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小草的根很(长),这是因为根可以(将植物固定在土壤里,并伸到很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挖小草时不能伤到小草的(根)。

3、我们发现土壤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在观察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来进行观察。想一想,怎样证明土壤里面有这些物质?古人将雨后采集的块茎植物带泥放入大火中烧烤,块茎植物的中间部分被掏食后,外面的剩余部分就成了不定型的(初始陶器)。

4、土壤中大颗粒为(_____),中等颗粒为(_____),细小颗粒为(_____)。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_____)含量特别多的是(_____),(_____)含量特别多的是(_____),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_____)。想一想,如何鉴别本地的土壤类型?用放大镜看;用手捻一捻;和点水握一握。

5、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_____)>(_____)>(_____)。

6、土壤通常是分层的,从上到下依次是:(______)、(______)、岩石层。比较表层土、下层土的肥力:(_____)>(_____)。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_____)。(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7、山上的(_____)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_____),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加(______)来加以改良。

8、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_____),它为植物提供了(_____),为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也为人类提供了(__________),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9、土壤的污染:①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_________)利用价值。②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_____),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10、富含(_____)的土壤,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贫瘠的土壤中,植物细弱、柔软且枯黄。有(_____)的土壤,(_____)能力强,土壤湿润、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相反没有植被或植被遭到破坏的土壤,蓄水能力(_____),土壤干旱、贫瘠,水头流失、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劣。

11、科学家们通过辛勤的工作,迄今已经从土壤中发现(_____)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它们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亿万年来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_________________)。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它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另外,蚯蚓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所以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2、人类破坏土壤的行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1、植物的六大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实里面不一定有种子,如萝卜、白菜、葱等。

2、种子的内部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_____)发育成植物的根,(_____)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营养物质主要有(_________)提供。种子萌发时无论怎么摆放,发芽后总是(_________________)。

3、每种植物都有它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使种子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_____)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植物闹闹地固定

..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

..植物生长所必须的(_____)和(_____)。根可分为(_____)和(_____),如萝卜根和葱根。把一株植物的根插进装有水的试管中,过一段时间,水面的高度会(_____),说明根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茎具有多种形态,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

..一个整体,它承担着(____

....)的任务—把(_________)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_____)传送给植物的其它部分。把一株有茎和叶的植物,插入红色水中,一段时间后,叶子会(_____),说明茎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植物的茎大多向着阳光生长,这种特性叫作植物的(_________)。

6、大多数植物利用(_____)、泥土中的(_____)和(_____),在叶子里自己制造(_____),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靠绿叶制造。被称为叶的光合作用,其中(_____)被称为绿色食品加工厂。

7、植物的叶子都是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_____)。植物体中的水分主要靠(____)散失到空气中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叶的蒸腾作用。想一想如何通过实验证明?

8、一朵完整的花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雄蕊能(_______),雌蕊能(_______),花瓣能够利用鲜艳的色彩(_______)前来帮助传粉,萼片能(_______),其中(_____)和(_____)是植物的繁殖器官。(_____)落在(____)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叫做(_____),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_____)。植物可以借助(____)和(____)进行传粉,也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9、植物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我们可以利用植物:做建筑材料、做家具、做食物、做药材、做纺织材料、做燃料、做饮料等。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固体的共同性质:①有一定的(_________);②不会(_____);③在外力不大的作用下,其体积和形状改变很小。把相同重量的黄豆和玉米面混合后,体积变小,质量(_____)。选用不同大小网眼的筛子可以筛出大小不同的(固体),可以用来分离固体混合物。

2、(_____)是用来测量物体(_____)的一种仪器。(_____)是用来测量液体(_____)的一种仪器,一般用(_____)作单位,用mL表示。

3、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①过滤(如米与水的分离);②沉淀(如泥沙与水的分离);③蒸发(如水与盐的分离)。

4、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决定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可变的。小石子之所以下沉是因为(小石子排开的水比石子轻),轮船之所以上浮是因为(轮船排开的水比轮船重)。

5、液体的共同性质:①有一定的(_________);②会(_____);③没有固定(_____)。液体混合后,质量(_____),体积会改变,一般会变(_____)。不同的液体在颜色、气味、味道、透明度、轻重、粘稠度、表面张力等方面是不同的。想一想怎样通过实验证明?

6、向空杯子中倒入蜂蜜、水、油,无论先倒哪种液体,(蜂蜜总是落在底层,中层是水,上层是油)。不同液体的沉浮取决于(液体的轻重)。(液体的轻重也就是液体的密度)

7、热水比冷水轻,放入冷水中的红颜色水会逐渐扩散,最终浮在冷水上。

8、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有: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将橡皮泥捏成小船形状就可以浮起来);②水中加盐;

③改变物体的重量(使潜水艇中的水排出去减轻重量就可以浮起来);④借助漂浮物。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

1、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打电话、看报纸等方式了解最新天气情况,从气温、降水量、风向、风力、湿度等方面来描述天气。好的天气让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恶劣的天气常常破坏我们的好心情,甚至给我们带来灾难。

2、150多年前,人们只能够通过(_______________)来预报天气。我们现在主要通过(_________)来了解天气。每年的(3月23日)定为气象日。天气预报十分重要,气象工作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定时观测和记录天气情况,分析记录的各种数据,做出预报。

3、能预报天气的谚语有:蜻蜓低飞要下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上水淋淋;天山

乌云盖,大雨来的快;蜻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

4、用来测气温的仪器叫做(_____),又叫(_____),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想一想怎样读写气温?

5、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最高时并不是在中午12点,而是在午后2点左右。世界各地的百叶箱放置的高度都是(_____)的,都在离地面(1.5米)的空旷草地上。

6、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_____),雨量的大小用毫米作为单位,衡量降雨量的多少要收集(24小时)的雨水。测量雨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雨量器的大小、形状不同,测量的结果是(_____)。

7、风向和(_____)是风的两个主要要素,风向可以用(_____)来测量,风力可以用(_____)来测量,风力或风速的大小叫做(___),通常把风力分为(13)个级别。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从东面吹来的风是(_____),西北风是指从(_______________)吹来的风,当红旗飘向西时,吹的是(_____)。8、在一定地区,天气的变化总是呈现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具有特定气候特征的一段时间,叫做(___),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具有不同的特征。

9、(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10、当我们看很远的地方,我们可以借助(望远镜)来观察;当我们要看很细小的东西,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使用(工具)进行观察可以使我们的观察(更全面、更具体、更仔细)。

11、在人类史上,尤其是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成功人物大都具备非凡的(观察力)。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期末总结

第一单元 1、()总是让我们去()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那样的。 2、科学家是这样工作的:()→()→()→() 3、科学就是()并想办法去()的过程。 4、()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5、纸鹦鹉能在纸杯上不掉下来是因为()的原因。 6、英国人()在玩中发现了人的眼睛有(),后来,人们通过他的这一发现发明了。 第二单元 1、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繁殖)、(能长大)、(对刺激有反应)。 2、常见的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和()。 3、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蜗牛是用()爬行的,金鱼是用()呼吸的。 5、人、动物、植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都有生命,都需要营养、需要呼吸、都能繁殖、都能长大、都对刺激有反应。 不同点:动物和人能运动,植物不能运动。人会说话、能思考、会制造东西,动植物不能。 6、 第三单元 1、水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生物的()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都离不开水。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也多亏了水。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收到威胁。 2、水是一种()、()、()的透明液体。水是没有固定的形状的,容易流动。 3、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等。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4、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的现象,叫做()。例如:用粉笔吸墨水,潮湿的墙角。 5、为什么砖铺的地面容易反潮? 答:砖块中有孔隙,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把土壤里的水吸上来。 6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例如:水黾(miǎn)在水面上滑行,草叶上的露珠, 6、把方糖放入水中,()不见了,而()却变甜了,这样的现象就是()。水能溶解许多物质。 7、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 8、如果水中溶解了对()和其他()有害的物质,水就被()了。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引起的。 9、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和()的冰川中,()中也含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一些()、()和()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10、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答:农业上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工厂中排放废水,生活中乱扔垃圾。 11、水被污染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导致动植物死亡,人体中毒得病。 12、为了避免水污染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为了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在水附近堆放垃圾、工业废渣,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

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q 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备课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本着“天天有自信.日日在提高”的理念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

三年级科学上册完整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3、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4、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5、观察是有顺序的,可以从(整体)到(局部)的层次观察,或者是由(远)及(近)的观察。常用的记录方法有(画图)、(文字)、(数据)、(照片)、(标本)等。 6、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7、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8、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9、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桃树)草本植物有:(狗尾草、向日葵、玉米、小麦)。 10、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1、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2、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狗尾草、玉米)等。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荷花)。 13、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4、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完成了一生。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15、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16、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可以观察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 17、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8、植物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有(水分)、(阳光)、(空气)、(营养)和(空间)。 19、植物的一生有是(生命周期),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20、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有(物质构成)、(新陈代谢)、(适应和影响环境)、(生长发育)、(繁殖)。 23、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xx年—xx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我会填一填。(20分) 1、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了,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大多数纸的原料来自,、稻草、旧棉布也可以用来造纸。 3、蚂蚁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部分,有______条腿,都长在_______ 上。 4、蜗牛的背上有一个,身体软软的,头上有对触角,用爬行。 5、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中提炼出来的。 6、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我们称之为,加工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材料,使之性质特点发生改变的材料,我们称之为。 7、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会的物体叫液体。 8、科学家工作一般都是按照→做出猜测→→得出结论”这样的步骤来的。 二、我会辨一辩(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里。() 3、对于液体缺乏了解时,我们可以用鼻子闻或者用口尝试。() 4、一棵成才的树木至少要生长十几年,所以我们要节约木材。() 5、沙子会流动,所以沙子是液体。() 6、塑料和陶瓷都是天然材料。() 7、用合成纤维做的衣服柔软、透气。() 8、我们可以在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9、地球上供人类的淡水资源很多很多,用不完。() 10、在观察活动中应该注意安全,但可以随便接触你想接触的动物。()三、我来选一选(24分) 1、()是有生命的物体。 A小草B白云C机器人 2、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A、轻便 B、不易加工 C、不易分解 3、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A、导电性 B、光泽 C、延展性 4、下列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 A、钥匙 B、矿泉水瓶 C、课桌 5“纸鹦鹉为什么能站在我们的手指上?”这在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属于活动的()。 A、提出问题部分 B、作出猜测部分 C、寻找答案部分 6、在装满水的杯中放入回形针,水还不溢出的原因是水有()。 A、浮力 B、压力 C、表面张力 7、下面这些纸中,吸水性能最好的纸是()。 A、白纸 B、牛皮纸 C、餐巾纸 8、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 A、头上的触角 B、声音 C、舞蹈 9、蜗牛喜欢吃下面哪些食物?()。 A. 肉 B.饼干 C.蔬菜 10、球鞋的鞋面大多是用布做的,这是因为()。 A、布比较结实 B、布的透气性好 C、布的防水性好 11、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重的()。 A、90﹪ B、80﹪ C、65﹪ 12、把铝棒、塑料棒、木筷放进开水里,几分钟后摸一摸各种物品上上端,最热的是()。 A、木筷 B、塑料棒 C、铝棒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1 我们周围的土壤 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 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答:有虫、草、植物的根、水 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 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 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 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1.2 了解土壤

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 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 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 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4、用更多的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答:①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沙粒多。黏土颗粒小,黏粒多。②用手捻一捻:沙土的沙粒硬捻不碎。黏土的黏粒不硬,一捻就成粉末。 ③和点水握一握:沙土不能握成团。黏土能握成团。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实验准备: 沙土、黏土、壤土各一纸杯、水三纸杯,漏斗三只,沙布三块,烧杯

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 3、1960年,三位登山运动员从珠穆郎玛峰带回的灰白色石块,竟是 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接原因。一是巨大的宇宙力量(1、2、3、4、),二是地球自身原因(1、2、3、),科学家们靠恐龙化石研究恐龙,第一块化石是1822年发现的。

11、纸杯可以烧水,只要先装满水再烧。 12、为什么要用外焰进行加热? 答:火焰燃烧需要氧气,外焰与氧气的接触最充分,所以燃烧最充分,因而温度最高,所以,在实验中加热应使用外焰。 第二单元 如偏北风。 吸管风力计等设备。 上最早的风力等级标准了。

9、风可以为我们做很多好事,如:放风筝、风使帆船远航、风力发电、传播花粉和种子、夏天让人们感觉凉爽、扬场净化粮食、使衣服干得更快……做的坏事:吹倒庄稼、吹倒房屋、掀起大浪打翻船只、扬起沙尘…… 第三单元 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 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字母“N”来表示 铁不能吸引金属铜、铝。

9、有一块不知道磁极的磁铁,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辨认出它的磁极? 答:A.用一块已知磁极的磁铁的S极去靠近它的一端,如果这一端和它相吸,这一端则是N极,另一端则是S极;如果这一端和它相斥,说明这一端是S极,另一端则是N极。 B.用一根线系在这个磁铁的中间,让这根磁铁保持水平,轻轻转动磁铁,当它静止后,指北的一端是N极,指南的一端是S极。 10、阿房宫的“安全门”是用磁石造的,可以吸铁制的兵器。 第四单元 力叫浮力,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浮起来。

12、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 )保鲜膜装水果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1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至少写出3点)。 1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至少写出3点) 第五单元 绝对的。

苏教版三年级上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 7、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8、纸鹦鹉这所以能站在手指上是因为(保持平衡)的原因。 第二单元: 1、校园里(花草)、(树木)、(小鸟)、(蝴蝶)、(蚂蚁)、(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等。 3、(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动物中又包括我们(人类)。 4、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随时记录)、(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小生物)、(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5、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6、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7、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头上有(两对触角),(腹足)可以运动。 8、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9、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对刺激有反应)等。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我们周围的土壤 1、我们在(田野)、(花园里)和(水塘边)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 2、小草的根很(长),这是因为根可以(伸到很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3、挖小草时不能伤到小草的(根)。 4、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郞)、(青蛙)等。 5、通过对土壤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土壤里有什么? 答:土壤中有小动物,比如:蚂蚁、蜗牛、蚯蚓……有植物,比如:小草、大树的根、落叶、枯枝…… 2、了解土壤 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5、土壤是一种(混合物),研究土壤时,我们发现土壤由(水)、(空气)、(沙)、(腐殖质)和(黏土)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在观察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进行观察。 6、古人将雨后采集的块茎植物带泥放入大火中烧烤,块茎植物的中间部分被掏食后,外面的剩余部分就成了不定型的(初始陶器)。 7、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8、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 (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 (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 (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 9、下例三幅图是用放大镜观察的土壤颗粒,请在图下填出它是哪种土壤中的颗粒。 (1)沙土中的颗粒(2)黏土中的颗粒(3)壤土中的颗粒 10、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 1、按土壤中所含沙和黏土的多少,我们可以把土壤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烂的植物和动物的遗体,统称为______。它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肥料。 3、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 有、、、、、。 4、我们把盐和花生混合,它们的混合前后的 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改变了。 5、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一般从、、、、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气。 6、我们常用的温度计它的单位是,用 表示。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风吹树枝断”这句话描述的是五、六级风时的自然现象。() 2、我们为了更多地收获庄稼,应该多喷洒农药,这样不会破坏土壤的。() 3、种子的生长需要空气,没有空气,种子不会生长。() 4、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5、零下10摄氏度可以写成 0下10℃。() 三、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下列物质中--------能溶解在水中。 ( ) A粉笔灰 B面粉 C味精 2、狗在夏天伸舌头是因为--------。 ( ) A想吃东西 B散热 C想喝水 3、测量水温时观测温度计的角度应是() A、从上往下看 B、视线于温度计持平 C、从下往上看 4、原来浮起的马铃薯,使用哪种方法可以使它下沉。() 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 四、连线题: 我们吃的食物属于植物的哪部分,请你用线连起来。 西红柿根 甘薯茎 马铃薯种子 花生果实 五、实验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使沉在水中的鸡蛋浮起来。) 六、简答题: 1、如何分离木屑和铁钉(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2、人们的哪些活动会破坏土壤?应该怎样做才对 3、分别说说秋天和冬天里的人、动物、植物各有什么特点。 1 / 1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 通过科学课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的基本性质,体验科学课的探究学习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实验方法和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的方法,认识物体的性质和作用,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想办法验证假设的能力;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材的整体结构 1、主线。教材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统整规定 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三个方面下 关的科学教学内容。 2、单元结构。内容设计力求从儿童的视野中组织 学生活动。学习的重点在于通过调查、观察、

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亲身探究科学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 究的兴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单元构成及目标设定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 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 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 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 题、制定计划、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 物体是透明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 路线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 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 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 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 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郎)、(青蛙)、(蟋蟀)、(蜈蚣)、(蜘蛛)等。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3、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5、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燃烧后的土壤颜色会变白,质地会变硬,黏性消失,板结成块,不易碎,不透水,(陶器)、(砖)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6、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黏土)、(壤土)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8、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

9、(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大多数植物都适宜生长在(壤土)里。(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 10、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1、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长出的植物(茁壮、呈绿色),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枯黄)。 12、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还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施肥)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13、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4、做肥料袋的方法:(1)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等,也可放几条蚯蚓。(2)洒水、轻轻扎上袋口。(3)塑料袋放黑暗处。 15、科学家从土壤中已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科学课》教案 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师姓名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土壤和生命 1.我们周围的土壤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2.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3..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 (一)挖一挖,找一找。 1. 你们校园里哪里有土壤? 2.想一想,土壤里可能有什么? 3. 讨论:在外出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生小结:1.注意安全;2.不要破坏环境,更不能伤害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动植物。(二)看一看,比一比。 1.哪个小组说说在挖土时有什么发现? 2.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表层的土壤和地下2厘米初的土壤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动物生活在土壤里,这些动物在土壤里干什么? 3.小组合作研究。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发现,注意创新的发现。 5.你们的小组是否观察仔细呢?下面前后两个小组交换土和记录纸,观察一下别的小组的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6.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差异,说出观察中不同的发现。 7.小组总结一下,土壤中有哪些东西? (三)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观察了土壤,并有了很多新发现。你们能把这些新发现和新感受用清新、优美的文字或是栩栩如生的图画描绘出来吗?希望大家能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田野等更多的地方仔细观察那里的土壤和土壤中的生物,并采集一份土壤样本加以观察。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 2.了解土壤中砂土、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土壤,谁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土壤是什么样的? 2.关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等)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3.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互相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学生的根据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4.播放土壤的颜色的图片。 5.提问:通过观看,你知道了土壤有几种颜色? (三)研究土壤的成分 1.学生实验 (1)拿出一号信封里的土,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看到了……(学生交流)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过一会儿又看到了…… (3)搅拌以后,你看到了……,静止一段时间之后,又看到了…… 2.学生交流汇报 3.阅读第5页最后一小节资料。 4.播放土壤的种类的图片。 5.提问:通过观看,你知道了土壤有哪几种?生回答交流。 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满分100分,其中书写2分)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植物的叶子一般分为、、 三个部分。 2.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状物其实是,主要起作用。 3.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4.塑料的最大缺点是。 5.气温通常用测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种子长在植物的( )里面 ①根②茎③果实 2.植物的叶负责( ),茎负责( ) ①输送水分和养料②吸收水分和养料③制造养料 3.所有植物的叶的相同点是( ) ①形状②有叶脉③大小 4.仙人球圆圆的球体上的刺是它的( ) ①叶②茎③果实 5.莲在水中主要利用( )进行呼吸。

①有孔眼的叶柄和藕②叶③藕节上的根 6.上课铃声响,不同方位的小朋友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朝着( )传播 ①四面八方②前后方向③左右方向 7.人们用塑料做成杯子,主要是因为塑料( ) ①色彩鲜艳②轻不易碎③坚硬 8.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①F ②℃③C 9.风向标箭头指示的方向与( )一致 ①风吹来的方向②风吹往的方向③轻飘物体移动的方向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植物的根一定长在地下,能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2.每一朵花都有雌蕊和雄蕊.( ) 3.榕树根系发达,适合生长在沙漠环境中.( ) 4.青苔表面不能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 ) 5.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会停止发声。( ) 6.玻璃是由沙粒与其它矿物质反应而制成的,属于人造材料。( ) 7.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以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的造纸方法。( ) 8.容易导电的材料都是金属。( ) 9.在同一地点、同一时段,用不同的雨量器测出的雨量是不一样的。( ) 10.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气候特征。( ) 四、连线题。(共10分)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5、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6、播种方法: 1. 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 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 2~ 3 个小坑,深度约 1 厘米,每个小坑里放 1 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 4. 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 的地方。 7、把种子放入透明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8、不同方向放置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相同。 9、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 10、凤仙花是草本植物,播种时间最适宜为每年的 4 月,花期 3 个多月,每颗果实数量一般 20 粒左右。 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1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生长速度较快。 1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做“研究根的作用”实验时,在试管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可以防止水的 蒸发。 16、凤仙花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1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1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21、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氧气 +养料。 22、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23、植物光合作用作用所需的水是由植物的根吸收的。 24、刚出土的凤仙花幼苗的茎上长着一对“叶子”。 2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片里进行的。 26、 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能更新空气。 27、植物制造养料的“车间”是叶。 28、植物茎在不同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本单元是科学课学习的绪论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关于“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相关要求而设计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大致了解科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科学探究是怎么一回事;引领学生走上科学探索之路;向科学素养的形成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科学探究: 1.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1提出问题之“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2收集证据之“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5结论与拓展之“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想知道;爱提问. 1.5愿意合作与交流. 2.1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2.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本单元从“理”和“行”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科学的历程;使学生在理性上知道什么是科学;在感性上感悟科学.就本单元两课构成情况上看;第1课侧重于理;第2课侧重于行. 本单元立意很高;汇聚全套教材和整个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围绕做小科学家这个大主题展开;体现出较强的人文思想:尊重孩子、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走上科学之路.同时;本单元的着眼点却很低;以儿童自身或身边发生的“小事情”为切入点;通过“小实验”、“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热爱科学;喜欢科学;喜欢科学课;尽快地进入小科学家的角色.为此;教师组织开展本单元的活动;一要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二要从现在开始抓住每个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经历每一次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第一单元课时分配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修正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 (苏教版) 一、填空小能手。(每空1分,共20分) 1. 袁隆平是一位农业专家,他进行的是()研究。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 )()()()。 3.能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有( ),可以用( )、( )等方法加速溶解。 4.获得更多干净淡水的方法有()、()。 5.( )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余还有( )()( )。 6.铝、铜、金、铁、银中最硬的是( );最重的是();延展性最好的是();导热性最差的是( );价格最贵的是()。 7.玻璃是由沙粒与其他()制成的。 二、我是小判官。(下列说法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每题1.5分,共36分) 1.?科学到底是什么,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原来科学就是我们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 ) 2.?“如果说我所看到的比笛卡尔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这句话是牛顿说的。……………………………………………………………………………………………………( ) 3.?所有植物都开花,所有植物的果实都挂在树枝上。……………………………………………………………………………………………………( ) 4. 青蛙属于食草动物,蝗虫属于食草动物。……………………………………………………() 5. 没有阳光小兔也能长大。………………………………………………………………………() 6.?人和植物没有关系,只有动物和人有关系。……………………………………………………() 7.?植物是离不开水的,仙人球也是植物,所以在干旱的沙漠里,仙人球是生长不起来的。() 8. 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所以任何生命一秒也离不开水。………………………………………() 9.?水果里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也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多吃水果对人体有好处,同时也可以补充水分,真是一举两得。………………………………………………………………() 10. 把水装在什么样的容器里,它就是什么样的形状。…………………………………………() 11.?任何水都是没有颜色的。………………………………………………………………………() 12.?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 13. 人在游泳时之所以不会沉下去,是因为被水托住了。…………………………………………() 14.?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 15. 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16.?木材经过加工可以做成玻璃杯。………………………………………………………………( ) 17.做眼镜的材料有塑料、铁、玻璃。……………………………………………………………( ) 18.?布料都能吸水。…………………………………………………………………………………() 19. 要分辨羊毛和尼龙两种纺织材料除了可以看、摸以外还可以用火烧。……………………( ) 20. 铁的导热性很差,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用铁碗来盛饭,就不会烫手了。…………………() 21.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固体物质。……………………………………………………( ) 22.?我们寻找问题的答案很困难,最方便的就是问老师。………………………………………() 23. 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受到威胁。…………………………………( ) 24. 玻璃容易破碎是因为没有延展性。……………………………………………………………()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7题每空1分共11分,第8题5分,第9题5分,第10题4分,共25分) 1.人体( )是水,鸡蛋( )是水,鱼( )是水,蔬菜( )是水。 ①65%②76% ③85%④90% 2.( )透气性、吸湿性强、最适合制成内衣。 ①尼龙②羊毛织物③棉布④丝绸 3.水污染主要是由()造成的。 ①自然灾害②宇宙射线③人类的活动 4.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质。 ①容易导电②容易传热③有延展性④有金属光泽 5.下列物品中,( )不适合用塑料来制做。 ①脸盆②锅③饭盆④箱子 6. 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低,受到水的压力()。 ①越大②越小③不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学课标_说教材

学课标说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首 先我说一下所说内容的整体框架。我将从课标、教材和建议三个方面来说。课标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具体要求三个方面;教材分析包括三年级科学总体目标、编写体例、编写意图、知识体系、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 一、首先我来说一下课标: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三年级下册内容和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涉及领域广泛,很好地体现了科学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教材内容就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展开,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科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很好的体现了科学的发展性。 (二)基本理念: 其次我结合本册内容来说一下基本理念,科学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过程中要以探究为核心。学习内容不仅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还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学习方式应具有开放性,充分利用各种有用资源。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的,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该参与进来,这样的评价有利于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三)具体要求: 下面我就新课程标准为抓手,结合本册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特点,对学生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具体要求: 科学探究方面: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假设,对假设问题认真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学会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热爱大自然。 科学知识方面: 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了解固体和液体的一般性质,知道人类、动物、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 二、其次我来说一下教材: (一)首先说三年级科学下册总体目标: 观察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把整体分为部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的方法,观察物体的形态构造和变化,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 实验能力方面:学习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进行保护生态环境教育。 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并进行学科学、用科学教育。 (二)接着我说一下教材的编排体例:

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科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种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到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5、种凤仙花的方法:①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④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照片等方式记观察日记。 7、种子萌发先生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8、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0、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11、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的。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子叶呈卵圆状、淡黄色、没有明显的叶脉;后面长出的叶子叫真叶,呈扁长状、深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13、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凤仙花果实是由雌蕊发育面来的 15、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