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心理学 学习实质笔记总结

教育心理学 学习实质笔记总结

教育心理学  学习实质笔记总结
教育心理学  学习实质笔记总结

第三章学习实质

第一节学习含义

一、广义学习

广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个体心理较合理和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二、人类学习

人类学习是指人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凭借思维活动,而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一)学习目的和动力的不同

(二)学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

(三)学习过程不同

(四)学习机制的不同

三、学生学习

学生学习是指教师指导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和体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优良的心理品质为主要任务的过程。

(一)有明确的学习任务

(二)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三)教师指导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四)要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

(五)具有超前适应性

(六)构建本性和接受本性并存

第二节学习过程

一、我国学者的观点

(一)我国古代学者的观点

1.立志

2.博学

3.审问、慎思、明辩

4.时习

5.笃行

(二)现代学者的观点

1.学习动机

2.知识感知

3.知识理解

4.知识巩固

5.知识应用

6.学习评定和反馈

(三)六步三阶段二分支学与教模型

二、赫尔巴特学派的观点

(一)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二)学生:准备、提示(呈现)、联系(联想、比较)、综合(抽象、概括、总结)、应用。

三、加涅的观点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图

五、列昂节夫的观点

(一)定向环节(感受环节、内导系统、输入系统)

(二)执行环节(运动环节、行动环节、输出系统)

(三)反馈环节(返回联系、返回系统、回归式内导系统)

六、班都拉的观点

(一)注意过程

(二)保持过程

(三)运动再现过程

(四)动机过程

七、维特罗克的观点

(一)长时记忆中的知识被激活进入工作记忆

(二)已激活的知识指引和维持注意

(三)经选择性知觉获得的新知识进入工作记忆

(四)新知识与原有相关知识发生联系

(五)新的意义的主动建构

(六)成功的建构导致意义的理解

(七)生成学习模型的构成要素:生成、动机、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第三节学习分类

一、流行的学习分类

(一)潘菽的学习分类

1.知识的学习

2.动作技能的学习

3.智力技能的学习

4.道德品质学习

(二)加涅的学习分类

1.1965年的学习分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辩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2.1971年的学习分类

(1)连锁学习

(2)辩别学习

(3)具体概念学习

(4)定义概念学习

(5)规则学习

(6)解决问题学习

3.1977年的学习分类

(1)言语信息学习

(2)智力技能学习

(3)认知策略学习

(4)动作技能学习

(5)态度学习

(三)索里的学习分类

1.经典性条件作用或简单联想学习

2.工具性条件作用或尝试错误学习

3.模仿性学习

4.顿悟学习

5.含有推理的学习

(四)布鲁姆的学习分类

1.认知目标学习

(1)知识

(2)领会

(3)应用

(4)分析

(5)综合

(6)评价

2.情感目标学习

(1)接受或留意

(2)反应

(3)评价(形成价值观念)

(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5)价值体系个性化

3.动作技能目标学习

(1)知觉

(2)模仿

(3)操作

(4)准确

(5)连贯

(6)习惯化

(五)林格伦的学习分类

1.技能和知识

2.概念

3.态度

(六)桑代克的学习分类

1.像普通动物式形成结合

2.以观念形成结合

3.分析或抽象

4.选择性思维或推理

(七)彼得罗夫斯基的学习分类

(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本身心须有内在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观念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自觉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的学习材料与已有认

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认知结构的改变和已有知识的改善,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心理意义)

(四)意义学习的类型

1.表征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1)类属学习(下位学习)

(2)总括学习(上位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

意义学习的类型

三、机械学习

(一)机械学习的含义

(二)机械学习的成因

(三)如何避免机械学习

1.组织好教学内容

2.联系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

3.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

4.以理解作为学习评定的重点

四、接受学习

(一)接受学习的含义和特点

把定论的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学生然后把之内化的学习。(1)学习内容由符号代表;(2)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3)学习事物的意义;(4)新旧知识有机结合,然后内化;(5)比发现学习出现晚。

(二)接受学习的作用

(三)接受学习的制约因素

1.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

2.教师对教学的看法

3.学生对意义有没有综合的需要及进行自我批判有无能力或能力高低

五、发现学习

(一)发现学习的含义和特点

不把定论的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

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事物的意义,然后内化的学习。发现不仅是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1)学习内容以未定论的为主;(2)间接的呈现方式;(3)独立学习事物意义;(4)适合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初级概念的学习;(5)比接受学习发生早。

(二)发现学习的产生背景

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巨大科的技成果对美国提出了挑战,美国朝野上下震惊,引起了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的讨论和思考,最终认为教育是问题的根源。

1.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是杜威,代表人物有前期的帕克、约翰逊、沃特和后期的帕克赫斯特、华虚朋等。主要观点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淡化权威意识的教师观,强调合作精神的学校观。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弊端是:(1)教育即生活强调的是儿童当前的生活(游戏、观察、手工、讲故事),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东西却避而不谈。(2)学校即生活强调的是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这种急功近利的认知抹杀了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3)从做中学强调的是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片面强调直接经验、感性知识,否定间接经验、理性知识,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对立起来。

2.教育目标的影响----使每一个儿童成为具备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人,特别要求禀赋聪颖的儿童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认识论的影响----17世纪启蒙运动以来,人可以凭借观察与理性去发现自然法则的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这种认识论认为,改善人们的观察力和获得信息的方法会导致提高我们表述法则的精确性和加强对真理的阐释。

(三)发现学习的作用

1.有利于智慧的激发和发展

2.有利于内在动机的培养

3.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

4.有利于学习材料的记忆

(四)发现学习的局限

1.适宜于逻辑性强的数理材料,不适宜于情感性强的艺术科目

2.适宜于小学中低年级,因为他们获得概念的形式主要是概念的形成

3.由于发现学习的实行没有现成方案,应视教材性质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故若掌握不好,容易弄巧成拙

4.适宜于学习单门学科的科学方法

5.有利于检查用接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否真正有意义

6.适宜年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早期阶段

7.发现学习不一定有意义

8.一切知识未必都需要发现

9.解决问题能力并非是教育的首要目标

10.发现学习浪费时间,并非是学习的主要方法,且获得的知识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不适合正规学校短期内接受大量知识的学习

(五)发现法教学的基本步骤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对问题感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的欲望

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和线索

4.协助学生分析材料和证据,提出假设,得出结论

5.协助、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和结论

(六)发现法教学中教师的任务

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原有知识的联系

4.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接受

学习、发现学习关系表

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

接受学习有指导的独立的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

六、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1.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2.是学习方式和课程模式的统一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探究性

2.主体性

3.交互性

4.过程性

5.开放性

(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6.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7.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四)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价值

1.有利于缩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距离

2.有利于实现确定性知识和非确定性知识的统一

3.有利于实现教学和课程的融合

4.有利于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

5.有利于使教学超越传统的时空界限

(五)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价值

1.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2.有利于使人类的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治学之道和明晓做人之理

(六)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1.知识背景准备阶段

2.选择课题阶段

3.组织课题小组阶段

4.开题论证阶段

5.制订研究方案阶段

6.实施阶段

7.分析处理信息阶段

8.得出结论阶段

9.形成成果阶段

10.总结反思阶段

(七)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1.教师要不做“蜡烛”做“火箭”

2.教师要不做“园丁”做“雕塑家”

3.教师要既做“演员”更做“导演”

4.教师要从“一桶水”向“长流水”转变

5.教师要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八)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1.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2.一元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

3.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九)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新知识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论基础

(1)新的知识性质观决定了它在学习方式上选择研究性学习

(2)新的知识类型观决定了它在学习方式上选择研究性学习

2.新学习观--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论基础

(1)现代学习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2)新的学习主体观对研究性学习的启发

(3)新学习观的拓展性原则对研究性学习的启发

3.新课程观--究性学习的课程论基础

(1)从封闭到开放到的课程观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2)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观影响的产物

4.主体性教育--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基础

(1)主体性教育的内容

(2)学生主体地位或主体性的表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