气门时面值和加大气门升程等;改善气门头部形状、改进气门口处过渡形状、降低进气流动速度等降低气门处流动阻力系数;减小进、排气管路流动阻力,如保证进、排气管路流通截面、减小管路长度、避免截面突变和转弯、采用可变进、排气管路等;减小附件如空气滤清器、消音器、排气净化装臵等的流动阻力(2分)。②合理选择配气定时,主要措施有:优化配气定时;采取可变配气定时技术(1分)。③采用增压技术,如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和脉冲增压技术等(1分)。④利用进、排气系统的动态效应(1分)。

4、某柴油机在转速为n = 3000 r /min ,有效功率P e = 120 kW 时,测得消耗100 g 燃油需用时间为10.5 s ,求:燃料消耗量B 和有效燃料消耗率b e 。

) ( 34.27 ) ( 9.52 5.10100

kg/h g/s m

B ===??=τ (2分)

1000?=e e P B b (1分)

[])(/6.285100012027

.34h kW g ?=?= (2分)

注:单位计1分。此外,若学生答出燃油消耗量和有效燃料消耗率的定义,也酌情给1分。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 一、解释术语 1、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 2、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3、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4、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 5、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 6、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 7、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 8、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 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P随气缸容积V(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曲线 二、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 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 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汽车构造试题及 答案题库

汽车构造试题及答案题库 汽车构造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现代汽车的类型虽然很多,各类汽车的总体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组成大体都可分为车身、、和四大部分。 2.汽车用活塞式内燃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和这样一系列连续工程,这称为发动机的一个。 3.机体组包括、、、、、等;活塞连杆组包括、、、等;曲轴飞轮组包括、等。 4.采用双气门弹簧时,双个弹簧的旋向必须相 (同、反)。 5.过量空气系数α>1,则此混合气称为混合气;当α 6.汽油滤清器的作用是清除进入前汽油中的和,从而保证和的正常工作。 7.废气涡轮增压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8.按结构形式,柴油机燃烧室分成两大类,即燃烧室,其活塞顶面凹坑呈、等; 燃烧室,包括和燃烧室。 9. 和是喷油器的主要部件,二者合称为针阀偶件。 10.目前大多数柴油机采用的是喷油泵。 11.现代汽车发动机多采用和相结合的综合润滑方式,以满足不同零件和部位对润滑强度的要求。 12.曲轴箱的通风方式有和两种方式。 13.摩擦片式离合器基本上是由、、和四部分组成。 14.汽车行驶系由、、、四部分组成。 15.转向桥由、、和等主要部分组成。 16.汽车制动系一般至少装用套各自独立的系统, 即和。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0.5分,共7分) 1.多缸发动机各气缸的总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 x )

2.活塞顶是燃烧室的一部分,活塞头部主要用来安装活塞环,活塞裙部可起导向的作用。( v ) 3.活塞径向呈椭圆形,椭圆的长轴与活塞销轴线同向。 ( x ) 4.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无论其是几缸,其作功间隔均为180°曲轴转角。 (x ) 5.真空加浓装置起作用的时刻,决定于节气门下方的真空度。 ( v ) 6.化油器式汽油机形成混合气在气缸外已开始进行而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是在气缸内。( v ) 7.所谓柱塞偶件是指喷油器中的针阀与针阀体。 ( x ) ( x ) 9.喷油泵是由柴油机曲轴前端的正时齿轮通过一组齿轮传动来驱动的。 ( v ) 10.机油细滤器滤清能力强,所以经过细滤器滤清后的机油直接流向润滑表面。( x ) 11.转向轮偏转时,主销随之转动。 ( x ) 12.所有汽车的悬架组成都包含有弹性元件。 (v ) 13.采用独立悬架的车桥通常为断开式。 (v ) 14.双向双领蹄式车轮制动器在汽车前进与后退制动时,制动力相等。 ( v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摇臂的两端臂长是( )。 A、等臂的 B、靠气门端较长 C、靠推杆端较长 2.获最低耗油率的混合气成份应是( )。 A、α=1.05~1.15 B、α=1 C、α=0.85~0.95 3.怠速喷口在( )。 8.柱塞的行程是由驱动凸轮的轮廓曲线的最大齿径决定的,在整个柱塞上移的行程中,喷油泵都供油。 A、节气门下方 B、主喷管内 C、加速喷口内

汽车发动机原理考试试题(答案)

2009春季学期《汽车发动机原理》期中考试试题 姓名:班级:学号: 一、单项或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汽油标号如93#代表汽油的( b )。 a)MON b)RON c)馏出温度d)粘度 2.我国柴油标号如0#代表柴油的( c )。 a)闪点b)十六烷值c)凝固点d)饱和蒸汽压 3.转速不变,负荷增加时,( c )。 a)汽油机φa 增加,柴油机φa 基本不变 b)汽油机φa 减小,柴油机φa 增加 c)汽油机φa基本不变,柴油机φa 减小 d)汽油机φa 基本不变,柴油机φa 增加 4.下列替代燃料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b )。 a)LPG b)BTL c)CTL d)CNG 5.机械损失功不包括( b )。 a)泵气损失功b)发电机消耗功c)冷却水泵消耗功d)活塞摩擦消耗功 6.汽油机采用“Downsizing”技术后,可以( a, d )。 a)增加升功率b)增加压缩比c)减小面容比d)减小摩擦损失 7.PFI汽油车加速时,为了保持化学计量比运行,燃油喷射量应该( c )。 a)不变b)减小c)增加d)先减小再增加 8.下列柴油机喷射系统需要调速的是( a, c )。 a)机械分配泵b)电控单体泵c)电控直列泵d)高压共轨 9.应用发动机VVT技术可以( a, d )。 a)提高充量系数b)减小过量空气系数c)减少机械摩擦损失d)降低排气损失10.提高循环等容度,意味着( c )。 a)增大加热量b)减少放热量c)靠近TDC加热d)靠近BDC放热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错误×) 1.燃料的C/H比越小,则燃料的燃烧越清洁,但燃料的热值越低。(×) 2.化学计量比GDI发动机不是稀燃,所以不能节能。(×) 3.在可变进气系统中,为利用波动效应,低速时使进气通过短管进入气缸,高速时使进气通过长管进入气缸。(×) 4.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内燃机的机械效率增加。(√) 5.增大进气门晚关角有利于高速大功率,但会降低低速最大转矩。(√) 6.选择对转速不太敏感的燃料系统,可以使万有特性的最经济区域在横坐标方向变宽。(√) 7.化学安定性越差的燃料,辛烷值越低。(×) 8.内燃机的换气损失包括进气损失、排气损失和泵气损失三部分。(×) 9.轿车用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一般按1小时功率进行标定。(×) 10.发动机缸内涡流比越大,则充量系数越小。(√)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考核大纲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考核大纲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组 2010年10月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考核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汽车发动机原理》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和提高性能指标的主要途径,并获得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掌握车用发动机的特性和试验方法,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和今后工作中合理运用发动机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考核目标 教学大纲已明确规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考核方法。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按照考核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加以细化,按章节详述如下: 第1章发动机的性能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 发动机基本理论循环 发动机基本理论循环的建立目的、方法、基本假定、类型和特点;发动机基本理论循环的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基本理论循环的平均压力和循环热效率;循环平均压力和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因素。1.2 发动机实际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与实际循环;实际循环的表示方法;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等5个过程;实际循环各过程的起始与终了参数。 实际循环的评价指标——指示指标:动力性指标——指示功、指示功率和平均指示压力等;经济性指标——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1.3 发动机整机性能 发动机的性能试验的方法、设备与试验过程;发动机的性能的评价指标——有效指标:动力性指标——有效功率、有效扭矩和平均有效压力等;经济性指标——有效热效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排放指标与噪声指标;其它性能指标。 1.4 发动机机械损失 发动机机械损失的定义与评价指标,主要是机械损失功率和平均机械损失压力;机械损失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发动机机械损失的测量方法与原理:示功图法、倒拖法、灭缸法和油耗线法等;发动机机械损失的测量设备与试验过程。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5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1.柴油机和汽油机相比,混合气形成有哪些特点? 答:相比于汽油机,柴油机在进气过程中进入燃烧室的为纯空气,在压缩过程终了柴油直接喷入。因此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时间比汽油机短促的多,而且柴油的蒸发性和流动性比汽油差,使得柴油难以在燃烧前彻底雾化蒸发与空气均匀混合,所以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品质较汽油机差。 2.试说明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两种基本形式,并进行对比分析。 答:空间雾化混合与油膜蒸发混合。空间雾化混合是在燃烧室空间中利用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形成较均匀的混合气,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油膜蒸发混合是指喷在燃烧室壁面上的燃油形成油膜后, 3.说明直喷式燃烧室产生空气运动的方式,并分析空气运动对其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影响。 答:直喷式燃烧室中的空气运动主要是指半开式燃烧室中的进气涡流和挤压涡流。产生进气涡流的方法一般时采用螺旋进气道,一方面将气道腔做成螺旋形,使空气在气道内形成旋转运动;另一方面由于气阀中心和气缸中心不重合,产生沿气缸壁绕气缸中心的旋转运动。挤压涡流是在压缩过程期间,活塞接近上止点时,活塞顶部外围的环形空间中的空气被挤入活塞顶部的凹坑内,由此产生挤压涡流。空气运动可以促使柴油混合气很快在整个燃烧室均匀分布,加速混合气的形成。但是在直喷式燃烧室中涡流强度过强或过弱会造成油束贯穿不足或过度,,均会影响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4.简述直喷式燃烧室的工作原理。

答:直喷式燃烧室由气缸盖底平面和活塞顶部的凹坑形成,直接喷射到凹坑内的柴油,主要靠燃油雾化和空气均匀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因此直喷式燃烧室对于喷油器的需求较高,喷孔较小、数量多、喷射压力高。 5.半开式燃烧室的优、缺点如何? 答:半开式燃烧室的活塞顶部凹坑较深,形状有很多种。半开式燃烧室中的混合气形成依靠燃油的喷散雾化和空气运动两方面的作用。它采用孔式喷油器,常见的喷孔数目为4-6孔,并有较高的喷射压力,对喷射系统有较高的要求。优点:半开式燃烧室的可燃混合气形成更均匀,空气利用率有所提高,可以实现更完善的燃烧。缺点:半开式燃烧室对转速的变化较敏感,一般适用于缸径80-140mm,转速低于4500r/min的柴油机中,在燃油喷射、气流运到与燃烧室形状间的配合上会有很大困难;同时,喷孔直径过小和喷油压力过高,也给制造和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经济性和颗粒物排放方面表现较差。 6.分隔式燃烧室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如何?使用范围怎样? 答:分隔式燃烧室的结构特点是除位于活塞顶部的主燃烧室外,还有位于缸盖内的副燃烧室,两者之间有通道相连。燃油不直接喷入主燃烧室内,而是喷入副燃烧室内。分隔式燃烧室柴油机中主要靠强烈的空气运动来保证较好的混合气质量,空气利用率较高,保证了高速下也有较好性能。在有害排放方面,除了低负荷的碳烟排量较大,其他排放方面均优于直喷式燃烧室,噪声表现也很优异。因此分隔式燃烧室主要运用于轿车柴油机中,在一些要求噪声特别低的场合也有使用。 7.分析比较直喷式和分隔式柴油机的性能特点及各自的适用场合。 答:在燃烧室的选用中,主要应结合各类燃烧室的特点并考虑柴油机的缸径大小、转速范围、具体使用要求和特点以及制造维修水平等。直喷式燃烧室形状简单,能量损失较少,动力性和经济性好,但在有害排放方面较差,燃烧噪声较高,适应转速有限。分隔式燃烧室形状复杂,能量损失较高,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但在有害排放方面较好,燃烧噪声低,适应转速范围广,但起动较困难。直喷式主要运用在重型、中型车用柴油机,分隔式运用于轿车、小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和一些要求噪声低的特殊场合。 8.什么是喷油器流通特性?说明喷油器流通截面对喷油过程和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答:喷孔流通截面积与针阀升程的关系成为喷油器的流通特性。喷油嘴的流通截面积随针阀的上升而增大,其增大的速度与着火落后期的喷油量有直接关系。一般希望喷油嘴流通截面变化是“先小后大”,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着火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1.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哪些简化? 答:目的: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平均有效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 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 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不同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简化:1.以空气为工质,并视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工质的比热容等物理参数为常数,均不随压力、温度等状态参数而变化 2.将燃烧过程简化为由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向工质进行的等容、等压或混合加热过程,将排气过程即工质的放热视为等容放热过程 3.把压缩和膨胀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绝热等熵过程,忽略工质与外界的热交换及其泄露等的影响4.换气过程简化为在上、下止点瞬间开和关,无节流损失,缸内压力不变的流入流出过程。 2.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组成3.排气终了温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有流动阻力,排气压力>大气压力,克服阻力做功,阻力增大排气压力增大,废气温度升高。负荷增大Tr增大;n升高Tr增大,∈+,膨胀比增大,Tr减小。 4.发动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试述各种损失

形成的原因。 答:1.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缸套内壁面、活塞顶面、气缸盖底面以及活塞环、气门、喷油器等与缸内工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始终与工质发生着热交换 2.换气损失,实际循环中,排气门在膨胀行程接近下止点前提前开启造成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的活塞推出功损失和自然吸气行程的吸气功损失 3.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着火燃烧总要持续一段时间,不存在理想等容燃烧,造成时间损失,同时由于供油不及时、混合气准备不充分、燃烧后期氧不足造成后燃损失以及不完全燃烧损失 4.涡流和节流损失实际循环中活塞的高速运动使工质在气缸产生涡流造成压力损失。分隔式燃烧室,工质在主副燃烧室之间流进、流出引起节流损失 5.泄露损失活塞环处的泄漏无法避免 5.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减少工质比热容、燃烧不完全及热分解、传热损失、提前排气等带来的损失。措施:提高压缩比、稀释混合气等 6.为什么柴油机的热效率要显著高于汽油机? 柴油机拥有更高的压缩比, 7.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定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质量的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1、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2、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范围内。 A、4 ~7 B、7 ~11 C、11 ~15 D、15 ~22 3、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4、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A、膨胀结束 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 D、进气中期 5、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A、机械效率 B、热效率 C、进气马赫数 D、充气效率 6、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 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 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 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 7、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 A、燃烧速度 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 C、扩散速度 D、气流运动速度 8、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的措施。 A、减小喷油提前角 B、减小点火提前角 C、加大喷油提前角 D、加大点火提前角 9、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A、温度升高率 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 C、最高温度 D、压力升高时刻 10、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消除汽油机爆震的是() A、增大点火提前角 B、推迟点火提前角 C、加强冷却 D、选用高牌号的汽油 11、下面列出的()属于柴油机燃烧特点。 A、缺氧 B、空气过量 C、扩散燃烧 D、混合气预先形成 1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存在燃料燃烧、燃料()、燃料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现象。 A、燃烧 B、凝结 C、蒸发 D、混合 13、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燃烧室。 A、涡流式 B、预燃室 C、间接喷射式 D、直接喷射式 14、下列四种燃烧室对喷射系统要求最高的是() A、开式燃烧室 B、半开式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15、在发动机试验装置中,()是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基本设备。 A、发动机 B、试验台 C、测功机 D、测量系统 17、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 A、功率最高区域 B、油耗最小区域 C、转矩最大区域 D、转速最小区域 18、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和下面哪个参数成反比() A、机械效率 B、指示热效率 C、两个都是 D、两个都不是 19、三元催化转换器要求的空燃比范围是()理论空燃比。 A、小于 B、小于并接近 C、大于 D、大于并接近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卷A答案

《发动机原理》A卷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分每题2分) 1.曲轴后端的回油螺纹的旋向应该是(与曲轴转动方向相反) A与曲轴旋转方向相同B与曲轴旋转方向相反 C与曲轴向定线方向相反D与曲轴轴线方向相反 2.四冲程发动机曲轴,当其转速为3000r/min时,则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在一分钟时间内开闭的次数应该是(1500次) A、3000次 B、6000次 C、750次 D、1500次 3.四冲程六缸发动机。各同名凸轮的相对夹角应当是(120度) A、30度B、60度C、120度D180度 4.获最低耗油率的混合气体成分应是(α=1.05-1.15) A、α=1.05-1.15 B、α=1. C、α=0.85-0.95 5.柱塞式喷油泵的柱塞在向上运动的全行程中,真正供油的行程是(有效行程) A、整个行程 B、一半行程 C、有效行程 D、无效行程 6.旋进喷油器端部的调压螺钉,喷油器喷油开启压力(升高) A、下降 B、不变 C、波动 D、升高 7.装置喷油泵联轴器,除可弥补主从动轴之间的同轴度外还可以改变喷油泵的(每循环喷油量)

A、一次喷油量 B、多次喷油量 C、每循环喷油量 D、总共喷油量 8.以下燃烧室中属于分开式燃烧室的是(涡流室燃烧式) A、直流室燃烧式 B、涡流室燃烧式 C、反射室燃烧式 二、填空题:(共24分每题1分) 1.柴油机燃烧室按结构分为统一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类 2.喷油泵供油量的调节机构有齿杆式油量调节机构和钢球式油量调节机构两种 3.在怠速和小负荷工况时化油器提供的混合气必须教浓过量空气系数为0.7-0.9 4.闭式喷油器主要由孔式喷油器和轴式喷油器两种 5.曲轴的支撑方式可分为全支承轴和非全支承轴两种 6.排气消声器的作用是降低从排气管排出废气的能量。以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和火星和减少噪声 7.配气机构的组成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份 8.曲柄连杆机构工作中受力有气体作用力运动质量、惯性力离心力和摩擦力 9.凸轮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链传动齿形带传动三种 10.柴油机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备然期速燃期缓燃期后燃期 三、名词解释: (共20分每题5分) 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配气相位:配气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点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这种图形称为配气相位图。 过量空气系数: 发动机转速特性:发动机转速特性系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总学时(学分):48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0 适用对象:交通工程专业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汽车发动机理论》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汽车发动机性能评价指标、提高性能指标的途径、发动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换气过程及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等,并介绍排气污染和噪声振动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内燃机理论的基本知识,为提高汽车的应用效率奠定基础,为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内燃机的能量转换以及循环充量的原理和规律,即动力机械的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问 题; 2、掌握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问题,包括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规律与有害排放物及噪声 控制。 3、掌握内燃机应用于汽车动力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问题。 (三)课程考核办法 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将理论考试的70%成绩和实验考试的30%成绩记为总成绩。

、讲授内容 第一篇热力工程基础(6) 第二篇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 第五章发动机实际循环与评价指标( 6 学时)第一节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一、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二、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第二节发动机的指示指标 一、发动机的示功图 二、发动机的指示性能指标 第三节发动机的有效指标 一、动力性指标 二、经济性指标 三、强化指标 第四节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一、机械效率 二、机械损失的测定 三、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四、发动机的热平衡 第六章换气过程与循环充量(6 学时) 第一节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一、换气过程 二、换气损失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的充量系数 一、充量系数

汽车发动机原理练习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发动机性能 一、概念解释: 1、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是将非常复杂的实际工作过程加以抽象简化,忽略次要因素后建立的循环模式。 2、循环热效率:是工质所做循环功与循环加热量之比,用以评定循环经济性。(P2) 3、有效指标: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有效指标被用来直接评定发动机实际工作性能的优劣。(P15) 4、有效热效率:是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P17) 5、平均有效压力:是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P16) 6、有效燃油消耗率:是指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料。(P17) 二、填空: 1、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和运转性能指标。(P1) 2、三种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即等容加热循环、等压加热循环和混合加热循环。(P1) 3、发动机实际循环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的,较之理论循环复杂得多。(P6) 4、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P12)、(P15) 5、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示功图法、倒拖法、灭缸法、 油耗线法等。(P19) 三、判断题: 1、随着发动机压缩比的增大,循环热效率提高,循环平均压力增大。(√) 2、压缩过程的作用是增大作功过程温差,获得最大限度的膨胀比,提高热功转换率,同时也为燃烧过程创造有利条件。在柴油机中,压缩后气体的高温还是保证燃料着火的必要条件。(√)(P7) 3、衡量发动机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有效热效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它们两者之间成正比关系。(×)(P17)———反比。 4、发动机的排气温度高,说明燃料燃烧后,转变为有用功的热量多,工作过程进行得好。(×)(P10)————改为“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低,……” 5、人们在研究发动机循环时,通常将实际循环简化为理论循环。两种循环最大的区别为:实际循环向冷源放热,理论循环绝热。()(P1) 四、简答: 1、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是将非常复杂的实际工作过程加以抽象简化,需作五个假设,哪五个?(P1) 1)假设工质是理想气体,其物理常数与标准状态下的空气物理常数相同,整个循环中工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不变,工质比热容为常数。 2)假设工质是在闭口系统中作封闭循环。 3)假设工质的压缩及膨胀是绝热等熵过程。 4)假设燃烧是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等容或等压向工质加热。工质放热为等容放热。 5)假设循环过程为可逆循环。 2、用倒拖法测量机械损失的过程?(P19) 在电力测功器的试验台上,先使发动机在给定工况稳定运转,当冷却液、机油温度到达正常数值时,立即切断对发动机的供油(柴油机)或停止点火(汽油机),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倒拖发动机到同样转速,并且维持冷却液和机油温度不变,这样测得的倒拖功率即为发动机在该工况下的机械损失功率。 3、用灭缸法测量机械损失的过程?(P20)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 二、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 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 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7 B、7 ~11 C、11 ~15 D、15 ~22 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11、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D )。 A、膨胀结束 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 D、进气中期 12、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D )。 A、8 ~16 B、10 ~18 C、12 ~20 D、14 ~22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原因是( B )。 A、温度不变 B、工质不变 C、压力不变 D、容积不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C )。

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试卷及标准答案

发动机构造试卷 考号姓名专业 装订线 一词语解释(14×1=14分) 1.EQ6100――1型汽油机 2.压缩比 3.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4.活塞环端隙 5.轴瓦的自由弹势 6.干式缸套 7.气门重叠角 8.配气相位 9.空燃比 10.发动机怠速 11.多点喷射 12.压力润滑 13.冷却水大循环 14.废气涡轮增压 二、选择(12×1=12分) 1.汽车用发动机一般按(C )来分类。 A.排量B.气门数目C.所用燃料D.活塞的行程 2.气缸工作容积是指(C )的容积。 A.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活塞上方B.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活塞上方C.活塞上、下止点之间D.进气门从开到关所进空气 3.湿式缸套上平面比缸体上平面( A ) A.高B.低C.一样高D.依具体车型而定,有的高有的低。 4.为了限制曲轴轴向移动,通常在曲轴采用( A )方式定位。 A.在曲轴的前端加止推片B.在曲轴的前端和后端加止推片C.在曲轴的前端和中部加止推片D.在曲轴的中部和后端加止推片5.液力挺柱在发动机温度升高后,挺柱有效长度( B )。 A.变长B.变短C.保持不变D.依机型而定,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 6.排气门在活塞位于( B )开启。 A.作功行程之前B.作功行程将要结束时C.进气行程开始前D.进气行程开始后 7.发动机在冷启动时需要供给( A )混合气。 A.极浓B.极稀C.经济混合气D.功率混合气 8.在电喷发动机的供油系统中,油压调节器的作用是( C )。 A.控制燃油压力衡压B.在节气门开度大时燃油压力变小C.燃油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差保持恒定D.进气管压力大时燃油压力小9.在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中,喷油压力的大小取决于( D )。 A.发动机的转速B.节气门开度的大小C.喷油泵的柱塞行程D.喷油器弹簧的预紧力 共2页第1页 10.当节温器失效后冷却系( A )。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 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1)进气过程:为了使发动机连续运转,必须不断吸入新鲜工质,即是进气过程。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2)压缩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缸内工质受到压缩、温度。压力不断上升,工质受压缩的程度用压缩比表示。3)燃烧过程:期间进排气门关闭,活塞在上止点前后。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升高,燃烧放热多,靠近上止点,热效率越高。4)膨胀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高温高压的工质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至点移动而膨胀做功,气体的压力、温度也随之迅速下降。(5)排气过程:当膨胀过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废气开始靠自身压力自由排气,膨胀过程结束时,活塞由下止点返回上止点,将气缸内废气移除。 3.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基本措施? 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减小工质传热损失、燃烧损失、换气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工质流动损失、工质泄漏损失。提高工质的绝热指数κ。可采取的基本措施是:⑴减小燃烧室面积,缩短后燃期能减小传热损失。⑵. 采用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和供油提前角能减小提前燃烧损失或后燃损失。⑶采用多气门、最佳配气相位和最优的进排气系统能减小换气损失。⑷加强燃烧室气流运动,改善混合气均匀性,优化混合气浓度能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⑸优化燃烧室

结构减少缸内流动损失。⑹采用合理的配缸间隙,提高各密封面的密封性减少工质泄漏损失。 4.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它主要有: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5.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主要有:1)发动机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和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2)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3)发动机强化指标,包括升功率PL.比质量me。强化系数P meCm. 6.总结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基本途径。 ①增大气缸直径,增加气缸数②增压技术③合理组织燃烧过程④提高充量系数⑤提高转速⑥提高机械效率⑦用二冲程提高升功率。 7.什么是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油耗率、有效热效率?各有什么意义? 平均有效压力是指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的有效功。平均有效压力是从最终发动机实际输出转矩的角度来评定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率,是衡量发动机动力性能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有效燃油消耗率是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通常以每千瓦小时有效功消耗的燃料量来表示。有效热效率是实际循环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之比

汽车发动机原理_期末_考试_试题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选择题: 1.曲轴后端的回油螺纹的旋向应该是(与曲轴转动方向相反) 2.四冲程发动机曲轴,当其转速为3000r/min时,则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在一分钟时间内开闭的次数应该是(1500次) 3.四冲程六缸发动机。各同名凸轮的相对夹角应当是(120度) 4.获最低耗油率的混合气体成分应是(α=1.05-1.15) 5.柱塞式喷油泵的柱塞在向上运动的全行程中,真正供油的行程是(有效行程) 6.旋进喷油器端部的调压螺钉,喷油器喷油开启压力(升高) 7.装置喷油泵联轴器,除可弥补主从动轴之间的同轴度外还可以改变喷油泵的(每循环喷油量) 8.以下燃烧室中属于分开式燃烧室的是(涡流室燃烧式) 二、填空题: 1.柴油机燃烧室按结构分为统一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类 2.喷油泵供油量的调节机构有齿杆式油量调节机构和钢球式油量调节机构两种 3.在怠速和小负荷工况时化油器提供的混合气必须教浓过量空气系数为0.7-0.9 4.闭式喷油器主要由孔式喷油器和轴式喷油器两种 5.曲轴的支撑方式可分为全支承轴和非全支承轴两种 6.排气消声器的作用是降低从排气管排出废气的能量。以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和火星和减少噪声 7.配气机构的组成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份 8.曲柄连杆机构工作中受力有气体作用力运动质量惯性力离心力和摩擦力 9.凸轮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链传动齿形带传动三种 10.柴油机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备然期速燃期缓燃期后燃期 三、名词解释: 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

配气相位:配气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点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这种图形称为配气相位图。 过量空气系数: 发动机转速特性:发动机转速特性系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 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体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四、简答题: 1. 柴油机燃烧室有哪几种结构形式? 答:可分为两大类: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统一式燃烧室有分为ω形燃烧室和球形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有分为涡流式燃烧室和预燃式燃烧室 2. 柴油机为什么要装调速器? 答:柴油机经常在怠速的工况下工作此时供入气缸的燃油量很少,发动机的动力仅用以克服发动机本身内部各机构运转阻力,而这阻力测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加,这时,主要问题在于发动机能否保持最低转速稳定运转而不熄火。对此驾驶员几乎不可能事先估计到并且及时操纵油量调节拉杆加以适当的调节。因此,汽车柴油机一般都装有两速调速器,以限制发动机最高转速和稳定怠速而自动进行供油量调节。汽车柴油机多采用全速调速器来对供油量作自动的调节。全速调节器不仅限制超速和稳定怠速,而且能使发动机在其工作转速范围内的任一选定的转速下稳定地工作。有些在城市内或公路上行驶的柴油机汽车,为适应车辆多,人流大,减速,加速,停车频繁的情况,也采用全速调速器. 3. 传统铅蓄电池点火系统有哪些缺点? 答:断电器触点分开时在触点出形成的火花使触点逐渐烧蚀,因而断电器的使用寿命短,在火花塞积炭时因火花塞间隙漏电,使次级电升不上去,不可能靠地点火,次级电压的大小随发动机的转速的增高和气缸数的增多而下降,因此在高速时易出现缺火等现象。尤其是近年来,一方面汽车发动机向多缸高速化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力图通过改善混合气的燃烧状况,以减少空气污染,以及燃用稀混合气以达到节约燃油的目的,这些都要求点火装置能够提供足够的次级电压和火花能量,保证最佳点火时刻,现行传统点火装置已不能适应这一要求。 4. 汽油机经济混合气范围一般是多少?为什么过浓或过稀燃油消耗增加? 答:汽油机经济混合气范围一般是AF=15.4-16.9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本总结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1.实际工质的影响 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比热是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且燃烧后生成CO2、H2O等气体,这些多原子气体的比热又大于空气,这些原因导致循环的最高温度降低。加之循环还存在泄漏,使工质数量减少。实际工质影响引起的损失如图中Wk所示。这些影响使得发动机实际循环效率比理论循环低。 2.换气损失 为了使循环重复进行,必须更换工质,由此而消耗的功率为换气损失。如图中Wr所示。其中,因工质流动时需要克服进、排气系统阻力所消耗的功,成为泵气损失,如图中曲线rab’r 包围的面积所示。因排气门在下止点提前开启而产生的损失,如图中面积W所示。 3.燃烧损失 (1)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实际循环中燃料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喷油或点火在上止点前,并且燃烧还会延续到膨胀行程,由此形成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 (2)不完全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会有部分燃料、空气混合不良,部分燃料由于缺氧产生不完全燃烧损失。 (3)在高温下,如不考虑化学不平衡过程,燃料与氧的燃烧化学反应在每一瞬间都处在化学动平衡状态,如2H2O=2H2+O2等,由左向右反应为高温热分解,吸收热量。但在膨胀后期及排气温度较低时,以上各反应向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上述过程使燃烧放热的总时间拉长,实质上是降低了循环等容度而降低了热效率。 (4)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汽缸壁和工质之间始终存在着热交换,使压缩、膨胀线均脱离理论循环的绝热压缩、膨胀线而造成的损失。 (5)缸内流动损失。指压缩及燃烧膨胀过程中,由于缸内气流所形成的损失。体现为,在压缩过程中,多消耗压缩功;燃烧膨胀过程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克服气流阻力,使作用于活塞上做功的压力减小。 二、充量系数 衡量不同发动机动力性能和进气过程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定义为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的比值。 影响因素: 1.进气门关闭时缸内压力Pa 2.进气门关闭时缸内气体温度Ta 3.残余废气系数 4.进排气相位角 5.压缩比 6.进气状状态 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的措施 1.降低进气系统阻力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和进气门所组成。减少各段通路对气流的阻力可有效提高充量系数。(1)减少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1)进气马赫数M 不超过0.5受气门大小、形状、升程规律、进气相位等因素影响2)减少气门处的流动损失增大气门相对通过面积,提高气门处流量系数以及合理的配气相位是限制M值、提高充量系数的主要方法。增大进气门直径可以扩大气流通路面积;增加气门数目;改进配气凸轮型线,适当增加气门升程,在惯性力容许条件下,使气门开闭尽可能快;改善气门处流体动力性能。(2)减少进气道、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的阻力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定容加热循环 2、混合加热循环 3、压缩比 4、循环热效率 5、循环平均压力 6、平均有效压力 7、压力升高比 8、预膨胀比 9、过量空气系数 10、充气效率 11、点火提前角 12、配气相位 13、自由排气阶段 14、泵气损失 15、残余废气系数 16、燃烧速度 17、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 18、燃料调整特性 19、燃烧放热规律 20、喷油泵速度特性 21、供油规律 22、喷油规律 23、汽油机速度特性 24、汽油机负荷特性 25、柴油机速度特性 26、柴油机负荷特性 27、柴油机调速特性 28、全程式调速器 29、爆燃 30、表面点火 31、各循环间燃烧变动 32、滞燃期 33、汽油机明显燃烧时期 34、柴油机速燃期 35、三元催化技术 36、废气再循环 37、汽油机多点喷射系统 二、填空题: 1、循环热效率是。

2、循环平均压力是。 3、在定容加热循环中,当加热量增加,循环热效率,循环平均压力。 4、混合加热循环中,当加热量和压缩比不变,预膨胀比增大时,循环热效率。 5、发动机实际循环是由等过程组成。 6、发动机终点的压力为。 7、汽油机最高爆发压力为,柴油机最高爆发压力为。 8、柴油机膨胀比大,转化为,热效率。 9、平均有效压力是。它是评定发动机的重要指标。 10、测定机械损失的方法有。 11、评价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评价柴油抗爆性的指标是。 12、电子喷射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3、汽油机负荷增加时,其点火提前角应该,汽油机转速增加时,其点火提前 角应该。 14、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的改变对充气效率影响最大。 15、充气效率在某一转速时达到,当转速高于此转速时充气效率。 16、加大进气迟闭角,高转速时充气效率。有利于的 提高。减少进气迟闭角,有利于提高,但降低了。 17、二行程发动机的扫气方式有。 18、十六烷值是评价的指标。 19、辛烷值是评价的指标。 20、燃烧1kg汽油需要kg空气。 21、当过量空气系数等于时,混合气为功率混合气。当过量空气系数等于 时,混合气为经济混合气。 22、电控汽油喷射汽油机的控制系统的任务在于根据测得的计 量,保证该工况所需的。 23、电控汽油喷射汽油机的空气系统的任务是。 24、电控汽油喷射汽油机的燃料系统的任务是。 25、三元触媒催化技术应严格控制混合气成分在。 26、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可划分为。 27、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可划分为。 28、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运转因素有。 29、柴油机喷油泵的主要作用是。 30、柴油机涡流室容积约占整个燃烧室压缩容积的,通道截面积约为活塞截面积的。 31、柴油机预燃室容积约占整个燃烧室压缩容积的,通道截面积约为活塞截面积的。 32、柴油机半开式燃烧室中的产生进气涡流的方法一般采用。 33、柴油机半开式燃烧室中的挤压涡流强度与有关。 34、发动机工况是以其表示。 35、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与成正比。 36、发动机的有效扭矩与正比。 37、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与成正比。 38、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与成反比。 39、常用的测功器有三种。

自考《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复习题(汽车发动机原理部分)(含答案)

第二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 一、选择题: 1、在机械损失中,占比例最大的的是_____D__。 A.驱动附属机构的损失 B.排气损失 C.进气损失 D.摩擦损失 2、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循环有效功称之为____A_____。 A.升功率 B.有效热效率 C.有效扭矩 D.平均有效压力 3、当发动机油门位置固定,转速增加时____A______。 A.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减小 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增加 C.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减小 D.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增加 4、发动机的有效功We与所消耗的燃油发出的热量Q1的比值称之为_____B_____。 A.有效燃油消耗率 B.有效热效率 C.有效扭矩 D.平均有效压力 5、关于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B____。 A.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B.指示指标是考虑到机械损失的指标。 C.有效指标它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D.有效指标用来评定发动机性能的好坏。 6、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每循环做的指示功称为______A____。 A.平均指示压力 B.循环指示功 C.有效功率 D.平均有效压力 7、评价发动机经济性的指标是_____D_____。 A.平均有效压力 B.有效扭矩 C.有效功率 D.有效热效率 8、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指标是____D______。 A.有效燃油消耗率 B.有效热效率 C.每小时的油耗量 D.平均有效压力 9、发动机负荷一定,当转速增加时,则______A____。 A.机械效率下降 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下降 C.指示功率增加 D.平均指示压力增加 第三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一、选择题: 1、发动机的整个换气过程约占曲轴转角的______D______CA。 A.180~270 B.300~360 C.340~400 D.410~480 2、关于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A______。 A.强制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大于自由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 B.进排气重叠的目的是清除残余废气,增加进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