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级理论4

高级理论4

高级理论4
高级理论4

1.量块组中的量块数目越多,累计误差越小.

(A)对

(B)错

2.弹簧夹头能自动定心,自动清楚偏摆,从而保持刀具夹持精度.

(A)对

(B)错

3.FANUC系统中,程序段M98 P51002 的含义是

“将子程序号5100的子程序连续调用2次.”

(A)对

(B)错

4.为了节约时间机床在水平调整时,可以先调整好一个方向.然后进行下一个方向的调整.

(A)对

(B)错

5国家规定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的配合基轴制配合.

(A)对

(B)错

6.机床操作面板上ALTER键是用于字符更改替换的键.

(A)对

(B)错

7.铸铁是指碳的质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A)对

(B)错

8.划线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工序,广泛地用于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A)对

(B)错

9.省略一切标注的剖视图,说明它的剖切平面不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

(A)对

(B)错

10.数控铣床每天需要检查保养的内容是电器柜过滤网.

(A)对

(B)错

11.主轴转速应根据刀具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直径确定.

(A)对

(B)错

12.随标准公差等级(IT)数字的增大,而尺寸精确程度依次提高.

(A)对

(B)错

13.数控机床采用多把刀具加工零件说只需第一把刀对好后建立工件坐标系即可.

(A)对

(B)错

14.刀具装夹误差刀柄与主轴轴线误差都会造成加工后的键槽对称度超差.

(A)对

(B)错

15.孔轴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与标准公差等级代号组成.

.

(A)对

(B)错

16.岗位的质量要求不包括工作内容工艺规程参数控制等.

(A)对

(B)错

17.主运动是切削金属所需要的基本运动,至少有一个,也可以多个.

(A)对

(B)错

18.用铣刀或牛鼻子刀(环形刀)进行曲面粗加工,吃刀量大加工效率高.

(A)对

(B)错

19.端面铣削过程中不对称逆铣的西小特点是刀齿以较小的切削厚度切入,又以较大的切削厚度切出.

(A)对

(B)错

20当机床出现超行程报警说,按下RESET键可使超程报警解除.

(A)对

(B).错

21.基本尺寸是()的尺寸。

A 设计时给定

B 测量出来

C 计算出来

D 实际

22.加工—Φ50H7的孔,已查知该镗刀推荐切削速度(Vc)78.5米每分钟,请选择合适的主轴旋转速度(N)()

A 300转/分

B 400转/分

C 500转/分

D 600转/分

23.在极坐标编程、半径偿和()的程序段中,须用G17、G18、G19指令可用来选择平面。

A 回参考点

B 圆弧插补

C 固定循环

D 子程序

24.用立铣刀及功效直径孔,粗加工常采用()方式。

A 圆弧切线

B 直线切线

C 螺旋线

D 随意

25.细长轴零件上的()在零件图中的画法是用移出制视表示.

A 外圆

B 螺纹

C 锥度

D 键槽

26.目前世界新进的CNC数控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大部分在( )之间.

A 1000~10000小时

B 10000~100000小时

C 10000~30000小时

D 30000~100000小时

27.1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将( )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A 9月10日

B 9月20日

C 10月19日

D 10月20日

28.机床通电后应首先检查( )是否正常.

A 机床导轨

B 各开关按钮核和键

C 工作台面

D 护罩

29.建立工件坐标系时,在G54栏中输入X、Y、Z的值是( )

A 刀具到工件原点的距离

B 刀具对刀点在机床坐标系的坐标值

C 工件原点相对机床原点偏移量

D刀具与工件原点重合时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30.不需要采用轮廓控制的数控机床是( )

A 数控车床

B 数控铣床

C 数控磨床

D 数控镗铣床

31.切削用量对刀具寿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切削温度的高低来影响的,所以影响刀具寿命最大的是( )

A背吃刀量

B 进给量

C切削速度

32.程序段写为G91 GO X100 YO F100时表示( )

A刀具以100MM/MIN的速度移动至(100,0)处

B刀具以机床设定的速度移动至(100,0)

C刀具以100MM/MIN的速度X正方移动100MM,Y向不动

D刀具以机床设定的速度向X正方向移动100mm,Y向不动

33.手动使用夹具装夹造成工件尺寸一致性差的主要原因()

A.夹具制造误差

B.夹紧力一致性差

C.热变性

D.工件余量不足

34.在运行程序的过程中,系统停留在某一程序段发生程序报警信息,为()出现错误A.当前程序段

B.当前以下程序段

C.当前程序段以上

D.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规定

35.在MDI方式下可以()

A.直接输入指令段马上按循环启动键运行该程序段

B.自动运行内存中的程序

C.按相应轴的移动键操作机床

D.输入程序并保存

36.刀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件的外形结构.工件的

A.加工设备

B.加工余量

C.尺寸精度

D.表面的粗糙度要求

37.碳素工具钢的牌号由“T+数字”组成,其中数字是以()表示的碳的质量分数。A.百分数

B.千分数

C.万分数

D.十分数

38.国家鼓励企业制定()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A.严于

B.松于

C.等同于

D.完全不同于

39.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尽量靠近(),防止工件震动变形。

A.待加工表面

B.以加工表面

C.加工表面

D.定位表面

40.断电后计算机信息依然存在的部件为()。

A.寄存器

B.RAM存储器

C.ROM存储器

D.运算器

41、固定循环完成后刀具返回到安全平台要用指令()。

A. H90

B. W91

C. G99

D. M9

42、在铣削加工余量不大精度要求不高的平面时,可按()进行加工。

A. 一次铣去全部余量

B. 先粗后精

C. 除梯铣削

D. 粗铣-半精铣-精铣

43、同轴度的公差带是()。

A.直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B.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C.直径差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D.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44、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A. 看效益决定是否爱岗

B. 转变择业观念

C. 提高职业技能

D. 增强把握择业的机遇意识

45、精确作图法是在计算机上应用绘图软件精确绘出工作轮廓,然后利用软件的测量功能进行精确测量,即可得出各点的()值。

A. 相对

B. 参数

C. 绝对

D. 坐标

46、刀具长度补偿使用地址()。

A. H

B. T

C. R

D. D

47、数控铣床是工作台运行形势,编辑程序时,采用()的原则编写程序。

A. 刀具固定不动,工作移动

B. 工作固定不动,刀具移动

C. 分析机床运动关系后再定

D. 由机床说明书说明

48、加工精度的高低是用()的大小来表示的。

A. 摩擦误差

B. 加工误差

C. 整理误差

D. 密度误差

49、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容易产生在刀具前角较小、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

A. 崩碎切削

B. 节状切削

C.带状切削

D.粒状切削

50、如果刀具长度补偿值是5mm,执行程序段G19 H01 G90 G01 X100 Y30 Z50后,刀具点在工件坐标系的位置是()。

A. X105 Y35 Z55

B. X100 Y35 Z50

C. X105 Y30 Z50

D. X100 Y30 Z55

51、刀具进入正常磨损阶段后磨损速度()。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52、国标中对图样中除角度以外的尺寸的标注已统一以()为单位。

A.厘米

B.英寸

C.毫米

D.米

53、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如刀补值设置为负值,相对于设置正值,则刀具轨迹是()。

A.左补

B.右补

C.不能补偿

D.左补变右补,右补变左补

54、数控系统的核心是()

A.伺服装置

B.数控装置

C.反馈装置

D.检测装置

55、刀具切削工件的运动过程是刀具从起点经由规定的路径运行,以()指令指定的进给速度进行切削,而后快速返回起点

A.F

B.S

C.T

D.M

56、程序段G92X20Y30Z40,中的“X20Y30Z40”为()。

A刀具所在点在当前坐标系中的坐标

B刀具所在点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

C刀具所在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坐标

D刀具所在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

57、对于()的毛胚应采用精密铸造、精段、冷挤压等新工艺,使切削余量大大减小,从而可缩短加工的机动时间

A属于维修件B批量较大C在研制阶段D要加工样品

58、G指令中准备功能指令用于刀具半径补偿取消的指令是()

AG41 B G42 C G40 D G49

59、FANUC系统程序段G04 P1000 中,P 指令表示()

A缩放比例B子程序号 C 循环参数D 暂停时间

60、职业道德不体现()

A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B从业者的工资收入C从业者的价值观D从业者的道德观61.下列刀具材料中红硬性最好的是( )

A.碳素工具钢

B.普通高速钢

C.硬质合金

D.含钴高速钢

62.黄铜是由( )什么合成。

A.铜和铝

C.铜和锌

D.铜和溴

63.零件图上中技术要求栏中注明c42,表示热处理淬火后的硬度为()

A.HRC~55

B.HB500

C.HV1000

D.HRC42~45

64.不爱护工.卡.刀量具的做法是( )

A正确使用工.卡.刀量具

B工.卡.刀量具要放在规定的地点

C.随意拆装工.卡.刀量具

D.按规定维护工.卡.刀量具

65.刀具半径补偿功能为模式指令,数控系统初始状态是( )

A.G41

B.G42

C.G40

D.由操作者指定

66.铰刀铰销时切下的切屑一般( )

A.很薄

B.较厚

C.很厚

D.既可以薄也可以厚

67.数控铣,床上刀具半径补偿建立的矢量与补偿开始点的切向夹角以( )为宜

A.小于90°或大于180°

B.任何角度

C.大于90°且小于180°

D.大于90°和180°

68.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不包括()

A.超精密切削加工

B.采用衍磨.研磨

C.喷丸.滚压强化

D.精密铸造

69.程序段N60 G01 X100 Z50中N60是()

A.程序段号

B.功能字

C.坐标字

D.结束符

70.在使用绝对坐标指令编程时,预先要确定工作坐标系,通过()可以确定当前工作坐标系,该坐标系在机床重开始时消失。

A.G54

B.G50

C.G92

D.G53

71.加工凹槽。较小的台阶面及平面轮廓应选用()

A.面铣刀

B.立铣刀

C.键槽铣刀

D.模具铣刀

72.球头刀等步距加工半球面时,表面粗糙度最差的地方是()

A.顶部

B.底部

C.45°处

D.60°处

73.下列属于常用高速钢的是()

A.YG8

B.W6Mo5Cr4V2

C15Cr

D.GSG18

74.麻花钻的两个螺旋槽表面就是()

A.主后刀面

B.副后刀面

C.前刀面

D.切削平面

75.根据电动机工作电源的不同,可分为()

A.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B.单相电动机和三相电动机

C.驱动电动机和控制用电动机

D.高速电动机和低速电动机

76.铣削球面时,铣刀刀尖回转直径一般()球面直径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随便都行

77.用&10高速钢键槽铣刀粗加工45钢键槽时,切削深度为3mm,切宽10mm,主轴转速600R ︱min,选择合适的进给速度()

A.10mm︱min

B.20mm︱min

C.50mm︱min

D.200mm︱min

78.平面轮廓加工时,何时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合适()

A.程序最后一段

B.离开加工表面后

C.切入轮廓时

D.无需考虑

79.下列配合代号中,属于同名配合的是()

A.H7︱F6与F7︱h6

B.F7︱h6与h7︱f7

C F7︱h6与h7︱f6

d N7︱h5与h7︱H5

80.终点判别是判断刀具是否到达(),未到则继续进行插补

A.起点

B.中点

C.终点

D.目的

80、终点判别是判断刀具是否到达(),未到则继续进行插补

A起点B中点C终点D目的

81、在CAD命令输入方式中以下不可采用的方式有(0

A点取命令图标B在菜单栏点取命令C用键盘直接输入D利用数字键输入

82、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时应以加工余量和公差()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A最小的B最大的C符合公差范围D任何

83、将图样中所表示物体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的图形称为()

A局部泡试图B局部试图C局部放大图D移出泡试图

84在G18平面内执行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1时,将对()轴补偿。

AX Z BX Y CY Z DX Y Z

85在精加工工序中,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可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的为()

A基准重合误差B互为基准原则C基准统一原则D自为基准原则

86零件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原因是()

A刀具装夹误差B机床的几何误差C圆度D刀痕和振动

87石墨以片状存在的铸铁称为()

A灰铸铁B可锻铸铁C球墨铸铁D蠕墨铸铁

88数空机床是由数空机床主要由数控装置,机床本体,伺服驱动装置和()等部分组成。A运算装置B存储装置C检测反馈装置D伺服电动机

89铣一个正方形零件(外轮廓),如用的铣刀直径比程序要求的大1MM,则计算加工后的正方体尺寸比原来()

A小1MM B小0.5MM C大1MM D大0.5MM

行为主义理论整理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 1.行为主义 一.华生: 1913年约翰.B.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这眼中的心理学》;1924年约翰.B.华生出版了《行为主义》一书。 华生认为只有可观察到的事物才是合理的、属于科学的研究课题。主观的内在感受不能被观察到,也不能取得一致的、精确的测量,所以这些主观感受在客观的科学中是没有地位的。心理学应该研究外显的行为,即那些可以被观察到的、可预见的、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这控制的行为。【华生认为思维只是言语行为的一种变体,是一种无声言语,伴随着轻微的声带振动。】 华生认为人格就是“我们的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而几个关键的条件反射原理就足以解释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eg:塑造婴儿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二.斯金纳: B.F.斯金纳——行为主义的一个特殊分支:激进行为主义。斯金纳相较之华生提出了一 个这样的挑战: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观察到那些可以解释我们行为的内在原因。当我们引进一个内在原因来解释行为时,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已经懂得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但是我们错了,我们只是为这种行为加了一个标签,并没有说明这种行为来自何处。【斯金纳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在一方面很接近:人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许多行为的原因人们并不知道。】 斯金纳说快乐是“操作性强化的副产品”。带来快乐的是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强化的强化物。 斯金纳在最富争议的一本书《超越自由与尊严》中认为,我们选择做什么并不依据内心的决定,而只是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表现出高尚的行为,人就能赢得尊严,但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所以这种尊严也只是一个幻想。(!!) 2.条件反射(学习)的基本原理 传统行为主义者用学习经验或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原因。他们不否认遗传,但是认为和条件反射的力量相比遗传并不重要。根据行为主义理论,若想了解人格的形成过程和问题解决行为的发展过程,必须先了解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条件反射有两种类型:一是经典条件反射(巴浦洛夫条件反射);二是操作条件反射(或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浦洛夫用实验证明了动物能够把环境中的刺激与引起反应 的其他事件相联结,从而对环境中的刺激产生反应。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 境污染及其治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显着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但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边际净收益与社会边际净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最优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仪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机制,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加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从而实现环境的外部性有效内部化。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负担”或“污染者付费”的方式。 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命令控制方法。命令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迫使污染者将污染的费用(成本)内部化来减少污染,例如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污染者在排污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迫使污染者将原转嫁给社会承担的污染治理费用转化为污染者自身的生产成本,从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经济刺激方法经济刺激方法是指利用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把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经济刺激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其具体手段有排污费和排污税等。另一类侧重于通过市场本身来解

数据库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习题讲解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 (我们数据库老师给的资料,蛮有用的,分享下) 一、求最小依赖集 例:设有依赖集:F={AB→C,C→A,BC→D,ACD→B,D→EG,BE→C,CG→BD,CE→AG},计算与其等价的最小依赖集。 解: 1、将依赖右边属性单一化,结果为: F1={AB→C,C→A,BC→D,ACD→B,D→E,D→G,BE→C,CG→B,CG→D,CE→A,CE→G } 2、在F1中去掉依赖左部多余的属性。对于CE→A,由于C→A成立,故E是多余的;对于ACD→B,由于(CD)+=ABCEDG,故A是多余的。删除依赖左部多余的依赖后:F2={AB→C,C→A,BC→D,CD→B,D→E,D→G,BE→C,CG→B,CG→D,CE→G } 3、在F2中去掉多余的依赖。对于CG→B,由于(CG)+=ABCEDG,故CG→B是多余的。删除依赖左部多余的依赖后: F3={AB→C,C→A,BC→D,CD→B,D→E,D→G,BE→C,CG→D,CE→G } CG→B与CD→B不能同时存在,但去掉任何一个都可以,说明最小依赖集不唯一。 二、求闭包 例: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E,I},F={A→D,AB→E,BI→E,CD→I,E→C},计算(AE)+。 解:令X={AE},X(0)=AE; 计算X(1);逐一扫描F集合中各个函数依赖,在F中找出左边是AE子集的函数依赖,其结果是:A→D,E→C。于是X(1)=AE∪DC=ACDE; 因为X(0)≠ X(1),且X(1)≠U,所以在F中找出左边是ACDE子集的函数依赖,其结果是:CD→I。于是X(2)=ACDE∪I=ACDEI。 虽然X(2)≠X(1),但在F中未用过的函数依赖的左边属性已没有X(2)的子集,所以不必再计算下去,即(AE)+=ACDEI。 三、求候选键 例1: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F={A→B,C→D},试求此关系的候选键。解:首先求属性的闭包: (A)+=AB,(B)+ =B,(C)+ =CD,(D)+ =D (AB)+ =AB,(AC)+=ABCD=U,(AD)+ =ABD,(BC)+ =BCD,(BD)+ =BD,(CD)+ =CD (ABD)+ =ABD,(BCD)+ =BCD, 因(AC)+=ABCD=U,且(A)+=AB,(C)+ =CD,由闭包的定义,AC→A,AC→B,AC →B,AC→D,由合并规则得AC→ABCD=U; 由候选码的定义可得AC为候选码。

数据库设计理论

数据库的设计理论 第一节,关系模式的设计问题 一概念: 1.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集,用外键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这样的数据模型,叫做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外延:就是关系或实例、或当前值。它与时间有关,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是由于元组的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引起的) 内涵:内涵是与时间独立的,它包括关系属性、以及域的一些定义和说明。还有数据的各种完整性约束。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分为静态约束和动态约束。 静态约束包括数据之间的联系(称为数据依赖),主键的设计和各种限制。 动态约束主要定义如插入、删除和修改等操作的影响。 通常我们称内涵为关系模式。 2. 关系模式:是对一个关系的描述,二维表的表头那一行称为关系模式,又称为表的框架或记录类型。 关系模式的定义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名和模式的主键。关系模式仅仅是对数据特征的描述。 关系模式的一般形式为R ( U , D , DOM , F ) R 是关系名。 U 是全部属性的集合。 D 是属性域的集合。 DOM 是U 和D 之间的映射关系,关系运算的安全限制。 F 是属性间的各种约束关系,也称为数据依赖。

关系模式可以表示为: 关系模式(属性名1,属性名2 ,……,属性名n ) 示例: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 当且仅当U 上的一个关系r 满足 F 时,r 就称为关系模式R(U,F)上的一个关系,R是关系的型,r 是关系的值,每个值称为R 的一个关系。 关系数据库模式: 一个数据库是由多个关系构成的。 一个关系数据库对应多个不同的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模式是一个数据库中所有的关系模式的集合。它规定了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 关系数据库模式可以表示为: S = { Ri < Ui , Di , DOM , Fi > | i = 1,2,…, n } 3. 关系子模式 关系子模式是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外模式是关系子模式的集合。 4. 存储模式 存储模式及内模式。 关系数据库理论的主要内容: (1)数据依赖。数据依赖起着核心的作用。 (2)范式。 (3)模式的设计方法。 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数据库模式: (1)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泛关系模式:把现实问题的所有属性组成一个关系模式 泛关系:泛关系模式的实例称为泛关系。 泛关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a 数据冗余 b 更新异常, c 插入异常 d 删除异常。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04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派别,虽然,现在它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仍有广泛影响,在一定的范围里,它仍然是具有使用价值。尤其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行为矫治的领域中,仍被广泛使用。那么,什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呢?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可以从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和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班杜拉的观点中反映出来。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二.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 我们通常把华生的行为主义称为经典行为主义,而把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称为新行为主义。那么,斯金纳"新"在哪里呢?学习完本部分的各小节之后,我们将会对斯金纳的各种观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行为主义的领袖---斯金纳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华生强调刺激对行为的重要性;斯金纳强调强化对行为的重要性;而班杜拉则认为,儿童获得一个行为并不一定需要得到强化。事实上,人的许多行为只要经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习得。于是,班杜拉很强调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班杜拉 四.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中的一个极重要的派别。"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特定的历史形态,它的出现是西方实验心理学内在矛盾的产物,它的发展构成西方心理学历史逻辑的一个环节。" (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2页。)把行为主义放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加以考察,就能充分地认识到它的意义、价值和它的局限性。 出于这样的基本观点,教材对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理论分别作出了评析。 (一)行为主义的界定 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用的方法又是主观性极强的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和方法都缺乏可观性,根本无法使心理学厕身于自然科学的行列,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平起平坐。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改造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它的研究对象变为可观察、可测量、可验证,研究方法变得可控制、可纪录、可重复。于是,华生揭竿而起,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而把意识赶出心理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心理学中发动了一场革命。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那么什么是华生所谓的行为呢? 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S-R) 那么,什么是刺激和反射呢? 华生认为,刺激指的是外部环境和身体内部组织所起的任何变化。 反应就是随着某种刺激而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生把心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行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心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于是,心理学终于被纳入了自然科学的行列。 二)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既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那么,研究行为的方法就在于寻找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只要发现某一种刺激能引起哪一种反应,或发现某一种反应是由哪一种刺激引起的,就能找到一种刺激与一种反应之间的特定的因果关系。这正是研究的目的。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知识点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一.选择及填空 1.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2.公共物品的特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 3.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的是俱乐部产品。 4公共资源: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的排他。 5.混合物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大范围的正的外部性。 6.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规模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无差异,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非均衡性。 7.税收规范的角度,提出了资源如何在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问题的是庇古均衡。 8.政府机构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工作目标,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的竞争。 9.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 10.庇古均衡的最优供给是在消费的边际效用和税收的边际效用达到均衡时。 11.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章其所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的是林达尔均衡 12.准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和在一定范围内非竞争性。 13.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供给结构趋向丰富,供给质量日渐提高。 14.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 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 15.政府供给的两种方式:政府直接生产,政府间接生产 16.公共物品及公共支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增 加是总的趋势 17.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方式:政府与私人签订生产合 同,授权经营,出让经营权,政府经济资助,政府参股 二、名词解释 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的物质产品和 服务项目。 俱乐部产品: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 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 搭便车:人们都不希望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条件下,享 受通过他人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效益。 三、简答 1.以国防为例分析公共物品的特征。 (1)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如果在一国的范围内提供了 国防服务,则要想排除任何一个生活在该国的人享受国 防保护是极端困难的,那些在政治上反对发展核武器而 不愿为国防缴纳费用的纳税的人们,及时被投进监狱, 也仍然处在核武器所提供的国家安全保障范围之内。 (2)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国防一旦建立后,增加一个 受保护人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的受益程度,也不会额外 增加资源投入。 (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国防 的保护,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个人。 (4)消费的强制性。国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有社会 成员都必须在国防的管辖范围内,受到国防的保护。 2.试分析教育属于什么物品?为什么 教育是混合物品。混合物品具有较大范围的外部性, 由于这种外部性,使得这类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变的不完全。一个人接受教育,受益的首先是个人,即 能提升个人的知识水平,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 报酬等;同时,教育具有形式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因 此,按传统的衡量标准,教育是私人物品。但另一方面, 教育在给个人带来私人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正 外部效应,即将相当大的一部分利益通过受教育者外溢 给社会,使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使他人受益。这种外部性是非竞争和非排他的。因此, 在这个层面上,教育有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具 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因此,教育属于混合物品。 3.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私人部门提供私人物品有何不 同? (1)政府机构的官僚们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目 标。由于追求利润必然要减低成本,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政府机构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便往往与相对较高的成本 相伴随。 (2)在政府官僚机构中,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的 竞争,缺乏竞争意味着缺乏激励,从而会降低公关部门 的服务效率, (3)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因此,社会成员

外部性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外部性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一方面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根源,另一方面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思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外部性内部化是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所在。从环境的外部性理论入手,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利用外部性理论,提出解决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外部性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保护 1、外部性含义 a)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如果 F i=f(X i1,X i2,X i3,···,X i m,X j n,) i≠j 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对生产者(或消费者)i存在外部影响。其中F i是生产者i的生产函数或消费者i的效用函数;X i m是生产者(或消费者)i的内部影响因素; X j n是生产者(或消费者)j对i施加的影响。 b)外部性是指当某个企业的经济行为(或某人的消费行为),经过非价格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或其他人的效用),并且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情况时,对前者来说就存在外部性问题。实际上,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 外部性的产生,实质上是社会边际收益或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收益或私人边际成本之间存在着差异。当存在外部性时,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所依据的价格,既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边际收益也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边际成本,由于价格信号失真,据此做出的经济活动决策会使社会资源配置发生扭曲,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只要存在外部性,资源配置就不是有效的。 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环境资源的无产权和零价格制度,致使其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以及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的差异,导致了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环境质量的不断降低,产生了环境外部性问题。当存在环境外部性问题时,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并不能导致环境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外部性对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比较,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性和

关系数据库理论

第4部分关系数据库理论 复习习题与讲解资料 【主讲教师:钱哨】 一.考试大纲考点要求 1 了解关系模式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 2 掌握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的定义,能计算属性的封闭集,并由此得到关系的候选键。 3 掌握第一范式( 1NF )、第二范式( 2NF )和第三范式( 3NF )的定义,能判别关系模式的范式等级。 4 掌握关系模式的分解(规范到 3NF )的步骤、分解的原则和分解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 为了设计出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必须进行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A. 关系规范化理论 B. 关系代数理论 C.数理逻辑 D. 关系运算理论 2. 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每一个属性都是()。 A. 长度不变的 B. 不可分解的 C.互相关联的 D. 互不相关的 3.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及其上的函数相关性集合F={A→D,B→C ,E→ A },该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是()。 A.AB B. BE C.CD D. DE

4. 设学生关系S(SNO,SNAME,SSEX,SAGE,SDPART)的主键为SNO,学生选课关系SC(SNO,CNO,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则关系R(SNO,CNO,SSEX,SAGE,SDPART,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其满足()。 A. 1NF B.2NF C. 3NF D. BCNF 5.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 →P,(S,C)→G,(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关键字是()。 A. (S,C) B. (T,R) C. (T,P) D. (T,S) 6. 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A. 可能是1NF B. 必定是1NF C. 必定是3NF D. 必定是BCNF 7. 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8. 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9. 如果A->B ,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A. 一对多 B. 多对一 C.多对多 D. 以上都不是 10. 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1个或多个,而主关键字有()。 A. 多个 B. 0个 C. 1个 D. 1个或多个 11. 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A. 多个 B. 0个 C. 1个 D. 1个或多个 12. 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 不可再分 B. 可以再分 C. 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 D. 以上都不是 13.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 →P,(S,C)→G,(T,R)→C,(T,P)→R,(T,S)→R },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2(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

第六章外部性理论讲述

第六章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外部性的涵义与分类 “自然的经济制度(即市场经济)不仅是好的,而且是出于天意的,因为在其中,每一人改善自身处境的自然努力,可以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即在追求他本身利益时,也常常促进社会的利益。” ——亚当·斯密,1776 一、外部性的涵义 ?外部性指的是经济主体从其经济行为中得到的利益不等于该行为带来的社会利益,从而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又称为“外部效应”、“外部经济”、“外部影响”、“外在性”等。 ?正外部性:利益,增加他人的福利 ?负外部性:成本,对他人造成损失 07-09年金融危机:外部性的解读 金融危机:负的外部性 ?房地产投机社会成本(即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金融体系不稳定)大

于房地产投机的私人成本。 ?金融机构的社会成本(不良资产问题、大型金融机构不能倒闭、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等)大于金融机构的私人成本。 ?美国金融体系运行的国际性社会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大于美国金融体系运行的私人成本。 ?外部性逃逸不出地球,全世界埋单。 正的外部性:个人收益<社会收益 ?当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经济主体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从而使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利益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 负的外部性:个人利益>社会利益 ?当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对社会上其他经济主体带来危害,而他并不为此支付足够补偿这种危害的成本,从而使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利益大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 我们身边的外部性

二、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关系 ?公共物品现象事实上是收益外部化的表现,也即正外部效应。例如:教育 ?作为公共品的教育:诚实和美德来源于良好的教育 ——使学生融入社会 ——教会学生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 ——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力 ?年轻一代从一开始就要学会不仅仅只为自己活着,而是为整个民族。 ?“要立志站在学术的前沿上,拥有舍我其谁的勇气。要培养充满正义和力量的人格,养成付诸理性的思维习性。” ?视频:帝国春秋——教育的外部性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联系密切 ?公共物品现象是正外部效应,而负的外部效应也往往与公共物品有关。 ?污染成为外部成本,因为清洁的空气或水也是公共物品。公路、桥梁这类产品的消费中产生的拥挤成本也是外部成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81 更新时间:2007-7-14 (一) 行为的分类 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类。 应答性行为: "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服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这是经典行为主义所注重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 "事实上,有机体的行为总是为了适应一定的环境的。一个有机体在一个环境中更多的行为是自发的,偶然的。一些自发的行为受到结果的强化【强化(reinforcement):使有机体的行为的发生频率得增强的刺激。强化有正负之分,当一种刺激的增加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称为正强化;当一种刺激的减少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就称为负强化。不管是正强化或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就会经常重复出现。另一些行为没有得到结果强化,发生的频率就会下降直到不再发生。斯金纳把那些自发发生而受到强化后经常性重复的行为,称为操作行为。他把操作行为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构成操作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 例如: 斯金纳长期从事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研究。他在著名的"斯金纳箱"(如下图所示)所进行的实验中,一只饥饿的白鼠被放入箱中,箱子的构造尽可能地排除了一切外部刺激,而白鼠则可以在箱内自由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白鼠迟早会偶然地按压箱壁上的杠杆,如果这一动作导致了食物,这就是"正强化物",因为它能提高按压运作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另外,如果按压动作导致了电击,后者就构成了"负强化物",因为它能使反应率迅速下降,而也正因为此,与提供正强化物一样,负强化物的移去也是一种强化,即可以提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

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外部性理论 1、含义: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在缺乏任何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一方所承受的、由另一方所导致的后果。用效用函数表示为:U A =U A (X1 ,X2 ,X3 ,X4…… ;Y )。其中X i (I=1,2,3 ……,n) 表示 A 的行为,Y 表示除A 以外的所有其他个体的行为。其经济学含义是:一个人的效用除由其自身决定外,还受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能由其自身控制的。换言之,一个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而且还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 2、分类: 1)外部成本: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而前者未补偿后者,就称为外部成本,或负的外部经济; (2)外部收益: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前者无法向后者收费,就称为外部收益,或正的外部经济。 3、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 (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马歇尔在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大致内容是:一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既取决于该工业的规模,也取决于各个厂商本身的规模。在分析这一问题时,马歇尔直接使用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题奠定了基础。 (2)庇古的观点:庇古1920 年出版的《价值与财富》一书中论述了外部性,认为“ 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的不一致”,并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一问题。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庇古从“ 公共产品” 问题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了外部性,从而提出了征收“ 庇古税” 作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所以经济学上把征收“ 庇古税” 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叫庇古手段。 (3)奈特的观点:奈特在1924年发表的《社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错误》的论文,对庇古外部性成本的计算提出了异议。奈特认为,庇古在平均成本计算时没有把土地的费用计算在内,而只是把可变生产要素的成本计算在内,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其观点是:由于土地是私有的,只有将地租计算在平均成本之内才能得出最优的产量。此外,对于“外部不经济”产生的原因奈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外部不经济”源于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则“外部不经济”将得以克服。可见,奈特已注意到了“外部不经济”产生的产权原因,开辟了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新方向。 (4)科斯的外部性理论:1960 年科斯发表了题为《社会成本问题》的论文,与庇古等人所持观点不同,科斯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非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因此,有效产权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可解决外部性问题。同时他认为庇古在对外部经济进行治理时只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一方进行限制是不对的,相反,双方都应当承担责任,只对一方进行限制,不利于该厂商的经营。科斯将外部性与产权以及制度变迁联系起来,将外部性引入制度分析之中,使人们对外部性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但是由于科斯的主要理论建立在较强的假定前提之下,而这些条件在现实中难以满足,使其理论难以成为政策依据。尽管如此,他提出的通过确立产权以消除外部性的思想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仍具重要意义。 (5)米德的观点:1962 年米德发表了《竞争状态下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全面分析了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和不经济,他将外部经济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无偿生产要素的作用。他以苹果园和养蜂场为例,认为苹果园面积的增加可以使养蜂场的蜂蜜的产量增加,但是养蜂场不必为蜂蜜的增加向苹果园支付费用。对这类外部性调整的方式有:(1)对

关系数据库理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为了设计出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必须进行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A.关系规范化理论 B.关系代数理论 C.数理逻辑 D.关系运算理论 2.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每一个属性都是()。 A.长度不变的 B.不可分解的 C.互相关联的 D.互不相关的 3.已知关系模式R(A,B,C,D,E)及其上的函数相关性集合F={A→D,B→C,E→A},该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是()。 A.A B B.B E C.C D D.D E 4.设学生关系S(S N O,S N A M E,S S E X,S A G E,S D P A R T)的主键为S N O,学生选课关系S C(S N O,C N O,S C O R E)的主键为S N O和C N O, 则关系R(S N O,C N O,S S E X,S A G E,S D P A R T,S C O R E)的主键为S N O和C N O,其满足()。 A.1N F B.2N F C.3N F D.B C N F 5.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C→P,(S,C)→G,(T,R)→C,(T,P)→R,(T,S)→R},关系模式W的一个关键字是()。 A.(S,C) B.(T,R) C.(T,P) D.(T,S) 6.关系模式中,满足2N F的模式()。 A.可能是1N F B.必定是1N F C.必定是3N F D.必定是B C N F 7.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1N F B.2N F C.3N F D.B C N F 8.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 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1N F B.2N F C.3N F D.B C N F 9.如果A->B,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A.一对多 B.多对一 C.多对多 D.以上都不是 10.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1个或多个,而主关键字有()。 A.多个 B.0个 C.1个 D.1个或多个 11.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A.多个 B.0个 C.1个 D.1个或多个 12.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 B.可以再分 C.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 D.以上都不是 13.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C→P,(S,C)→G,(T,R)→C,(T,P)→R,(T,S)→R},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2(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 A.1N F B.2N F C.3N F D.B C N F 14.在关系数据库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1N F B.2N F C.3N F D.B C N F 15.在关系规范式中,分解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I.实现无损连接 I I.分解后的关系相互独立 I I I.保持原有的依赖关系 A.Ⅰ和Ⅱ B.Ⅰ和Ⅲ C.Ⅰ D.Ⅱ 16.不能使一个关系从第一范式转化为第二范式的条件是()。 A.每一个非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主属性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试题资料

. 从关系规范化理论的角度讲,一个只满足1NF的关系可能存在的四方面问题是:数据冗余度大、_插入异常、修改异常和删除异常。 二 1、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 分。把最恰当的答案题号填入括号内) 1.下面列出的条目中,()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成员。 Ⅰ.操作系统Ⅱ.数据库管理系统Ⅲ.用户Ⅳ.数据库管理员Ⅴ.数据库 A、Ⅱ、Ⅲ、Ⅳ和Ⅴ B、Ⅱ、Ⅳ和Ⅴ C、Ⅰ、Ⅱ、Ⅳ和Ⅴ D、都是 2.在下面列出的数据模型中,()是概念数据模型。 A、关系模型 B、层资模型 C、网状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3.在关系数据库中,表(table)是三级模式结构中的()。 A、外模式 B、模式 C、存储模式 D、内模式 5.设有关系R(A,B,C)和S(C,D)。与SQL 语句select A,B,D from R,S where R.C=S.C 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A、σR.C=S.C(πA,B,D(R×S)) B、πA,B,D(σR.C= S.C(R×S)) C、σR.C=S.C((πA,B R)×(πDS)) D、σR.C=S.C(πD((πA,BR)×S) 6.嵌入式SQL实现时,采用预处理方式是()。 志 A、把SQL语句和宿主语言语句区分开来C、识别出SQL语句,并处理成函数调用形式 B、为SQL语句加前缀标识和结束标D、把SQL语句编译成二进制码 7.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1NF B、2NF C、3NF D、BCNF 8.设有关系模式R(A,B,C,D),其数据依赖集:F={(A,B)→C,C→D},则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A、1NF B、2NF C、3NF D、BCNF 9.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如何构造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C、如何构造合适的应用程序界面 B、如何构造合适的数据物理结构D、如何控制不同用户的数据操作权限 10.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时,如果实体间的联系是M:N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N 方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M方的属 B、将M 方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N方的属性中 C、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 方的码 D、在M 方属性和N方属性中均增加一个表示级别的属性

第四章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章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一、导言:有关经济波动的一些事实 理解造成总量波动的来源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本章主要介绍关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来源和性质的主要理论。通过对美国经季节性调整后的真实GDP 分析得出:第一个事实是,经济波动没有表现出任何规律性的或周期性形式(由于产出的变动不规则,因而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都不试图将波动解释为由不同时间长度组成的确定性周期,想识别出有的基钦周期(3年)、朱格拉周期(10年)、库兹涅茨周期(20年)及康德拉耶夫周期(50年)的努力通常被认为是徒劳的。普遍的观点是,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扰动,以随机的时间间隔来影响经济,这些扰动继而传递给整个经济。在这一点上,主要宏观经济学派的差别在于他们对扰动和传递机制的假设不同;第二个事实是,产出各个组成部分的波动程度不一(存货投资平均只占GDP中一个极小的比例,它在衰退时的波动却几乎占GDP下降的一半);第三个事实,涉及产出变动的不对称性:产出在较长的时间内稍高于其通常路径,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远低于其通常路径。第四个事实是,二战前后的产出波动的特征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剔除对二战前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传统估计存在重大的偏差);最后,失业率的变动一般小于产出变动。 二、波动理论 瓦尔拉斯模型,即一个没有任何外部性、不对称信息、市场缺失、或其他不完善性的竞争性模型来理解总量波动。拉姆齐模型是瓦尔拉斯总量经济基本模型。本章是对拉姆齐模型的一个扩展,纳入总量波动:1、存在一个扰动来源,如果没有冲击,该模型将收敛于一条平衡增长路径,然后平衡增长。强调对经济中的技术冲击,即生产函数在各个时期的变动,以及政府购买冲击,这两种冲击代表真实扰动:技术冲击改变既定数量的投入品所产生的产出,而政府购买冲击改变既定生产水平条件下私人经济可利用的商品量。——RBC模型。2、考虑就业的变动。通过使家庭效用不仅取决于家庭消费,而且取决于家庭工作量,从而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①A,插入操作异常是指②D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 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 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2、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问题而引入的。 A、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 B、提高查询速度; 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假设关系模式R(A,B)属于3NF,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R一定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 B、R仍可能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 C、R一定属于BCNF; D、A和C都是. 4、关系模式的分解 A、唯一 B、不唯一. 5、设有关系W(工号,姓名,工种,定额),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正确的答案是() A、W1(工号,姓名),W2(工种,定额); B、W1(工号,工种,定额),W2(工号,姓名); C、W1(工号,姓名,工种),W2(工种,定额); D、以上都不对. 6、设学生关系模式为: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平均成绩,专业),则该关系模式的主键是() A、姓名; B、学号,姓名; C、学号; D、学号,姓名,年龄. 7根据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R∈2NF,则R∈3NF B、若R∈1NF,则R不属于BCNF C、若R∈3NF,则R∈BCNF D、若R∈BCNF,则R∈3NF 8、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范式; B、模式设计; C、函数依赖; D、数据完整性. 9、设计性能较优的关系模设称为规范化,规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关系规范化理论; B、关系运算理论;

笔记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发展观 1913年,华生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成为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 (二)关于心理发展的核心观点 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否认意识),所以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便是行为模式建立且复杂化和行为积累养成习惯的过程。人格即是行为习惯形成的结果。 (三)要点分析 1、有关行为的界定 ?行为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其基本成分是反应(R)。 ?S—R 任何反应都是由刺激(S:乃是指引发机体反应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的机体反射活动。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 ?反应类型:非习得性反应和习得性反应。人绝大部分的行为都是习得性行为。 2情绪、思维、本质上也是行为反应 ?情绪是身体对特定刺激做出的反应。其中占优势的是内脏和腺体系统的动作,这属于内隐行为的一种。(心跳呼吸变化、出汗、脸红等) ?人有三种原始的或基本的情绪即恐惧、愤怒和亲爱。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在前述三种原始情绪的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思维也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行为。 ?语言的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语言习惯,这就是言语;一种是内隐的语言习惯,这就是思维。 3、行为--习惯--人格的形成(获得) ?有机体通过对刺激做出反应,尤其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或改变,不断形成、获得新的行为。所以,行为的获得是形成条件反射的结果。学习就是不断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 ?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替代刺激的生成。 ?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习惯的单位。?人格是行为习惯沉积的结果。 ?“儿童早期行为习惯对会影响成人人格。 ?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 4、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决定因素 儿童较为复杂的行为的形成,完全来自于环境条件的刺激和塑造。 “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秉性以及他的宗教如何” 5、早期训练(教育)在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早期训练的不同使人们的行为更加不同。 6、发展不具有阶段性

第四章 外部效应理论

第4章外部效应理论 外部性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来调整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 4.1 外部效应的界定 4.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 4.3 外部效应的矫正 4.1外部性的界定 外部性就是指某些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却没有因此而付出代价或得到补偿的现象。 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在理解外部性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这种外部影响是否是故意的。 如果是故意给别人造成的损失不能称为是负外部性。 ?要与“金钱外部性” 区别开,金钱外部性不是真的外部性。 经济学家将因某种物品或服务需求量或供给的变动而以价格升或降形式给现有消费者带来的影响,称作“金钱的外部效应. ?当补偿(或者赔偿)行为发生时,不能说不存在外部性,而只能说减少了外部性。 外部性的类型 ◆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4.2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当存在外部性问题时,市场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的,主要表现在负外部性引起产量过剩,正外部

性造成产量不足,都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外部性的存在,形成了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收益的 差别。 区分几个重要的概念: 私人边际成本:单个经济主体所承担的边际成本。 社会边际成本:经济中所有个体所承担的边际成本。 不存在外部性,私人边际成本就是社会边际成本; 私人边际收益:单个经济主体所取得的边际收益。 社会边际收益:经济中所有个体得到的边际收益。 不存在外部性,私人边际收益就是社会边际收益; ◆外部性的经济计量: 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边际外部成本 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收益+边际外部收益 社会最优效率原则要求产量或消费量符合: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 生产中的负外部性 以生产钢铁为例:钢铁的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污染成本(负外部性成本)。 如图负外部性造成产量过剩 P Q O P 2P 1 Q 1(市场量) (最优量) 生产钢材的市场量>最优量。 原因: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另外一部分成本转嫁给了社会。 生产中的正外部性 生产机器人为例:由于这种生产活动具有正外部性,所以生产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为生产活动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的价值。

相关文档