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三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上)课下达标练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三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上)课下达标练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三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上)课下达标练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三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上)课下达标练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上)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下列选项中完成了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飞跃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解析:选D。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农民阶级发起的,主要集中在反封建,并未理性认识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害,故A项错误;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依然对帝国主义抱有希望,并未理性认识到反对帝国主义,故B、C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对反帝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故D项正确。

2.教育家蒋梦麟说,五四事件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由此可见( )

A.五四运动宣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B.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C.广大群众在五四运动中团结救国

D.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

解析:选C。根据“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可知其突出的意义不在于民主科学,故A项错误;“中国人第一次懂得”没有特指是无产阶级,故B项错误;“力量在于组织起来”,可见团结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题中的“中国人”包含青年学生,但并没有特指他们的作用,故D项错误。

3.“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新的高潮”()

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信息,可知这是指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新的高潮”指的是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故选C项。②属于20世纪20年代初军阀混战和列强侵略的影响;③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均排除。

4.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B.决定联合农民阶级,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C.把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进行革命

D.提出由国民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变的方针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重要性的认识。据材料中“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可知,中共认识到了农民阶级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决定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是在1927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农民是工人的同盟军,并非把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故C项错误;提出由国民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变的方针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故D项错误。

5.1921年底至1922年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上海后,建议中共加入到国民党之中,该建议立即遭到陈独秀的反对,但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还是通过了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 )

A.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

B.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

C.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

D.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此时中国共产党才刚刚成立,主要的任务是工人运动,在发动工人运动中逐渐认识到敌人的力量太过强大,只有实现合作才能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故B项正确,故A、C、D项错误。

6.1926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统一两广特别委员会”会议议定,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监督。这一举措( )

A.利于土地改革顺利开展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实质是军阀的互相勾结D.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条件

解析:选D。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背景。土地改革是中共在农村推行的措施,而材料提供的主体是广州国民政府,故A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强调对各阶级积极性的调动,材料则是强化对两广地区的控制,故B项错误;根据“广州国民政府‘统一两广特别委员会’”可知不是军阀的勾结,故C项错误;“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监督”可将这一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统一调配,为即将开展的北伐战争提供支持,故D项正确。

7.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

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

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

B.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C.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

D.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苏联给中共发出的指示是党后来出现右倾错误的重要原因而不是战略策略,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农民革命,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可以看出苏联的指令实际上是要求中共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故C项正确;从短时间看苏联的指示确实有利于团结,但是事实上中共的妥协并没有挽救国共两党的分裂,故D项错误。

8.据下图所示,1905年和1921年后革命次数出现相似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革命政党的推动B.社会经济的发展

C.民主思想的传播D.维新力量的衰落

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故A项正确;1905年处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步发展阶段,1921年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重创,故B项错误;1905年左右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而1921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故C项错误;维新力量的衰落并非导致革命出现相似状况的原因,故D 项错误。

9.标语是社会各种变革力量用来宣传自己的重要工具,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有代表性标语,其在当时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

A.具有史料价值和政治文化内涵

B.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C.宣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D.启迪民众,参与革命

解析:选D。历史口号和标语具备特定时期的史料价值和一定的政治文化内涵,这是从

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而非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故A项错误;长征的胜利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红军长征过程的艰辛历程和可贵精神,故C项错误;红军口号成为重要的政治宣传有利于让百姓更多地了解红军和中共的革命事业和奋斗目标,吸引更多的民众参军和支持革命,故D项正确。

10.1935年1月,总司令部下达《野战军渡江作战计划》,随后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完成了长征中一次出奇制胜的精彩军事行动,以至于国民党追剿部队也不得叹服红军“神机妙算,出进无常”。这凸显了红军( )

A.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B.有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D.纠正了“左”倾主义错误

解析:选D。材料未提及群众支持,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战争胜利源于正确的军事策略,故B项错误;此时红军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故C项错误;根据战场形势变化提出新的作战方针,体现了军事上实事求是的特征,是对“左”的错误的纠偏,故D项正确。

11.有记载“1934年春,红军把一直埋藏在洞穴里的财富搬下来。1934年春天和夏天大量征兵,同时还开展行动收集粮食,准备冬衣,给战士打草鞋……”材料表明红军( ) A.彻底摆脱“左”倾错误B.积极进行根据地建设

C.为实施战略转移做准备D.为全面抗战扩充实力

解析:选C。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中共纠正“左”倾错误但并不彻底,故A 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进行根据地建设,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描述的时间应是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是为进行长征,实施战略转移做准备,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的时间,当时并未进行全面抗战,故D项错误。

12.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黎平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政治局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决定放弃在湘西地区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立根据地的原定计划,而认为应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川黔边区挺进,这反映出( )

A.红军取得长征中的战略主动地位

B.红军已找到完全正确的行军路线

C.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受到多数拥护

D.红军长征战略方针出现重大转折

解析:选D。1934年12月红军长征刚刚开始,并未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因此并未取得战略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放弃原有的计划,向川黔边区进军,并未是完全正确的行军路线,故B项错误;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分析红军放弃原来的计划,实现了战略上的重大调整,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材料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8分)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7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可得出认为工人阶级的斗争决定着全国革命高潮;根据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可知认为农民斗争是决定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2)第一小问,材料一强调城市工人阶级的作用,坚持走城市中心道路;第二小问,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国情,很明显是不正确的;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可知当时中国革命的重心只能是农村。(3)马克思认为革命应该在工人阶级力量较强的城市爆发,材料一坚持城市中心论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但是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不正确。

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3)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1956年毛泽东著《论十大关系》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看世界”的角度,拟一个具体的标题,进行阐述。(要求:标题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由材料得出观点:要向外国学习,但不能盲目地学。要求从“看世界”的角度,可以以中国革命道路中由“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为题目,选取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证。也可以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为题目,选取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证。

答案:评分说明:

标题切合题意且明确;阐述史实符合材料且正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只有标题没有简述不给分。

一等(12-10分)所拟标题切合题意且明确,阐述史实正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所拟标题接近题意且明确,阐述史实正确,逻辑较严密,表述较为清楚。

三等(4-0分)所拟标题偏离题意,阐述史实欠正确,表述不清楚。

示例:

标题:中国先进分子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

阐述: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崛起。在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1924年国共合作,1927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学习苏俄革命经验,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1927年照搬苏俄“城市中心”道路,先后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攻打大城市就遭到了惨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才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总之,学习外国经验是必要的,可以少走弯路。但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只有结合国情加以创新,才能走向成功。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修正版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 (全国III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

2018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 2018年高三试卷 语文 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___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___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 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 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 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 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 ③⑥⑤①④② B. ③⑥⑤④②① C. ⑤⑥③①④②

D. 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 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 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 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 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 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 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 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 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1散文阅读第3节考点突破考点3理解

考点3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 技法1__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高考选考词语的类型 对于散文而言,高考一般会选考那些使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词语。“准确”,不仅指对外部特征概括得准确,还指对作者感情、体验、思想表达得准确;“精练”,指的是高度概括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即通常所说的“词语”;“形象、生动”是指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种类型: 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二、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粮食 学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 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 ..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

2018版高考英语(人教通用)大一轮复习-满分必背+

必修一Unit 1Friendship Ⅰ.常考单词必背 1.upset adj.心烦意乱的;不安的;不适的vt.(upset,upset) 使不安;使心烦;打翻,碰倒;打乱 She was upset about losing her job. 她正为失去工作而心烦意乱。 Losing the ring upset her very much. 遗失戒指使她很心烦意乱。 [快速闪记] be upset about/over/at sth 为某事心烦 upset oneself about sth 为某事而烦恼 2.ignore vt.不理睬;忽视 Either she didn't see me wave or she ignored me on purpose.要么她没看见我招手,要么就是故意不理我。 [快速闪记] ignorant adj.不了解的,无知的 ignorance n.不了解,无知 3.concern vt.(使)担忧;涉及;关系到n.担心;关注;(利害)关系 The accident was concerned with the bus driver. 这次事故与公交车司机有关。 There is some cause for concern but no need for alarm. 是有点令人忧虑,但不必惊慌。 [快速闪记] concerned adj.担心的;关注的 be concerned about/for关心;担忧;挂念

be concerned with牵涉到……,与……有关 as/so far as...be concerned关于;至于;就……而言 4.power n.能力;力量;权力 The power was cut off and the street was entirely in darkness.断电后街道完全陷入了黑暗。 She was the one who had the power to hire or fire people.有权雇用或解雇人的是她。[快速闪记] (1)come to power上台,当权,表示动作,不能和一段时间连用。 (2)be in power当权,执政,表示状态,可以和一段时间连用。 (3)have the power to do sth 具有做某事的能力、权力 beyond/out of one's power某人力所不能及 5.settle vi.安家;定居;停留vt.使定居;安排;解决 They calmed down and settled their problem soon. 他们镇静下来并很快把问题解决了。 Mr.Wang settled down in America soon after he got there.王先生到美国后不久就定居下来了。 [快速闪记] (1)settle down舒适地坐下;安静下来;定居下来 settle down to sth/doing sth开始认真对待某事;定下心来做某事 (2)settlement n.解决;协议 6.suffer vt.& vi.遭受;忍受;经历 We'll suffer hunger one day if we don't care about the farmland.如果我们不关注农田,将来我们会挨饿的。 [快速闪记] suffering n.痛苦;苦难sufferer n.患病者;受难者 7.pack vi.& vt.捆扎;包装;打行李n.小包;包裹 As soon as I graduated,I packed my bags and moved to the west of China.一毕业我就收拾行李去了中国西部。 A pack of reporters were waiting outside for the latest news.一群记者在外面等待最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试卷分析

2018高考试卷分析 语文组李坤 2018年的高考在6月8号结束时已经变为历史。斯宾诺莎曾言: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我想这是我们今天聚在一起的意义。 关于试卷:坚持大方向,留有小心机 考前多种预测,谁能料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考题总是会给我们很多措手不及。拿到试卷完完整整做一遍,发现今年全国卷一坚持大方向不动摇,以“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为目标,在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作出了新探索。但整套试卷处处显示着出题人的“小心机”。 心机1:论述类文本相较去年的“气候正义”简单很多,唯一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审题,由我们常见的正确不正确不正确变成了不正确不正确正确,打破固有思维,考验学生细心度。 心机2:文学类文本考前一直纠结于小说散文到底要考哪一个,结果考了一篇不像小说的小说,第四题直接是送分题,56题看似是小说的常规题型,但并不好得分,以第5题为例,表面上看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由常规的概括人物形象变为筛选对应信息,想要得满分并不容易,尤其是“拔俗的文人气质”,若学生不理解“文人气质”,答案很容易就变成了“用通俗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叙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只能找到这一条,其实文人气质不应局限于文字类文学类,更包含着不俗的情趣、浪漫的情调、聪明智慧等,这道题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答案虽出自文本,但如何筛选整合却需要学生的真本事。 心机3;诗歌选择题由五选二变为四选一,难度降低。但C选项需要学生将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与试题材料中“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相比较,不要求学生直接默写相关诗句,但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名篇名句的基础上,结合试题的情境作出判断,考查学生平日的积累。同时李贺诗歌“辞尚奇诡”,加大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的难度,整首诗表达了李贺虽不遇于时,但依然乐观自信,不甘沉沦的情怀。考的那句“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学生非常容易想起考前那些相似的情感类术语: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的愤懑,加上尾句的“烟濛濛”理解为对前途的迷茫,素质不错的学生再联想一下李贺生平,越想越觉得自己答得对,其实根本没发现自己早就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中,沾沾自喜而不自知。所以平时的诗歌教学,除了术语外,更应该关注读懂诗歌。 心机4:语言文字运用题是今年变化最大的题。成语、语病题,过去都在独立的句内完成,今年在一个文段中设计3道选择题,使考查语料从句子变为篇章。同时学生反映较难的20题启事改错题和图表题都直指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总体来说,我觉得今年高考题选择题难度降低,主观题相对以往的套路题,更灵活,也更侧重对学生思维和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考的知识细,能力强,得分并不容易,属于典型的“一看题不难,一写就不会,一看答案都知道”。 关于备考:水石相激雷响万壑 韦应物有诗云: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所以在我看来,要想在高考中实现语文突破,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我们15级教师团队在以下几方面积极备考: 一、就高考题紧扣时代的特点,我们编印资料,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关注时代,提升格局。一周一次的《时评》坚持到高考前一周;在周老师建议下,将《人民日报》上所有的“暖闻热评”集结成册,既积累素材,又学习议论;全组通力合作,每个办公室分担相应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附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 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00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3.00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3.00分)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3.00分)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3.00分)下列选项中,对图中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18.0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 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精选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考点综合练2文言文阅读_议论性散文

考点综合练(二) 文言文阅读——议论性散文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六一居士集》叙 苏轼 夫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孔子曰:“天下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孟子曰:“禹抑洪水,孔子作《春秋》,而予距杨、墨。”盖以是配禹也。文章之得丧,何与于天?而禹之功与天地并。孔子、孟子以空言配之,不已夸乎?自《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孟子之言行,而.杨墨之道废。天下以为是固然而.不知其功。孟子既没,有申商韩非之学,违道而趋利,残民以厚主,其说之陋也。而士以是罔.其上,上之人,侥幸一切之功,靡然从之。而.世无大人先生如孔子、孟子者,推其本末,权其祸福之轻重,以救其惑,故其学遂行。秦以是丧天下,陵夷至于胜、广、刘、项之祸,死者十八九,天下萧然。洪水之患,盖不至是也。方秦之未得志也,使复有一孟子,则申、韩为空言,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者,必不至若是烈也。使杨、墨得志于天下,其祸岂减于申、韩哉?由是言之,虽以孟子配禹可也。太史公曰:“盖公言黄、老,贾谊、晁错明申、韩。”错不足道也,而谊亦为之。予以是知邪说之移.人,虽豪杰之士,有不免者,况众人乎? 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故天下翕然师尊之。自欧阳子之存,世之不说者,哗而攻之,能折困其身,而.不能屈其言,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 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其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而气弱。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长育成就,至嘉祐末,号称多士,欧阳子之功为多。呜呼!此岂人力也哉?非天其孰能使之? 欧阳子没,十有余年,士始为新学,以佛老之似,乱周孔之真,识者忧之。赖天子明圣,诏修取士法。风厉学者,专治孔氏,黜异端,然后风俗一变。考论师友渊源所自,复知诵习欧阳子之书。予得其诗文,七百六十六篇于其子棐(fěi),乃次.而论之曰:“欧阳子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此非余言也,天下之言也。”欧阳子讳修,字永叔。既老,自谓六一居士云。元祐六年六月十五日叙。 (选自《宋文精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2020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展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2018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2020年江苏卷语文高考真题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 ,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 ,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 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 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瘦西湖的景秒在巧。▲ ,▲ ,▲ ,▲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 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第2章语言表达和运用考点6图文转换

考点6 图文转换 命题特点 考查重点命题趋势 图文(表文)转换题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提炼、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 力以说明图表内容、揭示图 表漫画寓意、总结图表规 律以及描绘图画画面等 为主要命题点,2014年、 2015年均以客观选择题 的形式考查 1.一般以选择 题的形式考查 2.与其他考点 结合,综合考查 语言表达能力 1.(2015·江苏卷)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D[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实质考查对图案及寓意的理解。D项,“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不合适。] 【真题点评】该题是图文转换题。考查的形式仍继续沿用2014年的命题形式,即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对图(2015年为徽标)内涵的理解。一般图文转换题中的“图”往往比较抽象,寓意比较深刻,在仔细观察的同时,还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如2015年江苏卷的对“中

国文化遗产”标志的理解,既要仔细分析标志的组成部分,更要对标志中的组成部分——圆形、太阳、鸟的寓意进行联想和想象,同时要扣住“中国文化遗产”这一主题。 2.(2014·江苏卷)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C[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本题考查的实质是把握漫画的寓意。首先要读懂漫画,漫画的中间是一个写意的人,代表手的线条抓着一些东西,而头部后转,代表眼睛的黑点紧盯着未被抓住的东西。再比对选项,可以确定寓意为我们总是想不到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总是盯着(想要)我们未得到的。] 【真题点评】该题是图文转换题,考查的是对漫画寓意的理解,同2012年高考卷相同,不过,题型由主观简答题改为客观选择题,而且,所给漫画非写实的,而是带有象征意义的,想一眼读懂漫画很难,不过对于此类题型,依据选项内容来读懂漫画是考场上最佳方法。其实,漫画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一个人,右边是一条线挂着四条“鱼”,左边是一条线挂着一条“鱼”。人呢?眼睛盯着左边的那一条“鱼”,还有一只手正在往那四条“鱼”伸过去。读漫画,先要抓住构图要素,再去抓住画面细节。 3.(2013·江苏卷)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的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年龄 人数作品20岁前 21~25 岁 26~30 岁 31~35 岁 36~40 岁 41~45 岁 处女作72人95人36人7人 代表作8人31人96人50人25人【解析】本题从图表的角度考查图文转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作家发表处女作的高

2018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Ⅱ)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 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 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 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预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 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 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 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 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 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 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 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 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 “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检测)专项限时练5 语言得体 Word版含答案

专项限时练(五)语言得体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今日厂家平价促销,机会难得,敬请惠顾! B.舍弟光临寒舍,真乃蓬荜生辉,不胜荣幸! C.请恕我直言,你的做法我不敢苟同,敬请三思! D.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B[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这里称呼的是对方,因此错误。]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犬子能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全靠老师您的悉心指导,我内心非常感激。 B.阁下降尊纡贵,千里迢迢拜访寒舍,鄙人深感荣幸。 C.毕业时,你送给我的书和照片,我一直惠存着。每当想起你,我都会拿出来看看。 D.承蒙您老亲自奉书指导,我读后受益匪浅,然因琐事繁杂,未能及时回信,望见谅。 A[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B项,“拜访”是敬辞,这里误用,可改为“光临”。C项,“惠存”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D项,“奉书”是谦辞,是说自己给人写信,不能用于别人。]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张老师,您是我们敬仰的文学泰斗,我们以缅怀之心恭候您驾临。 B.贵店开张大吉,送上短信表心意。祝生意兴隆,事事顺利。 C.毕业在即,虽然人生难免有聚有散,但你会永远在我心中。 D.当年恩师惠泽播春雨,今朝桃李九州竞争妍,恩师六十寿诞,敬祝生日快乐。 A[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中“缅怀”指对已往的人或事的怀念或追想,用于句中不得体。B项,是祝贺商店开业的短信,表达得体。C项,

是同学间的毕业寄语,符合情境,也符合得体要求。D项,是给老师的生日祝贺语,符合得体要求。]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为了您的小儿能够顺利考上一所大学,希望您在假期中督促他复习功课。 B.改日我一定亲自到潭府,当面向您请教,到时还望不吝赐教。 C.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指导我校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工作,敬请届时惠顾。 D.毕业在即,我把这本纪念册惠赠给你,纪念我们三年的同窗之谊。 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应该将“您的小儿”改为“令郎”;C项,“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可改为“光临”;D项,“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应改为“赠送”。]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句子,最得体的一项是() 【导学号:54012037】某校学生吴笑天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校长在国旗下讲话时向全校师生介绍说:“________” A.笑天同学忝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文学领域的佼佼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也是敝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 B.笑天同学忝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文学领域的佼佼者。这是他笔耕不辍的结果,也是我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 C.笑天同学荣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我校学子的骄傲。这是他笔耕不辍的结果,也是敝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 D.笑天同学荣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我校学子的骄傲。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也是我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 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B两项中的“忝”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只能用在自己身上,不能用于对方,且与语境不符,故排除。C项,“笔耕不辍”指勤奋写作,一刻也不停止。用在作文比赛中获奖的学生身上,不恰当。“敝”是谦辞,也不恰当。排除C项,故选D项。] 6.张华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长江发生沉船事件,张华沉吟良久,感叹道:“真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呀!”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高考真题题组训练五外研版

高考真题题组训练(五) Ⅰ.语法填空(2016全国Ⅱ) 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If you feel stressed by responsibilities at work,you should take a step back and identify(识别) those of 1. (great) and less importance.Then,handl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first so you’ll feel a real sense of 2. (achieve). Leaving the less important things until tomorrow 3. (be) often acceptable. Most of us are more focused 4. our tasks in the morning than we are later in the day.So,get an early start and try to be as productive 5. possible before lunch.This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you need to get you through the afternoon and go home feeling accomplished. Recent 6. (study) show that we are far more productive at work if we take short breaks 7. (regular).Give your body and brain a rest by stepping outside for 8. while,exercising,or doing something you enjoy. If you find something you love doing outside of the office,you’ll be less likely 9. (bring) your work home.It could be anything-gardening,cooking,music,sports-but whatever it is,10. (make) sure it’s a relief from daily stress rather than another thing to worry about. 语篇解读:这是一篇说明文。该文告诉我们当工作压力大时,应如何缓解压力。 答案及剖析: 1.greater 与less是并列关系,应用比较级。 2.achievement 其前面有介词of,应用名词形式作介词的宾语。 3.is v.-ing 形式作主语,谓语动词应用第三人称单数。全文说明的是一种生活常识,应用一般现在时。 4.on 短语be focused on集中于……大多数人早晨对任务的注意力要比晚些时候的注意力更集中。 5.as 考查固定搭配。短语as...as possible尽可能…… 6.studies 本句的谓语动词是show,说明主语应为复数形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