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战略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源泉,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基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当代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自强不息、民本、天人合一

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是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承接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思路,深刻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我们在探寻其思想渊源时不仅仅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层面上去看,也要从文化的历时性来看,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并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理念的重要源泉,科学发展观理念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的升华和创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人本”、“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源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把“发展”放在首要的任务,即发展是头等大事,体现了中国领导人欲快速建设中国、发展中国的美好愿望。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奋发进取,革故鼎新,与科学发展观中“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的思想不谋而合。《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刚健有为、勇于进取的精神,一直是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礼记》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不断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意志。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心怀危机感和忧虑感的意识,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中国人。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源头是“民本”思想。胡锦涛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

“民本”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植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其内容博大

精深,包涵着对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多层面、多角度的凝视和解读,形成了诸子百家的交织、碰撞和辉映。“民本思想”最早出现于殷商之际,在《尚书·五子之歌》就讲到,“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此后,这句话被历代思想家所引用,孟子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是“民本思想”的典型代表。荀子则提出了著名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论断,表名了民是政治的基础。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奉为古代开明君主的“治政”要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民本思想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君权,其鲜明的阶级色彩决定了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人民而是封建君王和统治阶级。

民本思想所倡导的安民、重民主张被历代开明的政治家所尊崇,成为他们治国安邦的重要原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民本思想为以人为本的科学概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但以人为本与民本思想又有实质上的区别,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民”在这里已经不是一种安抚的对象,而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把“民”视为“本”不是出于维护执政地位的权宜之计,而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民本思想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而升华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这集中体现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可以说,以人为本使民本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

三、“全面协调发展”是对传统文化中“中庸”、“和合”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天、地、人和谐的思想,其中儒家重点提出了人与人

和谐的思想,道家重点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传统的中庸协和思想,使得中国人十分注意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经济社会发展也不能走极端,不能瘸腿。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发展,就是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的整体推进。促进全面发展,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核心标尺的片面的发展观,把实现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环境、人口等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目标。

科学发展观中倡导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强调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功能互补。为此,党中央适时地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切实解决目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的不均衡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科学发展观构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对传统文化“中庸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庸思想”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对社会发展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的朴素揭示,是构成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底蕴。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强调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强调要建立和谐世界,这些都渗透着中庸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把“中庸”和“和合”思想贯注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之中,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更加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

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是儒、道、阴阳三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该哲学观的主旨是天与人应该和谐相处,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逾越或改变自然规律。

“天人合一”思想萌芽于西周时期,最初称“天人合德”;经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天人相通”学说、汉代董仲舒“天人相类”理论、唐代刘禹锡“天人相胜”思想的发展之后,最终由宋代的张载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所谓“天人合一”是自然法则,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类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归宿。庄子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点,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史书上记载的“网开三面”,“里革断署”等典故体现了古人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传统。中国古代这种整体观点具有合理性,它非常近似于传统的整体观,接近于系统论的观点。“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其理论的基础实际上就是把整

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大系统。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战略理念。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创造性运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摒弃了“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神秘主义成分和封建意识形态的解释,强调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阐明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做到人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互利共生、永续发展,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能动把握。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理解科学发展观,可以达到追源溯流的作用,能够对科学发展观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为新时期更好地运用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念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明,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杨天宇.大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申左元.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