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G时代基于手机媒体的数字化学习探索

3G时代基于手机媒体的数字化学习探索

作者简介:刘紫薇(1988-),女,河北藁城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传播媒体、数字技术;肖灵君(1985-),男,四川绵阳人,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3G 时代基于手机媒体的数字化学习探索

刘紫薇,肖灵君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湖北武汉430079)

要:通过对新兴的3G 网络技术的概括阐述,以及对3G 目前发展出的各种服务项目的介绍,侧重于手机媒体在

发展中对学习观念、学习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注重了对学习方式带来变革的分析。关键词:3G ;手机;媒体;数字化;学习中图分类号:TP39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09)08-0140-02

13G 时代手机媒体的新发展

手机,作为因通信需求而产生的商业产品,随着技术的进

步和人们需求的增长,自添加数据接收功能的数字手机诞生后,就开始进行着其角色的转变。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信工具,从单纯的语音通信,到集文字交流、摄影、音视频信息记录与传输为一体的智能终端,它以自身的即时性、接收终端唯一性、交互性以及不受空间限制等诸多显著特点而为大众所喜爱,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小觑的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大媒体。

在3G 问世之前,以CDMA 和GSM 为主流制式的2G 或所谓的2.5G 手机还无法从实质上满足“主流媒体”的真正需求。其原因有三,一是昂贵的电信费用使其不会成为首选,可替代性选择的途径很多,用户更有可能最终选择放弃;二是通过手机群发的功能来满足新闻及信息的订阅,传播效率也与其他媒体不可同日而语,而信息内容也是其他媒体上的信息转载,具有同样的权威性和迅及性;三是信息传播途径的广泛性,因为手机信息的传播者并非都是职业的媒体工作者,当中还包括以用于小范围交流的用户个体,以及用于非官方信息的发布传播的企业商家,这样就构成了更加广泛的信息传播空间。

3G 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硬件支持(手机技术)的提高,还是

软件支持(媒体系统、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使得逐渐被人们所了解的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更好的在百姓的生活中被普及,手机也必将毫无疑问的以新兴媒介的身份被大众所接受,成为可随身携带的极为便捷的媒体终端。

23G 发展与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是借助于电子、通讯和网络技术将学习环境、

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等环节加以数字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这正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途径。而电子、通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的更新与飞速发展,也使不同时期的数字化学习有着不同的新主题。而当前一个同样以个性化突出的新媒介———手机的发展,也使手机与教育有了契合点———移动学习。虽然,理论界目前还没有对移动学习形成一个统一定义,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思考和理解,并将它看做是数字化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二代手机已经普及的今天,手机支持移动学习,主要有两个比较普及的方式:手机短息的方式和wap 网络连接方式。

第一,“短信”式的学习方式。在第二代增加了数据接收功能的数字手机的诞生后,手机短信成为手机的主要营运方式之一。短信的交流方式,除了有手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好处外,还有不耽误影响接收者、能给接收者更多的思考时间的好处,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短信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超过语音通信的利用率,尤其是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就更为如此。所以,无论是从受众本身还是从服务公司的经济利益来说,以短信的方式学习就成为一种必然。于是,不仅是学习者之间进行文字学习的交流,学习者与互联网也有了更好的学习资源的互动,每日英语、成语连珠等各种网络资源都以用户的自身需求定制进行发送。

虽然,短信发送的学习方式,就目前来说具有间断性、字数限制性以及要受服务台的服务项目种类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自我控制性等诸多缺点。但是,在3G 时代到来到来后这一问题将会很快得到解决。

第二,Wap 网络连接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相对于以上短信学习方式没有了诸多的限制,用户通过手机上网,查自己所需的网络资源,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无疑与互联网的使用方式类似,有很大的自由性。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高昂

软件导刊

Software Guide

第8卷%第8期

2009年8月Vol.8No.8Aug.2009

第8期Reliminary Study on Digital Learning Based on Mobile Media in 3G Er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makes a conclusion of the 3G network technology,which is lately developed,and instruct all kinds of servies programs under development.Especially explaining the influence the mobile media have on the learning concept and learning mode,and making a analyzement of the revolution of learning style.Key Words :3G;Mobile;Media;Digital;Learning

的费用,将会让很多还是学生身份的学习主体望而却步,同时,普遍不稳定的手机网络速度,还不能让这一方式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

应该看到,3G 技术的出现,将手机的移动学习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信息质量和效率已经得到了有力保障,打开、接收、播放等速度大幅度提高;大容量扩展存储性增强,使得大量的学习资源保存成为现实;统一兼容性使得手机不必再为打开各种格式不同的文件去安装相应的播放软件或者是格式转换软件,从而也从另一个侧面节省了空间,增强了手机利用率。

33G 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3G 通信技术和3G 终通信端设备的发展,不仅为学习提供

了新的媒体和工具,而且给学习者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更在许多方面带来了变革。

(1)促进了学习理念的变革。新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学校课堂师生的灌输式教学,拓展到依托网络的远程的可以择校择师的自主式学习。数字手机的出现,使学习方式发展到移动学习的样式。学习形式的变化,必然带来学习观念的变革,技术的进步促成这一变革迅速实现。

(2)促进了学习的多维度、全方位的平衡发展。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产生,将会通过其自身发展,逐步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渗透、相关联、相混合,将有助于情境学习、非正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理念的创新,有助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展开。

(3)促进了传统学习样式的完善。课堂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传统模式,无论技术怎样发展,课堂学习都是学习方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3G 时代的课堂学习也必然具有其特色:手机中老师的讲义,可以通过手机电视实时下载储存播放,或者是远程现场收看;学生的学习作业批改可以是由手机

来及时发送,接收师生交流意见,达到即时修改等作用,这些都说明3G 的到来将课堂的传统学习方式带到了更为完善的新的阶段。

(4)促进了情景学习、协作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发展。在以往的技术限制下,传统的学习均以课堂学习为基础,其他样式的学习则成为课堂学习的辅助,无法以学习者自身为中心,是被动的学习方式。而3G 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式,可以将学习深入到学习者的真实生活中,是学生并不是刻意的为了达到方式的全面,而造成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以遇见很多问题,随时可以使用手机咨询或者查询资料进行解决,这种“情景学习”更方便更快捷;或是使用“手机聊友”进行讨论,这种“分组学习和协作学习”将会广泛应用在课堂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受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即可获得知识,这就是一个完美的3G 手机的在人们非正式学习中的巧妙运用。

参考文献:[1]王欣.打造个性化的掌上媒体-基于手机媒体特性的定制营销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8(25).

[2]黄璜.项国雄.手机-颇具发展潜质的个性化媒体[J ].传媒观察,

2005(3).

[3]陈如明.TD-SCDMA 助力奥运3G 体验[J ].中国无线电,2008(9).[4]张建荣.浅析数字化时代的学习方式及发展趋势[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4).

[5]于化骥.移动学习-远程教育的前沿理论[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6]

李乾,高鸽,孙双.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综述[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0).

(责任编辑:杜能钢)

刘紫薇,肖灵君:3G 时代基于手机媒体的数字化学习探索141··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数字视频媒体成为新传播中心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 随着人们生活形态的变化,电视媒体正在遭遇新媒体的冲击。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具有在电视机面前等待某个节目或者某部电视剧的到来,消费者在“家外”的时间越来越多,电视的竞争也因此变得激烈,不仅仅是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如今已经演变成为电视与其他新媒体之间如何抢夺注意力的竞争,这也导致依靠电视台一种类型的媒体包打天下的营销传播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后电视时代的到来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CMMS数据显示,电视媒体的日到达率近几年呈现出连续下降态势,不仅体现在年轻群体,而且已渗透到全人群中,大众群体进入一个轻度收看电视的时代,每天看电视在2-4小时和4小时以上的受众在减少,浅度收看时间来临。而且,在各个群体中,电视的到达率都呈现出下滑趋势,在15-34岁的人群以及高学历的人群中的下降尤其明显。 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2007S-2011S,15-64岁30城市7万样本数据。 深入分析中国主要电视台的受众人群特征会发现,电视观众向年纪更大的人开始集中,

主要受众基本上都在35岁以上,40-65岁所占的比重更大,面对中国未来黄金10年的70后和80后主流消费群体,这些数据正在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电视对于锁定和覆盖这些70后80后人群,影响力正在减弱,随之而来的是新数字化媒体对于70后和80后人群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新的数字化媒体包括户外液晶电视媒体、互联网以及手机和ipad等数字终端媒体,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后电视时代。 户外数字视频和网络视频的价值凸现 从受众的行为来看,主流消费人群的生活形态日益多元化,他(她)们在互联网中长大,沉溺于从网络获取资讯和娱乐,而日常的生活轨迹被各种各样的数字户外屏幕所包围,而手机更是24小时都伴随的媒体。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CMMS数据显示,围绕人们户外的楼宇液晶电视、卖场液晶电视、公交液晶电视、地铁液晶电视,以及围绕电脑和3G智能终端的网络视频成为了这些主流消费者所经常接触的新的数字化视频媒体,甚至电视的黄金时间也正在被网络视频所占据。 附表不同的数字视频媒体的接触形态 目标受众接触时间频次注意力焦点 楼宇液晶电视25-45岁人群 为主 白天的时间,每天4次以上 等待间隙,打发时间,观看消费资讯和 广告 卖场液晶电视15-65岁人群 为主 白天的时间,每天2次以上,周末更突出 逛超市间隙,在选择商品过程中,接触 最新的广告 公交/地铁液晶电视15-65岁人群 为主 白天的时间,每天2次以上,周末更突出 天气预报、新闻、生活常识、旅游娱乐 等资讯 网络视频15-35岁人群 为主 按照自己的时间来接触,晚上时间更加 突出 热播剧、网友自创视频、娱乐节目、海 外剧等等 手机/ipad 视频15-35岁人群 为主 在途中,睡觉前,或者挤出来的碎片时 间,偶尔使用 短视频,在ipad上下载客户端,可以看 网络视频的内容 从不同的新数字视频媒体的属性和接触形态来看,围绕消费者的家外时间,以及路途、睡觉前等等碎片化时间,户外的数字视频媒体以及网络视频媒体已经对消费者形成了一个新的数字媒体包围圈,这个数字媒体包围圈对于新一代的70后、80后和90后的消费者影响力越

新媒体时代即将到来

经济?前沿 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03月/31日/第A04版/ [阅读提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新媒体时代即将到来 肖容 几天前,跟博客中国的发起人方兴东博士谈博客时,突然一个“火花”从他的眼睛里迸出来,他问:谁是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是何许人?在当今的IT数字时代,他被奉为媒介传播的先知。 约40年前,麦克卢汉横空出世,以天才的思想,独自孵化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媒介信息理论。这理论被后人广为引用。麦氏还前瞻性地提出了以下概念:冷热媒体、地球村等等,现在已经耳熟能详。 历史上曾有两次世界范围的麦克卢汉热。第一次发生是在上世纪60年代,第二次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持续升温,一直持续到现在。麦克卢汉,以他超人的才华,无可争议地奠定了大众传媒的理论基础。 等到人们安然地坐在信息社会的椅子上,享受着网上冲浪带来的乐趣时,数字革命大潮已经汹涌地冲进了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大门,新媒体已然悄悄地走出了麦克卢汉的视野。 新媒体的特征 方兴东认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精英媒体时代,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少数人消费;大众媒体时代,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个人媒体时代,信息由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生产和消费界限模糊。个人媒介完全以个人为中心,是个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博弈,是真正的P2P(Peer to Peer)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其中以博客最为典型。博客本身不仅仅解放了消费者,同时也会解放传播者和生产者,而且不仅仅革新了传播的生产方式,也会革新传播的消费方式。方兴东指出,现在,博客是真正的新媒体的代表,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就是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传播。 旧媒体的困境 在某种意义上,一种新产生的媒体会弥补旧有媒体的不足。大众媒体的出现弥补了精英媒体缺少受众的不足,从而蓬勃发展;现在,以互联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又弥补了大众媒体缺乏交流的不足,掀起了网络化、数字化的潮流。 在新媒体的发展潮流中,作为新媒体代表的网络门户,不但没有在众望所归的期待中继续开拓,跳出传统理论的窠臼,反而逐渐回归于传统传播理论的框架中。门户网站风光不再,面临困境。从纳斯达克市场上的表现也可以看出这一点。2004年8月,以网络游戏为主的盛大公司已经超越新浪,10月,以搜索引擎为主的G oogle也全面超越雅虎。同时,国外资本购并国内网站势头加剧,对elong、卓越等连续出手,掀起了新一轮的购并大潮,这一次,门户网站被排除在外。 旧门户网站面临着生存还是毁灭的困境。

全媒体时代报纸新闻的数字化发展

全媒体时代报纸新闻的数字化发展 【摘要】在如今的智能手机设备的兴起,以及互联网的开放的影响下,已经基本变成了一个全民媒体的时代,作为传统的新闻载体的报纸行业如今面临着新的游戏规则的洗牌。在这一波技术浪潮的冲击之下,传统的报纸新闻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变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报纸新闻数字化发展 在如今的全民媒体的时代,由于借助于智能手机以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设备的优势,新闻的传播途径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以来报纸的发行量也是在呈现着逐年下降的趋势,大众的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得报纸不再是新闻的重要传播载体,这种现象的发生也都是全球性的,很多的百年老报也不得不面对这一重要的转型。传统的纸媒如何才能在全媒体的时代不被时代所抛弃,以及如何以及自身的特点来走出不一样的道路是值得每一家纸媒深思的问题。 一、传统纸媒的发展现状 (一)与新的特技相比,纸媒基本处于全面的劣势 一份传统的报纸主要是由于其便携性,以及可以对新闻进行深度解读等特点而被广大的民众所需要,在以往的报纸与电视的竞争中就靠着这几大法宝取得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如今社会的发展,智能手机设备以及高速互联网的覆盖,曾经的报纸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如今被新的科技发挥到了更加极致的地步,这就使得纸媒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而且新的科技由于其信息量更大,而且基本不用付出购买报纸的成本就使得大量的读者向着电子化阅读的方向转移,而且这一改变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的阅读的习惯向着电子化的迁移。 (二)读者的阅读习惯的向着电子化方向的迁移 据有关的权威的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纸质化的阅读时间已经变得越来越少,而大量的时间被用转移到电子化的阅读设备上去了,而且随着近年来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低,以及我国的无线网络的覆盖越来越全面,还有就是智能平板设备的兴起使得广大的读者有了更多的阅读的选择和途径,这些改变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大家的阅读的喜好。 (三)纸媒的运用成本越来越多 与新兴的网络媒体相比,纸质的报业媒体的运营的成本近年来逐渐走高,特别是纸媒主要的原料纸的成本以及在印刷阶段的成本,随着近年来原材料以及人工的成本的增加就使得纸媒的运营成本近年来居高不下,这些改变直接的压缩了

社会化论文传统媒体论文: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

社会化论文传统媒体论文: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 摘要:社会化媒体是一个近年出现的新兴概念,是指“能互动的”媒体。社会化媒体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了多对多的对话方式。在社会媒体下,企业任何的疏忽,都可能使其营销活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真正的众说纷纭的年代,这才是社会化媒体营销要面对的一个新的、也是最大的困境和问题。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传统媒体 一、什么是社会化媒体 (一)什么是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是一个近年出现的新兴概念,是指“能互动的”媒体。社会化媒体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了多对多的对话方式。 最常见癿社会化媒体表现为博客、维基百科、播客、论坛、社交网络(sns)和内容社区。 (二)社会化媒体的特征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1.参与: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人人都是cctv。 2.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他

们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在2010年很多社会新闻事件都是首先从微博上公开来的,如打拐。 3.交流:传统的媒体采取的是“播出”的形式,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而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这就形成了一种交流。微博已成为名人与百姓、政府与群众对话的第一平台,截止2011年3月在新浪微博注册的政府行政服务窗口微博已经超过340家。 4.对话:传统媒体以“播出”的形式,将内容单向传递给受众。而社会化媒体则多被认为具有双向对话的特质。 5.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并以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如豆瓣网。 6.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 (三)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和意义 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在社会化媒体出现以前,这种创造内容并传播给受众的权利掌握在那些拥有内容制作设备和工具的人或者组织手中,换句话说,传统媒体掌握着这一切。电规台从事

浅谈社会化媒体营销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社会化媒体的营销策略 院(系)名称商学院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张荣乾 学号081564052 指导教师宗利永讲师 完成时间2012年05月12日

浅谈社会化媒体的营销策略 张荣乾 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号:081564052 指导教师:宗利永 摘要: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既为市场及其参与者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合理利用社会化媒体是其利于不败之地的必然要求。社会化媒体具有社交性强、自主性高等特点,同时也相应的具有多向互动传播、营销成本低、营销效果显著等优势,在树立品牌形象、信息传递、及时了解市场动态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营销价值。但是也存在着不易控、难评估、以作假等问题,为了更好利用社会化媒体,文章中阐述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应用思路,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一些营销策略,例如:确定目标受众、丰富信息传播的形式、积极与用户进行互动、市场信息管理等。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营销对策;多向互动传播;社交网络 互联网的发展将全球经济带入信息经济时代,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在世界各地迅速得到采用。随着互联网向社会化的升级,网络的社交功能开始受网民所看重,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与创造信息的主要载体。一方面,基于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高度透明性、参与互动性和社交性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社会化媒体并应用该平台发表、分享和传播信息或获取资源,人们在虚拟网络里建立的关系也正在迅速扩散;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处于各个行业的企业意识到社会化媒体带来的全方位的挑战,从而努力在战略上或营销上寻找变革机会和发展对策。因此,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已经开始引起各国学者、专家们的注意。社会化媒体在改变了人类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行为方式。 一、社会化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从起源来看,“社会化媒体”的概念首先产生于信息科学领域,研究者使用该概念对由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简称SNS)带来的新型网络信息交流空间进行集合性表述,包括博客、维基、论坛、社交网络、播客、微型博客等。社会化媒体将大众传播带入了双向交流与对话阶段,给传统的、单向传播的、精英控制的传统媒体时代带来了几乎颠覆性的变革。目前国内代表的有淘江湖、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社会化媒体。

我们已经生活在数字化时代

我们已经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数码产品快速融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阅读大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海量资讯、数字化平台和市场化运营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快速浏览、消费式阅读、实用型阅读、精读等多种状态并存的局面。阅读已远远不是只有青灯烛影里捧书静读这一种场景,它可以在家中,在途中,在任一有暇的时段;捧在手里的也可以不是书,而是一款数码终端——它的容量巨大,且能不断接收到新的篇章。 “界面”阅读开始替代“纸面”阅读,这种景象意味着什么?尽管我们相信数字阅读不会替代纸质阅读、浅阅读不能替代深度阅读,但我们应当认真思量这场变局。对于传统的出版传媒业者来说,不关注新媒体发展、不会利用数字化产品,是肯定要成为落伍者的,因为数字化背景给媒体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充分沟通的空间,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对于数字出版,很多出版社已经意识到要从战略上考量,即使现在不出手、不作资金的投入,也要进行出版资源的整合准备。一些网站则备下重金,向作家购买作品的数字版权,通过网络和数字终端进行收费阅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已经赢利,标志着文学作品的产业链条延伸不是一种可能,而是成为现实。尤其是实现了全媒体出版的作品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2008年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中文在线宣布,冯小刚的首部长篇小说《非诚勿扰》将以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四种形式同步出版,再加上当时正在上映的同名贺岁电影,可以算是五路同时出版。2009年3月26日,英国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携八项奥斯卡大奖登陆中国,其同名原著也以全球全媒体出版方式与电影同步首发。该书同时依托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平台等形式,实现多渠道全媒体同步出版。其中,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纸质图书,中文在线则获得该书数字出版独家授权。 应当看到,新媒体传播的新意在于,它不仅仅是阅读平台的变化,更会引起“作者——创作——作品——出版/传播——读者”这一链条的深刻变革:一方面,它将赢得大批增量读者群,迅速增加阅读人口。鉴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习惯,新媒体阅读平台出现后,一般并不会出现原来读纸质书的人改为界面阅读的局面,倒是会相得益彰,吸引进而培育通过网络和数码产品阅读的新的阅读人口。这不仅意味着市场的拓展,更是一种促成浓厚读书氛围的国度的善举。2009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0.1%,比2008年增长0.8个百分点,比2007年增长1.3个百分点。数字化产品的推行,有助于提高国民

社会化媒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社会化媒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社会化媒体使得我们进入了“人人皆媒体”的“自媒体”信息时代,BBS、博客、微博、播客、社区使我们身处网络之中、媒体之间,逃不离、扯不断。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想说就说、想写就写,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这种自由,让参与者可以真实地、不受约束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加以适当的引导,用户的真实需求、潜在的需求就会崭露头角,被发现、被发掘出来。我们注意到网络的自由性使参与者跨越了时间、空间等等客观束缚,芸芸众生中我们找到了知己和知音,我们的心灵在沟通、我们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我们找到了“共同点”。 社会化媒体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必须面对以下三个问题: 1.信息内容的设计问题:用户共同创造内容,由用户生产产品。 2.信息的表达和传递问题:用对话的方式参与进来,对话即营销。 3.信息的控制问题:开放、透明、创新,让信息尽可能的多飞一会,坦诚的用户留言,比商家的呐喊来得更具营销力,只要不是负面信息任凭转载、传播。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本质是:让用户自由表达,通过多边对话,显露真实需求,找到共同点,产生情感共鸣。 我们发现,社会化媒体营销是可以有效运用的,并且具有很强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用户真实需求的显露使得我们可以生产出适

销对路的产品、满足需求;用户情感的共鸣、找到的共同点,使得生产具有了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这两者的结合使社会化媒体营销成为可行。 如何实施社会化媒体营销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是长期的、固定的,与传统营销并行的,“一正一奇”共同组成公司的营销战略体系。 (一)社会化媒体营销作为公司的营销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公司领导确定社会化媒体营销作为公司的营销战略的重要内容,要长期、固定的进行,不是一时兴起,与传统的营销策略形成优势互补; 2.社会化媒体营销不仅仅是市场部门、广告公关部门的事情,是公司所有部门的事情,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和运营机制; 3.社会化媒体营销要有专人负责,要有专项资金的支持; 4.社会化媒体营销要制定营销目标、做好过程监督和管理、进行效果评估等。 (二)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路线图 实施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几个问题:我们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在什么地方(网络位置)?营销的目标是什么?选择哪些网络平台实施市场战略和营销策略?如何进行效果评估?

浅谈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数字化时代

浅谈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数字化时代 发表时间:2011-11-30T16:03:01.03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8月下期供稿作者:谷田 [导读] 数字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具有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点。 谷田 河南省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学校),河南郑州 450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自来水公司(单位),河南三门峡472000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摘要:数字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具有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点。本文通过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述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研发、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存在问题及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丰富,传统图书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的机制——数字图书馆在存储时代的变迁中应运而生。 一、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它不但包含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还融合了其他信息资源(如博物馆、档案馆等)的一些功能,提供综合的公共信息访问服务。可以这样说,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这一连串的名词符号其根本点在于信息数字化;同样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名词,数字化也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安全保密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图书馆它是一个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跨学科、多层面的新兴领域。它的形成涉及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图像和语言处理、网络技术、知识产权等多个学科。 1.从图书馆类别来看,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对象来看,数字图书馆的对象可以是社会的全体读者。数字图书馆对读者没有任何限制,给那些没有机会到图书馆读书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第二,从数字图书馆的场地和时间来看,只要是能上网的地方,读者随时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读者所需的信息,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和阅览室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从图书馆功能来看,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虚拟载体。虚拟性成为数字图书馆的最大特点。在数字图书馆中,以多媒体数据为主。在网络环境下,以各类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数字形式,向世界各地传输。第二,重复使用。数字图书馆中存储的信息不会因反复使用而残缺遗失。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是能够保存和积累,可以供读者反复查询使用。第三,隐私保护。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给读者一个完全隐私的个人空间。网络的隐蔽性决定了只要有网络设施,人们就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网络浏览数字图书馆查询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被传统的图书管理员所束缚,数字图书馆的这一特性极大的保护了读者的个人隐私。充分的做到了尊重读者的人权。第四,平等性。数字图书馆的隐蔽性在保护读者个人隐私的同时也使人的身份得以隐蔽,读者在使用数字图书馆时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社会中的哪一个阶层,你都能平等的从数字图书馆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困惑 1.研发建设各自为政 尽管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十分重视组织协调工作,但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表明,统一规则仍显乏力。我国各单位数字图书馆研发和建设大多仍各自为政;相对分散;重复建设。表现为研究项目之间交叉,标准各异,经费投入不集中,缺乏行业、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等。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必须通过扩充某一政府门职能或成立全国性的专门机构规范统一标准;强化社会各行业的协作意识,有重点、有层次、分阶段、有序地推进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 2.重复建设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开通了200多家大大小小的数字图书馆。各系统、各部门乃至企业都在跃跃欲试,都在筹划建设各自的数字图书馆,都为了使读者能享受到数字图书文献题名检索、全文检索、专题数字文献库查询及直接以虚拟馆藏的方式借阅各大图书馆的书等服务。真可调各自为政。然而冬家收录的信息既相互包含。又彼此交又,既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也造成了宝贵的网络存贮空间的浪费。笔者认为,既然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资源,数字图书馆就应只有一个,别的馆就应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专题库或特色库。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知识产权保护乏力 数字图书馆的法律问题,实质是版权和知识产权在网络时代的运用问题。这个问题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已日渐突出.王蒙等著名作家状告网站侵权,以及中华文化信息网在建设中,均碰到了版权的问题。如何既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让各类文化、科技的文明成果纳入数字图书馆、以使其为更多的人服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是一个急迫的任务.目前国际上也没有解决。我们要抓住机遇,随着加入WTO,主动参与网上法律规范。 4.缺乏统一标准 数字图书馆是由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而来,而我国图书馆实施自动化缺乏完全统一的标准。图书馆自动化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全社会的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CSR传播新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7546597.html,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CSR传播新趋势 作者:张洪伟 来源:《国际公关》2019年第01期 2018年11月,德国柏林泰格尔机场到达区的一幅中国品牌——华为的户外广告引发热议,广告文案的意思是:“柏林将被什么覆盖:5G还是狗屎?”让人意外的是,这样一则极具挑衅意味的广告却获得了德国当地媒体和公众的支持,比如,逻壹传播德国办公室的两名同事就反馈说,他们认为华为这个广告的效果很好,因为柏林的5G网络搭建落后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广告传回到国内,也迅速在社会化媒体上成为关注的热点。 这则广告的创意源自品牌对当地市场痛点的洞察,让一则商业广告附加了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的隐藏属性。而与这种“营销带CSR”相比,品牌传播领域中更常见的则是“CSR 带营销”。 从其定义来看,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作为一名社会公民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从亚当斯密的分析研究开始,就与企业的品牌形象息息相关。上世纪90年代,美国“血汗工厂”被媒体曝光,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许多知名品牌开始相继建立“生产守则”,并以此重塑品牌的公众形象,第一波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传播就这样“被动”的诞生了。 随着企业品牌形象意识和需求的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很多品牌企业形象建设的重要一环。然而品牌是否应该拿CSR进行高调宣传、CSR传播是不是为了品牌营销服务的,一直都有争议。 以最常见的企业公益慈善为例,关于做慈善是否要广而告之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在中国市场尤其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做善事是不宜传播的,如清初朱柏庐所著《朱子治家格言》中就有清晰的描述: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在这种文化理念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慈善营销总是很难彻底摆脱“作秀”的公众印象。 出现这种局面的另外一层原因,在于很多品牌将企业社会责任简单的等同于慈善,并“简单粗暴”地将其作为一个“脸上贴金”的工具。然而,随着国内媒体环境的升级和变革,这种效果正变得越来越弱。尤其在新媒体兴盛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播又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让我们回答一个问题:在社会化媒体成为信息传递主流的今天,品牌还需要CSR 吗? 逻壹中国在B2B科技行业深耕多年,客户中不乏英特尔、霍尼韦尔这样的科技巨头公司,我们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CSR作为品牌形象建设的一个基本元素,近年来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崛起,也变得越来越活跃。究其原因,CSR活动的本质是企业作为社会责任的践行者和倡

数字化时代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数字化时代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摘要:数字化时代为建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本文以技术手段为切入点,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智能科技、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三个方面来阐释数字化技术对建筑设计发展及其行为的影响,对建筑形式及空间结构的改变,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的改变等。数字化技术只是建筑设计的手段,建筑设计不应该陷入“工具主义”的泥潭,形式之外,建筑内涵才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虚拟现实;智能建筑;网络 Abstract:The digital age brings an unprecedented new technologies to the architectural paper discussed how the digital technologies make great impacts 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spacial structure and people's work and life style and so on, in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he databases and computer networks. Digital technology is such a mean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so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not be trapped in“toolism”. Besides the form, the architecture's meaning is more important.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数字化的时代,电子技术和数字化媒体的

社会化媒体的作用

社会化媒体的作用 社会化媒体真正的用于之处在于,它不但能帮我们和喜欢交往的人联系起来,而且可以把我们保护起来,避免令人讨厌者的骚扰。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和关注度都是有限的,因此会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显然,传统的营销模式思维貌似已经不适应移动浪潮时代的发展。如果您还对消费者进行硬广告、干巴巴、机械式、教条式的“填鸭”的话,恐怕你会死得很难看。移动浪潮时代+社交媒体的紧密捆绑,无所不在、无数紧密联系的社会社群、圈子、社区、部落,已经决定了移动浪潮时代的营销思维已经演变成为服务、互动、体验、连续的关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带有共同使命、情感、心理的消费者会聚集在认可他们身份的人周围,并传播符合他们身份的产品和他们认可的产品。 于是,社交媒体成为口碑传播加速器。 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 正如《湿营销》的译者曹曼在译者序中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水,就是社会化营销。 在以前,社会化媒体繁荣之前,产品的口碑传播,都发生在街头巷尾、三五成群、茶余饭后的大妈们——菜市场什么很便宜,什么最超级划算,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用户口口相传,打造产品口碑的渠道。 在过去的,通过口口相传的效率相对较低,过程漫长,大部分的传统企业于是采取大量的广告投放,先建立空军的优势,营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的趋势,然后再让用户在购买和使用中,慢慢的通过口口相传的口碑传播途径,让产品品牌口碑沉淀下来。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充分发展的今天来说,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提供了空前强大的加速器,比之前的小众口碑传播的势能大一千倍,一万倍。用户们不需要面对面,甚至不需要相互认识,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工具,口口相传,把产品的优点、缺点都扩散开来。 社会化网络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覆盖面非常广,这使得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品牌有机会能够在屌丝逆袭,快速崛起。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内容营销_概念初探与研究展望

第35卷第6期外国经济与管理 Vol.35No.6 2013年6月Foreign Economics &Management Jun.2013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内容营销:概念初探与研究展望 周懿瑾,陈嘉卉 (1.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275;2.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10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 摘 要: 在社会化媒体语境下,内容营销代表了一种新的营销战略,但学术界对其尚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对内容营销概念的理解也十分模糊。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介绍了内容营销的含义,梳理了内容营销的起源与发展,辨析了内容营销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讨论了内容营销的主要维度, 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未来的研究深入探讨的内容营销研究主题,以期更准确地剖析内容营销概念,并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内容营销;社会化媒体;顾客互动参与;品牌化内容;讲故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50(2013)06-0061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2 收稿日期:2013-02-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能力vs. 运气:品名的暗示性意义对消费者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批准号:12YJC630323);中山大学985工程项目《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创新基地》作者简介:周懿瑾(1982-) ,女,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陈嘉卉(1990-) ,女,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助理品牌经理。一、引 言 “内容营销”(content marketing)即企业通过发布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如电子杂志、报告、微博、视频等,来传递产品或品牌信息,并激发消费 者行为。“content marketing ”一词最近在营销界成为高频词。Goog le Trends关于“content mar-keting”一词的搜索结果显示,自2009年以来该词的搜索量直线上升,总体趋势明显走高(参见图1 )。 资料来源:Goog le Trends,2012。图1 “content marketing ”搜索趋势图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尹鸿: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 心主任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早上好!感谢大家在周末的休息时间,这么早过来一起分享对新媒体和现代社会关系的一些想法。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深刻改变。最近,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三番五次强调互联网和新媒介环境对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包括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因此,这个问题对我自己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把自己在研究观察、使用分析新媒体过程中的一些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虽然不一定正确,我们对于新的知识、新的领域,未必都能提供正确的结论,但是可以提供启发性的思考。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样一个新的传媒时代会带来什么改变。大家都知道,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媒介如此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此深刻地把天各一方和近在咫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所以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应该是战略性的。我们要这样理解新的媒体与环境。 一、互联网信息时代 大家都知道,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关于互联网时代,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有表述,这本书是未来学家托夫勒写的。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知识界推荐过这本书,也向当时的管理层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已经在描述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新型革命,但是那个时候它还只是未来学家的一个想象,今天它正在变成现实。 实际上,今天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整个信息媒介对一个社会的变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在这里推荐一位在传播学界被大家公认的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学者叫麦克卢汉。他有两个著名的观点,第一个是媒介是人的延伸,第二个是媒介即信息。所有的媒介本身就是信息,而这个信息首先是人的延伸产生的信息,所以麦克卢汉是第一个从媒介角度探讨人类社会变革的学者。马克思的经典表述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我们在劳动中会使用工具。而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工具,媒介工具让人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艺术·文化”

20 19 年第2期 国际学术动态例跟大家分享这座废弃厂房的遗产活化工作是如何 通过DIBO联动的方式来对景德镇的城市品牌进行 放大并推广的。 此外,本届论坛还从学术视角下探讨了区域品 牌的发展与前景,多位青年学者参与了学术研讨,专 家团也通过后续的专题研讨为区域品牌建设提出了 许多宝贵的建议。 在大融合、大传播、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区域 对整体规划与品牌构建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品牌 资产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区 域认识到,富有内涵、具有好感度的城市品牌,可以 直接拉动城市在经济、文化、政治外交领域竞争力和 影响力的提升。城市如此,国家亦如此。区域品牌研 究是提升国家形象、国际传播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建立共享价值,构建人类文明共 同体。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艺术·文化” 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 2018年6月8~9日,第十三届亚洲传媒论坛在 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 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亚洲 传媒研究中心、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英 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编辑部、艺术学部、 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和宏碁中国共同承办。论坛 主题聚焦“媒体·艺术·文化”,云集来自中国本土和 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及荷兰等海外传媒学术 领域的知名学者、中国文化产业的前沿业界开拓者 以及权威媒体界人士等150人,围绕当下数字化时 代媒体、艺术和文化的新呈现方式和自身与他者的 多重关系,积极吸纳方法的创新、理论的推进和前沿 实践的展示,就传媒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 入的研讨交流,并达成了更加广阔的集体认知,开创 了更大的合作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廖校长对论坛的主办方、承办方和亚洲传媒论坛的 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肯定了亚洲传媒 论坛的学术价值和对亚洲传媒业发展起到的推动性 力量。他突出强调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数字技术 的发展催生出新的数字媒介、文化形式和艺术表达, 开始重塑传统媒体传播和文化产业的格局。他还指 出,面对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亚洲范围内的学界和业 界需要凝聚力量,聚焦于媒介和艺术的相关文化分 析和文化理论,开创自己的创新理念和研究方法,并 且创新理念和模式,将研究成果推广至全球。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和颠覆传统媒体的 功能,并塑造着人们新的生活面貌。通过媒介的数字 化发展,人们的现实生活正在呈现出新的创意文化, 汇集虚拟和显示、共在与抽离、情感和理性等融合景 观,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增添新的生动性和创造性。针 对这种与时俱进的生活景观,此次论坛不仅汇集亚 洲传媒论坛的历史主办方和承办方,并纳入了正在 “走出去”的由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SAGE(世哲)出 版公司合作、具有国际视野的英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编辑部和推进中国传媒前沿领域 急速发展的电子竞技产业的投资企业宏碁中国。会 议汇集产、学、研各领域人才,形成合力,围绕艺术和 数字媒体、文化产业、创意阶层、全球化的亚洲、流行 音乐与青年文化以及数字娱乐与电子竞技等六大问收稿日期:2018-12-31 !!!!!!!!!!!!!!!!!!!!!!!!!!!!!!!!!!!!!!!!!!!!!!(接上页) 社科经纬 10

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微传播的时代

可以撬动地球的微分销 如今,很多消息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微博或者微信快速发散和传播的。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懒得到门户网站上去浏览新闻了。当今时代,已经是一个进入移动传播的微时代。我觉得只要掌握了微博和微信两大“秘密武器”,就可以赢得微时代整合营销的“核爆效应”。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更何况,我们还拥有了两个支点! 一、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微传播的时代。毛主席当年曾经写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大气磅礴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未来速度的一种畅想;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今天信息的传递会变得如此迅捷。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当今时代是一个微传播的时代。显著特征有三:一是新媒体兴起,传播手段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电台、报纸、电视这“老三样”,现在互联网媒体(包括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贴吧等)、移动新媒体、楼宇电视等等,越来越多。在这些里面,我最看好的是移动新媒体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道路会非常曲折。 二、信息碎片化,网络传播碎片化,社会背景碎片化。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所谓“信息碎片化”,是指我们被一些矛盾、零散的信息所包围,旧的观念受到冲击,注入我们脑海的是支离破碎的弹片。碎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事实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这里的碎片,更多的是指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第二个层面是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这个意义上的碎片,不仅指零散性,更指意见的异质性、分裂性。过去媒体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意见的一致性,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上被大大削弱。新媒体平台上的意见形成,是各种碎片意见碰撞、冲突的过程。 三、参与传播的绝大多数人是微不足道的个体。很多网友常常自嘲,我们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屁民,其力量很多时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力量。对每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来说,这个世界的信息碎片化了,生存碎片化了,甚至整个世界都碎片化了。但是,这些碎片化的个体和每个个体的微力量,汇聚起来就可以形成翻江倒海、推动社会进步的滔天巨浪。 随着这股浪潮v5shop微分销系统应运而生,“微分销”平台一经推出,产品解决方案核心便直指移动电商流量成本高、增加流量难等“痛点”,一跃成为“2014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工程”众多项目中的翘楚。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化媒体营销

大数据时代—社会化媒体营销 摘要:当前人们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化社会对媒体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现代媒体加强与商业、政治和整个文化力量的结合,使媒体系统建构了强大的硬件和软件网络,并使其无时无刻不存在和运作于整个社会中。 关键字:社会化媒体;新媒介;微博营销;创新营销 当前人类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化社会对媒体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现代媒体加强与商业、政治和整个文化力量的结合,使媒体系统建构了强大的硬件和软件网络,并使其无时无刻不存在和运作于整个社会中。当代媒体的无所不在使它被称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中心。而近些年媒体社会化发展对媒体的传播方式以及企业的营销都产生的巨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社会化媒体呢?张哲在人民论坛发表的《社会化媒体对传播方式的影响分析》中指出目前对社会化媒体的界定基本包括论坛(BBS)、维基(wiki)、博客(Blog)、播客(Podcast)、微博(Twitter)、社交网络(SNS)、内容社区(Content Community)7 种形式。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可以一天不吃饭、不睡觉,很多人却无法一天离开网络,无法回避网络对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社会化媒体已经不是传统的媒体,而是当代最泛滥和最有效力的网络媒体。而在今天,这样的媒体首先就是电子信息网络。随着电子网络的

出现及泛滥,人类确实已经进入到“数字世界”的新时代。 一、社会化媒体的特点以及自身的优势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是现代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如果进一步归纳社会化媒体则是如下特征:1.参与性: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2.公开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服务都可以免费参与,它们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 3.交流性:传统的媒体是一种“广播”形式,内容传输或散发到用户那里,是一种单向的流动。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是一种交流。人们可以在社会化网络站点上建立个人的主页,在朋友之间分享内容并进行交流。最著名的社交网络是MySpace,它拥有1亿零700 万的用户。以校内网为代表的校园SNS 网站自2005 年底开始到现在,迅速得到大学生的青睐,成为网上最火爆的学生社区。 4.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并就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1.数字鸿沟的时代特征:信息技术革新的必然产物。“数字鸿沟”这一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数字鸿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信息不断数字化而产生的,从“数字鸿沟”概念提出的过程可以看出,数字鸿沟的出现事实上是信息技术革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间应用、普及程度等差异导致的一种必然结果,而这种必然结果产生的过程,则带有强烈的数字时代特征。 世界电信发展委员会在1984年发布了一篇名为《失去的链路》的报告,在报告中,世界电信发展委员会强调了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落后,会导致它们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1]。世界电信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发展阻碍主要是指电信网络接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这一报告中的表述可以看出,早在电信业务出现并开始在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普及的过程中,由数字技术带来的发展差异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数字鸿沟随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普及和革新,逐渐成为一个带有强烈的数字媒体时代特征的词汇和社会现象。对于数字鸿沟的研究也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内,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信息、传播学等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对象。对于数字鸿沟的理解,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其英文表述也存在诸如“Digital Gap”“Digital Division”“Digital Inequality”“Digital Disparity”等不同说法,但无论是数字鸿沟还是信息鸿沟,这一概念都

可以理解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2]。从这一角度来看,数字鸿沟的根本内涵不在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间信息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经济社会差异,而是一种由于数字媒介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数字媒体接触时间、接触习惯、信息占有差距导致的社会阶层的分化。这种分化既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可以出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间,甚至可以出现在一个群体的不同个体间。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数字鸿沟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存在且引起多领域持续关注的焦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数字鸿沟事实上是信息技术革新的必然产物,数字鸿沟的本质并不是其带来的经济文化影响,而是数字鸿沟本身,以及促成数字鸿沟影响形成的受众阶层、数字媒介素养、社会文化影响等诸多问题。 2.数字时代知识沟效应对网络文化的直接影响。数字鸿沟是一个基于信息占有和数字媒介使用接触差异的阶层分化现象,这一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类似数字鸿沟的现象始终存在。机械印刷时代刚刚到来的时候,同样存在由于印刷术和基础教育普及差异导致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信息掌握严重不均衡的情况。数字鸿沟实际上是一个数字时代的知识鸿沟的问题,而数字鸿沟的形成,则是一个典型的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时代不断扩散的新的“知识沟效应”。 知识沟是大众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个经典假说,从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的时代到互联网乃至自媒体的数字时代,知识沟存在的条件始终没有缺失过,那就是大众媒体不断发展和演进的技术传播方式,以及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传播形态的变化和受众信息接触习惯的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