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八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八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八教学设计

四)、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方式:围绕“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这一主题开展课堂辩论。 2.步骤:

①课前准备:学生自由组织两个辩论小组,一个小组为正辩方,以“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为本组的论点;一个小组为反辩方,以“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为本组论点。各小组成员合作查找资料,围绕本组的论点组织论据。 ②营造辩论情景:教师打出时事新闻中人们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不同反映的图片,或者播放有关视频资料,由此引出辩论主题:

a 、欧盟公民对全球化支持的调查

b 、智利反全球化大游行

c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凸显

d 、1997年初,国际投机资金开始冲击泰铢,泰国政府在采取各种措施抵御无效,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后,被迫于7月2日宣布放弃主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泰铢随之大幅度贬值。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象“金融流感”一样迅速传染到东南亚,把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搞得焦头烂额。当人们还在惊魂未定之际,这股金融病毒又迅速北上,矛头直指韩国和日本,结果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此起彼伏,股市和汇市也纷纷“跳水”: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机构、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远在亚洲之外的波兰、墨西哥等国也深受其害,南美洲的巴西也因维持汇率水平而几乎耗尽了本国的外汇储备。

--《亚洲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反思》 e 、9、11事件回放:

③组织辩论:完全由学生组织辩论,选出一名主持人,各组推选三名辩手,并成立由学生组成的评委。要求主持人控制各辩手的辩论时间,让每位辩手都有发言的机会。

④总结评定:评委代表公布评定结果及其理由,教师作总结发言,强调以下观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使发展中国家处境更为不利,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占世界贸易(%)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年份

1960 1980 1992 1960 1987 1980 1995 北方(发达国家)

80 74.6 74 70.3 74.5 14994 19665 南方(发展中国

家)

20

25.4

26

29.7

25.5

780

965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会产生诸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活动猖獗等问题。我们要考虑的是,是不是因为全球化有弊病,而因噎废食把全球化拒之门外,那么我们都将淹没在这个大潮,只有

第一、顺应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它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能阻挡;

第二,同时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

第三,要认识到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方向。

同时还要考虑,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第一、加强对人类共同性问题研究,制定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第二、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第三、面对全球化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

第四、世界不同文明和不同发展模式应互相交流和借鉴,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保持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

3.[设计意图]:关于经济全球化影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不同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如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的责任就不同,像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就为辩论的开展提供了素材。辩论赛是一种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课堂内容的容量也比较大。让学生在辩论赛中经历探究知识并形成知识的过程,辩论的开展,构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辩方法,在立论和辩驳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力求实现认知过程与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方法并重的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发展前途的课题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自主感悟,因此学生不仅“懂”,而且“信”,从内心认同、接受这些观点和理论,进而能够主动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之中,有助于实现知、信、行的统一。

一、板书设计: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原因:

1、原始动力:资本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物质基础:科技革命的推动。(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根本原因)

3、重要保障:全球市场化的变革:

促成因素:(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

体制保证:全球统一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采用

4、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和渗透。

5、技术支持:全球信息的网络化

6、催化剂: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表现之一:贸易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发展

2、表现之二:金融全球化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

3、表现之三: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的扩张和渗透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十、作业设计:创意大比拼:

1、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而发达国家又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如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请你以一个中国高中生的名义,写封信去说服布什总统,让美国重新回到议定书当中来。

2、假如你是中国的商务部长,你会给我国汽车工业以怎样的建议?

十一、问题探讨:

1、“不甘落后的非洲”一目与“欧洲的联合”、“发展的亚太”也是区域集团化的问题,是否应另外一节。

2、教材以“突破国家的界限”为题,介绍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货币与金融的全球化问题,并未突出课标的“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要求,故这部分内容为什么不放到别处去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