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剖析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剖析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剖析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剖析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2014-04-15 上海灏余
今年上海将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期限可确定为 2040 年,将指导 未来二十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编制工作将分为前期准备、战略研究、成果 制定、规划报批四个阶段,计划在 2015 年年底完成各项审批程序。 世界级城市群核心都市中长期紧凑组团化延展的八个方向: 一:西虹桥商务区赵巷-重固组团(市域西部新城链聚合型公共活动中心);
1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二:青浦北部青龙-白鹤-华新门户城市综合增长区; 三:奉贤西渡-金汇及南桥新城南部、泰日-青村城市综合增长区; 四:浦东西南部林海公路两侧及航三公路两侧城市综合增长区; 五: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城市综合增长区; 六:嘉定外冈城市综合增长区; 七:金山北部枫泾-兴塔-朱泾及亭林城市综合增长区; 八:沪浙西南边界地域大型航空设施预留用地选址紫线范围(第三机场?)。 存量用地转型发展的九个着力区域: 一:松江东北部地区(九亭、新桥、泗泾、洞泾); 二:嘉定东南部地区(南翔、江桥、黄渡); 三:桃浦-南大地区; 四:复兴岛-军工路地区; 五:东沟-高化地区; 六:杨浦大桥地区; 七:吴淞工业区; 八:大场机场地区; 九:吴泾奥运会预可选址紫线范围区及浦江镇滨江地区(看到了吗?未来奥运 会选址)。 上海市道路网络深化概要(高快速道路部分): 一,延伸崧泽高架路,西出市界与吴江东西快速干线顺接,指向滨湖新城; 二,嘉松公路快速化,北接沪宜公路,南连花辰公路; 三,林海-杨高干线快速化;
2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四,潘泾路快速化; 五,陈海公路快速化; 六,南枫公路快速化; 七,青赵公路--青浦大道--朱平公路快速化,北连昆山东外环,南翼作为第三 机场主进场路; 八,花辰--买新--银都--芦恒干线快速化; 九,下盐--闵瑞--剑川(虹梅南路以东)快速化; 十,嘉闵高架路南延伸至平庄西路; 十一,叶新--大叶--东大干线快速化: 十二,朱吕公路快速化,作为第三机场东进场联络线; 十三,杭州湾第二跨海大桥顺接嘉金高速; 十四,南六公路快速化,及唐黄路快速化服务于迪斯尼次方向客流疏解; 十五,松卫公路快速化; 十六,沪松、沪南、沪太公路入城段快速化。 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深化新增 8 条干线(初步设想): A 线:起自月浦附近,走江杨路、广粤路、公平路、浦东南路、浦三路、新汇路, 讫于召稼楼附近,并研究向泰日、青村方向进一步延伸的可能。 B 线:起自太仓客运中心,走太仓科教新城、嘉北郊野公园、国际赛车场、黄渡 大居、华新、方家窑、泗泾、松江新城北部商务区、华阳桥大居、松卫南路,讫于 金山新城;保留向第三机场出岔的可能。
3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C 线:起于青浦新城附近拓展地域,走崧泽大道和北青公路,在虹桥机场北侧进 入临空园区北部,走曹家渡、新闸路、北京东路、昌邑路、杨浦滨江、庆宁寺、高 化地区、吴淞口,保留向崇明新河方向远期进一步延伸的可能。 D 线:起于昆山花桥、石浦地区(Y 型),走白鹤与重固附近,经佘山、大学城 中央公园、新桥、颛桥、吴泾特定预定区(车沟桥)、陈行、周浦、航城路、六灶, 折向宣桥、大团,止于洋山保税港区。 E 线:起于南桥大居,走金汇、闸港、吴泾特定区、龙吴路、龙华滨江,止于日 晖港、打浦桥。 F 线:起自昆山前进东路,走外冈、安亭北、宝安公路、吴淞、高化、高行、曹 路、川沙、大川公路,止于沪南公路黄路附近。 G 线:起自安亭,经青龙郊野公园、重固、佘山大居、九亭北、吴中路、建国路、 老西门、董家渡、峨山路,止于花木龙汇路,铆接龙阳路枢纽。 其余既定二十三条线路,也将进一步调整。 联系苏州站、金鸡湖、甪直、白鹤,指向虹桥枢纽、南站、世博园、龙阳路、 迪斯尼乐园、浦东机场,形成一条线,取代磁悬浮。 浦东机场南向至惠南、临港、第三机场、海宁、下沙、江东、萧山机场及杭州 东站; 虹桥枢纽南向过青浦、朱泾、第三机场,于平湖并轨,继续去向杭州。 同时考虑青浦西向去盛泽、南浔和湖州方向的联系,以取代原方案。(根据网 络公开资料整理) 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4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现将《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 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4 年 2 月 13 日 2001 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明确了上海建 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发挥了引领上海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对于促进上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好全国改革开 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此,现就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 体规划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未来上海发展目标定位 在 2020 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努力 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为打造中 国经济升级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具体来说,要全面 提高人民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 生态效益相统一,建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智慧低碳、安全便捷的宜居城市;要 全面确立并提升“四个中心”功能,打造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的新型产业体系 和良好创新体系,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要传承和弘扬上海城市 精神,努力提升文化原创力和影响力,建设充满魅力、令人向往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要充分发挥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作用,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积极参 与国际竞争,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带提升能级,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导向
5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城市魅力为重点,把改善民生作为城市 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 建设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涵。市民幸福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根本追求。要尊 重人民群众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围 绕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加强社区建设, 强化市民的社区归属感,积极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突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城市的重要特征。要强 化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共同构建长江三角洲空间网络体系,建设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积极推动长江流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流域经 济带转型升级。大力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分工布局,基础设施高效衔接,生态环境持 续改善。 (三)突出生态优先的发展底线。生态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要 限定城市边界,坚决遏制城市无序蔓延,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严守生态底线, 推进基本生态网络和体系建设,加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推动城市生态保育和休憩功能融合发展,不断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四)突出功能提升的发展方向。城市功能是建设全球城市的基本支撑。要增 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努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约化、服 务化发展,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 的新型产业体系,打造“上海服务”和“上海智造”。 (五)突出睿智增长的发展路径。创新驱动是城市科学发展的根本路径。要坚 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相对集中、
6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空间紧凑、适度混合,转变土地利用模式,大力推动城市更新,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公交优先,倡导绿色出行。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 型城市。努力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 (六)突出开放包容的发展精神。开放包容是上海的城市品格。要不断扩大对 外对内开放,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城市经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 竞争和合作。不断增强城市包容能力,推动各种资源汇聚和多元文化交流,促进社 会广泛融合。保护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地域特色,增强城市魅力和软实力, 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 三、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以建设全球城市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底线, 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为支撑,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政策、加强 社会管理,综合调控城市发展规模。 (一)严格控制人口规模。通过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住房政策和公共服务政 策等综合手段,实现人口规模适度可控,人口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中心城坚持人 口疏解,控制住宅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新城和新市镇加快人口集聚,创造更加良 好的居住、交通、生态环境和就业机会,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倾斜力度。全市通过产 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人口结构逐步优化,通过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公共服务 和就业机会,不断吸引高端人才集聚,逐步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二)严格控制用地规模。严守建设用地总量的“天花板”,实施最严格的耕 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依靠存量优化、流量增效和质量提高满足城市发 展的用地需求,实现全市规划建设用地总量“零增长”。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降低
7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工业用地比重,提高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比重。鼓励土地 合理混合使用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四、优化市域空间格局 坚持有机疏散基本理念,强化城乡空间统筹和海洋陆域资源统筹,形成以基本 生态空间为底线,以市域“多心、开敞”空间结构为导向,以全覆盖空间政策体系 为保障的集约型、紧凑型、网络化的城市空间格局。 (一)严控生态空间底线。加大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控制和实施力度,锁定城市 增长边界,促进空间布局优化。通过郊野公园、城市绿道等推进载体,营造具有生 态保育和休憩功能的城市生态空间。以长江口三岛地区、环太湖水乡地区为重点, 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空间格局,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二)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强化市域城镇发展轴线,形成中心城、新城和新市 镇融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突出重点,实施差异化的空间发 展策略。中心城是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坚持和深化“双增双减”策略,聚焦城 市更新和功能转型,注重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布局,形成“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 新城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和综合性功能城市,围绕功能完善、产城融合、 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目标要求,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 设,增强区域交通服务和辐射功能。新市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承担行政管理、公共 配套、社会服务等各项功能的基本载体,加快建设成为人口集聚、配套齐全、相对 独立、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镇。乡村地区是上海市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 深化“三个集中”策略,稳步推进村庄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高水平, 建设美丽乡村。
8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三)构筑覆盖全域的空间政策体系。统筹考虑市域及与近沪地区的空间协调 发展,突破行政界限,综合谋划人口、产业、生态和城乡空间格局。强化分类控制 的空间发展政策,形成市域范围内功能结构完备、要素配置合理、通勤就业均衡、 生态环境良好的空间发展层级。优化生态保育区、城市更新区、发展机遇区等功能 片区,明确政策导向,完善功能,提升能级,分类推进。 (四)筹划战略机遇空间规划。充分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带 动作用,推进浦东滨江沿海地区能级提升。优化和完善杭州湾北岸功能,使其成为 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综合发展地区,体现上海滨海城市特色。积极推进长江 口崇明三岛地区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大力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综合统 筹海洋功能区划和陆域空间规划,提高蓝色国土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 五、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以构建与全球城市相匹配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强化现代服务业引领,不断提升 产业能级,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结合市域空间优化,以有效盘活存量 土地和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为路径,注重产城融合,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 布局合理的区域一体化产业空间格局。 (一)合理布局产业空间。中心城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少量精品型都市工业, 提升商务楼宇的综合功能。新城和新市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 重大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发展总部经 济,推动二、三产业合理布局和融合发展。乡村地区大力发展科技化、集约化和规 模化现代农业,不断增强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 (二)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推进低效工业用地的减量化和转型利用, 积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能级和土地利用水平。统一规划产业园区和城镇
9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建设发展,完善设施,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注重功能混合和土地综合利用。 完善新城新市镇的教育、医疗、交通等服务功能,创造更多层次的就业机会,增强 人口集聚效应。 六、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有序推进生态空间体系建设,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和功能,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 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发展水平。 (一)加强生态体系建设。推动区域生态合作,扩大区域生态空间,增强生态 服务功能,推进重要区域生态节点及周边地区的保护与修复。积极推进基本农田集 中连片建设,充分发挥耕地、林园地、绿地和湿地的综合生态功能。锁定市域生态 空间基底,建立市域生态空间强管制机制。 (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施绿色发展策略,建设紧凑、高效、低碳城 市。积极发展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加强交通能耗控制,落实公交优先,倡导低 碳出行。持续淘汰落后产能,降低产业能耗。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使用,多元化发 展替代能源。推动循环式发展,提高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水源地保护、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固 体废物环境管理,提升流域、区域环境合作和污染联防联控水平。实施大气综合治 理,推进城市土壤污染修复和污染控制,强化海洋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全面加快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显著改善和优化乡村环境。 七、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内涵
10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把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内涵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推 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海派”文化魅力和城市品质 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一)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整合空间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科、教、 文、卫、体和养老等公共服务整体供给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社区品质,丰富服务 内容,营造舒适方便、富于亲和力和归属感的社会空间和社区环境。加快公共资源 和社会服务向新城、新市镇和乡村地区的转移,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城市基本公共服 务。 (二)优化高端公共设施布局。合理布局文化创意、艺术博览、休闲旅游、健 康服务、国际教育等高端服务功能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 的文化设施,注重规模集约,提升功能辐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地标,不断 增强上海城市魅力。 (三)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更加重视城乡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推 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科学编制、严格执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进一步拓展保护对 象和范围,重点覆盖工业遗产、里弄住宅、水乡村落等上海城市特色元素,更加强 化历史地区整体环境和空间格局保护,留住上海城市的记忆。增加政府投入,创新 保护机制,鼓励社会多方参与,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四)注重城市空间品质的塑造和完善。利用各类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营造 人性化空间尺度,包容多元文化,培育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构建多层次、网络化、 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和休闲景观体系。中心城注重城市空间品质的延续和提升。 新城、新市镇注重风貌塑造,形成各自特色。乡村保持郊野特色和文化传承,防止 大拆大建,保护好乡土文化和自然景观。
11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八、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强化综合交通对全球城市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加强交通与城市功能的良性 互动、与城乡空间的统筹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对外服务和辐射能力、多种交通方式 高效统合、交通设施安全完善的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交通体系。 (一)强化对外交通体系的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功能, 强化与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全球航运资源组织、国际国内市场转换衔接和航运综 合服务能力。以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区域交通和基础设施网络为目标,共同推 进区域性重要通道、综合枢纽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形成空港、海港、铁路、公路、 内河等多式联运的复合型集疏运体系。 (二)强化综合交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构建与全球城市功能相匹配、与 特大型城市空间格局相协调、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交通发展体 系。强化交通需求管理,通过优化用地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 供给动态平衡。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功能 分区、用地配置和交通发展。充分协调货运交通和城市物流功能、产业布局,合理 布局多层次的综合货运枢纽,构建便捷、高效的货运交通体系。 (三)按照空间发展推进差别化交通策略。中心城通过挖掘交通设施潜能,优 化交通组织,适度提高交通网络容量。加强重点地区的交通设施规划、建设,提升 交通服务水平。新城建立相对独立的对外交通系统,提升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便捷 互通。构建大容量交通走廊,加强新城与中心城、新城与新城之间的交通联系。因 地制宜发展中运量公共交通,完善内部公共交通体系。 (四)提供多模式、高品质的交通服务。以公共交通优先为基本导向,整合市 郊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慢行交通资源,实现交通出行便捷、高
12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效的目标。重点强化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积极提升常规公交的服务水平,大力推 进城市客运枢纽建设。倡导绿色出行,显著改善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环境。合 理调控需求,强化小汽车拥有和使用的差别化管理。加强静态交通管理,停车设施 供给根据区位、用地性质等实施差别化政策。 九、强化城市运行的基础保障 加强基础性、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升设施建设、管理、 运营的标准和水平,形成保障有力、运行可靠、与全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基础 设施系统,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一)强化城市资源能源供应保障。通过推进多渠道、多路径、多模式的资源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优质性。加强战略储备,强 化稳定可靠的区域资源供给。提高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原水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市 外来电的电力通道建设,形成多气源的天然气供应格局。优化能源供应结构,积极 发展高效清洁能源,提高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比重。加强多通道环通输 送的资源供应设施建设,形成结构合理、调度灵活、安全稳定的现代化城市供水、 供电、供气网络布局。 (二)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增强预防与应对 极端性灾害的能力。完善防汛防台、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重特大火灾 等城市多灾种的监测预警机制,增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提升防灾设施建设标准。 加强防汛除涝、抗震消防、应急避难、地下空间等领域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城市安全防范水平。 (三)提高城市运行的智能化水平。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建 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设
13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施体系,创造畅通、高效、智能的城市综合信息网络环境,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 展全面深入融合。积极运用先进传感、网络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推进城市智能化 管理,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十、完善与全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加强政策创新,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先导引领作用和土地政策的调控保障作用。 完善运作机制,加强区域协作,强化部门协同,实施综合性政策措施。推进法制建 设,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一)创新规划土地管理政策。建立同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的规划和土地管理 制度。完善空间规划和管理体系,形成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共同 责任意识。按照“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总体 要求,推动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严格实施用途变更管制,创新土地收储利益分配 和供应机制,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将规划和土地管理的综合性约束指 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二)优化政策运行机制。建立与市域空间统筹发展策略相适应的综合政策体 系。强化各类规划综合统筹,建立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空间载体,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协调一致的“多规”衔接平台。 强化市规划委员会定位和作用,完善咨询、审查和决策制度,承担“多规”统筹职 责,行使综合决策职能。建立部门协同机制,落实行动计划,强化各项政策在空间 上的综合性和协同性。健全和完善规划实施和土地绩效的动态评估工作。积极推进 在统一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平台上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城市战略发展数据平台。 (三)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建立与全球城市总体战略和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相适 应的差别化管理模式。合理划分市、区(县)权限,下放服务管理资源,着力加强
14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概要) 分类指导,提高全市综合统筹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和强化中心城网格化管理,围 绕建设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不断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按照综合性城市标准,进 一步赋予并完善新城综合管理事权和职能。进一步将新市镇管理重点转向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和城乡统筹发展。 (四)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同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联动协调平台。继续深化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积极 推进重大规划共商、重大事项共议。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联动、生 态保育等重点领域的区域协调统筹,共同研究制定区域性专项战略和行动规划。 (五)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全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法规标准体系。探索 新城建设、城市更新、生态实施等重要规划事项和特定地区发展的立法工作。按照 法定程序,健全和完善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依法制 定规划、执行规划,严格实施土地管理。打破部门界限,体现国际视野,不断追踪 前沿,积极修订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
15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城市规划的主要图纸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 2. 3.附件 (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构成如下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包括文本和图纸两大部分。 1.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的内容要求 (1)总则:制定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 (2)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a.各种使用性质用地的适建要求; b.建筑间距的规定; c.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规定; d.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 e.容积率奖励和补偿规定; f.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g.有关名词解释; h.其他有关通用的规定。 (3)地块划分以及各地块的使用性质规划控制原则、规划设计要点; (4)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前者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后者是参照执行的。 a.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a)用地性质; b)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 c)建筑控制高度; d)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 e)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 f)交通出入口方位; g)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b.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a)人口容量(人/hm2); b)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 c)建筑色彩要求; d)其他环境要求。 2.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的内容要求 (1)位置图,图纸比例不限; (2)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分类画出各类用地范围(分至小类),标绘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必要时分别绘制; (3)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画出规划各类使用性质用地的范围; (4)地块划分编号图,图纸比例1/5000,标明地块划分界线及编号(和文本中控制指标相对应); (5)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图纸标绘以下内容 a.规划各地块的界线,标注主要指标; b.规划保留建筑; c.公共设施位置; d.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线形、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

总体规划图则一般要求

4 用地分类和计算 4.1用地分类 4.l.l 针对各地在编制镇规划时,用地的分类和名称不一,计算差异较大,导致数据与指标可比性差,不利于规范规划和管理工作,本标准统一了用地的分类和名称,共分9大类、30小类,这一分类具有以下特点: 1 概念明确、系统性强、易于掌握。 2 既同城市用地分类方法大致相同,又具有镇用地的特点。 3 有利于用地的定量分析,便于制订定额指标。 4 既同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的精神一致,又同各地编制的镇规划以及制订的定额指标的分类基本相符。 以下就使用中的几种情况加以说明: 1 土地使用性质单一时,可明确归类。 2 一个单位的用地内,兼有两种以上性质的建筑和用地时,要分清主从关系,按其主要使用性能归类。如工厂内附属的办公、招待所等,则划为工业用地;如中学运动场,晚间、假日为居民使用,仍划为中学用地;又如镇属体育场兼为中小学使用,则划为文体科技用地小类。 3 一幢建筑内具有多种功能,该建筑用地具有多种使用性质时,要按其主要功能的性质归类。 4 一个单位或一幢建筑具有两种使用性质,而不分主次,如在平面上可划分地段界线时分别归类;若在平面上相互重叠,不能划分界线时,要按地面层的主要使用性能,作为用地分类的依据。 为适应镇区规划深度的要求,规定了将9大类用地按项目的功能再划分为30小类。4.1.2 关于用地的分类代号的使用规定。类别代号中的大类以英文同(近)义词的字头表示,小类则在字头右边附加阿拉伯数字表示,供绘制图纸和编制文件时使用,也便于国际交流。4.1.3 表4.1.3用地的分类和代号,对各类用地的范围均作了明确规定。现就有关用地分类的一些问题说明如下: 1 关于居住用地

上海各区域总体规划

上海各区域总体规划 【提要】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到2020年,上海人口规模预测全市实际居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外环线以内667平方米范围。 到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

金融机构总部和公共广场、财经传媒集聚区,沿世纪大道、浦东大道、东方路形成建筑立面的一体化,合理布局建筑高度和商业配套,综合开 发先进的地下空间体系。针对金融交易平台和企业总部用地需求,在开发东方路世纪大都会结点以外,拆除竹南和燕乔用地,补强陆家嘴软件 园区和竹园地区的地下空间体系,建设中国金融交易广场和国家金融监管驻沪机构项目。 在浦东行政中心地块,结合9号线、18号线、16号线的布局,建设塘东总部园区,以及10号地块的上海国际艺术文化中心,完善世纪广场区域的地下环路和商业、创意休闲、张家浜水岸步行体系,开发外围三个站点的地下空间一体化体系。针对东方路到洋泾港和张杨路到南浦大桥 之间的沿江用地布局,建设敞开、有效的高尚居住和部分商业休闲用地,并与保留建筑形成有效过渡;保留民生路粮库用地和北洋泾码头仓库,改建为历史博览和创意休闲区域。注重与浦东南路、浦东大道沿线的协调定位。 在洋泾地区开发泾南、海事大学、东镇和杨浦大桥匝道地块,开发匝道和海事大学地块的地下空间体系,形成与陆家嘴定位互补的总部和商业、居住综合区;在塘桥地区完善宁阳路到浦建路的地区中心规划,开发宁阳路到塘桥站的地下空间。在花木地区,结合龙阳路大型换乘枢纽、国 际博览中心的建设,改造龙沟和沪南路王家浜沿线地块,补强居住和商务综合功能,形成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并开发地下空间。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40)(草案)》解读.DOC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40)(草案)》解读 出guo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40)(草案)》已形成,即日起正式启动为期1个月的社会公示。草案显示,上海至2040年人口调控目标为2500万人左右。 发布会上,对于公众关注的人口调控问题,规划草案显示,至2040年上海人口调控目标为2500万人左右。同时,根据全球城市开放发展的特点,在常住人口基础上,以实际服务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半年以下暂住人口、跨市域通勤人口、短期游客等)的合理需求,预留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截至xx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万人。 规划草案对上海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提出了“负增长”要求。规划提出,至2040年,上海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其中还包括战略留白空间200平方公里。 上海的发展也将与周边区域实现融合发展。根据规划草案,未来将构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 根据昨日起公示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40)(草案)》(下称《上海2040》),常住人口规模在2500万左右。而截至xx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万人。 其中对上海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提出了“负增长”要求,至2040年,上海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其中还包括战略留白空间200平方公里。

另外,至2040年,市域森林覆盖率25%以上、对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的覆盖率100%。 沪将构建“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城乡体系,将有9个主城副中心、5个新城中心和2个核心镇中心。浦东新增金桥、张江主城副中心。 《上海2040》提出构建“八射八联”轨道交通市域线网络,形成8条主城区联系新城、核心镇和中心镇的射线,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提升至80%,枢纽之间的轨道出行时间缩短至40分钟。 上海将基本实现对10万人以上的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的全覆盖,主城区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面积、人口、岗位比例分别达到50%、60%、65%以上,新城城区分别达到40%、50%、50%以上。 根据规划,上海将加密北部、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在中环附近预留城市轨道环线,增强沿黄浦江等主要客运走廊的轨道交通服务功能,确保张江、金桥等城市副中心均有至少2条轨道交通线路直接服务。通过射线加强新城与主城区、重要交通枢纽之间长距离、大中运量的联系,新城与主城区之间轨道交通出行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新城、新市镇内部及以中低运量的局域线、常规公交为主要依托,实现30-40分钟公交可达。 根据《上海2040》,上海将规划建设机场联络线并控制轨道快线,加强浦东枢纽和虹桥枢纽的快速联系。完善常规公交线网,全面构建地面公交专用道系统,建立水上公共交通及旅游观光交通网络。

上海未来三大奢侈品商场

虹桥将现奢侈品“金三角” 2011年03月22日 记者昨天从有关方面获悉,国内首座专门展示销售欧洲一线服饰品牌的“奥思丁名品城”(暂定名)已确定于年内开进古北地区,将与明年开业的日本高岛屋百货、尚嘉中心(原名LV大厦)共同构成新虹桥商圈的“奢侈品金三角”。 一:高岛屋百货 上海高岛屋百货店的外观设计图 日本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的高岛屋(与西武、SOGO、伊势丹等齐名的日本最大百货连锁之一),宣布进军中国市场,首店落户上海古北新区,决定于2012年同时在上海和越南的胡志明市开设百货公司,高岛屋坚持主打高端,并称定位将比上海久光百货更高。2009年2月24日上午,日本高岛屋株式会社和上海长宁古北集团同时在东京工商会议所和上海召开新闻通气会,双方同时宣布关于“日本高岛屋百货正式进驻上海古北新区开设中国大陆第一家连锁店”的消息。 据透露,双方就项目接触已有近5年时间,只因高岛屋在海外投资历来谨慎,不到火候不揭锅是人家一贯做法。作为接纳方的古北集团自然要与投资方保持步调一致,在事前的对外口径上,仅以“有意向”和“在洽谈”为托辞。而这一“托辞”的出现也仅从2008年11月,上海长宁区政府召开的商业项目推介会上开始。双方高度谨慎,对外保持步调一致的态度,足可见双方认真对待这一合作项目的诚意,也是此番“结缘”成功的关键因素。

具有180年历史的国际著名百货业日本高岛屋百货,是日本最大的连锁百货公司之一,在其国内拥有20余家连锁店。是所在国的上市公司,2007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位居全日本百货公司的首位,在日本股民的心目中“高岛屋”是一只资产优良、收益颇丰的“绩优股”。鉴于对本土股民高度负责的国内市场背景,高岛屋在海外扩张的步伐始终稳健,相比其它国际百货业跨国连锁的发展,似乎显得缓慢。迄今为止,高岛屋百货在海外仅拥有3家连锁店,即纽约、台北和新加坡。 据业内人士分析,高岛屋之所以选择古北,原因有三:其一、“好人家”要找“好人家”,中华企业是一个具有55年房地产开发经验的地产界资深企业,也是国内的老牌上市公司,上市16年来,净资产收益率年均保持10%的增长速度,业绩稳健;其二、位于虹桥涉外贸易中心的古北新区,毗邻虹桥交通枢纽的独特地理人文环境;其三、在国际投资萎缩背景下的中国大陆却是扩大投资,大规模建设的滚滚暖流,是跨国投资的不二选择。由此可窥其“相恋”古北长达5年的内在原因。 日本高岛屋株式会社目前已与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古北(集团)有限公司就百货公司的经营场地租赁达成了基本协议,该百货公司将成为日本高岛屋在中国大陆的旗舰店。目前上海高岛屋百货公司已经进入登记注册程序,近期将获政府有关部门的设立批准。东家古北集团为高岛屋量身定制,邀请了熟悉高岛屋商业建筑要求的日本久米建筑设计事务所,承担古北财富中心二期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基本理念融自然和都市、文化和艺术、工作和购物融为一体,建立新型的国际性商务空间。海高岛屋百货选址于虹桥路与红宝石路当中黄金地段的古北国际财富中心二期,紧邻轨道10号线伊犁南路站。财富中心二期总高30层,是一幢含高档商业,五星级酒店及购物中心等于一体的超5A条甲级智慧化商务楼宇,据悉,古北国际财富中心二期的商业裙楼将按照高岛屋百货的经营需要为其度身定造。计划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总高30层;其中高岛屋百货公司位于地下1层至地上7层的裙楼部分,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商业经营面积4万平方米。8层以上是超5A甲级写字楼。整个项目开发周期为3年,工程预计将于2011年底完工,2012年5月投入营业。。 据高岛屋上海代表处介绍,高岛屋上海店经营范围覆盖服装、化妆品、珠宝饰品、家居用品、食品等百货业的全方位,并配臵餐饮和休闲娱乐设施,计划于2012年正式开业。消费群体目标锁定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城市中高收入阶层。并表示看好中国大陆,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消费市场。 业界认为,日本近几年国内零售业的持续下滑使其本土零售企业开始谋求海外潜力市场,而中国则成为不少外资百货的避险之地。 高岛屋已有180年历史,在国内拥有20余家连锁店,2007年的营业收入位居全日本百货公司首位。但高岛屋很少到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拓展,目前仅纽约、台北、新加坡地区有少数几家连锁店。 “由于高岛屋对海外拓展很谨慎,所以我们的洽谈长达5年之久,日本高岛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

1.总论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目标,到2020年应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目前,上海公路总里程已达811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28公里/百平方公里,七条对外放射型加两环的高速公路骨架路网已初步形成。同时,新建、改建了一批干线公路,构筑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集镇梯度辐射、层次分明、各具特色、功效互补的城镇体系。 目前,在宝山新城顾村组团“四高小区”,轨道交通M7号线建设及顾村生态公园范围,缺乏一条骨干道路把周围现有的陆翔路和沪太路连接起来,从而解决因为交通不便而来的中心城人口出行不便以及无法聚焦新的产业等问题。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进一步完善顾村组团和顾村公园基础设施,加强中心城区和沪太路的沟通,既满足交通的增长需要,又能促进宝山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完善宝山区域骨架路网,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因此急需修建一条连接陆翔路和沪太路之间的骨干交通干线,从而能够很好服务地方交通。镜泊路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上了日程,西接陆翔路东接沪太路,是一条连接宝山顾村四高小区和沪太路的主要东西通道。 上海市宝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宝发改(2009)32号文件对宝嘉公路(宝山段)道路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作了具体批复(详见附件),2009年2月,上海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2月,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委托同济大学承担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在认真研究了工程及有关资料后,在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宝山区环保局、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对拟建公路全线及主要的环境敏感点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调研,并广泛收集资料,按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开展了环评工作,2009年2月编制完成了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09年3月16日由上海市区环保局在宝山区召开了本报告书预审会,并提出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专家意见。根据本报告评审会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现完成了《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稿。 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宝山区政府、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宝山区环保局、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及成果副本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及成果 1 任务及程序 1.1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应是:综合研究市域城镇体系、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1.2 城市总体规划成果阶段工作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1)以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为依据,在收集基础资料、进行现状调查基础上, 进行分析预测,确定各专业规划的目标、标准和所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2)以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为基础,进行总体布局方案比选,听 取各方意见,提出推荐方案; (3)在总体布局推荐方案基础上提出各专业规划方案; (4)提出近期建设规划和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5)综合、协调总图和各专业规划; (6)制作规划成果,绘制图纸,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7)对成果检查、校对、审核、交付、验收、上报、归档。 2 编制内容 2.1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远期一般为20年.也可根据所在城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的期限,与之吻合。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 年。 2.2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应包括: (1)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 镇发展战略,确定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 域城镇化水平、调整观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 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 防洪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 经济政策的建议;

(2)确定城市发展目标,论证城市职能,确定城市性质; (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选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划 定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4)进行居住用地分类并确定建设标准,安排居住用地,确定人口容量和 布局结构,进行居住用地配套设施安排; (5)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 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6)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确定城市交通结构,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 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示意及用地控制范围、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 (7)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电信、燃气、供热等设施的 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8)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9)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进行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和城市特色研究; (10)确定城市环境质量的规划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确定城市环境 卫生设施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11)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防洪、抗震、消防、人防等规划目标和总 体布局; (12)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 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3)提出旧区改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 的要求和措施; (14)综合协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乡村建设.统筹安排居住、公共设施、 乡镇企业、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农田菜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可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的范围,划定绿色空间控制范围; (15)进行城市土地的区位级差分类,并结合近期建设,分析合理开发建 设程序和近期建设可分配土地额度,划定可转让和不可转让用地;

上海2019年986家首店最全解读

上海2019年986家首店最全解读 据中商数据统计, 2019年上海共计开出首店986家(不含快闪店),各类首店中,海外及中国港台地区新进品牌、中国大陆本土新创业品牌、既有品牌创建的全新副牌或子品牌、原有品牌的新概念店/跨界店或旗舰店、退市后改换门庭重出江湖的品牌新形象店占比分别为18%、45%、12%、21%、4%;全球首店及亚洲首店、全国首店及大陆首店、华东区域首店、全市首店占比分别为2%、22%、13%、63%。就首店选址物业类型来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街铺分别占78%、7%、15%。 由于篇幅所限,也为了便于业内考察及选择招商对象,中商数据根据品牌含金量、品牌特色、拓展意愿、口碑反馈等多个维度从986家首店大名单中精选出最受关注的333家头部首店品牌(具体名单见附表),这些头部品牌中的七成品牌已开出连锁店或计划拓展。 根据2019上海优质首店333指数名单,老牌商业区黄浦、静安与浦东新区蝉联全市前三,西南商业龙头徐汇夺得殿军,闵行与长宁并列第五。热点商圈中,南京西路/静安寺、淮海中路、陆家嘴再夺全市前三甲,徐家汇、南京东路、新天地以细微的差距分居第四至第六,五角场、中山公园、南外滩(凭借BFC开业效应异军突起)分列第七至第九,苏河湾、虹桥枢纽、天山虹桥并列第十,世纪大道、环球港、大宁、吴中路、外滩、莘庄、南方莲花路、七宝、北外滩、四川北路等区域商圈也各有亮点。

最受优质首店欢迎的沪上65家重点商场中,购物中心虽然占据绝对优势(占比达88%),但优质的八大头部百货商场(新世界城、久光、芮欧、新世界大丸、第一八佰伴、一百、伊势丹、高岛屋)依然受到化妆品、服饰等品类首店垂青。此外,淮海中路、南京西路、南京东路的街铺也颇受海外品牌首店青睐。 就重点商场企业背景来看,外资企业占比高达62%,凯德、瑞安、新鸿基、恒隆、嘉里、华润、崇邦、百联、新世界等在沪上拥有多家优质商场的海内外大集团表现尤为亮眼。 就具体商场来看,连为一体的新天地街区与新天地时尚表现最为突出,港汇恒隆广场、上海K11、BFC外滩金融中心并列亚军,上海来福士、新天地广场并列季军,兴业太古汇、静安大悦城、美罗城、静安嘉里中心、长宁来福士、上海合生汇、新世界城、ifc国金中心并列殿军。2019年新开业的众多新项目中,BFC、ITC、华润时代广场、晶耀前滩、虹桥丽宝乐园、Tx淮海年轻力中心、老佛爷百货、白玉兰广场表现最为耀眼(排名不分先后) 展望新一年首店选址热点,除了以上诸多种子选手外,预计2020年的热点商场将包括: 今年最受期待的全新开业项目:印力集团全新旗舰产品线印象城MEGA系列全国首发项目——南翔印象城MEGA,日本三井集团LaLaport海外首店——金桥啦啦宝都,香港利福集团全球首个超级综合体——大宁久光城,新加坡凯德旗下全球第十座来福士——虹口北外滩来福士,集建筑艺术、文化传承、历史遗产与自然风貌为一体的新地标——天安千树广场,苏河湾畔创意综合体——SIFS静安国际中心; Tips:由于篇幅所限,2019上海优质首店333指数未包含落地郊区的特色品牌,但郊区的娱乐业态首店还是值得提一笔,例如:卡尔飞车万达汽车乐园与梦幻雨林主题乐园——青浦万达茂,嗨马乐动——嘉定信业购物中心,奥斯丁梦想儿童乐园——嘉定大融城,蓝精灵主题乐园——松江世茂精灵之城。 今年将完成全面改造的三大升级项目:堪称首店收割机的港汇恒隆广场、新天地时尚1期、融创(上海)商置参与的上海广场。 此外,于2019年12月试营业的OneITC及中环广场也将陆续带来多家全新首店。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2012年10月,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组织启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工作。2013年5月,杨雄市长组织召开市规划委员会,听取“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及城市未来发展若干思考的汇报”,对实施评估工作表示充分肯定,认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城市发展和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技术支撑,并要求“开门做规划”,继续深化研究评估报告和开展战略讨论。随后,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建设交通委召开19 场专题研讨会,多次征询全市专家和人大政协相关专委会委员以及23 个委办局、17 个区县的意见。目前结合意见反馈情况,已修改完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体评价 2001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明确了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成为指导新世纪上海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应对世博会、虹桥枢纽、临港等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需要,2003 年和2006 年分别编制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总体规划不断深化细化,体现了较好的适应性,对引领和指导十几年来上海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成效来看,规划实施有力、有序、有效,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市经济总量和综合功能持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四个中心”建设框架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初步实现。二是虹桥商务区、世博园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前滩地区、黄浦江两岸等重点地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新城建设加速,城乡统筹的市域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三是以“三港三网”为重点的一系列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城市运营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四是各项民生工程切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旧区改造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从总体规划实施的具体指标来看,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提前实现2020 年规划指标,反映出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能级不断增强、发展支撑能力提升的良性发展趋势。如城市化水平、市域高速公路总长、机场旅客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及部分市政基础设施供应和处理能力等。第二类是突破2020 年规划控制指标,反映出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用地绩效相

上海城市规划志.第二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1) 概述 (1) 第一章建国初期上海城市规划 (2) 第一节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意见书 (2) 第二节上海市发展方向图草案 (3) 第三节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 (5) 第二章“二五”计划期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7) 第一节1956~1967年近期规划草案 (7) 第二节1958年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总图 (8) 第三节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 (9) 第三章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1) 第一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2) 第二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4) 一、总体规划方案编制 (14) 二、总体规划方案主要内容 (15) 三、总体规划方案审批 (22) 第四章浦东新区总体规划 (25) 第一节浦东新区规划纲要和初步方案 (26) 第二节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27) 第二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概述 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和建设管理的蓝图,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功能分区、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指导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总体部署各项建设。 建国初期,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努力恢复发展生产,关心劳动人民生活,重视城市建设,提出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1949年12月,政务院邀请苏联专家希马柯夫(CиMAKOB)、巴莱尼柯夫(BEHEHиKOB)来上海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1953年9月,穆欣(MOжиH)来上海指导编制《城市总图规划》,并作专题报告,为上海引进了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和工作方法,推进了上海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 1956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以后,中共上海市委及时制定了上海工业“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方针,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1958年,国务院批准将江苏省的嘉定、上海、松江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这阶段编制的《上海市1956年~1967年近期城市规划草图》和《上海市1958年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总图》,提出开辟近郊工业区和远郊卫星城,适应了工业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需要,上海市城市布局开始形成以市区为主体,近郊工业区和远郊卫星城镇相对独立又有有机联系的

城市总体规划图则

1、市(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标明行政区划、城镇分布、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资源,图纸比例为1/5万—1/20万。 2、城市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10000—1/25000。小城市可以用1/5000。标注以下内容: (1)、分类划出城市现状各类用地的范围(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2)、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 (3)、商务中心区及市、区级中心的位置。 (4)、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范围。 (5)、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的范围。 (6)、园林绿化系统和河、湖水面; (7)、重要的地名和街道的名称; (8)、表现风向、风速、污染系数的风玫瑰。 3、新建城市和城市新发展地区应该绘制城市用地地质评价图。图纸比例应该标明以下内容: (1)、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围、界线、参数; (2)、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强度划分; (3)、活动性地下断离带位置,地震烈度及灾害异常区; (4)、按照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 (5)、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埋葬范围; (6)、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确定适宜性区划,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 4、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标明行政区划、城镇体系总体布局、交通网络和重要基础设施布局、重要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旅游区布局。 5、城市总体规划图。表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图纸内容和比例同现状图。 6、郊区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图纸应该标明以下内容: (1)、城市规划区范围、界线; (2)、村镇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等各项建设用地布局和控制范围; (3)、对外交通用地及需与城市隔离的市政公用设施、水源抵、危险仓库、火葬场、墓地、垃圾处理消纳地等的布局和控制范围。(4)、农田、菜地、林地、园地、副食品基地和禁止建设的绿色空间的布局和控制范围。 7、近期建设规划图。图纸内容和比例同城市总体规划图。 8、各项专业规划图(均需相应的各项现状图)。 (1)、道路交通规划。标注客运货运、自行车、步行道路的走向、主次干道走向、红线宽度、重要交叉口形式、重要广场、停车厂、公共停车厂的位置和范围,铁路线路及站场、公路及货场、机场、港口、长途气车站等对外交通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2)、给水工程规划。标注水源及水源井、泵房、水厂、贮水池位置,给水分区,输配水干管走向、管径、主要加压站、高位水池规模及位置; (3)、排水工程规划,标注排水分区界线,排水管渠干线位置、走向、管径和出口位置,排水泵站和其它排水建筑物规模位置,污水处理场位置、用地范围。 (4)、供电工程规划。标注供电电源位置和用地范围,变电站位置、名称、电压等级,供电线路走向、的电压等级,供电线路走向、敷设方式,高压走廊用地范围、电压等级; (5)、电信工程规划。标注各种通讯设施为止,通讯线路走向和敷设方式,主要邮政布局,收发汛区、微波通道等控制范围; (6)、供热工程规划。标注供热热源位置和用地范围,供热分区、热负荷供热干管只向、管径、敷设方式; (7)、燃气工程规划。标注气源为止,输配干管走向、压力、管径、调压站、贮层站位置和用地范围; (8)、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规划。标注市、区级公共绿地用地范围,苗圃、花圃、专业植物园等绿地范围,防护林带、林地范围,风景名胜区位置和保护范围,河湖水系范围; (9)、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明主要环卫设施的布局和用地范围; (10)、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标明主要污染源分布、主要污染排放单位名称;环境保护规划图标明规划环境标准和环境区分质量要求,治理污染的措施; (11)、防洪规划。标明各类防洪工程设施位置、走向,防洪设防地区范围、洪水流向,排洪设施位置、规模; (1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规划。标明防护分区,疏散区位置,贮备设施位置,主要疏散道路以及各类人防工程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工程位置及范围; (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明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区分布、名称和范围,各类保护区的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近期实施保护修整顶目的位置、范围,建筑高度控制范围与要求,以及其它保护措施;

科技智能化高层汇报材料

商业建筑高层汇报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

一、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Uniview)前身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存储及多媒体事业部,传承原公司优秀的网络基因,紧跟行业科技发展,自2006年成立监控多媒体产品线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IP智能监控及联网监控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创新。2011年,华三通信存储及多媒体事业部整体剥离,独立运营,成立“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从事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运营总部设在杭州,在杭州、深圳设有研发机构;在全国31个省市设有分支机构; 公司人员增长迅速(独立时563人、一周年1000人,两周年1500人,三周年2010人)2015年底2308人;研发占比47%,市场与服务占比42%; 2014全年销售额22亿元; 全球行业市场定位全球行业市场定位:全球视频监控市场第12位(IHS);中国市场地位中国市场地位:行业价值市场领头羊,以近乎全部中高端IP产品方案,实现总市占率第3位(IHS) 拥有行业解决方案端到端全系列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IP摄像机、NVR、视频编解码器、监控存储、监控平台、拼接大屏 专利申请总数860件,发明专利占比83%;宇视专利质量、人均皆位于安防行业第一;代表中国安防企业最强的创新能力和最高的创新效率。 根植中国,服务于数百个高端智能建筑项目,涵盖150个地标性城市综合体、酒店管理集团、知名地产集团、260余个智能交通项目,60余条地铁线路,200余条高速公路,35个机场、240余个司法监狱,580余所平安高校, 500余个平安城市项目,并为金融、电力等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是根植中国的中国企业 品牌荣誉 积极参与中国智慧城市设计及项目,2013-2015连续三年获得:《中 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荐品牌》 利用大型深度学习系统加速智能分析技术转化,智能交通产品高速成长,获得:《中国智能交通(ITS )十大优秀成长企业》 每年20%销售额的研发投入,铸就2013-2015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安防产品十大技术领先企业》依赖堪比德国制造的精工品质和精良的产品设计,产品全面打入高端智能楼宇行业,获得:《中国智能建筑行业视频监控系统十大品牌》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获得:《A&S中国安防 十大民族品牌》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度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

规划层次图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 2016-2020年。规划远景至2030年。 (二)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即市域范围,总面积13787.6平方公里,下辖七区一县。其中,中心城区总面积1507平方公里,包括安宁渠镇、古牧地镇、铁厂沟镇、芦草沟乡、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西山农场、104农场和乌昌路街道办事处。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2) 2011-03-29 10:25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秩名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促进乌昌与兵地协调发展战略 强化乌昌之间、兵地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城镇用地布局、产业分工定位、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之间、兵团和地方之间共同协调发展。 (2)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行低碳理念,走生态、循环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依据绿洲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上海市长兴岛岛域总体规划(2008-2020)

上海市长兴岛岛域总体规划(2008-2020 ) 时间: 2009-12-25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 编制时间: 2008 年 5 月 -2008 年 12 月 审查批准情况:2009 年 2 月 27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沪府(2009)17号文批复 获奖情况:优秀设计二等奖 项目负责人:方澜 项目参加人员:倪嘉谢靖怡周文娜易伟忠金敏冯洁陈晓鸣 长兴岛总平规划俯视图 规划概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为加快推进长兴岛的开发建设,推进崇明、长兴、横沙三岛联动发展战略的实施,2008 年 5 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上海市规土局委托编制长兴岛岛域总体规划。

长兴岛 - 岛域总平面 规划内容 长兴岛规划立足打造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岛、上海的水源生态岛和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岛。按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社会配套和生态保护的“五位一体”发展任务, 合理构建长兴岛的远期发展建设规划。 规划岛域南部为产业基地,中部为城镇区,北部为生态空间。潘圆公路作为东西向贯穿全岛的交通干道,是南部城镇和产业区与北部生态区的主要分隔界面,也是岛内的主要功能轴和景观轴。 打造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岛 人口规模 规划到 2020 年,预测长兴岛总人口为25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由现状 3.6 万增加到约4.5 万,产业发展导人人口约20 万。 用地规模

规划到 2020 年,长兴岛建设用地约5078 公顷(含 690 公顷生产防护绿地和公共绿地),约占岛域总用地面积的54.5%。 土地使用规划图 长兴岛 - 土地开发控制图

产业发展 规划长兴岛将实现以海洋装备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目标。以打造核心产业区、配套产业区和产业备用区来实现长兴岛的海洋装备产业发展。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本次规划明确了产业基地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要求。长兴岛产业基地内禁止和控制引进电镀、表面处理等有较大污染的工业项目。具体限制和鼓励引入工业项目 的水耗和能耗控制标准执行国家环保部的有关规定和《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的要求。 居住体系 为配合产业岛的建设,至2020 年,规划形成“一个新市镇、三个居住社区、四个中心 村”三级居住体系,在不同地区规划各类形式的住宅,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需求。 长兴岛 - 居住体系规划图 公共服务设施 针对长兴岛内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人口结构特征,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 理念,建立不同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工作背景 城市规划工作,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如何积极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需要我们对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一个重点跟踪评估,从而指导下步的工作。 本轮总体规划于2001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其规划控制年限为1999-2020年,规划的实施已经接近了规划期限的一半。 为了把握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和城市发展动态,并为科学谋划2010年世博会之后的上海发展战略提前进行必要的技术储备,在市规划局的牵头和指导下,市规划院开展了此项课题。 研究方法框架 建立信息扎实的基础研究平台。 从GIS数据库的建立人手,搭建上海城市发展建设判断、研究、决策的最根本、最真实的科学基础。 在建库过程中经历了数据信息收集、入库、校核、整理、分析等多个环节。其中数据信息入库更是经过了五轮内部校核过程,每一个环节以求精求准为主旨,为整体评估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科学的基础。 反思规划方法,探索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体系。 从国内外经验借鉴、法律法规解读、规划体系衔接、体制机制支撑、规划编制组织、规划发展趋势等多个视角认真反思规划工作方法。 形成多层面的评估研究框架。 评估现状发展情况、规划实现情况、规划演进趋势和规划环境带来的新要求。 侧重基础研究、突出重点问题。 侧重基础研究,以GlS信息库为工作平台,以土地为出发点与归宿点。 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的策略研究。包括城市规模与城市形态管制、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演进、人口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及面向后工业社会时代的产业发展与布局。 研究成果 形成“1+3+7”工作成果: 1个总报告; 3大评估研究报告——前瞻性的研究框架和评估方法设计、基础性的GIS数据信息库建设研究、宏观性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法研究; 7项专题评估报告——覆盖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的专题,包括用地、人口、产业、交通、市政、环境、郊区专题。 主要工作历程

城市总体规划范本

城市总体规划范本 1

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30年)纲要公示 作者:市规划局点击数:27 一、公示内容 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30年)纲要 公示 一、上轮规划回顾 1、城市总体规划要点 2

2、上轮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1)对池州市经济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估计不足,城市规模、城镇化水平和GDP已接近或超过远期(2020年)的水平,因此对以后的发展已失去指导意义。 2)原有规划采取在传统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发展策略,但随着沿江开发和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对池州市快速的空间集聚过程考虑不足,缺乏对中心城市和沿江产 业带快速崛起的应对策略。 3)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区际协调、城乡统筹、资源 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尚需进一步深化。 二、规划背景 国家层面:科学发展观(增长方式转变城乡统筹发展) 中部崛起战略和二次产业转移 省域层面: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带的构建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生态示范区 地方层面:快速工业化和生态建设的矛盾 3

城市化快速发展和空间集聚 区域性大型基础设施平台 三、规划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以生态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为前提,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低碳城市创造条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以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突出池州的城市特色、地域文化,保护和合理利用人文资源,走健康城镇化、特色城镇化的道路。 三、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 -2030年 近期为 - 远期为 -2030年。 4

四、规划范围 市域城镇体系的规划范围为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一区三县,面积8272km2。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规划划定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包括池阳、秋浦、江口、里山、马衙、墩 上、梅龙、秋江八个街道办事处和涓桥镇,其中涓桥镇作为近郊城镇与中心城区具有较密切的联系而划入规划区范 围。规划区总面积为1080km2。 五、规划重点 1、依据城乡统筹原则,分析市域城镇空间格局,确定市域城镇体系和支撑系统规划。将市域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居民点布局、产业布局、交通组织、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和相应的支撑系统规划。 2、从加强区域空间集聚、带动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确定城市性质和规模。针对现状城镇规模小而布局分散 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